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国糖尿病

中国糖尿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abetes 중국당뇨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影响因子: 1.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49/R
  • 国内刊号: 张婷婷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journal@cds.org.cn
  • 曾用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大学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亮;赵建山;王广霞;管庆波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DFU )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于临沂市河东区人民医院住院的158例 T2DM 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80例和DFU组78例;再将DFU组按照Wagner分级标准和是否合并感染进行分级、分组;另取我院查体血糖正常的健康人80名作为对照组(NC组)。记录3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BP、BM I、吸烟指数,测定FPG、2 hPG、HbA1c、TG、TC、HDL‐C、LDL‐C、RBP4、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肝肾功能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DFU 组 RBP4水平高于DM组和NC组[(105.61±17.48)vs(78.29±16.81) vs (53.27±15.92)mg/L](P<0.01);(2)随Wagner分级的增加,RBP、Hcy、hsC‐RP水平逐渐升高(P<0.05);(3)合并感染DFU 亚组(IDFU 亚组)RBP4水平高于无感染 DFU 亚组(NIDFU 亚组)[(112.58±21.86) vs (83.72±16.34)mg/L](P<0.01)。(4)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FU患者血清RBP4的水平与TG、LDL‐C、HbA1 c、SBP、糖尿病病程、吸烟指数呈正相关。(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BP4、Hcy是DFU的危险因素。结论 DFU 患者RBP4水平升高,并与其严重程度及是否感染相关;RBP4的水平与 TG、LDL‐C、HbA1 c、糖尿病病程、吸烟指数呈正相关。

  • 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丙二酰CoA脱羧酶表达及活性的研究

    作者:胡淑国;王丽慧;宋国桥;杨洋;张莉莉

    目的:探讨T2DM患者骨骼肌丙二酰CoA脱羧酶(MCD)表达和活性的变化,及其在骨骼肌脂质堆积和IR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拟骨科手术的 T2DM 患者10例(T2DM 组)和性别、年龄、BMI匹配的非糖尿病受试者10例(Con组)。测量两组血压、FPG、FIns、TG、TC、FFA。IR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术中留取骨骼肌标本,测定骨骼肌 TG和长链脂酰CoA含量,以及MCD mRNA表达和活性结果(1)T2DM 组 HbA1c、FPG、FIns、TG、FFA、HOMA‐IR高于Con组(P<0.05)。(2)T2DM组骨骼肌TG及长链脂酰CoA含量高于Con组[骨骼肌 TG(6.03±1.62) vs (4.49±1.63)μmol/g ;长链脂酰CoA (3.12±1.12) vs (2.13±0.96)μmol/g ,P<0.05]。(3)T2DM 组骨骼肌MCD mRNA表达和MCD活性均低于Con组[(1.52±0.22) vs (1.27±0.31)×106,(2.21±0.36) vs (1.82±0.30)nmol/min/mg · Pr ,P<0.05]。结论与Con组比较,T2DM 组MCD表达和活性降低,可能在T2DM患者骨骼肌脂质堆积和IR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 拜安进眘在血糖低值区域检测精准性的评估

    作者:王煜非;唐峻玲;董璐;顾程晨;贾伟平

    目的评估拜安进血糖监测系统(BGM S )在血糖浓度<5.6 mmol/L的精准性。方法纳入200例正常体检者或糖尿病患者的血样,直接检测或经孵育酵解葡萄糖制备低浓度和极低浓度血糖的样本,采用拜安进和YSI 2300 STAT PLUS葡萄糖检测分析仪检测葡萄糖浓度。参考ISO新发布的ISO 15197∶2013标准评价拜安进检测结果的精准性。结果拜安进准确性为99.67%,Parkes误差栅格分析图显示血糖值99.83%落在A区,100%落在A、B区。3个批次批内标准差(s)为0.049~0.074,CV为1.37%~2.88%,批间 s为0.049~0.071,CV为1.39%~2.78%。结论拜安进BGM S在血糖低值区域监测表现出高的精确性和准确性,符合新的国际血糖监测系统标准的准确性要求。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高脂饮食后改为普通饮食的实验观察

    作者:冯文焕;袁雪雯;高彩霞;毕艳;沈山梅;李平;姜灿;陶俊贤;殷婷婷;朱大龙

    目的:明确高脂饮食后改为普通饮食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防治效果。方法23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 ,n=8)、高脂模型组(HF ,n=7)、高脂后改正常饲料组(HF+CD ,n=8),1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大鼠体重、肝重、血生化、血脂肪细胞因子及肝脏 TG水平;检测肝脏脂质合成及炎症因子 mRNA 及肝脏病理。结果与 HF组比较,HF+ CD组肝脏指数[(3.10±0.58)% vs (2.43±0.17)%]、ALT [(210.66±39.19) vs (175.00±18.94) U/L ]、血清 T G [(0.71±0.08)vs (0.51±0.14) mmol/L]、肝脏TG[(7.94±1.38)vs (6.09±1.62)μmol/L]及肝脏NF‐κB mRNA [(2.28±0.24) vs (1.60±0.25)]均下降( P<0.05或 P<0.01),其他指标及肝脏病理改变不明显。结论高脂饮食后改普通饮食对高脂 NAFLD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但更积极的药物、限制热卡等治疗可能更有效。

  • 内皮细胞损伤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赵鹏鸣;王俭勤;梁耀军

    DN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和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肾小球内皮细胞是其滤过屏障的重要组分,高血糖状态下,蛋白激酶C (PKC )通路、多元醇通路和氧化应激机制被激活,产生过量的AGEs和活性氧簇,损伤内皮一氧化氮合酶(NOS ),降低一氧化氮(NO )的生成,同时,刺激RAS产生A TⅡ损伤内皮细胞。此外,肾小球足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内皮细胞损伤。本文就内皮细胞损伤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 二甲双胍降糖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潘小康

    二甲双胍(M et )是临床一线口服降糖药物,但其降低血糖(BG )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M et降低BG主要通过增加IS、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PG )的摄取、抑制肝脏糖异生和拮抗胰升血糖素的作用。Met可通过激活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降低BG ,同时,Met也能不依赖AMPK降低BG。本文就M et主要的降糖机制作一综述。

  • 微小RNA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心池;唐伟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小分子 RNAs ,通过阻断靶基因的蛋白质翻译或诱导其信使RNA(mRNA)降解来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增生及凋亡等重要的生理过程。近年研究发现,miRNA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微小RNA在DR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上皮间质转化在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晓婷;邹春林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在特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转化为具有间质表型细胞的生物学过程。EMT在胚胎发育、组织再生、癌症转移和器官纤维化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EMT发生的不同生物学环境,EMT可分为Ⅰ、Ⅱ、Ⅲ型,其中II型EMT在疾病器官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肾间质纤维化(RIF)是DN的主要病理特征,EMT在DN中RIF发生发展中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将为指导临床干预RIF过程中EMT的进展,逆转纤维化进程提供可能。

  • 葡萄糖激酶基因杂合突变致新生儿糖尿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赵岫;苏喆;潘丽丽;王立;张琴;张龙江;刘霞

    回顾分析一例由葡萄糖激酶(GCK )基因杂合突变所致新生儿糖尿病(NDM )的临床资料和分子遗传学特征。仅予饮食干预后随访末稍血糖:FBG 6.5~8.6 mmol/L、餐后血糖(PBG )7.1~11.3 mmol/L ,FIns 2.12~10.74 mIU/ml ,FC‐P 1.2~1.5 ng/ml ,HbA1 c 6.8%。调查患儿家系14名,发现4例糖尿病患者(患儿的姨母和母亲:GDM和糖尿病;外祖父和祖父:糖尿病),患儿及其母亲存在GCK基因c.1190G> T(p.Arg397Leu)杂合突变,其父亲和双胎妹妹未见基因突变。GCK 基因杂合突变引起NDM 还是M ODY2还需进一步结合临床和基因检查鉴别,对于NDM 患儿,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基因检测对病因诊断尤为重要。

  • 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胞外囊泡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CD2相关蛋白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贾懿劼;关美萍;郑宗基;张倩;唐川;许文伟;肖知周;王玲;薛耀明

    目的:探讨尿液胞外囊泡(EVs)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CD2相关蛋白(CD2AP)能否作为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的生物标记物。方法收集 T2DM 患者48例,其中,单纯 T2DM者18例,微量白蛋白尿者18例,大量白蛋白尿者12例。RT‐PCR检测EVs中 TGF‐β1和CD2AP的表达水平。结果 T2DM 组尿液 EVs中 TGF‐β1 mRNA 表达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0.05)。CD2AP mRNA表达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TGF‐β1表达水平与UAER、Scr、及胱抑素C(Cys‐C)呈正相关(r=0.491、0.351、0.468,P<0.05);CD2AP水平与 UAER及Cys‐C呈负相关(r=-0.605、-0.385, P<0.01)。结论尿液EVs中,TGF‐β1和CD2AP能反映CKD的进程,可作为其生物标记物。

  •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胱抑素 C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彩香;祝开思;林章梅;王会中;梁艳玲;曲建昌;赵蕾;李丽;王平;徐锌

    目的:通过检测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GFR的相关性,探讨其在HUA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无症状 HUA患者(sHUA)60例、痛风(Gout)患者50例和正常对照组(NC)60名。改良MDRD公式计算eGFR ,并测定各组血清Cys‐C、β2微球蛋白(β2‐MG)、Scr、SUA、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分析血清Cys‐C、β2‐MG与eGFR、Scr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Gout组血清Cys‐C、β2‐MG、Scr、SUA、hsC‐RP、TG、BMI高于NC组(P<0.05或 P<0.01),eGFR、HDL‐C低于 NC 组(P<0.05),Cys‐C、hsC‐RP、BMI、β2‐MG 高于 sHUA 组(P<0.05)。sHUA组Cys‐C、SUA、TG高于NC组,HDL‐C低于NC组。血清Cys‐C与eGFR呈负相关(r=-0.457,P=0.003),与Scr、年龄、SUA呈正相关(r=0.472、0.325、0.171,P=0.000、0.001、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GFR、Scr、SUA、年龄是血清Cys‐C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ys‐C能反映GFR的变化,是 HUA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良好血清标志物。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新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小群;钟兴;潘天荣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与新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EDN )的关系。方法新诊断T2DM患者160例根据有无EDN分为EDN组和单纯T2DM组。检测两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结果 EDN 组 NLR、中性粒细胞计数、2 hPG、HbA1 c和年龄高于 T2DM 组[NLR (2.27±0.92)vs(1.81±0.56);中性粒细胞计数(4.35±1.47) vs(3.78±1.08)109/L ;2 hPG (21.98±4.30)vs(20.37±4.40)mmol/L ;HbA1c (11.06±2.02)% vs(10.22±1.89)%;年龄(49.22±12.71)vs (44.41±10.81)岁](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OR=6.529,95% CI:1.946~21.873,P=0.002)和2 hPG(OR=1.213,95% CI:1.002~1.467,P=0.047)是 EDN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LR升高与EDN相关,NLR值升高可能是EDN良好的预测指标。

  • 2型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无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陆明;喻明;陈琳;朱近悦

    目的:探讨T2DM病程10年以上无微量白蛋白尿患者eGFR下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T2DM病程10年以上无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294例,分为eGFR≥60 ml/(min ·1.73 m2)组及eG‐FR<60 ml/(min ·1.73 m2)组。Logistic回归分析eGFR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超重、TC升高、冠心病病史、糖尿病家族史是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结论 T2DM 患者联合检测尿白蛋白/肌酐(UAlb/Cr)及eGFR可全面评估肾功能情况,尤其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患者。该类患者严格控制体重、TG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可减少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风险。

  • 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作者:常微微;姚新明;张荣珍;梁伟;付立明;姚应水

    目的: Meta分析TNF‐α水平与不同分期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收集有关CKD患者血清TNF‐α水平的文献,采用Rev 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结果以标准化均数差(SMD)表示。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期CKD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NC)组[SWD=9.14,95% CI(7.57~10.72),P<0.00001]和单纯糖尿病组[SWD=5.17,95% CI (4.27~6.06),P<0.00001]。临床期CKD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早期CKD组[SWD=11.09,95% CI(8.25~13.93),P<0.00001]。结论现有临床研究证据显示,CKD患者血清TNF‐α水平增高,且血清TNF‐α含量随糖尿病严重程度升高,血清TNF‐α测定对判断CKD的病情有指导意义。

  • 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儿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

    作者:杨丽丽;李敏敏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于糖尿病患儿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糖尿病患儿97例,依据24 hUAER分为<30 mg组34例、30~299 mg组42例及≥300 mg组2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NC)40名。比较各组实验室指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Cys‐C、Hcy早期诊断糖尿病患儿肾损害的临界值。结果 UAER<30 mg组Cys‐C、Hcy高于NC组(P<0.05);在Cys‐C临界值取1.02 mg/L时,其诊断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性为86.09%、特异性为83.28%、诊断指数达到大值1.6937,ROC 曲线下面积(AUC )为0.841;在 Hcy 临界值取13.00μmol/L时,其诊断敏感性为83.98%、特异性为79.24%、诊断指数达到大值1.6322,AUC为0.795;Cys‐C联合 Hcy诊断敏感性为92.38%、特异性为89.17%、诊断指数达到大值1.764,AUC为0.928。结论 Cys‐C联合 Hcy检测对于糖尿病患儿早期肾损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骨钙素与视黄醇结合蛋白4及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裴晓艳;毕娅欣;金国玺;于磊;王丽

    目的:探讨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 )患者血清骨钙素(OC )与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CKD患者,根据eGFR分为eGFR≥90 ml/(min ·1.73 m2)组36例,60≤eGFR<90 ml/(min ·1.73 m2)组60例,eGFR<60 ml/(min ·1.73 m2)组24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5名作为对照组(NC )。各组均测生化指标及血清 OC、RBP4、Cys‐C水平。结果 eGFR≥90 ml/(min ·1.73 m2)组OC低于NC组及eGFR<60 ml/(min ·1.73 m2)组(P<0.05);60≤eGFR<90 ml/(min ·1.73 m2)组、eGFR<60 ml/(min ·1.73 m2)组 RBP4高于其他两组( P<0.05);eGFR<60 ml/(min ·1.73 m2)组Cys‐C高于其他组(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OC、RBP4、Cys‐C与eGFR呈负相关(r=-0.172、-0.304、-0.348,P<0.01),OC与RBP4、Cys‐C呈正相关(r=0.133、0.206,P<0.05)。结论 OC、RBP4及Cys‐C可作为评价CKD早期肾损伤及骨代谢异常的有效指标。

  •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郭星荣;冯烈;吴标良;陈纤纤;李佳萦;王民登;黄庆

    目的:探讨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KD患者152例,根据24 h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微量白蛋白组(M A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PR组)。另选取健康人群(NC组)38名。检测各组PEDF、血管内皮因子(VEGF)、HbA1 c、C‐RP、FPG等水平。结果 PR组PEDF水平高于其他组。各组SBP、PEDF、C‐RP、24 hUAER、VEG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EDF与C‐RP、HbA1 c、FPG、UAER和VEGF呈正相关(r=0.302、0.207、0.382、0.189、0.523,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4 hUAER和C‐RP是血清PEDF独立相关因素(β=0.61、0.18,P<0.05)。结论 CKD患者血清PEDF水平升高,其升高可能与CKD的发生发展有关。

  • 临床常见检测指标在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王堃;刘炼华;吴琼;向满林;易斌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检测指标在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 )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T2DM患者78例,根据UAER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早期CKD组(20μg/min≤UAER<200μg/min)和临床期CKD组(UAER≥200μg/min),比较各组临床指标。结果 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转铁蛋白(TF)、TC、Scr、SUA、BMI、SBP为CKD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TF和TC联合诊断有较大的诊断价值(AUC=0.959);判别分析得到 TF、TC、SBP、GFR为筛选后指标在早期CKD组和临床期CKD组分类正确率为87.2%。结论 TF、TC、Scr、SUA、BMI、SBP为CKD的危险因素,综合简便性及诊断价值,TF与TC联合诊断价值较高;以此常见指标建立的判别函数对CKD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血清Fractalkine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谷君;张志英;董运成;任卫东;许峥嵘;史丽

    目的:探讨血清Fractalkine (FKN)和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与D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我科住院的126例T2DM 患者,根据眼底荧光造影,分为单纯糖尿病(NDR)组、非增殖期DR(NPDR)组和增殖期DR(PDR)组,同时,另选取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NC)组。测定各组血清FKN和hsC‐RP水平,并分析FKN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 NDR、NPDR、和PDR组血清FKN水平[(0.68±0.08)vs(0.75±0.11)vs(0.92±0.17)vs(0.59±0.06) ng/ml]和hsC‐RP水平[(3.81±1.08)vs(5.87±2.24)vs(8.03±3.06)vs(1.74±0.53) mg/L]均高于NC组,且随DR的加重逐渐升高(P<0.05)。血清FKN与hsC‐RP呈正相关(r=0.486,P<0.01)。FKN、hsC‐RP、HbA1 c、LDL‐C是DR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 FKN 和 hsC‐RP是DR的危险因素,可能参与 DR的发生发展。

  •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白介素8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季美霞;曾志复;官常荣;田江宣;叶斌

    目的:探讨白介素‐8(IL‐8)能否作为 T2DM 视网膜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的联合治疗靶点。方法 T2DM患者112例,按有无并发症分为单纯 T2DM 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36名为健康对照组(NC组)。放射免疫法(RIA )测定受试者血清VEGF和IL‐8含量。结果 T2DM 组与 DR组 VEGF含量较 NC 组分别升高1.73倍[(5.26±3.54) vs (9.10±4.85)ng/ml ,P<0.05)和4.53倍[(5.26±3.54) vs (23.86±16.16)ng/ml ,P<0.05)],DR组较T2DM组升高2.62倍[(9.10±4.85) vs (23.86±16.16)ng/ml ,P<0.05)];T2DM组与DR组IL‐8含量与NC组比较分别升高7.42倍[(25.69±2.47) vs (190.50±27.17)ng/ml ,P<0.05)]和69.72倍[(25.69±2.47) vs (1791.00±297.30)ng/ml ,P<0.05)],DR组较 T2DM 组升高9.4倍[(190.50±27.17) vs (1791.00±297.30)ng/ml ,P<0.05)]。VEGF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5% CI为0.84~0.94(P<0.001);IL‐8的 AUC为0.82,95% CI为0.75~0.89(P<0.001)。在 NC组中,血清IL‐8与VEGF含量无相关性(r=0.1232,P>0.05),但在 T2DM 组和DR组中,IL‐8与 VEGF呈正相关(r=0.6128、0.8671,P<0.05)。结论 IL‐8可作为DR抗VEGF治疗的联合治疗靶点和危险评估因素。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申金付;张琴;李茂;谢树永;牛敏;王佑民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DR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于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310例,分为无DR (NDR)组118例及DR组192例,其中,DR组根据有无增殖期病变再分为非增殖期DR(NPDR)亚组134例及增殖期DR(PDR)亚组58例。分析各组临床资料、NLR及生化指标。结果与NDR组比较,DR组年龄、病程、SBP、FPG、HbA1c、TC、TG、LDL‐C、Sc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中性粒细胞计数(NC)及NLR均升高,HDL‐C降低(P<0.05)。与NPDR亚组比较,PDR亚组病程、HbA1 c、Scr、hsC‐RP、NC及NLR均升高,HDL‐C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FPG、HbA1c、TG、LDL‐C、HDL‐C、hsC‐RP、Cys‐C及NLR是影响DR发生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NLR与DR的关系优于hsC‐RP、Cys‐C炎症指标,且NLR在NDR组、NPDR亚组及PDR亚组逐渐升高[(1.52±0.26)vs(1.68±0.21)vs(1.95±0.17),P<0.05]。结论 NLR与DR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

  • 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开发的初步实践

    作者:刘叶灵;李明子;江华;刘雷;罗樱樱;沈晶晶;牛巧红;张瑞玲;V.Joergens;M.Gruesser;U.A.M ueller;纪立农

    目的:开发适合我国非胰岛素治疗的T2DM成年患者的结构化课程,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教育学理论、指南和文献,借鉴德国同类课程,开发针对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结构化课程初稿,编写教学材料;采用专家会议法修订和完善课程,并在社区进行预试验以初步评估实施效果。结果课程从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4方面开发。经专家会议修订的课程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3个领域共19项;课程内容与之相匹配,共22项;教学采用小组式,每周1次,共4次,由医护共同实施;评价指标为与目标相匹配的知识、行为、自我效能和实验室指标。预试验9例完成了课程,课后访谈患者表示,课程逐步引导、细致管理,教材形象生动,寓教于乐,自身受益颇多,自我管理的信心倍增。1个月后随访,FPG、体重和糖尿病知识均有所改善。结论该课程以教育学理论、指南和文献为基础,简洁、明确,实施过程标准化,初步实践效果明显,是对国内糖尿病教育模式创新的有益探索,值得在临床进一步验证。

中国糖尿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