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중화위장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0274
  • 国内刊号: 44-1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85
  • 曾用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汪建平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胃癌前哨淋巴结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程黎阳;钟世镇;黄宗海

    目的研究胃癌前哨淋巴结 (SLN)的分布规律和意义.方法将只有 1枚转移的淋巴结视为 SLN,回顾性分析只有单个淋巴结浸润的 5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 SLN的出现部位及与原发癌灶的关系.结果单个转移淋巴结约 55 6%( 30/54)发生在邻近原发癌灶 (N1),约 27 8%( 15/54)分布在相对远离原发癌灶处 (N1), 16 7%( 9/54)出现在 N2~ N3;发生跳跃性转移的 9例胃癌中, 1例癌浸润黏膜层, 8例浸润黏膜下层或以上.结论胃癌 SLN的分布呈随机性和多向性,只在邻近癌灶处检测胃癌 SLN不可靠.要使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替代广泛性的胃癌淋巴结清扫,必须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探索出较理想的检测胃癌 SLN方法.

  • 肠道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杨宏宇;陈国玉;章希炜

    目的探讨肠道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 29例肠道血管畸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以反复性、间歇性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17例患者经 19例次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 7例经纤维结肠镜、 2例经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ECT)、 3例行剖腹探查得以确诊. 5例非手术治疗, 24例行手术治疗.手术患者无死亡者,亦未发生术后并发症.随访 20例( 69 0%),再出血 4例,其中非手术组 3例、手术组 1例.结论 (1)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佳方法; (2)外科手术是治疗肠道血管畸形出血的有效方法; (3)术前和术中的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田素礼;胡天明;王震;谷金宇;赫英洲;黄跃南;宋淑平

    目的对比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吻合器)组和外剥内扎术组.术后观测指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吻合器组与外剥内扎术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12~ 40 min,P=0 003) ,疼痛持续时间短( 1~ 4 d, P=0 03),应用镇痛药物频率低( 0~ 6次 ,P=0 02),术后住院时间缩短( 1~ 7 d,P=0 006),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时间短( 4~ 12 d,P=0 005),术后并发症少( P=0 009),术后复发情况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1 36).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并发症少的治疗痔出血和脱垂的新技术,但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痔疮 吻合器 手术
  • 细胞膜磷脂组分含量变化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研究

    作者:安萍;于波;李世拥;张英男;魏家臣;蔡慧芸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细胞膜磷脂变化对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检测 48例癌原发灶、癌旁肠黏膜、肝转移灶中细胞膜磷脂酰肌醇( phosphatidylinosital, PI)、磷脂酰丝氨酸( phosphatidylserine, PS)、磷脂酰乙醇胺(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PE)和磷脂酰胆碱( phosphatidylc- holine, PC),对比分析不同膜磷脂组分含量变化与癌原发灶大小、病理组织学类型和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结果 48例结直肠癌患者癌旁肠黏膜、原发灶、肝转移灶中细胞膜磷脂 PI含量分别为 (0 92± 0 12)mg/g、 (1 57± 0 14)mg/g、 (1 54± 0 15)mg/g; PC含量分别为: (56 47± 5 33)mg/g、 (108 57± 6 37)mg/g、 (116 35± 6 85)mg/g.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中 PI、 PC含量明显高于癌旁肠黏膜组织( F=363 10、 870 10, P< 0 01). 3种组织中 PE含量分别为 (18 23± 3 56)mg/g、 (42 02± 4 33)mg/g、 (79 51± 5 52)mg/g,肝转移灶中 PE含量显著高于原发灶和癌旁组织( F=1149 63,P< 0 01).不同大小的癌原发灶 4种膜磷脂组分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F=0 011、 0 026、 0 305、 1 483; P >0 05).结论细胞膜磷脂变化对结直肠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能有重要影响. PI、 PC变化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PE含量升高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有密切关系.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贲门腺癌发生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靖若;张蕾;高冬玲;张云汉

    目的探讨贲门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贲门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快速尿素酶法、 PCR- Hp- DNA、改良 Giemsa染色技术检测 50例慢性贲门炎、 17例贲门肠上皮化生及 46例贲门癌的癌灶、癌旁及相应的手术残端黏膜组织中的 Hp,以 30例正常人胃黏膜为对照.结果 ( 1)贲门癌癌灶、癌旁、相应手术残端黏膜及贲门炎、肠化生组 Hp检出率分别为 58 7%、 71 7%、 63 0%、 60 0%和 64 7%,比对照组 16 7%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01);( 2)癌灶 Hp检出率较癌旁及相应胃窦中的 Hp感染略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5);( 3) Hp感染与贲门癌组织分型无关.结论贲门 Hp感染与贲门腺癌的发生有相关性.

  •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切除直肠肿瘤

    作者:蒙家兴;邵初晓;刘应裕;叶维晋

    目的评价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TEM)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总结 1995年 11月至 2001年 12月 27例 TEM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肿瘤直径中位值 2 5 cm,肿瘤下缘与齿状线距离( 8 9± 3 4) cm,肿瘤侵犯直肠周径范围( 35 7± 17 5)%.平均手术时间( 109± 46) min.平均住院日 4 5 d.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并发症有尿潴留、暂时性大便失禁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复发.术中 2例切穿至腹腔 ,即刻内镜下修补成功.切缘 100%瘤细胞阴性.病理示直肠绒毛状腺瘤 14例、直肠腺癌 13例,后者包括 pTis 2例, pT1 6例和 pT2 5例.直肠癌腔内超声肿瘤 T分期符合率为 84 6%. 5例 pT2中 2例中转前切除术, 1例接受术后放疗, 2例无附加任何治疗.平均随访 18个月,所有病例无局部复发.死亡 2例, 但无复发迹象.结论 TEM易行且安全, 是直肠绒毛状腺瘤和部分 T1直肠癌的治愈性手术,也可作为 T2直肠癌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研究

    作者:郝希山;李强;张忠国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更加符合生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 235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癌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 FJI) 78例( 33 2%)、" P"型 Roux- en- Y空肠代胃术 (PR)93例 (39 6% )、" P"型 Roux- en- Y空肠间置代胃术( PIR) 64例( 27 3%).随访 2年或 2年以上, 89 2%的 FJI术后患者的 Visick指数为Ⅰ~Ⅱ级; Roux- en- Y滞留综合征在 FJI、 PR、 PIR 3组中总发生率分别为 0、 31 3%、 15 6%.结论 FJI保持了重建消化道神经-肌肉功能的连续性,恢复食物经过十二指肠生理通道,对于减少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全胃切除术后一种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六家系临床分析

    作者:何裕隆;黄美近;蔡世荣;郑章清;詹文华;汪建平;王吉甫

    目的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家系调查,绘制每个家系的患病分布图,进行系谱分析;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 6个家系,总结其临床特征.对高危亲属进行随访 (肠镜监测 ). 结果 6个家系 125位成员中患病 20例,男女比例为 14∶ 6,平均年龄 38 5岁. 20例中 6例先证者行全结肠切除、直肠黏膜剥除、回肠储袋直肠肛管肌鞘吻合术( IPAA);其中首诊时合并息肉癌变 1例, 1例术后直肠残留息肉癌变,改行直肠切除、回肠永久性造口. 12例行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 IRA);其中有 6例首诊癌变者, 5例死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术后肝转移,死亡病例中位年龄 48岁.通过肠镜随访监测发现无症状患者 2例,年龄分别为 18、 23岁,行预防性 IPAA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家系调查,对高危亲属的追踪管理、肠镜监测,可以发现早期病例;行预防性手术效果满意.

  • 全胃切除手法改良空肠P袢代胃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志新;胡建昆;程中;陈佳平;郑吉祥;彭德恕;周总光

    目的评价全胃切除术后手法改良空肠 P袢代胃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胃癌生物学特性及根治的要求,对 72例胃癌患者施行全胃切除术后实施手法改良空肠 P袢代胃术重建消化道,并对其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生活质量、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仅 10例,发生率为 13 9%;患者饮食次数多数为每天 4~ 5次,无饱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无倾倒综合征.有 56例术后体重增加. 5年生存率为 38 9%.结论改良空肠 P袢代胃术术式简单易行, 能较为有效地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 原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卿三华;余江;黄祥成;蒋会勇

    目的初步判断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的危险性.方法选择 10个可能会影响肝转移的因素:患者年龄、性别、地区分布、肿瘤病理类型、部位、大小、浸润深度、侵犯肠管周径、术前癌胚抗原( CEA)水平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建立原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危险性预测的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年龄、术前 CEA水平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这 3个因素对肝转移影响较为显著 ,其回归系数分别为 0 0215、 0 9584和 0 6404;标准误分别为 0 0113、 0 2740和 0 2892; P值分别为 0 0379、 0 0005、 0 0268.其他因素如浸润肠壁深度及侵犯肠管周径等对肝转移的发生也有影响,但非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术前 CEA水平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原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 3个显著性的危险因素.

  • 严重腹腔感染对胃黏膜细胞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

    作者:张超;牟海刚;杨宗诚

    目的探讨严重腹腔感染时胃黏膜细胞胞液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 120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 60只.实验组利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造成严重腹腔感染的动物模型,分别采用 PHS- 10A数字式酸度-离子计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穿孔前和穿孔后 3、 6、 12、 24、 48 h胃黏膜电位差变化和胃黏膜组织皮质醇含量变化 ,并且对各时相胃黏膜细胞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 GCR)进行测定.结果盲肠穿孔后 3 h胃黏膜组织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 12 h达高峰,而胃黏膜细胞胞浆内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大结合容量( R0)显著下降 , 平衡解离常数( KD值)明显增大,胃黏膜电位差穿孔后显著下降.结论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降低是严重腹腔感染后急性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 体外化疗药敏试验系统联合流式细胞仪在胃肠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褚忠华;陈涛;王捷;区庆嘉;赵海燕;魏菁;刘建平

    目的探讨体外化疗药敏试验系统( ATP- TCA系统)联合流式细胞仪( FCM)在胃肠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取 36例胃癌、结直肠癌的手术标本行 ATP- TCA试验和 FCM P170检测,并分析两者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ATP- TCA的可评估率为 88 1%; 10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氟尿嘧啶 15 6%,顺铂 18 8%,足叶乙甙 21 9%,草酸铂 25 0%,丝裂霉素 31 3%,表阿霉素 37 5%,诺消灵 40 6%,开普拓 43 8%,健择 53 1%,泰素 56 3%. P170检测阳性率为 43 8%;丝裂霉素、表阿霉素、诺消灵的敏感率在 P170阴性表达时高 , 开普拓、健择、泰素在 P170阳性和阴性表达时的敏感率均高 , 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5).结论 ATP- TCA法联合 FCM可较好地用于胃肠肿瘤的化疗药物的筛选;开普拓、健择、泰素可用于 P170阳性表达的患者.

  • 进展期结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术

    作者:顾晋;李明

    结直肠癌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发达国家占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第 2位 [1],在我国以每年 4 2%的趋势不断升高 [2].然而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术后 5年生存率仅约为 50%,其中重要的原因是部分结直肠癌在诊断时已属进展期.

  • 胃癌扩大根治性切除术

    作者:刘福坤

    一、胃癌扩大根治术的历史 上世纪 40年代研究发现,淋巴结转移在胃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单纯行胃大部切除术并不能明显改善进展期胃癌的生存率. 1944年 Longmire就曾认为"一个包括全胃和区域性淋巴结在内的整块切除术,显然会比局部切除原发病灶或胃部分切除在内的整块切除更能达到清除全部恶性组织的目的".

  • 直肠癌的全盆腔脏器切除术

    作者:李荣

    文献报道, 6%~ 10%的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已局部扩散,无法常规切除 [1].直肠癌手术后约有 10%~ 25%的局部复发率 [2].对这些患者,放疗或化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扩大手术切除范围则可能为患者提供治愈机会.

  • 直肠癌扩大根治术的选用与评估

    作者:郁宝铭

    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对于结直肠癌已被大家公认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但究竟应该切除多少才算足够或彻底,却始终存在着争议,原因是至今尚没有一种术式适合所有的患者,某一术式只适用于一部分病例.

  • 进展期胃癌的切除范围

    作者:张一楚

    进展期胃癌指肿瘤病变超过胃黏膜下层,又称中、晚期胃癌,常有远处转移或邻近器官的播散.按新 TNM分期,进展期胃癌包括Ⅰ B期( T2N0M0)、Ⅱ期( T2N1M0, T3N0M0)、Ⅲ A期( T2N2M0, T3N1M0, T4N0M0)、Ⅲ B期( T3N2M0, T4N1M0)和Ⅳ期( T4N2M0).进展期胃癌可达 T4,说明病变已超越浆膜层侵及邻近结构或脏器;腔内则扩展至食管或十二指肠.淋巴结可达 N2、距原发灶边缘 3 cm以外的胃周淋巴结,或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数为 7~ 15枚,包括脾动脉周围淋巴结群、脾门淋巴结等.一旦有远处转移 (M1),已不属于根治切除范围.

  • 胃黏膜皱襞肥大症误诊胃癌一例

    作者:陈文会;宫健;陈飞

    患者男性, 67岁.上腹部间断性隐痛和反酸 10年.近 1年来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嗳气,食欲减退,消瘦伴黑便.近 1个月进食后上腹部胀痛加重,并常有呕吐腐臭味的胃内容物.钡餐透视见胃窦部多发性息肉、幽门不全梗阻.胃镜检查见全胃黏膜明显隆起,凸凹不平,多处菜花样及围堤样改变,黏膜弥漫性糜烂出血,见不到正常胃黏膜,未取活检,考虑为胃癌.于 1997年 11月 15日入院, 11月 20日按胃癌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胃外观呈皮革样改变,胃壁极度肥厚、硬韧,浆膜光滑,胃周淋巴结不肿大.切开胃前壁见黏膜肥厚,皱襞异常变粗,凸凹不平,似脑回状,多处糜烂及出血点,明显幽门狭窄.行全胃切除、食管与 P型空肠袢 Roux- en- Y吻合.术后病理结果:肉眼观,胃重约 2 000 g,胃黏膜呈乳头状,胃壁厚约 1 8 cm,黏膜多处糜烂及出血点;镜下所见(图 1):胃黏膜上皮增厚呈粗乳头状,并见大量炎性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多,腺体较小,数目较多,排列致密,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术后病理诊断为胃黏膜皱襞肥大症.于 1997年 12月 15日痊愈出院,随访 4年患者无症状,且体重增加.

  • 隐睾癌变致肠梗阻一例

    作者:王如然

    患者男, 44岁.因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 2 d于 2000年 5月 20日入院.患者自出生后右侧阴囊内无睾丸,未引起重视.入院查体:体温 37 6℃,急性痛苦面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不对称性膨隆,右中下腹可见不规则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以右下腹为重,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右下腹可触及一不规则的质软肿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腹部叩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右阴囊空虚,无睾丸,左侧正常.右腰部有压痛及叩击痛.双下肢无浮肿.血常规:白细胞 11 6× 109/L,血红蛋白 105 g/L.尿常规正常. B超示:右腹膜后肿物,内部回声不均匀,大小为 8 3 cm× 7 6 cm× 5 6 cm,边界欠清,腹腔肠管扩张,无积液. CT示:右腹膜后实性占位病变, 8 6 cm× 7 7 cm× 5 5 cm, CT值为 56.初步诊断:右隐睾癌变并肠梗阻.于 2000年 5月 22日行剖腹探查,见右下腹肠管与后腹壁粘连成团,局部肠管成角,肠壁水肿,暗红色,近端肠管明显扩张,右睾丸形态消失,见一 8 5 cm× 7 7 cm× 5 5 cm质韧不规则肿块,与周围尤其是其前方的右侧肠管浸润,右肾蒂周围无肿块.行右睾丸癌根治、肠粘连松解术.术后住院 25 d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生殖细胞癌.术后行 1个疗程放疗和 3个疗程化疗,现患者全身状态良好,无转移征象.

  • 回肠腺肌瘤一例

    作者:张胜泉

    患者男, 86岁.因急性阑尾炎于 2000年 8月 2日入院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距回盲瓣 70 cm回肠壁上有一直径约 1 4 cm肿物,肿物表面光滑,界较清,可推动,临床诊断为回肠壁平滑肌瘤.行肿物所在的肠段切除:切除的回肠长 6 5 cm,肠壁上有一息肉状肿物突入肠腔内,肿物 1 2 cm× 1 0 cm× 1 0 cm.肿瘤表面覆有完好的肠黏膜;切面见肿物位于黏膜下层,界清、质较软,内有些微小腔隙.镜检见肿物主要位于黏膜下层,部分生长于肌层的内环肌纤维中,肠黏膜层和黏膜肌层正常, 见图 1.肿物无包膜,由成熟的肠腺组织和平滑肌组成,腺体多聚集成群或小片状,少数为单个散在分布,部分腺体有不同程度扩张,有的扩张成囊状,所有腺体均覆以单层高柱状或立方状上皮细胞,其胞质较丰富,细胞顶部胞质浅淡色或透明状,核椭圆形,成行地排列于细胞基底部,无异型核和核分裂,上皮细胞间有散在的杯状细胞, AB染色阳性,见图 2.少数腺体上皮呈乳头状增生及其内含有腺状结构.成群或单个腺体周围环绕有数量不等的成熟平滑肌,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内有较多扩张血管和淋巴管,其间有散在或灶状淋巴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回肠腺肌瘤.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于同年 8月 30日痊愈出院.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樊军伟;范培锡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直肠癌有效的方法.然而直肠癌传统术式对局部控制及提高生存率的效果均不令人满意,且较高的泌尿生殖功能损伤率和永久性结肠造口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1978年, Heald提出并开始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以后由于保留自主神经( autonomic nerve preservation,ANP)观念的融入和吻合器的使用, TME得到不断完善.经实践证明, TME能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它已被公认是直肠癌根治切除术必须遵循的原则 [1],成为直肠癌手术新的金标准 [2].

  • 对胃癌扩大切除术的几点基本认识与选择

    作者:陈峻青

    当今,胃癌的手术原则是缩小与扩大切除并存、提高疗效与保存良好的生活质量并重.胃切除 2/3以上、淋巴结 D2清除术,定名为标准根治术;小于或大于此范围的手术,分别叫做缩小与扩大切除术.现就胃癌扩大切除术的几点基本认识和如何正确选择术式等问题与同道商榷.

  • 肠镜治疗急性假性结肠梗阻

    作者:兰跃福;陈光兰;林泽磷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是短暂和可逆的,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是关键.延误诊断,可导致结肠缺血坏死、穿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我院于 1992年 3月至 2002年 3月用肠镜减压治疗急性假性结肠梗阻 11例,疗效显著.

  • 改良手助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

    作者:郑民华;李健文;王明亮;陆爱国;蒋渝;董峰;蔡景理;郁宝铭

    手助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是 90年代中期逐步开展起来的一种操作技术 [1- 3],它既保留了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又具有传统开腹手术的灵活方便性,但其需要特制装置,价格昂贵.我们尝试改良的手助手术方式,疗效较好.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合并内痔

    作者:宋伟庆;周保军;闫庆辉;王凤安;张玉印;蒋贻康

  • 联合脏器切除治疗中晚期胃癌

    作者:高志清

    关键词: 联合脏器 切除治疗
  • 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

    作者:唐云;李荣;陈凛;晋援朝;梁发启;师兰香;吴欣;夏绍友

    目的对比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 EN)与标准肠外营养( PN)支持的效果.方法 30例患者随机分为 EN和 PN组,两组患者从术后 1 d到术后 10 d进行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术前和术后 11 d测量体重,检测血中白蛋白、免疫球蛋白( Ig) A、 IgG、 IgM、淋巴细胞计数、 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和血中谷氨酰胺含量及计算累积氮平衡.结果术后 11 d与术前比较 ,PN组的体重、白蛋白下降较 EN组明显( P< 0 05);血中谷氨酰胺下降也明显 ,与术前及与 EN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1). PN组累积氮平衡为 (114 6± 19 5) mg@ kg- 1@ (11 d)- 1,而 EN组为 (203 6± 31 8)mg@ kg- 1@ (11 d)- 1,EN组明显优于 PN组.体液免疫指标和 T淋巴细胞亚群 ,EN组术后 11 d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 , 而 PN组与术前相比 , 尚有差异.结论全胃切除术后 EN支持比标准 PN支持有更好的代谢效果 ,能更好地恢复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

  • 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复发直肠癌

    作者:罗成华;宋少柏;于俊兰;李荣;陈凛;李玉坤

    目的探讨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复发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对 1984年至 2000年复发直肠癌患者 49例行盆腔脏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生存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 R0切除率为 91 8%,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 12 2%.本组总的 3年生存率为 82 4%, 5年生存率为 48 7%, 其中 45例获得 R0切除患者的 3年生存率为 83 5%, 5年生存率为 59 5%, 17例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患者的 3年生存率为 72 7%, 5年生存率为 45 5%.结论盆腔脏器切除术是治疗复发直肠癌的有效方法,严格选择病例、确保 R0切除、妥善重建泌尿和消化通道及妥善覆盖盆腔,是获得满意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 胃癌侵及胰腺的外科治疗

    作者:张雪峰;宗修锟;蒋会勇;曲化远;金红旭;王希泽;逯云山;那延立

    目的探讨胃癌侵及胰腺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证和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1984年 6月至 2001年 6月对 58例胃癌怀疑侵及胰腺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扩大根治切除组(联合胰腺切除) 36例,经病理证实胰腺有癌细胞浸润者 24例( 66 7%),淋巴结转移 30例( 83 3%);姑息切除组 2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5 5%,其中扩大根治切除组为 16 7%;姑息切除组为 13 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5).两组无手术死亡.随访 48例,术后 1、 3、 5年生存率扩大根治切除组分别为 75 0%、 38 9%、 19 4%,姑息切除组分别为 22 7%、 9 1%、 4 5%;扩大根治切除组术后 1、 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切除组( P< 0 005).结论对胃癌侵及胰腺的患者, 扩大根治切除可提高 1、 3年生存率,但选择适应证甚为重要.

  • 肛肠外科名词解释

    作者:

    关键词: 肛肠外科
中华胃肠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