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중화위장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0274
  • 国内刊号: 44-1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85
  • 曾用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汪建平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胃肠间质瘤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景磊;秦净;侯英勇;沈坤堂;王聪;束平;汪学非;孙益红

    目的 探讨监测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及其在GIST转移复发及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61例原发GIST患者、18例转移复发患者和28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浆VEGF含量.结果 原发GIST患者术前血浆VEGF水平[(145.31±45.58)ng/L]和转移复发患者血浆VEGF水平[(145.72±52.73)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9.86±18.3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原发及转移复发GIST患者间血浆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患者手术后及复发转移患者手术联合格列卫治疗后.血浆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为(101.81±27.63)ng/L和(112.45±38.5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IST患者和GIST转移复发患者血浆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监测血浆VEGF的水平有助于评价GIST治疗效果和预测GIST的转移复发.

  • 氟尿嘧啶致肠黏膜损伤修复过程中肠上皮干细胞的动态观察

    作者:吴承堂;罗育其;闻英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5-FU)致肠黏膜损伤修复过程中肠上皮干细胞的动态变化.方法 成年C57BL/6J小鼠50只,其中40只给予连续5 d腹腔注射5-FU(30 mg·kg<'-1>·d<'-1>),另10只腹腔注射等量PBS作为空白对照.于处理后1、3、5和7 d剖杀取出中段小肠,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肠黏膜细胞中Rhdamine 123(Rho)染色阴性细胞比例变化情况:免疫组化分析MUSashi-1(msi-1)表达阳性细胞数量及其百分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5-FU作用后小鼠肠黏膜萎缩,间质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Rho染色阴性细胞比例显著增高,以处理后1 d高,随后逐渐下降(P<0.01);msi-1表达阳性细胞数量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i-1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1)且与Rho染色阴性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P<0.01,r=0.7551.结论 Rho染色阴性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肠上皮干细胞,msi-1表达阳性的肠上皮干细胞可能起着修复5-FU致肠黏膜损伤的作用.

  • 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和结肠全切除回直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比较

    作者:钱群;江从庆;刘志苏;艾中立;何跃明;郑科炎;吴云华;唐胜利;陶琦

    目的 比较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和结肠全切除同直吻合术治疗重度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分析1999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37例单纯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患者4年的随访资料.比较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结肠次全切除组,17例)和结肠全切除、回直吻合术(结肠全切除组,20例)后的排便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次全切除组每天大便(2.4±0.9)次,显著低于结肠全切除组的每天大便(3.4±0.8)次(P=0.0014).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结肠全切除组(4.3±1.8)高于结肠次全切除组(518±1.9)(P=0.0223).结肠次全切除组患者术后钡灌肠结果 显示盲肠及残余升结肠呈"储袋征".结论 与结肠全切除术相比,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可能是部分慢传输便秘患者更好的手术选择.

  • 结直肠癌组织中胃泌素的表达与Fas/FasL和天冬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关系

    作者:茆家定;吴佩;杨应林;武健;胡济群;黄鹤

    目的 了解胃泌素(GAS)mRNA及其蛋自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AI)和凋亡调控基因Fas/FasL、天冬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的关系.方法 采用巢式RT-PCR方法 检测79例结直肠癌组织中GAS的mRNA表达,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直肠癌组织中GAS、Fas/FasL、caspase-3、caspase-8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GAS mRNA与其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GAS=0.99,P<0.01).高、中分化结直肠癌组织中GAS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低分化者(χ2(高与低)=10.47、10.23,均P<0.01;χ2(中与低)=6.68、4.95,均P<0.05);GAS mRNA及其蛋白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黏液印戒细胞癌及未分化癌(χ2(乳与黏印)=4.80、6.22,χ2(乳与未)=5.44、8.43,χ2(管与黏印)=4.40、4.38,χ2(管与未=4.92、6.43,均P<0.05);Dukes A、B期的GAS mRNA及其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C、D期(χ2=4.84、4.45,均P<0.05).GAS高、中表达组的细胞AI明显低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高与低)=6.71,q(中与低):4.60,均P<0.01);FasL阳性表达率在GAS低、中、高表达3组间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9.35,P<0.01),其中FasL在GAS高、中表达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χ2(高与低)=6.24,χ2(中与低)=4.74,均P<0.05).结论 GAS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调控可能与Fas/FasL的表达失衡及其功能和信号系统的紊乱有关.GAS的检测可作为临床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评估指标之一.

  • 结直肠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

    作者:冯仕庭;孙灿辉;李子平;郭欢仪;彭振鹏;黄剑文;孟悛非;郑可国;许达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64层螺旋CT(64MD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相关性.方法 对33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绘制所选层面靶动脉、靶静脉及肿瘤的感兴趣区(ROI)的时间一密度曲线(TDC).64层螺旋CT灌注的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测定癌组织的MVD和VEGF的表达.对不同类型TDC间的MVD和VEGF进行比较:并对CT灌注参数与癌组织的MVD和VEGF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MVD值为22.61±9.01.VEGF阳性表达率为86.2%(19/25).结直肠癌的TDC分为5种类型,不同TDC类型的MVD和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59和1.11,P>0.05).CT灌注诸参数与MVD与VEGF均无相关f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MVD和VEGF均能反映结直肠癌的血管生成状况,但它们之间无相关.

  • 5-氨基乙酰丙酸介导的光动力学对裸鼠人胃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广军;黄宗海;俞金龙;厉周;丁涟沭

    目的 观察5-氨基乙酰丙酸(5-ALA)介导的光动力学治疗对裸鼠人胃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探索5-ALA介导的光动力学(PDT)治疗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MGC-803人胃癌细胞制备裸鼠人胃癌移植瘤模型;整体荧光成像系统下观察动物瘤体发出的荧光信号:测量荷瘤对照组、单纯激光组、单纯5-ALA组和5-ALA介导的PDT治疗组治疗后第1、3、7、14、21天的裸鼠肿瘤大小并计算肿瘤体积;末次测量后切除肿瘤行病理检查和透射电镜观察,TUNEL法检测组织细胞凋亡.结果 常规方法 培养MGC-803人胃癌细胞并接种裸鼠,可以成功制备出裸鼠人胃癌移植瘤的模型;荷瘤裸鼠肿瘤组织在特定波长的荧光激发下可发出特有的红色荧光.荷瘤对照组、单纯激光组、单纯5-ALA组和5-ALA介导的PDT治疗组治疗后第1、3、7、14、21天4组间的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3.086,P=0.000),PDT治疗组明显小于其他3组:病理检查提示,PDT治疗后肿瘤细胞大片凝同性坏死;透射电镜观察提示,PDT治疗组肿瘤组织存在大量死亡细胞及部分凋亡细胞;TUNEL法检测发现.PDT治疗组的肿瘤组织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χ2=18.237,P=0.000).结论 5-ALA介导的PDT对于裸鼠人胃癌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单纯给予5-ALA或激光辐射对肿瘤无明显抑制作用;肿瘤细胞的坏死及凋亡是5-ALA介导的PDT产生细胞毒作用的重要机制.

  •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葛步军;陈锡美;杨长青;吴剑

    目的 探讨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病变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C模型组(模型组)及SLC抗体干预治疗UC模型组(干预组),观察、比较不同组别结肠黏膜炎性和淋巴细胞归巢状况以及结肠组织细胞因子(IL-2和IL-6)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的SLC表达.结果 3组大鼠的结肠黏膜炎性反应评分和结肠组织细胞因子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模型组和干预组的结肠黏膜下存在淋巴细胞异常归巢现象;模型组和干预组SLCmRNA的表达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0.846+0.047和0.768±0.135比0.312±0.112,P<0.01),但模型组与干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C与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黏膜炎性反应密切相关,阻断SLC是减轻结肠黏膜炎性反应的有效途径之一.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抑制胃癌血管生成

    作者:王亮;蔡世荣;张常华;何裕隆;詹文华;吴晖;彭建军

    目的 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胃癌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设立对照组、ACEI组(又分为培哚普利组和卡托普利组)、ARB组(又分为氯沙坦组和缬沙坦组),定期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并测量肿瘤体积.3周后取出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测定各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癌周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ACEI组和ARB组移植瘤体积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受到抑制(P<0.01).ACEI组和ARB组肿瘤组织中的VEGF和MVD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和P<0.01).ACEI组对MMP-7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P<0.05);而ARB对MMP-7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ACEI和ARB能明显抑制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作者:吴国洋;王效民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08 G/A基因功能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生成及发展的关系.方法 研究病例为德国曼海姆医院普通外科2000年10月至2003年3月间收治的157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结直肠癌的患者(病例组),对照组为117例查体的健康人,病例与对照人群均为欧洲高加索人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 检测结直肠癌组及正常对照组的TNF-α-308G/A基因型.结果 病例组患者TNF-α-308 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P=0.663;等位基因χ2=0.404,P=0.525).Ⅲ、Ⅳ期病理分期患者A等位基因(22.6%)和A/A基因型(8.1%)的比例明显大于Ⅰ、Ⅱ期(12.9%和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P=0.048,OR=7.368,95%CI=0.839-64.743;等位基因:χ2=4.720.P=0.03,OR=1.962,95% CI=1.061~3.628).结论 TNF-α-308 G/A基因功能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生成无关,TNF-α-308 A/A基因型或A等位基因与结直肠癌的进展相关.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18例临床分析

    作者:倪晓凌;楼文晖;靳大勇;秦新裕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对24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PGS的18例(7.3%)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例PGS均发生于术后4~10 d,经保守治疗PGS平均缓解时间为25.4 d,无再次手术者.本组患者PGS的发生与手术技术的改进(χ2=3.90,P<0.05)和腹部并发症(χ2=3.92,P<0.05)关系密切.结论 提高手术技巧、减少腹部并发症可以减少PGS的发生;采用保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再次手术应谨慎.

  • 动态磁共振减影技术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建国;方国恩;罗天航;张峰

    目的 探讨动态磁共振(MRI)减影技术在胃癌术前TNM分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动态MRI减影技术,对39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前TNM分期诊断.患者术后经病理确诊.将MRI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动态MRI对本组胃癌浸润深度(T)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2.1%;对淋巴结转移状况(N)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71.8%;对远处转移(M)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4.6%:TNM分期诊断总的准确率为71.8%.MRI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有着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为0.671~0.763,P<0.05).结论 MRI在显示胃癌侵犯胃壁的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胃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评估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 直肠间质瘤复发的危险因素与外科治疗

    作者:钟宇新;周志祥;裴炜;王黎明;吴凡;邵永孚;赵平

    目的 探讨直肠间质瘤复发的危险因素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直肠间质瘤病例资料,对复发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χ2检验,对比复发与初治时的手术切除率和复发率.结果 肿瘤大径超过或等于3 cm(χ2=4.874,P=0.027)和高侵袭危险度(χ2=6.659,P=0.010)的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升高.复发肿瘤的切除率为64.3%(9/14),显著低于初治手术切除率的95.8%(23/24)(χ2=6.618,P=0.010).复发患者术后再次复发率与初治患者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9.P>0.05).结论 直肠间质瘤的肿瘤大小和侵袭危险度与患者术后复发率密切相关.复发肿瘤手术切除率显著低于初治手术切除率,但术后再次复发率与初治手术的复发率相近.

  • 袖带胃减容加残胃捆扎术的减重疗效和残胃扩张的实验研究

    作者:蔡景理;郑成竹;徐鲁白;陈丹磊;李心翔;王继生;周斌;吴金声;李际辉;印慨;柯重伟

    目的 通过建立袖带胃减容加残胃捆扎手术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减重效果及残胃扩张情况.方法 20只SD大鼠接受袖带胃减容加残胃捆扎手术(实验组),另20只SD大鼠接受袖带胃减容手术(实验对照组),10只SD大鼠接受剖腹探查手术(空白对照组);在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16周内每隔2周测量体质量.结果 实验组15只sD大鼠存活,实验对照组13只SD大鼠存活,空白对照组10只SD大鼠均存活.空白对照组术后体重增长明显:实验对照组术后2周体重恢复至术前水平;实验组在术后4周恢复至术前水平,其体质量增长明显较前两组慢(P<0.01).与实验组相比,实验对照组术后胃扩张明显.结论 袖带胃减容加残胃捆扎手术限制了术后胃的扩张,减重效果好,且安全可行.

  • 不同年龄胃癌患者空肠黏膜结构变化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关系

    作者:揭志刚;廖信芳;谢小平;刘逸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的胃癌患者空肠黏膜结构变化与肠内营养(EN)耐受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30例,65岁以上的16例为高龄组,14例40岁以下者为低龄组.术中取全层空肠黏膜标本行光镜、电镜检查,测量空肠黏膜的厚度、绒毛的高度、宽度,观察空肠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术后行早期EN治疗.观察患者EN相关并发症如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倾倒综合征等情况.结果 高龄组患者术后早期EN时腹胀、腹泻发生比例明显高于低龄组(P<0.01),且空肠绒毛短而宽,空肠黏膜薄(P<0.05);电镜结果 显示,低龄组患者空肠上皮细胞微绒毛排列整齐、致密,长短一致;而高龄组微绒毛排列不整齐、稀疏,长短不一.低龄组空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结构正常,高龄组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甚至出现空泡化的结构改变.高龄组EN治疗发生腹胀腹泻患者与低龄组比较,其空肠黏膜薄,空肠绒毛短而粗(P<0.05).结论 高龄患者空肠黏膜呈萎缩性改变可导致术后EN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比例增加.致EN耐受性差;EN腹胀腹泻的发生可能与空肠黏膜萎缩及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等改变有关.

  • 直肠肛管内外双引流预防直肠低位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高峰;闫于悌;宋枫;张鑫;赵勇;张明;徐明

    目的 探讨直肠肛管内、外双引流在预防直肠低位吻合口瘘的作用.方法 将235例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按不同时间段分成前期组(2003年3月至2004年8月)和后期组(2004年9月至2007年11月).后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有所改进,特别是常规行直肠肛管内、外双引流.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和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前期组89例患者中4例(4.5%)发生吻合口瘘,后期组146例患者中1例(0.7%)发生吻合口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是否行直肠肛管内、外双引流是影响吻合口瘘发生率的主要因素.结论 直肠肛管内、外双引流能有效预防直肠低位吻合口瘘的发生.

  • 胃癌淋巴结转移CT诊断指标与病理N分期对照研究

    作者:唐磊;张晓鹏;孙应实;李洁;汪宁;曹崑;季加孚;李子禹

    目的 探讨可用于评价胃癌淋巴结转移及术前N分期的影像学指标.方法 利用PACS工作站软件对89例胃癌患者的CT淋巴结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CT检出淋巴结的大小和数目,并计算每例检出淋巴结的径线和;并将各CT指标与肿瘤的病理N分期进行比较.结果 CT检出淋巴结数、大淋巴结径线及径线和在肿瘤组织不同病理N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和非转移两组间上述3个指标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出淋巴结数在pN1与pN3和pN2与pN3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大径线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各病理分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径线和在pN1与pN2和pN1与pN3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检出淋巴结数目联合淋巴结径线和可为术前肿瘤N分期的评价提供参考.

  • 结直肠外科快速康复模式加速直肠癌术后康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展;汪晓东;李立

    目的 评价结直肠外科快速康复模式(FT)对加速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83例直肠癌择期手术病例随机分为2组,围手术期管理分别接受快速康复模式(即简化肠道准备、手术前夜允许进普通饮食、术后不待肛门排气即拔除胃管并恢复饮食、术后强制早期活动、不常规放置引流管及早期拔除尿管等;FT组,44例)和传统模式(对照组,39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30 d内手术并发症和再人院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术式、合并症、肿瘤TNM分期等变量的构成比及年龄、手术时间、失血量等计量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T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7±2.6)d,较对照组的(8.9±2.8)d显著缩短(P<0.01);其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入院率两组比较P=0.326.FT组未见升高.结论 结直肠外科快速康复模式用于择期直肠癌围手术期临床管理,可加速患者的康复.

  • 痔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

    作者:傅传刚

    1937年,英国圣马克医院Milligan等[1]将Miles 1919年提出的治疗痔的外剥内扎手术进行了改良,即Milligan-Morgan手术(M-M手术)或称外剥内扎术.几十年来,在专家们对其进行不断改进的基础上,这个经典手术一直是国内外临床上治疗痔为常用的手术方式.

  • 肛门良性病变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陈朝文

    肛门疾病是肛肠外科常见疾病,手术虽然相对简单,但并发症发生率却非常高.对于如何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做好肛门手术并发症的防与治,很多学者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术前准备的完善、手术方式的变革以及术后的管理等作了巨大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随着肛门病变手术的完成,根治的代价是牺牲肛门功能,所以有学者提出"带瘘生存"的观点.近年来,随着新的手术方法的应用、微创外科观念的深入,有些手术并发症得到一定的控制,但也有新的问题不断产生,如何做好肛门手术并发症的防与治已成为肛肠外科医生关注的焦点之一.

  • 肛门病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

    作者:任东林;范小华

    肛门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人类对其认识可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近年来,肛门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不可否认,目前肛门疾病的治疗现状还存在治疗不规范、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过度治疗等情况.因此,如何制订规范、合理的诊治方案,把握肛门病外科治疗的一些基本原则,是提高肛门病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值得肛肠外科学界重视.

  • P27KIP1和P57KIP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东星;于万军;周卫东;祝伟;张毅

    目的 探讨P27KIP1及P57KIP2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2例胃癌组织及41例正常胃黏膜中P27KIP1及P57KIP2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P27KIP1、P57KIP2的表达率分别为31.9%和38.9%,低于正常胃黏膜的63.4%和73.2%(P<0.01);P27KIP1和P57KIP2在胃癌中的低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中P27KIP1与P57KIP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8.P<0.05).结论 P27KIP1、P57KKIP1的表达缺失可作为判断胃癌病情的指标.

  •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外科处理

    作者:杨海波;杜明国;宣正荣

    目的 总结结肠造口在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外科处理中的意义.方法 4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中,2例行乙状结肠造口;2例行肛周扩创引流术及抗炎、对症治疗.结果 行乙状结肠造口的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行肛周扩创引流术的2例中,1例术后第3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入院后第5天死亡;1例术后感染症状仍不能快速控制,患者全身情况继续恶化并放弃治疗.结论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在肛周感染无法迅速阻断时,实施结肠造口术有效.

  • 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俞世安;张家敏;毛根军;吴荣进;许龙堂;厉学民;郑樟栋

    目的 探讨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院后3 h内确诊6例,24~72 h内确诊4例,72 h后确诊3例.3例行十二指肠裂口修补,2例行十二指肠造瘘,2例行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1例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行改良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行十二指肠两断端关闭、胃空肠吻合,1例行十二指肠远端关闭、近端与空肠端侧吻合,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6例(46.2%)出现切口感染、十二指肠瘘、消化道出血、胰瘘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2例(15.4%)患者死亡,分别死于多器官系统衰竭和感染中毒性休克.结论 早期诊断与正确的术式选择是成功救治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关键.

  • 医源性脾损伤的处理

    作者:胡建昆;张波;陈志新;陈心足;陈佳平;周总光

    目的 探讨医源性脾损伤保留脾脏的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医源性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该11例医源性脾损伤的患者进行处理时,采用压迫和,或电凝止血者3例,直接缝合止血者3例,自体腹膜加垫缝合修补术5例.11例医源性脾损伤的患者均成功保住脾脏,无1例因术后出血或脾周脓肿行再次手术.无手术或术后近期死亡病例.结论 压迫、电凝、缝合以及自体腹膜加垫缝合等方式在医源性脾损伤的处理中是安全、可行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脾切除.

    关键词: 脾损伤 医源性
  • 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后预防性放置引流管必要性的探讨

    作者:李炳辉;张彩坤;齐湘杰

    目的 探讨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后预防性放置引流管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行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的67例下部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预防性放置引流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2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胃癌患者,不需预防性放置引流管.

  • 直肠癌术后肠系膜上动脉供血不足一例

    作者:刘小康;刘连杰;邢俊杰;马立业

    患者,男性,84岁,因"排便次数增多2月伴间断脓血便1周"于2007年12月3日入院.入院诊断为直肠癌并低位结肠不全梗阻.入院后术前准备1周,在全身麻醉下行"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加回肠末端预防性造口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腹膜返折下3 cm,环行生长,大小3 cm×3 cm,侵及外膜.术毕检杏吻合口通畅,无张力.术后肠蠕动恢复慢,腹胀,造口袋间断少量排气,肠鸣音弱,1~2次/min,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考虑胃潴留,给予西沙必利效果不佳.术后第7天患者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胆汁及胃液,总量900 ml.

  • 小肠新型隐球菌感染合并肠梗阻一例

    作者:王海斌;谢海涛;陈佳;王黔;于扬

    患者 女性,58岁.因反复腹胀、呕吐1月余,加重7 d于2008年1月25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伴嗳气、上腹部烧灼感,体质量下降约5 kg,精神、睡眠欠佳;7 d前上述症状加重,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并排黑便1次,量不多.查体:体温37.4℃,体形消瘦,腹部平坦,左上腹部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左中上腹部可扪及一条索样包块,4 cm×1 cm,活动度大,质地韧,无压痛,包块以患者深吸气后更为明显.腹部立位X线平片:左中上腹部可见液-气平面.腹部CT示小肠增宽,考虑高位小肠梗阻.

  • 胃底贲门和直肠多原发癌并发肠血吸虫病一例

    作者:张启林;吴强;戴瑜珍;潘陶强

    患者 男,66岁.因发现大便带血3个月于2007年3月1日入院.否认家族肿瘤史.检查:直肠指诊(胸膝位)发现距肛门7 cm处可触及菜花状肿物下缘,上缘未及,推之活动可,指套染血.肠镜检查示:距肛门7 cm处可见直肠壁菜花样肿物,2.5 cm×2.5 cm.直肠黏膜活检提示:直肠腺癌并肠血吸虫病.拟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前晚6时许突感恶心,随即呕出暗红色液体及紫黑色块状物,量约500 ml.予以药物止血等对症处理.次日清晨行胃镜检杳,见胃底贲门小弯侧有一直径为3.0 cm的溃疡;病理榆查提示为胃底贲门腺癌.

  • 人造肛门的研究现状

    作者:罗永

    对于肛管直肠切除的患者来说.腹壁人造假肛使患者从心理上难以接受,生活上增加了诸多不便.如何提高这些患者的生存质量,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和尝试.有效控制失禁,恢复自然肛门功能一直是这一领域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通过手术重建或肌肉移植代替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各种手术方式虽然不断得到改进,但肛门功能的恢复并不理想.因此,设计应用一种模似肛门或括约肌功能的"人造肛门"就成为一项重点研究课题.

  •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辉;汪建平

    目前肿瘤的临床治疗指标通常采用肿瘤细胞消除的多少,即瘤体缩小的程度,但这种衡量指标不适于数目极少的肿瘤十细胞.相对于数目占绝大多数却不能繁衍的其他肿瘤细胞而言,肿瘤干细胞被认为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因此将抗肿瘤药物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方案,会极大改变目前肿瘤治疗策略,为彻底根治肿瘤带来希望.

  • 肛门良性疾病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田振国

    当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存压力的增大、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各种肛门良性疾病的发病率和就诊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肛门周围需要外科治疗的疾病主要包括痔、肛裂、肛瘘和肛周脓肿等.随着对肛门解剖、病理认识的提高和手术技巧、方法的改进以及各种新型医疗器械设备的开发和利用,使肛门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下面对几种肛门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疗进展做一评述.

  • 腹腔镜辅助诊治成人慢性小肠套叠14例

    作者:雷尚通;李国新;余江;黄祥成;邓海军

    成人慢性小肠套叠临床少见,由于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我院2004至2007年共收治慢性小肠套叠患者20例,其中6例因有腹部手术史或感明显腹胀而不适宜腹腔镜探查,故对另外的14例患者进行了腹腔镜诊治,现总结如下.

  • 巨大盆腔复发性胃肠间质瘤术中大出血的处理

    作者:周烨;师英强;傅红;张世林;赵广法;杜春燕;黄恺

    腹膜后肿瘤由于解剖部位特殊和肿瘤的血供特点,术中大出血较为常见.我院于2007年9月在手术切除一巨大盆腔复发性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时,出现了术中大出血,现将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 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草案)

    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

  • 双镜联合微创根治胃Dieulafoy病

    作者:张鹏;刘景章;尚培中;张金江;李晓武;李素红

    胃Dieulafoy病是指胃黏膜下恒径小动脉溃破出血,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病因之一.成功的救治在于及早明确诊断并准确定位出血部位,选择佳的治疗方式.我院1999至2007年间共收治胃Dieulafoy病20例.现就其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分析

    作者:廖秀军;孟强;杨关根;沈忠;杨琴燕;武文静

    目的 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PPH1组34例、PPH2组36例、剥扎组42例,PPH1组采用单纯PPH术,PPH2组采用PPH加外痔切除术,剥扎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和比较3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程度及术后排便疼痛指数、出血、伤口水肿、尿潴留、肛门坠胀、肛门控便能力、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指标;肛肠测压仪检测手术前后3组患者肛管动力学变化指标;随访0.5~1年并记录痔复发或发生血栓外痔情况.结果 PPH1组术后24 h疼痛指数低于另外2组(P<0.05);3组患者在出血、肛门坠胀、肛门控便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排便疼痛、伤口水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PPH1组和PPH2组优于剥扎组(P<0.05);在术后尿潴留、费用方面剥扎组处于优势(P<0.05).手术前后剥扎组肛管静息压变化值小于另外2组(P<0.05),手术前后3组患者直肠感觉阈和直肠耐受量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至1年,PPH1组无复发患者,有3例发生血栓外痔;PPH2组无复发患者;剥扎组复发2例,发生血栓外痔1例.结论 PPH加外痔切除术是治疗混合痔的安全有效术式,适合外痔严重的混合痔.

中华胃肠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