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儿科药学杂志

儿科药学

儿科药学杂志

Journal of Pediatric Pharmacy 아과약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08X
  • 国内刊号: 50-115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133
  • 曾用名: 儿科药学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儿科药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李廷玉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腹泻贴片经皮给药佐治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作者:项政

    秋季腹泻是小儿的常见多发病,我院2002年10月~2003年1月应用腹泻贴片通过经皮给药佐治小儿秋季腹泻18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作者:邵波;李素芳;占建华

    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在全球呈上升趋势.

  • 双黄连、地塞米松静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作者:星学花

    目的:探讨双黄连及地塞米松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双黄连和地塞米松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疗程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双黄连及地塞米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 匹多莫德防治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作者:黄荣卫;杨瑞怡;杨红雁;赵大鹏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防治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30例哮喘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进行疗效现察,测定治疗前后血CD4+、CD+8、CD4+/CD+8值.结果:加用匹多莫德后哮喘发作次数低于使用前,哮喘发作期加用匹多莫德治疗周期低于加用前.总有效率90.0%.治疗后T细胞亚群CD4+明显升高,CD+2明显降低,CD+4/CD+8值上升.结论:匹多莫德可调节T细胞亚群,降低小儿哮喘发作频率.

  • 小儿不典型甲型副伤寒20例临床及治疗分析

    作者:秦桂云

    我院1999~2003年收治的小儿不典型甲型副伤寒20例,现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 α-细辛脑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作者:邵启民;何炜

    目的: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α-细辛脑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62例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成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2例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α-细辛脑,时照组30例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气急缓解、喘鸣音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消失、低氧血症改善的时间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α-细辛脑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 黄连总碱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

    作者:舒德忠;万先惠;刘华蓉;蒋青松;李备;何百成;杨俊卿;周岐新

    目的:研究黄连总碱(TAL)对小鼠结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设正常、模型、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520 mg/kg)和TAL组(150mg/kg).正常组小鼠饮用蒸馏水,其余组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同时分别灌胃给予溶剂或干预药物(0.2 ml/10 g wt,1次/d×7 d).记录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测定结肠组织MDA含量,SOD、MPO活性及ICAM-1、NF-κB p65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DAI显著增高,结肠粘膜损伤严重;MDA含量、MPO活性及ICAM-1和NF-κB p65表达明显升高,SOD活性下降(P<0.01).SASP 520 mg/kg能明显逆转上述改变;TAL 150 mg/kg具有相似的作用.结论:TAL可能通过抗氧自由基作用,抑制炎性细胞活化、迁移及NF-κB激活,缓解小鼠结肠炎症.

  • 口服"纯中药"患儿的抗痫西药血浓度监测

    作者:王丽;徐中西

    目的:用治疗药物监测(TDM)方法监测口服"纯中药"患儿的抗痫西药血浓度,及时发现和调整患儿的不合理用药.方法:凡是临床上出现药物中毒、无法解释的药理现象或者怀疑服有中药掺杂西药的癫痫患者,用HPLC法和PUA法监测其血药浓度,并动态地观察疗效.结果:45例服用"纯中药"的癫痫患儿,血清中检测出1~5种常用抗痫西药,其中苯巴比妥多(42例),其次为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蚋和氯硝西泮.有些已达中毒浓度.这种现象给病人造成极大的诊疗困难、中毒危险、心理创伤及经济损失.结论:TDM对怀疑服用暗加西药的"纯中药"者,具有合理用药的重要指导作用.

  • 孕期维生素A营养与婴儿体格生长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勇;李廷玉;王玉婷;瞿平;刘友学

    目的:了解孕妇和新生儿维生素A(VA)营养状况及对婴幼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调查重庆铜粱县三所医院健康待产妇女及其新生儿维生素A水平,随访上述儿童体格发育情况.结果:共调查143例孕妇血清VA水平为(1.05±0.350)μmol/L,新生儿脐血VA水平为(0.71±0.155)μmol/L,孕妇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SVAD)检出率为17.0%,可疑SVAD为33.3%.新生儿SVAD检出率为45.5%,可疑SVAD 53.1%.母亲血VA水平主要受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标准偏回归系数为0.191,P<0.05).新生儿VA水平主要受母亲血清VA水平影响.母亲血清VA水平与脐带血VA水平呈正相关(r=0.212,P<0.05).结论:重庆市远郊县孕妇存在中度VAD问题,胎儿期VA营养状况与婴儿体格生长未见明显相关关系.

  • 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24例疗效观察

    作者:孙丽霞;于秀卿;唐国津

    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炎琥宁和利巴韦林分组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结果:炎琥宁组显效率64.1%,总有效率为95.3%;利巴韦林组显效率33.3%,总有效率为63.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止泻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

  • 咪达唑仑滴鼻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书举;朱平;薛海荣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溶液鼻腔给药对热性惊厥急救的价值.方法:112例热性惊厥患儿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用咪达唑仑溶液滴鼻给药,对照组采用安定溶液直肠给药,观察两组在控制惊厥方面的疗效及副作用等指标.结果:现察组用药后惊厥控制时间为(197.7±61.8)秒,对照组为(262±74.7)秒,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通过监测心率、呼吸、血压均未发现副作用.结论:咪达唑仑溶液鼻腔给药迅速、安全、有效.

  • 胸腺肽联合左咪唑及葡萄糖酸锌治疗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观察

    作者:邱培全;黄东秀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左旋咪唑、葡萄糖酸锌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惠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给予一般抗炎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肤、左旋咪唑及葡萄糖酸锌.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g值和CD+值都升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胸腺肽、左旋咪唑及葡萄糖酸锌联合应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疗效.

  • 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棋明;曹南华;胡春芳;曹爱华

    目的:探讨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7例胎龄≤32周,体重≤1 200的早产儿气管内滴注固尔苏与19例未用固尔苏的同条件早产儿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并发NRDS、死亡及需要机械通气例数较对照组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预防性应用固尔苏可以降低NRDS发病率及减轻发病程度,减少呼吸机的应用,减少并发症,改善早产儿预后.

  • 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作者:陈淑君;柳锡永;朱笑频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8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更昔洛韦+西咪替丁组、对照组三组.结果:治疗3 d总有效率更昔洛韦组、更昔洛韦+西咪替丁组、对照组分别为91.7%、92.9%、41.7%,差异有显著意义(x2=26.33,P<0.01).组间比较显示,更昔洛韦组、更昔洛韦+西咪替丁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7.73、15.90,P<0.01);更昔洛韦+西咪替丁组总有效率与更昔洛韦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x2=0.09,P>0.05),但显效率(64.3%)明显高于更昔洛韦组的36.1%(x2=5.0l,P<0.05).结论:更昔洛韦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 微量元素辅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作者:焦惠芳;史前进

    目的:观察微量元素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方法:设锌硒宝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结果:锌硒宝治疗组显效、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锌硒宝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效又易于接受的药物.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30例疗效观察

    作者:姚光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产儿按入院次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出生后第1周即予rHu-Epo 600IU/(kg·w),隔日1次,每周3次皮下注射,共6周,对照组未予rHu-Epo治疗.两组早产儿生后第3周开始口服铁剂[元素铁5 mg/(kg·d)],必要时输血,共观察7周.结果:治疗组网织红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红蛋白(H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组输血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早产儿体重增长的速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rHu-Epo能减轻早产儿贫血的程度,减少或避免输血,体重增长快,体内充足的铁储备是确保rHu-Epo疗效的重要因素.

  • 新鞣酸软膏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作者:胡立荣;梁幼兰;冯晓海;张立人;邓干云

    目的:现察新鞣酸软膏的制备及疗效.方法:采用机械法和手工法两种方法制备新鞣酸软膏,临床现察80例尿布性皮炎患儿使用本品的疗效.结果:新鞣酸软膏对尿布性皮炎患儿有效率为100%.结论:采用新处方、新方法制备的新鞣酸软膏的质量稳定、生产效率提高、疗效肯定.

  • 高频雾化吸入氨溴索及α-干扰素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作者:李慧;丁明德;毕研花;李希红;王萍

    目的:探讨高频雾化吸入氨溴索及α-干扰素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氨溴索、α-干扰素联合雾化吸入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止咳、化痰等治疗.结果:氨溴索、α-干扰素联合高频雾化吸入组在临床症状消失及平均治疗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氨溴索、α-干扰素联合高频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好.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哮喘患儿血清ECP的影响

    作者:王新红;沈照波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哮喘患儿过程中抗炎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吸入布地奈德(普米克)气雾剂同时口服孟鲁司特,对照组只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所有病例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EC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ECP水平较高,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EC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ECP水平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哮喘患儿中起抗炎作用.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45例疗效观察

    作者:唐兆贵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MP-IgM阳性及MP-DNA阳性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红霉素、营养心肌药物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结果:两组患儿AST、LDH、CK、CK-MB、α-HBDH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肌钙蛋白Ⅰ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u=2.07,P<0.05).心电图恢复正常例数两组惠儿比较进行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x2=5.33,P<0.01).结论: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在应用有效抗生素及保护心肌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 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作者:黄延风;杨烈利;朱朝敏

    目的:探讨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的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儿中11例为新隐球菌脑膜炎,3例为新隐球菌全身感染;13例给予抗真菌治疗,其中2例单用氟康唑(Flu),另11例用二性霉素B(AMB)或脂质体二性霉素B(L-AMB)联合氟康唑或5-氟胞嘧啶(5-FC),3例治愈,7例好转.结论:新隐球菌是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病原,AMB联合5-FC或Flu是治疗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方案.

  • 小儿药物热41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路庆;刘傲雪

    药物热是使用药物后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本文将我科确诊的41例药物热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 甲氯芬酯致过敏反应1例

    作者:陈碧珠;吴红艳

    1临床资料患儿,男,1岁3个月,住院号:0303728,因运动语言发育缓慢,头围过大1年余入院.人院诊断:智力低下,脑积水待排?人院后予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甲氯芬酯、尼莫地平等促进脑细胞代谢治疗.人院第一天输液无不良反应,第二天在静脉输注第一瓶液体10%葡萄糖100 ml+10%氯化钠2ml+甲氯芬酯0.1 g,速率20滴/min,约输入80 ml时患儿注射部位周围皮肤出现荨麻疹,伴呕吐胃内容物2次.

  • 小儿药疹94例临床分析

    作者:武爱红;王丽英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内,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伴多个系统损害[1].小儿药疹常见,由于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婴儿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其全身器官系统尚不成熟,生理功能尚不完善,体内处置药物的能力和方式均与成人不同,因而,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性,药品不良反应也有其特殊性.小儿发疹性疾病较多,常需相互鉴别.误诊导致过敏者不及时停用致敏药物可引起严重后果,现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2月以来住院及门诊病人发生药疹94例分析如下.

  • 静滴阿奇霉素致锥体外系反应1例

    作者:张新春;程凤莲

    1临床资料患儿男,11岁,因静滴阿奇霉素(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20550)0.5 h后发生头后仰,手足强直持续约1 h就诊.患儿因发热咳嗽l周,经查:冷凝集试验1:64,支原体抗体IgM(+),确诊为支原体感染,给予红霉素静滴3 d,改用阿奇霉素治疗.入院后体查:T 36.7℃,P 92次/min,R 30次/min,神志清,精神萎糜,皮肤无皮疹,头后仰,双目凝视,对光反射灵敏,心肺肝脾无异常,四肢肌张力升高.临床诊断为静滴阿奇霉素所致锥体外系反应.即停用阿奇霉素,肌注东茛菪碱0.3 mg,静注氟美松5 mg.1 h后患儿锥体外系反应消失,头颅CT、脑电图检查无异常,观察2d患儿无不适,继用红霉素治疗至痊愈.

  • 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作用及价值

    作者:黄志;陈琼;梁颖文

    目的:通过血药浓度监测了解常用抗癫痫药在儿科临床应用中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以防止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FPA法测定228例癫痫患儿单一使用抗癫痫药物(AED)的血药浓度,并对药物剂量、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关系进行分析,所有患儿经过一年以上随访.结果:228例中192例(84.2%)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癫痫发作控制有效183例(80.3%),发生不良反应55例(24.1%).结论:剂量过大和特异体质是抗癫痫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不同类型的AED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有明显差异;选择抗癫痫药物类型不当和药物剂量过低是造成治疗效果不满意的重要因素.

  • 87例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和药敏分析

    作者:张莉萍;宋洁萍

    目的:分析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和药敏.方法:随机抽取87例患儿进行痰培养和咽试子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结果:43例培养出细菌株(占49.4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青霉素、头孢一代对抗生素耐药率高,而儿科不常用的万古霉素、利福平等抗生素敏感率高.结论:为临床医师掌握儿科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和药敏情况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了科学依据.

  • 罗红霉素胶囊溶出度考察

    作者:黄文娴;毛晨梅;徐萍

    目的:对不同厂家的罗红霉素胶囊进行溶出度比较.方法:采用2000年药典规定的方法测定溶出度,并对其溶出参数(Td、T50、m)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不同厂家之间溶出速率相差很大(P<0.01),B厂快,C厂慢.结论:不同厂家的产品内在质量有显著差别.

  • 3041例小儿呼吸道感染血清4种病原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作者:林瑞春;查文清;陈实;田青;苏卓娃;杜冀辉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M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副流感病毒(PⅣ)4种病原的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上述四种病原特异性IgM抗体.结果:MP、ADV和RSV在深圳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依次MP-IgM(18.51%)、ADV-IgM(13.65%)、RSV-IgM(7.30%)及PIV-IgM(3.19%),随年龄增长4种病原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增加.在3~6岁年龄段,喘息性呼吸道感染MP和ADV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喘息性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交叉感染阳性检出率略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结论:深圳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以MP、ADV占较高比例.常规进行上述四种病原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 喜炎平治疗118例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作者:马利维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绝大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多见.起病急,表现重,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治疗较为棘手.临床多全身用药,但疗程长,副作用多,且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控制病毒的特效药物,喜炎平为一种中药抗病毒药物,本文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黄栀花口服液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源

    黄栀花口服液为棕褐色液体,味酸、微甜、微苦.主要成分为黄芩、金银花、大黄和栀子,方以黄芩为君药,清肺泻火,臣药以金银花清热解毒且能透表散邪,大黄、栀子为佐药,大黄解毒通便,栀子清泄三焦火热毒邪,并通利小便,四药协同共奏清肺透表、泻火解毒功能.动物试验表明,本品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并可减少化学和细菌性致炎因素造成的炎性渗出,对受亚致死量金葡萄菌、病毒攻击的动物具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对小鼠流感病毒的肺内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现将在儿科的应用介绍如下.

  • 小儿肝炎Ⅰ号合剂的制备及临床观察

    作者:张献菊;张茂

    目的:研究小儿肝炎Ⅰ号合荆的制备工艺及方法,并观察其治疗小儿黄疸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建立小儿肝炎Ⅰ号合剂的制备方法及质控标准;并观察12l例黄疸患儿单独服用小儿肝炎Ⅰ号合荆的临床疗效.结果:本合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可靠,总有效率为96.7%.结论:本合剂配方合理,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 2005年我院门诊抗茵药物分析

    作者:杜甦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以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及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ion index,DUI)为指标作为评价医院用药是否合理的依据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占统计处方65.28%;联合用药占抗生素统计处方49.52%;统计的二十种抗生素中有十三种抗生素DUI≤1.0.结论: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

  •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与阻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夏;陈燕

    1乙型肝炎流行状况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乙肝病毒(HBV)慢性携带者约有3.5亿,按各地HBsAg携带率的不同可分为高流行地区、中流行地区和低流行地区.高流行地区包括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东南亚地区和中东部分地区,其人群携带率≥8%,而北美地区携带率低于2%[1].全球有20亿人感染或感染过HBV.在美国估计每年HBV感染者约12.5万,而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HBV感染者高达1.2亿.HBV感染者不仅可引起急性乙型肝炎,而且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因素[2].

  • 血红蛋白制剂作为人工氧载体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刘兆娥;沙珍萍;余加林

    临床上,需要研究出一种可以代替人体内的血红蛋白运载氧气又可以增加血容量的制剂.输入晶体和胶体虽然可以很好的补充血容量,但当血红蛋白的氧运输能力衰竭时并不能延长生命[1].人工氧载体(artificial oxygen carriers,AOCs)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在战争年代无条件或来不及交叉合血或血液运送延迟时AOCs将发挥极大的作用[2].目前研究较多的AOCs主要有血红蛋白制剂(hemoglobin-based oxygen carriers,HBOCs)和全氟化碳(PFCs)两种.本文对HBOCs作为AOCs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理及黄芪免疫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向平;易岂建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弥漫性或局限性心肌炎性病变,为儿科心血管常见疾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危害除了极少数急性重症患者可发生严重心功能不全及心率失常甚至死亡外,部分患者还可以导致扩张型心肌病(DCM).尽管VMC的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临床上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近年来在VMC发病机制及其治疗上也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 肺视黄醇储存细胞合成和分泌视黄酸诱导形成肺泡组织

    作者:陈贻骥;吴季俭

    视黄醇在肺泡组织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肺泡壁脂类间质细胞(LICs)储存着视黄醇,LICs聚集在肺泡生发部位,提示这些细胞中的视黄醇是形成肺泡组织的内源性视黄醇.本研究采用大鼠的肺细胞,发现LICs能合成和分泌全反型视黄酸(ATRA),但其分泌作用能被抑制肺泡组织形成的地塞米松所减弱.在肺泡Ⅱ型细胞-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Cs)中,ATRA增加了Ⅰ型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CRBP-Ⅰ)mRNA的表达.CRBP-Ⅰ与ATRA的合成有关.在PMVCs中,由富含视黄醇的LICs控制的非血浆和非外源性ATRA介导产生的CRBP-Ⅰ mRNA,比含视黄醇极少的LICs介导的多十倍.这一由富含视黄醇LICs控制的诱导作用被视黄酸受体(RARs)和视黄酸X受体(RXRs)全拮抗剂所抑制,提示发生这一现象有关的分子就是视黄醇,视黄醇的作用信号以旁分泌的形式发出,旁分泌是内分泌的一种形式,其激素影响邻近的靶细胞.

  • 奈替米星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作者:阎青影;程玉雷;蔡志波

    目的:探讨奈替米星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0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两个厂家的鲎试剂(λ=0.25 EU/ml)进行供试品预试验和确证试验建立内毒素检测方法.结果:奈葡钠注射液对本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用灵敏度为0.25EU/ml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可行、有效.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奈葡钠注射液内毒素的检测.

儿科药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