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중화위장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0274
  • 国内刊号: 44-1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85
  • 曾用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汪建平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水通道蛋白3、4、8在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结肠黏膜中的表达

    作者:智会;袁维堂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AQP)3、4、8在大鼠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利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STC模型,采用RT-PCR方法测定STC组(16只)及对照组大鼠(16只)升、降结肠黏膜的AQP3、4、8 mRNA表达情况.结果 STC组与对照组升结肠、降结肠AQP3平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44和0.602(P<0.05)、0.419和0.509(P>0.05);STC组和对照组升结肠、降结肠AQP4平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64和0.759(P>0.05)、0.776和0.736(P>0.05);AQP8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升降结肠中未见明显表达.结论 AQP3在STC大鼠的升结肠黏膜中表达下调,对水吸收起调节作用;AQP4和AQP8的表达无明显变化.

  • Ghrelin受体表达对大鼠胃肠手术后小肠动力不足的影响

    作者:杨成广;于嵩;王志刚;郑起

    目的 探讨ghrelin受体变化对大鼠术后小肠动力不足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肌条实验观察在卡巴胆碱(10 nmol/L)存在和缺乏时,不同浓度的ghrelin(0、0.01、0.1、0.5、1.0 μmol/L)对肌条收缩力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行端侧肠吻合的实验组大鼠和行假手术的对照组大鼠小肠肌层ghrelin受体(GHS-R1a)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体外,卡巴胆碱存在时,ghrelin能够增强小肠平滑肌肌条的收缩,不同浓度的ghrelin(0.1、0.5、1.0 μmoL/L)引起的收缩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3±18)%、(245±22)%、(264±25)%,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GHS-R1a主要分布于小肠肌层,实验组大鼠小肠环形肌和纵行肌中GHS-R1a表达均弱于对照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小肠ghrelin受体表达量(0.51±0.02)明显低于对照组(0.71±0.01,P<0.01).结论 术后小肠肌层ghrelin受体表达下调所导致的ghrelin效应减弱可能参与术后小肠动力不足的发生.

  • 结直肠癌组织中GINS复合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卫洪波;温机智;魏波;韩晓燕;张实

    目的 探讨GINS复合物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76例结直肠癌标本中GINS复合物4个基因PSF1、PSF2、PSF3和SLD5的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PSF1、PSF2、PSF3和SLD5 mRNA的相对表达量(0.001 853±0.000651、0.007757±0.004260、0.000967±0.000 481、0.003 248±0.001 721)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0.000352±0.000169、0.002951±0.001216、0.000 472±0.000271和0.001 675±0.001 156)(均P<0.01).PSF1 mRNA表达与肿瘤大小(P<0.01)有关;PSF2 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P<0.05)和淋巴结转移(P<0.05)有关;PSF3 mRN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SLD5 mRNA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P<0.01)有关.PSF1、PSF2和SLD5高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54.3%和54.3%,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患者的77.1%、80.0%和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PSF1 mRNA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P<0.05).结论 GINS复合物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其中PSF1 mRNA表达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两药和三药方案的选择

    作者:李伟;刘天舒;孙益红;沈坤堂;沈振斌;王志明;崔越宏;余一讳

    目的 观察性研究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两药方案(氟尿嘧啶联合铂类)与三药方案(在两药基础上联合蒽环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上述两药或三药方案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随访终点为死亡或终随访日(2010年4月30日).结果 共计316例接受过胃癌根治性手术且无远处转移的患者术后4~6周开始接受辅助化疗,化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主治医师和患者双方的讨论后决定,两药组210例,三药组106例.其中三药组较两药组年龄略轻(51岁比57岁,P<0.01),余基线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时间47个月,两药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6个月,3年总体生存率59.6%;三药组则分别为23个月和6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6和P=0.293).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两药组21.9%(46/210),三药组30.2%(32/10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结论 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三药联合方案未显示优于两药方案.

  •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作者:周振旭;郑晓风;宋华羽;蒋飞照;王哲近;左志贵;蔡华杰;阮小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对超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接受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手术的35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肿瘤下缘距肛门2~5(平均3.4)cm;高、中分化腺癌32例,绒毛状腺瘤癌变3例;pTNM Ⅰ期16例,ⅡA期15例,ⅢA期3例,ⅢB期1例.术后末端回肠造口狭窄1例,吻合口瘘3例(均为未行末端回肠造口者).经4~49(中位时间16)个月的随访,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复发,1例死于肝转移.随访满1年的19例患者术后1年排粪次数为1~4次/d,控便时间5 min以上.结论 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具有根治、保肛和微创的优点;但应进行严格的病例选择.

  • 肠内免疫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作者:许晓东;孙元水;邵钦树;胡俊峰;钱振渊;周永列;叶再元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行胃癌根治性术加术中腹腔温热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术后行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支持)和对照组(40例,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分别于术前1 d、术后第1、7、12天检测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脂多糖(LPS)、TNF-α浓度及尿中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L/M),并观察肛门排气时间及接受早期营养的耐受性.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5%)和1例(2.5%)不能耐受肠内营养(P>0.05).术后1 d,各项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试验组各项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 d,试验组DAO、LPS、TNF-α水平仍然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尿L/M值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氨酰胺早期强化肠内营养具有良好的免疫耐受性,对进展期胃癌切除术中腹腔温热化疗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直肠癌远端移形黏膜COX-2及BCL-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作者:周东风;李扬;庞国栋;梁忆波;崔琳

    目的 探讨直肠癌远端移形黏膜COX-2及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判断直肠癌远端移形黏膜是否为癌前病变.方法 应用高铁二胺-阿辛蓝染色检测54例直肠癌远端2 cm处黏膜,将远端黏膜分为移形黏膜(TM)组及非移形黏膜(NTM)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M中COX-2和BCL-2蛋白的表达,比较TM与NTM、肿瘤组织以及正常黏膜组织(20例直肠良性息肉旁肠黏膜组织)内BCL-2以及COX-2的表达的差异.结果 54例直肠癌远端2 cm黏膜处组织中有19例存在TM,35例为NTM.COX-2蛋白在肿瘤组织、TM、NTM、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5%(44/54)、21.1%(4/19)、17.1%(6/35)、10.0%(2/20);BCL-2蛋白在上述4种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7.8%(42/54)、21.1%(4/19)、22.9%(8/35)、5.0%(1/20).TM内的COX-2及BCL-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37+0.895)比(3.519±1.998);(0.632±0.955)比(2.833±1.756),均P<0.01];与NTM、正常肠黏膜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直肠癌远端TM内的COX-2和BCL-2蛋白的表达无特异性,TM是癌前病变的证据不足.

  • 肛门病变术后肛门失禁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斌;张勇;曾宪东

    目的 探讨肛门病变术后肛门失禁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市肛肠医院2009年1-5月间1074例肛门病变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与术后肛门失禁的关系.结果 1074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失禁144例(13.4%),中度失禁57例(5.3%),无完全失禁病例;总失禁率为18.7%,其中肛瘘术后失禁率为41.8%(107/256),明显高于混合痔(12.4%,73/591)和肛裂(9.2%,21/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内痔注射术490例混合痔中注射消痔灵大于或等于10 ml者术后轻度和中度失禁率分别为10.4%(27/259)和2.3%(6/259);注射消痔灵小于10 ml者分别为9.5%(22/231)和4.3%(10/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内痔结扎术的354例混合痔中结扎痔核数大于或等于3枚者术后轻度和中度失禁率均为14.1%(10/71);小于3枚者分别为3.9%(11/283)和2.1%(6/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肛瘘和肛裂的手术方式对术后肛门失禁并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肛瘘手术后肛门失禁发生率较高.对于混合痔,结扎痔核的数目不应超过3枚,注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经胸骨后胃-食管颈部器械吻合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

    作者:王禹冰;蔡瑞君;韩亚娟;王武军;杨锡耀;刘素娥

    目的 评价胸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切除,经胸骨后胃-食管颈部圆形吻合器吻合术与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胸心外科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手术治疗63例胸部中上段食管癌患者,其中行胸腔镜和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33例(A组),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30例(B组).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开发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和食管癌补充量表QLQ-OES18评价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除吻合方式不同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分别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例(3.0%,1/33)、颈部切口感染1例(3.0%,1/33)和吻合口狭窄1例(3.0%,1/33);B组发生吻合口瘘8例(26.7%,8/30),吻合口狭窄2例(6.7%,2/30),颈部切口感染1例(3.3%,1/30),肺部感染6例(20.0%,6/30);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A组患者术后在吞咽困难、进食、疼痛、梗阻、呼吸困难、食欲丧失、疲倦、经济困难、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维度方面的评分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腔镜和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颈部器械吻合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颈胸腹三切口手术的患者.

  • 早期放射性肠炎的营养治疗

    作者:刘国辉;陈功;王权;所剑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早期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0例放射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肠外、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生长抑素等营养支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体质量及营养状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7周后渐恢复正常饮食.治疗2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前白蛋白[(264.5±11.6)mg/L比(249.4±10.2)mg/L]、白蛋白[(36.1±4.6)g/L比(32.2±3.4)g/L]和总蛋白水平[(67.8+4.6)g/L比(63.7±3.3)g/L]及肠黏膜绒毛高度[(4.3+0.3)mm比(3.5±0.3)mm]均增加(均P<0.05).结论 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为主)是早期放射性肠炎重要的治疗手段.

  • 先天性巨结肠的SEMA3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作者:王莉莉;范洋;张一;周凤华;李慧;吴迪;苗佳宁;黄天楚;袁正伟

    目的 探讨SEMA3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先天性巨结肠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扩增后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11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和93例正常人群中SEMA3Ars7804122、rs797821 2个SNP位点基因型.结果 SEMA3A基因rs797821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先天性巨结肠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7804122位点的G等位基因(26.9%)和GG(5.0%),AG(43.7%)基因型在先天性巨结肠组中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9%、1.1%、23.7%,P<0.05).结论 SEMA3A基因是先天性巨结肠重要的易感基因,其rs7804122位点G等位基因是先天性巨结肠发病的危险因素.

  • 18例食管癌三野清扫术治疗经验

    作者:许榕生;吴文周;刘书先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三野清扫术(3FLND)中如何从技术上保证手术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18例行3FLN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中操作要点.结果 1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67 min,平均清扫淋巴结24.3枚/例,术后并发症率50%,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3FLND的关键是食管系膜的切除.了解食管系膜的基部所在,沿正确的解离层分离是保证手术质量的主要措施.

  • 保留脾脏的No.10及No.11淋巴结清扫在中上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伟;黎旭光;庞凤舜;吴秋茜;郑燕生;赵江宁;邹嘹南;万进;秦有

    目的 探讨保留脾脏的No.10和No.11淋巴结清扫在贲门胃体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60例采用拖出式脾门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共清扫No.10和No.11淋巴结152枚,阳性淋巴结21枚(13.8%).未出现淋巴清扫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安全可行.

  • 超声诊断小儿阑尾嵌顿疝一例

    作者:孙晓峰;祝英乔;李桦;邰建东

    患儿男性,24 d,因"右侧阴囊肿胀4 d"于2010年11月22日入院.入院查体:右侧阴囊皮肤略发红,睾丸肿胀明显.大小3.0 cm×2.0 cm×2.0 cm,质地硬,触痛明显,未触及波动感,左侧阴囊及睾丸无肿胀.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1.9×109/L.初步考虑为睾丸肿物,不除外附睾炎.彩色超声检查见:右侧腹股沟管内见类肠管样回声,大小30 mm×5 mm,阴囊内见睾丸,睾丸大小9.9 mm×5.2 mm,睾丸前方阴囊内见无回声大小17 mm×12 mm,见分隔;见图1.

  • 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对治疗方案的优化作用

    作者:汪建平;饶本强

    目前,虽然以手术和细胞毒药物联合生物靶向药物的多学科标准治疗方案使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疗效得到改善,但盲目治疗仍然较普遍,无效化疗、过度化疗各占1/3左右[1].尽管做了"根治性手术"和"严格规范"放化疗,但仍有25%~35%的Ⅱ期CRC发生复发和转移,而40%~44%的Ⅲ期CRC,单纯行根治性手术后5年内也没有复发和转移[2-3].同时,即使有效的治疗方案,也存在药物是否为佳组合、是否出现耐药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充分体现CRC个体化医疗.其中,生物标志物优化CRC治疗方案是重要手段之一.

  • 腹腔镜胃肠手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和技术难点

    作者:郑民华

    消化道重建是腹腔镜胃肠手术中的关键步骤,目前使用器械吻合多于手工吻合,但相比传统手术尚无明显优势.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方法有胃十二指肠吻合(毕Ⅰ式)、胃空肠Roux-en-Y吻合和胃空肠吻合(毕Ⅱ式);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重建术式很多,但目前认为合理且成熟的方法首推无储袋的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而采用经口底钉座置入装置(OrVilTM)进行吻合更容易掌握,并能进行更高位置的吻合;腹腔镜近端胃大部切除的重建方法主要是胃食管吻合.腹腔镜直肠手术的消化道重建,特别是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目前较理想的是吻合器结肠直肠吻合和手工缝合的结肠肛管吻合;绝大多数结肠手术后的肠道重建均通过取标本的辅助小切口拖出体外进行.期待更新的理念与器械的出现.以进一步简化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步骤,使之更趋快捷、安全和有效.

  • 残胃癌与消化道重建方式

    作者:张伟欣;代文杰;姜文玉;姜洪池

    近年来,残胃癌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研究显示,残胃癌的发生与初疾病手术时消化道重建方式有关,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胆汁、胰液、肠道内容物的反流,在幽门螺杆菌的共同作用下,终影响术后残胃癌的发生率[1].为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残胃癌的发生,首次手术胃肠道重建方式应按照病变的大小、累及的范围、病变性质及患者个体情况等,力求选取佳的吻合方式.

  • 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储袋吻合方式的选择

    作者:李志霞

    近30年来.结肠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leal pouch anal anastomosis,IPAA)或结肠直肠切除、回肠储袋-直肠吻合术(ileal pouch rectal anastomosis,IPRA)已越来越多地被外科医生应用于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和严重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等疾病,但是在这两种术式如何选择方面,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两种术式的利弊,对正确选择术式很有意义.

  • 胃癌根治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

    作者:卫洪波;黄江龙

    长期以来,在保证胃癌根治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各国学者就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手术作了无数实验和临床尝试,惜迄今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积极探索一种生理化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一直是临床外科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 全胃切除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梁寒

    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大量摄入的食物,并将其内容物以一定节律输入十二指肠内.全胃切除术后,由于破坏了消化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故对机体生理干扰较大.患者术后会出现反流性食管炎、早期或晚期倾倒综合征、顽固性贫血、消化吸收不良以及腹泻、餐后上腹部轻度闷痛、食欲低下等症状,称为胃切除术后综合征[1].

  • 腹茧症多层螺旋CT表现

    作者:何容;王毅;张伟国

    影像学检查在腹茧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介绍1例腹茧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腹痛4个月,加重7 d"而入院.查体:腹部扪及一20 cm×13 cm包块,质韧,形态规则,触之有搏动感,叩诊实音.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腹水生化检查示红细胞大于20×109/L,总蛋白48.6 g/L,白蛋白29.9 g/L,脱落细胞学检查示少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间皮细胞.

  • 171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

    作者:雷尚通;孙凯;董泾青;薛琪

    小肠是腹部外伤中易受伤的器官.尽管大部分小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并不困难,但仍存在误诊、延迟诊断及处理不当的情况,并由此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00-2010年共诊治外伤性小肠破裂171例,现报道如下.

  • 阴道不规则出血半年

    作者:蔡明志;梁寒;王晓娜;张李

    对1例主诉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半年"的病例进行讨论.该患者入院诊断卵巢癌,PET-CT检查见癌肿腹腔及腹膜后转移,术前分期:ⅢC期.经多学科讨论,行卵巢癌根治术加右半结肠切除术加横结肠切除术及腹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行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此后,患者出现3次卵巢癌复发,第1次间隔2年8个月,后2次间隔1年.每次均予积极手术切除,第1、2次复发后化疗方案分别采用吉西他滨加奥沙利铂,紫杉醇加卡铂周方案;第3次复发后,考虑患者对化疗不敏感,建议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射对腹膜后淋巴结进行局部放疗.

  •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助手配合技巧

    作者:张丰;孙冬林;陈学敏;杨波;杨春;杨岳;唐剑星;孙跃明

    尽管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还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来证实,但许多报道均显示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1-2].单从技术角度而言,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可以达到D2淋巴结清扫效果[3].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要求进行胃周间隙的多方位、多层次解剖分离,广泛的胃周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操作难度较大,而且术者缺乏触觉反馈;所以,熟练有效的手术配合、良好的术野暴露十分重要.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自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完成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52例,现将手术助手配合经验总结如下.

  •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李防璇;张汝鹏;赵敬柱;王学军;薛强;梁寒

    目的 评价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远端胃癌根治术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419例患者,根据其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Uncut RY组(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127例,B Ⅰ组(Billroth Ⅰ式)138例,M-BⅡ组(改良Billroth Ⅱ式)108例,RY组(Roux-en-Y吻合)46例.结果 Uncut RY组患者手术时间[(132.6±19.2)min]和术后住院时间[(10.4±1.2)d]较RY组[(142.5±11.7)min和(12.1±3.7)d]缩短(P<0.05);术后反流性胃炎发生率(3.2%,4/127)较B Ⅰ组(24.6%,34/138,P<0.05)和M-BⅡ组(25.9%,28/108,P<0.05)下降;吻合口溃疡发生率(0/127)较M-BⅡ组(4.6%,5/108,P<0.05)下降;Roux-en-Y潴留综合征(RSS)发生率(0/127)较RY组(17.4%,8/46,P<0.05)下降.结论 非离断式Roux-en-Y在保留传统Roux-en-Y术式减少碱性反流优点的同时,克服了RSS的弊病,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 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在结直肠外科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江从庆;汪名飞;钱群;吴云华;郑科炎;刘志苏;唐胜利;丁召;艾中立

    目的 探讨逆蠕动盲直吻合术在结直肠外科重建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行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患者中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或混合型便秘患者44例;左半结肠多原发癌或结肠癌合并结肠多发息肉5例;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4例;成人巨结肠3例.手术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53例;结肠大部分旷置、逆蠕动盲直吻合术3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5例,淋巴漏3例,炎性肠梗阻1例,无吻合口瘘和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经过1个月至7年的随访,3例患者出现小肠梗阻,1例腹壁切口疝,1例轻度盲肠扩张.术后4年,中位排粪次数为2.5次/d,平均Wexner肛门失禁评分为4.2±1.1.结论 逆蠕动盲直吻合术用于结直肠的重建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 不同胃肠道重建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胰岛功能的影响

    作者:蔡景理;李宝清;郑超;林孝坤;殷凯;许家镕;徐鲁白

    目的 探讨不同胃肠道重建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3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Billroth Ⅰ式组(13例)和胃肠旁路组(10例,其中毕Ⅱ式吻合4例,Roux-en-Y吻合6例).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CTT),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 胃肠旁路术组和Billorth Ⅰ式组术后糖尿病好转率分别为90%(9/10)和23%(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相比,胃肠旁路组术后糖化血红蛋白A1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显著降低(P<0.01),而Billroth Ⅰ式组则无明显改善(P>0.05).OGTT结果显示,胃肠旁路组空腹血糖及及糖负荷后各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Billroth Ⅰ式组;在糖负荷后30 min和60 min,胃肠旁路术组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释放指数明显高于Billroth Ⅰ式组(均P<0.05).胃肠旁路组的胰岛素分泌指数和早期胰岛素分泌反应同样明显高于Billroth Ⅰ式组.结论 采用胃肠旁路术进行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并明显改善术后胰岛功能.

  • 胃次全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海涛;许军;王荣朝;张云;卢麒丞

    目的 探讨胃次全切除术后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血浆ghrelin水平的影响,以及ghrelin与BMI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81例行根治性手术的T1~3N0M0远端胃癌患者,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毕Ⅰ式组(30例)、毕Ⅱ式组(25例)和Roux-en-Y组(26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 d、1周、半年及1年测定血浆ghrelin水平及BMI.结果 术后1 d,毕Ⅰ式、毕Ⅱ式和Roux-en-Y 3组患者ghrelin水平分别为术前水平的(34.2±5.2)%、(37.7±4.7)%和(36.5±4.9)%;术后1周分别为(52.6±6.5)%、(48.3±5.7)%和(48.1±6.0)%,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半年,3组患者ghrelin水平分别为术前水平的(91.7±7.5)%、(80.4±8.1)%和(75.3±8.3)%;术后1年分别为(95.3±5.1)%、(84.5±6.3)%和(79.9±6.7)%;毕Ⅰ式组ghrelin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均P<0.01),毕Ⅱ式组高于Roux-en-Y组均(P<0.05).术后1年3组患者BMI分别下降了(2.1±1.1)%、(4.5±1.9)%和(5.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ghrelin下降幅度与BMI下降幅度均存在线性相关(均P<0.01).结论 符合解剖生理的毕Ⅰ式消化道重建更加有利于术后血浆ghrelin水平的代偿性恢复;胃次全切除术后血浆ghrelin水平的下降是导致患者体质量减轻的重要原因.

  • 腹腔镜胃旁路术结肠前与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的前瞻性比较研究

    作者:刘贤明;王存川;胡友主;杨景哥;黄璟;丁晖;李进义;潘运龙;沈莹莹;俞春亮;喻海波

    目的 比较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RYGB)治疗肥胖症术中结肠前与结肠后两种胃空肠吻合术式的疗效差异.方法 前瞻性地将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0例肥胖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结肠前组(20例)和结肠后组(20例).比较两种术式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及短期消化道症状.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半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结肠后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结肠前组[(163.4±28.1)min比(131.8±22.7)min,P<0.05].两组均未出现腹内疝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管LRYGB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更加符合生理结构,但在术后短期疗效上结肠前与结肠后吻合术相当,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 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围手术期疗效的对比

    作者:张辉;李明;詹天成;姚云峰;彭亦凡;顾晋

    目的 对比手辅助腹腔镜技术和传统开腹技术在乙状结肠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围手术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施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的1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辅助腔镜(HALS组)62例,开腹组53例,对比两组手术的安全性及围手术期疗效.结果 HALS组与开腹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总数分别为(15.1±4.6)枚和(16.8±6.4)枚(P=0.163);两组的肿块切缘分别为(4.1±1.8)cm和(4.3±1.7)cm(P=0.601);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2.4±32.0)min和(126.7±37.4)min(P=0.510).HALS组术中出血量(62.6±35.4)ml,明显少于开腹组的(168.9±137.1)ml(P=0.000);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6%(1/62,为肺部感染1例),明显低于开腹组的11.3%(6/53,分别为吻合口瘘1例,腹盆腔感染2例和切口感染3例)(P=0.030);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2.3±0.8)d比(3.3±1.1)d,P=0.000];术后平均住院日缩短[(8.8±2.7)d比(12.6±8.0)d,P=0.001].结论 手辅助腔镜用于乙状结肠癌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可达到同样的近期根治效果,并具有安全、微创的优势.

中华胃肠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