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眼科杂志

临床眼科

临床眼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림상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8422
  • 国内刊号: 34-114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陈逖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视疲劳的屈光状态分析

    作者:高健铭;韩芷敏;薛雪

    目的探讨视疲劳患者的屈光状态及特点.方法运用检影结合插片法测得314例视疲劳患者屈光状态并加以统计.结果本组病例中远视占44.4%,近视11.0%,正视6.1%,散光38.5%,远视中以低度占绝大部分,散光眼中以逆规性为主.结论视疲劳与屈光状态有关,远视及散光是引起视疲劳的主要原因.

  • 血栓通联合氩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作者:陈姚若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用氩激光对病变区的视网膜进行光凝治疗,包括全视网膜光凝、局部光凝和黄斑区光凝,同时使用中药制剂血栓通进行全身治疗,分为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二个阶段,观察病人共136例272眼.结果272眼中有效为254眼占93.38%;无效为18眼占6.62%;追踪观察二年后视力保持稳定者115例占84.56%;需再次光凝治疗者16例占11.76%;病变进一步发展视力下降者5例占3.68%.结论氩激光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欧穗珍

    目的评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3例526眼Ⅱ型糖尿病患者行检眼镜与FFA检查,分析两种检查在DR诊断及分期中的差异.结果检眼镜下正常眼底的203眼中,FFA发现DR59眼(29.06%);检眼镜下所见的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272眼中,96眼(35.29%)经FFA证实检眼镜对其病变程度估计不足.结论FFA是早期诊断DR的较好方法,能提高对DR诊断的准确度.

  • 针刺晴明穴治疗青少年近视的调查分析

    作者:夏毅

    目的探讨针刺晴明穴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1998年9月~2000年7月间,对本市10所学校小学一年级~初三年级的在校生进行了视力整体调查,共调查学生9982名.发现视力下降人数1601名,共3157只眼,且对其中1369名共2693只眼进行了针刺睛明穴治疗.结果治疗后痊愈912只眼(33.87%),显效1317只眼(48.90%),好转268只眼(9.95%),无效196只眼(7.28%).结论通过针刺睛明穴治疗,能调节眼部经气,加速眼部血液循环,且取穴少,见效快,安全,无痛苦,易操作,无副作用.不但能提高视力,使屈光度减少,而且能预防近视的发生,杜绝假性近视向真性近视发展.

  •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MRI诊断及意义

    作者:吴晓鸣;曾飞雁

    目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对8例9眼患视网膜母细胞瘤采用MRI常规扫描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扫描,其中4例行增强扫描.结果7眼有典型的短T1、短T2异常信号肿块.2个未见明显肿块,玻璃体呈长T1、T2信号,8眼眼球增大,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和增强扫描的T1加权像能较好地显示较小肿瘤.结论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

  • 儿童眼前节外伤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作者:陈莺;邵淑珍;陈大本

    目的研究儿童眼前节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前节重建,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107例(110只眼)儿童一期角膜伤口修补.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有球内异物者同时行球内异物取出术),及二期白内障或膜性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并对并发症进行处理.结果110只眼术中前房出血5眼(均为二期术眼)、迁延性葡萄膜炎6眼、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43眼、后发性白内障29眼、继发性青光眼3眼,经及时正确的处理得到控制与治愈.结论儿童眼前节外伤伴外伤性白内障一期、二期手术,并发症发生多且严重,对并发症分别及时正确的处理,才能使儿童眼前节外伤获得较好的疗效.

  • 视盘血管炎的临床探讨

    作者:袁铸;王坤元

    目的探讨视盘血管炎患者经激素治疗后不同的转归.方法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来判断缺血或非缺血性改变.缺血性者应及时作氩激光光凝.结果22眼中20眼为非缺血性改变,疗效满意,而其中2眼发病时均为非缺血性改变,数月后,渐转变为缺血性改变.1例由于延误治疗,而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较差.另1例由于及时作氩激光光凝缺血区,疗效较满意.结论视盘血管炎虽属一良性眼底疾患,但要警惕少数缺血性改变的患者,一旦发生,应不失时机地行氩激光光凝治疗.

  • 现代常规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氪激光的应用

    作者:徐建国;方春庭;方克娅;俞振飞

    目的探讨将现代常规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电凝或冷凝封闭裂孔,改为手术后应用氪激光封闭裂孔,达到治愈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规律.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0年7月,施行常规视网膜脱离手术56例,术中一致不用电凝或冷凝封孔,手术方法根据裂孔形态、大小、视网膜脱离范围、玻璃体变化情况及PVR分级,施行硅胶加压、环扎、环扎加压或巩膜缩短,待裂孔周围液体吸收后,行激光封闭裂孔.结果56例经氪激光治疗,48例一次光凝后裂孔愈合,成功率达94.6%,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将常规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冷凝或电凝封闭裂孔改为手术后激光封孔,对眼球损伤轻,封孔准确可靠,裂孔愈合快,减少视网膜损伤面积,简化了术中操作,减轻术后玻璃体混浊、浓缩、玻璃体视网膜出血、PVR形成等并发症,有利于提高视网膜复位手术成功率,有利于视功能的保留和早日恢复.

  • 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起;关征实;刁奇

    目的比较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了解电脑验光能否取代检影验光.方法随机选择门诊睫状肌麻痹下的屈光不正患者301例602眼(1例除外),全部进行远近视力、外眼和眼底检查,均无眼前节炎症、白内障、眼底病和其他眼疾.使用日本生产的7100型自动验光仪先作电脑验光,再作检影验光.然后选其中双眼均为复性近视散光和复性远视散光者进行对比.结果两种验光测得的散光轴轴向相同或极相近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复性近视散光组,散光轴轴向的屈光度,电脑验光比检影验光平均每眼高-1.00D,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复性远视散光组,散光轴轴向的屈光度,电脑验光比检影验光平均每眼低+1.00D,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电脑验光检测复性近视散光和复性远视散光患者的散光轴轴向,接近于检影验光的结果,但其所测得的屈光度误差的精确度却超过了0.12~0.25D.故电脑验光还不能取代检影验光,因电脑验光简便、快速,可为检影验光提供参考,并可用于屈光不正的群体普查工作.

  • 140例老年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作者:罗毅;李敏;彭巧

    目的探讨老年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0例(144眼)50岁以上老年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结果发病年龄以50~65岁居多,PVR C级和D级发病率较高,临床脱离时间较长.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发病率高(14.0%),与高度近视(42.0%)、无晶状体眼(26.31%)关系密切.明确外伤史者少见(8.57%),无一例锯齿缘断离.视网膜裂孔形态以马蹄孔居多.结论PVR较严重,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发病率高,马蹄形裂孔居多是老年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

  • 内斜视患者的双眼图形视诱发电位的初步研究

    作者:田农;王理理;曹春林

    目的了解内斜视患者双眼图形视诱发电位的特点及其与视觉抑制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28例,年龄组8~35岁,平均年龄21.47±9.7.共同性内斜视20例,双眼视力均在0.8以下,年龄组8~35岁,平均年龄19.61±7.38.斜视度检查采用角膜映光法,斜视度数在10~35度之间,图形刺激采用棋盘格翻转形式,频率2Hz,方格大小0.77(视角48.125'),在不同的对比度下(50%与70%)记录右、左及双眼的图形视诱发电位的振幅峰时及B/M,BL/Lmin比值.结果斜视组中85%红绿抑制试验阳性,正常对照组与内斜视组在50%与70%对比度下的P100单眼振幅、双眼振幅及其B/M比值均存在显著差异.在50%的BL/Lmin比值下,两组亦存在高度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由于斜视组P100单眼小峰时与双眼峰时明显不同所致.结论内斜视患者在双眼振幅与峰时上明显不同于正常对照组,这种异常与内斜视的存在视觉抑制有关.

  • 玻璃体手术治疗Terson综合征

    作者:沈丽君;徐明;王勤美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治疗Terson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例(4眼)Terson综合征行平部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术,术中采用玻切头负压吸引及剥膜等方法造成玻璃体完全后脱离并彻底切除,用剥膜钩和剥膜镊剥除后极部视网膜前的圆顶状玻璃纸样前膜.结果随访6~12月,患眼视力均在0.5以上,视网膜平伏.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Terson综合征效果满意.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晶状体异物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珍;马汀;杜玉敏;李冬梅;镡鲁滨;曹立群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晶状体异物的疗效.方法对11例11眼晶状体异物采取早期手术治疗.7例晶状体伤口关闭、混浊局限、视力好者采用单纯异物取出术.4例晶状体囊破裂,皮质外溢、混浊者采用异物联合晶状体摘除,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7例单纯异物取出术者,4例晶状体混浊减轻或稳定;3例发展为白内障,行Ⅱ期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1例患者术后均获良好视力.结论对晶状体金属异物应尽早手术摘出.对异物位于晶状体囊膜,伤口关闭,混浊局限者可采取单纯异物取出术.对异物位置深、损伤皮质和核者宜早期采用异物联合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Stargardt病的FFA和ICGA同步造影释义

    作者:俞素勤;张剑虹;张皙

    目的了解Stargardt病在同步进行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荧光表现.方法使用海德堡共焦激光眼底扫描系统(Heidelberg Retina Angiography,HRA),对7例14眼典型的Stargardt病患者进行FFA和ICGA同步造影检查,对所摄取的同步图像进行同期对比分析.结果14只眼的FFA检查均表现出明显的脉络膜湮没征(choroidal silence signor dark choroid),ICGA则能显现脉络膜血管,但有10只眼的脉络膜血管影像比正常的暗.黄斑部病变在FFA检查中,14只眼均表现为典型的横椭圆形强烈的透见荧光,而在ICGA检查中,早期14只眼均表现出比周围更强的脉络膜血管荧光,晚期(>20分钟)有8只眼发现围绕黄斑病灶有一环形的弱荧光晕.8只眼除黄斑病灶外还伴有黄色斑点,在FFA检查中,黄色斑点大部分表现为高荧光斑,而在ICGA检查中则大部分表现为低荧光斑,偶而有散在的高荧光点.结论FFA和ICGA同步造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同一病变部位,在同一时刻,不同造影的不同荧光表现,其联合应用可以加深对Stargardt病病理的认识和理解.

  • 表面麻醉在短眼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作者:宁文捷;王文清;贾丽丽

    目的探讨麻醉方法对短眼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眼轴长在20.01~22.10mm共80例106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对短眼轴白内障患者,术中组织损伤、后囊破裂、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表面麻醉比球周麻醉低.结论表面麻醉比球周麻醉更适合于短眼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 因式分解和坐标在镜片联合运算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朱强;陈逖

    目的在屈光不正的镜片联合运算中应用及推广因式分解法.方法分别应用因式分解和坐标的方法为100例混合散光的患者进行检影配镜.结果通过准确的检影及必要的运算,然后复戴配镜,100例混合散光的患者中后矫正远视力:12%≤0.1;24%,0.1~0.3;39%,0.3~0.8;25%≥0.8,其中93%通过配镜视力达到佳矫正,7%患者由于视力矫正不理想或者主觉难以接受而放弃配镜途径.结论在混合散光的镜片联合运算中应用因式分解法快速、简便、准确,逻辑思维性强,具有发散性,结合坐标更能运用自如,应用于镜片联合运算中确为一种实践好方法.

  • 环扎加压术后黄斑表面膜形成和B超图像分析

    作者:邹海东;张皙;吴乃川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环扎加压手术后继发性黄斑表面膜(secondary premacular membrane,SPMM)的发生机理.方法34例34眼SPMM,分析其形成与手术前后超声图像.结果B超下,SPMM表现为黄斑区无异常、粗糙感或带状回声,和临床检查并不一一对应.B超下不少后极部玻璃体后脱离眼临床检查可见黄斑区有玻璃体样物残留,而玻璃体在后极部有部分粘连和分离眼可形成从黄斑区旁发生的SPMM.结论局部残留的玻璃体或黄斑区附近特殊的解剖结构可能为SPMM发生的重要条件.

  • 外伤性白内障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诲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方法1997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对69例70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实行白内障摘出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本组病例中,视力恢复到0.3以上的占全部病例的87.24%(61/70),0.5以上的占73.34%(52/70).术后并发症主要以人工晶状体前、后渗出膜、色素膜反应、角膜水肿、一过性高眼压为多见.其发生率分别为28.57%、24.28%、21.42%和14.2%.结论本组病例14岁以下儿童占38眼(52.28%).在其主要并发症人工晶状体前后膜的病例中,14岁以下儿童的发生率为该年龄组36.84%(14/38),占此并发症病例的75%.其原因除有成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产生人工晶状体前、后渗出膜同样的原因外,还可能有:(1)眼外伤本身所致的炎性反应;(2)儿童具有对损伤反应性高、增生性强的特点,使前葡萄膜炎症反应长期存在,特别是慢性增殖性病所致机化膜的形成,是产生多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 895例老年人晶状体形态观察

    作者:朱文顺;杨树和

    目的了解老年人晶状体形态特征.方法对895名55岁以上煤矿工人进行晶状体裂隙灯检查,按55~59、60~69及70岁以上三个年龄组进行比较.结果晶状体混浊的总检出率为59.55%,其中以皮质性及核性白内障为多,且各年龄组间呈递增的趋势.结论老年人晶状体混浊的检出率及混浊程度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核的硬度也逐渐增大.

    关键词: 老年人 晶状体 形态
  •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研究

    作者:黄伟奇;林满华;徐军发

    目的检测开角型青光眼(AOG)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探讨一氧化氮在开角型青光眼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化学比色素法测定AOG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并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AOG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AOG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降低,且可能是眼压升高和视功能损害的一种重要因素.

  • 泪道阻塞再通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秀梅;李援东;王法周;王水

    目的观察泪道阻塞再通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2例81眼慢性泪囊炎进行泪道阻塞再通管逆行植入术.结果随访3月~15月,69例78眼治愈占96.3%,3例3眼好转占3.7%.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无创伤,治愈率高,无明显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手术治疗

    作者:盛敏杰;林安娟;陈婴;屈晨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2例12眼晶状体不全脱位作晶状体摘除,其中超声乳化吸除6眼;囊外摘除2眼;囊内摘除2眼;针吸2眼.植入人工晶状体12眼.结果术后视力提高11眼,1眼视力不能提高的原因为视网膜脱离.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治疗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选择,治疗目的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视力.

  • 巩角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作者:姚淑玲

    目的探讨巩角膜隧道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硬性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在上方角膜缘后界做3.5mm隧道切口,对68例(72眼)老年性、并发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并植入硬性PMMA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1天、1周、1个月和3个月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84.4%、88.8%、91.7%和93.1%.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25±0.25D).比术前增加0.10D(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平均散光分别为(0.90±0.25D)和(0.75±0.50D),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巩膜隧道切口散光比较结果基本相同.结论经巩角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硬性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操作便捷,手术疗效好,视力及屈光状态稳定.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数目、形态与年龄的关系

    作者:刘瑶;倪焰

    目的探讨国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其视网膜裂孔数目、形态与年龄的关系.方法收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共64例64眼,以40岁为界划分为两组,就两组患者其视网膜裂孔数目,形态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两组患者裂孔均数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两组患者裂孔(圆孔比率)的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结论低年龄组患者裂孔均数明显高于高年龄组患者,高年龄组患者圆形裂孔发生的比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患者.年轻视网膜脱离患者更存在多发裂孔的可能性.

  •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2年眼压临床分析

    作者:张月梅;李丽;戴淑芳

    目的探讨PRK术后2年的眼压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非接触式眼压计(NCT)对接受PRK手术的121只术眼进行了2年的跟踪观察.术眼按术前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6.00D以下;Ⅱ组:-6.25D~-9.00D;Ⅲ组:-9.25D以上.并对术眼不同阶段NCT测量值进行多元分析.结果各组PRK术后NCT眼压测量值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切削厚度与眼压差存在显著相关性;术后眼压发生有规律性变化与术后常规应用激素类药物有关.结论PRK后NCT眼压测量值低于术前并发生有规律性变化,术后眼压与角膜厚度、角膜切削厚度、角膜前表面曲率改变及拂炎眼液的用药时间、次数有关,并且测量值受NCT工作原理的影响.

  • 角膜塑形术矫治青少年近视310例疗效观察

    作者:朱晋;万天元;任建生;秦容;陈林;文红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效果.方法选用美国PARAGON HDSTM角膜塑形镜(OK contact lens)对屈光度为-1.25~-8.00D的310例(615只眼)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治疗,定期复查,随访6个月.结果戴镜后6个月,近视屈光度仍≥1.00D的由治疗前的100%下降至32.91%;裸眼远视力>0.6者为81.50%.结论角膜塑形术治疗近视具有起效快,疗效肯定及塑形可逆的优点,是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 老年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氩激光治疗

    作者:曾键;古洵清;胡建荣

    目的探讨老年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氩激光光凝的临床特点、时效性和疗效.方法老年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组32只眼,非黄斑水肿27只眼.行氩离子兰绿激光光凝.结果治疗59只眼(44例),随访29.98±11.75个月.激光光凝有效54只眼(91%),视力进步7只眼,视力不变42只眼.0.2以上视力42只眼(71%).随访期间5只眼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均恢复有用视力,眼底无黄斑水肿.结论老年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血糖控制不良及全身性疾病等,发生黄斑水肿比例较高,应及时施行激光光凝治疗.同时,因对侧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其它眼底病致低视力时,适当放宽激光光凝标准,对保护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视力有益.

  • 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作者:刘庆淮;彭立权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共74例(87只眼).结果所有术眼均在表面麻醉下顺利完成.其中仅5只眼由于误触虹膜或睫状体,有一过性疼痛感.术后一周视力>0.5者占78.5%,视力>1.0者占46.3%.结论表面麻醉下施行超声乳化术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

  • 白内障手术致急性左心衰1例

    作者:王琰玲

    患者男,78岁.主诉左眼视物不清2年,于2000年9月10日以"老年性白内障"收入院.查体:血压130/85mmHg,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左眼视力手动/眼前,睑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晶状体呈乳白色浑浊,眼底窥不清,眼压Tn.于2000年9月12日上午在局麻下行左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进行至10分钟时,患者突诉胸闷、憋气,予氧气吸入,症状不能缓解,立即停止手术,患者取座位,查血压180/100mmHg,口唇紫绀,听诊双肺满布干湿罗音,心率110次/分,律齐.诊断:急性左心衰,立即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速尿40mg缓慢静滴.生理盐水250ml、压宁定25mg缓慢静滴,半小时后病情缓解.

  • 肺癌脑及脉络膜转移1例

    作者:秦娟娟

    患者女,43岁.于1999年8月20日住院,1999年8月24日转入胸外科,入院前无特殊诱因左眼视力骤退5天来院就诊,门诊拟脉络膜肿瘤继发性网脱而急诊入院.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8,眼压13mmHg,角膜透明,前房清,晶状体透明,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视盘、视网膜、血管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视力眼前手动,眼压9mmHg,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前房(+),虹膜纹理清晰,晶状体透明,玻璃体轻度浓缩,视网膜颞侧下方紧靠晶状体后囊1/2象限实质性隆起,上方视网膜浅脱离,黄斑部被隆起视网膜遮盖,视网膜下大量铁锈色样渗出改变.

  • 三苯混合气致化学性角膜炎1例

    作者:彭亚军;邓德勇

    患者男,29岁,建筑装潢工人.因行油漆工作1天后感头晕不适,双眼疼痛,经过休息后,头晕缓解,但双眼疼痛无好转,并出现畏光流泪,视物模糊,闭眼时异物感严重,故来就诊.查体: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好,心肺腹部未见特殊,眼科情况:视力:双眼均为0.2,双眼部皮肤无浮肿及水泡,双眼结膜充血较明显,略有水肿,以睑裂暴露区结膜尤甚,睑裂暴露区角膜混浊水肿显著,上皮粗糙,荧光素染色见睑裂暴露区角膜弥漫性点状着色,房水清,Tyn(-),瞳孔对光反应灵敏,眼底检查较朦胧,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双眼化学性角膜炎",给予素高捷疗眼膏、贝复舒及信利妥眼液频繁点眼,并嘱其远离三苯化学源,经治疗后患者视力明显提高,3天后复诊,双眼视力均为1.5,未见有后遗症.

  • 巩膜外伤自溶1例

    作者:任大元;于俊丽;张天杰;房强

    患者男,45岁.系带锯加工时木块飞起击伤右眼,当即出血、视物模糊,半小时后就诊.查:右眼视力无光感,睑肿胀,皮肤擦伤,瘀血,眼球塌陷,3:00处巩膜全层裂伤,术中见此裂伤经内直肌中央延至视神经处,破碎葡萄膜及视网膜脱于球外,CT提示:右眼球破裂,晶状体及眼内容物脱失.急行眼内容物剜除+眼座植入术.术中完全剪除角膜组织,刮除球内容物尤以附壁色素组织,并在内侧巩膜裂伤缝合后碘酊烧灼巩膜内壁,结膜筋膜分离至上下穹窿部,以四直肌为中心,放射状剪开前部巩膜至穹窿部,再以视神经为中心,5mm为直径环形剪开球后巩膜,植入成都市新津德仁生物材料研究所生产的德仁牌羟基磷灰石(HA)眼座,直径22mm,对应缝合四条巩膜瓣,连续缝合结膜筋膜.

  • 金霉素眼膏涂眼致药物毒性角膜上皮炎2例

    作者:余小妹

    例1,女,56岁.于2000年5月6日,因右眼发痒,遂到附近医院眼科求诊,诊断为右眼沙眼.

  • 马蹄弹伤致眼球破裂1例

    作者:李明;李金田;赵光明

    患者男,20岁,战士.1998年9月2日左眼被马蹄弹伤11小时.检查:神志清,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见特殊,脊柱四肢无功能障碍,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鼻骨中段塌陷,左眼视力无光感,眼睑皮肤部分挫裂、瘀血、肿胀,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12点-6点半不规则角膜裂伤,部分虹膜、玻璃体、视网膜脱出嵌顿,前房消失.X线检查:鼻骨粉碎性骨折,左眼眶外上1/3处骨折(对位、对线良好).

  •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1例

    作者:张小平;杨国华;高付琳;郭继华

    患者男,18岁,战士.检查:一般状况良好,心肺腹(-).眼科检查:视力:右1.2,左1.0,双眼睑位置正常,球结膜无充血,角膜表面光滑,浅基质层有分散的、大小不等的局灶性白色颗粒状沉集物,界限清楚,边缘不规则,其间角膜组织透明,分布于角膜中央3/5角膜面积,内眼末见异常.

  • 小梁切除术后脉络膜脱离三次放液1例

    作者:李国蓉;周绍荣

    患者男,76岁.于2000年3月22日以"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入院,右眼视力光感,左眼0.1,前房浅约1/3CT,房角均为窄角N3-4,视野约为30°内向心性缩小,入院前眼压为右眼26mmHg,左眼50mmHg,给以20%甘露醇静脉点滴,口服Diamox0.25,双眼滴0.5%Timolol以及1%Pilocarpine后,眼压为右眼11mmHg,左眼10.3mmHg,于入院后的第6天局麻下行左眼小梁切除术,术毕给以阿托品0.2mg、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3mg球结膜下注射,术眼加压包扎.

  • 高度近视自发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1例

    作者:骆蓉;李耀峰

    患者男,71岁.20多天前情绪激动,用力闭眼后,左眼突然视物不清,轻度胀痛,当时无头痛、恶心、呕吐,经休息后左眼胀痛缓解.10天前,左眼无诱因又出现胀痛,视物不清加重,伴同侧头痛,恶心、呕吐2次,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右眼青光眼",给予乙酰唑胺250mg,每日3次口服,20%甘露醇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等治疗,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一天前左眼视物不见,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幼双眼高度近视.查体:体温36.5°,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90mmHg(1mmHg=0.133kPa).一般情况可,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情况:视力:右眼光感;左眼光感.左眼混合充血,角膜雾状混浊,前房较深,虹膜震颤,瞳孔小,对光反应迟钝,瞳孔区未查见晶状体,自9点至2点处有部分玻璃体脱入前房.右眼无充血,角膜清,前房深,虹膜震颤,瞳孔小,对光反应迟钝,瞳孔区未查见晶状体,自10点至1点处有少许玻璃体脱入前房.

  • 羊包虫囊液致过敏性角膜炎1例

    作者:帕丽旦;钱建荣;张蓟

    患者男,29岁,农牧局检测员.在检测羊肝包虫病时,不慎包虫囊体破裂,其囊液溅入双眼内,当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仍感双眼疼痛、发红、异物感强、怕光流泪.曾在当地医院予以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点眼,疗效欠佳,上述症状加重.于发病1月后转来我院就诊,查体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0.3.双眼睑红肿,结膜囊内少量白色膜状分泌物,球结膜混合充血(+++),结膜下片状、点状出血(++),角膜雾状混浊水肿,无上皮脱落.前房清亮,房闪(+),瞳孔对光反应灵敏.双眼底检查无异常,指测眼压Tn.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嗜酸细胞计数0.28×109/L,双眼结膜囊分泌物检查阴性,双眼结膜刮片培养阴性,包虫补体结合试验(-).经用0.5%醋酸可的松滴眼液、色甘酸钠滴眼液交替点眼,每日6次.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点眼,每晚1次,口服地塞米松片、灭滴灵及消炎痛.两周后双眼睑皮肤红肿消退,结膜充血减轻,结膜下出血基本吸收,角膜水肿消失,房闪(-),复查视力双眼1.2,随访6个月双眼正常.

  • "天乃水"致双眼急性视神经炎1例

    作者:漆晨

    苯中毒造成的多脏器损害在急性中毒事件中并不少见,但苯中毒造成视神经损害报导不多见,近来,我院收治一例急性视神经炎,报告如下.

  • 枕叶皮质梗塞致皮质盲误诊临床分析

    作者:曹淑英

    脑梗塞在神经内科是老年人常见病,皮质盲也占有一定比例.自1990~1999年我们曾误诊11例枕叶皮质梗塞致双眼皮质盲为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的病人,今对其误诊原因进行探讨.

  • 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并发症分析

    作者:沈平宇;张皙;李佩娟

    激光光凝始于Meyer Schwickerath和Zeiss光学公司研制的氙弧光凝机,50年代已应用于视网膜裂孔的治疗,使广大患者避免了手术的痛苦,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取得了满意的疗效;60年代氩激光机的发明使激光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光波的改进,机器体积的变小,使用方便,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光凝并发症的存在.现将本院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并发症12例报告如下.

  • 硅胶管支架治疗泪小管断裂32例

    作者:卫晓云;郑清先;张梅;来珺燕

    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附属器外伤性疾病.我院自1993年3月至1999年10月对32例(32只眼)新鲜泪小管断裂的患者,行硅胶管支架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睑板松毛虫蜕毛伤32例报告

    作者:徐昕;曹晟玮;金玲文;张志芬;周振庭;周伟

    松毛虫虫毛对人眼部的损伤,文献陆续有报道[1~3].我院1996年8月至2000年10月,门、急诊共诊治睑板松毛虫蜕毛伤32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 应用无环鸟苷和素高捷疗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作者:夏宏涛

    由于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细菌性角膜炎的控制已得到改善.目前眼科常见的角膜炎多是病毒性,特别是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发病率已居角膜炎的前列,其病情顽固,易于复发,对视力损害甚大.两年来,我们采用无环鸟苷联合素高捷疗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 凝血酶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叶玉兴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目前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治疗法.泪囊鼻腔吻合术以往常用凡士林纱条等充填吻合通道,防止出血,但抽取纱条时常有出血和疼痛等不适.自1996年以来,我们试用凝血酶洒在吻合通道上,不用纱条充填能减少渗出血,效果显著,现将31例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三联手术的治疗

    作者:张金华;冯金玲

    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中老年常见的眼病,在使用药物控制眼压失败时,需手术治疗.中老年患者同时又伴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本文对需手术治疗的64例(64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有较重白内障的患者一次行小梁切除术及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三联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撕囊针劈核法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作者:孙兰萍;赵素强;张东旭;李景珂;任延君

    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各种手术技巧的完善及材料的改进,使手术日趋完美,各种劈核技术的应用使手术快捷简便[1],在熟练掌握超声乳化术的各种技术后,为使手术更加方便、快捷,减少手术器械,降低成本,我们采用撕囊针劈核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我院自1999年10月~12月期间用此方法手术的患者共117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和方法报告如下.

  • 国产半导体激光对兔睫状体的病理影响

    作者:丁慰祖;宋雪玲;戴友林;方健;杨冠

    目的探讨国产半导体激光对兔睫状体的病理学改变.方法用国产半导体激光对正常兔眼作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后,在光镜、电镜下观察其组织反应.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光凝处睫状体上皮及间质均出现凝固性坏死,程度与激光击射能量有关.击射区外未发现相似变化.结论形态学结果提示国产半导体激光对击射区睫状体有破坏作用,对周围组织无影响.

  •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

    作者:周莉红;庞雅菊

    原发性进行性虹膜萎缩、Chandler综合征、虹膜色素痣综合征(Cogen-Reese综合征)以往分别作为独立临床现象来考虑其所发生的虹膜萎缩,1979年Yanoff将此三种疾患统称为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ridocrneal endothelial syndrome,简称ICE综合征)[1,2].ICE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多见,但由于它们特征性的眼部表现并经常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而受到重视.现就ICE综合征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发病机理、鉴别诊断、治疗综述如下.

  • 视网膜光损伤研究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作者:柯碧莲;张皙

    光诱导视网膜损伤的概念早在柏拉图时代就已被提出.此后,有作者描述了太阳光照后眼部改变的特点.直到60年代中期,Noell等才开始实验室研究.近30年,视网膜光损伤的临床和科研研究日益成为眼科医师关注的热点.其意义主要在于:第一,随着眼科光学诊疗器械的日益增多[1],过强的光源导致的视网膜损伤不断见诸报道.认识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对于减少医源性光损伤是大有好处的.第二,视网膜光损伤是研究视网膜变性类疾病的良好动物模型[2].众所周知,老年性黄斑变性(ARMD)是西方社会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眼疾,而视网膜光损伤的病理过程与ARMD及视网膜色素变性(RP)有许多相似之处,对其深入的研究可以为这些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对视网膜光损伤有了更丰富的认识,研究手段也日新月异,因此,本文分以下四个部分,并重点介绍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抛弃型角膜接触镜研究进展

    作者:郑荣领;郑一仁

    角膜接触镜(contact lens,CL)材料科学与生产工艺特别是全自动铸模工艺的发展使抛弃型CL(disposable CL,DCL)得到迅速发[1~3].目前的DCL均属于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oly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HEMA)等亲水性材料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软性CL(SCL),因此亦称抛弃型SCL(disposable SCL,DSCL).近年的临床实践表明,DCL虽然方便了护理,使一些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4~13],然而,包括日抛镜片(Daily DCL,DDCL)在内均未能完全杜绝CL并发症的发生,一些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有所增加[14~20].已有DDCL配戴者发生包括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在内的CL相关性微生物感染性角膜炎(CL associated microbial keratitis,CLAMK)的报道[21,22].与更换周期在一年以上的常规更换型CL(conventional replacement CL,CRCL)相比,DCL并发症有其特殊性[4.5.13.20].本文根据近年有关文献,就DCL的发展,重点就其并发症的特点与防治进行了综述.

  • 山东省盲校盲童致盲原因调查

    作者:肖云皋;李蕴秀;江春光;Stella Horuby;Clare Gilbert

    目的确定山东省盲校16岁以下盲生致盲的解剖及发病原因,为防治儿童盲提供依据.方法用WHO儿童视力障碍检查法对山东省11所盲校盲生进行检查、诊断.结果275名16岁以下盲生中,258人为严重视障或盲,占93.8%;主要病变部位为全眼球、视网膜、晶状体、视神经;主要致盲原因为先天异常及遗传性眼病;26.8%为潜在性可防治盲,以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为主.结论本调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山东省儿童盲的现状,营养性及感染性盲病少见,先天异常及遗传性眼病是主要原因.

    关键词: 儿童盲 盲校 病因
临床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