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儿科药学杂志

儿科药学

儿科药学杂志

Journal of Pediatric Pharmacy 아과약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08X
  • 国内刊号: 50-115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133
  • 曾用名: 儿科药学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儿科药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李廷玉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

    作者:曹洋洋;姚国;王燕;史宝海;刘俊丽;李桂芳

    目的:探讨在机械通气的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0.25 mg/kg和PS 100 mg/kg混合液雾化吸入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1采用PS 100 mg/kg气管插管内滴入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2采用PS 100 mg/kg雾化吸入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检测三组患儿呼吸机平均气道压力(MAP)、氧合指数(OI)、血气分析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磷脂转运蛋白(PLTP)的含量,比较三组患儿拔管时间、需氧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高血糖、动脉导管未闭(PDA)、脑室内出血(IVH)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BPD发生例数和死亡例数.结果:治疗后三组患儿PaO2、PaCO2及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MAP、O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儿MIF和PL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MIF含量在各时间点均低于两个对照组,PLTP含量在各时间点均高于两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两个对照组比较,BPD发生率、拔管时间、需氧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病死率、高血糖、PDA、IVH和ROP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BPD患病高风险的早产儿,早期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PS可降低BPD的发生率,达到早期预防的效果,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 盐酸伐昔洛韦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口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谭映红;杨鸯

    目的:评价盐酸伐昔洛韦颗粒剂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就诊符合条件的患儿8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试验组采用盐酸伐昔洛韦颗粒剂联合开喉剑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剂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疗程7d,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第4天及第7天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95.2%,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81.0%,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伐昔洛韦颗粒剂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口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3%高渗盐水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儿童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比较

    作者:徐森懋;程贤高

    目的:比较3%高渗盐水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34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2.5 mg+布地奈德0.5 mg用生理盐水配成2.5 mL雾化吸入,每日2次;高渗盐水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3%高渗盐水4mL雾化吸入,间隔4 h一次,每日3次;干扰素组在对照组雾化方案中加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 200 000 IU/kg,每日2次.记录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5d内的临床病情严重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退出研究例数和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3例、高渗盐水组2例、干扰素组2例因病情加重加用其他药物治疗后退出(P>0.05).高渗盐水组4例因阵发性刺激性咳嗽退出,干扰素组和对照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终完成研究123例,其中对照组40例,高渗盐水组42例,干扰素组41例.高渗盐水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在治疗后第2~4天低于干扰素组,在第2~5天低于对照组(P均<0.01);干扰素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在第4~5天低于对照组(P均<0.01).高渗盐水组和干扰素组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均能改善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但前者可引起刺激性咳嗽.

  • 孟鲁司特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真实世界研究

    作者:肖泽曦;张晓红;林广裕;林冬丽

    目的:应用真实世界研究(RWR)的方法,结合《欧洲鼻窦炎和鼻息肉指南2012版》,探讨应用孟鲁司特和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CRS)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病例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确诊为CRS的138例患儿,应用孟鲁司特和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12周以上,部分患儿加用短程抗生素、延长阿奇霉素和(或)孟鲁司特疗程,部分患儿加用鼻用皮质激素.疗程结束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主观评价和Lund-Mackay CT评分法进行客观评价.结果:以Lund-Mackay CT评分<2分为停药指征,应用阿奇霉素和孟鲁司特治疗12周后,138例患儿平均VAS评分及平均Lund-Mackay CT评分均显著下降,其中107例患儿12周即完全停药;22例Lund-Mackay CT评分2~5分者停用阿奇霉素,继续口服孟鲁司特,12例加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1~3个月后停药;9例Lund-Mackay CT评分>5分者延长阿奇霉素和孟鲁司特疗程,或加用短程抗生素及鼻用皮质激素等,总疗程延长至24周后停药.138例患儿均随访1年以上,除2例外,未见CRS复发症状.结论:根据《欧洲鼻窦炎和鼻息肉指南2012版》结合RWR方法的治疗原则,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和孟鲁司特治疗儿童CRS 12周,大部分患儿可获显著疗效.

  •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首剂量对近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影响

    作者:王艳晴

    目的:探讨不同首剂量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近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近足月NRDS患儿共9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分别给予PS首剂量40、70、90 mg/kg辅助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供氧时间、住院时间、PS重复给药次数及治疗前后PaO2、PaCO2、OI和肺部X线片评分、院内肺炎发生率.结果:三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供氧时间、住院时间、PS重复给药次数、院内肺炎发生率及治疗后的PaCO2、OI和肺部X线片评分排序为C组<B组<A组(P均<0.05).三组患儿治疗后PaO2、PaCO2、OI及肺部X线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均<0.05);三组患儿治疗后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首剂量90 mg/kg应用于近足月NRDS,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PS重复给药次数,提高肺部通气功能,有助于避免院内肺炎发生风险,临床价值优于40 mg/kg和70 mg/kg.

  •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张小影;高国芳;陈晓丹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和口服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L-4、IL-6、IL-8、TNF-α以及IFN-γ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两组患儿治疗后的IL-4、IL-6、IL-8、TNF-α以及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3+、CD4+比例均高于治疗前,而CD8+比例则低于治疗前(P均<0.01);两组患儿治疗后的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4.17%,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在减轻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反应和改善其免疫功能方面的效果与常规静脉滴注方案相当,但序贯治疗的安全性优于常规静脉滴注方案.

  • 太仓市3~14岁儿童身材矮小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王丽芳;顾月琴;贾立山;顾婷;顾圆;陆婷;王粉;王燕;张宝芹;张敏;王倩倩

    目的:了解太仓市3~14岁儿童身材矮小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以2005年中国儿童体格调查数据为标准,分析2015年江苏省大仓市3~14岁63 049名儿童中矮小症患病率及分布特点.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发放调查表,由各学校保健老师询问家长后反馈给研究人员,双人独立录入Epidata数据库,核对后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矮小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15年江苏省太仓市3~14岁儿童矮小症患病率为1.86%,男、女童矮小症患病率分别为1.87%和1.85%,城区与乡镇儿童矮小症患病率分别为0.92%和2.31%.结论:2015年江苏省太仓市城区与乡镇儿童身高存在性别差异,身高生长水平总体偏高于2005年全国标准,患病率低于2005年全国标准,矮小主要影响因素为父亲身高.

  • 某院住院癫痫患儿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许锦;王庆阳;刘彬;李炯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在住院癫痫患儿中的使用情况,评价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在电子病历系统检索2015年6-12月诊断为癫痫的249例患儿,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品种选择、用法用量及用药疗程等.结果:249份癫痫患儿病历中有178例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1.49%.所用抗菌药物主要是广谱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其中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五水头孢唑林(31.46%)、头孢他啶(20.79%)和磺苄西林(16.85%).抗菌药物在癫痫患儿中不合理用药率为30.34%,以联合用药不适宜和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为主,分别为10.67%和8.99%.结论:抗菌药物在癫痫住院患儿中存在不合理应用,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儿童用药安全.

  • 我院门诊儿科处方点评与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刘亚男;孙成为;焦亿;赵祎镭;宋永熙;海鑫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儿科用药情况,评价药师对不合理儿科处方的干预效果与指导作用,提高我院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点评我院门诊2015年的8 262张儿科处方,针对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2016年成立门诊药师用药干预小组进行干预,对2016年干预后的6 864张处方进行点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通过药师干预后,处方用药更加规范,抗菌药物的累计品种数、平均每张处方药品种数均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13%降至1.01%,不合理处方比例由15.63%降至7.95%(P<0.05),其中超说明书用药、临床诊断书写不全、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用法用量不适宜、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处方比例均降低(P<0.05).结论:我院药师采用的药学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对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 床旁药师对呼吸科患儿用药指导的重要性

    作者:刘敏;张四喜;马威;王红玉;宋燕青

    目的:通过床旁药师的临床实践,对所监护患者用药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探讨药师指导临床患者用药的意义,探索建立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医药护互相协作模式,更好地服务临床患者.方法:床旁药师通过对1 440例呼吸科患儿进行用药干预与指导,对从中发现的问题与干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给药时机错误540例(37.50%),用法用量不正确274例(19.03%),药品保存不当67例(4.65%),漏服20例(1.39%)及重复用药12例(0.83%),干预后患者不合理用药得到纠正.结论:床旁药师在临床科室指导患者用药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充分发挥药学人员的专业技术作用,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对乙酰氨基酚致婴儿肝损伤1例药学监护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志玲;刘婷;龚小慧;胡文娟;刘红霞;邢文荣;孙华君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APAP)致婴儿肝损伤的药学监护及有效治疗方法,初步分析APAP引起的肝损伤与相关药物基因的关系.方法:临床药师进行药学监护,分析1例婴儿使用APAP混悬滴剂(泰诺林)治疗后出现急性肝损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该患儿出现肝损伤后,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肝、血浆置换解毒,终患儿的肝损伤症状明显好转.经过检测药物相关的HLA基因,发现APAP导致的肝损伤可能与HLA-B* 1502基因阳性有关.结论:APAP导致的肝损伤是临床常见不良反应,患儿用药后应监测肝功能,必要时给予对症治疗.同时,对出现肝损伤的婴儿应加强检测药物相关基因,避免不良发应再次发生.

  • 我院儿科门诊口服抗过敏药物使用现状分析

    作者:谭婕;梁华;李根;邓红

    目的:调查分析抗过敏药物在我院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儿科门诊抗过敏药物使用金额占比、用药频度进行排序,利用儿童药物利用指数(CDUI)对抗过敏药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点评.结果:我院抗过敏药物中部分药物CDUI>1,存在超剂量使用现象,氯雷他定等药物使用较合理,抗过敏药物的联合应用及重复给药可能造成CDUI偏高.随机抽查100张处方,其中有31张处方不合理,占比31.0%.对超说明书用药处方进行分析,不合理原因主要为超适应证用药(35.48%)、超剂量使用(16.13%)、超给药频次(12.9%)及超适宜人群用药(35.48%).结论:我院部分抗过敏药物使用剂量偏大,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警示临床应安全合理使用.

  • 恩替卡韦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小姗

    乙型肝炎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3.6亿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 virus,HBV)慢性感染者,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1].尽管近年来随着乙肝疫苗免疫接种计划在许多国家得到普及和实施以及对献血人员的筛查,HBV的感染率已经大幅度下降,但每年仍有大量儿童感染HBV,且常常发展为慢性感染,需要随访观察[2].虽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相对良性的过程,大部分患儿无症状或只有轻微的肝功能损害,但在成人之前仍然分别有3%~5%和0.01%~0.03%的慢性携带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考虑到终身感染的情况,HCC发生的危险性将上升至9%~24%,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2%~3%[3].儿童CHB的治疗受到儿童新药许可延迟的制约,成人已经有安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但几乎没有药物注明可应用于儿童,故有效地治疗儿童乙型肝炎感染迫在眉睫.目前,随着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NAs)的应用,病毒学应答不佳相关的耐药问题日益严峻,治疗失败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是当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一线药物之一[4],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预防、关怀和治疗指南》中强力推荐恩替卡韦应用于儿童CHB的治疗[5].

    关键词:
  • 难治性川崎病治疗进展

    作者:隋晓东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全身中、小血管自限性炎症为特点的发热出疹性疾病.该疾病可损伤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出现缺血性心脏病甚至猝死,严重危害患儿健康和生命.目前,主要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静脉输注联合阿司匹林口服作为KD的初始治疗方案,能使90%的患儿迅速退热,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发生率降低至3% ~4%.然而,有些KD患儿接受初始治疗后依然持久性或再次发热,并有更高的概率出现冠状动脉瘤、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治疗困难,可考虑为难治性川崎病(refractory Kawasaki disease).日本难治性川崎病定义为KD患儿接受初始治疗24 h后依然持久性或再次发热[1].韩国难治性川崎病定义为KD患儿接受两次IVIG和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联合或无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6 h后依然持久性或再次发热(体温≥38℃或100.4 ℉)[2].目前国内外对难治性KD尚无统一定义,还有“IVIG无反应型KD”、“IVIG耐药型KD”及“IVIG非敏感型KD”等多种表述.国内外难治性川崎病尚无统一治疗方案,笔者对难治性川崎病的治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
  •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在危重症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洁

    血管活性药物(vasoactive drugs)是一类通过调节血管的舒缩状态,改变血管功能及微循环血流灌注而达到抗休克目的的药物[1].在临床上,血管活性药物主要用于心功能不全、严重低血压及休克患者.本文将对血管活性药物在儿童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进行逐一介绍.1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的提出和定义1995年,为了评估大动脉调转术后患儿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情况,Wemovsky G等[2]将正性肌力药物行加权处理,得出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notrope score,IS),其计算方法为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S)=多巴胺[μg/'(kg·min)]+多巴酚丁胺[μg/(kg·min)]+100×肾上腺素[μg/(kg·min)],并以此来评估患儿病情.虽然没有相关研究表明其可作为评估心血管相关术后患儿病情的工具,但仍被一些学者用于评估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术后患儿的预后[3-5].然而,随着新型血管活性药物,如米力农、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IS评分已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并且Davidson J等[6]认为,IS在预测患儿预后方面并无统计学意义.2010年,为了量化CHD术后患儿所使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并以此来间接反映患儿术后的心排血量.Gaies M G等[7]使用系数将所有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整合,并给予相同的权重,以整合后的数值作为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其计算方法为VIS=多巴胺[μg/(kg·min)]+多巴酚丁胺[μg/(kg·min)]+10×米力农[μg/(kg·rmin)]+100×肾上腺素[μg/(kg·min)] +100×去甲肾上腺素[μg/(kg·min)]+ 10,000×垂体后叶素[units/(kg ·min)],即在IS的基础上加入了米力农、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并证明了其对患儿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封堵器材料研究进展

    作者:牛云鹤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儿科心血管临床常见疾病,据2011年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统计,CHD在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居于首位,为40.95%.CHD患儿可能会发生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1].既往外科手术治疗是唯一方法,近年来内科介入逐渐成为治疗儿童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CHD的主要方法.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内科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不留疤痕、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因而对于有适应证的CHD应首选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近几十年来,封堵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化[2-4],但是主要还是金属合金封堵器,主要是镍钛合金,有较好的伸展性和形状记忆功能.但由于其为金属制品,在体内不可降解,并且与人体直接接触后可能会激活机体凝血因子活化[5]、促进炎症因子释放,甚至诱导血栓形成和心脏栓塞[6].后来,在金属支架的基础上,封堵器膜由一种可降解的材料——猪小肠胶原蛋白取代[7].近年来,已有完全可降解的封堵器在动物体内植入成功的研究.因此,封堵器的材料经历了不可降解-部分可降解-完全可降解的发展模式.现对封堵器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关键词:
  • 流式细胞术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芬;罗俊;袁康凯;李月凤;卢光进

    目的:采用流式细胞术,探讨网织红细胞(Ret)参数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确诊的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100例为溶血病组,另选择生后7d内溶血病放散试验阴性的足月黄疸患儿100例为非溶血病组,应用血液分析仪检测两组患儿的Ret百分率(Ret%)、未成熟Ret比率(IRF)、Ret成熟指数(RMI)及低、中、高荧光Ret百分率(LFR%、MFR%、HFR%).应用ROC分析Ret%和IRF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儿Ret%、IRF、LFR%、MFR%、HFR%、R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随日龄增加,Ret%、IRF逐渐降低,LFR%逐渐升高.Ret%和IRF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分别为0.80和0.69,佳截断值分别为4.25和28.9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80%和80%、57%.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Ret参数有助于判断红细胞的活动度,了解Ret在新生儿溶血病自然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Ghrelin水平与TNF-α、IL-1β、IL-6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冯海鹰;黄波;李柏;梁庆;廖素雯;马巧蓉;梁莹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惠儿体内Ghrelin水平与TNF-α、IL-1β、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2016年于我院儿科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研究组)和在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患儿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无脑炎)68例和重症组(有脑炎)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三组儿童外周血中Ghrelin的含量,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分析手足口病患儿Ghrelin水平与TNF-α、IL-1β、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Ghrelin水平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P均<0.05);IL-6、IL-1β、TNF-α水平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P均<0.05);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Ghrelin水平与TNF-α、IL-1β、IL-6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31、-0.33、-0.29,P均<0.05).结论:Ghrelin可能对手足口病的炎症免疫反应起保护作用,Ghrelin可以作为预测手足口病预后的指标之一.

  •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致儿童双眼睑水肿1例

    作者:李波;姜黎;蔡亚南;贺朝久;刘兴春;尚天琼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是复合抗菌药物,作为一种青霉素类的广谱抗菌药物,其广泛应用于G+菌、G-菌以及厌氧菌等各种敏感菌引起的感染.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不良反应(ADR)报道日益增多.现报道1例2岁患儿在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中出现的双眼睑水肿的罕见药物不良反应.

    关键词:
  • 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致急性支气管过敏反应1例

    作者:司继刚;路俊华

    氨溴索为溴己新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气道液体分泌,使痰中的粘多糖蛋白纤维断裂,促进黏痰溶解,显著降低痰粘度,增强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过多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慢)性肺部疾病.其药品说明书提示该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极少见.笔者现报道1例2岁患儿在第3次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时出现急性支气管过敏反应,并分析其发生原因.

    关键词:
  • 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黄鹂;徐寅鹏;李方;郝红

    目的:系统评价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电子数据库,纳入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和评价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应用RevMan 5.3.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RCT 22项,病例共计2 400例.Meta分析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在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哆音消失时间、呼吸频率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单纯常规治疗(P<0.05),但不会缩短住院时间(P>0.05).结论:现有文献支持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但由于现有支持文献质量不高,仍有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RCT加以验证.

儿科药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