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脑创伤后Hes1过表达对成年小鼠海马神经再生的影响

    作者:李帆;张振;杨新宇;任新亮

    目的 观察腺病毒载体介导的Hes1基因过表达对脑创伤后成年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探讨Hes1过表达对小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C57BL/6小鼠1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创伤组、阴性对照组和过表达组.构建含小鼠Hes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制作小鼠脑创伤液压打击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TBI前1d和TBI后3d Hes1 mRNA水平上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BI前1d和TBI后3d Hes1蛋白在海马中组织中的表达,采用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和DCX免疫荧光分别检测脑创伤后3、7d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脑创伤后7d和14d利用水迷宫检测Hes1过表达对小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 FQ-PCR 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TBI前1d和TBI后3d过表达组海马齿状回组织中Hes1在蛋白和mRNA水平上表达升高(1.87±0.13比0.97±0.13,P=0.025);在脑损伤后3d,过表达组小鼠海马齿状回BrdU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脑损伤后7d过表达组DCX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水迷宫检测发现Hes1过表达对成年小鼠逃避潜伏期以及象限百分比无明显影响(P=0.062).结论 Hes1基因过表达抑制脑创伤后成年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但对小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无影响.

  • 不同波形电针对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陈烨;宋丽;杨博;李俊;杨思进;周军

    目的 观察不同波形电针对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120只Wistar雄性老年大鼠,随机分为5组(n=24):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连续波组(CW组)、疏密波组(DW组)、间断波组(IW组).建立肝叶部分切除模型,用Morris水迷宫评定大鼠术后1、2、5d认知功能;于术后2d,观察海马小胶质细胞;检测离子钙接头蛋白抗体(Iba-1)的表达水平;测定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S组比较,M组、CW组、DW组及IW组各时点潜伏期[(96.1±5.1)s、(84.3±6.2)s、(35.4±4.0)s、(61.0±4.9)s比(28.1±2.3)s,(108.4±10.7)s、(91.3±8.5)s、(57.7±7.6)s、(79.4±9.3)s比(26.9±2.4)s,(90.3±3.0)s、(77.1±5.8)s、(32.9±3.2)s、(58.2±3.6)s比(25.7±2.5)s;F值分别为25.671、31.450和20.143;P值分别为0.003、0.008和0.012]和游泳距离[(1165.6±42.6)cm、(904.8±39.4)cm、(530.1±41.3)cm、(746.9±43.2)cm比(453.0±31.8)cm,(1629.3±58.1)cm、(1378.3±46.7)cm、(726.9±44.5)cm、(1074.6±48.6)cm比(437.9±28.4)cm,(919.4±36.9)cm、(878.5±20.2)cm、(435.9±27.6)cm、(706.3±23.4)cm比(442.3±34.5)cm;F值分别为30.429、43.102和27.964,P值分别为0.000、0.000和0.007]延长,穿越平台次数 (3.9±0.3、7.3±0.6、14.9±0.9、11.5±0.8比19.7±1.4,2.7±0.1、6.3±0.4、13.9±0.5、9.5±0.5比19.1±0.9,5.8±0.9、9.3±0.7、16.9±1.5、12.5±1.0比19.6±1.0;F值分别为21.804、23.725和19.681,P值分别为0.005、0.000和0.009) 减少;Iba-1阳性细胞数[(49.54±10.47)/mm2、(38.62±7.51)/mm2、(12.31±2.36)/mm2、(26.53±4.80)/mm2比(6.50±1.02)/mm2;F=32.714,P=0.006)、小胶质细胞激活率[(57.39±8.30)%、(36.74±3.65)%、(14.85±1.52)%、(27.71±2.04)%比(5.87±0.98)%;F=29.061,P=0.013]、Iba-1蛋白表达量(4.25±0.91、2.16±0.39、1.91±0.17、3.09±0.83比1.02±0.14;F=6.493,P=0.000)、ROS[(2.78±0.17)U/mg、(1.87±0.14)U/mg、(0.94±0.08)U/mg、(1.23±0.12)U/mg比(0.41±0.02)U/mg;F=2.205,P=0.000)、MDA[(10.29±1.25)pg/mg、(8.71±1.01)pg/mg、(4.16±0.87)pg/mg、(6.52±0.93)pg/mg比(2.37±0.33)pg/mg;F=9.302,P=0.005)、IL-1β[(131.03±17.24)pg/mg、(102.32±12.03)pg/mg、(61.94±5.12)pg/mg、(87.63±10.75)pg/mg比(38.14±3.70)pg/mg;F=50.637,P=0.000]、IL-6[(103.51±15.32)pg/mg、(77.84±12.21)pg/mg、(48.85±4.60)pg/mg、(53.26±8.39)pg/mg比(25.83±3.85)pg/mg;F=34.078,P=0.000]及TNF-α[(154.07±18.30)pg/mg、(113.52±16.49)pg/mg、(72.42±10.28)pg/mg、(94.50±13.53)pg/mg比(40.42±7.94)pg/mg;F=41.092,P=0.011]含量增加,SOD[(1.75±0.08)U/mg、(2.52±0.36)U/mg、(3.97±0.74)U/mg、(3.14±0.45)U/mg比(4.83±0.89)U/mg;F=4.761,P=0.008]活性减少.与M组比较,电针组以上指标得到改善,DW组明显.结论 电针"百会"和"大椎"穴可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减轻脑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改善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疏密波佳.

  • γ-氨基丁酸B1型受体对紫杉醇诱发神经痛大鼠背根神经节/脊髓背角核因子-κB通路的调控作用

    作者:李蕊;陈欢;赵爽;李昭;郭跃先;王秀丽

    目的 通过鞘内给予不同药物,观察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对紫杉醇诱发神经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脊髓背角核因子-κB(NF-κB) 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清洁级SD雄性大鼠(体重160~180g),腹腔注射紫杉醇制备大鼠紫杉醇诱发神经痛模型,取模型制备成功的4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鞘内给药不同分为4组(n=10):紫杉醇组(P组):生理盐水10μl;巴氯芬(Baclofen)组 (B组):Baclofen 0.5μg/10μl;Saclofen(S组):Saclofen 30μg/10μl;SN50组(SN)组:SN50 200ng/10μl.另取10只同周龄正常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溶剂并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作为对照组 (C组).5组大鼠分别于腹腔给药前1d(T1)、鞘内给药前1d(T2)、鞘内给药后120min(T3)测定大鼠50%机械缩足阈值(PWT),然后快速取腰段DRG和脊髓背角,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GABAB1受体、NF-κBp65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T1比较,除C组外其余各组T2时点的PWT均明显降低(P、B、A、SN组P值分别为0.001、0.000、0.000、0.000);与T2比较,T3时点 B、SN组的PWT升高(B/SN组P值分别为0.003、0.002),而S组PWT降低(P=0.007).P组脊髓背角GABAB1受体的mRNA(0.59±0.06)和蛋白(0.42±0.05)与C组的mRNA(0.89±0.05)和蛋白(0.66±0.02)比较表达下调(P=0.000、0.000),而DRG中GABAB1受体的mRNA(1.31±0.12)和蛋白(0.37±0.02)与C组的mRNA(0.95±0.07)和蛋白(0.28±0.04)比较则表达上调(P=0.000、0.003);与C组比较,P组的NF-κBp65、IL-1β和TNF-α的mRNA及蛋白在脊髓背角和DRG上均表达上调(mRNA:P=0.000、0.001、0.000、0.000、0.000、0.000,蛋白:P=0.004、0.000、0.000、0.000、0.000、0.000).与P组比较,B组GABAB1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在脊髓背角(1.01±0.08比0.59±0.06;0.50±0.03比0.42±0.05)与DRG(1.60±0.10比1.31±0.12;0.50±0.03比0.37±0.02)一致上调(mRNA:P=0.000、0.000,蛋白:P=0.004、0.000),而NF-κBp65、IL-1β及TNF-α的mRNA及蛋白均表达下调(mRNA:P=0.000、0.000、0.000、0.000、0.001、0.000,蛋白:P=0.000、0.001、0.000、0.000、0.000 、0.000);S组和B组的GABAB1受体及上述细胞因子表达则正好相反;在SN组的脊髓背角和DRG中,随着NF-κBp65、IL-1β及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mRNA: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蛋白: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GABAB1受体mRNA(0.36±0.03比0.59±0.06;0.34±0.03比1.31±0.12)和蛋白(0.29±0.01比0.42±0.05;0.28±0.03比0.37±0.02)表达也明显下调(mRNA:P=0.000、0.000,蛋白:P=0.000、0.003).结论 激活紫杉醇诱发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内GABAB受体,或阻断NF-κB通路,均可通过下调DRG和脊髓背角中NF-κB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缓解神经痛,NF-κB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 小干扰RNA沉默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作者:陈喜全;王红雷;尚闯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siRNA)沉默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根据转染物不同,将细胞分为siRNA-MACC1组、si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噻唑蓝(MTT)法检测各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转染组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法检测各转染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各转染组细胞中MACC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c-Met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ACC1、HGF、c-Met、丝裂原细胞外激酶(MEK)、磷酸化MEK(p-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磷酸化ERK(p-ERK)蛋白表达.结果 (1)MTT检测结果显示,siRNA-MACC1组细胞24、48、72、96h时细胞吸光度(A)值(0.27±0.05、0.36±0.06、0.46±0.05、0.58±0.07)均显著低于siRNA-NC组(0.39±0.06、0.47±0.05、0.64±0.07、0.75±0.08)和空白对照组(0.41±0.05、0.49±0.07、0.62±0.06、0.77±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945、32.286、40.264、38.165,P=0.000、0.000、0.000、0.000).(2)siRNA-MACC1组细胞凋亡率[(13.52±2.61)%],均高于si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4.94±1.84)%、(5.10±2.13)%,F=73.918,P=0.000].(3)siRNA-MACC1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73.62±12.71)个、(59.23±11.53)个]均低于si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98.53±14.22)、(85.44±13.12)个和(102.51±15.13)、(87.62±14.24)个,F=11.149、9.500,P=0.000、0.000].(4)与si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MACC1组细胞中MACC1、HGF和c-Met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F=51.235、137.507、139.708,P=0.000、0.000、0.000).(5)与si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MACC1组细胞中MACC1、HGF、c-Met、p-MEK、p-ER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F=49.803、33.564、24.391、228.400、137.410,P=0.000、0.000、0.000、0.000、0.000),而MEK、ER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F=12.751、23.829,P=0.000、0.000).结论 特异性抑制肝癌HepG2细胞中MACC1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细胞增殖,减弱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促使细胞凋亡发生,其机制可能与HGF/Met和MEK/ERK信号通路有关.

  • 雷公藤多甙片对IgA肾病大鼠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申鹏霄;赵根尚;吴双;王建生;赵瑛瑛;孟晶茜;苏晨皓;张宛哲;张文吉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片对IgA肾病大鼠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只清洁级SD大鼠被分成空白对照组、IgA肾病模型组、雷公藤多甙片组、泼尼松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建立IgA肾病模型,雷公藤多甙片组给予6.25mg/(kg·d)雷公藤多甙片灌胃,泼尼松组给予3.0mg/(kg·d)泼尼松灌胃,模型组灌入等体积的无菌蒸馏水,灌胃时间均为8周.检测4组大鼠血清炎性因子、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1)模型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51.08±4.27)、(599.73±65.82)、(599.73±65.82)pg/ml]均明显高于空白组[(27.59±2.62)、(369.45±42.57)、(45.78±5.78)pg/ml;t=14.828、9.290、13.750,P=0.000、0.000、0.000];雷公藤多甙组炎性因子水平[(40.17±3.79)、(490.52±53.31)、(70.43±7.57)pg/ml]与泼尼松药物干预组炎性因子水平[(39.62±3.55)、(483.56±54.39)、(58.61±6.42)pg/ml]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t=6.043、4.077、6.775、6.526、4.302、10.130;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泼尼松组TGF-β1[(58.61±6.42)pg/ml]水平明显低于雷公藤多甙组[(70.43±7.57)pg/ml,t=3.766,P=0.001];(2)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肌酐(Cr)、尿素氮(BUN)、尿蛋白肌酐比(P/C)比值[(24.69±3.56)mg、(45.61±5.37)μmol/L、(11.28±1.33)mmol/L、19.18±2.36]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7.72±0.85)mg、(28.481±3.41)μmol/L、(5.06±0.64)mmol/L、4.93±0.56;t=14.662、8.516、13.326、18.578,P=0.000、0.000、0.000、0.000];雷公藤多甙组大鼠24h尿蛋白、Cr、BUN及P/C比值[(14.34±2.37)mg、(35.29±4.18)μmol/L、(8.87±1.02)mmol/L、9.76±1.12]和泼尼松组[(13.58±2.49)mg、(36.06±4.22)μmol/L、(8.63±1.00)mmol/L、9.41±1.05]明显低于模型组(t=7.653、4.796、4.457、11.403、8.087、4.422、5.000、11.961,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模型组平均肾小球面积(MGA)、平均肾小球体积(MGV)、肾脏指数(RI)[(8.65±1.02)×103μm2、(9.46±1.12)×103μm3、(0.63±0.18)g/100g]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5.41±0.74)×103μm2、(5.04±0.72)×103μm3、(0.36±0.10)g/100g;t=8.131、10.498、4.525,P=0.000、0.000、0.000];雷公藤多甙组MGA、MGV、RI[(6.58±0.82)×103μm2、(6.61±0.76)×103μm3、(0.45±0.15)g/100g]和泼尼松组[(6.61±0.84)×103μm2、(6.72±0.80)×103μm3、(0.47±0.17)g/100g]均明显低于模型组(t=5.001、6.659、2.595、4.882、6.295、2.167,P=0.000、0.000、0.020、0.000、0.000、0.041).结论 雷公藤多甙片能保护IgA肾病模型大鼠肾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性因子TNF-α、IL-6 分泌,下调TGF-β1 的表达有关.

  • 保胆取石术对胆结石豚鼠模型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仁锋;叶健文;薛建锋;赵龙栓;翟文龙

    目的 观察保胆手术对胆结石豚鼠模型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经致石食谱喂养8周后胆结石豚鼠模型30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胆囊切除组和保胆手术组各15只,胆囊切除组行胆囊切除术,保胆手术组行保胆手术,术后4周处死豚鼠,比较两组免疫功能、小肠与结肠推进功能、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黏膜厚度等指标.结果 保胆手术组豚鼠小肠组织CD3+T细胞、CD40+B细胞、免疫球蛋白IgA阳性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胆囊切除组[(9.85±1.02)比(7.56±0.84)、(9.15±1.12)比(7.24±0.80)、(9.24±1.05)比(7.36±0.83)个/视野;t=6.712、5.375、5.400,P=0.004、0.011、0.001);小肠与结肠推进速度明显低于胆囊切除组[(36.12±4.25)%比(44.02±5.32)%,(5.21±0.64)%比(7.54±0.78)%;t=4.494、8.944,P=0.021、0.013];空肠与回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黏膜厚度均明显大于胆囊切除术组[(265.02±34.25)比(240.05±30.24),(72.05±8.54)比(62.25±7.36),(346.21±44.12)比(314.65±40.26),(236.12±32.52)比(210.36±23.02),(76.14±8.65)比(65.47±7.58),(424.12±42.21)比(385.42±35.32)μm;t=2.117、3.367、2.046、2.504、3.593、2.723,P=0.015、0.023、0.020、0.033、0.026、0.022].结论 保胆结石术有助于保护胆结石豚鼠肠道免疫功能,减少肠黏膜组织受损,促进肠道吸收.

  • 脂氧素A4在肝癌细胞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刘晓丽;刘小卫;刘仁胜;沈一松

    目的 探讨脂氧素A4对肝癌细胞侵袭的阻断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Hanks平衡盐缓冲液对处于对数生长期肝癌细胞株HepG2和BEL7402细胞进行营养剥夺培养8h,并予以脂氧素A4(100nmol/L)处理8h,应用Transewell侵袭实验及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细胞的侵袭力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活化的改变.另一方面应用人重组HIF-1α(20ng/ml)孵育肝癌细胞8h,观察孵育后肝癌细胞在侵袭力、HIF-1α表达和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上的变化.结果 脂氧素A4能显著减少Hanks平衡盐缓冲液诱导HepG2和BEL7402肝癌细胞侵袭[(59700±3500)个比(11550±2750)个,t=1.998,P=0.031;(60750±2800)个比(15200±2000)个,t=2.076,P=0.028],同时抑制HIF-1α表达和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添加人重组HIF-1α孵育后,HepG2和BEL7402肝癌细胞的侵袭性明显增加[(48750±3250)个比(10050±2550)个,t=1.915,P=0.039;(51000±3100)个比(12750±1750)个,t=1.987,P=0.033],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活化.结论 脂氧素A4通过抑制HIF-1α表达和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减少肝癌细胞侵袭.

  •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蛋白激活树突状细胞诱导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治疗肝细胞癌

    作者:王谦;黄长山;余伟;丁月超;马超;黄涛

    目的 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MAGE-A3)蛋白激活树突状细胞(DC),然后诱导产生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进行免疫治疗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的效果.方法 利用MAGE-A3蛋白诱导DC成熟并检测DC表面标志物及白细胞介素(IL)-10、IL-12表达,然后利用成熟的MAGE-A3-DC诱导MAGE-A3特异性CD8+CTL,并检测MAGE-A3-DC-CD8+CTL 对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建立BALB/c-nu/nu肝癌模型,检测MAGE-A3-DC-CD8+CTL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肿瘤组织变化.结果 MAGE-A3蛋白刺激能够显著上调DC表面标志物DC80、DC83、DC86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HLA-DR)水平(97.45±2.58 比48.33±1.68,92.81±2.36比52.92±1.90,94.00±3.01比53.97±2.05,92.16±1.87比34.13±1.32;t=35.680,P=0.013;t=29.440,P=0.021;t=24.580,P=0.012;t=56.690,P=0.009);与磷酸盐缓冲液(PBS)刺激的DC比较,MAGE-A3蛋白能够显著促进DC释放IL-12[(338.44±18.15)pg/ml 比(243.23±16.56)pg/ml;t=8.670,P=0.005]和显著抑制IL-10的释放[(207.21±10.89)pg/ml比(327.58±14.36)pg/ml;t=14.930,P=0.009].MAGE-A3-DC-CD8+CTL和DC-CD8+CTL展示了相近的L02细胞杀伤效果[(9.10±1.40)%比(9.71±1.58)%;t=0.650,P=0.120],与DC-CD8+CTL 比较,MAGE-A3-DC-CD8+CTL展示了显著的HepG2细胞杀伤效果[(58.84±5.27)%比(9.63±1.61)%;t=19.970,P=0.008].BALB/c-nu/nu肝癌小鼠经过MAGE-A3-DC-CD8+CTL治疗后,肿瘤体积比显著低于PBS组和DC-CD8+CTL组(5.43±1.22比21.81±2.01比22.85±2.40;t=22.030,P=0.010;t=20.460,P=0.012).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经过MAGE-A3-DC-CD8+CTL处理的肿瘤组织细胞核固缩,细胞间隙增大,出现空泡和水肿现象,而PBS组和DC-CD8+CTL组肿瘤组织无病理学改变.结论 MAGE-A3蛋白能够刺激DC细胞成熟并诱导产生MAGE-A3蛋白特异性CD8+CTL,MAGE-A3-DC-CD8+CTL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杀伤能力.

  • 脾亢脾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李晴晴;吕云福

    目的 探讨肝硬化脾亢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与意义.方法 取雄性SD纯系大鼠55只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5只,0.9%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40只,40%CCL4花生油溶液灌胃,每周2次,每次0.3ml/100g,15%乙醇溶液作为饮用水,共8周,建立肝硬化脾亢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大鼠脾组织中IL-17和TGF-β的表达水平,并用统计学处理.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组IL-17和TGF-β阳性表达率(36.67%、73.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67%、1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32;χ2=14.460,P=0.000);Western blot:实验组大鼠脾组织中IL-17和TGF-β相对表达强度(1.09±0.39、1.51±0.22)显著高于对照组(0.53±0.25、0.63±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7,P=0.004;t=-9.264,P=0.000);RT-PCR:实验组IL-17和TGF-β mRNA相对表达水平(2.81±0.70、2.91±0.63)显著高于对照组(1.06±0.21、0.99±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0,P=0.000;t=-7.350,P=0.000);Pearson 相关性分析,IL-17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TGF-β呈正相关(r=0.520,P=0.000).结论 大鼠脾亢脾组织中IL-17和TGF-β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两者呈正相关,可能是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之一.

  • 特异沉默精子相关抗原9基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影响

    作者:毛立军;丁猛;徐凯;曹航;刘宁;陈家存

    目的 通过RNA干扰技术,特异沉默精子相关抗原9(SPAG9)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构建SPAG9基因特异性短发卡RNA(shRNA)表达载体pGPU6-绿色荧光蛋白(GFP)-SPAG9,用Lipofectamine 2000 将pGPU6-GFP-SPAG9转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以空质粒pGPU6-GFP及未转染的细胞作对照.转染后48h,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PAG9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PAG9蛋白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特异沉默SPAG9后PC-3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进一步分析特异沉默SPAG9基因对前列腺癌PC-3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 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质粒 pGPU6-GFP-SPAG9构建成功.转染pGPU6-GFP-SPAG9 48h 后,PC-3细胞SPAG9 mRNA、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96±0.16和0.39±0.05,显著低于空载体组(3.23±0.18和1.13±0.04)及空白对照组(3.08±0.12和1.25±0.05),与空白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CK-8结果表明:转染48h后,pGPU6-GFP-SPAG9组细胞吸光度(A)值为31.9±2.6,与空白对照组(48.1±2.8,P=0.016)、空质粒组(47.8±2.8,P=0.0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凋亡结果示:pGPU6-GFP-SPAG9组PC-3细胞凋亡率为(12.12±0.69)%,而空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凋亡率分别为(6.43±0.31)%(P=0.020)、(5.19±0.33)%(P=0.0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pGPU6-GFP-SPAG组侵袭细胞数为(91.01±5.5)个,而空白对照组与空质粒组侵袭细胞数分别为(165.3±6.6)个(P=0.007)、(161.3±6.1)个(P=0.00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两对照组比较,pGPU6-GFP-SPAG9组PC-3细胞MMP-2、VEGF、Vimentin的表达下降,而E-cadherin 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通过 RNA干扰技术,特异沉默SPAG9基因可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侵袭并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MP-2、VEGF、Vimentin 的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

  • 保留半肝血流阻断法对肝癌模型大鼠抑瘤作用及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蔡建平;王亚东;薛焕洲

    目的 观察保留半肝血流阻断法对肝癌模型大鼠抑瘤作用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Pringle完全阻断对照组、半肝阻断组、保留半肝血流阻断组各10 只.采用门静脉注射H22 肝癌移植瘤的方法建立肝癌大鼠模型,建模后3d阻断大鼠入肝血流60min后复流.5d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含量与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计算肝细胞凋亡率与抑瘤率.结果 半肝阻断组、保留半肝血流阻断组肝癌大鼠ALT、AST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AL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70.97±8.62)比(72.04±8.54)比(268.26±46.39)IU/L,(386.86±50.28)比(392.53±22.47)比(1109.24±279.35)IU/L,(29.54±2.16)比(28.63±2.27)比(25.29±2.13)g/L,t=13.222、8.048、4.430、13.151、8.087、3.393,P=0.001、0.008、0.018、0.000、0.008、0.024];肝组织SOD明显高于对照组,MDA、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2.32±16.21)比(148.47±15.24)比(89.12±9.45)U/mg蛋白、(18.36±3.14)比(19.32±2.95)比(48.36±5.23)nmol/mg、(14.35±1.45)%比(15.12±1.54)%比(25.14±2.14)%,t=10.651、15.552、13.200、10.466、15.294、12.018,P=0.001、0.001、0.001、0.001、0.001、0.001];肝阻断组、保留半肝血流阻断组瘤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83±0.32)比(1.90±0.35)比(2.62±0.41)g,t=4.803,4.224,P=0.008、0.018];保留半肝血流阻断组与半肝阻断组ALT、AST、SOD、MDA、肝细胞凋亡率、大鼠瘤质量、抑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留半肝血流阻断法能减轻肝癌模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强抑瘤效果,且手术安全性高于半肝阻断法.

  •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和紧密连接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振华;阚云珍;刘秋雨

    目的 检测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和紧密连接蛋白-7(Claudin-7)在甲状腺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株TPC-1、滤泡状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未分化的甲状腺癌细胞株FRO和ACT-1接种,并培养24h.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pCAM和Claudin-7在甲状腺癌细胞株中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pCAM和Claudin-7在甲状腺癌细胞株中蛋白表达水平,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pCAM和Claudin-7在甲状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pCAM和Claudin-7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pCAM和Claudin-7在FRO和ACT-1细胞株中mRNA和蛋白水平均呈高表达(分别为18.7%、29.6%和81.5%、70.0%),而在TPC-1和FTC-133细胞中几乎不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同RT-PCR和Western blot一致.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EpCAM和Claudin-7在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和5.2%,在未分化的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9%和81.8%(P=0.000).结论 EpCAM在甲状腺未分化癌组织中高表达,而Claudin-7在甲状腺未分化癌组织中高表达,表明EpCAM和Claudin-7与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对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RNA聚合酶2延长因子相关因子2可通过调节胞外信号调控激酶的磷酸化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作者:王凯臣;梁婷婷;何正卓;王尧

    目的 探讨RNA聚合酶2延长因子相关因子2(EAF2)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与细胞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RNA干扰(RNAi)方法干扰前列腺癌细胞C4-2和22Rv1中EAF2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ERK磷酸化水平的变化;采用质粒转染的方法在293T细胞中过表达EAF2后检测ERK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分别采用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法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干扰EAF2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ERK抑制剂PD184352同时抑制ERK磷酸化后,进一步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干扰EAF2表达后ER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过表达EAF2的表达后ERK的磷酸化水平进行性下降,在C4-2细胞中干扰EAF2的表达,检测到增殖细胞的百分比从(19.7±1.5)%升高至(30.8±0.8)%(P=0.001).但同时抑制细胞中ERK的磷酸化后,增殖细胞的百分比从(30.8±0.8)%降至(21.9±0.5)% (P=0.013).在C4-2细胞中干扰目标基因EAF2的表达后,检测到迁移细胞的数量从(104±12)个升高至(203±17)个(P=0.002).但同时抑制细胞中ERK的磷酸化后,迁移细胞的数量从(203±17)个降至(123±11)个(P=0.011).结论 EAF2的表达和ERK的磷酸化水平相关,EAF2可能通过调节ERK的磷酸化水平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能力.

  • 毛壳素对肝内胆管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何景亮;周文杰;张锦前;夏正林;贺柯;向国安

    目的 观察毛壳素对人肝内胆管癌细胞CCLP-1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毛壳素以不同浓度分为1组(0nmol/L)、2组(50nmol/L)、3组(100nmol/L)和4组(200nmol/L)与CCLP-1细胞共培养,细胞增殖法检测CCLP-1细胞活性;吉姆赛染色观察CCLP-1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显微镜检测CCLP-1胞内活性氧(ROS);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蛋白表达.结果 细胞增殖法提示毛壳素随浓度增加及作用细胞时间延长,细胞活性抑制率上升,呈剂量-效应关系(F=102.369,P=0.000)及时间-效应关系(F=141.377,P=0.000),并剂量与时间呈交互作用(F=15.418,P=0.000);CCLP-1细胞经毛壳素作用后吉姆赛染色可见细胞核固缩,出现分页状、碎片形状及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技术显示细胞总凋亡率:1组:(6.42±3.10)%;2组:(10.82±2.84)%;3组:(13.67±1.71)%和4组:(17.91±6.16)%,总凋亡率呈增多趋势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88,P=0.034);荧光显微镜检测实验组细胞内荧光值(24.126±9.587)高于空白组荧光值(5.114±1.937)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Western blot法实验显示磷酸化ASK-1蛋白表达量:0.255±0.150 (1组)、0.680±0.039(2组)、1.356±0.125(3组)和1.916±0.367(4组).磷酸化JNKs蛋白表达量:0.493±0.233(1组)、1.542±0.573(2组)、1.639±0.342(3组)、2.480±1.001(4组),提示随毛壳素浓度增加各蛋白表达量均上调(ASK-1:F=36.946,P=0.000,JNKs:F=5.291,P=0.027).结论 毛壳素对CCLP-1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并且ROS-ASK-1/JNKs信号参与CCLP-1细胞凋亡.

  • 微小RNA-122靶向锌指和BTB结构域蛋白20调控Wnt通路影响胃癌的侵袭和迁移

    作者:袁远;宋玉成;张广坛;张学东;薛焕洲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122靶向锌指和BTB结构域蛋白20(ZBTB20)调控Wnt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的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miR-12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运用Western blot在胃癌细胞株中挑出高表达ZBTB20的细胞株;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122对ZBTB20转录活性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122的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miR-122的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沉默ZBTB20后Wnt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裸鼠体外成瘤实验检测过表达miR-122后SGC-7901胃癌细胞体外成瘤能力变化.结果 miR-122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ZBTB20在SGC-7901胃癌细胞株中表达水平较高(2.51±0.31比0.58±0.17, P=0.009);过表达miR-122后,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18.62±2.32)%比(35.92±2.48)%,P=0.029;(34.25±5.75)%比(62.19±7.23)%,P=0.032;(49.73±3.91)%比(85.24±6.29)%,P=0.026];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结果显示,miR-122可以直接调控ZBTB20的转录活性;沉默ZBTB20后,Wnt、c-Myc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表达下调[(12.32±0.81)%比(81.45±3.69)%;(15.64±1.11)%比(88.45±8.34)%, (13.52±0.71)%比(79.45±3.76)%,P=0.043];过表达miR-122后,胃癌SGC-7901细胞株体外成瘤能力下降[体积(3.09±0.23)cm3比(0.45±0.12)cm3,P=0.029;重量(2.85±0.35)g比(0.48±0.14)g,P=0.018].结论 miR-122靶向ZBTB20的表达,从而调控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 小空腔技术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鸿翥;齐向北;王大鹏;刘士昭;孙辉

    目的 观察椎体成形术(PVP)中小空腔技术对骨水泥渗漏、渗漏体积以及骨水泥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5具防腐尸体标本,游离T8~L5椎体,共获得50个完整椎体(2个做预实验),制成压缩骨折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4个,A组行传统PVP,B组行小空腔PVP.术后统计两组骨水泥渗漏例数,CT扫描分析两组骨水泥分布,同时测量两组骨水泥渗漏体积.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两组数据.结果 A组共发生14例骨水泥渗漏(58.3%),B组发生5例骨水泥渗漏(2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6,P=0.008);A组骨水泥渗漏体积为(0.77±0.06)ml,B组骨水泥渗漏体积为(0.23±0.02)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32,P=0.000);CT扫描显示:A组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欠佳,B组椎体内骨水泥分布较A组均匀、有规律.结论 小空腔技术在PVP中可以减少骨水泥渗漏,使骨水泥分布更加均匀.

  • 双氢青蒿素对人骨巨细胞瘤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晓国;李杰;宿显良;赵务生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DHA) 对人骨巨细胞瘤细胞活性、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DHA(0、10、20μmol/L)作用于人骨巨细胞瘤细胞24h后,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噻唑蓝(MTT)法检测人骨巨细胞瘤细胞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瘤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DHA作用24h后,0、10、20μmol/L组人骨巨细胞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16%、18.57%和3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10、20μmol/L DHA组细胞的相对活性分别为(60.63±2.45)%和(45.93±9.36)%,DHA作用组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4、0.000);DHA作用组细胞的相对迁移能力[分别为(69.27±4.82)%和(46.43±3.96)%]和侵袭能力[分别为(61.98±9.37)%和(43.55±2.4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10、20μmol/L DHA组MMP-2(分别为0.37±0.05和0.13±0.01)和MMP-9(分别为0.48±0.01和0.23±0.00)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结论 DHA能够抑制骨巨细胞瘤细胞活性、促进瘤细胞凋亡,同时可通过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而限制骨巨细胞瘤的迁移和侵袭.

  •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可能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减少心肌纤维化

    作者:张燕;符晓阳

    目的 探讨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激动剂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传代培养2~4代时,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α7nAchR激动剂组和α7nAchR阻断剂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仅加入10-6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α7nAchR激动剂组和α7nAchR阻断剂组分别加入5×10-6mol/L的PNU-282987 和10-6mol/L的α7nAchR抑制剂甲基牛扁亭碱(MLA),60min后加入10-6mol/L的Ang Ⅱ.水溶性四唑盐WST-1检测不同处理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不同处理组心肌成纤维细胞中α7nAchR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处理组心肌成纤维细胞中α7nAchR、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 (1)α7nAchR激动剂组心肌成纤维细胞终吸光度(0.50±0.13)显著低于α7nAchR阻断剂组和模型组(0.75±0.10、0.63±0.11,F=10.567,P=0.000),提示激动α7nAchR可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2)α7nAchR激动剂组心肌成纤维细胞中α7nAchR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0.87±0.15、0.76±0.08)显著高于α7nAchR阻断剂组(0.45±0.09、0.40±0.14)、模型组(0.62±0.11、0.59±0.10)和空白对照组(0.32±0.13、0.30±0.07,F=25.402,P=0.000),提示α7nAchR激动剂可上调心肌成纤维细胞中α7nAchR基因表达.(3)α7nAchR激动剂组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α-SMA蛋白、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0.53±0.09、0.50±0.12、0.38±0.08、0.27±0.09)均低于模型组(0.65±0.12、0.62±0.10、0.57±0.11、0.45±0.11)和α7nAchR阻断剂组(0.81±0.13、0.71±0.11、0.70±0.10、0.68±0.08),而高于空白对照组(0.41±0.08、0.35±0.06、0.19±0.07、0.16±0.07,F=29.647、32.962、30.549、53.665,P=0.000、0.000、0.000、0.000),α7nAchR激动剂组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0.71±0.12)高于模型组(0.52±0.10)和α7nAchR阻断剂组(0.35±0.09),而低于空白对照组(0.85±0.14,F=44.347,P=0.000).结论 α7nAchR激动剂可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细胞间胶原蛋白合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 丙硫氧嘧啶对高甲状腺素血症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王冰;张再重;姜一帆;王邓超;邓琳;王烈

    目的 探讨丙硫氧嘧啶对高甲状腺素血症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高甲状腺素模型组(甲亢组,n=20)、高甲状腺素模型+丙硫氧嘧啶组(治疗组,n=20)和正常对照组(n=20),高甲状腺素大鼠模型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灌胃法[0.5mg/(kg·d),连续2周]建立.观察干预后第0、2、4、6、8周各组大鼠心率、体重变化,检测血中三碘甲状腺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检测血和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计算心脏重量/体重比值,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甲亢组0、2、4、6、8周各时间点心率显著增高、体重显著降低,血T3[8周:(1.79±0.24)比(1.26±0.22)g/L;t=3.256,P=0.017]、T4[8周:(116.7±11.1)比(56.1±8.7)g/L;t=8.594,P=0.000]水平显著升高,血和心肌组织中ACE[血8周:(22.7±4.5)比(14.4±3.5)g/L,t=2.912,P=0.027;组织8周:(46.1±3.9)比(30.5±3.6)g/L;t=5.878,P=0.001]、AngⅡ[血8周:(486±16)比(442±14)g/L;t=4.139,P=0.006;组织8周:(846±15)比(793±13)g/L;t=5.340,P=0.002]水平显著升高,心脏重量/体重比值显著变大,光镜下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2)与甲亢组比较,治疗组2、4、6、8周各时间点心率显著降低、体重显著升高,血T3[8周:(1.38±0.21)比(1.79±0.24)g/L;t=2.571,P=0.042]、T4[8周:(69.6±11.8)比(116.7±11.1)g/L;t=5.815,P=0.001]水平显著降低,血和心肌组织中ACE[血8周:(15.0±4.3)比(22.7±4.5)g/L;t=2.912,P=0.027;组织8周:(35.1±3.7)比(46.1±3.9)g/L;t=4.092,P=0.006]、AngⅡ[血8周:(450±15)比(486±16)g/L;t=3.283,P=0.017;组织8周:(796±14)比(846±15)g/L;t=4.874,P=0.003]水平显著降低,8周心脏重量/体重比值显著减小,光镜下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结论 ACE-AngⅡ-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在高甲状腺素血症致心肌损害中发挥作用,丙硫氧嘧啶可能通过调节ACE-AngⅡ-RAS系统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 髓内固定对股骨转子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影响

    作者:吴强;杨旭;王欣

    本文研究旨在观察第三代股骨粗隆周围部带锁髓内钉(Gamma3)、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TAN)髓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PHBL)的影响.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及方法:我院收治的相关患者89例:男27例,平均年龄(80.5±6.3)岁,Gamma3 14例、PFNA 6例、InterTAN 7例;女62例,平均年龄(80.2±7.1)岁,Gamma3 25例、PFNA 27例、InterTAN 10例.总血容量(PBV)由公式计算,显性失血量(DBL)在术中获取.PHBL=PBV×(1-Hct术后/Hct入院)-DBL[1],计算隐性失血(Hct为红细胞压积).

    关键词:
  • 联合筋膜鞘悬吊与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复发性中重度上睑下垂

    作者:张秀叶;王付勇;李华强

    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院对49例额肌瓣悬吊术后复发性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分别采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共纳入49例患者59眼,均为先天性上睑下垂接受额肌瓣悬吊治疗术后复发的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10例为双侧,39例单侧.男23例,女26例,年龄9~44岁.依据下垂程度和上睑提肌肌力测定结果,上睑遮盖瞳孔2~4mm记为中度,≥4mm者记为重度.49例分为观察组26例(31眼)包含中度上睑下垂12眼,重度19眼,实施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对照组23例(28眼)包含中度上睑下垂11眼,重度17眼,实施提上睑肌缩短术.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3院字第[006]),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腱膜性上睑下垂、下颌瞬目综合征或存在其他影响提上睑活动的系统性疾病.

    关键词:
  • 开颅与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110例分析

    作者:宋嘉懿;李明;常鹏飞;时敬国;刘立克;王立天;鲁质成;王长坤;綦斌

    高血压丘脑出血是常见的出血性卒中,目前手术是治疗丘脑出血的方法之一,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我们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110例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选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血管病外科收治的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110例,分别行开颅血肿清除术50例(开颅组),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60例(微创组).开颅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8~75岁.

    关键词:
  • 多次利多卡因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皮瓣中性粒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及存活的影响

    作者:胡银娥;周粤闽;王斌;代淑芳;张义轩

    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引起细胞发生炎性反应,是导致皮瓣移植术后皮瓣坏死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结果显示,利多卡因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性反应[1].我们观察多次利多卡因后处理对大鼠再灌注损伤皮瓣中性粒细胞(PMN)、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及皮瓣存活率的影响.

    关键词:
  • 载脂蛋白M对小鼠心肌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波;罗光华;张晓膺;狄冬梅

    本研究旨在探讨载脂蛋白M(ApoM)对小鼠心肌核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IL-6 mRNA水平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6~8周、体重23~25g,ApoM基因缺失型(ApoM-/-)和野生型 (ApoM+/+)雄性小鼠各18只,完全随机分为脂多糖(LPS)处理0、1及3h组,每组6只,腹腔注射2.0mg/ml LPS溶液0.1ml,取心肌组织.按说明书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及聚合酶链反应,数据用Two-way ANOVA及Mann-Whitney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 改良乳晕真皮瓣矫正中重度乳头内陷

    作者:陈琦;赵天兰;王睿;于文渊

    乳头内陷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乳头畸形.2008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采用改良乳晕真皮瓣成功矫正了中重度乳头内陷患者14例24侧,效果满意.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年龄22~47岁,平均27.5岁,均为原发性乳头内陷.术后随访2~18个月.2.手术方法:(1)切口设计:画出乳头(直径8~12mm)范围,乳晕两侧水平方向设计蒂部在乳头侧的菱形皮瓣及梯形皮瓣.前者边长10~15mm,宽度距离视乳头内陷的程度而定(5~8mm).后者蒂部距乳头距离与前者边长一致.

    关键词:
  • FCS9-型超声刀对乳腺癌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程双玉;冀峰;单建华;李华强

    我院将新型FCS9超声刀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并探讨其对患者术后恢复过程的影响,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实验组44例,女性,术前经病理学证实为乳腺癌,实施超声刀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平均年龄(45.1±6.5)岁,体重指数(24.7±1.6)kg/m2,血白细胞计数(6.2±1.5)×109/L,粒细胞百分比(59.2±6.4)%;乳腺癌分期:Ⅰ期12例,Ⅱ期23例,Ⅲ期9例,肿瘤直径(4.7±2.5)cm.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采用普通电刀手术的女性乳腺癌44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 (46.2±5.6)岁,体重指数(24.4±1.1)kg/m2,血白细胞计数(5.9±1.3)×109/L,粒细胞百分比(60.3±7.1)%;乳腺癌分期:Ⅰ期13例,Ⅱ期22例,Ⅲ期9例,肿瘤直径(4.4±2.3)cm.88例入组者临床病理资料完整,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均为首次接受乳腺癌手术,术前未进行化疗、放疗或内分泌治疗.排除标准:其他乳癌术式,双侧乳癌,严重心、肺和肝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病理性肥胖者.两组在年龄分布、体重指数、白细胞计数和粒细胞百分比、肿瘤直径、乳癌分期和手术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
  •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基因及转录因子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云帅;韩保卫;李朝辉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基因(CDX2)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分化密切相关[1],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在肿瘤细胞的自我更新中起重要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对结直肠癌患者CDX2和SOX2的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选取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配对标本60例.2.免疫组织化学法:操作按说明书进行,以已知阳性切片做阳性对照,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为阴性对照.3.结果判定:CDX2和SOX2蛋白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依据染色强度和染色面积进行评分,应用SPSS 16统计软件分析.

    关键词:
  • 大肠癌组织中溶质转运体家族5成员8基因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作者:张欢;靳小石;王强;矫政洧;程树杰

    溶质转运体家族5成员8(SLC5A8)作为新的候选抑癌基因,位于人染色体12q13,属于Na+/葡萄糖共转运蛋白家族成员[1].SLC5A8基因在多种肿瘤中沉默,提示与肿瘤的发生有关[2].本研究旨在研究大肠癌组织中SLC5A8基因甲基化与其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作用机制.一、材料与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及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50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SLC5A8基因mRNA转录水平及其甲基化水平.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 经剑突单孔胸腔镜同期切除双侧肺肿瘤11例

    作者:刘涛;何海丽;郭建极;宁婷;孙宇;冯旭

    大型医疗中心已成功开展经单孔胸腔镜治疗各种胸部疾病,我们2016年3月至9月开展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同期切除双肺肿瘤11例,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6年3月至9月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同期切除双肺肿瘤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32~64岁.术式:肺叶切除术+肺叶切除术3例,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3例;肺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2例;双侧肺肺段切除术1例,双侧肺楔形切除术2例.术后病理:双原发肺癌3例,肺癌+肺良性肿瘤6例,肺癌并对侧肺转移瘤1例,双肺良性肿瘤1例.

    关键词:
  • 胃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浸润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玉华;田声望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和自然杀伤细胞(NK)是重要的免疫炎性细胞.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组织中TAMs和NK细胞浸润分布的临床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38例胃腺癌标本取自 2006 年1月至 2010年 3 月江苏大学附属金坛人民医院手术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患者.2.方法:对患者石蜡切片行CD68和CD5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鉴定肿瘤组织中TAMs和NK细胞的浸润程度.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

    关键词: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陈争光;顾朝辉;董刚;宋新浩;马笑;刘婷婷;吴洁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 (TRUSPB) 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在我院行TRUSPB的1350例患者,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350例患者中,有12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发病率为9.11%.前列腺体积>45ml[比值比(OR)=7.916,95%可信区间(CI):4.771~13.134]、糖尿病(OR=3.593,95%CI:1.680~7.682)、泌尿系感染(OR=4.676,95%CI:1.875~11.661)、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0.015,95%CI:0.007~0.035)对TRUSPB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有影响(χ2值分别为33.754、12.279、9.246、17.911,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0.001);年龄、穿刺针数、高血压、使用抗凝药物、病理为癌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0ng/ml与TRUSPB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无关(χ2值分别为0.348、0.001、2.587、0.060、0.116、1.262,P值分别为0.555、0.980、0.108、0.806、0.837、0.261).结论 前列腺体积>45ml、糖尿病、泌尿系感染是TRUSPB术后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其保护因素.术前应分析是否存在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腰椎退变性侧弯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作者:寇红伟;魏琛;刘宏建;张书豪;程田;朱启航;王卫东;皮国富

    目的 探讨提前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两组需行腰椎退变性侧弯常规手术的患者,采用双盲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前瞻性研究.A组为治疗组,自术前7d起,每隔1d应用重组人EPO,10000IU/次,皮下给药,应用至术后第7天停止.B组为对照组,不给予EPO处理,其他处理完全一致.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2d、术后7d检测到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数值、血小板(PLT),以及术中输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24h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拆线时间、患者开始负重锻炼的时间和骨髓穿刺涂片中各系细胞比例等数据,探讨EPO对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结果 与术前1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的RBC、Hb、Hct分别为(3.6±0.7)×1012/L、(127.0±11.0)g/L、(41.1±3.9)%和(3.2±0.5)×1012/L、(116.2±8.8)g/L、(36.6±3.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11,P=0.042),A组与B组比较,各阶段RBC、Hb、Hct均有提高,A组术后2、7d贫血程度轻于B组,Hb分别为(119.3±12.0)、(127.0±11.0)g/L和(102.1±9.4)、(116.2±8.8)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17).A组患者骨髓中红系比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组患者粒/红细胞比值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患者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数量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216,P=0.087).A组患者术中、术后平均输血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P=0.011).A组患者术后开始进行负重锻炼所需时间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 在腰椎退变性侧弯常规手术前应用EPO,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术后贫血程度,缩短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概率,加快康复进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液动员药物.

  • 上皮型钙黏蛋白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李建东;刘平;王学中

    目的 探讨了上皮型钙黏蛋白(Cdh1)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来我院接受食管癌手术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以132例患者的食管癌组织(观察组)和癌旁组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两组患者组织中Cd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Cdh1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例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Cdh1 mRNA和蛋白质水平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9).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h1蛋白主要表达于食管组织的细胞膜上,对照组和观察组Cdh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和2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Cdh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和组织学分类无明显相关,而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浸润程度明显相关(P=0.012).观察组患者术后Cdh1阳性组患者1年和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h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TNM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

  • Clavien分级系统在根治性膀胱切除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围手术期并发症中的应用

    作者:叶木石;苏泽轩;张云山;田焕书

    目的 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围手术期Clavien并发症分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117 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lavien并发症分级系统对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分级,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51例发生1种或1种以上的并发症,其中术中发生并发症3例.按Clavien分级分类,发生1~2级并发症30例,3~4级并发症21例,5级并发症0例.主要包括切口相关并发症19例,胃肠道并发症17例,肺部感染11例;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低于开放组(28.57%比48.31%,χ2=0.171,P=0.680);Clavien分级1~2级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放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86%比39.33%,χ2=4.363,P=0.03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低蛋白血症、术中输血情况及住院时间是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别为χ2=10.131,P=0.003;χ2=8.685,P=0.012;χ2=6.675,P=0.018).结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围手术期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较长及术中存在输血情况均可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Clavien分级系统是一种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分级管理及评价的有效方法.

  • 地氟烷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肌保护的影响

    作者:郭迎春;张雪亚;张立

    目的 观察地氟烷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 将行OPCABG 50例患者,随机分为地氟烷组(D组,n=25)和丙泊酚组(P组,n=25).全组患者麻醉前30min肌注吗啡10mg,咪达唑仑3~5mg;全组患者应用依托咪酯0.1~0.2mg/kg、罗库溴铵0.6mg/kg和舒芬太尼1~2μg/kg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泵注舒芬太尼0.5~1.0μg/(kg·h)、顺式阿曲库铵0.5~1.0mg/(kg·h),D组吸入地氟烷0.7~1.5MAC,P组泵注丙泊酚2~8mg/(kg·h).经桡动脉,右颈内静脉穿刺测压,监测围术期各时段心脏指数(CI)、心率(HR)、血压(ABP)、右房压(CV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AWP),麻醉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维持在40~60,术中常规监测体温和尿量.分别于麻醉前、术后6、12、24、36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手术后6h各组均出现CK-MB和cTnⅠ 释放量增加,术后24h D组cTnⅠ释放量明显低于P组[(0.77±0.38)比(0.96±0.42),P=0.034],同时D组CK-MB释放量也较低[(23.79±5.96)比(28.13±7.51),P=0.042].结论 在OPCABG麻醉过程中,地氟烷复合麻醉可减轻心肌损伤达到保护心肌的作用,减少升压药的使用率.

  • CD147和骨桥蛋白表达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洪迪;张辉洁;袁高乐;艾福志;彭晓霞;成少昂;杜恒胜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组织中CD147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5例骨软骨瘤患者和77例骨肉瘤患者手术切除组织中CD147 和OPN表达水平.结果 CD147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77.92%比16.00%;t=30.957, P=0.000),CD147表达水平均与骨肉瘤Eneeking分期、肺转移明显相关(t=6.502,P=0.011;t=5.705, P=0.017);OPN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71.43%比20.00%;t=20.608、 P=0.000),OPN表达水平均与骨肉瘤Eneeking分期、软组织浸润、肺转移明显相关(t=4.413,P=0.036;t=9.247,P=0.002;t=6.875,P=0.009).结论 CD147 和OPN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CD147 和OPN可以作为骨肉瘤预后的参考指标.

  •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7在大肠癌及大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马志杰;朱志坚;樊丽伟;李元平;曹伟;刘艺;王爱民

    目的 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7在正常大肠黏膜、不同病理分型的大肠腺瘤和不同分期的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大肠癌变过程中不同阶段表达的意义.方法 收集内镜下切除的不同病理分型的大肠腺瘤共80例,其中包括管状腺瘤30例,管状绒毛状腺瘤30例,绒毛状腺瘤20例;以及普通外科手术切除的大肠癌组织60例和癌旁正常组织4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Claudin-7蛋白的表达.结果 Claudin-7在正常大肠组织中100%的表达,腺瘤和大肠癌中Claudin-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低(46.7%),三者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在大肠癌中表达与肿瘤的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在大肠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3%、63.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 Claudin-7的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抑制作用,并且在大肠癌发生的早期出现表达的异常.

  • 长链非编码RNA GAPLINC在人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组织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范钰;金鑫;蒋孟林;陶曙;邹晨;方娜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GAPLINC在人胃癌异时性肝转移中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7例胃癌及其配对正常胃黏膜组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组织中GAPLINC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神经浸润、肝转移数目及肝转移发生时间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在37例胃癌组织中GAPLINC阳性率为89.19% (33/37),而正常胃组织GAPLINC阳性率为2.70% (1/3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18,P=0.000).GAPLINC表达量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组织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但与原发灶直径(χ2=6.578,P=0.021)、肿瘤浸润深度(χ2=9.291,P=0.005)、淋巴结转移(χ2=7.117,P=0.040)、血管浸润(χ2=11.407,P=0.010)、神经浸润(χ2=14.507,P=0.005)、肝转移数目(χ2=6.257,P=0.038)、肝转移发生时间(χ2=12.015,P=0.002)均显著相关.说明GAPLINC与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GAPLINC可能是胃癌异时性肝转移重要靶点之一.

  • 具有胃癌遗传风险的环状RNA筛选及验证

    作者:邹晨;陶曙;郎亚昆;蒋孟林;方娜;范钰

    目的 筛选胃癌遗传风险环状RNA(circRNAs)进行筛选和验证.方法 选择直系3代亲属患有胃癌的5对胃癌及其配对正常组织,采用circRNAs芯片检测circRNAs表达水平,筛选具有胃癌遗传风险的异常表达的circRNAs.为了验证芯片可靠性,随机选取4个异常表达的circRNAs,在36对胃癌及其配对正常组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结果 将胃癌组织中表达变化1.5倍以上者确定为差异表达者,与正常胃组织比较,其中44个circRNAs表达上调和56个circRNAs下调.随机选择2个下调的circRNAs(circRNA_0004789 和circRNA_002373)和2个上调circRNAs(circRNA_0004104 和circRNA_0005615),采用RT-qPCR检测36对胃癌及其配对正常组织.结果显示,RT-qPCR检测与芯片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分别为circRNA_0004789:t=1.134,P=0.374;circRNA_0023736:t=2.308,P=0.147;circRNA_0004104:t=0.795,P=0.510;circRNA_0005615:t=3.157,P=0.087.结论 circRNAs在具有胃癌遗传风险的circRNA存在异常表达,有可能作为胃癌遗传风险关键分子.

  •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在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汪景坤;李洵;曹伟;付晓霞;贾树杰;万灵燕;王爱民

    目的 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不同病理类型的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它们在预示结直肠腺瘤恶变的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MCM2在80例结直肠腺瘤、60例结直肠癌以及6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MCM2在正常肠黏膜组、结直肠腺瘤组、结直肠癌组中表达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55.0%、80.0%;在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中表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2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65.0%、75.0%;FQ-PCR显示MCM2特性性扩增,MCM2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管状腺瘤、结直肠混合性腺瘤、结直肠绒毛状腺瘤及结直肠癌组织中依次增高,其表达量分别为1.187±0.323、4.126±1.339、9.577±0.838、22.150±4.077、48.020±4.811,F=55.512,P=0.029.SNK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任两组间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CM2与结直肠腺瘤的恶变及结直肠癌的发生明显相关.

  • MAT2B基因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汪群;陆卫军;汪洋;符常波;尹涛

    目的 探讨MAT2B基因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在肝癌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例的手术切除肝癌组织标本分别由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62例病理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肝癌组织中MAT2B的表达,10例外伤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对癌旁及肝癌组织MAT2B表达阳性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MAT2B基因在正常肝组织中没有表达,肝癌组织中MAT2B的表达阳性率为80.6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62.90%.RT-PCR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的表达分别为1.05±0.12、0.48±0.06和0;MAT2B的表达与肝癌的大小以及是否合并有肝硬化明显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分期无明显相关.癌旁组织MAT2B阳性者较癌旁组织MAT2B阴性者、肝癌组织MAT2B阳性者生存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MAT2B基因的表达与肝癌的形成及预后有关.

  • 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辛敏;雷泽民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1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肿瘤组织中PD-L1和VEGF的表达,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PD-L1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7%(31/71)和39.4%(28/71),PD-L1表达与组织类型(P=0.000)、pTNM分期(P=0.042)、Ki-67(P=0.012)、性别(P=0.047)及预后(P=0.000)明显相关,而VEGF表达与pTNM分期(P=0.004)及预后(P=0.000)明显相关,并且PD-L1和VEGF之间呈正相关(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VEGF和pTNM分期为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01, P=0.022).结论 PD-L1和VEGF在NSCLC肿瘤组织中均存在表达上调,且两者呈正相关,这可能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密切相关.

  • 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对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影响

    作者:周熠;李华;朱曙光;袁泽南;汪国营;杨扬;陈规划

    目的 评估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程度,探讨其与供肝Yes相关蛋白(YAP)表达、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关系.方法 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我科收治的69例肝细胞癌肝移植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收集其供肝标本,检测供肝IRI程度和YAP蛋白的表达.将影响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单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供肝中度IRI 29例,占42%(29/69),YAP蛋白阳性表达32例,占46.4%(32/69).供肝YAP蛋白表达与IRI程度有关(χ2=7.369,P=0.007).多因素分析表明:中度IRI(P=0.015)、肝癌美国肿瘤联合委员会(AJCC)Ⅲ期(P=0.000)是影响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供肝IRI程度是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供肝IRI程度能影响YAP的表达,YAP蛋白表达增强可能是供肝中度IRI促进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重要机制.

  • T1骨盆角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的研究

    作者:许九生;王俊魁;刘宏建;寇红伟;孙新志;周权发;皮国富;王义生

    目的 探讨T1骨盆角(TPA)在判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矢状位平衡的应用.方法 120例胸腰椎OVCFs患者,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测量矢状位参数:矢状位平衡(SVA)、T1骨盆角(TPA)、胸椎后凸角(TK)、胸腰后凸角(TLK)、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问卷调查.采用脊柱矢状位平衡判定标准将患者分为失衡组、平衡组,统计多节段椎体骨折人数,分析比较两组矢状位参数.结果 (1)失衡组、平衡组多节段椎体骨折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67.92%、37.13%.(2)两组间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5),失衡组LL、SS均小于平衡组,SVA、TPA、TK、TLK、PT、ODI均大于平衡组(P=0.000).(3)失衡组TPA与SVA、LL、PI、PT、SS、ODI相关(P=0.000),相邻弯曲相关性丧失,脊柱呈前倾失代偿改变;平衡组SVA与TPA、TK、TLK、LL、PT、ODI相关,TPA与 TK、TLK、LL、PI、PT、SS、ODI明显相关(P=0.000),相邻弯曲存在相关性,呈代偿性改变.结论 TPA可反映胸腰椎OVCFs脊柱和骨盆局部及整体矢状位平衡.

  • 长链非编码RNA CAI2在神经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囡;闫晓雷;曹中良;刘新;栾姝;郑琳琳;林黎娟;张锦辉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CAI2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神经胶质瘤及癌旁脑组织标本各65例,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CAI2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CAI2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2.691±1.845,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1.079±0.851,P=0.009);Ⅲ~Ⅳ级患者的表达水平(3.219±1.883)明显高于Ⅰ~Ⅱ级患者(1.926±1.304,P=0.008),CAI2高表达率也与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明显相关(P=0.018),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Log-rank=8.573,P=0.003),CAI2高表达是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子[风险比(HR)=1.707,P=0.044].结论 lncRNA CAI2可以做为神经胶质瘤的预后评估因子.

  • 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在由结直肠息肉进展至结直肠癌过程中表达的变化

    作者:付晓霞;周绵;李元平;张东娇;陈健;汪景坤;王爱民

    目的 观察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基因在由结直肠息肉进展至结直肠癌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分为5组,分别为结直肠癌30例、与其配对的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30例(距肿瘤>5cm)、管状腺瘤30例、绒毛状腺瘤20例及混合性腺瘤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观察RUNX3在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RUNX3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结直肠腺瘤组、结直肠癌组中表达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73.8%、46.7%;FQ-PCR显示RUNX3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管状腺瘤、结直肠混合性腺瘤、结直肠绒毛状腺瘤及结直肠癌组织中依次降低,其表达量分别为33.9307±8.5709、16.4591±3.3837、7.9012±2.0816、3.7146±1.7109、0.8715±0.5231.SNK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任两组间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859,P=0.021).结论 RUNX3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RNA干扰高通量筛选技术在乳腺癌研究领域的应用

    作者:沈家欣;刘静;陈鸿雁;张国君

    RNA干扰(RNAi)是双链RNA分子诱发的基因沉默过程,可体现在转录水平或转录后水平.近年来,学者在细胞水平进行多基因组RNAi高通量筛选(HTS),研究包括乳腺癌在内的恶性肿瘤复杂的生物学行为和进展.构建高通量RNAi文库可特异性地筛选异常信号通路、揭示新型药物靶点、优化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等,已成为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有力工具.新近提出的"合成致死"策略联合RNAi HTS,也成功发现新的有效治疗靶点.乳腺癌是一种多基因、多分子径路参与,经过多阶段变化累积的全身性疾病,RNAi HTS技术的推广将有助于研究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探明其快速生长、侵袭及转移的潜在机制.基于此,本文概述了RNAi HTS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乳腺癌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的新应用.

  • 微小RNA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与长链非编码RNA交互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马振海;高济越;任巧珍;李扬;田晓峰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乳腺癌被认为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后的一种极具前途的乳腺癌治疗手段.寻找乳腺癌有效的治疗靶点,继而进行靶向治疗,已成为乳腺癌有希望和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非编码RNA,尤其是微小RNA(miRNA,miR)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本文对miRNA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与lncRNA交互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水流动力学注射方法建立肝内胆管癌动物模型

    作者:朱方全;秦中强;李红俊;陈勇;李永海;谈燚

    目的 建立一种小鼠肝内胆管癌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水流动力学注射方法将表达Notch1基因胞内区活性形式pT3-EF1a-Notch1分子的胞内结构域(NICD1)转座子和表达myr-蛋白激酶B(Akt)基因转座子质粒溶液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至肝脏.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注射4周后处死,病理学检查肿瘤发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及标签蛋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表面抗原决定簇衍生的蛋白标签序列(HA)标记的Akt表达.结果 实验组小鼠均形成肿瘤,成癌率为100%(14/14);病理学检测为胆管细胞性肝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K19,14例中有9例强阳性表达(64.3%),证实瘤细胞是胆管细胞性肝癌.同样,在瘤细胞中检测到HA强阳性表达率为42.9%(6/14);免疫荧光双标记CK19和HA升高.结论 水流动力学注射方法成功构建肝内胆管癌小鼠模型且诱癌时间短,方法简单,重复性好.

  • 应重视骨微环境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重要性

    作者:王深明;单臻

    骨转移是乳腺癌常见的转移方式,骨微环境对于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其中,破骨细胞与乳腺癌细胞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促进乳腺癌骨转移发展的恶性循环.抑制破骨细胞主导的破骨活动可打破该恶性循环,也是目前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主要策略.近年来,针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通路的靶向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仍有诸多不足.因此,仍需深入研究骨微环境,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靶点和治疗策略.

  • 丙泊酚对乳腺肿瘤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李鸿涛;于婵娟;刘亚华;马斌林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乳腺癌肿瘤细胞Michigan Cancer Foundation-7(MCF-7)细胞表面γ-氨基丁酸受体介导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方法 依据丙泊酚浓度分为100μmol/L丙泊酚组、300μmol/L 丙泊酚组、1mmol/L丙泊酚组、3mmol/L丙泊酚组,设置无丙泊酚干预的空白对照组及不同浓度丙泊酚+γ-氨基丁酸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干预组,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浓度丙泊酚干预组、对照组及丙泊酚联合γ-氨基丁酸拮抗剂组对MCF-7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氯离子通道的影响;用蛋白印迹法检测MCF-7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蛋白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丙泊酚对MCF-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 (1)随着细胞膜电位的升高,丙泊酚呈浓度依赖性刺激MCF-7细胞氯离子的电流强度,3mmol/L丙泊酚组电流强度为(40.13±9.21)Pa,较对照组的MCF-7细胞氯离子的电流强度(19.46±8.53)Pa相差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加入γ-氨基丁酸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后,丙泊酚对MCF-7细胞氯离子的电流强度的影响减弱,3mmol/L丙泊酚组电流强度为(16.92±7.47)Pa其与对照组(18.61±8.19)P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2)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丙泊酚对MCF-7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3)随着丙泊酚浓度的增高,其对MCF-7细胞的生存抑制越强.(4)经丙泊酚培养72h的乳腺癌组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发现肿瘤细胞数较对照组少.结论 高浓度的丙泊酚通过刺激MCF-7细胞氯离子通道的开放,加强其与乳腺癌细胞表面的γ-氨基丁酸受体的作用,从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 微小RNA-31在乳腺癌细胞中低表达对乳腺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作者:柴丽君;陈建中;翟媛媛;谢勇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3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分子克隆构建重组pMSC-异源三聚体G蛋白13(GNA13) wt质粒,分别转染不同类型的乳腺癌细胞,研究miR-31对GNA13在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GNA13蛋白相对表达量与细胞侵袭能力的相关性.结果 在MCF-10A细胞中,pMSC-GNA13wt载体转染组GNA13 mRNA相对表达量(7.26±1.80)显著高于空载体转染组(1.05±0.02,P=0.001).pMSC-GNA13wt载体转染组细胞侵袭的相对数目[(13.35±0.47)个]显著高于空载体转染组[(1.38±0.12)个]细胞数目(P=0.000),GNA13 mRNA表达水平与miR-3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结论 通过减少GNA13表达可抑制miR-31对乳腺癌细胞侵袭.

  • CD44/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参与骨桥蛋白调节乳腺癌生物活性的研究

    作者:郭满;张浩;李伟汉;陈进宏;刘平贤;王征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慢病毒介导OPN敲除技术制备OPN低表达MDA-MB-231细胞,采用划痕实验、Matrigel侵袭实验及流式细胞技术观察OPN下调后细胞侵袭、迁移和凋亡等生物学活性的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研究OPN下调后CD44及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等信号转导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 划痕实验结果显示OPN表达下调后细胞迁移指数与正常MDA-MB-231细胞比较[(23.5±1.9)%比(51.2±2.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50,P=0.003);Matrige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OPN表达下调后细胞侵袭能力与正常MDA-MB-231细胞比较(19.4±3.5比60.5±5.9)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70,P=0.002);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OPN表达下调后细胞凋亡计数与正常MDA-MB-231细胞比较(0.36±0.04比0.04±0.01)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10,P=0.003);同时,OPN表达下调后细胞内信号转导因子CD44/PI3K/Akt/mTOR表达量较正常MDA-MB-231细胞均明显降低(0.43±0.04比1.00±0.03、0.41±0.05比1.00±0.03、0.47±0.01比1.00±0.02、0.39±0.07比1.0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50、41.960、57.340、40.890,P=0.001、0.001、0.000、0.001).结论 OPN表达下调可以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 细胞侵袭、迁移,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的发挥可能与CD44/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芯片技术研究七次跨膜超蛋白家族成员4基因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曾宪旭;杜艳敏;张威

    目的 探讨七次跨膜超蛋白家族成员4(TM7SF4)基因与乳腺癌增殖、侵袭及转移信号通路上基因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在密歇根癌症基金会-7(MCF-7)乳腺癌细胞株中将TM7SF4基因下调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芯片(qPCR array)技术筛选与TM7SF4基因高度相关的功能基因及信号通路.结果 当下调TM7SF4基因的表达时,在91种基因中筛选出了17种基因差异性表达基因,在这17种差异性表达基因中又通过基因富集分析显示有5种基因与TM7SF4密切相关,且与信号通路三结构域蛋白家族24(TRIM24)和肿瘤抑制蛋白(TP53)发挥作用.在TRIM24基因集合中,通过影响TRIM24信号通路,CD44变体6(CD44v6)、小鼠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CDKN1A)、天冬氨酸-胱氨酸特异性蛋白酶家族抗体(CAS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都显著上调(差异值>0.585,P值分别为0.006、0.001、0.002、0.001);在MARTINEZ_TP53_TARGETS_UP基因集合中,TP53信号通路受影响,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相关X蛋白(bax)、CDKN1A、CASP1 3个基因都显著上调(差异值>0.585,P值分别为0.004、0.001、0.002).结论 在MCF-7乳腺癌细胞株中TM7SF4基因通过TRIM24和TP53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 低氧微环境对三阴性乳腺癌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表达和肿瘤免疫的调控

    作者:钱学珂;叶润仪;邵楠;史雅薇;张晋;王深明;林颖

    目的 观察肿瘤微环境中氧含量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表达和肿瘤免疫的调控.方法 将1×105个4T1细胞接种至雌性BALB/c小鼠乳腺脂肪垫,28d后验证TNBC肺转移小鼠模型建立成功.采用流式细胞术比较体外培养4T1细胞和28d体内4T1细胞表面的PD-L1表达,并比较28d转移肺与正常肺组织的CD4+、CD8+T淋巴细胞和总淋巴细胞比例.采用低氧探针Hypoxyprobe-1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明确肿瘤组织中的低氧区域.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法检测Hypoxyprobe-1阳性反应信号为绿色荧光,PD-L1阳性反应信号为红色荧光,两者重叠为黄色荧光.结果 4T1小鼠肺转移模型中,原发灶内细胞PD-L1表达水平较体外培养细胞明显升高(32.55%比3.87%,P=0.000);原发肿瘤和转移肺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深层低氧区,高表达PD-L1细胞集中于肿瘤低氧区域;28d的荷瘤小鼠肺部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占总白细胞比例较正常小鼠肺明显减少,分别为1.72%比19.61%,P=0.000;1.15%比15.67%,P=0.000;0.29%比3.20%,P=0.001.CD4+ T细胞、CD8+ T细胞占总T细胞比例也较正常小鼠肺明显减少,分别为66.56%比79.94%,P=0.006;16.81%比28.93%,P=0.000.结论肿瘤低氧微环境与TNBC肿瘤细胞PD-L1表达升高相关,通过此机制参与了肿瘤T细胞免疫抑制的调节.

  • 核蛋白因子泛素样含锌指状结构域和环指域1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龚哲;尚闯;高阳

    目的 观察核蛋白因子泛素样含锌指状结构域和环指域1(UHRF1)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UHRF1基因的mRNA的表达及其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并分析UHRF1的表达与临床相关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UHRF1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1.34±0.03)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0.61±0.03);其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中UHRF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结论 UHRF1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 微小染色体维系蛋白3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思;郭仲甫;宋健;康宇娟;李宏海;张东伟

    目的 探讨微小染色体维系蛋白3(MCM3)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意义,分析MCM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机收集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将其分为癌组织组和癌旁组织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测定MCM3蛋白在4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MCM3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癌组织中MCM3蛋白的表达更倾向于+++(45.0%),而癌旁组织中MCM3蛋白的表达更趋向于-(82.5%);MCM3的表达水平与年龄(P=0.003)、肿瘤大小(P=0.029)、腋窝淋巴结转移(P=0.021)显著相关,而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结论 MCM3可能作为一种癌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长链非编码RNA PANDAR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李文环;王龙强;江学庆;江明

    目的 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PANDAR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病毒表达系统,构建稳定过表达及干扰PANDAR的MCF-7细胞;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 感染PANDAR过表达慢病毒的MCF-7,PANDAR的表达水平为20.05±1.08,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P=0.000);而感染干扰PANDAR慢病毒的MCF-7细胞,PANDAR的表达水平为0.16±0.02,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P=0.008).24、48、72h,PANDAR过表达组的细胞增殖活性(0.489±0.067、0.945±0.025、1.236±0.072),均高于对照组细胞(0.385±0.024、0.576±0.059、0.737±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0.024、0.012);PANDAR干扰组的细胞增殖活性(0.292±0.055、0.371±0.041、0.455±0.068),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30、0.014).PANDAR过表达组侵袭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48.37±13.08)个比(25.15±6.75)个,P=0.011].而PANDAR干扰组侵袭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23.35±2.96)个比(50.13±11.87)个,P=0.015].结论 PANDAR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青蒿琥酯通过自噬通路诱导乳腺癌细胞G2/M周期阻滞

    作者:寿柳梅;陈凯;林芳;吴梦瑶;沈梦;龚斐然;陶敏;李伟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ART)对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21、Beclin1基因表达;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自噬体形成;通过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阻断自噬通路,检测ART对乳腺癌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是否通过自噬依赖性机制.结果 对照组G2/M期细胞比例为(9.64±0.74)%,ART组为(16.67±3.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4,P=0.022);ART组p21 mRNA表达水平增加(14.28±0.10)倍(t=23.094,P=0.000),蛋白表达增加(1.58±0.80)倍(t=7.330,P=0.018);提示ART上调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家族成员p21的表达,并使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与对照组比较,ART组Beclin1 mRNA表达水平增加(1.71±0.14)倍(t=8.583,P=0.006),蛋白表达增加(1.61±0.91)倍(t=8.553,P=0.009);胞质内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荧光斑点增加(2.79±0.42)倍(t=7.342,P=0.018),提示ART能够诱导MCF-7细胞发生自噬.3-MA联合ART组与3-MA组比较,p21蛋白表达量、G2/M期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自噬抑制剂3-MA阻断自噬通路,可削弱ART诱导的p21表达上调和G2/M期阻滞.结论 ART通过诱导乳腺癌细胞自噬,导致G2/M期阻滞.

  • 轴抑制因子1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潘炯;贾丽琼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轴抑制因子1(Axin1)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121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xin1及MCM7蛋白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Axin1阳性率为42.1%,癌旁组织中Axin1阳性率为56.2%,乳腺癌组织中Axin1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χ2=4.778,P=0.029).乳腺癌组织中MCM7阳性率为85.1%,癌旁组织中MCM7阳性率为6.6%,乳腺癌组织中MCM7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150.199,P=0.000).乳腺癌直径>5cm者Axin1阳性率(7.1%)低于直径≤5cm者(36.4%;χ2=4.805,P=0.028),临床分期Ⅰ~Ⅱ期者Axin1阳性率(45.0%)高于临床分期Ⅲ~Ⅳ期者(16.1%;χ2=7.995,P=0.005),p53阳性者Axin1阳性率(43.9%)高于p53阴性者(21.8%;χ2=6.553,P=0.010),孕激素受体(PR)阳性者Axin1阳性率(51.2%)高于PR阴性者(27.6%;χ2=6.753,P=0.009).乳腺癌组织学分级Ⅲ级者MCM7阳性率(96.9%)高于组织学分级Ⅰ~Ⅱ级者(80.9%;χ2=4.744,P=0.029),有淋巴结转移者MCM7阳性率(92.2%)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77.2%;χ2=5.353,P=0.021),临床分期Ⅲ~Ⅳ期者MCM7阳性率(95.1%)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者(80.0%;χ2=4.895,P=0.027),p53阴性者MCM7阳性率(92.7%)高于p53阳性者(92.7%;χ2=4.603,P=0.032).乳腺癌组织中Axin1和MCM7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0.253,P=0.067).Axin1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71.0%)高于Axin1阴性组(49.4%;χ2=8.314,P=0.002);MCM7阳性组5年生存率(47.3%)低于MCM7阴性组(73.3%;χ2=13.231,P=0.000).结论 Axin1、MCM7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乳腺癌组织中Axin1呈低表达,MCM7呈高表达,两者无明显相关.

  • 免疫抑制作用对三阴性乳腺癌化疗作用的影响

    作者:李林;朱明智;王楠;王芳;吕鹏威;葛新;李建华;谷元廷

    目的 观察化疗产生的免疫抑制作用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4只BABL/c裸鼠随机分为单纯荷瘤组、化疗组和联合组,每组8只.腋下接种MDAMB-231-HM细胞,构建TNBC小鼠荷瘤模型.单纯荷瘤组为空白组,化疗组腹腔注射5mg/kg紫杉醇,联合组注射5mg/kg紫杉醇和0.2mg/kg胸腺肽,每周2次.3周后处死小鼠行肿瘤组织重量检测,脾脏细胞活性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和IL-6 细胞因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液单核细胞CD4+/CD8+流式细胞检测.结果 (1)化疗组肿瘤瘤重[(1.32±0.67)g]显著低于荷瘤组[(3.12±0.32)g,P=0.031];联合组瘤重[(0.80±0.37)g]显著低于化疗组[(1.32±0.67)g,P=0.037].(2)化疗组脾脏细胞活性IL-2、IL-10和IL-6细胞因子水平较荷瘤组均显著降低,TNF-α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h时IL-2水平:(13.39±1.21)ng/L比(16.65±1.28)ng/L(P=0.030),36h时IL-10水平:(223.03±32.24)ng/L比(267.98±42.12)ng/L(P=0.041),36h时IL-6水平:(39.03±10.24)ng/L比(47.98±12.12)ng/L(P=0.025),36h时TNF-α水平(26.94±2.94)ng/L比(29.45±3.45)ng/L.(3)胸腺肽免疫增强治疗能显著逆转化疗引起的IL-2、TNF-α和IL-10细胞因子水平下调,但对IL-6水平无逆转作用:48h时IL-2水平:(19.96±1.05)ng/L比(13.39±1.21)ng/L(P=0.003),36h时TNF-α水平:(23.45±2.78)ng/L比(20.34±3.01)ng/L(P=0.047),48h时IL-10水平:(285.34±36.74)ng/L比(250.43±30.56)ng/L(P=0.014),36h时IL-6水平:(37.57±5.57)ng/L比(39.03±10.24)ng/L.(4)化疗组与荷瘤组比较CD4+/CD8+比值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9±0.11比1.14±0.13),联合治疗后显著逆转CD4+/CD8+比值降低(1.41±0.10比1.14±0.13,P=0.002).结论 免疫作用在TNBC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化疗对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产生抑制作用,联合免疫增强药物可逆转化疗引起的免疫抑制,增强化疗治疗效果.

  • 乳腺导管原位癌超声表现与病理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慧敏;曹小丽;刘瑞华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超声表现与临床病理分级及肿瘤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相关性.方法 记录82例单纯DCIS患者的超声表现,根据有无肿块和微钙化分为肿块伴钙化型、肿块不伴钙化型、非肿块伴钙化型和非肿块不伴钙化型,并分析肿块、微钙化与病理分级及ER、PR、Her-2及Ki-67 的相关性.结果 82例单纯DCIS患者中,肿块不伴钙化型29例,其中低/中级别DCIS 22例,占75.7%;非肿块伴钙化型20例,其中高级别DCIS 13例,占65.0%(P=0.014).ER、PR阴性表达及Her-2阳性表达在钙化组明显高于无钙化组,分别为15例(36.6%)与6例(14.6%)、17例(41.5%)与8例(19.5%)、21例(51.2%)与10例(2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31,、0.016).ER、PR、Her-2及Ki-67阳性表达在肿块组与非肿块组分别为39例(78.0%)与22例(68.8%)、37例(74.0%)与20例(62.5%)、17例(34.0%)与14例(43.8%)、13例(26.0%)与12例(2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9、0.269、0.374、0.269).结论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分级及ER、PR、Her-2明显相关.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