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国糖尿病

中国糖尿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abetes 중국당뇨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影响因子: 1.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49/R
  • 国内刊号: 张婷婷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journal@cds.org.cn
  • 曾用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大学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不同糖代谢及相关因素对造影剂肾病的影响

    作者:陈文平;冯烈

    目的 探讨不同糖代谢及相关因素对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明确CIN危险因素. 方法 对195例冠脉介入患者完成介入前后相关观察指标的测定收集,比较各组CIN发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IN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 糖代谢正常(NGT)、糖耐量受损(IGT)、糖尿病各组CIN发病率分别为9.5%、22.0%、34.0%(P<0.05).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及两者同时合并时CIN发病率分别为60.0%、57.0%、73.3%;不同糖尿病病程(<8年、<16年、≥16年)CIN发生率分别为16.7%、30.8%、58.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心功能不全、造影剂高剂量、重复暴露为冠脉介入患者CIN危险因素. 结论 糖代谢异常冠脉介入患者CIN发病率高,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升高;糖尿病、心、肾功能不全、造影剂高剂量、重复暴露为CIN危险因素.

  • 血清CC亚族趋化因子配体20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徐文超;成兴波;张磊;许丽萍

    目的 探讨血清CC亚族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的水平与T2DM和肥胖的关系. 方法 将82名正常对照(NC)组分为非肥胖组(A组)和肥胖组(B组),79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分为非肥胖组(C组)和肥胖组(D组).测量各组身高、体重、血压、WC、臀围,测定FPG、FIns、HbA1c、血尿酸(SUA)、TC、TG、HDL-C及LDL-C,计算BMI、WH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 D组血清CCL20的浓度较A组和B组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T2DM组中CCL20与UA和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LDL-C是血清CCL20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 结论 CCL20与T2DM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T2DM的发生和发展.

  • 2型糖尿病患者执行功能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邵坤宁;韩布新;李子凤;张海燕

    目的 研究T2DM患者执行功能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用连线测验(TMT-A、TMT-B)、Stroop及Go-No/Go测试患者执行功能,用相关及回归分析执行功能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T2DM患者认知计划功能受损(F(1,116) =68.59,P<0.01),抑制功能部分受损;T2DM患者执行功能与病程及血糖控制水平有明显相关性. 结论 T2DM患者执行功能表现出了可分离性;控制血糖水平可延缓T2DM患者认知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执行功能
  • 艾塞那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NF-κB、TNF-α、TGF-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冯文焕;袁雪雯;童国玉;胡家;王珊珊;项守奎;邵琳琳;朱大龙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Exenatide)对高脂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方法 建立SD大鼠NAFLD模型(HF组),高脂喂养SD大鼠8周后予艾塞那肽(10μg/kg)干预8周(HF+Exe组),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及相关检测. 结果 HF+ Exe组大鼠体重、肝指数(肝湿重/大鼠体重)、肝脏TG、FFA、OGTT、2 hP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G、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较HF组明显下降(P<0.01或P<0.05);HF组大鼠存在明显肝脏脂肪沉积,HF+ Exe组大鼠肝脏脂肪沉积明显减少(P<0.01);HF+Exe组肝脏核转录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较HF组明显下降(P<0.05). 结论 艾塞那肽改善高脂诱导大鼠糖脂代谢、肝功能、减少肝脏NF-κB、TNF-α、TGF-β1表达,对NAFLD有一定防治作用.

  • 二苯乙烯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主动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作者:张园;董林;许晓乐;王玉琴;张伟

    目的 研究二苯乙烯苷(TSG)对T2DM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主动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STZ(40 mg/kg)的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后,TSG(60、120mg/kg)、辛伐他汀(SV,2 mg/kg)灌胃治疗6周.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SV治疗组、TSG治疗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DL-C水平升高(P<0.05),TG、TC、LDL-C、丙二醛(MDA)、FFA、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降低(P<0.05).免疫组化测大鼠主动脉核因子κB(NF-κB)、Fas表达下降(P<0.05),Bcl-2表达增强(P<0.05). 结论 TSG对T2DM大鼠有抗氧化、抗炎作用,并能抑制主动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 亚砷酸钠对NIT-1细胞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影响

    作者:王瑞;张冰荫;李莉;李媛媛;杨元元;慕晓玲

    目的 观察亚砷酸钠(NaAsO2)对胰岛β细胞NIT-1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NIT-1细胞,NaAsO2处理后,以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用ELISA测定胰岛素分泌情况,RT-PCR法检测胰岛素mRNA的表达. 结果 (1)当NaAsO2浓度大于4μmol/L时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抑制率随NaAsO2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作用24 h,8μmol/L组不同浓度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mRNA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作用48 h,4μmol/L组和8μmol/L组不同浓度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mRNA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而且8μmol/L组对高糖(16.5 mmol/L)刺激的胰岛素分泌与基础(5.5 mmol/L)胰岛素分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砷(As)对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影响与作用时间和剂量有关,胰岛素合成与分泌障碍可能是(As)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进而引发糖尿病的机制之一.

  • 内皮微颗粒与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夏金盈;李莹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急剧上升,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其中内皮功能障碍被认为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血栓形成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之一.内皮微颗粒是内皮细胞激活或损伤时产生的膜性小囊泡,具有促进粘附、扩大炎症反应和诱导新生血管增生等作用.近来的研究发现内皮微颗粒的水平在糖尿病患者中升高,在糖尿病合并肾血管病变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尤为显著.此外,对内皮微颗粒的表型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内皮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凋亡有关.内皮微颗粒的发现为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开辟了新的研究平台,有望成为研究糖尿病的新的热点.

  • HbA1c测定结果异常低下1例报告

    作者:周君;张玫;宋昊岚;熊中云;安振梅

    患者男,74岁,因感右下肢无力加重,口齿不清等症状转入我院,收集实验室资料及详细病史.检查HbA1c为1.5%,后又检测糖化血清白蛋白(GA)、直接和间接抗人球蛋白抗体等,后诊断为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该患者因存在温抗体导致外周血红细胞破坏加快,血红蛋白被糖类物质经非酶促作用缩合时间大大缩短,导致HbA1c显著降低.因此,对于有自身免疫性溶血等影响红细胞寿命疾病的患者,HbA1c不能反映真实血糖的控制情况,应用血糖和GA的测定代替.

  • 糖尿病心肌病

    作者:杨跃进;王红;宋光远

    糖尿病独立于冠心病、高血压之外,直接促进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称为糖尿病心肌病(DC),胰岛素作用减弱和高血糖是其主要病因.完善DC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

  • 甘精胰岛素及格列美脲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作者:余维巍;李彩萍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诺和锐30对HbA1c>9%的新诊断T2DM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方法 将46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IG)组与诺和锐30(AS30)组.IG组予以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AS30组予以诺和锐30于早晚餐时皮下注射1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谱的变化. 结果 IG组与AS30组血糖均得到效控制,但IG组血糖波动小、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胰岛素用量少(P<0.05). 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HbA1c>9%的新诊断T2DM患者是一种更为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案.

  •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二次或三次注射疗法治疗严重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作者:秦健

    目的 探讨每日2次或3次皮下注射诺和锐30治疗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的严重T2DM的疗效及低血糖风险. 方法 选择56例经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将其分为诺和锐30二针组(A组)和诺和锐30三针组(B组),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口服降糖药,继续联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12周.比较两组的8个时点血糖(三餐前、三餐后、睡前及3:00)、一日内大血糖波动幅度、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和HbA1c. 结果 (1)两组治疗后的8个时点血糖和HbA1c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2)B组的午餐后血糖及晚餐前血糖低于A组(P<0.01),其他各点血糖和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B组血糖达标率优于A组,一日内大血糖波动幅度及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 结论 对于严重T2DM患者每日3次注射诺和锐30较每日2次注射能更好、更平稳地控制血糖并具有更少的低血糖发生率.

  • TCF7L2基因rs7903146T/C和rs7901695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内蒙古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冯秋萍;李晓晶;苏燕;闫朝丽;高丽君;秦文斌;顾丽;张君;李彩萍;李爱珍

    目的 研究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中T2DM易感性与TCF7L2基因rs7903146T/C和rs7901695T/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否相关. 方法 收集T2DM患者和正常体检人群的抗凝血,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AS-PCR)进行SNPs分析;运用SHEsis软件对T2DM组和正常对照(NC)组的TCF7L2基因的SNPs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 结果 rs7903146 T/C和rs7901695 T/C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T2DM及NC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s7903146T/C位点的T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7903146T/C和rs7901695 T/C位点连锁平衡(D’=0.060),rs7901695T-rs7903146T单倍型在T2DM组的频率明显高于NC组(P<0.01,OR=1.803,95%CI:1.183~2.7487). 结论 在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rs7903146位点C→T多态性可能与T2DM关联,携带突变等位基因T可增加罹患T2DM的风险,rs7901695位点C→T多态性与T2DM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但rs7901695T-rs7903146T单倍型与T2DM发病风险相关.

  •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FTO rs9940128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周东浩;刘洪军;张京玲;何方;刘卫东;王圣祥

    目的 研究中国北方汉族人群FTO(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基因rs9940128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T2DM及其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722例山东临沂地区汉族人(T2DM组382例、NC组340名)的rs9940128进行基因分型;同时进行人体测量学和代谢指标的检测. 结果 FTOrs9940128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rs9940128AA基因型BMI和LDL-C比AG、GG基因型组明显升高,这种统计学差异经年龄、性别因素校正后依然存在(P<0.05).对照组各基因型亚组之间生化指标和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FTO rs9940128可能不是中国北方汉族人群T2DM的易感基因,但rs9940128基因型变异可能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T2DM患者的肥胖和LDL-C升高有关.

  •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的临床研究进展——来自A1chieve研究的启示

    作者:母义明

    血糖达标的重要意义虽然在糖尿病管理过程中被反复强调,但A1chieve等研究的结果显示目前中国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现状普遍较差,这使得能够减少低血糖发生,兼顾理想的血糖控制和良好安全性的糖尿病治疗管理方式成为重中之重.本文综述了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的临床研究进展,并综述了从一项全球性、大型非干预性研究——A1chieve研究中,进一步证实的门冬胰岛素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

  • 对C-肽生理作用的新认识与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钱荣立

    C-肽(C-P)是胰岛素合成过程中,由胰岛素原(proinsulin)在β-细胞裂解与胰岛素等分子分泌进入门脉循环,1967年发现之初曾认为具有胰岛素类似的生理作用,但随后研究没有证明其对糖、脂代谢的作用,而被认为是胰岛素分泌过程产生的"废物",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临床用为监测糖尿患者β-细胞残余功能的标志物.

  •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斌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和其合并T2DM患者血压节律及心脏结构功能的特点.方法 随机选择EH组44例,EH合并T2DM(EH&T2DM)组50例,采集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EH&T2DM组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和左室重量(LVM)较EH组升高,夜间收缩压下降率(SBPF)、左室舒张早期与晚期二尖瓣大血流速比值(E/A)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EH组降低.EH&T2DM组血压非杓型变化发生率较EH组升高.非杓型变化的患者较杓型变化患者均出现LV增大,LVM增加.所有患者SBPF与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LVM、LV呈负相关. 结论 EH&T2DM时容易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 磺脲类降糖药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影响

    作者:李春;余叶蓉

    目的 探讨磺脲类(SUs)降糖药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AMI患者(糖尿病365例,无糖尿病1803例)住院期间临床资料,分析糖尿病患者AMI发生时使用SUs药物是否对其预后具有独立影响. 结果 糖尿病患者AMI的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同期非糖尿病AMI患者(22.2%vs13.2%,P<0.01).在糖尿病合并AMI患者中,使用SUs药物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低于非SUs药物治疗者(13.8%vs32.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MI发生时使用SUs药物是糖尿病合并AMI患者的保护因素. 结论 AMI住院期间使用SUs药物不会增加糖尿病患者AMI的住院病死率.

  • 糖代谢异常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作者:李勇;赖晓阳

    目的 分析糖代谢异常合并冠心病(CAD)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 方法 选取CAG确诊为CAD的未知血糖患者130例,对所有患者完成血压、血糖、FIns、血脂、体脂参数等测定.根据75g 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负荷后2 h IGT组和新诊断糖尿病(DM)组,比较分析其冠状动脉影像学的特点. 结果 IGT组和DM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重度狭窄(77.5%和78.4%vs56.6%)、弥漫性病变(40.0%和40.5%vs17.0%)、右冠状动脉病变比例(67.5%和64.9%vs41.5%)、病变总积分[(5.275±1.768)和(5.865±2.720)vs(4.132±1.765)]均高于NGT组(P<0.05或P<0.01);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WHR、载脂蛋白B(ApoB)、吸烟史、BMI、高血压病、CAD家族史是CAD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 结论 糖代谢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重而加剧,在糖尿病前期已有凸显.

  • 糖代谢紊乱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早期评价

    作者:高嵩;危春英;文渊;王梦洪;陈莉;曾俊义;郑泽琪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及T2D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情况. 方法 通过彩色血流多普勒、组织多普勒(DTI)及生化指标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分别对IGT组、IFG组、T2DM组及正常对照(NC)组进行观察对照.主要检测指标包括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值)、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值)、E/A值、二尖瓣环左侧壁附着处心肌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m)、Em/Am值、E/Em值及NT-proBNP生化值. 结果 E值、A值、E/A值、Am值在NC组、IGT组、IFG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与以上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Em/Am、E/Em值在4组间两两比较除IGT组与IFG组间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值在NC组、IGT组、IF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与以上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Em值与NT-proBNP值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r=0.827,P<0.01). DTI对舒张功能异常检出率比传统多普勒高(x2=8.1,P<0.01). 结论 IGT、IFG及T2DM患者均存在心脏舒张功能受损,DTI对舒张功能检测比传统彩色血流多普勒更敏感,NT-proBNP可作为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

  • 对4386人的HbA1c与其他相关指标关系的调查和分析

    作者:胡守岳;张燕鸣;林建蓓

    目的 通过调查4386名职工HbA1c水平,分析其与人体指标的相关关系. 方法 对4386名45岁以上企业职工进行HbA1c检测,并检测FPG、TC、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WBC、中性粒细胞(NC)水平. 结果 HbA1c男性为(5.52±0.79)%,女性为(5.49±0.63)%,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与FPG的回归方程为:YHbA1c=0.541X+2.707,r=0.7679.以HbA1c≥6.5%标准诊断糖尿病,共检出糖尿病277例(6.32%),男女比例为2.46∶1.糖尿病人群TG、WBC、NC、hsC-RP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患者的HbA1c、FPG、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5). 结论 以HbA1c≥6.5%为标准,4386名职工的糖尿病检出率为6.32%,高于以血糖为标准的糖尿病检出率.HbA1c、FPG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糖尿病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HbA1c增高与TG、hsC-RP、WBC、NC及脂肪肝患病有关.

  • 硼酸盐亲和色谱法测定HbA1c效果评价

    作者:童华诚;袁群;张美;马敏敏

    目的 探讨使用硼酸盐亲和色谱法测定HbA1c的效果. 方法 采集46例糖尿病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EDTA抗凝静脉血及指血标本,使用硼酸盐亲和色谱法测定HbA1c,并与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法批内、批间变异及线性范围、回收试验、干扰试验等,探讨该法测定HbA1c结果的参考区间和诊断效能. 结果 硼酸盐亲和色谱法批内与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0%和1.8%,HbA1c在4.0%~15.0%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常见干扰物对本法无明显影响;本法与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呈高度相关(P<0.01).末稍血与静脉血样本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健康人HbA1c水平的参考区间为4.2%~6.0%;以HbA1c 6.1%为切点,筛查糖尿病的敏感性为80.2%,特异性为87.6%. 结论 硼酸盐亲和色谱法测定HbA1c简便实用,准确性、精密度较高,干扰因素少.

  • HbA1c联合空腹血糖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多智;曾静;康敏;毛达勇;朱名安

    目的 比较评价糖尿病患者HbA1c和FPG联合测定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湖北省十堰地区未明确诊断的681例门诊患者,使用-1-Bio-RA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HbA1c,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FPG,经OGTT复查确诊糖尿病,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681例门诊患者同时测定HbA1c和FPG,确诊糖尿病114例.其中30例FPG正常、HbA1c异常,后确诊26例为T2DM; 92例FPG和HbA1c均异常的患者,确诊糖尿病88例.24例FPG异常、HbA1c正常,确诊3例FPG异常的IFG,2例FPG异常的IGT; FPG正常、HbA1c异常6例,确诊IGT 3例. 结论 同时测定HbA1c和FPG可提高对糖尿病的诊断和筛选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提高IGT及轻度T2DM的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 HbA1c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探讨

    作者:毛佳丽;叶山东;洪海鸥;梅涛;陈燕;范爱红

    探讨在我国成人中采用HbA1c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可行性,并确定相应的诊断切点.方法 收集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和门诊进行OGTT及HbA1c检测的1280名受试者,并测定其BMI、SBP、DBP、TC和TG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HbA1c诊断糖尿病的相关切点. 结果 在本组人群中,NGT组、IGR组和DM组的HbA1c平均水平分别为(5.50±0.35)%、(5.91±0.56)%和(7.38±1.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ROC曲线判定,本组人群中HbA1c筛查糖尿病的佳临界点为6.1%,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6.4%,此界点将漏诊9.1%的糖尿病患者17例,并纳入6.6%的NGT人群56名和37.1%的IGR患者93例;按ADA标准HbA1c≥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时,其敏感性为71.0%,特异性为96.1%. 结论 HbA1c筛查糖尿病的ROC切点为6.1%,HbA1c≥6.5%诊断糖尿病的特异性高.

  • 血清内脏脂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云涛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新诊断T2DM患者(65例),根据有无血管病变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SDM组,33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MV组,32例),选择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C组,30名);采用ELISA方法测定空腹血清vaspin水平,检测血脂、HbA1c、FPG、hsC-RP等指标,采用稳态模式评估HOMA-IR. 结果 3组血清vaspin水平依次为:MV组(0.46±0.24)<NC组(0.49±0.21)<SDM组(0.67±0.39); SDM组血清vaspin水平与性别、BMI、WHR、HOMA-IR、FIns、HDL-C、TG、hsC-RP有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561、0.653、0.625、0.516、0.632、-0.647、0.578、0.698,P<0.05或P<0.01).MV组vaspin与SBP、HOMA-IR、hsC-RP、性别有显著相关性(r=-0.592、-0.526、-0.628、0532,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spin、TG、BMI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vaspin在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与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对比的研究

    作者:张丽;古丽阿依木·阿不力孜;卢雪玲

    目的 评价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对新诊断T2D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94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分别使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A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B组)强化治疗方案,观察治疗前后的FPG、2hPG、FC-P、2hC-P、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 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FPG、2hPG均较基线显著降低,而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FC-P治疗前为(0.69±0.13)、(0.81±0.15),治疗后为(1.3±0.2),(1.50±0.15),2hC-P治疗前为(1.62±0.16)、(1.44±0.17),治疗后为(3.80±0.80),(3.50±1.21),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对于新诊断的T2DM患者,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方案比较,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可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

中国糖尿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