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转染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娜;王焱林;王成天;张宗泽;何祥虎

    目的 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rHO-1)基因转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携带rHO-1基因的rAAV 载体,并转染大鼠心肌细胞.基因转染后3个月,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HO-1mRNA表达.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心肌IR模型.成模后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蛋白印迹法( Western blot)检测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转录因子-κB (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AAV-rHO-1组HO-1 mRNA表达(1.67±0.32)较IR组(0.82±0.09)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心肌梗死面积较IR组减少(P<0.05)、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较轻;rAAV-rHO-1组TLR4、TNF-α和NF-κB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33 ±0.04、0.36±0.02、0.33±0.03),明显低于IR组(0.45 ±0.03、0.42±0.05、0.46±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AAV介导的rHO-1基因转染大鼠心肌细胞后,通过降低心肌TLR4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心肌IR损伤.

  • 上皮膜蛋白-1作为胃肠道间质瘤耐药标志物的研究

    作者:来森艳;王桂华;曹小年;李兆明;龚建平;胡俊波

    目的 寻找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格列卫耐药的标记物,指导格列卫的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格列卫规范治疗后,耐药的患者耐药前后上皮膜蛋白-1( EMP-1)蛋白的表达水平.将GIST882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形成移植瘤,裸鼠持续口服伊马替尼3周后传代,直至移植瘤耐药.比较耐药移植瘤与敏感移植瘤中EMP-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伊马替尼耐药后,患者及移植瘤肿瘤组织中EMP-1表达较耐药前显著增加,伊马替尼耐药移植瘤中EMP-1的RNA水平较敏感移植瘤增加约11倍.结论 EMP-1可以作为GIST耐药的标志物.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郭艳峰;赵宗茂;刘吉祥;孙国柱;常祥平;高建洲;陈亢实;董超颖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IGF-1治疗组,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h、3、7d评价神经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皮层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皮层VEGF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12、24h、3、7d各时间点,IGF-1治疗组的改良神经功能评分( mNSS)分别为8.67±1.21、7.50±1.52、4.33±1.03、3.67±1.37,均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11.00±1.26、9.83±1.33、7.83±1.17、7.17±1.72,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IGF-1治疗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h、3、7dVEGF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分别为88.78±6.67、95.83±7.61、26.88±4.22、16.30 ±4.69.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IGF-1治疗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h、3、7d,VEGF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分别为0.474±0.035、0.417±0.044、0.326±0.025、0.265±0.040.结论 IGF-1可能通过调整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蛋白表达和VEGFmRNA表达,从而调节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减轻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作用.

  • γ干扰素对缺氧肠上皮屏障功能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梁鸿寅;王文生;杨洋;孙力华;杨桦

    目的 观察γ干扰素(IFN-γ)对缺氧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对HT-29细胞进行缺氧及IFN-γ处理,检测跨上皮电阻(TER)、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蛋白及肠三叶因子(ITF)、黏蛋白3(mucin-3)、CD73、CD55、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缺氧+ IFN-γ使TER明显下降(较常氧和缺氧下降33.8%、28.3%),使HIF-1α蛋白较缺氧降低72.1%,使ITF、mucin-3、CD73、CD55、PAFR mRNA分别较缺氧降低53.3%、31.1%、74.6%、62.4%,但PAFR mRNA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N-γ能使缺氧肠屏障功能降低,与IFN-γ使HIF-1α蛋白降低,并抑制HIF-1α下游的肠屏障调节因子密切相关.

  • Notch信号抑制剂(2S)-N-N-(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2-苯基甘氨酸叔丁酯对肾正常及肿瘤细胞c-myc的影响

    作者:黄庆波;艾青;刘尚文;朱鸣阳;马鑫;张旭

    目的 观察Notch信号抑制剂(2S)-N-N-(3,5-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2-苯基甘氨酸叔丁酯(DAPT)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及肾肿瘤细胞786-O中c-myc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连续3次检测HKC及786-O 中c-myc的表达及DAPT处理后HKC及786-O细胞中c-myc的表达变化,并检测DAPT对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结果 786-O中c-myc表达比HKC高(2.54±0.24)倍(P<0.01).DAPT处理后,HKC及786-O细胞中c-myc表达分别下调(1.41±0.13)和(2.93±0.26)倍(P均<0.05);两株细胞的增殖均受到抑制,HKC及786-O 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增加9.75%和16.54%(P均<0.01).结论 Notch信号抑制剂DAPT可能通过抑制c-myc的表达而抑制肾正常及肿瘤细胞的增殖.

  •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尿路上皮细胞的研究

    作者:符伟军;史建国;王晓雄;许永德;谭海颂;杜芝燕;张旭

    目的 探讨间接共培养法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尿路上皮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提取自吸脂术患者的废弃脂肪组织中,经流式细胞法来鉴定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应用Transwell培养系统构建间接共培养模型,上层种植输尿管上皮细胞(1×l04/cm2),下层种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0.5×104/cm2),共培养14 d.采用免疫荧光方法鉴定尿路上皮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8 (CK-18),尿斑蛋白2(UP2)]表达.将诱导后的细胞种植于Ⅰ型胶原+聚乳酸混合电纺丝输尿管支架材料上,体外培养7d,免疫荧光法鉴定诱导后的细胞在输尿管支架材料上尿路上皮标志物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Livedead法检测观察诱导后细胞生长.结果 共培养7d后,诱导后的细胞形态呈现尿路上皮细胞样,14 d后,免疫荧光检测表明,40%~50%的干细胞表达尿路上皮标志物(CK-18及UP2).诱导后的细胞种植在输尿管支架材料上,细胞增殖生长良好,呈铺展状态生长,活细胞占总数的90%以上(Livedead),并且表达尿路上皮标志物.结论 使用间接共培养法能成功诱导人脂肪间充质于细胞向尿路上皮细胞分化,为输尿管等泌尿系统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种子细胞.

  •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修饰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

    作者:陈丽红;吴燕斌;邱明链;高凌云;黄爱民;刘景丰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基因转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对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作用.方法 利用大鼠骨髓细胞诱导培养imDC,以脂质体介导的pIRES2-EGFP-hTGF-β1转染imDC,于移植前5d输注受体Lewis大鼠体内,移植后分别于3、7、10d抽血检测肝功能[总胆红素( TBIL)和谷丙转氨酶(AL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急性排斥反应病理评分、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肝脏淋巴细胞的凋亡及观察各组大鼠肝移植后的生存时间.结果 TGF-β1组移植后肝功能(TBIL和ALT)优于各对照组(P<0.05);TGF-β1组移植后3、7d血清IL-12浓度分别为71.03±10.70、80.88±14.23均低于各对照组(P<0.05);TGF-β1组移植后7d出现交界性排斥反应,移植10 d后出现轻度排斥反应(P<0.05);TGF-β1基因转染组移植后3、7、10d汇管区淋巴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6.75±1.93、14.00±2.19、18.25±1.38,较各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TGF-β1组大鼠移植后中位生存期为58 d,明显长于各对照组.结论 TGF-β1基因改造的imDC能诱导大鼠移植免疫耐受,在诱导器官移植耐受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去甲斑蝥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及蛋白激酶B蛋白的影响

    作者:费建国;秦红波;何春华

    目的 观察去甲斑蝥素(NGTD)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及蛋白激酶B(Akt)蛋白的干预效应.方法 实验分NCTD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噻唑蓝比色法(MT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NCTD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杀伤效应和对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NCTD在浓度为4μg/L作用24 h时,即对PANC-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35%以上,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药物浓度升高,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kt蛋白表达的阳性棕色反应颗粒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16μg/L浓度下胞质的棕色颗粒表达比1μg/L减少更为明显(P<0.05).结论 NCTD能抑制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生长和Akt蛋白的表达.

  • 西维来司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王琦;沈世强;林福生;邹力

    目的 观察西维来司钠(Sivelesta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损害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P组(SAP组)、S组(SAP+ Sivelestat 治疗组),每组18只.C组为假手术组,P组大鼠以4%牛黄胆酸钠胆胰管逆行注射制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S组造模后立即给予Sivelestat[0.2mg/(kg·h)]尾静脉注射治疗.3组大鼠术后3、6、12 h分别取6只大鼠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取肝组织测定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流式细胞学方法测定肝细胞凋亡率;取肝脏组织行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切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各时点P组大鼠血清TNF-α[( 453.58±43.49)、( 359.00±34.17)、(256.48±29.74) ng/L]、ALT[(120.2±10.6)、(329.2±52.0)、(508.7±49.6) U/L]、AST [(331.5±3.5)、(579.0±50.6)、(708.0±49.8) U/L]及肝组织NE含量[(1.96±0.13)、(2.67±0.15)、(3.71±0.38) μg/L]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P组比较,S组大鼠TNF-α[(337.48±33.31)、(281.38±33.47)、(181.00±31.05) ng/L]、ALT[ (89.0±29.7)、(151.2±27.8)、(334.2±25.0)U/L]、AST[ (237.0±113.7)、(305.2±27.4)、(529.3±28.9) U/L]及肝组织NE含量[(1.07±0.08)、(2.11±0.35)、(2.84±0.52) μg/L]均有明显改善(P<0.01);P组大鼠肝脏存在明显的细胞凋亡,并且随时间推移呈进行性加重趋势,S组大鼠各时点的肝细胞凋亡指数(8.1±0.7、11.2±0.8、15.1±1.0)以及肝细胞凋亡率均低于P组(11.4±1.1、15.3±1.1、21.3±1.2,P<0.01);组织病理切片显示P组大鼠的肝脏病变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而S组则较P组有明显减轻.结论 西维来司钠可减少SAP大鼠肝细胞凋亡和减轻肝功能损害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NE及减少TNF-α的释放有关.

  • 阻滞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对膀胱癌细胞乙酰肝素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庄锦涛;涂响安;王文卫;赵良运;赵亮;丘少鹏;邓春华;胡斌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细胞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 eIF-4E)与乙酰肝素酶表达的关系.方法 脂质体包裹eIF-4E于mRNA翻译起始点互补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及相应对照的正义寡核苷酸(sODN)以100、200 pmol/L两种浓度分别转染膀胱癌EJ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IF-4E转录水平的改变.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asODN转染显著抑制eIF-4E基因水平.eIF-4E被阻滞后,乙酰肝素酶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量:asODN1组(0.276±0.050、0.255±0.028)及asODN2组(0.195±0.022、0.160±0.032),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0.896±0.057、0.603±0.029)及sODN1组(0.867±0.099、0.572±0.029)和sODN2组(0.879±0.087、0.560±0.035,P<0.01).结论 asODN转染膀胱癌EJ细胞可以阻滞eIF-4E基因表达,阻滞eIF-4E后,膀胱癌乙酰肝素酶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

  •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对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余肝再生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海军;易超;王喜艳

    目的 观察外源性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VEGF165)对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余肝再生及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VEGF165慢病毒表达载体,传统CCl4诱导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126只肝硬化大鼠行50%肝切除术后随机分为3组:A组(VEGF165组)、B组(空病毒组)、C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24、72 h、7、14、28 d检测各组大鼠余肝组织VEGF165 mRNA与蛋白的表达、肝再生率、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率及门静脉血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结果 人VEGF165慢病毒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且可使大鼠肝脏表达VEGF165 mRNA及蛋白;肝硬化大鼠模型制模成型率为96.18%;VEGF165组术后72 h至术后28 d肝再生率分别为(34.98±6.22)%、(62.19±1.81)%、(83.54±4.50)%、(92.23±4.41)%,术后24h至术后28 d 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05 ±0.92)%、(42.89±5.52)%、(35.56±3.86)%、(26.37±1.35)%、( 19.48±2.7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72 h至术后28 d血清ALT含量分别为(258.14±12.94)、(215.67±22.12)、(175.92±8.78)、(133.26±13.92) U/L,血清AST含量分别为(553.34±14.10)、(481.37±14.74)、(425.95±5.04)、(388.29±15.99) U/L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外源性人VEGF165可促进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余肝的再生及肝功能的恢复.

  • 胶质瘤中Hedgehog/Gli1信号通路活性变化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

    作者:施炜;陈建;施金龙;倪兰春;鞠少卿;周幽心;吕成林;王中

    目的 探讨胶质瘤中Hedgehog/Gli1信号通路的活化与肿瘤微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54例手术切除的胶质瘤肿瘤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胶质瘤组织中Gli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关系;运用Western blot法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U87、SHG44、U251及A172胶质瘤细胞中Gli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U87、SHG44中通过环巴胺(Cyclopamine)处理胶质瘤细胞束抑制Hedgehog/Gli1信号通路,观察这一信号通路活性下降后对胶质瘤中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 随着Hedgehog/Gli1信号通路中Gli1表达数量的增加,MVD也相应地升高;在胶质瘤细胞株U87、SHG44、U251及A172中,U87及SHG44中Hedgehog/Gli1信号通路的活化程度较高,同时VE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较高;通过Cyclopamine抑制这一信号通路可明显下调胶质瘤细胞中VEGF的表达,其中5μmol/L Cyclopamine组VEGF的表达分别下降至(33.3±3.3)%(U87细胞),(27.1±3.0)%(SHG44细胞);10 μmol/L组VEGF的表达分别下降至(14.7±29)%( U87),(16.3±2.4)%(SHG44).结论 部分胶质瘤中存在Hedgehog/Gli1信号通路活化,而且这一信号通路活化程度与胶质瘤的血管新生密切相关.

  • RNA干扰对大鼠树突状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表达抑制作用

    作者:陈春球;丁卫星;尹路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siRNA)抑制树突状细胞(DC)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类分子的表达,探讨抑制后DC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在佳干扰浓度,通过流式细胞仪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分析方法,选择能有效抑制DC中MHC-Ⅰ类分子表达的siRNA序列.在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L) -10 200 μg,/L组和干扰MHC-Ⅰ表达DC组中,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量和RT-PCR比较IL-6表达量.结果 在140 nmol/L佳siRNA转染浓度,siRNA-2干扰组中MHC-Ⅰ的表达量低.IL-12与TNF-α在空白对照组表达量明显高于IL-10组和siRNA干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在空白对照组的表达量明显低于IL-10组与siRNA干扰组(P<0.01).结论 在siRNA抑制MHC-Ⅰ表达的DC细胞中,IL-12与TNF-α表达量降低,IL-6表达量升高.

  • 门静脉阻断对原发性肝癌荷瘤大鼠不同肝叶肿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徐睿;袁玉峰;Ahmet Ayav;Laurent Bresler;刘志苏;Nguyen Tran

    目的 观察在门静脉阻断术(PVL)后荷瘤大鼠不同肝叶肿瘤的生长.方法 将27只雄性大鼠平均分为3组.A组为无荷瘤大鼠,B、C组为荷瘤大鼠.A组(对照组)和C组(实验组)大鼠行PVL术,B组为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不同时段,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测算不同肝叶上肿瘤生长的体积变化及肿瘤生长率.结果 C组门静脉结扎肝叶上的肿瘤体积增生明显高于B组[ (54.90±32.17) mm3比(28.41±11.04) mm3,P<0.05],而无门静脉结扎肝叶上的肿瘤体积增生及肿瘤生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L术可加速大鼠门静脉结扎肝叶上肿瘤的生长,但不会促使无门静脉结扎肝叶上肿瘤生长的加速.

  • 冷冻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一α在C6大鼠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协同作用

    作者:黄宽明;马廉亭;张力;罗杰;涂汉军;王伦长

    目的 观察冷冻联合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 rhTN F-α)治疗C6大鼠脑胶质瘤治疗的协同作用.方法 以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行核磁共振(MRI)检查,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动态观察各组荷瘤鼠生存期和rhTNF-α对荷瘤鼠的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PCNA的表达、肿瘤体积和生存期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该组对肿瘤生.长的抑制率(60.38%;89.48%)明显大于冷冻组(42.69%;66.31%)和TNF-α组(21.68%;49.01%),且大于理论抑瘤率(82.82%).rhTNF-α对实验动物有不良反应.结论 冷冻和rhTNF-α对C6联用的抗肿瘤作用进一步加强,具有协同作用.

  • 脾蒂血管束法构建工程化肝组织

    作者:周海洋;刘巨超;孙慧伟;丁毅;赵云山;徐迎新

    目的 通过在脾蒂血管束内注射工程化肝组织凝胶,探讨一种体内植入较大尺度组织工程化肝脏的新方法.方法 2×107新生大鼠肝细胞与1ml生物蛋白胶混合构建工程化肝组织凝胶.切除SD大鼠的脾脏,并远端结扎、近端套圈后形成血管束.将凝胶注入血管束内,形成体积≥1 cm3的球形组织;同法构建肝组织凝胶植入大腿皮下作为对照.术后2周行大体观察,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 皮下组残留组织块较小,直径(1.63±0.55) mm,其内血管组织少.实验组形成了较大的组织块,直径(7.33±2.40) mm,内有大量血管形成.结论 在脾蒂血管束内构建工程化肝组织可以形成血管化的较大尺度类肝组织.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血管化
  • 组合式生物人工肝治疗犬急性肝功能衰竭

    作者:施晓雷;张悦;褚薛慧;顾劲扬;韩冰;丁义涛

    目的 观察新型组合式生物人工肝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犬的作用.方法 D-氨基半乳糖给药构建犬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实验分组:组合式生物人工肝治疗组(n=8);生物人工肝治疗组(n=8);非生物人工肝治疗组(n=8);对照组(n=8).观察和检测所有犬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及生存率,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组合式生物人工肝具有良好的解毒及合成功能.4组犬的生存率分别是87.5%、62.5%、50.0%、37.5%,仅组合式生物人工肝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合式生物人工肝对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

  • 姜黄素对肝癌HepG2细胞和肝脏正常细胞L-0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郭志松;邵换璋;薛飞;卢创新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肝癌HepG2细胞和肝脏正常L-0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贴壁法培养HepG2细胞和L-02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分析姜黄素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死亡受体5(DR5)、B淋巴细胞/白血病-2(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姜黄素在100 mg/L浓度下,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可达84%,凋亡率为25.89%,而诱导正常L-02细胞的凋亡率为10.10%,阻滞HepG2细胞周期于G1期,此过程中Caspase-3、Caspase-9和Caspase-8被激活,DR5蛋白表达上升,bcl-2/bax蛋白表达比率下降.结论 姜黄素能够选择性杀伤HepG2细胞,并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通路促其凋亡.

  • 塞来昔布抑制肝动脉断流术后增强的肝癌转移潜能

    作者:刘亮;徐华祥;武春涛;王文权;汤钊猷

    目的 观察肝动脉断流后肝癌局部或机体全身的炎症反应,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塞来昔布( Celecoxib)对断流术后残癌恶性潜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具有自发转移潜能的肝癌原位移植+肝动脉结扎(HAL)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AL对荷瘤动物血清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肝脏原发瘤及转移靶器官(肺部)的炎症反应及环氧合酶-2(COX-2)表达;继而不同剂量的Celecoxib 协同HAL处理荷瘤裸鼠,观察对上述炎症反应及转移的影响.结果 HAL显著上调荷瘤动物血清中TNF-α、IL.-6、HGF表达(3.78、2.91、1.82倍,P<0.05),增加肝脏原发瘤局部坏死[HAL组(51.27±19.39)%比假手术组(19.69±5.49)%,P<0.01]及组织内COX-2表达,引起转移靶器官(肺)明显炎症改变.协同使用高剂量Celecoxib(每天50 mg/kg)下调组织内COX-2表达,进一步减少移植瘤体积[(1091.81 ±870.14) mm3比( 2735.06±474.97) mm3,P<0.01],并显著抑制肿瘤肺转移(0/6比8/10,P<0.01),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时间[(81.67±8.51)d比(60.17±5.42)d,P<0.05];小剂量Celecoxib(每天12.5 mg/kg)虽不能抑制原发瘤生长及组织内COX-2表达,但减少了肝癌肺转移(2/6比8/10,P >0.05).结论 肝动脉断流增加荷瘤裸鼠全身及原发瘤或转移靶器官局部炎症反应;抗炎药物Celecoxib 抑制炎症反应,通过依赖或不依赖COX-2的机制阻止断流后增强的残癌侵袭、转移.

  • 干细胞因子促进Cajal间质细胞恢复的研究

    作者:贾后军;童卫东;刘宝华

    目的 观察阻断c-Kit信号通路致Caja1间质细胞(ICC)缺失,而c-Kit的配体干细胞因子(SCF)能否促进其恢复.方法 将新出生的小鼠于腹腔内隔天注射c -Kit抗体(ACK2) 100μg,共5次,建立ICC缺失模型,再于第10天腹腔内注射SCF,连续注射5d后观察空肠电节律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ajal间质细胞的恢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c-Kit基因转录和表达.结果 当c-Kit受体被阻断后,空肠ICC几乎缺失且慢波消失;SCF腹腔注射给药可使ICC缺失小鼠空肠慢波频率明显增快(7.83±1.34)次/min(P <0.01),振幅也有加大(0.044±0.009) mV(P <0.05);而且肌间神经丛区ICC增多,c-Kit mRNA及c-Kit蛋白表达也上调.结论 c-Kit与其配体SCF结合所启动的信号途径对ICC的生存及表型维持至关重要.阻断c-Kit的作用后,ICC会出现缺失.通过给予外源性SCF刺激后,缺失的ICC部分恢复,且这种恢复与c-Kit表达水平的上调有关.

  • 一种大鼠肝癌干细胞的离心富集方法0.

    作者:王兴;刘卫辉;夏宁;张娟;杨建栋;王涛;尤楠;龚振斌;季茹;赵戈;窦科峰

    目的 建立一种富集大鼠肝癌干细胞的方法,并检测此种方法分离得到的细胞是否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二乙基亚硝胺(DENA)腹腔注射构建大鼠肝癌模型,两步胶原酶灌注法分离肝癌细胞并体外培养,Percoll连续梯度密度离心法将细胞分成4层,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层细胞的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上皮细胞黏附因子(EpCAM)、甲胎蛋白(AFP)的表达,并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CR)验证EpCAM、CD133、AFP的mRNA表达.绘制生长曲线检测各层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各层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Percoll离心所得4层细胞中,第3层细胞是富集肝癌干细胞多的一层,具有强的增殖能力.第3层细胞EpCAM与AFP阳性表达高,分别为( 84.50±8.31)%和(85.20±8.31)%,与其他各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eal-time PCR 验证,第3层细胞的EpCAM和AFP mRNA表达高,分别为(111.34±5.59)和(13.76±0.95),与其他各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层的CD133表达为(17.16±0.42),与第2层、4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第1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实验可见第3层细胞穿透的数量多(92.750±4.432),与其他各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Percoll 连续梯度密度离心法成功地富集了肝癌干细胞,经验证符合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为肝癌的靶向治疗、多重耐药等基础研究提供了确切的研究对象.

  • 罗格列酮保护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的机制

    作者:王劭亮;王卫星;余建华;徐友明;陈辰;王书龙;余佳;陈晓燕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的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保护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肾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和罗格列酮处理组(ROSI组),每组大鼠18只.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ROSI组造模前30 min经股静脉注射10%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的罗格列酮(6 mg/kg);SO组、SAP组则经股静脉注射等量10%DMSO(0.2 ml/100 g).术后3、12、24h分批剖杀大鼠,每个时间点6只.分别取肾组织检测一氧化氮(NO)及其合成酶(iNOS)的水平和核转录因子-κB( 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不同时间点组大鼠肾脏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SAP组各时点NO含量分别为(2.34±0.31)、(7.73 ±0.48)、( 17.33±0.89) mg/g;SAP组各时点NF-κB/p65含量分别为30648.11 ±2655.13、53 654.63±3065.94、70 546.85±5046.55;SAP组各时点TNF-α表达水平为4.18±0.61、5.69 ±0.82、11.86±2.49;SAP组各时点ICAM-1表达水平为3.68±0.58、6.48 ±0.76、8.62±1.09,均与SO组各时间点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I组12、24h时点NO含量分别为(4.10±0.62)、(6.09±0.79) mg/g;ROSI组24h时点NF-κB/p65含量为30468.48±2684.59; ROSI组24h时点TNF-α表达水平为6.60±1.34;ROSI组24h时点ICAM-1表达水平为2.92±0.88,均较SAP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从而减少TNF-和ICAM-1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显示其参与了保护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诱发的肾损伤机制.

  • 激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肽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义生;张战峰;李月白;赵国强;朱绍阳

    目的 观察激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内神经肽受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CGRPR)、P物质受体(SPR)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成骨转录因子Runx2等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分选法体外分离培养hB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后传至第3代,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细胞给予1 ×107 mol/L地塞米松干预9d,对照组正常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生长趋势,油红O染色脂肪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析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分离培养的贴壁细胞呈纤维状、漩涡样生长,CD29、CD44表达率为(91.4 ±0.7)%、(93.8±0.5)%,CD34表达率为(2.7±0.8)%.实验组细胞生长缓慢、出现大量肪细胞,对照组细胞增殖旺盛、未见脂肪细胞.RT-qPCR发现实验组CGRPR mRNA、SPR mRNA、Runx2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2△△Ct分别为0.10±0.03、0.16±0.04、0.23±0.05(P均<0.01).实验组PPARγmRNA表达量2△△Ct是对照组的(5.08±3.3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激素能够诱导hBMSCs成脂分化,下调细胞中CGRPR mRNA、SPR mRNA、Runx2 mRNA表达,抑制细胞成骨分化与生长增殖,使骨修复能力不足,这可能与激素性骨坏死的发生机制有关.

  • 免疫结核球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三光;吕海涛;穆宏凌;闫长青;刘建华

    目的 检测免疫结核球蛋白(Bi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癌生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术中所取新鲜的42例肝癌标本、15例同个体癌旁1.0 cm肝组织和15例正常肝组织中Bip、VEGF-C的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57例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标本中Bip及VEGF-C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中Bip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772±0.0401、0.4332±0.0488、0.4301±0.0398,Bip mRNA在3组之间的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中VEGF-C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447±0.0335、0.4195±0.0334、0.4019±0.0259,VEGF-C mRNA在3组之间的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实验对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Bip和VEGF-C的蛋白表达进行定性验证: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均有两种蛋白的表达,但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结论 在肝癌的生长过程中存在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激活.在肝癌组织中Bip、VEGF-C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一致,均呈高表达.这些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与肝癌的发生、生长及转移密切相关.

  • 不同液体复苏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幼猪早期氧代谢及胃黏膜pH值的影响

    作者:袁茵;姚尚龙;李玉梅;袁世荧;李秋杰

    目的 观察不同液体复苏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幼猪早期氧代谢和胃黏膜pH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幼猪随机给予盐酸肺灌洗或油酸静注造模后,分为ARDSp (A组)和ARDSexp(B组),组内再据EGDT方案分别给予限制性[CVP,3 cm H2O(1 cm H2O=0.098 kPa),A1、B1组]或非限制性(CVP,10 cm H2O,A2、B2组)液体复苏,观察并比较氧合指标及pHi的变化.结果 2组造模成功后,氧合指数<200,pH,<7.32(P<0.05).液体复苏过程中,A组氧合指数仍降低,pHi升高;B1组氧合指数升高(P<0.05),pHi较A1组比较,升高不显著.结论 ARDSexp限制性液体复苏利于水肿的减轻,氧合的改善,但仍存在器官灌注不足的风险.

  • Livin与Caspase-9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璐;朱莹;陈旻静;刘林嶓

    目的 检测Livin和Caspase-9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SCC组织、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Livin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 SCC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3.2%)高于正常皮肤组织(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其阳性率随SCC病理分级的降低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SCC组织中的阳性率(93.3%)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组织中Caspase-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30.4%)低于正常皮肤组织(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CC中Caspase-9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即随SCC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升高;有淋巴结转移的SCC组织中Caspase-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7%)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蛋白在SCC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s=-0.612,P <0.05).结论 Livin在SCC组织中高表达,Caspase-9在SCC组织中低表达,且与Livin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共同参与SCC发病过程.

  • 脐血单核细胞的优化培养

    作者:孙剑瑞;王琳;王树凯;殷德涛;宋来君;杨波

    目的 优化脐血单核细胞( UCB-MNCs)的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筛选影响UCB-MNCs培养的各因素,优化培养条件.设立优化组、对照组(UCB-MNCs以1.0×106/L接种于含20 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体积分数为0.10胎牛血清、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其后检测各组培养细胞增殖及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对各组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筛选后优化培养条件为:低糖DMEM培养基中含20 mg/L bFGF、50 μg/L干细胞因子(SCF)、10 μg/L重组人粒细胞生长因子(G-CSF)、培养瓶用层粘连蛋白(LN)包被.原代培养的细胞密度优化组细胞( 108.15±6.90)增殖优于对照组(51.48±1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3代UCB-MNCs中MSCs含量优化组(94.87%)优于对照组(7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可以筛选出脐血单核细胞的优化培养条件.

    关键词: 脐血单核细胞 培养
  • 携带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王义生;皮国富;王亚寒;赵国强;李月白

    目的 构建、鉴定携带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α(hCGRPα)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hCGRPα.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双酶切消化后回收438 bp的hCGRPα cDNA片段和6.1kb的pLNCX2载体片段,纯化后按摩尔比7∶1混合,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片段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上,序列测定、对比.鉴定后用脂质体法转染PT67细胞进行病毒包装扩增,感染NIH3T3细胞,观察细胞克隆,测定病毒滴度.结果 酶切、测序结果与hCGRPα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预期结果一致,分别为6.1kb和438 bp,与空载体和目的基因大小相符.包装、扩增获得病毒滴度达1.7×106 pfu/ml,对NIH3T3细胞有较高的感染效率.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pLNCX2-hCGRPα,为进一步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人雪旺细胞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方向分化的研究

    作者:陈有;冯世庆;吴秋丽;周先虎;刘举;宁广智;冯洪永;周恒星

    目的 观察人雪旺细胞(hSCs)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脊髓损伤(SCI)体内存活、分化的影响,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磷脂碱性蛋白(MBP)与高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H)的表达,描述其变化的时间特征.方法 分离、培养及纯化hUC-MSCs和hSCs.取8周龄雌性Wistar大鼠60只,以Impactor Model-Ⅱ型打击器制作脊髓胸10(T10)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DMEM对照组(A)、hSCs移植组(B)、hUC-MSCs移植组(C)、hUC-MSCs与hSCs联合移植组(D),各组分别于移植后1、2、3、4周取材.结果 D组可见MBP与核因子(NF)-H染色阳性细胞,其他各组为阴性.A组3种神经标志物在蛋白与mRNA水平的表达量随时间延长均逐渐增高,且GFAP在移植后2周明显增高,MBP与NF-H在移植后3周明显增高[2周与1周GFAP条带灰度比值为1.34,而聚合酶链反应(PCR)所测比值为2.86;3周与1周MBP和NF-H条带灰度比值分别为3.43、4.12,而PCR所测比值分别为6.47、6.78].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移植组MBP、NF-H的表达量较高而GFAP的表达量较低,其中D组的MBP、NF-H的表达量高(D组与A组MBP3周条带灰度比值为2.11,而NF-H3周条带比值为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GFAP各时间点的表达量差异(各周所测条带灰度比值依次为1.00:1.12:1.13:1.14)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s可促进hUC-MSCs向神经元与少突胶质细胞方向分化并增强其对胶质瘢痕的抑制作用.

  • 工程化肝组织肝表面片状植入新方法

    作者:刘巨超;周海洋;孙慧伟;丁毅;徐迎新

    目的 探索较大尺度工程化肝组织原位肝表面贴覆片状植入、尽快建立血供的可行性.方法 将采用胰酶冷消化法分离的新生大鼠肝细胞(1×1010个/L)、肺组织块贴壁法分离的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1 ×1010个/L),与片状胶原支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0g/L)复合构建肝细胞/内皮细胞/血管生长因子/胶原支架复合的片状工程化肝组织.将其在15只大鼠肝表面贴覆植入,4周后取样进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 分离的肝细胞及内皮细胞活率均为90%以上.片状工程化肝组织经肝表面贴覆法植入后,大体观察可见能与原位肝脏紧密贴合生长,形成体积大于1 cm3的类肝样组织.体内植入后4周,植入物与肝脏贴合紧密,融合生长.组织学观察显示移植物中肝细胞均匀分布,未见细胞变性及死亡,有血管生成.结论 肝表面贴覆植入法简便安全,可构建较大尺寸的工程化肝组织,有望达到原位修复受损肝脏的目的.

  • 多因子联合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

    作者:崔罗方;商昌珍;任萌;曹君;吕丽虹;陈亚进;闵军

    目的 建立有效的体外诱导人胚胎干细胞(hESCs)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培养体系.方法 将H9 hESC细胞株接种到基底膜提取物包被的培养板上,序贯加入含有下列诱导因子的分化培养基诱导分化:100μg/L细胞因子活化素A( activin A)诱导3d,20 μg/L骨形成蛋白4(BMP-4)和10 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4d,1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5d,后以含10 μg/L制瘤素M(OSM)及1×10-7 mol/L地塞米松(Dex)的培养液继续诱导4d.于细胞诱导分化第16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分化细胞肝脏特异性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过碘酸-雪夫反应(PAS)试验和吲哚氰绿(ICG)摄取试验检测分化细胞是否具备肝细胞功能.结果 activin A、BMP-4、bFGF、HGF、OSM和Dex联合诱导的分化细胞具有类似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呈多角形或卵圆形;RT-PCR结果显示分化第16天的细胞表达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19(CK19)、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1-抗胰蛋白酶(AAT)等肝脏特异性基因;免疫荧光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分化第16天的细胞表达AFP、ALB、CK19、CYP7A1等肝脏特异性蛋白;PAS试验及ICG试验显示分化细胞具备糖原合成和ICG摄取释放等肝细胞功能.结论 体外联合多种诱导因子可诱导hESCs定向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

  • 依达拉奉通过c-jun氨基端激酶通路和线粒体信号途径对H2O2诱导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程刚;张宁;蔡卫华;凡进;殷国勇;方家虎;李青青;周炜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通过c-jun氨基端激酶(JNK)通路和线粒体信号途径对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新生1dSD乳大鼠体外培养的大脑皮层神经元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氧化应激组(加入终质量浓度为500 μmol/L H2O2在37℃条件下进行)和依达拉奉组(提前30 min加入终质量浓度为300μmol/L的依达拉奉后加入终质量浓度为500 μmol/L H-2O2,在37℃条件下进行).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JNK、P-JNK相关蛋白表达、检测细胞色素C(Cyt-C)和线粒体形态的变化.结果 依达拉奉组中0.5h和2.0h两个样本的P-JNK/JNK比值分别为0.057和0.172,相对于氧化应激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yt-C的检测中,依达拉奉组中0.5h和2.0h两个样本的Cyt-C分布较同时间点的氧化应激组集中,且电镜中也可见依达拉奉组(0.5h、2.0h)中线粒体损伤比同时间点的氧化应激组轻.结论 H2 O2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可能通过JNK通路和线粒体信号途径诱发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在凋亡早期使用依达拉奉可能通过JNK通路和线粒体信号途径抑制神经元凋亡.

  • 肠内营养对梗阻性黄疸幼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帆;胡凤爱;李彩玉;林绪涛;冯文玉;傅廷亮

    研究结果证实梗阻性黄疸(OJ)时肠黏膜形态学发生改变,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导致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对于肠黏膜屏障损害的修复方面肠内营养(EN)优于肠外营养( PN) [1-2].本实验旨在观察EN对OJ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EN对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制.

  • 纳米梯度可降解输尿管支架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

    作者:王晓庆;陈岐辉;侯宇川;姜凤鸣;汪岩;王春喜

    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可降解输尿管支架的研制备受关注[1-2],我们将聚乳酸-羟基丁酸( PLGA)及聚己内酯(PCL)共混后制备成梯度可降解输尿管支架管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一、材料与方法1.支架制备:将PLGA( 80∶ 20)与PCL按摩尔比3∶1共溶解于三氯甲烷中,配成5%的纺丝液.将纺丝液注入5ml 注射器内,固定在纺丝装置上.接收装置为直径约1.5mm的钢丝,一端连于可调速电机.电压20 kV,转数120 r/min.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庆霞;张炎;王娟;张明;潘海燕;苗军程

    国外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部分乳腺癌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存在过度表达[1-2],约10%的乳腺癌中FGFR1 的过表达与不良预后有关[3].但国内关于FGFR1 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FGFR1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

  • 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H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晁;谢军;陈陆俊;李兆丽;虞华明;谈炎;吴昌平;蒋敬庭;鲁常青

    我们通过构建食管癌组织芯片,检测食管癌组织中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H1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5年2月至2006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9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疗或化疗.肿瘤组织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诊断确认为鳞状细胞癌.其中56例具有详细随访资料.4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

  •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转染改善慢性缺氧兔心肌细胞收缩功能及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陈强;孙胜利;董红燕;张宜乾;张中明

    长期慢性缺氧可刺激交感神经,血中儿茶酚胺(CA)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心肌细胞β-AR脱敏及活性改变[1].本研究旨在观察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转染对慢性缺氧心肌细胞收缩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 胃癌细胞质膜蛋白纯化富集分析方法的建立

    作者:林丽娥;陈剑波;陈波;蔡建春

    本研究旨在探索建立一种稳定、高效的胃癌细胞质膜蛋白纯化、富集分析方法,为胃癌细胞质膜蛋白质组分析奠定基础.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及正常胃上皮细胞株GES-1为本室保种.CyDyeTM DIGE荧光染料cy3先用无水DMF配制成1 nmol/μl储液,再用含1 mol尿素的HBSS液稀释成1μmol/L 工作液.双向电泳等电聚焦仪、垂直电泳仪、扫描仪及图像分析软件均为GE公司产品.

  • 肾性贫血和肾移植术后血清Hepcidin的表达变化

    作者:薛冬;何小舟;徐宁

    我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不同程度肾性贫血和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血清Hepcidin,观察肾移植术后血清Hepcidin表达变化.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2011年1月至7月至本院就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患者60例和肾移植术后随访患者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组根据贫血程度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下限~ >90 g/L(22例),60 ~90 g/L(20例),<60 g/L( 18例).

  • 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手术技巧

    作者:张纲;陈国栋;陈立中

    随着显微外科等技术的进步,小鼠心脏移植模型在移植免疫研究中应用日益广泛.心脏移植可通过触诊心脏搏动直接判断排斥与否、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于实验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手术技巧.

  • PLGA-VCR缓释制剂对人肝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榆;周辉年;陈刚;刘涛;何雯婷;李玉民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据统计,2008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748 300例,死亡695 900例,其中有一半病例在中国.纳米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纳米药物治疗肝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或称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在人体内经过水解产生可生物降解的代谢产物乳酸和羟基乙酸[1],故PLGA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输送载体及相关生物材料当中.我们以硫酸长春新碱(VCR)为靶向药物,PLGA 为载体材料,制备PLGA-VCR 缓释制剂,探讨PLGA-VCR缓释制剂对人肝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 高压氧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氧化应激损伤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永财;王勇;汪志峰;马宝君;姜正林

    我们通过观察高压氧(HBO)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组织内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及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的影响,并观测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介入治疗肝癌

    作者:尹国文;陈世晞;陈森清;李金田;徐清宇;马国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rH-ES)是我国学者自主研发的抗血管生成类药物,对 肿瘤血管生成具有广谱抑制作用.动物实验及部分临床试验结果证明rH-ES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明显疗效[1],但目前rH-ES在晚期恶性复发肿瘤的应用报道较少.我们随机选择了一组中晚期肝癌,用rH-ES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的外周血自发微核形成、血管生长因子变化等生物学指标,探讨rH-ES联合TACE治疗肿瘤中生物学监测的意义.

  • 肝癌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绍林;吴惠毅;杨晋;郑萍;张欢欢;杨新玲

    本研究旨在观察肝癌患者血清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表达,并与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 -AG)、甲胎蛋白(AFP)比较,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本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的住院肝癌患者83例,其中男59例,年龄(57.6±9.3)岁,女24例,年龄(54.0±9.0)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2例,其中男25例,年龄(48.1±8.8)岁,女7例,年龄(46.0±15.0)岁;所有研究对象乙肝表面抗原全部阳性.肝癌诊断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肝癌诊断标准.

  • 去除Cajal样间质细胞的豚鼠胆囊肌条慢波和张力的变化

    作者:范莹;吴硕东;殷振华;付倍蓓

    Cajal样间质细胞(ICLCs)在胆囊动力调节中的作用仍不清楚[1].我们通过比较正常和去除ICLCs的豚鼠胆囊肌条慢波及对胆囊收缩素(CCK)反应的变化,探讨ICLCs与CCK的作用关系及其在调控胆囊动力中的作用.

  • HMME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骨肉瘤LM-8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

    作者:曾辉;王卓莹;孙梦熊;廖宇昕;吴非;付东;邓必勇;傅泽泽;蔡郑东

    光动力疗法(PDT)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并已在大量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取得良好的效果[1].本实验旨在通过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介导的PDT对骨肉瘤LM-8细胞作用验证其体外杀伤效应.

  • 丝素蛋白支架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和功能改善的影响

    作者:王新宏;沈忆新;谢亮;范志海;张峰;左保齐;芦磊磊;张涛;霍伟伟

    脊髓损伤(SCI)后胶质瘢痕、空洞组织等为修复带来困难.研究结果表明丝素蛋白(SF)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可支持多种细胞生长[1].本研究旨在观察SF为原料构建的多孔支架对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AS)和神经纤维再生等的影响.

  • TPX2-siRNA对裸鼠体内移植瘤生长及TPX2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红春;刘海波;王秀林;秦望森;明亮;张世杰

    我们通过建立裸鼠食管鳞癌细胞EC9706的移植瘤模型,观察TPX2干扰前后对移植瘤的影响和肿瘤组织中TPX2的表达水平.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惠赠).裸鼠:BALB/c裸小鼠15只,雄性,4周龄,体质量16~20 g[中国科学院动物所,SCXK(京)2009-0004].TPX2兔抗人多克隆抗体(由德国 Ulrike Bauer惠赠).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PX2与β-肌动蛋白(β-actin)引物(北京奥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试剂盒(大连TaKaRa公司).

  • 枸橼酸钾干预下肾结石大鼠肾组织内Tamm-Horsfall 蛋白的表达

    作者:卢湧湧;许力为;李新德;翁志梁;李澄棣

    有研究结果显示Tamm-Horsfall 蛋白(THP)是一种与尿路结石形成密切相关的大分子有机物[1-2].我们通过观察枸橼酸钾干预下肾结石大鼠肾组织内THP 的表达,了解构橼酸钾对THP表达的影响,探讨枸橼酸钾抑制结石形成的机制及枸橼酸钾与THP的关系.

  • 再灌注损伤挽救激酶和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在肝缺血后处理中的作用

    作者:朱宇麟;李静;吕毅;景桂霞

    缺血后处理(IPO)能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1].我们通过观察缺血后处理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MPT)的影响,探讨肝脏IPO的作用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及分组: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S)组、LY294002(PI3K抑制剂)+假手术(LY+S)组、PD98059(MAPKK抑制剂)+假手术(PD+S)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后处理(IPO)组、LY294002+缺血后处理(LY +IPO)组和PD98059+ IPO( PD+ IPO)组.

  • 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通路延长大鼠移植肝脏存活时间

    作者:孙运鹏;吴欢欢;廖毅;单云峰;杨文军;施红旗;张启瑜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移植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共刺激信号在T细胞活化中是不可或缺的,CD40/CD40L可提供共刺激信号.我们利用腺病毒介导CD40Ig融合基因阻断CD40/CD40L通路,探讨其延长移植肝脏存活的机制.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CD40、白细胞介素(IL)-2、IL-10、干扰素(IFN)-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美国R&D公司),羊抗兔CD40多克隆抗体(Abcam公司).

  • 自噬相关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卢玉东;王世明;董秀山;任宁;郝高鹏;范悦

    我们通过检测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简称LC3,MAP1LC3-Ⅱ)蛋白的表达,探讨其相互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62例肝癌患者组织标本,并随机采集癌旁组织41例(距肿瘤边缘1~2 cm)及正常肝组织30例(距离肿瘤边缘>6 cm)作为对照组.LC3定位于细胞质、部分胞核内,以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

  • 小鼠白细胞介素-15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田子农;温端改;侯建全;樊彩斌;何小舟;徐仁芳;许贤林

    我们利用转基因技术体外构建表达小鼠白细胞介素-15(mIL-15)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为研究mIL-15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DC)诱导肿瘤免疫反应奠定基础.

  • 心音监测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储备

    作者:邬晓臣;张近宝;欧阳辉;岳琴;丁盛;刘小燕;张宇兵

    我们通过心音监测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储备,现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一般资料:将2011年1月至10月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胸外科100名2~14 岁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纳入标准: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即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无合并其他严重心内畸形者)患儿设为实验组,同时以本院儿科100例2~14岁非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对照组(纳人标准:经入院常规检查证实为非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无其他影响心功能疾病者).

  • 肝细胞生长因子抑制慢性缺血心肌细胞纤维化及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安平;曾志勇;杨胜生;袁杨;黄盛东;叶仕新

    我们采用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重组腺病毒(AdHGF)干预猪慢性缺血性心肌模型,研究HGF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脏功能的重要机制,探讨其抑制缺血心肌细胞纤维化及凋亡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相同遗传背景的实验用贵州小型香猪18只,体质量(30±5)kg,雌雄不拘(第二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术前禁食、禁水24h以上.

  • 跟腱炎兔模型的建立

    作者:毛诚晃;洪建军;周一飞;余洋;陈巧杰;汤骏;裘超

    我们对兔予以注射Ⅰ型胶原酶,观察跟腱组织生化、影像学及生物力学的变化,与正常组织比较,建立兔跟腱炎模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Hyp检测试剂盒,二喹啉甲酸(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Ⅰ型胶原酶.

  • 参麦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的影响

    作者:王卫军;张近波;方钱;李剑锋;金鹏飞;李智涛;侯建毅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特点及参麦对其影响.方法 按照平行对照设计原理,将所有60名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参麦治疗组(B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ET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第2天、第4天ET水平均明显升高[(80.36±11.05)比(98.18±11.83)、(93.63±8.59)比(107.53±9.26)](P均<0.05);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第7天ET水平明显升高(76.25±10.81比93.17±12.42)(P<0.01);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治疗前ET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SAP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浆中的ET含量,通过改善SAP患者的微循环而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 冠心病高危人群颈动脉内中膜离散度变化及相关因素

    作者:金雅磊;王桦;程新耀

    目的 探讨冠心病高危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离散度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以每一像素为长度,自动计算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大值( CIMT-max)、均值( CIMTmean)、标准差(CIMTSD)并与各种高危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IMTmax、CIMTmean、CIMTSD在高危组分别为(0.810±0.101)、(0.631±0.090)、(0.091±0.070)mm,在对照组分别为(0.704±0.099)、(0.557±0.063)、(0.045±0.014) mm;CIMTmax在0.6、0.7、0.8mm 时,高危组CIMTSD分别为(0.059±0.029)、(0.100 ±0.068)、(0.073.±0.018)mm,对照组分别为(0.041±0.015)、(0.050±0.013)、(0.042±0.013)mm; CIMTmean在0.50 ~0.69 mm时,高危组CIMTSD分别为(0.069±0.021)、(0.084±0.055) mm,对照组分别为(0.045±0.011)、(0.050±0.017) mm (P<0.05);CIMTSD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甘油三脂、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舒张压、吸烟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较CIMTmax、CIMTmean更好.结论 CIMTSD比CIMTmax、CIMTmean更能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 肝移植术后潜在免疫耐受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调节性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邓斐文;朱晓峰;马毅;何晓顺;郭志勇;刘龙山;李强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潜在免疫耐受者免疫状态,为临床指导抗排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中心行肝移植存活至今潜在免疫耐受者29例,分为3~5年组(3Y组)10例,5~11年组(5Y组)19例,另纳入肝移植术后反复排斥反应者(RJ)10例,年龄匹配健康对照组(HC)17例;流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自然杀伤(NK)细胞、记忆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3个亚群的表达.结果 3Y、5Y组CD4+ CD25+T细胞(3Y:27.56±4.63;5Y:30.07±3.91)、静息性Treg占CD4+T细胞比例(3Y:0.22±0.05;5Y:0.17±0.03)比R J组明显升高(CD4+ CD25+ T:11.78±4.28;静息性Treg:0.05±0.02)(P<0.05);5Y组NK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29.11±3.31)比RJ组(13.92±3.11)明显升高(P<0.05);效应性记忆性CD8+T细胞比例3Y组(12.92±2.05)比RJ组(8.74±1.69)明显升高(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潜在免疫耐受者外周血NK细胞、静息性调节性T细胞和效应性记忆性CD8+T细胞比例相对排斥反应者明显升高,可作为潜在的耐受标志物.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胰肠吻合与胰胃吻合的系统评价

    作者:何铁英;王喜艳;林海;陈启龙;韩玮

    目的 系统评价胰十二指肠术应用胰肠吻合术(PJ)与胰胃吻合术(PG)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对纳入的4篇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S.0.18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纳入患者553例.Meta分析显示,PG胆瘘发生率低(0.51%,RR =0.17,P<0.05)、腹腔积液发生率低(8.70%,RR =0.5,P<0.01)、腹腔内多发并发症发生率低(5.70%,RR =0.2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组发生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低(10.20%,RR=0.61,P>0.05)、腹腔内并发症发生率低(29.60%,RR =0.76,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倾向于PG.两组胰瘘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PG是安全的,还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详细论证.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重症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熊敏;李锋;余化龙;曾云;刘志刚;陈森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重症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探讨EPO在重症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间我科行手术治疗的重症脊髓型颈椎病病例43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22例(A组)围手术期使用EPO,21例(B组)不使用EPO.记录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计算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率,统计并发症.使用ODOM标准评估远期神经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术前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1年以上随访,无死亡,无失访,未出现高血压、血栓疾病、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影像学提示颈椎植骨融合良好,内固定稳定.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及1年JOA评分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A组改善率明显高于B组(P<0.05).1年后ODOM评分,A组改善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EPO的在围手术期的使用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率.

  • Sonic Hedgehog 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及特异性靶向治疗

    作者:孙世波;王峰波;卢绮萍

    Hedgehog(HH)基因初于1980年在研究果蝇基因突变时发现,因果蝇胚胎腹侧布满尖状突起形似刺猬而命名为Hedgehog[1].后来多个实验室在脊椎动物中发现HH家族,并对HH信号通路分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HH信号通路不但在胚胎正常发育、神经分化、消化管的区域特异性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路的异常激活还与人类肿瘤的发生与演进密切相关[2].针对Sonic Hedgehog信号途径突变引起疾病的新研究报道,现介绍此信号通路的构成、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及其特异性靶向治疗进展.

  • 上皮间质转化在肝脏再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劲扬;丁义涛

    肝脏内细胞组分主要包括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上皮细胞有以下特征:较强的细胞间连接、角蛋白骨架、典型的细胞极性.相反,间质细胞胞间连接较少甚至缺如,其细胞骨架由中间丝搭建,没有明确的极性.然而,两种细胞体内或体外中均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转化,其中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被称为上皮间质转化(EMT),间质细胞向上皮细胞转化为间质上皮转化(MET)[1].

  • 输尿管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作者:史建国;符伟军;张旭;王晓雄

    各种输尿管先天畸形、创伤、医源性损伤、肿瘤等常常导致输尿管组织的缺损,严重的输尿管缺损需要进行组织替代[1].输尿管缺损替代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自体移植、异体移植以及人工材料替代.自体肠管替代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异体组织替代会出现排斥反应,人工材料的替代也存在组织相容性的问题,这使得输尿管缺损组织的重建成为难点.

  • 研究在体关节软骨营养来源的动物模型

    作者:王宇泽;曾令员;贺东东;吕嘉;卫小春

    目的 建立局部阻断关节软骨营养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40只5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5组:保持软骨的关节液营养和软骨下骨营养组(Control组,n=8);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8);阻断软骨的关节液营养组(DNSF组,n=8);阻断软骨的软骨下骨营养组(DNBM 组,n=8);阻断软骨的关节液和软骨下骨营养组(DNSY+ DNBM组,n=8).术后2周每组随机取3只(6膝),关节腔内注射入墨水,自由活动1d,处死动物,观察内植物的阻断效果;术后4周每组5只(10膝),过量麻醉处死动物,取出膝关节,进行大体评分,并对软骨组织进行组织学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术后2周关节腔内墨水未渗入内植物与骨软骨间隙,提示阻断效果确切;术后4周,大体研究和组织学研究提示,与Control组比较,DNSF组软骨退变明显(P<0.01),DNBM组软骨未见明显退变(P>0.01);与DNBM组比较,DNSF组软骨退变明显.结论成功建立局部阻断兔关节软骨各种营养途径的动物模型;失去关节液的营养后,关节软骨表现出早期退变迹象.

  • 新型组织工程带瓣管道异种异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胡行健;刘隽炜;史嘉玮;董念国

    目的 构建一种操作简便、重复性高的小动物带瓣管道异种异位移植模型.方法 实验组采用四分枝聚乙二醇交联去细胞的SD大鼠肺动脉带瓣管道作为移植物,以端端吻合方式间断缝合于新西兰白兔右颈总动脉,术后第7、14、28天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管道通畅情况,28 d后取出管道行石蜡切片形态学检查.对照组大鼠接受假手术.结果 手术成功率实验组96.0% (24/25),对照组100.0%(20/20),28 d实验组移植管道通畅率87.5%(21/24),对照组吻合口通畅率95.0%(19/2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可见局部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瓣膜形态、结构完整.结论 此模型操作简便、构建迅速、成功率高,有助于检测组织工程瓣膜在体性能.

  • SHG-44绿色荧光裸鼠原位模型的建立

    作者:陈雄辉;周幽心;谢学顺;陈金明;苏作鹏

    目的 建立SHG-44绿色荧光裸鼠原位模型.方法 将C57BL/6J-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CFP)转基因小鼠与裸小鼠进行交配,在继代时严格挑选都表达EGFP基因的无毛雄鼠(♂)与有毛母鼠(♀)交配,通过肉眼、荧光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观察EGFP基因在裸小鼠全身各组织中的表达;将胶质瘤细胞株SHG-44(15μl,含1×106个细胞)注射于绿色荧光裸鼠的脑内制成原位模型.结果 每只种鼠平均产仔7~8只,其中纯合裸仔鼠有3~4只,比例接近1∶1;每代仔鼠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出生后2d就可鉴别其是否表达EGFP基因;器官及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均见有绿色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表明脑组织、皮下肌肉、鼠尾和脚趾全部表达EGFP基因;原位模型的成瘤率达100%,瘤细胞依然具有人脑胶质瘤的基本特征.结论 表达EGFP基因的裸小鼠可用于肿瘤移植实验.

  • 不同分级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作者:孙国柱;王目纲;刘性强;杨雷芳;韩仰军;赵宗茂

    目的 建立不同分级液压冲击脑损伤动物模型,比较其病理学变化.方法 采用0.1、0.2、0.3MPa3的种不同打击压力,制作不同分级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比较死亡率,观察造模后1、6、12、24h、3、7d时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水含量,比较其组织学演变.结果 应用0.1 MPa冲击,动物出现一过性呼吸减弱,死亡率2.08%,神经功能评分低降至(7.17±0.75),但恢复较快,脑含水量高达(81.12±0.03),脑损伤仅累及冲击伤处脑皮层的浅层;应用0.2 MPa冲击,动物呼吸暂停时间(10.88±2.69)s,死亡率4.17%,神经功能评分低降至(4.83±0.75),脑水含量高达(82.74±1.11),脑损伤深达海马结构;应用0.3 MPa冲击,大鼠呼吸暂停时间(20.60±3.02)s,死亡率16.67%,神经功能评分低降至(2.67±0.52),而且恢复较慢,脑水含量高达( 83.89±0.04),脑损伤深达海马下结构、脑干.结论轻、中、重3种不同损伤程度的脑损伤模型能够复制,具有损伤程度稳定且与人类脑损伤后病理变化相似的特点.

    关键词: 液压 脑损伤 模型 动物
  • 乳腺癌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王深明;马浙夫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女性中,每年新增乳腺癌病例数超过肺癌及结直肠癌,在所有的肿瘤中排第1位,其死亡人数仅次于肺癌排第2位[1].目前乳腺癌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乳腺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展现许多成果,对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了多方面富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几个重要的进展值得注意.

  • 乳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免疫表型

    作者:刘子瑜;牛昀;刘宁;张静;吕淑华;丁秀敏

    目的 探讨乳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 对320例乳腺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导管内乳头状癌5年总生存率(95.38%比83.90%)及无瘤生存率(92.31%比79.66%)均高于浸润性乳头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分属于5个分子亚型,其中Lumira-A 型5年生存率(91.43%)高于Her-2 (71.43%)和三阴性型(68.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浸润性和非浸润性乳头状癌有不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浸润性乳头状癌的分子表型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乳腺 乳头状癌 预后
  • Aurora激酶抑制剂与BH3模拟剂协同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作者:张月;张斌;冯炜红;李媛媛;曹旭晨

    目的 观察VX-680联合ABT-737对乳腺癌细胞T47D凋亡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T47D细胞,用噻唑蓝(MTT)法检测VX-680联合ABT-737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n blot法检测凋亡指标;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多核现象;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VX-680单独用药对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 25.457±1.406)mol/L,ABT-737明显降低了VX-680在T47D中的IC50 (0.277±0.057) μmol/L,AB-737增加VX-680的细胞抑制作用呈剂量关系;ABT737 单药对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IC50为(0.959±0.018) μmol/L,VX.-680与ABT737联合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加,IC50(0.268±0.072) μmol/L;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1μmol/L VX-680作用48 h出现多核现象;Western blot 检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结果显示,与单独用药比较,VX-680与ABT737联合用药时PARP、Caspase-3剪切明显增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bcl-xL表达减少、bax 表达增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显示VX-680联合ABT-737时T47D细胞凋亡率可达(46.40 ±0.41)%.结论 ABT-737可显著提高VX-680对乳腺癌T47D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 小干扰RNA下调Notch-1基因的表达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作者:潘红;凌立君;周文斌;梁秀清;王水

    目的 观察Notch-1信号通路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MDA-MB-231增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运用小干扰RNA(siRNA)转染技术,下调MDA-MB-231细胞中Notch-1 mRNA表达,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干扰后5d的细胞增殖,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48 h后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另外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iRNA转染前后Notch-1、细胞周期素D1( Cyclin 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bcl-XL mRNA变化及细胞核中核因子(NF)-κB蛋白的变化.结果 N0tch-1 siRNA可有效降低细胞中Notch-1 mRNA表达;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第5天的抑制率达到44.7%,细胞凋亡率由3.67%增加到13.25%,细胞周期G2期由6.27%增加到14.28%.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siRNA介导的Notch-1下调,可使细胞核内NF-κB蛋白表达降低,细胞中Cyclin D1、bcl-2、bcl-XL mRNA 表达下调.结论 Notch-1信号通路在TNBC中发挥重要作用,siRNA下调Notch-1可有效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Notch-1是TNBC潜在的新治疗靶点.

  • 乳腺癌与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关系

    作者:霍慧霞;柳晓义;姜丹丹;王宇;李福年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B(ApoB)基因-516位基因多态性与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00例乳腺癌患者(实验组)和200例正常女性(对照组)的ApoB 基因-516位C/T 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并进行对比分析及相关性研究.结果 乳腺癌患者中CC、C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78.00%、22.00%,而对照组中则分别为91.50%、8.50%;乳腺癌患者中C、T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89.00%、11.00%,对照组中则分别为95.75%、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型个体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CC 型个体(P<0.05).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后,携带CT 型的个体较CC 型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P<0.05).结论 ApoB 基因-516位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易感性相关.

  • 3′-脱氧腺苷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和p53表达的影响

    作者:卢振铎;刘真真;黄涛;焦得闯;乔江华;宋珂;崔树德

    目的 观察3′-脱氧腺苷对MDA-MB-231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凋亡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3′-脱氧腺苷对体外培养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脱氧腺苷作用于MDA-MB-231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DA-MB-231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DA-MB-231细胞经3′-脱氧腺苷作用后,生长明显抑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以80 mg/L时作用强;不同浓度(2、20、40、80、160mg/L)的3′-脱氧腺苷作用48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其中在40 mg/L( 11.23±0.98)组、80 mg/L (15.21 ±2.0l)和160 mg/L( 13.27±2.26)与对照组(3.25±0.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升高,同时S期、G2/M期细胞比例相应减少(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随着3′-脱氧腺苷浓度的增加,MDA-MB-231细胞p53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结论 3′-脱氧腺苷对MDA-MB-231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促凋亡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p53蛋白表达以及阻滞细胞周期而实现.

  • 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在检测乳腺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基因突变中的应用

    作者:陈营;朱旬;肖莉;李凯;刑春根;邹汉青

    目的 利用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检测乳腺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基因A3140G突变频率,以便建立快速检测基因突变的技术方法.方法 用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对62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DNA进行检测,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62例乳腺癌患者中检测出10例PIK3CA基因A3140G突变(突变率为16.1%),1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未发现该突变.PIK3CA基因A3140G突变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等无相关.结论 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乳腺癌PIK3CA基因A3140G突变.

  •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p21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

    作者:沈娜;何文山;赵月;张惠琼;姜冉;黄韬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诱导乳腺癌耐阿霉素细胞株MCF7/ADM中乳腺癌干细胞富集的作用,比较乳腺癌干细胞和MCF7/ADM中 p21 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耐药乳腺癌细胞(ADM细胞)、乳腺细胞球培养法富集的乳腺癌细胞(SC细胞)及加入TGF-β1细胞因子诱导的乳腺癌细胞(SC-T细胞)中乙醛脱氢酶1(ALDH1)阳性细胞比例;比较上述3组细胞微球形成能力差异;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3组细胞中p21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 ADM组、SC组及SC-T组中ALDH1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8.49%、14.94%及23.44%;细胞微球形成率分别为5.29%、11.67%、23.13%;3组细胞中p21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逐渐升高.结论TGF-β1能诱导乳腺癌干细胞的富集并使其具有更强的自我更新能力.P21在乳腺癌干细胞中高表达.

  • DNA聚合酶θ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李学孝;吴爱国;胡斌;纪术峰;王梦川;邵国利

    目的 观察DNA聚合酶θ(POLQ)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CF-7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iRNA转染前后POLQ表达率的变化;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对不同实验组进行分析.结果 POLQ-siRNA组细胞POLQ mRNA和POLQ蛋白表达量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2.16±0.56)%和(32.01±0.65)% (P<0.01).转染后72 h,POLQ-siRNA组、空白对照组细胞吸光度(A)值分别为(0.76±0.02)和(0.81 ±0.02),POLQ-siRNA 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结果显示POLQ-siRNA组放射增敏比(SER)为1.24(>1),表明转染POLQ-siRNA后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显著增强.结论 抑制POLQ表达可以显著提高MCF-7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

  • Notch1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耐药的关系

    作者:逯翀;刘春萍;郭辉;田元;张景辉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与MCF-7/ADR的 Notch1 表达、成球能力、干细胞池比例及干细胞内Notch1的表达,探讨Notch1 在逆转乳腺癌化疗耐药中的意义.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Western blot 法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MCF-7/ADR 及表型为ALDH1+/CD44+/CD24- 乳腺癌干细胞中Notch1 的表达;无血清培养检测MCF-7及MCF-7/ADR 的成球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MCF-7与MCF-7/ADR的干细胞比例并分选干细胞.结果 MCF-7/ADR的Notch1 的表达明显高于MCF-7(0.0748±0.0043比0.0461±0.0022,P<0.05),微球体形成能力也明显高于MCF-7 (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比例,MCF-7/ADR高于MCF-7(11.40%比1.89%);分选出的干细胞Notch1 的表达明显高于非干细胞(0.3096±0.0324比0.0428±0.0061,P <0.05).结论 Notch1 在乳腺癌及乳腺癌干细胞中高表达,干预Notch1 可能可以逆转乳腺癌治疗的耐药.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在三苯氧胺耐药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王汉晋;林彩玲;蔡永东;翟长元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途径在三苯氧胺(TAM)耐药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形成过程的变化,及抑制该途径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用1×10-7 nmoL/L的三苯氧胺诱导、建立三苯氧胺耐药细胞(TAM-R)细胞株,以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fqRT-PCR)、Western blo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与TAM-R细胞中EGFR mRNA、p-AKT蛋白的表达及TAM-R细胞给予EGFR及AKT抑制剂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TAM-R细胞中EGFR mRNA和p-AKT蛋白的表达较MCF-7显著提高(P<0.05);给予ZD1839和SH-6阻断EGFR/AKT信号通路后,p-AKT表达受到抑制(P<0.05),TAM-R细胞的G0~G1期比例提高,其中20 μmol/L ZD1839组高达88%,细胞增殖指数下降(P<0.05).结论 EGFR/AKT信号通路在MCF-7细胞对TAM耐药的形成中提供了非雌激素途径的生长信号.

  • SB939诱导乳腺癌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李媛媛;张斌;张月;冯炜红;赵洪猛;曹旭晨

    目的 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SB939对乳腺癌细胞株T47D和MDA-MB-231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SB939处理细胞后,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对细胞增殖影响;碘化丙锭(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变化;膜联蛋白V(Annexin V)/PI 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等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CR)检测p21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 mRNA水平.结果 SB939 明显抑制上述两种细胞增殖,24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721±0.320)、(5.647±0.470)μmol/L;1 μmol/L药物作用细胞24h,G2/M期比例增加,分别为(21.20±1.90)%、(28.35±2.25)%,凋亡细胞比例增加,分别为(37.60±1.34)%、(34.40±1.7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RP剪切明显增加,bax、p21表达增多,B淋巴细胞/白血病-2(bcl-2)、cdc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表达减少;p21 mRNA水平增加,Cyclin B1 mRNA水平减少.结论 SB939在体外条件下能够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促进细胞凋亡,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 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单克隆抗体m590抑制乳腺癌细胞增生和迁移

    作者:符晓阳;陈超;潘华雄;黄韬;章美云;郑鸿

    目的 探讨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IR)抗体,m590,抑制乳腺癌细胞增生、迁移及其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免疫印迹法、免疫荧光细胞染色及其他试验检测m590 对MCF-7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 87%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表达IGF-IR;m590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诱导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以及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和细胞骨架黏合班蛋白(Vinculin)在细胞内的分布,使细胞增生、迁移和黏附分别降低至58%、56%和55%,并促进细胞凋亡;M590 与赫赛汀联用抑制IGF-I诱导的ERK和 Akt 磷酸化,使细胞增生降低 76%.结论 m590 是一个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增生、迁移和黏附的抗IGF-IR抗体.

  • 微小RNA-518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

    作者:徐丽平;李佳;沈雷;房林

    目的 观察miR-518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运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乳腺癌及正常组织中miR-518b的表达量,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异常表达与各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并运用噻唑蓝(MTT)比色法了解其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凋亡,Transwell 实验观察其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miR-518b表达水平为2.751 585±5.856 351,正常组织中为7.334841±9.843 424,癌组织中miR-518b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1).miR-518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异常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与病理分期、肿瘤大小、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无明显相关性.在48h浓度为150 nmol/L时,miR-518b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率为59.9%.与空对照组和负对照组比较,G0/G1期细胞未见明显增多(75.52±1.78)%,S期无明显减少(9.52±0.91)%,早期凋亡细胞比例未见明显升高(2.60±0.06)%(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随着miR-518 bmimics浓度的增加,穿出小室膜肿瘤细胞大致呈递减趋势,并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1).结论 miR-518b在乳腺癌患者中异常表达,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miR-518b对乳腺癌细胞株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担任着抑癌基因的角色.

  • 分化和DNA结合抑制因子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活性及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川;洪天姿;张捷;郭雯珲;傅芳萌;卢辉山

    目的 观察分化和DNA结合抑制因子1(Id1)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以及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正义、反义Id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以及空载体分别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株,经潮霉素筛选获得稳定细胞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Id1 mRNA及Id1蛋白、VEGF蛋白表达;细胞计数、噻唑蓝(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浓度.结果 与空载体转染细胞比较,转染正义Id1载体的MCF-7细胞中Id1 mRNA和Id1蛋白、VEGF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细胞生长加速(P<0.05);而反义Id1载体转染组细胞Id1、VEGF表达下降,细胞增殖速度降低(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正义Id1转染组增殖期细胞(S+G2+M)比例为(48.45 ±2.97)%,空载体组为(32.40±0.49)%,反义Id1组为(23.08±1.56)%,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26±1.28)%、(7.42±1.04)%和(11.83 ±1.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义Id1转染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浓度较空载体组显著增高(P<0.01),反义Id1组VEGF分泌量则较空载体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Id1基因与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调控及VEGF分泌能力相关.

  • 乳腺癌无转移、微转移和宏转移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的变化

    作者:周才明;音正浪;谭靖军

    目的 观察乳腺癌无转移、微转移和宏转移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DC)的变化.方法 对53例乳腺癌患者580枚腋窝淋巴结中常规病理诊断阴性的淋巴结共477枚进行重新切片,以组织特异性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CK-19)单克隆抗体为一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有无微转移病灶,根据检测结果将淋巴结标本分为无转移、微转移和宏转移3组.分别以S-100、CDla和CD83单克降抗体为一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无转移、微转移和宏转移淋巴结中DC的数量.结果 477枚常规病理诊断阴性的淋巴结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36枚淋巴结存在微转移.S-100阳性DC的数量在无转移、微转移和宏转移淋巴结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无转移组大于微转移组和宏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a阳性DC的数量在无转移、微转移和宏转移淋巴结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3阳性DC的数量在无转移、微转移和宏转移淋巴结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微转移组大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癌转移到区域淋巴结后,淋巴结内DC的总体数量减少,局部免疫功能下降.但在淋巴结微转移阶段,成熟DC的数量相对增多,可能局部免疫功能下降还不明显.

  • 动物实验平台在医学科研中的标准化管理

    作者:王雪梅;侯月梅

    近10年,我国实验动物运行管理水平发展较快.在硬件建设方面,各机构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实验动物设备达到了国际水平,但软件建设即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动物实验平台有技术人员、检验设备、财力投入和检验信息等,如何将以上的资源有效整合利用是实验平台管理工作的核心[1].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