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微小RNA-19b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坏死的作用

    作者:罗乾坤;张宏伟;秦涛;胡明星;张亚平;刘传江

    目的 观察微小RNA-19b(miRNA,miR-19b)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腺泡细胞坏死的作用.方法 建立ANP模型:接种AR42J细胞1×105个/孔于24孔板,24 h后加入200 μm/L牛磺石胆酸-3-硫酸酯二钠盐(TLC-S),1h后检测淀粉酶和miR-19b表达量.病毒转染及分组:转染腺病毒介导miR-19b模拟物(mimic)为mimic组,转染miRNA反义寡核苷酸链(AMO)为AMO组,转染空病毒组及未转染病毒的空白组,转染48 h后荧光检测转染效率,诱导ANP,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19b的表达量,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双染色法检测AR42J细胞坏死率.结果 TLC-S处理后AR42J细胞较未处理细胞淀粉酶水平[(1 084.5±64.9)U/L比(290.3 ±6.8)U/L]明显升高(P<0.05),miR-19b表达量升高(2.51±0.14)倍,建立模型成功;mimic组miR-19b表达量较空病毒组升高(5.94±0.95)倍,AR42J细胞坏死率明显升高[(50.3±1.5)%比(39.6±2.3)%,P <0.05];AMO组miR-19b表达量降低(0.38±0.15)倍,AR42J细胞坏死率明显降低[(23.1±3.3)%比(39.6±2.3)%,P<0.05];空病毒组比空白组miR-19b表达量、细胞坏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9b表达量在ANP中升高,上调其表达,腺泡细胞坏死率增加,下调其表达,腺泡细胞坏死率降低.

  • 氧化还原酶基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赵爱国;王文胜;张双林;邱新光;乔师师;党晓卫

    目的 探讨氧化还原酶基因(WWOX)对甲状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携有WWO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K1(重组质粒组),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并扩增培养,以转染空载质粒(空质粒组)及未经转染(空白对照组)的K1细胞作为对照.合成针对WWOX的靶向小干扰RNA(WWOX siRNA组)转染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TPC-1,以空白细胞(空白对照组)和转染脂质体试剂(脂质体对照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转染前后WWOX基因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WWOX基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 重组质粒组细胞中WWOX mRNA能稳定表达,是空质粒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WWOX mRNA表达的4.5倍(P<0.05).WWOX siRNA组WWOX mRNA表达明显下降,是对照组的0.2倍(P<0.05).重组质粒组较空质粒组及空白对照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WWOX siRNA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WWOX基因能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 小豆蔻明对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作者:余天垒;于耀宇;韩新巍;李臻;李腾飞;李延良;赵建伍

    目的 探讨小豆蔻明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作用机制.方法 颈内动脉刺破法制作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在造模后第1~7天,每天给予小豆蔻明(7.5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Image pro-plus软件测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大鼠基底动脉管壁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kt通路下游增殖蛋白C-myc表达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改变.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药物治疗组p-Akt、C-myc表达(2.36±0.58、0.96±0.20)、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凋亡[(2.77 ±0.29)%]明显低于出血组[5.58±0.65、2.56±0.34、(5.45±0.56)%]和溶媒组大鼠[5.41±0.55、2.67±0.56、(5.53±0.40)%,P<0.05],而α-SMA表达量(0.23±0.02)高于出血组(0.14±0.02)和溶媒组(0.15 ±0.02,P <0.05).结论 小豆蔻明可能通过抑制Akt通路下调C-myc表达,并促进α-SMA表达而影响平滑肌表型转换和增殖,同时能减少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凋亡,从而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DCVS.

  • 动力化前路方形区钛板螺钉系统固定伴有对侧骨盆前环不稳的髋臼双柱骨折的站位有限元分析

    作者:林冠林;陈庄洪;蔡贤华;刘曦明;雷建银;王志华;张宝成

    目的 利用有限元技术探讨当对侧骨盆前环不稳时,动力化前路方形区钛板螺钉系统(DAPSQ)内固定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建立正常人体全骨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限元验证,建立3种骨折内固定模型:A:DAPSQ固定右侧髋臼双柱骨折模型,左侧耻骨支完整;B:DAPSQ固定右侧髋臼双柱骨折模型,左侧耻骨上下支骨折但不予固定;C:DAPSQ固定右侧双柱骨折模型,左侧耻骨上下支骨折,但耻骨上支采用钛板固定.限制各模型的三维自由度,加载生理载荷后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比较各内固定模型骨折端的位移及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通过对A、B、C3组骨折模型的髋臼横向、纵向位移及应力云图分析与比较后发现,C组在骨盆环稳定时采用DAPSQ固定模型的横向及纵向位移小,符合复位标准,应力分布均匀,无明显高度集中现象.骨折线上的横向及纵向位移呈现B>C>A,站位下A、B、C纵向位移分别为(1.315 ±0.171)、(1.490 ±0.247)、(1.334 ±0.160) mm,站位横向位移分别为(1.185±0.700)、(1.337±0.080)、(1.198 ±0.103) mm.结论 在应用DAPSQ固定髋臼双柱骨折时,只有在确保对侧骨盆前环的稳定前提下,DAPSQ才能提供有效可靠的固定.

  • 下调微小RNA-19a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邵灵敏;陈谦学;吴庭枫;李云涛;李继强;刘骏辉

    目的 探讨下调微小RNA(miR)-19a的表达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转染miR-19a抑制物的效率.转染后48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U87细胞中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的表达,并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U87细胞的侵袭能力.构建报告质粒,于转染后72 h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9a和LRIG1的相互作用.结果 FQ-PCR结果显示转染miR-19a抑制物后,U87中miR-19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了(78.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miR-19a抑制物后,U87穿膜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分别为(25.9±3.9)个和(85.3±6.1)个(P<0.01).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下调miR-19a后野生型报告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较对照组升高(4.89±0.26)倍(P<0.01),而突变型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在下调miR-19a后,LRIG1沉默组的穿膜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分别为(47.8±3.1)个和(22.7±4.2)个(P<0.05).结论 下调miR-19a可以抑制U87细胞的侵袭力,其机制可能是上调LRIG1的表达.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表达对线粒体合成的影响

    作者:齐咏;刘青锋;尚俊依;孙贝贝;汪铮;马利军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外周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与线粒体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COPD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2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和反复烟熏的方法制作COPD大鼠模型.检测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外周血及骨骼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析方法检测骨骼肌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Ⅳ基因(COX Ⅳ)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PGC-1α、NRF1、Tfam、COXⅣ蛋白相对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外周血和骨骼肌TNF-α浓度(ng/L,378.09±26.34和330.56±23.79)较对照组升高(154.70±12.98和129.77士11.79);模型组PGC-1α(0.17±0.05)、NRF1(0.20士0.08)、Tfam(0.21 ±0.04)、COXⅣ(0.25±0.07) 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PGC-1α(1.00 ±0.00)、NRF1 (1.00 ±0.00)、Tfam(1.00 ±0.00)、COX Ⅳ(1.00±0.00)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骨骼肌TNF-α表达和PGC-1α mRNA呈负相关.结论 COPD大鼠骨骼肌PGC-1α及线粒体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降低,其机制可能与TNF-α高表达有关.

  • 猪肝内顺铂还原铁粉混悬液增强体外微波热效应

    作者:刘安重;李宝龙;熊建国;方天翎

    目的 检测微波治疗仪辐射猪肝内顺铂还原铁粉混悬液的热反应和顺铂组织含量.方法 将顺铂含量为9.52 g/L,铁颗粒含量为95.53 g/L的混悬液1.0ml注射入小家猪肝脏内,用医用微波治疗仪对该注射点进行局部微波加热.用红外热像仪测定加热10、20 min时的温度和发热体大直径,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加热20 min、24h顺铂组织含量.将注射同等剂量顺铂者作为对照.结果 采用微波治疗仪辐射猪肝脏内顺铂还原铁粉混悬液10~20 min,低能级组(30 W)、高能级组(60 W)和对照组(60 W)局部温度分别可以达到43~ 46、45 ~ 52和39~40℃;大于45℃发热体大直径分别为(2.28 ±0.29)、(2.89±0.32) cm和无;顺铂组织含量分别为(2.16 ±0.17)、(2.15 ±0.13)和(2.22 ±0.35) g/L,24 h以后分别为(1.52 ±0.10)、(1.67 ±0.16)和(0.61±0.14) g/L(P<0.01).结论 医用微波治疗仪体外辐射可以在10~20 min内将含有还原铁粉顺铂混悬液的肝组织快速升温至42 ~ 52℃,且局部具有较高的抗癌药物组织含量,发热体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

    关键词: 微波 顺铂
  • CXC趋化因子受体5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作者:孙青;陈陆俊;徐斌;陆明洋;刘检;王琦;吴昌平;蒋敬庭

    目的 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5(CXCR5)在人胃癌细胞株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及HGC-27中CXCR5的表达,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XCR5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在人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及HGC-27中均能检测到CXCR5的表达;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有CXCR5的表达,其在胃癌中高表达的比率为52.87%;肿瘤大小≤2.8 cm的胃癌患者其CXCR5高表达的比率显著低于肿瘤大小>2.8 cm的胃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5,P<0.05);胃癌组织中CXCR5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CXCR5高表达的胃癌患者术后总生存率较低于CXCR5低表达的胃癌患者[风险比(HR)=1.810,95%可信区间(CI):0.980 3~3.341 0,P>0.05].结论 CXCR5可能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

  • 西达本胺对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作者:刘洋;刘振操;邱少敏;刘琳

    目的 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西达本胺(CS055)对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成功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55只裸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1只,分别予以CS055 10.0、5.0、2.5 mg/(kg·d)灌胃和5-氟尿嘧啶(5-Fu)25.0 mg/(kg·d)腹腔注射,以及阴性对照药物0.1 ml/10 g灌胃干预,连续给药21 d.治疗结束后,测量各组瘤体积及瘤重,计算瘤体积抑制率及瘤重抑制率.取瘤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细胞凋亡,Westem blot检测蛋白去乙酰化酶l(HDACl)、HDAC2、组蛋白-H3(ac-H3)、p2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阴性对照药物比较,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5-Fu组抑瘤率分别为15.36%(P>0.05)、40.27% (P< 0.01)、12.29% (P>0.05)、55.63% (P< 0.01);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15.48% (P> 0.05)、40.47% (P<0.01)、12.37% (P>0.05)、55.74%(P<0.01).CS055能抑制HDAC1和HDAC2的表达,提高ac-H3的乙酰化水平;同时诱导p21、Caspase-3的表达,下调CDK4的表达.结论 CS055能抑制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为抑制HDAC1和HDAC2的表达,提高ac-H3的乙酰化水平,通过上调p21的蛋白表达,下调CDK4的蛋白表达,诱导结肠癌细胞周期阻滞;同时上调Caspase-3的蛋白表达,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 连翘对内毒素作用下大鼠脾脏淋巴细胞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及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

    作者:李文星;张毅;温勃阳;段吉明;申素纲;熊泽翼;尹金祥;武彩虹

    目的 观察连翘对内毒素(ET)作用下大鼠脾脏淋巴细胞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NF-κB)、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的影响,探讨其抗炎及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 无菌操作分离大鼠脾脏,制备脾脏淋巴细胞并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分为对照组(Control)、ET组、连翘高、中、低剂量组[连翘水煎液(AFS)1+ET、AFS2+ ET、AFS3+ ET]及多黏菌素B组(Ploy B+ET);AFS1+ ET、AFS2+ ET、AFS3+ ET组及Ploy B+ET组分别加入AFS 50.0、25.0、12.5 g/L及多黏菌素B 10 mg/L培养0.5h后,再分别加入10 μg/L ET培养12h;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TLR.及NF-κB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IL-6及IL-10的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ET组TLR4、NF-κ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38 ±0.05比0.47±0.01;2.37±0.09比0.68±0.09,P<0.01),IL-6及IL-10分泌水平明显增高[(65.96±0.26)ng/L比(16.59±0.23) ng/L; (21.01 ±0.16) ng/L比(9.17±0.14)ng/L,P<0.01];AFS1+ ET、AFS2+ ET、AFS3+ ET组均能显著减轻上述变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AFS1+ ET组与Ploy B+E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7±0.03比0.74±0.02;1.22±0.12比1.35±0.10; (21.54 ±0.47) ng/L比(22.20士0.40)ng/L;(11.37 ±0.21) ng/L比(11.85±0.20) ng/L,P>0.05].结论 连翘预处理能降低ET作用下大鼠脾脏淋巴细胞TLR4、NF-κB的表达及IL-6、IL-10的分泌,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 雌激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p53、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雪艳;刘红林;鲁广秀

    目的 观察雌激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p5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雌激素高、低剂量组注射雌激素2 mg/kg和1 mg/kg.8周后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p53、SOD表达.结果 与雌激素低剂量组大鼠比较,雌激素高剂量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第三象限活动时间、穿越站台均明显减少(P<0.05).雌激素低剂量组p53平均吸光度(IA)值为0.25士0.01,雌激素高剂量组p53 IA值为0.3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激素显著下调p53促凋亡基因,提高SOD的活力,对海马区的神经元起到了保护作用.

  • 肝再生磷酸酶-3和E-钙黏蛋白参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过程

    作者:刘磊;韩亮

    目的 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PRL-3)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状态、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53例胃癌组织和30例胃正常组织中PRL-3和E-cadherin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RL-3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没有表达,在胃癌组织中PRL-3的阳性表达率为45.3%(24/53).E-cadherin存在于大多数腺细胞的胞质膜,在胃癌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54.7%(29/53).PRL-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Goseki分级(P<0.01)、Borrmann分类(P<0.01)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P<0.05)明显相关.E-cadher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Borrmann分类(P<0.01)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P<0.01)明显相关.Lauren's分型、PRL-3表达和E-cadherin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RL-3和E-cadherin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并且两种蛋白均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

  • 双氢青蒿素对人骨肉瘤细胞TE85细胞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杰;刘涛;杜振宁;蔡腾;张丰泉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人骨肉瘤细胞活性、转移能力以及细胞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DHA(5、10、20、40、80 μ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成骨细胞和人骨肉瘤细胞TE85 12、24、48 h后,噻唑蓝(MTT)法测定DHA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中uPA和PEDF mRNA水平的表达,Westen blot法检测uPA和PEDF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DHA对人成骨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DHA能够明显抑制人骨肉瘤细胞TE85的活性(P<0.05).不同作用时间下DHA对人骨肉瘤细胞TE85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 h)=(41.66±0.53) μmol/L、IC50(24 h)=(32.28 ±0.27)μmol/L和IC50 (48 h)=(22.53±1.26) μmol/L.DHA能够明显减少人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和细胞中uPA的表达水平,同时细胞中PEDF表达升高(P<0.05).结论 DHA对正常人体骨组织无害,能够有效抑制骨肉瘤细胞生长和转移.

  • 脂多糖协同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乳腺癌MCF-7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耀飞;卢忠心

    目的 观察脂多糖(LPS)协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并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罗丹明-鬼笔环肽标记细胞骨架;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转录因子Snail、Twist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基因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检测迁移、侵袭能力;明胶酶谱检测活性蛋白MMP-9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NF)-κ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Smad信号通路.结果 LPS和TGF-β1联合组(联合刺激组)的细胞呈纺锤状,细胞骨架明显改变.联合刺激组E-cadherin显著下调,Vimentin、Snail-2、Twist、MMP-9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对照组、LPS组、TGF-β1组、联合刺激组每个视野迁移细胞数分别为(6.8±4.1)、(10.2±4.3)、(39.5士3.8)、(69.7±4.4)个,每个视野侵袭细胞数分别为(4.4±1.1)、(6.8±2.4)、(32.1±2.3)、(54.9±4.5)个.联合刺激组活性MMP-9表达水平高;联合刺激组磷酸化ERK和磷酸化Smad-2的水平要高于TGF-β1组.结论 LPS能够增强TCF-β1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并且两者联合作用能够促进MCF-7细胞发生侵袭迁移.

  • 磷酸肌醇3激酶-Rac-Nadrin通路在血小板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构中的作用

    作者:陈静家;刘大东;庄明峰;孙炳伟

    目的 观察磷酸肌醇3激酶(PI3K)-Rac-Nadrin通路在血小板肌动蛋白(actin)细胞骨架重构和细胞形态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志愿者50名,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洗涤血小板,取200μl经正常洗涤的血小板(3×1011/L),设为A组,另取200μl洗涤后的血小板(3×1011/L),用渥曼青霉素(100 nmol/L)预处理后15 min后,设为B组,将两组进行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测.提取经脂多糖(LPS)内毒素刺激聚集和铺展的两组血小板的总蛋白,进行比较,用鬼笔环肽(Phalloidin)和两组血小板的肌动蛋白丝(F-actin)特异性结合,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分析两组血小板F-actin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血小板内F-actin排列和分布的改变,以及血小板形态的变化.结果 血小板聚集仪检测两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显示,在渥曼青霉素作用下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显示渥曼青霉素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经渥曼青霉素作用的A组血小板,其F-actin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为B组的(58.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B组比较,A组血小板骨架发生解聚,应力纤维的排列和分布以及血小板形态明显改变.结论 PI3 K-Rac-Nadrin通路在血小板F-actin细胞骨架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在缺血后适应减轻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董建新;杨牟;张居文;李鲁滨;车海杰;勇俊;宋富波;王涛

    目的 观察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在缺血后适应减轻兔小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L/R组、缺血后适应组(IPO组)、mPTP抑制剂环孢素A组(CsA组)、IPO+ mPTP开放剂苍术甙组(IPO+ Atr组).分别干预后采集各组兔部分小肠组织标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小肠组织丙二醛(MDA)活性,提取肠线粒体,检测mPTP开放,Chiu氏6级评分法观察肠黏膜损伤,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mPTP开放明显增加(I/R组3.53±0.36比Sham组1.37 ±0.16,P< 0.05);MDA活性明显增高[I/R组(0.98±0.14) nmol/mg比Sham组(0.34±0.03) nmol/mg,P<0.05];肠黏膜损伤评分明显增高[I/R组(4.66±0.41)分比Sham组(0.92±0.58)分,P<0.05];肠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高[I/R组(60.34±6.02)%比Sham组(4.65±1.68)%,P<0.05].与I/R组比较,IPO组和CsA组mPTP开放明显减少(IPO组2.32 ±0.23、CsA组2.62±0.18比I/R组3.53 ±0.36,P<0.05);MDA活性明显减低[IPO组(0.55 ±0.04) nmol/mg、CsA组(0.62±0.06) nmol/mg比I/R组(0.98 ±0.14) nmol/mg,P<0.05];肠黏膜损伤评分明显减低[IPO组(3.25±0.27)分、CsA组(3.52 ±0.55)分比I/R组(4.66 ±0.41)分,P<0.05];肠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减低[IPO组(28.33±3.20)%、CsA组(20.49±4.10)%比I/R组(60.34±6.02)%,P<0.05],与IPO组比较,IPO+ Atr组mPTP开放明显增加(IPO+ Atr组1.05±0.16比IPO组2.32±0.23,P<0.05);MDA活性明显增高[IPO +Atr组(1.08±0.18) nmol/mg比IPO组(0.55±0.04) nmol/mg,P<0.05];肠黏膜损伤评分明显增加[IPO+ Atr组(4.57±0.32)分比IPO组(3.25±0.27)分,P<0.05];肠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IPO+ Atr组(40.35±2.18)%比IPO组(28.33±3.20)%,P<0.05].结论 缺血后适应能减轻兔肠I/R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PTP开放有关.

  •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对人食管癌细胞株抑制及对乏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贺春语;胡晓娜;王雯;刘劲松;刘如;王启鸣

    目的 观察重组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r)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细胞体外生长及对乏氧诱导因子-1 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2.5、25.0、50.0、100.0、200.0μg/L)Endostar对EC9706细胞增殖24、48、72 h的抑制率;免疫细胞化学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验分为不同浓度(25、50、100 μg/L)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作用48 h后,检测Endostar作用后HIF-1α、VEGF蛋白和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Endostar抑制EC9706细胞增殖,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00 μg/L Endostar作用72 h,其抑制率为46.78%;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不同浓度(25.0、50.0、100.0 μg/L)实验组HIF-1α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115 ±0.009、0.089士0.011、0.056±0.009,VGFR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137±0.007、0.102±0.008、0.063±0.007,两者实验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检测不同浓度(25.0、50.0、100.0 μg/L)实验组HIF-1α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69±0.530、0.233±0.280、0.171±0.220,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4±0.410、0.199±0.520、0.071±0.310,两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与其相应mRNA呈正相关(P<0.05).结论 Endostar能够抑制EC9706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进一步下调了HIF-1α和VEGF的表达有关.

  • 白细胞介素-10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作者:安学锋;潘力;杨铭;刘鹏;蔡明俊;马廉亭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IL)-10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脑血管痉挛(CVS)中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SAH组(B)、SAH+IL-10组(C)、SAH+锌原卟啉(ZnPP)+ IL-10组(D)、SAH+ ZnPP组(E),经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兔SAH后CVS动物模型,术后C、D、E组分别经腹腔注射给予IL-10、ZnPP,术后第5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的水平,取基底动脉血管检测血管直径并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结果 SAH后血管痉挛模型造模成功,SAH各组基底动脉直径比A组明显缩小(P<0.05),TNF-α与IL-6含量升高(P<0.05),其中基底动脉直径在C、D组[(733.94±17.28)、(646.11±9.79)μm]较B、E组[(595.64±10.15)、(532.81±17.09) μm]增加,TNF-α和IL-6含量在C组[(26.27±1.64)、(58.15±1.38) ng/L]、D组[(43.45±1.77)、(77.17±1.09) ng/L]较B组[(53.56±1.27)、(115.93±1.47) ng/L]、E组[(60.56±1.79)、(136.45±1.73) ng/L]降低;A组脑基底动脉未检测到HO-1蛋白,C组HO-1含量(0.446±0.019)较B、D、E(0.314±0.014、0.251±0.018、0.160±0.011)组含量增加.结论 IL-10能够缓解SAH后所致CVS,可能是经HO-1蛋白发挥其治疗作用.

  • 小干扰RNA特异性沉默c-myc基因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生物学影响

    作者:王玉柱;薛焕洲;付强;秦涛;刘传江;张宏伟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siRNA)沉默c-myc基因的表达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生物学影响.方法 用siRNA沉默胰腺癌SW1990细胞中c-myc基因,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噻唑蓝(MTT)法检测siRNA沉默c-myc基因对SW1990细胞增殖的影响;膜联蛋白V/碘化丙锭(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c-myc基因细胞凋亡水平;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siRNA沉默c-myc基因对SW199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靶向c-myc的特异性siRNA可以高效抑制人胰腺癌SW1990细胞c-myc基因表达,在mRNA水平(0.263±0.048)较转染对照质粒组(0.970±0.012)明显降低,c-myc蛋白质表达量及细胞增值率均较转染对照质粒组明显降低;转染后48 h c-myc siRNA组细胞凋亡率为(19.90±2.09)%,明显高于siRNA阴性对照组(4.93±0.25)%和空白对照组(4.40±0.34)%;Transwell实验结果示细胞穿膜数c-myc siRNA组[(34.3±1.2)个]较siRNA-NC组[(68.3±5.8)个]和空白组[(72.3±1.2)个]均明显降低.结论 c-myc siRNA能够显著抑制c-myc基因在人胰腺癌SW1990细胞中的表达,降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促进细胞的凋亡.

  • 自体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高肺血流量肺动脉高压

    作者:吕民;陈丽波;赵冬梅

    目的 观察自体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对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PAH)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0头实验幼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假手术组(Sham组)仅开胸;对照组(Control组)行左胸后外侧切口,降主动脉与主肺动脉分流术;EPCs治疗组(EPCs组)手术操作同对照组,术后2周给予EPCs 2×10 7个细胞,颈静脉输入.术前与术后30 d,观察3组猪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血管阻力(PVR),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变化,以及肺组织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活性,肺动脉标本的组织学变化.结果 术后30 d,与Sham组比较,PASP、PVR、MMP-9、ET-1、IL-6、IL-8、p38MAPK在Control组[(6.63±1.20) kPa、(10.44 ±2.53) wood's U、(76.63±10.39) μg/L、(103.66±17.31) μg/L、(43.00 ±7.33) ng/L、(67.39±9.65) ng/L、3.63 ±0.33]和EPCs组[(4.07 ±0.77) kPa、(6.27±0.65) wood's U、(64.11 ±9.73) μg/L、(90.44±13.11) μg/L、(30.44±8.17) ng/L、(53.23±7.37) ng/L、1.73 ±0.37]明显升高(P<0.01);EPCs组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5);肺组织病理学改变,Control组为明显,EPCs组轻度改变,Sham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EPCs移植对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MMP-9、ET-1等致肺组织重构因素的水平,以及抑制肺动脉高压过程中的炎症损伤而发挥作用.

  • 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微小RNA-21的作用

    作者:李黎;法宪恩;孙利强;张丽华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微小RNA(miRNA,miR)-2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40只Wistar大鼠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进行左室重量指数、心肌胶原容积分数、miRNA-21及MMP-2 mRNA表达测定.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左室重量指数、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梗死周边区miR-21 、MMP-2 mRNA的表达均降低(P<0.05);各组梗死周边区miR-21表达量与MMP-2 mRNA水平呈正相关(r对照组=0.611,P<0.05;r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0.502,P<0.05;r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0.541,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梗死周边区MMP-2和miR-21的表达,发挥减轻心室重构的作用.

  • 七氟烷对不同缺血时间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影响

    作者:王俊宽;周辉;陈若琨;魏新亭;刘献志

    目的 观察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中不同缺血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60、90和120 min 3组,在再灌注开始时吸入1.0小肺泡浓度(MAC)七氟烷进行后处理.再灌注24h后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后计算脑梗死容积.结果 60、90和120 min缺血导致的脑梗死容积分别为26.35%、42.65%和50.02%.在90 min组,七氟烷后处理明显改善了神经功能,七氟烷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均数分别为1.41和2.22分,并且减小了脑梗死容积,梗死容积百分比分别为30.17%和42.65%,60和120 m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恰当的缺血时间是MCAO模型动物实验取得良好实验结果的关键.

  • UC001kfo对肝癌细胞细胞骨架蛋白表达的调控效应

    作者:潘延凤;郑岩;秦涛;张耀丹;伍孝贤;李花花

    目的 观察新基因UC001 kfo对肝癌细胞细胞骨架蛋白表达的调控效应.方法 以肝癌细胞株HepG2为细胞模型,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UC001kfo-pCDNA和pCDNA转染至HepG2细胞内,分为UC001 kfo-pCDNA、pCDNA、HepG2组,每组设3个复孔,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UC001 kfo、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及积分吸光度(IA)分析α-SMA的表达.结果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48 h后UC001kfo表达量在UC001 kfo-pCDNA组、pCDNA组、HepG2组分别为1 924.14±238.69、1.87 ±0.43、1.00±0.29,UC001 kfo-pCDNA组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α-SMA表达量分别为6.81 ±1.39、0.82±0.14、1.00±0.54,UC001 kfo-pCDNA组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8 h UC001kfo-pCDNA、pCDNA、HepG2组IA值分别为972.53±59.10、623.11±57.66、697.98±51.29,UC001 kfo-pCDNA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001 kfo上调α-SMA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 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老年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冀翔宇;刘然;王世端;宋建防;周赞宫;董河;贾彦芳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老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血组,每组20只,建立全脑缺血模型.缺血后第2~7天应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行为学检测完成后每组随机取10只大鼠经心脏灌注后取脑制作石蜡切片,分别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剩余10只大鼠冰上断头取脑后提取海马组织,纯化线粒体蛋白进行二维电泳和凝胶图像分析,对差异蛋白质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应用Mascot Distiller搜索引擎检索NCBInr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 Morris水迷宫检测发现,第1天两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缺血组第2~4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第5天测试的学习潜伏期缺血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TUNEL凋亡神经元计数缺血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神经元计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每个高倍镜视野凋亡神经元计数对照组和缺血组分别为(3.21 ±3.76)和(20.50±5.8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显示,缺血组大鼠脑海马线粒体蛋白表达存在显著差异,蛋白双向电泳图谱中有10个点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7个点表达量增高,3个点表达量降低.经质谱鉴定出10种蛋白.结论 老年脑组织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增加,短暂性缺血即造成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增多及认知记忆等行为学的改变.经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显示,该现象可能与老年大鼠线粒体中与能量代谢和细胞凋亡有关的蛋白质表达改变有关.

  • 表皮干细胞仿生膜对毛囊细胞修复创面的影响

    作者:粱蓉;沈雁;戴丽冰;李孝建;刘志河;熊喜峰

    目的 选择新生1d大鼠表皮干细胞(ESCs)接种在胶原修饰几丁质膜(C-CBM),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覆盖物,评估其修复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 将16只裸鼠随机分4组(n=4):Ⅰ型胶原组(A组)、几丁质膜组(B组)、几丁质膜+ ESCs组(C组)和Ⅰ型胶原修饰几丁质膜+ESCs组(D组),制备裸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术后定期取材,组织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34和CD200表达,观察创面早期滤泡性毛囊增生情况.结果 6周创面愈合皮肤以D组修复较好,肉眼观察创面较厚、红润,有皮纹;A组和B组的修复则较薄、呈淡紫色,易出血;C组愈合较慢;并发现表皮巢形成有规律地增多,D组>C组>B组>A组;D组CD34和CD200在手术后3d开始有毛囊干细胞增生,CD34表达延续到第4周,CD200表达延续到第6周,而C组CD34出现在第4周后,CD200出现在7d,D组是C组的2倍,A组和B组新生毛囊干细胞较少.结论 ESCs在C-CBM上生长良好,细胞可利用胶原的天然材料的黏附性,充分扩展,并参与创面修复,这些结果显示仿生膜有可能成为诱导性生物材料.

  • 低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等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周武;刘国辉;杨述华;米博斌;陈熹

    目的 观察低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等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8周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运动组与非运动组,运动组给予低强度跑台运动训练2个月,非运动组同等条件下饲养2个月.2个月后经心脏穿刺抽血,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 EPCs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e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 流式细胞术显示运动组外周血EPCs数量(0.612 ±0.018)%增加,与非运动组(0.292±0.0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结果显示,eNOS运动组(29.72士0.52)U/L,非运动组(22.85±1.75) U/L(P <0.01);VEGF运动组(17.05±0.34) U/L,非运动组(5.61±0.45) U/L(P<0.01);bFGF运动组(66.98±1.80) U/L,非运动组(51.21±1.90) U/L(P <0.01).以上结果显示运动组各细胞因子浓度升高,与非运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强度运动可以刺激大鼠体内细胞因子增多并增加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而细胞因子的增多可能是动员SD大鼠EPCs人血和迁移的分子机制.

  • 过表达免疫负调控分子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8样蛋白2对人甲状腺癌细胞FTC-133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郭欣;吴志宇;陈春悠

    目的 检测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8样蛋白2(TIPE2)过表达对甲状腺癌细胞FTC-133增殖、凋亡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进行瞬时转染和G418筛选法构建TIPE2基因稳定转染甲状腺癌细胞FTC-133;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24、48、72 h的细胞增殖,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锭(PI)法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筛选获得稳定高表达TIPE2的克隆细胞;Westernblot结果显示稳定转染TIPE2的FTC-133可明显上调TIPE2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倍数达3.33倍;TIPE2过表达后细胞生长速度较对照组细胞明显减慢,24、48、72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1.60±5.66)%、(31.30±3.97)%、(40.80士7.37)%;TIPE2过表达后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细胞总凋亡率为(13.06±1.89)%,而对照组细胞的总凋亡率为(5.73±0.4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71,P <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表达TIPE2的甲状腺癌细胞穿膜细胞数为(51.3 ±16.7)个,而对照组的穿膜细胞数为(91.7±22.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16,P<0.01).结论 TIPE2能明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促进其凋亡,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 封闭负压创面治疗对猪肢体高压电烧伤炎性反应及创面血管化的影响

    作者:栾夏刚;陈斓;柯玲玲;阮琼芳;阮晶晶;谢卫国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创面治疗对猪肢体高压电烧伤炎性反应及创面血管化的影响.方法 4只雌性巴马小型猪(8后肢)制成后肢跗关节内侧高压电烧伤模型.随机分为换药组(A组)、封闭负压创面治疗组(B组),换药组用活力碘油纱换药,于伤前、伤后30 min、1、3、6、9d测量肢体周径;于伤前、伤后30 min、6h、1、3、6、9d取外周静脉血检测白细胞计数;于伤前、伤后1、3、6、9d分别取肌肉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肌肉组织、血管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Ⅷ因子相关抗原(vWF)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 (1)电伤后即刻形成焦痂创面,肢体红肿及渗出明显,并随时间推移坏死组织渐进性扩大,形成Ⅲ~Ⅳ度电烧伤创面;与换药组比较,封闭负压创面治疗组猪肢体红肿、渗出反应消退较快,炎性反应较轻.(2)肢体周径肿胀观察总体趋势有差异(F=11.350,P<0.05),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两组间比较,伤后30 min、1d、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21.30 ±0.48)、(22.35 ±0.51)、(21.60±0.64)cm;B组(19.48 ±0.37)、(19.33±0.59)、(18.80±0.79)cm,P<0.05);(3)组织学观察见电伤后1、3d创面HE染色可见肌肉组织坏死、水肿明显及少许炎性细胞浸润;伤后6d有新生毛细血管,炎性细胞浸润更加明显;伤后9d肉芽组织形成及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明显增多;(4)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在电伤后6d,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7)比(23±4)个;P<0.05];(5)白细胞计数(WBC)2组间比较总体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743,P<0.05),伤后1d,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70±3.50)×109/L比(19.60±0.74)×109/L,P<0.01].结论 封闭负压创面治疗有利于减轻电烧伤后猪肢体肿胀、炎性反应,促进创面血管化形成.

  • 小干扰RNA沉默Kruppel样转录因子8对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陆建华;李茂岚;江林;吴向嵩;吴文广;董平;顾钧;毕建威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 (siRNA)沉默Kruppel样转录因子8(KLF8)基因对胃癌细胞MKN-28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KLF8的小干扰RNA(si-KLF8),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m blot技术检测转染后胃癌细胞中KLF8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转染24、48、72 h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应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转染48 h后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si-KLF8和阴性对照siRNA (si-CTRL)成功转染至胃癌细胞;si-KLF8组KLF8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si-KLF8组增殖能力下降,24、48、72 h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125±0.003、0.193±0.005、0.223±0.005、0.267 ±0.003、0.315±0.006,穿膜细胞数为(42.0±3.6)个,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KLF8可抑制人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提示KLF8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阿司匹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王钟兴;黄雄庆;刘卫锋;陈图锋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TL,n=16)行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及生理盐水术前灌胃7d;阿司匹林处理组(ASA,n=16)于MCAO前7d开始经胃管给予阿司匹林30 mg/(kg·d);另设立假手术组(Sham,n=8).脑缺血90 min后恢复血流,于MCAO后24 h处死大鼠,测定上述3组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 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n=8);同时检测CTL组和ASA组的脑水肿指数、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n=8).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SA组大鼠缺血侧脑水肿指数、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同时ASA组与CTL组比较,脑组织中IL-1β[(78.03±9.28) pg/mg比(439.10±71.80) pg/mg,P<0.01]、IL-6[(86.35±10.19) pg/mg比(486.00±56.90) pg/mg,P<0.01]、MDA含量[(1.74±0.31) nmol/mg比(3.96±0.68) nmoL/mg,P<0.05]均降低,SOD活性提高[(274.26±31.64) U/mg比(195.35 ±26.31) U/mg,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采用阿司匹林可减轻脑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抑制促炎因子释放,对局灶性脑缺血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不同浓度氧气对脂多糖诱导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黄晓佩;王玥;秦秉玉;刘红山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氧气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的AT-Ⅱ随机分为5组(n=6):A、B、C、D组,E组分别置于无菌培养箱:A箱37℃、21%O2、5% CO2,B箱37℃、21%O2、5% CO2,C箱37℃、40%O2、55%N2、5% CO2,D箱37℃、60%O2、35%N2、5% CO2,E箱37℃、90%O2、5% N2、5%CO2;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B、C、D、E组IL-8含量分别为(40.22 ±7.25)、(109.35±10.19)、(213.98±30.51)、(369.71 ±21.73)、(489.32 ±42.35) ng/L;p38MAPK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066± 0.010、0.163±0.008、0.228 ±0.027、0.268 ±0.016、0.292±0.010;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055±0.005、0.124 ±0.006、0.182±0.009、0.227±0.013、0.303±0.010.与A组比较B、C、D、E组IL-8含量、p3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E组IL-8含量、p3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间两两比较IL-8含量、p3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90%的氧气可使LPS诱导的AT-Ⅱ分泌IL-8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其机制可能与胞内p38MAPK表达上调有关.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在脓毒症大鼠中的作用

    作者:王华兵;李建国

    目的 观察CD4+ CD25+调节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在脓毒症大鼠炎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1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CLP)组,采用改良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单核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HLA-DR)表达率、Treg细胞及TH17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白细胞介素(IL)-17炎性因子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1)伴随着脓毒症病情的发展,大鼠出现明显的免疫抑制,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30%,IL-10/TNF-α比值(27.41 ±7.04比6.63 ±2.60)明显增高(P<0.01).(2)术后96 h脓毒症大鼠Treg细胞[(11.91±3.88)%比(6.57±2.60)%,P<0.01]和Th17细胞[(5.14±0.29)%比(2.85±0.07)%,P<0.01]表达明显增高.(3)术后96 h脓毒症组前炎性细胞因子IL-6[(42.31±15.89) ng/L比(6.32 ±3.18) ng/L,P<0.01]、IL-10[(69.89 ±20.78) ng/L比(13.58±5.37) ng/L,P<0.01]、TNF-α[(5.03±3.10) ng/L比(2.77±1.10) ng/L,P<0.01]、TGF-β[(4.99±2.01) ng/L比(1.88±1.07) ng/L,P<0.01]、IL-17[(92.77±11.64) ng/L比(7.58±2.30) ng/L,P<0.01]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伴随着脓毒症病情的发展,大鼠出现明显的免疫抑制;在大鼠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及Th17细胞介导免疫激活反应同时存在;脓毒症细胞因子微环境变化可能是导致Treg细胞/Th17细胞失衡的原因之一.

  • 肝再生磷酸酶-1稳定转染肝癌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功能

    作者:金少文;王开美;徐康;徐鋆耀;褚忠华;王捷

    目的 构建肝再生磷酸酶-1(PRL-1)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PRL-1的肝细胞癌Huh7细胞株,研究PRL-1在Huh7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人肝癌组织总RNA中扩增PRL-1基因编码区域(CDS)全长序列,与双酶切的pMSCV-PIG质粒连接,经PCR及测序鉴定pMSCV-血细胞凝集素(HA)-PRL-1载体构建成功.用293T细胞包装病毒,并感染Huh7细胞,1 mg/L嘌呤霉素持续加压筛选2周后,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RL-1在Huh7中的表达.PRL-1稳定转染细胞株构建成功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进行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PRL-1在Huh7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克隆的PRL-1基因CDS序列完全正确,且正确插入到pMSCV-PIG载体中,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稳定转染效率在90%以上,FQ-PCR结果显示PRL-1稳定转染组其mRNA表达是对照组的(4.4±1.5)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RL-1在Huh7细胞中过表达.CCK-8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PRL-1促进Huh7细胞增殖(P<0.01).PRL-1稳定转染细胞2周克隆形成率为(26.7±1.9)%,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P<0.01].PRL-1稳定转染组较对照组侵袭细胞数量增多(P<0.01).结论 PRL-1肝细胞癌Huh7稳定转染细胞株构建成功,PRL-1促进Huh7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侵袭.

  • 藤梨根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陈伟;陈谦学;刘宝辉;郭振涛;田道锋;张申起

    目的 探讨藤梨根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分别加入不同浓度(50、100、200 mg/L)藤梨根作用48 h后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U251的细胞活性;取50 mg/L藤梨根作用48 h后的细胞,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 藤梨根作用48 h后U25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不同浓度的凋亡率分别为50 mg/L:(26.51士1.30)%、100 mg/L:(55.92 ±2.40)%、200mg/L:(63.69±2.70)%;50 mg/L藤梨根处理后的U251细胞中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检测其中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显示,藤梨根处理组中磷酸化STAT3(p-STAT3)和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的表达下调,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上调.结论 藤梨根可以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藤梨根调控STAT3信号通路有关.

  •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对肝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吴万庆;孙培春;傅聿铭;吴刚

    目的 观察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PRMT7)表达变化对肝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及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人正常肝细胞L02及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Hep3B、Huh7、MHCC97H、LM3细胞PRMT7表达;检测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抑制和上调PRMT7蛋白表达之后EMT相关指标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变化及肝癌细胞侵袭运动能力改变.结果 PRMT7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细胞转移潜能呈正相关.上调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Huh7的PRMT7蛋白表达,能够促进细胞EMT的发生[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上调],上调MMP-2、MMP-9表达,其侵袭[Huh7组:(2.35±0.34)个;对照载体组:(3.11±1.09)个;PRMT7过表达组:(11.92±2.32)个]和迁移[Huh7组:(4.50±2.17)个;对照载体组:(3.43±1.29)个;PRMT7过表达组:(13.21±2.27)个]能力明显增强;抑制高转移肝癌细胞株LM3的PRMT7蛋白表达,细胞EMT发生逆转(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下调),MMP-2、MMP-9表达下调,其侵袭[LM3组:(19.01±1.88)个;对照载体组:(21.02±2.14)个;PRMT7表达抑制组:(10.15±1.52)个]和迁移[LM3组:(22.55±3.06)个;对照载体组:(23.93±4.08)个;PRMT7表达抑制组:(13.11±1.31)个]能力明显减弱.结论 PRMT7通过影响肝癌细胞EMT的发生进而参与调控肝癌侵袭转移过程.

  • 液压冲击与控制性皮层撞击两种脑损伤模型的比较

    作者:伏光辉;王文学;胡登科;王建伟;康新;李凤利;刘宇梁;刘忠伦;刘岳鹏

    液压冲击损伤(FPI)模型的与控制性皮层撞击(CCI)模型是两种常用的脑损伤动物模型,我们分别制作FPI模型和CCI模型进行比较.一、资料与方法雄性SD大鼠140只,分别制作FPI模型(0.1、0.2、0.3 mPa3种不同冲击压力,每组20只)和CCI模型(1.5、2.5、3.5 mm,3种不同撞击深度,每组20只),以假损伤组(20只)作为对照组.自创简单生命体征评分量表(SVS)进行生命体征评估,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NSS)进行神经功能评估.伤后24 h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评价.

    关键词:
  • 老年人腹腔镜及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疗效评价

    作者:陶桢;夏国兵;裴斐

    我们针对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对于老年患者的疗效作一系统评价,以期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一、资料和方法1.检索方法:我们检索了万方、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发表日期限定为2009年至2014年;中文检索关键词为“腹腔镜”、“开腹手术”、“胃癌根治术”、“老年”,英文关键词为“Laparoscopic”、“Laparotomy”、“Radical gastrectomy”、“Senile patients”.

    关键词:
  • 125I粒子植入术后肿瘤靶体积缩小对剂量的影响

    作者:吴娟;王娟;隋爱霞;苏晓华;高贞;于慧敏;张宏涛

    本研究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模拟术后不同时间的验证计划,观察靶体积缩小对周边剂量(D90)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25I粒子(6711-99型,活度:1.85×107 Bq)购自中国上海欣科医药公司.Powerlookl000激光扫描仪购自中国台湾世缘资讯科技公司.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Prowess 3DVersion 3.02为美国SSGI公司产品.

    关键词:
  • 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

    作者:孙发适;孙早喜

    近年来,肋骨骨折发生率逐年上升.肋骨骨折传统采用局部加压包扎、胶带外固定、肋骨牵引的非手术治疗方法,需要较长时间的胸廓外固定,并发症较多.目前,固定器械内固定术已成为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趋势,其中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应用比较广泛,但疗效评价报道较少[1-2].现将我院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34例的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小干扰RNA沉默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喉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作者:李蕾;汤夏冰;丁小青;陈文;周卫东;陈国千

    我们通过小干扰RNA (siRNA)技术下调人喉癌细胞株Hep-2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基因和蛋白表达,观察其对喉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RPMI 1640培养液、Trizol、反转录试剂盒、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试剂盒、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噻唑蓝(MTT)、Matrigel胶、Transwell小室.

    关键词:
  • 高迁移率蛋白AT-hook 2与T淋巴瘤侵袭和转移诱导因子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作者:杜江;张林

    高迁移率蛋白AT-hook 2(HMGA2)是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中的重要因子[1].本研究旨在观察HMGA2和T淋巴瘤侵袭和转移诱导因子l(Tiaml)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HMGA2单克隆抗体(Covance公司);Tiaml单克隆抗体(Santa Cruz公司);通用型链霉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试剂盒(北京中杉金桥公司).

    关键词:
  • 混合型肝癌30例治疗分析

    作者:王进;夏国兵;曹玉刚

    分析我院2002至2012年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50例,胆管细胞癌患者29例及混合型肝癌患者30例的基本临床资料及预后,探讨混合型肝癌患者的预后.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了黄石市中心医院2002至2012年在我院经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混合型肝癌的样本30例,同期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的样本50例及胆管细胞癌的样本29例的临床及预后资料.通过分析3组样本的术后无瘤生存时间(RFS)及总体生存时间(0S),从而比较3类原发性肝癌的预后情况.

    关键词:
  • 63例改良三孔法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应用

    作者:陶桢;夏国兵;裴斐

    我院近年来开展改良三孔法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共实施改良三孔法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63例.其中男28例,女35例.年龄26~ 45岁,平均年龄35.6岁.手术器械采用日本Olympus纤维胆道镜、Cook网篮、国产液电碎石仪、高清腹腔镜设备.2.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三孔法施术,Trocar放置位置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置入腹腔镜探查,于胆囊底部预切开处上方胆囊壁浆肌层无血管区用4-0可吸收线缝合悬吊,腹腔外用血管钳牵引.

    关键词:
  • Kruppel样因子4蛋白在胃癌血管生成及预后中的作用

    作者:毛华辉;卢国春;方复;吴骏飞

    本研究旨在观察Kruppel样因子4(KLF4)和CD105在胃癌和非癌组织的蛋白表达量及其与组织病理和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KLF4对胃癌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组织来源:本院2007至2009年术后胃癌标本114例(男84,女30),36 ~ 83岁,中位年龄54岁;高分化24例,中分化55例,低分化35例;Ⅰ~Ⅱ期66例,Ⅲ~Ⅳ期48例;有淋巴结转移73例.非癌胃组织20例作为对照.

    关键词:
  • 肺癌和肺感染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指标实用性评价

    作者:袁坦;李宏云

    当前,肺癌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1].肺癌患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RF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肿瘤标志物的意义已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2],由于肺癌患者现有个别肿瘤标志物特异性不高,新的标志物也正在研究之中,有研究建议联合测定多项生物学标志物从而提高肺癌的阳性诊断率.目前,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仍为诊断胸水性质的金标准,但始终存在阳性率及敏感性较低的问题,综合分析胸腔积液细胞学、生物化学及相关标志物可有助于提高肺癌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率.

    关键词:
  •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大鼠肠道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通透性转换的改变

    作者:朱克军;黄洪;储辉;杨积顺;张世明

    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早期可以观察到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加.线粒体作为真核细胞内的一种细胞器,除了参加细胞的能量代谢,与细胞凋亡也密切相关.线粒体膜电位及通透性改变是细胞凋亡的重要过程[1].本研究旨在观察大鼠TBI后肠道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通透性的变化规律,探讨TBI后肠道上皮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

    关键词:
  • 改良式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文斌;刘三光;闫长青;吕海涛;刘学青;秦建章;刘建华

    我们于2013年13月至2014年11月进行15例改良式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共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45~72岁,中位年龄63岁,术前胆红素平均约258μmol/L,5例术前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减黄.远端胆管癌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6例,胰腺癌1例.

    关键词:
  • 黄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室功能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作者:李涛;郑丽萍;关妮;刘菊梅;洪梅;施莉莉;涂杰

    本研究旨在观察黄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左心室功能及抗氧化酶作用的影响,探讨黄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大鼠30只,分黄芪水煎液组、黄芪醇体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常规喂养,分别给予黄芪水煎液、醇体液和生理盐水灌胃4周(10.5 ml/kg),每天1次.活性氧(ROS)测定试剂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试剂盒、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黄芪水煎液、黄芪醇体液.

    关键词:
  • 蛋白激酶C对人心房肌细胞肿胀激活的氯离子电流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业涛;杜心灵;刘小斌

    人心房肌细胞肿胀激活的氯离子电流(Icl.swell)被作为心律失常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但对于其调节机制目前仍不是很清楚[1].我们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蛋白激酶C(PKC)对人心房肌细胞Icl.swell的调节作用.一、材料与方法体外循环术中取患者右心耳组织,酶解分离心房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cl.swell[2].实验中通过方波刺激得到电流-电压曲线;通过步阶刺激得到时间电流曲线.应用SigmaPlot 10.0进行作图,应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以均数±标准差(面±s)表示.

    关键词:
  • 肾母细胞瘤患儿瘤体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志超;邸玉琴;周辉;仲智勇;杨晓锋;李索林

    我们通过分析小儿肾母细胞瘤瘤体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两者关系,探讨其在肾母细胞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42例肾母细胞瘤患儿,男23例,女19例;年龄1~5岁.Ⅰ期4例、Ⅱ期8例、Ⅲ期18例、Ⅳ期12例.分为直接手术组(Ⅰ+Ⅱ期)和化疗后手术组(Ⅲ+Ⅳ期).标本源自手术切除及活检所得肿瘤组织以及血清.另取15例正常儿童血清作对照.

    关键词:
  •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侵袭转移的影响

    作者:张福全;陈东来;段善州;桑永华;施立;陈勇兵

    转移相关基因1(MTA1)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1-2].本研究旨在观察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相关因子1(XAF1)对肺癌细胞中MTA1表达、细胞转移和侵袭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侵袭和迁移小室购自Corning公司;抗体购自Abeam公司.2.迁移和侵袭实验:消化细胞,分别加入Transwell和Transwell小室,固定、染色.

    关键词:
  •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的新指标——载脂蛋白M

    作者:毛庆岩;许贤林;何小舟;范敏;Xu Ning

    人载脂蛋白M(ApoM)由Xu等[1]于1999年首次在餐后血浆富三酰甘油(TGRLP)中被鉴定和分离,其选择性的表达于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ApoM表达的高度组织特异性提示其生理学作用可能与肝脏脂质代谢、脂质转运和/或肾脏功能密切相关.我们拟观察大鼠模型中血清及尿液ApoM浓度是否受到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关键词:
  • 异柠檬酸脱氢酶1-R132H突变体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施金龙;陈建;施炜;沈剑虹;左浩;倪兰春

    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在胶质瘤中发生频繁[1-2].本研究旨在构建IDH1-R132H突变体的慢病毒载体,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野生型IDH1质粒、293T细胞、GV208、慢病毒包装系统.2.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1)Age I-上游引物(F):5'-GAGGATCCCCGGGTACCGGTCGCCACCATGTCCAAAAAAATCA-GTGGCGG-3'.(2)1R:5'-CCATAAGCATGATGACCTATGAT-GATAGGTTTTACCC-3'.(3)1F:5'-CATCATAGGTCATCAT-GCTTATGGGGATCAATACAG-3'.(4)EcoR I-下游引物(R):5 '-TCACCATGGTGGCGACCGGAAGTTTGGCCTGAGCTAGTTTG-3'.(5) SEQ-F:5'-GACAAGCAGTACAAGTCCCAG-3'.

    关键词:
  •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下胆总管结石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马先仕;王雄彪;肖绪鹏;王剑明

    微创外科技术是快速康复外科(FTS)的核心内容[1],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痛苦更小、恢复更快,能代替大部分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目前认为LCBDE手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佳方法[2],但是否常规放置T管仍然存在争议,按照传统的理念进行围手术期的处理仍然不能够完全体现出其微创的优势.目前国内胆总管结石治疗的随意性比较大,尤其在基层医院,相关的FTS临床外科应用更为少见.我们分析2012年4月到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27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并随机分为FTS治疗组和传统开腹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探讨FTS在腹腔镜下胆总管结石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 单孔胸腔镜下应用切割缝合器与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比较

    作者:张恒;赵松

    目的 探讨电视单孔胸腔镜手术(VATS)下应用切割缝合器与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采用VATS治疗的92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切缝组48例采用腔镜下直线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大疱,缝扎组44例采用丝线缝扎、结扎肺大疱.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死亡、中转开胸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共复发气胸5例.两组患者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切缝组(2.0±0.4)d,缝扎组(2.0±0.5)d]、术后切口愈合(切缝组3/48例,缝扎组7/44例)、住院时间[切缝组(5.2±1.9)d,缝扎组(5.8±2.0)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切缝组(61±6) ml,缝扎组(90±9) ml]、手术时间[切缝组(43±7)min,缝扎组(50±5) 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缝扎法适用于单发、基底部不宽的肺大疱患者,手术费用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腔镜下切割缝合器法更适用于成簇的肺大疱或多发性肺大疱的患者,而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操作简单.

  • 肺癌、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微小RNA表达谱的检测

    作者:李丽琴;许丽敏;李静;沈琦斌;李鸿伟;平金良;马志红;钟婧;黄惠莲

    目的 探讨肺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微小RNA(miRNAs,miR)表达谱差异及其与TNM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Agilent miRNA芯片检测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同体癌、癌旁和正常组织的miRNA表达谱,比较不同TNM分期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筛选出36个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miRNAs和55个在癌组织和正常组织间差异表达的miRNAs;与早期患者比较,Ⅲa期的正常组织有hsa-miR-205、hsa-miR-34b等11个差异表达的miRNAs;而癌旁组织则从Ⅱa期开始就出现了9个差异表达的miRNAs;不同TNM分期的癌组织之间仅有hsv2-miR-H7-3p和hsa-miR-23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肺癌病理分级的发展,癌旁组织甚至远端组织也会出现特定mircoRNA表达量的变化,该特定mircoRNA的表达可能提示肿瘤的浸润能力.

  • 胸苷激酶1和B7-H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何彦;吴梅娟;吴真真

    目的 观察胸苷激酶1(TK1)和B7-H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64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以上组织石蜡切片中TK1和B7-H4的表达水平.结果 TK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84.38%比15.63%,P<0.01),B7-H4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5.00%比20.31%,P<0.01);TK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乳腺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B7-H4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TK1和B7-H4呈高表达,提示两者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 钙蛋白酶小亚基-1与肾透明细胞癌转移相关性及其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庄乾锋;何小舟;许贤林;徐仁芳;范敏;崔笠

    目的 探讨钙蛋白酶小亚基-1 (Capn4)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转移的相关性及其表达对肾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5例ccRCC及癌旁组织中Capn4的表达.采用合成的小干扰RNA质粒转染786-0细胞,检测转染后Capn4的表达及786-0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ccRCC组织中Capn4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125±0.793比1.480±0.584,P<0.05),且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比值比(OR)=0.598,95%置信区间(CI)0.389 ~0.918,P<0.05].Capn4基因降表达后786-0细胞的侵袭数量明显下降[(166±52)比(448±47)个,P<0.05].结论 Capn4基因与ccRCC的转移相关,其表达抑制能降低786-0细胞的侵袭能力.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嘉;安伟德;李玉文;徐雪东;张伟国

    目的 探讨开放与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对老年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60周岁以上腹壁切口疝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组24例,腹腔镜组28例.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切口感染、血清肿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9±4) ml]、住院时间[(8±3)d]、术后疼痛7例(25.01%),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两组均无患者死亡,随访3个月至2年,开放组复发3例,腹腔镜组未见复发.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同样安全有效,但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微小RNA-155和WEE1在结肠癌中的作用及其表达的相关性

    作者:宋军民;杨超;李震;常远;夏坤锟;王朝杰

    目的 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微小RNA(miR)-155和WEEl的表达,探讨miR-155和WEE1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探讨miR-155和WEE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187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iR-155和WEE1的表达量;Kendall' tau法进行相关性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miR-155和WEE1的表达呈负相关,r=-0.555,P<0.01;miR-155和WEE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因素有相关(P<0.05);与miR-155表达无变化组比较,表达升高组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缩短(23个月比85个月,P <0.05).与WEE1表达无变化组比较,表达降低组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缩短(25个月比70个月,P<0.05).结论 miR-155和WEE1的表达是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miR-155在癌组织中低表达,WEE1在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 联合检测诱骗受体-3和白细胞介素-17在人脑胶质瘤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魏德;魏成斌;黄绍松;洪文瑶

    目的 探讨诱骗受体-3(DcR-3)和白细胞介素-17(IL-1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连续收集90例胶质瘤患者及脑外伤患者1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DcR-3和IL-17浓度,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脑组织中的DcR-3和IL-17蛋白的表达.结果 胶质瘤患者DcR-3和IL-17在不同的性别、年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肿瘤病理分级有关,Ⅲ/Ⅳ级胶质瘤患者DcR-3和IL-17表达阳性例数明显高于Ⅰ/Ⅱ级患者(P<0.01).绝大多数胶质瘤患者DcR-3表达升高伴有IL-17表达阳性.不同级别(Ⅰ、Ⅱ、Ⅲ、Ⅳ)的胶质瘤患者术前血清DcR-3和IL-17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DcR-3和IL-17浓度显著降低,Ⅰ~Ⅳ级的胶质瘤患者术前术后DcR-3和IL-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血清DcR-3和IL-17水平与胶质瘤患者预后复发和存活密切相关.存活组胶质瘤患者血清DcR-3和IL-17平均浓度分别为(56.22±18.33)和(72.89士16.58)ng/L,显著低于死亡组[DcR-3和IL-17平均浓度分别为(103.27±10.47)和(121.00±9.02)ng/L,P<0.01].结论 DcR-3和IL-17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联合检测血清DcR-3和IL-17浓度有助于胶质瘤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 微小RNA-126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作者:李浩淼;孟凡宇;马军;于永魁;华胸怀;秦建军;李印

    目的 观察微小RNA-126(miR-126)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可能调控的靶基因.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75例患者食管鳞癌组织和其匹配的癌旁组织中miR-126的表达水平,应用软件预测miR-126的靶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靶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在食管鳞癌细胞中提高或降低miR-126表达水平,验证其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 对75组配对标本分析,癌组织中miR-126的相对表达量为0.28±0.32,癌旁组织为0.45±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126低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过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1);上调食管鳞癌细胞Eca9706、Eca109、TE-1中miR-126的表达会导致IRS-1蛋白的表达量(0.785±0.337、1.873±0.684、1.938±1.081)较空白组(1.188±0.336、2.756±1.097、3.028±0.789)下降(P<0.01),下调食管鳞癌细胞中miR-126的表达会导致IRS-1蛋白的表达量(2.543±0.610、5.182±1.897、5.940±0.997)相对升高(P<0.01).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26表达水平下降,IRS-1蛋白的表达受miR-126的负调控,IRS-1可能是miR-126在食管鳞癌中发挥抑癌基因功能的靶基因之一.

  • 前列腺癌组织中聚集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小磊;侯俊清;杜信毅;徐文超;徐卫波;赵振华;刘辉;常俊锴

    目的 探讨聚集素(Cluster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lusterin在45例前列腺增生组织、4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lusterin在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7%和87.5%,前列腺癌组织中Cluster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Clusterin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Clusterin 蛋白过度表达可能与其抗凋亡作用有关,与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相关.

  • 微小RNA-146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杰;刘涛;杜振宁;蔡腾;张丰泉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146a在骨肉瘤中表达的意义和miRNA-146a对骨肉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骨肉瘤标本和癌旁组织中miRNA-146a表达量,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质粒转染miRNA-146a进入骨肉瘤细胞TE85中,检测转染后细胞活性、细胞凋亡和细胞中YY1、Fas蛋白的表达.结果 癌旁组织和骨肉瘤组织中miRNA-146a的表达量分别为1.213±0.525和0.734±0.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46a的表达量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呈正相关(P<0.05).转染miRNA-146a24 h后,50、100 nmol/L组人骨肉瘤细胞活性明显降低至(65.161±5.528)%和(40.385±8.442)%(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明显升高至(38.671±12.415)%和(59.513±9.058)% (P<0.05),细胞中YY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分别为0.472±0.014和0.272±0.005,P<0.05),而Fas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0.292±0.010、0.584±0.006,P<0.05).转染miRNA-146a 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50、100 nmol/L组人骨肉瘤细胞活性、凋亡率、YY1表达量和Fas蛋白表达量变化与转染24 h的变化相似.结论 miRNA-146a对骨肉瘤的作用是通过下调YY1的表达,而上调Fas蛋白的表达,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同时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凋亡.

  • S100钙结合蛋白A13和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涂华华;陈先祥;程彩涛;冯勇;张林菲;曾天才;蔡庆和

    目的 检测S100钙结合蛋白A13(S100A13)和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方法检测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正常甲状腺组织中两者的表达,比较两者在两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中,S100A13的表达阳性率为93.3%(56/60),在甲状腺腺瘤组织中S100A13的表达阳性率为66.7% (20/30),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0.0%(12/20),S100A13在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甲状腺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GF-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1.7%(49/60),在甲状腺腺瘤组织中FGF-1的表达阳性率为63.3%(19/30),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5.0%(11/20),FGF-1在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甲状腺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00A13与FGF-1表达阳性与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S100A13与FGF-1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 肿瘤嗜神经浸润研究进展

    作者:徐光辉;丰帆;张磊;柰超;肖书傲;张洪伟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害是癌细胞可以脱离原发部位向远处转移[1].肿瘤转移是癌细胞与微环境作用的结果,例如炎性细胞通过分泌炎性因子促进肿瘤的转移,免疫细胞对肿瘤的监视以及调节功能等[2-3].肿瘤转移方式主要包括血管转移、淋巴管转移以及直接种植.然而另一种转移途径常被忽略,即肿瘤细胞通过外周神经进行迁移,称为嗜神经浸润(PNI).PNI在多种肿瘤中已有报道,尽管认为其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但PNI的发生机制仍未明确.初认为,PNI是由于肿瘤细胞沿着神经束内部的淋巴管进行转移,但研究证实神经束内并不存在淋巴管,PNI也并非是肿瘤细胞简单地沿低阻力外周神经进行转移[4-5].尽管PNI在肿瘤转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但PNI缺乏清晰的概念以及标准检测手段等等.现对这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 生长停滞特异基因6概况及其在血管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武桂铃;蒋帅;李悦;辛振龙;张静波;屈延;杨阳

    1988年,Schneider等[1]从小鼠生长停滞成纤维细胞的高表达基因中筛选出了生长停滞特异基因6 (Gas6),为生长停滞基因家族增添了新成员.生长停滞基因是细胞在生长停滞期高表达的一类基因.Gas6蛋白具有调节细胞增殖、迁移、黏附及凋亡等功能[2].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Gas6参与许多病理过程,包括炎症、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等[3].因此有许多以Gas6为治疗靶点的研究展开,其中一项研究结果显示Gas6基因敲除小鼠不会因过度出血形成致命的血栓栓塞[4],提示Gas6有望成为抗凝疗法新的潜在靶点.现对Gas6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血管系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 鼠类自体动静脉瘘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辰亮;郁正亚

    透析用血管通路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生命线”.截至目前仍缺少不同透析血管通路类型间对比的随机对照研究[1].从1960年Quinton等[2]成功建立第1个动静脉外瘘,到1966年Brescia等[3]创立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吻合的金标准,再到人工血管透析通路的应用,透析用血管通路得以不断改进和发展.如何维持其远期通畅率仍是长久以来的难题.Al-Jaishi等[4关于白体动静脉瘘通畅率新的系统回顾与Meta分析研究结果仍不乐观.动静脉瘘(AVF)实验动物模型为研究其失功机制提供了条件.现围绕鼠类自体AVF模型展开综述,并介绍其在研究AVF失功机制中的相关进展.

    关键词:
  • 多聚赖氨酸树状大分子研究进展

    作者:刘平;马旋;傅德皓

    多聚赖氨酸是一类重要的聚氨基酸,因其独特的结构与特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环境、电子产品等领域.树状大分子是近年研究发现的新型分子,被称为继线性、交联、支链聚合物后的第4种结构类型的高分子.多聚赖氨酸树状大分子(DGL)结合了多聚赖氨酸与树状大分子的优点,因其结构及分子大小的可控性,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

    关键词:
  • 裸鼠原位高转移胰腺癌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毓青;徐新生;崔乃强

    目的 研究一种成功率高、转移率高的人胰腺癌原位动物造模方法.方法 将MIAPaCa-2细胞接种到裸鼠的皮下,待其成瘤后,再将皮下瘤块无菌条件下取出,原位种植到30只裸鼠胰腺尾部,于4、6、8周分批处死裸鼠,进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裸鼠胰腺原位成瘤率达100%,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发现4、6、8周裸鼠原位成瘤的胰腺癌细胞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均为低分化胰腺癌细胞.镜下证实原位植瘤后4周裸鼠远处转移率为0%,原位移植瘤后8周远处转移率为100%,包括腹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转移仅为1例,占10%.结论 裸鼠4周成瘤属于胰腺癌的早期,肿瘤未发生转移;8周成瘤属于胰腺癌晚期,肿瘤发生了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且利用该种建模方法成功率高、转移率高、肝转移率低.

  •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实验研究的热点与展望

    作者:蒋米尔;崔超毅

    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是推动血管外科迅猛发展的两大动力.实验研究,特别是对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会为疾病的临床诊治带来革命性变化;而临床实践一方面为实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资源,另一方面血管外科医师又有许多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需要依靠实验研究解决.

    关键词:
  • 快速成型技术制备仿生主动脉弓模型的研究

    作者:陈鹏飞;严中亚;申运华;陈向东;邓克学

    目的 创建与人体解剖结构一致的仿真主动脉弓三维快速成型模型,探讨其对促进规划和执行主动脉弓外科手术的帮助,为构建个体化人工血管支架及3D打印生物组织或器官进行前期准备.方法 对正常成年男性进行胸部CT扫描,获得该男子主动脉弓原始CT数据(DICOM),通过Mimics 10.01软件对DICOM数据处理,分割出主动脉弓的区域,计算主动脉弓三维立体模型,导出三维模型数据文件(STL文件),后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主动脉弓三维模型.结果 基于CT获得的胸部解剖结构的数据,通过MIMICS 10.01软件进行处理并导出STL格式文件后,可直接用3D打印机打印出与人体主动脉弓解剖结构基本一致的主动脉弓模型(比例1∶1).结论 快速成型技术制备的主动脉弓模型对手术规划有临床意义,有助于构建个体化人工血管支架及3D打印生物组织或器官.

  • 姜酚对家兔胸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金燕;赵文超;王志举

    目的 观察姜酚(gingerol)对家兔胸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离体内皮完整的和去内皮胸主动脉环肌条,悬挂于恒温浴槽中,并将其与张力-位移换能器相连记录血管环肌条张力的变化,所有标本分为内皮完整组和去内皮组.内皮完整组分为1×10-5 mol/L去甲肾上腺素(NE)+不同浓度gingerol组(1×10-8、1 ×10-7、1 ×10-6、1 ×10-5、1×10-4、1×10-3 mol/L,下同)、20 mmol/L KCl+不同浓度gingerol组、1×10-5 mol/L NE+左旋-硝基精氨酸甲脂(L-NAME)+不同浓度gingerol组、1×10-5 mol/L NE+吲哚美辛+不同浓度gingerol组、20 mmol/LKCl+ L-NAME+不同浓度gingerol组、20 mmol/L KCl+吲哚美辛+不同浓度gingerol组;去内皮组分为1×10-5 mol/L NE+不同浓度gingerol组、20 mmol/L KCl+不同浓度gingerol组.结果 (1)gingerol能抑制1×10-5 mol/L的NE或20 mmol/L的KCl引起的胸主动脉平滑肌收缩并呈剂量依赖性,另外,gingerol对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较去内皮的胸主动脉明显增强(P<0.05).(2)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组,L-NAME能显著抑制gingerol对胸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NE处理组:94.83±3.63比96.83±1.82、91.17 ±2.89比94.83±2.68、83.83±2.23比94.67±2.73、78.00±3.54比92.33±2.91、67.83±2.37比90.83±3.77、62.83±3.42比89.67±3.15;KCl处理组:90.33±8.33比98.17±7.56、80.83±7.24比96.83±7.28、70.83±7.57比92.17±7.31、67.83±7.68比89.83±7.23、62.83±7.49比90.33±8.87、57.33±8.32比87.67±8.97,P<0.05).(3)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组吲哚美辛能显著抑制gingerol对胸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NE处理组:93.83±7.61比97.83±7.45、92.50±10.13比95.33±8.36、86.67±8.24比93.83±7.28、79.83±7.36比89.83±7.63、67.83±7.46比85.33±8.94、61.83 ±7.55比81.83 ±7.25;KC1处理组:90.17±7.77比96.17±7.31、79.67±8.65比91.33±8.62、72.17 ±7.48比85.67±8.76、70.83±7.78比83.17±7.79、56.83±7.62比77.83±7.29、54.17 ±7.68比74.83±7.34,P<0.05).结论 gingerol对NE和KCl所诱发的收缩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内皮产生的NO和前列环素有关.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武汉;黄鹤光;刘多谋;陈志耀;陆逢春

    目的 观察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分组加入1、10、100 μg/L TNF-α培养24 h,或加入100 μg/L TNF-α培养3、8、12、24 h,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VASP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TNF-α干预24h不同浓度组VASP mRNA水平分别为0.993±0.045(对照组)、0.801±0.022(1 μg/L)、0.626 ±0.018(10 μg/L)、0.529±0.017(100 μg/L);蛋白水平分别为0.849±0.021(对照组)、0.788±0.028(1μg/L)、0.364 ±0.018(10 μg/L)、0.317±0.023(100 μg/L);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1.0)%(对照组)、(14.0±1.1)%(1 μg/L)、(24.4±3.8)%(10 μg/L)、(36.0±2.5)%(100 μg/L).100 μg/L TNF-α干预不同时间组VASP mRNA表达分别为0.829 ±0.051(3 h)、0.741±0.029(8 h)、0.669 ±0.026(12 h)、0.528 ±0.017(24 h),蛋白水平分别为0.528±0.201(3 h)、0.470±0.016(8 h)、0.299±0.015(12 h)、0.298±0.016(24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4±0.9)%(3 h)、(11.4±1.2)%(8 h)、(21.2±1.4)%(12 h)、(36.3±2.1)%(24 h).VASPmRNA及蛋白水平均呈时间及剂量依赖表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呈时间及剂量依赖升高(P<0.05).结论 TNF-α通过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

  • 腹主动脉瘤与CD40的关系

    作者:李靖华;林晓东;粟海霞;陈晓意;吴泽宇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AAA)发病与患者血清CD40及其配体(CD40L)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30例诊断明确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病例组)与26例健康人群(正常组)进行对照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CD40和CD40L水平,应用统计学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CD40/CD40L与腹主动脉瘤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血清CD40浓度为(96.20±26.26) ng/L,高于正常组的(76.22±6.39) n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CD40L浓度为(746.20±215.46) ng/L,明显高于正常组的(503.07±75.32) n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A患者血清CD40和CD40L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提示CD40/CD40L可能参与了AAA的发病.

  • 磁吻合技术实现下腔静脉吻合组织与电镜观察

    作者:刘仕琪;雷鹏;吕毅;宋宇龙;高睿;姚维杰;党国信

    目的 通过磁性压榨式吻合技术(MCA)实现腹腔大血管无缝线吻合的组织学与电镜观察,比较新型血管吻合器较传统手工缝合方法的优点.方法 杂种犬16条,随机分为MCA组与手工缝合组,统计两组下腔静脉(IVC)吻合时间,观察吻合即刻、吻合后4、12、24周两组犬IVC吻合口愈合情况;血管吻合口苏木素-伊红染色(HE)与Masson三色染色用于组织学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吻合口内皮细胞连续性和生长情况.结果 MCA组IVC吻合时间较手工缝合组明显缩短[(3.25±1.21) min比(13.23±2.34) min,P<0.01].电镜观察:MCA组吻合口内膜光滑,内皮细胞排列整齐,形态规则,但手工缝合组吻合口因缝线牵拉导致管腔内凹凸不平,内膜不完整,吻合口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形态不规则;组织学检查:MCA组吻合口血管壁对位整齐,血管内膜覆盖吻合口,术后12周吻合口呈慢性炎性反应,少量淋巴细胞浸润,24周无明显炎性反应,但手工缝合血管吻合口有明显缝线异物残留与瘢痕形成.结论 MCA组较手工缝合组手术耗时少,血管壁各层衔接较好,内皮细胞层光滑,无明显增生,血管腔无异物残留,吻合口炎性反应轻微.MCA血管吻合技术实现IVC无缝线吻合效果可靠.

  • 周期性张力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调节

    作者:游成东;李茂;黄文

    目的 探讨周期性张力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分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表型的调节机制.方法 原代全骨髓法培养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作成脂、成骨、成平滑肌细胞方向诱导,验证BMSCs的多向分化潜能.将细胞分为4组:A组用含1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完全培养基培养,B组用幅度10%、频率1 Hz周期性张力诱导,C组采用TGF-β1+周期性张力联合诱导,D组用含10%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作对照.3d后观察诱导后的细胞形态,并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肌动蛋白(α-actin)、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钙调节蛋白1(calponin1)、钙调节蛋白3(calponin3)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观察细胞内α-actin、SM-MHC、calponin1、calponin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经流式细胞术鉴定,所培养细胞为BMSCs.诱导3d后,A、B、C3组的VSMC标志物均较D组明显升高,以SM-MHC和calponin3增加为主.A组(0.919 2±0.028 1)较B组(0.823 6±0.024 6)的SM-MHC蛋白表达水平高,但低于C组(1.043 1±0.090 7),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中calponin3 mRNA表达量比蛋白表达量变化更明显,而calponin1蛋白表达量和mRNA表达量同步增高.结论 周期性张力能够诱导BMSCs分化为VSMCs,对分化的VSMCs的表型调节还需要细胞因子的参与.

  • 纤维蛋白原β启动子区单倍型对特发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作者:韩胜斌;董坚;金辉;杨斌;王友礼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原β(FGB)启动子区单倍型对特发型下肢深静脉血栓(IDVT)的影响.方法 IDVT组及健康对照组各120例.采用启动子区完整测序技术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双重检测纤维蛋白原β链基因启动子区-1 420G/A、-993 C/T、-854G/A、-455 G/A、-249C/T和-148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基因型,对上述SNP连锁不平衡分析并构建单倍型模型.结果-993 C/T与-455 G/A、-993 C/T与-148C/T、-455 G/A与-148C/T之间存在较强的连锁不平衡关系(r2分别为0.699、0.509和0.556);构建出8种单倍型模型:单倍型H3、H6在病例组中的频率高于对照组[比值比(OR)分别为32.085和1.896,P<0.05];单倍型H1、H4、H5和H7在对照组中的频率高于病例组(OR值分别为0.025、0.119、0.644和0.383,P <0.05);其余单倍型(H2和H8)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倍型H3、H6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单倍型H1、H4、H5和H7可能是DVT的保护因素.

  • 人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相关的接头蛋白1基因重组慢病毒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张金池;李文献;欧阳亮远;吴霖;张连芳;肖萌

    目的 探讨构建人类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相关的接头蛋白1(Gab1)基因重组慢病毒RNA干扰载体的方法,研究其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的沉默效率.方法 针对人类Gab1基因设计5个靶点的小干扰RNA (siRNA)序列,并分别合成靶序列的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经Hpa I和Xho I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后的GV118载体连接,产生Gab1-RNA干扰(RNAi)转化子,聚合酶链反应(PCR)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测序鉴定.将测序正确的Gab1-RNAi、pHelper 1.0和pHelper 2.0质粒共转染239T细胞,包装产生LV-Gab1-RNAi慢病毒并测定其滴度.将获得的慢病毒分别转染EA.hy926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测定其转染效率;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后的EA.hy926细胞中Gab1 mRNA表达水平来验证慢病毒干扰载体的基因沉默效率.结果 经PCR分析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LV-Gab1-RNAi慢病毒载体;病毒滴度为3×109 TU/ml;荧光显微镜下转染组细胞GFP荧光表达强烈,转染效率达70%以上;RT-PCR证实干扰组细胞Gab1 mRNA表达水平(0.088 ±0.003)较对照(0.947±0.087)组和空白组(0.999±0.067)显著降低(P<0.01).结论 成功构建人Gab1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并能在293T细胞中扩增获得足够的病毒滴度,能明显抑制Gab1基因在EA.hy926细胞株中的表达.

  • 平滑肌22α启动子/增强子靶向调控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对移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陈志强;王帅;邓勇志;郑志发

    目的 采用血管平滑肌细胞(SM)特异性SM22α启动子/平滑肌肌球重链蛋白(SMHC)增强子,构建靶向大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的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移植血管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构建大鼠特异性SM22α真核表达载体SM22α-p/e-mTOR-短发卡RNA(shRNA),建立大鼠颈静脉-动脉移植模型,在血管吻合完成后通过Pluronic F-127质粒缓释系统对血管内平滑肌增殖进行局部RNA干扰.实验分5组,每组20只SD大鼠.A组:对照组(25% Pluronic F-127组);B组:SM22α组(SM22α-p/e-mTOR-shRNA);C组:巨细胞病毒(CMV)组(CMV-p/e-mTOR-shRNA);D组:阴性对照组(空质粒pGenesil-10);E组:阳性对照组;其中,B组和C组统称实验组.根据实验分组的不同,将含有50 μg shRNA质粒,或50 μg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凝胶,或单纯200μl 25% Pluronic F-127凝胶均匀涂抹在移植静脉周围,分别于术后1、3、7、14 d获取移植血管.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新生内膜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磷酸化-mTOR (Ser2448),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评估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以及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结果 术后7d各组新生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A组新生内膜较术后1d增厚12.4倍;B、C、D、E组分别增厚9.7、4.8、7.6、2.6倍.术后14d,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移植静脉α-SM-actin表达阳性面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CNA阳性表达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磷酸化-mTOR(Ser2448)阳性表达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术后移植静脉凋亡细胞阳性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凋亡面积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SM22α-p/e-mTOR-shRNA可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mTOR信号通路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预防或延缓移植静脉狭窄.

  • Wingspan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单中心并发症分析

    作者:王子亮;李天晓

    目的 评价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安全性,探讨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7月至2013年4月在我中心接受Wingspan支架成形术治疗的433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所有患者病变狭窄程度≥70%且伴有狭窄病变相关的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将本中心术者早期完成的100例病例做为经验积累阶段组,而近期完成的333例做为技术成熟阶段组.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可能影响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33例患者中429例成功实施支架成形术(99.1%),狭窄度由术前的(82.3±7.6)%改善为术后的(16.6±6.6)%;围手术期30 d内29例(6.7%)患者出现卒中或死亡,其中致死致残性卒中7例(1.6%);30 d内发生缺血性卒中21例(4.8%),出血性卒中8例(1.8%);基底动脉30 d内总的卒中率、缺血性卒中率、穿支卒中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P<0.01),而大脑中动脉30 d内出血性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3.6%比0.4%,P<0.05);经验积累阶段组总的围手术期卒中率明显高于技术成熟阶段组(13.0%比4.8%,P<0.01),但围手术期穿支卒中发生率在经验积累阶段与技术成熟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比3.0%,P>0.01).结论 颅内Wingspan支架成形术安全可行;基底动脉缺血并发症高于其他部位而大脑中动脉出血并发症高于其他部位;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受术者经验的影响,但穿支并发症并不随术者手术经验的积累而减少.

  • 弘扬中华医学会百年优良传统,再创中国实验外科新辉煌——庆贺《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第七届编委会成立

    作者:杨镇

    盼望己久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第七届编委会换届会议今天在美丽的江城武汉隆重召开了,此时正恰逢中华医学会成立百年庆典和本刊创刊30周年纪念.100年前,伍连德、颜福庆等我国现代医学的开拓者在上海成立了中华医学会,这是近现代史上中国人自己的医学学术组织,标志着中国人开始有组织地迈进现代医学的大门.30年前(1984年),裘法祖、黄家驷、吴阶平等外科前辈在武汉创办了《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为我国现代外科指明了前进方向,从此我国外科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阔步向前.这两件大事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将永远载入史册.

    关键词:
  • 肖氏反射弧研究进展

    作者:眭涛;曹晓建

    肖传国教授在世界上第1个提出并证实“人工建立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用于治疗各种脊髓损伤(SCI)导致的排尿障碍.目前存在很多争议,有人说是真的,有人说是假的.那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在此,我们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希望能更好地帮助大家认识肖氏反射弧.

    关键词:
  • 外科膜解剖——新的外科学基础?

    作者:龚建平

    虽然肿瘤外科根治手术的理想方式是整块切除,但人们始终没能描述“整块”的解剖学边界,虽然组织胚胎学早就一版又一版的描述体腔内的膜,人们也很少将其与外科手术联系在一起.近年来,由于3个原因,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这两个方面,并正在汇聚在一起:一是直肠癌根治术全系膜切除(TME)理念的推出;二是超声刀的使用和腹腔镜手术的开展;三是“第五转移”概念的提出.现分述如下.

    关键词: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计算机断层摄影、磁共振三维影像融合新技术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马廉亭;杨铭;李俊;潘力;陈刚

    “多种三维影像融合”是未来医学影像的发展方向,它将推动医学发展,对全身各系统疾病尤其是对外科血管疾病的诊治起到重要作用.我院近年先后引进Siemens Artis zee与GEinnova 3100(现在新的双平板为GE innova IGS630)双大平板与单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并分别配有多种后处理软件及Dyna CT与Innova HDCT,我们在临床对其后处理功能开发应用后,深刻体会到这些新技术对外科血管病,尤其是脑脊髓血管病的临床诊断、治疗、科研及教学有较大帮助[1],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 表达数量性状位点方法在人源肝脏组织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复东;彭志海

    传统的基因遗传病尤其是单基因遗传病的研究,主要是依靠寻找染色体上影响疾病的遗传突变位点,需要通过构建染色体的物理图谱来完成,这属于传统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的研究范畴.而多基因遗传病如果用传统的构建染色体物理图谱的QTL方法研究会费时费力,目前人类Haplotype以及ENCODE计划公开了大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的变异信息,这类海量的SNP数据信息可以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找出疾病相关的遗传基因易感区域[1],通过对这些复杂疾病易感区域内的致病性遗传变异位点进行精细定位,找出其中的致病基因型从而建立致病性的遗传变异位点.

    关键词:
  • 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做好外科临床研究

    作者:秦新裕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是医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目前的趋势是临床研究的比重开始增加.这种趋势有利于临床医生发挥自己的长处,也有利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改善诊断和治疗结果.正确把握临床发展趋势,有利于选准研究方向.普通外科已取得了明显进步,在进行临床选题时需要注意把握以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 脾脏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作者:张澍;李宗芳

    人们对脾脏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古希腊时代,在宇宙本原论“四元素说”影响下,当时认为脾脏主要负责产生“气质体液学说”中的黑胆汁.但随后由于受到“切脾无害论”及脾脏并非生命所必需这一事实的影响,认为脾脏“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直到1952年King和Schumacker报道了脾切除后暴发性感染(OPSI),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脾脏对机体的重要性.对脾脏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的进步,但与机体其他脏器比较一直相对滞后.

    关键词:
  • 外科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现状与展望

    作者:高戈;冯喆

    脓毒症是外科创伤、烧伤、感染及重大手术并发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性休克总病死率为30% ~60%[1].在美国每年有超过75万例脓毒症患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占总死亡患者的9.3%,是第10大死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新的耐药细菌的出现以及侵入性治疗的增多,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逐年增多8% ~13%[1].早期识别、及时诊断、有效防治脓毒症的形成与发展,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所在.现就脓毒症的定义、诊断标准、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进展等若干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