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중화위장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0274
  • 国内刊号: 44-1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85
  • 曾用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汪建平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三大难题及其解决方案

    作者:林国乐;邱辉忠;肖毅;吴斌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中的三大难题(腹部无切口的前提下完成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缝合封闭盆底腹膜和预防术后会阴切口感染)及其解决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择期腹腔镜APR手术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在完成淋巴结清扫及肿瘤切除后,以左下腹穿刺点为中心行腹腔镜下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并借鉴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独特的腔内缝合技术,使用TEM持针钳,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关闭盆底腹膜;对成功关闭盆底腹膜的患者于术后第3天开始行骶前间隙持续灌洗预防会阴切口感染.结果 计划实施腹腔镜APR的60例患者中,除1例(1.7%)中转开腹外,59例(98.3%)顺利完成腹部无切口的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造口并发症发生率3.4%(2/59).56例(94.9%)成功缝合关闭盆底腹膜,中位缝合耗时为15 min,术后无一例出现会阴疝、腹内疝或粘连性肠梗阻.57例(包括中转开腹1例)成功关闭盆底腹膜后行骶前间隙持续灌洗者,骶前引流管留置的中位时间为7.8 d;术后未并发粘连性肠梗阻;会阴切口甲、乙和丙级愈合率分别为87.7%(50/57)、8.8%(5/57)和3.5%(2/57).盆底腹膜缝合失败、骶前间隙自然引流的3例患者术后1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例会阴切口丙级愈合.结论 腹腔镜APR手术中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可行且安全;采用TEM腔内缝合技术关闭盆底腹膜便捷而有效;术后持续骶前灌洗对预防会阴切口感染的作用值得深入探讨.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谢锷;王小忠;林祥伟;黄耀奎;洪伟勤;彭启全;陈浩鑫;谢德金;廖文鹏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汕头市中心医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的10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分为腹腔镜手术组(LR组,63例)和开腹手术组(OR组,37例).LR组直肠前切除(Dixon)术44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Miles)术19例;OR组Dixon术26例,Miles术11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术前1d和术后第1、3、7天血浆VEGF水平.结果 LR组术后患者血浆VEGF水平均缓慢上升,至术后第7天时VEGF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OR组术后第1天VEGF水平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LR组与OR组在术前1d和术后第1天VEGF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OR组VEGF水平显著高于LR组(均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浆VEGF水平的短期影响较小.

  • 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模式分析

    作者:曹永宽;刘立业;龚加庆;王永华;罗国德;周均;干伟;黄岭

    目的 探讨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的淋巴结清扫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胃肠外科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间,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操作系统所实施的111例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自左向右、伴随肿瘤一并完整切除的淋巴结清扫模式(逆向卷席式淋巴结清扫模式),即手辅助腹腔镜下完成胃近端区域淋巴结清扫后,在预切除线切断胃或食管,将切除组织移出腹腔外,在直视下完成其他区域的淋巴结清扫,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后进行消化道重建.结果 全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6.8±0.3)cm;术中出血量(238.4±113.6)ml;手术时间(171.9±23.3)min.手术切缘残端均无癌残留,病理检获淋巴结数(17.2±5.7)枚/例.术后并发症10例(9.0%),围手术期死亡1例(0.9%);术后住院时间(10.1±3.7)d.结论 逆向卷席式淋巴结清扫模式可以避免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模式的多次转换,有利于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操作流程的标准化.

  • 腹腔镜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制作及应用

    作者:金黑鹰;杜永红;王小峰;姚航;吴崑岚;章蓓;张金浩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入组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间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中心收治的36例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膜内造口组和腹膜外造口组,每组18例.术后随访4~16(中位7)月,比较两组患者造口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膜外造口组1例患者因乙状结肠近端拖出后肠壁血供障碍而改行腹膜内造口,故后续的分析中予以剔除.腹膜外造口组手术时间[(25.3±8.5)min]稍长于腹膜内造口组[(14.7±6.4)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术后早期(4周以内)出现造口缺血,均行造口重建手术;腹膜外造口组术后造口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膜内造口组[35.3%(6/17)比0,P<0.05];两组术后早期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8%(10/17)比27.8%(5/18),P>0.05].腹膜外造口组后期(超过4周)未出现并发症;腹膜内造口组出现1例造口脱垂、1例造口狭窄和2例造口旁疝,并发症发生率为22.2%(4/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操作并不比腹膜内造口复杂,且其后期造口并发症明显少于腹膜内造口.

  •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作者:谈善军;周锋;陈启仪;林志亮;李宁

    目的 系统评价快速康复外科(FTS)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1994年1月至2012年12月CNKI、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关于FTS联合腹腔镜对照两者单独应用于胃癌根治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对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后采用RevMan5.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3项RCT和2项CCT纳入研究,共有52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FTS联合腹腔镜)257例,对照组(单纯FTS或单纯腹腔镜)26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提前(SMD=-1.29,95 %CI:-2.17~-0.40,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WMD=-1.72,95%CI:-2.56~-0.89,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OR =0.51,95%CI:0.31~0.84,P<0.05),但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TS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能有效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

  • 无需还纳的保护性回肠造口技术的再优化

    作者:葛步军;黄琦;陈泉宁;刘中砚;赵海波

    目的 探讨在既往经回肠壁无需还纳的保护性肠造口技术基础上优化为经回盲部无需还纳的保护性回肠造口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先制作“组合引流装置”(“组合装置”):根据回肠直径,先用合适型号的可降解吻合环置于避孕套内并予固定,剪去避孕套头端的储精囊,套内置入直径约0.8 cm、头端带侧孔的引流管,固定引流管于避孕套内.将原先切开回肠壁置入“组合装置”优化:在距回盲瓣5 cm处回肠做2个距离约0.5 cm的肠管环行荷包,并在对系膜缘和2个荷包缝线之间横向切开肠壁约半圈,置入“组合装置”,其远端从阑尾根部盲肠壁引出,将“组合装置”从右下腹Trocar孔引出腹腔外.结果 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上海同济医院胃肠外科共完成17例超低位直肠癌保护性造口,其中6例应用优化前的经回肠壁无需还纳的保护性回肠造口术(优化前组),11例采用优化后的经回盲部无需还纳的保护性回肠造口术(优化后组).所有患者术后低位吻合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排粪顺畅.3~5周左右吻合环降解后顺利拔管.优化前组有1例患者在拔管前后出现肠鸣音亢进和轻度阵发性腹部绞痛等肠梗阻征象;而优化后组无一例出现肠梗阻.优化前组造瘘引流管拔除后的腹壁瘘口愈合时间为5~36(平均9)d;优化后组则为3~7(平均5)d.结论 再优化的经回盲部保护性回肠造口技术拔管后腹壁造瘘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由于无需固定回肠,发生肠扭转和肠梗阻的概率也相应降低.

  • 完全腹腔镜Roux-en-Y吻合术式应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20例

    作者:臧卫东;刘文居;魏丞;应敏刚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Roux-en-Y吻合术式应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肿瘤医院腹部外科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对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后实施完全腹腔镜Roux-en-Y吻合术的20例胃癌患者的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或中转腹腔镜辅助手术.手术时间(190.8±53.6)min,术中出血量(122.4±57.7)ml,淋巴结清扫数(31.2±5.7)枚,术后病理切缘均为阴性.术后排气时间为(2.6±1.6)d,住院时间为(8.1±2.0)d.有1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但无吻合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完全腹腔镜Roux-en-Y吻合术式应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安全且可行.

  • 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作者:宁宁;夏绍友;马冰;李荣;杜晓辉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因诊断不明确而接受腹腔镜探查术44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急诊剖腹探查术的65例患者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腹腔镜探查的44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95.5%,42/44)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其中34例(77.3%)患者在明确诊断的同时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治疗,全腔镜下处理20例,小切口辅助14例.与传统剖腹探查术患者相比,腹腔镜探查术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缩短[(6.7±2.2)cm比(15.8±3.4)cm]、术中出血明显减少[(51.4±30.3)ml比(117.9±49.5)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明显加快[术后进食时间(15.O±6.1)d比(30.5±8.4)d]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5.6±4.2)d比(8.4±4.8)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且手术费用也并未见明显增加[(1.2±0.8)万元比(1.4±0.5)万元,P>0.05].结论 腹腔镜探查技术在腹部外科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可在明确病因的同时实施治疗.

  •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常绪生;印慨;王鑫;卓光鑽;丁丹;郭翔;郑成竹

    目的 总结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病态性肥胖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LSG手术、并获得至少1年术后随访的57例病态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严格的术后管理,并通过随访了解其术后额外体质量减轻百分率(EWL%)和术前合并症的缓解情况.结果 除1例因腹腔广泛粘连中转开腹,其余5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2.0±15.2)min,术中出血(132.3±45.6)ml.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切口感染发生.术后出血2例,其中1例经输血和止血药等保守治疗止血,另1例行再次腹腔镜探查止血.全组患者术后3、6和12月,EWL%分别为(54.9±13.8)%、(79.0±23.6)%和(106.9±25.1)%,且术前合并症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改善.结论 LSG对肥胖症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术后疗效.

  • 反穿刺器在腹腔镜食管-残胃(空肠)吻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丹磊;丁丹;柯重伟

    目的 探讨新型装置反穿刺器(RPD)在腹腔镜食管-残胃(空肠)吻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微创外科对14例胃癌及4例贲门胃肠间质瘤患者施行腹腔镜下食管-空肠(残胃)吻合术,即在腹腔镜下切开食管前壁,置入RPD,在切口上方3 cm处自食管前壁穿出,紧贴切口上方切割闭合食管残端,完成抵钉座的放置,随后在上腹正中小切口辅助下进一步完成吻合.结果 18例患者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2~68(平均53)岁.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5~235(平均155)min,抵钉座的平均放置时间为12 min,术中出血60~100(平均75)ml.患者均在术后第2~3 d肛门排气,未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于术后7~13 d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1 ~25月,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利用RPD行食管-残胃(空肠)吻合术,可免去在食管进行荷包缝合的操作,且不需要麻醉师配合放置带抵钉座的胃管,更加简便安全.

  • 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25例临床分析

    作者:冯立民;李刚;张华杰;孙宪春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技术可行性和应用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间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胃癌切除后均通过直线切割缝合器于腹腔镜下完成Delta吻合重建或Roux-en-Y吻合重建.结果 25例患者均在完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远端胃切除和消化道重建,其中Delta吻合19例,Roux-en-Y吻合6例.Delta吻合时间(35.7±8.4)min,手术总耗时(256±23.6)min;Roux-en-Y吻合时间(46.4±12.1)min,手术总耗时(287±11.5)min.25例病例术中出血量(109.6±42.3)ml,术中应用腔内切割缝合器钉仓平均5.6枚/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8±1.2)d,恢复流食时间(3.5±0.9)d.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12.0%),分别为腹腔内出血、腹腔内感染和短期胃瘫各1例.结论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后,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完成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安全可行.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发症及其预防

    作者:臧潞;胡伟国;郑民华

    坚持手术的安全性和肿瘤的根治性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第一准则.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不断规范、推广和普及的当今,重视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是胃肠外科医师们所追寻的目标.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常见的腹部并发症包括腹腔内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脏器损伤、胰漏等.本文主要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常见腹部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预防.

  •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

    作者:胡建昆;陈心足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是微创外科的技术之一,是现代外科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按照日本胃癌治疗指南,LADG的适应证应严格限定在早期胃癌中,进展期胃癌应属于探索性临床研究.LADG在早期胃癌病例中应用的短期优势已得到较普遍地认可,但全腹腔镜技术尚需进一步研究探索;而LADG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仍然是目前学术争议的热点之一.虽然当前有研究显示,LADG加D2淋巴结清扫对于进展期胃癌其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但仍需等待中国、日本和韩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确认.

  • 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手术中应用的问题与决策

    作者:刘洋;张忠涛

    经脐单孑腹腔镜外科技术是现阶段为可行的“无瘢痕”手术,国内外均已将该技术应用于胃肠外科手术.本文结合作者的经验,就经脐单孑腹腔镜外科技术在胃肠外科领域的应用现状、所面临问题和相应对策进行探讨.直线视野、器械难以形成三角关系及Trocar与器械手柄在腹腔外部分的拥挤等是单孑腹腔镜外科技术的操作难点,单孔条件下进行胃或结直肠手术时上述难点更为凸显.提高手术技能、选择合适的单孔腔镜器械、相对固定单孑腹腔镜手术团队以及灵活的暴露方法等可以保证单孔胃或结直肠手术的安全进行.为了保证单孑腹腔镜技术被大家所接受并坚持开展,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亟需评价.单孑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外科技术,在初涉胃肠道肿瘤治疗领域后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理念的认同、技术瓶颈的突破及器械的更新.

  • 局部进展期胃上部癌的腹腔镜淋巴结清扫策略与应用前景

    作者:黄昌明;陆俊

    局部进展期胃上部癌行腹腔镜根治性手术必须遵循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按从下至上程序化的步骤进行淋巴结清扫,不仅能使手术进程更加顺畅,而且能达到“整块切除”的要求.脾门区淋巴结清扫是腹腔镜局部进展期胃上部癌D2根治术的难点,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熟识脾门区血管解剖类型以及整个手术团队的默契配合有助于缩短该术式的学习曲线.尽管目前对于局部进展期胃上部癌进行腹腔镜淋巴结清扫术仍处于探索性开展阶段,但相信随着更多高级别循证学证据的出现,其有望成为治疗局部进展期胃上部癌的标准清扫术式之一.

  • 腹腔镜胃癌外科的手术质量控制

    作者:胡彦锋;牟廷裕

    近些年来,腹腔镜手术已逐步突破技术瓶颈,进入到治疗胃恶性疾病的高级阶段.在追求微创技术所带来的加速康复、改善生活质量的临床实践中,严苛的肿瘤手术质量必须始终置于首位.准确的临床分期、严格的手术适应证、术中的操作要求、教学培训的规范、临床病理数据管理与循证医学研究共同构成了腹腔镜胃癌外科的手术质量控制体系.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的胃肠间质瘤

    作者:柯重伟;宋涛;丁丹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因该肿瘤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征,外科手术和分子靶向治疗是胃GIST主要治疗手段.腹腔镜技术因其具有微创的特点,已逐渐用于胃GIST的手术治疗,并成为胃GIST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本文就规范实施腹腔镜胃GIST手术中,需掌握的手术适应证、手术原则、手术方式、术中定位以及外科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原则等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超声刀在腹腔镜胃肠手术中的使用技巧

    作者:李国新

    超声刀作为当今外科手术中常用的能量工具之一,被认为是影响传统外科发展的革命性产品.因其在切割、止血、分离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多的腹腔镜外科医生在胃肠手术中使用超声刀进行相应操作.然而,胃肠手术操作具有相对特殊性,涉及游离胃或肠周系膜结缔组织、裸化离断特定血管等操作,超声刀的合理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在腹腔镜胃肠手术中使用超声刀过程中积累的有限体会与经验,本文总结了超声刀使用的“九种刀法”,以期对初学者合理使用有所帮助.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结肠血管变异的应对措施

    作者:潘凯

    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当切除肿瘤后进行消化道重建时,远近端肠管有时会出现血运改变,术中难以对肠管生机进行判断.术中肠管血运改变主要与结肠系膜血管的解剖学因素和手术操作有关.结肠壁的直接血供来源是边缘血管弓,边缘血管弓的完整性、通畅性是决定肠管存活率的关键.然而,边缘血管弓在不同区段直径大小不等,搏动强弱不一,有时甚至中断,对术中结肠的切除吻合造成影响.常见的3处吻合不全区域有:(1)回结肠动脉与右结肠动脉之间;(2)中结肠动脉与左结肠动脉之间——脾曲的Griffiths关键点;(3)乙状结肠动脉下支与直肠上动脉之间-Sudeck危险区.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注重预防性保护残留肠管的血供,保护边缘血管弓,警惕上述3处的血管解剖变异.应在精准的解剖部位结扎血管,以保证残端的良好血供,从而确保结直肠吻合口的正常愈合.对于老年体弱或糖尿病等患者,尤其注意保护结肠血运,如对吻合口有疑虑,应行保护性末端回肠造口.

  • 立足解剖注重团队面向需求——10年腔镜培训体会与反馈

    作者:余江;李国新

    南方医院普通外科于2002年开展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10余年来大力展开培训工作,累计培养各级各类腹腔镜胃肠外科专科医师2000多人次,成绩显著.回顾这10年历程,体会如下:(1)腔镜视角下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是顺利开展腹腔镜胃肠手术的基石;(2)注重团队的配合是使手术变得更加流畅和赏心悦目的重要方法;(3)面向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材施教,能够大限度地提高培训效果.今后,我们将继续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腹腔镜胃肠外科医师的培训办法并使之逐渐完善、规范,以推动我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的发展和普及.

  • 机器人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应用评价

    作者:HYUNG WooJin;胡彦锋

    微创技术与器械设备的进步给外科治疗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一进程中,手术机器人系统正在扮演着重要角色,已经并将继续带给医生更多潜在的技术获益及患者更大的疗效获益.胃癌手术是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已有许多研究证实,机器人胃癌手术具有满意的短期疗效(如快速的术后康复),而且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同的根治效果.但是,机器人胃癌手术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隐患,如手术时间延长,费用较高,远期疗效不明确.因此,机器人胃癌手术的作用还存在争议.本文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对机器人胃癌根治手术的技术特点和疗效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评述.

  • 腹腔镜胃癌术后肠套叠一例

    作者:张成海;崔明;崔湧;邢加迪;姚震旦;苏向前

    患者男性,71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6月”于2012年9月10日入院.入院后行胃镜、病理活检、超声胃镜、腹部CT及胸部X线片等检查,诊断为:胃体小弯腺癌,cT2NoMo.于9月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加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中留置胃管及经鼻空肠营养管,术后胃肠减压量约600 ml/d.术后1周,患者出现上腹部胀痛,有少量肛门排气、排粪,无呕吐;查体:体温36.4℃,上腹部有轻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较弱,1~2次/min,无移动性浊音;复查超声提示腹腔无明显积液,血常规及水电解质正常;予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及抑酸等保守治疗,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

    关键词:
  • 罕见六重癌一例

    作者:葛现才;张勤;殷德英;鞠仕平

    患者女性,61岁.2007年11月,患者因粪便带血伴性状改变,在本院行肠镜检查提示距肛门6 cm处直肠见亚蒂盘状溃疡,见图1.行经腹直肠癌根治(Dixon)术后病理确诊:直肠中分化腺癌,隆起型,5.8 cm×1.5 cm,癌组织侵达浆膜外脂肪组织,切缘未见癌累及,淋巴结转移(12/14).术后予以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化疗6周期;并给予同步局部辅助放射治疗,总剂量50 Gy.

    关键词:
  • 胃后壁支气管源性囊肿一例

    作者:王黔;朱义生;严芝强;谢海涛;尹浩;金昌见

    患者女性,63岁,因“体检发现胃底占位病变2年”于2012年11月22日入院.2年前,患者体检行CT检查发现胃底占位病变,未行治疗,至今无诉不适.入院前复查上腹部CT检查提示:胃底部占位较前增大,考虑胃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8年前曾行左侧输卵管癌根治术,有高血压病史2年,有糖尿病史1年.超声内镜检查提示:胃底后壁后方低回声包块位于胃底后壁后方、胰尾上方、脾脏右方,考虑囊性可能.

    关键词:
  • 胃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一例

    作者:姜楠;郭顺林;袁浩;卢翼;周忠春;向静瑶

    患者女性,14岁,因“反复便秘1月,腹胀1d”于2012年4月12日入院.入院查体:下腹部局限性膨隆,下腹正中可扪及一12 cm×10 cm肿物,无搏动,表面光滑,质地韧,边界清楚,无压痛,活动度可.血清CA125:156.5 U/ml.CT检查提示:腹盆腔内、子宫膀胱上方类圆形囊实性占位,境界尚清,大小为14 cm×10 cm×13 cm,上缘与胃壁关系密切,实性部分及壁轻度强化,周围肠管明显受压推移,周围脂肪间隙欠清晰,考虑卵巢或胃来源恶性肿瘤,见图1.

    关键词:
  •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在减重与代谢外科中应用的评价

    作者:许博;姚琪远

    大量临床资料证明,减重-代谢手术是治疗肥胖及2型糖尿病长期有效的方法.其中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由于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且疗效明显,近年来得到了迅速普及.随着相关研究的开展,减重与代谢外科领域对该术式的认识逐渐深入.本文就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在减重与代谢外科中的应用现状做一文献综述.

  • 以质量为本发展我国的胃肠微创外科

    作者:郑民华

    胃肠微创外科在过去的20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展望未来,欲进一步提高胃肠微创外科的水平与质量,需要我们在对其具备充分共识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规范与准则,进而得到规范化的推广;还须有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作为支撑基础;此外,科学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体系以及足够的创新能力,亦是不可缺少的条件.而质量则是上述要素的根本保障,只有夯实质量这一基础,才能使我国胃肠微创外科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 腹腔镜辅助胃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葛恒发;陶国全;李倩君;朱墨;姜宝飞

    近10年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临床的应用和发展对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治疗产生了重要影响,部分早期胃癌可应用ESD技术在内镜下予以切除[1].与外科手术相比,内镜切除术具有疗效类似、侵袭性小的优点,充分体现“微创治疗”的优越性;而与单纯电灼等其他内镜治疗方法相比,ESD可在直视下整块切除较大的肿瘤病灶,并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2].目前在日本,绝大多数具备条件的医院已普遍开展ESD.

  •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肠系膜上血管解剖

    作者:谢忠士;刘铜军;张海山;王中义;李红

    右半结肠由于供应血管较多,解剖变异较大,毗邻脏器关系复杂,标准的D3根治术必需解剖暴露所有的肠系膜上血管,并清扫其周围淋巴组织,易出现大出血,造成医源性损伤[1].肠系膜上血管的解剖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避免大出血、防止医源性损伤、保证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和手术质量的关键.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对收治的4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现对术中肠系膜上血管解剖技巧进行分析总结.

  • 改良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技巧探讨

    作者:刘逸;揭志刚;李正荣;曹毅;蒋蒙蒙;张国阳;林良庆

    手辅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具有降低手术难度和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近年来,我们在成功开展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同时,亦对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进行了探索[1].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开展了106例改良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3D技术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中应用的初步体会

    作者:杨力;徐皓;徐泽宽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由于其微创优势及技术和器械的不断改进,应用越来越广泛[1].但在传统腹腔镜系统下,术者及助手操作过程中看到的是二维平面图像,在操作空间及定位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因此,3D高清腹腔镜系统应运而生.如ViKing 3D高清系统,采用分体式设计,由摄像头、镜子和导光束3部分连接组成,以光学物理还原物体真实图像,医生们通过佩戴3D眼镜观察监视器,可获得放大4倍的高清晰立体图像,定位更加精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于2013年7月应用美国Viking 3D高清腹腔镜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戳孔疝6例临床分析

    作者:程龙庆;彭翔;邓建中

    近10余年,腹腔镜手术作为胃肠道肿瘤的微创治疗手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所特有的戳孔并发症也屡见报道[1-3].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自1999年至今共开展了2000余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有6例行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术后拔除留置于主操作孔的引流管后出现小肠嵌顿疝,占同期该类手术的1%(6/609),现总结该组病例资料,为临床提供参考.

  • 直肠全层脱垂的腹腔镜下治疗

    作者:江滨;皇甫少华;丁曙晴;王晓峰;徐俊华;司中华

    直肠脱垂的发病率为0.4%,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1].目前手术方式有百余种,如何选择仍存在争议.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在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间采用腹腔镜下直肠固定术治疗6例Ⅲ度直肠全层脱垂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中靶向药物合理应用的专家指导意见

    作者: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专家组

    肝转移灶完整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获得潜在治愈的唯一机会.转化治疗对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率、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转化治疗的目标应该是尽量应用具有高效率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尽可能高的转化切除率.为进一步规范靶向药物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的合理应用,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组织肝脏外科、结直肠外科和消化道肿瘤内科专家,结合该领域国内外新进展,提出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中靶向药物合理应用的专家指导意见,旨在为我国外科医生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腹腔镜可调节胃绑带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28例

    作者:王鑫;郑成竹;常绪生;赵昕;印慨

    目的 评价腹腔镜可调节胃绑带术(LAGB)的减重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1年6月间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通外科同一组医师施行LAGB手术的228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后减重效果及近、远期并发症.结果 228例患者中女性155例,男性73例;年龄(32.5±10.3)岁;术前体质量指数(39.5±6.3)kg/m2.除1例因显露不佳致中转开腹,其余均经腹腔镜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70(中位37)月,早期并发症发生率2.2%(5/228),远期并发症发生率32.9%(75/228),其中与绑带相关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4.6%(56/228).术后1、3、5年额外体质量减重率(EWL%)分别为(40.5±30.5)%、(59.5±41.5)%和(58.9±46.4)%.术后1、3、5年EWL%大于50%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2.8%(64/195)、54.4%(62/114)和54.8%(23/42),大于75%者所占比例分别为0、15.8%(18/114)和21.4%(9/42).结论 LAGB手术死亡率和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非常低,但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术后减重效果欠理想,不宜作为减重首选术式.

中华胃肠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