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榄香烯对人脑胶质瘤U251/ADM耐药细胞株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

    作者:陈春美;杨卫忠;王春华;杨贤义;石松生

    目的探讨中药榄香烯对人胶质瘤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以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和耐药细胞逆转倍数,并行形态学观察,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内阿霉素(ADM)药物积累变化,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结合检测耐药相关基因多药耐药基因1(mdr-1)、多药耐药蛋白耐药相关蛋白(MRP)、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和谷光甘肽转移酶π(GST-π)的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中药榄香烯能显著降低ADM对胶质瘤细胞耐药株U251/ADM细胞的IC50,从0.915 mg/L到0.051 mg/L,明显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联合Elemene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加.mdr-1、MRP和GST-π基因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TOPOⅡ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具有逆转U251/ADM细胞耐药性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耐药基因mdr-1、MRP和GST-π的表达有关.

  • 反义基因转染对人膀胱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红;郑新民;李世文

    目的观察以腺相关病毒为载体(rAAV)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反义基因对人膀胱癌细胞中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用不同量(0、20、100μl)的以腺相关病毒为基因载体的反义VEGF基因转染人膀胱癌细胞T2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前后人膀胱癌T24细胞中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VEGF平均灰度值分别为364.40±30.31、460.25±36.34、494.18±38.82,Western blot蛋白条带灰度分别为65 800±13 824、52 470±10 589、31 069±8 642.结果均表明随着转染的反义VEGF基因量的增多,T24细胞中VEGF的表达显著减少.结论反义VEGF基因的转染能显著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中VEGF的表达,有望成为膀胱肿瘤基因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 糖尿病大鼠逼尿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作者:双卫兵;王东文;吴博威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逼尿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为阐明糖尿病膀胱病变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制备T2DM大鼠模型,在成模后4周和20周,以正常大鼠为对照,分离单个逼尿肌细胞并应用Fura-2/AM荧光探针负载,进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测定.结果发病初期,T2DM大鼠逼尿肌细胞内静息钙离子荧光比值(289.24±33.80)与正常对照组(276.85±57.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发病20周时,T2DM组大鼠逼尿肌细胞内钙离子荧光比值(545.94±79.28)比正常对照组(275.66±108.94)明显增高.结论细胞内钙超载参与了逼尿肌功能的损害的病理过程,但是发生相对较晚,可能在糖尿病膀胱发病的进展期起重要作用.

  • bcl-xL基因微粒对缺氧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廖洪映;熊利华;殷香保;谷力加;褚忠华;陈波;蒙容森

    目的评价包载抗凋亡基因bcl-xL的纳米微粒对缺氧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从人肝脏组织获取bcl-xLcDNA(基因全长710 bp),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TargeTTM上;用超声双乳化蒸发法制备纳米微粒;大鼠心肌细胞分为未转染组、脂质体转染组和纳米转染组共3组,每组8孔;缺氧培养(5%CO2+95%N2)48 h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半定量检测bcl-xL mRNA及蛋白表达,末端DNA转移酶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制备的纳米微粒大小为200~260 nm,基因包封率为89.26%;与未转染组比较,纳米转染组和脂质体转染组bcl-xL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与另两组比较,纳米转染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14.063±3.396)%显著下降(P<0.05).结论成功制备包载bcl-xL基因的纳米微粒,外源性bcl-xL能够提高心肌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纳米微粒具有低细胞毒性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基因载体.

  • 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胰腺癌细胞侵袭力的抑制作用

    作者:高军;苏琳;秦仁义;常青;黄涛;冯延平

    目的探讨HPSE AS-ODN对人胰腺癌细胞HPSE基因、蛋白表达及体内、外侵袭力的抑制作用.方法用脂质体将HPSE AS-ODN转染Panc-1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转染后HPSE mRNA和蛋白表达;Transwell法检测体外侵袭力.建立裸鼠皮下Panc-1肿瘤模型,按10mg/kg体重瘤体内注射AS-ODN隔日1次×10.治疗结束后断颈处死裸鼠,剥瘤称重,计算抑瘤率.结果AS-ODN组mRNA和蛋白表达受到明显抑制,体外侵袭细胞数(个/视野)为60.00±9.31,体内平均瘤重(g)为1.860±0.505;对照组和NS-ODN组体外侵袭细胞数分别为253.00±9.35和240.75±9.36,体内平均瘤重分别为2.948±0.483和2.768±0.615.AS-ODN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S-ODN抑制人胰腺癌细胞HPSE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降低癌细胞的侵袭力.

  • FK506对大鼠离体肾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伟;王卫国;邵燚;祝海洲;梁鲁南;崔耕刚

    目的观察在含FK506的肾保存液保存的大鼠离体肾脏中bcl-2蛋白、bcl-2 mRNA表达及肾细胞凋亡,探讨FK506对离体肾的保护的作用.方法建立离体大鼠肾脏模型,试验组以含FK506的4℃UW保存液保存大鼠离体肾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细胞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分别检测肾脏保存2、4、8、16 h组bcl-2蛋白、bcl-2-mRNA表达,肾细胞凋亡,对照组以不含FK506的4℃UW保存液保存离体肾脏.结果FK506保存组4、8、16 h组bcl-2蛋白、bcl-2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K506保存组8、16 h组肾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FK506肾保存液保存的离体肾脏中bcl-2蛋白、bcl-2 mRNA表达增强,肾细胞凋亡指数降低.FK506对肾脏保存过程中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黄畦;陈大瑜;付向宁;祖育昆

    目的构建含CD/UPRT双自杀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CD/UPRT,观察其对人肺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0~100感染复数的重组腺病毒转染肺腺癌A549细胞后加入(0~1000)mg/L的5-氟胞嘧啶(5-FC),MTT法检测杀伤效率;将转基因细胞与未转基因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观察旁观者效应.结果Ad-CD/UPRT转染A549后对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细胞杀伤效率随腺病毒滴度及5-FC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转基因细胞占混合细胞10%以上,即可观察到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Ad-CD/UPRT联合5-FC对肺腺癌A549细胞有显著杀伤作用.

  • 性别差异对脓毒症大鼠肝脏Toll样受体4和髓样分化蛋白-2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杜晓辉;李荣;徐迎新;姚咏明;申传安;尹会男

    目的探讨性别差异对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和髓样分化蛋白-2(MD-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脂多糖(LPS)按5 mg/kg体重由大鼠腹腔注射制作脓毒症动物模型,注射后2 h留取肝脏组织检测TLR4、MD-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同时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雌二醇含量.结果正常雌雄性大鼠肝脏组织均可表达少量TLR4、MD-2、TNF-α基因,其中雌性组分别为0.175±0.034、0.211±0.044、0.201±0.068;雄性组分别为0.205±0.061、0.243±0.049、0.243±0.063,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PS刺激后雌性大鼠肝脏组织上述指标分别为0.615±0.089、0.708±0.181、0.730±0.118,血浆中ALT含量为(81.07±10.72)U/L;雄性组分别为0.723±0.091、1.123±0.272、0.881±0.156,ALT含量为(106.39±14.21)U/L,雌性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雄性大鼠(P<0.05).相关分析表明雌性及雄性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TLR4及TNF-α基因表达与相应性别大鼠血浆中雌二醇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LPS刺激后大鼠肝脏组织TLR4、MD-2及TNF-α基因表达存在性别差异,内源性雌激素的作用可能导致雌性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损伤较雄性轻.

  • 甲强龙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一农;黄鹤光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钙和甲状旁腺激素受体(PTHR)的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探讨甲强龙干预后的变化.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SAP组、SAP甲强龙治疗组(SAP+MP)各12只,以5%牛磺脱氧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建立SAP模型,观察各组血清钙、淀粉酶、TNF-α、IL-6、腹水量和胰腺病理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肾脏和骨组织PTHR mRNA表达水平.结果SAP组制模后血清TNF-α、IL-6升高,而肾脏和骨PTHR mRNA表达下调(P<0.01),血清钙显著降低,以12 h为明显;血清TNF-α、IL-6与血清钙、肾脏和骨PTHR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SAP组比较,SAP+MP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而PTHR mRNA表达上调(P<0.01),低钙血症和胰腺局部的病理改变得到改善,存活率显著提高.结论肾脏和骨组织PTHR mRNA表达下调是SAP低钙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与炎症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有关.甲强龙可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提高PTHR mRNA表达水平,改善低钙血症.

  • 新型铁碳复合磁性载体的制备及其物理生物学表征

    作者:黄广建;曹宏明;武春涛;甘军;胡承恩;吴秋芳;於定华

    目的选择一种佳铁碳复合磁性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用于肿瘤的磁靶向治疗.方法活性碳与纳米Fe3O4按9:1(Wt/Wt)球磨制成初级铁碳复合磁性材料,采用不同的表面包附技术及氢气还原制备出两种铁碳复合磁性载体,分别测定其粒子形貌与分布、磁性能、对阿霉素的吸附和脱附作用.结果合成的两种磁性载体为铁碳复合颗粒表面分别包附SiO2及碳,颗粒直径均小于500 nm;与包硅铁碳复合磁性载体相比,包碳铁碳复合磁性载体粒径较均匀(200~300)nm、磁饱和磁化强度较强(147 emu/g:89.9 emu/g)及大载药量较高(每克载体吸附阿霉素233.8 mg:163.2 mg).结论包碳纳米铁碳复合磁性载体颗粒细小均匀、磁靶向性能强、载药量大并具有缓释功能,更适合作为磁性药物载体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

  • 一种提高犬胰岛体外培养质量的方法

    作者:邢军;许评;周毅;陈艳波;李爱东;宋纯;宋春芳

    目的研究提高犬胰岛体外培养质量的方法.方法将犬胰岛分别进行普通培养(A组)、常温(37℃)微重力培养(B组)和低温(26℃)微重力培养(C组),分别培养3、7、14和21d,并检测各组胰岛培养后收获率、存活率和功能.结果不同方法培养21 d后,B组和C组平均胰岛收获率为(66.2±4.1)%和(81.3±4.8)%高于A组的胰岛收获率(50.5±2.9)%,P<0.05.A组胰岛存活率降至(27.7±3.5)%,与B组的(49.7±3.2)%和C组的(64.8±4.7)%比较,P<0.05.B组和C组DNA含量及胰岛素含量均维持较高的水平,B组和C组胰岛素储备能力较A组高,胰岛素刺激指数分别为(3.30±0.70)、(5.48±1.00)和(2.3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微重力三维培养胰岛是提高胰岛培养质量的好方法.

    关键词: 胰岛 低温 微重力 培养
  • 苯肾上腺素对体外培养人前列腺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

    作者:谢克基;邓向荣;汤平;姜少军;李涛;曾健文

    目的探讨苯肾上腺素(PE)对体外培养人前列腺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得到的3~5代人前列腺平滑肌细胞随机分组,各组加入浓度为0.1μmol/L~100μmol/L的PE和/或10 μmol/Lα1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Ph),以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原位凋亡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PE浓度大于1μmol/L时对前列腺平滑肌细胞有诱导增殖和抗凋亡作用(P均<0.05),并且存在浓度依赖性,r分别为0.90和-0.893(P均<0.05);10μml/L Ph能够拮抗PE的诱导增殖和抗凋亡作用(P<0.01).结论PE可以通过α1受体信号传导途径诱导体外前列腺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和凋亡减少.

  • 颅内动脉瘤新型液态栓塞剂体外模型栓塞研究

    作者:孙剑涛;王春明;张峻峰

    目的自行制备了一种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的天然来源的液体材料,研究其结构与体外模型栓塞的效果.方法从天然植物白芨块茎分离纯化出一种多糖,以其为主要成分(体积分数70%)制备液体栓塞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结构,并进行了静态、动态(300ml/min流速)、DSA监视等情况下的20例体外模型栓塞实验.结果纯化白芨多糖含甘露糖与葡萄糖(糖残基比值:2.1~2.5:1)制备所得液体栓塞材料,SEM显示其内部呈有序的多孔蜂窝状,其直径为50~250μm的孔径和厚度>20μm的孔壁.体外模型栓塞表明该材料可顺利通过>1.5 F导管,遇水后在17~24 s内迅速固化,有效填充80%~90%体积瘤腔无外溢.结论以白芨多糖为主要成分制备的液体栓塞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构、可经导管注射与固化速度快.

  •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 mR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 mRNA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锦建;张秋红;贾占奎;周四维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mRNA表达与膀胱肿瘤恶性程度和侵袭性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5例正常膀胱组织MMP9、MMP2、TIMP2mRNA的表达.结果MMP9、MMP2mRNA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高,表达明显增强[(-x)值(MMP9)G1:1.218,G2:1.681,G3:1.811;T2~T4:1.840,Tis~T1:1.399;P<0.01;(MMP2)G1:1.323,G2:1.694,G3:2.060;T2~T4:1.950,Tis~T1:1.505;P<0.01],且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x)值(MMP9)0.455,(MMP2)0.461;P<0.01].TIMP2 mRNA随肿瘤分级的增高而明显减少((-x)值:G1:1.489,G2:1.391,G3:0.580;P<0.01).结论(1)MMP9、MMP2mRNA的高表达与BTCC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2)TIMP2 mRNA的表达与BTCC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

  • 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钙素的变化

    作者:唐立群;宫明智;刘中浩;司海朋;邢德国;赵敬杰

    目的测定糖尿病大鼠骨折后血清骨钙素(OC)水平来观察骨痂中成骨细胞转化能力.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0只,实验组(A组)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破坏胰岛细胞诱导为糖尿病大鼠,B组为对照组.两组大鼠均折断右胫腓骨,然后复位外固定.伤后第1、2、4、6周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测血清骨钙素;光镜下观察骨痂内成骨细胞数量.结果伤后1、2、4、6周,A组X线片上骨痂生成量均较少,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少于B组;血清骨钙素第4周A组为(1.814±0.301)μg/L,而B组(2.532±0.204)μ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钙素水平低,反映出骨痂中成骨细胞的转化能力差.

    关键词: 糖尿病 骨折 骨钙素
  • 兔脊髓空洞前状态蛋白激酶C对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调控作用

    作者:孙国柱;张庆俊;王浩;张更申

    目的探讨PKC在脊髓空洞前状态中活性变化及其对AQP4调控作用.方法用新西兰兔56只制作模型,术后1、3、7、14、21 d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QP4表达变化、应用底物磷酸化法测定胞膜、胞浆PKC活性.结果Kaolin组动物AQP4于术后3 d开始减弱(IA 320.5±44.2),7~14d达到低水平(IA 258.7±26.5),到21 d时有所回升(IA 321.5±46.1);胞膜PKC活性术后1 d出现增加每分钟(5.67±0.26)pmol/mg,7~14 d达到高水平每分钟(13.27±3.15pmol/mg),21 d开始回落每分钟(8.85±1.56)pmol/mg,胞浆的PKC活性则呈相反趋势.结论脊髓空洞前状态形成中出现PKC移位激活,对AQP4进行磷酸化,参与了缺血、缺氧性脊髓水肿的形成.

  • β-catenin和Cyclin D1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卢秀波;张静;安兆峰;殷德涛;王庆兆

    目的探讨甲状腺正常组织和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10例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57例DTC标本中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结果β-catenin在甲状腺正常组织中均为正常表达,Cyclin D1均呈阴性.DTC中β-catenin和Cydlin D1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7.9%和64.9%.DTC中β-catenin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yclin D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高分期有关.DTC中β-catenin和Cyclin D1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β-catenin异常表达可能激活靶基因Cyclin D1的表达,并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 杂色曲霉素对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I分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佟盼琢;张祥宏;严霞;王俊灵;张国建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体外培养的人原代食管鳞状上皮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从手术切除的正常食管组织分离食管黏膜鳞状上皮,立即进行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以不同浓度ST(2、1、0.5、0.25、0.125 mg/L)处理24 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IHC)和流式细胞分析(FCM)方法分析ST对体外培养的人食管上皮细胞HLA-Ⅰ表达的影响.结果IHC和FCM结果均表明,经不同浓度ST处理24 h后,较高浓度ST(0.5、1、2mg/L)组食管鳞状上皮细胞HLA-Ⅰ分子表达明显下降(P<0.05).在0.125 mg/L到2 mg/L浓度范围内,随ST处理浓度的升高,HLA-Ⅰ表达逐渐降低,两者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在0.125 mg/L到2mg/L浓度范围内,ST可抑制人食管上皮细胞HLA-Ⅰ分子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管鳞状上皮的抗原递呈功能.

  • 雷帕霉素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翔;张伟杰;李开艳;陈必成;郭晖;汤高枫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肝原位移植瘤模型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FK506组、雷帕霉素常规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用药两周后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对照组、FK506组、雷帕霉素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为:(310.15±40.16)、(605.59±116.23)、(99.19±15.27)、(151.61±27.81)mm3.与对照组相比,雷帕常规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CNA、VEGF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FK506组肿瘤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NA、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帕霉素具有显著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肝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及VEGF的产生.

  •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在人骨肉瘤细胞的表达与转移侵袭的关系

    作者:易成腊;李新志;徐卫国;陈安民

    目的比较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在人骨肉瘤细胞高低转移株的表达水平,探讨MTA1表达水平与骨肉瘤细胞转移潜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G-63骨肉瘤细胞高低转移株MTA1的表达情况,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两株MG-63细胞的体外侵袭力;用脂质体介导的MTA1基因转染MG-63低转移株细胞,通过RT-PCR检测MTA1的表达;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MTA1在MG-63低转移细胞株中表达水平低(1.32),在高转移细胞株中表达水平高(6.27,P<0.05);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显示MG-63高转移株细胞体外侵袭力强,其穿膜细胞相对百分率为(46.3±2.4)%,低转移株细胞体外侵袭力较弱,其穿膜细胞相对百分率(12.6±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TA1基因后,低转移细胞株转移潜能较未转染细胞明显增高.结论MTA1与人骨肉瘤细胞转移潜能有密切关系.

  • 丹参凝胶对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影响

    作者:陈蓟;肖德明;杨宏图;吕猛;林博文;镇万新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超微结构研究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有效材料和方法.方法取卡波姆(Carbomer)与丹参(SMB),制成凝胶、丹参凝胶.36只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切除L3、L6椎板后造成10 mm×5 mm椎板缺损区.A组:空白对照组;B组:凝胶对照组;C组:透明质酸钠(HA)组;D组:丹参凝胶组.术后4周时标本进行透射电镜观察,4、6、8周L3、L6两节段标本进行瘢痕厚度的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瘢痕厚度A、B、C组与D组有明显差异.F值分别为128.657、152.246、80.891;电镜观察:A、B、C组均可见增殖活跃的成纤维细胞,D组成纤维细胞增值不活跃.结论丹参凝胶具有良好的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作用,丹参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

  • 肝大部切除术后小鼠血浆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差异分析

    作者:宁宁;刘巨超;夏季;刘斯奇;徐迎新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肝大部切除术后小鼠血浆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描述肝大部切除后早期血浆蛋白质组变化的概况.方法以肝大部切除术方法制备小鼠模型,对12 h后切肝组及对照组小鼠血浆样品分别进行双向凝胶电泳,每组设平行胶3块,凝胶经银染显色后,Imaging 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切肝后12 h小鼠血浆蛋白中新增蛋白点37个,缺失15个,浓度上调蛋白点4个,下调7个,总的差异表达蛋白点数为63个.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分辨率高且重复性较好的肝再生小鼠的血浆蛋白质组学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发现了一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分析鉴定与肝脏再生启动相关的关键蛋白,探寻肝脏再生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 散发性结直肠癌染色体4p15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精细定位研究

    作者:郑海涛;唐华美;黄力;周崇治;贺林;彭志海

    目的通过在染色体4p15精细定位高频杂合缺失区域的范围,为筛选高频杂合缺失区内存在的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抑制基因提供依据.方法7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与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微卫星之间的的平均遗传距离是1.02cM(centi-Morgon,里摩).产物进行电泳、扫描及杂合缺失分析,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染色体4p15的平均杂合缺失率为21.34%,高的是D4S3103位点(35.62%);低的是D4S2933位点(12.50%).可能的肿瘤抑制基因的范围在D4S3017-D4S2933之间约1.7 cM的遗传距离内,该区域内有PPARGC1A和GBA3两个基因.D4S1546位点杂合缺失与肿瘤直径显著相关(P<0.05),其余位点与临床病理因素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染色体4p15精细定位后高频杂合缺失区域的范围限定在D4S3017-D4S2933之间约1.7 cM的范围内.该区域内PPARGC1A和GBA3两个基因可能是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 L-精氨酸对心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克力;吴若彬;肖学钧;张锡彬;范瑞新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前体L-精氨酸(L-Arg)在心肺移植中对心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条成年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A(L-Arg 100 mg/kg体重)、B(L-Arg500mg/kg体重)3组,每组10条,采用标准法行心肺移植,A、B组心肺保护液中加入不同剂量L-Arg,供心肺放入4℃EC液保存4~5 h.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平均压(MPAP),股静脉血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含量、股动脉血氧分压(PaO2),测定肺干湿重比(W/DR)及观察心肺超微结构以评价心肺保护的效果.结果主动脉开放60 min,B组NO(82.76±12.34)μmol/L、A、B组SOD(60.19±12.42)、(100.38±16.55)NU/ml较对照组(29.43±12.42)μmol/L、(26.65±5.68)NU/ml高(P<0.05),B组cTnⅠ(11.07±2.62)mg/L、MDA(2.48±0.51)nmol/ml、LDH(592.8±51.92)U/L较对照组(23.16±2.76)mg/L、(4.48±0.54)nmol/ml、(719.80±292.16)U/L低(P<0.05),B组PaO2(207.60±32.72)mmHg(1 mm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130.20±13.36)mmHg(P<0.05),A、B组W/DR(84.82±1.14)%、83.84±1.63)%小于对照组(88.44±1.42)%(P<0.05),电镜检查A、B组心肺损伤轻于对照组.结论供心肺可安全保存4~5 h,在心肺移植实验中加入L-Arg可使NO含量增加,减轻心肺缺血再灌注损伤,B组(500mg/kg体重)效果更好.

  • 大鼠葡萄糖转运体3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293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李方成;李军亮;刘然义;吴中华;张培峰

    目的构建大鼠葡萄糖转运体3(GLUT3)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葡萄糖转运体3对缺血缺氧脑细胞的保护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从大鼠脑组织中获取GLUT3全长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Glut3,随后用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HEK293细胞,以RT-PCR的方法检测重组质粒在mRNA水平的表达,以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重组质粒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克隆的大鼠GLUT3全长cDNA大小约1.5kb且无碱基突变,以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Glut3转染293细胞后,在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检测到了葡萄糖转运体3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大鼠葡萄糖转运体3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lut3,且证实其可在293细胞中成功表达目的基因.

  • 普伐他汀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晓军;梁力建;吴宝安

    目的探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Statins)在体内外抑制肝细胞癌增殖和侵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普伐他汀(Pr)作用于培养的HepG2细胞,用噻唑蓝比色试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建立HepG2细胞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腹腔注射浓度为5 g/L的Pr,每只每日10 ml/kg体重.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束时切取肿瘤称重,检测血中AFP水平.肿瘤标本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yclinD1和FⅧRA的表达.结果Pr作用96 h后明显抑制了HepG2细胞的生长,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Pr也抑制裸小鼠皮下移植型肝癌的生长,Pr组和对照组瘤重分别是(0.246±0.129)g和(0.376±0.102)g(P<0.05),抑瘤率34.6%.两组的AFP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7±1.465)μg/L比(4.206±1.204)μg/L,P<0.05].Cyclin D1在肿瘤间质的成纤维细胞表达,Pr组的积分吸光度(OPTID)为219.40±24.00,对照组为451.54±47.97(P<0.05).两组的微血管密度(MVD)分别为27.43±6.83和41.22±6.26(P<0.05).结论Pr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主要是抑制肿瘤的血管形成和肿瘤基质中的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 甲基莲心碱增强阿霉素抑制骨肉瘤作用

    作者:包杰;凌云;席雅娟;江鹏飞;温国明;曹建国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增强阿霉素抑制裸鼠体内骨肉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将人成骨瘤细胞(MG-63)接种于BALB/C裸鼠,建立人成骨肉瘤裸鼠移植模型.随机分4组:生理盐水组(Ns)、甲基莲心碱组(Nef)、阿霉素组(Adr)、甲基莲心碱+阿霉素组(Nef+Adr).腹腔内注射以上药物,Nef浓度3.0mg/kg体重、Adr 2.0mg/kg体重.测量瘤重、计算瘤重抑制率、制病理切片,在光镜下观察肿瘤形态与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原发灶细胞凋亡.结果Ns、Nef、ADR、Nef+ADR组原发肿瘤重量分别为:(8.03±0.92)、(7.86±0.80)、(4.16±0.54)、(1.86±0.73)g,Nef+ADR组肿瘤重量较ADR组显著减轻(P<0.05);Nef、ADR合并用药效果q=1.38.4组原发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29%、11.80%、25.70%、71.20%,Nef+ADR组较ADR组明显增高(P<0.05).病理切片发现Nef+ADR组较ADR组肿瘤细胞明显减少,坏死明显增多.结论甲基莲心碱对阿霉素抑制裸鼠体内骨肉瘤生长有增效作用.

  • 携带Vasohibin基因的8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的制备及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周保国;乔海泉;佟立权;潘尚哈;孙学英

    目的克隆Vasohibin基因,包装制备成8型重组腺相关病毒,感染肌肉组织,并观察其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以Vasohibin基因全长cDNA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出Vasohibin基因,采用三质粒磷酸钙共转染HEK293细胞,包装制备成8型重组腺相关病毒,感染小鼠(6只)肌肉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asohibin基因的表达,肌肉组织内染有棕色信号者为阳性.结果成功克隆Vasohibin基因,并制备成8型重组腺相关病毒,感染肌肉组织后实验组小鼠肌肉组织切片呈现广泛棕黄色阳性信号,阳性率为100%(6/6),对照组呈阴性(0/6),未见有阳性表达.结论8型重组腺相关病毒能够有效介导Vasohibin基因在小鼠肌肉组织中的表达.

  • 胶质瘤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

    作者:林志雄;黄强;杨丽娟;林建华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快速侵袭力测定法检测C6细胞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迁移的影响;ELISA方法分析迁移诱导剂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6细胞上纤维连接蛋白(FN)的基因转录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以C6细胞和HUVECs的共培养上清液为HUVECs迁移诱导剂组及以C6细胞+共培养上清液为诱导剂组孵育24 h后未见HUVECs迁移,而以0.1%BSA+RPMI 1640+C6细胞为诱导剂组孵育24 h后可见HUVECs迁移,且这种迁移可被VEGF抗体所封闭(P<0.05),但不被FN抗体所封闭;单纯共培养上清液组、0.1%BSA+RPMI 1640+C6细胞组及C6细胞+共培养上清液组的VEGF浓度分别为0 ng/L,(261.333±50.013)ng/L,(32.667±15.011)ng/L;C6细胞经和HUVECs共培养后出现FN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的下调.结论C6细胞通过VEGF的作用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向肿瘤细胞迁移.

  • 胆囊收缩素受体对人食管下括约肌套索纤维和钩状纤维的调节机制

    作者:高立平;刘俊峰;温士旺;田子强;李保庆;王其彰

    目的探讨人食管下括约肌的套索纤维和钩状纤维对CCK-8和胃泌素-17的反应特点,以及胆囊收缩素受体对两者的调节作用.方法运用离体组织张力测量技术,得出套索纤维和钩状纤维对CCK-8和胃泌素-17的大收缩效应值(Emax),以及特异性胆囊收缩素受体拮抗剂对CCK-8的pKB值.结果套索纤维对CCK-8和胃泌素-17产生了较强的浓度依赖性收缩反应[Emax值:(5.18±0.50)mN/mm2和(4.91±0.95)mN/mm2],而钩状纤维的收缩强度[Emax值:(0.73±0.23)mN/mm2和(0.72±0.14)mN/mm2]显著低于套索纤维(P<0.001;P<0.01).CR1409和CR2945对CCK-8引发的套索纤维收缩均产生了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前者的pKB值(7.51±0.11)大于后者(7.15±0.11)(P<0.05).结论套索纤维对CCK-8和胃泌素-17刺激的收缩强度显著大于钩状纤维,CCKA受体在其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 NYD-SP6基因在无精症患者和不同年龄段人群睾丸中的表达

    作者:李岩;苏建堂;张炜;孟小鑫;宋宁宏;祝辉

    目的探讨NYD-SP6基因在无精症患者和不同年龄人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睾丸标本按胚胎、成年人、老人不同年龄段分成3组:胚胎组(4例)、成人组(4例)及老人组(4例);将无精症患者按病理类型分成3组,生精细胞减少组(7例)、生精阻滞组(13例)及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组(3例).应用实时(Real time)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定量测定这些睾丸组织NYD-SP6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成人组比较,胚胎和老人组NYD-SP6基因的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精阻滞组和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组的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生精细胞减少组与成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YD-SP6基因的表达具有时相性,它在成人睾丸的高表达及在生精阻滞和唯支持细胞综合征患者睾丸表达显著降低,提示其在精子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 颅脑损伤后并发尿崩症21例诊治分析

    作者:吴明灿;许先平;李茂坤;罗国才;余辉;张志文

    我们自1990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后并发尿崩症患者21例,经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气腹对荷W256肝癌大鼠肿瘤体积、凋亡及增殖的影响

    作者:蔡小勇;卢榜裕;晏益核;陆文奇;林斌

    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近年来飞速发展[1],与开腹肝癌切除术比较,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等优点,而且,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腔镜手术在肿瘤切除范围等方面与开腹并无明显差别,但与开腹相比,手术是在二氧化碳(CO2)气腹下完成;肿瘤暴露于一定压力的气腹并持续一段时间,是否被影响,愈来愈受到关注;另一方面,既往研究CO2等膨腹气体对结直肠癌、卵巢癌、胃癌等生长及转移的影响存在争议[2].

  • 芹黄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MDA-MB-435S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影响

    作者:盛新华;卿三华;季锡清;巴明臣;李镠洋

    透明质酸酶(Hyalase)是一种基质降解酶,它参与了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1].有研究表明,芹黄素可以抑制Hyalase的活性[2].我们通过建立乳腺癌细胞体外侵袭模型,观察芹黄素对两种乳腺癌细胞株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影响.

  • 可降解外套管对自体移植静脉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的影响

    作者:邹良建;纪广玉;韩林;张宝仁;邹榕江;黄盛东;徐志云;刘延玲;刘庆华;丁建东;景殿英;吴林波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与平滑肌细胞(SMC)的增殖和迁移关系密切[1].本研究旨在观察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外套管降解前后对自体移植静脉(AVG)内膜和MMP-2和-9表达的影响,探讨可降解外套管减轻AVG内膜增生的生物学机制.

  • 胚胎海马源与上丘源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比较

    作者:冯东福;卢亦成;楼美清;汪洋;李文生

    神经干细胞(NSCs)在体内外环境作用下的分化已有大量研究,并已成功用于大鼠的中枢神经修复[1].我们分别从脑发育过程中较为原始的海马脑区以及视觉中枢上丘中分离、培养出NSCs,并进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比较.

  • Endo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皮肤表皮细胞的作用

    作者:唐胜建;王小柯;刘霞;林立新;孙文娟

    瘢痕组织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产物,然而,胚胎皮肤却具有创伤后无瘢痕愈合的能力.近年来研究发现无瘢痕愈合是胚胎皮肤固有的特性[1],我们通过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EndoA,并转染小鼠皮肤表皮细胞,研究EndoA对成鼠皮肤表皮细胞的作用.

  • 体外模拟心肌微环境诱导婴幼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邢万红;徐志伟;陆兆辉;俞晓青;蒋祖明;邹文艳

    研究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心脏微环境中可以自发的分化为心肌细胞(CM)[1].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应用小鼠CM体外构建的心肌微环境使婴幼儿BMSCs向CM分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 血管生成素-1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许建中;刘志昂;张文霞;刘宏建;王义生

    类风湿关节炎(RA)的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慢性炎症和破坏骨、软骨的侵袭性血管翳形成.这一过程中,血管新生起到了关键作用,血管生成素-1(Ang-1)是近年发现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具有促进血管形成、维持血管稳定和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1,2].

  • 热休克对肝癌细胞HSP70、gp96表达的影响及与细胞周期关系

    作者:周小民;钱世鹍;何晓顺

    与肿瘤免疫密切相关的热休克蛋白(HSPs)主要有HSP70和gp96.因可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反应成为近期热点,不断有临床治疗试验报道[1-3].目前HSPs作用精确分子机制还不明确;特别是gp96,除发现其"管家"作用,还发现它在先天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4].

  • 125I粒子植入对荷肝癌裸鼠肿瘤增殖及微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作者:宋金龙;周涛;邵文博;丛宁

    为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生物学机制,我们利用BEL-7402肝癌细胞株建立肝癌裸鼠模型,在肿瘤组织内植入125I粒子,观察其对肿瘤的抑制效果及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微血管生成的影响.

  • CDC25B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石欣;卫文俊;高乃荣;程张军;汤永辉

    近年来发现CDC25B基因是一种潜在的癌基因[1],在许多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检测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组织中CDC25B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CDC25B基因在胰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大鼠颅脑损伤灶周突触数目和功能变化机制

    作者:谭来勋;陈谦学;孙圣刚

    急性脑外伤后,突触的数目、功能均发生很大变化[1].我们研究了落体撞击法造成的大鼠左顶脑挫裂伤灶周突触数目和功能变化规律和机制,以期为治疗脑外伤提供新依据[2].

  • 三种充填材料应用于山羊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组织学评价

    作者:刘宏建;肖鹏;杜靖远;王义生;刘辉;韩松辉;郭建刚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充填材料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PVP的成败,我们在山羊骨质疏松症(OP)模型上行PVP,充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可注射型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和复合重组人类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CPC(rhBMP-2/CPC)三种材料,并行光镜观察,为寻找理想的PVP充填材料提供组织学依据.

  • 不同肠道准备法对结肠代食管术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程邦昌;刘昔平;毛志福;昌盛;曾智勇;黄杰

    目的探讨降低结肠代食管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筛选出佳肠道准备法.方法对患食管中、上段癌拟行结肠代食管术的110例,随机分为2日准备法68例(A组);1日准备法36例(B组)及术中准备法6例(C组),对比观察肠内容物排空状况、肠黏膜水肿程度、肠壁色泽、细菌数及与术后并发症率的相关性.结果A组病例各项观察指标属优,术后并发症率低.C组术后并发症显著高于A、B组(P<0.01).结论结肠代食管术前肠道准备以2 d准备法的肠腔内容物排空彻底,条件致病菌较少,术后并发症率低,所采取的措施易被患者接受,是理想的肠道准备法.

  • 肝细胞癌多药耐药机制及其逆转策略研究进展

    作者:郜永顺;陈孝平

    近20年,肝细胞癌(HCC)的外科治疗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单纯通过外科手术提高HCC的治疗效果已无太大发展空间[1].HCC的低切除率、高复发率决定了化疗在综合治疗中应占有重要地位.但HCC化疗的现状令人失望,其主要原因之一是HCC的多药耐药(MDR).

  • 犬辅助性原位肝左叶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雪来;李龙;吴璇昭;付京波;曲克羽;刘树立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辅助性肝移植动物模型.方法杂交犬14条8~25 kg随机分两组.供体组肝脏均采用尸体肝左叶;受体组行标准左叶切除,供肝左叶原位移植于受体体内.结果供肝热缺血时间为零,冷缺血时间平均36.3 min;灌注液的量平均2.96 L,切取修剪肝左叶时间为23~40 min.受体手术平均时间5.3 h,平均出血量140 ml,肝脏血管重建后红润柔软,5~11min内即见胆汁从胆管中溢出.受体组术后全部存活,围手术期未用任何血管活性药物、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术后存活超过6 h者5例,长存活者达5.7 d.结论犬是建立辅助性肝移植模型的理想动物.

  • 一种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

    作者:陈德胜;金群华;李燕;朱凯

    目的创建一种用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随机选取32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SD大鼠.采用手术方法以L3为中心切除棘突、关节突、棘上棘间韧带,切断双侧竖棘肌.对照组仅切开皮肤后即缝合.结果术后分别于1、2、3个月行X线及MRI检查,对照组无明显改变,而实验组在X线上表现为脊柱椎体不稳、椎间隙变窄,软骨终板钙化.MRI检查显示,实验组于术后2、3个月时T2信号明显降低.结论本方法经济、有效,是研究腰椎间盘退变的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 血管外科实验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作者:蒋米尔;赵海光

    血管外科是建立在外科基础上的新兴学科,该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既需要外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又具有本专业自身的特点.近年来,血管外科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猛发展,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另一原因是,随着影像学和诊断技术的提高,人工血管的出现,各种血管移植术的广泛开展,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问世和发展,许多以前未被认识的血管疾病被熟知和诊断,许多复杂的血管手术则随着技术革新而为多数医师所掌握.

  •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英;蒋米尔

    目的评价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810 nm DIOMED激光治疗山羊后肢隐静脉,A组24只,右侧8 W间断脉冲,左侧10 W间断脉冲;B组24只,右侧12 W间断脉冲,左侧14W连续脉冲.术后即刻~84 d共8个时段,各取3只.另取3只为正常对照.结果术后各组均无并发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术后1 d起静脉造影隐静脉全程未显影;(2)内皮细胞脱落和腔内血栓形成;(3)术后56、84 d,12和14 W组的治疗静脉皱缩,内膜增生,管腔闭锁;(4)12和14 W组在术后3 d起,而8和10 W组仅在术后7 d治疗静脉闭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OMED激光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段.根据治疗静脉的不同,可选择发射功率12 W间断脉冲或14W连续脉冲.

  • 趋化素样因子1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作者:沈晨阳;张小明;何培英

    目的探讨大鼠趋化素样因子(Cklf1)在体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将pCDB/Cklf1真核表达载体(实验组)和空载体pCDB(对照组)分别转染COS-7细胞,获取上清液,刺激原代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比较在光镜和电镜下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以10%胎牛血清稀释的实验组上清与对照组相比,MTT法检测的A值在刺激大鼠平滑肌细胞48和72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n=5).两组细胞光镜下形态学无明显差异,电镜下经Cklf1刺激后的平滑肌细胞亚细胞器及肌丝和致密体增多.结论Cklf1在血管平滑肌的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雷帕霉素靶蛋白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胡新华;杨军;张志深;刘程伟;李铁民;张强

    目的构建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功能的影响.方法提取人VSMC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mTOR基因cDNA序列,经pGEM-T载体克隆后双酶切,将cDNA序列反向插入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P-C1,转染VSMC,Western blot法检测反义表达载体对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经RT-PCR获得664 bp产物,T载体克隆后,酶切确定该片段为mTOR基因cDNA,进而构建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mTOR,测序证明序列正确后转染VSMC,证实其能够显著抑制mTOR蛋白产物表达,转染72 h的mTOR蛋白产物表达抑制率达82%,S期细胞由15%降低为7%,凋亡细胞增至9%.VSMC增殖过程在G1/G0期→S期受阻.结论成功构建mTOR基因的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

  • 兔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氧的生成途径

    作者:邓劼;黄英;蒋米尔

    目的探讨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生成活性氧的途径.方法兔VSMC原代培养,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对VSMC活力的影响;100μmol/L H2O2作用后不同时段,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细胞内超氧阴离子(·O2-)生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VSMC NADPH氧化酶各亚基mRNA表达.结果随H2O2浓度增加,VSMC细胞活力逐渐下降,浓度≥30 μmol/L时,各时段吸光度值即有显著降低(P<0.05).100μmol/L H2O2作用后,(1)VSMC细胞内·O2-生成,其作用在24 h达峰值(DHE阳性细胞百分率24.01%);(2)VSMCp22phox mRNA的表达增加,并在1 h达峰值(为0 h的2倍),gp91phox和nox1mRNA的表达下降,尤其nox1,在1 h达低值(为0 h的15%).结论一定浓度的外源性H2O2可促进VSMC生成·O2-,NADPH氧化酶参与这一细胞效应.

  • 分化生长因子-8对大鼠移植腹主动脉肌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高成金;熊玮;李幼平

    目的探讨分化生长因子(GDF)-8对移植大鼠腹主动脉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雄性Wistar大鼠至雄性SD大鼠腹主动脉原位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延长冷缺血组(PCI)和对照组,测定术后7、14、21、28 d血管内膜厚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血管GDF-8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Smad4的表达.结果PCI组内膜14 d开始增厚,28 d至(381.952±44.334)μm,对照组为(56.898±17.54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CI组GDF-8mRNA为对照组的3.6%~33.8%,Smad4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GDF-8在移植动脉肌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延长冷缺血时间可下调GDF-8的表达而加速肌纤维化进程.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基因对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影响

    作者:刘小斌;张凯伦;蒋雄刚;夏家红;向道康;吴龙;周诚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局部转基因表达对移植静脉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72只兔建立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并随机分为基因治疗组(n=24)、载体对照组(n=24)和空白对照组(n=24),进行局部基因转染,于术后不同时点取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底物发色法分别检测移植静脉t-PA基因表达和活性变化,放射标记计数观察其对血小板沉积的影响,病理形态学观察移植血管新生内膜增生情况.结果术后2、5、14、28 d,转基因组检测到移植静脉外源性t-PA 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其活性分别为(370.63±59.44)、(344.13±48.47)、(252.87±51.80)和(161.75±68.94)U/g,对照组各时点则未检测到纤溶酶活性.术后2 d,转基因组、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平均血小板沉积数分别为(85.04±21.58)×106,(225.87±85.13)×106和(211.57±78.02)×106,转基因组明显少于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5、14、28、60 d,转基因组新生内膜面积、内膜中膜面积比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局部转染t-PA基因,能抑制移植静脉血栓形成,减轻新内膜的增殖,从而有效预防再狭窄的发生.

  • 受体细胞参与移植动脉内膜增生的研究

    作者:宋自芳;郑启昌;舒晓刚;郭兴军;李伟;管思明

    目的研究大鼠移植动脉新生内膜细胞Sry基因的表达,探讨受体细胞在移植动脉内膜增生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分为4组:雌雄同系移植组、雌性异系移植组、雄性异系移植组、雌雄异系移植组.移植术后10周时,取移植动脉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测量其内膜厚度和中膜厚度,分析移植动脉内膜增生情况;采用显微切割技术收集新生内膜细胞,用PCR方法检测Sry基因的表达,分析新生内膜细胞与受体细胞的关系.结果异系移植组移植动脉内膜显著增生,动脉壁内膜厚度及内膜/中膜厚度比均显著高于同系移植组(P<0.01);而同性或异性异系移植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R分析显示,雄性异系移植组和雌雄异系移植组在242 bp处均有1条特异性扩增条带,而雌性异系移植组则无相应的核酸扩增条带.结论受体细胞作为移植物血管新生内膜细胞的来源,参与移植动脉内膜增生及移植物动脉硬化.

  • 血管外膜应用西罗莫司对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作用

    作者:陈星权;吴若彬;郑少忆;郭惠明;黄劲松;黄克力

    目的探讨血管外膜应用西罗莫司对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作用.方法12条犬建立双侧股动脉自体颈外静脉旁路移植模型,随机喷涂西罗莫司的纤维蛋白胶(200μg/2ml)于一侧移植静脉外表面为实验组,对侧喷涂相同剂量蛋白胶为对照组.在术后2周和4周各取6条犬双侧静脉移植物制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和计算内膜厚度和截面积;检测管壁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指数(PCNAI);扫描电镜观察内膜超微结构.结果术后2周和4周实验组的内膜厚度和截面积[(168.93±50.18)μm和(175.93±54.17)μm],[(1.08±0.20)mm2和(1.23±0.34)mm2]均较对照组[(201.83±43.57)μm和(224.83±45.92)μm)]和[(1.48±0.11)mm2和(1.71±0.15)mm2]降低,P<0.05.术后2周后实验组血管壁PCNAI较对照组降低(14.78±1.89和23.56±1.87,P<0.05),术后4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下见术后2周实验组内皮覆盖较对照组良好,术后4周两组内膜已经完全内皮化.结论血管外膜局部应用西罗莫司对预防静脉移植物术后早期狭窄有良好的作用.

  • 蛋白质组学在实验外科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徐迎新;宁宁

    自"后基因组时代"开始以来,人类基因的注释与确认成了生命科学面临的突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为充分开发利用人类基因组计划带来的遗传信息资源,揭示人类生命特征的本质和规律,生命科学又开始了新的征程--蛋白质组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