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眼科杂志

临床眼科

临床眼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림상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8422
  • 国内刊号: 34-114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陈逖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原发性青光眼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及房水中MMP-2及TIMP-2的表达研究

    作者:方敏;胡慧玲;王梅

    目的 观察和分析原发性青光眼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及房水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MP-2)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取6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根据将合并T2DM情况将其分为A组(单纯POAG病例,15例23只眼)、B组(单纯PACG病例,15例26只眼)、C组(POAG合并T2DM病例,15例25只眼)、D组(PACG合并T2DM病例,15例23只眼),选取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例(20例33只眼)作为E组,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例(20例32只眼)作为F组.对6组患者房水及血清MMP-2、TIMP-2水平及比值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B组和D组患者的房水MMP-2、TIMP-2水平均高于其它各组,A组和C组患者的房水TIMP-2水平高于E组或F组,A组、B组、C组、D组患者的房水TIMP-2/MMP-2比值均显著高于E组或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血清MMP-2、TIMP-2水平均高于其它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组患者血清TIMP-2/MMP-2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4,P>0.05).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液和房水中存在着显著的MMP-2/TIMP-2系统失衡,但合并T2DM并不能加剧这一失衡状态,不具有促进青光眼进展的作用.

  • 100例3月龄婴儿屈光状态分析

    作者:胡恩海;徐峻

    目的 使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出生3个月的婴儿进行屈光检查,分析其屈光状态及其分布状态,初步得出参考范围.方法 采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100例3月龄的婴幼儿(男、女各50例),做屈光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按左右眼别分析屈光状态的分布情况,初步提出该年龄段屈光数值参考范围.结果 球镜(DS)值为2.25±1.19;柱镜(DC)值:1.45±1.38,其中散光185只眼,顺规散光171只眼,占85.5%,逆规散光3只眼,占1.5%,斜轴散光11只眼,占5.5%,无散光15只眼,占7.5%;眼轴值为(19.83±0.17)mm;统计分析提示左右眼球镜柱镜及眼轴差值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3月龄婴幼儿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绝大多数为顺规散光,且与性别、左右眼别无关.

    关键词: 婴幼儿 屈光状态
  • 老年人眼眶肿瘤摘除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胡艳

    目的 探讨老年人眼眶肿瘤摘除术后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6年7月124例老年人眼眶肿瘤摘除术患者,对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复发等患者从年龄、性别、术前情况、术中情况等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24例老年眼眶肿瘤摘除术后预后不良有11例,发生率为8.87%.这其中影响因素有肿瘤部位(眶内)、肿瘤性质(恶性)、肿瘤累及范围(深部)、肿瘤边界(不清晰)、开眶方式(改良开眶)、存在合并症、手术时间长(≥3 h)、联合脏器摘除、肿瘤低分化等均有关(P均<0.05);而和性别、年龄、病程、手术入路无关(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部位、肿瘤性质、肿瘤累及范围、肿瘤边界、开眶方式、合并症、手术时间、联合脏器摘除、肿瘤分化是老年眼眶肿瘤摘除术后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老年人眼眶肿瘤摘除术后影响因素较多,和术前合并并发症、开眶方式、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联合脏器切除是主要影响因素.

  •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治疗小儿斜视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肖志刚

    目的 探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治疗小儿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斜视症状治疗的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斜视症状治疗的有效率87.5%(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下斜肌功能治疗的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下斜肌功能治疗的有效率72.5%,(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治疗小儿斜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玻璃体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减压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初步观察

    作者:黄晓菁;谭烨;陆士恒;孙兴怀

    目的 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4例(18只眼)NVG患者先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再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观察术中并发症及术后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情况,眼压变化等.随访6个月.结果 玻璃体内注药后4~7 d,18只眼新生血管均全部消退.治疗前平均眼压(57.21±6.48) mmHg;减压阀植入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15.67±3.79)mmHg,术后3个月为(15.22±3.86)mmHg,术后6个月为(15.78±4.44)mmHg.术后1、3、6个月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可使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虹膜新生血管在1周内迅速消退,为青光眼减压阀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且安全有效.

  • 住院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调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吴文芳;程婷玉;程意农

    目的 调查本院住院糖尿病(DM)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率,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收集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M患者210例,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及眼部检查等,并按照国际新的DR诊断及分期标准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住院DM患者中DR的发生率为36.67%,其中非增生性DR在DM患者中占28.57%,增生性DR者占8.10%.多因素分析显示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患者年龄、DM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lC). 结论 本院住院DM患者中DR的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DR的筛查及血压、血糖的控制,延缓DR的发生及发展.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葡萄膜炎-青光眼-前房积血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世然;王首雁

    目的 通过3例特殊病例分析,达到对临床工作中尤其对年轻队伍的成长和学习起到借鉴和共勉的效果.方法 3例白内障术后诱发UGH综合征的患者就诊于我院,通过文献整理和临床观察,对其进行研究,整理、记录、分析出有价值的结论. 结果 其中2例置换人工晶状体后解除临床症状,随访至今未见复发,达到患者满意效果,另外1例患者视野损伤严重,患者选择保守治疗.我们还发现反向虹膜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另一诱因. 结论 UGH综合征对视神经的损害不可逆,并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压力.白内障术后加强随访,详细检查,如发现即尽早解除病因,能降低此病引起的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减少临床中留下的遗憾.

  • 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进行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齐佳;郭蕊;周云;代琴

    目的 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技术探讨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确诊为增生前期DR并接受激光治疗的患者30例(30只眼),应用多焦电生理检查仪对患者接受激光前,以及激光后2 d、1周、2周、3个月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激光前和激光后各期P1波振幅在环1、环3、环4、环5、象限Ⅰ~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1波振幅在环1、环5、象限Ⅱ、象限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1波潜伏期在环3、环5、象限Ⅰ、象限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1波潜伏期在环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激光治疗本身对视网膜的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病变导致的视网膜抗损伤的能力减弱,所以在激光治疗后短时间内出现视网膜功能显著下降,随后呈现逐渐恢复的趋势;通过视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我们可以了解更多患者视觉功能改变的信息,能够定期对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变化、疾病的诊疗效果进行观察,因此视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柯谛亚视觉电生理检测仪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

    作者:李维娜;陈清;李超;李学喜

    目的 比较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皮质性白内障患者的柯谛亚视觉电生理检测结果,探讨柯谛亚视觉电生理检测仪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6年7月1日至9月1日入住我院眼科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8例(29只眼).收集同时间段入住我院眼科的白内障患者22例(35只眼)作为对照组.入选标准:检测眼的矫正视力≥0.1.青光眼组可合并轻度皮质性白内障,眼底可见且无其他眼病.对照组为皮质性白内障患者,可观察到眼底且无其他眼病.采用柯谛亚视觉电生理检测仪(美国VeriSci公司)的isolated-check模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测,记录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单位Amp/r.当SNR<1时判断为异常;当SNR≥1时判断为正常.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青光眼组和对照组的SNR.结果 在isolated-check模式下,青光眼组SNR<1者24只眼,占本组的82.76%,对照组SNR<1者17只眼,占本组的48.57%,青光眼组SNR检测异常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51,P=0.005).仪器对开角型青光眼检测的灵敏度为82.76%,特异度为51.43%,正确率65.63%.结论 在isolated-check模式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SNR检测异常的比率高于皮质性白内障患者,柯谛亚视觉电生理检测仪为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 11例先天性泪管瘘的临床治疗观察

    作者:高君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先天性泪管瘘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所有先天性泪管瘘的病例至少随访6个月,是由作者自2005年至2015年诊治的,均选自电子病历记录,记录数据包括人口学基本信息、手术记录及治疗方法及其结果.结果 本次入组的病例共计11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5例,平均年龄为5岁,所有患者都表现为眼睛或瘘口流泪,其中3例患者需要瘘管切除联合鼻内的鼻腔泪囊吻合术或者置管治疗,8例患者中7例仅通过瘘管切除术就获得成功,24%的患者合并鼻泪管阻塞,行泪囊按摩后症状自发性消退,其中1例患者探查瘘道自行封闭.瘘口常发现的部位为下眼睑內眦中部,所有患者瘘口和泪囊或泪小管相连.结论 大多数先天性泪管瘘可通过行单纯的瘘管摘除术治愈,确诊伴有泪液引流异常的患者可联合鼻腔泪囊吻合术或置管治疗,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血清脂蛋白与血流参数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梦翔;闫利锋;周瑾;刘雯

    目的 探究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PRP)患者血清脂蛋白(HDL-c、LDL-c、ApoA1及ApoB)与血流参数(PSV、EDV、RI及P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R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患者34例(68只眼),选取28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56只眼).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LDL-c、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ApoA1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SV、EDV、RI、PI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LDL-c及ApoB与PSV、EDV均呈现负相关(P<0.05),与RI、PI呈现正相关(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ApoA1与PSV、EDV均呈现正相关(P<0.05),与RI、PI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 PRP患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脂代谢异常有关,LDL-c、ApoA1及ApoB异常代谢可能会影响PRP患者视网膜中心动脉的血流参数,减少患者视网膜的血供,加重病情发展.

  •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的临床应用观察

    作者:朱玄生;陶黎明;蒋正轩;刘贺婷;张青

    目的 观察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开角型或复杂性青光眼患者26例(30只眼).患者年龄14~56岁,佳矫正视力0.01~0.8,眼压22~56 mmHg.收集术前和术后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数据以及滤过泡瘢痕化等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术前与术后平均视力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平均眼压(27.9±8.86)mmHg,术后3 d、1周、1、3和6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4.2±4.39)mmHg、(14.0±3.65)mmHg、(14.3±3.63)mmHg、(14.5±3.69)mmHg和(14.4±3.68)mmHg,术后各时间点较术前眼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620.2±135.3)个/mm2,术后3个月、6个月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521±164.3)、(2474±224.9)个/mm2,角膜内皮仅有轻微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术区滤过泡情况,40%患者术后滤过泡为Ⅰ型,56.7%患者术后滤过泡为Ⅱ型,3.3%患者滤过泡为Ⅲ-Ⅳ型,术后滤过泡情况满意.有5例患者术后浅前房,4例患者术后出现滤过泡包裹并且其中1例为非功能性滤过泡.结论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对开角型及复杂性青光眼的治疗安全有效,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康柏西普辅助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志勇;姚宜;闵云花;陈志义;刘欣怡;韩丽荣

    目的 观察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在我院接受玻璃体切除术的PDR患者49例(58只眼),根据术前是否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分为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组(以下简称IVC/PPV组)24例(28只眼)及单纯玻璃体切除术组(以下简称PPV组)25例(30只眼),IVC/PPV组于玻璃体切除术前3~7 d进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所有患者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后,进行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评估指标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医源性裂孔发生率、硅油填充比例以及术后佳矫正视力等等.结果 IVC/PPV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PPV组;IVC/PPV组术中出血及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比例明显少于PPV组;两组硅油填充比例、术后佳矫正视力及术后再出血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机会.

  • 不同方位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泪膜变化的影响

    作者:梁先军;何锦贤;林英杰;陈粉娜

    目的 探究不同方位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泪膜变化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在广东省佛山爱尔眼科医院门诊确诊的75例(9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年龄60~80岁)患者,结合散光和角膜曲率的情况,分成A、B、C 3组,A组27只眼,B组31只眼,C组32只眼.其中A组予行透明角膜陡峭轴切口(不包含180°切口和90°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B组予行透明角膜上方切口(切口定位于90°);C组予行透明角膜颞侧切口(切口定位于0°或180°).采用OCULUS 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客观定量检查3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7天、第30天的第1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f)、泪河高度及裸眼视力的改变情况.结果 (1)裸眼视力:术后第1天,3组裸眼视力较术前提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2)NIBUTf:术后第1天,A组和C组NIBUTf较术前并较B组低,而B组较术前并较其它组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7天,3组NIBUTf较术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3)泪河高度:术后第1天,3组泪河高度较术前高,术后第30天,C组泪河高度较术前并且较其它组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方位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对泪膜存在一定的影响,以颞侧透明角膜切口为显著,其影响力为:颞侧透明角膜切口>陡峭轴透明角膜切口>上方透明角膜切口.

  •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近穿孔角膜溃疡继发青光眼的探讨

    作者:李霞;高晓唯;张燕;王瑞夫;黄玲华;王梦斐

    目的 探讨应用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SCP)治疗近穿孔角膜溃疡(1/2CT~2/3CT)继发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近穿孔并继发青光眼的角膜溃疡26例(26只眼),平均眼压36.5±8.7(22 ~65) mmHg,采用culight SLx半导体激光器(波长为810 nm,使用G探头),对A组:治疗组14例(16 只眼)近穿孔并继发青光眼的角膜溃疡患者进行TSCP治疗(有2 只眼接受2 次治疗),并同时刮除溃疡表面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并送检确定病原学诊断,后用4%碘酒烧灼溃疡区.观察患者术后溃疡区深度、直径(眼前节光学相干扫描),患者眼压变化、视力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B组:对照组10例(10只眼),患者不同意接受TSCP治疗,应用降眼压药物降低眼压,余治疗均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16只近穿孔并继发青光眼的角膜溃疡患眼,术后不用降眼压药物,1 周眼压平均为(25.9±11.2)mm Hg,术后1个月眼压平均为(20.5±8.5)mm Hg,术后3 个月眼压平均为(17.6±11.6)mm Hg,有2只眼行2次TSCP治疗,此后眼压平稳,术后12个月眼压平均为(17.8±10.4)mm Hg,术前、术后的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略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结束时角膜溃疡深度平均为(15.5±9.5)μm,较术前(376.4±6.4)μm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次日有前房渗出、前房出血、结膜下出血、结膜充血等并发症,术后1周症状明显消退;术后末次随访时视网膜脱离1只眼,其它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脉络膜上腔出血、眼内炎或交感性眼炎等并发症,12个月随访时3例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术后视力提高明显,所有患者角膜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均未出现角膜溃疡穿孔.而对照组,在观察期间,有1只眼出现角膜溃疡穿孔.结论 TSCP 能有效地降低感染性角膜溃疡的眼压,从而降低角膜溃疡穿孔的发生率,减少角膜局部用药的种类及数量,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无明显严重并发症.TSCP 是一种辅助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继发性青光眼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不同仪器测量角膜曲率计算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精确性的比较

    作者:张海涛;韩宇

    目的 评估IOL-Master、Pentacam 眼前节测量评估系统和全自动电脑验光曲率仪测量角膜曲率和测算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26例(37只眼),年龄46~81岁.术前分别用IOL-Master、Pentacam 眼前节测量评估系统和全自动电脑验光曲率仪测量的术眼角膜曲率K1、K2,计算多焦点人工晶状体预留屈光度,术后1个月、3个月检查患者的屈光状态,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OL-Master、Pentacam、全自动电脑验光曲率仪测量角膜曲率K1值分别为(44.04±1.61)D、(43.97±1.54)D和(44.09±1.54)D,角膜曲率K2值分别为(44.60±1.71)D、(44.43±1.59)D和(44.43±1.56)D,经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仪器测量角膜曲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组测得的术后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MAE)分别为(0.27±0.20)D、(0.38±0.36)D和(0.36±0.37)D;术后3个月,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MAE)分别为(0.36±0.26)D、(0.38±0.33)D和(0.39±0.34)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3种仪器测量的角膜曲率数据均可靠、一致性较好,在临床应用时可互相替代,均能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测算提供较准确的生物参数.

  • 过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赵伟;姚勇

    目的 探讨过熟期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 方法 分析88例(102只眼)过熟期白内障患者于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常规检查,术中严密监测全身情况,术后观察视力恢复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及术后眼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视力在0.3~0.5者5只眼(5%),视力在0.5~1.0者97只眼(95%);术后3个月患者眼部情况稳定,无明显眼部并发症. 结论 过熟期白内障患者因其眼部条件、高龄、常常伴有全身性疾病等特点,眼部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是若注意撕囊时采用染色剂,撕囊口大小为5.5~6 mm,术中前房注入适量黏弹剂,术中参数及能量合理等因素,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较好.

  • 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及其行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吴雪梅;朱琦;王乾;何华;马健;王彪;王亚芸

    目的 观察并分析白内障手术治疗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行视网膜复位术后患者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48例(48只眼)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白内障手术方式,视网膜脱离特征,针对视网膜脱离情况进行手术,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疗效并分析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结果 视网膜脱离类型主要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77.1%的病例可查到裂孔,视网膜脱离范围在3象限的病例多,裂孔数多为1个或2个;视网膜一次性复位者45例,成功率为93.75%,3例患者经二次玻璃体手术复位成功;高度近视与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间隔时间具有相关性(P<0.05);患者年龄及视网膜脱离后就诊时间与视网膜修补术后复发具有相关性(P<0.05);Nd:YAG激光术与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提高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裂孔检出率低,经1次手术复位成功率高;Nd:YAG激光术史不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提高,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时间间隔较短,患者大于76岁者、就诊时间处于6~30 d之间的患者其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复发率更高.

  • 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与黄斑水肿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妍;宋愈;黄黎黎

    目的 初步探讨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黄斑水肿程度是否正相关.方法 58例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患者,包括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视盘血管炎,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FFA)检查证实合并黄斑水肿,记录黄斑中心厚度.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时获取房水.采用VEGF Elisa 试剂盒,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房水中VEGF的浓度.统计学分析房水中VEGF水平与黄斑厚度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黄斑中心厚度在1102~197 μm之间,均值(498.175±197.594)μm.患者房水中的VEGF浓度在112.7004~34.9411 pg/ml之间,均值(78.971±15.743)pg/ml.统计学分析显示房水中VEGF水平与黄斑中心厚度相关性系数为~0.219,但无统计学意义(P=0.102>0.05).结论 房水中的VEGF浓度与黄斑中心厚度无明显正相关关系.可能存在多种机制参与黄斑水肿及影响水肿程度,其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多种方式诊断陈旧性前房异物21年1例

    作者:陈浩;李丽;黄永志

    患者男性,30岁.角膜化学烧伤10d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HM眼前,不能矫正,左眼角膜雾状混浊,眼底窥不清.辅助检查:眼部水囊超声检查:房角及玻璃体暗区内中份见点状及团状强回声伴声影,视网膜及球后脂肪垫内未见明显异常声像.

    关键词:
  • 黄样黄斑营养不良2例

    作者:王占平

    例1,女性,8岁.家长发现患儿视物头位不正2~3年.全身病(-),足月顺产,患儿母亲患有先天性小眼球,父亲眼部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25,左眼0.4.双眼前节(-),双眼玻璃体透明,双眼底视盘边界清晰,颜色正常,正常生理凹陷,黄斑中心凹光反射不可见,双眼黄斑中心凹偏下方可见不典型卵黄样改变,双眼对称,边界不清,其周围视网膜呈不均匀晕轮状浅色改变.

    关键词:
  • 视网膜大动脉瘤1例

    作者:孙鹏锐;李蓉;裴澄

    视网膜大动脉瘤又称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其特征为眼底可见单个或多个视网膜动脉管壁局限性扩张,呈囊状、憩室状或梭形,多位于视网膜动脉的第3分支之前[1].本病病变部位如未累积黄斑部,临床多无症状,患者多不会就诊,如瘤体突然发生破裂,出血较多时会造成视力下降,此时就诊容易造成对原发疾病的误诊或漏诊,故本病应引起眼科临床医生注意.现将本病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脊柱手术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

    作者:陆琼;张杰

    患者男性,44岁.无高血压、无糖尿病史.外伤后颈部疼痛伴双上肢放射痛、麻木4个月,MRI检查提示:"颈3~4椎间盘突出,脊椎软化,脊椎椎骨狭窄",为进一步诊治,于2015年7月7日入我院骨科病房.

    关键词:
  • 早期光照对早产儿近视发生的影响

    作者:梁晓翠

    早产儿发生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几率较足月儿明显增高,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而早期光照是早产儿视力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能参与调控视网膜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表达,从而促进近视的发生发展.探讨早期光照对早产儿近视发生的影响,为早产儿视觉发育和视力保健提供研究基础.

  •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作者:蒋炎云;龚莹莹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ECD)是一种以进行性角膜内皮丢失、角膜后弹力层增厚、细胞外基质赘疣的沉积为特征的遗传性角膜疾病.角膜内皮的损伤终会导致视力下降.FECD的临床病程可跨越10~20年.角膜移植是挽救视力的惟一方式.随着遗传学的发展,现在已经找到与FECD患病有关的致病基因及染色体位点.文章将主要对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分期分型、发病机制、遗传学、治疗等相关研究做一个综述.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现状

    作者:王雪琼;李军;黎卫平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由于眼内压升高从而引起视乳头损害以及视野缺损的一种眼部常见疾病.降低眼内压仍然是其基础的治疗,在降低眼内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于视神经功能的保护以及其他治疗处理.本文对POAG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 视网膜色素变性分类的研究进展

    作者:邢怡桥;黄蓉;李敏

    视网膜色素变性(RP) 是全球常见的遗传性致盲眼底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基因治疗、视网膜移植等技术在动物实验中的广泛开展,也使其成为有希望通过基因治疗攻克的遗传性疾病之一.但因其具有高散发性和高临床异质性,故其分类、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且国内外少有文献对其分类及诊断进行综合报道.因此本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特别是国外相关文献,并对RP分类及其相关知识做一综述,旨在进一步探讨RP的临床亚型及其相关流行病学,并希望对其临床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 角膜交联术对酶消化抑制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刘颖;姜黎;王江维;沈政伟

    目的 通过观察常规交联术后兔眼角膜组织在酶溶液中的变化,评估交联术对角膜耐酶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将27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胃蛋白酶组、胰蛋白酶组、胶原蛋白酶组),每组9只,双眼均去上皮,核黄素-右旋糖酐溶液滴眼3 min/次,持续30 min,滴10次.随机取一眼为实验组,另一眼为对照组,实验组兔眼用自研角膜交联机照射30 min,对照组不照射,照射过程中每3 min双眼都用右旋糖酐-核黄素溶液及眼表麻药冲洗1次结膜表面,之后立即处死兔子取双眼角膜,并置于配好的3种对应酶溶液中,每组随机选3只观察并记录每组角膜完全消化的时间及过程.剩下18只兔的眼角膜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分别在消化的第1、3、6天随机取出两只兔子剩余的角膜组织作光镜观察(HE染色).结果 每组角膜组织的溶解时间实验组均长于对照组,其中胰蛋白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角膜形态变化来看,实验组发生形变的过程均慢于对照组.从光镜观察(HE染色)的结果来看实验组角膜组织发生裂解的速度亦明显慢于对照组.结论 角膜交联术能使角膜结构更加稳定、牢固,从而增强其耐酶性.

临床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