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保国锋;崔志明;李卫东;徐冠华;孙郁雨;王玲玲

    目的 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器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选用30具腰椎脊柱功能单元标本,分为对照组、融合器固定组、髓核半切组、髓核半切螺钉固定组和髓核半切融合器固定组,进行6个自由度的脊柱成角运动范围测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融合器固定组在除后伸时的其他5个自由度的脊柱成角运动范围(R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髓核半切术后,融合器固定组在6个自由度的ROM均小于髓核半切组(P<0.01),与螺钉固定组比较,在除前屈、后伸的4个自由度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突关节融合器植入后可以增加生理状态和髓核半切后脊柱功能单元的动态稳定性.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血管生成素-1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菁玲;徐盈斌;唐锦明;舒斌;薛亮;谢举临;祁少海;刘旭盛

    目的 观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SD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按自身对照的方法将创面随机分为GM-CSF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取伤后1、3、7、14、21 d创面皮肤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析Ang-1的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创面Ang-1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CD31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创面Ang-1的mRNA表达量于伤后1、3d呈下降趋势,实验组(1.44±0.20、0.30 ±0.17)低于对照组(2.36±0.18、1.34±0.24) (P <0.05);之后其表达量逐渐升高,伤后7、14、21 d实验组(4.52±0.21、8.47±0.14、7.52±0.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71±0.12、3.69±0.24、3.07±0.17)(P<0.05).实验组创面Ang-1的蛋白表达量于伤后1、3d可见显著下降(0.491±0.055、0.181±0.025),与对照组(0.735±0.080、0.436±0.071)比较明显降低(P<0.05);之后其表达量持续升高,至伤后14 d达峰值,实验组(0.821±0.060、1.257±0.225、1.126±0.131)较对照组(0.701±0.078、0.825±0.072、0.733±0.073)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创面于伤后第3天起见较多CD31阳性血管并逐渐增多,MVD值在伤后3、7、14、21 d(9.5±1.8、23.4±2.9、38.4±3.1、24.6±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0±1.9、10.5±2.0、22.9±2.7、15.1±2.6,P<0.05).结论 GM-CSF降低Ang-1在烧伤创面愈合早期的表达,有利于创面血管新生;促进Ang-1在愈合中、后期表达,利于创面血管成熟,加快创面愈合.

  • 白细胞介素-17在糖尿病大鼠肾脏表达及其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关系

    作者:於文丽;李晓宁;吴小燕;王行环;刘同族;丁国华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7 (IL-17)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表达,探讨其参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机制.方法 55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择35只以50 mg/kg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剩余20只为正常对照组.于2、4周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尿中IL-17.4周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IL-17、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2周末血、尿中IL-17水平分别为(11.51 ±5.62)、(79.21±14.53)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7±3.35)、(6.75±1.13) ng/L,P<0.01],4周末升高更明显;IL-17在正常对照组肾组织无表达,仅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管和肾间质中高表达.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IL-17表达与尿中IL-17(r =0.715,P<0.05)及肾组织中α-SMA(r =0.708,P<0.05)、NF-κBp65(r=0.638,P<0.01)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IL-17参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可能机制为促进α-SMA表达增加.

  • 白细胞介素-32在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育斌;赵运海;严若华;刘智明

    目的 观察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模型组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对照组大鼠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而不结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术后第3、7、14、28天大鼠血清中IL-32的水平,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认知功能;术后第28天处死大鼠,取脑组织HE染色后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的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32表达.结果 术后第3、7、14、28天大鼠血清中IL-32水平,模型组分别为(93.44 ±25.53)、(121.69 ±23.14)、(171.69±21.65)和(121.66±23.24) ng/L,对照组分别为(51.69±12.16)、(54.29±11.12)、(55.19 ±10.08)和(54.79±11.18) ng/L,模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潜伏期,模型组比对照组明显延长[(14.88 ±4.23)比(7.15±1.31)s,P<0.05],空间探索实验,模型组较对照组穿越目标次数明显减少[(6.0±1.2)比(8.0±1.5),P<0.05];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可见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目减少、排列紊乱,神经细胞核深染、固缩,并可见大量不规则形胶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阳性面积率高于对照组[(0.4447 ±0.0555)%比(0.1175 ±0.0114)%,P<0.05].结论 IL-32在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高表达且水平与认知损伤的程度相关,其机制可能与其触发炎性反应有关.

  • 低能激光照射对大鼠梗死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作者:杨继涛;法宪恩;周玉阳;黄真锋;张正升;吕瑞涛;朱方涛

    目的 探讨低能激光照射(LLLI)对大鼠梗死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SD大鼠120只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治疗组.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3周后进行LLLI,处理后各时间点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分别检测SOD活性和MDA含量,并做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LLLI 后1h至48 h,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48 h时达高[(0.94±0.47) U/mg蛋白比(0.92± 0.25) U/mg蛋白,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48 h达低[(0.48±0.20) nmol/mg蛋白比(0.52±0.25) nmol/mg蛋白,P<0.05];72 h和1周时对照组和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LI可以显著增加大鼠梗死心肌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分化与鉴定

    作者:宋平;蔡强;陈谦学;黄书岚;邓钢;易伟;陈治标;郭振涛;吴立权

    目的 建立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方法 分离新生24 h内SD大鼠海马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采用含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无血清条件进行培养,1周后传代.结果 培养48~ 72 h,细胞聚集悬浮生长,形成典型的神经球,呈神经干细胞巢蛋白(Nestin)阳性表达,并能在体外传代连续形成克隆,原代和传代的NSC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1~2 d后神经球即开始贴壁分化生长,第7天分别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表达.结论 新生大鼠海马中存在NSC,分离培养时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分化潜能.

  • 微小RNA-26b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行为的影响

    作者:郭泽雄;潘一峰;苏泽轩

    目的 观察上调微小RNA(miRNA,miR)-26b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miR-26b在5种前列腺癌细胞株和良性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将miR-26b模拟物和阴性对照miRNA分别转染至miR-26b表达低的LNCaP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miR-26b表达对LNCaP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凋亡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与良性前列腺组织比较,miR-26b在5种前列腺癌细胞株中均呈低表达,以LNCaP细胞株(0.214±0.019)为明显.同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miR-26b的LNCaP细胞miR-26b表达(65.597±11.426)增强310倍,其迁移细胞数[(29±3)个]和细胞穿膜数[(30±2)个]均较对照组的(158±16)个和(147±15)个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则变化不明显.结论 miR-26b在前列腺癌细胞株低表达,上调前列腺癌细胞miR-26b的表达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 5-氟尿嘧啶和顺铂对肿瘤细胞的协同效应

    作者:朱丽娟;王爱华;刘杨;贾丽棉

    目的 观察5-氟尿嘧啶(5-Fu)和顺铂(CP)联合使用对肿瘤细胞是否具有协同抗增殖的作用.方法 利用蛋白组织学分析,包括双向凝胶电泳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来探索5-Fu或/和CP治疗后与抗增殖相关的蛋白.结果 5-Fu处理后有25种蛋白上调节和16种蛋白下调,CP处理后有20种蛋白上调和11种蛋白下调.5-Fu和CP联合使用的佳浓度为5-Fu:0.5 μmol/L和CP:1.0 μmol/L,两者联合使用72 h后出现协同效应,其协同效应是通过调节膜凋亡受体通路和线粒体凋亡通路而实现的,同时联合使用2种药物后宫颈癌细胞凋亡的敏感性提高.结论 5-Fu和CP联合使用可通过协同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

  • 哌立福辛通过下调M2型丙酮酸激酶抑制胃癌细胞MGC803增殖

    作者:梁松;杨力;徐皓;徐泽宽

    目的 探讨哌立福辛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哌立福辛(0、2.5、5.0、7.5、10.0、12.5、15.0 μmol/L)处理胃癌MGC803细胞,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实验检测胃癌MGC803细胞克隆形成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MGC803细胞中M2型丙酮酸激酶(pKM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比较,PKM2在胃癌细胞株中高表达;转染胃癌MGC803细胞PKM2小干扰RNA(siRNA,100 nmol/L)5d后,PKM2 siRNA转染组细胞集落形成数为(21.00±1.34)个,与空白对照组[(75.00 ±2.13)个]和阴性对照组[(63.00±1.47)个]比较,集落形成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哌立福辛明显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存活率并且与转染PKM2 siRNA联合作用后明显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P<0.01);哌立福辛作用胃癌MGC803细胞后PKM2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且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结论 哌立福辛通过下调PKM2表达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

  • 吡咯喹啉醌对软骨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及膜电位的影响

    作者:李皓桓;叶恒;彭文飞

    目的 观察吡咯喹啉醌(PQQ)对软骨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及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用白细胞介素(IL)-1β 10 μg/L刺激软骨细胞,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PQQ(0、1、10、100、1000、10 000 nmol/L)共同处理24 h后观察线粒体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JC-1荧光探针标记线粒体,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经IL-1β作用后,软骨细胞线粒体截面面积、截面周长和直径[(90.28±27.28) μm2、(70.47±22.88) μm、(16.83±1.13) μm]均较正常对照[(50.26±24.35) μm2、(35.28±16.67) μm、(12.16±1.51) μm]增加,线粒体出现肿胀受损表现.100 nrmol/L PQQ可拮抗IL-1β的损害作用[(74.79 ±21.54) μm2、(55.43±21.56) μm、(15.03 ±0.69) μm];10 000 nmol/L PQQ拮抗作用减弱[(89.16±28.56) μm2、(67.39±21.77) μm、(16.51±1.51) μm];CCP阳性对照组及A~F组橘红色线粒体荧光百分率(%)分别为(1.1±3.3、88.4±4.1、20.6 ±2.8、26.4±3.8、34.7±3.6、57.8±4.4、31.4±3.8、16.5 ±3.2),PQQ 浓度在1、10、100、1000 nmol/L时橘红色线粒体荧光百分率较IL-1β组均明显升高(P<0.05);PQQ 浓度为100 nmol/L时橘红色线粒体荧光百分率高;PQQ浓度为10 000 nmol/L时对线粒体膜电位表现抑制作用.结论 PQQ对软骨细胞线粒体的结构及膜电位具有保护作用.

  • CC趋化因子受体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的影响

    作者:陈钢;刘相燕;王洲;刘凡英

    目的 观察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 临床收集行肺癌完全切除加系统淋巴结清扫的55例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淋巴结组织及正常肺组织标本.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CR7及VEGF-C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CR7及VEGF-C蛋白的表达.应用x2检验比较CCR7及VEGF-C表达差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肺癌组织中有39例(70.9%) CCR7 mRNA及32例(58.2%) VEGF-C mRNA表达阳性,有38例(69.1%) CCR7蛋白及29例(52.7%) VEGF-C蛋白表达阳性,且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33例有转移的淋巴结中CCR7、VEGF-C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8%、66.7%,分别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淋巴结(27.3%、18.2%,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癌组织中CCR7 mRNA的阳性表达[比值比(OR)=10.275,P<0.01]及VEGF-C mRNA的阳性表达(OR=5.550,P<0.05)是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CR7及VEGF-C在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均明显增高,并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CR7及VEGF-C的表达可能促进了NSCLC淋巴结转移.

  • 短发夹RNA靶向沉默叉头框蛋白Q1基因对膀胱癌上皮间质转化的逆转作用

    作者:朱智能;朱朝辉;庞自力;兰东阳;王海鹏

    目的 观察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Q1(FOXQl)基因沉默对膀胱癌T24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逆转,探讨其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针对FOXQ1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Lipofactamine 2000介导FOXQ1干扰质粒转染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转染48 h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FOXQ1、上皮间质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改变;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体外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噻唑蓝(MTT)比色法和吖啶橙/溴乙锭(AO/EB)荧光染色法检测shRNA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结果 与转染NC-shRNA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FOXQ1-shRNA 48 h后的T24细胞,FOXQ1和间质标记基因N-Cadherin、Vimentin的mRNA或蛋白表达下降,而上皮标记基因E-cadherin的mRNA或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转染后的T24细胞形态向正常上皮细胞转化,体外迁移能力与侵袭力下降[(15.4±1.4)%比(76.5±1.1)%,P<0.05];细胞增殖明显抑制(57.8%比82.7%,P<0.05),同时细胞凋亡率增加(37.6%比14.2%,P<0.05).结论 靶向沉默FOXQ1基因可以逆转肿瘤细胞的间质表型向正常上皮表型转化,抑制癌细胞迁移和侵袭,降低肿瘤转移潜能.

  • 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纤维化小鼠肺泡灌洗细胞核因子κB动态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卫青;朱敏;秦秉玉;张晓晔

    目的 观察在博莱霉素(BLM)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IPF)病理过程中,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肺泡灌洗细胞核因子κB(NF-κB)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7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3组,BLM组25只气管注射BLM 5 mg/kg,NAC组25只于注射BLM前5d开始每天给予NAC250 mg/kg直至取材,对照组25只气管注射生理盐水,于1、3、7、14、28 d处死,右肺行支气管肺泡灌洗3次,灌洗细胞测p65及其mRNA的表达;左肺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 在实验7、14、28 d,BLM组肺组织病理可见大片实变及胶原沉积,而NAC组明显减轻;在气管内灌入BLM后1d,BLM组p65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3.45±3.60、42.24±2.59,NAC组p65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1.43±2.86、25.21±3.03,肺泡灌洗细胞核p65蛋白表达与细胞质p65 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随着病程的进展表达强度减弱,3组小鼠NF-κB p65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NAC组NF-κB p65的表达低于BLM组(P<0.05).结论 在BLM致肺间质纤维化的早期病理过程中,支气管肺泡灌洗细胞NF-κB的表达明显增强,NAC可能通过抑制NF-κBp65 mRNA转录,减少NF-κB p65蛋白的表达,进而减轻BLM所致的肺纤维化程度.

  • Notch信号通路激活/抑制对表皮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作者:杨荣华;谢举临;舒斌;张利军;施彦;祁少海

    目的 观察Notch信号通路激活或抑制对表皮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并纯化大鼠表皮干细胞,分组加入Notch信号激活剂Jagged1/FC蛋白(1000 μg/L)和抑制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16 μmol/L),空白对照加磷酸盐缓冲液(PBS),共培养48 h后,通过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克隆计数、噻唑蓝(MTT)法检测吸光度(A)值,比较各组表皮干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细胞组化法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β1整合素(CD29)及角蛋白CK19、CK10的阳性细胞百分比,比较各组表皮干细胞的分化.结果 3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分组培养第5天,Jagged1/FC组贴壁细胞的克隆计数为(45.7±3.8)个,显著高于DAPT组[(16.9±2.1)个]及对照组[(33.4±3.1)个,P<0.05];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Jagged1/FC组明显高于对照组,DAPT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Jagged1/FC组的β1整合素表达率(96.42±2.57)%显著高于DAPT组[(72.58±3.87)%]及阴性对照组[(8 8.75±3.14)%,P<0.05].免疫组织化学CK19阳性细胞百分比Jagged1/FC组明显高于对照组,DAPT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K10阳性细胞百分比Jagged1/FC组明显低于对照组,DAPT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激活Notch信号通路能促进表皮干细胞增殖并维持低分化状态,而抑制Notch信号通路能促进表皮干细胞向表皮细胞分化.

  • 悬浮搅拌法培养和扩增诱导多能干细胞

    作者:俞悦;游伟;王学浩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搅拌培养法,大量培养、快速扩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方法 采用搅拌式细胞培养器悬浮培养iPSCs,每4d为1个周期,第4天检测细胞聚集球的直径;经8次传代后,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和细胞数量,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多能性标志物Oct4、Nanog和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 mRNA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Oct4蛋白表达,组织染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 搅拌式培养iPSCs,细胞倍增时间为(20.82±1.27)h;培养1d后,细胞形成微小聚集球,经1个周期4d的培养,细胞球直径达到大(184.1±7.2)μm,经传代8次,可以扩增到起始细胞数量的1014倍;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这些iPSCs仍然高表达多能性标记.结论 这种新方法能够快速、大量扩增iPSCs,并且这样培养的iPSCs能够保持其多能性.

  • 肝癌缺失基因-1和黏着斑激酶基因对肿瘤OVCAR-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任芳;史惠蓉;刘惠娜;张瑞涛

    目的 观察肝癌缺失基因-1(DLC-1)和黏着斑激酶(FAK)对肿瘤OVCAR-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DLC-1表达载体、FAK特异性小发卡RNA(shRNA)载体和FAK-shRNA联合DLC-1表达载体,分别转染OVCAR-3细胞,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VCAR-3细胞中DLC-1和p-FAK(Y397)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p-ERK1/2)的表达.结果 DLC-1表达增加或/和FAK基因沉默后,OVCAR-3细胞增殖显著受抑(0.737±0.094,P<0.05)、凋亡明显增加(15.21±1.05)% (P<0.05),p-ERK1/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151±0.010,P<0.05).结论 DLC1可能通过调节FAK及其下游的ERK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 丝裂霉素C预处理供体脾细胞和器官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

    作者:邓素雄;刘龙山;王峰;王道虎;袁小鹏;曾文涛;王长希;何晓顺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MMC)体外预处理供体脾细胞和器官的联合方案延长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MMC体外处理供体脾细胞后输注给受体,并用MMC灌注供体心脏.结果 经供体脾细胞输注联合器官预处理,小鼠移植物存活从7.0d延至28.5 d.脾细胞输注或联合方案可使脾脏CD4+ CD25 +/CD4+比例从15.0%降至7.4%、8.6%,CD4+ Foxp3 +/CD4+ 比例从15.5%升至18.2%、18.6%.供体脾细胞经MMC处理后细胞凋亡从15.5%增至23.2%.结论 静脉输注MMC处理的供体脾细胞或联合供体器官预处理,可明显延长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MMC可能通过供体细胞凋亡诱导调节性T细胞而发挥作用.

  • 5-氟尿嘧啶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

    作者:李昊;马欣;谢锋

    目的 探讨5-氟尿嘧啶(5-Fu)与得宝松联合应用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 选用12只新西兰标准大白兔的24只耳朵,每个腹面做深达软骨膜,长为5 mm的正方形创面5个,共120个瘢痕模型,每组8只耳朵40个瘢痕模型分别采用5-Fu与得宝松联合注射、得宝松单独注射和生理盐水注射对照(5-Fu浓度4 g/L,得宝松0.1ml等量注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瘢痕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5-Fu与得宝松联合应用、得宝松单独治疗和对照瘢痕疙瘩组织中PCNA的累计吸光度(A)值分别为116.00±13.84、161.00±14.78、211.00±18.88,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23.82,P<0.05).结论 5-Fu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瘢痕疙瘩具有良好的疗效.

  • 酒精性与正常股骨头骨组织中微小RNA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作者:杨玉宝;刘省臣;宋扬;高忠礼;李林;阚金庆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在酒精缺血坏死性与正常股骨头骨组织的表达变化,探讨miRNA基因在两者中的变化关系.方法 分别对5例酒精性股骨头与5例正常股骨头骨组织进行miRNA基因芯片检测,可见有上调基因has-miR-29a-st和下调基因has-miR-486-5p-st,分别对上调和下调基因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 miRNA基因芯片共检测酒精缺血坏死性与正常股骨头骨组织400条基因,对明显上调has-miR-29a-st和下调has-miR-486-5p-st基因片段行RT-PCR检测,正常股骨头和酒精坏死性股骨头上调基因的2-△△Ct平均值为1.06±0.09和1.93±1.12,下调基因的2-△△Ct平均值为1.88±25.37和1.70 ±0.98(变化>2倍且P<0.05).结论 酒精缺血坏死性与正常股骨头骨组织存在明显miRNA变化,其可能在股骨头坏死发生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王光达;张祚福;曹春妮;齐晓军;林春华

    目的 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探讨ACL的生物力学作用.方法 建立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1150 N的轴向压力和100 N胫骨前向力,对膝关节进行以下2个方面生物力学分析:具有完整ACL的膝关节、切除ACL的膝关节.结果 ACL完整时,胫骨水平前向移位4.5 mm,ACL承受全部前向负荷的78%,轴向负荷的57%由膝关节外侧间室承载.切断ACL后,胫骨水平前向位移增至16.5 mm,轴向负荷70%由内侧间室承载,半月板及关节软骨应力增大.结论 ACL为限制胫骨前移的首要的结构,ACL切除后,膝关节明显不稳定,因此在ACL损伤后要及时修复以恢复膝关节正常的功能.

  • 酸性复灌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孙忠东;宋玉娥;景丽;郑建伟

    目的 观察酸性HEPES-KH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内质网应激(ERS)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正常对照组(C),仅灌注pH 7.4 HEPES-KH液180 min;缺血/再灌组(I/R,n=8),pH 7.4 HEPES-KH液灌流20 min后缺血60 min,用pH 7.4 HEPES-KH液恢复灌注100 min;酸性复灌液组(E,n=8),pH7.4HEPES-KH液灌流20 min后缺血60 min,pH6.8和pH 7.1 HEPES-KH液依次灌注5 min,后恢复pH 7.4 HEPES-KH液灌注90 min.以肌钙蛋白I(cTnI)浓度、心肌细胞凋亡、钙网蛋白(CRT)mRNA表达、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2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表达为检测指标.结果 与C组(1.3±0.4、3.7±1.1、0.48 ±0.04、0.12 ±0.02、0.08 ±0.01)比较,I/R组和E组在cTnI浓度(12.5±3.2、6.7±1.7)、心肌细胞凋亡率[(27.9±5.3)%]、(18.0±3.9)%]、CRT mRNA(1.03±0.06、0.79 ±0.05)、Caspase-12 (0.35 ±0.05、0.24±0.03)和CHOP(0.19 ±0.04、0.13 ±0.0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E组与I/R组比较,各检测指标均降低(P<0.01).结论 再灌注初短暂酸性梯度复灌液可调控ERS反应程度,抑制I/R导致的过度ERS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 乳香活性提取物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谢松涛;白晓智;胡晓龙;石继红;朱雄翔;汤朝武;胡大海

    目的 观察乳香活性提取物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FB)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人正常FB,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乳香活性提取物不同浓度组(5×10-4、5×10-3、5×10-2、5×10-1g/L),含0.25%新生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为对照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乳香活性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FB增殖作用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乳香活性提取物适浓度培养条件下FB的细胞周期变化以及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乳香活性提取物在5×10-3、5×10-2 g/L浓度范围,可显著促进FB增殖,测得吸光度(A)值分别为0.312±0.035、0.366±0.051,与对照组(0.257±0.0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7、3.89,P<0.01),其中在5×10-2 g/L浓度时测得A值高,促增殖作用为显著,为乳香活性提取物促进FB增殖的适浓度.此浓度条件下乳香活性提取物可明显促进FB通过G1/S及S/G2期限制点,S期(18.30±3.44)及G2/M (9.60±1.26)期细胞与对照组(10.60±1.72、5.30 ±0.68)比较明显增多,G0/G1期细胞(71.80±3.92)与对照组(83.60±6.85)比较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14.44、8.97、3.52,P<0.05).5×10-2 g/L乳香活性提取物组与对照组比较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上调分别为2.416±0.247比1.000±0.081和4.681±0.126比1.000±0.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15.31,P<0.01).结论 乳香活性提取物能显著促进FB增殖,加快 FB 周期进程,同时可上调Ⅰ、Ⅲ型胶原 mRNA 的表达,可能与乳香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有关.

  • 不同修复方式对失神经骨骼肌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作者:柳明忠;吴珊鹏;张文明;黄灿阳

    目的 检测骨骼肌组织学的变化,探讨不同修复方式对失神经骨骼肌的影响.方法 将32只普通级SD大鼠左上肢肌皮神经切断,随机分成2组,非神经寄养组(16只);神经寄养组(16只),将胸内侧神经分支的近端移位于寄养组肌皮神经的远端,6周后对两组大鼠行二期神经修复.分别于修复术后6、12周测量两组大鼠双上肢肌肉湿重和肌纤维横截面积,比较各项指标的恢复率.结果 神经修复术后6、12周神经寄养组的肌肉湿重恢复率[(75.18±1.67)%、(86.41±1.53)%]和肌纤维截面积恢复率[(56.14±1.64)%、(74.83±3.54)%]均高于非神经寄养组[(48.32±2.55)%、(50.23±1.52)%和(40.32±1.54)%、(52.26±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寄养可使肌肉保持良好状态,有利于二期神经修复.

  • 肾上腺髓质素对肾肿瘤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王东彬;黎玮;杨书文;瞿长宝;乔娜;蔡文清

    目的 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DM)对肾肿瘤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 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肾肿瘤细胞分为对照组、ADM组、ADM受体短发卡RNA(shRNA)组,每组又设置24、48、72h 3个时间梯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总蛋白中PI3K、Akt的表达.结果 PI3K在对照组、ADM组、ADM受体shRNA组表达分别为24 h:0.7987±0.0370、0.9342±0.0431、0.7399 ±0.0530;48 h:0.7928±0.0460、1.0328±0.0495、0.7885±0.0614;72 h:0.7986±0.0629、1.3503±0.0503、0.8032±0.0593.Akt在对照组、ADM组、ADM受体shRNA组表达分别为24 h:0.7461±0.0531、0.8365±0.0671、0.7423±0.0748;48 h:0.7411±0.0776、0.9729±0.0593、0.7462±0.0751; 72 h:0.7504±0.0724、1.0530±0.0432、0.7372±0.0715.PI3K/Akt在ADM组的表达均高于同时段对照组和ADM受体shRNA组的表达(P<0.05).结论 ADM通过其特异性受体激活肾肿瘤细胞中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

  • 肺癌细胞病理学样本组织学分类及分子病理学检测

    作者:徐海苗;程晔;孙文勇

    目的 探讨肺癌在细胞病理学样本组织学分类及分子学检测解决方案.方法 120例肺癌细胞学样本在常规涂片做出定性诊断并部分予以组织学分类后,结合细胞蜡块切片进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p63、E-钙黏蛋白(E-cad)、细胞角蛋白(CK5/6)、上皮膜抗原(EMA)、突触素(Syn)、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嗜铬素A(CgA)、视网膜钙蛋白(CR)等8项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再分类并对两者进行比较;部分腺癌病例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检测.结果 常规涂片肺癌组织学总体分型率及非小细胞癌的分型率均显著低于细胞蜡块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基础上的分型率(39.2%比88.3%;29.7%比85.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359、72.098,P<0.01);EGFR突变检测94.7% (36/38)成功.结论 肺癌细胞学样本应在常规涂片、细胞蜡块切片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再进行组织学分类;细胞蜡块提供了细胞学样本分子病理学检测的有效平台.

  • 人Importin 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傅文学;江和;熊建军;许晓源;郎斌

    目的 克隆人Importin 8(IPO8)基因,观察IPO8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真核表达载体融合蛋白在宫颈癌细胞HeLa内的表达和定位.方法 以HeLa细胞总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全长IPO8编码序列,经Hind Ⅲ和Xba Ⅰ双酶切后,插入GFP质粒pEGFP-C1,构建pEGFP-IPO8重组表达载体.瞬时转染重组质粒入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pEGFP-IPO8在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经PCR扩增的IPO8编码序列完全正确,酶切显示重组质粒pEGFP-IPO8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显示融合蛋白GFP-IPO8主要在细胞核内分布.结论 成功克隆IPO8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证实GFP-IPO8蛋白主要定位于HeLa细胞核.

  • 串珠素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关系

    作者:刘伟良;褚言琛;刘伟莉;王进;李东梅;邹云雯

    目的 观察串珠素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关系.方法 建立模型,取大鼠瘢痕组织,行原代及传代培养.慢病毒干扰串珠素表达后,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Western blot和噻唑蓝(MTT)法分别检测串珠素表达和细胞增殖率的变化.结果 慢病毒感染后成纤维细胞串珠素mRNA表达降低(75.1±1.1)%,串珠素和bFGF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低血清培养条件下,串珠素干扰组细胞增殖率比对照组下降(40.6±3.1)%.加入1 μg/L bFGF后,串珠素干扰组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成纤维细胞串珠素表达下调后,bFGF表达亦减少,细胞增殖率下降并对bFGF的反应性降低.

  • 乙醇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肽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荆凯;李辰成;王义生;左松;李月白

    目的 观察在乙醇作用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中神经肽受体及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获得hB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后传至第3代,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加入浓度为0.09 mol/L乙醇,对照组正常培养.培养11d后,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析两组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CGRPR)、成骨转录因子(Runx2)及凋亡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白血病-2(bcl-2)、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CGRPR、Runx2、bcl-2 mRNA表达较对照组降低,CGRPR(1.90E-01±4.12E-02比3.27E-01±8.24E-02,t=6.66,P<0.05)、Runx2(1.28E-01±3.18E-02比2.50E-01±5.33E-02,t=8.80,P< 0.05)、bcl-2(1.65E-01±3.98E-02比2.95E-01±6.78E-02,t=7.35,P<0.05),Caspase-3 mRNA与PPAR-γ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高,Caspase-3(5.27E-01±1.26E-01比3.17E-01±7.46E-02,t =6.39,P<0.05)、PPAR-γ(2.90E-01±6.74E-02比1.15E-01±3.36E-02,t=10.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醇能够上调hBMSCs中凋亡基因、成脂基因表达,下调神经肽因子、抗凋亡基因、成骨基因表达,导致细胞凋亡、成脂分化,抑制成骨分化.

  • 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小干扰RNA对顺铂抑制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影响

    作者:孙淼淼;于庆凯;马怡晖;陈奎生;张明智

    目的 构建pSilencer 3.1-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k1)小干扰RNA(siRNA)重组载体,观察其对顺铂抑制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影响.方法 根据Chk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条Chk1 siRNA片段,构建3个pSilencer 3.1-Chk1 siRNA重组载体,转染人食管鳞癌EC9706,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Chk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Chk1蛋白的表达,选择抑制Chk1表达强的pSilencer 3.1-Chk1 siRNA转染EC9706 24 h后,再应用浓度为10 μmol/L的顺铂处理EC9706细胞12 h,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同时设顺铂单独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结果 pSilencer 3.1-Chk1 siRNA转染食管癌EC9706细胞,人食管癌EC9706细胞中Chk1 mRNA及蛋白(siRNA1:1.828±0.077,siRNA2:1.801±0.072,siRNA3:1.833±0.079,未处理的EC9706细胞2.793±0.086,对照siRNA组2.724±0.084)的表达均减弱,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增强顺铂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Chk1 siRNA+顺铂组、顺铂组及正常对照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4.67±0.54)%、(13.56±0.28)%及(1.93±0.12)%]及对细胞凋亡指数[Chk1 siRNA+顺铂组、顺铂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1.76±1.02)%、(19.97±1.23)%及(3.76±0.54)%]的诱导作用(P<0.05).结论 成功构建的pSilencer 3.1-Chk1 siRNA重组载体,其可能通过抑制Chk1基因的表达,增强顺铂抗肿瘤的敏感性.

  •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脑氧代谢影响及脑保护作用

    作者:周红梅;肖旺频;王奎荣;祝胜美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下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及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15例.A组麻醉诱导前给予0.5 μg/kg右美托咪定负荷量,后以0.5 μg/(kg·h)继续泵注维持至手术结束.B组给予0.9%氯化钠输注,其余同A组.分别在T1~T7时点留取桡动脉血和颈内静脉球部血行血气分析,并留血测定血浆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SjvO2、ERO2在T1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jvO2在T5时点分别为(71.7±6.2)%、(65.0±6.1)%,与A组比较,B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患者ERO2在T5时点分别为(27.9±7.2)%、(33.8±7.6)%,与A组比较,B组上升明显(P<0.05);与T1时点比较,两组患者血浆S-100β蛋白和NSE在T6、T7两个时点均明显升高(P<0.01),且A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在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CPB复温期的脑氧摄取率,避免复温期的脑氧供需失衡,并可减轻大脑的缺血性损伤,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 抑制葡萄糖调节蛋白78和葡萄糖调节蛋白94表达对胃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

    作者:张新晨;杨维良;徐华锋;王书;吴德全

    目的 观察利用psiSTRIKETM/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psiSTRIKETM/GRP94抑制人类胃癌细胞株SGC-7901 GRP78和GRt94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受控于人RNA聚合酶Ⅲ启动子U6的真核表达载体,采用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试剂进行共转染,将psiSTRIKETM/GRP78和psiSTRIKETM/GRP94同时导入胃癌细胞内,在转染前及转染后72 h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间接法免疫荧光技术检测GRP78和GRP94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并设立阴性对照组(只加入转染试剂)比较.设立3组:实验组(共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只加入转染试剂)及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处理),在转染72 h后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胃癌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细胞早期凋亡.结果 成功将psiSTRIKETM/GRP78和psiSTRIKETM/GRP94转染至SGC-7901 72 h后,与2个对照组比较,GRP78相对表达量为0.49,GRP94为0.40,与对照组比较的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结果显示:在转染后48 h及72 h,与2个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胃癌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转染后72 h,实验组具有21.98%的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显著增多,而阴性对照组(6.04%)与空白对照组(1.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外同时转染psiSTRIKETM/GRP78和psiSTRIKETM/GRP94 72 h后,胃癌细胞株SGC-7901 GRP78及GRP94表达明显降低.转染72 h后胃癌细胞活性明显受到抑制,细胞早期凋亡增多.

  •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5基因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欣;胡静雯;张治;邱满堂;徐磊;钱以淳;游庆军;尹荣;许林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5(GPC-5)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64例肺鳞癌组织及其对应的肺正常组织中的GPC-5基因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GPC-5在肺鳞癌组织芯片(包含75例鳞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GPC-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肺鳞癌组织中均较正常组织显著下降(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较无淋巴结转移组GPC-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29.0074±6.4013比11.4849±2.5066,P<0.05);病理分期ⅡA~B组的GPC-5 mRNA表达水平较ⅠA~B组表达显著下降(28.0566±3.8333比11.9384±6.6651,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GPC-5 mRNA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r=0.270,P<O.05).结论 GPC-5可能是1种新的抑癌基因,且与肺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 一种新型抗菌强化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

    作者:吴天一;许诺;易翔;王国栋;黄野;袁同洲

    目的 探讨新型强化型抗菌磷酸钙骨水泥(CPC)的机械及抗菌性能.方法 使用经过季铵盐基团改性的壳聚糖丝强化CPC骨水泥,通过涂板技术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抗菌效果;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及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其生物相容性;通过三点弯曲试验检测其力学性能.结果 通过激光共聚焦可见新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其细菌菌落比例为(0.10±0.09)%;三点弯曲试验表明经过壳聚糖丝改进后的机械性能[(17.3±4.5) MPa与(16.9±3.9)MPa]较之普通骨水泥有明显改善[(5.3±1.4)MPa];并且这样的改进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没有影响,其毒性试验显示新材料相容性比值为(97.5±3.3)%,细胞增殖实验3天吸光度值分别为0.237±0.025、0.503 ±0.015、0.726±0.032.结论 新型的季铵盐壳聚糖强化型骨水泥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及抗菌效果.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世东;王宇泽;曾令员;贺冬冬;王春芳;卫小春

    目的 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探讨SDF-1在软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50 μg/L SDF-1组、50 μg/L SDF-1+5 mg/L CXC趋化因子受体-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作用组、5 mg/L AMD3100处理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测定细胞周期观察各组软骨细胞增殖.同时将各组置于250 μmol/L过氧化氢条件下作用2h,锥虫蓝染色计数软骨细胞存活率;测定各组中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的活力;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软骨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的软骨细胞.结果 增殖实验中SDF-1组吸光度(A)值(0.504±0.024)均高于其他各组,且该组S+G2/M期细胞比例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凋亡方面,锥虫蓝拒染实验结果显示SDF-1组中细胞存活率高于其他3组(P<0.01):而 SDF-1 组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标记的细胞比例[(4.00±0.92)% 低 于其他各组(P <0.05);SDF-1组Caspase-3活力(40.03±2.56) nmolpNA/(h·mg)蛋白也较其他3组低(P<0.01):TUNEL实验中SDF-1组细胞核呈棕黄色的软骨细胞数低于其他各组(P<0.05).但各实验中SDF-1+ AMD3100组和AMD3100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F-1可促进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增殖,且在50 μg/L时软骨细胞增殖活性好,同时 SDF-1 在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凋亡条件下可保护软骨细胞免于凋亡.

  • 钙敏感受体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赵文;郑宝石;黄国雄;宋绍辉;覃家锦

    目的 观察钙敏感受体(CaSR)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行左肺切除手术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将27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n=9),对照组、手术组、手术+钙敏感受体阻滞剂Calhex231组.饲养35 d后,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CaSR mRNA的表达;透视电镜观察肺动脉线粒体超微结构;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统计各组大鼠内皮细胞凋亡率.结果 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CaSR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2-△△Ct表示,对照组为0.0003±0.0001,手术组为0.0071±0.0041,手术+Calhex231组为0.0011±0.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肺动脉线粒体膜肿胀,线粒体活力下降,肺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手术组比较,手术+ Calhex231组线粒体膜肿胀度减轻,活力有所恢复,肺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高肺血流量可引起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CaSR的活化,进而调控线粒体途径,诱发肺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引起肺动脉高压.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干扰提高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对放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作者:俞洋;宗祥云;冯建国;吴斌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干扰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意义.方法 应用RNA干扰技术,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251进行了VEGF mRNA干扰、辅以6Gy的放射剂量照射、化疗处理.在干扰前后用流式细胞技术、噻唑蓝(MTT)比色法及倒置显微镜观察等技术对U251细胞株的细胞周期、凋亡率、抑制率、细胞形态进行检测.结果 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在转染VEGF小干扰RNA(siRNA)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发现VEGF 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均数下调大于60%;流式细胞技术显示,U251转染VEGFsiRNA后细胞出现G0~G1阻滞,G2 +M期细胞数目减少,转染细胞出现不同程度凋亡;MTT比色法可见,转染前不同浓度的紫杉醇对U251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8 h半数抑制剂量(IC50)=28.1 g/L.干扰后,紫杉醇在不同浓度对U251细胞的抑制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IC50=0.02 g/L;集落形成抑制实验中,单药物组与单放疗组在克隆形成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251细胞转染VEGFsiRNA后,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集落形成,并对紫杉醇及放射治疗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细胞学形态变化观察发现,转染后实验组的细胞形态明显差于未转染组细胞.结论 VEGF基因干扰可以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能提高U251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脂质体紫杉醇在细胞实验中表现出较好的抑制肿瘤作用及对VEGF基因干扰和放疗的协同作用.

  • 肾损伤分子-1在热缺血损伤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树荣;焦保平;程颖;刘勋;刘永锋

    目的 测定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肾组织中肾损伤分子-1(KIM-1)表达,探讨其在反映肾脏热缺血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根据热缺血时间长短随机将大鼠分为对照组(热缺血0 min组)、热缺血15 min组、热缺血30 min组、热缺血45 min组和热缺血60 min组.再灌注8h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检测血清肌酐(Cr)值,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KIM-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胞质中KIM-1的含量.结果 随着热缺血时间的延长,肾小管肿胀、坏死程度加重,血清Cr值增高,由(32.1±5.7) μmol/L升高至(96.8±9.5) μmol/L,肾组织KIM-1表达增强,累积吸光度(IA)值由372±62升高至40 928±238.45 min热缺血时间内,肾组织KIM-1表达与Cr值呈正相关(r=0.91,P<0.05).结论 大鼠肾组织KIM-1随热缺血时间延长而表达增强,可联合病理学检查,从形态学和功能学两方面反映热缺血损伤对肾脏功能的影响程度.

  • 磁性金纳米基因载体的制备及结合DNA研究

    作者:孙念峰;徐伯栋;田爱玲;钟孝斌;胡三元;孟庆义;王瑞华;刘兆轩

    目的 制备1种高分子材料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磁性金纳米粒子作为新型基因载体,观察其表征及结合DNA的能力.方法 应用原位合成法合成稳定的复合磁性金纳米微粒(Au-MP-PEI),将适量FeCl3和FeSO4制备纳米磁颗粒(MP-CA)分散液,加入适量PEI溶液及氯金酸(Au-Cl4·3H2O)溶液沸腾制得Au-MP-PEI;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磁性金纳米粒形态,并检测该纳米粒的粒径及电位分析;采用原液及稀释1倍的纳米载体进行磁性金纳米载体-DNA的结合实验.结果 对PEI包敷的纳米磁颗粒(MP-PEI)做磷钨酸染色后电镜扫描可见每1个团聚体都有数个纳米颗粒构成,笼罩在薄薄一层灰黑色分子下,大小在90 nm左右,而在磁性金纳米颗粒电镜照片中磁颗粒表面可见较多黑色点状颗粒,此即为合成的胶体金.通过不同浓度的金磁纳米载体凝胶阻滞电泳证明磁性金纳米原液能将DNA完全结合.结论 成功制备粒径均一的磁性金纳米粒子作为新型基因载体,并且凝胶电泳实验证明该基因载体对DNA具有完全结合的能力.

  • 离体猪心冠状动脉内皮在机械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术后不同保存方法下的改变

    作者:张国瑜;张双林;董彦军;郑先杰;李帅;廖秋明

    目的 观察经机械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术(MCPR)后,猪离体心脏分别在按压及低温间断灌注保存24 h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改变.方法 健康瑞典家猪2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按压组、间断灌注保存组3组,每组8头.对照组直接取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血管环行器官浴槽实验;后两组均先行人工诱导室颤,用自动心脏按压器(Lucas)行MCPR,20 min后电击除颤,心脏血流稳定且恢复至除颤前水平后,按压组切取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血管环立即进行器官浴槽实验;间断灌注组切取心脏后在保存容器中进行低温间断灌注保存24 h,再切取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血管环进行器官浴槽实验.评价3组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EDR)的变化.结果 3组大内皮依赖性舒张(EDRmax)分别为(98.37 ±1.51)%、(95.50±1.07)%、(53.25±10.98)%(F=19.35,P<0.01);50%大舒张时P物质的浓度对数(pEC50)分别为6.50±0.33、6.40±0.23、5.79±0.33(F =5.05,P<0.05).与对照组及按压组比较,间断灌注组EDRm=与pEC50均降低(P<0.05),前两组间的EDRmax与pEC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Lucas行MCPR后短时间内对离体心脏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损伤不明显,间断灌注保存组心脏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有损伤,提示按压后长时间的保存对离体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较大.

  • 交感神经切除对骨内神经肽Y和红外热像图的影响

    作者:吴珊鹏;陈巧凤;柳明忠;黄灿阳;黄杰聪;黄立

    目的 观察股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对骨内高压部位神经肽Y(NPY)和红外热像图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制作成右胫骨上端骨内高压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实验组15只,实验组行右股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测量手术前、后两组骨内压、骨髓血中神经肽和红外热像图.结果 手术后对照组与实验组骨内压由(22.06±7.52) mm Hg(1 mm Hg =0.133 kPa)下降至(18.13 ±6.89) mm Hg(P<0.05),NPY由(15.32±7.63) ng/L下降至(14.26 ±8.23) ng/L(P >0.05),热像图呈现实验组术后膝前后侧温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后,NPY和局部温度下降,骨内压降低.

  •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在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诱导U25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邓钢;郭振涛;田道锋;刘宝辉;朱晓楠;冀保卫;易伟;吴立权;陈谦学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在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传代培养U25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及实验组,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分别将磷酸盐缓冲液(PBS)、PEGFP-N1质粒体、PEGFP-LRIG1质粒体转染入各组细胞,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体外生长活性,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法经流式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中STAT3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中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B淋巴细胞/白血病-2(bcl-2)、bax的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转染LRIG1,实验组细胞中LRIG1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实验组细胞增殖显著受抑,48 h抑制率为(45.12±0.68)%,72 h抑制率为(52.24±1.77)%,总凋亡率由(2.54±0.43)%增高至(22.51±2.12)% (P <0.05);RT-PCR检测显示实验组细胞中STAT3 mRNA表达明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细胞中STAT3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bcl-2表达明显降低,bax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LRIG1可促进U25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STAT3信号通路,进而抑制STAT3激活的抗凋亡途径.

  • 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成熟过程中微小RNA表达谱变化

    作者:周亚星;杨晓俊;徐泽宽;吴文溪

    目的 观察树突状细胞(DC)成熟过程中微小RNA (miRNA)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将大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用脂多糖(LPS)刺激,分别于0、12、24 h后提取总RNA,进行miRNA芯片杂交,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miRNA表达谱数据分析.结果 与未受LPS刺激的imDC比较,刺激12 h之后的DC有54种miRNA的表达出现显著改变,其中44种miRNA表达下调2倍以上,10种表达上调2倍以上;与未刺激的imDC比较,刺激24 h之后的DC有92种miRNA的表达出现显著改变,其中52种miRNA表达下调2倍以上,40种表达上调2倍以上.挑选不同时相表达变化显著的19个miRNA做靶基因预测,发现同时被3个miRNA作用的靶基因有4个(WEE1、CHKA、CDC37L1、RGD1359108).结论 DC的成熟过程中,miRNA表达谱出现显著变化,推测其中某些 miRNA 在DC成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阳离子通道阻断剂-钌红促进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糜宝国;关邯峰;吴巍;李勇;谭鹏;李锋

    目的 探讨阳离子通道阻断剂钌红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钌红处理Raw246.7后,50 μg/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6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TRAP+(核≥3)细胞的形成;TRAP试剂盒检测细胞中TRAP酶的活性;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破骨细胞特异性标志基因TRAP、组织蛋白酶K(CK)和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 mRNA表达量;RT-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 钌红促进RANKL诱导Raw246.7细胞形成TRAP阳性多核细胞,对照组TRAP吸光度(A)值为0.33±0.04,而钌红组TRAP A值为0.43±0.03;同时也上调了破骨细胞标志性基因TRAP、CK和MMP-9的mRNA表达以及RANK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各指标在两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钌红促进Raw246.7向破骨细胞分化,这一过程与钌红上调RANK表达有关,即与RANK-RANKL轴相关.

    关键词: 钌红 破骨细胞 分化
  • 针刺配合中西药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胡胜;竺永健;刘强;陈绪刚;黄前樟;张晓兵

    脑出血可直接造成脑组织损害、水肿、移位甚至脑积水等,可继发颅内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引起诸多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存和预后[1].目前,关于脑出血的治疗仍局限于内科对症治疗和侵袭性外科手术处理,对于伴有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的脑出血幸存患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来改善或消除他们的症状.我们采用针刺配合中西药治疗脑出血术后合并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患者和分组:2008年10月~2012年8月收治脑出血患者346例,选取120例年龄38 ~ 65岁,颅脑CT检查血肿位于基底节区、血肿量大于30 ml的术后存活合并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60例,并除外下列情况:(1)术前已发生脑疝者;(2)近期有感染者;(3)半年内有手术外伤史及心脑卒中史者;(4)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免疫系统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癌症者.对照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40 ~ 65岁;治疗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38 ~ 6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症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和血液中游离DNA浓度的关系

    作者:龚海峰;刘俊峰

    基因和表观遗传学方面的改变作为肺癌预后因素渐受重视.与健康人群或者患良性疾病的患者比较,在肺癌患者血液中存在高浓度的游离的DNA[1].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中游离DNA浓度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一、材料与方法2004年12月至2005年10月,我们以46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试验组,21名非癌症患者为对照组,进行了为期6年的跟踪调查.为了避免患者治疗后DNA浓度发生变化,本次调查的对象都是初始未经治疗的患者.患者生存数据的采集至2011年3月.初始治疗前,抽取所有参与调查者各10ml静脉血,收集到乙二胺四乙酸(EDTA)管中,处理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的方法针对人β-球蛋白基因来计算患者血浆中DNA的浓度.引物和探针序列及使用方法、PCR程序设定参照文献[2].所有数据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 二尖瓣置换术同时行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

    作者:邬晓臣;张近宝;欧阳辉;岳琴;丁盛;辛东;张宇兵

    我们自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对120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心房颤动(AF)的患者,依据术前患者意愿术中是否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20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AF患者在术前均由同一名医师进行术前谈话,不能应用诱导性语言,由患者自愿选择是否同期接受射频消融术,并进行分组,A组为实验组,n=79,瓣膜置换术中同期行射频消融术;B组为对照组,n=41,不予射频消融术.男45例,女75例.A组年龄(47.40±10.21)岁,左心房平均内径(59.3±9.5) mm,左室射血分数(0.57±0.11)%;B组年龄(46.10±12.40)岁,左心房平均内径(57.9±8.8) mm,左室射血分数(0.56±0.12)%.2.手术方法:射频消融程序采用美国ATRICURE公司射频消融钳系统.在体外循环前,先分离下腔静脉与右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与右肺动脉之间组织,显露右肺静脉,注意切勿伤及肺动脉.

    关键词:
  • 重组分泌型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腺病毒诱导脑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特点

    作者:王衍刚;窦以河;张五中;杜顺利;张俊杰;常文海;何裕超

    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我们在前期研究[1-2]的基础上,将构建的携带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的重组腺病毒(Ad-sTRAIL)作用于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观察瘤细胞的凋亡特点,探讨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的相关性.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及分组:人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株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分组:实验组(Ad-sTRAIL组),阳性对照组(Ad-eGFP组),阴性对照组(未经感染的U251 MG细胞加对应体积的培养液组).2.脑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在光镜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3.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RAIL基因在U251细胞的表达接种U251细胞于24孔板中的盖玻片上,24h后按分组分别加入药物.孵育24h进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的变化.

    关键词:
  • 小鼠心脏移植急性体液性排斥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纲;谢晋良;周成;朱向荣;丁翔;陈国栋

    急性体液性排斥(AMR)是目前器官移植领域研究热点,尤其是在心脏及肾脏移植领域中.本研究旨在建立实验动物器官移植AMR模型.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与材料:SPF级雄性C57BL/6(H2b)及BALB/C(H2d)小鼠(8 ~12周)均购自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广州).免疫组织化学一抗为羊抗小鼠C3d抗体(美国R&D公司)、二抗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结合的兔抗羊抗体(DAKO公司).荧光标记抗体: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结合的大鼠抗小鼠IgG抗体,藻红蛋白(PE)结合的大鼠抗小鼠IgM抗体(美国eBioscience公司);FC受体阻断剂:大鼠抗小鼠CD16/CD32抗体(美国BD Biosciences公司).

    关键词:
  • 靶向磷酸激酶型调节亚基Iα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作者:温峰;杨文发;杨光天;赵海岩;薛鹏;蔡成宽;王鲲鹏;方毅

    前列腺癌终几乎都转化为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AIPC)与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RPC),目前研究显示多种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通过信号通路对这一转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1].本研究旨在观察八氯环腺苷酸(8-Cl-CAMP)及其代谢物8-氯腺苷(8-Cl-A)靶向磷酸激酶型调节亚基Iα(PKARIα)抑制PC3M肿瘤生长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8-Cl-cAMP、8-Cl-A来自NC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由本室保存.二甲亚砜(DMSO)及噻唑蓝(MTT)均购于Simga公司.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SantaCruz公司.2.细胞培养:PC3M在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常规培养,每隔2日传代1次.

    关键词:
  • 酪氨酸激酶2与酪氨酸激酶3对神经干细胞分化及Ngn2、NeuroD基因表达的调控

    作者:崔猛;冯世庆;范宁建;贾军;周先虎

    既往研究表明,酪氨酸激酶(JAK)蛋白家族的JAK2、JAK3与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家族(bHLH)的Ngn2、NeuroD均参与调控神经干细胞(NSCs)的分化[1].我们采用AG490(JAK2阻滞剂)和WHI-P154(JAK3阻滞剂)分别阻滞NSCs中JAK2与JAK3信号通路,观察抑制JAK2与JAK3后对NSCs分化及Ngn2、NeuroD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孕14~15 d的SD大鼠,取出胚胎大脑皮质,进行NSCs的分离、培养、传代.实验用第3代悬浮神经球.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10 μmol/L AG490组、10 μmol/L WHI-P154组,用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体外培养的NSCs中微管相关蛋白2(MAP2)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观察体外培养的NSCs中Ngn2与NeuroD基因的表达.

    关键词:
  • 生长休止特定蛋白7蛋白在人类大肠神经系统的表达

    作者:张莉;熊枝繁

    生长休止特定蛋白7(gas7)初是由Schneider等[1]从无血清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中分离而出,它具有多种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参与了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微丝的形成,以及细胞的生长和分化.gas7主要表达于脑组织,包括大脑皮层、海马、小脑[2];它的亚细胞定位主要在细胞质,优先分布于膜下区域[2].gas7蛋白在肠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情况及功能尚不清楚.目前有关gas7蛋白在人类肠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报道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gas7蛋白在人大肠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及其分布特点.一、材料与方法1.组织材料:采集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手术切除、临床资料完整的大肠癌标本40例,同时取40例距癌中心10 cm处的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所取正常对照组织的断端组织均未发现癌细胞.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1~ 73岁,两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标本均经4%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厚4μm连续切片.

    关键词:
  •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通过p38信号通路调节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机制的研究

    作者:曹鑫;陈慧锦;杨毅;殷剑;李忠伟;肖伟;王亚楠;廖南

    血管化是组织工程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是目前刺激骨组织修复强的生长因子.我们课题组以往在研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诱导成骨作用的过程中发现rhBMP-2在促进成骨的同时也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促进了血管生成,由于同时具有成骨、成血管这种特性,因此BMP-2具有很好的骨修复效果[2],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也得到了与我们相似的结论[3-4],但是目前对于BMP-2调节VEGF表达的确切机制还不明确.p38信号通路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APK)的成员,是1条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广泛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调节过程[5-6].本实验通过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研究p3ema8信号通路在rhBMP-2调节VEGF表达中的作用,对rhBMP-2调节人脂肪间充质VEGF表达的机制进行初步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主要材料与仪器:健康成年人脂肪组织(均取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术前签订知情同意书);rhBMP-2(美国Peprotech公司);SB203580(美国Invivogen公司);单克隆兔抗人p38(美国Abgent公司);单克隆兔抗人磷酸化p38(美国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

    关键词:
  • 幼兔胆囊空肠吻合模型空肠端-侧吻合缝合方式研究

    作者:李胜利;张阔;王海滨;明安晓;魏延栋;葛军涛;李龙

    我们比较不同空肠吻合术后的制模效果,探讨幼兔胆肠吻合术理想空肠吻合方式.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和主要器械:选取北京沙河通利实验动物养殖场所饲养的清洁级1月龄,体质量为(600 ±20)g的新西兰幼兔60只[许可证号SCXK(京)2010-004].北京大学医学部常规驱虫治疗,适应性喂养1周.依据空肠端-侧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层连续缝合组(SLCSG)、单层间断缝合组(SLISG)、单层连续和间断缝合组(SLCISG)和正常对照组(CG)4组,每组15例.实验幼兔均同一条件和相同方法喂养.主要器械:4倍眼镜式的手术放大镜,6-0、7-0双针锦纶缝合线,显微剪刀和持针器,多参数监护仪mp-600,动物专用血压仪PEPS-BP101,恒温液压动物手术台.

    关键词:
  •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在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中的作用

    作者:吴胜春;石晓明;杨永宾;吕柏楠;唐雷

    组织缺氧是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1].本研究旨在观察ECV304细胞缺氧环境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细胞培养及活力分析:ECV304细胞缺氧处理采用混合气体(94%N2、5%CO2 、1% O2)于RPMI 1640培养基中培养,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2.细胞周期分析:收集细胞,加入70%乙醇混悬,碘化丙锭(PI)染色30 min,上流式细胞仪检测.3.蛋白表达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IF1-α、PI3K、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4.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采用ANOVA分析.

    关键词:
  • 蛋白磷酸酶2A抑制剂对胰腺癌细胞株CFPAC-1 c-Jun氨基末端激酶/蛋白激酶B/叉头转录因子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作者:李伟;陈凯;李道明;徐泽宽;龚斐然;陶敏

    斑蝥素可抑制蛋白磷酸酶2A(PP2A),并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1].我们发现,斑蝥素可激活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2].本研究旨在检测斑蝥素和经典PP2A抑制剂冈田酸对JNK/Akt/FKHR通路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胰腺癌细胞株CFPAC-1购自美国模式培养物保藏所.斑蝥素、冈田酸、JNK抑制剂SP600125购自Biomol公司.2.细胞培养:细胞维持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3.噻唑蓝比色法(MTT 法)检测细胞生长:细胞处理后,加MTT(Sigma公司)37℃孵育4h,加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甲臜.于490 nm波长测定吸光度.4.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磷酸化水平:蛋白经电泳后转移到聚偏氟乙烯(PVDF)膜(Millipore公司),封闭后加入一抗,4℃孵育过夜.经二抗室温孵育后,用增强化学发光(ECL,Amersham公司)发光显示液检测.5.质粒构建及转染:组成型激活Akt(CA-Akt)表达质粒根据既往方法构建.用Lipofectamine 2000(Invitrogene公司)转染.

    关键词:
  • 下肢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东;卫栋;陈静瑜

    通过下肢短暂的缺血再灌注来减轻其他重要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简便、无创的实施,使远隔缺血预处理应用于临床成为了可能[¨.本实验旨在探讨下肢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一、材料和方法体质量为250~300 g的SD雄性大鼠共18只,随机分成3组,即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下肢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L组),每组6只.S组:解剖出双侧股动脉不予处理,左侧开胸游离肺门后不夹闭;I/R组:解剖出双侧股动脉不予处理,左侧开胸后夹闭肺门1h,开放2h;L组:解剖出双侧股动脉,以无损伤血管钳夹闭双侧股动脉5 min,开放5min,3个循环,其余处理同I/R组.

    关键词:
  • 分泌型磷脂酶A2-ⅡA mRNA表达与人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苏红英;黄雄飞;陶璇;张白凌;刘景丰;黄爱民

    目的 检测人肝细胞癌(HCC)患者分泌型的磷脂酶A2-ⅡA(PLA2G2A) mRNA表达,探讨PLA2G2A与H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SYBR Green I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分别检测51例HCC组织和配对的癌旁肝组织,以及9例正常肝组织中PLA2G2AmRNA表达,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参,根据相对定量公式(2-△△CT)计算PLA2G2A mRNA相对表达量,并分析HCC组织中PLA2G2A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PLA2G2A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配对的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仅是癌旁肝组织的0.2446倍(P<0.01),是正常肝组织的0.2339倍(P<0.01);PLA2G2A mRNA的表达水平和HCC组织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HCC患者血清的AFP蛋白的表达量呈负相关(P<0.05);有肝硬化背景的患者HCC组织中PLA2G2A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无肝硬化背景的患者(P<0.05).结论 PLA2G2A mRNA的表达缺失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和进展有关.

  • 吲哚菁绿试验术前评估脾切断流术

    作者:潘洁;唐哲;李捷;张弓;赵永福;陈小红;张水军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试验在评估脾切断流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0例行脾切断流术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ICG、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将Child A级患者分吲哚菁绿15 min潴留率(ICGR15) <20%和ICGR15> 20%组,术后检测ALT(U/L)[1 d(40.54±15.76)比(46.33±14.19),3 d(29.29± 11.85)比(49.83±15.16),7 d(21.04 ±6.81)比(32.67±1.75),12 d(15.21 ±4.43)比(18.00±2.37)]、TBIL(mol/L)[1 d(20.45±7.86)比(30.77±3.48),3 d(16.41 ±6.71)比(46.37±11.26),7 d(13.94 ±5.02)比(32.17±10.52),12 d(11.02±4.11)比(19.65±3.90)]及ALB(g/L)[1 d(1.80 ±5.37)比(30.45±4.08),3 d(33.16±3.05)比(33.78 ±2.10),7 d(31.17 ±3.19)比(29.33±1.36),12 d(30.51±5.04)比(26.35 ±2.43)].术后ALT、TBIL、白蛋白在时间和分组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及不同时间点上、不同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R15< 20%患者比ICGR15> 20%患者术后恢复好.结论 ICG试验可作为脾切断流术术前肝功能的评估指标,并是对Child-Pugh分级的有利补充.

  • 肝癌患者手术前后、介入治疗前后血清糖蛋白Dickkopf-1水平的变化

    作者:梁卫明;陈义雄;戴维;蔡良真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手术前后、介入治疗前后血清Dickkopf-1(DKK1)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30例正常人以及60例PLC患者血清DKK1水平,并比较20例Ⅰ期PLC患者手术前后以及18例Ⅱ期PLC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DKK1水平.结果 血清DKK1水平与PLC患者临床分期明显相关、与PLC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PLC患者血清DKK1水平Ⅲ期(11.54±0.80) μg/L明显高于Ⅱ期(9.16±0.73) μg/L、Ⅱ期(9.16±0.73) μg/L明显高于Ⅰ期(6.24±1.12) μg/L、Ⅰ期(6.24 ±1.12) 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14 ±0.84) 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PLC患者血清DKK1水平(5.58 ±1.09) μg/L明显低于手术前(6.24±1.12) μg/L、介入治疗后PLC患者血清DKK1水平(8.81 ±0.80) μg/L明显低于介入治疗前(9.16±0.79)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KK1可能在PLC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细胞色素P4503A亚家族多肽5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患者术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

    作者:孙阳洋;何军;邱桥成;袁晓妮;魏雪栋;郑浩;张辉;张江磊;侯建全

    目的 探讨不同细胞色素P4503A亚家族多肽5(CYP3A5)基因型与肾移植患者术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他克莫司(Tac)的药物剂量和患者血清药物谷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接受过肾移植的77例患者采用基因测序方法进行CYP3A5基因多态性检测,同时采用微粒酶联免疫法动态检测移植后7、14、21d、1、3、6、12个月Tac的血清药物谷浓度.按CYP3A5的不同基因型,比较各时间段组内不同CYP3A5基因型与血清药物谷浓度、用药剂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77例肾移植患者中,CYP3A5* 1/*1型8例(10.39%)、CYP3A5* 1/*3型31例(40.26%)、CYP3A5* 3/*3型38例(49.35%).肾移植术后1个月内*3/*3型患者服用Tac的的血清药物谷浓度高于*1/*3型和*1/*1型(P<0.05),而*3/*3型患者Tac的用药剂量则低于*1/*3型和*1/*1型(P<0.05);肾移植术后*3/*3型患者在3、6、12个月时的血药浓度高于*1/*3型和*1/*1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3A5*3/*3型患者在肾移植术后1年内使用较低剂量的Tac即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

  • 缺氧诱导因子-1α、核因子-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布加综合征导致淤血性肝硬化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成德雷;徐浩;华荣;徐新建;仇焕;杜洪涛;张庆桥

    目的 观察缺氧在布加综合征(BCS)导致淤血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BCS致淤血性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受试对象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3个指标组间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血清中HIF-1α、NF-κB及TNF-α的含量分别为:(2.49±0.70) μg/L、(307.37±140.65) ng/L及(48.16±8.57) ng/L;对照组血清中3个指标的含量分别为:(1.72 ±0.10) μg/L、(211.16±6.05) ng/L及(38.97±3.84)ng/L.实验组各个指标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氧以及HIF-1α、NF-κB 2种缺氧敏感性转录因子的活化与BCS导致淤血性肝硬化形成有关;早期对BCS患者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可能会减慢(甚至逆转)缺氧导致淤血性肝硬化进程.

  • 微小RNA181b在人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魏礼清;卢忠心;刘水逸;孔晓宇

    目的 观察微小RNA181b(miR-181b)在正常胚肝细胞株和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检测该微小RNA在正常肝组织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miR-181b在1株人正常肝细胞(LO2)及2株人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中的表达,同时收取35例肝细胞癌手术患者正常组织、癌周组织、癌组织,检测其表达并分析;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及细胞生长曲线检测miR-181b抑制剂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miR-181b在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中的表达比正常肝细胞LO2显著增高(0.582±0.032、0.716±0.045、0.255±0.039,P<O.05),在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与癌周组织(0.636±0.038、0.156±0.005、0.167±0.023,P<0.05),正常组织及癌周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81b抑制剂使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结论 miR-181b在肝癌细胞及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miR-181b的表达能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 Ras同源类似物C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王琪影;刘林嶓;王喜梅;翟晓梅;张建文;陈旻静

    目的 观察Ras同源类似物C(RhoC) mRNA和蛋白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32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RhoC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皮肤交界痣和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RhoC mRNA和蛋白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468±0.230及0.769±0.411,较交界痣及正常皮肤明显升高(P<0.05),在临床Ⅰ、Ⅱ、Ⅲ和Ⅳ期,RhoC mRNA和蛋白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196±0.042、0.411±0.049、0.765±0.091和0.422±0.050、0.763±0.093、1.215±0.076,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和远处转移RhoC mRNA和蛋白的相对含量逐级升高(P<0.05),但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肿瘤转移相关因子RhoC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有关,RhoC可能参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且与其侵袭转移过程密切相关.

  • 梗阻性无精症附睾或睾丸取精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研究

    作者:董悦芝;宋亚男;张轶乐;刘金豪;辛航

    目的 观察梗阻性无精症患者采用附睾精子或睾丸精子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后胚胎发育、妊娠结局及子代安全性差异.方法 梗阻性无精症患者ICSI治疗395个周期,分经皮附睾穿刺取精(PESA)组和经皮睾丸穿刺取精(TESA)组,记录和分析两组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指标.结果 PESA组正常受精率(73.02%比68.82%)、卵裂率(98.73%比97.27%)高于TESA组(P<0.05);两组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新生儿出生缺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SA或TESA取精行ICSI患者妊娠结局及子代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上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取精方式.

  • 经食道超声多普勒在腹部大手术液体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朱国超;余燕子;余阳;邵永胜;赵建国;张应天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多普勒对腹部大手术中液体治疗的价值.方法 96例择期腹部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经食道超声多普勒指导输液组(ODM组,n=49)和对照组(C组,n=47).比较两组液体量、尿量、平均动脉压、心率、入ICU时动脉血乳酸、B型利钠肽及术后7d并发症.结果 ODM组术中输液总量[(5651.5 ±561.8) ml比(5423.8±542.3)ml,P<0.05]、尿量[(376.5±99.6) ml比(228.9±68.2) ml,P<0.01]明显增加.手术结束时ODM组平均动脉压[(80.3±8.2) mm Hg(1 mm Hg =0.133 kPa)比(70.0±5.1)mm Hg,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入ICU时,ODM组乳酸[(1.9±0.3)mmol/L比(3.8±1.1) mmol/L,P<0.01]显著低于C组,而B型利钠肽[(84.9±17.2) ng/L比(81.2±10.9) ng/L,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食道超声多普勒指导术中液体治疗可改善组织氧供,降低术后并发症.

  • 汉族、维吾尔族肾癌血清差异蛋白的比较

    作者:张涛;木拉提·热夏提;威力江·赛买提;王玉杰

    目的 观察汉族与维吾尔族肾癌患者之间血清蛋白表达谱的变化,建立维吾尔族、汉族不同民族肾癌血清诊断模型并筛查2个不同民族肾癌患者之间的差异蛋白.方法 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和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芯片(CM10)检测血清标本,对新疆地区24例维吾尔族肾癌患者与24例维吾尔族健康对照血清蛋白表达谱进行检测分析;对36例汉族肾癌患者与36例汉族健康对照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维吾尔族肾癌组与维吾尔族健康对照组组间得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6个蛋白质峰,分别为5935、5945、5911、13 766、13 965、6887,建立的诊断模型的敏感度为100.00%(24/24),特异度为91.67% (22/24);汉族肾癌组与汉族健康对照组组间得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4个蛋白质峰分别为5937、5345、5947、5912,建立的诊断模型的敏感度为91.67%(33/36),特异度为94.44%(34/36);维吾尔族与汉族两个不同民族肾癌之间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荷比为6887、13 766、13 965的3个蛋白峰为维吾尔族肾癌诊断模型所独有,而质荷比为5345的蛋白峰为汉族肾癌诊断模型所独有.结论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肾癌与汉族肾癌患者之间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质荷比为6887、13 766、13 965、5345的蛋白峰可能是维汉不同民族肾癌的差异蛋白.其中M/Z为6887、13 766、13 965蛋白峰对应的可能蛋白质分别为为角蛋白、甲状腺素转运蛋白及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

  • 核转录因子-κB与缺氧诱导因子-1的相互调节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松巍;杨桦

    缺氧诱导因子(HIF-1)是细胞在低氧条件下产生的具有转录活性的核蛋白,是机体维持氧自稳平衡的核心调控因子,调控一系列缺氧反应基因的表达[1].近年来发现多种刺激因素在非低氧条件下可通过活化与HIF-1α启动子序列特定位点结合的核因子(NF)-κB,从而发挥对HIF-1的转录调节;同时也有研究表明HIF-1也能对NF-κB的信号进行调节.现就NF-κB与HIF-1的相互调节及其作用进行综述.一、HIF-1的结构和调节1.HIF-1的结构:HIF-1是1个具有827个氨基酸长度的蛋白,由HIF-1α和HIF-1 β 2个亚基组成的异质二聚体,其是由1个基本的螺旋-环-螺旋结构域(bHLH),2个PAS结构域(Per-ARNT-Sim结构域家族成员),1个N-和C-末端反式激活结构域(TAD)以及1个氧依赖的降解结构域(ODD)组成的[2].

    关键词:
  • 一氧化氮光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银波;高丰厚;方勇;姚敏

    生物体内的一氧化氮(NO)的生成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NOS以L-精氨酸为底物,以还原型辅酶Ⅱ(NADPH)作为电子供体,生成NO和L-瓜氨酸.生成的NO作用于机体血管、神经和免疫系统等靶器官,在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4].检测生命活动过程中NO的产生及分布不仅有助于认识NO在该过程中的作用,也有利于理解所发生生物事件的本质.但由于NO相对分子质量小,结构简单,化学性质活泼,半衰期短(t1/2仅3~5s)等特性[5],使得实时、动态、精确的检测生物体内NO浓度较为困难.经过多年的探索,当前已有诸如:荧光分析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传感器法及光学生物传感器法来检测NO[6],我们回顾光学生物传感器法检测NO的发展过程,评估各种检测NO的光学生物传感器法.

    关键词:
  • 辅助性T细胞17与调节性T细胞在肠道免疫研究的进展

    作者:沈晓菲;杜峻峰;管文贤

    肠道作为消化器官直接接触食物、寄生菌和致病微生物,肠道淋巴系统(GALT)在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侵袭、维持黏膜免疫耐受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GALT包括派氏结、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其中存在各种抗原提呈细胞(APC)例如树突状细胞(DC),以及效应性淋巴细胞,例如T细胞亚群的正向免疫应答.在肠道复杂的生理及病理过程中,Th1主要抵御内细胞内病原微生物;而分泌白细胞介素(IL)-17A的另一类独立的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7(Th17)主要参与黏膜表面胞外病原微生物和真菌的免疫应答;同时肠道内存在大量调节性T细胞(Treg),包括天然型Treg (nTreg)及分泌IL-10的诱导性Treg(iTreg),对于过度的免疫应答起到负调控作用,并诱导机体对食物抗原及寄生菌的免疫耐受.目前认为,无论是在正向免疫应答过程还是在免疫耐受的诱导和建立中,肠道黏膜固有层(LP)内的Treg和Th17均扮演着主导作用,两者间的平衡和相互作用对于维持肠道免疫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

    关键词:
  • 显微镜下行小切口-单椎板咬除建立大鼠钳夹型脊髓损伤模型

    作者:励宁;成惠林;吴伟;朱林;张翔圣;许晓宇

    目的 建立显微镜下小切口-单椎板切除后钳夹型脊髓损伤(SCI)模型.方法 将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2),两组均在显微镜下行小切口-胸11椎板咬除,实验组用动脉瘤夹夹闭脊髓2 min,对照组不夹闭脊髓.术后进行组织学染色、磁共振(MRI)扫描及BBB评分.结果 实验组大鼠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尿储留和肠功能下降,组织学染色见脊髓结构不规则、片状出血、神经元坏死及髓鞘空泡化.MRI提示出血和水肿并存;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对照组术后BBB评分均为21分,实验组术后1d评分均为0分,1周后为(4.58 ±0.67)分,2周后恢复至(13.00±1.04)分,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显微镜下行小切口-单椎板切除术建立钳夹型脊髓损伤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 乳腺癌的实验研究进展与热点问题

    作者:王深明;马浙夫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一直上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第1位,随着乳腺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目前乳腺癌的死亡率逐年下降.但乳腺癌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乳腺癌是目前肿瘤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现介绍目前乳腺癌实验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一、乳腺癌与激素受体的关系早在1896年内分泌治疗就已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内分泌治疗效果与雌激素受体的含量有关,雌激素受体含量高者对内分泌治疗敏感.内分泌治疗是通过相应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目前乳腺癌术后常规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含量.

    关键词:
  • 乳腺癌细胞免疫逃逸能力的研究

    作者:赵向旺;刘春萍;彭功玲;田野;郭雅文

    目的 观察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侵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的差异.方法 以Transwell小室进行人工基底膜侵袭实验检测1.0×105个/孔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侵袭能力的差异;不同浓度混合淋巴细胞与5.0×103个/孔乳腺癌细胞株共培养检测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免疫逃逸能力的差异.结果 MDA-MB-231细胞侵袭细胞数量高于MCF-7细胞侵袭细胞数量(86.64±7.13比12.27 ±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2.5×104个/孔、5.0×104个/孔、1.O×1 05个/孔、2.0×1O5个/孔混合淋巴细胞共培养后,MDA-MB-231细胞存活率高于MCF-7细胞存活率[(1.31±0.04)%比(0.97±0.01)%;(1.31±0.03)%比(0.80±0.01)%;(1.43±0.00)%比(0.60±0.01)%;(1.57±0.09)%比(0.59±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A-MB-231细胞株较MCF-7细胞株有更强的侵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

    关键词: 乳腺癌 侵袭 转移 免疫
  • 双重靶向毒素DTATEGF对裸小鼠皮下及脑内人乳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

    作者:黄军;蒋星军;李岩;Walter A Hall;李波;龙小艳

    目的 观察靶向毒素DTATEGF对人乳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靶向毒素对体外培养的231Br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分别建立裸小鼠皮下和脑内人乳腺癌脑转移瘤模型.腹腔内注入DTATEGF或对照液2μg/次(共5次),观测皮下肿瘤体积的变化.1 μg DTATEGF或对照液处理裸小鼠脑内肿瘤,比较两组裸小鼠肿瘤的生物荧光强度及裸小鼠的存活时间.结果 DTATEGF抑制231Br细胞株的增殖,其半数抑制剂量(IC50)值小于0.01 nmol/L.皮下肿瘤模型中,治疗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生长缓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肿瘤模型中,治疗组裸小鼠的中位生存期为87 d,与对照组生存期(58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TATEGF高效抑制231Br细胞株的增殖,并抑制裸小鼠皮下及脑内人乳腺癌转移瘤的生长.

  • 乳腺癌易感性及化疗敏感性与醌氧化还原酶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作者:姚水宝;许红霞;陈莹蓉;沈霞萍;居星耀;吴伟平;黄惠莲;戴利成

    目的 探讨醌氧化还原酶1(NQO1)基因rs1800566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乳腺癌患者162名,健康对照者19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接受多西紫杉醇+环磷酰胺(TC)方案和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FEC)方案化疗,采用TaqMan-MGB探针终点分型法检测NQO1 rs1800566位点的多态性分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QO1 rs1800566位点C携带患者的危险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比值比(OR)=0.60,95%可信区间(CI)=0.37~0.97].NQO1rs1800566位点的TT基因型是乳腺癌高危基因型(P<0.05).NQO1 rs1800566位点C等位基因携带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为64.9%,显著高于TT基因型患者(P<0.05).TC方案化疗患者组中,NQO1 rs1800566位点CT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为71.0%,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但在FEC方案化疗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QO1 rs1800566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 浸润性乳腺癌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激酶1的定位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顾玉翠;孙刚;马斌林;单美慧;许睿玮;周梅

    目的 探讨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激酶1(p-S6K1)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定位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85例浸润性乳腺癌中不同亚细胞部位p-S6K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细胞质p-S6K1在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1%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质p-S6K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细胞核p-S6K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细胞质p-S6K1阳性表达者其无疾病生存率小于细胞质p-S6K1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细胞质p-S6K1的表达是浸润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不同亚细胞部位p-S6K1的表达可用来标志浸润性乳腺癌不同的病理生物学特征.细胞质p-S6K1的表达是浸润性乳腺癌的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

  • 干扰赖氨酰氧化酶基因对乳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的影响

    作者:李德全;李景涛;刘剑仑;杨华伟

    目的 观察抑制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表达后对MDA-MB-231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细胞分为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病毒转染法,应用噻唑蓝(MTT)法、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和细胞侵袭迁移实验检测结果.结果 24、48、72、96 h3组细胞抑制率分别是(12.73±3.30)%、(33.93±1.99)%、(52.63±1.04)%、(63.80±0.70)%;0、0、0、0;(7.60±6.27)%、(10.30±1.49)%、(9.10±2.69)%、(6.03±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时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侵袭实验结果分别为47 ±2、100±1、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迁移实验结果分别为63 ±2、118 ±2、96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LOX基因的表达可抑制MDA-MB-231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乳腺癌区域淋巴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作者:周才明;张孔明;谭靖军;莫明聪;何新明;林云恩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区域淋巴结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分离和培养及其用于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21例乳腺癌患者术中新鲜无转移淋巴结组织,机械破碎制成细胞悬液,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法分离DC.体外分3组培养,A组不加细胞诱导因子,B组加入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1000 U/m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rhIL)-4 (500 U/ml),C组加入rhGM-CSF(1000 U/ml)、rhIL-4(500 U/ml)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 (200 U/ml).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的细胞形态、大小及其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结果 平均每例5~12枚半个淋巴结可获得DC (52.84±20.87)×105个,其纯度达(73.78±13.31)%,经培养后这些细胞具有DC的形态特征.培养7d后,3组DC的纯度和数量均大于第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D1a+CD83-细胞数量与第2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CD1a+ CD83+细胞和CD1a-CD83+细胞的数量均分别大于第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D1a+ CD83-、CD1a+ CD83+和CD1a-CD83+3类细胞的增长速率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3组CD1a+CD83+细胞和CD1a-CD83+细胞增长速率均大于CD1a+CD83-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d后,DC、CD1a+ CD83-细胞、CD1a+CD83+细胞和CD1a-CD83+细胞数量及其增长速率在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从乳腺癌区域淋巴结中分离出较大数量和较高纯度的DC,经过体外培养可获得较多具有树突状形态特征的成熟DC.

  • 整合素αvβ3在白细胞介素-8介导的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侵袭及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作者:李李;邵楠;叶润仪;李杰;王深明;林颖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8和整合素αvβ3在雌激素受体(ER)阴性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方法 通过肿瘤细胞侵袭、黏附实验及血管内皮增殖、毛细血管管腔生成实验观察αvβ3在IL-8介导的乳腺癌细胞侵袭及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应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4例乳腺癌患者标本验证IL-8及αvβ3表达与ER的关系.结果 IL-8组BT-549及MDA-MB-231细胞侵袭、黏附的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IL-8+ αvβ3抗体组显著低于IL-8处理组(P<0.01);MCF-7在3组中侵袭和黏附的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在24、48、72 h对照组中增殖速度显著低于IL-8组(P<0.01),IL-8+αvβ3抗体组较IL-8组增殖速度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IL-8组中HUVEC更易形成类血管样的管状结构排列;而经过αvβ3抗体处理后HUVEC形成的管状结构减少.检测104例乳腺癌标本,αvβ3在IL-8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表达率分别为62.1%和32.0%(P<0.01),其中ER阳性乳腺癌αvβ3的表达率分别为40.0%和26.1% (P>0.05);而ER阴性乳腺癌组织αvβ3的表达率为73.7%和41.4% (P <0.05).结论 ER阴性人乳腺癌细胞株中IL-8促进乳腺癌侵袭和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与整合素αvβ3有关;IL-8和αvβ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且与ER状态有关.

  • 微小RNA-483-5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张俊峰;孔祥杰;李晓宇;罗颀枫;房林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483-5P在人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表达,以及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乳腺癌组织、相应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以及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和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旁皮肤细胞CCD-1095Sk中miR-483-5p表达;将miR-483-5p寡核苷酸通过脂质体转染MDA-MB-231细胞株,运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其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凋亡,Transwell实验观察其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miR-483-5p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333±0.1898和1.4471±0.3908,乳腺癌组织中miR-483-5p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中miR-483-5p的表达也较正常乳腺细胞CCD-1095Sk显著降低,分别为其0.3290±0.0219和0.2307±0.0144倍.与对照组和无义序列转染组比较,miR-483-5p mimics转染组MDA-MB-231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增殖率为65.68%.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及无义序列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03.8±12.0)个和(199.3±13.1)个,而转染miR-483-5p mimics组则为(89.8±12.4)个,较之对照组及无义序列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R-483-5p mimics后,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为(55.1±5.2)%.结论 miR-483-5p在人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低表达,体外实验初步证明miR-483-5p可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和侵袭能力.

  •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shRNA抑制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作者:胡凡果;只向成;史玉荣;牛瑞芳;刘彤

    目的 观察针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短发夹RNA (shRNA)质粒表达载体对乳腺癌T47D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针对hTERT的5种shRNA质粒表达载 体并转染到乳腺癌T47D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hTERT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AP-ELISA)法检测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变化;噻唑蓝(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结合碘化丙锭(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同对照组T47D细胞比较,小干扰RNA(siRNA)1组和阴性对照siRNA2-N组hTERT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以及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iRNA2组分别下降57.1%、57.0%和57.0(P<0.01),siRNA3组分别下降53.7%、53.4%和56.5% (P<0.01),siRNA4组分别下降70.0%、70.3%和81.9% (P<0.01);siRNA1、siRNA2-N组细胞生长速度及各期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iRNA2、siRNA3和siRNA4组细胞自24h起就出现生长速度明显降低(P<0.01),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P<0.01)和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1).结论 针对hTERT的shRNA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 非p53依赖途径c-myc对乳腺癌细胞p21Cipl基因调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任红;李福年;王宇;张佃良

    目的 观察非p53依赖途径突变型(T58A)与野生型c-myc(WT)对乳腺癌细胞p21Cipl基因调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携带c-myc T58A与WT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分别感染乳腺癌细胞株HCC1937(细胞感染率为85%),未感染者及仅感染慢病毒者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感染对照组),感染c-myc T58A及WT者为实验组C、D组.慢病毒p21Cip1/siRNA载体感染以上各组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 Westemblot检测感染前后各组c-myc、p21Cipl的mRNA和蛋白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A、B组比较,C组和D组c-myc过表达(P<0.001).感染前,C组p21Cip1含量显著高于A、B、D组(P<0.001),D组p21Cipl含量低(P<0.01),C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A、B、D组,D组凋亡率高,凋亡率:A组为(5.5±0.5)%、B组为(5.8±0.3)%、C组为(2.8±0.3)%、D组为(9.8±0.8)%(P<0.01);感染后,各自组内凋亡率较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非p53依赖途径中,野生型c-myc可通过下调p21Cipl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突变后(T58A)此功能减弱,诱导细胞凋亡能力降低.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