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黄芪当归汤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对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彭随风;时昭红;石拓;万莹;杨健

    目的:研究黄芪当归汤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功能型便秘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黄芪当归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动素(MTL)、P物质(SP)水平;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痛、皮疹、稀便发生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MTL均降低,而SP均上升,且治疗后观察组MT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饮食、精神、睡眠以及心理四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黄芪当归汤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休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s/NF-κb信号通路及血清SOD、AOPP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懋;杨林;张红;李建军;杨静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LFR对创伤休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s/NF-κb信号通路表达及血清中SOD、AOP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创伤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积极液体复苏,观察组采用LFR.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液体复苏相关指标、TLRs/NF-κb信号通路表达及血清SOD、AOP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85.7%)显著高于对照组(69.6%),死亡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30.4%)(P<0.05);复苏30 min、复苏60min,观察组PaO2、血氧饱和度、血清SO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血乳酸、AOPP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TLR9、NF-κb mNRA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LFR对创伤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积极液体复苏,可能与其降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S/NF-κb信号表达,提高血清SOD水平,降低血清AOPP水平有关.

  • 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罗劼妍;黄浩;黄胜兰;陈炎;陈洁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8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观察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以及研究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CD4+/CD8+、CD4+、CD3+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Ⅲ期与Ⅳ期患者CD4+/CD8+、CD4+、CD3+表达水平均低于Ⅰ期与Ⅱ期,Ⅲ期与Ⅳ期患者CD8+表达水平高于Ⅰ期与Ⅱ期(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CD4+/CD8+、CD4+、CD3+表达水平均低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D8+表达水平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肺癌患者CD4+/CD8+、CD8+、CD4+、CD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呈现异常状态,且表达水平与疾病的分期和病理分型有关.

  • 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所致关节僵硬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王新烨;王冰;郭杏芳;陈颖;李攀

    目的:分析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所致关节僵硬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所致关节僵硬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1)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31)强化常规康复训练,采取本体感觉训练,比较两组康复训练方式对患者和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ROM水平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ROM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KSS评分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K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BS评分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B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所致关节僵硬患者康复有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江;魏树华;卢承志;宋伟;古德华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抗凝血酶(AT)Ⅲ、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皮质醇(Co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9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两组均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观察组在入室后给予1 μg/kg的右美托咪定(10 min内完成输注),之后以0.5 μg/(kg·h)的速度持续泵注,持续输注60 min;对照组以同样的方式输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在T0(麻醉前)、T1(麻醉后10 min)、T2(拔管后)、T3(术后24 h)各时点血流动力学、纤溶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在T1、T2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较T0时点显著升高(P<0.05),T3时回落至正常水平;观察组各时点MAP、HR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T1、T2时点ATⅢ均显著降低,D-D、FDP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T3时点ATⅢ、D-D、FDP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与T0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各指标和T0时比较仍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各时点ATⅢ均高于对照组,D-D、FD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T0比较,两组T1、T2、T3时点Cor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在T1、T2、T3时点Cor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应激反应及纤溶功能,麻醉效果优异.

  • 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miRNA相关级联调控网络及通路研究

    作者:郭鹏展;刘畅;刘世杰;孙晓媚;石雁梅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与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组织小非编码RNA(MicroRNAs,miRNA)、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TF)和信使RNA(messenger,mRNA)的级联调控网络,探讨关键miRNA和TF相关的级联调控网络以及调控通路的作用.方法:下载GEO(GSE57555)miRNA/mRNA表达谱芯片数据,通过生物信息数据分析方法获得肝细胞癌患者和癌旁组织显著差异的miRNA、mRNA表达谱,并依据现今已知的实验证实的miRNA、TF和靶基因间的调控关系构建级联调控背景网络.通过ICC和HCC各自差异表达的miRNA和mRNA挖掘出疾病特异的级联调控网络.继而分析级联调控网络中的mRNA参与的GO、KEGG以及挖掘网络中重要的级联调控通路识别通路内的关键调控元件.结果:构建的ICC级联调控网络内的度大的节点主要为miRNA (has-miR-200b-3p、hsa-miR-155-5p),而HCC级联调控网络内度大的节点为TF,而且网路中包含关键的已知疾病相关基因TP53、CTNNB1,无论是miRNA还是TF都是和相应疾病密切相关的.ICC和HCC级联调控网络中的mRNA主要参与的GO功能有RNA聚合酶Ⅱ的调控、表达调控、凋亡过程调控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有癌症相关miRNA通路、乙型肝炎通路、癌症通路等.共挖掘出12条疾病特异的级联调控通路,识别出ICC相关通路内关键的调控因子为MYC、hsa-miR-320b,HCC相关通路内的关键调控因子为hsa-miR-124-3p、HMGA1.结论:TP53、MYC、HMGA1、has-miR-200b-3p、hsa-miR-155-5p和hsa-miR-124-3p为ICC和HCC级联调控网络内的核心调控元件,在ICC和HCC相关的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有望为未来的ICC和HCC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 电针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电生理参数的影响

    作者:谢求恩;潘江;张雄;徐永贵;王林华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轻度、中度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86例轻度、中度CTS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案治疗,电针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穴位电针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及功能评分、电生理参数及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电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后电针组症状及功能评分分别为(15.28± 2.35)分和(9.92± 1.4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73± 3.18)分和(14.28± 2.26)分(P<0.05);治疗后电针组正中神经末梢运动潜伏时(DML)低于对照组,拇指展肌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波幅、拇指-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中指-腕SCV、拇指-腕正中神经感觉动作电位(SNAP)波幅、中指-腕SNAP波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电针组腕管正中神经近端肿胀≥l0mm2的比例为27.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81%(P<0.05).结论:电针治疗轻中度CTS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腕部症状和功能,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的电生理参数.

  • 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作者:杨明月;马红艳;李秀清;王平;徐延森;鞠英博;孙杰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因子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纳入本次研究,另选同期在我院治疗的导管原位癌患者30例,小叶增生患者20例及导管单纯增生患者20例的组织提取标本进行对照,分析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和不同病变类型中的表达,并分析CD44+/CD24-细胞在癌症免疫分型中的表达以及CD44+/CD24-细胞与乳腺浸润导管癌相关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内的CD44阳性率为52.50%,CD24的阳性率为57.50%,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1.25%和1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4及CD24在导管原位癌及乳腺浸润导管癌中的阳性率高于小叶增生和导管单纯增生,导管原位癌的阳性率高于乳腺浸润导管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CD44在乳腺浸润导管癌不同分化类型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4在乳腺浸润导管癌不同分化类型中的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CD44+/CD24-细胞在不同癌症免疫分型以及不同分化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CD24-细胞与乳腺浸润导管癌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之间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内存在较高的阳性率,且CD44+/CD24-在乳腺原位癌及低分化的乳腺癌组织内具有更高的阳性率,临床上可尝试通过监测CD44+/CD24-的阳性表达情况评价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潘方立;潘桂芳;侯瑞礁;金善良;沈伯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拔管时血流动力学以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例)和研究组(n=34例),均予咪达唑仑、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舒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诱导,对照组同时予15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研究组同时予0.5 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15 min),术毕后均开启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监测两组诱导前(T0)、诱导后5 min(T1)、入PACU时(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min(T4)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出PACU时(T5)、术后2 h(T6)、术后4h(T7)、术后6 h(T8)、术后12 h(T9)、术后24 h(T10)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检测T0、T8、T9、T10动脉血气评价肺功能,同时比较拔管时间、拔管质量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24 h舒芬太尼用量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与T0相比,对照组T3、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升高(P<0.05),研究组T3时MAP、HR、CVP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T3、T4时MAP、HR、CVP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T6、T7、T8、T9、T10时VAS评分较低(P<0.01);两组T8、T9、T10时Qs/Qt升高(P<0.05),oI、PaO2/PAO2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T8、T9、T10时Qs/Qt较低(P<0.05),oI、PaO2/PAO2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拔管质量评分未见差异(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较少(P<0.05),24h舒芬太尼用量较少(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明显稳定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并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

  • 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对≤2cm肾结石患者血清IL-6、IL-10、Cor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王洪;汪建平;于跃平;解忠;金松;李松;郭玺;汤祺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 2cm肾结石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IL)-6、IL-10、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以及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32例直径≤2 cm的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FURL治疗者72例,行PCNL治疗者6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治疗前后肾功能以及血清IL-6、IL-10、Cor水平的变化.结果:FURL组术后住院时间较PCNL组显著缩短,术后输血率较PCNL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总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L组术后24 hHb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FURL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术后24 h WBC值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1h血清1L-6、IL-10、Cor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术后1、3、5d逐渐降低,FURL组术后1h、1、3、5d血清IL-6、IL-10、Cor水平均较PCNL组各时点显著降低(P<0.01).两组术后6h、1、2d尿Kim-1及血清CysC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FURL组尿Kim-1水平于术后3d恢复至正常水平,PCNL组为术后5d恢复正常,PCNL组血CysC水平于术后3d恢复至正常水平,FURL组为术后5d恢复正常;FURL组术后2、3d尿Kim-1水平显著低于PCNL组同时点(P<0.01),术后1、2、3d血CysC水平显著高于PCNL组同时点(P<0.01).结论:FURL与PCNL治疗直径≤ 2cm的肾结石均能取得满意的取石效果,但FURL手术创伤更小、出血更少,术后应激反应更轻,更有利于术后机体恢复.

  • 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早期Ⅱ类错合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研究

    作者:陈晓霞;王岩松;刘建林;戴娟;刘畅

    目的:研究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早期Ⅱ类错合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方法:选取从2015年2月到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替牙早期Ⅱ类错合患儿进行研究.采用T4K矫治器治疗患儿6个月,对比患儿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模型测量值、X线头影测量数据以及上面高、下面高、下面高比例,随访3年,分析X线头颅侧位片的检测数据.结果:患儿治疗6个月后的前牙覆合值、前牙覆盖值、上牙弓拥挤度、下牙弓拥挤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更低,上牙弓宽度和下牙弓宽度较治疗前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患儿的SNA角、ANB角以及U1-SN角和覆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NB角、L1-MP角以及U1-L1角和下颌平面角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患儿的上面高、下面高以及下面高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年显示,ANB角和L1-MP角较治疗6个月后明显降低(P<0.05),而SNB角、U1-L1角、下颌平面角、上面高、下面高、下面高比例、覆盖均较治疗6个月后明显增高(P<0.05).结论:应用T4K矫治器对替牙早期Ⅱ类错合患儿进行治疗的疗效较好,有利于其康复和预后,值得在临床上给予相应的推广.

  •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对肝细胞癌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AFP、sEC、HGF、ICAM-1的影响

    作者:罗思佳;梅洪亮;叶家欣;王再兴;李汉军

    目的:研究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对肝细胞癌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AFP、sEC、HGF、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19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开腹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sEC、人类生长因子(H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及白蛋白(Alb)水平,术中出血量、术后绝对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血清AFP、sEC、HGF、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BIL、DBIL、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b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绝对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可降低患者血清AFP、sEC、HGF、ICAM-1水平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突变肺腺癌患者化疗和靶向治疗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婷;马惠文;王东林;李代蓉;余慧青;王思雄;王恩文

    目的:研究化疗和靶向治疗对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突变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重庆市肿瘤医院治疗的95例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突变的肺腺癌患者,按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化疗组(n=54)和靶向组(n=41).化疗组患者采用一线化疗药物进行治疗,靶向组患者采用EGFR基因靶向制剂进行治疗.在完成一个周期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其生存情况.结果:(1)化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50/54),靶向组总有效率为73.17%(30/41),化疗组显著高于靶向治疗组(P=0.010).(2)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3%(14/54),靶向治疗组则为19.51%(8/4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3).(3)在随访过程中,化疗组患者有18例死亡,36例存活,患者生存率为例66.67%;靶向组患者有24例死亡,17例存活,患者生存率为41.46%,化疗组生存率显著高于靶向治疗组(P=0.014).结论:对于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突变肺腺癌患者而言,采用化疗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靶向治疗,且二者安全性相当,化疗治疗的患者预后较靶向治疗者更好.

  •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术对垂体瘤患者血清E,NE,R及ATⅡ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

    作者:石海平;黄伟;罗可;熊学华;张庭荣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术对垂体瘤的临床观察及对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肾素(Renin,R)、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T Ⅱ)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口鼻下鼻中隔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清E、NE、R及ATⅡ水平,激素下降程度、肿瘤残留、肿瘤体积减少程度、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E、NE、R、AT 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激素下降程度、肿瘤残留、肿瘤体积减少程度、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术对垂体瘤的疗效显著,可减少应激反应,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预后.

  • 积雪草酸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作者:孔重红;柳红昌;樊晓建;魏玉苹;刘龙娟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32只体重220~240 g的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8):假手术对照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组)、积雪草酸5 mg/kg组(AA1组)及积雪草酸10 mg/kg组(AA2组).S组大鼠只暴露但不结扎坐骨神经;N组大鼠仅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AA1组和AA2组大鼠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并于模型建立后即刻及术后1、3、5、7天分别腹腔注射积雪草酸5、10、20 mg/kg(溶于0.1mL生理盐水).于术前1天(T0)及术后1、3、5、7天(T1-T4)分别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位(MWTs)和热缩足潜伏期(TWLs),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HMGB1、RAGE、IL-1β、TNF-α、iNOS蛋白表达.结果:与N组比较,AA2组T1-T4时间点MWT显著增加、TWL明显缩短,而AA1组仅MWT显著增加(P<0.05),但各组各时间点TW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N组脊髓浆蛋白HMGB1和RAGE及总蛋白IL-1β、TNF-α、iNOS蛋白表达较高(P<0.05);与N组比较,AA1和AA2组脊髓浆蛋白HMGB1和RAGE及总蛋白IL-1β、TNF-α、iNOS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与AA1组比较,AA2组脊髓脊髓浆蛋白HMGB1和RAGE及总蛋白IL-1β、TNF-α、iNOS蛋白表达都明显降低(P<0.05).结论:积雪草酸可能通过缓解HMGB1-RAGE信号通路介导的脊髓炎症反应减轻神经病理性痛.

  • 间歇性低压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放射性肝脏损伤的作用及肝脏组织TNF-α、HIF-1α表达的影响

    作者:袁芳;徐丽;夏红娟;叶华;美丽姑·买买提;刘江伟

    目的:探讨间歇性低压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放射性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肝脏组织TNF-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照射组(R)、间歇性低压低氧预处理联合照射组(IHHP+R),于照射后6小时处死小鼠切取2块肝脏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肝脏TNF-α、HIF-1α的表达.结果:R组大鼠肝脏切片镜下可见中央静脉充血,肝窦淤血,肝细胞肿大,出现片状嗜酸样变性;IHHP+R组大鼠肝脏切片镜下可见中央静脉充血、肝窦淤血、肝细胞肿大程度均较R组减轻,未见嗜酸样变性.与C组相比,与C组相比,TNF-α在R组表达明显增高(P<0.05),IHHP+R组TNF-α表达显著低于R组(P<0.05).C组和R组HIF-1α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IF-1α在IHHP+R组高表达,且显著高于R组(P<0.05).IHHP+R组TNF-α、HIF-1α表达呈负相关(r=-0.745,p=0.034).结论:间歇性低压低氧处理可显著改善大鼠放射性肝脏损伤,可能与其提高HIF-1α的表达,进而抑制TNF-α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性质研究

    作者:赵晓雅;李婕;余磊;郑桂兰;王洪钟

    目的:构建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异源表达系统,进一步探究其酶学性质.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来源于Mycobacterium neoaurum菌株的3β-羟基类固醇基因,构建重组质粒,运用HPLC方法检测酶反应体系的产物.结果:本实验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8a-hsd.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发现3β-HSD异源表达的适温度为16℃~25℃,37℃时蛋白表达为包涵体.此外,同一温度下不同IPTG浓度诱导的表达结果差异不大.利用纯化后的蛋白进行酶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β-HSD酶反应体系中,30℃达到较高的酶活性;pH 7.5~9.0之间,酶活力较强,pH低于7.0时,酶活性明显下降;有机助溶剂DMSO对酶反应有抑制作用;Fe3+和Cu2+对酶反应有抑制作用.结论:本实验探究了分枝杆菌中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相关性质,为进一步研究该酶在类固醇代谢中的功能提供基础.

  • 槲皮素对宫颈炎模型大鼠治疗效果的初步实验研究

    作者:孙玉兰;顾云鹏;王宏达;王梦迪;张旭;庄伟;周敏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宫颈炎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阴道注入苯酚胶浆制备大鼠宫颈炎模型,观察不同剂量(10μmol· L-1、100 μmol· L-1)槲皮素对大鼠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和比例影响,并对实验大鼠宫颈进行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观察细胞膜、线粒体及细胞核结构变化).结果:槲皮素处理组白细胞总数下降,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均明显降低,与宫颈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槲皮素处理组炎症细胞数量较宫颈炎模型组减少,电镜观察结果也表明槲皮素处理组宫颈细胞超微结构损害程度依次减轻,胞核内染色质固缩情况减轻,逐渐可看到连续的核膜结构.结论:槲皮素能明显减轻宫颈组织充血水肿,对宫颈炎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槲皮素 宫颈炎 大鼠
  • 喜树碱-氟尿苷纳米颗粒对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与迁移的影响

    作者:唐明智;沈龙飞;陈嘉彬;张倩;李国林;单秋生

    目的:探究喜树碱-氟尿苷(CPT-FUDR)纳米颗粒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制备喜树碱-氟尿苷纳米颗粒,通过丁达尔现象证明已组装完毕.将制备好的纳米颗粒组和喜树碱(CPT)单药组、氟尿苷(FUDR)单药组以及两种单药混合组(CPT/FUDR)作对比,采用MTT实验检测药物对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划痕实验探究CPT-FUDR纳米颗粒和CPT/FUDR混合药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在药物浓度大于0.1 μM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四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P<0.05),而CPT-FUDR纳米颗粒组Tca-8113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单药CPT、FUDR和CPT/FUDR混合物组(P<0.05).在划痕实验中,培养48 h后,CPT/FUDR混合物组和CPT-FUDR纳米颗粒组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且CPT-FUDR纳米颗粒组显著低于CPT/FUDR混合物组(P<0.05).结论:在体外,CPT-FUDR纳米颗粒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优于CPT/FUDR两种单药混合.

  • 丹参酮ⅡA衍生物的合成

    作者:姚连琦;秦立玙;李雯;刘德龙

    目的:丹参酮ⅡA是中药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理活性.本文拟对其进行结构改造以获得活性更好的丹参酮ⅡA衍生物.方法:首先,以丹参酮ⅡA为原料,通过Vilsmeier反应在其16-位引入醛基,再与醋酸胺进行还原胺化反应,以较高收率得到16-位胺甲基取代的丹参酮ⅡA衍生物.接着,对其氨基进行修饰,得到10个不同N-取代的丹参酮ⅡA衍生物.同时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溶剂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还原胺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佳反应条件.结果:通过1H-NMR、13C-NMR以及LC-MS对所有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认.还原胺化反应的佳反应条件为: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温度保持40℃,反应时间为2h.结论:反应步骤简单、条件温和、产率较高,是合成16-位取代的丹参酮ⅡA衍生物的理想方法.

  • OIP5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顺;王唯;杨针;夏聪聪;刘磊;李海民

    目的:探讨OIP5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肝癌细胞中OIP5的表达后,通过q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OIP5的下调效率,CCK-8和平板克隆法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转染OIP5-siRNA后,肝癌细胞SMMC-7721中OIP5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OIP5-siRNA组肝癌细胞SMMC-7721的CCK-8实验的OD值、平板克隆法测得的克隆球个数、Transwell法测得的迁移细胞数与侵袭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OIP5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可能作为肝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 microRNA-151-5p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冯月;陈珍珍;胡海;于慧;王占黎

    目的:研究microRNA-151-5p(miR-151-5p)在两肾一夹(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中的表达,并为miR-151-5p参与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2K1C大鼠模型,获得胸主动脉血管内皮,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细胞中miR-151-5p的表达,通过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51-5p的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进行GO富集和KEGG pathway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较,实验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miR-151-5p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GO分析显示miR-151-5p的靶基因参与蛋白加工水解、Notch受体加工等多种生物学功能(P<0.01);KEGG pathway分析显示miR-151-5p的靶基因参与Notch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代谢途径、细菌感染和RNA转运等信号通路.结论:2K1C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miR-151-5p表达升高,可能通过对其靶基因APH1A的调控参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节.

  • 人类胚胎三叉神经运动核的定位研究

    作者:凯赛尔江·多来提;古丽美热·艾买如拉;吐尔逊江·达地汗;迪力夏提·艾尼;廖礼彬;迪力木拉提·艾尼;李杰;陈胜国;古丽尼沙·克力木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三叉神经运动核的位置及细胞分布特征.方法:选用非疾病死亡的引产胚胎标本4例,胎龄20-26周(根据胎儿B超检测和孕妇末次月经日期来计算并获得胎龄),在获取标本1-4小时内,对标本进行灌流固定.其中,2例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开颅取出脑干,石蜡包埋、冰冻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照相,其余2例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开颅、分离三叉神经根,注入DiI结晶体、在37℃恒温箱内保存3个月,取出脑干、明胶包埋、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结果:①胚胎三叉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三叉神经根连脑水平;②三叉神经运动核为多级细胞、胞体较大、位于三叉神经根入脑桥的一束纤维的腹内侧;③三叉神经运动核呈椭圆形,神经核细胞呈大小不等,体积较大,胞体呈多角形.结论:人类胚胎三叉神经运动核为大型的多级细胞成群所形成的核团,位于脑桥三叉神经根连脑水平.

  • 一种“天然植物抗菌液”康人间(KRJ)对LPS诱RAW264.7细胞的抗炎效果及机制初探

    作者:宋志磊;韦乐华;袁雪;刘新荣;向飞丹州;李迪强;茆灿泉

    目的:探索康人间(KRJ)的抗炎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测定KRJ对细胞活力、胞内ROS、上清NO产物水平以及炎症相关蛋白(iNOS、COX-2等)表达的影响.结果:KRJ预处理后,细胞活力随KR浓度增加而降低.建模后,KRJ组细胞上清中促炎症介质NO明显被抑制(P<0.0001),胞内活性氧(ROS)被清除,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P<0.001),与炎症密切相关的蛋白COX-2、iNOS蛋白均表现出下调趋势(P<0.05).结论:KRJ可能通过清除ROS活性、下调NO产物、COX-2、iNOS蛋白等减轻炎症反应.

  • 罗格列酮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田伟刚;任春秀;于丽君;杨立清;吴长海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法用于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8周龄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溃疡组和罗格列酮组.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灌肠和灌胃,模型组为TNBS/乙醇混合液灌肠和生理盐水灌胃,罗格列酮组则从灌肠造模成功后的第二天起,每天采用罗格列酮灌胃给药1次(5 mg/kg).观察大鼠的一般活动状态,并记录各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于灌肠后第60天处死大鼠,镜下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DMI),苏木色精-伊红法(髓)染色后,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的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组织学评分(HS).生化法用于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免疫组化(IHC)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溃疡组的DAI、CDMI和HS评分均显著增加(P< 0.05);SOD含量显著降低,MDA和MPO的含量显著增加(P <0.05);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NF-κB和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溃疡组相比,罗格列酮组的大鼠DAI、CDMI和H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SOD含量显著增加,MDA和MPO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NF-κB和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以通过增加SOD和PPARγ表达,降低MDA、MPO、NF-κB和TNF-α表达来缓解炎症反应,对溃疡性结肠炎起到保护作用.

  • 肺癌的综合影像诊断进展

    作者:车舒平;孙夕林;鄢英男;申宝忠

    肺癌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影像学对肺癌的诊断及疗效监测至关重要.随着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和分子影像的崛起,临床用于肺癌诊断的成像方式日趋丰富,其中功能成像及分子成像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本文就各种成像方式关于肺癌检测、筛查、分期及疗效监测的进展进行综述.

  • NLRP3炎症体与痛风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洁云;戚欣;李静

    痛风是由于机体血尿酸过饱和形成针状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沉积在关节腔导致的炎症.IL-1β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进程中重要的细胞因子,与炎症的产生以及炎症的级联放大反应有关,IL-1β的产生与细胞中炎症小体NLRP3复合体密切相关.研究者认为NLRP3炎症体是痛风性关节炎反应进程中的关键环节,痛风也被称为NLRP3炎症体相关疾病.本文综述了NLRP3炎症体与痛风的关系、相关机制,以及靶向NLRP3炎症体的小分子抑制剂,为今后寻找结构新颖、高效低毒的抗痛风新药的研究提供参考.

  • 促排卵药物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林林;柏明珠;吴煜;丰有吉;张箴波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不孕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的发展有效解决了女性不孕问题,然而这一技术所采用的高剂量促排卵药物所引起的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以及短时间内大量排卵导致卵巢表面上皮的反复损伤与修复是否与后期卵巢癌的发生有关联?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曾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机制研究及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但是已完成的研究中仍存在随访时间较短、采用IVF治疗的女性平均年龄较低等问题,使得促排卵药物使用与卵巢癌的关系仍没有确切定论.本文对国内外促排卵药物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Nrf2及其药理性活化剂在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

    作者:侯霁芯;阚竞宇;王丹;刘森;万进东;刘家欣;汤攀;王沛坚

    糖尿病(DM)导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氧化应激被认为是DM相关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但通过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并未能使心血管疾病患者远期获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可增加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可能是治疗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一个重要靶点,提示靶向Nrf药物的开发可能获得防治糖尿病相关血管并发症的新一代药物.本文就Nrf2在糖尿病相关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药理性活化剂对糖尿病(DM)相关心血管病变的治疗作用进行综述.

  •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宝北;赵鹏翔;张鑫;马雪梅;谢飞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位于线粒体的内膜,是呼吸链中重要的蛋白复合体之一,可以将电子从NADH传递至CoQ,同时偶联四个质子从线粒体基质泵出至膜间隙,形成跨膜质子梯度,驱动ATP的合成.在目前的研究中,关于复合物Ⅰ的晶体结构已经比较清楚,包括14个中心亚基,分别构成外周结构域和膜结构域,其中外周结构域负责电子的传递,膜结构域负责质子的泵出.由于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存在多个中间态阶段,因此复合物Ⅰ是机体中活性氧产生的主要位点.复合物Ⅰ也可以通过A/D状态之间的转换,降低活性氧的产生.学者认为复合物Ⅰ中电子传递产生的静电作用可以改变其结构,从而驱动质子的泵出,但是其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复合物Ⅰ功能的缺陷是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诱因,包括阿兹海默症、帕金森等,主要是由于其中不同亚基的点突变导致.本文综述了复合物Ⅰ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做出展望.

  • 气管切开术

    作者:施俊博;屈季宁;章薇;王燕;徐勇

    气管切开术是一项临床常见的手术操作,偶尔也会在院外实施.手术目的为在颈前气管造口以建立人工气道,使得患者可以自由地通过颈部造口通气,免受窒息的威胁.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于需要进行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特别是重症医学科.随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临床医生和学者对气管切开术进行了各种尝试,希望能尽可能地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向着微创化、多样化发展,手术切口越来越小,手术方法由单一的外科气管切开术,进化出多样的经皮气管切开术、快速反应气管切开术等.不同的手术技巧,其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术中术后出现出血、感染、气肿、声门下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甚相同.本文重点回顾了气管切开术的历史与现状、颈部解剖生理、适应症、禁忌症和临床常见并发症,并提出对应的预防和解决方法,为临床医生进行手术方案的选择及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提供合理新思路,除此之外,我们也基于临床经验提供了一些建议.

  • 感染性疾病内皮活化/功能障碍的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虹;李璟;王晓艳;申焕君;姜泓;白雪帆;王平忠

    内皮功能障碍在脓毒症、重症疟疾及登革出血热等多种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内皮活化常先于内皮功能障碍,血清或/血浆中相应内皮生物标记物常较传统疾病标记物更早被检测到,故可作为评估全身感染性疾病严重程度或预后的指标.本文主要介绍了内皮细胞功能介质(血管生成素-1和血管生成素-2)和可溶性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可溶性E-选择素、sICAM-1和sVCAM-1)在脓毒症、疟疾及登革出血热等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帕瑞昔布钠在术后镇痛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仇晓娟;陈锴;胡彬;罗志锴;刘磊

    手术方式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对术后镇痛提出了更高要求.非甾体抗炎药为我国临床术后镇痛常用的一类药物,近年来应用范围仍在不断扩大,但总结长期术后镇痛用药经验发现,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易引起胃肠道毒性反应和血小板抑制,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药物.帕瑞昔布钠是一种环氧合酶-2(COX-2)特异性抑制剂,注射使用,可用于术后不同程度疼痛的短期治疗,近年来已被临床实践证实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本文结合已经发表的临床研究报道对该药物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对该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安全性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

  • 肺磨玻璃结节术前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珮;李钊;胡海洋;韩玉栋;林强

    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在CT上通常表现为云雾样影而不遮挡肺部支气管及血管结构的磨玻璃样阴影,根据其实性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纯磨玻璃影(pure ground glass opacity,pGGO)和混合密度磨玻璃影(mixed ground glass opacity,mGGO).随着肺部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GGO越来越多的被发现,但其发展演变过程较长导致其随访过程长,随访过程中伴随着恶变风险、心理压力、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辐射暴露等问题,故对于及早诊断GGO良恶性意义重大.目前,常见的GGO诊断方法为无创诊断方法和有创诊断方法,无创诊断方法包括低剂量螺旋CT(low dose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LDCT)、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胸部三维CT、PET/CT;有创检查技术包括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TNB)、超声引导下肺活检、胸腔镜下切除肺活检、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检查(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ENB).本文就以上诊断方法及其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综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