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帕瑞昔布钠预先给药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吕帅国;董铁立;张清勇;杨现会;李廷坤;吕淼淼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预先给药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体质量250~ 300 g,随机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S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肺缺血再灌注+帕瑞昔布钠组(P组).阻断右肺门60 min后再灌注120 min制备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P组在夹闭右肺门前30 min腹腔注射帕瑞昔布钠5 mg/kg,S组和I/R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于右肺门再灌注2h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计算肺湿干重比和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计算bcl-2/bax比值,并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 I/R组和P组肺组织湿干重比值分别为6.34 ±0.19和5.28 ±0.17、凋亡指数分别为(21.5±2.1)%和(11.6±0.8)%,bcl-2蛋白分别为0.29±0.07和0.45±0.09,bax蛋白分别为0.34 ±0.05和0.18 ±0.04,bcl-2/bax比分别为0.85±0.05和2.50±0.0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预先给药可通过调节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 关节囊切开与未切开复位对兔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影响

    作者:胡海清;张松;张华;胡浩;王育斌

    目的 观察关节囊切开与未切开内固定复位对兔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8只)、关节囊切开复位组(O组,26只)和关节囊未切开复位组(C组,26只),采用手术结合钝性打击的方法制作股骨颈骨折模型,内固定复位;X线检查股骨颈骨折愈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磁珠技术检测术后外周血中骨钙素(BGP)水平和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镜下观察股骨头组织形态的变化并统计空骨陷窝率.结果 术后8、12周X线评分,O组分别为(31.6±4.8)、(34.4±7.6)分,高于C组(23.4±3.1)、(29.0±5.9)分(P<0.05);BGP水平和CEC数量,O、C组均较S组升高(P<0.05),O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O组空骨陷窝率分别为(2.4±1.1)%、(23.7±3.3)%和(11.6±4.8)%,C组较O组升高(P<0.05).结论 兔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后行关节囊切开内固定复位有利于骨折愈合,并可降低股骨头坏死率.

  • Toll样受体4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

    作者:郜亮;冯向先

    目的 观察Toll样受体4(TLR4)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中的表达及对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TLR4和Foxp3在42例CMM、36例色素痣及30例正常皮肤的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脂多糖(LPS)活化黑色素瘤A375细胞TLR4后Foxp3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设计并构建TLR4小干扰RNA(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A375细胞,检测TLR4基因沉默对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CD4+ CD25-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在CMM、色素痣及正常皮肤组织,TLR4、Foxp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28/42)、41.7% (15/36)、16.7%(5/30)和95.2% (40/42)、11.1% (4/36)、0% (0/30),TLR4、Foxp3在CMM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色素痣及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 =0.883,P<0.05).LPS活化A375细胞TLR4可显著上调Foxp3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TLR4基因沉默后再用LPS刺激A375细胞,Foxp3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肿瘤细胞对CD4+ CD25-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P<0.05).结论 TLR4信号通路激活可能通过上调Foxp3表达参与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逃逸.

  • 裸鼠肝癌模型中活化态肝星状细胞分泌血管生成素-1对肿瘤生长及微血管生成的影响

    作者:林楠;唐亚军;王旭天;方和平;周正;许瑞云

    目的 利用裸鼠肝癌模型观察活化态肝星状细胞(aHSC)分泌血管生成素-1(Ang-1)对肝癌生长及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裸鼠肝癌模型,实验组为肝星状细胞株(LX-2)与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混合注射(1∶1,100μl,细胞浓度:5 × 109/L),干预组为Ang-1表达抑制的LX-2细胞株(LX-2-siAng-1)与HepG2细胞混合注射;对照组为HepG2细胞单独注射.4周后测量肿瘤体积,同时检测Ang-1、Ang-2与血管标志物CD34的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 实验组肿瘤生长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445.3 ±43.2) mm3比(167.8 ±22.9) mm3,P<0.05),干预组肿瘤生长体积相对实验组明显减小[(235.4±16.5)mm3比(445.3±43.2) mm3,P<0.05];Ang-1及血管标志物CD34在肿瘤组织中分布一致;实验组中Ang-1、CD34的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高于干预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aHSC可通过分泌Ang-1促进肝细胞癌生长,并促进肝癌血管生成.

  •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癌的差异蛋白分析

    作者:陈佳玮;袁燕玲;王江燕;刘爱群;葛莲英

    目的 利用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筛选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胃癌的差异蛋白,以便寻找胃癌的生物学标志物和药物治疗靶标.方法 分别收集人胃癌细胞HGC-27及与Hp共培养24h的HGC-27的各组蛋白,iTRAQ试剂标记后利用强离子交换柱(SCX)分离,经串联质谱鉴定及相对定量;同时通过查阅Pubmed数据库中1995年1月至2014年7月公开发表的文献,其中使用任一种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Hp感染相关胃癌的差异蛋白;将iTRAQ数据与文献报道数据进行荟萃分析,对获得的差异蛋白采用PANTHER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聚类(GO)分析、PANTHER蛋白分类及路径(Pathway)分析.结果 通过iTRAQ标记鉴定出Hp感染相关胃癌细胞HGC-27的差异蛋白共47个,其中下调表达的37个,上调表达的10个.通过文献检索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7篇,其中2个以上实验室(包括iTRAQ实验)重复发现的蛋白为21个.将iTRAQ数据与文献报道数据荟萃分析得到65个差异蛋白,进行GO分析显示,生物学过程主要集中在细胞组分重组和各种代谢过程;分子功能主要集中在核酸、DNA结合,具有催化活性和转移酶活性;PANTHER蛋白分类主要为分子伴侣、结合蛋白、骨架蛋白、转氨酶和转录因子;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参与帕金森疾病通路、凋亡信号通路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通路.结论 筛选出多种与Hp感染相关胃癌的差异蛋白,为胃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能的生物学标志物和药物治疗的靶标.

  • 重症肌无力易受累肌群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

    作者:苏丽莎;朱明振;张清勇;张婧;赵雪;方华;高峰;张迎娜;程静林

    目的 通过对大鼠不同肌群乙酰胆碱受体形态学观察和含量测定,探讨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肌群易受累的原因.方法 分离正常大鼠膈肌、腓肠肌、肋间肌、胸锁乳突肌、心肌、眼肌、咀嚼肌和前肢肌等8组肌群,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乙酰胆碱受体(AChR)形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比较AChRβ1亚基基因含量.结果 8组肌群均可见红色AChR、绿色神经纤维和突触囊泡;8组肌群中AChRβ1亚基的表达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95.1,P<0.05),组间比较腓肠肌(25.49 ±0.31)、肋间肌(24.42±0.75)、胸锁乳突肌(22.20±1.23)、咀嚼肌(11.22 ±0.80)、眼肌(1.46±0.1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各肌群AChR含量的不同与累及不同肌群的重症肌无力发病率明显相关,可部分解释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后肌群受累顺序.

  • 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鼠胫骨骨不连

    作者:邵擎东;李宇飞;许天明;孙久一;江峰;严旭

    目的 探讨自体红骨髓移植在治疗胫骨骨不连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SD大鼠80只,截断其胫骨中段,灼烧骨折断端(包括骨膜),用克氏针钻入骨髓腔,制作胫骨骨不连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选取其中40只大鼠行自体红骨髓移植,在大鼠模型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穿刺2~3个点,抽取红骨髓,即刻在直视下将骨髓缓慢注入骨不连部位.另4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未行红骨髓移植.术后大鼠模型全身给予抗生素,清洁换药,骨折肢体制动等.3个月后处死大鼠,经大体标本、病理组织学及放射学检查确定两组大鼠模型胫骨骨不连愈合情况.结果 X线检查显示,行自体红骨髓移植组大鼠术后4周胫骨骨折骨不连区域可见不规则的新生骨阴影.术后8周,骨阴影增多,遍布骨不连区,密度增高.术后12周,自体骨髓移植鼠模型胫骨骨不连消失,出现髓腔.对照组大鼠模型胫骨骨不连未发生骨性愈合,骨缺损均存在.病理检查示:术后12周,移植组所有自体骨髓移植组胫骨骨不连已形成骨性愈合,中央的骨小梁明显减少,髓腔融合,但不规则,而对照组的大鼠模型,胫骨皮质变薄,甚至穿孔,无1例形成骨性愈合,骨缺损区为纤维组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大鼠模型方法简单,效果较好,可有效促进胫骨骨不连的愈合,恢复大鼠行走功能.

  • 脑红蛋白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志勇;王永安;熊敏;余化龙;李军;何宁;刘志刚;曾云

    目的 观察脑红蛋白(Ngb)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大鼠脊髓损伤(SCI)后所起的修复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BMSCs组、Ngb/BMSCs组、空白组,分别在SCI后向脊髓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含BMSCs的培养液、感染Ngb的BMSCs的培养液,空白组在SCI后不注射液体.分别于1、3、7、14、21 d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 (BBB)法进行评分.结果 损伤后1、3d,BBB评分分别为:空白组(2.76±0.50)、(3.70±0.76)分;NS组(2.72±0.53)、(4.06±0.77)分;BMSCs组(2.76±0.71)、(4.13±0.76)分;Ngb/BMSCs组(2.79±4.20)、(4.20±0.82)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随损伤时间延长,各组的功能评分分别为:空白组(5.22±0.64)、(6.16±0.78)、(7.54±0.90)分;NS组(5.72±0.94)、(7.61±0.76)、(10.87±0.91)分;BMSCs组(5.87±0.84)、(8.33±0.94)、(11.45±1.02)分;Ngb/BMSCs组(6.52±0.95)、(9.78±0.84)、(13.33±1.05)分;Ngb/BMSCs组的分值高于其他各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gb基因修饰的BMSCs可为损伤脊髓及时提供稳定高水平的Ngb,明显地促进大鼠SCI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 阿托伐他汀对脑外伤小鼠血脑屏障的影响

    作者:金卫篷;周源;王东;尉辉杰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外伤后小鼠血脑屏障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40只.生理盐水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采用液压打击法制作脑外伤模型.假手术组不进行液压打击.阿托伐他汀组打击后1h予阿托伐他汀(每天1 mg/kg)灌胃,连续14 d.生理盐水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第1、3、7、14天对各组小鼠神经功能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第1、3、7天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水含量、Evans Blue法检测血脑屏障渗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第3天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水平.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小鼠第7、14天mNSS评分(分)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6.33±0.71比8.33±0.70、3.44±0.73比6.11 ±0.60,P<0.05).造模后第3天,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80.06±0.15)%比(82.10±0.26)%]、Evans Blue(2.23±0.06比2.57 ±0.05)、Claudin-5检测值(0.61±0.01比0.29±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3、7天阿托伐他汀组小鼠MMP-9阳性表达量与生理盐水组小鼠MMP-9阳性表达量比较显著降低(220.16±9.70比311.67 ±5.99、203.00±4.94比288.83±8.52,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改善脑外伤小鼠神经功能,可能与阿托伐他汀对血脑屏障的影响相关.

  • 初级感觉神经元外周突预损伤促进受损中枢突修复的机制

    作者:陈学明;张衍军;赵鹏;刘亚东;冯世庆

    目的 通过Microarray技术寻找环磷酸腺苷(cAMP)表达上调的机制.方法 利用Microarray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寻找与初级感觉神经元外周突预损伤促进中枢突损伤修复有关的关键微小RNA(miRNA,miR),并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Western blot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反义miRNA寡核苷酸抑制剂和咯利普兰[磷酸二酯酶4A(PDE4A)抑制剂]等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预损伤组背根神经节cAMP在各时间均有升高,而后索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损伤组NF-200累计吸光度值(79 473.86 ±2018.15)明显高于后索损伤组(89 623.43±1 984.6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预损伤组和后索损伤组共有681个miRNA发生表达变化,预损伤组miR-139-5p在脊髓后索损伤后4h、3d和7d明显上调,而14 d开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预损伤组各时间点PDE4A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DE4A蛋白含量在脊髓后索损伤后4h、3d和7d下降.培养基中加入AMO-139抑制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miR-139-5p后PDE4A蛋白含量较未加入AMO-139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高.加入咯利普兰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轴突较空白神经元明显延长,而在加入咯利普兰的同时加入AMO-139则轴突长度与空白神经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级感觉神经元外周突预损伤使miR-139-5p上调,通过抑制PDE4蛋白的表达导致神经元内cAMP含量上升进而促进中枢突损伤修复.

  • 渥曼青霉素对急性胰腺炎并发肾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对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余伟;黄长山;王谦;丁月超;马超;黄涛

    目的 观察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对急性胰腺炎并发肾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探讨wortmannin对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80只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SO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和wortmannin 组,其中SO组、AP组和wortmannin组再分为3、6、12 h亚组,每组8只.胆胰管内逆行注射法制作AP模型,wortmannin组术前4h腹腔注射wortmannin.取外周血、肾脏和胰腺,分别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淀粉酶、肾脏和胰腺病理学检查和肾脏和胰腺中PKB、p-PK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检查.结果 AP组和wortmannin组术后3h大鼠肾脏和胰腺病理损伤程度、外周血清中尿素氮[(9.81 ±1.28)、(77.49±1.17)比(5.33 ±0.32) mmol/L]、肌酐[(62.19±5.84)、(55.12 ±5.27)比(45.13 ±3.01) μmol/L]、淀粉酶水平水平[(2931 ±619)、(2061 ±897)比(677±120) U/L]显著高于SO组(P<0.05),且术后6h和12h差异更加明显;术后12 h wortmannin组肾脏和胰腺病理损伤程度、外周血清中尿素氮[(16.51±2.00)比(21.16±2.57) mmol/L]、肌酐[(94.63±11.30)比(116.24±14.82) μmol/L]、淀粉酶水平[(3 264±932)比(7725±1 517) U/L]、肾脏和胰腺中p-PKB(1.01 ±0.24比1.23±0.30)和TNF-α(1.11 ±0.29比1.33±0.3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P组(P<0.05).结论 PI3K/PKB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在急性胰腺炎并发肾功能损伤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PI3K抑制剂wortmannin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胰腺炎并发肾功能的损伤.

  •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neu小分子干扰RNA对脑膜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惟佳;徐姗;王珊珊;胡雪梅;王淳良;梅金红

    目的 观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基因对脑膜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脑膜瘤Her-2阳性患者术后新鲜标本5例,原代培养细胞,用脂质体法干扰细胞Her-2基因后,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Her-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周期的变化.结果 转染后72 h,干扰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e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降56.3%和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组转染后72 h的抑制作用强,细胞增殖抑制率为50.08%,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18.11%,S期比例下降3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2/neu小分子干扰RNA可抑制脑膜瘤细胞的增殖活性.

  • 蛋白激酶C-核转录因子信号通路在急性胰腺炎肝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李建华;张水军;郭文治;邱新光

    目的 观察蛋白激酶C(PKC)-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在急性胰腺炎肝损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正常对照组(P组)、胰腺炎组(S组)和干预组(H-7治疗组,H组),每组30只.采用胰胆管逆行穿刺注射5%牛磺胆酸建立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分别在建模后第2、6、12小时处死大鼠并采集肝脏组织和血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PKC-α和NF-κB的活性,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中PKC-α mRNA的表达,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生化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结果 H组大鼠血清中TNF-α在2、6、12 h的含量分别为(0.733 6 ±0.026 6)、(0.787 0±0.020 6)、(0.862 0±0.026 2)μg/L,较S和P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大鼠肝组织中NF-κB在2、6、12 h阳性表达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33.534 6±2.049 1)%、(46.916 3±2.252 7)%、(57.868 5±2.195 8)%,较S和P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大鼠肝组织中2、6、12 h PKC-α mRNA表达分别为1.164 6 ±0.016 2、1.189 5±0.015 5、1.207 1±0.0165,PKC-α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83.988 0±1.2466、86.406 0±1.248 1、89.858 0±1.245 1,较S组和P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C-NF-κB通路在急性胰腺炎肝损伤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这一通路可以有效地减轻肝脏组织的损伤程度.

  • Transwell 3-D联合共培养促使人羊水克隆样细胞来源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作者:张胜利;范应中

    目的 探讨Transwell 3-D联合共培养促使人羊水克隆样细胞来源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 利用克隆杯,从人孕中期羊水标本中分离获得人羊水克隆样细胞来源干细胞,培养扩增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进行鉴定.利用Transwell小室联合共培养肝细胞诱导其向肝样细胞分化,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和细胞角蛋白-18(CK-18)在诱导后细胞中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利用克隆杯分离出的人羊水克隆样细胞来源干细胞CD44和CD90表达阳性,CD10、CD14、CD34、CD45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HLA-DR)表达阴性.诱导2~4周后,肝样细胞出现,检测证实这些细胞表达AFP、ALB、CK-18、GATA结合蛋白-4(GATA4)、肝细胞核因子(HNF)-1α和细胞色素20A(CYP20A)等肝细胞相关标志和基因.结论 Transwell 3-D联合共培养可以促使人羊水克隆样细胞来源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

  • 阿霉素-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缓释微粒局部治疗小鼠胶质瘤

    作者:李湖广;张建民

    目的 观察自制阿霉素-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缓释微粒在体内、外释药效果及对小鼠C6胶质瘤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合成阿霉素-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缓释微粒,检测其在人工脑脊液及20只正常SD大鼠脑内药物释放的情况.检测阿霉素-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缓释微粒对20只脑内荷瘤SD小鼠生存期的影响以及对20只SD小鼠皮下接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阿霉素-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缓释微粒在人工脑脊液和兔脑内可持续释放达30 d以上;局部控释化疗可明显延长脑内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实验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5 d.局部阿霉素控释化疗对于皮下肿瘤有明显抑制效应,与注射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皮下瘤体生长减慢甚至停止生长,两组之间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8,P<0.05),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为:对照组为6.4%、实验组为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9,P<0.05).结论 阿霉素-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缓释微粒的控释化疗在避免系统化疗全身毒性的同时,增加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 未孕与孕后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小分子非编码RNA表达谱的差异性分析

    作者:赵宏宇;巴明臣;于飞鸿;韩国栋

    目的 比较妊娠小鼠与未孕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中微小RNA(miRNA,miR)的表达差异,探讨早孕降低乳腺癌风险的机制.方法 使用miRNA基大芯片筛选出已孕和未孕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中差异表达的miRNAs,从中挑选变化幅度较明显的miR-132分析.然后,验证miR-132对小鼠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芯片结果提示,和未孕小鼠比较,已孕鼠的乳腺上皮细胞中miR-132表达水平上调约2.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鼠4T1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miR-132之后,可以抑制小鼠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下降2.3倍)及侵袭能力(下降2.1倍).结论 已孕和未孕鼠乳腺上皮细胞中miRNAs的表达差异性,可能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相关.

    关键词: 早孕 乳腺癌 微小RNA
  • 血液黏滞系数对颅内大型动脉瘤剪切力的影响

    作者:吴京;刘爱华;赵艺;符策基;彭汤明;钱增辉;康慧斌;吴中学

    目的 应用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不同血液黏滞系数对颅内大型动脉瘤剪切力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例颅内大型囊性动脉瘤患者脑血管三维影像数据,其中破裂动脉瘤3例,未破裂动脉瘤5例.应用CFD ICEM软件对动脉瘤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再进行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计算.在血液黏滞系数为0.002、0.004和0.012 Pa·s 3种水平时对颅内大型动脉瘤进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运算并比较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剪切力差异.结果 血液黏滞系数升高引起动脉瘤及载瘤动脉血流剪切力明显上升.血液黏滞系数为0.002、0.004和0.012 Pa·s时,相应的动脉瘤剪切力平均值分别为(2.79 ±2.23)、(5.27±3.72)和(11.05±7.56) Pa;载瘤动脉剪切力平均值为(5.61±2.59)、(9.56±3.74)和(22.56±12.41) Pa.在所有患者中,动脉瘤剪切力平均水平均低于载瘤动脉.结论 仅从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作用角度分析,血液黏滞系数的异常上升或下降都可能加重剪切力对动脉瘤壁的损伤,增加颅内大型动脉瘤破裂风险.在进行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相关研究时,有必要采用患者真实的血液黏滞系数,这样才能获得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

  • 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脏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基因甲基化调控调节性T细胞增殖和功能

    作者:王新星;李康;李帅;雷海燕;张茜;熊梦;阳历;汤绍涛

    目的 观察恒河猴轮状病毒(RRV)对BALB/c小鼠肝脏内调节性T(Treg)细胞的抑制作用是否与Treg细胞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有关,探讨其在小鼠肝脏自身免疫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60只7~9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腹腔注射空斑形成单位(PFU)=106 RRV感染24h和48 h,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生理盐水,Percoll非连续梯度分离单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小鼠肝脏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应用重亚硫酸盐修饰后测序法(BSP)检测BALB/c小鼠脾脏组织中分选出的Treg细胞DNA Fox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Western blot检测Foxp3蛋白的表达.结果 Treg细胞在正常对照组和RRV24、48 h占CD4+细胞比例分别为(5.26±0.21)%、(4.30±0.46)%、(3.60±0.19)%,RRV24、48 h的比例与正常对照组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RRV组24、48 hCpG岛甲基化程度分别为(2.78±0.33)%、(26.70±1.87)%、(41.18±3.67)%,各时间点甲基化率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Treg细胞Foxp3蛋白表达也明显下降,与RRV感染的时间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RV可以明显促进BALB/c小鼠肝脏中Treg细胞Fox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抑制Treg细胞的增殖和正常的免疫功能,这一过程可能参与了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生.

  • 中央柄设计对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颈骨折风险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高宗炎;高雁卿;郑稼;金毅;唐超;杨卫兵

    目的 观察表面置换股骨假体中央柄不同设计对置换术后股骨颈骨折风险的影响.方法 CT扫描1名63岁健康男性股骨近端,构建股骨近端有限元模型,以直径50 mm的Birmingham hip resurfacing(简称BHR)假体为模板,建立传统假体、短中央柄假体、无中央柄假体的模型,分别于中立位、外翻10°、内翻10°放置假体并骨水泥固定,模拟下肢单腿站立模式进行力学加载,加载强度0~6 kN,测量股骨颈骨折时的关节受力及初始骨折部位.结果 传统假体在内翻位放置时,与正常股骨颈比较,术后股骨颈力学强度下降20%,中立位时下降10%;无柄及短柄假体,术后股骨颈力学强度较正常股骨颈下降分别小于5%和3%.初始骨折部位,传统假体内外翻时与正常股骨颈有明显区别,其更接近与中央柄所形成的骨道,而短柄型及无柄型假体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传统假体中央柄设计会降低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颈的强度,同时初始骨折部位亦有所变化.而短柄及无柄假体,对内外翻放置(小于10°)时与正常股骨颈比较,力学强度和初始骨折部位接近,理论上可以降低术后股骨颈骨折的发生风险.

  • 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缓解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肝脏损伤和炎性反应

    作者:黄晓雷;陈岱莉;齐晓非;曹君;李元涛

    目的 观察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对大鼠失血性休克诱发的肝功能损伤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低剂量BML-111+失血性休克-复苏组、中剂量BML-111+失血性休克-复苏组、高剂量BML-111+失血性休克-复苏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中肝功能相关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内皮素-1(ET-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胞质p65、κB抑制蛋白(IκB)-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胞核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0.5、1.0、2.0 mg/kg BML-111分别使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下降22.7%、37.1%和46.1%(P<0.05);0.5、1.0、2.0 mg/kg BML-111分别使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血浆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下降40.6%、52.7%和60.9% (P <0.05);0.5、1.0、2.0 mg/kg BML-111分别使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下降39.4%、46.4%和58.2% (P <0.05).同时,BML-111缓解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肝脏iNOS和ET-1表达水平升高和核因子-κB (NF-κB)-p65信号通路激活(P<0.05).结论 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可通过抑制NF-κB-p65缓解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肝脏损伤和炎性反应.

  • Toll样受体4在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邹瑞;李婧伊;祁春春;杨玉龙

    目的 观察家兔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Toll样受体4(TLR4)的动态表达过程,探讨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与TLR4激活的相关性.方法 建立家兔胆管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仅行解剖肝门手术,不进行缺血及再灌注,实验组各组缺血时间均为2h,再灌注时间分别为0、6、12、18、24 h,在不同的再灌注时间点取材,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胆管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观察TLR4在胆管上皮细胞上的表达,检测静脉血中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KP)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在不同的再灌注时间点,胆管上皮细胞内可见有TLR4的表达,阳性细胞数分别为假手术组(8±2)个,I/R 0、6、12、18、24h组为(26±11)、(49±6)、(98±14)、(38±7)、(18±5)个,各实验组各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GGT、AKP指标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12h达高峰[分别为ALP:(3.22±0.82) IU/L;GGT:(96.17 ±23.20) IU/L;TBIL:(6.30±1.03) μmol/L]后逐渐下降,实验组较对照组变化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4的激活参与了家兔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承受2h以内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肝细胞、胆管上皮以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等可逆性损伤为主;TBIL、GGT、AKP可作为检测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指标.

  • 血管生成素1/酪氨酸激酶受体2系统与门静脉高压大鼠食管壁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

    作者:王亚飞;党晓卫;徐韶凯;李海;李路豪;李素新;李林

    目的 制备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系统在门静脉高压大鼠食管壁组织的表达及其与食管壁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只(门静脉部分结扎+左肾上腺静脉结扎法制备门静脉高压模型),对照组20只(仅游离门静脉和左肾上腺静脉,不结扎),术后2周取大鼠食管下段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食管壁Ang-1、Tie-2的表达情况,并计数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分析Ang-1、Tie-2表达水平与食管壁血管新生的关系.结果 共37只大鼠门静脉高压模型建立成功(其中实验组17只,对照组20只).实验组Ang-1、Tie-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ng-1的表达水平与MVD无明显相关性(r =0.39,P>0.05),Tie-2的表达水平与MVD呈正相关(r=0.71,P<0.05).结论 门静脉高压大鼠食管壁组织中Ang-1、Tie-2、表达水平及MVD明显增高,Ang-1/Tie-2系统可能与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食管壁组织的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 抑制EphA7基因对肝癌细胞SMMC-7721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作者:张弓;郭文治;吴阳;唐哲;党晓卫;赵永福;张水军

    目的 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观察EphA7基因抑制对肝癌细胞SMMC-7721裸鼠移植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EphA7基因特异性小干扰RNA (siRNA)重组质粒采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左上肢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根据注射细胞的不同分为转染组、空载体转染组和未转染组.35 d后获取移植瘤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EphA7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的蛋白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载体转染组(0.390 0±0.086 3)和未转染组(0.421 9±0.0595)比较,转染组裸鼠移植瘤中EphA7 mRNA (0.191 1±0.020 4)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VEGF和Ang-2阳性染色的细胞明显较少且染色较浅,其蛋白的表达(0.360 9±0.075 2、0.334 7±0.088 2)明显低于空载体转染组(0.490 8±0.084 4、0.510 8±0.1048)和未转染组(0.555 9±0.075 4、0.5640±0.178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密度计算显示,转染组MVD平均值为42.88±12.80,明显低于空载体转染组(60.63±12.13)和未转染组(64.38±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制EphA7基因能下调肝癌细胞SMMC-7721裸鼠移植瘤中VEGF和Ang-2的表达,EphA7基因可能通过调节VEGF和Ang-2的表达实现对肝癌细胞血管生成的调控.

  • 人生存素、转化生长因子-β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基因慢病毒多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病毒包装

    作者:林亚洲;相宏飞;杨堃;陈伯华

    腰痛可引起严重活动受限,其中40%的患者存在椎间盘退变.因此椎间盘退变治疗十分重要.与以减轻症状为目的的传统治疗方法比较,应用基因疗法治疗椎间盘退变具期待[1].基因治疗对目的基因的选择及有效基因表达载体构建提出更高要求.生存素(Survivin)、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分别可在抑制凋亡、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及抑制其降解三个方面影响椎间盘退变,是椎间盘退变基因治疗的潜在目的基因.本研究旨在构建上述三基因重组表达载体并包装病毒.

    关键词:
  • 不同缝合方式和不同缝合材料对胆囊壁修复的影响

    作者:夏明峰;田虎;付真;张帅;温庆彬

    我们观察不同缝合方式和不同缝合材料对胆囊壁修复的影响,为胆囊壁修复的适合方式和适合材料的选择提供动物实验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选取12条健康比格犬,雌雄不限,体质量为10~13 kg.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小鼠单克隆抗体、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小鼠单克隆抗体、β-肌动蛋白(β-actin)小鼠单克隆抗体(Abcam公司).

    关键词:
  • 间充质干细胞对VX2肺癌模型化疗所致肝损害的作用

    作者:史岩;卢兆桐;郝喜娜;代尊强

    本实验通过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干预化疗所致肝损害的探讨,为临床应用MSCs治疗提供实验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新西兰大白兔52只,体质量3.0 ~ 3.2 kg;MSCs(济南军区总医院干细胞研究中心赠送);VX2瘤株(东南大学实验室提供);吉西他滨(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3010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购于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 七氟烷后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作者:张静;余鹏;余树春;罗振中;刘琴;华福洲;陈勇;徐国海

    心脏手术过程中常不可避免的发生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七氟醚后处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关于七氟烷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是否与能量代谢有关尚有待研究.我们于在体I/R模型下给予七氟烷后处理,观察其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机制.

    关键词:
  • 钛颗粒诱导假体无菌性炎症模型

    作者:史高龙;董启榕;徐炜;佘昶;黄群

    颗粒相关性炎症是影响人工关节寿命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炎症早期轻微的病理变化无明显的影像学表现.本研究旨在观察钛颗粒相关性炎症所致骨组织微观结构及骨代谢血清学指标变化.一、材料与方法1.模型建立:16只雄性新西兰白兔,体质量为(2.1±0.2) kg,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暴露股骨远端,经股骨髁间窝植入直径3.5 mm、长15 mm的钛棒假体.假体植入前,实验组髓腔内注入0.2 ml Ti颗粒悬液(0.5 g/ml);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

    关键词:
  • 术前B型利钠肽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预测肺癌术后房颤

    作者:陆世民;黄兴;王欣;王洁;许林;任斌辉

    房颤是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这些房颤持续时间短暂,但仍有患者出现血液动力学恶化或血栓栓塞,我们通过检测术前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评估其是否可作为预测肺切除术后房颤发生的指标.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共112例肺癌肺切除患者,男74例,女38例,其中全肺切除7例,肺叶切除105例.术前1d采集静脉血5 ml,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试剂盒检测BNP和NT-proBNP浓度,试剂盒为美国R&D公司产品.

    关键词:
  • 酸敏感离子通道1a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在酸诱导的终板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袁凤来;李霞;姜东林;何新龙;徐瑞生

    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软骨终板退变.椎体软骨终板退变与椎间盘退变呈正相关,而终板软骨细胞是终板生理功能维持的关键.如何阻止软骨终板内软骨细胞损伤,将是预防软骨终板乃至整个椎间盘退变的关键.酸敏感离子通道1a (ASIC1a)是新发现的一类对酸敏感的阳离子通道,其主要通过介导钙离子内流发挥作用[1],在脑缺血等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我们前期研究结果显示ASICs在终板软骨细胞的表达[2].本实验旨在观察ASIC1 a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在酸诱导的终板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关键词:
  • 载脂蛋白M抑制脂多糖介导的小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

    作者:刘中华;罗光华;张俊;邵朋朋;梁云;刘洪尧;王志刚;徐宁;张晓膺

    载脂蛋白M(ApoM)可能与炎症及机体的应急防御反应有关[1].我们利用促炎物质脂多糖(LPS)诱导ApoM基因敲除(ApoM-/-)小鼠炎症模型,观察ApoM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 mRNA表达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RNA抽提试剂盒购自上海博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DNA首链合成试剂盒购自Thermo Scientific公司;TaKaRa TaqTM Hot Start Version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LPS购自Sigma公司;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ICAM-1、VCAM-1引物及探针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关键词:
  • 热休克蛋白70在大鼠梗阻性肾积水模型中的时序性变化

    作者:王涛;潘铁军;涂忠;宋健

    正常细胞低水平表达热休克蛋白(HSPs),应激时细胞会产生大量的HSPs,以HSP70敏感,在肾脏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建立大鼠梗阻性肾积水模型,观察其与HSP70表达水平的时序性变化,探讨HSP70与梗阻性肾积水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雌性SD大鼠64只,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UUO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两组组内再分为1、3、7、30 d组;每组8只.

    关键词:
  • 外周血N末端脑钠肽监测在老年患者外科补液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国刚;刘吉盛;富民;刘兆润;郭红;刘嘉文;石若玉

    作为外科补液的监测指标,中心静脉压(CVP)测量技术要求较高,影响因素及限制条件也较多;24 h液体平衡带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早期发现心功能变化.N末端脑钠肽(NT-pr BNP)在心脏中含量高,在心衰等循环超负荷时明显增高,其检测方法简单,无上述不足.我们拟分析老年患者外周血NT-proBNP与传统的补液监测指标的关系.

    关键词:
  • 食管癌患者氧化应激、凝血功能变化及其相关性

    作者:卢兆桐;颜文龙;路威;叶明亮;张梅;王飞龙

    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癌氧化应激、凝血异常程度及其相关性,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胸外科诊治的76例食管癌患者,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34~ 75岁,平均62.5岁,体质量(65±16) kg.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46例,两组间性别、年龄、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济南军区总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批准,所有入组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关键词:
  • 右美托咪啶对兔单肺通气非通气侧肺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卞清明;顾连兵;许仄平;李彭依;张静渊

    胸科手术采用单肺通气(OLV)可能诱发急性肺损伤.研究表明右旋美托咪啶具有明显的抗炎及肺保护作用[1-2].我们建立兔OLV模型,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兔OLV期间炎性反应及病理学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健康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双肺通气组(T组)、单肺通气组(O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

    关键词:
  • 改良6-羟基多巴胺建立不同毁损程度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作者:叶婧;伍兵;柯自立;林玲

    帕金森病(PD)主要是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退变,致使DA合成能力下降.6-羟基多巴胺(6-OHDA)模型是常用的模型之一,但损伤程度因其浓度及注射位点不同而存争议,对损伤早期大鼠行为学的观察比较缺乏.我们通过在同一位点注射不同浓度6-OHDA,建立不同毁损程度的PD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及免疫组织化学验证模型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关键词:
  •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对骨棘球蚴杀灭效果及神经安全性

    作者:徐万龙;塔依尔江·举来提;孙俊刚;周文正;袁宏

    本研究旨在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对鼠骨棘球蚴杀灭效果及周围神经的损伤,探讨IMRT对骨棘球蚴病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一、材料与方法选取股骨继发性棘球蚴病鼠50只,对50只鼠股骨棘球蚴病区分别给予40 Gy的IMRT放疗,于放疗1周后处死取材,取鼠股骨棘球蚴生发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法、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定量检测骨棘球蚴生发细胞的凋亡率.取相同位置的坐骨神经,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电镜、彗星实验观察坐骨神经神经元射线损伤.

    关键词:
  • 白藜芦醇对大鼠睾丸扭转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华锋;赵佳;徐道明

    睾丸扭转如果未及时复位时,将导致睾丸的生精上皮细胞凋亡,睾丸相关蛋白受到破坏,甚至导致不育[1].白藜芦醇(Res)在缺血疾病中有保护作用[2-4].我们通过建立大鼠睾丸扭转模型,观察Res对大鼠睾丸扭转损伤的保护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Res粉剂(陕西慧科生物有限公司);细胞凋亡检测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盒(Fermentas公司).

    关键词:
  •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对肺癌转移相关因子1的影响

    作者:夏迎晨;杨文涛;张福全;施立;朱蓉英;陈勇兵

    转移相关基因1(MTA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1].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相关因子1(XAF1)是新鉴定的肿瘤抑制基因,在许多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株中低表达甚至不表达[2].我们采用慢病毒为载体构建具有XAF1基因的稳转A549细胞株,在体外观察XAF1基因对MTA1蛋白的影响.

    关键词:
  • 原位移植性肺癌术后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孝天;曹明;孙青;孙宁波;朱强;王伟;臧琦

    原位肿瘤移植术后转移动物模型多见于肝脏、前列腺等腹腔脏器.由于肺脏及其周围环境的特殊性,在行二次开胸切除肿瘤时易导致动物死亡,致使理想的原位移植肺癌术后转移模型未见报道.我们将小鼠机械通气下一次开胸完成原位肿瘤种植和切除,以建立真实模拟人类肺癌术后动物转移模型.

    关键词:
  • 运动诱发电位对兔腹主动脉阻断脊髓损伤的预警

    作者:宋启民;费昶;陈春美

    我们应用兔腹主动脉临时阻断的方法来建立脊髓缺血损伤动物模型,探讨运动诱发电位对兔缺血性脊髓损伤的预警标准.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2只,体质量3.0 ~3.5 kg,雌雄不限.Epoch XP电生理监测设备(Axon syetem公司);刺激、记录电极;动物手术器械等.2.动物分组:对照组(n=6)用于了解麻醉和手术对诱发电位的影响;实验组(n=6):第一步骤根据腹主动脉临时夹闭后波幅下降程度分为0%、80%和100%组;第二步骤当骤波幅下降100%后分为5、10和30 min组.

    关键词:
  • 胰腺癌微小RNA-148a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肖卫东;王福飞;文武;熊海蔚;李勇

    本研究旨在观察微小RNA-148a(miR-148a)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AsP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收集30对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胰腺癌细胞株AsPC-1购自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细胞库;pcDNA3.1(+)Vector和LipofectamineTM 2000购于Invitrogen公司;限制性内切酶BamH I和EcoR I、SYBR(R) Premix Ex TaqTM试剂盒购于TaKaRa公司;ApoScreen Annexin V Apoptosis试剂盒购于Southern Biotech公司;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由北京奥科生物有限公司合成.

    关键词:
  •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兔肾研究

    作者:方刚;曾健滢;牛立志;梁冰;周亮;周序珑;汪媛;姚飞;李家亮

    我们利用不可逆电穿孔(IRE)技术对小型实验动物肾脏进行消融,探讨IRE技术对肾肿瘤消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及麻醉方法:新西兰白兔9只,雄性,体质量为(2.5±0.2)kg.麻醉方法参照文献[1].2.IRE消融术:设定IRE设备(美国AngioDynamics公司)的电极探针暴露长度为1.0 cm、电压1 500 V、脉冲长度70μs及针间距为1 cm.进针方向与肾脏纵轴面垂直,从肾脏厚径处插入探针1.5 cm后输出电脉冲,术程约1 min.

    关键词:
  • 盐酸戊乙奎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核因子-κB和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物表达的影响

    作者:涂玲;刘佳;梁颖红;龚艳杰;张宜花;杨璐;魏明

    核因子(NF)-κB是一种转录调节因子,在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等中起重要作用[1].而抑制NF-κB活性,可降低炎性介质转录,减轻中性粒细胞聚集,对再灌注损伤组织产生保护作用[2].本实验旨在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下NF-κB结合活性及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物(CINC)基因表达的影响.

    关键词:
  • 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Bmi-1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沈湘萍;陈艳;徐婷婷

    本研究旨在探讨Beclin-1和Bmi-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及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归档的病例资料完整的60例大肠癌手术标本,术前均未行放化疗.同时另取距离癌边缘5cm非肿瘤的癌旁肠黏膜组织石蜡标本60例为对照.其中男21例,女39例,年龄(40.5士6.1)岁.

    关键词:
  • 非呼吸机辅助呼吸下大鼠心梗模型的建立

    作者:马超;法宪恩;柳兵;周玉阳;黄真锋

    制作大鼠心梗模型较多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造模,对动物损伤很大、步骤繁琐、耗时较长、动物术后恢复慢.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脱离呼吸机情况下,快捷有效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一、材料与方法选用50只健康成年SD大鼠,体质量200~ 300 g,雌雄不限,10%水合氯醛300 mg/kg腹腔注射麻醉,胸骨左缘心尖搏动强处开胸,钝性逐层分离肌组织,开睑器撑开第三至第四肋间,使用6-0无损伤缝合线从左心耳下1~2 mm进针,肺动脉圆锥旁出针,完成模型结扎后观察室壁变化,抽出胸腔内气体,逐层关胸[1].术后保温,抗生素连续应用3d.记录每只大鼠术前、术后(5、30 min、15 d)心电图变化;术后15 d处死全部大鼠,记录梗死部位外观和镜下形态.

    关键词:
  •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58例

    作者:李囡;曹中良

    创伤性血气胸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急症,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单纯胸腔闭式引流为主,当患者出现并发症或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时才行手术治疗[1].我们分析了我院胸外科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和开胸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旨在比较VATS与开胸手术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以探讨胸部创伤后血气胸治疗方法的选择及VATS可行性和先进性.

    关键词:
  • 右旋美托咪定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孙帅;刘艳萍;李红军

    本研究旨在观察右旋美托咪定(DEX)对大鼠原位移植肝缺血-再灌注(L/R)所致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光学显微镜(日本麦克奥迪公司);DEX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德国罗氏公司).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质量200 ~ 250 g,受体体质量略大于供体.

    关键词:
  • 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

    作者:周敏;牛朝诗;鲍得俊;程传东;丁宛海

    目的 观察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睾酮水平及其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实验组(脑胶质瘤病例组)及对照组(颅内良性肿瘤、功能性疾病等病例组)术前、术后静脉血睾酮水平,两组均进行开颅手术.结果 脑胶质瘤患者血清睾酮水平[男性:(15.25±4.68) nmol/L、女性:(1.17 ±0.59) nmol/L]明显高于颅内良性肿瘤或功能性神经疾病患者[男性:(10.81±2.51)nmol/L、女性:(0.42±0.34) nmol/L],脑胶质瘤手术后3~4d睾酮水平下降程度[男性:(8.62±4.66) nmol/L、女性:(0.55 ±0.13) nmol/L]较功能性神经疾病或颅内良性肿瘤患者明显[男性:(3.79±2.66) nmol/L、女性:(-0.45 ±0.12)nmol/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组术后6~9d血清睾酮水平变化与术后3~4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酮水平及其变化与胶质瘤密切相关,但与脑胶质瘤病理级别无相关性.脑胶质瘤患者血清睾酮水平均较颅内其他肿瘤和功能性神经疾病的血清睾酮浓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切除肿瘤后,胶质瘤组睾酮水平较术前明显减低;而在对照组,手术后睾酮水平稍降低,很快又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脑胶质瘤患者血清中存在睾酮代谢失衡与紊乱.

  • 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和脑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必飞;吴爱姣;孙鑫鑫;吴丹丹

    目的 探讨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脑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原发性大肠癌患者6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TAT3和Gli1在大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STAT3和Gli1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结果 STAT3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0.87%比11.59%,P<0.01),Gli1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5.36%比37.68%,P<0.01);STAT3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Gli1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 联合检测STAT3和Gli1有助于评价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判断其转移潜能.

  • RNA结合基序蛋白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磊;潘志坚;韩亮

    目的 探讨RNA结合基序蛋白3(RBM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103例胃癌、5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BM3的表达,分析其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RBM3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RBM3表达与T-分期[T1=1.97(0.00 ~3.00)、T2=1.66(0.00 ~3.00)、T3=1.09(0.00 ~3.00)、T4 =0.72(0.00 ~3.00),P<0.05]、M-分期[M0=1.15(0.00 ~3.00)比M1 =0.74(0.00 ~3.00),P<0.05]和分化程度[高分化=1.02(0.00 ~3.00)、中分化=0.91(0.00 ~3.00)、低分化=0.84(0.00 ~3.00),P<0.05]显著相关.通过Cox回归分析表明,TNM分期、RBM3低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RBM3可能在胃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蛋白低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预测因素.

  •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重症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毛丹;李军;张霜洁;熊敏;陈洁;唐冰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重症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治采用PELD治疗重症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其中男44例,女28例;年龄(45.4±3.6)岁.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为65 ~ 15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量为25 ~ 150 ml,平均65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6d.手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腰痛VAS评分分别为(7.92±2.35)、(2.75±1.80)、(2.32±1.27)和(1.88±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前ODI评分为(68.25±18.50)分,术后3个月为(23.54±17.45)分,术后半年为(20.23±14.10)分,末次随访为(15.52±5.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评定按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1.7%.结论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重症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且安全、微创.

  • 全麻手术不同时限七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研究

    作者:樊肖冲;马民玉;弓胜凯;张卫;黄琛;温媛媛

    目的 观察吸入不同时限七氟醚对全麻手术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72例全麻手术女性乳腺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n=18):吸入七氟醚0 min组(S0组);吸入七氟醚20 min组(S20组);吸入七氟醚45 min组(S45组);丙泊酚组(P组).S0、S20、S45组分别在气管插管并吸入七氟醚0、20、45 min,P组在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观察4组的起效时间、高峰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体内作用时间、4次成串刺激(TOF)恢复至90%的时间.结果 与P组比较,S0组起效时间、高峰时间、临床作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七氟醚20 min后,随吸人时间延长,起效时间逐渐缩短,S0[(106±56)s]>S20[(77±23)s]>S45[(63±22)s](P <0.05),高峰时间逐渐延长,S0[(23.1 ±6.1)min] <S20[(27.7±4.2)min] <S45[(34.7±4.1) min] (P<0.05),临床作用时间逐渐延长,S0[(34.2±4.3)min] <S20[(38.7±2.3)min] <S45[(47.9 ±3.8)min](P<0.05);恢复指数延长,P[(10.6±2.2)min] <S0[(14.0±6.7) min]、S20[(15.1±1.9)min]<S45[(23.6±3.9)min] (P< 0.05),TOF90%恢复时间延长,P[(52.0±3.8) min] <S0[(62.7±3.8) min]、S20[(63.4±3.6)min] <S45[(82.4±4.2)min] (P<0.05);随吸入时间延长体内作用时间逐渐延长,P[(43.3±3.4) min] <S0[(49.9±4.9)min]< S20[(54.8±4.7) min] <S45[(75.2±3.5)min] (P<0.05).结论 七氟醚对罗库溴铵具有增效作用,其增强效应随吸入时间延长而增强,两药合用时应注意随吸人七氟醚时间延长,减少罗库溴铵用量.

  • 组蛋白H3K9me3在胆管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李明岳;鲍世韵;刘嘉林;郑锦锋;许成裘;余小舫

    目的 观察组蛋白H3K9me3修饰在胆管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9例病理确诊的胆管腺癌组织和5例正常的肝外胆管组织,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联合芯片技术(ChIP-chip)检测两种组织细胞全基因组的蛋白H3K9me3修饰水平,进行基因验证,并检测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胆管组织细胞比较,胆管癌细胞全基因组范围共筛选出67个基因存在H3K9me3修饰显著差异,其中35个基因升高,32个基因降低.在癌细胞中,6个挑选基因[钙结合蛋白A2(S100A2)、GTP酶激活蛋白基因2亚型(ANAPC2)、CBFA2T3、GTP酶激活蛋白4(ARHGAP)、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3(RAPGEF3)、α型蛋白激酶C基因(PRKCA)]的H3K9me3修饰水平分别为:(3.51±0.21)%、(8.45±0.16)%、(0.89±0.27)%、(0.66±0.22)%、(0.04±0.01)%、(5.21±1.53)%,与正常胆管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其修饰水平与基因表达呈负直线相关(r=-0.539,P<0.05).结论 与正常胆管细胞比较,胆管癌细胞中多个基因的组蛋白H3 Kme3修饰水平存在显著改变;并导致了多个相关的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转录表达的改变.

  • 乳腺癌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和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α甲基化状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伟杰;宋丽杰;赵瑞华;马志俊;宗红;樊青霞;王留兴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与ERα甲基化状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0例正常乳腺组织和112例乳腺癌组织中DNMT1和ERα蛋白及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检测不同组织中ERα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结果显示:正常乳腺组织及ERα阳性乳腺癌组织中DNMT1的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较低,分别为10.00%、46.05%和15.00%、48.68%;而在ERα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较高,为81.11%和88.8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PCR结果显示:正常乳腺组织、ERα阳性乳腺癌组织、ERα阴性乳腺癌组织中ERα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10.00%、36.84%和86.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MT1的表达和ERα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DNMT1的表达和ERα启动子的甲基化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在乳腺癌组织中,DNMT1的表达和ERα的表达呈负相关;DNMT1的表达和ERα的甲基化率呈正相关.

  • 乙醇、微小RNA-219-5p对肝癌细胞中聚糖蛋白3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辉;曹会存;刘诗义;刘健;曹广劭;赵晓阳

    目的 观察乙醇、微小RNA(miRNA)-219-5p对肝细胞肝癌(HCC)中聚糖蛋白3(GPC3)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0例正常肝脏组织、120例HCC患者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中GPC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GPC3与HCC汉族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与饮酒、miRNA-219-5p相关性.结果 GPC3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在癌旁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为30%,正常肝组织中未发现其阳性表达,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348,P<0.01).在年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慢性肝病病史以及肿瘤大小方面,GPC3表达均未受到影响[x2(肝癌组织)=1.800、0.533、1.140、0.568,P>0.05;x2(癌旁组织)=0.179、0、0、0.714,P>0.05];在大量饮酒的患者中,GPC3阳性表达率为100%,在非大量饮酒的患者中,其阳性表达率为7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00,P<0.01),提示饮酒行为对GPC3的表达明显相关.结论 HCC的发生与miRNA-219-5p表达过低、GPC3蛋白表达过高有关,同时大量饮酒行为可能放大了此种效应.

  • 乳腺癌分子亚型中肺耐药蛋白和多药耐药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赵涓涓;张弘;汤俊;张军

    目的 观察乳腺癌各分子亚型中肺耐药蛋白(LRP)和多药耐药蛋白(MRP)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表达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5例乳腺癌组织进行分子分型,并检测LRP和MRP在乳腺癌各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各分子亚型及与雌激素受体(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之间的关系.结果 LRP在腺腔B型高表达(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P在腺腔A型、腺腔B型、过表达型、基底样型和裸表达型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0%、75.00%、54.55%、66.67%、7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RP与ER之间明显相关(r =0.28,P<0.05),与Her-2无明显相关(r=0.001,P>0.05);MRP与ER、Her-2均无明显相关(r=0.059,P>0.05;r =0.008,P>0.05).LRP和MRP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309,P<0.05).结论 LRP可预测乳腺癌尤其是腺腔B型乳腺癌的内源性耐药.

  • 显微镜手术联合麒麟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致弱精子症

    作者:邓志海;潘斌;洪余德;梁蔚波;陈洁

    目的 探讨显徽镜手术联合麒麟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合并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精索静脉曲张合并弱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纯显微镜手术组40例,手术联合麒麟丸组40例.结果 8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两组术后症状消失,术后两组精液常规和血液激素有明显改善,精子密度、精子量、精子活力(a+b级)明显提高、畸形精子百分率明显降低、术后的血清、精浆中的血清抑制素B(Inh B)、睾酮(T)含量明显改善,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含量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联合药物组[精子密度(22.46±2.58)×106/L、精子活力(a+b级)(60.43±3.14)%、Inh B(139.37 ±34.94) ng/L]比单纯手术组[精子密度(19.68±2.04)×106/L、精子活力(a+b级)(53.42±3.97)%、Inh B(128.75 ±6.94) ng/L]改善效果更佳(P<0.05),术后随访8 ~12个月,手术联合药物组受孕率为77.50%(31/40例),比单纯手术组受孕率55.00%(22/40例)效果明显(P<0.05).结论 显微镜手术联合麒麟丸治疗VC,对于术后的精子质量改善明显,疗效满意.

  • 吉西他滨与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观察

    作者:张鑫;肖博;陈松;胡卫国;李建兴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与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我院74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3 ~T4a期患者,其中34例患者直接行膀胱全切术,其余40例不愿直接行膀胱全切的患者接受2个周期的髂内动脉吉西他滨与顺铂新辅助化疗,化疗后膀胱镜活检,11例稳定或进展患者行膀胱全切,24例降级至T0 ~ T1期的患者继续接受3个疗程吉西他滨与顺铂全身化疗,之后进行经尿道电切,5例降级至T2 ~ T3期的患者接受膀胱全切.比较各组患者以及直接膀胱全切组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总生存率以及膀胱保存率.结果 GC组对GC治疗的总的反应率为51.6%,完全反应率为26.3%.3年总生存率在化疗组为49.7%,无化疗组为49.3%(P>0.05).3年无进展生存率在化疗组为34.9%,无化疗组为41.1% (P >0.05).接受新辅助化疗组中24.2%的患者保留了膀胱,化疗有反应的患者中总生存率为76.0%,完全反应的患者中总生存率为100.0%.结论 本组GC新辅助化疗治疗非转移性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与直接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比较,随访3年并不提高总生存率(OS)和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FS),但是相当比例的患者得以保留膀胱.

  • Jagged1和CD147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徐元成;俞晓菲;周杏元

    目的 探讨Jagged1和CD147在大肠癌组织中Jagged1和CD147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82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Jagged1和CD147的表达水平.结果 Jagged1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8.82%比16.47%,P<0.01),Jagged1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CD147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5.29%比21.18%,P<0.01),CD147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 Jagged1和CD147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Jagged1 CD147 大肠癌
  • 结直肠癌肝转移肝切除术前门静脉栓塞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李华驰;刘佩;陈双倩;周芬芳;王国洲;苏飞;马翔;谢伟;冯茂辉

    目的 探讨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治疗中肝切除术前门静脉栓塞(PV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BM等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肝切除术前PVE与无需PVE直接手术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对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肝衰竭发生率、死亡率及5年生存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8篇,676例患者,其中术前PVE组253例,直接手术组423例,分析显示术前PVE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直接手术组[比值比(OR)=1.91,95%可信区间(CI):1.02 ~2.15,P<0.05],术前PVE组与直接手术组术后肝衰竭发生率(OR=0.66,95% CI:0.34~1.30)、死亡率(OR=1.14,95% CI:0.43 ~3.01)、5年生存率[风险比(HR)=1.00,95% CI:0.73 ~ 1.3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切除术前PVE可使预计术后残存肝脏容积不够、手术风险大而被视为不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获得相对安全的手术切除机会,其远期预后与无需PVE的初诊可切除患者相当.

  • 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开始辅助化疗延迟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董帅军;韩保卫;王战会;李朝辉;韩鸿彬;许震;刘帅峰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开始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本科2008年至2013年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主要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术后开始辅助化疗时间的独立因素.结果 187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并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为6(4,8)d,手术至化疗时间间隔中位数为56(44,68)d,术后住院时间与手术至化疗时间间隔之间存在正相关(r =0.328,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造口术、淋巴转移度、吻合口漏和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P<0.05)是手术至化疗时间间隔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也独立的影响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开始辅助化疗时间早.结论 本研究鉴定出腹腔镜手术、造口术、淋巴转移度、吻合口漏和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开始辅助化疗时间的独立因素.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重;魏立;务森;陈晓;张宁;朱晓明

    目的 观察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KRAS和EGFR在NSCLC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186例NSCLC患者,记录其性别、年龄、肿瘤性质、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等各项临床相关资料.将肿瘤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提取肿瘤细胞DNA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测序,观察EGFR和KRAS在NSCLC原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变异.结果 (1)EGFR蛋白在NSCL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34.41%(64例),KRAS在NSCL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36.56%(68例).EGFR和KRAS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2)原发病灶与淋巴结转移病灶间KRAS基因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和KRAS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且其表达与变异与NSCLC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 一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引流与否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赵辉;王丹;李宁;王义生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系统总结评价一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TKA)引流和不引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数据库,并手工补充检索重要参考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纳入2014年3月之前一期双侧TKA引流与不引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PEDro量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25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37 ~ 84岁),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4个月(12 ~ 28个月).结果显示,一期双侧TKA引流组和不引流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17例和56例.在皮肤瘀斑方面,TKA引流组低于不引流组(P<0.01).在伤口愈合、伤口感染、水肿、深静脉血栓方面,TKA引流组与不引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期双侧TKA术后引流与不引流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 冠心病易感性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

    作者:崔勤涛;曹银利;张杰;付庆林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无亲缘关系冠心病患者242例(冠心病组)及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253例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10个SNP的基因型,统计分析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单倍型频率在冠心病组及对照组中分布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VEGF基因rs699947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7.3%比18.4%,x2=11.141,P<0.01,比值比(OR)=1.665,95%可信区间(CI):1.232 ~2.250];rs2010963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7.9%比36.4%,x2=13.593,P<0.01,OR=1.611,95% CI:1.249 ~2.077).结论 VEGF基因功能区rs699947及rs2010963 SNP位点可能与冠心病有关,携带有rs699947位点A等位基因及rs2010963位点C等位的个体可能更容易患冠心病.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CC趋化因子配体20表达水平及意义

    作者:张健;董荣坤;陈亮;汪启斌;黄建朋;张征;王佩;甘云辉;汪彪

    目的 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中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表达水平,分析CCL20表达水平与UC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入组52例UC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中、重度)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收集外周血,Trizol法提取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RNA,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CCL20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CCL20蛋白质表达水平,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外周血中CCL20表达水平,方差分析比较轻、中、重度UC患者CCL20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UC组患者外周血中CCL20蛋白表达为(2 040.03 ± 730.07) ng/L,对照组外周血中CCL20蛋白表达为(550.01 ±70.71) n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UC患者外周血中CCL20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 233.33±251.66)、(2300.01 ±300.00)、(3 034.56±152.75) ng/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患者外周血中CCL20表达增高,CCL20可能参与UC的发病.

  • 食管癌组织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

    作者:叶振铭;陈碧茵;吴瞿敏

    目的 探讨β-微管蛋白Ⅲ(TuBB3)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与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UBB3蛋白在72例应用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的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化疗疗效、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术后分期、1年生存率.结果 TuBB3低表达组化疗有效率优于高表达组(68.4%比41.2%),两组的手术切除率为94.6%和78.7%,术后分期降低率为62.2%和35.3%(T分期)、37.5%和15.6%(N分期),术后1年生存率为89.2%和68.8%(P<0.05).结论 TuBB3蛋白可预测应用紫杉醇新辅助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低表达者应用紫杉醇更能带来根治性手术切除率的提高及生存获益.

  • 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许冰;吴相稳;王虎;李小兵;师晓天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71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4、7、10天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围手术期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1)分期越晚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其术前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越高[0期:(141.5 ±71.4) μg/L;Ⅰ期:(205.5±89.0) μg/L;Ⅱ期:(267.1±123.4) μg/L;Ⅲ期:(446.5 ±227.9) μg/L;Ⅳ期:(289.0±0.0)μg/L],且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等无明显相关(P>0.05);(2)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第1天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升至高[(1 193.0±670.5)μg/L],第4天明显回落[(893.2±287.5)μg/L],第7天再次升高[(1 089.1±178.9) μg/L],10d时缓慢下降[(1 043.8±202.9)μg/L].结论 (1)术前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与食管癌贲门癌分期呈正相关;(2)手术创伤及术后早期弥漫性微血栓可导致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术后第7天D-二聚体再次升高考虑与患者术后前期卧床,导致体内血栓形成有关,但随着患者活动量增加,其水平逐渐下降.如患者手术7d后D-二聚体持续性升高,需警惕体内血栓形成可能.

  • 角化细胞生长因子和存活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齐博;卢家彬;赵宝生;李汉臣

    目的 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和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56例ESCC手术切除标本(ESCC组)、30例ESCC切除标本上、下断端(距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食管上皮(对照组)石蜡标本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并观察、评定KGF和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分析KGF、Suwivin蛋白的表达与标本来源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ESCC组KGF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1.09±0.03、0.25 ±0.1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11±1.27、0.36±0.0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GF蛋白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Survivin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ECSS组织中KGF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r=0.873,P<0.05).结论 KGF和Survivin可能在E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骨盆骨折合并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晓云;廖晓锋

    目的 分析骨盆骨折患者的疾病进展过程,评价骨盆骨折合并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436例骨盆骨折患者分为非实质性脏器损伤组和实质性脏器损伤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 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在所有骨盆骨折患者中占18.3% (80/436);高处坠落致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有较高的坠落高度(P<0.05);实质性脏器损伤组的初次血压显著降低(P<0.01)、ISS评分显著升高(P <0.05);ISS评分增高[比值比(OR) =2.137,P<0.05)和在急诊科即发生休克(OR=3.024,P<0.05)是合并实质性脏器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骨盆骨折患者,了解其外伤类型、坠空高度、评价ISS、是否合并休克有助于在第一时间判断这类患者是否合并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

    关键词: 腹部损伤 骨折 骨盆
  • 风心病瓣膜置换术中应用单极与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永久性心房纤颤的中远期疗效比较

    作者:吴玉辉;江蕊;杨林山;于仁斌;王涛;徐平;张金芳

    目的 比较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中应用单极及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永久性心房纤颤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共为151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永久性心房纤颤的患者术中同期行瓣膜置换及射频消融术,其中应用单极射频消融79例(单极组),双极射频消融72例(双极组).收集所有患者的术前资料,术后随访3~6年,获得患者术后即刻、出院时、3、6个月、1年及随后每年的十二导联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结果,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心功能、生活质量改善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心房纤颤消除率(窦性心律+结性心律)、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等.结果 与单极射频消融组比较,双极射频消融组射频消融时间长[(31.5±3.9) min比(17.1±2.5)min,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升主动脉阻断时间[(61.4 ±20.1)min比(57.0 ±21.6) min,P>0.05]及体外循环时间[(104.1 ±27.1)min比(93.9±37.9) min,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如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治疗(2/77比1/71,P>0.05)、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1/78比0/72,P>0.05)、二次开胸探查止血术(5/74比4/68,P>0.05)的发生率及死亡率(1/71比1/78,P>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安全性相似;术后住院时间[(13.6±4.7)d比(15.7±10.9)d,P>0.0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而双极射频消融组心房纤颤消除率高于单极射频消融组(45/27比36/43,x2 =4.342,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中应用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永久性心房纤颤中远期疗效优于单极射频消融.

  • 结直肠癌与微小RNA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廖波;魏少忠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处于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4位[1].在2013年,美国估计有142 820例CRC新发病例,50 830例CRC死亡病例[2].而在我国CRC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6位和第5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3].基于CRC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欠佳的严峻现实下,明确其具体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有效的诊治手段成为国内外研究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 人前列腺癌异种移植细胞株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嘉伟;赵炜;夏术阶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是全世界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2位的恶性肿瘤[1],2013年美国就有238 590例新发前列腺癌病例及29 720例相关的死亡病例[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前列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前列腺癌的治疗已成为泌尿外科研究领域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尽管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已不断提高,然而一旦发生转移,其治愈率明显降低,因前列腺癌而死亡的病例大多由于其发生对目前内分泌治疗高度抵抗的转移所致.目前能够模拟人前列腺癌所有因素的动物模型还不存在.

    关键词:
  • 百里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大文;李晟;木海琦;陈映鹤

    百里醌(C10H12O2)是从黑种草籽油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主要有效成分,已经被验证有抗癌的功效[1].黑种草是生长在地中海地区和部分西亚国家的一种调料[1].在民间医学中,其种子对支气管哮喘、痢疾、头疼、胃肠问题、湿疹、高血压、肥胖等问题有各种不同的治疗作用[1].国内外对百里醌的药理学研究多的就是其抗肿瘤作用.现就百里醌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包括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诱导凋亡作用、细胞周期阻滞作用、肿瘤转移抑制作用、抗血管生成作用、化学增敏作用等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 免疫缺陷动物、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动物模型

    作者:傅点;董杰;胡权升;田丰;李平;程文

    癌症即恶性肿瘤已成为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第1位死因.因此,对肿瘤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探索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也成为了当前医学研究特别关注的热点.肿瘤动物模型是肿瘤相关研究的重要工具,成瘤率和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是评价肿瘤动物模型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免疫缺陷动物和肿瘤干细胞(CSCs)等领域研究的快速发展,肿瘤动物模型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对免疫缺陷动物与CSCs的相关研究及其在肿瘤动物模型建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 组织工程气管细胞来源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飞;刘星辰;史宏灿

    组织工程气管通过将自体细胞与生物支架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构建新的组织进行替代治疗,目前已在临床应用中获得实质性进展.Macchiarini等[1]将患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软骨细胞及上皮细胞种植在同种异体脱细胞气管基质表面,在体外生物反应器培育成熟后进行原位移植,成功完成了首例组织工程气管临床移植.5年动态随访显示:组织工程气管本身完全保持开放状态,具有良好的血管化、呼吸上皮细胞再生、正常的纤毛功能以及黏液清除功能,无干细胞相关的畸胎瘤形成,患者具有正常的社交与工作生活能力[2].

    关键词:
  • 脂肪基质血管成分与泌尿生殖器官损伤修复

    作者:宋群;周六化;贾瑞鹏

    脂肪组织是一个多功能器官,包含成熟脂肪细胞和基质血管成分(SVF)等多种细胞成分.其中,SVF含有大量的干细胞,与骨髓干细胞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如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及抗炎、抑制免疫反应的能力,且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组织、器官的再生、修复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1].体外分离的脂肪SVF不需体外培养即可直接应用于研究,操作简便,又可避免细胞污染等问题[2].

    关键词:
  • 重组人程序化细胞死亡5蛋白对顺铂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严泽军;夏术阶;蒋军辉;谢国海;钱君海;蒋照辉;周成;程跃

    目的 观察重组人程序化细胞死亡5(rhPDCD5)蛋白对顺铂(DDP)诱导人膀胱癌BIU87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rhPDCD5蛋白和/或DDP对膀胱癌BIU87细胞抑制率的影响;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FCW)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rhPDCD5蛋白与DDP能有效抑制BIU87细胞的增殖.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显示,rhPDCD5+DDP联合用药组阳性细胞百分比为(31.62±2.33)%,显著高于单用rhPDCD5蛋白组的(9.61±0.42)%和单用DDP组的(14.12±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42,P<0.01).FCM检测结果显示,rhPDCD5+ DDP联合用药组凋亡率为(58.74±3.48)%,与rhPDCD5组的(18.84±1.23)%和DDP组的(21.25±2.27)%比较,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F=228.93,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较单用药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明显增强(F=12.60,P<0.01),bcl-2表达显著减少(F=12.20,P<0.01).结论 rhPDCD5蛋白可直接作用于BIU87细胞使细胞凋亡,并对DDP诱导的BIU87细胞凋亡有明显促进作用.

  • 微小RNA-100下调S100A4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迁移

    作者:刘辉;贾招辉;王晓彬;史海军;魏曙光;窦中岭

    目的 观察在膀胱癌细胞中微小RNA(miRNA,miR)-100对靶基因S100A4的调控及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基于Sanger数据库对miR-100进行靶基因预测,利用慢病毒Lenti-miR-100、Lenti-shS100A4感染膀胱癌细胞EJ、T24,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Western blot检测S100A4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高表达miR-100及敲低S100A4对膀胱癌细胞EJ、T24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RT-qPCR和Western blot表明,与对照细胞比较,高表达miR-100膀胱癌细胞EJ、T24中S100A4表达水平明显受到抑制(P<0.01),细胞的迁移数为(130.0±3.2)个,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1.5)个,P<0.01];S100A4基因沉默可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EJ、T24迁移能力,为(137.0±5.3)个(P<0.01).结论 miRNA-100可通过下调S100A4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迁移.

  • 肝细胞核因子4α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荣福;谭伟;付国

    目的 探讨肝细胞核因子4α (HNF4α)在肾癌与配对癌旁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手术切除的30例肾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HNF4α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HNF4α的蛋白表达,分析HNF4α mRNA表达变化与肾癌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HNF4α在正常肾脏组织肾小管细胞核内高表达,而肾癌组织细胞核内HNF4α表达显著降低;肾癌组织中HNF4α 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基本一致.30例肾癌组织中有22例(73.3%) HNF4α 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晚期肾癌患者(Ⅲ+Ⅳ期)HNF4α mRNA表达水平较早期肾癌患者(Ⅰ+Ⅱ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F4α mRNA表达下降与Fuhrman分级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HNF4α的表达水平与肾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肾癌组织中HNF4α表达的下降与肾癌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

  •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尿源性脓毒血症家兔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轶庠;袁也晴;魏育英;张学齐;黄建生;黄东龙;刘红燕;杨江根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尿源性脓毒血症家兔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健康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尿源性脓毒血症组(US组).采用肾盂内高压法制备家兔尿源性脓毒血症模型.分别于术后12、24、36 h检测血白细胞计数、肾功能、早期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肾组织中HMGB1 mRNA表达.结果 与同时间点Sham组比较,US组血白细胞计数[36 h(×109/L):17.22 ±0.32比9.54±0.24]、尿素氮(BUN)[36 h (mmol/L):11.71±0.35比7.14 ±0.12]、肌酐(Cr) [36 h(μmol/L):136.10 ±7.39比82.74 ±2.1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US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先升高后降低,12 h[TNF-α (ng/L):124.6 ±4.42比18.18±1.26;IL-6 (ng/L):120.5±6.99比51.65 ±2.26]和24 h[TNF-α (ng/L):96.94 ±7.95比19.04 ±0.89;IL-6 (ng/L):83.22±4.23比53.95±2.26]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组肾组织中HMGB1 mRNA表达逐渐升高,各时间点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源性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病程中,家兔肾组织HMGB1表达逐渐升高.

  • 猫肉瘤相关蛋白对前列腺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胡旭东;于德新;张志强;谢栋栋;王毅;张涛

    目的 探讨小RNA干扰技术(siRNA)沉默猫肉瘤相关蛋白(Fer)的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设计合成3组针对Fer特异的siRNA转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前后PC-3细胞中Fe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筛选出干扰效率高的小干扰RNA进行后续实验,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并分析细胞凋亡,观察Fer基因表达抑制后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利用RT-qPCR检测siRNA-1、siRNA-2、siRNA-3组的Fer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8、0.369、0.623,与阴性对照(N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以NC组FermRNA表达量为l,P<0.05),Western blot方法同样证实3组小RNA干扰组显著抑制PC-3细胞的Fer蛋白的表达,其中siRNA-1干扰效率高(P<0.01).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RNA干扰(Si)组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为(52.340±2.049)%,显著高于NC组(40.230±2.065)%,而在S期细胞比例为(35.040 ±3.810)%,显著低于NC组(50.650±3.693)%,两者与N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组细胞的凋亡率为(33.6±3.3)%,显著高于NC组的凋亡率(7.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Fer表达的抑制,细胞周期素(Cyclin) 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bcl-2)的表达显著下调,p21和活化型半胱氨酸-3的表达显著上升,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r-siRNA可抑制Fer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G1/S期转化,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 Med-19基因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廖义翔;周家杰;魏嵬;曾金敏;杨光华;陈忠军;严友纪;沈昊

    目的 检测Med-19基因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肾细胞癌的生物学特征与其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60例肾细胞癌组织、20例正常肾脏组织中Med-19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Med-19在正常肾脏组织中表达率为30.0% (6/20),而肾癌组织中Med-19的表达率为76.6% (46/60),提示Med-19基因在肾癌组织中显著上调(P<0.05);Western blot检测到Med-19蛋白表达的共48例,表达水平为0.618±0.125;但Med-19蛋白表达仅在2例正常肾脏标本中被检测到,其表达水平为0.076±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3,P<0.05);Med-19 mRNA的表达显示肿瘤标本中,50例检测到Med-19 mRNA的表达,其表达水平为0.863 ±0.081;Med-19 mRNA的表达仅在1例正常肾脏组织中被检测到,其表达水平为0.102±0.0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8,P<0.05).肾细胞癌组织中Med-19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肾脏组织(P<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Med-19基因mRNA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76,P<0.05).结论 Med-19基因在肾细胞癌中过度表达,有助于判断肾细胞癌恶性转变以及肾细胞癌发生浸润转移.

    关键词: 肾癌 Med-19基因
  • 沉默特异性核基质蛋白1基因对裸鼠前列腺癌DU145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毛立军;曹航;范利;李望;王军起;温儒民;陈家存

    目的 观察沉默特异性核基质蛋白1(SATB1)基因对裸鼠前列腺癌DU145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pSilencer3.1-SATB1、pSilencer3.1转染至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建立前列腺癌DU145荷瘤鼠模型,分为3组:转染pSilencer3.1-SATB1 DU145组、转染空质粒pSilencer3.1 DU145组和未转染DU145组,每组各8只.取浓度为2×1010/L转染pSilencer3.1-SATB1的DU145、转染空质粒pSilencer3.1的DU145和未转染的DU145细胞悬液0.2ml分别注射至各组裸鼠左腋皮下.每隔4d测量皮下移植瘤体积,绘制瘤体生长曲线.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瘤体SATB1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瘤体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表达.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移植瘤凋亡.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转染pSilencer3.1-SATB1 DU145组可有效沉默SATB1基因并成功构建了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第27天时处死裸鼠后,转染pSilencer3.1-SATB1 DU145组移植瘤体积(mm3)为708.9±69.1,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结果显示:转染pSilencer3.1-SATB1 DU145组平均凋亡率为(67.6±6.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Vimentin、MMP-2、E-cadherin在转染pSilencer3.1-SATB1 DU145组的平均值分别为102.8 ±9.7、120.3±17.8、407.0±13.9,与对照组比较,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构建沉默SATB1基因的前列腺癌DU145细胞荷瘤鼠模型.沉默SATB1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生长、促进其凋亡.沉默SATB1可能通过调控侵袭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MMP-2的表达水平.

  • 锌α2糖蛋白在输尿管癌患者血清中的差异性表达及意义

    作者:闫泽晨;张俊杰;郭飞;赵伟;余捷凯;郑树;顾朝辉;杨锦建;曾甫清

    目的 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 MS)技术筛选并鉴定输尿管癌的差异性表达蛋白.方法 选取输尿管癌患者血清标本20例(输尿管癌组),正常对照血清标本(对照组)20例,采用SELDI-TOF MS技术检测并收集相关数据,并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 MS)对筛选出的差异性表达蛋白进行鉴定.结果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差异性峰14个(P<0.01).对比各组差异性表达蛋白质峰值数据,筛选出质子数/电荷数(m/z)为4 222 Da的差异性表达蛋白1个,其在对照组及输尿管癌组中表达强度分别为12 003.33±3 234.93、18 144.66±2 047.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MALDI-TOF/TOF MS技术鉴定此差异性表达蛋白为锌α2糖蛋白(ZAG).结论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成功筛选出输尿管癌的血清差异性表达蛋白ZAG,该蛋白对输尿管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方面具有良好的价值.

  • CD44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都兴华;苏泽轩;丁泓文;陈洁;石利平

    目的 观察CD44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分为3组,Control组(n=10)只游离肾动脉但不阻断,1h后行左肾切除术(假手术组),IRI 1 h组(n=10)开腹手术阻断肾蒂肾缺血1h,再灌注1h后行左肾切除术.IRI24h组(n=10)行开腹手术肾缺血1h,再灌注24h后行左肾切除术.抽血检测血清可溶性CD44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肾脏CD44表达.结果 CD44在IRI 1 h组、IRI 24 h组中明显表达,在Control组中无表达.3组血清CD44含量分别为(0.32±0.06)、(13.25±3.22)、(8.41±1.76)μg/L,肾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百分率分别为(0.00±0.00)%、(35.50±4.50)%、(23.20±6.33)%,IRI1h组较IRI24h组表达更为明显(P<0.01).结论 CD44分子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细胞中有明显表达,CD44分子的表达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较为显著,24h后开始下降.

  • 大黄素通过非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依赖途径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李国灏;李文洲;万志华;陈琳;郭永连;李喆雯

    目的 观察大黄素对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AIF)和核酸内切酶G(Endo G)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素的非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依赖细胞凋亡途径.方法 实验分空白对照组、大黄素组、Caspase抑制剂干预组、大黄素+Caspase抑制剂组,噻唑蓝(MTT)法筛选大黄素的干预条件;流式细胞术检测干预后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AIF、Endo G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EM浓度在20 μmol/L以上能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株的增殖,其作用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当EM浓度为160 μmol/L时,48、96 h细胞抑制率分别为(59.76 ±3.90)%和(71.77±3.50)%.EM能显著增加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54±2.32)%比(4.54±1.26)%,P<0.05];与EM单独干预比较,EM+ Caspase-3抑制剂干预后凋亡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5.65±1.84)%比(4.54±1.26)%,P<0.05].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M及EM+ Caspase抑制剂均可显著增加AIF、EndoG mRNA及蛋白表达(P<0.05).结论 大黄素可上调前列腺癌细胞AIF、Endo G表达,通过非Caspase依赖通路而发挥促凋亡的作用.

  • 微小RNA-187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作者:洪善超;韩菲菲;王婷婷;谢新;陈国千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187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miR-187在6例高分化、18例中分化、9例低分化的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将miR-187抑制物和阴性对照分别转染至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中.细胞计数法(CCK-8)、平板克隆法检测miR-187对DU145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iR-187对DU145细胞株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提示,高分化组中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iR-187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癌组织miR-187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分别为3.018、3.91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组癌组织中miR-187表达是高分化组癌组织的3.047倍(P<0.05);低分化组癌组织中miR-187表达是中分化组癌组织的1.787倍(P<0.05).CCK-8检测结果显示下调miR-187表达后,DU145细胞增殖速度较未处理组及miR-187 NC组下降58.65%和5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下调miR-187表达后,细胞克隆形成率目较未处理组及miR-187 NC组降低14.5%,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培养24 h后miR-187 inhibitor组细胞间距离为未处理组和miR-187NC组的1.73、1.95倍.结论 miR-187在中、低分化的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DU145中的miR-187表达能够抑制前列腺癌增殖和迁移.

  • 前列腺炎样症状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关系

    作者:孙秀斌;陈凯;徐光玉;王世平;孟庆荣;吕涛;门同义

    目的 探讨男性人群中血清免疫球蛋白与前列腺炎样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调查统计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莱芜市人民医院和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健康体检的成年男性,终纳入1 500例.通过问卷调查采集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生活方式特点.抽静脉血测定血清IgA、IgG 、IgM.前列腺炎样症状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来确认.结果 成年男性中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病率为10.1%.在Logistics回归分析模型中,校正年龄、吸烟、运动、教育水平等混杂因素后,可见随着血清IgA水平升高,中度或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发病风险逐渐升高[比值比(OR)=1.61,95%可信区间(CI):1.09~2.38;OR=1.90,95%CI:1.30~2.78],并且IgA高组(>2.96g/L)还明显增加了疼痛症状(OR=1.89,95% CI:1.13 ~3.13)和排尿症状发病风险(OR =2.16,95% CI:1.36 ~3.45);而IgG和IgM与前列腺炎样症状及其个体成分症状的发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男性人群前列腺炎样症状有较高的患病率.升高的IgA与中度或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相关,说明免疫反应参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疾病过程,并与其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 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香草素受体亚家族4激动剂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作者:王宁;张燕林;Keshav raj Sigdel;王茵

    目的 观察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香草素受体亚家族4(TRPV4)激动剂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治疗组(各8只).治疗组大鼠给TRPV4激动剂GSA1016790A(30 μg/kg),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相同量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夹闭肾蒂,余处理同缺血再灌注组.各组分别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组织病理检查,同时行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中TRPV4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结果 GSK1016790A可以改善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的组织损伤.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治疗组中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228.4±32.62) μmol/L比(123.62±21.23) μmol/L、(35.65±13.9) μmol/L比(20.93±9.6)μmol/L,P<0.05],免疫组织化学及Real-time PCR检测显示TRPV4及eNOS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TRPV4激动剂GSA1016790A可通过血管舒张改善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

  • 膀胱移行上皮癌临床进展与微小RNA-107调节脂质代谢的关系

    作者:王智宇;顾朝辉;杨锦建;朱朝晖;曾甫清;魏金星

    目的 探讨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脂肪酸合酶(FASN)与膀胱移行上皮癌(BT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与微小RNA(miRNA,miR)-107、Snail1的表达相关性.方法 选用膀胱移行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48例,每例标本均选用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远端正常黏膜作为对照.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切除标本中的miR-107、Snail1、ChREBP、FASN的表达,并分析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ChREBP、FASN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12.278±4.035比8.442±7.658,13.536 ±4.776比9.183±6.112,P<0.05),其在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高于乳头状瘤,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14.963±5.367比10.738±5.332,14.558±7.728比9.738±5.332,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2) miR-107与ChREBP、FASN在BTCC中表达呈正相关,癌旁组织中miR-107、Snail1与ChREBP、FASN表达呈负相关(67.5%比32.4%,73.0%比27.0%,P<0.05).结论 ChREBP、FASN与膀胱移行上皮癌病理分级相关,miR-107可能通过调控ChREBP、FASN通路,改变肿瘤细胞内传统代谢通路,促进膀胱癌进展.

  • B7-H3单克隆抗体4H7的131I标记方法及体内生物分布

    作者:王功成;王云炎;张光波;颜成龙;侯建全

    目的 探讨鼠抗人B7-H3单克隆抗体4H7的131I标记方法,观察标记抗体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其在肾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生物学分布与显像.方法 采用氯胺T法进行标记,测定131I-4H7标记率、放化纯和稳定性.对131I-4H7体内分布及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观察131I-4H7在荷肾透明细胞癌(786-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的生物学分布,并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研究.结果 131I-4H7标记率为61.64%,放化纯为98.4%.131I-4H7在美国癌症研究所小鼠(ICR小鼠)体内代谢过程符合一级血药动力学二室模型,快相清除半衰期(t1/2α)为27.94 min,慢相清除半衰期(t1/2β)为1 634.74 min,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荷瘤小鼠实验研究中显示131I-4H7在肿瘤组织中停留时间较长,且皮下移植瘤摄取率较高,在24h达高,为3.15%ID/g.荷瘤鼠体内SPECT显像研究显示,131I-4H7组在各个时间点放射浓聚高于Na131I组.结论 131I-4H7易于制备,放化纯度高,标志物的稳定性好,可以达到实验要求.131I-4H7在肾癌荷瘤鼠中具有较高的摄取率和较长的滞留时间,具有良好的靶向性.

  • 吴茱萸碱通过增强细胞缝隙连接通讯改善前列腺癌PC-3细胞对顺铂耐药的研究

    作者:郑清水;许宁;李晓东;陈少豪;薛学义;魏勇;林云知

    目的 观察吴茱萸碱联合顺铂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GJIC)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PC-3细胞,分为顺铂组(5、10、15、20 μmol/L)和顺铂(5、10、15、20 μmol/L)+吴茱萸碱组(0.4μmol/L)作用PC-3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表达;荧光光漂白恢复技术检测细胞缝隙连接(GJ)功能改变.结果 顺铂组荧光恢复率分别为(41.93±1.30)%、(36.32±2.33)%、(30.81±1.43)%、(22.54±1.70)%,顺铂+吴茱萸碱组分别为(69.86±2.16)%、(50.03±5.00)%、(45.38 ±2.59)%、(34.01±4.01)%.与顺铂组比较,顺铂联合吴茱萸碱组荧光恢复率、细胞凋亡水平、Cx4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吴茱萸碱可改善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对顺铂耐药性,增强顺铂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杀伤作用.

  • 肾特发性草酸钙结石形成与骨桥蛋白的关系

    作者:徐刚;夏维;邹晓峰;张国玺;薛义军;刘全亮

    目的 观察特发性草酸钙结石(ICS)患者肾组织中骨桥蛋白(OP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尿液中骨桥蛋白(OPN)浓度,探讨OPN在IC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因患肾无功能行肾切除术ICS患者肾组织标本34例为实验组;同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远癌正常肾组织标本3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19例健康体检正常人为正常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肾组织中OPN mRNA及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实验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尿液中OPN浓度.结果 实验组肾组织OPN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2.040±1.200、0.776±0.071)均高于对照组(2.590±0.910、0.449±0.085,P<0.05);但实验组尿液中OPN蛋白浓度[(1.052±0.229) mg/L]均低于对照组[(1.579±0.256) mg/L)]和正常组[(1.498±0.155) mg/L,P<0.05].结论 肾小管上皮细胞OPN mRNA和蛋白的过表达及尿液中OPN浓度的降低可能是ICS患者肾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 前列腺素E受体4拮抗剂与透明质酸钠在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比较

    作者:谢云;吕夷松;董晓亮;张伟;姚友生

    目的 比较前列腺素E受体4(EP4)拮抗剂与透明质酸钠对透明质酸酶诱导的大鼠间质性膀胱炎(IC)的作用.方法 将50只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00 ~ 250 g),分为对照组15只(膀胱灌注生理盐水),模型组15只(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酶),拮抗组10只(AH23848),黏膜保护组10只(透明质酸钠).采用长期(1个月)间歇灌注透明质酸酶(4 g/L)构建大鼠IC/膀胱疼痛综合征(BPS)模型,尿流动力学检测膀胱功能,离体膀胱检测膀胱张力,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炎性因子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膀胱EP4和P物质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两次排尿间隔缩短[(145.62 ±44.96)s],膀胱容量降低[(0.40±0.07) ml],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 mRNA表达升高,膀胱中EP4受体和P物质表达升高(P<0.05).AH23848和透明质酸钠处理模型大鼠后,两次排尿间隔均延长,膀胱容量均提高,IL-6、IL-1β的mRNA表达均降低(P<0.05).但与透明质酸钠比较,AH23848能更好的延长两次排尿间隔[(427.52 ±54.24)s],增加膀胱容量[(1.19±0.09)ml].同时AH23848能明显降低膀胱P物质的表达(P<0.05),而透明质酸钠不能.另外模型组离体膀胱加入AH23848后,出现明显舒张[抑制率为(19.75±3.59)%,P<0.05].结论 与透明质酸钠比较,EP4受体拮抗剂AH23848能直接舒张膀胱肌,改善透明质酸酶诱导的大鼠尿频症状,同时缓解膀胱疼痛.

  • 维生素D和维生素K在大鼠肾结石模型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申长发;张海芳;谢娜

    目的 观察维生素D和维生素K与在肾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探讨肾结石形成机制.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普通饲料+自来水;诱石组:普通饲料+诱石剂;维生素D组:普通饲料+诱石剂,同时皮下注射维生素D,每只大鼠1万U/d,连续用药1周.维生素K组:普通饲料+诱石剂,并皮下注射维生素K3,每只大鼠4 mg/d,连续用药1周.收集第3、7天各组大鼠的24 h尿液,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滴定法和光电比色法测定尿晶体成分的浓度.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大鼠尿液中骨桥蛋白(OPN)含量.1周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肾脏石蜡切片,加入抗大鼠OPN多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肾脏组织OPN染色阳性的细胞数量.结果 (1)第7天时,维生素D组尿钙[(5.33 ±1.37) mmol/L]、草酸[(3.61±0.55) mmol/L]和尿酸[(2.34 ±0.35) mmol/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53±0.61)、(0.92 ±0.17)和(1.48 ±0.29) mmol/L],尿镁[(0.80 ±0.31) mmol/L]和尿柠檬酸[(3.55±0.57) mmol/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94±0.78) mol/L和(13.64 ±3.4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第7天时,维生素K组大鼠尿钙[(6.38±1.23) mol/L高于对照组[(2.53 ±0.61) mol/L],尿镁[(0.72±0.24) mol/L]和柠檬酸[(4.22 ±0.52) 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2.94 ±0.78)和(13.64±3.48) mol/L],尿草酸盐[(1.22 ±0.18) mol/L]明显低于诱石组[(3.26±0.60) 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用药3、7d后,诱石组[(52.86±20.59)和(46.85±18.69) μmol/L]、VitD组[(47.94±20.27)和(41.05 ±18.12)μmol/L]、VitK组[(58.11 ±22.06)和(57.06 ±21.54) μmol/L]尿OPN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VitD组降低多,与对照组[(60.15 ±22.46)和(59.75 ±22.68)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石组次之,用药第7天尿OPN含量[(46.85±18.69) μmol/L]与对照组[(59.75 ±22.68) 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可能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肾结石形成,而维生素K有抑制结石形成的作用.

  • 组蛋白修饰相关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活性的影响

    作者:何威;徐兆平;张荣明;祝宇;沈周俊;谢欣

    目的 观察组蛋白修饰相关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活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短发夹RNA (shRNA)使前列腺癌细胞DU145的44种组蛋白修饰相关基因发生沉默,观察哪些基因对DU145增殖呈正向调节作用.结果 44种组蛋白修饰相关基因中的9种基因[极光激酶A(AURKA)、组蛋白调节基因(HIRA)、多梳增强子1基因(EPC1)、拟南芥驱动蛋白2A基因(KAT2A)、拟南芥驱动蛋白2B基因(KAT2B)、拟南芥驱动蛋白5基因(KAT5)、拟南芥驱动蛋白6B基因(KAT6B)、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基因(HDAC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基因(HDAC6)]对DU145细胞的增殖起到正向调节作用.9种基因中,4个挑选出来的基因:KAT2B、KAT5、KAT6B和HDAC1以基因特异性的方式,对DU145细胞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41%、61%、36%和20% (P<0.05).结论 KAT2B、KAT5、KAT6B和HDAC1作为组蛋白修饰相关基因,可以基因特异性的方式促进前列腺癌细胞DU145的增殖.

  • 慢病毒介导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ERG融合基因短发卡RNA靶向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

    作者:梁辉;张圣平;张建文;王宏亮;孙睿;植凡

    目的 观察靶向抑制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MPRSS2):ERG融合基因后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设计特异性作用于TMPRSS2∶ ERG融合基因的短发卡RNA (shRNA),并进行慢病毒包装后感染前列腺癌细胞,进一步通过噻唑蓝(MTT)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研究ERG基因沉默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并筛选到高效特异性的shRNA1序列,在mRNA水平的靶向抑制效率为79%,蛋白水平的靶向抑制率为93%;靶向抑制TMPRSS2∶ ERG融合基因表达96 h后,前列腺细胞生长速度降低了33.34%;细胞周期分析发现ERG基因沉默后的VCaP细胞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分别由10.0%降至6.6%,29.1%下降到17.25%,而G0/G1期细胞比例由51.7%升高到71.2%.结论 靶向抑制TMPRSS2∶ ERG融合基因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

  • 内皮特异性分子1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的关系

    作者:周洪益;周志毅;邵剑锋;胡强;王志荣;王强;单玉喜;徐卓群

    目的 探讨内皮特异性分子1(ESM-1)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及病理的关系.方法 收集9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及病理资料,取95例手术肿瘤组织样本及53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中ESM-1表达,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研究.结果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ESM-1阳性表达率为94.7%(90/95),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43%(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SM-1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G1:78.6% (11/14)、G2:96.8% (61/63)、G3:100.0% (18/18);肿瘤临床分期:Ta,T1:89.9% (62/67)、T2 ~ T4:100.0%(28/28);淋巴结转移:无转移:71.4% (5/7)、有转移:100.0%(6/6);术后复发:无复发:92.5%(62/67)、有复发:100.0% (28/28)呈正相关(P<0.01);ESM-1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数目无明显相关;复发的癌组织ESM-1表达较初发癌组织强度显著增强:其初发强阳性表达率为50.0%(14/28)、复发强阳性表达率为75.0%(21/28,P<0.01).结论 ESM-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并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ESM-1表达可能参与了膀胱癌的发生、生长、侵袭及转移.

  • 影响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患者术后效果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作者:张艳红;王少芳;马社君;李智勇;王颖

    目的 探讨影响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OAB)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效果的恢复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216例BPH合并OAB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年龄、血压、血糖、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平均尿流率、大尿流率、逼尿肌稳定性、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泌尿系感染、尿潴留等资料收集,先对相关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残余尿量(x2=4.761,P<0.05)、I-PSS(x2=9.313,P<0.05)、大尿流率(x2=4.539,P<0.05)、逼尿肌稳定性(x2=5.252,P<0.05)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I-PSS[比值比(OR)=1.952,P<0.05]和逼尿肌稳定性(OR =2.791,P<0.05)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PSS及逼尿肌稳定性是影响BPH合并OAB患者TURP术后效果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上调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基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作者:范钰;卫菲菲;周永静;龚丹丹;张恒;崔飞伦

    目的 观察过表达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基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将TROP-2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TROP-2基因过表达真核表达质粒.PC-3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空载对照组和TROP-2过表达组.转染PC-3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TROP-2蛋白表达,采用Transwell方法检测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癌细胞E-钙黏蛋白和N-钙黏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TROP-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对照组比较,TROP-2过表达组TROP-2蛋白明显升高.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空载对照组和TROP-2过表达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32.6±2.2)、(130.8±1.8)和(189.6±2.6)个.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侵袭试验显示,空白对照组、空载对照组和TROP-2过表达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18.16±1.96)、(117.52±1.85)和(166.38±1.65)个.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ROP-2过表达细胞组E-钙黏蛋白表达降低,而N-钙黏蛋白表达增高.结论 TROP-2过表达可促进入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有关.

  • 茶多酚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张宛哲;赵文超;李蔚

    目的 观察茶多酚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50只大鼠共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对照组、茶多酚低剂量组(150 mg/kg)、茶多酚中剂量组(300 mg/kg)和茶多酚高剂量组(600 mg/kg).2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结果 茶多酚低剂量组大鼠的血糖(μmol/L)、尿蛋白排泄率(μg/min)、血肌酐(μmol/L)、血清尿素氮(mmol/L)以及右肾指数分别为17.20±10.01、212.46±19.21、51.66±16.32、9.83 ±3.18、0.35±0.02,尿肌酐(mmol/L)和肌酐清除率(ml/min)分别为3.68±1.20、0.41 ±0.1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U/(mg·蛋白)]和过氧化氢酶[CAT,U/(mg·蛋白)]分别为67.10 ±5.93、32.54±2.98,丙二醛[MDA,nmol/(mg·蛋白)]为0.73±0.26,茶多酚中剂量组的各指标分别为14.37 ±9.25、198.33±18.96、49.23±16.78、8.52±2.44、0.34±0.03、4.28±1.37、0.49 ±0.14、72.78±9.95、33.65±3.26、0.53±0.23,茶多酚高剂量组的各指标分别为13.96±9.85、199.62±21.76、41.51±15.28、8.48±2.42、0.35±0.03、4.07±1.38、0.47 ±0.16、71.44±12.93、33.78±3.12、0.54 ±0.27.同DM对照组比较,血糖、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血清尿素氮以及右肾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尿肌酐和肌酐清除率显著增高(P<0.01);SOD和CAT均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茶多酚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血糖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 生存素、Livin和zeste同源物-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晋学飞;吴冰;谭九峰;孙利波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Survivin)、Livin和zeste同源物-2(EZH-2)基因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膀胱癌的患者8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膀胱良性病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取观察组患者的膀胱癌组织和对照组患者正常的膀胱黏膜作为检测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标本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Livin和EZH-2蛋白染色,观察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Livin和EZH-2基因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资料的关系.对所有观察组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门诊随访.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Survivin、Livin和EZH-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70%、69.88%和83.13%,3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Survivin和Livin的阳性表达与性别、TNM分期、病理分级和肿瘤数目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组织来源和肿瘤复发明显相关(P<0.05);EZH-2的阳性表达与性别、肿瘤数目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组织来源、TNM分期、病理分级和肿瘤复发明显相关(P<0.05);Survivin和L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744,P<0.01),Survivin和EZH-2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7,P<0.05),Livin和EZH-2的表达呈正相关(r=0.683,P<0.05).结论 Survivin、Livin和EZH-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其阳性率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 下调CtBP2对前列腺癌C4-2细胞增殖及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朱建强;张昌文;张蒙;盛镔;张志宏;徐勇

    目的 观察下调CtBP2对人前列腺癌C4-2细胞体外增殖及体内成瘤的影响并讨论其机制.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tBP2mRNA表达量;将靶向CtBP2基因短发卡RNA(shRNA)质粒及阴性对照(NC)质粒分别转入C4-2细胞,F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CtBP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下调CtBP2表达对C4-2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和凋亡的影响;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观察下调CtBP2对成瘤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下调CtBP2对c-myc和HSPC 11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tBP2 mR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08±1.25比1.0 ±0.46)(P<0.05);与NC组细胞比较,CtBP2-shRNA组细胞CtBP2的mRNA(0.21 ±0.03比0.97 ±0.09)和蛋白(0.45±0.02比1.02±0.07)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CCK-8检测结果显示,在24、48、72 h CtBP2-shRNA组细胞450nm处吸光度值分别为0.45±0.05,1.37±0.09和1.64±0.07,而NC组细胞为0.78±0.08,2.35±0.18和2.99±0.28,下调CtBP2后细胞增殖水平分别降至NC组细胞的(60.1±13.3)%、(59.4±6.3)%和(56.0±6.6)%;通过流式细胞检测发现下调CtBP2可显著促进C4-2细胞的凋亡,凋亡率为(32.57±1.98)% (P <0.05),而空白对照组和NC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63±0.38)%和(15.87±0.99)%;体内实验显示下调CtBP2表达显著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通过Western blot发现下调CtBP2可显著降低C4-2细胞中c-myc(0.55 ±0.03比0.96±0.02)及其下游靶蛋白HSPC111(0.56 ±0.02比1.04 ±0.10)的表达量(P<0.05).结论 CtBP2可通过c-myc-HSPC111通路参与调控前列腺癌C4-2细胞的增殖能力及体内成瘤能力.

  • 压力灌注对不同程度积水肾氧化损伤的影响

    作者:敖劲松;邱承俊;姚小兵;余伟民;程帆;张孝斌

    目的 探讨急性肾盂内压升高与不同程度积水肾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腰大肌包埋法分别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轻度和重度肾积水模型,轻度积水组分为M0、M1、M2和M3组,重度积水组分为S0、S1、S2和S3组,每组6只.对应分别以0、20、60、100 mmHg(1 mmHg =0.133 kPa)压力进行灌注,48 h后取标本分别检测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并检测组织细胞凋亡.结果 轻度积水组经100 mmHg灌注后(M3),组织中SOD和MDA含量分别为(256.9±12.2) U/mg和(0.75±0.03) nmol/mg,细胞凋亡指数为0.66±0.07,和对照组(M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1和M2组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S0)比较,重度积水组经60、100 mmHg灌注后(S2和S3),SOD含量分别为(142.0±13.4) U/mg和(138.3±10.2)U/mg,MDA含量分别为(1.01 ±0.01)nmol/mg和(1.03±0.03) nmol/mg,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0.64±0.10和0.7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1与S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盂灌注压力的升高会引起积水肾的氧化损伤,不同程度积水肾对肾盂灌注压力升高的耐受存在差异.

  • 长期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作者:闫冰川;丁常清;江伟炽;梁傍顺;苏旭春

    目的 探讨12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每周3次10%四氯化碳200μl腹腔注射,诱导C57BL/6小鼠肝脏纤维化.注射8、12周时处死小鼠,通过大体标本与石蜡切片镜检确定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注射8周小鼠肝表面有颗粒感,镜下汇管区纤维向小叶内延伸,呈中度肝纤维化,注射12周小鼠肝表面出现结节,镜下有纤维隔伴假小叶形成,为重度肝纤维化.且12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对小鼠精神、体质量无明显影响,对照组体质量为29.0g,实验组为(26.8 ±0.7)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中无小鼠死亡.结论 腹腔四氯化碳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建立方法.

  • 微小RNAs在膀胱肿瘤实验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田园丰;王少刚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据报道,全球每年大约有330 000例膀胱肿瘤新发病例,其中男∶女的发病率约为3.8∶1.0,约有130 000例患者死于膀胱肿瘤[1].据Globocan 2008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膀胱癌发病率男性为5.5/10万,女性为1.5/10万;死亡率男性为2.0/10万,女性为0.6/10万[2].膀胱肿瘤初诊患者中70%~80%膀胱肿瘤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而且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在经过治疗后一般都有70%左右的肿瘤复发率.在预后方面,非肌层膀胱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0%,而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5年生存率只有60% [3-4].尽管目前的医疗水平在不断进步,一些辅助治疗的化疗新药也不断应用于临床治疗,但是膀胱肿瘤仍有很高的死亡率.

    关键词: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