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肺通气功能程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低氧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宋爱玲;卜丽娜;贾卫红;韩燕燕;杨栋才;温鸿请

    目的:研究肺通气功能程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低氧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治疗的6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肺通气功能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4组,每组15例,监测记录研究对象肺通气功能指标及夜间血氧指标,比较各组监测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不同病情程度COPD患者FEV1/FVC、FEV1、FVC、PEF、RV、RV/TLC、MsaO2、ODI、WsaO2、LsaO2、SIT90%有差异(P<0.05);极重度和重度比较FEV1/FVC、FEV1、RV、MsaO2、ODI、WsaO2、LsaO2、SIT90%有差异(P<0.05);极重度和中度比较FEV1/FVC、FEV1、FVC、PEF、RV、RV/TLC、MsaO2、ODI、WsaO2、LsaO2、SIT90%有差异(P<0.05);极重度和轻度比较FEV 1/FVC、FEV1、FVC、PEF、RV、RV/TLC、MsaO2、ODI、WsaO2、LsaO2、SIT90%有差异(P<0.05);重度和中度比较FEV1/FVC、FEV1、FVC、PEF、RV/TLC、MsaO2有差异(P<0.05);重度和轻度比较FEV1/FVC、FEV1、FVC、PEF、RV/TLC、MsaO2、ODI、LsaO2有差异(P<0.05);中度和轻度比较FEV1/FVC、FEV1、FVC、PEF、ODI有差异(P<0.05).COPD患者的肺通气功能FEV1与MsaO2呈正相关(r=0.683,P<0.05).结论:肺通气功能程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低氧发生具有相关性.

  • 缬沙坦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晓敏;刘庆华;屠叶平;张婷;周丽英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对肾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5.5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145,P=0.04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ER、β2-MG、SCr和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SOD和G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较单用吡格列酮更好,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 尿淀粉酶检测对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的意义

    作者:朱敏;袁昌琼;杨慧英;腾菲;郭晓东;李明阳

    目的:探讨尿淀粉酶检测结果对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定义为AP组,选取非胰腺炎急腹症患者50例定义为NP组,选取健康人群50例定义为HS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尿肌酐(UCR)及尿淀粉酶与尿肌酐的比值(UACR),整理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急性胰腺炎组和非胰腺炎急腹症组的患者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尿淀粉酶与尿肌酐的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非胰腺炎急腹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尿淀粉酶和尿肌酐比值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急性胰腺炎组的淀粉酶和尿肌酐比值的敏感性为93.41%,特异性为93%;血清淀粉酶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92.2%,均高于临床诊断指标的常用值.结论:急性胰腺炎尿液与尿肌酐比值的测定是早前急性胰腺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检测指标.

  • 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房颤的中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洪强;吴玉辉;杨林山;常青;刘旭;徐平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房颤的术后中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房颤的72例患者,术后随访3至6年,获得患者术后十二导联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结果,并且记录术后药物应用、相关并发症、心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是否改善等情况.根据心电图结果,将患者分为窦性心律组与非窦性心律组,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相关因素是否有差异.结果:截止至随访终点,有效随访的68例患者中窦性心律维持率为63.2%.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房颤病程、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是否合并三尖瓣成形或置换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房颤病程、合并三尖瓣成形或置换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房颤的中晚期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能够有效防止血栓栓塞,术前房颤病程长、合并三尖瓣成形或置换的患者术后中远期效果相对较差.

  • 氨肽酶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亚;崔淑香;孟庆大;张俊峰;潘荣辉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氨肽酶N(APN)的表达,并通过分析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关系,探讨AP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直肠组织中APN、VEGF和bFGF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0例结肠癌组织中APN的阳性率达52.5%(21/40),15例转移淋巴组织中达66.67%(10/15),在结直肠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直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VEGF与bFGF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期和有无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APN与VEGF、bFGF的表达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AP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VEGF、bFGF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共同参与调节结直肠癌的发展,对于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测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 神经胶质瘤中PTEN、Ki-67和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毛彦彬;曹玮;张志辉;周忠祥;梁志会

    目的:抑癌基因PTEN、癌基因Ki-67及HIF-1α对多种人类肿瘤的恶性进展均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PTEN、Ki-67及HIF-1α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判定、分子病理学的诊断、基因靶向的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在83例原发性人脑胶质瘤组织样本中,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TEN、Ki-67及HIF-1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相互间及其表达与肿瘤恶性级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正常脑组织中,PTEN的表达均为阳性,Ki-67的表达均为阴性,10%(1/10)的样本HIF-1α的表达为阳性.在胶质细胞瘤中,PTEN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1),而Ki-67(P<0.001)和HIF-1α(P=0.001)的表达明显增高.随肿瘤恶性级别的增高,PTEN的表达呈降低趋势(P<0.001),而Ki-67和HIF-1α的表达呈升高趋势(两者P均<0.001).相关性分析表明,PTEN的表达与Ki-67和HIF-1α的表达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89和-0.304;P值分别为0.008和0.005),Ki-67的表达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0.833;P<0.001).结论:胶质瘤组织缺乏抑癌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而高度表达癌基因Ki-67和HIF-1α.抑癌基因PTEN表达减少或失活,癌基因Ki-67和HIF-1α的过表达对胶质瘤恶性进展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PTEN、Ki-67和HIF-1α蛋白的联合检测对胶质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定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两种植骨方式在胸腰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彭兴国;官众;吴承惠;唐海斌;邢恩增

    目的:比较不同植骨方式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效果,探讨颗粒自体骨与块状自体骨两种植骨方式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132例,其中采用块状自体骨进行骨移植的患者60例,采用颗粒状自体骨进行骨移植的患者72例,随机从两种植骨方式中各抽取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后凸畸形矫正状况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无全身并发症,两组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影像学提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及断裂,结核病灶无复发.块状骨组术后6个月随访植骨融合率15%(3/20)术后9个月融合率45%(9/20),术后12个月融合率95%(19/20).颗粒骨组术后6个月随访植骨融合率45%(9/20)术后9个月融合率80%(16/20),术后12个月融合率100%.块状骨组术前Cobb角为29.8°±5.0°,术后Cobb角为14.7°±2.5°,末次随访Cobb角为16.0°±2.9°.颗粒骨组术前Cobb角为30.9±7.6°,术后Cobb角为15.6°±3.8°,末次随访Cobb角为16.7°±3.8°,两组病人术后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矫正,末次随访无明显丢失,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颗粒骨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块状骨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颗粒状自体骨与块状自体骨相比在胸腰椎结核手术中植入方便,出血量少,植骨融合时间短,融合率高,是胸腰椎结核植骨的理想选择.

  • 内镜下3种方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罗显克;谭建荣;王大东;吴志芳;赵晖;齐书翔

    目的:探讨治疗肝硬化导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因肝硬化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内镜下套扎、硬化及套扎序贯硬化3种治疗方法的止血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和再出血率.结果:EVL组、EVS组和EVL+EVS组治疗1个周期后止血率分别为86.67%、92.31%和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9,P=.861);治疗3周期后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80.00%、84.61%和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14,P=0.700).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再出血率EVL+EVS组<EVS组<EV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98,P=0.040).结论:3种方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均有很好的效果,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无特殊适应症的情况下,优先选择EVS或EVL和EVS相配合的序贯疗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治疗感染乙肝病毒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安全性分析

    作者:陈颖;王瑾;刘元昉;张佼佼;陈丽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与CHOP化疗联合治疗感染乙肝病毒(HBV)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35例B细胞NHL住院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13)为感染HBV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CHOP化疗方案;对照组(n=22)为非感染HBV的患者,单纯接受CHOP化疗方案,两组治疗4~6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及肝功能.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CR率)为76.92%,对照组CR率为40.91%(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肝功能损害Ⅰ~Ⅱ级发生率为23.07%,对照组肝功能损害Ⅰ~Ⅱ级发生率18.18%(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0.77%,对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2.72%(P>0.05),两组在肝功能损害及毒副反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BV均未再激活.结论:感染HBV的B细胞NHL患者用R-CHO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以及在化疗时预防性、足疗程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HBV再激活的发生,并且可以降低肝功损害率.

  • 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杨杰;单兆亮;王玉堂;郭红阳;郭晓东;林琨;国建萍;赵月香;王海军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4例,分为窦性心律组和心房颤动组.分别抽取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并检测血浆中的BNP浓度,比较不同NYHA分级患者血浆内的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房颤持续时间等.结果: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组与窦性心律组血浆BNP水平比较,心房颤动组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YHA不同分级相互比较,Ⅱ级、Ⅲ级和Ⅳ级间的BNP水平,心房颤动组BNP水平均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水平与患者年龄、左心房大小、左心室大小、房颤持续时间因素呈正相关(r分别为0.0.801,0.748,0.854和0.703,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41,P<0.05).结论:BNP血浆浓度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BNP浓度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 基于MIMIC数据库的多参数数据D/A回放系统

    作者:张春游;赵捷;李大鹏;陈甜甜;尹文枫;安佰京;张军建

    文中分析了MIMIC多参数智能监护数据库存储文件的识读方法,该数据库公开发表于PhysioNET,还研究及基于STM32和DAC8568的多参数数据D/A回放系统,包括系统硬件工作原理和系统软件工作原理.MIMIC多参数智能监护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对于变异性较大的生理参数采用连续采样的方式,而对于相对稳定的生理参数采用周期采样的方式,因此,多参数数据各信号的抽样频率不同.系统首先通过VC++编程读取一个多抽样频率数据并在PC机上显示其波形,然后经过D/A硬件设备进行D/A转换后使用示波器输出其波形,实现输出的波形与原始的波形能同时回放.系统可作为模拟信号源,为远程多参数生理监护仪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可溶性B7-H4的水平及意义

    作者:吕冠军;卢美松;李萌;邓锁;汤小韩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可溶性B7-H4(sB7-H4)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夹心法检测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前血清sB7-H4的水平及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血清sB7-H4的水平,同时选取30例体检健康妇女血清sB7-H4水平作为对照.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sB7-H4水平为(36.23± 5.67)μg/L,体检健康者血清sB7-H4水平为(31.24± 4.56) 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sB7-H4水平为(36.23± 5.67) μg/L,明显高于术后(32.54± 4.27) μg/L (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sB7-H4水平与CA125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31,P<0.01).结论:血清可溶性B7-H4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有关,检测血清中可溶性B7-H4水平对内异症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复张策略研究

    作者:邓宁;赵睿;俞丽;唐小卿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肺复张策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机械通气并进行肺复张治疗的ARDS患者94例,根据肺复张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时点的氧合指数、肺顺应性及两组出现的并发症.结果:对照组肺复张成功率为72.34%,实验组肺复张成功率为95.75%,x2=38.928,P<0.05,两组患者肺复张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氧合指数、肺顺应性和PaCO2在肺复张实施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复张策略实施后24h、48h和72h的氧合指数和PaCO2比较,这三个时点的氧合指数和PaCO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肺顺应性在肺复张策略实施后lh、2h和6h比较,t分别=4.939,5.391和5.999,P<0.05,此三个时点的肺顺应性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气压伤发生率为82.98%,实验组气压伤发生率为59.57%,两组患者气压伤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RDS的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上采用肺复张策略,不但可以提高肺复张成功率,改善肺部通气效果,且安全性好,适合临床使用.

  • 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苏醒的影响

    作者:朱淑萍;丁久韦;刘碧华;冯立明;刘冰;曲学华;蒲江北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气分析指标、患者麻醉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答问切题时间.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插管即刻及插管后2min MAP及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答问切题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与气腹前相比,气腹10 min、20 min及60min的PaCO2均升高(P<0.05),两组各时点其他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给予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显著减轻插管应激心血管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优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

  •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肌腱愈合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沐青;于志军;秦永平;徐闽娜;王小勇;李庆泰;纪柳

    目的:分析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对Ⅱ区屈指肌腱愈合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减少肌腱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Ⅱ区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治疗的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LIPU组(33例,共39指),该组患者均接受系统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进行治疗;对照组(34例,共41指),所有患者在治疗时放置超声探头,但不接通电源.在术后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手疼痛程度;采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评定标准评价肌腱的功能状况;采用Lovett分级法评价患指屈指肌力.结果:两组术后无肌腱再断裂病例出现.术后12周时,LIPU组与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1.9±1.8)和(2.3± 1.9)(t=0.996,P=0.337).根据TAM系统评定标准,LIPU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4.9%和70.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98,P=0.000),LIPU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指屈指肌力恢复正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95.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51,P=0.162).结论:LIPU具有促进Ⅱ区屈指肌腱愈合,改善患指主动活动功能的效果,且不增加肌腱断裂的风险,但其促进肌腱愈合的机制尚需进一步实验研究证实.

  • 错配修复蛋白hMSH2、hMLH1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作者:宋颖韬;周晓燕;孙长生;孟琰;赵尔飏

    目的: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2 the human mutS homolog 2 (hMSH2)人类错配修复基因1human mutL homolog l (hMLH1)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salivary gland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MEC)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意义.重点研究人类错配修复基因2和人类错配修复基因1与目标肿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E染色方法筛选共计47例典型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37例SMEC、10例正常组织涎腺中hMSH2、hMLH1的表达水平,结合计算机辅助高清晰图像分析处理技术做出综合评价.结果:hMLH1的表达与SMEC分化呈负相关(P<0.05);hMLH1的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在低分化的SMEC中较普遍,在中分化和高分化中表达逐步增强;hMSH2的表达与SMEC分化不相关(P>0.05).结论:hMSH2、hMLH1异常表达与涎腺黏液表皮样的发生、演进存在相关性,以hMLH1、hMSH2为切入点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治疗与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 人软骨细胞压力实验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作者:王鑫;靳雷;肖春;颜世举;孙聪;张开亮;裘秀春;范清宇;马保安

    目的:人承重关节内受到的多种机械应力(剪切力、张力、静水压力等)在调节关节软骨细胞的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对人膝关节软骨细胞施加不同强度周期性静水压的压力模型,观察不同压力强度下软骨细胞的生长形态、增殖和凋亡情况.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正常成人膝关节软骨细胞,将培养的第3代软骨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0.5 MPa组、1.0 MPa组、3.0MPa组、5.0 MPa组、8.0 MPa组,应用高压恒温静水压加载系统分别给予各组不同强度压力作用5d,每日1h.甲苯胺蓝染色法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鉴定软骨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5 MPa、3.0 MPa组无明显差异(P>0.05); 1.0 MPa组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凋亡(P<0.05); 5.0 MPa组出现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活力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 8.0 MPa组则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增殖的抑制和细胞凋亡趋势(P<0.05),以及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论:不同强度的周期性压力对人软骨细胞的新陈代谢产生了不同影响,尤其在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方面.利用本压力实验模型能体外模拟人负重关节软骨细胞的受压情况,初步确定了人软骨细胞压力实验中压力梯度的选择.为软骨细胞的压力损伤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为进一步探寻压力作用与骨关节炎的关系提供了实验平台.

  • GOS2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

    作者:张翠珍;蒋学俊;钱航;张鹏;杨汉东

    目的:克隆人G0S2基因启动子并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进一步研究G0S2基因转录调控提供质粒.方法:利用PCR技术从人胚肾293A细胞基因组DNA中克隆获得G0S2基因启动子的DNA片段,将其克隆至pGL3-basic表达载体中,并转化人大肠杆菌DH5α,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得到确认;将重组载体质粒与半乳糖苷酶表达质粒psV-β-Galactosidase共转染至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检测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pGL3-G0S2-Promoter重组质粒插入片段和相邻序列正确,克隆的G0S2基因片段有启动子活性(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pGL3-G0S2-Promoter报告基因质粒,为进一步研究G0S2基因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 甲壳素/海藻酸钠-纳米羟基磷灰石多孔复合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

    作者:解京森;孙健;李亚莉;陈立强;魏华莎;刘峰

    目的:制备性能优良的复合支架一直是骨组织工程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比较分析甲壳素对复合支架材料的孔隙率、含水量、降解率及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甲壳素溶液与海藻酸钠溶液充分混合,然后将一定质量的羟基磷灰石加入混合液.根据甲壳素溶液在混合液中的质量分数不同分为两组:scal(0%chitin)、sca2(50%chitin).扫描电镜下观察材料的表面结构以及检测材料的孔径.测量并计算出复合支架材料的孔隙率、降解率、含水量以及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两组支架材料均表现为多孔隙结构,平均孔径大小分别为:121.2± 12.6μm、213.3± 27.3 μm.孔隙率分别为:(90.53± 1.62)%、(87.73± 1.22)%,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材料孔隙率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架材料第6周的降解率分别:(59.12±1.93)%、(22.91±0.953)%,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材料降解率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含水量分别为:(95.52±1.17)%、(90.42±0.85)%,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材料含水量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生物力学特性显著提高.结论:从本实验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甲壳素可以增大材料的孔径,提高材料的降解稳定性,提高材料的生物力学强度.因此,甲壳素在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为今后的进一步实验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 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PPARα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文吉;崔旭妍;郑晟琳;饶志坚;袁海平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PPARα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防治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运动组.后两组喂食普通饲料的同时在实验前三周给予脂肪乳剂灌胃,以诱发脂肪肝.七周有氧运动后测大鼠体重、肝湿重、测血浆TC、TG、ALT、SOD及MDA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肝细胞PPARα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TC、TG显著升高(P<0.05,P<0.01),高脂运动组均无显著性差异.高脂组TC、TG显著高于高脂运动组(P<0.01,P<0.01).2)高脂组PPARα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高脂运动组(P<0.01);高脂运动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高脂组肝小叶结构模糊,肝窦界限不清,汇管区结构模糊,肝细胞肿胀,有空泡样改变,肝脂肪变性.高脂运动组肝脏仍有脂肪积聚,但肝细胞空泡消失,呈好转趋势.4)高脂运动组MDA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高脂运动组SOD显著高于高脂组(P<0.01).结论:运动可以通过上调PPARαmRNA来促进脂肪酸氧化、降低血脂,从而有效预防肝细胞脂肪变性.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24种邻苯二甲酸酯

    作者:吕晓静;于维森;牛玉存;于红卫;鲁莉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食品包装材料中2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方法.方法:用正己烷提取包装材料,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测定,运用气质联用仪测定2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结果:2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线性范围为0.05 mg/L~10 mg/L,除了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为0.5 mg/L~10 mg/L,相关系数(r2)除DINP、DIDP外均大于0.99,方法的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002 mg/kg~0.05 mg/kg,在食品包装材料基质中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5.2%~108%,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5.9%~10.2%.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

  • 斑马鱼Gfi1.1基因的克隆及其体外转录

    作者:朱贤敏;姜利军;赵磊;关军;尹琎;张义成

    目的:克隆斑马鱼Gfi1.1基因的全长cDNA,运用T7 RNA聚合酶对含有Gfi1.1基因的ORF区进行体外转录,在体外合成5端带有帽子结构的Gfi1.1 mRNA分子,为后续研究斑马鱼Gfi1.1基因的功能打下基础.方法:应用RT-PCR从斑马鱼组织中扩增出Gfi1.1cDNA片段,经回收纯化与pGM-T载体连接并转化感受态细菌DH-5α,通过蓝白筛选酶切鉴定阳性菌落,小量提取质粒,Nde Ⅰ限制性内切酶线性化pGM-T-Gfi1.1质粒,运用T7 RNA聚合酶对Gfi1.1基因进行体外转录及加帽.经凝胶电泳对目的片段进行鉴定.结果:RT-PCR扩增获得约1.2 kb的DNA片段,DNA序列分析的结果与GenBank上的序列(NM_001020776)一致,酶切线性化及体外转录加帽pGM-T-Gfi1.1,凝胶电泳鉴定RNA分子大小与预期完全一致.结论:成功克隆斑马鱼Gfi1.1基因并体外转录及加帽pGM-T-Gfi 1.1.

  • caspase-2与p53在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rh-bFGF对其表达的影响

    作者:邵宏超;葛嫣然;马建英;刘志英;邢达勇;曹凤英;田华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中caspase-2、P53蛋白表达及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对其影响.方法:将104只健康纯种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rh-bFGF治疗组,各组均将左眼作为实验眼.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rh-bFGF治疗组按照不同再灌注时间各分为1h、6h、12h、24h、48h、72h 6个时间段.后两组兔双眼做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给予平衡盐溶液,rh-bFGF治疗组给予rh-bFGF药物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2、P5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caspase-2、P53在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缺血再灌注1h开始表达,24h达到高峰,48h开始减弱,后逐渐下降,rh-bFGF治疗组各时间点观察指标变化趋势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基本相似.rh-bFGF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两种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弱,再灌注6-72h各时段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FGF通过抑制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时caspase-2、P53基因的表达减少视网膜细胞的凋亡,保护视网膜组织.

  • 曲美他嗪对大鼠放射性心肌损伤后TNF-α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游;陈绘颖;王江友;刘涛;苏强;刘阳春;李浪

    目的:放射性心肌损伤是纵膈及胸腔等部位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而本实验拟探索曲美他嗪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单纯照射组(X组)、曲美他嗪治疗组(T组),每组15只,其中X组、T组予以10 Gy/d,共3天.大鼠照射完毕处死后测定血清cTnⅠ浓度,心肌组织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1.X组与C组相比,血清cTnⅠ浓度,心肌组织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2.T组与C组相比,血清cTnⅠ浓度,心肌组织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3.T组与X组相比,血清cTnⅠ浓度,心肌组织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够通过减少心肌组织TNF-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有效减轻大鼠放射后心脏炎症反应,以减轻心肌损伤.

  • 低剂量LPS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对胰岛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卓超;李霄;马奔;纪洪辰;王璟;阮柏;于泳;王德盛;陶开山

    目的:探讨低剂量脂多糖(LPS)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于胰岛移植物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给予MSCs不同浓度的LPS预处理,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处理组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低氧条件下的凋亡情况,筛选出佳刺激浓度.通过ELISA检测低氧条件下LPS预处理组与未处理组的MSCs促生长因子的分泌情况.利用Westem blot的方法检测不同处理组的MSCs在低氧条件下bax,bcl-2的表达.体外低氧条件下共培养不同处理的MSCs和胰岛细胞,检测胰岛细胞内部CD31阳性细胞的表达.以F344大鼠为供者,以Balb/c裸鼠为受者,制作胰岛联合MSCs移植模型,连续观察21天检测胰岛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当以500ng/mL的LPS刺激MSCs能够减少MSCs在低氧条件下的凋亡水平(P<0.05),此时为适浓度.LPS顸处理的MSCs相较于未处理组能够在低氧条件下分泌更多的HGF,IGF-1,VEGF.LPS预处理的MSCs能够上调bcl-2下调bax的表达(P<0.05).LPS预处理的MSCs能够明显保护低氧条件下胰岛细胞内部的CD31阳性的内皮细胞的数量.胰岛细胞联合LPS预处理的MSCs能够明显提高胰岛功能的改善.结论:胰岛细胞联合LPS预处理的MSCs能够明显提高移植效率.

  • 国内某低品位难选铜矿的生物浸出研究

    作者:喻连香;周丹;石丽娟;王玉光;曾伟民;邱冠周

    目的: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是一种有效回收难处理常规选矿方法难以处理的复杂矿中金属的方法,本研究旨在利用该工艺处理国内某低品位(0.67%)难选铜矿,提高铜的回收率.方法:首先,从某矿山富集得到中温富集物,其次,对该矿石进行生物浸出,同时优化浸出过程工艺参数.结果:所富集得到的中温富集物适生长温度为30℃,适pH值为1.9.在摇瓶中浸出难选铜矿时,佳摇床转速为180 r/min,优充气强度为360 mL/min,10天内难选铜矿中铜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2%.结论:该中温富集物具有较好地浸出难选铜矿的能力.

  • 深圳大鹏湾海域锥状斯氏藻赤潮期间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作者:常虹;王博;姚蜜蜜;蔡中华

    目的:近年来,赤潮在我国的发生呈增加的趋势,并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过去研究赤潮发生的机理主要集中在理化因素的影响,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仅凭借营养盐等环境因素并不能解释大部分赤潮现象,藻际微生物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跟踪观测了2010年7月深圳大鹏湾海域爆发的锥状斯氏藻赤潮生消过程中细菌群落丰度种类的变化,从微生物与赤潮藻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赤潮的生消过程,讨论了不同时期不同关键菌群的特殊作用,为解释赤潮爆发和消亡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赤潮的监控和防治新方法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方法:本文按时间顺序共采集该赤潮9次样本,利用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等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克隆文库的构建,研究了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过程,并探讨了特定种属的微生物在赤潮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的作用.结果:从浮游细菌丰度来看,随着锥状斯氏藻细胞数量的波动,浮游细菌总数也随之呈现相应的变化.从浮游细菌的种类来看,它们主要属于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从浮游细菌的动态变化过程来看,赤潮生消过程中,浮游细菌群落呈现出一定的演替现象,特别是在赤潮后期,群落主成分变化尤为显著.从关键菌群的作用来看,属于γ变形杆菌门的Alteromonas sp.一直占有较高的丰度,赤潮中后期受到菌群相互作用导致比例下降,而赤潮后期其他关键菌群的丰度的增高可能是导致赤潮消亡的重要原因.结论:本文利用T-RFLP这一DNA指纹技术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通过研究赤潮生消过程中藻际浮游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发现随着赤潮的发展,浮游细菌群落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结果说明赤潮藻体丰度数量的改变影响着浮游细菌群落的组成.相对地,细菌群落的适应调整迅速造成赤潮藻体局部生长环境的改变,从而影响赤潮的发展过程.

  • 降脂中药复方的转运性相互作用——体外MDR1转运研究

    作者:李燕娜;郭峰;代卉;毛玉昌;沈智杰;侴桂新;王肖龙;胡卓汉

    目的:药物相互作用是影响药物安全和药效的重大因素之一.本文旨在通过体外MDR1研究方法——ATP酶法,评价降脂中药复方(Fang-2)及其单方6个饮片水提物与P-gp的相互作用,为临床中西药转运性相互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标准化制备技术,制备降脂中药复方及其6个饮片水提物.利用基于MDR1膜的ATP酶法,计算MDR1细胞膜的ATP酶活性,考察药物与P-gp的相互作用.结果:1mg·mL-1、10 mg·mL-1两个浓度中药复方的ATP酶活性分别为27.2、40.0 nmol Pi·min-1· mg-1protein,呈浓度依赖性.6个单方中,泽泻、厚朴、夏枯草与P-gp作用显著,其强弱顺序为:泽泻>夏枯草>厚朴(50.6 >42.6> 40.0 nmol Pi·min-1·mg-1 protein).泽泻单体23-乙酰泽泻醇B、24-乙酰泽泻醇A均与P-gp有较强的相互作用,ATP酶动力学研究显示其Km值和Vmax值分别为0.79±0.28 μM,2.01±0.67 μM和50.57± 3.72 nmol Pi·min-1·mg-1 protein,56.28±29.6 nmol Pi ·min-1 ·mg-1protein.结论:Fang-2与MDR1存在相互作用,其中泽泻为主要被MDR1转运的饮片,泽泻的有效组分23-乙酰泽泻醇B和24-乙酰泽泻醇A均是MDR1底物.表明该降脂中药与临床上其他降脂药物的联用时应充分考虑MDR1介导的转运行相互作用,为临床用降脂药物提供参考和依据.

  • AQP-4在几种常见类型脑水肿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作者:刘超群;魏麓云

    脑水肿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水含量增多,可导致脑容积增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发病机制复杂,是多种颅脑疾病如脑静脉血栓形成、脑缺血、脑出血、脑组织创伤等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之一,其形成严重影响疾病预后,是颅脑疾病中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水通道蛋白(Aquaporin,缩写为AQP)是一个具有高度选择性通透水的膜通道蛋白家族,包括200多个家族成员,其蛋白质分子结构中有一狭窄的亲水性孔道,通过该孔道水分子从水位势能高的一侧迅速扩散到势能低的一侧,而其它的物质则不能通过;AQP-4是脑内含量多的水通道蛋白,近研究表明AQP-4参与多种颅脑疾病的脑水肿的形成及消退.本文就AQP-4在几种常见类型脑水肿中的表达及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脑水肿 AQP-4 脑缺血
  • EGFR靶向的PET/SPECT分子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孙莹莹;孙夕林;王凯;李宏利;赵周社;申宝忠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递增,分子靶向治疗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革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癌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EGFR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近年研究热点.目前,已有多种EGFR分子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但总体有效率偏低.研究表明EGFR过表达和/或突变对治疗效果影响显著,因此治疗前准确评价肿瘤EGFR表达水平及突变状态显得尤为重要.分子成像能够实现活体细胞及分子水平生物学过程成像,并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使在体揭示EGFR表达状态成为可能.本文简述EGFR靶向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分子探针成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分子成像探针的功能进行评价,以期有益于EGFR靶向分子成像探针的研发及EGFR靶向分子成像研究.

  • Nrf2-ARE信号通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熊章鄂;张攀;赵博;仝巧云;王婷

    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是一类以神经元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慢性、进行性、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 disease,H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脊髓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不同类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al cerebella ataxias,SCA)等.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中,氧化应激学说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而研究表明,Nrf2-ARE信号通路是体内抗氧化应答机制中重要的通路之一,其能对氧化应激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产生保护作用,即阻止神经细胞的病变和凋亡,进而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因而有望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治疗靶标.本文就Nrf2-ARE信号通路结构特点及Nrf2-ARE信号通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维生素D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秋萍;王青梅;郭宏

    众所周知维生素D(VitD)在钙、磷代谢及骨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VitD与高血压、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负相关,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经过补充VitD可以预防或治疗高血压,VitD缺乏参与了高血压的形成,成了近争论的焦点.故本文将对VitD和高血压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血压 维生素D 机制
  • CBL+PBL与PBL教学法在胸腔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对比分析

    作者:田丰;卢强;李小飞;周勇安;韩勇;王小平

    目的:对比PBL教学法,研究CBL+PBL法在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胸腔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抽取五年制本科临床实习生共59人,随机分为实验组(29人)与对照组(30人),实验组采用CBL+PBL教学法讲授临床实践课,对照组采用单纯PBL法.授课结束后进行随堂测试及问卷调查.结果:①随堂测试:实验组病例分析题及总成绩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题与简答题两组间成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问卷调查:在是否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是否有利于理论联系临床问题中,实验组肯定回答的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在是否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是否有利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是否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以及是否赞同本教学方法问题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BL+PBL教学法相对于单纯的PBL教学法而言,更适合在临床教学中应用.

  • 医院社会满意度测评体系探讨与实践研究

    作者:赵春祥;田立启;窦超;孙君凤;刘晓涵

    目的:探讨医院社会满意度测评体系,进行社会满意度调查,为医院提升社会满意度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医院探索的社会满意度测评体系,进行医院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医院社会满意度测评体系包括定量测评和定性测评.调查结果显示门诊患者中对办卡、挂号、缴费服务的满意度(3.95)、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知晓度(3.87)、患者医疗费用(4.27)的满意度较低.定性评价满意度较低的主要有医患沟通和医生服务态度.结论:医院社会满意度测评体系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医院存在的问题.医院的总体社会满意度处在较高的水平,但针对医患沟通、基本服务态度等问题需要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重视.

  • 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工作满意度及职业需求调查

    作者:张志丽;周满臻;谭春红;郭晓东;陈月英;李翠琴

    目的:非现役文职作为军队疗养院的聘用制人员已成为医护工作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调查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分析其对自身职业的潜在需求,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出可行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院聘用的100名非现役文职人员调查该群体工作满意度及对自身职业的潜在需求.结果:非现役文职人员对管理制度、工作环境、团队合作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示满意,其中满意的是工作环境;而对工作压力、工资福利、奖惩制度、职称晋升及个人发展等方面表示不满,其中不满意的是工资福利.非现役文职人员对优化人事编制、提高福利待遇及减轻工作负荷的需求度较高,而对职业情感、临床带教及军事知识的需求度较低.结论:军队疗养院的管理人员应完善管理机制,充分了解非现役护理队伍对职业的潜在需求,积极的为其创造良好的晋升政策和发展平台,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以提高该群体的工作满意度,进而提升军队疗养院护理服务的质量.

  • 部队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蔺和宁;鱼敏;蔺怀勇;曾凡本;郭晓东

    目的:近年来,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其中不乏军队医院.为此,我们对目前部队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深入总结军队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加强部队医院医疗风险的防范工作.方法:采取调查问卷方法对10所部队医院的一线医护人员就医疗风险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工龄低于5年的医务人员发生医疗风险的比率高于工作5年以上的人员;外科和妇产科医疗风险发生率较高;三级甲等医院医疗风险管理体系较三级乙等更完善.医院的管理制度、医务人员的工龄、科室的设置、风险教育及工作量等均与医疗风险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部队医院应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系统与评价体系,提高医院对医疗风险的管理能力.医务人员应加强风险意识和法制意识,重视医患沟通,以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从而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