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중화위장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0274
  • 国内刊号: 44-1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85
  • 曾用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汪建平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Hedgehog信号通路在胃癌细胞中活化并通过GLI1促进MKN28细胞增殖

    作者:李晓伟;李建芳;瞿颖;蔡劬;计骏;聂辉;陈雪华;朱正纲;刘炳亚

    目的 研究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胃癌细胞中的活化形式及其转录因子GLI1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体外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反转录PCR分析HH通路相关组成分子在7株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化学合成针对HH信号通路转录因子GLI1的siRNA并转染胃癌MKN28细胞.通过CCK8法和体外克隆形成实验,观察GLI1 siRNA转染胃癌MKN28细胞后的细胞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 在不同胃癌细胞株中,HH信号通路各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存在差异,SHH在6株胃癌细胞系中均表达上调,PTCH在KATOⅢ细胞系、SUFU在MKN28和KATOⅢ表达下调.转染GLI1 siRNA后,MKN28细胞中GLI1 mRNA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经GLI1 siRNA作用的MKN28细胞生长明显缓于阴性对照和未处理组(P=0.014),克隆形成数目及体外克隆形成能力降低(P<0.001).结论 HH信号通路在胃癌细胞系中被普遍激活,HH信号通路活化后可通过转录因子GLI1促进MKN28细胞增殖.

  • 黑龙江省1998-2007年胃肠道恶性肿瘤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邹小明;王锡山;李云龙;金政锡;朴大勋;李晓阳;黄大伟;刘伟新;张建国;张国利;张浩民;于志刚;张健;范东;刘伟业;薛英威;许军

    目的 为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流行病学等研究提供基本资料.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黑龙江省15家医院收治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具有完整的胃癌和结直肠癌病例资料者共计33 540例,来自其中12家医院.胃癌占45.8%,直肠癌与结肠癌例数相近.右半结肠癌多于左半结肠癌为1.3:1.0,尤其80岁以上年龄组其比例为2.1:1.0.30岁以下结直肠癌例数仅占全部结直肠癌的1.3%.50~70岁者在进展期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中分别占70.6%、73.4%和72.4%.早期胃癌中的高、中分化腺癌占49.7%;结直肠癌中的高-中分化腺癌占74.4%~85.1%.早期胃癌予以根治性手术切除者占69.1%;进展期胃癌占79.9%;左半结肠癌占91.9%;右半结肠癌占83.9%;直肠癌占88.3%.结论 黑龙江省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病的高峰年龄段是50~70岁;以胃癌常见;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

  • 缺血预处理抗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肠黏膜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刘克玄;李云胜;王钟兴;李偲;刘家欣;黄文起

    目的 采用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分离、鉴定缺血预处理(IPC)抗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I/R)肠黏膜损伤相关蛋白,探讨其肠保护分子机制.方法 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Ⅱ/R组和IPC组.Ⅱ/R组阻断肠系膜上动脉60 min后再开放60 min;IPC组在阻断肠系膜上动脉前先阻断20 min后再开放5 min,余同Ⅱ/R组.再灌注结束即刻刮取肠黏膜,利用高分辨双向电泳对肠黏膜组织进行蛋白质分离,Image Master 2D Elite 5.0图像软件进行分析.应用基质辅助电离解析飞行时间质谱获取肽质量指纹图谱,检索数据库鉴定表达差异的蛋白质,明确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双向电泳发现,Ⅱ/R组及IPC组分别有蛋白质点(1404±20)个和(1338±20)个.10个点进行质谱分析,8个蛋白质点经过检索与已知蛋白质匹配,这些蛋白功能涉及到抗氧化、抑制凋亡及改善能量代谢.RT-PCR分析提示IPC上调醛糖还原酶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提示IPC上调醛脱氢酶的表达.结论 比较蛋白组学研究揭示IPC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其上调了一些具有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及改善能量代谢作用的蛋白有关.

  •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系统在直肠瘢痕性狭窄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黄金山;王刚;周保成;刘勇;徐天骄;吴勇军

    目的 探讨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系统治疗直肠瘢痕性狭窄的操作技巧、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用类似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的方法对7例直肠癌治疗后(行经腹腔低前切除术5例,三维适形精确放疗2例)出现的低位瘢痕性直肠狭窄患者行直肠内瘢痕切除术,以扩大肠腔、解除梗阻.结果 7例患者共行12例次手术,其中行1次手术者3例,行2次手术者3例,3次手术者1例.切除直肠瘢痕组织约5~15 g/例,手术时间平均41(25~50)min,手术成功率100%,无穿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均顺利排便.结论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系统治疗直肠瘢痕性狭窄创伤小、疗效确切.

  • 结直肠癌转移生物标记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张鹏;黄龙;马延磊;彭佳远;沈通一;陈红旗;周玉坤;储昭新;张明;秦环龙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结直肠癌转移潜在标志物,研究氟尿嘧啶(5-FU)对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结直肠癌的转移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Lovo及SW480细胞至指数生长期后提取蛋白.采用MTT法检测5-FU对此两种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用IC50的5-FU干预Lovo和SW480细胞后提取蛋白.对所提取的蛋白进一步行二维凝胶电泳,选取表达有显著差异的点进行质谱检验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验证5-FU作用前后两种细胞显著差异蛋白的表达.结果 二维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成功鉴定出11种差异蛋白,根据预设条件筛选出:核内不均匀核糖核蛋白K(hnRNP K)、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实验显示:Lovo细胞株中hnRNP K蛋白表达较SW480高,PDI蛋白表达较SW480低;5-Fu干预后,Lovo细胞株中hnRNP K蛋白表达下调程度较SW480显著,免疫荧光强度减弱,SW480细胞株中PDI蛋白表达上调幅度较Lovo细胞显著.免疫荧光强度增强.结论 hnRNP K和PDI表达在不同转移潜能结直肠癌细胞系Lovo和SW480存在显著差异,5-FU干预后其表达有着规律性改变.

  • 细胞周期蛋白D1和P21 WAF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耿明;王琳;曹永成;李惠;刘晓红

    目的 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P21WA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80例胃癌原代培养细胞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羟基喜树碱(HCPT)、顺铂(DDP)、阿霉素(ADM)、氟尿嘧啶(5-FU)及丝裂霉素(MMC)的敏感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yclin D1和P21WAF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敏感性不同:5-FU、MMC和DDP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显著高于ADM和HCPT(P<0.05).胃癌组织中cyclin D1和P21WAF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0.0%和47.5%.cvclin D1阳性表达者对5-FU和HCPT的敏感性显著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而P21WAF1阴性表达者对MMC、5-FU和DDP的敏感性显著高于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 cyclin D1和P21WAF1蛋白与胃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有关,检测其表达对于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同期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余江;张策;王亚楠;胡彦锋;程侠;李国新

    目的 评价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根治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08年10月同期收治进行TME的腹腔镜手术(93例)和传统开腹手术(10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手术方式、手术学指标、肿瘤学指标和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64.6±35.6)min和(141.9±29.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1.4±20.2)ml和(180.0±64.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腔镜组有4例(4.3%)中转开腹,两组保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手术死亡.在切除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和肠管远切缘长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远切缘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腹腔镜组的术后镇痛需求率、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或少于开腹组(P<0.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19个月,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复发率和总生存率分别是4.4%和7.3%,97.8%和9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TME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安全可行.

  • 病理科医师细致取材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淋巴结检出数量的影响

    作者:王颢;傅传刚;郑建明;龚海峰;陶立阳;于恩达;张卫;刘连杰;郝立强;孟荣贵

    目的 分析病理科医师细致取材对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淋巴结检出数量的影响.方法 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2008年1~12月和2009年1~5月收治的原发性直肠癌患者(Ⅰ~Ⅲ期)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008年间(2008年组)和2009年间(自2009年1月起,病理科建议每例直肠癌患者手术检出淋巴结数量不少于15枚;2009年组)患者的淋巴结检出数量.结果 232例直肠癌患者人组,其中2008年组156例,2009年组76例.两组患者性别(P=0.436)、年龄(P=0.527)、肿瘤距肛缘距离(P=0.761)、肿瘤分化程度(P=0.074)和TNM分期(P=0.167)及手术方式(P=0.715)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09年组检出淋巴结数量[(16.0±0.3)枚/例]显著高于2008年组[(11.4±0.3)枚/例](P<0.01);2009年组检出淋巴结达12枚/例者的比例94.7%(72/76例),显著高于2008年组的45.5%(71/15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未行术前新辅助治疗、且无远处转移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病理科医师细致取材可以获得理想的淋巴结检出数量.

  • 以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RNA为标记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

    作者:王万祥;李英彬;谢晓亮;苏秀兰;欧阳晓晖

    目的 以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1和MAGE-3 mRNA作为特异性肿瘤标记物,建立用RT-PCR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肿瘤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集40例胃癌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用RT-PCR方法检测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MAGE-1和MAGE-3mRNA表达.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上述MAGE-1和MAGE-3的表达.结果 40例胃癌患者中,分别有19例(47.5%)和10例(25.0%)PBMC中可检测到MAGE-1和MAGE-3 mRNA表达;在25例(62.5%)的胃癌患者PBMC中,至少可以检测到一种MAGE mRNA的表达.胃癌组织中MAGE-1和MAGE-3的表达率分别为62.5%和30%;胃癌组织中不表达MAGE-1和(或)MAGE-3基因的患者,其外周血中也检测不到相应的MAGE中mRNA;20例健康志愿者的PBMC中均未测出MAGE基因mRNA.胃癌患者PBMC中MAGE-1和(或)MAGE-3 mRNA的检出率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此外,外周血PBMC中CEA mRNA的检出率为32.5%.MAGE-1、MAGE-3和CEA三者在胃癌中联合检测的检出率为72.5%.结论 MAGE-1和MAGE-3 mRNA可作为相对特异性标记物用于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联合CEA可以提高其敏感性;MAGE mRNA的检测结果有助于对胃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判断.

  • 残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

    作者:胡祥;田大宇;曹亮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外科治疗的效果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42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残胃癌发生部位以吻合口居多,组织学类型以低分化型癌为主.原手术方式为Billroth Ⅰ(B Ⅰ)式9例,BⅡ式33例.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B Ⅰ式时No.1、No.3、No.10、No.11转移率大于30.0%.No.12转移率为22.2%;BⅡ式No.1、No.2、No.3、No.4及第2站的No.10、No.11、No.12转移率均高于30.0%,No.14为25.0%.空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率27.3%.BⅠ式患者胰腺浸润为66.7%,肝十二指肠韧带为33.3%;BⅡ式患者横结肠浸润为25.0%,胰腺浸润为75.0%.本组患者5年累计生存率为0.38;其中Ⅰ期0.86,Ⅱ期0.50,Ⅲ期0.13,Ⅳ期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和周围脏器浸润有其独特的方式和规律.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 中肠旋转不良的CT诊断

    作者:郭欢仪;冯仕庭;李子平;王晓燕;孙灿辉

    目的 探讨CT对中肠旋转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中肠旋转不良患者的CT检查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的CT表现特点有:(1)十二指肠水平段未达腹中线或达中线经肠系膜上动脉后方向右下方绕行:(2)回肓部异位;(3)具有环形皱壁的空肠位于右、中腹部而肠壁较光滑的回肠位于左腹部;(4)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肠系膜上静脉(SMV)的正常排列关系消失,且SMV以SMA为轴心顺时针或逆时针扭转;(5)肠扭转;(6)合并其他畸形.本组中肠旋转不良手术证实6例,经胃小肠钡餐检查证实6例,手术和胃小肠钡餐检查同时证实4例.结论 反复腹痛就诊者首次先行CT检查时,应仔细观察十二指肠水平段走向、小肠和结肠分布及肠系膜根部周围血管的解剖位置,以排除中肠旋转不良.

  • KRAS突变对晚期结直肠癌C225联合化疗疗效的影响

    作者:蒲兴祥;邓艳红;徐菲;肖健;郭宏强;黄河;田莹;何友兼;林桐榆

    目的 探讨KRAS基因状态与含西妥昔单抗(C225)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相关性及药物安全性.方法 总结2006年5月至2009年3月期间采用含C225化疗方案治疗81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分析其KRAS基因突变情况、KRAS与治疗有效率(RR)、无疾病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相关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81例患者总RR为33.3%,一、二、三线以上使用C225的RR分别为57.1%、38.5%和22.0%.可行KRAS检测44例,KRAS突变20例(45%).44例患者中有43例可评价疗效,其中KRAS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的RR分别为5.0%和43.5%(P=0.002).突变型和野生型KRAS患者中位PFS分别为7.0周和18.6周(P=0.003),中位OS分别为15.2个月和17.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3).治疗总体耐受性好,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和皮疹,KRAS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皮疹的发生率为40%和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结论 含C225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耐受性好,KRAS野生型患者疗效肯定,PFS较KRAS突变型患者明显延长.

  • 腹腔镜辅助结肠全(次全)切除术150例

    作者:嵇武;姜军;朱维铭;李宁;黎介寿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全(次全)切除术(LAC)的技术特点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间开展的150例LAC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LAC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126例,LAC联合回肠直肠吻合治疗家族性息肉病11例、溃疡性结肠炎8例和结直肠多发肿瘤5例.147例完成LAC,3例中转开腹.腹腔镜下手术时间(76.0±23.5)min,术中出血(35.4±10.9)ml,辅助切口长(5.2±1.1)cm.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2.5±12.6)h,无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术后1周内,2例出现严重腹泻,2例出现不完全性小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缓解.无并发症者术后住院时间(7.2±1.5)d.116例患者术后获1年以上随访,胃肠生活质量指数为(110.3±20.7)分,与术前的(90.1±23.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例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3例结直肠多发肿瘤、5例家族性息肉病和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LAC更好地体现了腹腔镜手术微创的优点,是治疗累及全结肠疾病的合理术式选择.

  • 紫草素下调CXCR4表达及抑制结肠癌细胞株SW480在CXCL12诱导下的定向迁移

    作者:文卓夫;尉秀清;郭云蔚;郑丰平

    目的 探讨紫草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CXCR4表达及对CXCL12诱导的定向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紫草素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紫草素对SW480细胞表面CXCR4表达的影响,Transwell方法观察紫草素对SW480细胞定向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紫草素对SW480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SW480细胞CXCR4阳性表达率为(99.1±0.7)%,用紫草素0.01、0.1及1.0 μmol/L作用24 h后,CXCR4阳性表达率分别降至(76.0±2.4)%、(59.1±2.5)%和(35.5±1.9)%(F=1098.041,P<0.001).上述不同浓度紫草素对CXCL12诱导的SW480迁移抑制率分别为25.2%、38.5%和55.7%(F=48.970,P<0.001).结论 紫草素除了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外,还可能通过下调CXCR4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在CXCL12诱导下的定向迁移.

  • 腹腔镜辅助胃远端癌淋巴结清扫术近期疗效

    作者:黄昌明;王家镔;郑朝辉;李平;谢建伟;卢辉山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远端癌D2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241例胃远端癌患者施行D2淋巴结清扫术,其中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LADG组)93例,常规开腹远端胃大部切除术(ODG组)1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及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结果 LADG组和ODG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27.5±9.1)枚和(27.3±8.5)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肿瘤浸润深度进行分层分析,T1、T2、T3期患者两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G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ODG组,但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ODG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远端癌D2淋巴结清扫术在淋巴结清扫方面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且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 冬凌草甲素诱导胃癌细胞MKN45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何徐军;王惠菊;夏英捷;叶再元;陶厚权

    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对胃癌细胞MKN45生长及调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MKN45细胞生长抑制作用:AO/EB和Hoechest33258荧光染色法及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单细胞分析系统PI单染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采用单细胞分析系统AnnexinV-PE和7-AAD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改变.结果 冬凌草甲素对胃癌细胞MKN45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普通形态学、AO/EB及Hoechest33258荧光染色均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改变.冬凌草甲素作用MKN45细胞12 h后的细胞凋亡率为8.7%~17.9%,24 h后的细胞凋亡率为13.9%~29.3%,与未加药对照组(12 h:3.3%;24 h:4.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冬凌草甲素使MKN45细胞增殖阻滞于G2,-M期.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冬凌草甲素作用MKN45细胞后,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随着药物作用浓度增高而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Bcl-2/Bax比值减低.结论 冬凌草甲素对胃癌细胞MKN45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冬凌草甲素可能通过增加Bax蛋白表达,改变Bcl-2/Bax比率,继而启动caspase途径诱导胃癌细胞MKN45凋亡.

  • miR-21和miR-12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作者:张益;周总光;王玲;张鹏;王默进;崔长富;关键婷;陈柯玲;詹兰

    目的 探讨miR-21和miR-12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经手术切除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标本10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miR-21和miR-125的表达情况.结果 相对于癌旁组织,10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iR-21表达上调2.3倍(P=0.025),其表达与TNM分期(P=0.028)以及浸润深度有关(P=0.023);而miR-125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则下调3.3倍(P=0.005),其表达与TNM分期、浸润深度和远处转移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 miR-21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而miR-125可能未参与.

  • 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

    作者:郑成竹;张鼎宇

    糖尿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并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2型糖尿病仍以内科治疗为主,然而并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较为满意地控制该病及其并发症,尤其对伴有代谢综合征其他疾病的患者[1].

  • 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

    作者:王存川;黄璟

    目前,世界范围内糖尿病的总人数为1.71亿,其中85%~90%为2型糖尿病[1].有9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超重或肥胖[2].糖尿病当前仍以内科治疗为主,但其不能使血糖完全恢复正常,而且不能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 CK20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作者:姜立新;张翼飞;郑海涛;郭吉田;胡金晨

    目的 探讨通过细胞角蛋白(CK)20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所清扫的782枚淋巴结组织中CK 20 mRNA的表达.从而对淋巴结微转移进行评估,并与常规病理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病理学检出34例(56.7%)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检出阳性淋巴结数为356枚(45.5%);CK20法检出45例(75.0%)患者有淋巴结转移,阳性淋巴结总数为436枚(5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72,P<0.05).结论 CK-20法能提高散发性结直肠癌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有助于术后临床精准分期.

  • 无支撑回肠造口在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金黑鹰;丁义江;叶辉;樊志敏;周莉莉;徐静;黄晓东;冯建荣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容易制作和还纳的无支撑回肠造口.方法 于右下腹经腹直肌作一造口隧道,将造口处肠段从隧道中牵出,关腹后于造口远端将回肠楔形切开,将造口近端肠管与隧道的真皮层作外翻缝合,将远端肠壁与造口处的真皮层作直接缝合.结果 本组共13例患者依该法进行回肠造口,均于术后2~3 d内出现造口内排气.所有造口均未出现回缩情况,1例造口处水肿,自行恢复;1例造口周围皮肤炎,经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出现造口旁疝,未予处理.结论 无支撑回肠造口是一种制作简易、安全性好、粪便转流彻底、并发症少、易于护理、易于还纳的造口方式.

  • Roux-en-Y胃旁路术与胃束带术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及其机制

    作者:王道荣;孙晓芳;赵长勇

    目的 探讨Roux-en-Y胃旁路术(RYGBP)与胃束带术(GB)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T2DM模型.将40只成模大鼠分为RYGBP组、GB组、饮食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检测并比较手术前后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浆瘦素、血浆胰岛素水平,并记录各组大鼠进食量、体质量及存活情况.结果 GB组术后空腹血糖下降,空腹血浆胰岛素升高,空腹血浆瘦素下降,体质量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YGBP组空腹血糖术后空腹血糖下降,血浆IGF-1升高,空腹血浆胰岛素升高,空腹血浆瘦素下降,体质量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RYGBP组比GB组在空腹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改善方面效果更为明显(P<0.05,P<0.01).结论 RYGBP对T2DM大鼠的治疗效果优于GB.

  • 咀嚼运动促进直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动力的研究

    作者:钟紫凤;叶锋;林建江

    目的 探讨咀嚼运动对直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80例择期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口香糖组(60例)、绿茶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各组术后恶心、呕吐、腹胀、炎性肠梗阻、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口腔舒适度、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2个试验组在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腹胀及口腔舒适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术后恶性、呕吐、炎性肠梗阻发生率、术后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增加咀嚼运动能促进胃肠动力的恢复,方法简单而安全.

  • 不同剂量奥曲肽治疗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比较

    作者:胡裕耀;季峰;李春霞;牟凌骏;邬一军;于吉人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奥曲肽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非绞窄性)患者分为奥曲肽常规剂量组(基础治疗加奥曲肽0.1 mg皮下注射,1/8 h)、加倍剂量组(基础治疗加奥曲肽0.1 mg皮下注射,1/4 h)和对照组(基础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7 d后的临床症状、胃肠减压量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 原发性胃癌中BTAK基因扩增的研究

    作者:朱亚青;朱正纲;刘炳亚;陈雪华;尹浩然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癌中BTAK基因扩增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PCR法检测42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BTAK基因拷贝数.结果 本组42例胃癌中BTAK基因相对拷贝数为2.833±0.963.相应癌旁胃黏膜BTAK基因相对拷贝数为2.065±0.39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31,P<0.001).胃癌中BTAK基因扩增率为16.67%,肿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时BTAK基因扩增率高于肿瘤直径小于5 cm者,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85).结论 胃癌组织中BTAK基因相对拷贝数明显增高;本研究并未发现与BTAK扩增相关的胃癌临床病理特征.

  • 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急诊中的应用

    作者:杨雪菲;李明伟;钟克力;夏利刚;潘凯

    目的 分析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9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探查的58例胃肠外科急诊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施行传统剖腹探查的53例患者(B组)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均在腹腔镜探查中找到病灶,其中49例(84.5%)在腹腔镜下完成治疗手术,另9例开腹小切口完成手术;住院时间[(5.8±2.9)d]短于B组[(11.0±5.5)d](t=6.20,P<0.01);并发症发生率(1.7%)低于B组(20.8%)(P<0.01).结论 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急诊中可达到确诊及治疗目的 .

  • 结肠造口还纳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作者:李继延

    目的 分析结肠造口还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8年间44例行结肠造口还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4例中,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59.1%;其中手术切口感染26例(59.1%),大便失禁5例(11.4%),吻合口瘘2例(4.5%),切口疝2例(4.5%),直肠膀胱瘘1例(2.3%).术后吻合口瘘及直肠膀胱瘘者,行再次结肠造口;其余并发症经引流、局部换药、生物反馈及手术治疗后均获得好转.结论 结肠造口还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钩虫致胃癌术后出血一例

    作者:罗衡桂;杨应林;倪斌;孙宽学;张爱民

    患者男,57岁.因上腹部隐痛伴黑便半年于2009年1月5日入院,经胃镜及活检提示为胃窦部溃疡型中分化腺癌,遂行胃癌D2根治术,毕Ⅱ式胃肠吻合术.

  • 结肠与卵巢的瘤对瘤转移一例

    作者:李尚明;马丰庆;郭连洲

    患者女性,58岁.因"阵发性下腹部疼痛10余天"于2001年10月15日入院.检查:下腹部触及一足月妊娠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度差,无触痛.B超示:右卵巢巨大畸胎瘤.遂行右侧卵巢附件切除术.

  • 早期直肠癌的局部切除

    作者:周皎琳;邱辉忠

    对于早期直肠癌,较早的研究显示,局部切除术可获得与根治性切除相近似的疗效,且手术安全、简便、创伤小、无需进行永久性肠造口[1,2].然而,随着一些更大宗、更长随访时间的研究结果的报道,使得局部切除术在早期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受到质疑,引发了广泛争论[3-5].

  • 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的手术与药物治疗

    作者:邹大进

    尽管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的非外科疗法如控制饮食、运动、药物等能在短期内减少体质量的5%~10%,并较为有效地控制血糖,但其长期减肥及维持血糖正常的效果并不理想[1,2].因此,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显得越来越重要.

  • 内镜下诊断胃同时性多原发癌17例

    作者:王昌雄;钟芸诗;陈丽珍;曾丽芬

    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发病率较低,同时性多发癌则更为少见[1].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共发现胃同时性多原发癌17例,均经内镜病理活检和(或)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 胃癌根治术后创伤性局限性胰腺炎16例诊治体会

    作者:黄建明;宣卓琦;蒋小青;高林

    随着标准胃癌根治性手术的推广和普及,以及高频电刀在手术中的广泛使用,由电损伤直接切割所致的创伤性局限性胰腺炎的发生有增加趋势[1].

  • 西瓜籽致肠梗阻的治疗

    作者:付由池;高志清;刘正才

    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我们曾收治2例西瓜籽所致肠梗阻患者,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男、女各1例,分别为57岁和54岁.男性患者系瓜农,发病前3 d以西瓜为主食,后因腹痛、腹胀、呕吐和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 d入院:女性患者3年前曾行肠粘连松解术(病因不清),术后反复发作腹痛、腹胀、呕吐等症,前述症状不明原因加重5 d入院:2例患者均经检查(体查、X线及CT等)确诊肠梗阻.

  •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19例应用体会

    作者:刘逸;揭志刚;武彪;李正荣;刘正人

    随着医师临床经验的积累和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改进,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日益增多[1,2].我院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对19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改良式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作者:吴超;田国伟

    粘连性肠梗阻,治疗困难且复发率高,仍是当今临床一大难题.2003至2007年,我们采用改良式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

    作者:赵克;丁健华

    我院应用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 STARR)治疗重度直肠前突所致顽固性出口梗阻性便(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ODS)56例,现总结如下.

  • 肠梗阻导管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

    作者:金殷植;孙立波;宋彬

    改进型肠梗阻导管是治疗肠梗阻的一个手段[1].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1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中国科协第20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直肠癌局部复发的应对策略"会议纪要

    作者:吴小剑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辑部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承办,以"直肠癌局部复发的应对策略"为主题的"第204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学家论坛"于2009年10月17~18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多功能学术会议厅顺利召开.

  • 三维肛管直肠超声在肛管直肠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Murad Regadas SM;Pinheiro Regaclas FS;王颢;鄂继福;傅传刚

    肛管直肠超声可用来诊断多种肛管直肠良、恶性疾病.近几年来,该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应用360度旋转高频(6~16 MHZ)探头(焦距2.8~6.2 cm),无需转动探头便可获得高清晰的肛管直肠三维结构图.

  • 腹腔镜胃旁路术和迷你胃旁路术对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

    作者:胡旭光;郑成竹;季新荣;周东雷;陈丹磊;印慨;柯重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旁路手术和迷你胃旁路术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态肥胖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7例伴有2型糖尿病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中1例行腹腔镜胃旁路术,6例行腹腔镜迷你胃旁路术,观察患者术后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结果 7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00~170(平均135)min.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年,体质量平均减少24.3 kg,均已停用所有降糖药物,各项糖尿病检查指标均正常.结论 腹腔镜胃旁路术或迷你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短期治疗有效.

  • 一种新型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GK大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孙庆磊;王宇;张新国;高宏凯;赵靓

    目的 建立保留全胃不同区段小肠转流的胃转流手术(GBP)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动物模型.方法 3月龄自发性T2DM GK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实施保留全胃的GBP: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十二指肠转流组,Ⅲ组为空肠转流组,Ⅳ组为回肠转流组.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4、8周检测比较空腹血糖及测量大鼠体质量.结果 全组大鼠手术存活率95%,Ⅳ组有2只大鼠于术后第1天死亡.4组大鼠术前空腹血糖依次为(13.80±1.86)mmol/L、(12.02±1.97)mmol/L、(13.42±1.66)mmol/L和(14.32±2.82)mmol/L;转流术后4周,Ⅱ、Ⅲ、Ⅳ组大鼠空腹血糖分别降至(6.36±0.50)mmol/L、(5.96±0.53)mmol/L和(5.18±0.49)m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同期[(14.16±2.26)mmol/L]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各转流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术前体质量依次为(253.6±9.37)g、(268.2±7.95)g、(253.0±6.20)g和(262.0±13.47)g,术后4周则分别为(367.0±23.70)g、(384.8±16.12)g、(323.0±16.40)g、和(185.8±11.56)g,除Ⅳ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外,其他组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 保留全胃的GBP对GK大鼠有明显降糖作用,但降糖效果并不随转流肠袢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大鼠的体质量增减无关.

  • 17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后随访结果分析

    作者:季新荣;陈丹磊;胡旭光;吴金声;柯重伟;印慨;郑成竹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减重效果及并发疾病的改善情况.方法 对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间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的172例肥胖症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平均38.5 kg/m2,合并糖尿病28例,高血压36例,高血脂85例,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56例,脂肪肝138例.术后1、3、6、12、24、36和48个月检测体质量指数分别为平均37.2、35.9、34.5、32.9、30.7、29.2和28.1 kg/m2,多余体质量减少率平均分别为10.1%、16.2%、25.1%、37.4%、51.3%、59.0%和62.1%.在术后24、36和48个月时,分别有50.7%、63.6%和70.0%的患者多余体质量减少率大于50.0%.21例(12.2%)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调节泵处感染6例,调节泵翻转2例,调节泵处不愈性溃疡1例,胃小囊扩张7例,胃束带滑脱4例和慢性肠梗阻1例;5例行胃束带取出术.没有围手术期死亡.合并糖尿病者术后17例(60.7%)不服药即可控制血糖;合并高血压者22例(61.1%)血压恢复正常;合并高血脂者49例(57.6%)血脂恢复正常;合并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29例(51.8%)症状消失;所有脂肪肝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能取得良好的减肥效果,并发症较少,肥胖伴发疾病能得到治愈或症状明显改善.

  • 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和袖状胃切除术对糖尿病大鼠肝脏葡萄糖激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东雷;张鼎宇;胡旭光;陈丹磊;柯重伟;印慨;李际辉;郑成竹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DJB)和袖状胃切除术(SG)对糖尿病大鼠肝脏葡萄激酶(GCK)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GK大鼠(非肥胖糖尿病大鼠)和正常SD大鼠DJB和SG两种术式的动物模型,动态观察术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的变化.术后8周取肝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术后肝脏GC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GK大鼠DJB组和SG组术后各时间点空腹血糖均显著低于术前水平(均P<0.01),假手术组1周内空腹血糖降低,2周后逐渐恢复到术前高水平;SD大鼠各种手术后血糖水平无明显改变(均P>0.05).GK大鼠DJB术后肝脏GC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45±0.29和494.25±30.25,SG术后分别为0.65±0.25和345.25±28.13:假手术组术后GC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5±0.19和409.13±26.86,与DJB组和S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GC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4±0.17和404.75±30.90,与DJB组和SG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D大鼠术后GCK表达也呈现了相似的变化.结论 DJB和SG均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术后血糖水平,但两种术式对肝脏GCK的表达却具有完全不同的影响.

  • 采用脱细胞真皮基质重建盆底的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作者:高志刚;王振军;魏广辉;韩加刚;杜燕夫;李敏哲;渠浩

    随着TME的广泛开展.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降低;然而,进展期低位直肠癌行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的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1].

中华胃肠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