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중화위장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0274
  • 国内刊号: 44-1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85
  • 曾用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汪建平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全结肠系膜切除应用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作者:邢加迪;杨宏;陈蕾;崔明;姚震旦;张成海;张楠;苏向前

    目的 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微创外科2009年4月至2011年11月连续收治的7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65例行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右半结肠癌切除术患者纳入研究,全组患者手术时间120~285(中位时间185)min,术中出血量30~150(中位50)ml;中位淋巴结清扫数24枚/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2%(6/65),术后中位排气时间3d,术后住院时间7d.无30 d内再住院患者及死亡患者.全组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为98.5%,2年无病生存率为83.1%.结论 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应用全结肠系膜切除技术,可以达到肿瘤的根治性完整切除;且可发挥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并未增加手术风险,术后短期随访疗效良好.

  • 人结直肠癌干细胞休眠与增殖阶段细胞形态学的研究

    作者:刘贵远;于嘉伟;钱飞;黄俊杰;汤志杰;王冶铭;朱建伟

    目的 初步研究人结直肠癌干细胞休眠与增殖阶段细胞形态的变化.方法 流式细胞仪从新鲜人结直肠癌组织中分选EpCAMhigh/CD44+/CD133+细胞亚群,并通过裸鼠(NOD/SCID)成瘤实验鉴定其干细胞特性;采用三维培养,WST-1绘制人结直肠癌干细胞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测定P27及Ki-67的表达水平,区分人结直肠癌干细胞休眠和增殖时相;细胞免疫荧光显示休眠期与增殖期人结直肠癌干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EpCAMhigh/CD44+/CD133+细胞亚群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占1.6%,经NOD/SCID成瘤实验证实为人结直肠癌干细胞.人结直肠癌干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前3d生长缓慢,细胞为静止阶段(休眠期),P27表达水平逐渐增加,Ki-67表达偏低;从第4d开始,细胞进入增殖期,Ki-67表达逐渐增加,P27表达降低.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休眠期人结直肠癌干细胞圆而大,伪足少;而增殖期细胞伪足增多,呈现增殖和侵袭的状态.结论 肿瘤的复发、转移可能与肿瘤干细胞的生长状态发生改变有一定关系;人结直肠癌干细胞增殖期与休眠期相比,呈现出明显增殖和侵袭能力;这为治疗人结直肠癌及其他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 组织黏合剂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难治性出血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丽黎;练晶晶;周平红;徐美东;姚礼庆;陈世耀

    目的 研究组织黏合剂对治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中难治性出血及预防迟发性出血的疗效.方法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自2006年9月至2013年8月在对9874例胃肠道黏膜或黏膜下肿瘤的患者行ESD治疗中,发生5例难治性出血(0.05%),在其他止血方法无效的情况下,运用注射和喷洒组织黏合剂的方法进行止血,观察其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 5例患者运用组织黏合剂后均止血成功,且未发生迟发性出血及穿孔.内镜随访2个月后,见创面愈合并瘢痕形成.结论 组织黏合剂对治疗ESD难治性出血快速、有效并安全.

  • 小肠减压管联合泛影葡胺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李伟;李志霞;安大立;刘靖;张小虎

    目的 评价经鼻置入小肠减压管行小肠减压、并注入泛影葡胺行小肠造影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通外科于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间有12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出现炎性肠梗阻,经鼻胃管减压等常规保守治疗2周后,肠梗阻症状改善不明显,遂经鼻置入小肠减压管行小肠减压,同时经减压管注入泛影葡胺行小肠造影,了解小肠蠕动情况及肠道梗阻情况,并利用泛影葡胺促进肠蠕动的治疗作用,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在置入小肠减压管后,12例患者腹胀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11例在置入小肠减压管后3周内腹部坚韧感消失,恢复正常排气并逐渐开始经口进食;1例患者在50 d后仍未排气,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3d患者恢复自主排气.随访6个月,全组患者无一例复发肠梗阻.结论 对于症状较重、病程较长并经常规处理无效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小肠减压管行小肠减压并注入泛影葡胺行小肠造影的方法安全有效,能够避免二次手术.

  • 术中放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蒋奕玫;赵任

    放疗与手术、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术中放疗在直肠癌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直肠癌患者接受术中放疗有术前或者术后放疗无法超越的优势,术中放疗可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局部控制率,可提高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的总体生存率.总体而言,术中放疗是安全可行的,在直肠癌中的应用前景光明.

  • 克罗恩病肛瘘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李文儒;袁芬;周智洋

    肛瘘是克罗恩病常见的肛周病变,且多为复杂性肛瘘,治疗困难,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获得佳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精确地进行疾病评估十分重要.影像学检查是评估克罗恩病肛瘘的重要手段,可以明确诊断、准确分型、辅助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进行疗效监测.磁共振成像(MRI)和直肠超声内镜(EUS)[或直肠腔内超声(AES)]被认为是评估原发克罗恩病肛瘘的佳选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MRI对于监测克罗恩病肛瘘的治疗效果更有优势.瘘管造影由于软组织分辨力较差和有辐射损伤等原因,临床上已经较少应用.本文通过分析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为患者选择个体化的优检查手段.

  • 直肠癌术前放疗敏感性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羿海钊;姚云峰;顾晋

    术前放疗已成为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标准化治疗的一部分,但是患者对放疗敏感性存在差异,部分患者接受放疗后并不获益,不仅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还需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分子标志可以有效指导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因此,需要努力寻找有效的分子标志物以便更准确地预测放疗敏感患者.

  • 粘连性肠梗阻致后天性回肠闭锁两例

    作者:李炳;陈卫兵;王寿青

    病例1女,13月龄,因“腹胀、便秘及胆汁性呕吐10d”于2012年3月12日入院.患儿7月龄时被诊断为脐尿管囊肿在本院行脐尿管囊肿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查体:患儿腹部中度膨隆,见胃肠型,脐下正中见纵行手术疤痕,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亢进.腹部立位X线片示:腹部阶梯状气液平.腹部B超示:多发性扩大的肠袢,下消化道检查结肠不扩张.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34.6 mg/L)轻度升高.初步诊断:粘连性肠梗阻.入院后予胃肠减压及抗感染、补液等保守治疗10 h,患儿病情无好转,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小肠扩张、粘连,距回盲部15 cm处可见一致密束带压迫回肠导致回肠梗阻,切除束带后见回肠受压处两端完全闭锁,闭锁端以纤维带状物相连,相当于Ⅱ型回肠闭锁,见图1a;切除闭锁段肠管,充分肠减压,并行回肠端端吻合术.术后诊断:Ⅱ型后天性回肠闭锁.术后患儿恢复良好,于2012年3月19日出院.随访15个月,患儿无腹胀,发育正常.

    关键词:
  • 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癌前病变一例

    作者:时强;徐美东;钟芸诗;周平红;姚礼庆

    患者 女,60岁.因“反酸、烧心1月”于2013年1月11日门诊行胃镜检查,发现胃体近贲门处有一2.5 cm×2.5 cm的A2期(活动期)溃疡灶,病理结果提示重度异型增生.患者拒绝手术,要求行内镜治疗.但考虑到病灶的特点,内镜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向患者讲明病情及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决定先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兰索拉唑口崩片(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3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连续用药1月后,复查胃镜,发现胃体近贲门处原溃疡灶好转为H2期(愈合期),但仍有黏膜糜烂,周边水肿消失,边界更为清晰.即于2月19日收入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关键词:
  • 骶神经刺激疗法在治疗排粪失禁中的应用

    作者:叶颖江;申占龙;王杉

    排粪失禁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995年德国外科医生首次对排粪失禁患者进行了骶神经刺激治疗.骶神经刺激治疗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刺激支配肛门括约肌、盆底肌肉的神经,动员它们的残余控便能力.标准的骶神经刺激治疗分为两个阶段,即骶神经刺激效果评估阶段和永久刺激器植入阶段.术前评估颇为重要是确保骶神经刺激治疗成功的前提.骶神经刺激是严重排粪失禁的首选治疗方法.骶神经刺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疼痛、电极移位、伤口裂开,肠功能异常和感染等.

  • 经肠腔双套管负压引流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中的应用

    作者:张嘉越;庞飞雄;冷津立;李松明;何辉;黄永鸿;羊涛;何红艳;李瑞

    随着外科手术肠道减压技术的应用及抗生素的发展,对右半结肠梗阻或外伤行急诊一期切除吻合已予肯定[1].但对于左半结肠急诊一期切除吻合,因其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目前尚无定论.解放军第三○三医院普通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经肠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引流的方法,为左半结肠梗阻患者行急诊一期切除吻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放置钛夹预防内镜下高频电圈套息肉切除术后迟发出血性

    作者:张军;李伟平;蒋海根;蔡旭华

    结直肠息肉的治疗首选肠镜下高频电圈套切除术[1].术后1h出现息肉残端出血(迟发出血)是该术式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数天至2周[2].本研究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探讨息肉切除术后放置钛夹预防迟发出血的必要性.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共有541例肠息肉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血糖均正常,无使用抗凝药物史.术前均经内镜确诊,排除炎性肠病、肠结核、黑斑息肉病(P-J综合征)、息肉伴肠癌及息肉伴活动性出血者,术中出现出血、穿孔或术后病理提示癌变需行手术者予以剔除.本组男334例,女207例,年龄9~88(平均56.5)岁;单发息肉450例,多发91例,共切除息肉659枚;山田法分型[3]:Ⅰ型173枚,Ⅱ型136枚,Ⅲ型196枚,Ⅳ型154枚.息肉大小及分布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经脐小切口治疗新生儿卵黄管瘘

    作者:乔键;陈君贤;鲍建华

    卵黄管瘘,又称脐肠瘘,是较少见先天性畸形,占卵黄管发育异常的2.5%~6.0%[1].多新生儿期即发病,可引起肠管嵌闭、绞窄,需及早处理.2008年10月至2012年11月间,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外科收治新生儿卵黄管瘘共10例,经脐小切口治疗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男7例,女3例,年龄7~30(平均17.5)d.均表现为脐带脱落后1~3 d脐部出现红肿、溢液,7例有脐孔溢粪,3例脐部有红色肉芽样瘘管黏膜突出,见图1.10例患儿经脐孔行造影检查,均可见瘘管和小肠显影,见图2.8例患儿取脐部分泌物行细菌培养,1例尿肠球菌阳性,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2例阴性;其中4例患儿行血培养阳性,菌群与脐部分泌物培养结果一致,患儿有高热、少吃、少动及体质量不增等败血症表现.脐部感染患儿经静滴抗生素并参照药敏调整抗生素控制感染、撑开过细瘘管外口及换药等处理7~10 d,局部炎性反应控制、红肿消退及血培养阴性后手术.

  • 分时挂线在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建平;杜金林;戴志慧;王庆华

    肛周脓肿是直肠周围组织及其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感染所形成的脓肿,需要手术治疗[1].目前治疗肛周脓肿的主要术式有脓肿切排术、脓肿切开挂线术及微创材料封堵术等.在切开挂线术中,有时脓腔较大,需行分段虚挂线.临床中我们发现,在虚挂线时由于脓腔较大、引流条较细,出现引流口已闭合但脓腔未完全愈合的情况,从而引起局部脓肿的复发.因此,我们采用分时挂线法,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 肛管后深间隙脓肿的三维超声图像特点

    作者:王小峰;金黑鹰

    肛管后深间隙位于尾骨尖的前侧,在肛提肌和肛尾韧带之间,见图1[1].在临床上,此间隙的脓肿常与直肠后间隙脓肿或括约肌间脓肿(后侧)难以鉴别,在三维超声图像上,它们有着不同的图像特点,以此进行鉴别诊断,能够帮助临床医生进行评估,作出正确的临床决策.

    关键词:
  •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适宜人群及疗效评价

    作者:申丽君;章真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T3~T4和(或)N1~N2]的标准治疗模式,20%左右的患者能获得病理完全缓解及更好的预后.选择出真正适合放化疗的患者有利于指导其个体化治疗,避免治疗过度.对放化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价有助于下一步治疗方案的确立,影像学及病理学评价仍是目前为主要的评价方式.

  • 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治疗指南

    作者: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规范工作组

    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ASCRS)致力于推动结直肠肛门有关疾病的科研、预防和治疗,确保高质量的医疗诊治工作.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规范工作组由在结直肠手术方面有专长的ASCRS会员组成.该工作组的成立是为了引导国际同行在结直肠肛门疾病的高质量诊治方面进行努力,并基于目前好的证据制定临床诊治指南.这些指南涵盖面广,但无强制性.指南旨在为临床决策提供信息,而非强行规定某一治疗方式.这些指南的对象包括所有的医疗执业人员、医疗工作者以及希望了解这些指南所涵盖的治疗信息的患者.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指南没有涵盖所有恰当的治疗,不否定同样有效的其他合理的治疗方式.任何相关手术或操作的终决策必须由医生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作出.

    关键词:
  • 连续横向肠成形术(STEP)——外科治疗短肠综合征的新方法

    作者:张少一;王剑;毛琦;任乐乐;孔文成;李幼生;黎介寿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指小肠吸收面积减少后而出现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营养吸收不良综合征[1].外科手术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之一,手术方式分为非移植手术和移植手术两类.国际上较为公认的非移植手术主要有两种:Bianchi术和连续横向肠成形术(serial transverse enteroplasty procedure,STEP),其目的都是为延长食物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增加吸收时间和吸收量,从而使患者脱离全肠外营养(TPN)[2].近年来,STEP术式因其简单、安全的手术方式,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除中国香港伊丽莎白医院报道过4例小儿SBS患者的STEP手术外[3],国内尚未见成年SBS实施STEP的报道.我们对1例成人SBS患者成功实施了STEP手术,现报道如下.

  • 容积调强弧形放疗联合Xelox化疗方案应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肖林;黄蓉;游凯云;常晖;邱波;肖巍魏;陈利;高远红;刘孟忠

    目的 探讨容积调强弧形放疗(VMAT)联合Xelox化疗方案(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射治疗科术前予以Xelox化疗方案同期联合VMAT的141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5例、女46例,中位年龄56岁;临床分期:Ⅱa期18例、Ⅱb期11例、Ⅱc期4例、Ⅲa期1例、Ⅲb期52例、Ⅲc期55例.全组放疗采用单弧VMAT技术,靶区剂量PTV1:50 Gy/25次,PTV2:46 Gy/23次,1次/d,5次/周.放疗期间,全组均行Xelox方案同期化疗.结果 全组141例患者均完成放疗计划,2例(1.4%)因3级腹泻中断放疗.放化疗期间,全组累计3级血液学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9%和16.3%,无4级不良反应.患者距放疗结束后中位时间54(34~86)d进行手术.手术R0切除率100%,低位直肠癌保肛率45.8%(33/7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0%(24/141);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率32.6%(46/141),原发肿瘤T分期、N分期及TNM分期的降期率分别为87.2%(123/141)、88.0%(95/108)和90.1%(127/141).结论 VMAT联合Xelox方案化疗应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安全可行,可获得较高pCR率及肿瘤降期率,且耐受性佳.

  •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对低位直肠癌肛管浸润的判断及手术层面的界定

    作者:林维文;王莉莉;段青

    目的 评估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对低位直肠癌肛管浸润情况的判断价值,为手术层面的界定提供参考.方法 23例经病理证实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和20例无肛管疾病的对照患者行盆腔3.0T MRI表面相控阵线圈检查.MRI扫描序列包括高分辨T2WI序列(TSE-T2WI)和三维容积内插动态增强序列(3D-VIBE).总结正常肛管MRI高分辨图像特征及直肠癌浸润肛管影像学特征,并对直肠癌进行T分期及T-DACI分期(肿瘤浸润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深度).结果 20例对照组患者中,除8例联合纵肌显示欠清外,其余12例MRI下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7层解剖结构显示清晰.23例低位直肠癌浸润肛门括约肌复合体表现为相应解剖层面正常信号消失代之于稍高信号肿瘤组织,正常解剖层次结构消失,代之于肿块影.2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影像学T分期(耻骨直肠肌上方):T2期8例,T3期7例,T4期8例;T-DACI分期(耻骨直肠肌下方):T0-DACI期10例,T1-DACI期1例,T2a-DACI期3例,T2-DACI期3例,T3-DACI期4例,T4-DACI期2例.8例影像学诊断为T0-2a-DACI期患者行一期直肠癌切除术,其中6例术后病理学分期与术前影像学分期一致,另2例T2a-DACI病例术后病理证实为pT3期.结论 高分辨MRI能够较准确地判断低位直肠癌肛管浸润情况,从而为手术层面的界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 CT联合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对结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的鉴别诊断

    作者:黄斯韵;孙灿辉;李雪华;关键;冯仕庭;彭振鹏;李子平;孟悛非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PET-CT)对结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且接受CT和PET-CT检查的37例结直肠黏液腺癌与50例结直肠非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比较两者在CT和PET-CT表现上的差异.结果 CT检查示,在肿瘤实质的平扫密度、增强后密度和强化程度上,黏液腺癌组明显低于非黏液腺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肿瘤低密度区的强化程度、低密度区面积占总病灶面积的比例、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比例,黏液腺癌组均明显高于非黏液腺癌组(均P<0.05).PET-CT检查示,黏液腺癌组的大SUV值明显小于非黏液性腺癌组[(8.64±4.34) Bq/L比(12.38±5.96) Bq/L,P=0.015].结论 联合PET-CT与传统CT两种检查手段,可对结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 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分支动脉受累特征的初步观察

    作者:彭珂文;高燕;楚二伟;沈比先;高德宏;罗继武

    目的 探讨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中受累分支动脉的CT血管造影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双源CT动脉造影确诊的6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肠系膜上动脉(SMA)分支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6例SISMAD患者中2例未出现分支动脉受累,其SMA的夹层范围局限于近中段;另4例共10支空回肠动脉可见夹层,其SMA的夹层范围均为开口近侧至SMA远端.9支空回肠动脉夹层的假腔均呈壁间血肿改变,横截面呈偏心性“靶征”,纵轴面呈“夹心”改变,另1支空回肠动脉闭塞.7支受累空回肠动脉与SMA夹层的假腔相通.受累空回肠动脉的真腔管径比明显低于SMA近中段和远段(P<0.01,p<0.05).6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 SISMAD范围广泛的病例可能更易出现分支动脉受累,而分支动脉夹层的分布与形态具有一定的自身影像学特点.

  • 肛管内超声对排粪失禁患儿肛门括约肌受损程度的评价

    作者:孙小兵;李殿国;王若义;孙小刚;刘倩

    目的 探讨肛管内超声对肛门内括约肌(IAS)、肛门外括约肌(EAS)及耻骨直肠肌(PR)形态及完整性的评估,从而为排粪失禁的原因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4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及4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排粪失禁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肛管内超声对IAS、EAS及PR进行观察,并进行括约肌受损程度评分;同时行肛管直肠测压评分和肛门功能评分,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括约肌评分与肛管直肠测压评分和肛门功能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8例患儿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0~16岁.肛门括约肌受损评分结果显示,括约肌轻度受损11例,中度受损6例,重度受损1例;另有PR受损4例.括约肌评分与肛管直肠测压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而与肛门功能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肛管内超声可清楚显示IAS、EAS和PR的形态,明确其是否完整及受损程度,是评价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粪失禁患儿非常有价值的方法,但并不能完全反映括约肌及肛门的功能状况.

  • 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建江;杨勇明;丁丽君;崔健;叶淮松;阮华娟;方亚平;程向东;郑志强

    目的 探讨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六氟化硫微气泡造影剂和连续实时成像对比脉冲序列技术,对285例经胃镜活检确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通过超声造影进行Borrmann分型,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的总体准确率为92.3%(263/285),其中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准确率分别为100%(12/12)、90.6%(77/85)、92.6%(126/136)、95.7%(45/47)和3/5.结论 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后再分期准确性的Meta分析

    作者:黄忠明;初丽丽;赵日升;王辉

    目的 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对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后再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利用PubMed、EMBASE、Ovid和Wok数据库,全面检索MRI对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后再分期相关的英文文献,检索日期1985年1月至2012年3月.对MRI用以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后再分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5篇,共749例患者.MRI对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后T3~T4分期诊断的敏感性为82.1%(95%CI:67.9%~90.9%),特异性为53.5%(95%CI:39.3%~67.3%),诊断比数比(DOR)为5.34 (95% CI:2.73~10.45);对阳性淋巴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DOR分别为61.8% (95%CI:50.7%~71.8%)、72.0% (95%CI:61.3%~80.7%)和4.33 (95%CI:2.84~6.59);对环周切缘阳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DOR分别为85.4% (95%CI:60.5%~95.7%)、80.0%(95%CI:57.4%~92.2%)和27.62(95%CI:13.03~58.55).结论 MRI对于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后T3~T4和阳性淋巴结诊断准确性一般,而对环周切缘诊断准确性高.推荐术前常规利用MRI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放化疗后再分期,以避免过度治疗.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竹萍;何健;刘松;管文贤;包善华;俞海平;周正扬

    目的 探讨术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52例胃癌患者进行磁共振DWI检查,对应术中标记的淋巴结,分别测量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短径,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DC值及短径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DWI检测到转移性淋巴结180枚,非转移性淋巴结57枚,均为高信号.DWI上转移性淋巴结ADC值明显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1.059±0.196)×10-3mm2/s比(1.402±0.285)×10-3mm2/s,P=0.000];以1.189×10-3 mm2/s作为ADC值评估转移性淋巴结的佳阈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8.9%、72.8%和0.840,其对术前N分期诊断的总体准确率为75.0%(39/52).DWI上转移性淋巴结短径明显长于非转移性淋巴结[(8.08±3.99) mm比(6.75±2.70) mm,P=0.005];以5.05 mm作为淋巴结短径评估转移性淋巴结的佳阈值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88.3%、29.8%和0.602,其对术前N分期诊断的总体准确率为67.3%(35/52).结论 磁共振DWI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以ADC值及淋巴结短径作为诊断标准可用于术前N分期的诊断.

  • 温水保留灌肠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对鉴别结直肠意外发现高代谢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占文;吕清湖;陈斐妮;张杰;卢丹;胡平;马立恒

    目的 探讨温水保留灌肠对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PET-CT)检查意外发现的结直肠高代谢灶鉴别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PET-CT检查时意外发现有77例患者结直肠存在性质不明的高代谢灶,予以行温水保留灌肠PET-CT扫描,根据终的诊断分为恶性病变(包括结直肠癌和恶性腺瘤)、良性病变(包括良性腺瘤和炎性病变)和生理性摄取,对高代谢灶的放射性摄取程度(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灌肠前后SUVmax的变化(滞留指数,RI)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77例患者行温水保留灌肠PET-CT扫描后,诊断结直肠恶性病变23例,良性腺瘤16例,炎性病变7例,生理性摄取31例.恶性与良性病变常规SUVmax及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摄取之间SUVmax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肿瘤性病变与炎性病变之间的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水保留灌肠PET-CT对结直肠生理性摄取诊断的准确性为100%,对结直肠良、恶性病变判断的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96.3%,准确性为96.1%.结论 温水保留灌肠PET-CT有助于常规PET-CT意外发现的结直肠高代谢灶中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效排除肠道生理性摄取的影响,避免不必要的结肠镜检查.

  • 含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与增强CT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准确率的比较

    作者:刘松;何健;管文贤;李强;周竹萍;俞海平;包善华;周正扬

    目的 比较增强CT与含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磁共振(MR)成像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间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41例胃癌患者,术前分别予增强CT和MR检查(包含DWI、T2WI和动态增强扫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癌灶进行检测和T分期,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与MR的T分期准确率以及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 含DWI的MR对胃癌患者总体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7.8%(36/41),明显高于增强CT 65.9%(27/41)的诊断准确率(P=0.004).MR诊断的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0.813)优于增强CT诊断(Kappa=0.603).结论 含DWI的MR成像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较增强CT显著提高,有望于临床广泛应用.

中华胃肠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