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神经源性表皮生长因子样分子-1局部植入促进大鼠长骨干骨折愈合的研究

    作者:张明磊;宋显吉;尹若峰

    目的 观察神经源性表皮生长因子样分子-1(NELL-1)促进大鼠长骨骨折愈合能力,评估骨折愈合过程中断端骨痂形成.方法 制作Sprague-Dawley大鼠桡骨中段骨折动物模型,在骨折断端位置植入含NELL-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β-磷酸钙复合物,术后1、2、3、4周分别行手术部位X线摄片,对骨折愈合和骨痂形成量化分析.t检验比较NELL-1和BMP-2促进骨折愈合评分和骨痂形成评分;方差分析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段骨折愈合趋势及骨痂形成趋势.结果 NELL-1和BMP-2都能够很好地促进大鼠桡骨中段骨折愈合,第4周骨折愈合评分达4分者均超过50%,NELL-1和BMP-2促进哺乳动物长骨干部骨折愈合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2~3周时,NELL-1组骨痂形成评分均值为2.5分,与BM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愈合后期(3~4周),NELL-1组形成骨痂评分均值均<1.5分,低于于BMP-2组均值(P<0.05).结论 NELL-1是一种具有可靠促进骨折愈合和新骨生成能力的生物活性蛋白,它在形成较小骨痂的情况下,能发挥与BMP-2相当的促进骨折愈合的能力.

  • 盐霉素及其联合紫杉醇、丝裂霉素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瞿虎;袁浩锋;汪中扬;张靖;邹自灏

    目的 观察盐霉素及其联合紫杉醇、丝裂霉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方法检测0.1、0.2、0.4、0.8、1.6 g/L浓度盐霉素组24、48 h,联合紫杉醇0.5 mg/L组24、48 h及丝裂霉素2 mg/L组24、48、72 h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生长抑制率及相对细胞生长抑制率;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锭(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单药各组T24细胞凋亡率.结果 对照组T24细胞增殖活跃,经不同浓度盐霉素作用24h即显示出增殖抑制,随药物浓度增殖抑制作用更显著,48 h比24 h抑制更明显,除0.1 g/L外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FCM)检测T24细胞凋亡率在阴性对照组、0.1、0.2、0.4、0.8、1.6 g/L各组凋亡率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盐霉素联合紫杉醇除紫杉醇(PAC)0.5组(阳性对照组)与PAC 0.5+SAL 10组间比较外,其余各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霉素联合丝裂霉素(MMC)除MMC 2.0+SAL 640组与MMC 2.0组(阳性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与MMC 2.0组(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24 h时,各药物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盐霉素对丝裂霉素协同抑制作用具有时间积累效应.结论 盐霉素单药应用、盐霉素联合紫杉醇或丝裂霉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均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及促进T24细胞凋亡作用.

  • 葡聚糖纳米凝胶与淋巴管内皮细胞相容性研究

    作者:崔春晓;戴婷婷;周淑彦;蒋朝华;窦红静;周广东;李圣利

    目的 观察人淋巴管内皮细胞(LECs)与生物材料葡聚糖-聚丙烯酸荧光纳米凝胶(FDNG)的相容性.方法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仪和纳米粒度电位分析仪测定葡聚糖-聚丙烯酸荧光纳米凝胶(FDNG)的表征,噻唑蓝(MTT)检测FDNG对LECs毒性及增殖影响;将LECs同FDNG共孵育,荧光显微镜检测其是否发生复合,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复合率;透射电镜检测FDNG在淋巴管内皮细胞内定位及代谢方式;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物、人工基质胶(Matrigel)三维成管实验检测其对淋巴管内皮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结果 FDNG粒径180 nm,在波长为492 nm的激发光下发出绿色荧光;MTT检测结果显示与不同浓度FDNG共孵育组的活细胞数量和增殖速度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C和FDNG共孵育24 h后,99.4%的LECs摄取FDNG,荧光显微镜下发出绿色荧光,相差显微镜下呈典型的铺路石状;流式细胞学检测显示正常淋巴管内皮细胞和复合FDNG的淋巴管内皮细胞表面特异性标记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管试验显示,吞噬了FDNG的LECs可以成管.结论 葡聚糖-聚丙烯酸荧光纳米凝胶具有良好的淋巴管内皮细胞相容性.

  • 富含半乳糖凝集素-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修复大鼠肛门外括约肌损伤

    作者:秦前波;任相海;刘先桂;丁召;吴云华;郑科炎;刘韦成;钱群;江从庆

    目的 探讨富含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脱细胞真皮基质(ADM)补片移植修复大鼠肛门外括约肌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取Wistar大鼠制成肛门括约肌损伤模型.两周后按对损伤处置的方式分为分成A、B、C、D4组.A组直接行断端修补;B组断端修补+覆盖ADM补片;C组断端修补+覆盖富含MSC-ADM补片;D组断端缝修补+覆盖富含Galectin-1基因修饰的MSC-ADM补片.术后6周,切取标本.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alectin-1表达;直肠肛管测压评估肛门括约肌功能.结果 与A、B、C组比较,D组大鼠损伤肛门括约肌修复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丰富,细胞形态呈肌细胞样;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减少,血管新生增加及肌纤维增多;肛门外括约肌收缩压力检测,A组收缩压力大值(5.8±1.2) mmHg(l mmHg=0.133 kPa),B组(10.7±2.1) mmHg;C组(11.3±2.6) mmHg;D组(14.1±1.9)mmHg;与其他3组比较,D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含Galectin-1基因修饰MSC的ADM补片对大鼠损伤的肛门外括约肌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 微小RNA-30a通过靶向调节锌指结构E-box同源结合框2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作者:刘敏敏;甄林林;樊晓东;李振;任毅

    目的 观察微小RNA (miR)-30a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与锌指结构E-box同源结合框2(ZEB2)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30a的表达.用miR-30a的模拟物片段(has-miR-30a mimics)瞬时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及MDA-MB-231.通过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miR-30a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小室(Transwell)检测miR-30a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30a的潜在靶基因为ZEB2,并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法证实miR-30a直接靶向靶基因ZEB2.结果 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miR-30a相对表达水平的比值为0.47 ±0.01(P<0.05).在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中过表达miR-30a,培养48 h后的吸光度值分别为2.03±0.19、2.56±0.21,低于对照组3.22±0.07、3.49±0.19,细胞侵袭抑制率分别为(36.04±0.03)%、(53.61±0.03)%,ZEB2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了40%和60%(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ZEB2是miR-30a的直接靶基因.结论 miR-30a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下调,miR-30a可以通过靶向ZEB2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微小RNA-30a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凋亡及侵袭转移的影响

    作者:宋军;樊瑞智;徐溢新;宋虎;付海啸;白津;郑骏年;徐为

    目的 观察微小RNA-30a(miR-30a)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miR-30a模拟物及抑制物瞬时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实验分未转染组、空白对照组、miR-30a模拟物转染组、miR-30a抑制物转染组4组,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30a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结果 与两对照组比较,胃癌SGC7901细胞在转染模拟物后,miR-30a表达明显上调,而转染抑制物后miR-30a表达明显受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与对照组及抑制物转染组比较,miR-30a模拟物转染组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相对减弱(P<0.05),而细胞凋亡率[(32.1±2.1)%]较未转染组[(18.8±1.2)%]、空白对照组[(18.6±1.1)%]和抑制物转染组[(16.4±1.9)%]增加(P<0.05),细胞周期S期增多达(36.7±3.6)%,出现S期阻滞.结论 miR-30a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抑制其迁移及侵袭能力.

  • 髋臼双柱骨折四种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比较及临床意义

    作者:朱李梅;李明;徐爱君;张经纬;何贤峰;王虎

    目的 比较髋臼双柱骨折4种内固定方法在不同载荷下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利用CT图像,建立左侧髋臼双柱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四边区十字钢板、后路双重建钢板、髋臼三柱空心螺钉、新型解剖钢板固定,模拟上半身重量约60 kg坐位、向左转身、向右转身时的受力,施加600N的垂直载荷,向左旋转及向右旋转方向分别施加8 N/M的扭矩,时长1 s,Von Mises应力公式分析内固定的受力.结果 (1)垂直载荷及向左旋转工况下,应力峰值为:解剖板>十字板>后路双板>三柱钉,向右旋转工况为:十字板>解剖板>后路双板>三柱钉.(2)坐位向右转身,四边区十字板位于髂窝臼顶区域的位移大,耻骨结节处的螺钉应力大.(3)坐位向左转身,臼顶区域的后路双板内侧钢板近端应力及位移大,臼顶内上方区域的髋臼后柱螺钉应力大,髂后上嵴区域的横向双柱钉位移大.位移峰值为:十字板>解剖板>后路双板>三柱钉.结论 三柱钉固定稳定,解剖板应力分布较均匀,稳定性与后路双重建钢板相似.钢板固定时,应避免与拧人螺钉反方向的转身动作,减少内植物变形、松动滑脱、断裂、复位丢失等并发症.

  • 程序性坏死特异性抑制剂-1促进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

    作者:米明珊;鲍剑峰;许勇;张伟波;杜鹏;彭兴国;任磊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程序性坏死特异性抑制剂-1(Nec-1)对大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SD大鼠30只,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Nec-1治疗组,每组10只.脊髓损伤后7d对各组大鼠进行运动功能评价、运动诱发电位测定、脊髓坏死测定.结果 术后7、14、21 d Nec-1治疗组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均好于生理盐水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时,Nec-1治疗组大鼠皮层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变化为(71.37 ±12.71)%,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104.5±14.57)%,t=8.147,P<0.01],波幅峰值变化为(69.27±4.75)%,也显著小于生理盐水组[(87.93±5.47)%,t=3.201,P<0.05].术后7d时,Nec-1治疗组脊髓损伤坏死区为(6.91±0.42) mm2,较生理盐水组脊髓损伤坏死区范围显著减小[(11.29 ±0.63) mm2,t=7.542,P<0.01).术后7d时,Nec-1治疗组存活神经元细胞计数为(10.54±1.27)个,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7±0.47)个,t=6.341,P<0.01];染色髓鞘吸光度(A)相对值Nec-1治疗组为0.94±0.06,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7±0.08,t=5.574,P<0.01).结论 Nec-1可以改善大鼠运动功能及皮质运动诱发电位的恢复,对脊髓损伤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 奥曲肽对胃癌AGS细胞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细胞增殖核抗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自森;王世超;夏兴洲;吴诗文;吴万庆;傅聿铭

    目的 观察奥曲肽对胃癌AGS细胞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的奥曲肽(0、0.001、0.010、0.100、1.000、10.000 mg/L)作用于胃癌AGS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PARP-1、PCNA和Cyclin Dl蛋白相对表达变化,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胃癌AGS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AGS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随奥曲肽浓度的增加,胃癌AGS细胞中PARP-1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0.08、0.09、0.12、0.16、0.21、0.22),PCNA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弱(0.05、0.04、0.02、0.01、0.01、0.0l),Cyclin D1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0.44、0.40、0.39、0.40、0.43、0.40,P>0.05),PARP-1和PCNA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奥曲肽在0~0.100 mg/L浓度范围内,对胃癌AGS细胞增殖抑制逐渐增强,高于0.100 mg/L浓度后,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各浓度奥曲肽作用下,胃癌AGS细胞凋亡和各周期细胞比例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 奥曲肽浓度可对胃癌AGS细胞增殖产生双向影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ARP-1蛋白表达增强和PCNA蛋白表达抑制有关.

  • 慢病毒介导含菱形结构蛋白1基因下调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作者:全红;白俊超;高玮;吕莉;赵中辛;韩俊毅

    目的 探讨含菱形结构蛋白1(RHBDD1)基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影响及机制.方法 使用慢病毒介导RNA干扰技术下调RKO细胞RHBDD1基因水平;噻唑蓝(MTT)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RKO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Lv-shRHBDD1组荧光强度(0.49±0.35)明显降低,证实RNA干扰下调了RHBDD1基因水平(P<0.01);MTT法显示RHBDD1基因下调后RKO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未下调细胞(P<0.01);克隆形成试验显示Lv-shRHBDD1组RKO细胞克隆数(35.0±2.9)明显减少(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Lv-shRHBDD1组G0/G1期[(50.20±1.22)%]细胞比例增多,S期[(39.30±0.87)%]和G/M期[(8.10±0.72)%]细胞比例下降,表明慢病毒介导下调RHBDD1基因的RKO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P<0.01).结论 RHBDD1在结肠癌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测定负载人胎盘提取物的新型纳米凝胶支架系统

    作者:陈熹;刘国辉;周武;杨述华;叶树楠;曹发奇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复合纳米凝胶负载入胎盘素提取物过程.方法 取10 mg异亮氨酸-赖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IKVAV)、自组装多肽分子(RAD16)、FGL多肽两亲性分子(FGL-PA)、精氨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合成多肽(RGD)联合制作理想纳米凝胶载体,纳米纤维凝胶稀释O、50、100倍后检测实验过程.结果 纳米纤维凝胶的佳配比:IKVAV∶ RGD∶ FGL-PA=1∶1∶1.人胎盘提取液纳米纤维凝胶的平均粒径为212.8 nm,缓释时间达4d以上.包裹人胎盘提取液纳米纤维中人胎盘提取液和原料药结构保持基本完整.结论这种新型纳米复合材料极可能为人胎盘素提取物提供理想的药物运载系统.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卷曲螺旋结构域67基因mRNA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作者:殷德涛;许建辉;雷梦园;王勇飞;李红强;张艳;江金花;王庆端

    目的 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卷曲螺旋结构域67(CCDC67)基因转录水平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焦磷酸测序的方法检测60例PTC及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CCDC67的转录以及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果 癌旁组织中均出现CCDC67 mRNA的表达(100.0%,60/60),而在PTC中CCDC67基因mRNA表达明显下降,为40.0%(24/60)(P<0.05).在PTC组织Ⅰ~Ⅱ期与Ⅲ~ Ⅳ期中,CCDC67 mRNA表达率分别为68.0%(17/25)、20%(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病理分级Ⅰ级和Ⅱ级中,CCDC67 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60.8%(14/23)和27.0% (1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PTC中CCDC67 mRNA的表达率为25.0% (9/36),在无淋巴结转移的PTC中CCDC67 mRNA的表达率为62.5% (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磷酸测序结果显示60例PTC组织中只有2例出现CCDC67基因的甲基化,且与CCDC67基因mRNA的表达无明显相关.结论 CCDC67在PT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CCDC67基因的甲基化与mRNA表达的异常无明显相关.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肝损伤中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mRNA和蛋白的表达

    作者:孙万日;赵永福;王庆元;门中俊

    目的 观察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肝损伤中Toll样受体(TLR)2、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 应用逆行胰胆管牛黄胆酸钠注射建造肝损伤动物模型,32只雄性大鼠,假手术组8只,胰腺炎组24只.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第3、6以及12小时肝脏组织中TLR2以及TLR4 mRNA的表达.结果 3h之后胰腺炎组的大鼠肝组织中的TLR2(0.178E-2±0.931E-4)、TLR4 mRNA (0.171±0.011)开始升高,12 h之后TLR2(0.273E-2±0.834E-4)、TLR4mRNA (0.682±0.014),上升到峰值,假手术组TLR2(0.113E-5±0.156E-6)、TLR4 mRNA(0.112E-2±0.115E-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脏的损伤程度增加;假手术组大鼠的TLR2和TLR4 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肝组织中TLR2以及TLR4mRNA基因表达上升很可能在肝脏损伤的发生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 第二骶椎层面骶髂螺钉进点与臀上动脉的解剖关系

    作者:李京宁;赵勇;廉伟;邹德鑫;孙涛;王丹;张树栋;谭江威;赵宇驰

    目的 对臀上动脉骨盆外分支的走行与第二骶椎(S2)层面骶髂螺钉进钉点区域的关系进行放射解剖学研究,为临床置钉时避免损伤臀上动脉提供解剖学基础和技术参考.方法 以128排CT对74例患者(男、女各37例)的臀上动脉进行CT血管成像(CTA).使用CT自带测量软件确定骨盆标准侧位观上S2节段的“骨性安全进钉区域”(简称“安全区”).观察臀上动脉盆外各分支与“安全区”之间的关系,统计动脉与“安全区”相交的样本数量,对臀上动脉分支未与“安全区”相交的样本进行测量,测量内容为接近“安全区”的臀上动脉分支与“安全区”的近距离.结果 74例样本中21例没有S2水平方向置钉的骨性通道,故被排除本研究范围之外.剩余的53例样本中有12例的臀上动脉深上支穿经S2进钉点“安全区”(22.6%),有16例的臀上动脉浅支穿经S2进钉点“安全区”(30.2%),总重叠率高达52.8%;臀上动脉深上支、浅支与“安全区”均无明显的重叠特征和规律;53例样本中有20例的S2进钉点“安全区”位于臀上动脉的深上支与浅支之间(37.7%),有5例的S2进钉点“安全区”位于臀上动脉浅支的后方(9.4%),臀上动脉与进钉点不相交的样本中,臀上动脉走行接近“安全区”的部分位于“安全区”宽部分的前方或后方.结论 S2骶髂螺钉置钉过程中误伤臀上动脉深上支和浅支的风险均较高.即便进钉点位于“骨性安全区”,也无法保证置钉的绝对的安全.我们建议临床置钉术前必须制定周密的应对方案.

  • 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中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及鉴定

    作者:周耀军;许贤林;徐仁芳;崔笠;夏炜;曹赟杰;范敏;何小舟

    目的 动态观察PC-3细胞克隆在形态上的差异,检测CD44在不同克隆中的表达,比较不同克隆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能力,并鉴定含前列腺癌干细胞的克隆.方法 克隆形成实验观察PC-3细胞克隆的形态并分类,计算克隆形成率及每种克隆的比例,运用免疫荧光技术(IF)检测不同克隆CD44的表达.分离不同形态的克隆,检测其自我更新能力.将不同形态的克隆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各组成瘤能力.结果 PC-3细胞可形成3种克隆形态,即Holoclone、Meroclone及Paraclone.克隆形成率为(9.30±1.61)%(n=5),Holoclone、Meroclone和Paraclone 3种克隆的比例分别为10.0%、48.3%和41.7%.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CD44在Holoclone中的表达明显强于Meroclone及Paraclone.Holoclone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在裸鼠体内具有较强的成瘤能力.结论 PC-3细胞的克隆在形态和分化程度上存在差异,Holoclone富含前列腺癌干细胞.

  • 姜黄素下调P-糖蛋白表达逆转结直肠癌耐药的研究

    作者:文坤明;黄妍;黎江;苏弦;陈正权;曾庆良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对具有多药耐药特性的人结直肠癌耐奥沙利铂(Oxa)细胞株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是否与下调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有关.方法 采用WST-1试剂检测Cur对两种人结直肠癌耐Oxa细胞株(SW480/OxR及SW620/OxR)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选择比IC50低一浓度梯度的Cur+2μmol/L Oxa作用于两种耐药细胞48h(称为实验组),与仅加入2μmol/L的Oxa对照组比较,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编码P-gp的多药耐药基因-1(MDR-1) mRNA表达;采用流式间接法检测P-gp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1) SW480/OxR细胞凋亡率由(4.23±1.65)%上升到(32.15±3.98)%,SW620/OxR细胞凋亡率由(5.08±1.82)%上升到(30.69±2.94)%,两种耐药细胞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其对照组(P<0.05);(2)两种耐药细胞MDR-1 mRNA表达抑制率均超过50%(P<0.05);(3)两种耐药细胞P-gp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Cur具有逆转结直肠癌耐药细胞株耐药的作用,可能与下调耐药蛋白P-gp表达有关.

  •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RAD001和LY294002对不同分子特征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马斌;杨乐;孙刚;董朝;马斌林

    目的 观察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RAD001和LY294002对人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PI3 K/蛋白激酶B (Akt)/mTOR信号通路上下游不同靶点联合阻滞对不同亚型人乳腺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RAD001和LY294002单独或者联合使用,通过噻唑蓝(MTT)实验计算药物半数抑制剂量(IC50).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结果 LY294002和RAD001单药均使能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抑制细胞增殖、阻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联合用药后各细胞株的抗肿瘤效应明显增强.结论 针对P13 K/Akt/mTOR信号通路的靶向干预可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其凋亡,且通路中不同靶点联合干预的抗肿瘤效应更加显著,尤其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的MDA-MB-231细胞株.

  • 短发夹RNA干扰技术沉默趋化因子受体7基因表达对结肠癌LoVo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钱益;施文;孙晋洁;孙永强

    目的 通过对趋化因子受体7(CXCR7)的基因干扰,观察其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靶向CXCR7基因的携带短发夹RNA(shRNA)表达的质粒转入LoVo细胞株,以体外侵袭实验观察LoVo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将36只裸鼠分成3组,行种植成瘤肝转移实验观察LoVo细胞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CXCR7-shRNA干扰组LoVo细胞穿膜数[(51.70 ±6.89)个]较空白对照组[(94.30±7.40)个]减少(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3组裸鼠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CXCR7-shRNA干扰组52 d、空白对照组30 d、阴性对照组32 d.CXCR7-shRNA干扰组较空白对照组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肝脏表面的转移瘤结节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RNA干扰技术沉默CXCR7的表达能抑制人结肠癌细胞LoVo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 微小RNA-10b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郑岩松;向春晖;石铮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10b对入胰腺癌细胞AsPC-1细胞(AsPC-1)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PG-CMV-EGFP-miR-10b(实验组)及空载体(对照组)转染AsPC-1细胞株.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荧光显微镜检测载体瞬时表达的效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组间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家族促凋亡调节蛋白(Bim)、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0.002 529±0.000 339)比较,实验组miR-10b表达量(0.020 500±0.007700)增加1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生长曲线提示,实验组细胞增殖活性较对照组增高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为3.0%,对照组为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Bim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0.256 ±0.012)低于对照组(0.652±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MCL-t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0.515±0.025)高于对照组(0.154 ±0.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0b过表达可调控胰腺癌细胞Bim、MCL-1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

  • 围麻醉期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改善新生鼠七氟烷麻醉所致的远期行为学异常

    作者:张海星;程毅坚;刘佩;赵天云;宋伏虎;李传翔

    目的 观察新生鼠七氟烷(SEV)麻醉对成年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7日龄(P7) 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组)、SEV组(注射NS)及T3组.每天注射1次,间隔24 h,连续3d.麻醉后6h各组随机取3只幼鼠计算海马区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阳性细胞密度.余饲养至P30行行为学测试.随后尼氏法检测海马区神经元的密度.结果 麻醉后6h,SEV组较NS组和T3组TUNEL阳性细胞密度均显著增加(n=3,P<0.05).P30~ P33,SEV组较NS组和T3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NS组:(26.35±16.06)s,SEV组:(44.70±14.95)s,T3组:(31.43±10.68)s,n=13,P<0.05].P36时,NS组及T3组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密度明显高于SEV组[NS组:(24.88±1.65)/mm2,SEV组:(13.93±0.88)/mm2,T3组:(25.00±1.81)/mm2,n=4,P<0.01],NS组与T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3可减弱新生鼠七氟烷麻醉后远期的行为学异常,可能和减少海马区细胞凋亡有关.

  • 下胸椎侧前方椎体钉内固定置入点的相关解剖学测量

    作者:孙向新;王志杰;杨文玖;侯庆先

    目的 为临床下胸椎侧前方固定以肋凹为参照物置钉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 对20具成人尸体脊柱标本下胸椎肋凹进行观察和解剖数据测量.结果 随着椎序的增加,椎体横径逐渐增大[(32.5340±0.555 7)~(46.9520±0.3730) mm],肋凹上、下缘与上终板的距离逐渐增大,肋凹上、下缘与下终板的距离逐渐减小,肋凹前缘与椎管前缘的距离逐渐减小[(4.5020±0.1623) ~(2.0680±0.965 8)mm].结论 下胸椎肋凹的解剖位置是有规律可循的.肋凹是下胸椎侧前方内固定置钉简单、恒定、可靠的置钉点参照物.

  • 不同切口在孤肾猪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模型中的可行性

    作者:徐述雄;王元林;储铸钢;徐元高;石华;李凯;孙兆林;夏术阶

    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在孤肾猪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9头猪按照切口不同随机分成3组,每组3头:上腹部肋下横切口组、腰切口组和与腰骶肌平行切口组.所有猪先切除右肾,再选择性钳夹阻断左肾下极动脉60 min.术后24 h,取左肾行病理检查.结果 上腹部肋下横切口组手术因肾蒂血管出血或肾段动脉痉挛而失败.腰切口组和与腰骶肌平行切口组手术均成功,但腰切口组分离肾动脉下极支耗时[(9.7 ±0.8)min]比与腰骶肌平行切口组[(5.9±0.4) min]长(P<0.05).两组猪肾术后24h病理切片显示左肾无血供阻断的上、中极未见特殊改变,有血供阻断的肾下极广泛性肾小管变性、坏死,坏死灶周围见少量炎细胞浸润.结论 以小型猪为研究对象,利用与腰骶肌平行切口行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手术操作简便,阻断效果确实.

  • 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癌非编码核糖核酸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上调对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杨柳;许有涛;邱满堂;王洁;郑妍妍;李明;尹荣;许林

    目的 观察长链非编码RNA(IncRNA)前列腺癌非编码核糖核酸1(PRNCR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在体外研究PRNCR1的功能.方法 入组63例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PRNCR1的表达水平.设计合成PRNCR1的靶向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ASO),通过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法转入HT-29细胞,Real-time PCR法检测干扰后HT-29细胞内PRNCR1的转录水平.实验分Scramble转染对照组和PRNCR1-ASO转染实验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4)实验检测PRNCR1低表达对增殖活性的影响;Transwell实验和Matrigel实验检测PRNCR1低表达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 PRNCR1在CRC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平均上调10.5倍),并与结直肠癌大小显著相关(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沉默PRNCR1表达后,24、48、72、96 h实验组450 mm吸光度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PRNCR1是结直肠癌的特异性长链非编码RNA,能促进结直肠癌的增殖.

  • Yin Yang1在分化甲状腺癌中的表达

    作者:程维刚;刘九洲;李蕾蕾;殷德涛;郭万里

    目的 观察Yin Yang 1(YY1)在分化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探讨YY1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YY1基因在人甲状腺癌细胞株、甲状腺正常/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析YY1蛋白在人甲状腺癌细胞株、甲状腺正常/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 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甲状腺癌细胞株中均存在YY1过表达;在甲状腺癌组织中,YY1 mRNA的水平也是明显增加的.此外,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和滤泡性甲状腺癌(FTC)中YY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48%和19%.通过YY1蛋白的分层分析,88% PTC患者中出现了YY1的阳性表达.YY1的表达与PTC和FT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表明,YY1的表达与诊断时的年龄密切相关.结论 YY1过表达于分化甲状腺癌中,且更频繁地过表达于PTC亚型中.

    关键词: Yin Yang 1 甲状腺癌
  • 雷公藤甲素对炎症性肠病模型小鼠吻合口纤维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微小RNA-155轴的影响

    作者:吴茸;王栋;张志刚;邵翔宇;陶庆松;李俊生;嵇振岭

    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行回盲部切除、回肠结肠吻合术后炎症性肠病模型小鼠[白细胞介素(IL)-10基因敲除]吻合口纤维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微小RNA(miR)-155轴的影响.方法 将IL-10基因敲除小鼠行回盲部切除、回肠结肠吻合术建立模型后腹腔注射雷公藤甲素4周后处死,取吻合口附近肠管行天狼猩红染色,并进行组织学评分,Western blot检测前胶原α1的表达,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155、TNF-α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吻合口肠管TNF-α、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含量.结果 经过雷公藤甲素治疗后,IL-10基因敲除小鼠的吻合口纤维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吻合口组织内前胶原α1的含量亦明显下降(TT-ICR组0.81 ±0.23、对照组1.47 ±0.47,P<0.05).雷公藤组小鼠吻合口内miR-155、TNF-α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iR-155:TT-ICR组0.25±0.12、对照组1.00±0.00,P<0.05;TNF-α:TT-ICR组0.56±0.11、对照组1.00±0.00,P<0.05),且与纤维化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IL-6、TGF-β的水平也明显下降.结论 雷公藤甲素可以抑制炎症性肠病模型小鼠吻合口的纤维化过程,这可能与雷公藤甲素抑制了肠道TNF-α/miR-155轴的表达有关.

  • 冬凌草甲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郭文治;王冬雨;李功权;张嘉凯;温培豪;潘洁;史晓奕;张水军

    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BEL-7402、SK-Hep1,采用不同浓度(0~ 10 μmol/L)的Oridonin处理细胞,WST-1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锥虫蓝拒染法检测死细胞率,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以及抗凋亡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家族蛋白bcl-2、bcl-xl、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表达.结果 WST-1检测结果显示,Oridonin作用于肝癌细胞株SK-Hep-1、BEL-7402细胞24h后的半数抑制剂量(IC50)分别是1.58、1.68 μmol/L;锥虫蓝拒染法检测显示,5μmol/L的Oridonin分别处理SK-Hep-1和BEL7402细胞48 h,2株肿瘤细胞的死亡率分别为96.54%和86.54%,相对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5 μmol/L的Oridonin分别处理SK-Hep-1和BEL7402细胞24h,2株细胞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5%和44%;Western blot检测显示,Oridonin处理肝癌细胞24 h后,在两株肝癌细胞中均可检测到Caspase-3活化、PARP裂解,Mcl-1表达下调.结论 Oridonin对肝癌细胞有强效的诱导凋亡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Mcl-1后凋亡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代谢综合征大鼠和糖尿病大鼠膀胱中的表达变化

    作者:吴国柱;杨士杰;蒋玉清;王秀丽;郭跃先

    目的 观察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大鼠膀胱的镜下结构变化,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膀胱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19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只,代谢综合征组7只(高脂饲料喂养建立代谢综合征模型),2型糖尿病组7只(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16周后取3组大鼠的膀胱组织,光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GF-1在3组大鼠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光镜下可见2型糖尿病大鼠膀胱黏膜下少许炎性细胞浸润,肌束排列松散,结构紊乱,肌束之间间隙增宽,肌束间血管扩张充血,逼尿肌细胞肥大明显,形态不一.代谢综合征组亦表现以上趋势,而正常组无以上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显示,IGF-1蛋白在2型糖尿病组膀胱(0.212±0.032)中的表达同代谢综合征组(0.314±0.018)及正常组(0.336±0.011)两两比较明显下降(P<0.05),代谢综合征组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能够使大鼠膀胱逼尿肌细胞发生改变,可能终导致糖尿病膀胱病变,IGF-1在代谢综合征大鼠膀胱组织中表达无明显下降;2型糖尿病能够造成糖尿病膀胱病变,2型糖尿病状态下,IGF-1在膀胱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

  • 人脂肪基质血管成分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周六化;许露伟;申江伟;宋群;葛余正;吴然;朱佳庚;吴剑平;徐郑

    目的 观察人脂肪基质血管成分(SVF)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取患者肾周脂肪组织,分离SVF并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制备SVF和AdMSCs条件培养基,以无血清DMEM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分别进行细胞增殖、迁移、刮伤愈合以及凋亡等检测,统计学分析HK-2细胞的增殖、迁移细胞数、刮伤愈合面积以及凋亡细胞比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测定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 α)的表达.结果 新鲜分离的SVF呈小圆形,第3代AdMSCs呈均一长梭形.流式细胞检测SVF表达CD29、CD34、CD45和CD90阳性率分别为45.3%、29.4%、23.8%和34.9%,AdMSCs表达CD29、CD90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99.2%、93.5%和3.8%,不表达CD45.SVF组及AdMSCs组HK-2的增殖、迁移和刮伤愈合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强,而HK-2的凋亡则显著减轻(P<0.05).SVF组HK-2的增殖能力显著高于AdMSCs组(P<0.05),但两组HK-2的迁移、刮伤愈合及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VF组HGF、VEGF和SDF-1α的表达量分别为(198.41±12.74)、(1 385.68±321.03)和(374.13±145.11) ng/L,AdMSCs组则分别为(112.77±29.16)、(1005.44±256.87)和(247.71 ±73.21) ng/L,且SVF分泌HGF的量显著高于AdMSCs(P <0.05).结论 SVF显著增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与AdMSCs比较,在促进迁移和抑制凋亡等特性方面具有相同效果,但SVF具有不需体外培养等优点.

  • 靶向神经纤毛蛋白-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对人T淋巴瘤细胞靶基因沉默作用

    作者:王红梅;张梦瑾;徐振媛;杜秀平;韩正祥

    目的 构建靶向神经纤毛蛋白-1(NRP-1)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pLB-NRP-1/短发卡RNA(shRNA)],并观察其对人T淋巴瘤Jurkat细胞靶基因NRP-1的沉默效应.方法设计、合成3对人NRP-1的特异性干扰序列(NRP-1/shRNA1-3)和1对非特异性对照序列(NRP-1/shRNA4),分别亚克隆至经Hpa Ⅰ、Xho Ⅰ双酶切线性化的慢病毒载体pLB中,得到pLB-NRP-1/shRNA重组慢病毒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成功后,与包膜质粒pCMV△8.91、被摸蛋白质粒pMD.G重组并包装成为慢病毒表达载体;将其感染至Jurkat细胞;分选阳性细胞后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对NRP-1 mRNA和蛋白表达的沉默效应.结果 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3个靶向NRP-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包装成慢病毒滴度可达108 IU/ml;感染Jurkat细胞后,NRP-1 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了95.9%、92.3%、87.1%,NRP-1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下降了33.8%、29.7%、17.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RNA1为佳干扰靶序,pLB-NRP-1/shRNA1为佳干扰靶序列慢病毒表达载体.结论 成功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可高效感染体外培养的人Jurkat细胞株,并可显著抑制靶基因NR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

  • 微小RNA-202可通过转录后下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的表达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

    作者:张毅;钟自彪;叶启发;陈根;严碧波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202是否通过转录后下调癌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RP6)的表达而抑制人肝癌细胞(HCC)的增殖.方法 培养HCC细胞株QGY-7703、HepG2;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MYC和LEF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LRP6、Cyclin D1、MYC、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通过转染小干扰RNA (siRNA)抑制肝细胞癌(HCC)细胞LRP6的表达;构建pGL3-LRP6-3'端非编码区域(3'-UTR)-荧光素酶质粒转染HCC细胞作荧光素酶检测;采用噻唑蓝(MTT)法、克隆形成实验及贴壁不依赖性生长能力测定法检测HCC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在QGY-7703、HepG2两种细胞株均显示,过表达miR-202可以下调LRP6的表达,而抑制miR-202可以上调LRP6的表达(P<0.05);miR-202的过表达可以降低pGL3-LRP6-3'-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中荧光素酶的活性,而抑制miR-202则可以增加其荧光素酶的活性(P<0.05);miR-202可以显著下调受Wnt/β-catenin调控的下游基因Cyclin D1、MYC和LEF1的表达,抑制miR-202则可以显著上调这些基因的表达(P<0.05);在miR-202过表达的HCC细胞,Cyclin D1、MYC、LEF1和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也显著下调,而抑制miR-202的表达,则可以上调这些蛋白的表达(P<0.05);miR-202的表达与LRP6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 =0.575,P<0.05);通过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沉默miR-202抑制组或阴性对照转染组细胞的LRP6,可以降低HCC细胞的生长速度和增殖(P<0.05);贴壁不依赖性生长能力测定也显示,LRP6抑制对miR-202抑制组HCC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 在HCC细胞,LRP6mRNA是miR-202的直接作用靶点;在miR-202发挥抑制HCC细胞增殖的作用中,LRP6抑制是必不可少的;LRP6可以作为HCC的潜在治疗靶点.

  • α-亚麻酸植物甾醇酯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彦;韩浩;陈丽;荣爽;刘烈刚

    目的 探讨α-亚麻酸植物甾醇酯(ALA-PS)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苏木素-伊红(HE)和油红O染色观察高脂喂养和ALA-PS干预组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ApoE KO)小鼠AS形成.酶比色法检测血清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ALA-PS干预组小鼠AS面积显著减少,血清TC、TG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10.33 mmol/L和1.39 mmol/L.同时肝脏HMGCR和PPARα蛋白表达分别降低46.8%和升高1.63倍.结论 ALA-PS能有效改善ApoE KO小鼠的AS,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HMGCR和PPARα蛋白表达有关.

  • 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脂联素的影响

    作者:李诗言;宋祥福;王岩;李兆欣;张赫;姜涛

    目的 观察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手术实验组(O组)和假手术实验组(S组).O和S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血糖、体质量、脂联素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比较,O组大鼠在术后第2周空腹和随机血糖降至(7.26±2.07) mmol/L和(11.66±2.68) mmol/L;血清脂联素提高到(7.05±1.23) mg/L;在术后第4周体质量降至(199.00±12.26) mg;肝脏脂联素提高到(1.23±0.42) μg/mg(P <0.05).而C和S组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旁路术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和体质量,提高血清和肝脏脂联素.

  • MDA-MB-468和SK-BR-3乳腺癌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种植瘤的生物学功能

    作者:赵期康;吴颖;莫雪丽;熊兵红

    目的 建立SK-BR-3和MDA-MB-468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观察两种乳腺癌细胞株在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中的成瘤性和生物学与形态学特征.探讨阿霉素缓释剂对两种乳腺癌细胞裸鼠皮下种植瘤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只裸小鼠随机分为MDA-MB-468组和SK-BR-3组,MDA-MB-468组小鼠皮下注射乳腺癌MDA-MB-468细胞株,SK-BR-3组小鼠皮下注射乳腺癌SK-BR-3细胞株,每组40只.选取一半数量的小鼠,采用皮下注射法将细胞种植在裸鼠右侧腹股沟区,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4周后处死裸鼠,剥离瘤体,计算两组裸鼠皮下肿瘤的体积抑瘤率,取出两组小鼠模型中另一半小鼠,将阿霉素缓制剂注入两组小鼠模型皮下肿瘤旁,4周后处死两组小鼠,剥离瘤体,测量肿瘤大小.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两组小鼠瘤体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观察阿霉素对两组乳腺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1)肿瘤生长:至第8周时,两组小鼠肿瘤的体积分别为(3.212±0.151)和(2.924 ±0.316) cm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8,P<0.05).(2)注射阿霉素后肿瘤体积抑制率结果:两组乳腺癌小鼠模型注射阿霉素缓释剂后,皮下瘤体停止生长并逐渐缩小,两组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3,P<0.05).(3)阿霉素对两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阿霉素使两组细胞生长阻滞在G0/G1期.阿霉素可显著引起MDA-MB-468细胞凋亡,大凋亡率达62.5%.阿霉素处理SK-BR-3细胞后,亦可引起较明显的细胞凋亡,大凋亡率可达53.8%.结论 成功制备两种乳腺癌转移瘤小鼠模型,同时制备阿霉素缓释剂,证实了其在乳腺癌转移瘤小鼠模型中抑制肿瘤生长的良好疗效.

  •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亚群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作者:贺继刚;李洪荣;桂龙升;李永武;严丹;王平

    心脏干/祖细胞(CSC/CPCs)在心肌中含量很少,只占1%,有多个亚群,目前报道6个亚群[1],包括侧群(SP)细胞、c-KIT阳性祖细胞、干细胞抗原-1(SCA-1)阳性祖细胞、胰岛素样受体-1(ISL-1)阳性祖细胞、特异表面抗原-1(SSEA-1)阳性祖细胞和心肌球来源祖细胞(CS).实验通过CSCs 6个亚群抗原标志,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进行分选.结果以CD45及CD31为标准可以得到4组BMSC亚群:SCA-1+/45-/31+、SCA-1+/45 +/31-、SCA-1+/45+/31+、SCA-1 +/45-/31-.各亚群和心肌细胞共培养,其中SCA-1+/CD45 +/CD31+和心肌细胞共培养后更易表达出心肌细胞标志性分子α-肌动蛋白(α-actin)、连接蛋白43(Cx43)、肌间线蛋白(Desmin)、肌钙蛋白(cTnI).我们采用芯片技术完成Agilent小鼠全基因4*44K芯片从分子水平对上述现象进行探讨.

    关键词:
  • 不同药物对青春前期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

    作者:张建华;杨洁;张莹斌;童钫圣;宋峻玲;张金萍

    睾丸扭转复位主要是缺血再灌注损伤(IRI)[1].我们通过建立青春前期大鼠睾丸扭转复位模型,比较牛磺酸、丹栓通和灯盏花素药物对青春前期大鼠睾丸IRI的长期保护效果.一、材料与方法40只4周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牛磺酸组、丹栓通组、灯盏花素组,每组8只,采用Turner法[2]建立左侧睾丸扭转复位模型(720°,2h),术后每天1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00 mg/kg)、牛磺酸(300 mg/kg)、丹栓通(丹参0.5 mL/kg,血栓通50 mg/kg)、灯盏花素(2 mg/kg),连续注射7d.于术后6周处死各组大鼠,取双侧睾丸及附睾,计算睾丸系数和测定活动精子的百分率、精子活动率和精子计数,检测睾丸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丙二醛(MDA)含量.

    关键词: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内皮祖细胞构建血管网络化组织工程化心肌

    作者:石静宝;邢万红

    新生血管生成的局限性[1]制约了工程化心肌组织在宿主体内的存活,本实验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内皮祖细胞(EPCs)联合种植促进工程化心肌组织血管生成,旨在探讨联合两种细胞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新生血管网络的可行性.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4周龄SD大鼠10只;4周龄BALB/c裸鼠12只(维通利华公司);牛心包(长治市屠宰场);EGM-2MV培养基(Lonza公司);血管紧张素Ⅱ(AngⅡ,Sigma公司).

    关键词:
  • 丹红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作者:旷仁钊;唐晓平

    丹红由丹参与红花组成,临床上主要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脑保护,用于治疗脑血管痉挛(CVS)的研究甚少.我们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观察丹红对不同时期大鼠CVS的防治作用.

    关键词:
  • 普朗特伤口凝胶治疗伤口感染

    作者:吴沁芬;方泰明

    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6例伤口感染患者的治疗分析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将46例伤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伤口行普朗特伤口凝胶局部换药,对照组伤口采用庆大霉素局部换药,所有病例伤口肉芽组织新鲜后再二期缝合,均愈合.

    关键词:
  • 栀子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软骨基质病理改变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作者:吴剑;张柘;蔡贤华;郑勇;刘艳西;成昊;鲍同柱;胡锋;陈俊

    目前认为骨关节炎软骨基质的降解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有关[1].我们通过观察栀子浸膏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液MMP-9及软骨基质形态的影响,探讨栀子的关节软骨基质保护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36只新西兰大白兔,成熟生栀子果仁5 000 g.2.方法:将36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n=12).模型组、给药组行右膝改良Hulth术;对照组仅打开关节腔.术后第5周开始,给药组每只兔给栀子浸膏600 m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3周.

    关键词:
  • VX2瘤组织块皮下埋植治疗兔肝癌

    作者:张西坤;牛洪欣;徐忠法

    VX2肝癌模型的制备目前已趋于成熟[1],制备VX2肝癌模型中偶然发现,对于皮下已经接种VX2荷瘤的实验兔去除皮下肿留后,肝脏接种VX2瘤组织,肝脏成瘤效果不理想;相反,对于肝脏已接种VX2瘤组织的荷瘤兔,皮下接种VX2瘤组织,肝脏肿瘤逐渐缩小.我们应用兔VX2肝癌模型,皮下埋植VX2瘤组织,观察肝脏肿瘤缩小情况.

    关键词:
  • 牵拉对管状胃钉合缘的影响及处理的实验研究

    作者:盛银良;李向楠;齐宇;赵佳;朱登彦;吴恺;赵松

    临床上食管癌根治术管状胃成形后上提至胸腔的过程中,有管状胃钉合缘缝钉脱落的现象.我们模拟食管癌根治术管状胃制作,观察造成缝钉脱落的因素.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及分组:杂种雌性长白猪2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A组对管状胃钉合缘不进行任何处理;B组对管状胃钉合缘交界处用4号丝线间断“8”字缝合加缝;C组在B组的基础上,对钉合缘进一步浆肌层间断包埋;D组在B组的基础上,对钉合缘进一步浆肌层连续包埋.

    关键词:
  • 帕瑞昔布钠对食道癌根治术患者应激、炎性反应和术后镇痛的影响

    作者:杨丽华;李新峰;吕慧敏;徐玉灿;王中玉;张卫

    帕瑞昔布钠可特异性阻断环氧化酶-2,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1].本研究旨在观察帕瑞昔布钠对食道癌根治术患者血浆皮质醇(Cor)、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术后舒芬太尼镇痛的影响.

    关键词:
  • 腰椎关节突关节软骨和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和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的表达及其与关节突关节源性下腰痛的关系

    作者:徐大伟;朱新辉;刘巍;崔志明

    炎性反应在腰椎关节突关节炎(LFA)致关节突关节源性下腰痛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1].本实验旨在探讨炎性反应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GalT-Ⅰ)和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SeCKS)在腰椎关节突关节软骨和滑膜中表达与关节突关节源性下腰痛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对象:12例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18例腰椎管狭窄(LSCS)患者.所有参与实验对象均知情同意,试验通过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关键词:
  •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肺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张福全;陈东来;段善州;陈勇兵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仍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具有诱导肺癌凋亡的作用[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可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2].本研究旨在观察XAF1联合TRAIL对A549凋亡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重组腺病毒Ad5/F35-XAF1和Ad5/F35-Null(由本实验室构建和保存),重组人TRAIL(rhTRAIL)因子(PeproTech公司).

    关键词:
  • 外固定器辅助髓内钉闭合治疗胫骨干骨折

    作者:阮剑;杜涛;陈海;陈震;潘昌武;蔡凯华;管孟芹

    胫骨干骨折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是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1],对术者的临床操作经验及助手间的配合要求较高;否则,可能出现由于骨折复位不良或维持不稳定等,致偏心扩髓、骨折成角或旋转畸形等[2].而反复操作会进一步加重骨及骨折断端周围软组织损伤,且需多次透视观察.国内外曾多次报道使用牵开器辅助治疗胫骨干骨折[3-4],有效复位及固定.我们分析2012年11月至2015年2月采用外固定器辅助髓内钉闭合治疗胫骨干骨折22例患者资料,效果良好.

    关键词:
  • 腔内置管溶栓治疗重症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作者:郭相江;薛冠华;黄晓钟;张岚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导管溶栓腔内治疗的效果较好[1].我院近几年开展了亚急性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一、材料与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5例发病病程15 ~30 d的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先经足背静脉穿刺顺行造影,并经正常侧股静脉穿刺置放下腔静脉滤器.进而B超引导下病变侧胭静脉穿刺置放UNIFUSE溶栓导管,持续灌注尿激酶溶栓,并及时造影检查复查溶栓情况.如髂静脉狭窄明显,则于髂静脉置放支架.

    关键词:
  • 枕大池注入凝血酶后基底动脉的病理改变

    作者:李钢;林婷婷;王青松

    本研究在SAH模型和非SAH模型大鼠枕大池注入TM,观察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凝血酶受体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7周龄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18只,体质量为280~330 g,2只一笼喂养,自由进食、水.主要试剂及仪器:凝血酶(TM)、水合氯醛、石蜡、苏木素、伊红、中性树胶、TNF-α、PAR-1、双抗试剂盒、枸橼酸盐缓冲液、二步法试剂盒、二氨基联苯胺(DAB)试剂盒;脑立体定位仪、海尔冰箱、硬膜外麻醉导管、标本脱水机、石蜡包埋机、石蜡切片机、石蜡切片刀、烤片机、熔蜡炉、恒温箱、免疫组织化学专用湿盒、显微镜等.

    关键词:
  •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在瘦素调节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张博;王宏;刘保龙;闫华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通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条由细胞因子刺激的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免疫调节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1].本实验旨在观察瘦素作用小胶质细胞后是否通过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诱导小胶质细胞免疫应答反应,探讨瘦素对小胶质细胞免疫炎性反应调节的机制.

    关键词:
  • 脱细胞+戊二醛+肝素降低生物瓣免疫原性

    作者:杨岷;杨帅;王巍;樊纪丹;何凤璞;刘美明;王维

    人工心脏生物瓣膜(BV)具有自然瓣膜原有形态、无溶血、血栓栓塞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良好以及不需终身抗凝等优点,但其易发生钙化、损伤,寿命缩短.目前认为这是由免疫反应所致,如何降低BV免疫原性一直备受关注.我们应用戊二醛(GA)+脱细胞+肝素处理猪主动脉瓣,测定其免疫原性,探讨降低BV免疫原性、预防其钙化、损伤的方法.

    关键词:
  • “菱形”截骨治疗胸及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戴伟华;夏岳华;徐兆万;吴沁民

    胸及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脊髓损害可导致患者双下肢截瘫及大小便失禁,如同时合并黄韧带骨化将对脊髓形成前后方的“钳夹”,导致脊髓前后同时受压,手术风险更大,其致瘫率高达30%[1],其治疗方法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2].我们自采用“菱形”截骨术切除脊髓前方致压物的方法治疗胸及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26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蛋白酶激活受体-2活化对胃癌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成;高广荣;李达;吕赤;单永琪;张雪峰

    近年研究结果显示,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作为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可以促进多种组织的新生血管形成[1].对胆管癌细胞的研究结果显示,PAR-2活化后可以增加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2].本研究旨在观察PAR-2活化对胃癌细胞COX-2表达的影响.

    关键词: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在脑星型细胞瘤中的表达

    作者:曾令成;赵一清;欧阳陶辉;叶飞;陈坚;于加省;雷霆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为细胞周期由G1期转换至S期的关键调节蛋白,通过磷酸化失活抑癌基因Rb促进细胞增殖[1].本研究旨在观察CDK6蛋白在脑星型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CDK6与脑星型细胞瘤的恶性进展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关键词:
  • 横向肌腱抽出止点重建治疗足内翻畸形

    作者:荣存敏;韩清銮;李印龙;栗威;张磊;王芳

    胫前肌腱转位止点重建法仍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的重要方法[1].我们采用胫前肌腱外移横向肌腱抽出止点重建法治疗CCF,效果良好.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CCF患者46例(60足),男31例,女15例;Dimeglio中度32例,重度14例;右侧23足,左侧15足,双侧20足.年龄4~11岁,平均年龄(6.12±1.71)岁.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横向肌腱抽出组和纵向肌腱抽出组.横向组23例,男16例,女7例,Dimeglio中度14例,重度9例,平均年龄(6.58±2.36)岁;纵向组23例,男15例,女8例,Dimeglio中度16例,重度7例,平均年龄(5.87 +2.7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Dimeglio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
  • 姜黄素对大鼠体外循环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荣芳省;刘贺;朱永锋

    我们通过建立大鼠体外循环(CPB)模型,观察姜黄素(Cur)对CPB所致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12 ~ 16周龄,体质量400~450 g.动物呼吸机(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聚合酶链反应(PCR)仪(日本Bioer公司);电转仪和电泳仪(美国Bio-rad公司);Cur(美国Sigma公司);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德国Roche公司);PCR试剂盒(美国Fermentas公司);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2(Caspase-12)一抗(美国CST公司).

    关键词:
  • 姜黄素诱导人胶质瘤细胞A172凋亡及其对人c-myc癌基因产物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朝晖;杜超;付红;李妍哲;韩亮;田宇

    姜黄素是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植物多酚,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且能够通过血脑屏障[1].本研究旨在观察姜黄素对胶质瘤细胞株A172的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细胞培养:人胶质瘤细胞株A172和人星形胶质细胞HA 1800均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培养于含10%灭活胎牛血清、青霉素100 IU/ml、链霉素100 mg/L的1640培养基中,在37℃、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关键词:
  • 肛瘘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分析

    作者:王东;裘建明;杨关根;徐侃;宋轶欢;丁磊;王辰

    肛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而从分子水平探寻肛瘘黏膜病变相关基因的研究鲜有报道[1].我们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探讨肛瘘患者肛管黏膜组织与正常组织的遗传学差异.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收集我科行肛瘘联合混合痔切除手术共3例男性患者的正常肛管黏膜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手术患者的正常肛管黏膜,所有标本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包括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未经过生物治疗,对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及烟酒史进行1∶1配比,实验经过患者知情同意且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关键词:
  • 赖氨酰氧化酶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李磊;程光;白俊清;李万德

    本研究旨在观察赖氨酰氧化酶(LOX)是否在大鼠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SD雌性大鼠96只随机分为A、B、C、D4组.A为β-氨基丙腈(BAPN)添加组(n=30);B为氯化钴(CoCl2)添加组(n=30);C为单纯损伤组(n=30);D组为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n=6).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制成SCI模型,损伤后在B组大鼠饮用水中加入CoCI2 (30 mg/L)、A组中将BAPN(1 g/kg)行腹腔注射.每天人工排尿(便)2次,局部消毒1次,然后再将A、B、C组根据损伤的时间点分为1、3、7、14、30d5个亚组,每亚组在损伤后开始计时,到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模型,取出受损部位组织.迅速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2次,-80℃保存.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OX含量,BBB评分法测定SCI的后肢运动功能[1].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

    关键词:
  • 丹参抗炎机制的细胞免疫学研究

    作者:陈纪宝;张海苓;秦呈燕;赵玉荣;国华

    丹参,其主要有效成分丹参素,具有强心、抗血栓、改善微循环等作用[1].我们以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研究载体,并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其得到炎症模型,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方法观察丹参体外给药对LPS刺激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mRNA及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丹参抗炎作用的机制.

    关键词:
  • 绿色荧光小鼠脉络丛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

    作者:王冕;费喜峰;王之敏;蒋栋毅;陈寒春;万意;陈阳;秦汝渭;田海燕

    脉络丛上皮细胞是脉络丛的主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各个脑室的脉络膜丛上,其在中枢系统损伤修复治疗中被广泛应用.我们发现定居在脉络膜丛上的胶质瘤细胞与脉络丛上皮细胞可以发生融合反应,并有可能诱导其恶性转化[1].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瘤细胞与脉络丛上皮细胞体外融合提供工具细胞.

    关键词:
  • 以超声微泡为载体的融合自杀基因对食道癌顺铂耐药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作者:潘雪;汪晓凯;李向楠;王鹏;侯晓旭;吴国华

    在顺铂复杂的耐药机制中,以多药耐药基因(MDR)所介导的耐药为常见[1].我们选用顺铂耐药细胞特异性表达的MDR1基因启动子来调控CD:UPRT融合自杀基因,并以能高效率转染的超声微泡为载体观察对食管癌顺铂耐药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

    关键词:
  • Ether à go-go1通道在人脂肪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吴进;刘庆军;陈志达;曾文容;吴欣宇;林斌

    近年来,Ether à go-go 1 (Eag1)基因及其编码的Eag1钾离子通道成为肿瘤领域研究的热点并不断有新进展[1-4].然而,关于Eag1与脂肪肉瘤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研究Eag1在脂肪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脂肪肉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关键词:
  • 胰肠吻合口套入式创伤愈合的观察

    作者:史火喜;石晓梅;何韵彬;郭俊;严峻;程卫;刘耀明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自1898年Codiville报道以后[1],Whipple于1935、1938和1943年先后作了改进,被称为Whipple手术[2],到19世纪40年代末,Whipple术开始标准化,手术范围包括切除胰头、钩突部、十二指肠、空肠近端15 cm、胆囊、胆总管、胃远端及周围淋巴结,消化道重建按照胆、胰、胃的顺序分别与空肠吻合(目前大多采用Child法).PD是腹部外科的复杂手术之一.虽然围手术期死亡率在大的医疗中心已降至5%以下,但由于其操作复杂、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可高达40%~50%[3].其中,胰瘘(PF)是常见的并发症,与其相关的病死率高达20% ~ 40%,是导致PD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4].因此,如何防止PF一直是普外科医师研究、关心、预防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血管生成素-2mRNA及蛋白表达

    作者:魏明;梁颖红;刘佳;涂玲;龚艳杰;张宜花;杨璐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是指输入血液制品后6h内以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和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血管生成素(Ang)被认为可能具有前炎性介质的作用[2].我们通过“二次打击法”[3]建立TRALI大鼠模型,观察Ang-2在TRALI肺组织中表达.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6 ~7周龄的雄性SD大鼠55只,体质量(235 ±25)g.

    关键词:
  • 自制冷光发光输尿管导管在开放手术中预防输尿管损伤的研究

    作者:李云龙;王伟录;王勇;梁东彦;郑红芳;李巧星

    在泌尿外科、妇科及胃肠外科等领域中,术中输尿管损伤的病例时有报道,并有增多趋势.鉴于此,我们选用特殊发光材料Electro Luminescent (EL)冷光发光线,制作了发光输尿管导管导航系统,通过穿透输尿管闪烁的彩色光线,可清晰地辨识输尿管,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微阵列分析大肠腺瘤及早期癌血清微小RNA的表达

    作者:范慧娟;刘揆亮;吴静;封国生;徐伶玲;余瑞金

    我们采用TaqMan?Human MicroRNA Array检测大肠腺瘤、早期癌及健康对照组血清微小RNA(miRNA,miR)的异常表达,寻找可能作为大肠腺瘤及早期癌诊断的血清分子标志物及可能参与大肠腺瘤癌变的miRNA.

    关键词:
  • 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Hepsin、抑癌基因Masp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小伟;常亮

    本研究旨在探讨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Hepsin、抑癌基因Masp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归档的病例资料完整的200例胃癌标本,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同时另取距离胃癌肿块边缘>5 cm的癌旁胃黏膜组织石蜡标本为对照.其中男121例,女79例,年龄(42.0±6.5)岁.

    关键词:
  • 胃肠间质瘤和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中成束蛋白1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艳;王超群;黄必飞;赵永明;杜方民;董小芳;孙鑫鑫;王倩

    本研究旨在观察成束蛋白1(Fascin-1)在胃肠间质瘤(GISTs)和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GISTs临床生物学行为评估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收集2007年1月至2014年7月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GISTs石蜡标本75例(其中食管1例,胃45例,小肠19例,直肠2例,腹盆腔8例)及正常胃肠道组织46例(其中胃18例,小肠7例,结肠10例,直肠11例).GISTs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改良危险度评估标准分为:极低危7例,低危22例,中危18例,高危28例.

    关键词:
  • 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王昕;黄牛;朱雄兵;谢伟;王国洲;陈双倩;李华驰;马翔;冯茂辉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测定65例胃癌患者及35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 CD25 +/CD4+比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CD4+和CD4 +/CD8+比值分别是(61.12±5.83)%及(6.67±0.47)%,较健康体检者显著增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IL-10的表达水平分别是(43.41 ±0.68) μg/ml及(21.77±0.54) μg/L,胃癌患者较健康体检者显著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T细胞水平与胃癌原发肿瘤的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IL-10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增多,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 单侧椎弓根钉联合椎体间融合器选择性治疗退行性腰椎病疗效观察

    作者:周少怀;方红育;李宏亮;范明宇;卞峰;任敏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椎体间融合器(Cage)选择性治疗退行性腰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49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明确患者存在椎间盘突出和(或)单侧侧隐窝狭窄,临床表现以下腰部疼痛为主,伴或不伴一侧肢体麻木疼痛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经后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Cage椎间植骨融合手术进行治疗,其中男24例,女25例,年龄26 ~ 75岁(平均54.2岁),病程0.5 ~3.0年.使用Oswestry(ODI)功能障碍指数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评估术后疗效,依据SUK法对术后脊柱融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日本JOA评分法评估优36例(73.4%)、良9例(18.4%)、可2例(4.1%)、差2例(4.1%),依据SUK标准证实本组病例椎体间植骨融合率为91.8%.有2例患者术后复查出现内固定螺钉螺栓松脱,但内固定椎弓根钉无松动断裂脱出,经调整更换尾帽并行支具固定3个月后复查未见松动,患者肢体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单侧椎弓根钉联合Cage椎体间融合选择性治疗退行性腰椎病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临床疗效良好.

  • CXC趋化因子受体5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LoVo细胞侵袭潜能的影响

    作者:秦艳;刘彦魁;齐晓薇;浦勇;金琳芳;茆勇

    目的 观察CXC趋化因子受体5(CXCR5)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167例相对应的结直肠癌、癌旁肠黏膜组织,87例结直肠腺瘤标本中CXCR5的表达.通过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4条CXCR5短发卡RNA(shRNA)表达载体,慢病毒法感染至高表达CXCR5的kVo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hRNA对CXCR5的干扰效率.应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方法观察干扰CXCR5基因后,LoVo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CXCR5的阳性表达率为46.7%,明显高于癌旁肠黏膜组织(0.6%)及结直肠腺瘤组织(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患者中阳性率(55.4%与61.4%)明显较高(P<0.05).LoVo细胞转染CXCR5 shRNA,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干扰效率,发现sh1、sh2和sh3能够降低CXCR5表达,其中sh1和sh3效率较高.CXCR5 shRNA敲低后LoVo细胞侵袭能力下降(t=15.824,P<0.01).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证实CXCR5 shRNA干扰后LoVo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CXCR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CXCR5在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环孢素A与吗替麦考酚酯对微小病变型肾病患儿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凯臣;张赟;刘恒昌;晋学飞

    目的 观察环孢素A(CsA)与吗替麦考酚酯(MMF)对微小病变型肾病(MCD)患儿血浆中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水平变化的影响,及探讨suPAR在微小病变型肾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29例MCD患儿随机分为CsA组(A组)和MMF组(B组),分别给予CsA和MMF联合强的松治疗1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浆中suPAR水平,并对患儿进行至少12个月的门诊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2个月后,B组血浆suPAR水平为(2 208.3±395.4) ng/L,较治疗前下降,A组为(2984.6±804.7)ng/L较治疗前上升,且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尿蛋白和24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GF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B组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A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4% (8/14),总缓解率为85.71%(12/14),复发率为14.29%(2/14),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 (5/14),总缓解率为78.57%(11/14),复发率为35.71% (5/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A和MMF对MCD患儿的治疗效果较好,两者对血浆中suPAR水平和GFR起相反作用,但对于尿蛋白和24h尿蛋白无明显影响.

  • 法舒地尔对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李倩;陈立华;刘苏;尚艳慧;尹晨;刘林力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法舒地尔1 mg/kg)和对照组(20例,等量生理盐水).在麻醉后(T1)及体外循环后不同时间(T2 ~T5)测定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浓度,并取心肌标本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体外循环结束后,实验组LDH (U/L)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6.05 ±39.52比528.13±47.65,T5:551.80±35.43比593.88±48.89,P<0.01).实验组CK-MB (U/L)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39±8.27比88.68±16.18,P<0.05,T4:62.46±6.10比72.37±11.85,P<0.01,T5:47.81±8.19比54.56±9.21,P<0.05).实验组cTnI(μg/L)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0±1.12比5.80±1.51,T4:4.93±1.23比6.49±1.62,T5:3.99±1.20比5.80±1.30,P<0.01).实验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48±2.18)%比(12.73±2.74)%,P<0.01].结论 对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法舒地尔可降低术后LDH、CK-MB、cTnI水平,抑制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 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与环氧合酶-2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作者:曹强;杨扬;许瑞彬;刘延风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我们收集了4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空腹静脉血,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两组COX-2基因多态性.结果 发现COX-2 rs689466的基因型AA在患病组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A基因型比GG基因型患NSCLC的风险高出4.67倍.COX-2 rs5275的基因型CC在这两组中的分布有差异(P<0.05),CC基因型比TT基因型患NSCLC的风险高出7.02倍.对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因素修正后,COX-2 rs689466的基因型AA和COX-2 rs5275的基因型CC依旧会增高NSCLC的易感性.对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位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和单体型分析之后发现,患病组中A-C单体型的分布频率较对照组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因素修正后,两组A-C单体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2 rs689466和rs5275基因多态性与NSCLC的易感性相关,且A-C是NSCLC的易感单体型.

  • Endoglin、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和微管不稳定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潘丹;杨小敏;朱海乐

    目的 探讨Endoglin标记的微血管密度计数(MVD)、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和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NSCLC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Endoglin标记的MVD、Pin1和Stathmin的表达.结果 Endoglin标记的MVD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强度为41.26±2.32,明显高于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强度(23.04±1.4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ndoglin标记的MVD表达强度与NSCLC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Pin1在NSCLC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83.33%比25.00%,P<0.05),Pin1表达水平与NSCLC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Stathmin在NSCLC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4.29%比30.00%,P<0.05),Stathmin表达水平与NSCLC的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 Endoglin、Pin1和Stathmin高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单双管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大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作者:常鹏飞;邬巍;左程;鲁质成;王长坤;綦斌

    目的 对比微创立体定向单管穿刺与双管穿刺引流术治疗大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行单管穿刺引流术100例和行双管穿刺引流术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肿清除率、引流管时间、尿激酶注人次数、ICU住院时间、颅内感染率、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管组血肿清除率为(89.50±1.89)%,双管组为(93.50±2.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管引流时间(5.31±1.86)d,双管引流时间(3.15±1.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管组注入尿激酶(5.31±1.23)次,双管组注入尿激酶(3.31±1.68)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管组ICU住院时间(7.36±2.45)d,双管组ICU住院时间(5.31±1.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管组颅内感染率为8%,双管组颅内感染率为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管组穿刺道出血率为0%,双管组穿刺道出血率为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ADL分级法评价患者预后:单管组Ⅰ级10例,Ⅱ级25例,Ⅲ级30例,Ⅳ级30例,Ⅴ级5例;双管组Ⅰ级7例,Ⅱ级15例,Ⅲ级20例,Ⅳ级6例,Ⅴ级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管较单管穿刺引流具有血肿清除率高、尿激酶注入次数少、引流时间短、ICU住院时间短、颅内感染率低的优点,但穿刺道出血率较高.

  •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型所致癫痫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基因芯片分析

    作者:林堃;魏德;林元相

    目的 观察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型所致癫痫患者病灶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探讨相关基因与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型组织学改变及致痫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型所致癫痫患者的典型病灶脑组织3例及对照组正常脑组织2例,应用PI3K/Akt基因芯片检测所获取的病灶脑组织中该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并进行基因功能查询.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型所致癫痫病灶脑组织中共有13个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基因主要涉及调控胞体大小、细胞形态、细胞黏附、迁移、凋亡、免疫及炎症等多个领域.结论 Ⅱ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PI3K/Akt信号通路多个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其组织学改变及反复癫痫发作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

  • 高尔基体糖蛋白73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艾宁;李智岗;冀宏;李顺宗;王永中;李博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动态表达及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29例正常人以及68例肝癌患者血清GP73水平,并比较患者介入治疗前2d、介入治疗后7d及30 d的血清GP73水平.结果 68例肝癌患者和29例正常对照组GP73水平分别为152.5(76.4 ~284.5)、49.3(12.6~26.7) 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GP73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分期明显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A、B、C期水平分别为92.12(38.9 ~135.2)、122.90(55.2 ~ 178.5)、162.55(110.8 ~232.9) μg/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7d肝癌患者血清GP73水平为99.2(66.7 ~150.8)明显低于介入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400 μg/L组中,有49例(75.3%)患者的GP73≥132 μg/L.结论 GP73联合AFP检测有助于肝癌介入疗效的评估及预后预测.

  •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对腹主动脉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吕民;孙大军;陈丽波

    目的 观察腹主动脉瘤(AAA)组织内磷酸化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p38MAPK)活性表达,及其对AAA局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表达的影响.方法 AAA标本取自20例AAA患者术中切除的动脉瘤组织,10例正常腹主动脉标本取自尸体供肾者之修剪供肾时所得剪下弃用的腹主动脉壁.Western blot法检测瘤壁组织磷酸化p38MAPK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MMP-2、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观察p38MAPK特异性阻滞剂SB203580对AAA组织中MMP-2、MMP-9、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 磷酸化p38MAPK吸光度(A)值在AAA组织(3.92±0.32)明显高于正常主动脉壁组织(1.19±0.037);未经处理的AAA组织与经SB203580共培养处理过的AAA组织比较,培养上清液中TNF-α、MMP-9、MMP-2含量明显升高,浓度分别为(375.11±87.33)、(69.37±13.44) ng/L;(87.09±8.89)、(38.33 ±6.78) μg/L;(630.25±37.03)、(403.14±36.90) μg/L.结论 阻断p38MAPK转导通路,可减少AAA组织炎性反应及MMP-2、MMP-9的表达.

  • 心脏移植患者术前肺动脉高压对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存活的影响

    作者:方泽民;陈军;胡敏;刘立刚;郑萍;魏翔

    目的 观察心脏移植患者术前肺动脉高压对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存活的影响.方法 分析76例心脏移植患者住院资料.根据术前肺动脉收缩压(sPAP)是否≥45 mmHg(1 mmHg=0 133 kPa)分为肺动脉高压组(n=22)和对照组(n=54).分析比较两组受者术前一般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早期存活率.结果 肺动脉高压组与对照组受者术前sPAP分别为(52.0±4.6) mmHg和(28.0±5.2) mmHg,两组患者术前的吸烟史百分率、原发病中心肌病百分率、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中心静脉压(CVP)和移植前心力衰竭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右心衰竭发生率、二次插管/气管切开率、需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应用率以及ICU住院时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早期存活率分别为95.5%和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肺动脉高压的心脏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经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治疗后术后早期存活率未受影响.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Ⅱ、Ⅲ期结直肠癌效果比较

    作者:徐飞鹏;许庆文;鲁珏;刘春安;黄哲;林琳;王玮尉

    目的 观察比较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创伤程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9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腹腔镜辅助手术组(腹腔镜组,n=48)及开腹手术组(开腹组,n=48),比较两组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出血量[(92.15±12.75) ml]、切口长度[(6.45±1.07) cm]、住院时间[(11.27±1.80)d]及术后排气时间[(3.39±0.37)d]等指标均优于开腹组[(152.70±24.25) ml、(18.61±1.32) cm、(17.88±1.26)d、(4.53±0.70)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等优点.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

    作者:刘彦琦;于红刚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 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58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期细胞比例(SPF).结果 HIF-1α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2.07% (36/58),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8.97%(11/5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9,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1.88% (23/32),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6.92(7/26,x2 =6.21,P<0.05).VEGF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5.52%(38/58),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2.41% (13/5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2,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8.75% (22/32),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阳性表达率为30.77(8/26,x2=5.43,P<0.05).胃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SPF值明显相关;胃癌组织中HIF-1 α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胃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升高,且两者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HIF-1α和VEGF可以促进胃癌肿瘤细胞的增殖.

  • 核因子-κB p65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伟;翟晓梅;刘林嶓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 p65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0例鳞状细胞癌及4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NF-κB 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6.28±4.01)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1.62±0.9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F-κB p65阳性表达率(58.7%)高于正常皮肤组织(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05,P<0.01).结论 NF-κB p65蛋白可能参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形成,减少NF-κB p65蛋白表达的靶向治疗.

  • 肺腺癌及其脑转移肿瘤组织的转录组测序研究

    作者:时景伟;师庆红;陈欢;冯晓朦;王冀邯;孙志

    目的 分析肺腺癌原发病灶、癌旁组织、癌症脑转移病灶的基因表达.方法 收集1例患者肺腺癌原发病灶、癌旁组织、癌症脑转移病灶的组织样本进行测序,DEGseq算法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原发病灶中存在着845个基因表达失调(9个上调,836个下调,P<0.01);癌症脑转移病灶中存在着813个基因表达失调(229个上调,584个下调,P<0.01);与肺腺癌原发病灶比较,癌症脑转移病灶中存在着218个基因表达失调(130个上调,88个下调,P<0.01).结论 转录组测序可以同步、全面的获取组织样本中的基因表达信息;随着肺腺癌病灶发生脑部转移,差异基因呈表达上调的趋势.

  • 亚低温对急性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的影响及其治疗价值

    作者:庞永斌;郑元锋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机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作用及其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4至2015年我院收治的106例急性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后第1、3、5天血清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颅内压差异,以及3个月后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差异.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第1、3、5天血清HMGB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4.81 ±1.83) ng/L比(5.52±1.68) ng/L,(6.74±2.15) ng/L比(8.22±2.47) ng/L,(5.32±1.73) ng/L比(7.56±2.08) ng/L,P<0.05],亚低温治疗组第1、3、5天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22 ±0.38) ng/L比(1.72±0.31) ng/L,(1.57±0.42) ng/L比(2.18±0.41) ng/L,(1.42±0.39)ng/L比(1.87±0.47) ng/L,P<0.05],亚低温治疗组第1、3、5天血清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45.21±28.35) ng/L比(174.13±32.65)ng/L,(229.54±45.37)ng/L比(287.43±52.36) ng/L,(178.76±37.56) ng/L比(214.16±34.06) ng/L,P<0.05],且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第1、3、5天颅内压均较对照组低[(21.3±3.7) mmHg比(25.1±3.8) mmHg,(16.8±3.1)mmHg比(22.1±4.8)mmHg,(14.6±3.2) mmHg比(20.4±3.4) mmHg(1 mmHg =0.133 kPa),P<0.05],治疗完成3个月后亚低温组患者整体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能通过降低血清HMGB1和炎症水平达到治疗急性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

    作者:姚金科;曾宪成;黄延年;张晓;徐鋆耀

    目的 探讨运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对肝外胆管结石进行切开探查取石及一期缝合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选择性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113例(腹腔镜组)及开腹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141例(开腹组),两组患者的手术经过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术后发生胆瘘3例(2.7%),开腹组术后发生胆瘘4例(2.8%),两组胆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腔镜组为(2.00±0.11)d,开腹组为(2.66±0.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为(7.39±0.14)d,开腹组为(8.98±0.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选择性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一期缝合安全可行.

  • 谷氨酸及其受体在白质病变中的作用

    作者:尧小龙;丁卫;张华楸

    中枢神经系统白质主要由神经元轴索和髓鞘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构成,除此以外还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等.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谷氨酸受体(GluR)在脑白质的各细胞组分中的分布、信号传导机制与脑皮质存在一定差异,同时由GluR和(或)谷氨酸转运体(GluT)介导的兴奋性损伤在多种白质病变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现通过回顾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介绍谷氨酸(Glu)在白质病变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血小板激活因子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王元一;孙利波;文思敏;尹若峰

    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是一种内源性合成分泌的磷脂炎性介质[1],其来源多为宿主防御细胞如抗原作用下的免疫球蛋白E (IgGE)、未成熟的巨噬细胞、激活状态下的嗜碱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2-4],合成部位多位于细胞膜[5].PFA的血浆浓度很低,但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炎性介质,它在各种急、慢性炎症疾病中起重要作用[6].

    关键词:
  • 抗癌1号/分化抗原簇82基因在抑制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董剑锋;周培志;尹森林;姜曙

    抗癌1号(KAI1)基因是1995年Dong等[1]从人前列腺癌杂交细胞中克隆出的转移抑制基因,其位于人染色体11p11.2上.其表达产物分化抗原簇82(CD82)属于跨膜四分子交联体超家族分子3型薄膜蛋白,有4个疏水跨膜区和一个包含3个潜在的N端糖基化位点细胞外亲水区,共同参与增强细胞间的黏附,抑制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2].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论述KAI1/CD82在抑制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 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策略

    作者:赵学敏;韩春雷;孟凡刚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由RNA聚合酶Ⅱ转录而来的产物,在生物体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lncRNA认识的深入,IncRNA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但是,目前对lncRNA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对lncRNA的功能、作用机制及与疾病的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现就目前所用到的lncRNA研究策略加以重点概括总结.

    关键词:
  • Kruppel样因子2在肝肾中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忠忠;钟自彪;李明霞;杨静;唐陈伟;王洁;熊艳;王彦峰;叶啟发

    随着移植技术的成熟和抗免疫排斥反应治疗的日趋完善,供体缺乏成为制约器官移植发展的瓶颈.为保障我国器官移植健康持续发展,2015年1月1日起,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将成为器官移植的主要来源.但是,DCD供体因存在较长时间热缺血,且对不可避免的低温储存损伤较为敏感,器官质量与活体比较明显较差[1].因而DCD移植对维护供体器官的质量要求更高,所以更加重视DCD供肝供肾的保存方式.现DCD供肝供肾的保存方式主要是冷保存和低温机械灌注.

    关键词:
  • 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变性新的体外实验细胞模型的建立

    作者:赵海康;李立宏;潘力;于军;方伟;夏毅;汪鑫;高国栋

    目的 建立帕金森病(PD)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变性新的体外实验细胞模型.方法 检测不同浓度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致原代培养的小鼠中脑腹侧多巴胺神经元损伤的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轴突的形态学变化、存活神经元的数目、轴突的长度和数目,以及凋亡多巴胺神经元的数目.噻唑蓝(MTT)比色检测细胞活力在MPP+处理2~24h的不同时间点进行.结果 10.0μmol/L的MPP+作用24 h导致多巴胺神经元显著的轴突变性.神经元的数目、轴突的长度和数目均分别减少50.39%、59.80%、35.70%.结论 10.0 μmol/L的MPP+作用24 h造成的体外实验模型可以有效地反映帕金森病的轴突变性.

  • 草酸钙结石小鼠模型的构建

    作者:吴柏霖;郭小林;王博涵;刘军;夏丁;杨欢;陈志强;叶章群;徐华

    目的 构建小鼠肾脏草酸钙结石模型.方法 使用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每天接受不同草酸代谢前体物质腹腔注射处理,包括乙醇酸80 mg/kg和120 mg/kg、乙醛酸80 mg/kg和120 mg/kg、草酸钠140 mg/kg和210 mg/kg,观察小鼠生存情况及体质量变化,肾脏切片行Pizzolato's染色观察肾脏内草酸钙晶体形成情况.结果 乙醇酸80 mg/kg和乙醛酸80 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的生存影响小,乙醛酸80 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的体质量影响小.乙醇酸腹腔注射无法在小鼠肾脏形成草酸钙晶体,而乙醛酸和草酸钠可在肾脏切片上观察到晶体形成.草酸钙晶体在0~6d逐渐增加,6~9d处于平台期,9~15d逐渐减少.结论 乙醛酸80 mg/kg腹腔注射是诱导小鼠肾脏草酸钙结石的佳剂量,小鼠存在结石的形成期和清除期.

  • 微小RNA-203在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邓一帆;祝刚;黄小山;李百升;秦忠宗

    目的 培养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检测微小RNA-203(miR-203)在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中的表达,并观察其对肿瘤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对胶质母细胞瘤组织行体外原代培养,以CD133为标志物,免疫磁珠法分选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分选所得细胞的CD133、巢蛋白(nestin)、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从而鉴定肿瘤干细胞.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分选后CD133+细胞、CD133-细胞miR-203的表达;将miR-203模拟体和无意义寡核苷酸链(NC)分别转染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作为miR-203、NC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转染后24、48、72、96、120 h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仪细胞检测转染后3d细胞凋亡率.结果 培养的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成球样生长,表达干细胞标志物CD133、Nestin,分化后细胞表达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物GFAP、神经元的标志物MAP2;分选后CD133+细胞中miR-203的表达低于CD133-细胞;转染miR-203后24、48、72、96、120 h组的细胞生存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miR-203组的细胞凋亡率为(9.74±2.81)%,高于NC组的(3.95±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调miR-203可能成为针对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的基因治疗策略.

  • 微小RNA Let-7b靶向CD147对大鼠垂体腺瘤GH3细胞侵袭性的影响

    作者:谢仕刚;邱鹏;杨伟;张玉宝;徐同江;徐广明

    目的 探寻微小RNA Let-7b(Let-7b)在大鼠垂体腺瘤GH3细胞中的靶基因,并观察其对GH3细胞侵袭性生长的影响.方法 利用TargetScan、PicTar、MiRanda 3种不同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靶基因进行筛选;设计Let-7b模拟物(Let-7b mimic)及反义寡核苷酸链序列(AMO),采用慢病毒转染,分别外源性导入Let-7b mimic以增加Let-7b的表达量、AMO互补结合以阻碍Let-7b功能实现,转染不含有大鼠同源序列的空白病毒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FQ-PCR)检测各转染组Let-7b表达量的改变;Weste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GH3细胞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剂(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量的改变;Transwell细胞小室侵袭实验研究各组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大鼠GH3细胞中,Let-7b与CD147存在直接的靶向关系,并对CD147、MMP-9蛋白表达及细胞的侵袭能力有明确的抑制作用.转染mimic组的GH3细胞Let-7b的表达量是空白对照组的(9.56±0.51)倍,CD147、MMP-9蛋白表达降低,细胞的侵袭性生长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AMO组的GH3细胞Let-7b的表达为对照组的(0.31±0.01)倍,CD147、MMP-9蛋白表达量增高,细胞的侵袭能力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自然生长组Let-7b的表达量、CD147、MMP-9蛋白表达量及细胞侵袭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t-7b靶向CD147对GH3细胞的侵袭性有抑制作用.

  • 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在U251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中的作用

    作者:朱蒙;周华;张辰;赵鹏飞;陈磊;赵恺;王垒垒;于圣平;杨学军

    目的 观察应用RNA干扰沉默U251人胶质瘤细胞中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的表达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Pyk2短发夹RNA(shRNA)和对照shRNA分别转染U251细胞,并将细胞分为Pyk2 shRNA组、对照shRNA组及未处理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U251细胞中Pyk2的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采用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前后U251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转染前后细胞黏着斑的形态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侵袭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结果 Pyk2 shRNA组U251细胞中Pyk2的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明显下调.Pyk2沉默能显著抑制U251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分别达72%及75%.未处理组细胞黏着斑面积较小,呈细丝状,而Pyk2 shRNA组细胞黏着斑面积增大,呈点状或斑片状.Pyk2 shRNA组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4±0.07和0.18±0.06,显著低于未处理组(设定为1,P<0.05).结论 Pyk2沉默能够抑制U251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可能与其参与调控黏着斑的周转及MMPs的表达有关.

  • 微小RNA-140-5p抑制胶质瘤细胞株U251、U87增殖和侵袭性的研究

    作者:吴淳;李炎炎;李学涛;吴至武;程哲;韩勇;孙婷;周幽心;杜子威

    目的 分析微小RNA(miRNA,miR)-140-5p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观察miR-140-5p对胶质瘤细胞株增殖、凋亡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人脑胶质瘤组织与U251、U87MG细胞株中miR-140-5p的表达;用脂质体将miR-140-5pmimics转染至U251与U87MG细胞,同时设立空白及阴性对照组,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前后miR-140-5p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与凋亡;Transwell实验判断U251、U87MG的侵袭能力.结果 miR-140-5p在人脑胶质瘤组织及胶质瘤细胞株中表达明显低于非瘤脑组织,并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不断增加,miR-140-5p表达逐渐降低(非瘤脑组织、低级别与高级别胶质瘤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3、0.375和0.130,P<0.01).U251和U87MG细胞转染miR-140-5p mimics后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其中相对增殖率分别为61.22%与58.44%,穿膜细胞数亦减少了约50%,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P<0.01).转染miR-140-5p mimics后胶质瘤细胞株的凋亡率明显升高>12%(P<0.01).结论 miR-140-5p在胶质瘤组织中低表达,过表达miR-140-5p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株U251和U87MG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促进其细胞凋亡,并可有效抑制其侵袭力.

  • 瘦素对BV2小胶质细胞株炎性反应的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张博;叶雨;王宏;刘保龙;闫华

    目的 检测瘦素对体外培养的不同免疫功能状态下的小胶质细胞株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瘦素对BV2小胶质细胞株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体外模拟BV2小胶质细胞株炎性反应,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含2 mg/L脂多糖)、瘦素组(含2 mg/L瘦素)、脂多糖+瘦素组(含2 mg/L脂多糖和2 mg/L瘦素).药物干预24 h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流式细胞技术(FCM)、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结果 ELISA结果显示:瘦素组[(123.3 ±0.5)ng/L]较空白对照组[(114.6±1.1) ng/L]白细胞介素(IL)-1β分泌量升高,脂多糖+瘦素组[(134.0±0.5) ng/L]较脂多糖组[(142.4 ±0.3) ng/L]IL-1β分泌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M结果显示:瘦素组CD45、CD54的表达量(30.57±1.96、73.53 ±2.21)较空白对照组(21.64±2.58、61.22±2.81)升高,脂多糖+瘦素组(27.85±2.24、73.44±3.53)较脂多糖组(42.81±3.26、80.38±2.06) CD45、CD54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瘦素组(10.55±1.31、7.96±0.57、0.87±0.13)较空白对照组(8.18±0.56、5.44±0.29、0.78±0.05)细胞凋亡蛋白因子配体(FasL)、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升高,脂多糖+瘦素组(10.64±1.24、8.08±0.46、0.91±0.11)较脂多糖组(20.55±2.59、9.51±0.69、1.23±0.12)FasL、iNOS、TNF-α表达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瘦素对BV2小胶质细胞株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瘦素促进静息状态下BV2小胶质细胞株炎性反应;但对脂多糖诱导已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株,瘦素则发挥抑制其炎性反应的作用.

  • 胶质母细胞瘤原代细胞单克隆株的建立

    作者:周强;漆松涛;向伟;王海;张立;李宏;刘亚伟;陆云涛

    目的 建立胶质母细胞瘤原代细胞的单克隆株并观察记录不同单克隆株间细胞形态和增殖能力的差异.方法 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原代培养后进行纯化、单克隆培养、鉴定;定期观察单克隆细胞株的生长状况和形态特征,并比较其增殖能力的差异.结果 成功建立了23株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单克隆株,根据单克隆株形态不同,将其分为长伪足型和短伪足型,长伪足型伪足长(142.50±33.65) μm,短伪足型伪足长(31.33 ±5.72) μm,两者伪足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细胞增殖实验证明长伪足型单克隆细胞株增殖能力弱于短伪足型单克隆细胞株,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显示长伪足型单克隆株第10天吸光度值为0.85 ±0.13,短伪足型单克隆株吸光度值为1.31 ±0.2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单克隆细胞株形态和增殖能力的差异印证了肿瘤细胞的异质性.

  • 褐藻多糖硫酸酯对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张淑琴;宣博;王海成;杨广笑;何光源;陈明洁

    目的 观察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Fucoidan对SH-SY5Y细胞增殖、细胞糖氧剥夺损伤及糖氧剥夺/再灌注损伤的影响;采用碘化丙锭(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Fucoidan处理后细胞周期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和凋亡调控因子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低浓度Fucoidan促进细胞增殖,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药物作用48 h后,0,6~1.0 g/L Fucoidan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其中0.8 g/L Fucoidan处理组比对照组细胞增殖率提高63.6%,0.8 g/L Fucoidan对SH-SY5Y细胞的糖氧剥夺损伤及糖氧剥夺/再灌注损伤均有显著保护作用,细胞增殖率比正常无损伤细胞提高13.4%;0.8 g/L Fucoidan使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处理24h由10.89%增加至18.18%;提高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bcl-2)的表达,同时降低促凋亡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结论 低浓度Fucoidan在体外能明显促进SH-SY5Y细胞的增殖,显著降低缺氧缺糖导致的细胞损伤;它可能通过促进Cyclin A、Cyclin B1、CDK1和bcl-2的表达,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中的bax基因表达,实现其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 利多卡因减轻异氟醚对H4神经胶质瘤细胞线粒体的损伤

    作者:梁建军;郭明炎;李瑾;郑晓景;曹林;李英儒;林道炜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在异氟醚对H4神经胶质瘤细胞线粒体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H4细胞分成6组:对照组、3%异氟醚(ISO)组及3% ISO +40、60、80、100 mg/L利多卡因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电镜观察H4细胞线粒体形态,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活性的检测及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 3%异氟醚使H4细胞的凋亡率由对照组的(1.6±0.1)%增加至(33.5±3.3)%(P<0.05),分别加入40、60、80及100 mg/L利多卡因,H4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4±4.3)%、(17.4±0.6)%、(16.0±0.4)%及(13.3±0.7)%.3% ISO组可见线粒体出现肿胀,甚至不同程度的基质密度减少和嵴断裂以及空泡样改变;加入100 mg/L利多卡因,H4细胞线粒体形态接近对照组.复合酶Ⅳ的活性在3%异氟醚处理后明显降低(P<0.05),加入100 mg/L利多卡因后活性明显升高(P<0.05).3%异氟醚使H4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由对照组的(8.3±1.9)%降低至(2.3±0.2)%(P<0.05),分别加入40、60、80及100 mg/L利多卡因,H4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0.1)%、(3.2±0.6)%、(4.5±0.4)%及(5.6±0.3)%.100 mg/L利多卡因组H4细胞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结论 异氟醚可以引起线粒体损伤导致H4细胞凋亡,而足够浓度的利多卡因能够通过减轻线粒体损伤而减少H4细胞凋亡.

  • 竹节参皂苷Ⅴ对PC-12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

    作者:陈玲;宋佳;孙巧;彭维恒;黄徐英;任立权;陈继革

    目的 观察竹节参皂苷Ⅴ对损伤的PC-12细胞的修复作用以及对淀粉样前体蛋白样蛋白-1(APLP-1)和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制备PC-12细胞损伤模型,噻唑蓝(MTT)法测定竹节参皂苷Ⅴ对受损PC-12细胞增殖活力的恢复作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竹节参皂苷Ⅴ对PC-12细胞中APLP-1、ADAM-17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终质量浓度为15 μmol/L的Aβ25-35在作用于PC-12细胞12、24、48 h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13.15%、22.80%和9.80%,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β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24h)的基础上,竹节参皂苷Ⅴ作用6、12、18、24h时PC-12细胞的增殖率与模型组比较分别增高5.53%、7.74% (P<0.05)、9.60%(P<0.01)和2.07%.模型组中PC-12细胞中APL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明显上调,ADAM-1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明显下调;竹节参皂苷Ⅴ给药组中APL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相对模型组明显下调,而ADAM-17基因明显上调.结论 竹节参皂苷Ⅴ对Aβ25-35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有修复作用,推测是通过下调APLP-1的相对表达量,使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低量表达,并上调ADAM-1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使APP朝着非Aβ生成途径降解的方式来修复损伤的PC-12细胞.

  • 胶质瘤干祖细胞与巨噬细胞的社会活动:细胞连接、融合及胞释

    作者:王林;代兴亮;王海洋;王中勇;王爱东;董军;兰青;黄强

    目的 通过分析免疫细胞社会中的肿瘤细胞与宿主巨噬细胞之间的关系,探寻肿瘤细胞社会中打破免疫平衡的大事件.方法 共培养红绿双色荧光示踪的胶质瘤干/祖细胞与宿主巨噬细胞,置于活细胞工作站实时摄影缩时成像并视频分析目标细胞的社会行为.结果 相关细胞实时动态连续观察发现:(1)细胞间传递信息的连接管道的6种类型.(2)2个活跃细胞相互作用后变成1个细胞,即细胞融合;已融合的细胞与另一个细胞再融合.(3)融合细胞的命运有对称分裂产生子细胞和瞬间凋亡两种.(4)存在一个细胞进入另一细胞内后胞释现象.结论 胶质瘤干/祖细胞与宿主巨噬细胞间连接方式、融合、分裂及胞释过程,可作为胶质瘤干/祖细胞诱导宿主巨噬细胞恶变的细胞行为学依据,对进一步理解肿瘤细胞社会成员间的复杂关系有重要意义.

  • 沉默高半胱氨酸蛋白61表达对人脑胶质瘤U-87MG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付锴;江普查;宫睿;王伟

    目的 观察运用RNA干扰技术沉默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基因表达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针对Cyr61的小分子RNA干扰(siRNA)重组质粒载体pRNAT-绿色荧光蛋白(GFP)-Cyr61,转染人脑胶质瘤U-87MG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其对U-87MG细胞内源性Cyr61表达的影响;噻唑蓝(MTT)法观察U-87MG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其对相关调控元件核因子(NF)-κB和相关转录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达的影响;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分析Cyr61 siRNA转染U-87MG细胞后NF-KB的DNA结合情况;建立人脑胶质瘤裸鼠颅内移植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通过RNA干扰敲除Cyr61基因后脑胶质瘤的微血管密度(MVD)及相关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Cyr61 siRNA转染U-87MG细胞后在蛋白水平显著抑制Cyr61基因表达,其表达率低为34.02%;能明显降低U-87MG细胞的增殖活性,抑制率高达68.15%;NF-κB与MAPK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其表达率低分别为34.65%、38.25%.其信号通路中相关调控元件NF-κB的DNA结合活性明显降低,抑制率高为38.26%;种植Cyr61 siRNA转染U-87MG细胞的裸鼠胶质瘤MVD明显下降,抑制率达24.20%;PCNA蛋白含量也明显降低.结论 Cyr61 siRNA可抑制Cyr61在人脑胶质瘤U-87MG细胞及裸鼠胶质瘤中的表达,降低其信号通路中相关调控元件和转录因子的活性,并抑制人脑胶质瘤的生长.

  • 白藜芦醇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陶红;李明昌;王跃飞;王伟;陈谦学;余奇劲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过氧化氢(H2O2)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H2O2(100、300、500、800、1 000 μmol/L),作用不同时间(6、12、24 h)处理bEnd.3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然后采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RSV) (0.1、1.0、5.0、10.0、20.0、40.0、60.0μmol/L)与H2O2共处理bEnd.3细胞.实验为对照组、H2 O2组、RSV+H2O2组.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试剂盒检测LDH和SOD的活力;用Hoechst 33342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激酶B(Akt)的磷酸化水平、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bcl-2)、活化酪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 500 μmol/L H2O2刺激bEnd.3细胞24h,细胞的存活率降至50%左右(P<0.05);与H2O2组比较,bEnd.3细胞经实验浓度的RSV(10 μmol/L)处理后存活率由(46.5±5.0)%升高至(70.4±3.4)%(P<0.05),LDH活力由(161.0±2.9)%降至(108.0±3.3)%(P<0.05),SOD活力由(23.0±5.5)%升高至(50.7±14.7)%(P<0.05),同时细胞凋亡率由(7.12±0.59)%降至(2.24±0.37)%(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SV+H2 O2组β-catenin、磷酸化Akt (p-Akt)、bcl-2蛋白表达增强,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减弱(P<0.05).结论 实验剂量的RSV对bEnd.3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介导磷酸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和稳定细胞骨架而实现.

  • 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治疗处理人胶质瘤细胞长链非编码RNA差异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张善义;王圣文;李军亮;欧阳乐平;许新科;陈伟;陈程;李方成

    目的 探讨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治疗(HMME-PDT)处理后人胶质瘤U251细胞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使用HMME-PDT处理人胶质瘤U251细胞,提取RNA,体外反转录制备并标记为双链cDNA,在标准条件下与含有33 045条lncRNA及30215条mRNA的芯片杂交,计算机扫描荧光信号图像,分析lncRNA和mRNA表达谱的变化.结果 在HMME-PDT处理的人U251细胞中,lncRNA表达上调l 121条,表达下调1 025条;mRNA表达上调1 111条,表达下调935条(变化>2倍且P< 0.05).结论 HMME-PDT处理后人胶质瘤细胞lncRNA/mRNA发生明显变化,lncRNA与光动力处理后抗原呈递元件(APM)表达变化密切相关.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镁剂抗脑血管痉挛有效性Meta分析

    作者:杨洪宽;赵亚军;陈如东;何跃;于加省;陈劲草;陈坚;雷霆

    目的 探讨硫酸镁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Medline (OVI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及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收集硫酸镁预防性应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对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和既往Meta分析文献的“参考文献”逐条核对,对文献查漏排重.采用Jadad评分量表标准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9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2314例患者接受了不同指标的试验观察.与对照组比较,硫酸镁组能够降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R)=0.81,95%可信区间(CI):0.66 ~0.99,P<0.05];硫酸镁组与对照组aSAH后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97,95% CI:0.78 ~1.19,P>0.05).结论 与对照组比较,硫酸镁组对a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或者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有改善作用,但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缺氧预处理对神经元、神经干细胞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丽;曾晓鹏;叶军明;黄宽;王力峰;郭锐

    目的 观察缺氧预处理对神经元、神经干细胞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神经元、神经干细胞分成对照组(cell组),缺氧预处理组(a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b组)、缺氧预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组(a+b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otch1表达.结果 神经元、神经干细胞的a组(0.524±0.050、0.104 ±0.030)、b组(0.570±0.100、0.122±0.050)和a+b组(1.294±0.160、0.550±0.150) Notch1蛋白表达均高于cell组(0.394±0.060、0.031 ±0.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神经元、神经干细胞的a+b组(1.294±0.160、0.550±0.150) Notch1蛋白表达均高于各自的b组(0.570 ±0.100、0.122±0.050,P<0.05).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氧预处理后,两种细胞Notch1蛋白表达均上调,缺氧预处理使两种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otch1蛋白表达上调更明显.

  • 急性脑梗死患者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子-4、6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卢志刚;吕晓强;刘芸;黄家彬;孙圣刚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子(STAT)-4、STAT-6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ACI患者12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STAT-4、STAT-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同期健康体检者74例对照比较.按照多田公司计算ACI患者脑梗死体积,分为大、中、小梗死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中、重度损伤组,比较不同梗死体积与损伤程度时STAT-4、STAT-6和Hs-CRP水平的变化,并进行STAT-4、STAT-6与Hs-CRP之间的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ACI患者血清STAT-4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25.82±113.39)、(16.86±4.17) ng/L比(107.72±75.18)、(6.27±1.15) ng/L],STAT-6明显低于对照组[(305.89±117.26)ng/L比(421.65±107.7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体积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ACI患者血清中STAT-4和Hs-CRP水平越高,而STAT-6越低.血清STAT-4与hs-CRP水平正相关,而STAT-6为负相关(P<0.05).结论 ACI患者STAT-4、STAT-6和hs-CRPP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大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相关,可提示ACI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以及严重程度.

  • 人胶质瘤细胞中微小RNA-3175对同源异形盒基因家族成员B1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作者:马可;周海霞;田男;田宇;韩亮

    目的 观察在人胶质瘤细胞中微小RNA(miRNA,miR)-3175通过3'端非编码区(3'-UTR)对同源异形盒基因家族成员B1(HOXB1)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可见miR-3175与HOXB1基因3'-UTR相互配对,构建HOXB1基因3'-UTR野生型和变异型荧光素酶载体,生物合成miR-3175 mimics、miR-3175 inhibitor和各自阴性对照.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人胶质瘤细胞株(A172、U87)中miR-3175对HOXB1基因3'-UTR的调控作用.寡核苷酸转染24、48、72 h后,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miR-3175在人胶质瘤细胞株(A172、U251、U87)对HOXB1基因的表达调控.结果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提示共转染HOXB1基因野生型载体和miR-3175 mimics后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下降(P<0.05),A172细胞株荧光素酶活性下降(37.38±10.98)%,U87细胞株荧光索酶活性下降(24.62±3.22)%.与对照组比较miR-3175 mimics可下调HOXB1基因的表达,转染72h后HOXB1 mRNA表达水平在A172细胞株中下降(42.57±5.52)%,U251细胞株中下降(71.06±0.41)%,U87细胞株中下降(55.54±7.57)%;miR-3175 inhibitor可上调HOXB1基因的表达,转染72 h后HOXB1 mRNA表达水平在A172细胞株中升高(92.39±31.88)%,U251细胞株中升高(250.25±60.37)%,U87细胞株中升高(128.44±25.11)%.转染后HOXB1蛋白水平的变化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果.结论 HOXB1基因3'-UTR为miR-3175调控直接靶点,并且miR-3175 mimics为靶向负调控,miR-3175 inhibitor为靶向正调控.

  • 紫杉醇对海马神经元γ-氨基丁酸B型受体表达的影响及核因子-κB通路的调控作用

    作者:赵爽;李昭;王秀丽;刘飞飞;刘朋;郭跃先

    目的 通过给予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SN50)及其上游通路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s)抑制剂(SB203580),观察紫杉醇对海马神经元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受体)表达影响及p38MAPKs/NF-κB通路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取原代培养5d、浓度为1 ×109/L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组)、10 μmol/L SB203580处理组(SB组)、53 mg/LSN50处理组(SN组)、1μmol/L紫杉醇处理组(N组)、10 μmol/L SB203580+1μmol/L紫杉醇处理组(SB+N组)、53 mg/L SN50+1μmol/L紫杉醇处理组(SN +N组),培养时间为24 h,观察6组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早期凋亡率、NF-κB及GABAB受体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C组比较,N、SB +N和SN+N组海马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分枝均有所减少,而SB组及SN组的神经元形态结构基本正常.N、SB +N和SN+N组的海马神经元GABAB受体表达与NF-κB蛋白表达及早期凋亡率变化一致:与C组比较,N、SB+N和SN +N组的NF-κB蛋白(N组:3.452±0.654;SB +N组:1.729±0.461;SN+N组:1.604±0.361)、早期凋亡率[N组:(49.16±3.12)%;SB +N组:(31.18±3.02)%;SN +N组:(28.47±3.75)%]及GABAB受体表达(N组:0.381 ±0.014;SB +N组:0.243 ±0.013;SN+ N:0.268 ±0.027)均明显增高(P<0.05),SN组的NF-κB蛋白、早期凋亡率及GABAB受体表达则均显著降低(P<0.05),而SB组的GABAB受体表达及早期凋亡率则无显著变化(P>0.05);与N组比较,其余5组海马神经元NF-κB蛋白表达、早期凋亡率及GABAB受体均显著降低(P<0.05),但与SB组或SN组比较,SB +N组与SN +N组NF-κB蛋白、早期凋亡率及GABAB受体表达的增高幅度明显减少(P<0.05).而SB组与SN组,SB +N组与SN +N组比较,上述3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可通过上调NF-κB蛋白诱发海马神经元凋亡及GABAB受体表达增多,阻断NF-κB通路可下调GABAB受体表达,以减缓紫杉醇引起的细胞凋亡等中枢神经毒性,NF-κB在其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

  •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E1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芸;朱一硕;梅鹏金;陈晨;范月超

    目的 观察三磷酸腺苷(ATP)结合盒转运子E1基因(ABCEl)在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45例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脑外伤患者内减压切除的脑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BCE1的表达水平.另选取7例胶质瘤组织和4例正常脑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之间ABCE1表达量的差异.此外,应用小干扰RNA (siRNA)技术转染脑胶质瘤U25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ABCE1 siRNA对ABCE1蛋白的干扰效果和其靶蛋白核糖核酸酶L(RNase L)的表达,同时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增殖实验和凋亡实验检测ABCE1 siRNA对U25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ABCE1在正常组、Ⅰ~Ⅱ级组和Ⅲ~Ⅳ级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CE1的表达量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0.626,P<0.05).Western blot检测表明ABCE1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量也随之增高,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E1的siRNA转染U251细胞后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在48、72、96 h吸光度值分别降低了0.394、0.542、0.968;同时,ABCE1 siRNA组凋亡率为(12.730±0.580)%,与阴性对照组的(4.800±0.118)%和空白组的(3.830±0.086)%比较,其凋亡率均明显增高(P<0.05);当ABCE1下调后RNase L的表达量增加,干扰组与空白、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E1在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均表达,其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与其恶性程度呈正相关.ABCE1在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和凋亡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同时通过特异性抑制2-5A/RNase L通路,干扰胶质瘤细胞的生物特点.

  • 中枢神经系统潜在免疫机制与胶质瘤免疫治疗前景展望

    作者:雷霆;胡峰

    中枢神经系统一直被视为免疫特免的特殊部位,随着对其淋巴系统结构和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一观点被不断完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胶质瘤微环境中的重要免疫细胞,也是胶质瘤免疫治疗的关键细胞,不断探索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机制,可能为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微创外科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刘凤林;陈凌

    微创是外科操作技术的灵魂.20世纪末,得益于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微创外科得以兴起并迅速发展.目前,以消化内镜和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是内镜下治疗早期胃癌的主要方式.经内镜放置自膨式金属支架对于治疗胃肠道晚期肿瘤所致的消化道梗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腹腔镜胃癌手术已走向成熟,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已得到肯定,但还需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支持.同样,腹腔镜在结肠手术中应用的优势已经得到认可,并已被推荐作为结肠癌根治手术的可选方案之一.机器人辅助胃癌和结肠癌手术已显示出良好的术后近期疗效,但高额成本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

  • 胃癌腹膜转移综合治疗的若干进展

    作者:朱正纲

    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等国,胃癌术后腹膜转移复发所占比例已达到或超过50%,成为重要的术后复发类型.综合大量文献报告可见:(1)对T3或T4患者,在施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时,约有10% ~ 20%的患者业已存在腹膜的微小转移灶;(2)进展期胃癌中约有40%~60%的患者术后初且唯一复发灶发生在腹膜;(3)约20% ~ 40%胃癌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为腹膜转移复发所致.据文献报告,在日本每年约有4万余胃癌患者死于肿瘤复发,其中约70%与腹膜转移复发有关.因此,提高对胃癌腹膜转移复发重要性的认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对进一步改善胃癌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 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余佩武;罗华星

    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由于具有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瘢痕小、并发症也比较低等优势,在胃癌手术中逐步得到了开展.经过20余年的发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证实,腹腔镜胃癌手术微创优势明显,远期疗效同开腹胃癌根治术相当[1-5].

    关键词: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