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儿科药学杂志

儿科药学

儿科药学杂志

Journal of Pediatric Pharmacy 아과약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08X
  • 国内刊号: 50-115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133
  • 曾用名: 儿科药学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儿科药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李廷玉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孟鲁司特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观察

    作者:裘江瑜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喷鼻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评估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腺样体大小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症状积分、腺样体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积分、腺样体体积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症状积分、腺样体体积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孟鲁司特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小腺样体体积,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甲泼尼龙治疗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临床观察

    作者:陈会;刘平;陈嘉蕾;胡文广;周文智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ESES的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组12例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同期诊断为ESES未采用激素治疗的患儿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癫痫发作控制情况及脑电图ESES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1.7%,其中ESES完全消失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其中ESES完全消失率为20.0%(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伴有ESES的癫痫患儿疗效显著,癫痫发作及ESES现象改善明显.

  • 七氟烷在小儿斜疝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立;郑振学;余腾飞

    目的:比较七氟烷麻醉与传统氯胺酮麻醉方法在小儿斜疝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36例择期行斜疝手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组和氯胺酮组,记录呼吸、心率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七氟烷组患儿的平均诱导时间短于氯胺酮组(P<0.05);七氟烷组患儿的平均苏醒时间短于氯胺酮组;在麻醉前5 min(T1),两组患儿间血流动力学指标HR、SBP、DBP、Sp02以及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后5 min(T2),氯胺酮组患儿的HR、SBP、DBP和RR水平均高于七氟烷组(P<0.05);在手术完毕后5 min(T3),两组患儿间血流动力学指标HR、SBP、DBP、SpO2、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和T3时,七氟烷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SBP、DBP、SpO2、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氯胺酮组患儿在T2时期,HR、SBP、DBP、RR与麻醉前T1和手术完毕后T3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比氯胺酮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在斜疝手术全身麻醉中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较高的苏醒质量.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影响因素附151例病例分析

    作者:华雪莹;赵智;余加林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0-2014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151例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转归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68例,预后良好组83例.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胎膜早破率(29.4%vs 25.3%)、低出生体质量率(16.2% vs 14.5%)等围产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反应差、抽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的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中位数(1.38 mmol/Lvs 2.08 mmol/L)、脑脊液蛋白含量中位数(2.17 g/Lvs1.20 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病原学培养检出细菌共8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9.29%(75/84),以大肠埃希菌为主(38株),两组病原菌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与患儿脑脊液葡萄糖含量降低、蛋白含量升高有关.

  • 早期抢救性使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王模奎;董文斌;黄薇;苏华英;杨介梅;王琴;吕勇彬;卢婷

    目的:探讨早期抢救性使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早产儿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NICU住院的抢救性使用牛PS的早产儿严重RDS病例86例.收集患儿的一般情况、PS使用情况、住院时间、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时间、使用PS前后的氧合指数(OI)、生后28 d的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按首次使用PS时的年龄将患儿分为早期组(生后1~2h给药,40例)和延迟组(≥2 h给药,46例).结果:早期组和延迟组的一般情况、使用PS前的OI、住院时间和nCPAP时间、nCPAP使用率、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PS后,两组病例OI均持续改善,但只有12 h和72 h与前一个时间点的O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6例患儿中存活74例,总体存活率为86.0%.早期组存活率为95.0%,显著高于延迟组的78.3%(x2=4.99,P<0.05).早期组与延迟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分别为2.5%、19.6%,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0.0(96.0,143.0)h、133.0(72.0,148.0)h,氧疗时间分别为8.0(7.0,12.0)d、12.0(8.0,15.0)d,PS重复使用率分别为57.5%、80.4%,重复使用PS间隔时间分别为20.0(18.0,22.0)h、19.0(18.0,20.0)h(P均<0.05).结论:早期抢救性使用牛PS不仅能降低严重RDS早产儿的病死率与BPD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和氧疗时间,还能减少PS的重复使用率,延长需重复使用PS的间隔时间.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刘调侠;李延琴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对患儿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祛痰、止咳、平喘、抗感染及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咳嗽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喘憋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喘憋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ECP、IL-4、IL-8及TNF-α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儿血清ECP、IL-4、IL-8及TNF-α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作者:张爱明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对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气喘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治疗前后的喘息得分、临床表现总得分,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喘息得分、临床表现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喘息控制得分为(1.52±0.41)分、临床表现得分为(17.68±2.41)分,低于对照组的(2.21±0.75)分和(21.03±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气喘发生率(11.43%)和感染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2.1±2.5)pg/mL瑚(41.3±4.6) pg/mL,P<0.05],观察组患儿的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34.5±14.2) pg/mL vs(152.5±12.4) pg/mL,P<0.05].结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能够很好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患儿的炎症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儿童川崎病105例回顾性分析

    作者:卢光全;李儒贵

    目的:比较不完全川崎病(IKD)和典型川崎病(CKD)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IKD的认识,从而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十堰市中医院住院的105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包括80例CKD和25例IKD,比较分析IKD组和CKD组患儿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脏器损害情况、诊断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岁年龄段患儿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7,P<0.05);与CKD组比较,IKD组口腔黏膜病变、指趾脱皮、皮疹、肛周潮红脱皮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降低(x2分别为6.11、16.51、15.80、9.14、9.88,P<0.05或P<0.01);两组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大血小板(PLTmax)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沉(ESR)、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冠状动脉扩张(CAD)、瓣膜反流、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CKD组(x2分别为13.22、4.14、3.96,P<0.05或P<0.01);IKD组诊断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25±3.05)d和(13.85±5.l0)d,长于CKD组的(4.50±2.25)d和(11.25±4.50)d(t分别为3.11、2.44,P<0.05或P<0.01),所有KD患儿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和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均治愈或好转.结论:IKD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与CKD患儿无明显差异,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较CKD高.临床医师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心脏影像学检查,及早诊断和治疗.

  •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黄茂;王俐;鲁志力;饶睿;李松;文耀平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接诊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激素治疗,口服醋酸泼尼松1.5 ~ 2.0 mg/(kg·d),大剂量不超过60.0 mg/d,连续服用4周,同时针对其他症状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00 U/(kg·d),大剂量不超过5 000 U/d,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实验室指标,包括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B)、尿量、24 h尿蛋白(24 hUpro)、血清白蛋白(Alb)、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等,观察患儿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0个月,记录患儿的复发次数及治疗后3、6、9个月平均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结果:(1)两组患儿治疗后FB水平、Alb水平、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D、24 h Upro、T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FB水平、Alb水平、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24 h Upro、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52,P<0.05).观察组出现1例皮下淤点和淤斑,1例鼻衄,对照组出现2例皮下淤点和淤斑,1例鼻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疾病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6、9个月平均IgE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的低分子量肝素钠能够提高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肾病综合征的近期疗效,缓解患儿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肾脏微血栓的形成,改善肾脏微循环,减少蛋白尿排出量,延缓或阻止肾病发展进程,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培门冬酰胺酶致血、尿淀粉酶升高1例分析及药学监护

    作者:谢娟;张永

    目的:探讨门冬酰胺酶相关性胰腺炎的发病风险及干预手段,提高医务人员对门冬酰胺酶相关性胰腺炎的认识,探讨临床药师该如何加强对培门冬酰胺酶用药的药学监护.方法:对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使用培门冬酰胺酶化疗后出现腹痛伴血、尿淀粉酶升高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使用培门冬酰胺酶化疗后出现腹痛伴血、尿淀粉酶升高,但无影像学异常表现,依据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为1~2级门冬酰胺酶相关性胰腺炎,予禁食等对症处理后,显著好转.通过复习相关文献,评估患儿情况,认为可行第二剂培门冬酰胺酶化疗,临床药师对患儿进行饮食指导,在严密监护下行第二剂门冬酰胺酶化疗,患儿未出现类似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需加强对使用培门冬酰胺酶化疗患儿的药学监护,对患儿及家属行用药教育,如出现门冬酰胺酶相关性胰腺炎不良反应时应及时评估,协同医师共同完成患儿化疗.

  •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合并脑膜炎实践体会

    作者:孙吉;何鸽飞;刘晓慧;吴昭君;黄娟娟;胡咏华;张顺芝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合并脑膜炎,了解新生儿GBS败血症及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菌、治疗原则、治疗方案、预防措施及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讨论病例,协助制定治疗方案,关注方案实施过程.结果:经过15 d积极治疗,患儿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有利于发挥药师在治疗团队中的作用.

  •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致儿童血流感染伴多发皮肤脓肿治疗的药学监护

    作者:朱扣柱;季兴;仇锦春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儿童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中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致儿童血流感染的药学监护实践.方法:通过药师参与1例由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伴多发皮肤脓肿患儿的抗感染治疗过程,讨论儿童患者多重耐药菌抗感染策略.结果:临床药师结合当地医院的药敏结果和文献资料,建议采用美罗培南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抗感染治疗.治疗后未见新发脓肿,既往脓肿愈合较佳,多次血培养及分泌物培养阴性,预后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全程参与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抗感染方案的制定和调整,能有效地对患儿进行药学监护,体现药师的价值.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的浓度

    作者:郝晔;王永韧

    目的:建立检测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四丁基硫酸氢铵溶液(50∶50),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伏立康唑在0.1 ~ 8.0 μg/mL血药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R=1.077 9C-0.040 7,r2=0.999 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不超过10%,定量限为0.066 μg/mL.结论:该方法完全满足临床实验的需要和相关指导原则的要求,可为临床伏立康唑血浆浓度检测和药动学研究提供参考.

  • 2015年某儿童医院267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洪荣;史晓皓;吕栋;陈艳华;洪远

    目的:分析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某儿童医院ADR监测管理系统中心报告的267例ADR,对患儿性别、年龄、引起ADR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剂型、累及系统、主要临床表现、原患疾病及新的/严重的ADR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7例ADR中,新的/严重的ADR38例(14.23%);发生ADR的患儿男女比例为1.24∶1,0~3岁患儿占50.19% (134/267);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82.77%);共涉及药物类别排名前3位的为抗感染药物(61.42%)、中药注射剂(7.49%)、平喘药物(4.12%);累及系统常见的为皮肤及其附件(46.44%),其次为胃肠道(30.71%)、全身性损害(11.99%).结论:应加强对儿童尤其0~3岁患儿的用药监护,规范抗感染药物、中药注射剂、平喘药物等在儿科临床的使用,重视ADR监测及药物咨询等工作,避免或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 儿童中心气道狭窄支气管镜下微创疗法介绍与应用

    作者:余朱丽

    中心气道狭窄(central airway stenosis,CAS)是指由于中心气道本身或气道外病变压迫造成的中心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及右主中间段支气管狭窄,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1].儿童CAS病情进展快,误诊率高,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影像学及支气管镜技术的发展,儿童CAS诊断准确率可达95.5%,可选择的治疗方法也逐渐多样化[2].既往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包括喉气管重建术和气管环形切除端端吻合术,但狭窄范围过长、狭窄段接近声门或伴有复杂的基础疾病等因素的患儿则不适合手术治疗,且手术治疗后有再狭窄的可能,90%的患儿需要再次行手术治疗[3].同时,患儿及家属的意愿、手术创伤及并发症风险等也是外科手术需要考虑的因素.近年来,随着儿童支气管镜检查技术的发展,支气管镜下微创治疗技术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中也迅速开展起来,为儿童CAS的治疗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关键词:
  • 高剂量咖啡因应用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永芳

    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有近40年的历史,是目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常用的药物之一.常规治疗剂量的咖啡因不仅可显著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还具有肺保护作用和改善神经发育的作用可以降低多种疾病的发病率,被誉为新生儿界的“银子弹”[1].咖啡因的剂量-效应关系尚未明确,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剂量:首剂予以负荷量咖啡因10 mg/kg,24h后继以2.5 mg/(kg·d)维持.较高剂量的咖啡因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但其安全性及咖啡因的佳治疗剂量仍具有争议.本研究就高剂量咖啡因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 儿童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作者:梁敏

    晕厥(syncope)是指一过性全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常伴有肌张力不能维持而跌倒,特点是发生迅速、一过性、自限性并能够很快完全恢复正常[1].晕厥占儿科急诊的1% ~2%,20%~ 25%男孩和40% ~50%女孩至少经历过1次晕厥[2].儿童晕厥病因复杂,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asovagalsyncope,VVS)是常见的病因之一[3].大多数VVS预后良好,但发作频繁者,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有些患儿甚至不能上学,不能参加社交活动.VVS患儿较正常患儿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增加[4],可造成严重意外伤害,少数严重心脏抑制型或恶性VVS患儿具有高度的猝死危险性.本研究就VVS发病机制及治疗综述如下.

    关键词:
  • 甲钴胺注射液的临床使用和管理

    作者:曹原;司继刚

    甲钴胺注射液对光敏感,其说明书中给药途径为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在医院临床使用时该药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给药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在配置过程中的避光问题常被医务人员所忽视,在临床上的管理和使用不规范.本研究以药品说明书和文献资料为依据,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规范和促进甲钴胺注射液临床合理使用的建议.

    关键词:
  • 鲜鱼腥草挥发油对哮喘豚鼠肺组织干细胞因子和KL-6的影响

    作者:吴慧芬

    目的:探讨鲜鱼腥草挥发油对哮喘豚鼠肺组织干细胞因子(SCF)和KL-6表达的影响,分析鲜鱼腥草挥发油在减轻气道炎症可能的靶点及作用机制,为鲜鱼腥草挥发油制剂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照组豚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将哮喘模型豚鼠分为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四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另外三组给予不同剂量鲜鱼腥草挥发油灌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鲜鱼腥草挥发油对致敏攻击豚鼠肺组织中SCF、KL-6含量的影响.结果:哮喘模型组肺组织SCF含量升高(P<0.05),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模型组豚鼠肺组织KL-6含量增加(P<0.05),经鲜鱼腥草挥发油干预以后,高剂量组肺组织中KL-6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豚鼠肺组织内SCF和KL-6表达增加,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鲜鱼腥草挥发油能作用于哮喘豚鼠肺组织,能够降低哮喘豚鼠肺组织SCF和KL-6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减轻哮喘气道炎性反应的作用.

  • 化学发光法检测重庆地区6个月至2岁健康儿童甲胎蛋白含量及参考值范围的确定

    作者:刘杉;雷培芸;熊丰

    目的:探究重庆地区6个月~2岁儿童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及性别差异,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418例健康儿童并采集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血清中的AFP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8例儿童按年龄分4组,各组间AFP测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5 ~2岁组与成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性别进行比较,各年龄组男女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庆地区6个月~2岁儿童血清AFP参考值范围为6~9个月组<42.04ng/mL,>9 ~ 12个月组<15.13 ng/mL,>1 ~1.5岁组<9.50 ng/mL,>1.5 ~2岁组<7.25 ng/mL.结论:健康儿童血清AFP水平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1岁6个月后接近成人水平,男女之间无性别差异;不同实验室宜根据环境及自身条件制定不同年龄段的AFP参考值范围,诊断相关疾病时宜参考本地区儿童AFP正常参考值.

  • 用加权法点评医嘱参与医院绩效考核

    作者:韩宗红;时艳平;刘欣宁;郭劲松;郭石;任贵香;张伟

    目的:配合医院的绩效考核管理,定量评价每份医嘱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把常见的22条不合理用药项目,按照不合理权重的大小设定权重值,依照医嘱点评项目逐份点评病历,按照绩效考核评分标准,计算出各病区绩效考核分数,上报该考核分数并计入该病区的绩效考核总分中,报财务部按考核总分分配当月奖励工资.结果:2014年全年平均权重值为0.34,2015年全年平均权重值为0.21,明显低于2014年,两年用药基本合理.经过两年的用药点评与考核,医嘱用药合格率逐月提高,平均权重值逐月下降,全院医嘱用药的综合指标趋于合理.结论:用加权法点评用药合理性并配合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可行,我院该工作模式已进入良性状态.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川芎配方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

    作者:李新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川芎配方颗粒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Agilent H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溶液(30∶7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1 nm,柱温25℃,进样量10 μL.结果:阿魏酸在2.712~29.83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1.02% (n=6),川芎配方颗粒中阿魏酸含量为1.45 mg/g.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医院川芎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儿科药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