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중화위장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0274
  • 国内刊号: 44-1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85
  • 曾用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汪建平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作者:胡智明;邹寿椿;赵大建;张成武;施敦;叶再元;蒋阳平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10月至2001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Brunner腺瘤5例,间质瘤4例,平滑肌瘤2例,血管瘤2例,脂肪瘤1例.上腹部不适(64%)、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50%)和腹痛(20%)为本组患者的主要表现.本组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检查,仅发现1例十二指肠球部肿瘤;5例行十二指肠镜检查,4例发现肿瘤;9例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检查,8例明确见到肠腔内占位性病变;3例予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均发现病灶;2例行B超、CT检查,1例提示十二指肠肿瘤;11例患者(79%)术前经检查获确诊.全组患者均行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围手术期死亡1例;13例术后获2~11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上腹部不适或上消化道出血是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常见的症状;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及十二指肠镜检查是主要的检查手段;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潘凯;夏利刚;陈小春;钟克力;江厚象

    目的分析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4年间7例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体胖,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剧烈的腹痛和呕吐,腹部体征相比较轻;有2例甚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腹部X线检查均提示肠梗阻;4例腹部CT检查,其中3例提示本病;6例术前腹腔穿刺出血性液体.7例患者均予以手术探查,分别切除长度不一的坏死小肠段.2例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其中1例因严重营养不良,衰竭死亡.4例术后反复出现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髂静脉血栓,需出院后长期服用肠溶阿斯匹林或华法令钠.结论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无何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极易误诊.治疗方面应强调及时地剖腹探查并配合使用全身性的抗凝溶栓药物.

  • 腹腔血流阻断动脉介入化疗对肝脏影响的实验性研究

    作者:陆晖;朱正纲;姚学新;严超;计骏;刘炳亚;尹浩然;林言箴

    目的观察腹腔内区域性血流阻断动脉内介入化疗(stop-flow)对肝脏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2只健康雌性幼猪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腹腔血流阻断动脉内介入化疗(SFC组),另一组为单纯腹腔血流阻断(SF组).应用RT-PCR检测肝脏组织白介素(IL)-8及ICAM-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 P65亚基在细胞核内表达;测定外周静脉血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以评价阻断前及阻断区域血流循环再通后不同时间段肝脏损伤程度.结果Stop-flow(血流阻断时间为20 min)引起阻断区域血流循环再通30 min时肝脏组织细胞核内NF-κB P65亚基表达升高,IL-8及ICAM-1 mRNA转录活性增强,但于再通后3 h、6 h逐渐减弱.血清ALT及AST于术后48 h内轻度升高,并在升高24 h后达到高峰(ALT为89.9 U/L及93.2 U/L,AST为185.5 U/L及217.0 U/L),术后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组织学改变表现为阻断区域血流循环再通后早期肝细胞小泡性脂肪变性伴轻度PMN浸润,肝小叶结构未见明显破坏,上述各种改变在SF组及SF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op-flow腹腔血流阻断20 min引起的肝脏损害是自限且可逆的,不会引起肝脏结构和功能的严重损害.

  • 胃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定位和病理学检查

    作者:傅熙博;胡祥

    目的探讨肿瘤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技术在胃癌诊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38例胃癌患者,按肿瘤浸润深度分组,用术中注射美蓝的方法定位前哨淋巴结,用细胞角蛋白(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38例患者全部检出SLN(100%).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有18例,其中SLN出现转移的有15例.SLN预测淋巴结癌转移的敏感性、假阴性率和准确率分别为83.3%、16.7%和92.1%;胃癌T1组无SLN假阴性者,准确率100%;T2组有1例假阴性者,准确率94.1%;T3组假阴性2例,准确率6/8例.结论采用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的方法术中定位淋巴结为可行的SLN术中定位方法.

  • 回盲肠间置代幽门术对糖代谢作用的影响

    作者:张集建;郭光金;蒋登金;姜军;雷艳;张天飞;左艳芳

    目的研究将回盲肠间置幽门替代术应用于胃肠道重建中的可行性.方法将21例成年健康小型猪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B Ⅰ式组和远端胃大部切除带蒂回盲肠间置幽门替代手术组(回盲肠间置组),在术后60和120 d时口服葡萄糖后在0、30、60、90和120min用快速血糖试纸法测血糖浓度,比较胃对流质的排空情况,观察术后动物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个月,峰值血糖浓度B Ⅰ式组为(7.8±1.0)mmol/L,回盲肠间置组为(7.1±0.8)mmol/L,假手术对照组为(4.1±0.4)mmol/L;前两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4个月后,回盲肠间置组峰值血糖浓度为(5.2±0.8)mmol/L,对照组(4.2±0.5)mmol/L,BⅠ式组(6.9±1.0)mmol/L.回盲肠间置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两组与B Ⅰ式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回盲肠间置幽门替代术重建消化道具有可行性.

  •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外科治疗

    作者:屈新才;郑启昌;卢晓明;陈道达

    目的总结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大出血再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我院1980年至2002年间收治的26例胃切除术后大出血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有6例术前行急诊胃镜检查,11例行术中胃镜检查,2例采用超选择性动脉造影.11例球部旷置溃疡出血或球后溃疡出血者,采取旷置溃疡切除或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纵行切开、直视下缝合出血点,同时阻断十二指肠周围血管手术;13例吻合口出血者,局部缝扎止血、切除原吻合口,再作毕Ⅱ式重建或行空肠胃Roux-en-Y吻合;还有2例行再次胃切除手术.治愈24例(92.3%);死亡2例(7.7%),均为术后再出血者.结论术前采用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术中胃镜检查,有利于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对防止术后再出血非常重要.

  • 术前辅助放疗对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福坤;陈彻;祁晓平;许哲;黎介寿

    目的通过对直肠癌术前放射治疗的对比研究,观察放疗效果与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关系.方法将80例pTNMⅡ期和Ⅲ期直肠癌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直接手术治疗,放疗组术前行40 Gy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1~2周手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67表达,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放疗组术前有14例肿瘤显著缩小,18例部分缩小,8例轻微缩小;显效率35.0%,总有效率80.0%.放疗前癌组织的自发凋亡与Ki-67标记指数也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563,P=0.027);放疗后癌组织的Ki-67表达显著低于放疗前,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7和P=0.011);癌旁2 cm正常黏膜Ki-67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放疗后癌细胞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放疗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和P=0.018).结论放疗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癌细胞凋亡产生治疗作用.Ki-67表达的高低可作为放疗的筛选指标.

  • 大组织切片结合组织芯片技术研究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微转移

    作者:王存;周总光;王昭;李立;陈岱云;郑阳春;赵高平;刘卫平

    目的研究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微转移规律,为合理施行直肠癌手术提供病理学证据.方法联合运用大组织切片与组织芯片技术,研究31例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标本.结果共检获992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2枚.癌转移淋巴结148枚.56.1%位于直肠系膜后方.直肠侧壁肿瘤,同侧癌转移淋巴结明显多于对侧(P<0.001).12例标本证实存在环周切缘癌浸润,与癌转移淋巴结数目相关(β=1.166,P=0.041).9例标本的无癌淋巴结内查见肿瘤细胞微转移,但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无关(P>0.05).结论大组织切片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提高了淋巴结检获率.系膜外带及肿瘤同侧系膜内淋巴结转移较多.淋巴结微转移可见于各期直肠肿瘤.

  • 胃癌中ZNF217基因扩增的研究

    作者:朱亚青;朱正纲;刘炳亚;陈雪华;张奕;尹浩然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癌中ZNF217(zinc finger protein 217)基因扩增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PCR方法检测47例胃癌中ZNF217基因DNA拷贝数变化情况.结果ZNF217基因相对拷贝数在胃癌和正常胃黏膜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0,P=0.373).原发性胃癌中ZNF217基因扩增率为11.36%,ZNF217基因扩增多见于肿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的胃癌(P<0.01)和肠型胃癌(P<0.05).结论ZNF217癌基因可能仅在部分胃癌中发挥作用,20q13上还存在其他的胃癌相关癌基因.

  • 医用胶减少胃癌术后腹腔渗出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詹利永;王敏;陆伯豪;陈徐艰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胶在减少胃癌淋巴结廓清术后腹腔渗液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6月至2003年12月间,采用信封法将70例胃癌D2及D2+术患者随机分成医用胶组(A组,35例)和对照组(B组,35例).A组在完成胃癌切除、胃周淋巴结廓清后于后腹膜淋巴结清扫区域滴注医用生物胶;B组则不用.观察术后1~5 d腹腔引流液量、蛋白定量、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量.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A组术后1~3 d腹腔引流液量和蛋白丢失量明显少于B组(P<0.01);4~5 d时两组相仿(P>0.05);但前5 d总的腹腔引流液量和蛋白丢失量A组均少于B组(P<0.01).两组腹腔引流液中RBC和Hb均以术后第1天为高峰,其后逐渐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胶可有效减少胃癌淋巴结廓清术后的腹腔渗出,有助于术后的恢复.

  • 结直肠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常华;何裕隆;詹文华;蔡世荣;黄美近;汪建平;彭建军

    目的探讨结直肠多原发癌患者的发病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间收治的112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结直肠或其他脏器原发癌分为多发癌组和散发癌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结果本组多原发癌发生率为7.4%(83/1125例).其中多发性结直肠癌47例,异时性12例;合并结直肠外肿瘤者36例,异时性31例,有12例为胃癌.多发癌组和散发癌组在发病年龄、性别及年龄构成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发癌组并发息肉者较单发癌组多(P=0.002),有癌症家族史的比率也显著高于单发癌组(P=0.036).复发的病例在多发癌组有15例,其比率明显高于单发癌组(P=0.047),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发癌组先证癌位于右半结肠者占41.0%,明显高于单发癌组(P=0.048),且第2癌以腺瘤恶变多见(44.7%,21/47).结论癌症家族史和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多原发癌发生的高危因素.结直肠多原发癌患者的肠外肿瘤以胃癌多见,第2癌以腺瘤恶变多见.

  •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郑如恒;冯明祥;葛棣;侯英勇

    目的总结10年来食管平滑肌瘤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分析1993年至2002年间52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4%的患者以进食困难为首发症状.诊断准确率:上消化道钡剂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为64%,CT为44%,胃镜为27%,超声内镜为90%.本组患者经胸腔镜手术6例,内镜下切除术9例,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32例,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吻合术5例.仅1例术后出血,经再次手术止血;其余未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内镜是诊断食管平滑肌瘤的有效手段,对于适合的病例要积极考虑胸腔镜手术及内镜摘除以减轻创伤.

  • 70岁以上进展期贲门癌患者103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斌;秦生平;刘弋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进展期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方法对1991~2003年收治的103例70岁以上及小于70岁的进展期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病理分型、分期、手术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和术前并存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于70岁组以进食梗阻感为主要症状(64%),术前并存心血管系统和肺部疾病者分别占63%、34%,有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者占68%.两组经腹全胃切除术分别占78%和73%(P>0.05).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死亡率分别为3%、2%(P>0.05).结论对70岁以上进展期贲门癌患者,采用经腹全胃切除是安全的术式;术前应对患者重要脏器功能进行全面检测,术后尤应重视并发症的预防.

  • 痔组织弹性纤维退变和血管生成的机制及其意义

    作者:韩炜;王振军;赵博;杨新庆;王东;汪建平;汤秀英;赵发;黄莛庭

    目的研究痔组织弹性纤维的病理变化及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生成相关蛋白的表达与痔形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SP法),对比研究24例Ⅲ度痔患者的正常肛垫和痔两种组织内弹性纤维和MVD的变化,并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的3种亚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MMP9在两种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痔组织存在显著的新生血管形成,痔组织与相对正常肛垫组织间的MVD计数、VEGF、MMP9表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痔组织中iNOS明显增高,但与正常肛垫组织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痔组织弹性纤维出现断裂、扭曲、变形、玻璃样变等异常,而正常肛垫组织中弹性纤维形态较规则、密集,断裂和变形少见.结论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是痔的发病机制之一;MMP9对肛垫纤维支持结构的直接降解作用可能是痔形成和加重的一个重要机制;痔组织中iNOS表达增高还提示炎症因素和一氧化氮可能参与了痔的病理过程.

  • 亚甲蓝和抑肽酶联合应用防治术后腹腔内粘连的临床观察

    作者:曹天生;刘瑞华;孙晓明

    目的观察亚甲蓝与抑肽酶联合应用对术后腹腔内粘连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00年5月至2004年2月行全部或部分结肠切除术和暂时性回结肠造口术,8~12周后闭合回结肠造口的患者83例,于第1次手术时将病例随机分为4组:A组不用任何预防粘连药物,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对照组);B组关腹前腹腔内给予1%亚甲蓝10 ml;C组关腹前腹腔内给予抑肽酶10万U;D组关腹前腹腔内给予l%亚甲蓝10 ml及10万U抑肽酶.于第2次手术时观察各组腹腔内粘连程度.结果对照组中粘连发生率为83%,亚甲蓝和抑肽酶组粘连发生率分别为45%和50%;而亚甲蓝加抑肽酶组粘连发生率仅为15%,明显较其他3组低,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腹腔内给予亚甲蓝或抑肽酶能降低腹腔内粘连的发生率,两者联合用药作用更加显著.

  • 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作者:武林枫;刘连新;薛东波;张伟辉;姜洪池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7月至2003年7月间297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急症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右半结肠癌并梗阻103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并梗阻194例.其中一期切除吻合126例(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98例,左半结直肠一期切除吻合28例),全结肠切除或次全切除吻合者108例,Hartmann手术36例,Dixon手术9例,回乙状结肠或回直肠吻合捷径11例,肿瘤近端肠管造瘘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3例(17.8%),为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和肠瘘;死亡17例;280例(94.3%)痊愈出院.结论一期切除吻合和结肠次全切除及全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方便可行而安全有效的.

  • 钡灌肠和CT及MRI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作者:蔡香然;孟悛非;陈棣华;陈金城;刘斯润

    目的比较钡灌肠(BE)、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结直肠癌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4例经临床拟诊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39例行BE检查,31例行螺旋CT检查,42例行MRI检查.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54例.BE、CT和MRI对结直肠癌检查的敏感度分别为96.9%、96.2%和97.1%;准确度分别为92.3%、83.9%和90.5%.CT和MRI对结直肠癌T分期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73.1%和82.9%.结论BE是结直肠癌的基本影像学检查方法,CT和MRI是BE必要的补充检查手段,BE加MRI是诊断结直肠癌的优选组合检查方法.

  • 甾体类受体共激活因子3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扩增及其意义

    作者:曾穗德;谢丹;林锋;王长希;陶瑜;张萌

    目的探讨甾体类受体共激活因子3(SRC-3)基因在结直肠癌(CRCs)中的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对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RC-3基因的表达与扩增进行检测,结合其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60例CRC患者中,有23例(38%)肿瘤组织出现SRC-3蛋白的过度表达,而且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62%的Dukes C或D期CRC呈现出SRC-3蛋白的过度表达;而74%早期(Dukes A或B期)的CRC则表现为SRC-3蛋白的正常表达.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中,有47例的CRC组织的荧光信号得以成功检测,其中6例(13%)CRC出现SRC-3基因高水平的扩增,而且全部出现SRC-3蛋白的过度表达;9例(19%)为SRC-3基因低水平的扩增,其中6例呈现SRC-3蛋白的过度表达;余下的32例无SRC-3基因扩增的CRC中,仍有9例(28%)肿瘤组织出现SRC-3蛋白的过度表达.91%的SRC-3蛋白过度表达者中同时出现P53蛋白的过度表达.结论SRC-3基因的异常和过度表达可能通过影响P53基因的功能,在CR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SRC-3基因表达的调控中,可能存在着SRC-3基因扩增以外的其他调节机制.

  • 消化道恶性肿瘤肝转移的诊治

    作者:顾晋;李明

    结直肠癌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发达国家占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第2位[1];在我国也有不断升高的趋势.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结直肠癌死亡患者尸检中,肝转移率高达60%~71%;在确诊结直肠癌时已有10%~20%患者发生肝转移[2].在原发灶治疗后异时性的肝转移发生率多达50%[3].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进展

    作者:周伟平;吴孟超

    肝脏是结直肠癌转移的常见器官,10%~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立诊断时即已存在肝转移,另有20%~25%的患者在肠癌术后发生肝转移,因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可高达50%,而能获得手术切除者仅占10%~20%[1-3].近年来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应用,局部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使一部分患者的肝癌缩小而获得二期切除[4].

  • 两种术式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对比研究

    作者:唐学贵;杨勇军;吴至久

    目的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安全性.方法63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有31例采用PPH(试验组);32例予以经肛直肠黏膜纵缝术(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100%,3.2%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平均疗程3.5 d;对照组总有效率90.6%,15.6%的患者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平均疗程13.2 d.结论PPH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疗效好,同时安全可靠.

  • 胃和结直肠肿瘤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作者:朱立元;于志强;隋梁;于鼎;吕国庆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肝转移的手术疗效.方法总结分析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31例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随访16例,存活时间6个月至4年.结论对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患者应持积极的态度争取手术切除.

  •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在高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中的作用

    作者:谢小平;揭志刚;李映良;廖信芳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对高龄胃癌患者术后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5例年龄平均68.5岁的胃癌患者分观察组(术后输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和对照组(输注11复方氨基酸)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氮平衡的恢复较对照组提前;术后切口裂开及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均为P<0.05.结论高龄胃癌患者术后选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绿支安)提供氮源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 小肠内固定术治疗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技术要点

    作者:季兵;李伟华;张勤

    目的提高小肠内固定术治疗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施行小肠内固定术的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经1年以上随访均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彻底分离粘连、选择合适的内支撑管、准确掌握插入部位和方法、关腹前把全部小肠做大弧度排列是小肠内固定术的技术要点.

  • 胃癌及癌周淋巴细胞核转录因子-κB激活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颖彦;朱正纲;陈贵;计骏;马韬;刘炳亚;尹浩然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周浸润淋巴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激活状态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EnVision两步法对41例胃癌标本进行NF-κB检测;应用CD31、CD20、CD4、CD8单克隆抗体分别检测其微血管密度(MVD)及淋巴细胞亚型;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本组28例有NF-κB组成性激活(68.3%),NF-κB激活与临床病理分期有关.NF-κB激活组MVD明显高于NF-κB阴性组(P=0.002),且生存期短于NF-κB阴性组.24例(58.5%)有癌周淋巴细胞NF-κB激活;淋巴细胞NF-κB激活与病理组织学分型无明显关系;TNMⅢ、Ⅳ期胃癌多缺乏淋巴细胞NF-κB激活(P=0.046).癌周淋巴细胞NF-κB激活组预后优于NF-κB阴性组(P=0.0001).结论胃癌细胞NF-κB组成性激活可促进肿瘤内新生血管形成及浸润性生长,从而导致患者生存期缩短;而癌周淋巴细胞的NF-κB激活可使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增强,是预后良好的标志.

  • 腹腔镜结肠直肠癌切除术22例报告

    作者:王为忠;郑建勇;管文贤;董光龙;张洪伟;陈冬利;李孟彬;李纪鹏

    目的总结和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行结肠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全腹腔镜切除术19例,腹腔镜辅助切除术2例,手辅助腹腔镜Miles术1例;其中保肛手术10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7例;无中转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因肿瘤转移死亡2例,其余患者未见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结论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 胃窦部血管球瘤一例

    作者:宗佩君

    患者男,58岁.因反复左上腹部不适5年,加重1个月于2002年6月12日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软、无压痛,未扪及明显肿块,肝脾未触及肿大.胃镜检查提示平滑肌瘤.B超:胰体前下方探及3.0 cm×2.6 cm的低回声区,与胃壁肌层分界欠清楚,考虑为胃周围淋巴结肿大或胃窦部平滑肌瘤.CT示:胃窦部见有3.2 cm×2.4 cm的软组织影,提示平滑肌瘤的可能性大.患者于2002年6月18日在全麻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胃黏膜较光滑,肿物位于胃窦部肌层内,稍突于浆膜.患者于2002年7月1日康复出院,随访1年患者上腹部症状消失、健康.

  • 同期双原发胃癌和肾癌一例

    作者:逯云山;翟鹏君;张雪峰;杨海龙;杨原

    患者,女,49岁.因上腹隐痛、嗳气2个月于2004年7月5日入院.查体:上腹剑突下轻压痛,右肾区轻度叩痛.胃镜检查示:胃窦小弯侧见一约4 cm×5 cm大小溃疡型肿物,质硬、易出血.活检病理报告:胃印戒细胞癌.彩色超声波显示:右肾上极3.0 cm×3.3 cm大小实质性肿物.CT检查报告:右肾上极圆形稍高密度影3 cm×3 cm大小.放射性核素计算机断层扫描(ECT)检查结果:双肾功能佳,上原路排泄通畅.入院诊断:同期双原发胃痛和肾痛.

  • 宫内节育环乙状结肠异位一例

    作者:肖鹏;杨柳;刘振忠

    患者28岁.于2001年在外院行剖宫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环过程顺利,术后月经期及劳累时左下腹疼痛,可自行缓解,无阴道流血及其他不适.2003年4月腹痛突然加剧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B超示宫腔内未见节育环.诊疗过程中患者腹痛消失而拒绝住院进一步检查.近半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出现,于2003年12月1日要求取出节育环而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B超检查:官腔内未见节育环,腹腔内未见包块及液性暗区.CT检查:左髂骨翼前内方见金属环影,诊断节育器盆腔异位.

  • 胃癌根治术后迟发性乳糜尿一例

    作者:韩少良;陈哲京;程骏;屠金夫;姚建高;朱冠保

    患者男性,65岁.上腹部钝痛2个月,胃镜检查示胃窦部小弯侧溃疡性癌(BorrmannⅢ型),大小约3.5 cm×4.0 cm,临床诊断为胃癌于2001年7月3日住院.7月7日在全麻下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D2+)、B-Ⅱ式吻合术,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率42.1%(8/19),其中No.1、No.3、No.7、No.8转移阳性.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2001年7月20日出院.

  • 胃癌组织形态学与相关分子研究的若干进展

    作者:于颖彦;朱正纲;林言箴

    自上世纪DNA双螺旋结构阐明和单克隆抗体问世,现代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知识不断向传统的病理形态学领域渗透,使胃癌的病理形态学与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之间越来越密不可分;对胃癌的形态学研究逐渐形成以传统病理形态学方法为基础,免疫病理学、分子病理学手段为发展亮点的新格局.

  • 胃癌肝转移的特点和肝切除术的作用

    作者:陈俊强;詹文华

    肝转移是晚期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结直肠癌肝转移肝切除术的作用已经被广泛接受,但是胃癌肝转移肝切除术的意义仍存在争议.本文就胃癌肝转移肝切除术做一综述.

  • 胃肠道癌肝转移瘤的治疗

    作者:邵永孚;高纪东

    肝转移是胃肠道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胃肠道癌初诊时约有10%~25%的患者已存在同时性肝转移,有20%~25%的患者此后发生异时性肝转移,未经治疗的胃肠道癌肝转移患者其中位生存期仅为6个月左右,而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使其5年生存率提高到40%左右[1].因此,应对胃肠道癌肝转移的治疗引起足够重视,以提高胃肠道癌的总体治疗水平.

  •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初步体会

    作者:章功年;朱忠良;吴建飞;于洪武;梁平;董骏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LCRS)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由良性疾患扩展至恶性肿瘤[1].我们于2003年尝试以电刀解剖,施行LCRS 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 结肠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雪梅;高建军;王朝晖;龚晃;李明霞

    临床上部分结肠癌病例表现为右下腹痛,容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延误治疗.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有12例结肠癌患者入院时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占同期结肠癌病例总数的8%,现将12例误诊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傅传刚;王汉涛;孔令山;崔斌

    目的评价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在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怀疑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患者和3例怀疑其他疾病的患者进行PET检查,通过与CT比较及手术探查,评价PET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怀疑术后肝转移的18例患者,经PET显像确诊17例,其中14例同时伴有肝脏以外的其他脏器转移(肺转移2例、腹壁转移2例、骨转移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PET诊断阴性的1例患者,随访1年后仍无瘤存活.3例怀疑其他疾病的患者经PET检查发现有结肠癌伴肝转移.结论与CT相比,PET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脏及其他部位转移的敏感度更高,对术后肝转移患者是否选择再次手术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 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洪义;李明;顾晋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治疗的指征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9月至2002年5月间经手术治疗的43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肝转移程度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侵犯深度、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关系(P>0.05).异时性肝转移行肝切除4例,中位生存时间为35.0个月,预后明显优于同时性肝转移肝切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0.0个月)(P=0.0233).同时性肝转移组中,单纯胃切除32例,中位生存时间6.0个月;胃加肝切除7例,中位生存时间10.0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9).不同肝转移程度姑息性胃切除术后生存时间比较,H1、H2和H33组分别为7.5、6.0和4.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7).结论异时性胃癌肝转移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良好,应争取积极手术切除;胃癌肝转移患者同期行胃加肝切除生存率未见明显改善;H3肝转移患者姑息性胃切除预后不佳.

    关键词: 胃肿瘤 肝转移 预后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形成因子-2及纤连蛋白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梁晓宇;王涛;杨晓东;邱宇杰;朱理玮;王鹏志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形成因子-2(angiopoietin-2)及纤连蛋白(F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获取结直肠癌标本60例,分别用S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VEGF、血管形成因子-2、FN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血管形成因子-2和FN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5).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和/或肝转移、Dukes分期有关(P<0.05).血管形成因子-2则仅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FN在细胞外基质(ECM)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在基底膜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两者均与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基底膜中FN的缺失同时与肝转移有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细胞产生的VEGF可能通过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而促进血行转移和转移灶的形成,血管形成因子-2与VEGF共同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而FN在肿瘤组织基底膜中的缺失是肝转移的重要起始因素.

  • 胃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作者:解世亮;邵永孚;冯强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1年10月间93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中32例行胃癌肝转移灶切除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中,异时性肝转移24例(2.6%),行肝转移灶切除14例(58.3%);同时性肝转移90例(9.6%),行肝转移灶切除18例(20.0%).32例患者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肝转移腺癌.术后1、3、5年生存率,异时性肝转移患者为73%、37%、25%;同时性肝转移患者为68%、24%、1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立的同时及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经外科手术切除肝转移灶预后较好.

  • 中下段直肠癌外科治疗规范(草案)

    作者: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

  • 胃肠外科医师培养规范

    作者:顾晋;叶盛威

    胃肠外科作为普通外科的亚专科,已经在众多的胃肠外忖科疾病的治疗和外科医生的培养方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结直肠外科医生,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1].但是,我国外科的发展距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在专科医师的培养方面,缺乏规范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而高水准的外科专家离不开规范的医师培养制度.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我国胃肠外科医师的培养规范.

中华胃肠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