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Bulletin 중국약리학통보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978
  • 国内刊号: 34-108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5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理学通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魏伟 李俊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新化合物L11的小鼠急性毒性和镇痛药效学实验研究

    作者:王蕊;汤道权

    目的 观察新化合物L11对sigma-1受体的亲和力、受体功能的影响以及小鼠急性毒性、镇痛效应,为其药效和初步毒性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体外受体结合和功能实验以及体内的小鼠急性毒性、福尔马林模型和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模型实验,分别测定L11对sigma-1受体的抑制率、功能和LD50、福尔马林模型小鼠的舔足时间、CCI模型大鼠机械痛阈值的影响.结果 L11对 sigma-1受体的抑制率和 Ki值分别为103.07%和4.81 nmol·L-1,加入苯妥英(sigma-1受体变构调节剂)后的Ki值为8.10 nmol·L-1.L11小鼠灌胃LD50为1680.03 mg·kg-1,95% 的可信区间为(1559.35 ~1819.40)mg·kg-1.与模型组比较,L11可明显减少小鼠的II相舔抬足时间、增加大鼠的机械痛阈值(P<0.01).结论 新化合物 L11对 sigma-1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属于sigma-1受体的拮抗剂;L11灌胃毒性较小,对小鼠福尔马林模型和大鼠CCI模型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sigma-1受体而发挥镇痛作用.

  • 牛磺酸镁抗豚鼠离体心脏2型短QT综合征作用的研究

    作者:孙凯;李燕;安梦瑶;潘莹莹;康毅;尹永强;孙涛;高卫真;娄建石

    目的 观察牛磺酸镁配合物(taurine-magnesium coor-dination compound,TMCC)对豚鼠离体心脏表面心电图的影响,初步探索 TMCC 抗2型短 QT 综合征(type 2 short QT syndrome,SQT2)的作用.方法 采用Langendorff主动脉逆行灌流法对豚鼠离体心脏进行灌流,利用Biopac生理记录仪采集豚鼠离体心脏表面Ⅱ导联心电图以观测TMCC在应用吡那地尔(pinacidil)诱导SQT2条件下,对豚鼠离体心脏QT间期、有效不应期、跨室壁复极离散度、RR和QT间期不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 TMCC能够逆转吡那地尔所致QT间期的缩短,逆转吡那地尔所致有效不应期的缩短,降低吡那地尔所致的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大,减小吡那地尔所致的RR、QT间期不稳定性增大.结论 TMCC通过延长QT间期和有效不应期、降低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和不稳定性等作用对SQT2有一定治疗作用.

  •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金辰;邹民吉;张冬冬;付文亮;陈瑶;刘青;徐东刚

    目的 探究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5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组、模型(I/R)组、不同剂量给药组 (C1、C2、C3).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h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1 h,给药组于再灌注前15 min尾静脉注射10、20、50 mg·kg-1的IL-1Ra.结果 缺血/再灌注2 h后,与S组相比,I/R组肠黏膜严重损伤,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大量释放,差异有显著性.给药组大鼠的肠黏膜病理损伤均明显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IL-1Ra通过缓解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望用于临床上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

  • 血根碱通过诱导活性氧促进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作者:杨艺萱;郭文静;马承旭;苏海燕;宋鹏

    目的 研究血根碱对HepG2细胞中活性氧(ROS)调控细胞凋亡途径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根碱干预HepG2细胞,MTT 法检测血根碱对细胞活性的影响;DCFH-DA 和DHE染色观察血根碱作用HepG2细胞12 h后细胞内ROS的变化;Hoechst 33342和Annexin 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ho123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着血根碱药物浓度的增加, HepG2细胞活力明显被抑制;血根碱可以明显提高 HepG2细胞内的ROS含量,并且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血根碱促进Bax、cleaved-caspase-3和细胞质Cyt-C的表达,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 血根碱通过升高细胞内ROS的含量,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进而促进HepG2细胞发生凋亡.

  • 墨旱莲石油醚提取物对STZ糖尿病大鼠生化指标及肾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作者:程敏;胡选生;程楠;张晓文

    目的 探究墨旱莲石油醚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清中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胆固醇、肌酐、尿素、尿酸等生化指标以及肾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能饲料喂养8周加腹腔注射STZ (30 mg·kg-1)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分别连续经口灌胃给予蒸馏水、二甲双胍(400 mg·kg-1)、墨旱莲石油醚提取物不同剂量(100、200、400 mg·kg-1)4周.利用相应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胆固醇、肌酐、尿素、尿酸的含量;利用光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墨旱莲石油醚提取物各剂量均能降低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肌酐、尿素、尿酸含量,升高胰岛素含量(P<0.01或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同时有效减轻肾脏组织的病理损伤,下调肾脏TNF-α蛋白的表达.结论 墨旱莲石油醚提取物能有效改善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的相关生化指标,并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研究为墨旱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姜黄素衍生物C1209抑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与阻断Hsp90伴侣功能的关系

    作者:范莹娟;周义湘;张连茹;许建华

    目的 研究姜黄素衍生物C1209抑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与阻断Hsp90伴侣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不同浓度C1209与Hsp90、其N端片段(NH-sp90)、M端片段(MHsp90)、C 端片段(CHsp90)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温度(293 K、303 K、310 K)下,C1209与Hsp90的相互作用;实验选取280 nm为激发波长,290~510 nm的波长范围内进行荧光光谱扫描.采用孔雀绿磷钼酸铵-无机磷检测法,研究C1209对Hsp90-ATPase活性的抑制.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染色法体外检测C1209对白血病细胞K562及耐伊马替尼(IM)的白血病细胞 K562/G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 Hsp90客户蛋白及其下游蛋白、Hsp90分子伴侣的表达.结果 C1209解离常数为(14.733 ± 0.713)μmol·L-1;C1209与Hsp90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静电作用力;C1209与Hsp90的C端片段结合能力强.当ATP为1 mmol·L-1时,C1209作用于Hsp90的IC50值为11.4 μmol·L-1.C1209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K562和K562/G01细胞的增殖,作用24 h的IC50为1.14 μmol·L-1和0.56 μmol·L-1;C1209影响 Hsp90的分子伴侣功能,且下调K562和 K562/G01细胞中 Bcr-Abl、Akt、MEK、ERK、c-Raf及其相应磷酸化蛋白p-Akt、p-MEK、p-ERK等Hsp90客户蛋白及其下游蛋白的表达.结论 姜黄素衍生物 C1209是Hsp90抑制剂,对K562和耐IM的白血病细胞K562/G01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 Hsp90的分子伴侣功能、下调Hsp90客户蛋白有关.

  • 毛冬青甲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作者:李庆双;郑关毅;张碧琴;陈晓东;江琼;刘真臻

    目的 观察毛冬青甲素(ilexonin A,IA)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IA是否通过上调CXCR4的表达促进大鼠BMSCs迁移.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IA(3.125、6.25、12.5、25、50、100、200、400、800 mg ·L-1) 预处理BMSCs 24、48、72 h,观察对BMSCs增殖的影响,确定佳药物浓度和佳作用时间.用佳浓度的IA干预第3代 BMSCs 48 h,Transwell 检测 BMSCs 迁移能力, Western blot法检测CXCR4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IA孵育BMSCs 24、48 h,与对照组相比,100 ~800 mg ·L-1组的细胞增殖明显减少(P<0.05);IA孵育BMSCs 48 h,与对照组相比,6.25、3.125 mg·L-1组细胞增殖明显增加(P<0.05);IA孵育BMSCs 72 h,与对照组相比,12.5~800 mg·L-1组细胞增殖明显减少(P <0.05),提示 IA 6.25、3.125 mg·L-1剂量组于48 h预处理BMSCs是优选择.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表明,IA (6.25、3.125 mg·L-1)预处理BMSCs 48 h 明显增强 BMSCs 运动迁移能力 (P <0.05),且迁移与 IA浓度无关,CXCR4拮抗剂 AMD3100可完全阻断其促迁移效应.Western blot 显示,IA (6.25、3.125 mg·L-1)预处理BMSCs 48 h,上调CXCR4蛋白表达(P<0.05).结论 IA可以促进BMSCs的增殖,并通过上调CXCR4的表达,提高BMSCs的迁移能力.

  • 杜鹃素通过降低Cx43的表达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

    作者:张坤;秦小江;侯晓敏;胡燕玲;李青山

    目的 研究Cx43在杜鹃素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原代大鼠VSMCs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刺激组(模型组)、AngⅡ+杜鹃素组(给药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dU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x43的表达.用siRNA干扰Cx43的表达并测定细胞EdU结合率和细胞周期.结果 浓度为60 μmol·L-1的杜鹃素可使AngⅡ诱导的大鼠VSMCs的细胞增殖活性和EdU结合率均明显降低(P<0.05),并阻止VSMCs由G0/G1期向S期的转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杜鹃素能明显降低 Cx4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用siRNA干扰Cx43的表达后,杜鹃素对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杜鹃素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抑制VSMCs有丝分裂,使其停滞于G0/G1期,其作用可能与杜鹃素抑制Cx43的表达有关.

  • 载脂蛋白A-Ⅱ与阿霉素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淑娴;叶向晖;金坚;陈蕴;龚笑海;王叙

    目的 检测载脂蛋白A-Ⅱ(apolipoprotein A-Ⅱ,APOA-Ⅱ)与阿霉素(adriamycin,ADM)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IC50分析细胞对 ADM 的敏感性;激光共聚焦检测 MCF7/W 细胞、MCF7/ADM细胞及APOA-Ⅱ高表达的MCF7/W细胞内ADM的分布;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CF7/W和MCF7/ADM细胞内APOA-Ⅱ基因及蛋白的表达;IC50分析高表达APOA-Ⅱ的HEK293细胞的药敏性以及高表达APOA-Ⅱ的乳腺癌细胞 T47D、MDA-MB231的药敏性.结果MCF7/ADM细胞与MCF7/W细胞相比,耐药指数达13.0(P<0.05);MCF7/W细胞中的ADM在细胞核中大量聚集,而MCF7/ADM细胞中ADM则几无细胞核分布;同时,高表达APOA-Ⅱ蛋白的MCF7/W细胞,其细胞核中ADM的分布明显少于正常表达APOA-Ⅱ的MCF7/W细胞;MCF7/ADM细胞中APOA-Ⅱ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亲本细胞(P<0.05);转染了APOA-Ⅱ的HEK293细胞对ADM的敏感性明显降低(P <0.05);并且转染了 APOA-Ⅱ的乳腺癌细胞T47D、MDA-MB231对ADM的药敏性也降低(P<0.05).结论 APOA-Ⅱ蛋白与乳腺癌ADM耐药相关,为临床ADM的化疗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 新型AMP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抗疲劳活性筛选

    作者:陈瑶;马淑梅;梅其炳;刘莉

    目的 寻找以 AMPA(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受体为靶点的新型抗疲劳化合物.方法 以胡椒酸、3,4,5-三甲氧基苯甲酸、3,4-二甲氧基苯甲酸,这3个化合物分别作为母体结构,对苯甲酰胺的酰胺氮原子引入基团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合成43个化合物,结构经1 H-NMR确认.采用 MTT法评价新化合物的细胞毒性,通过戊巴比妥钠镇静催眠实验进行中枢兴奋性筛选,后采用小鼠负重游泳实验评价目标新化合物抗疲劳活性.结果化合物2j细胞毒性低,具有一定的中枢兴奋性与抗疲劳活性.结论 化合物2j具有较好的抗疲劳作用,具有进一步开发潜力.

  • UPLC-MS法研究艾迪注射液对大鼠体内阿霉素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陆苑;潘洁;杨淑婷;刘春花;李勇军;刘亭

    目的 研究艾迪注射液(Aidi injection,ADI)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及其活性代谢产物阿霉素醇(doxorubici-nol,DOXol)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探讨ADI与DOX联合用药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对比实验,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DOX单独给药组和DOX与ADI联合给药组,联合给药组提前连续腹腔注射ADI 14 d,再尾静脉注射DOX 7 mg·kg-1,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在选择离子监测(SIR)模式下,测定DOX单独给药和与ADI联合给药后不同时间大鼠血浆中DOX和DOXol浓度,比较单独和联合给药后DOX和DOXol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差异.结果大鼠血浆中DOX和DOXol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 RSD 均小于10 %,准确度大于85 %,血浆中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0 %,提取方法稳定可靠;单独给药和与ADI联合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ADI对DOX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无明显影响.

  • 三七皂苷R1不同给药方式对皮肤创伤愈合作用的影响

    作者:朱婷;冯玉;肖静;孙冰

    目的 研究不同给药方式给予三七皂苷R1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皮肤创伤模型,经灌胃(ig)、腹腔注射(ip)、皮肤给药(tdd)3种方式给予三七皂苷R1(30 mg·kg-1),每日1次,持续14 d.隔天拍照并计算伤口愈合率.腹腔注射组造模后d1、3、7采集伤口皮肤组织, HE染色观察伤口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伤口组织中TNF-α、IL-1β、VCAM-1、ICAM-1的表达;实时定量 RT-PCR 方法检测伤口中COL1A1、COL3A1、TGF-β1、PDGF、VEGF的mR-NA表达.结果 伤口面积统计结果显示,3种方式给予三七皂苷R1均有效促进小鼠皮肤伤口愈合,腹腔注射组更为明显;HE染色结果显示,三七皂苷R1能有效促进创伤边缘肉芽组织生长,加速胶原纤维的形成,减少炎症细胞浸润;ELISA结果显示,三七皂苷R1能有效降低组织中多种炎症因子蛋白表达;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三七皂苷R1对生长因子TGF-β1、PDGF、VEGF 的mRNA表达有上调作用.结论 在3种不同给药方式中,腹腔注射给予三七皂苷R1对抑制伤口炎症反应、促进皮肤伤口愈合作用强.

  • 马栗种子提取物通过抑制活性氧及JNK途径保护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作者:吴树金;萨日娜;顾志荣;赵佩;于静;王艳红;葛斌

    目的 观察马栗种子提取物(AH)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是否与AH抑制氧化应激及其介导的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途径有关.方法 小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ConA(20 mg·kg-1)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AH保护组分别给予12.5、25、50 mg·kg-1AH连续灌胃20 d预保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TP、Alb、A/G;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FN-γ、TNF-α水平;肝组织HE染色并进行病理学损伤分级评估;试剂盒检测肝组织MDA、SOD、GSH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 检测caspase-3、Bax、Bcl-2、p-JNK、p-Akt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 ConA 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的AH处理组小鼠血清ALT、AST、IFN-γ、TNF-α水平明显降低,TP、Alb、A/G比明显增高;肝组织的MDA水平明显降低,SOD、GSH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病理学与血清学指标改变相一致,AH处理组相比ConA模型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病理损伤分级降低;与模型组相比,AH保护组细胞色素 C、caspase-3、Bax/Bcl-2、p-JNK均明显降低,而 p-Akt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AH可明显改善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其机制与AH抗氧化应激,进而抑制JNK/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 miR-7靶向沉默EGFR抑制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

    作者:钱红;胡柯;刘理静;谢明;武衡;李文军;武斌;聂萌

    目的 探讨微小RNA-7(miR-7)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培养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分别用培养液(对照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用于活化星形胶质细胞)、miR-7 mimic+CNTF、miR-7 mimic control+CNTF、miR-7 inhibitor + CNTF 及 miR-7 inhibitor control +CNTF处理,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mRNA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GFAP、EGFR、信号传导蛋白和转录激活物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表达.构建野生型 pGL3-EGFR 及突变型 pGL3-EGFR-m重组质粒,分别与miR-7 mimic共转染HEK293T细胞,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此外,以EGFR siRNA或STAT3抑制剂 S31-201处理星形胶质细胞,再与 miR-7 inhibitor 和CNTF孵育,然后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GFAP 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 CNTF 组 GFAP、EGFR 表达水平及 p-STAT3/STAT3比值较对照组增加(P<0.01),与CNTF组比较,miR-7 mimic + CNTF 组 GFAP、EGFR 表达水平及 p-STAT3/STAT3比值降低,miR-7 inhibitor +CNTF 组 GFAP、EGFR表达水平及 p-STAT3/STAT3比值升高(P <0.01).与对照组比较,miR-7 mimic 转染明显减少野生型EGFR荧光素酶活性(P<0.01).EGFR siRNA或S31-201预处理几乎完全逆转 miR-7 inhibitor 诱导的 GFAP 表达上调(P <0.01).结论 miR-7通过抑制EGFR/ STAT3信号通路拮抗CNTF诱导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

  • 莰醇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汪雪峰;陈茜茜;崔金瑜;屠思怡;宋顺德;章哲文;汤慧芳

    目的 探讨莰醇(broneol)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作用.方法 C57 ♂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莰醇组、地塞米松组,气道内滴入LPS制备ALI模型.LPS滴入后6、12、24 h,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角化生长因子(KC)等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LPS刺激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HS)和上皮细胞(MLE-12),1、3、6、9、12、24 h后,测定MHS中TNF-α、IL-6含量及MLE-12中KC值、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含量.结果 莰醇可明显抑制TNF-α、KC、IL-1β的分泌,对 IL-6的早期作用不明显,但用药后24 h有一定后期效应.莰醇在6、12 h时间点,可明显改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莰醇对MHS细胞分泌TNF-α没有明显影响,对IL-6的分泌抑制作用后期更明显,对 MLE-12细胞分泌KC和MIP2的抑制作用在LPS刺激后期均明显.结论 莰醇对LPS诱导的ALI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相关炎症细胞的活化和中性粒细胞的聚集有关.

  • 基于NOD2/RIP2/NF-κB信号通路研究柚皮素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冯祝婷;冯占辉;王世平;靳艳玲;肖美;叶兰

    目的 探讨柚皮素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96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组(HIBD)、柚皮素低剂量组(50 mg·kg-1)、柚皮素高剂量组(100 mg· kg-1).术后48 h对各组新生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 HE染色观察各组新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干湿重法检测各组新生大鼠脑含水量,免疫印迹法测定缺血缺氧侧脑组织NOD2、RIP2、NF-κB 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IL-1β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柚皮素低、高剂量组神经行为学指标评分下降,病理学损伤减轻,新生大鼠脑含水量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柚皮素低、高剂量组新生大鼠脑组织 NOD2、RIP2、NF-κB蛋白表达下调(P<0.05);ELISA检测显示,柚皮素低、高剂量组TNF-α和IL-1β在脑组织中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柚皮素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柚皮素下调NOD2、RIP2、NF-κB蛋白的表达,并减少TNF-α、IL-1β的分泌有关.

  • 葛根素保护双氧水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

    作者:陈龙菊;吴建清;吴太鼎;陈传奇;谭云霞;柯尊记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双氧水(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体外神经元损伤模型,MTT法观察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核改变;JC-1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酶活性检测线粒体caspase-3和caspase-9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Bax、p-Akt、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 H2O2模型组相比,葛根素预处理能明显改善 H2O2诱导的 SH-SY5Y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缓解H2O2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P<0.01),抑制caspase-3和caspase-9的酶活性(P<0.01),减少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此外,葛根素还促进细胞内p-Akt、Bcl-2蛋白表达,抑制Bax蛋白表达,而这种作用能被PI3K/Akt的抑制剂LY294002所抑制.结论葛根素可保护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 高原缺氧对药物转运体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明霞;王荣;李文斌;鹿辉;谢华;罗冰峰;王昌;刘晶晶;贾正平

    高原具有的低氧、低气压等环境特点,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性变化,并影响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影响这个过程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胃排空、血液流变学、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转运体.其中,药物转运体是介导大部分药物透过细胞膜进入体内发挥药效的关键因素,研究缺氧对药物转运体的影响,对于明确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该文将从药物转运体的分类、介导的药物底物、缺氧对药物转运体表达的影响及缺氧条件下药物转运体的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高原缺氧对药物转运体的影响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作者:翟亚东;孙桂波;吴咏梅;叶田园;孟祥宝;孙晓波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CD)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DCD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其中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内质网应激、神经元钙稳态失衡、炎症反应、血脑屏障损伤、线粒体损伤等均参与其中,共同组成了复杂而相互关联的发病机制.近年来,中药在改善DCD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该文对DCD的发病机制以及中药在治疗和预防DCD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手性抗抑郁药物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薛瑞;李云峰;张有志

    多数已上市抗抑郁药物都含有1个或多个手性中心,手性抗抑郁药物研发已成为重点方向."反应停"悲剧的发生促使各国新药评审部门对手性药物研发重新思考,并对其申报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手性拆分和定向合成技术的日益成熟,单一对映体申报已成为手性抗抑郁药物的研发趋势.传统的抗抑郁药物手性研究以药理学为基础,且大多仅采用体外靶标亲和力这一单一指标确定活性对映体.针对该缺陷,本课题组从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综合因素分析4个方面探索建立了手性抗抑郁药物综合评价体系,该文将对此作一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本课题组自主研发并已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批件的1.1类抗抑郁新药阿姆西汀的手性研究为实例,对该评价体系进行解析,以期为手性抗抑郁药物光学异构体比较研究和活性光学异构体的选择提供候选思路和平台.

  • 益生菌预防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爱云;沈颖;仲金秋;张婷婷;陈文星;孙志广;陆茵

    近年来,科学界对于微生物研究呈爆发式增长,微生物相关研究逐渐成为抗癌研究前沿.人体携带大量微生物存在于内脏、皮肤、口鼻和生殖系统,其中益生菌是一类对机体健康有益的菌类.尽管大多数研究显示了细菌菌群的促肿瘤作用,但也观察到了益生菌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证实,益生菌能防治结肠癌和非结肠癌,主要通过调整肠道菌群,调节机体免疫、抗炎、代谢使致癌物失活、抗氧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机制发挥作用.具体的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新人体研究发现,肠道细菌能够同机体所摄入的饮食相互协作,降低或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作为一种癌化学预防策略,益生菌对肿瘤防治作用的研究还需要投入更多实验和临床研究.

  • 靶向突变p53的小分子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王玉玲;苏永南;暴亚锋;杨志宽;牟汉川;张继虹

    肿瘤抑制因子p53蛋白可以调节靶基因转录,控制细胞凋亡、衰老等生命活动,但其容易发生突变,失去抑癌功能,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目前p53蛋白已成为治疗肿瘤的热门靶点之一,该文主要介绍以突变p53为靶点恢复构象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结构及作用机制.

  • 以DJ-1蛋白为靶点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军;陈攀;陈孝;陈杰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病理学特征主要是细胞外基质在肝内过量沉积,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的病理中心环节.许多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已被证实参与肝纤维化或肝星状细胞的激活过程,但其中很多靶点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尚没有完全定论.近年来,已有研究提出 DJ-1蛋白将成为治疗肝纤维化潜在的分子靶点,DJ-1可通过调控肝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肝Kupffer细胞氧自由基水平、炎症细胞和吞噬细胞浸润等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该文从肝纤维化与氧化应激的关系、DJ-1蛋白的概述、DJ-1在治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综述了DJ-1蛋白在治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并分析其作为治疗肝纤维化新靶点的利弊及应用前景.

  • 间尼索地平对人孕烷X受体介导的CYP450酶的转录调节作用

    作者:刘艳艳;万昶宸;孙宇鹏;张霞;廖曼;程晓叶;张兰桐

    间尼索地平(m-nisoldipine,MNS)[化学名称: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甲酯异丁酯]是由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首次合成的一类新型二氢吡啶类药物,存在一个手性中心,可拆分为两个光学对映体(R,S-m-nisoldipine)[1].二氢吡啶类药物为钙通道拮抗剂,特异性高,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

  • 高架﹢/〇迷宫实验:经典状态焦虑动物模型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世光;韩兴军;王群;魏盛;乔明琦

    目的 探讨高架﹢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 maze,EPM)与高架〇迷宫实验(elevated zero maze,EZM)作为经典状态焦虑动物模型的相关性.方法 昆明小鼠(4周龄,♂/♀)依次进行EPM、EZM,实验间隔1周,采用摄像系统记录5 min行为变化,包括进入时间及进入次数;终纳入实验参数有:开臂区进入时间百分率(Otime%)和两臂区进入总次数(Entries);采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一致性检验进行EPM与EZM行为模式、结构维度及相关性研究.结果 t 检验结果显示,与 EPM 相比,EZM Otime%(♂/♀/♂+♀)均降低,而Entries(♂/♂+♀)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edman检验结果显示,EPM/EZM实验参数Otime%(♂/♀/♂+♀)、Entries(♂/♀/♂+♀)重复测量片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检验结果显示,与EPM相比,EZM Otime%在1st min(♂/♀/♂+♀)、2nd min(♂/♀/♂+♀)、3rd min(♀/♂+♀)均降低,而Entries在1st min(♂/♂+♀)、4th min(♂/♀/♂+♀)、5th min(♂+♀)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EPM/EZM实验参数可分组为EPM类和EZM类(♂/♀/♂+♀).因子分析结果显示,EPM/EZM实验参数可提取为EPM因子和EZM因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PM和EZM实验参数Otime、Entries均具有一般或者较差相关性(♂/♀/♂+♀).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EPM和EZM实验参数Otime%(♂/♀/♂+♀)具有一般一致性.结论 尽管EPM/EZM作为状态焦虑动物模型具有相类似内在原理,但是因为其外在环境(结构)差异性,导致EPM/EZM具有不同行为模式,分属不同结构维度,且仅具有一般相关性和一致性,而稳定性实验参数则首选Otime%.

  • 斑马鱼皮肤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分子机制

    作者:陈锡强;王荣春;王希敏;刘可春;萧崇德;韩利文;侯海荣

    目的 以皮肤荧光转基因斑马鱼(ktr4: NTR-hKikGR)为实验动物,研究长春新碱对皮肤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建立皮肤损伤模型.方法 取受精后24 h皮肤荧光斑马鱼胚胎,将脱膜后的胚胎分别置于0.01~0.04 mmol·L-1不同浓度的长春新碱中,24 h后采用荧光显像的方法对斑马鱼皮肤荧光斑点进行计数和统计处理;同时对鱼体细胞死亡情况进行TUNEL试剂盒检测,确定其皮肤细胞死亡的水平;利用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对各组斑马鱼胚胎的 caspase-3、KRT4及p5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在长春新碱与斑马鱼胚胎共同孵育24 h后,0.02、0.04 mmol·L-1长春新碱明显引起斑马鱼荧光皮肤细胞减少(P<0.01);TUNEL检测表明,长春新碱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引起斑马鱼皮肤细胞凋亡;Western bolt分析显示,0.02、0.04 mmol·L-1长春新碱能诱导斑马鱼胚胎caspase-3和p53表达增加(P<0.01),同时高浓度的长春新碱可使皮肤角蛋白KRT4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 利用长春新碱引起斑马鱼皮肤损伤,该局部毒性作用可作为皮肤损伤的造模新方法.

  • 加味脑泰方对去势脑缺血大鼠脑损伤的影响与雌激素水平相关性研究

    作者:秦莉花;刘洋;黄娟;成邵武;刘林;李晟;王国佐;龚胜强;程成;葛金文

    目的 探讨加味脑泰方对去势脑缺血大鼠脑梗死面积、脑组织病理学变化与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脑梗死面积与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去势组、脑缺血组、模型组、药物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低、中、高剂量组).去势组、模型组、药物组大鼠制备去势模型,去卵巢术后11d,药物组给予药物灌胃3 d,然后模型组、脑缺血组、药物组大鼠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24 h后取材,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TTC染色测量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 与脑缺血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明显增大、雌激素水平更低,皮质和海马细胞坏死、核固缩更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干预后脑梗死面积减少,雌激素水平升高,尤其加味脑泰方高剂量组和雌激素组,雌激素、加味脑泰方中、高剂量组细胞形态明显改善;脑梗死面积与雌激素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加味脑泰方可减轻去势脑缺血大鼠的脑损伤,可能与提高其雌激素水平相关.

中国药理学通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