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중화위장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0274
  • 国内刊号: 44-1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85
  • 曾用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汪建平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鸟苷酸环化酶mRNA和细胞角蛋白20 mRNA检测及预后分析

    作者:刘勇;冯建国;钱俊;鞠海星;陈寅波;冯海洋;朱玉萍;李德川

    目的 探讨外周血鸟苷酸环化酶(GC-C) mRNA和细胞角蛋白20 (CK20) mRNA水平与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74例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GC-C mRNA以及CK20 mRNA的表达,并结合临床和病理各项指标以及术后随访资料,对患者肿瘤转移危险因素和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评价.结果 74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GC-C mRNA阳性率为33.8%(25/74),CK20 mRNA阳性率为31.1%(23/74);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6%、82.4%和78.4%.单因素预后分析发现,外周血GC-C mRNA、CK20 mRNA、肿瘤分化类型、有无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有无脉管瘤栓和术后是否接受化疗6因素与本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有关(均P<0.05);有无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脉管瘤栓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按肿瘤分期分层分析,外周血CK20 mRNA和有无脉管瘤栓是Ⅲ期结直肠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检测外周血CK20 mRNA、GC-C mRNA对于早期发现早中期结直肠癌转移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平行推剪直肠韧带技术在男性肥胖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王刚成;韩广森;任莹坤;徐勇超;谢建国

    目的 探讨肥胖男性直肠癌患者根治手术中直肠韧带处理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通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92例肥胖(体质量指数大于25 kg/m2)男性直肠癌的临床资料,按直肠癌根治术中直肠周围韧带处理操作方法不同,分为改良组48例(平行推剪技术处理直肠周围韧带)及传统组4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直肠破溃情况、输尿管损伤情况、直肠周围系膜的完整性和盆壁侧切缘的阳性率.结果 改良组手术时间为(66.9±9.8) min,明显少于传统组的(125.4±12.2) min(P=0.000).改良组术中出血量为(160.3±27.2) ml,传统组为(150.5±28.5)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两组术中直肠破溃率分别为0和18.2%(8/44),直肠周围系膜不完整率分别为6.2%(3/48)和22.7%(10/44),盆腔感染率分别为2.1%(1/48)和20.4%(9/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输尿管损伤和侧切缘阳性病例.结论 平行推剪直肠周围韧带技术符合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操作简捷,安全高效,易于推广.

  • 转染胸苷磷酸化酶基因对5'-脱氧氟尿苷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影响

    作者:高庆;张继民;刘剑;王绮雯;叶钿均;刘影

    目的 探讨转染胸苷磷酸化酶(TP)cDNA对5’-脱氧氟尿苷(5’-DFUR)抑制人结肠癌细胞LOVO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TP cDNA序列克隆以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后转染人结肠癌细胞LOVO(LOVO-TP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和LOVO-载体组.以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细胞转染效率,RTPCR法检测3组细胞TP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前后TP蛋白水平;MTT法检测转染前后LOVO对5’-DFUR药物敏感性的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3组细胞转化不同浓度5'-DFUR生成5-FU量的情况.结果 转染TP基因并传代5代后,LOVO细胞的转染效率在95%左右.转染TP基因后,LOVO-TP组的TP mRNA表达水平为空白对照组的(282.5±86.8)倍(P<0.01),而LOVO-载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LOVO-TP组的TP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LOVO-载体组.5’-DFUR对LOVO细胞半数有效剂量(IC50)对照组为(1607.3±56.8) μmol/L,明显高于LOVO-TP组的(1087.7±89.1) μmol/L(P<0.01);而LOVO-染载体组为(1699.5±38.7)t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500、1000和2000 μmol/L的5'-DFUR后,对照组培养基中分别检出0、2.10、3.13和7.19 μmol/L的氟尿嘧啶(5-FU);而在LOVO-TP组的细胞培养基中则分别检出0、22.16、30.94和40.02 μmol/L的5-FU;而LOVO-载体组的培养基中则几乎无5-FU检出.结论 转染TP cDNA能够明显提高LOVO细胞的TP mRNA及TP蛋白表达水平,使细胞外5’-DFUR转化为5-FU增多,明显提高5’-DFUR对LOVO的细胞毒性作用.

  • 结肠镜非透视下金属支架置入术在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急诊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楼征;于恩达;张卫;刘连杰;郝立强;王汉涛;孟荣贵;傅传刚

    目的 探讨结肠镜非透视下金属支架置入术应用于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急诊处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结肠镜非透视下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42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改良双人肠镜操作法,结肠镜进镜至肿瘤部位,暴露肿瘤狭窄孔,经活检孔插入黄斑马导丝,沿导丝将选择好的金属支架及置人器置入并通过狭窄段,释放支架并调整输送器使支架置于目的位置.结果 42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直肠癌19例,乙状结肠癌9例,降结肠癌8例,结肠脾曲癌1例,结肠肝曲癌3例,升结肠癌2例.支架置入成功率100%,支架置入操作时间1.1~51.0(11.8±10.4) min.除1例患者因心力衰竭于术后第2天死亡外,其余41例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进流质饮食,术后2~3 d出院,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为100%.术中无一例患者发生穿孔,术后3例患者有轻微出血,经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 肠镜镜非透视下金属支架置入术在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急诊处理中安全、有效、省时.

  • 小肠旋毛虫感染对结肠黏膜表皮钙黏附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李旺林;曹杰;兰平;杨平;钟俊斌;杨建荣;张通;王强

    目的 研究旋毛虫T.spiralis感染对小鼠结肠黏膜表皮钙黏附素(E-cadherin)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BALB/c小鼠和STAT6基因敲除(Th2缺乏)的STAT6-/-小鼠,分为T.spiralis感染组和无感染的对照组,每组中BALB/c小鼠和STAT6-/-小鼠各5只.感染7d后直肠灌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灌注后0、60和120 min分析小鼠血液中HRP水平以检测结肠通透性;随后处死小鼠,取小鼠结肠,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结肠黏膜中E-cadherin的分布,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黏膜中E-cadherin的表达,ELISA法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IL-4的表达.结果 感染组BALB/c小鼠血清H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STAT6-/-小鼠感染组与对照组血清血清H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LB/c小鼠感染组结肠上皮细胞中E-cadherin均位于细胞质,而在对照组中位于细胞膜;同时,感染组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降低.而STAT6-/-小鼠感染组与对照组中E-cadherin的分布和表达均无明显变化.BALB/c小鼠感染组肠系膜淋巴结IL-4水平为(193.0±12.5) ng/ml,明显高于BALB/c小鼠对照组和STAT6-/-小鼠感染组[(21.0±2.3) ng/ml和(15.0±3.1) ng/ml;均P<0.05].结论 T.spiralis感染能够导致小鼠结肠上皮E-cadherin分布和表达的改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Th2的分泌来实现.

  • 胃癌骨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张辉;张汝鹏;李昉璇;权继传;刘辉;邓靖宇;王学军;梁寒

    目的 探讨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7年10月至2011年9月间收治的66例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胃癌原发灶和骨转移灶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影响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接受手术治疗者4例,化疗28例,骨吸收抑制剂治疗32例,局部放疗8例,仅对症支持治疗23例.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5个月(95%CI:3.3~6.7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3.0%、1.5%.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性别、合并其他转移及化疗与胃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合并其他脏器转移是胃癌骨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1,RR=2.067,95%CI:1.178~3.626).结论 胃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很差,尤其是合并其他部位远处转移者;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

  • 术前营养支持对慢性放射性肠炎并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亮;龚剑峰;倪玲;陈启仪;郭振;朱维铭;李宁;黎介寿

    目的 探讨术前营养支持对放射性肠炎合并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放射性肠炎合并肠梗阻而进行病变肠管切除手术的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30例(82.3%)患者接受术前营养支持,其中行全胃肠外营养60例,完全肠内营养28例,肠内与肠外联合营养支持42例.分析术前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指标、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 接受术前营养支持的130例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明显改善(均P<0.05),但体质量指数和血红蛋白变化不明显(均P>0.05).与未接受营养支持者相比,术前行营养支持者肠造口率明显降低[31.5%(41/130)比53.6%(15/28),P=0.027],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13.8%(18/130)比32.1%(9/28),P=0.019],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4.1±7.3)d比(18.8±15.8)d,P=0.013].在接受术前营养支持的130例患者中,能耐受或部分耐受肠内营养者,其肠造口率和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6%(20/70)和7.1%(5/70),术后住院时间为(15.5±9.6)d,明显优于全胃肠外营养者[48.3%(29/60),P=0.020;21.7%(13/60),P=0.017;(21.7±19.0)d,P=0.025].结论 术前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放射性肠炎合并梗阻的手术治疗患者的肠造口率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如果可以耐受,应尽量选择肠内营养进行营养支持.

  • 肠内营养用于术前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患者腹腔和肠腔脱落癌细胞及复发转移的影响

    作者:刘彦;陶凯雄;王国斌;卢昕;李晓辉;黄洋;叶芳

    目的 探讨术前肠内营养代替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患者腹腔和肠腔脱落癌细胞及转移复发的影响.方法 2007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前瞻性入组120例结直肠癌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于术前3d起每日口服30 ml/kg肠内营养液,不进行灌肠,不口服泻药和抗生素;对照组采用传统肠道准备,包括术前禁食、口服抗生素和清洁灌肠.两组患者均于开腹后用400 ml生理盐水冲洗肿瘤所在局部腹腔,抽取腹腔冲洗液200 ml,迅速送检;并于肿瘤切除后肠吻合前,用1000 ml生理盐水灌洗远端结直肠腔,收集肠腔冲洗液500 ml,迅速送检.比较两组患者腹腔和肠腔内脱落的癌细胞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转移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腹腔和肠腔内脱落癌细胞阳性率分别为8.3%(5/60)和15.0%(9/6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5%(13/60)和31.7%(19/60)(P=0.041和P=0.031).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5例和57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6~46个月;两组局部复发率[5.5%(3/55)比7.0%(4/57),P=0.733]、远处转移率[10.9%(6/55)比10.5%(6/57),P=0.984]和3年总体生存率(80%比78%,P=0.31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肠内营养可减少结直肠癌患者腹腔和肠腔脱落癌细胞的阳性率,但并不影响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

  • 经口置入钉砧头系统(OrVilTM)在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姚震旦;杨宏;崔明;邢加迪;马逸远;张成海;张楠;苏向前

    目的 探讨经口置入钉砧头系统(OrVilTM)在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8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微创外科连续行腹腔镜辅助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OrVilTM行消化道重建46例(OrVilTM组),应用传统荷包钳包埋圆形吻合器钉砧头行消化道重建26例(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开胸率、近端切缘癌残留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OrVilTM组患者近端切缘长度为(2.5±1.5) cm,明显长于传统组(1.6±1.1) cm(P<0.01);OrVilTM组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近端切缘癌残留率2.2%(1/46),无术中开胸者,而传统组则分别为23.1%(6/26)和15.4%(4/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辅助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中应用OrVilTM行消化道重建,既安全可行,又可降低开胸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基于克隆形态分选胃癌干细胞及其对氟尿嘧啶敏感性的检测

    作者:周志华;张建东;徐桂芳;赵海滨

    目的 研究胃癌干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的敏感性,探讨胃癌化疗耐药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1例胃癌组织内干细胞标志物CD44和耐药蛋白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采用基于克隆形态的分选策略,从AGS胃癌细胞系内分离胃癌干细胞克隆,检测其CD44和TS的表达及自我更新能力;CCK-8法检测不同AGS细胞克隆的5-FU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胃癌组织CD44和TS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9.2%(42/71)和56.3%(40/71),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1);连续切片显示CD44阳性胃癌细胞同时表达TS.AGS细胞的克隆形态可见全克隆、次克隆、副克隆3种不同形态.全克隆高表达CD44和TS,接种后可再次形成大量二代克隆;次克隆弱表达CD44和TS,接种后形成的二代克隆较少;而副克隆弱表达甚至不表达CD44和TS,接种后无二代克隆形成.5-FU作用于3个全克隆的IC50分别为(113.43±5.81)、(272.68±25.75)和(118.14±17.75) μmol/L,对1个次克隆及AGS细胞的IC50分别为(16.97±1.01)和(27.52±0.59) μmol/L,全克隆与次克隆和AGS细胞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胃癌干细胞的5-FU敏感性较低,其对化疗药耐受可能是胃癌化疗耐药的一个重要机制.

  • 影响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分期和转移数量分期的病理因素

    作者:耿宏智;刘兵;徐艺可;高华;迪力旦·纳斯尔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rN)分期和转移数量(pN)分期与病理因素的关系,为合理的胃癌分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至2011年12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其rN分期和pN分期的病理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脉管内有无癌栓、肿瘤直径、大体形态和浸润深度与rN分期和pN分期均有关(P<0.05);组织学类型则与rN分期有关(P<0.05),而与pN分期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管内癌栓、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是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在评估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分期的诊断价值上,rN分期和pN分期基本一致(P>0.05).结论 无论是从淋巴结转移率还是从转移数量上看,脉管内癌栓、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都是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rN分期对于评价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分期在诊断价值上与pN分期一致.

  • 重视外科手术在我国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崔龙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发生在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慢性弥漫性炎性病变,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不同,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但长期以来国内大多数医生和患者都过分依赖药物治疗,忽视了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严重影响了我国UC治疗的整体水平,导致部分患者预后不佳.改变理念、合理掌握手术时机、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水平、避免和减少并发症以及多学科协作是成功治愈UC的关键.

  • 应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指导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

    作者:李宁;朱维铭;左芦根

    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被广泛用以指导复杂外科病人的治疗.需要外科治疗的克罗恩病患者往往病情严重,手术风险大,但损伤控制外科理念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克罗恩病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症状,在全身状况不允许时不需要进行较大的手术,采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指导手术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治疗风险,提高临床疗效.本文重点讨论克罗恩病外科治疗中损伤控制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以及损伤控制的目标及方法.

  • 炎性肠病生物治疗的现状

    作者:钱家鸣;唐颢

    炎性肠病的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生物制剂作为治疗炎性肠病的新方法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人们对生物制剂的认识亦日益加深.国内外的研究显示,生物制剂可以达到黏膜愈合,减少相关并发症和疾病的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和外科手术率;对已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复发率,同时生物制剂治疗并不会增加感染等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随着生物制剂的广泛应用,有关生物制剂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包括感染、输注反应、迟发型过敏反应和骨髓抑制等,需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

  • 炎性肠病手术时机的选择

    作者:朱维铭

    炎性肠病虽然是以内科治疗为主的疾病,但外科处理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外科治疗.回避外科治疗,企图采用药物治疗代替手术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拖延了治疗时机,显著增加手术风险.迄今已明确,无效的内科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营养不良和合并感染均是手术的危险因素,急诊手术和活动期手术也增加手术风险.内科医生应该准确把握手术时机,为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创造手术条件.

  • 胃和结肠及肝癌三重癌一例

    作者:李春满;付必莽;唐继红;董丽英;李铁汉;朱洪;胡明道;张捷;张炳彦

    患者男,55岁.因"左上腹部隐痛1月余"于2010年5月13日入院,胃镜活检诊断"胃窦部黏膜内癌".AFP25.29)、CEA和肝肾功能检测正常,全腹CT和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于6月9日行胃癌根治术,术中探查:肝胆胰脾无异常;胃窦部可触及直径约1.5 cm结节,未突破浆膜层;横结肠中段可触及4 cm×3 cm×3 cm孤立结节,未突破浆膜,致肠腔轻度狭窄,肠系膜淋巴结无肿大.

    关键词:
  • 肠系膜囊肿伴囊壁骨化一例

    作者:毛高才;闫庆国;余书勇

    患者女,87岁,因"反复腹部持续性隐痛1月余"于2012年3月22日入院.患者30多年前曾行阑尾炎切除术.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欠佳,5d排粪1次,既往每3~4 d排1次,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无恶心、呕吐、发热畏寒等症状.入院后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腹式呼吸存在,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见手术瘢痕,右中腹部及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腹部鼓音区正常,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血管杂音及摩擦音.彩超检查示:肝囊肿,右中下腹部包块,肠道肿瘤?腹部CT检查示:右下腹腔内见一大小6 cm×6 cm球形块影,包块边缘密度增高,不连续性,中心密度低,考虑胃肠间质瘤.见图1.

    关键词:
  • 炎性肠病合并贫血的机制及其诊断与治疗

    作者:刘颂;任建安

    贫血是炎性肠病的常见并发疰之一.其发生机制多种多样,不仅损伤患者的心肾及血供功能,且可显著影响其生活质量.本文针对炎性肠病合并贫血的机理、诊断及其治疗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作者:闫峰;刘忠臣;袁思波;邱兴烽;白利平;林伟箭

    腹腔镜胃癌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微创优势,已在临床广泛开展[1-2].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共计对312例胃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有10例患者发生了术中出血,3例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均成功救治.现总结这组病例资料,对腹腔镜胃癌手术中和术后常见出血的预防措施及处理原则进行探讨.

  • 长效多功能胃造口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方震宇;夏军;彭涛;程邦昌

    部分食管良、恶性狭窄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或作为辅助治疗措施时会采用胃造口术[1].胃造口的目的在于胃引流减压、胃饲养或终身胃肠改道.对于治疗食管瘢痕狭窄进行拉线循环扩张者,需要多功能且保留时间较长,但又非永久性胃造口.若按传统术式进行,往往遭致失败,诸如胃管脱出无法再插入,胃内容溢漏致腹膜炎或腹壁瘘口周围皮肤糜烂等.据此,我们吸取既往的失败教训,创用了长效多功能胃造口(胃瘘)术,简称鹅颈式胃造瘘.1990-2010年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胸外科采用此术式治疗食管狭窄86例,术式简单,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 解读2012年中国炎性肠病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中一些热点问题

    作者:兰平;何晓生

    炎性肠病近10多年来已逐渐成为我国消化界不可忽视的常见病,目前正面临着其发病率迅速增加而总体诊疗水平仍然落后的局面.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性肠病学组在2012年形成了新的共识意见,本文就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 克罗恩病诊治难点

    作者:胡品津

    近年来,我国克罗恩病发病率呈增加趋势,该病的诊治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重视.本文针对克罗恩病诊治临床工作中通常会遇到的困难,诸如克罗恩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激素依赖患者的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的治疗及外科手术时机等问题,以循证医学为依据,提出笔者的观点及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诊断 治疗
  • 胃大部切除术后反复黑便6个月

    作者:姜洋;李博;沈可欣;刘铜军

    本文对1例主诉“胃大部切除术后反复黑便6个月”的病例进行讨论.该病患者6个月前因呕血入当地医院,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急诊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6个月来反复出现黑便,入院后诊断为腹腔肿物.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肿物来源于十二指肠降段,根据肿瘤大小及所在位置,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符合十二指肠间质瘤,中等恶性潜能.术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 克罗恩病患者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汪望月;陈成龙;陈光兰;吴成军;黎红光;栾双梅;朱雅碧

    目的 探讨影响克罗恩病(CD)患者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接受肠切除手术的114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通过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术后发生吻合口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术后吻合口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2.3%(14/114),其中吻合口瘘7例,腹腔脓肿6例,肠外瘘1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大于150(OR=2.185,95%CI:1.098~6.256)、术前使用甾体类药物(OR=2.674,95%CI:1.118~8.786)及合并腹腔脓肿和(或)瘘(OR=3.447,95%CI:1.254~10.462)是术后出现吻合口感染性并发症的独立高危因素(均P<0.05).无上述危险因素者术后吻合口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5.7%(3/53),有1个危险因素者为11.4%(4/35),2个危险因素者21.1%(4/19),3个危险因素者则可高达42.9%(3/7).结论 术前使用甾体类药物、CDAI大于150及合并腹腔脓肿和(或)瘘是CD肠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感染性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如果这些危险因素术前无法消除,肠切除术后行一期吻合应持谨慎态度.

  • 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李琨;张彩凤;夏永华;李贞娟;韩宇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前瞻性入组2007年5月至2010年6月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金双歧组、畅美组和联合组(金双歧联合畅美),每组各20例.分别予以金双歧2.0 g口服、2次/d,畅美1.0 g口服、3次/d,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疗程为24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24个月对各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内镜分级评分以及结肠炎性反应评分;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结肠黏膜及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24个月,临床症状评分(12.5±2.1比2.3±0.8,P=0.016)、内镜分级评分(3.02±0.17比0.25±0.13,P=0.032)和炎性反应评分(2.63±0.19比0.77±0.16,P=0.028)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而金双歧组和畅美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24个月时,IL-10在结肠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85%(17/20)比55%(11/20),P=0.038]和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17.4±2.2) ng/L比(12.8±2.2) ng/L,P=0.015]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金双歧组和畅美组治疗前后IL-10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金双歧联合畅美治疗UC疗效肯定,其治疗作用可能与促进IL-10表达升高有关.

  • 克罗恩病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文鹏;陈景繁;杨建青;董陈诚;梁中晓;陈希纲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10年间91例克罗恩病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91例患者共进行120例次肠切除肠吻合术,其中有14例(11.7%)发生吻合口瘘.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机(急诊或择期手术)、吻合方式(侧侧吻合或端端吻合,端侧吻合)、吻合方法(吻合器或手工缝合)和手术时间(3h以上或不足3h)是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急诊手术(OR=3.891,95%CI:1.332~13.692)、端侧吻合或端端吻合(OR=3.236,95%CI:1.165~11.950)和手工缝合(OR=5.715,95%CI:1.454~17.328)是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克罗恩病行肠切除时应避免急诊手术,采用侧侧吻合和应用吻合器可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风险.

  • 英夫利昔单抗联合手术治疗克罗恩病肛瘘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柏霖;林秋;陈红锦;孙桂东;竺平;陈邑岐;谷云飞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英夫利昔单抗(IFX)联合手术治疗克罗恩病肛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IFX联合手术治疗的15例克罗恩病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手术后第1周开始接受静脉输注IFX诱导治疗(5 mg/kg,0、2和6周).监测IFX治疗前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肛周克罗恩病指数(PCDAI)、体质量指数(BMI)、相关血液学指标及内镜检查结果,并记录肛瘘愈合情况及IFX输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IFX治疗后14周,13例(86.7%)肛瘘完全愈合,1例局部症状改善,1例再次形成皮下瘘;肛瘘瘘管愈合时间20~45(平均32.5)d.4例伴肛管直肠狭窄明显改善.1例患者内镜下可见肠道黏膜完全愈合,其余14例肠道炎性反应显著改善.CDAI由治疗前的230.5±97.5降至114.0±90.3,PCDAI由治疗前的9.9±3.4降至2.8±3.2,BMI由治疗前的(19.1±3.1) kg/m2上升至(21.5±3.0) 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血液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IFX治疗期间,1例患者发生低钾血症;1例患者发生严重输液反应;其余13例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输注IFX联合手术治疗克罗恩病肛瘘安全、有效.

中华胃肠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