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庆虹;郭晓东;张敏;李志伟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相关因素,为肝移植术后ARF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行肝移植术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并发ARF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8例行肝移植术后发生ARF13例,发生率为13.27%.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尿素氮(BUN)、术前血清肌酐(Scr)、术前血清白蛋白(Alb)、手术时间、失血量与ARF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术前Sct和BUN是肝移植术后并发ARF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血BUN、血清Scr、血清Alb、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是肝移植术后并发ARF主要因素,而术前Scr和BUN水平升高是肝移植术后并发ARF的危险因素.对上述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控制肝移植术后ARF的发生.

  • 质子泵抑制剂对冠心病患者嗜铬粒蛋白A影响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娟;朱中生;叶飞;陈绍良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心内科拟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的嗜铬粒蛋白A(CgA)水平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113名拟诊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分为PPI组(药物治疗中加入PPI,共62例)和非PPI组(药物治疗中无PPI,共51例),收集其外周血清,用ELISA法检测样本血清中CgA水平,同时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样本血清中NT-proBNP水平.比较PPI组和非PPI组CgA、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结果:因为CgA、NT-proBNP均为非正态分布资料,两者均通过对数转换为正态分布资料;PPI组的LN CgA的均数显著高于非PPI组(4.62+ 0.97和3.91±0.89,P=0.000).而两组LN NT-proBNP的均数无显著差异(5.41±1.46和5.59±2.00,P=0.580).结论:在心功能等临床特征具有可比性的情况下,是否使用PPI对CgA水平的影响很大;而对BNP无明显影响.评价CgA在心功能分级或冠心病预后等方面的应用,不能忽略PPI联用对CgA数值的影响.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作者:艾合买江·库尔班江;迪丽达尔;高峰;木亚斯沙尔;王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8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120例西医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对照.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3%和22.5%、97.8%和71.7%,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ProEx C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蕾;王霞;张珊;杨彦华;石纳玉;蔡广彦

    目的:探讨ProEx C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roEx C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ProExC在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5%,51.7%,77.9%,90%,93.8%,且其表达在宫颈癌及CINⅢ级病变与宫颈炎及CINⅠ级病变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Ex C在CINⅠ级组织中表达低于CINⅡ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Ex C在浸润性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临来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ProEx C反映了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诊断及监测预后的指标.

  • 脑挫裂伤致miR-9升高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

    作者:张儒有;郑永日;郭薇;胡韶山;林宏伟;沈大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miR-9表达的变化和对神经干细胞分化和增值的影响,为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治疗提出新的思路.方法:通过RT-PCR技术检测miR-9在挫裂伤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培养胚胎来源神经干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转染miR-9后,通过MTT测定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化神经元所占比例.结果:miR-9在挫裂伤脑组织中表达显著上升.对神经干细胞过表达miR-9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并诱导分化成神经元.结论:脑挫裂伤时miR-9显著升高,并具有着促进神经干细胞增值和诱导分化的作用,可为伤后神经功能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 人脑星形细胞瘤中p27kip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

    作者:张丽红;齐蕾;单丽辉;柴翠翠;韩伟;王立峰

    目的:研究p27kip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探讨p27kip1蛋白在星形细胞瘤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SP免疫组化法对64例星形细胞瘤的p27kip1蛋白和PCNA表达进行观察.结果: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p27kip1阳性细胞百分率降低,而PCNA则相反,两者的表达成显著负相关.结论:p27kip1表达的缺失可能与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CNA能较客观地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

  • 外源性磷酸肌酸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S-1OOB蛋白及NSE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玉晶;赵霞霞;田执粱;姜伟;杨艳辉

    目的:探讨外源性磷酸肌酸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S-1 00B蛋白和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含量(NSE)的影响.方法:重度窒息的新生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1例,给予一般治疗(氧疗、支持、对症)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磷酸肌酸治疗组1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生后12h内给予磷酸肌酸治疗1g/d),另外同期住院的新生儿湿肺和黄疸患儿14例为正常对照组.均与生后48h和生后10天取血检测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并于生后第14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磷酸肌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生后48h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5),生后10天血清S-100B和NSE含量在常规治疗组患儿和磷酸肌酸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磷酸肌酸治疗组两者明显下降(※P<0.05,※P<0.05).生后三周的行为神经评估(NBNA评分)<35分者所占百分比磷酸肌酸治疗组27%与常规治疗组组53%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x2=6.112,※P<0.05).结论:磷酸肌酸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改善脑的能量代谢,降低脑损伤的程度,改善神经行为,降低致残率.

  • P-gp、MRP1、GST-Π与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吕锡芳;李文婷;许跃勋;王英红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Π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S-P法分别检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22例新辅助化疗前后及正常宫颈组织20例P-gP、MRPI和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新疆维吾尔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40.9%;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31.8%;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01%.P-gp和GST-Π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P-pg阳性表达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MRP1、GST-Π性表达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新疆维吾尔族妇女新辅助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P-gp、MRP1及GST-Π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g、MRP1、GST-Π无法作为化疗敏感性指标预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 覆膜支架封堵治疗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佳鹏;杨亚芳;唐晓军;徐杰;刘斐;周广宏

    目的:探讨采用自膨式覆膜支架封堵治疗食管胃吻合口一胸腔瘘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6例经碘水造影检查证实的食管胃吻合口一胸腔瘘患者,植入覆膜支架后,持续性胸腔引流,抗感染治疗.结果:6例患者共植入7枚支架,支架展开良好,1枚移位.有效率6/7(86%).置入覆膜支架后,既封堵了瘘口又解决了进食问题,控制了感染.结论:采用自膨式覆膜支架封堵治疗食管胃吻合口一胸腔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

  • 电针不同穴位对慢性炎症痛模型大鼠心理行为改变的实验观察

    作者:孙洁;温进;魏惠芳;仲大奎;曾霈君;李滢;杨磊;张露芬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慢性炎症痛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电针对慢性痛所致心理行为改变的调节规律.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百会组、电针关元组、电针足三里组,每组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CFA)制备佐剂性关节炎(AA,即慢性炎症痛)大鼠模型,于造模第2天各治疗组捆绑固定后给予电针20 rnin,正常组及模型组捆绑束缚20 min,隔日一次,共10次.于造模前、造模后、治疗5次、10次分别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开放臂进入次数比例(OE%)及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的变化.结果:与造模前比较,电针百会穴组大鼠造模后OE%和OT%明显减少(P<0.05,P<0.05),且治疗5次后OT%、治疗10次后OE%与OT%均降低明显(P<0.01,P<0.01,P<0.05),而电针关元组大鼠治疗10次后OE%和OT%则明显升高(P<0.05,P<0.05),电针足三里组大鼠造模后OT%、治疗5次后大鼠OE%与OT%、治疗10次后OT%均明显降低(P<0.01,P<0.05,P<0.01,P<0.05);与造模刚结束比较,电针百会组大鼠在治疗5次、10次后OE%由升高逐步降低,而OT%由低逐渐升高(P>0.05),电针关元组模型大鼠治疗10次后模型大鼠OE%和OT%均明显升高( P<0.05,P<0.05),电针足三里组模型大鼠治疗10次后OT%升高明显(P<0.05);与治疗5次后比较,电针百会组大鼠在治疗10次后OE%降低、OT%升高(P>0.05),电针关元组与电针足三里组大鼠治疗10次后OE%和OT%均明显升高(P<0.05,P<0.05;P<0.01,P<0.01).与电针百会组比较,电针关元组与电针足三里组大鼠在治疗10次时OE%均明显升高(P<0.01,P<0.01).结论:电针不同穴位具有一定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可改善慢性炎症痛所致大鼠焦虑、情绪行为的变化;不同穴位效应不同,关元穴与足三里穴具有综合调节、抗焦虑效应,且具有相对特异性.

  • 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制剂对人牙周膜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刘宁;刘鲁川;郝立辉;董正谋;刘娜;安建平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制剂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凋亡与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含有不同浓度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制剂(0、1.25、2.5、5、10、20g/L)的培养液对人牙周膜细胞进行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透射电镜下观察HPDLC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在1.25、2.5g/L的浓度下对HPDLC的凋亡率和超微结构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5、10g/L的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小且超微结构显示细胞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增多,细胞突起增多;而在高浓度药物20 g/L的作用下,凋亡率有所增加,细胞发生退变,溶酶体增多.结论:5、log/L的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制剂对体外培养的HPDLC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高浓度药物20g/L则对HPDLC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乳腺癌细胞株中MKK4的表达及其对细胞转移的影响和机理研究

    作者:辛晓洁;戴功;严涛;王传栋;钟文

    目的:观察乳腺癌细胞株中MKK4蛋白的表达水平,研究MKK4蛋白表达对乳腺癌细胞运动能力及EMT标志物的影响,确定MKK4在肿瘤细胞EMT转化及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为肿瘤转移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为肿瘤防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收集系列乳腺癌细胞株的培养裂解液,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培养裂解液中MKK4及EMT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构建MKK4表达水平与细胞转移能力的对应图;采用siRNA技术,干扰MKK4高表达乳腺癌细胞株MKK4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观察MKK4低表达后,EMT标忠物的变化,同时,构建MKK4质粒,转染MKK4低表达乳腺癌细胞株,Western blot技术观察MKK4高表达后,EMT标志物的变化.并采用MTT法、Transwell、划痕法观察MKK4高表达后细胞增殖、运动、迁移等能力的变化.结果:乳腺癌细胞株中MKK4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运动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与EMT标志物的表达具有相关性,MKK4蛋白表达越高,细胞运动能力越差.干扰或转染技术影响乳腺癌细胞株中MKK4的表达后,细胞EMT标志物的表达也相应变化,乳腺癌细胞株中MKK4高表达后,其细胞增殖明显抑制,运动迁移能力也相应下降.结论:乳腺癌细胞中MKK4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EMT转化及运动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MKK4蛋白表达越高,细胞运动能力越差.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Roscovitine诱导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制的研究

    作者:张海华;孟瑾;张峰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抑制剂Roscovitine (Ros)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Ros(10μ M、20μ M、40μ M)处理细胞24h,采用Annexin V-PI染色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胞浆中和线粒体促凋亡蛋白Bax和Bad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变化.结果:Ros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A549细胞凋亡,同时Bad和Bax在胞浆的含量随着Ros剂量的增加而减少,而在线粒体中却出现相反的结果,线粒体膜电位随Ros剂量的增大而降低.结论:Ros可通过促进Bax和Bad由胞浆向线粒体易位,诱导NSCLC A549细胞由线粒体途径发生凋亡.

  • 模拟微重力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作者:杨江河;张蓉;李华;修彬华;刘绍明

    目的:探究微重力对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的思维和方法.方法:运用流武细胞术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微重力对凋亡的影响.运用反转录PCR检测微重力干预干细胞48h及72h后神经营养因子BDNF,CNTF,NGF的表达.运用ELISA检测其分泌营养因子的浓度.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两组之间并无差异.CNTF分泌在微重力干预后有明显增加(p<0.05).BDNF浓度有轻度增加.结论:模拟微重力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 流式细胞术BrdU/DNA双染法测定云芝糖肽诱导的Molt-4细胞周期阻滞

    作者:刘佳;杨晓彤;杨庆尧

    目的:探究云芝糖肽(PSP)对人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BrdU/DNA双染法获得各时相细胞分布状况和细胞周期的动力学参数.结果:0.1 mg/mlPSP处理12h后,G2/M期细胞百分比由对照组的11.09%减少至3.69%.DNA合成时间电12.10 h延长至108.40 h.24h处理组中,S期细胞百分比由对照组的43.29%增加至67.26%,而G0/G1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均减少,G0/GI期细胞百分比由对照组的37.47%减少至27.43%,G2/M期细胞百分比由对照组的19.24%降低至5.31%.DNA合成时间更是由11.95 h延长至114.52 h.结论:PSP对人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在于S期,该作用与DNA合成抑制有关.

  • RNA干涉介导的Plk1沉默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表型的影响

    作者:耿怀成;王冰蝉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中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lk1基因表达下调后对其恶性生物表型的影响.方法:利用pSilencer4.1-CMVneo质粒,分别构建针对Plk1基因的RNA干涉载体(pSilencer4.1-shPlk1),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MCF-7细胞,G418筛选稳定的转染细胞系.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lk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MTT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后分析MCF-7细胞对紫杉类药物(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化疗敏感性的变化.结果:成功筛选了稳定转染细胞系(MCF-7/shPlk1和MCF-7/shcontrol).同MCF-7/shPlk1细胞相比,MCF-7/shPlk1细胞中Plk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65.8%和74.4% (P<0.05).同MCF-7/shcontrol,MCF-7/shPlk1细胞增殖速度显著抑制,到第5天时抑制率达到44.9± 3.2% (P<0.05).同时,MCF-7/shPlk1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P<0.01).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表明:MCF-7/shPlk1细胞的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了21.1+ 4.1%,而S期细胞比例则显著降低了(18.5±3.1%;P<0.05).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细胞凋亡结果表明:MCF-7/shPlk1细胞的凋亡率约显著增加了13.1±2.3%(P<o.05).同时还发现:MCF-7/shPlk1细胞中激活的caspase-3蛋白显著增加,Bcl-2蛋白显著降低,而Bax蛋白则显著增加.结论:RNA干涉载体能特异性下调乳腺癌细胞中Plk1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体外克隆形成能力,同时诱导乳腺癌细胞的G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因此,靶向Plk1基因的生物治疗有望成为未来临床乳腺癌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治疗策略.

  • 家兔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模型的初步研究

    作者:范高阳;王业忠;许晖;刘祺;姬云翔;赵冬

    目的:建立一种可重复的、有典型神经损伤症状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动物模型,为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EBI)的机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采用枕大池穿刺一次注入自体动脉血法建立SAH模型.在4h、8h、12h、24h、48h、72 h时间点,观察比较行为学与脑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Ⅰ)实验组枕大池和蛛网膜下腔内发现大量的血凝块和血液.(2)实验组光镜下可观察到蛛网膜下腔大量红细胞,神经元细胞水肿,电镜下可见胶质细胞空泡样改变,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肿胀,髓鞘内存在空泡和板层分离现象.(3)实验组造模后均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损伤,对照组4h出现典型神经系统损伤表现,12h后恢复正常,空白组未见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结论:枕大池一次注血法是一种简便、可重复的症状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模型,适宜于研究早期脑损伤的致病机制.

  • 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对胃癌细胞的体外增殖研究

    作者:费哲为;欧敬明;董谦;刘颖斌;方国恩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重组人类生长激素组,奥沙利铂组和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奥沙利铂组.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处理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胃癌细胞株的细胞抑制率,细胞周期和DNA抑制率.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对SGC-7901细胞株增殖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重组人类生长激素组和空白组以及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奥沙利铂组和奥沙利铂组之间没有统计显著性(P>0.05),细胞抑制率和停止生长的细胞在G0-GI期明显增加(P<0.01),同时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奥沙利铂组和空白组以及奥沙利铂组在S期,细胞数依次下降,DNA抑制率依次增加.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奥沙利铂组与奥沙利铂组相比,细胞抑制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体外实验表明,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并不加快人类胃癌细胞的增殖,与抗癌药物一同使用时,有增加治疗功效的作用.

  • 检测H5亚型禽流感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作者:刘靖清;卞红春;胡云发;王新卫;陈枝楠;陈勇;詹爱军

    目的:为研制检测H5亚型禽流感的压电免疫传感器.方法:用巯基丙酸在镀银电极石英晶体自组装巯基丙酸单分子膜再通过N-乙基-N’-(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偶联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单抗构建传感器芯片,建立了可以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免疫传感器.结果: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不与H9亚型流感病毒和NDV反应;检测灵敏度达到10-50个EID50.结论:本文结果为检测禽流感病毒免疫传感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为其它相关病毒的监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人脂联素重组克隆载体构建

    作者:潘逸茹;喻红之;薛惠君;陆元善

    目的:构建含有人脂联素(adiponectin,ad)基因的重组克隆载体pEGFP-N1-AD,为进一步研究AD与脂质代谢及代谢综合征关系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e-Bank中已经公布的AD设计引物,从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克隆模板中,利用PCR方法钓取目的基因.将AD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酶切、PCR、及测序鉴定.结果:PCR、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目的基因正确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测序结果与Gene-Bank报道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AD重组克隆真核表达载体.

  • β-萘黄酮能抑制荧光素酶活性

    作者:王胜;陈云芳;付欣;洪伟;李冰

    目的:研究β-蔡黄酮对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人GCLC基因调控序列驱动的GCLC-PGL3-enhancer-Luciferase报道载体( PL45)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β-萘黄酮刺激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其对GCLC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 blot检测β-NF刺激16HBE细胞后GCLC蛋白水平的变化.β-萘黄酮刺激转染了表达Luciferase的真核表达载体pRC/CMV2- luc+的A549和HepG2细胞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其对Luciferase基因表达的影响.PL45转染A549和HepG2细胞,裂解细胞后用β-NF刺激,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其对Luciferase基因的影响.结果:在各种细胞中,转染PL45报道载体后,β-NF处理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值与DMSO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wester blot结果显示β-NF处理组GCLC蛋白的表达较DMSO对照组明显升高.在A549和HepG2细胞中,转染pRC/CMV2- luc+载体后,β-NF处理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值与DMSO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PL45转染A549和HepG2细胞,裂解细胞后用β-NF刺激,β-NF处理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值与DMSO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β-蔡黄酮直接抑制了荧光素酶的活性.

  • 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干扰对K562细胞癌-睾丸抗原表达的影响

    作者:梁伟;徐兰;杨荣秉;初明;连觅;朱蕴兰;余培峰;徐碧荷;王月丹

    目的:探讨抑制甲基转移酶(DNMT)对K562细胞中癌-睾丸抗原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针对DNMT家族不同成员的siRNA转染K562细胞,,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中DNMT及癌-睾丸抗原的水平表达,并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检测部分癌-睾丸抗原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经siRNA干扰后,K562细胞中DNMT1、DNMT3a和DNMT3b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癌*睾丸抗原CT10的启动子区序列发生了去甲基化,但处于非甲基化状态的MAGE-A1启动子区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干扰DNMT组的K562细胞,再表达癌-睾丸抗原CT10、PRAME和CT9,而MAGE-A1、SSX-1的表达上调,但是NY-ESO-1、HCA587和HCA661的表达状况均没有任何影响.结论:在K562细胞中,干扰DNMT可使部分癌-睾丸抗原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生去甲基化,从而导致相应的癌-睾丸抗原分子的再表达或表达增加.

  • 不同气候条件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原学和免疫学研究

    作者:徐德华;夏家惠;李娟;王丽;杨群芳

    目的:探讨COPD患者不同气候条件下(雷暴、阴雨、台风)的病原学和免疫功能.方法:细茵鉴定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K-B纸片扩散法测定药敏.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荧光染色法.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用琼脂单向扩散法.结果:台风、雷暴、阴雨、天气气候条件60例患者痰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5%、40%、30%,占革兰阴性茵前2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杆菌及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茵.革兰阳性茵中分别以肺炎链球茵、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及肺炎链球茵、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茵、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台风、雷暴、阴雨气候条件下3组AECOPD患者CD3+、CD4+、CD47CD8+、IgG、IgA、IgM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D8+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发作期和缓解期无显著差异(P>0.05).三种气候条件下相互之间比较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雷暴、阴雨、台风条件下AECOPD的患者存在病原学分布差异,对常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但三者相互之间的免疫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

  • 内源性K-阿片肽介导的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武敏;郭海涛;时全星;李娟;师建国;裴建明

    目的:研究内源性K -阿片受体(K-OR)的激动剂强啡肽在触发缺血后处理(postconditioning,Postcon)中的抗凋亡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除了假手术组,SD大鼠(每组6只)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了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合30分钟后,再灌注2小时伴有或不伴有缺血后处理.在再灌注前5分钟静脉注射选择性κ -受体拮抗剂nor-binaltorphimine(nor-BNI).氯化三苯四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 LDH)水平和心肌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pase-3)活性.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血清和心肌中强啡肽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I/R组)组的梗死面积,caspase-3活性,细胞凋亡指数,CK和LDH活性等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I/R组相比,Postcon明显减少梗死面积,caspase-3活性,细胞凋亡指数,CK及LDH活性(P<0.01).Postcon可使强啡肽含量显著增加(P<0.01).除强啡肽含量外,上述所有的作用均被nor-BNI所阻断.结论:心脏保护和后处理的抗凋亡作用是通过激活κ-OR,至少部分通过增加强啡肽的水平来介导的.

  • 生物节律影响巨核细胞发育和血小板产生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越;张建法

    自然界中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生活习性都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变化.生物昼夜节律的产生是以内源性的生物钟系统为基础的.生物钟不仅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可以通过调控一系列特定的下游基因的表达,影响生物体的生理生化过程.巨核细胞是生成血小板的前体细胞,经过分化、增殖、成熟和裂解,终生成血小板.血小板是一种没有细胞核的特殊细胞,在生理性止血和器官修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参与血栓等多种疾病的发生.近几年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手段,证实了哺乳动物的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的变化,利用生物钟基因缺失模型进一步发现了生物钟基因对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本文概述了生物节律对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巨核细胞的发育和血小板生成机制提供了参考.

  • 抑癌基因XEDAR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丽虹;黄晓俊;金安琴;陈平

    X-连锁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受体(X-linked ectodermal dysplasia receptor,XEDAR)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Xq12,编码的蛋白XEDAR作为新近分离出来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其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增殖、参与细胞分化(胚胎的发育,表皮的分化)、调亡等.XEDAR已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研究,笔者就其基本概念及在肿瘤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泛素连接酶对Notch信号途径的调节作用

    作者:钟晨;黄瑾

    Notch信号途径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高保守的信号通路,对细胞的定向发育及成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Notch信号途径受到多种分子机制的严格调控.近年来,多项研究均突出了泛素化在调控Noah信号途径活性中的重要性.本文就四种E3泛素连接酶Su(dx)/Itch、Sel-10、LNX以及Neuralized对于调控Noah受体及Notch信号途径配体的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 HIF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

    作者:范新明;周鸣;彭建强;郭莹

    缺氧诱导因子(HIF)是参与缺氧转录反应调控的转录调控因子,HIF的活化在缺氧时细胞中保护起重要作用,HIF及HIF依赖的基因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红素氧合酶(HO-1)的激活可减轻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HIF调节的基因表达可能介导了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的保护作用.本文对HIF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予以综述.

  • 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作者:毛友辉;朱薇;邓放明;蒋瑜;陈勇

    益生茵是一类能够促进宿主肠内微生物茵群的生态平衡,对宿主健康和/或生理功能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本文就益生茵概念的发展演变、益生菌种类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读者提供益生菌在食品领域研究应用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益生茵 食品 应用
  • 一种快速、经济提取外周凝血基因组DNA方法的建立

    作者:许丽娟;马骁;王洋阳;王静;潘晴;刘梅

    目的:建立一种经济、快速且高质量提取人体外周凝血DNA的方法.方法:摸索佳的匀浆条件,对外周凝血块进行匀浆,采用KI法对匀浆液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通过凝胶电泳、单重PCR和多重PCR检测凝血基因组DNA的提取产量和质量,并分别与常规的凝血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即蛋白酶K消化法,以及提取抗凝血基因组DNA的KI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佳的匀浆条件为:39000 rmp,15秒.在此条件下提取的基因组DNA完整性好,纯度和产量与蛋白酶K消化法提取凝血DNA和KI法提取抗凝血DNA的结果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单重PCR和多重PCR也获得了理想的扩增结果.结论:与常规的外周凝血提取方法相比(蛋白酶K消化法),本方法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能快速、经济、有效地提取外周凝血基因组DNA,可用于后续的科研和临床诊断需要,解决了部分科研机构血液基因组DNA的样本来源问题.

  • 一种滤除医学影像噪声的混合滤波算法

    作者:王小兵;孙久运

    目的:医学影像在获取、存储、传输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噪声污染,这极大影像了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为了有效地滤除医学影像噪声,提出了一种混合滤波算法.方法:该算法首先将含有高斯和椒盐噪声的图像进行形态学开运算,然后对开运算后的图像进行二维小波分解,得到高频和低频小波分解系数.保留低频系数不变,将高频系数经过维纳滤波器进行滤波,后进行小波系数重构.结果:采用该混合滤波算法、小波阈值去噪、中值滤波、维纳滤波分别对含有混合噪声的医学影像分别进行滤除噪声处理,该滤波算法去噪后影像的PSNR值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方法.结论:该混合滤波算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医学影像噪声滤除方法.

  • 表面肌电信号采集与降噪处理

    作者:付聪;李强;李博

    目的:本文以设计的表面肌电(sEMG)信号采集系统为基础,探讨sEMG信号中的降噪处理问题.方法:结合sEMG信号的噪声影响情况,首先利用带通滤波器消除肌电信号频带外噪声,再通过频谱插值法来抑制工频干扰分量,后使用小波分析方法来削弱肌电信号频带内噪声.结果:通过对检测sEMG信号的降嗓处理,信号噪声得到明显抑制.结论:所设计采集系统能够获得满意的sEMG信号检测效果,所采用降噪方法能够有效提高sEMG信号的质量.

  • 基于小波特征分析的手指动作识别研究

    作者:李博;李强

    目的:本文利用表面肌电(sEMG)信号来研究多种手指组合动作的识别问题.方法:在对采集的四个通道sEMG信号进行降噪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移动加窗处理方法来提取关于手指运动状态的信号活动段,再分析各个信号活动段的小波系数统计特征,进而利用多类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来实现手指组合动作的识别.结果:动作识别率高达到100%.结论:所采用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多种手势动作,并为后续基于肌电信号的实时人机接口系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价护理质量

    作者:朱小妹

    目的: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进一步了解我院护理工作中的成效及存在问题,评价护理工作的质量,探酒医院管理中护理科学管理方法.方法:①住院病人:采用问卷调查法;②出院病人:采用电话或上门随访方法;两种方法共对568例进行满意度调查,针对病人反馈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在疾病宣教及护理质量方面存在问题.结论:以医院管理年及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为契机,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逐步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强化”三基三严”的训练,努力改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护理

    作者:马君;王勇;姜兴禄;李民;张爱华

    目的:探讨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治疗作用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6例热射病合并MODS,及时运用CVVH-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治疗和护理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5例痊愈,1例死亡.通过早期积极采用CVVH联合综合治疗措施,可快速降低患者体温,防止因高热引起的恶性循环.结论:CWH是热射病合MODS有效治疗方法,其可早期纠正电解质及酸碱紊乱,且对代谢产物和炎症因子的清除也有重要作用.期间严密的观察与护理,以及配合治疗的连续性,是成功救治这类患者的关键.

  • 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李桑;孙凡;袁三云;张建湘;聂红英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临床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效果的影响.方法:在161例用口服降糖药及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血糖控制但效果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置泵前告之患者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方法、低血糖的预防、输部位的正确选择等全方位护理.结果:在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全面、细致、持续的干预达到使用的佳效果.结论:护理干预是糖尿病患者学会正确的自我管理、自我保健知识和泵使用的各种技术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关键.

  • 脱臭工艺对玉米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周丛;吴海智;林源;唐吉旺;钟文涛;黄欣

    目的:研究脱臭工艺对玉米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内对玉米油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脱臭处理,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处理后玉米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结果: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均对玉米油中反式油酸的产生影响不显著.脱臭温度对玉米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脱臭时间对玉米油中反式亚油酸含量影响不显著.在一定的脱臭时间,不同脱臭温度下,玉米油中总反式脂肪酸多含量为少含量的80倍以上;在一定的脱臭温度,而不同脱臭时间下,玉米油中总反式脂肪酸多含量约为少含量的1.5倍,且在255℃以下时,随脱臭时间延长,玉米油中总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速度缓慢、相对含量低.结论:玉米油精炼脱臭时,对脱臭工艺装备和工艺条件中的脱臭温度进行优化选择可有效减少玉米油反式脂肪酸的产生.

  • 2010年上海市食源性沙门菌菌型分布和药敏分析以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张毅;陈欣钦;宋昌彦

    目的:通过对2010年上海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沙门茵污染状况、茵型分布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初步确定该地区食源性沙门菌的茵型分布及耐药性,为防治因沙门茵感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并摸索建立了针对沙门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对农贸市场和超市的5类840份市售食品进行沙门茵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并根据沙门茵的侵袭蛋白A(invA)基因序列设计保守引物,特异性快速检测沙门茵.结果:本次市售食品沙门茵阳性率检出率为4.29%,共36株沙门菌,生禽畜肉所占比例高达91%.主要血型为鼠伤寒沙门茵,德尔卑沙门茵和都柏林沙门菌.36株沙门茵药敏分析显示:所有菌株对头孢类等抗生素敏感较高,但对氨苄西林、麦迪霉素、环丙沙辛、呋喃妥因等存在普遍较多耐药菌株,并在此基础上通过PCR法成功地特异性检测出沙门茵.结论:上海市市售食品沙门茵污染以生禽畜肉为主,对抗茵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目前治疗市售食品中食源性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应首选头孢内等抗生素.另外PCR快速检测方法也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对食品中沙门茵污染能起到快速检测和监控.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