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动物模型构建后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杨广林;蒋米尔;黄英

    目的 观察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动物模型构建后血管壁有关组成成分的组织学变化.方法 在15头巴马猪颈总动脉建立SIA模型,然后在术后不同时间应用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维多利亚蓝染色(观察弹力纤维变化)、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Ⅷ因子(vWF)表达等方法观察造模段动脉的组织细胞学变化.结果 SIA术后新的血流通道内表面有内皮细胞覆盖,动脉管壁有新内膜形成,中膜增厚,平滑肌细胞数量增多,较多泡沫细胞出现,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染色范围增大、染色密度增加.超微结构观察提示SIA术后中膜层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型与合成型同时存在;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含量异常丰富.结论 SIA模型构建术后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与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基本一致.

  • 移植肝细胞在倒千里光碱处理大鼠肝脏中增殖状态的研究

    作者:张磊;刘星伟;陈亚进;陈积圣;闵军

    目的 探讨移植肝细胞在倒千里光碱(RS)处理的大鼠肝脏中的增殖情况.方法 将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的肝细胞通过门静脉途径移植至RS或肝切除处理的大鼠肝脏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肝细胞数量及流式细胞仪检测S期细胞比率,从而了解供肝细胞在受体内的增殖.结果 在接受RS和肝切除处理的大鼠肝脏中,移植的肝细胞数术后3、7、14、28 d分别是41±4、67±4、154±10、248±23/1000个细胞,S期细胞比率分别是(4.37±0.21)%、(5.33±0.32)%、(9.55±0.72)%、(17.65±1.76)%,呈上升趋势.结论 RS能够为移植肝细胞在受体内的增殖制造足够的增殖空间,在肝损伤造成的肝再生环境中,移植肝细胞的增殖更加显著.

  • 环孢菌素A抑制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趋化因子受体CCR5表达的研究

    作者:李军;张凯伦;夏家红

    目的 观察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趋化因子受体CCR5的表达及环孢菌素A(CsA)的抑制作用.方法 分两组建立同种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对照组(n=25)和新山地明组(CsA组,n=25),各5例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于移植术后第1、5、7、14天分别取移植心组织各5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心组织内趋化因子受体CCR5 mRNA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心组织内趋化因子受体CCR5分子的表达差异.结果 对照组移植心存活时间为(11.6±1.5)d,CsA组移植心存活时间为(22.4±5.1)d,两组间移植心存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排斥组和CsA处理组大鼠移植心脏在术后第5、7、14天都可检测到趋化因子受体CCR5 mRNA阳性表达,但CsA处理组趋化因子受体CCR5 mRNA的表达明显弱于急性排斥组.同样急性排斥组和CsA处理组大鼠移植心脏在术后第5、7、14天都可检测到趋化因子受体CCR5分子的表达,CsA处理组趋化因子受体CCR5分子的表达相对较弱.结论 趋化因子受体CCR5在早期移植免疫事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sA能部分抑制趋化因子受体CCR5的表达,并与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有一定的关系.

  • 高钙培养促进人表皮角质细胞间的黏附和聚集

    作者:张翠萍;付小兵;李淑云;孙同柱;孙晓艳;蔡飒

    目的 观察细胞外钙浓度变化对表皮角质细胞黏附聚集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本实验分为两组:低钙培养组(60 μmol/L);高钙(2 mmol/L)培养组.培养3 d后,镜下观察细胞的黏附和聚集现象;然后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测定E-钙调素和P-钙调素mRNA的表达水平;后借助免疫荧光法检测E-钙调素和P-钙调素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高钙培养3 d后细胞分层并出现明显的黏附和聚集,E-钙调素也在高钙培养的条件下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P-钙调素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 高钙培养促进人表皮角质细胞的黏附和聚集,E-钙调素的表达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 胰肠吻合链:一种简化胰肠吻合手术操作的新式装置

    作者:潘卫东;刘勇;方和平;曹葆强;林继宗;潘楚芝;许瑞云

    目的 研制一种手术装置-胰肠吻合链,以简化Whipple术中胰肠吻合的操作步骤,减少胰漏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1)胰肠吻合链结构:胰肠吻合链外形呈手链状,由A链和B链两部分组成.(2)手术方法:A链依赖其钩齿结构将空肠断端紧紧固定于胰颈部;B链让空肠与胰颈紧密结合,消除两者之间的空隙.(3)动物实验:采用上述胰肠吻合链进行两头家猪的胰肠吻合手术,观察胰肠吻合所需时间、胰肠吻合口的耐受压,家猪的生存情况,2周时剖腹观察腹腔及吻合口周围的情况,病理检查吻合口周围组织.结果 两头家猪胰肠吻合时间分别为15 min和13 min.胰肠吻合口能耐受90 cm H2O的压力.术后观察2周,未发现吻合口漏和其他并发症,家猪正常生存.2周后剖腹检查发现,无腹水,胰肠吻合口周围是粘连的小肠,分离粘连后见肠吻合口处的空肠与胰腺组织已正常愈合,组织有光泽、弹性好.将吻合口切取送病理检查,胰肠结合处均已由结缔组织修复,胰腺残端端面有少量黏膜上皮覆盖.结论 采用胰肠吻合链进行胰肠吻合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误差,达到简便、安全的目的,有望减少甚至避免胰漏的发生.

  • 纳米磁靶向性药囊对胆管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唐滔;李宏;郑建伟;肖宝来;陈波;李高;许帅;邹声泉

    目的 应用磁性纳米材料包封化疗药物的药囊,注入荷瘤裸鼠体内,探讨其对人胆管癌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荷瘤裸鼠模型.在接种后20 d将裸鼠随机分7组,其中B、D、F组为肿瘤内置磁化丝,从尾静脉分别注射高、中、低剂量组的纳米磁性药囊,其他各组分别给予其他干预手段.于治疗后第35天计算各组裸鼠肿瘤体积、抑瘤率和肿瘤生长曲线.处死裸鼠将肿瘤组织和其他器官送病检,并将肿瘤组织送电境检查.结果 治疗35 d后B、D两组肿瘤体积分别为(1392.2±189.4)mm3和(1933.7±189.5)mm3与对照组肿瘤体积(2256.0±267.1)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两组抑瘤率分别为39.6%和14.6%.结论 纳米磁靶向性药囊对胆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纳米粒 治疗 胆管癌
  • 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肝细胞形态及凋亡研究

    作者:梁浩晖;何劲松;王成友;王先明;关弘;郭良峰;倪勇;周汝明;邱水波

    目的 探讨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PSIHP)的可行性及隔离效果.方法 实验猪8头,利用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化疗药物选用5-Fu.比较灌注及未灌注区域肝细胞形态和凋亡指数.结果 灌注区域肝细胞损伤明显,肝细胞凋亡指数(52.83±5.12)明显高于未灌注区域肝细胞凋亡指数(3.52±0.96)(P<0.01).结论 PSIHP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肝脏隔离灌注化疗技术,隔离效果佳,对未灌注区域肝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阴茎包埋对海绵体结构和发育的影响

    作者:程帆;余伟民;张孝斌;刘修恒;夏樾;葛名欢

    目的 探讨阴茎包埋对海绵体结构和发育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隐匿阴茎动物模型获得实验标本,分2个月组、4个月组和6个月组进行观测.检测海绵体质量和大鼠体重,观察发育情况;Masson染色分析海绵体内平滑肌和纤维结缔组织的含量来了解海绵体结构的变化.结果 各阶段包埋组动物阴茎海绵体质量、体重及两者的比值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阶段中包埋组的海绵体平滑肌面积下降(2个月组P>0.05,4个月和6个月组P<0.05),纤维结缔组织面积增加(2个月和4个月组P>0.05,6个月组P<0.05)血管窦的面积减少(2个月和4个月组P>0.05,6个月组P<0.05),且组织的正常形态发生改变.结论 阴茎包埋可影响海绵体内平滑肌和纤维结缔组织的含量及组织排列的正常形态,且与包埋时间正相关,但对海绵体的大体观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海绵体 结构 阴茎
  • NucleofectorTM电转仪转染外源基因至骨髓基质细胞优化方案

    作者:王海澜;潘明新;张会迎;何志英;安靓;高毅

    目的 用NucleofectorTM电转仪介导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及pEGFP-C1-PDX-1转染大鼠骨髓来源细胞,并对其转染条件进行优化以获得较高效率.方法 将已构建好的重组载体以NucleofectorTM电转仪转染不同方法获得的骨髓来源细胞,改变DNA的量、转染后血清浓度,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并计算转染效率;转染后48 h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相同条件下转染骨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NSC)较转染骨髓基质细胞(MSC)可获得更高的转染效率;质粒2~10 μg获得佳的转染效率;提高转染后培养基的血清浓度可提高转染后细胞存活率及转染效率;RT-PCR检测转染后骨髓来源nestin+细胞有PDX-1表达.结论 通过优化转染条件提高了pEGFP-C1-PDX-1转染大鼠骨髓来源nestin+细胞的效率,为成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提供了实验依据.

  • 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过表达与女性、非吸烟、腺癌和基因突变的关系

    作者:杨帆;周足力;姜冠潮;黄宇清;彭洁;王俊

    目的 探讨女性和非吸烟的肺腺癌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微阵列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7例国人非小细胞肺癌标本(鳞癌71例、腺癌66例)中EGFR的表达,采用测序的方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结果 EGFR过表达率在肺鳞癌中为63.4%显著高于腺癌的43.9%(P<0.05),其与性别、吸烟情况无关,也与基因突变无关.结论 EGFR的过表达率在女性、非吸烟、腺癌及存在EGFR突变的标本中未见升高,提示这些人群中EGFR抑制剂效果较好的原因与蛋白过表达无关.

  • 磁化胆道支架联合磁性纳米药物靶向治疗胆管癌

    作者:郑建伟;唐滔;肖宝来;程海斌;王剑明;邹声泉

    目的 观察磁化胆道支架在磁靶向治疗胆管癌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皮下异位胆管癌移植瘤裸鼠模型32只,随机平分成4组,A组:为实验组,采用自制的胆道磁性支架丝,在肿瘤内部建立300高斯(Gs)的磁场,尾静脉注射5-Fu纳米磁小体;B:空白对照组,肿瘤模型自然生长,无磁场和药物应用;C:单纯磁化胆道支架组,建立与A组一致的肿瘤局部内磁场,无药物治疗;D:外磁场组,建立5000 Gs的肿瘤局部外磁场,药物干预同A组.测各组抑瘤率,并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C、D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0.120%、18.039%、26.078%,实验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B、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肿瘤组织镜下显示大量细胞凋亡,可见大量纳米磁小体颗粒沉积在凋亡的肿瘤细胞内.结论 磁化胆道支架联合磁性纳米药物可靶向抑制肿瘤生长,其基于内磁场的磁靶向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依靠外磁场的靶向治疗方法.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心衰大鼠心肌收缩特性及钙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姚尖平;王礼春;郑莹;徐颖琦;张希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心衰大鼠心肌收缩特性的影响,探讨与心肌细胞钙调控蛋白NCX1、SERCA2、PLB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缩窄Wistar大鼠腹主动脉制作心衰模型,随机分成培哚普利治疗组(CHF-T,n=16)、心衰对照组(CHF-C,n=16)和假手术组(PS,n=10).12周后,进行心肌收缩功能测定和心肌钙调控蛋白的免疫荧光半定量分析.结果 CHF-C组的左室舒张未期压力(LVEDP)高于PS组、+dp/dt和-dp/dt则较PS组为低(P均<0.05),ACE抑制剂治疗的CHF-T组则明显减轻上述改变(P均<0.05);在1.0 Hz电刺激下,CHF-T组心肌细胞缩短分数FS(%)与CHF-C组比较,有明显改善(10.89±1.18、7.51±1.15,P<0.01).NCX1、SERCA2的蛋白表达量在CHF-T、CHF-C和PS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CX1:2988.79±149.37、3289.03±153.63、2780.61±136.57(P<0.01);SERCA2:4380.82±237.15、4092.05±185.76、4703.81±250.35,P<0.01),其中CHF-C组与PS组比较,NCX1表达明显增高、SERCA2明显降低(P<0.01);CHF-T组与CHF-C组比较,其NCX1表达显著降低(P<0.01)、SERCA2有所增高(P<0.05),但均未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P<0.05).而PLB在各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的长程干预可以减缓心力衰竭时心肌钙调控蛋白的变化,保护心肌的收缩特性.

  • 纳米磁小体药囊靶向治疗肝癌及bcl-2、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

    作者:王剑明;肖宝来;郑建伟;唐滔;程海斌;邹声泉

    目的 探讨纳米磁小体药囊靶向治疗肝癌的机制.方法 肝癌裸鼠模型32只,记录各组治疗前及连续5 d治疗后1、4、7、10、13 d肿瘤体积,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l-2、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 纳米磁小体药囊结合内置支架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治疗13 d后各组肿瘤体积分别为(367.8±44.0)、(465.0±91.2)、(764.7±100.6)、(776.1±116.2)mm3,其体积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的蛋白和mRNA表达(0.154±0.014)也低于其他各组(0.275±0.025、0.524±0.049、0.557±0.064)(P<0.01);bax、Caspase-3的蛋白和mRNA表达则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纳米磁小体药囊对肝癌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下调bcl-2表达和对bax、Caspase-3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其抑瘤机制之一.

  • 钬激光照射抑制膀胱肿瘤细胞株T-24增殖活性和诱导其凋亡的研究

    作者:刘东亮;冉隆建;卢一平;石海燕;朱蜀侠;吕健为;胥艳;荣霞

    目的 观察钬激光照射后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活性的影响与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分对照与实验两组,实验组以800 mJ钬激光直接照射而对照组不激发能量直接照射,于照射后48 h分别选用光镜下直接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等方法研究其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800 mJ钬激光照射后实验组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学检测均呈现出凋亡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平均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114.23±2.69,159.40±1.9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细胞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钬激光照射人膀胱癌细胞株T-24,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诱发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钬激光抑制作用的机制之一.

  • 重组分泌型内皮抑素腺相关病毒体内治疗膀胱癌

    作者:卢炳新;韩瑞发;汤洋;韩育植;李盛芝

    目的 观察重组分泌型内皮抑素腺相关病毒(rAAV-ES)在裸鼠模型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以rAAV-ES转染(转染复数MOI=1×105)膀胱癌细胞(EJ)后建立裸鼠肿瘤模型,检测EJ细胞被转染后的成瘤率及肿瘤生长情况;裸鼠肌注rAAV-ES后检测内皮抑素在体内的表达;建立裸鼠肿瘤模型,检测全身应用rAAV-ES后抑制肿瘤发展的作用、对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及其毒副作用.结果 被rAAV-ES转染的EJ细胞成瘤率仅为对照组的2/5;体内实验证实肌注rAAV-ES后血清中内皮抑素长期高效表达(30~40)μg/L;全身应用后肿瘤生长速度减慢(32±9)d,瘤体微血管密度变低(8.30±3.14)/0.739 mm2,心脑组织学检查未见缺血和其他异常改变.结论 rAAV-ES无毒副作用,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其成功包装为原位基因治疗膀胱癌奠定了基础.

  • 人arresten重组蛋白对移植物动脉硬化的抑制作用

    作者:宋自芳;李伟;郑启昌;舒晓刚;胡青刚;尚丹

    目的 观察人arresten重组蛋白对移植物动脉硬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pRSET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人arresten重组蛋白.建立腹主动脉移植大鼠模型,将受体鼠分为同系动脉移植组、异系移植对照组和异系移植实验组.自术后第3天起,皮下给予arresten重组蛋白(每日5 mg/kg体重)处理.8周后取移植动脉组织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增生及新生内膜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PCNA的表达.结果 异系移植组移植动脉新生内膜中α-SMA表达阳性平滑肌细胞大量增生,致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异系移植实验组移植动脉内膜增生受到明显抑制,新生内膜面积(0.14±0.03)mm2及新生内膜/中膜面积比(0.807±0.073)均显著低于异系移植对照组[(0.33±0.07)mm2,(1.794±0.089),P<0.01];并且异系移植实验组移植动脉新生内膜细胞PCNA标记指数(31.72±5.26)%显著低于异系移植对照组(69.53±4.38)%(P<0.01).结论 人arresten重组蛋白能有效抑制移植物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在抗移植物慢性排斥反应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 淫羊藿苷对小鼠破骨细胞β-肌动蛋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兴炎;吕明波;葛宝丰;白孟海;陈克明

    目的 观察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小鼠破骨细胞β-肌动蛋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分别为25、30 μg/L、1×10-8 mol/L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1,25(OH)2VitD3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分别加入0、1×10-5 mol/L的淫羊藿苷,培养48 h后,抽提总RNA,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破骨细胞中β肌动蛋白、TRAP、RANK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10-5 mol/L的淫羊藿苷可明显下调β-肌动蛋白、RANK mRNA的表达(P值均<0.05),但对TRAP 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淫羊藿可以通过下调β-肌动蛋白、RANK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形成及骨吸收.

  • 人造血管内置自体肌肉匀浆诱导肌腱再生的研究

    作者:何爱咏;刘巍峰;陶澄

    目的 观察自体肌肉匀浆在诱导肌腱再生方面的作用,探讨人造血管作为支架构建肌腱再生空间和作为腱鞘代用品防止肌腱粘连的效果.方法 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造成双侧跟腱缺损模型,一侧用人造血管内置自体肌肉匀浆桥接(A组),另一侧用自体跟腱移植(对照B组)或缺损旷置(对照C组),术后第3、5、7、9周分别通过肉眼、光镜、电镜和生物力学测试,观察分析肌腱再生修复的情况.结果 A组,人造血管中胶原纤维腱化,排列较有序,腱周粘连轻微,生物力学拉力测试强度逐步增强.B组,自体移植肌腱愈合较好,腱周存在粘连,生物力学拉力测试强度较好.C组,肌腱以结缔组织粘连愈合为主,腱周粘连严重,生物力学拉力测试强度较差.肌腱组织学愈合示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在第3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5周以后A组优于C组;各组成纤维细胞计数显示各周A组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体观和病理学评价腱周粘连A组明显优于B、C组;生物力学测试显示在第3、5、7周B组抗张强度优于A组,在第9周时A、B两组抗张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7、9周A组抗张强度优于C组.结论 人造血管内置自体肌肉匀浆桥接肌腱缺损后能有效诱导肌腱再生修复;人造血管能够较好地预防肌腱腱周的粘连.

    关键词: 血管 肌肉 肌腱 再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深Ⅱ°烫伤大鼠创面再上皮化过程中表皮干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作者:程飚;刘宏伟;陈葵;付小兵;盛志勇;孙同柱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进大鼠深Ⅱ°烫伤创面再上皮化作用及对表皮干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6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n=6)、B组(单纯烫伤组,n=30)、C组(bFGF治疗组,n=30).利用大鼠5%深Ⅱ°烫伤模型,于伤后1、3、7、14和21 d采取创面边缘皮肤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创面边缘上皮及深层皮肤附件上皮整合素-β1(integrin-β1)、角蛋白19(K19)和PCNA以及上皮钙依赖性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皮肤中,整合素-β1、角蛋白19、PCNA和E-cadherin表达主要集中在Wistar大鼠表皮层的基底部及毛囊球部.皮肤烫伤初期,以上指标变化不显著.7~14 d时,整合素-β1和角蛋白19同时阳性表达的细胞有所增强,PCNA和E-cadherin的表达增强.当局部外用bFGF后,创伤初期(1~3 d)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 d,阳性表达角质形成细胞出现在创缘的棘层与颗粒层,毛囊根部的阳性标记细胞强于对照组.结论 bFGF促进深Ⅱ°烫伤大鼠创面愈合与加速启动创缘表皮基底层的表皮干细胞以及皮肤附件上皮的迁移有关.

  • p38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在白蛋白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中的作用

    作者:水华;丁国华;徐联芳

    目的 探讨p38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对白蛋白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RANTES)及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白蛋白(5、15、30 g/L)或/和SB203580(p38MAPK抑制剂),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RANTE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检测NF-κB的活性变化;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分析采用Western印迹法.结果 白蛋白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上调RANTE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激活NF-κB活性,白蛋白明显刺激了p38MAPK磷酸化水平增高,SB203580可抑制白蛋白刺激的RANTES表达与NF-κB活性.结论 白蛋白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刺激RANTES的表达和NF-κB的活性.

  • 整合素α6β4在膀胱移形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再新;王占平;杨莉;赵勇

    目的 观察黏附分子整和素α6β4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分化,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3例膀胱癌石蜡包埋标本进行整和素α6 β4半定量检测,其中≥60%细胞呈强阳性反应((卅)),30%~60%呈弱、中等强度阳性反应(++).结果 有59例膀胱癌组织整和素α6β4呈阳性或不同程度表达增强(χ2=53.78,P<0.05),高分化癌的整和素α6β4阳性率明显低于低分化癌(χ2=17,P<0.05).整和素α6β4阳性率在膀胱癌伴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淋巴结阴性组(χ2=12.1,P<0.05).结论 整和素α6β4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整和素可作为判断膀胱癌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携带Notch-1受体胞内段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胰腺腺泡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张维康;王春友;殷涛;张景辉;杨明;刘涛;万赤丹

    目的 构建并鉴定携带Notch-1受体胞内段基因(NICD)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同时观察重组腺病毒在胰腺腺泡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提取K562细胞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NICD并将其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经Pme Ⅰ酶切线性化质粒后与pAdeasy-1质粒在大肠杆菌BJ5183中同源重组.将鉴定正确的同源重组质粒线性化后转染293细胞进行包装、扩增得到重组腺病毒颗粒Ad-NICD.将该病毒感染胰腺腺泡细胞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其表达.结果 经PCR、基因测序和酶切鉴定证实重组质粒pAd-NICD构建成功,将重组质粒导入293细胞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实时定量PCR证实病毒颗粒Ad-NICD感染腺泡细胞后可以有效地增加NICD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Ad-NICD并证实其在腺泡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Notch信号传导途径及其与胰腺的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在血管瘤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琪影;刘林嶓;牛扶幼;翟晓梅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血管瘤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增生期、消退期血管瘤组织中TRAIL蛋白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可溶性TRAIL(sTRAIL)的含量,分别以20例正常皮肤组织和20例健康人血清作为对照.结果 组织中TRAIL蛋白相对含量在增生期、消退期血管瘤及对照组分别为1.25±0.40、1.75±0.58和1.00±0.23,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sTRAIL的含量在三组分别为(1490.06±356.56)、(1658.80±371.42)和(956.86±268.62)ng/L,在血管瘤各期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管瘤两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瘤组织中TRAIL与血清中sTRAIL的表达不完全一致.血管瘤不同时期组织中TRAIL蛋白的表达差异有助于血管瘤的分期诊断.

  • 手汗症患者胸交感神经节胆碱乙酰转移酶、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代祖建;涂远荣;李旭;林敏;赖繁彩;陈剑锋

    目的 探讨胸交感神经节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达与手汗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比色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17例手汗症患者胸3、4交感神经节ChAT、VIP的表达情况,并与非手汗症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手汗症患者胸3、4交感神经节的ChAT活力比非手汗症患者明显增高(胸3神经节比较,q=14.27,P<0.01;胸4神经节比较,q=6.05,P<0.01),VIP表达水平比非手汗症患者明显增高(胸3神经节比较,x2=13.28,P<0.01;胸4神经节比较,x2=8.27,P<0.05).结论 胸交感神经节兴奋性增高可能是手汗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 维生素E对前列腺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的抑制作用及信号通路

    作者:温星桥;李小娟;王德娟;温机灵;张嘉希;高新

    目的 探讨维生素E调节前列腺癌细胞DNA复制的新分子机制及信传导通路.方法 利用基因转染、免疫印迹、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沉淀等方法研究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琥珀酸维生素E(VES)对前列腺癌细胞内的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MCM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VES可抑制前列腺癌MCM4 mRNA的表达,并存在时效与量效关系,20 μmol/L VES处理LNCaP细胞36 h,MCM4的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24.5%(P<0.05),作用96 h下降达60.3%;随着VES浓度的增加,MCM4 mRNA的表达水平受抑制的程度逐步加深.Western blot表明VES可抑制MCM4蛋白的表达.过表达E2F1可拮抗VES对MCM4的抑制作用.VES抑制Rb磷酸化,增加Rb与E2F1的结合程度.BrdU摄入试验表明20 μmol/L与40 μmol/L VES处理LNCaP细胞24 h后,癌细胞内DNA合成较对照组下降63.4%与71.6%(P<0.05);48 h后分别达74.8%与81.5%(P<0.05).结论 我们识别了维生素E抑制前列腺癌细胞DNA复制的一种新机制是下调MCM4的表达,E2F1-Rb蛋白参与这一信号传导通路.

  • 骨桥蛋白小干涉RNA抑制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研究

    作者:汪永义;尹邦良;连锋;刘沙;申达甫;高华;江拥军

    目的 观察骨桥蛋白(OPN)小干涉RNA(siRNA)对大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转染siRNA,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OPN以明确干涉效果,用噻唑蓝比色法(MTT)试验和Transwell法观察对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情况.结果 OPN siRNA有效干涉了血管平滑肌细胞OPN的表达,抑制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减低了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蛋白的表达.结论 OPN通过调控MMP-2、MMP-9表达,对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具有重要意义;骨桥蛋白siRNA在细胞水平上能改变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 小檗胺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作者:孙鹏;吕家驹;赵勇;金讯波;王慕文

    目的 探讨小檗胺体外诱导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噻唑蓝(MTT)法检测10、20、30和40 mg/L小檗胺作用于PC-3细胞24、48、72 h的吸光度(A)值;流式细胞仪检测小檗胺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小檗胺作用后bcl-2、bax和Survivin表达变化.结果 各浓度组小檗胺作用48 h,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3.60±1.49)%、(31.79±2.31)%、(54.16±3.09)%和(63.72±2.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檗胺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40 mg/L小檗胺作用24、48、72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44±3.27)%、(50.32±4.03)%和(63.46±3.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小檗胺浓度的增高,凋亡率随之升高,细胞周期呈现G0/G1期、S期细胞比例增多,G2/M期细胞比例减少趋势;电镜扫描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40 mg/L小檗胺作用72 h,PC-3细胞中bax的表达增加、Survivin表达减少(P<0.05),而bcl-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檗胺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影响细胞周期的方式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Survivin、上调bax蛋白的表达来实现.

  • 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多分化潜能特性

    作者:崔苏萍;李悦;谢安;汪泱;娄远蕾;黄学明

    目的 建立分离培养大鼠真皮来源多能干细胞(SKPs)的方法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0.25%中性蛋白酶(protease)选择性的消化表皮与真皮的细胞连接,剥离真皮,采用0.25%的胰蛋白酶消化真皮层细胞于超低黏附培养板中进行悬浮无血清培养,机械法传代,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体外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分化,研究其多分化潜能.结果 体外培养2~3 d后真皮多能干细胞聚集成球悬浮生长,培养4代后去除生长因子后并添加血清培养,细胞帖壁生长,呈长梭形成纤维样,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体外培养的真皮多能干细胞可表达CD29和Nestin,不表达CD34与vimentin.体外诱导实验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真皮多能干细胞能够被诱导成脂肪细胞,油红染色阳性.结论 采用悬浮培养方法可成功分离培养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培养的细胞可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并具有多分化潜能.

  • 不同剂量二甲磺酸乙烷对Leydig细胞的杀伤效应

    作者:孙超;顾民;龚永光;徐东亮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二甲磺酸乙烷(EDS)对成年大鼠Leydig细胞的杀伤效应,确定EDS的佳剂量.方法 6个月龄SD成年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EDS处理组、溶酶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EDS处理组按照剂量的不同设置40、60、75、90和130 mg/kg体重5个亚组,每个亚组含6只大鼠.腹腔内注射给药,注射EDS后3、7和14 d处死大鼠,取出睾丸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组织学观察和P450scc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及灰度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和溶酶对照组Leydig细胞形态、数目正常,曲细精管内各级生精细胞排列有序,无紊乱现象.EDS处理3 d后,130 mg/kg体重剂量组的2只大鼠死亡,其他剂量组均观察到Leydig细胞的减少,其中40 mg/kg体重剂量组的减少程度不明显;EDS处理后7 d,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出现排列紊乱的现象,以90 mg/kg体重剂量组更为明显;EDS处理后14 d,60 mg/kg体重剂量组出现一种核圆形、核染色淡、体积较大的新形成Leydig细胞,而在75 mg/kg体重剂量组没有发现此细胞.P450scc免疫组织化学与光镜结果一致.灰度分析结果显示,EDS处理后3及7 d,各剂量组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mg/kg体重剂量组14与3、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S确实能杀死成年大鼠Leydig细胞,60 mg/kg体重的剂量可以更好的模拟青春期Leydig细胞增殖分化过程.

  • rhIL-10抑制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

    作者:王惠良;杨维良;张东伟;杨学伟

    目的 观察rhIL-10对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和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移植后的大鼠随机分为同基因组、对照组和3种不同剂量的rhIL-10治疗组,各组n=6.术后3、5、7 d取移植肠管,行病理检查,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术后7 d肝、肾功能的重要参数:天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Crea)和血尿素(BUN).结果 对照组术后3 d发生轻度排斥,5 d发生中度排斥,7 d发生重度排斥;中、高剂量组除部分标本在术后5、7 d发生轻度排斥外,无排斥征象;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改变相似,但排斥的病理改变发生较晚、较轻.术后3、5、7 d,低、中、高剂量组外周血CD3+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ST、ALT、Crea和BU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对小肠移植急性排斥的抑制,低剂量作用是明确的,但疗效有限.中、高剂量作用较明显;与同基因组、对照组比较,不增加肝、肾毒副作用;(2)动态检测外周血CD3+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可作为器官移植术后监测排斥反应的重要指标之一.

  • 膀胱癌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Oct4的表达及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

    作者:朱朝辉;徐凯;邢诗安;曾甫清;王艳波;董继华

    目的 检测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Oct4在人膀胱癌组织及细胞系BIU-87中的表达,探讨Oct4的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9例膀胱癌组织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细胞荧光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膀胱癌细胞系BIU-87进行Oct4表达的检测.结果 Oct4在膀胱癌中的表达率为81.6%(40/49),Oct4阳性细胞率约为0.6%,Oct4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及强度与膀胱癌的分级、复发和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BIU-87细胞中存在少量的Oct4阳性细胞,RT-PCR证实存在Oct4的弱表达.结论 膀胱癌中有少量细胞表达全能干细胞标志物Oct4,这些细胞很可能是膀胱癌干细胞,这将为其终分离和鉴定人膀胱癌干细胞提供重要的基础.

  • 乙酰肝素酶2 mRNA和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郭文治;张水军;史翼华;郑守华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2(Hpa2)mRNA和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4例胰腺癌组织中Hpa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胰腺组织中Hpa2 mRNA及蛋白均未检出,胰腺癌组织中Hpa2 mRNA的表达及患者的年龄(<60岁20/27:≥60岁24/27)、性别(男26/30:女18/24)、肿瘤的直径(<2cm 15/20:≥2 cm 29/34)均无关(P>0.05),在临床分期高的肿瘤(35/39,89.74%)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分期低(9/15,60.00%),包膜完整(6/12,50.00%),临近组织无浸润(7/12,58.33%)和无远处淋巴结转移(4/10,40.00%)者(P<0.05).Hpa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60岁21/27:≥60岁22/27)、性别(男23/30:女20/24)、肿瘤的直径(<2 cm 17/20:≥2 cm 26/34)均无关(P>0.05),而Hpa2蛋白在临床分期高(35/39,89.74%),包膜不完整(37/42,88.09%),浸润临近组织(38/42,90.48%),有淋巴结转移(39/44,88.64%)的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分期低(8/15,53.33%),包膜完整(6/12,50.00%),临近组织无浸润(5/12,41.66%)和无淋巴结转移(8/26,30.77%)肿瘤中的表达(P<0.05).结论 Hpa2 mRNA和蛋白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包膜完整与否、浸润临近组织、远处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以作为判断侵袭、转移的指标.

  • 包含UI的人衰变加速因子重组基因在转基因鼠高效表达的研究

    作者:张玥;王广有;李胜芝;马腾骧

    目的 建立血管内皮细胞高效表达人衰变加速因子(hDAF)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方法 采用受精卵显微注射法,将包含杂合内含子(UI)的人hDAF导入昆明白小鼠受精卵的雄原核内,然后将注射后仍健康的受精卵植入假孕母鼠输卵管内,待其自然分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G0代小鼠hDAF基因的整合情况,应用流式细胞计数(FCM)检测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表面hDAF的表达,应用逆转录(RT)-PCR检测转基因小鼠心脏、肝脏、肾脏和肺脏人hDAF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注射后卵的存活率和幼鼠出生率分别为83.8%(941/1123)和9.5%(89/941),外源基因的整合率为22.5%(20/89),FCM检测发现其中有7只转基因小鼠PBMCs有人hDAF表达,表达强度为人PBMCs的152%~243%,并且相应小鼠的心、肝、肾及肺组织均有人hDAF mRNA表达.结论 UI可以使hDAF在转基因鼠各主要脏器高效表达.

  • 姜黄素对大鼠单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加源;郭卫刚;施梦;贲勇;蒋进军;许祖德;陈智鸿;李善群;王向东;白春学

    目的 观察大鼠单肺移植缺血再灌注肺损伤肺功能改变及姜黄素(CUR)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原位异体左单肺移植模型.纯种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两组,每组又分三个亚组(n=12):假手术组、载体组、CUR组,分别在缺血4 h、再灌注2 h和24 h处死大鼠,测量移植肺损伤病理评分、氧合指数、肺湿干重比(W/D)、伊文思篮染料(EBD)含量.结果 移植肺组织病理学主要表现为肺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出血.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2 h,移植肺氧合指数从358.3下降到153.7,W/D从3.7增加到5.6,EBD含量从381.0 μg/g干重增加到1172.3 μg/g干重;再灌注24 h后,氧合指数从394.2下降到102.3,移植肺W/D从3.8增加到6.6;EBD含量从387.5 μg/g干重增加到927.5 μg/g干重.供体和受体大鼠经CUR预处理后,明显减少缺血4 h,再灌注2和24 h的移植肺组织学病理评分,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湿干重比,改善气体交换.结论 大鼠单肺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肺功能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肺泡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的通透性肺水肿及由此导致的氧合功能下降.CUR对大鼠单肺移植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诱导雄性大鼠发生尿道下裂的分子作用机制

    作者:马隆;蒋君涛;吴婷;张炜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孕晚期染毒诱导雄性大鼠发生尿道下裂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雌鼠怀孕(GD)第14~18天,每天分别灌胃予大豆油,DBP 500或每日800 mg/kg体重,雄性仔鼠出生后(PND)第1天,鉴别出DBP染毒组中发生尿道下裂的雄性仔鼠,分组为雄性仔鼠对照组(A组),每日500 mg/kg体重(H)(B组)和每日800 mg/kg体重(H)(C组).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阴茎组织中Shh,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和雄激素受体(Ar)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测量阴茎组织中Ar蛋白表达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睾酮(T)水平.结果 B组在mRNA(Shh,Ar)表达水平和血清睾酮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P<0.05),C组在mRNA(Shh,Bmp4,Ar)和蛋白(Ar)表达水平以及血清睾酮水平都较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 DBP通过对生殖结节(GT)生长发育早期的Shh信号系统,以及晚期的雄激素信号系统发生作用而影响GT的生长发育,诱导尿道下裂的发生.

  • Ykl-40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戴猛;武林枫;刘运铎;姜争;代文杰

    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YKL-40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YKL-40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 精氨酸对短肠综合征大鼠肠道代偿的影响

    作者:蒋小华;李宁;朱维铭;黎介寿

    促进短肠综合征患者残存肠道的代偿,可促进残存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短肠患者对肠外营养的依赖,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1].我们通过对85%肠切除大鼠术后应用添加精氨酸的肠内营养,观察精氨酸对短肠大鼠残存肠道代偿的影响.

  • 冲击波对膀胱癌T24细胞阿霉素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王东文;罗添华;高俊萍;张利

    膀胱肿瘤细胞耐药是膀胱灌注化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我们应用冲击波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膀胱癌T24细胞,观察其对T24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 曲古霉素A抑制膀胱癌移植瘤的研究

    作者:曲巍;王立明;朱有华;孙伟

    我们以T24细胞株建立膀胱癌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摸型,观察曲古霉素A(TSA)的抑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 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对人胰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汤志刚;孙振阳;胡何节;许戈良;陈炯;王春友

    我们通过脂质体法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基因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观察其对胰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1,2].

  • 小鼠遗传背景对磨损颗粒诱发骨溶解的研究

    作者:张超;戴尅戎;汤亭亭;任伟平;张晓玲;孙晓江;侯洪良

    遗传因素可能会影响患者对磨损颗粒的反应,从而解释当存在磨损的情况下有的患者不产生骨溶解,而有的产生严重的骨溶解.我们通过小鼠体内磨损颗粒诱发颅骨溶解模型来观察不同遗传背景对于磨损颗粒诱发骨溶解的影响[1,2].

  • 大鼠坐骨神经横断后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的表达变化

    作者:朱新辉;陈莉;杨建;沈爱国;严建军

    我们通过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模型,观察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T-Ⅰ)在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 肛肠外科实验研究的一些新动态

    作者:郁宝铭

    肛肠外科是指从上自盲肠下至肛门这样一个范围,在国际上则称为结直肠外科.其中包括先天发育异常、炎性病变、良、恶性肿瘤、功能性便秘以及组织衰退而引起的疾病等.

  • JAK2激酶抑制剂AG490对结肠癌HT-29细胞侵袭性的影响

    作者:许峰;王杉;叶颖江;杨燊;崔志荣

    目的 观察JAK2激酶抑制剂AG490对结肠癌HT-29细胞侵袭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探讨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结肠癌侵袭转移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JAK2激酶抑制剂AG490处理结肠癌HT-29细胞,Matrigel肿瘤体外侵袭模型检测肿瘤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检测STAT3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MP2 mRNA表达.结果 AG490可抑制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及结肠癌HT-29细胞侵袭,在此过程中AG490在mRNA水平抑制MMP-2表达.结论 STAT3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结肠癌细胞侵袭调控,阻断STAT3通路活化可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MP-2表达实现的.

  • 纯化结肠癌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作者:樊军卫;周崇治;裘国强;唐华美;孙昱皓;彭志海

    目的 通过构建纯化正常结肠上皮组织和结肠癌组织基因表达谱筛选结肠癌相关基因.方法 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线性扩增-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流程对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结肠上皮组织进行实质细胞纯化并构建基因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纯化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和结肠癌细胞分别有14 939和15 276条基因表达.肿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中4倍以上者208条,其中上调基因72条,下调基因136条.上调基因前20条和下调基因前20条中,10条基因的表达变化在结肠癌中的意义已被证实,另有13条基因的表达变化在其他肿瘤研究中与以前报道一致.结论 细胞纯化技术结合基因芯片构建基因表达谱可准确、高效的筛选结肠癌差异基因.

  • 散发性结直肠癌中SMAD4基因的突变

    作者:许世峰;李光兵;李大鹏;彭志海

    目的 观察SMAD4基因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的突变,并探讨其对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 对本院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癌组织中SMAD4基因各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基因突变率与临床病理参数间采用x2检验;应用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研究SMAD4基因所在18q21区的杂合性缺失.结果 SMAD4基因在83例散发性结肠癌的患者中共有9例发生突变,平均突变率为10.8%.经x2检验SMAD4基因突变率在肿瘤的Dukes分期及有无远处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发生部位及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q21区的杂合性缺失率为62.71%,其中发生突变的9例均存在18q21区的杂合性缺失.结论 SMAD4基因的突变可能介导了散发性结直肠癌后期的发生发展.

  • 结直肠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与NDRG1表达的关系

    作者:江从庆;刘志苏;赵端仪;钱群;邬开朗;吴建国

    目的 探讨结肠癌LS174T细胞及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与NDRG1的相关性.方法 构建靶向HIF-1α的质粒pSilence-2.1-U6-siRNA并鉴定,采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染LS174T细胞,低氧培养24 h,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IF-1α、NDRG1 mRNA表达.Western blots检测NDRG1蛋白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人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HIF-1α mRNA,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DRG1蛋白的表达.结果 siRNA从转录水平抑制了HIF-1α基因表达.同时,NDRG1 mRNA、蛋白表达也显著受抑制.结直肠腺癌组织中HIF-1α mRNA阳性表达率为67.7%(42/62),腺瘤为44.4%(8/18).从Dukes A期到Dukes C+D期演变过程中HIF-1α mRNA表达阳性率不断增加(P<0.05).腺癌组NDRG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腺瘤组.结直肠腺癌中NDRG1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显著相关.HIF-1α与NDRG1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HIF-1α可能通过上调NDRG1表达参与了结直肠腺的进展.

  • 趋化因子受体CCR6/CCL20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马向涛;余力伟;付静

    目的 观察CCR6/CCL20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检测60结直肠癌患者标本中肿瘤组织、邻近正常黏膜以及肝转移组织中CCR6/CCL20通路成员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CR6/CCL20在细胞水平的分布.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CCR6与CCL20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正常黏膜的3.4倍、2.2倍(P<0.05);CCR6表达水平与TNM分期相关(P<0.05);CCR6/CCL2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437,P<0.05.结论 趋化因子受体CCR6/CCL20在结直肠癌与肝转移组织中呈高表达,CCR6/CCL20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人乳头瘤病毒-黑色素瘤抗原细胞毒T淋巴细胞表位嵌合基因克隆及其表达

    作者:许晓东;张德意;朱冠保;张丽芳

    目的 构建人乳头瘤病毒(HPV)6b型结构蛋白L1-黑色素瘤抗原(MAGE-A3)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表位嵌合基因并表达目的蛋白,为下一步制备HPV6bL1/MAGE-A3-CTL嵌合疫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 将MAGE-A3 CTL表位基因插入到HPV6bL1的羧基端序列中,将目的基因连入真核表达转移载体pFastBacTM1,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TM1/HPV6bL1/MAGEA3-CTL,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Bacmid/HPV6bL1/MAGE-A3-CTL;将重组杆状病毒转染sf-9昆虫细胞表达嵌合目的蛋白,并经SDS-Page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FastBacTM1/HPV6bL1/MAGE-A3-CTL,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Bacmid/HPV6bL1/MAGE-A3-CTL,并在真核细胞sf-9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了嵌合目的蛋白.结论 通过基因克隆方法能成功的将MAGE-A3 CTL表位基因插入到HPV6bL1基因中,并能在真核细胞表达系统中表达出嵌合目的蛋白,为进一步制备HPV6bL1/MAGE-A3-CTL嵌合疫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 先天性巨结肠症内皮素受体B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作者:卢晓明;牛彦锋;王国斌;舒晓刚;汤绍涛;陶凯雄;杨鹏;魏明发

    目的 观察中国汉族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症(sHD)G蛋白藕联受体家族的内皮素受体-B(EDNRB)易感基因的突变与多态性特征,探讨碱基改变与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发病关系.方法 收集104例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与其中42例患儿(子代组)的双亲血样,120例正常儿童作对照,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与DNA测序确定并比较EDNRB基因外显子1、2的突变与多态性位点(SNPs)等位基因与基因型分布差异,分析sHD表型与SNPs的关联,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分析三样本家系SNPs的传递不平衡.结果 EDNRB基因外显子1、2均未发现突变,外显子1检测2个SNPs,c311 A→T(N104I)为新发现位点;病例组c311 A→T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99C→T位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DT检验发现亲子代间在c311 A→T(N104I)位点存在传递不平衡,杂合体双亲优先传递等位基因T给子代;临床表型与SNPs等位基因分布无明显关联.结论 中国汉族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EDNRB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Cyclin B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

    作者:龙浩成;高霞;许三鹏;何小军;夏耘;胡俊波;龚建平

    目的 探讨结直肠肿瘤中人类主要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的表达与结直肠肿瘤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双参数标记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结直肠肿瘤标本的细胞周期素Cyclin B1表达,分析Cyclin B1的表达高低与结直肠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细胞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Cyclin B1表达的高低与结直肠肿瘤的细胞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细胞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 Cyclin B1高表达的结直肠肿瘤中细胞明显高分化,随着Cyclin B1表达变化至Cyclin B1低无表达时,结直肠肿瘤中细胞呈明显低分化趋势.

  • 中华医学会新增两大医学期刊系刊

    作者:

    关键词: 医学会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