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幼鼠清醒状态下耻骨上和经尿道膀胱置管的影像尿动力学比较

    作者:何翔飞;崔林刚;文建国;吴军卫;李云龙;冯锦锦;张艳

    目的 比较幼鼠清醒状态下耻骨上和经尿道膀胱置管的影像尿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建立清醒状态下幼鼠影像尿动力膀胱测压模型.方法 选取Wistar雌性幼鼠20只,年龄4~6周,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手术组(经耻骨上置管)通过外科手术经耻骨上将导尿管放入膀胱,非手术组(经尿道置管)通过尿道将导管放人膀胱内.术后5d后,在清醒的状态下,并用特制的塑料马甲固定小鼠使其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对两组小鼠分别进行影像膀胱测压.观察记录两组小鼠的大膀胱容量、大排尿压、充盈末期膀胱压并计算膀胱顺应性.结果 经耻骨上置管组的大膀胱测压容量为(0.83±0.27) ml,大排尿压为(26.3±7.8)cmH2O(1 cmH20 =0.098 kPa),膀胱顺应性为(0.026±0.070) ml/cmH20;经尿道置管组的大膀胱测压容量为(0.92±0.34) ml,大排尿压为(37.2±5.9) cmH20,膀胱顺应性为(0.032±0.050) ml/cmH2O;两组的尿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经尿道置管比较,手术组放置尿管的操作更容易,稳定性更高,可重复性更强.结论 经耻骨上膀胱置管的影像膀胱测压雄性幼鼠动物模型更容易建立.

  • 三联组氨酸核苷酸结合蛋白2对结肠癌细胞SW620侵袭迁移的影响

    作者:周飙寰;王欢;蔡少鑫;杨常顺;王乐;李伟华

    目的 观察上调三联组氨酸核苷酸结合蛋白2(Hint2)表达对结肠癌细胞SW620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探讨Hint2表达调控SW620侵袭迁移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慢病毒pLVX-IRES-ZsGreen1-Hint2载体转染293T后构建Hint2过表达SW620Hint2+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细胞Hint2的表达水平,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以及划痕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侵袭数目和迁移距离,分析其与Hint2表达的关系.结果 成功构建Hint2过表达的SW620Hint2+细胞;SW620Hint2+组细胞Hint2蛋白表达量为SW620组的3.1倍;SW620Hint2+组穿透基质胶的细胞数显著少于SW620组[(52.33±5.05)%比(112.83±10.11)%,P<0.05].SW620Hint2+组迁移的细胞数显著少于SW620组[(51.17±11.64)%比(111.17 ±11.64)%,P<0.05].划痕实验24 h后SW620Hint2+组细胞迁移的平均距离显著短于SW620组[(0.37 ±0.03) mm比(0.71±0.04)mm,P<0.05].细胞Hint2的表达水平与其侵袭及迁移能力呈负相关(r=-1.000,P<0.01).结论 成功构建后的SW620Hint2+细胞株稳定过表达Hint2,其侵袭及迁移的能力明显下降,由此提示Hint2的上调可能参与结肠癌细胞转移和迁移能力的负性调控.

  • 阿司匹林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 U2OS的生物学作用

    作者:尚晖;王达义;蔡林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骨肉瘤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培养人MG63和U2OS骨肉瘤细胞株,取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处理骨肉瘤细胞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取100 mmol/L阿司匹林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取10、50、100 mmol/L阿司匹林处理24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和p65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0.1、1.0 mmol/L阿司匹林处理24h后对MG63和U2OS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10 mmol/L(P<0.05)、50 mmol/L(P<0.05)、100 mmol/L(P<0.01)、200 mmol/L(P<0.01)的阿司匹林处理24 h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100 mmol/L阿司匹林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能力具有时间依赖性;MG63和U2OS骨肉瘤细胞G2/M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77.56±6.38)%、(79.12±10.66)%比(40.68±5.98)%、(41.54±6.17)%,P<0.05];细胞早期凋亡(29.64%比2.49%,24.95%比2.62%,P< 0.01)和晚期凋亡(27.94%比7.05%,28.76%比8.49%,P<0.01)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10、50和l00mmoL/L阿司匹林处理组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而p65蛋白表达均弱于对照组,且随着阿司匹林浓度增加,Caspase-3和p65蛋白表达强度差异明显.结论 阿司匹林可能通过调控Caspase-3和p65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

  • 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期损伤及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保护作用

    作者:童波;朱承良

    目的 观察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对出血性休克复苏期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雄性SD大鼠80只,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ω-3PUFA低(10 mg/kg)、中(30 mg/kg)、高剂量组(100 mg/kg),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建立出血性休克模型,待进入复苏期后记录各组大鼠的心率、平均动脉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并检测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内毒素水平,以及氧化应激相关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体(MPO)等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 在复苏期30 min ω-3PUFA高剂量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动脉血氧分压分别为105.1 mmHg(1 mmHg =0.133 kPa)、319.2次/分和69.4 mmHg,显著高于模型组的69.6 mmHg、310.5次/分和38.1 mmHg;ω-3PUFA可以升高大鼠在失血性休克后复苏期的平均动脉压和动脉血氧分压指标;同时,ω-3PUFA还可以显著降低失血性休克复苏期TNF-α 、IL-1β、MDA、MPO和内毒素的含量,增加SOD的含量.结论 ω-3PUFA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期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抗炎及抗氧化应激有关.

  • 乳腺癌中DNA聚合酶-β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作者:郑英斌;韩娜;侯帅恒;解璞;赵文超

    目的 观察DNA聚合酶-β(DNA pot-β)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75例乳腺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中DNA pol-β的表达,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转染siRNA-DNA pol-β以观察DNA pol-β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同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DNA pol-β的表达显著升高(2.80 ±2.27比3.49±2.56,P<0.01),淋巴结转移与DNA pol-β的表达呈正相关(x2=5.580,P<0.05).同空白对照组(23.0±4.0)和阴性对照组(20.1±3.8)比较,siRNA-DNA pol-β转染组(10.1±2.5) MCF-7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 DNA pol-β在乳腺癌中表达上调,可能是乳腺癌细胞转移的机制之一.

  • 赫赛汀对过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食管鳞癌细胞株的作用

    作者:詹娜;徐威;董卫国;郭绪峰

    目的 观察赫赛汀(Herceptin)对过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食管鳞癌细胞EC109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噻唑蓝(MTT)染色法、膜联蛋白V(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碘化丙锭(PI)流式细胞仪(FC)及Hoechst33258检测Herceptin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erceptin对Her-2/neu介导的两条重要信号通路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影响.结果 采用不同浓度的Herceptin作用细胞72 h,MTT结果显示抑制率分别为(11.40±0.80)%、(14.80±0.81)%、(36.84±1.75)%、(48.20±0.47)%、(50.37±0.91)%(P<0.01);流式细胞仪显示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3.77±1.48)%、(19.53±0.95)%、(31.77±2.34)%、(44.83±3.11)%、(59.67±2.55)%(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erceptin能下调Her-2/neu、Ras和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水平,上调p27表达水平.结论 Herceptin可抑制食管鳞癌EC109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Herceptin可能通过抑制Her-2/neu介导的Ras/MAPK及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

  • 血清趋化因子配体5水平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

    作者:晋学飞;徐红梅;王凯臣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因子配体5(CXCL5)的水平与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127例膀胱癌患者术前血清中CXCL5水平,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127例膀胱癌患者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NMIBC组)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MIBC组),分析血清中CXCL5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血清中CXCL5水平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MIBC和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清中CXCL5水平[分别为(1 004.76±112.81) pg/ml和(993.48±115.83) pg/ml]显著高于NMIBC和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分别为(658.42 ±98.16) pg/ml和(653.89 ±67.44) pg/ml],且随组织学分级升高而升高[G1:(634.28±93.33) pg/ml、G2:(752.43±73.54) pg/ml、G3:(866.77±106.49) pg/ml;P<0.05];根据ROC曲线,将CXCL5临界值定为817.8 pg/ml;MIBC患者血清中CXCL5≥>817.8 pg/ml者无瘤生存率显著低于血清中CXCL5 <817.8 pg/ml患者(P<0.05).结论 检测膀胱癌患者血清中CXCL5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检测血清中CXCL5水平有助于预测MIBC.

  • 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在髁状突囊内骨折中的表现和机制

    作者:姚志涛;阿布都合肯·亚如拜克;李伟东;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目的 探讨在髁状突囊内骨折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IL)-1β、IL-6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表现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山羊15只,6~8个月龄,体重10 ~ 12 kg,雌雄不限,击打一侧颞颌关节区造成颞颌关节骨折,即刻进行CT扫描记录验证后的动物模型,取骨折处以及对侧健康处软骨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MP、FGF1、IGF1、IL-1β、IL-6以及TGF-β,并分别检测两组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蛋白以及mRNA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MP:对照侧为(101.51 ±2.16) cm2,与实验侧的(101.23±1.90) c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GF1:对照侧为(91.03±2.37) cm2,与实验侧的(91.19 ±3.13) c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1:实验侧为(153.43 ±1.18) cm2,与对照侧的(97.26±1.02) cm2比较,实验侧IGF1表达显著增高(P<0.05).IL-1β:实验侧为(146.04±1.24) cm2,与对照侧的(98.77±1.83) cm2比较,实验侧IL-1β表达显著升高(P<0.05).IL-6:实验侧为(130.08±1.03) cm2,与对照侧的(83.05±1.22) cm2比较,实验侧IL-6表达显著升高(P<0.05).TGF-β:实验侧为(84.04±1.70) cm2,与对照侧的(85.10 ±2.11) c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PI3K和AKT蛋白以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结论 髁状突囊内发生骨折后,IGF1首先被激活,进而使得其下游的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导致炎症相关因子IL-1和IL-6表达增强.

  • 乌司他丁对犬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周涛;李遂宁;向道康;刘波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犬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30条雄性杂交犬,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术中未使用乌司他丁)、U1组(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1万U/kg乌司他丁)和U2组(预充液中加入2万U/kg乌司他丁).分别于手术前、麻醉诱导后、CPB开始30 min、停CPB时、CPB后2h和术后24、72、120 h采集血样,观察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对照组在CPB开始30 min分别为(11.12±2.45) mmol/L、3.32±0.44]直至术后72h[(6.01±0.65) mmol/L、1.71±0.28]较CPB前升高,U1、U2组CPB开始30 min[(9.12±2.09) mmol/L、2.47±0.39和(8.42±1.95) mmol/L、2.51±0.31]至术后24 h[(10.22±2.04) mmol/L、2.32±0.35和(8.89±1.56) mmol/L、2.44±0.41]较CPB前升高,U1、U2组在CPB开始30 min至术后72 h时低于对照组(P<0.05).3组犬胰岛素水平和TNF-α浓度在CPB开始30 min至术后24h较CPB前升高,但U1、U2组浓度较对照组低(P<0.05),U1和U2组各时间点胰岛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2组TNF-α 浓度在停CPB时、CPB后2h较U1组低[(32.55±7.59) mmol/L比(48.24±8.22) mmol/L,(47.37±8.59) mmol/L比(66.51±10.53) mmol/L] (P <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缓解犬CPB手术后的胰岛素抵抗,该作用与乌司他丁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有关.

  • 淫羊藿苷活化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促进钛颗粒诱导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作者:陶云霞;胡宣洋;平子川;王骏骅;王亮亮;史佳伟;吴勰星;郭晓斌;徐耀增

    目的 观察淫羊藿苷(icariin)对钛颗粒(Ti)诱导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4组,即对照组、Ti组、icariin组和ICG-001组.MSCs成骨诱导培养.Western blot法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及定量分析观察细胞向成骨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矿化程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unt相关基因2(Runx2)、Osterix和骨钙素(OCN)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i能抑制β-catenin的表达,icariin(10-8mol/L)加入后Ti的抑制效应不明显.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icariin组ALP活性为(27.76±5.26) nmol PNP/(min·μg protein),与Ti组[(19.72±3.28) nmol PNP/(min· μg prote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icariin组细胞外基质矿化程度高,Ti、ICG-001组矿化结节少,定量结果显示icariin组吸光度(A)值为0.52 ±0.06,与Ti组(0.22±0.03)和ICG-001组(0.39±0.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Ti组Runx2、Osterix和OCN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5±0.05、0.57 ±0.07和0.60 ±0.07;icariin组上述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5 ±0.03、0.98 ±0.09和0.96 ±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001加入后能抑制icariin对Runx2、Osterix和OCN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 Icariin通过活化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Ti诱导的MSCs成骨分化.

  • 微小RNA-203通过锌指神经转录因子2的靶向作用对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陈林昊;林达佳;王襄瑜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203通过锌指神经转录因子2(SNAI2)对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胃癌细胞SGC7901使用含10%胎牛血清的杜尔伯科改良伊格尔(DMEM)培养基,在37℃、5% C02培养箱培养.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iR-203 mimics转入胃癌细胞SGC7901,转染48 h后,提取SGC7901-miRNAcon、SGC7901-miR-203 mimic两组细胞总RNA,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转染效果,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侵袭和凋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miR-203后在胃癌细胞中SNAI2的表达水平.小干扰RNA(siRNA)干扰胃癌细胞SGC7901中SNAI2的水平,Western blot验证敲减效果,并检测敲减SNAI2后细胞侵袭和凋亡.转染miR-203 mimics后,脂质体转染SNAI2表达质粒,检测细胞侵袭和凋亡.结果 (1)胃癌细胞SGC7901转染miR-203 mimics后,miR-203的表达水平(6.68±0.53)明显高于miRNA con组(0.84±0.1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miRNA con组的凋亡率(9.25±1.19)%比较,转染miR-203 mimics组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率为(32.73±5.94)%,较miRNA con组明显增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miRNA con组比较,转染miR-203 mimics 48 h后,胃癌细胞株SGC7901、MGC-803、BGC-823中SNAI2的表达都下调,分别为16.52±3.28、13.37 ±3.06和14.93 ±3.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敲减SNAI2之后,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下降,siRNA con组、siRNA-1组和siRNA-2组的侵袭细胞数量分别为(71.04 ±6.83)×106/L,(20.47 ±2.37)×106/L和(23.29±2.58)×106/L,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流式细胞术的结果表明,转染SNAI2后,miR-203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促凋亡作用被反转,siRNA con组、siRNA-1组和siRNA-2组的SGC790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74±1.26)%、(30.73±5.58)%和(16.29±2.14)%,siRNA-2组的细胞凋亡程度明显降低.结论 miR-203能够通过靶向调控SNAI2而降低胃癌细胞SGC7901的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 白藜芦醇对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郭峰;郭德良;潘乐玉;胡守国;王志刚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对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Res(0、10、25、50 μmol/L)处理肝癌Bel-7404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的表达水平.结果 Res对肝癌Bel-7404细胞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且呈现浓度依赖关系.MTT比色法检测各组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能力,各组(0、10、25、50 μ mol/L)的吸光度(A)值分别为0.522±0.006、0.451±0.018、0.265±0.016、0.117 ±0.009.与0μmol/L Res组[S、G2/M期:(10.33±3.06)%、(14.67±4.04)%]比较,25 μmoL/L Res组肝癌细胞S期阻滞增加[(31.67±4.73)%;P<0.05],50 μmol/LRes组肝癌细胞S期阻滞及G2/M期阻滞均明显增加[S、G2/M期:(37.67±6.51)%,(27.00±6.56)%;P<0.01];Cyclin的表达水平随着Res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结论 Res对肝癌Bel-7404细胞具有增殖抑制效应及凋亡诱导效应,对细胞周期具有阻滞效应且有浓度依赖性.高浓度的Res将肝癌Bel-7404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和G2/M期,能更好地发挥抗癌作用或协同抗癌作用.

  • 大豆苷元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与分化

    作者:李欣洁;米洋;徐琰;王亚东;关红亚;李洁;李月白;王义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大豆苷元(DAI)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与分化的作用.方法 培养人骨肉瘤MG63细胞,分成对照组和不同浓度DAI干预细胞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1、10、20、40、80、160 μ mol/L DAI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20、80 μmol/L DAI作用24h和48 h的细胞凋亡率,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对照组、20、40、80 μmol/L DAI作用48 h的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免疫细胞化学分别检测20、40、80 μmol/L DAI干预48 h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生存素(Survivin)蛋白表达,磷酸苯二钠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对照组、10、20、40 μmol/L DAI干预6、9、12d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1、12、24 d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茜素红染色观察10、20、40 μmol/L DAI组细胞内钙盐沉积.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1、10、20、40、80、160μmol/L DAI组24 h和48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0.91 ±6.29)%、(12.53±4.28)%、(18.80±4.14)%、(25.25±5.43)%、(43.99±0.71)%、(50.33±4.17)%和(12.17±4.87)%、(27.49±0.10)%、(31.06±2.86)%、(41.95±3.07)%、(61.53±4.02)%、(62.81±1.48)%,各DAI组均抑制MG63细胞增殖活性,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F浓度=71.44,P<0.01;F时间=25.69,P<0.01).20、80 μmol/L DAI组中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80μ moL/L DAI组中细胞凋亡率高(F主时间=2 690.97,P <0.01;F浓度=5 684.50,P<0.01),TUNEL法结果显示凋亡细胞数量随DAI浓度的升高而增多,两者呈正相关(F=17.29,P<0.01).PPARγ mRNA表达随DAI浓度增加而升高(F=266.93,P<0.01),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128.25,P<0.01).10、20、40 μmol/L DAI组细胞中AL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F浓度=2668.96,P<0.05;F时间=1 015.33,P<0.05),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升高(F浓度=715.66,P<0.05;F时间=7 635.5,P<0.05).DAI组细胞中矿化结节形成量明显增多.结论 DAI可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并可能通过激活PPARγ途径诱导MG63细胞发生凋亡和分化.

  • 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诱导肝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促进侵袭转移

    作者:袁媛;周闯;翟文龙

    目的 观察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ECT2)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及其对肝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检测5例肝细胞癌标本及其配对癌旁组织ECT2的表达;通过慢病毒介导的方法构建过表达ECT2肝癌细胞,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小室等方法观察其与对照组比较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分析ECT2诱导肝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进而促进转移复发的相关机制.结果 ECT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其在癌旁组织中明显升高;体外实验结果显示慢病毒转染的高表达ECT2的HEP3B细胞增殖较其对照组明显增高[(84.2±12.3)个比(26.7±5.7)个,P<0.05],对照组及过表达组发生迁移的细胞数分别为[(38.6±15.6)个比(103.9±21.2)个,P<0.05].通过上调肝癌细胞ECT2蛋白的表达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发生EMT,其上皮化表型E-钙黏蛋白(E-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1(ZO-1)的表达下调,间质化表型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上调.结论 ECT2可能通过诱导肝癌细胞发生EMT进而参与调控其侵袭转移的进程.

  • Transgelin-2促进结肠癌细胞迁移侵袭的机制

    作者:周静;张彦斌;张辉;梁斌;叶颖江;王杉

    目的 探讨Transgelin-2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5种结肠癌细胞株中Transgelin-2的mRNA和蛋白表达,筛选出Transgelin-2低表达细胞株SW480;以MegaTran 1.0试剂进行质粒转染,建立Transgelin-2过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模型;Transwell法检测Transgelin-2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镜分别观察Transgelin-2过表达结肠癌细胞微丝的变化;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体外结合共沉淀实验验证Transgelin-2与F-actin的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ransgelin-2与F-actin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Transgelin-2过表达组的迁移细胞数在15 h[(207.27±62.26)个]、24 h[(179.00±32.08)个]均明显多于对照组[(114.13±29.17)个;(95.07±33.18)个;P<0.05]及转染空载体组[(120.33±26.40)个;(95.93±28.66)个;P<0.05];细胞中F-actin与单体球状肌动蛋白(G-actin)的相对含量发生明显变化,两者的荧光强度比值(18.7±8.6)较对照组(6.2±7.2)、空载体组均显著增加(8.8±4.0,P<0.05),提示发生微丝重塑;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过表达Transgelin-2的结肠癌细胞F-actin明显增多;F-actin体外结合共沉淀实验显示Transgelin-2与肌动蛋白存在体外的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Transgelin-2与F-actin存在体内的共定位.结论 Transgelin-2可能通过参与调节微丝的重塑促进结肠癌细胞的迁移侵袭.

  • 大鼠肝切除术中肝动脉切除对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齐卫鹏;王剑明;钱亚伟;杨涛;何俊闯;姚伟;冯伟;吉磊

    目的 观察在肝切除术中肝动脉切除对肝功能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40只,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模拟肝动脉切除重建组(行左肝切除);C组:行左肝切除肝动脉切除.大鼠模型构建成功后,观察术后一般恢复情况及术后死亡率,分别于术后24、72 h及术后7d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了解肝功能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反映肝脏组织增殖.结果 肝切除术中肝动脉切除组术后肝功能水平变化大,术后7d肝组织PCNA阳性表达(40%,4/10)较左肝切除组(75%,8/12)表达强度下降,肝组织增殖能力受到抑制.结论 肝切除合并肝动脉切除后大鼠肝脏功能所受影响较大,术后肝功能恢复较慢.肝切除合并肝动脉切除后大鼠肝脏再生受到抑制.

  • M3型乙酰胆碱受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机制

    作者:焦周阳;吴静;刘超;文冰;付国伟;杜心灵;赵文增

    目的 探讨M3型乙酰胆碱受体(M3R)对血管平滑肌细胞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表达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A7r5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Western blot法测定COL-Ⅰ、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ERK1/2)、磷酸化ERK1/2 (p-ERK1/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表达.结果 乙酰胆碱(Ach 1.0×10-7、1.0x10-6、1.0×10-5 mol/L,2h)呈浓度依赖性促进COL-Ⅰ的表达(P<0.05),M3R特异性阻断剂4-DAMP抑制Ach(1.0×10-6mol/L)介导COL-Ⅰ表达(1.302±0.181比1.892±0.292,P<0.05);M3R促进p-ERK1/2表达上调(165%,P<0.05),ER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抑制M3R介导的COL-Ⅰ表达(1.421±0.176比1.912±0.190,P<0.05);M3R促进TGF-β1的表达(194%,P<0.05),TGF-β1特异性抑制剂SB431542抑制M3R介导的p-ERK1/2表达上调(1.121 ±0.059比1.875±0.078,P<0.05).结论 M3R通过激活TGF-β1-ERK1/2信号通路促进COL-Ⅰ的表达.

  • 尿激酶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兔血清D-二聚体以及血栓溶解体积和血栓清除率的关系

    作者:王琦;孙喜伟;王中英;王帅;刘超

    目的 通过连续检测尿激酶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兔血清D-二聚体值以及血栓溶解体积和血栓清除率结果,探讨三者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清洁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制作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帕肝素+5%葡萄糖生理盐水;B组:帕肝素+尿激酶+5%葡萄糖生理盐水;C组(空白对照组):帕肝素+尿激酶+5%葡萄糖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前、造模成功后1h、每次尿激酶治疗后4h进行D-二聚体含量检测,计算静脉造影所显示血栓的体积及血栓清除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在开始治疗后D-二聚体测量值均先升高后降低,C组测量值无显著变化.3组尿激酶治疗各时间点D-二聚体测量值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3[(164.6 ±21.3)、(264.2±16.5)、(66.5±8.1) ng/ml]、T4[(131.2±11.8)、(94.3±6.5)、(65.3±7.7)ng/ml]、T5[(88.5±6.7)、(46.4±4.9)、(64.2±7.2)ng/ml]时间点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3时间点D-二聚体峰值为(305.6±21.3) ng/ml,相应的血栓溶解体积为(6.04 ±3.21) ml,B组T3时间点D-二聚体峰值为(264.2±16.5)ng/ml,相应的血栓溶解体积为(2.13 ±0.49) ml(P <0.05);A组T5时间点D-二聚体测量值为(88.5±6.7)ng/ml,相应的血栓溶解体积为(1.95 ±0.75) ml,B组T5时间点D-二聚体测量值为(46.4 ±4.9) ng/ml,相应的血栓溶解体积为(0.56 ±0.18) 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激酶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模型兔的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值并非随着血栓的溶解而进行性上升.D-二聚体测量值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通过测定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前期的溶栓治疗效及终血栓溶解起到预测作用.

  •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体外循环期间中枢神经特异蛋白的影响

    作者:陈燕桦;张炳东;梁东科;韦祎;周丽芳;谢玉波

    右美托咪定(Dex)有脑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Dex对体外循环(CPB)大脑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CPB组、Dex低剂量组(DL组)和Dex高剂量组(DH组).CPB组和Dex组建立CPB模型,转流2h.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白细胞介素(IL)-6和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浓度.

    关键词:
  • 猪原位节段性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和技术改进

    作者:郭明晓;路春雷;陈东峰;张海峰;高鹰;李幼生

    我们通过改进血管重建及部分外科手术技术,建立了猪同种异体原位节段性小肠移植模型,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健康大白猪20头,供受体各10头,体重22~25 kg,雌雄不限.2.麻醉:术前肌肉注射氯胺酮20 mg/kg、地西泮0.4 mg/kg以及阿托品0.06 mg/kg行诱导麻醉,术中丙泊酚150 μg,/(kg.min)维持麻醉.3.小肠移植:游离解剖出供体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肠系膜上静脉(SMV)支配末端回肠的终末支及其所支配的回肠袢,UW保存液灌洗后留取中段灌洗较佳的小肠约200 cm供移植用.分离保留受体SMA、SMV支配回肠的终末支(长约1.5~2.0 cm)及3.0~5.0cm血供佳的末端回肠以备肠吻合用.供受体血管行端端连续吻合[1].受体近端空肠与距移植肠近端约10 cm处小肠行端侧吻合,移植肠近端脱出腹壁行肠造口,以备术后肠黏膜取检,供受体末端回肠行端端吻合术.术中及术后连续3d给予头孢他啶(100 mg/kg)、甲硝唑(10 mg/kg)预防感染,术后每天给予他克莫司注射剂(FK506,0.1 mg/kg)预防排斥反应.

    关键词:
  • 沉默乳腺癌耐药蛋白基因影响胰腺癌SW1990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作者:沈忱;王飞通;刘斌

    胰腺癌是一种治疗效果及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1].吉西他滨(GEM)是临床上用于胰腺癌化疗的“金标准”.RNA干扰(RNAi)是双链RNA介导的转录后基因特异性沉默.前期研究结果表明,GEM能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增殖,但随作用时间延长,药物抵抗逐渐增强,这可能与GEM作用细胞后上调乳腺癌耐药基因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表达有关[2].本研究旨在反向探讨沉默ABCG2后能否增强胰腺癌细胞对GEM的化疗敏感性.

    关键词:
  • 斑蝥素抑制乳腺癌细胞血行转移潜能的机制

    作者:马德亮;张琼妍;龚斐然;吴梦瑶;沈梦;陶敏;支巧明;李伟

    血行转移涉及侵袭、迁移、抗凋亡、增殖等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1-2],还涉及其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2].本研究旨在观察斑蝥素对乳腺癌细胞血行转移潜能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细胞培养:乳腺癌细胞株MCF-7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CC).细胞维持于含10%胎牛血清的杜尔伯科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中,于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2.侵袭实验: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

    关键词:
  • 蜂毒肽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的作用

    作者:崔啸晨;马志亮;李夏青;王志茹

    我们将蜂毒肽和吉西他滨单独和联合作用于胰腺癌PANC-1细胞株,观察药物干预后细胞的增殖及凋亡,并分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家族(Caspase-3、Caspase-8、Caspase-9)、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及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探讨两药联用的潜在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购自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蜂毒肽购自Sigma公司;盐酸吉西他滨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ransgen公司);膜联蛋白V(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碘化丙锭(P1)细胞凋亡试剂盒(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
  • 肘管综合征中弓状韧带小分子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任一鸣;周先虎;魏志坚;樊保佑;林伟;刘燊;郝岩;冯世庆

    弓状韧带肥厚增生引起尺神经卡压磨损,是肘管综合征(CuTS)常见的病因[1],但具体机制不明.本研究旨在探讨CuTS中弓状韧带小分子RNA(miRNA,rnjR)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材料与方法术中取标本并行Affymetrix基因芯片分析.miRWalk及Bioconductor软件用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统计分析采用配对设计两两比较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 食管鳞癌中信息调节因子1及Yes相关蛋白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丽英;王尚凯;李宗明;李晟磊;韩新巍

    目的 探讨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及Yes相关蛋白2(YA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16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5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YAP2及SIRT1蛋白表达.结果 SIRT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2.7%)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上皮(22.0%,x2=17.596,P<0.05),并且其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724、13.616、6.383,P<0.05).YAP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5.6%)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上皮(28.0%,x2=4.900,P<0.05),并且其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785、5.569、6.966,P<0.05).SIRT1与YA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0.249,P<0.05).结论 YAP2及SIRT1在食管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蒋雪生;李建有;周国顺;姬亚峰;李雄峰;詹碧水;张少群;陈超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发生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就诊的5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骨折(157例)和未发生骨折(343例)的病例进行组间对照研究,并对7种可能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身高和绝经时间与骨折发生率无明显相关(t身高=0.305,P>0.05;t绝经=-1.240,P>0.05),而年龄、体重、肌肉厚度、肌力和骨密度与骨折发生率显著相关(t年龄=3.132,P <0.01;t体重 =2.136,P<0.05;t肌肉厚度=-8.829,P<0.01;t肌力=-4.369,P<0.01;t骨密度=-9.651,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重、肌肉厚度、肌力和骨密度均为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且肌肉厚度、肌力和骨密度为保护因素(β肌肉厚度=-2.575;β肌力=-0.022;β骨密度=-9.982),而年龄和体重为危险因素(β年龄=0.078;β体重=0.054).结论 年龄和体重越大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性较大,而骨密度、肌力和肌肉厚度越大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则越小,临床上可针对这3个保护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以期达到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的作用.

  • 食管鳞癌组织中B细胞转位基因1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文元;李风鸽;李晟磊;温洪涛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B细胞转位基因1(BT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5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及169例食管鳞癌组织中BT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BTG1在正常黏膜组织中mRNA的阳性表达率76.0%(38/50)显著高于其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4.9%(42/1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36,P<0.05);BTG1蛋白表达与其mRNA表达一致,在正常黏膜组织中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2.0%(31/50),显著高于其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3.7% (40/1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876,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BT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3.373、7.751、7.041及x2=5.826、4.697、5.885,P<0.05).此外,BTG1 mRNA与其蛋白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r=0.678,P <0.05).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BTG1 mRNA和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大脑后动脉近段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作者:李钊硕;李天晓;薛降宇;冯光;王子亮;白卫星;赵同源

    目的 评估血管内治疗大脑后动脉近段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析2009年12月至2015年12月,35例血管内治疗大脑后动脉近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47.2±11.5)岁,19例有脑出血病史,16例无脑出血病史.结果 35例均获得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5例,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5例,载瘤动脉闭塞术25例;动脉瘤完全栓塞30例,几乎完全栓塞2例,不完全栓塞3例.围手术期发生4例并发症:其中3例在载瘤动脉闭塞组,包括2例新发小卒中,恢复良好,1例同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遗留明显残疾;1例在支架结合弹簧圈组,术中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良好.平均随访(26±11)个月,载瘤动脉闭塞组1例患者非症状性复发,再次栓塞;支架结合弹簧圈组1例复发出血;单纯弹簧圈栓塞1例非症状性复发,定期复查.至随访结束,改良Rankin评分(mRS)0~2分者31例,3分者3例,6分者1例.结论 血管内治疗大脑后动脉近段动脉瘤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仍应该依据不同的病变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酪氨酸蛋白磷酸酶非受体型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并受微小RNA-95调控

    作者:胡亚玲;黄朝晖;游庆军;杜祥

    目的 观察酪氨酸蛋白磷酸酶非受体型3(PTPN3)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下调的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2例CRC组织及其配对组织中的表达,荧光素酶实验分析微小RNA-95(miR-95)对PTPN3的调控作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TPN3的表达.结果 PTPN3蛋白在50.9%的CRC组织中(57/112)下调,并与肿瘤TNM分期负相关(r=-0.253,P<0.01),PTPN3强表达的患者生存期有缩短的趋势(P>0.05).荧光素酶结果显示PTPN3是miR-95的靶基因,在CRC细胞株中过表达miR-95后,PTPN3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而抑制miR-95后PTPN3表达增加.结论 PTPN3表达在CRC组织中下调,可能与肿瘤进展相关;miR-95调控是PTPN3在结直肠中表达下调的关键机制.

  • 膀胱癌患者尿YKL-40蛋白与细胞角蛋白片段19抗原21-1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晋学飞;张涛;崔蕊;李晓燕;时景伟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尿中YKL-40蛋白与细胞角蛋白片段19抗原21-1(CYFRA21-1)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87例膀胱癌患者尿中YKL-40与CYFRA21-1水平,观察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中YKL-40和CY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存在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患者尿中YKL40与CYFRA21-1水平显著升高;组织学分级为高分化膀胱癌患者尿中YKL-40水平显著升高;联合YKL-40与CYFRA21-1做平行实验,对于诊断膀胱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24%、83.65%和88.93%.结论 YKL-40与CYFRA21-1在膀胱癌患者尿中呈高表达;联合平行检测YKL-40与CYFRA21-1有助于早期诊断膀胱癌.

  • 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在胃癌中异常表达的意义及相关功能

    作者:周立生;邓标;裘正军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在胃癌细胞株中验证其细胞学功能.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我院60例胃癌患者的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AFAP1-AS1的水平,分析AFAP1-AS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使用RT-qPCR检测5个不同的胃癌细胞株中AFAP1-AS1的表达水平.对于高表达AFAP1-AS1的细胞株使用慢病毒载体下调基础表达.进而检测下调AFAP1-AS1后对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胃癌组织中AFAP1-AS1的相对表达量△Ct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水平(6.349±1.966比3.065±1.015,P<0.01),且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水平有关(P<0.05);胃癌细胞株MGC-803及SGC-7901高表达(2.239±0.020及2.488±0.021),有效干扰AFAP1-AS1的表达后可以显著抑制MGC-803及SGC-7901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并促进凋亡(P<0.01).结论 AFAP1-AS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沉默AFAP1-AS1后可以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并促进凋亡.

  •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

    作者:李杰宝;喻晓程;田野;张家衡

    目的 检测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ZH2的表达与新型乳腺癌分子分型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临床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EZH2和Ki-67的表达水平,同时结合乳腺癌的病理检查结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按照新型乳腺癌分子分型标准,将乳腺癌进行分型;使用x2检验分析比较EZH2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与乳腺癌新型分子分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EZH2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绝经状态、淋巴结转移、术后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在乳腺癌分子分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ZH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术后分期、ER、PR表达等临床病理参数明显相关(P<0.05).30例非三阴性型乳腺癌患者中占EZH2高表达为11例,低表达为19例;三阴性乳腺癌占12例,其中高表达10例,低表达2例,EZH2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67,P<0.05).且EZH2的表达在4组乳腺癌分子亚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 =9.24,P <0.05).在随访超过5年的42例乳腺癌患者中,EZH2高表达的患者有6例死亡,2例复发、转移;EZH2低表达的患者有2例死亡,1例复发、转移.EZH2高表达组与EZH2低表达组的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ZH2在三阴性型乳腺癌高表达,它可成为三阴性型乳腺癌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 原发性肝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黄东;刘丹;孙敏;李恒;陈秋菊;陈登刚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普外科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肝癌78例作为实验组(术前未接受放疗和化疗),对照组为22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MMP-9和Glypican-3的表达,通过电子显微镜高倍镜下评分.结果 MMP-9蛋白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4.7%,表达评分为(1.91±1.59)分,而在癌旁组织未见表达,肝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评分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ypican-3蛋白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有表达,但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及表达评分[57.7%,(2.13±1.75)分]较癌旁组织[9.1%,(0.86±1.18)分]显著增高,且在癌栓形成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及表达评分明显高于无癌栓形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织中MMP-9和Glypica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MMP-9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高表达,而在癌旁肝脏组织中无明显表达,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阴性的肝癌的诊断指标尤其早期肝癌的确诊.Glypican-3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肝脏组织.

  • 磷脂酰肌酶3激酶催化亚基突变与乳腺癌18F-FDG摄取的关系及其预测新辅助治疗疗效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李学瑞;王淑侠;李振中;温灵珠;龙晓雨;陈宇;郭子柏;张国淳;祖健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磷脂酰肌酶3激酶催化亚基(PI3KCA)突变和18F-FDG正电子发射显像(PET)/CT的摄取(SUV)率以及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测定7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PI3KCA突变率,并分析其和18F-FDG摄取率及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PI3KCA突变率高的患者,其18F-FDG摄取率较PI3KCA突变率低的患者相对较高(平均SUV值分别为17.3和8.4,P<0.05).但PI3KCA突变率高的乳腺癌患者,其新辅助化疗疗效低于未突变的患者(获得病理完全缓解比率分别为20.0%和65.2%,P<0.05).同时,PI3KCA突变率高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显著低于未突变的患者(总生存时间分别为21.3个月和43.6个月,P<0.05).结论 PI3KCA突变与18F-FDG摄取率正相关,而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负相关,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子之一.

  • 多模式镇痛对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作者:彭周全;冉菊红;李丽伟;张卫

    目的 观察多模式镇痛对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性别不限,年龄65~75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I组)和多模式镇痛组(Ⅱ组),每组30例.I组只采用术后自控静脉镇痛;Ⅱ组采用多模式镇痛即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术中浸润注射镇痛,且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同I组.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1d(T0)、术后2 h(T1)、术后6 h(T2)、术后12h(T3)、术后24 h(T4)时采集静脉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不同时点血清TNF-α和IL-6的浓度.结果 Ⅰ组T1 ~ T4时血清TNF-α浓度分别为T1(5.84±1.07) ng/ml、T2(8.26±1.45) ng/ml、T3 (9.72±1.84) ng/ml、T4(6.47±1.29) ng/ml,Ⅱ组T1~T4时血清TNF-α 浓度分别为T1 (3.17±0.86) ng/ml、T2 (5.23±1.14) ng/ml、T3(7.35 ±1.31) ng/ml、T4(4.14±0.78)ng/ml,较Ⅰ组降低(P<0.05);Ⅰ组T1 ~ T4时血清IL-6的浓度分别为T1(3.57±0.24) ng/ml、T2(5.90 ±0.65) ng/ml、T3(7.37 ±0.38) ng/ml、T4(4.32 ±0.31) ng/ml,Ⅱ组T1 ~ T4时血清IL-6的浓度分别为T1 (2.82 ±0.18) ng/ml、T2(4.78±0.59) ng/ml、T3(6.70 ±0.45) ng/ml、T4(3.67 ±0.24) ng/ml,较I组降低(P<0.05).结论 多模式镇痛能显著降低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

  • 蛋白激酶C-α与环氧化酶2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马速佳;吴成稳;李祥波;周志强;庞志刚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α (PKC-α)与环氧化酶-2(COx-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50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中相应的PKC-α 蛋白以及COX-2蛋白的相应的表达水平.结果 (1)肝癌组织中PKC-α 蛋白(6.188±0.417)以及COX-2蛋白(4.181 ±0.414)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4.156±0.422、2.153±0.416,P<0.05);(2)肝癌组织中PKC-α蛋白相应的表达水平和其分化程度(P<0.05)、肿瘤直径(P<0.05)、肿瘤病理分期(P<0.05)、门静脉是否侵犯(P<0.05)、甲胎蛋白(AFP)表达水平(P<0.05)明显相关;肝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其癌组织分化程度(P<0.05)、肿瘤直径(P<0.05)、肿瘤病理分期(P<0.05)、门静脉是否侵犯(P<0.05)、AFP表达水平(P<0.05)明显相关;(3)肝癌组织PKC-α 蛋白表达水平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96,P<0.05).结论 PKC-α、COX-2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提示两者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帕瑞昔布钠联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科手术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莉娟;马民玉;孙振涛;孙雪青;杨晶晶;杨文静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的多模式镇痛方式对胸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行择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N组患者术后镇痛仅使用舒芬太尼0.2 μg/kg;P组使用舒芬太尼0.2μg/kg+帕瑞昔布钠40 mg;T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0.2 μg/kg+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PT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0.2 μg/kg+帕瑞昔布钠40 mg+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记录患者苏醒即刻躁动评分(RSS)和苏醒即刻(T1)、出恢复室即刻(T2)、术后3 h(T3)、6 h(T4)、12 h(T5)和24 h(T6)安静与咳嗽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Prince-Henry评分;以及术后镇痛泵总使用时间、24 h的镇痛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N、P、T、PT组患者苏醒期RSS评分分别为(2.20±0.63)、(1.40±0.52)、(1.10±0.74)和(0.50±0.71)分.与N组比较,P、T、PT组苏醒即刻RSS评分均降低(P<0.05);与PT组比较,P、T组苏醒即刻RSS评分均增高(P<0.05).(2)N组术后T1、T2、T3、T4、T5、T6的VAS评分分别为(5.29±0.63)、(5.12±0.74)、(5.24±0.63)、(5.07±0.82)、(4.73±0.67)、(4.45±0.70)分;Prince-Henry评分分别为(3.21 ±0.42)、(2.83±0.41)、(2.25±0.39)、(2.17 ±0.31)、(2.24±o.41)、(2.35±0.35)分.P组术后T1、T2、T3、T4、T5、T6的VAS评分分别(1.72±0.67)、(2.03±0.67)、(2.14 ±0.74)、(2.47±0.52)、(4.11±0.74)、(4.25±0.76)分;Prince-Henry评分分别为(0.84±0.32)、(0.92±0.27)、(1.31 ±0.24)、(1.52 ±0.21)、(2.07±0.31)、(2.07±0.31)分.T组术后T1、T2、T3、T4、T5、T6的VAS评分分别为(1.53±o.71)、(1.72±0.67)、(1.91±0.57)、(1.97±0.57)、(2.24 ±0.63)、(3.71±0.82)分;Prince-Henry评分分别为(0.73±0.34)、(0.74±0.24)、(1.14±0.37)、(1.27±0.28)、(1.42±0.32)、(2.13±0.38)分.PT组术后T1、T2、T3、T4、T5、T6的VAS评分分别为(1.33±0.48)、(1.52±0.53)、(1.83±0.63)、(1.95±0.74)、(1.82±0.63)、(1.93±0.57)分;Prince-Henry评分分别为(0.61±0.26)、(0.53±0.27)、(0.62±0.34)、(0.82±0.32)、(0.89±0.27)、(0.96±0.33)分.与N组比较,P组T1、T2、T3、T4时VAS和Prince-Henry评分均降低(P<0.05);T组T1、T2、T3、T4、T5时各评分降低(P <0.05);PT组T1、T2、T3、T4、T5、T6时各评分降低(P<0.05).与PT组比较,P组T5、T6时各评分增高(P<0.05);T组T6时各评分增高(P<0.05).(3)N、P、T、PT组患者术后镇痛泵的使用时间分别为(32.03±2.90)、(39.52±1.64)、(41.45±1.54)、(45.15±1.36) min.与N组比较,P组、T组、PT组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延长(P<0.05);与PT组比较,P组、T组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缩短(D<0.05).(4)N、P、T、PT组术后满意例数分别为8、16、18、26例.与N组比较,P组、T组、PT组术后24 h镇痛满意度均增高(P<0.05);与PT组比较,P组、T组术后24 h镇痛满意度降低(P<0.05).N组术后发生恶心17例、呕吐6例、瘙痒10例;P组发生恶心8例、呕吐3例、瘙痒5例;T组发生恶心6例、呕吐3例、瘙痒5例;PT组发生恶心3例、呕吐0例、瘙痒1例;与N组比较,P组、T组、PT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与PT组比较,P组、T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联合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的多模式镇痛方式可为胸科手术患者提供良好镇痛效应.

  • 急性颈内动脉闭塞的治疗现状

    作者:李宗树;李超

    目前在急性颈内动脉(ICA)闭塞的治疗方面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总结了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血管内支架、机械取栓及外科手术治疗在内的ICA闭塞的主要治疗方法,并对各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及预后进行总结.

    关键词: 颈内动脉 闭塞
  • 转录因子及共调节因子调控成脂分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媛;高建华

    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脂肪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异常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现阶段,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及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许多新的证据表明,一些酶、细胞因子、蛋白超家族等作为共调节因子级联激活或抑制转录因子进而调控成脂基因的表达,在成脂分化中起关键性作用.早期学界对成脂分化的认识大多集中在前脂肪细胞终末分化阶段,而对于间充质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及前脂肪细胞的早期分化的转录调控机制所知甚少.基于近年来对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及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分子及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本文就转录因子及共调节因子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及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 联合靶向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机制

    作者:南阳;宋云朋;甄英伟;郭丽云;郭红宝;王乐;郭连梅;俞凯;黄强

    目的 观察LY294002联合重组腺病毒Ad-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对胶质瘤LN229细胞株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评价LY294002联合Ad-PTEN对LN229细胞增殖、侵袭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检测PTEN/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中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二甲基亚砜(DMSO)组、空载组和LY294002组比较,联合组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第6天细胞增殖率仅为38.68%;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联合组细胞G0/G1期比例为75.49%,高于DMSO组、空载组和LY294002组的51.62%、50.31%、6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法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组穿过小室的细胞数明显减少,仅为(15.58±1.45)个,低于DMSO组、空载组和LY294002组的(27.63±4.36)、(46.67 ±3.61)、(49.28±5.3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DMSO组、空载组、LY294002组和联合组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3 ±0.04、0.26±0.03、0.52±0.07和0.83±0.16,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0±0.07、1.73±0.07、0.87 ±0.17和0.35±0.08,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相对表达量为2.72±0.02、3.13±0.06、0.63 ±0.13和0.38±0.09,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72±0.09、1.18 ±0.15、0.49±0.11和0.18 ±0.14,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FAK)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95±0.14、1.09 ±0.16、1.29±0.08和0.65 ±0.1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73 ±0.19、0.87±0.12、0.61±0.10和0.23±0.08,表明联合组PTE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Akt、PCNA、Cyclin D1、MMP-2、p-FAK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Y294002联合Ad-PTEN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对胶质瘤LN229细胞株的增殖和侵袭具有联合抑制作用.

  •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抑制剂5Z-7-oxozeaenol对大鼠脑外伤海马CA1区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余波;王金林;刘晶;洪军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选择性抑制剂5Z-7-oxozeaenol在创伤性颅脑损伤中对伤侧海马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外伤+二甲基亚砜(DMSO)组、外伤+5Z-7-oxozeaenol组,按照改良的Feeney法制作大鼠颅脑外伤模型,外伤后10 min通过左侧侧脑室给药,24h后取标本,Western blot检测TAK1和磷酸化TAK1的表达,并用凝胶迁移实验检测其下游核因子-κB(NF-κB)和活化蛋白-1(AP-1)的活性,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结果 (1)假手术组磷酸化TAK1(p-TAK1)和TAK1的表达灰度值为0.3236±0.0074和0.0493±0.0041,创伤性脑损伤(TBI)+ DMSO组为0.5374±0.0263和0.0775 ±0.0068,TBI+ 5Z-7-oxozeaenol组为0.3843±0.008 5和0.0503±0.0041.与假手术组比较,TBI 24 h后,TBI+ DMSO组海马组织的p-TAK1和TAK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TBI+ DMSO组比较,药物治疗组的大鼠海马组织p-TAK1和TAK1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2)假手术组NF-κB和AP-1的表达灰度值为32.36±1.98和18.68±4.20,TBI+ DMSO组为42.35±2.24和34.74±3.47,TBI+ 5Z-7-oxozeaenol组为32.64±1.73和30.34±2.09.与假手术组比较,溶剂治疗组外伤24h后海马组织NF-κB和AP-1的活性明显增加;而与TBI+ DMSO组比较,TBI+ 5Z-7-oxozeaenol组大鼠外伤24h后海马组织NF-κB和AP-1的DNA结合活性显著降低,即5Z-7-oxozeaenol显著降低了NF-κB和AP-1的表达活性(P<0.05).(3)假手术组中,大鼠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数目少、染色浅,分布稀疏,胞体小,突起细短;外伤后24 h溶剂组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染色加深.与溶剂组比较,5Z-7-oxozeaenol显著降低了GFAP的表达(P<0.05).(4)颅脑外伤24h后的海马组织CA1区的神经元凋亡数目显著增加;而侧脑室注射5Z-7-oxozeaenol则显著减轻了神经元的凋亡(P<0.05).结论 5z-7-oxozeaenol通过抑制TAK1信号通路,降低海马组织中NF-κB和AP-1的活性,从而起到抗凋亡作用.

  • 2-(4-吗啉基)-8-苯基-4氢-1-苯并吡喃-4酮改变替莫唑胺耐药细胞系耐药特性的体外研究

    作者:潘强;朱琳;刁兴涛;宋纯玉;刘秀云;刘振瑞;岳晓

    目的 观察应用2-(4-吗啉基)-8-苯基-4氢-1-苯并吡喃-4酮(LY294002)对替莫唑胺耐药胶质瘤细胞株U251/TR细胞增殖、侵袭及耐药性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应用LY294002作用于细胞株U251/TR细胞,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膜联蛋白V(Annexin V)法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核因子-κB(NF-κB)、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等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 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的表达.结果 LY294002组与空白对照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相比自培养第2天起细胞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LY294002组Transwell穿过细胞数[(43.60±1.54)个]较空白对照组[(81.90±1.64)个]、DMSO组[(82.10±1.07)个]明显减少(P<0.05).LY294002组细胞周期被明显阻滞在G0/G1期(67.44%),S期(30.56%)明显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36.05±1.99)% (P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Y294002组能有效抑制p-Akt、MMP-2、MGMT、NF-κB、bcl-2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而上调Caspase-3表达(P<0.05).结论 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的LY294002显著抑制了U251/TR细胞的增殖、侵袭,并促进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LY294002下调了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及MGMT蛋白的表达有关.

  • 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对脑出血小鼠脑损伤程度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蒋超;左方芳;王月娟;罗焕;朱丽;郭志松

    目的 观察骨髓单核细胞(BM-MNCs)移植对脑出血小鼠脑损伤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及神经行为学等的影响.方法 按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溶剂治疗组与BM-MNCs移植组.采用胶原酶立体定位注射法制作脑出血小鼠模型、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股骨骨髓腔中的单核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方法移植BM-MNCs,溶剂治疗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勒克司坚牢蓝(Luxol fast blue)染色检测脑损伤体积,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并通过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NSS)评价小鼠神经功能变化.结果 经BM-MNCs移植治疗后,脑损伤体积(3.01 ±1.17) mm3、脑组织含水量(78.930±1.125)%均明显下降,与溶剂治疗组比较,脑损伤体积为(4.51±1.84) mm3,脑组织含水量为(81.520±1.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SS显示,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小鼠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经BM-MNCs移植治疗后,其神经功能明显改善,与溶剂治疗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6.373,P<0.05).结论 BM-MNCs移植治疗可以显著减轻脑出血后的脑损伤程度并促进脑出血小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 Slit同源蛋白2/跨膜受体蛋白1在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其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作者:刘力强;李文华;方艳伟;孙志敏;闫中杰;南成睿;赵宗茂;耿少梅;焦保华

    目的 观察Slit同源蛋白2(Slit2)及其受体跨膜受体蛋白1(Robo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胶质瘤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个样本的正常脑组织及55个样本的低、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对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比较Slit2/Robo1在不同组别中的表达强度,并分析其与MVD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脑组织比较,Slit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强度下降,且肿瘤恶性程度越高,Slit2的表达强度越低,甚至完全不表达[正常脑组织组、低级别组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组表达强度为(+++)和(++++)的百分率分别为100.00%(10/10)、69.23%(18/26)、10.34%(3/29)].Robo1的表达强度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正常脑组织组、低级别组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组表达强度为(+++)和(++++)的百分率分别为0.00%(0/10)、84.62%(22/26)、93.10%(27/29)].在正常脑组织、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3组之间的Slit2、Robo1的表达强度及MVD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检测的所有3组样本中,Slit2和Robo1的表达呈负相关(r=-0.743,P<0.05),Slit2的表达与MVD呈负相关(r=-0.751,P<0.05),而Robo1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859,P<0.05).结论 Slit2可通过其信号通路抑制胶质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进而抑制胶质瘤发生、迁移、浸润.

  • N-甲基-D-天冬氨酸对正常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作者:李海洋;王昊;杨先达;赵元立

    目的 观察给予正常成年大鼠脑内外源性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对其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海马区NMDA受体活性的改变.方法 选取正常成年雌性Wister大鼠90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大鼠组(组1)、手术对照组(组2)、空白膜片组(组3)、10-5 mmol/L浓度组(组4)、10-4 mmoL/L浓度组(组5)及10-3 mmol/L浓度组(组6).第1组为正常大鼠,不予以任何处理;第2组大鼠仅行开颅手术;其余4组大鼠开颅手术后分别在大脑皮层表面置人一空白膜片或上述3种浓度的NMDA缓释膜片.手术后3周,利用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价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用放射标记受体测定方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NMDA受体活性.结果 1~6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的潜伏期分别为:(38.3±25.6)、(30.9±21.9)、(28.1±21.1)、(24.4±17.1)、(25.3 ±21.8)、(24.0±15.5)s,各组潜伏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海马区的NMDA受体活性分别为:(45313.57 ± 11851.33、43 793.84±6 835.53、47 962.06±5019.62、42 699.19±5 778.45、45 521.03 ±9 924.43、51 408.68±15 041.08) fmol/(mg·prot).各组间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所植入的缓释膜的NMDA浓度增加,大鼠海马区NMDA受体活性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不同浓度缓慢释放NMDA的缓释膜片没能对正常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产生显著影响.使用的NMDA浓度对正常大鼠相对安全,无明显毒性反应.

  • 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枢神经细胞SK-N-SH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庞其军;赵颖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对中枢神经细胞SK-N-SH的凋亡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成神经细胞瘤细胞株SK-N-SH细胞为对象,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感染复数(MOI)值(0、1、2、5、10、20)的EV71对SK-N-SH细胞的增殖影响;细胞计数法(CCK-8)法检测不同MOI值(0、1、2、5、10、20)的EV71对细胞的活性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V71对细胞的凋亡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EV71作用后细胞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 y-干扰素(IFN-γ)的含量变化,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EV71作用于细胞后炎性因子IL-6、IL-10和IFN-γ基因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MTT增殖结果表明细胞增殖随EV71剂量的增大反而下降;CCK-8对细胞活性的结果与MTT的结果相似,随着EV71剂量的增加,细胞活性反而下降.凋亡率在对照组和MOI=5的EV71组分别为(13.10±2.15)%和(34.66±3.83)%.EV71作用于细胞后IL-6、IL-10和INF-γ的含量和基因表达上调,NF-κB的蛋白水平也上调(P<0.05).结论 EV71感染SK-NSH细胞后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和活性,并能介导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炎性因子而发挥的.

  • β1,3-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8在人垂体瘤组织的表达及其对侵袭性的影响

    作者:王延後;杨伟;张玉宝;邱鹏;姚阳阳;徐同江;徐广明

    目的 探讨β1,3-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8(β3GuT8)在人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垂体腺瘤标本58例,其中侵袭组32例,非侵袭组26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β3GnT8、相对高分子质量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剂(HG-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33 GnT8在侵袭组的阳性率为87.5%,明显高于非侵袭组中的57.7%(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β3GnT8、HG-CD147、MMP-2在侵袭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侵袭组(t=2.72,P<0.05;t =2.81,P<0.05;t =2.68,P<0.05),且随着β3GnT8表达量增加,HG-CD147及MMP-2的表达量亦增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侵袭组中β3GnT8、HG-CD147、MMP-2表达两两呈正相关(r =0.78,P <0.05;r=0.64,P<0.05;r=0.52,P<0.05),在非侵袭组中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β3GnT8在垂体瘤中表达且和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

  •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在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邸辉;方川;史彦芳;田春辉;袁宇;孙强;杜磊;李春晖

    目的 探讨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 (LSD1)在胶质瘤及非肿瘤脑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新鲜胶质瘤标本和10例非肿瘤脑组织标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LSD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SD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LSD1 mRNA相对表达量在脑组织中为2.32 ×10-3±2.23 ×10-3,Ⅱ级胶质瘤为6.86x10-3±2.72x10-3,Ⅲ级胶质瘤为4.58×10-2±6.82×10-3,Ⅳ级胶质瘤为5.86×10-2±1.31×10-2;LSD1蛋白在脑组织中阳性标记指数为(7.50±4.33)%,Ⅱ级胶质瘤中为(16.21±4.82)%,Ⅲ级胶质瘤中为(40.24±5.46)%,Ⅳ级胶质瘤中为(48.26±6.91)%.结论 LSD1在胶质瘤中高表达,并且其表达量随胶质瘤级别的增高而增高.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Hunt-Hess分级与血清脑钠肽的关系

    作者:王玉社;王勇;陈航;史锡文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Hunt-Hess分级与血清脑钠肽(BNP)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5例,其中Hunt-Hess Ⅰ级5例,Ⅱ级12例,Ⅲ级15例,Ⅳ级8例,V级5例,所有患者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 h内入院.于发病后第3天、1、2周时检测血清BNP水平.比较Hunt-Hess同级患者不同测定时间点血清BNP水平和相同测定时间点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血清BNP水平.结果 发病后第3天、1、2周3个时间点的血清BNP水平分别为:Hunt-Hess Ⅰ级:(32.34±12.89)、(33.97±11.56)、(30.94±10.20) 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Ⅱ级:(33.48±11.96)、(34.57±12.01)、(29.78±11.73) 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Ⅲ级:(49.87±19.16)、(89.57±24.36)、(51.45±20.67)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Ⅳ级:(79.46±23.48)、(125.72±39.78)、(81.71±25.4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V级:(91.12±29.46)、(153.84±50.96)、(90.87±31.49)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检测时间点,Hunt-HessⅢ~V级患者血清BNP水平较Hunt-Hess I~Ⅱ级患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BNP水平与Hunt-Hess分级呈正相关.

  •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作者:马春晓;周伟;闫兆月;屈鸣麒;步星耀;刘建波;王伟

    目的 探讨榄香烯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3例GBM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和辅助化疗(RT+ TMZ组)35例,在此治疗基础上接受榄香烯治疗者(RT+ TMZ+ ELE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生存、无进展生存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RT+ TMZ组比较,RT+ TMZ+ ELE组患者总体生存率(x2=18.034,P<0.01)和无进展生存率(x2 =54.443,P<0.01)均较好;RT+ TMZ组和RT+ TMZ+ ELE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个月和21个月,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个月和11个月.血液学毒性反应在RT+ TMZ组和RT+ TMZ+ ELE组分别发生10例和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9,P<0.05).结论 榄香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GBM患者预后生存,抑制术后进展,且能够降低放化疗相关血液学毒性反应的发生.

  • 人卵巢癌相关抗原66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王轩;朱一硕;梅鹏金;雷霆;白津;郑骏年;范月超

    目的 探讨人卵巢癌相关抗原66(OVA66)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运用Control-小干扰RNA (siRNA)、OVA66-siRNA分别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Western blot检测OVA66蛋白表达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结果 与Control-siRNA组比较OVA66-siRNA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蛋白表达量降低63.2%,MMP-2、MMP-9的蛋白表达量分别降低58.0%和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OVA66-siRNA组较Control-siRNA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结果如下:Control-siRNA组迁移细胞为(153.0±5.2)个,OVA66-siRNA组迁移细胞为(80.0±3.6)个,OVA66-siRNA组迁移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Control-siRNA组侵袭细胞为(142.0±8.5)个,OVA66-siRNA组侵袭细胞为(51.0±8.1)个,OVA66-siRNA组侵袭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结论 OVA66-siRNA靶向干扰了OVA66的表达,同时下调MMP-2、MMP-9的表达.下调OVA66的表达水平能够降低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迁移、侵袭的能力.

  • 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红波;陈谦学;李云涛;谈胤求;袁凡恩;李明昌;田道锋;徐海涛;陈志标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不同部位及病理类型脑肿瘤焦虑状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RS)对接受手术的脑肿瘤患者术前2~3d及术后7~10d进行评估,分析其焦虑状况和临床特征.结果 全部病例中术前焦虑病例数及患病率为101例、72.1%,评分均值为(17.24±6.68)分.术后焦虑病例数及患病率为13例、9.2%,评分均值为(9.18±3.87)分.术前、术后受试者焦虑评分及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脑肿瘤组手术前后焦虑评分及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t=16.42,P<0.05;t=12.42,P<0.05).脑外、脑内肿瘤组,左、右、双侧病变组手术前后焦虑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t=11.40,P<0.05;t=16.87,P<0.05;t=11.75,P<0.05;t=14.19,P<0.05;t=9.17,P<0.05).术后焦虑患病率明显低于术前(x2=34.19,P<0.05;x2=78.97,P<0.05;x2 =32.80,P<0.05;x2=52.46,P<0.05;x2=31.35,P<0.05).结论 部位和病理类型不同的脑肿瘤患者术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术后焦虑评分及患病率较术前明显降低.恶性、脑内、双侧半球病变脑肿瘤者焦虑患病率高于良性及其他部位者.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血精氨酸加压素和心钠素变化

    作者:魏德;钟先坤;林堃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血清精氨酸加压素(AVP)和心钠素(ANP)的变化.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高钠血症组)、重型颅脑损伤血钠正常患者(正常血钠组)各20例,取同期成年健康志愿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其血清AVP、ANP的含量,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1)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组、正常血钠组、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VP水平分别为(9.38±4.00)、(21.04±3.51)、(12.94±4.11) pg/m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ANP水平低于正常健康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型颅脑外伤高钠血症组与正常血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抗利尿激素可能是高钠血症发生的主要神经内分泌因素之一.(2)ANP可能为颅脑损伤的诊断性指标;但ANP可能未参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发生.

  • 血清Tau蛋白对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作者:牛洪泉;李俊;范明波;王俊文;王潞;马杰;熊左隽;王雷;陈文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的动态变化过程及探讨其对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56例脑外伤住院患者,收集伤后12h、1、2、3、4、7、14d的血清标本,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总Tau蛋白浓度,分析血清Tau蛋白浓度与脑外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血清Tau蛋白浓度在脑外伤发生后迅速升高,并在伤后2d达到峰值,其后浓度逐渐下降,至伤后7d降至低点,随后Tau蛋白浓度有小幅再次上升并趋于稳定.选取伤后2d为研究点,可见伤后2d不同级别脑外伤患者的血清Tau蛋白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1);同时,外伤后2d血清Tau蛋白浓度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1).选取伤后2d血清Tau蛋白浓度大于116.04 pg/ml为评估标准,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2.50%;选取伤后2d血清Tau蛋白浓度大于372.1 pg/ml为评估标准,患者伤后一年内死亡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3.33%.结论 检测血清Tau蛋白有助于评估脑外伤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 人RNA结合蛋白MSI1 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作者:付锴;宫睿;王伟

    目的 构建针对MSI1基因的小分子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检测其在人脑胶质瘤U-87MG细胞中的表达效率及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MSI1短发卡RNA(shRNA)的慢病毒载体pGCL-绿色荧光蛋白(GFP)-MSI1,用293T工具细胞包装后,转染人脑胶质瘤U-87MG细胞,实验分为3组:(1)空白组;(2)阴性对照组;(3)pGCL-GFP-MSI组.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转染72 h后pGCL-GFP-MSI1的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U-87MG细胞内MSI1蛋白和肿瘤干细胞标记蛋白HES1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pGCL-GFP-MSI1转染后U-87MG细胞1~7 d的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U-87 MG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U-87MG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FCM)检测pGCL-GFP-MSI1转染后对U-87MG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pGCL-GFP-MSI1慢病毒载体,并成功转染U-87MG细胞,荧光显微镜显示转染效率达80%以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GCL-GFP-MSI1抑制U-87MG细胞中MSI1蛋白(31.64%)和HES1蛋白(37.25%)的表达(P<0.01);MTT结果显示转染pGCL-GFP-MSI1后第3天起U-87MG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下降(P<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转染pGCL-GFP-MSI1后U-87MG细胞的克隆形成数明显下降(27.24±2.52,P<0.0l);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pGCL-GFP-MSI1转染后U-87MG细胞的侵袭细胞数明显下降(18.24 ±3.52,P<0.01);FCM结果表明pGCL-GFP-MSI1转染后明显提高U-87MG细胞的凋亡率(22.81%,P<0.01).结论 MSIl-小干扰RNA(siRNA)慢病毒载体能特异性下调人脑胶质瘤U-87MG细胞中MSI1的表达,通过降低肿瘤干细胞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的活性来抑制人脑胶质瘤U-87MG细胞的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的凋亡.

  • 氯胺酮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促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雪;赵以林;冯丽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不同时间暴露下氯胺酮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促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生鼠龄5d SD大鼠80只,为研究剂量依赖性,随机分为氯胺酮0.5mg、1.0mg、2.0mg、10.0 mg组和对照组(C组).为研究时间依赖性,随机分为(2.0 mg/kg)氯胺酮注射后2h组、4h组、6h组和24 h氯胺酮组和对照组(C组).氯胺酮组大鼠皮下注射氯胺酮干预.对照组注射0.9%生理盐水.干预后在各对应时间点取海马神经元提取RNA,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进行定量分析促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1 mg/kg氯胺酮注射后明显抑制IL-1β、IL-6和TNF-α 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用(2.0 mg/kg)氯胺酮处理后,海马神经元IL-1β mRNA表达在4h开始下调,6h达到低(0.66±0.15,P<0.05),而IL-6和TNF-α mRNA表达在2h开始下调,4h达到低(0.73 ±0.06,0.72±0.09,P<0.05).麻醉停止24 h后IL-1β、IL-6和TNF-α mRNA表达恢复正常.结论 用氯胺酮处理后剂量时间依赖性短暂下调海马神经元促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 表达.

  • 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修复中的机制及应用价值

    作者:雷霆;王煜

    神经干细胞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修复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针对神经干细胞的相关研究及文章进行总结,在基础研究方面,干细胞的特性、取材、定向诱导分化、移植以及神经功能修复功能已有很多突破,随着国内对干细胞应用前景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正逐步展开;在临床研究方面,由于费用、市场规范化等多方面原因,国内研究相对滞后于国外.但是,随着国内对于神经干细胞兴趣及研究不断深入,干细胞的治疗的临床转化及推广将有更进一步突破.

  • 神经损伤实验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孟凡刚;刘阳

    神经损伤是临床上较常见,且属于治疗修复比较棘手的创伤类型之一.神经损伤实验研究,尤其是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是神经损伤相关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神经损伤实验可以有效地模拟神经损伤的临床过程,明确不同类型神经损伤的发生发展机制,探索如何避免进一步的继发损伤及如何更好地进行神经修复、再生提供了重要依据,进而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将对神经损伤实验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并对神经损伤实验的应用范畴进行展望.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