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중화위장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0274
  • 国内刊号: 44-1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85
  • 曾用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汪建平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一种勿需缝合的完全腹腔镜胃肠毕Ⅱ式吻合技术

    作者:杜建军;双剑博;郑建勇;李继鹏;赵青川;洪流;华瑾;方诚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勿需缝合的完全腹腔镜下胃肠毕Ⅱ式吻合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5-7月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的吻合技术完成完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12例。该术式采用环形吻合器行胃空肠吻合,再用切割闭合器于肠壁开口处行空肠输入袢或输出袢侧侧吻合,后关闭肠壁开口。结果 12例完全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或中转腹腔镜辅助手术;手术时间(196.0±19.3) min,术中出血量(169.5±28.8) ml,切除淋巴结(25.1±3.3)枚,近端切缘和远端切缘分别为(8.8±2.4) cm和(6.9±5.5) cm。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为(3.1±1.3)d,术后住院时间(4.5±1.9)d,住院期间内均未观察到明显并发症。结论 该吻合技术操作简单、快捷,勿需镜下手工缝合,用于完全腹腔镜胃大部切除重建手术安全、可行。

  • 表观沉默蛋白Bmi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辉;叶颖江;崔志荣;王杉

    目的 研究人结直肠癌中表观沉默蛋白Bmi1表达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Bmi1蛋白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5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邻近正常肠黏膜中Bmi1蛋白表达;用Bmi1 siRNA转染结肠癌细胞系SW480,运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mi1及Bc1-2蛋白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Bmi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56.5%(48/85),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17.6%(15/85)] (P<0.05);其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W480转染Bmi1 siRNA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凋亡明显;转染24、48和72 h后,其抑制率分别为13.1%、16.5%和18.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7%、45.6%和40.2%;同时,Bmi1表达水平在转染48 h后下降,Bc1-2表达水平也降低(P<0.01)。结论 结直肠癌中Bmi1表达与肿瘤病理学特征关系密切,阻断Bmi1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下调胃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朱宝和;何裕隆;詹文华;蔡世荣;王昭;张常华;陈华云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通过抑制转录活化因子(Stat3)活性下调胃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Westem blot法检测AGS胃癌细胞分别在50 μg/L IL-6加0、5、10、25、50 μmol/L EGCG作用下,VEGF、总Stat3(tStat3)和活化Stat3 (pStat3)的表达情况;检测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对IL-6诱导的VEGF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细胞培养液中VEGF蛋白水平。RT-PCR法检测胃癌细胞VEGF mRNA表达水平。制备细胞核提取液,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细胞核内pStat3表达;同时采用染色体免疫沉淀方法检测Stat3与DNA的结合活性。结果 IL-6可以诱导AGS胃癌细胞VEGF表达,与未添加组比较,添加IL-6组胃癌细胞VEGF蛋白表达、分泌和mRNA表达分别增加了2.4、2.8和3.1倍(均P<0.01);EGCG剂量依赖性地抑制IL-6诱导的胃癌细胞VEGF蛋白表达、分泌和VEGF mRNA表达(P<0.05)。EGCG和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可以显著抑制IL-6诱导的VEGF表达(P<0.01);EGCG处理的胃癌细胞中IL-6诱导的pStat3表达剂量依赖性地减少(P<0.05),但EGCG不影响IL-6诱导的tStat3表达(P>0.05);同时,EGCG可以直接抑制胃癌细胞自身和IL-6诱导的Stat3核转位和Stat3-DNA结合活性(P<0.05)。结论 EGCG通过抑制Stat3活性,从而下调胃癌细胞VEGF表达。

  • 局部复发直肠癌187例手术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姜勇;万远廉;刘玉村;汪欣;潘义生;吴涛;王鹏远;黄珊君;HUANG Shan-jun

    目的 探讨局部复发直肠癌(LRRC)患者的手术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187例LRRC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行局部切除术34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35例,后盆腔脏器切除术17例,全盆腔脏器切除术(TPE)98例,TPE联合骶尾骨切除2例,TPE联合半骨盆切除1例。R0、R1、R2切除分别为87、60、40例;手术根治性与初次手术方式及盆壁受侵固定程度有关(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7.5%(89/187),围手术期死亡率2.7%(5/187),术后局部复发率44.4%(64/144)。144例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2%和30.7%,手术根治性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R0、R1与R2切除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2.6%、17.2%和0(P<0.01);淋巴结转移阴性与阳性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0.5%与5.6%(P<0.01)。结论 术前准确评估肿瘤固定范围、提高R0切除率是提高LRRC患者手术疗效的关键。

  • 胃癌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灶病理完全缓解患者的病理学观察

    作者:武爱文;陕飞;薛卫成;董彬;张连海;李子禹;步召德;吴晓江;宗祥龙;季加孚

    目的 观察胃癌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灶病理学完全缓解(pCR)患者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北京肿瘤医院2002-2008年间完成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病例资料,筛选出原发灶pCR者共5例,复习病理切片,并分别就胃壁的组织结构、肿瘤细胞形态、间质细胞的数量和形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5例患者胃壁结构均可区分,有2例可见肌层弯折、断裂。1例可见胃壁各层包括浆膜层呈现渗出性炎性表现。3例溃疡型病变,上皮层脱落,溃疡存在,边缘可见不典型增生的细胞改变,间质血管内皮细胞肿胀。仅1例残留变性坏死的癌细胞,其余4例未见癌残留迹象。4例显示成纤维细胞显著增生,3例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1例同时伴有浆细胞浸润,1例肌层可见多核巨细胞反应,1例黏液腺癌可见泡沫细胞聚集。5例原发灶pCR病例中有2例淋巴结可见癌转移。结论 胃癌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灶pCR病例肿瘤区域间质细胞反应呈现不均一性,原发灶反应与淋巴结不相一致。

  •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61例

    作者:李世拥;梁振家;苑树俊;陈纲;白雪;左富义;于波;陈光;魏晓军;杜峻峰;徐一石

    目的 探讨经腹经肛门行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北京总医院收治的61例超低位直肠癌(距肛缘4~5 cm)患者接受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患者中男34例,女27例;平均年龄56.7岁。癌灶下缘距肛缘4 cm者21例,5 cm者40例;病理诊断直肠腺癌55例,其中高分化者24例,中分化者29例,低分化者2例;腺瘤癌变6例;TNM分期:T1N0M0为36例,T2N0M0为23例,T3N11M0为2例。术后1~3个月排粪自控能力明显改善,6~12个月时肛门排粪控制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3%),吻合口狭窄3例(4.9%)。54例(88.5%)患者接受了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2年。术后复发3例(5.6%),5年生存率73.5%。结论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肛术式。

  • 老年复发性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

    作者:楼征;张卫;孟荣贵;刘连杰;郝立强;王汉涛;于恩达;傅传刚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老年复发性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收治的24例老年复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直肠癌复发14例,结肠癌复发10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76.9±5.3)岁。单纯局部复发15例,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9例。予以根治性切除术15例,姑息性切除术8例;另外1例因腹腔广泛转移并累及十二指肠和胆总管而行腹腔开关术,术后接受胆总管支架置入术并化疗。7例患者(29.2%)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肠梗阻1例,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腹部切口裂开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其中R0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3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28.6%和14.3%;姑息性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个月,1年生存率为0;两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只要术前认真评估病情和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对于老年复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予以积极的根治性切除仍可获得满意疗效。

  • 进展期胃癌脾门区淋巴结转移及其清扫方式

    作者:张成海;武爱文;李子禹;张连海;步召德;吴晓江;宗祥龙;李双喜;陕飞;季加孚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脾门区淋巴结(No.4sa、No.10和No.11d)转移状况及清扫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590例行近端或全胃切除术并标准D2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该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并分析联合脾或胰体尾切除对该区淋巴结清扫的影响。结果 全组病例脾门区淋巴结转移度(阳性淋巴结数目占清扫淋巴结总数)为17.5%(99/565),其中No.4sa、10、11d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7.8%(41/230)、13.9%(29/209)和22.8%(29/127)。脾门区淋巴结转移率(转移患者数/患者总数)为7.1%(42/59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No.4sb淋巴结转移是脾门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联合脾或胰体尾切除病例(23例)和未行联合脏器切除病例数(553例)脾门区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4.8%(4/27)和17.2%(91/5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1%(6/23)和5.4%(30/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4.3%(1/23)和0.9%(5/5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门区淋巴结存在着一定的转移规律,其与肿瘤部位、大小、浸润深度及No.4sb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联合脾或胰体尾切除并未增加脾门区淋巴结的清扫数目和阳性淋巴结的检出,反而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谨慎施行。

  • 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肿瘤清除及远期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

    作者:黄美近;彭慧;王辉;梁景琳;饶本强;康亮;张兴伟;汪建平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肿瘤清除情况及长期疗效。方法 利用电子数据库和手工检索等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截止至2010年6月30日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评价指标为淋巴结获取数、肿瘤长期疗效(局部复发、切口复发、总体复发、总体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肿瘤清除情况及长期疗效指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RCT文献有6项共计1033例患者,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分别为577例和456例。两组的淋巴结获取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38,95% CI:-1.35~0.58,P=0.43)。腹腔镜组环周切缘阳性率(7.94%)高于开腹手术组(5.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RR)=1.13,95% CI:0.69~1.85,P=0.63]。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5,95% CI:0.22~1.40,P=0.21)。两组3年总体生存率比较[危险比(HR)=0.76,95% CI:0.54~1.07,P=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3年无病生存率比较(HR=1.16,95% CI:0.61~2.20,P=0.64),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在肿瘤清除及长期疗效方面至少与开腹手术相当。

  • 多药耐药蛋白4与直肠癌放疗敏感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柴瑞;于志奇;傅传刚;王颢;张卫;刘连杰;张畅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蛋白4 (MRP4)与直肠癌放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95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放疗后进行手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存档蜡块组织MRP4及P53蛋白表达,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直肠癌放疗的敏感因素。结果 95例患者中有40例(42%)对放疗敏感,其中有10例(11%)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有55例(58%)患者对放疗不敏感。MRP4低表达者放疗敏感率为66.7% (24/36),高于MRP4高表达者(29.1%,16/59) (P<0.05);P53低表达者放疗敏感率为63.9%( 23/36),高于P53高表达者(28.8%,17/59) (P<0.01)。长程放疗者的放疗敏感率为83.3% (20/24),高于短程和中程放疗者[(31.3%,5/16)和(27.3%,15/5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放疗方案、P53及MRP4蛋白表达均是影响直肠癌放疗敏感性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MRP4可作为直肠癌术前放疗敏感性预测的指标之一。

  • 肠吻合采用不同缝线对克罗恩病术后复发的影响

    作者:李毅;朱维铭;谢颖;张伟;李宁;黎介寿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CD)患者在肠切除吻合时使用不同缝线对CD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行肠切除肠吻合术的102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可吸收线(可吸收线组,48例)与丝线(丝线组,54例)进行缝合的患者术后内镜复发和临床复发情况。结果 可吸收线组和丝线组术后1、2、3年累计临床复发率分别为6.3%、14.6%、22.9%和18.5%、27.8%、3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两组术后1年和2年累计内镜复发率分别为14.7%、38.2%和22.9%、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 CD患者在实施肠切除吻合术时采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相对于丝线能够显著降低CD术后内镜复发率;可吸收线可考虑作为CD肠吻合的首选缝合材料。

  • 左半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作者:张茂申;毛伟征;周岩冰;王培戈;张炳远

    目的 探讨左半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外科治疗的93例左半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3例患者中男53例,女40例;中位年龄61岁;其中51例合并内科疾病。行根治性切除术67例,其中一期切除吻合21例、Hartmann手术35例、Miles手术11例;行姑息性手术26例,其中单腔或双腔造瘘术14例,短路手术7例,姑息性切除5例。93例患者均获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59%、38%。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手术根治性、TNM分期和术前CEA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手术根治性、TNM分期和术前CEA水平是左半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早期诊治、根治性手术及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 直肠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直肠腺癌一例

    作者:宋武;何裕隆;韩方海;蔡世荣;彭建军

    目的 报道1例直肠非霍奇金淋巴瘤(HNL)并发同一部位直肠腺癌病例。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0年5月19日收治了1例直肠HNL合并同一部位直肠腺癌的71岁男性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术后病理特征进行总结。结果 该病例术前诊断为重度不典型增生伴腺瘤局部癌变,术前分期为T2N0-1M0。行Parks手术(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加肝左外叶次全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直肠中分化管状腺癌,侵犯直肠深肌层;直肠NHL,边缘区细胞性;远、近切缘均阴性,无脉管和神经侵犯。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示:L26(+),Bcl-2(+),Bcl-6(+),CD3(-),CD23(-),CK上皮细胞(+),M-CEA腔缘(+)。肝脏标本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符合肝黏膜相关边缘区淋巴瘤。结论 直肠同一部位同时发生腺癌和淋巴瘤极其罕见,其具有独特的病理特征。

  • 囊性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作者:王翠众;侯英勇;沈坤堂;王洪山;秦净;孙益红;秦新裕

    目的 探讨囊性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并评估其生物学行为。方法 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5年2月至2010年1月间收治的7例以囊性结构为主的GIST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检测其c-kit和PDGFR-α基因突变状况。结果 7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为46~76岁;肿瘤来源于胃4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2例;肿瘤大小6~16 cm,瘤体显著囊性变。镜下实性区可见肿瘤细胞,其中4例为上皮样细胞型,3例为梭形细胞型,核分裂像0~3个/50 HPF。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4例为高度危险,3例为中度危险;但依据形态学特点,3例为交界性,3例为低度恶性,1例为中度恶性。3例患者检测到c-kit基因第11外显子突变。经9~80个月的随访,7例患者均为无瘤生存,无一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囊性GIST临床表现为惰性生物学行为,恶性风险低。

  • 腹腔镜与开腹胃胃肠间质瘤楔形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戴俏琼;叶再元;张威;吕振晔;邵钦树;孙元水;陶厚权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胃肠间质瘤(GIST)楔形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00年6月至2009年8月间行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8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腹腔镜或开腹胃楔形切除术,其中腹腔镜组18例,开腹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预后。结果 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使用镇痛比例降低,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及肛门排气提前,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均P<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1/18),明显低于开腹组的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1.8(2/17)和10.7%(3/28);5年生存率分别为78%和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胃GIST楔形切除术疗效确切且安全可行。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结肠癌细胞株HCT-8和HT29的抑制作用及影响机制

    作者:张春霞;王水明;金黑鹰

    目的 探讨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结肠癌细胞株HCT-8细胞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其对HES1与JAG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CT-8细胞和HT29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EGCG( 10、20、35 mg/L)对其进行干预,MTT法检测EGCG对HCT-8细胞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GCG对HCT-8细胞和HT29细胞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GCG干预后的HCT-8细胞和HT29细胞的HES1与JAG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EGCG对HCT-8细胞和HT29细胞增殖及凋亡均有影响,3个EGCG浓度对HCT-8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8.894±5.076)%,(34.903±1.794)%和(39.028±0.105)%;对HT29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4.682±4.244)%、( 22.429 ±3.847)%和(29.840±5.076)%。EGCG能将HCT-8细胞阻滞在G2/M期,阻碍其向M期转换,将HT29细胞阻滞在S期,阻碍其向G2期转换,抑制其细胞增殖。EGCG可下调两株细胞HES1的基因表达,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GCG能上调两株细胞JAG1的基因表达,但只有HCT-8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01 ±0.018比0.440±0.077,P=0.029)。结论 EGCG对体外培养的HCT-8细胞和HT29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诱导细胞凋亡和影响细胞周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JAG1的基因表达有关。

  • 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侧方淋巴结清扫在中低位直肠癌的应用

    作者:邓建中;彭翔;余思;郭校锡;李志澄;朱佳成

    目的 探讨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侧方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6例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侧方淋巴结清扫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低位或超低位直肠前切除5例,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1例。平均手术时间320 min,平均出血量117.5 ml,平均切除淋巴结为19.7枚。术后并发症4例,包括会阴切口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短期尿储留1例,髂窝血肿1例。中位随访时间7.3个月。全部病例均未发现转移复发,均无远期排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结论 腹腔镜保留自主神经的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既达到根治目的又能保留排尿和性功能,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

  • Ki-67和survivin蛋白在胃肠间质瘤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作者:黄文生;王天宝;伍虹;钟诗龙

    目的 探讨Ki-67和survivin蛋白在胃肠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检测85例胃肠道间质瘤中Ki67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5例GIST中Ki-67和survivin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在极低、低、中、高度风险的各组中依次递减,即它们的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并且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Ki-67和survivin高表达可能是GIST发生恶变、侵袭的机制之一,可以帮助判断GIST的恶性侵袭风险程度。

  • 腔内超声在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T分期中的应用

    作者:徐栋;鞠海星;钱超文;姜锋

    目的 探讨腔内超声对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肿瘤T分期的评判价值。方法 对62例肠镜活检确诊为直肠癌、临床分期为Ⅱ期或Ⅲ期的患者在术前放疗前和放疗后、手术前分别行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结果 放疗后腔内超声提示在肿块回声、边界、体积以及周围组织侵犯和等方面的改变与放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流分级无明显改变(P>0.05),但血流阻力指数明显降低(P<0.01)。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放疗后腔内超声分期准确率87.1%(54/62)。结论 腔内超声对直肠癌患者手术前放疗前后的肿瘤T分期有诊断意义。

  • 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的比较

    作者:彭勇;唐俊;赵国刚;彭祥玉;刘崇清;李敬东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774例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975例(LA组),开腹手术799例(OA组)。结果 1774例患者术后共有21例(1.2%)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其中LA组4例(0.4%),OA组17例(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于1437例未发生穿孔的患者,两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0.1%(1/783)和0.3%(2/6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1)。对于337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两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1.6%(3/192)和10.3%(15/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明显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 微淋巴管密度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预测作用

    作者:蔡高阳;廖梓群;陈维荣;陈超阳;李彦冲;吴建军

    目的 探讨微淋巴管密度(LMVD)对直肠癌根治性术后局部复发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实施根治手术的352例直肠癌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LMVD。结果 352例患者中术后局部复发34例,其LMVD(32.6±4.0)高于无局部复发组(26.8±3.6) (P=0.004)。多因素分析显不,LMVD、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淋巴管侵犯为影响局部复发的独立因素,其中LMVD影响大(OR=8.63,95%CI:3.01~17.44,P<0.01)。结论 LMVD可能预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

  • 腹膜后阑尾周围脓肿并侧腹壁及阴囊坏死性筋膜炎死亡一例

    作者:孟凡亭

    患者男性,21岁,因“腹痛6d,加重2d”于2010年4月3日入院。患者6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始于上腹部,后扩散至右下腹,疼痛程度以下腹部为著;伴纳差、无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后稍好转。2d前出现腹痛加重,伴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粪,右侧腹股沟及阴囊肿胀疼痛。查体:体温36.7℃,脉搏90次/min,血压130/75 mm Hg(1 mm Hg=0.133 kP)。急性痛苦貌,呼吸短促,口唇发绀。心、肺未见异常。腹部稍膨隆,右下腹皮肤稍红,无肠型及肠蠕动波。腹肌紧张,全腹压痛,以右下腹部为重、有反跳痛,未扪及明显肿块,右肾区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右侧腹股沟稍肿胀,红、压痛,未扪及包块。阴囊及阴茎包皮肿胀、压痛,睾丸、附睾扪不清。

  • Ⅱ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进展

    作者:吕敏;鲁智豪;沈琳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采用含氟尿嘧啶(5-FU)的辅助化疗已经成为标准的治疗,而Ⅱ期结肠癌患者术后是否进行辅助化疗、如何选用合适的化疗尚存在争议[1]。因为多项研究发现,Ⅱ期结肠癌患者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的比例仅为2%~5%[2-4]。如何甄别出能够从辅助化疗中真正获益的患者,并且提供合适的化疗,是临床的焦点问题。

  • 生物治疗在胃癌复发转移中的应用

    作者:寿成超;武爱文

    术后复发转移是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复发转移的发生主要同肿瘤细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物治疗以其靶向性和特异性在许多肿瘤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治疗胃癌转移复发的临床试验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因胃癌复发转移在临床表现、患者状态及肿瘤特性等方面存在的高度异质性,目前尚无理想的生物治疗策略用于对胃癌复发转移的防治。要使生物治疗成为复发性胃癌的有效防治手段,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试验,均有许多工作要做。

  • 警惕结直肠癌治疗过程中的过度治疗与治疗不足

    作者:顾晋

    结直肠癌诊疗过程中存在的过度治疗与治疗不足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结肠和直肠在解剖学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导致临床病理分期有所不同。结肠癌和直肠癌辅助治疗的适应证存在一定差异。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应接受新辅助治疗,但目前术前治疗方案存在争议。

  • 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吴小剑;宋盛平

    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是指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原发肿瘤部位或手术野范围发现的与原发肿瘤病理相同的癌灶,又称局部复发型直肠癌(locally recurrent rectal cancer,LRRC)。LRRC进展迅速,对于未行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仅3~8个月,如仅给予放疗和(或)化疔而无手术治疗,中位生存期则为12~15个月[1-2]。自从1982年Heald提出TME这一里程碑式的手术原则之后,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方式有了很大的进步,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已经有了明显下降。但直肠癌局部复发仍然一直是直肠癌治疗领域的难题,且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胃癌术后复发模式及预防策略

    作者:邵钦树

    胃癌仍然是我国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复发。因此,深入研究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归纳胃癌复发的模式,探索复发的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胃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胃癌术后复发的模式众多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对胃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和综合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1-5]。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术后复发率为1.5%~13.8%[6-7]。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根治性手术后的复发率为50%~70%[s]。5年内EGC病死率约为5%,AGC约为50%[1]。

  • 快速康复外科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冯春蕾;王中玉;袁维堂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的理念早由丹麦Kehlet等[1]提出。近几年来,FTS的理念已被国内接受并逐渐在多个外科领域实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2-4]。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将FTS措施应用于109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09例患者中男66例,女43例,年龄(54.2±9.1)岁。均经结肠镜检查和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癌,经影像学检查排除肝、肺等远处转移。

  • 进食不畅伴上腹胀痛5个月

    作者:李双喜;张连海;李子禹;吴晓江;武爱文;宗祥龙;陕飞;沈琳;蔡勇;季加孚

    对1例主诉为“进食不畅伴上腹胀痛5个月”的病例进行讨论。该例患者人院诊断为:胃食管结合部腺癌(SiewertⅡ型)cT4aN2M0ⅢB期。经MDT讨论后,建议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放疗方案:6MV-X IMRT GTV(肿瘤靶区):55 Gy/27 f/39 d;CTV(临床靶区):50 Gy/27 f/39 d。同步化疗方案:替吉奥40 mg/m2,2次/d,5 d/w(5w)]。放疗结束后8周实施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加残胃食管吻合术,术后病理分期:胃食管结合部腺癌(SiewertⅡ型)ypT4aN0M0ⅡB期。术后建议继续予口服替吉奥化疗或者氟尿嘧啶联合铂类或紫杉醇类化疗。

  • 运用手术技巧提高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疗效

    作者:谢忠士;刘铜军;张海山;王中义;汲崇德;申震;姜洋;张凯;李春生;崔晓峰

    经过10多年的临床实践,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被证明安全有效[1-2]。但由于一些手术医生经验不足、操作步骤欠规范、手术技巧运用欠妥当等因素,导致手术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结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0年1-9月间所施行的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88例手术经验,对如何运用手术技巧以提高腹腔镜TME的疗效进行探讨。

中华胃肠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