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创伤外科杂志

创伤外科

创伤外科杂志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창상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4237
  • 国内刊号: 50-112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11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创伤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张连阳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集束干预措施在ICU呼吸机依赖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华辉

    对86例机械通气患者(B组)采取集束干预措施后,与常规护理组(86例,A组)相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一次脱机成功率明显提高.

  • 胫骨平台骨折基于三柱分型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何波涌;王朝晖;唐艳平;吴石华;刘建伟;谢仙勇

    对胫骨平台骨折35例(40膝)进行三柱分型,根据不同的分型结果进行治疗.随访12 ~ 24个月(平均18.4个月),所有骨折获得痊愈,平均愈合时间为13.4周.膝关节按美国膝关节外科协会(HSS)评分显示优良率85%.作者认为对胫骨平台进行三柱分型并依据分型来进行固定是可行的.

  • 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创伤诊治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方强;邱光明;马治学;邓皓月

    回顾分析绥阳县人民医院5年收治177例腹部损伤中58例采用腹腔镜技术诊治的临床资料.58例腹腔镜下完成诊断,其中进行治疗40例(68.9%),腹腔镜后改剖腹治疗7例(12.6%).均未发生腹腔内感染、漏诊及远期并发症.

    关键词: 腹部创伤 腹腔镜
  • 比较闭合复位及头钉切口内有限切开复位结合膨胀自锁式髓内钉治疗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岳立群;哈斯巴特尔;张斌锋;杨帆;宋爱国;朱国强

    对66例粗隆间骨折分别应用闭合复位和头钉切口内有限切开复位结合膨胀式自锁式髓内钉固定治疗.头钉切口内有限切开复位较闭合复位少量增加术中出血,但两种方法均取得满意疗效.

  • 一期有限肌腱移位在前臂肌肉损伤病例中的初步探讨

    作者:李国华;于素丽;杨海涛;杨伟欣;刘德群;童晓

    对10例前臂肌肉损伤进行一期有限肌腱移位治疗,随访1~4年,9例保肢成功,1例截肢.根据中华医学会上肢功能评判标准显示,优2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一期进行适当、有限的肌腱移位重建动力,能够缩短疗程.

  • 无牵引床下侧卧位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王维伦;江肃非

    对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为2组:仰卧位常规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组和侧卧位DHS内固定组,对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进行比较.认为无牵引床下侧卧位DHS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短.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愈后肘内翻的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苏琦;周敏;蔡俊东;辜海洋;廖春来

    采用外侧入路闭合楔形截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8例肱骨髁上骨折愈后肘内翻患儿.截骨均在术后8~12周内获得临床愈合.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骨骺损伤、截骨不连、外翻畸形、残留肘内翻等并发症,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显示:优14例,良4例;优良率100%.

  • Cable-Pin系统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夏效泳;史宗新;于远洋;刘建泉

    利用Cable-Pin系统治疗闭合性横断型髌骨骨折40例.术后随访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无骨折移位、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皮肤刺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术后6个月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良率100%.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内固定
  • 胰腺损伤26例临床分析

    作者:谭德明;高宏;魏章英;母德安;龚建平;苗春木

    回顾性分析26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并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胰腺损伤Ⅰ级12例,Ⅱ级7例,Ⅲ级4例,Ⅳ级2例,Ⅴ级1例,手术治愈25例,死亡1例.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对怀疑有胰腺损伤者,应尽早手术探查,并根据胰腺损伤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通畅引流,术后营养支持,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胰腺损伤 手术
  • 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选择观察

    作者:谢仲燊;林秋喜;黄超

    肱骨髁间骨折120例采用手术治疗,分别采用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40例),尺骨鹰嘴截骨入路(40例),肱三头肌两侧入路(40例).结果显示截骨入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表明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应优先选择.

    关键词: 肱骨髁间骨折 手术
  • 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汤曼力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5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分为传统抢救护理流程组(对照组)和实施创伤链式抢救流程组(观察组)两组,观察组在伤后送达病房救治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应用于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护中,能够使组织有序、分工明确、抢救迅速,既提高救治效果,又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手术救治的体会

    作者:王志利;侯林生;孟兆鹏;臧东运

    收治49例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其中24例采用紧急钻颅预减压手术治疗及联合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25例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两组预后良好率及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采用紧急钻颅预减压及开颅去骨瓣减压联合手术治疗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能迅速缓解脑疝危象,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硬脑膜下血肿 脑疝
  • 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在指间关节内和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应用

    作者:吴林明;陈志刚;史少华

    对22例外伤性指间关节内和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用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并分析其手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平均愈合时间为11.5周.按美国手外科协会评分(TAFS)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0.9%.

  •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观察

    作者:姚仕奋;谢惠缄;陈民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 以5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为对象,手术方式根据Vancouve分型标准确定,骨折类型参照Vancouver分类标准分为A、B、C3型(组)并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三组治疗后的疼痛模拟评分(VAS)低于治疗前(=6.630、10.756、5.738,P=0.000);三组治疗后的Harris评分高于治疗前(t=36.290、57.814、33.164,P=0.000);三组VAS评分、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3.581,P=0.012;F=8.632,P=0.006),A型优于B、C型(P<0.05);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186,P=0.011;F=8.0722,P=0.0094;F=9.835,P=0.009);A型短于B、C型(P<0.05或0.01);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32,P=0.465).结论 根据假体周围骨折分型及患者体质选择具体的手术治疗方式,能够获得佳的治疗结果.

  • 探讨磁共振波谱结合S100B蛋白对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应用价值

    作者:陆林其;李季林;丁建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MRS)结合S100B蛋白在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入选80例ASDH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通过MRS(GE公司,美国)检测丘脑和胼胝体压部中的NAA/Cr、Cho/Cr、NAA/Cho和Glx/Cr;并在伤后72h检测血中S100B蛋白.分析以上各项指标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伤后2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相关性.结果 MRS各项检测指标和S100B蛋白在ASDH各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加重,Cho/Cr、Glx/Cr的比值和S100蛋白浓度升高,NAA/Cho和NAA/Cr的比值降低.在恢复不良组、恢复良好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越差,Cho/Cr、Glx/Cr的比值和S100B蛋白浓度越高,同时NAA/Cho和NAA/Cr的比值越低.GCS评分和GOS评分与胼胝体压部的Cho/Cr和Glx/Cr比值呈负相关,与NAA/Cho、NAA/Cr比值呈正相关;S100B蛋白与Cho/Cr、Glx/Cr呈正相关,与NAA/Cho、NAA/Cr呈负相关.MRS结合S100B可以提高判断患者预后的准确性至81%.结论 ASDH患者在伤后早期进行MRS检测,对评估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价值,结合血中S100B蛋白,可以提高评估预后的准确率.

  • 选择性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7例疗效分析

    作者:杨战锋;高明堂;连纪文;庄北;崔宏刚

    目的 探讨选择性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4月27例选择性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23 ~67岁,平均35.6岁.高处坠落伤14例,重物砸伤5例,道路交通伤7例,跌伤1例;骨折节段:T114例,T126例,L114例,L23例.比较术前及术后的伤椎高度比及脊柱后凸角度改善情况,用ODI评分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结果 所有病例均手术顺利,平均随访20个月.伤椎高度比:术前与术后2周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387,P=0.000),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25,P=0.754);矢状面Cobb角:术前与术后2周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0.302,P=0.027),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149,P=0.618);ODI评分: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的OD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691,P=0.629).结论 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选择性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满意,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疗效Meta分析

    作者:冯筑生;范颖楠;尹文

    目的 综合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迄今2014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OvidSP和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文献.搜集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改良Jadad量表评价文献,使用Review Manager 5.1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综合,并绘制森林图.结果 共纳入2篇文献,200例患者,其中限制性液体复苏99例,死亡14例;常规液体复苏101例,死亡17例;死亡率Meta分析显示RR为0.85[95% CI(0.45,1.60);P=0.62].结论 依据目前的资料,对创伤失血性休克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或常规液体复苏,死亡率无明显差别.

  • 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对锁骨中段骨折的影响

    作者:黄淑伟

    目的 比较钛制弹性髓内钉与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治疗的52例新鲜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16例;年龄16~61岁,平均(42.1 ±11.5)岁.道路交通伤35例,跌、摔伤11例,其他原因6例.左侧29例,右侧23例;斜、横型骨折24例,粉碎性骨折28例.Neer分型:Ⅰ型24例,Ⅱ型28例,均无神经症状.27例选择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钛制组),25例选择重建钢板固定(重建组).比较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钛制组优良率和重建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重建组(P<0.05),并发症少.结论 钛制弹性髓内钉能减少组织创伤,缩短疗程,但具体选择应依据临床特征.

  • 腹腔填塞在针对腹腔出血损害控制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陈鹏;周玉峰;孙士锦;黄显凯

    目的 探讨腹腔填塞技术在腹腔损害控制外科策略中对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3月我科应用填塞控制腹腔出血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创伤评分、生理学参数等评估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案,统计术中出血量、ICU和总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比较填塞治疗组术前及术后体温、pH值、红细胞比容、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并再次与常规手术对照组比较.结果 本组26例经腹腔填塞技术控制腹腔出血,术后复温复苏后生理学参数明显改善,1例因止血失败死亡,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腹腔填塞是控制腹腔出血的有效手段,可阻断患者向以低体温、凝血障碍及酸中毒为特征的“致死三联征”发展,对经严格选择的患者使用该策略可降低病死率.

  • 天幕裂孔切开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潘凉泽;谢延风;詹傲;谭赢;朱海源;詹彦;石全红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特别是以颞叶损伤为主的患者,在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的基础上,将天幕裂孔切开,能否有效预防术后脑梗死的发生.方法 本研究共收集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同时将天幕裂孔切开约2 cm;对照组60例,仅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所有患者术后常规行头颅CT检查,分别统计两组患者脑梗死发生例数、颅内压指数、甘露醇用量,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术后脑梗死发生率(6.7%),颅内压指数(11.30 ±2.62),甘露醇使用次数(34.00 ±2.90)均小于对照组[分别是13.3%、(15.70 ±2.65)、(45.38±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GOS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同时将天幕裂孔切开,可以降低术后脑梗死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 颅脑损伤急性期血清中的炎性因子与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关系

    作者:陈郁强;谢扬;韩溟;张摇威;黄铿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急性期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规律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TBI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13例;年龄15 ~ 82岁,平均40.9岁.60名TB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别进行分组,17名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颅脑损伤患者第1、3、7d的血清TNF-α、IL-β水平及24h内血清中hsCRP含量.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第1、3、7d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伤后24h内重型组、中型组血清中hsCRP显著高于轻型组;预后不良组第1、3、7d的血清中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预后不良组伤后24h内血清中hsCRP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结论 颅脑损伤所致神经系统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清中TNF-α、IL-1β及hsCRP均显著升高,且升高的程度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 低温延迟回植技术在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

    作者:熊健斌;孙宏志;王栋栋

    目的 研究低温延迟回植技术在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柳州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治疗的20例肢体皮肤完全性撕脱患者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16 ~62岁,平均(38.5±13.6)岁;依据回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研究组予以低温延迟回植,患者无血供皮肤去脂消薄无菌处理后置入UW优化保存液4℃低温保存,创面彻底清创后负压封闭引流(VSD)负压吸引,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2d,待1~2周病情稳定后回植修复创面;对照组采用低温保存撕脱皮肤,待患者全身情况好转,肢体感染控制后复温回植;对照组予以一期原位回植,采用传统方法清创后立即回植,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10例皮片回植成活率>95%,平均住院时间为(13.4±6.5)d;对照组10例皮片回植成活率为65.0%,3例出现创面感染,感染率为30.0%,平均住院时间为(19.8±9.4)d,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呈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低温延迟回植技术能有效提高创面的植皮成活率,降低创面感染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 创伤伴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46例诊治分析

    作者:贾天旗;何仲清

    回顾分析我院46例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过程,其中通过院前急救并平稳送至医院42例,途中病情恶化死亡3例,现场急救时死亡1例.准确、合理、快速的院前急救,对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和挽救其生命,降低死亡率意义重大.

  • 创伤性神经缺损的修复进展

    作者:付凯;郑宪友;魏海峰;朱晓中;罗鹏波

    创伤性神经缺损是修复重建外科常见的疾患,损伤后若不能在有效的时间范围内对缺损神经进行修复,将会造成受累肢体的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周围神经研究的进行,创伤性神经缺损的修复,特别是外科治疗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创伤性神经缺损的外科修复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神经缺损 创伤 修复
  • 美国军队战伤救治发展及启示

    作者:肖南;李勇;张治纲;张平;唐硕;范立冬;任懋渝;李曙光;陈洪

    美国军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制定了战术战伤救治技术指南,将技术与战术相结合,显著改善了紧急救治的成功率,并借鉴平时创伤系统的经验,形成了联合战场创伤系统,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制定了大量实用的临床实践指南,对重症救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使美军战伤存活率达到历史高.我军应借鉴美军成功经验,开展循证、评估和训练研究,提升战伤救治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战伤 救治 美国军队
  • 神经生长因子-TrkA信号通路在疼痛中的作用机制及TrkA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鸣佳;林一丹

    TrkA是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受体酪氨酸激酶,选择性结合NGF,除了在神经系统多种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和轴突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外,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功能性受体TrkA在疼痛的产生及维持过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研究证明,阻断NGF-TrkA信号可有效抑制疼痛及痛觉过敏.对于疼痛的治疗,目前主要有3种针对NGF-TrkA信号的药理学方法:隔绝或消除内源性NGF、拮抗TrkA受体以阻止其与NGF结合、阻断TrkA激酶活性.以TrkA受体为靶点,应用TrkA抑制剂阻断TrkA信号可为更好治疗疼痛提供新方法.本文就TrkA受体在疼痛中的作用以及TrkA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异甘草素对低氧PC12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

    作者:付亚杰;李长栋;荔志云;季玮;孙建军

    目的 观察异甘草素(ISL)对低氧诱导神经细胞损伤过程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PC12细胞,建立细胞低氧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C(对照组)、H(模型组,即单纯低氧组)、H1(ISL低剂量组)、H2(ISL中剂量组)、H3(ISL高剂量组),即H1、H2、H3加入对应浓度的ISL后与H一同放入低氧环境中,培养时间结束后,再进行统一处理.光学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形态;采用Flow cytometry方法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采用RT-PCR技术分析Bc1-2和Bax 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低氧诱导PC12细胞凋亡,使PC12细胞Bax mRNA的表达升高,Bcl-2mRNA的表达降低,而经8μg/ml ISL干预的低氧PC12细胞较单纯低氧组PC12细胞Bax mRNA的表达降低,Bcl-2mRNA表达升高.结论 低氧对PC12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促进细胞凋亡,使Bcl-2mRNA表达降低、Bax mRNA表达升高;ISL能够逆转低氧对PC12细胞的抑制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上调Bcl-2 mRNA的表达,下调Bax mRNA的表达来实现.

  • 相对干燥骨髓腔对骨水泥-骨界面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

    作者:尹一然;张德祥;鲁晓波

    目的 骨水泥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用于固定假体柄,效果良好,但后期骨水泥-骨界面结合强度降低是导致假体固定失败的重要原因.髓腔环境是影响骨水泥-骨界面结合强度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创造相对干燥的骨髓腔环境,观察其能否提高骨水泥-骨界面的结合强度,为下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10月龄,平均体重122kg的16头活猪的32根股骨随机分为6组:抗拉力实验组(A1)、对照组(A2)和抗压力实验组(B1)、对照组(B2),每组各6根;影像学实验组(C1)和对照组(C2),每组各4根.实验组猪股骨扩髓后干燥髓腔;对照组仅用高压脉冲冲洗髓腔,后皆用骨水泥枪将骨水泥加压注入髓腔.24h后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力学、影像学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骨水泥-骨界面的结合强度.结果 当对各受测试模型施加拉力或压力达到一定强度时骨水泥柱被整体拉移或发生松动时记录各组标本数据分别为A1组(2.17±0.10)KN,A2组(1.81±0.08) KN,B1组(3.22±0.08)KN,B2组(2.85±0.12)KN,两两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横扫可见干燥组界面结合率为86.46%,对照组界面结合率为66.67%,经x2检验得P<0.01,认为C1和C2具有显著差异性.镜下观察发现两组标本的骨水泥及骨小梁表面的情况有明显不同.结论 相对干燥的骨髓腔环境可显著增加骨水泥-骨界面抗拉力和压力的力量,并可以明显提高骨水泥-骨小梁之间的微嵌合程度,提高骨水泥-骨界面间的稳定性.

  •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治疗以颈内静脉渗血为表现的创伤性凝血病2例报道

    作者:费建平

    分析2例创伤后出血性凝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使用rFⅦa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和临床止血效果.注射诺奇(rFⅦa)5mg后10min即显现显著止血效果,2h后,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率(INR)值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TT)恢复时间延迟至12h以后.

  • 1例自体冰冻颅骨修补后近期感染病例分析

    作者:武弋;曹富裕;李宗正;杨振兴

    1例颅脑伤患者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并近期行自体冰冻颅骨修补,修补术后1个月内出现术区感染,予以再次手术取出再植骨瓣,并对症抗感染治疗,患者康复良好后出院.针对该例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原因作适当分析.

    关键词: 颅骨修补 冰冻 感染
  • 严重创伤患者休克评估及液体复苏策略

    作者:赵晓东;秦宇红

    严重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是急诊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早期恰当的液体复苏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文围绕损害控制复苏这一概念为中心,从休克早期复苏策略、复苏液体的选择、输血及复苏终点指标选择等多方面进行了回顾及总结.

  • 重视创伤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孙海晨

    创伤严重程度、创面污染、抗生素使用、导管、气道开放与呼吸机使用以及基础疾病是创伤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创伤感染,应从伤后立即开始,早期的正确处理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尽量减轻创伤的原发性损害,重视引发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能有效地降低创伤后感染发生.

    关键词: 创伤 感染 病因
  • 多排螺旋CT在肺挫伤和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军;李明;张毅军

    回顾性分析87例肺挫伤和肺撕裂伤患者的影像表现,其中62例肺挫伤患者的CT表现为斑片状或云絮状淡薄影、大片状模糊影或肺叶内实变影;25例肺撕裂伤患者的CT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影、圆形或椭圆形的含液气囊腔、长条形或椭圆形的含气囊腔.多排螺旋CT可以快速、清晰地显示肺挫伤和肺撕裂伤的各种影像表现,为临床提供了及时可靠的诊断依据.

  • 心脏破裂伤的急救

    作者:王定淼;白祥军;钱晓威;李星;潘阳;邱世明

    目的 总结心脏破裂伤的抢救体会,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心脏破裂伤患者的临床救治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2例;年龄18 ~ 63岁,平均(35.5±2.5)岁.伤后20~120min内来院就诊.钝性伤10例(6例道路交通伤,3例高处坠落伤,1例胸前重物砸伤),穿透伤13例(10例刀刺伤,3例锐器刺伤).体表伤口位于胸骨左缘8例,右缘5例,钝性伤中未见明显胸部伤口.心脏破裂部位于左心室5例,右心室10例,左心房2例,右心房5例.入院后生命体征稳定1例,休克症状明显22例,其中Beck三联征症状明显10例.结果 23例患者均考虑心脏压塞急诊送手术室治疗,手术室内术前死亡1例,术中死亡1例,21例成功抢救,其中1例术中心脏停博,经积极抢救术后第3d恢复神志.结论 对心脏破裂伤患者,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急诊手术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 急性重症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红升;王曼;苏琴;赵晓东;王福利

    目的 观察急性重症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急救部2012年1月~ 2014年1月收治的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6分,终符合条件达61例.对所有入选的患者进行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根据得分情况分为:非危重组(ISS≤16)、危重组(16< ISS≤25)、极危重组(ISS> 25分);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测患者伤后24h内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血栓弹力图各指标(R值、K值、α角度、MA值).比较不同严重程度、不同预后患者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指标的变化特点、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极危重组与其他两组比较,PLT、FIB明显下降,D二聚体明显升高,PT明显延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PLT明显下降,D二聚体明显升高,APTT、PT均明显延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极危重组与其它两组比较,R值与K值均明显增大,MA值与α角度明显减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R值与K值明显增大,MA值与α角度明显减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与APTT、TT呈正相关;MA值与PLT、FIB呈正相关,与APTT、PT、TT呈负相关;α角度与PLT呈正相关,与PT、TT呈负相关;K值与PLT呈负相关,与DD、PT、TT呈正相关.结论 重症创伤患者普遍合并凝血功能紊乱,其程度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呈明显的相关性.监测其凝血指标及血栓弹力图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为临床救治提供依据.

  • 严重多发伤的急诊救治分析

    作者:党伟;刘红升;曹阳;张宪;赵晓东

    目的 总结严重多发伤的急救经验,探讨多发伤的致伤因素和早期诊治策略对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急救部自2008年1月~ 2013年1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均给予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以ISS≥16分为研究对象,终入选患者385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致伤原因、致伤部位、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分析发现多发伤主要致伤原因为道路交通伤(223例,57.92%)和坠落伤(77例,20.0%);多同时合并其它部位损伤,如:颅脑损伤(207例,53.77%),胸部损伤(162例,42.08%),骨盆四肢损伤(123例,31.95%),腹部损伤(101例,26.23%).随着ISS评分的增高,患者死亡率亦随之增加(P<0.01),特别是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 多发伤致病因素多样,交通伤为主要致伤因素.ISS评分对评估创伤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以限制性液体复苏和损害控制外科为主导的综合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提高多发伤救治成功率.

  • 上海浦东新区某医院急诊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秦龙;赵李克;万健;余猛进;张黔;宋卫东;盛丰;庄燕;顾天来

    目的 了解上海浦东新区某医院急诊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创伤救治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2011年1月~ 2013年5月期间录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创伤数据库系统》V3.0的5 070例急诊创伤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致伤原因、创伤类型、受伤部位和治疗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所纳入的急诊创伤患者中,年龄分布为3 ~100岁,平均(49.6±3.2)岁;男女比例为2.02∶1.前三种致伤原因为:跌倒/坠落伤(45.97%)、道路交通伤(31.72%)、钝器伤(11.76%);前三种受伤类型为:四肢脊柱伤(49.45%)、头颅伤(23.77%)、胸部伤(12.39%).治疗总有效率为90.14%,其中治愈率为62.13%、好转率为28.01%;90d病死率为0.97%.结论 《创伤数据库系统》V3.0的应用分析表明该医院急诊创伤患者存在较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其对医院创伤急救的资源配置和流程安排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创伤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z1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