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眼科杂志

临床眼科

临床眼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림상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8422
  • 国内刊号: 34-114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陈逖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托百士滴眼液治疗眼表细菌性炎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陶润平;甄兆忠;赵坤明;邓杏英

    目的评价托百士治疗眼表细菌性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托百士(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27例细菌性结膜炎、25例细菌性角膜炎、5例细菌性泪囊炎,治疗前后做结膜囊分泌物培养,观察患眼的恢复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托百士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细菌性角膜炎和细菌性泪囊炎的有效率分别达96.3%、92%、60%,平均恢复时间分别是5.8天、12.4天、14.7天,药物副作用除个别患者用药后有眼睑发痒、轻微刺痛外,无其它副作用.结论该药是治疗眼表细菌性炎症的有效局部抗菌眼药,尤其对细菌性结膜炎和细菌性角膜炎疗效显著.

  •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治疗

    作者:黄爱萍

    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 20例20眼外伤性晶状体脱位,3眼不全脱位,17眼全脱位,根据晶状体脱位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保守及手术治疗.结果随访3月~2年,所有患者眼压均控制良好,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在晶状体脱入前房的情况下,采用晶状体圈套娩出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效果可靠.

  • 分步环形撕囊术在小切口ECCE联合IOL植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春阳;朱灵;钱志成

    目的探讨分步环形撕囊术(discontinuous circular capsulorhexis,DCC)在小切口ECCE联合IOL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设计分步环形撕囊术,并应用于小切口ECCE联合IOL植入术中36例(36眼).观察术中囊袋口放射状撕裂,和由此引发的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发生率,并与信封式撕囊术(envolop capsulorhexis,EC)30例(30眼)比较.结果 DCC组囊袋口放射状撕裂发生率(10眼,占27.8%)明显低于EC组(25眼,占83.3%)(P<0.01),后囊膜破裂(3眼,占8.3%)、玻璃体溢出(2眼,占5.6%)也明显低于EC组(9眼,占30%及6眼,占20%)(P<0.01).结论小切口ECCE联合IOL植入术中采用DCC技术囊袋口撕裂的机会显著减少,后囊膜的安全性明显增加.

  • 眼表双肿瘤3例

    作者:徐永红;喻长泰

    目的探讨同一人同一眼先后在眼睑或结膜上发生睑板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二者之间关系.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收治的3例眼表双肿瘤患者的治疗、组织学检查和随访进行系统观察.结果病理报告睑板腺癌分化型1例,基底细胞型2例.恶性黑色素瘤上皮样细胞型1例,纺锤细胞型2例.切除肿瘤后,眼睑进行重建,达到解剖和功能复位.结论出于外观考虑,不行眶内容剜出术,而行局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式是可取的.睑板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先后发生于同一眼,可能是切除一类肿瘤后,局部生物学环境发生改变,免疫力下降,导致第二类肿瘤的发生.

  • 电撕囊针截开后囊防止后发障探讨

    作者:余正星;刘丽丹;邓筠

    目的探讨电撕囊针环形截开后囊的手术方法及防止后发障的效果.方法对36例(36眼)易发后发障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用电撕囊针截开后囊.结果34例环行截囊一次成功,1例用囊膜剪完成,1例行前部玻璃体切除.随访3~24个月,矫正视力≥0.3者33眼,占91.7%,除1例外,视轴区均透明,人工晶状体无明显移位.结论电撕囊针截开后囊操作容易,成功率高,能有效防止后发障的发生.

    关键词: 后囊 电撕囊 后发障
  • LASIK治疗高度复性近视散光的疗效分析

    作者:林文;刘秀珍;张子武;郭彩庭;张巧红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高度复性近视散光的有效性、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采用Compak-200型准分子激光机和SCMD可调式微型角膜刀对42例63眼高度复性近视散光进行手术,并随访半年以上,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散光度和散光轴夹角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与12个月平均裸眼视力分别为0.86±0.25和0.89±0.27,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95.2%和92.5%,平均散光度为-1.31±0.53和-1.25±0.51,散光度及角膜散光矫正比例分别为53.9%和45.7%,与术前相比散光轴变化平均为10.32°±15.90°.结论 LASIK矫治高度复性近视散光安全、稳定、有效.

  • 冷凝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周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作者:李敏;扬捷;陈琦;赵昕

    目的探讨冷凝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上方周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价值.方法对31例(31眼)4~8点钟水平线以上单纯性周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冷凝联合玻璃体腔内注气术并与20例(20眼)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者作对照.结果注气组:一次手术成功29眼(93.5%),视力提高28眼(90.3%);无一眼术后出现散光等屈光改变.扣带组视力提高18眼(90%),不变2眼(10%);术后≥0.75D的散光12眼.结论冷凝非扣带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单纯性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疗效确切,简便易行,耗时少,术后无屈光改变.

  • 单纯近视散光的演变与镜片矫正的关系(附224眼分析)

    作者:窦裕平;陈锦礼

    目的探讨单纯近视散光的演变与镜片矫正的关系.方法单纯性近视散光患者123例(224眼),根据是否戴镜分成甲乙两组,经过3年的观察就近视散光度和近视的发生、发展进行比较.结果戴镜组与非戴镜组在单纯近视散光演变过程中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及时准确的验光配镜并坚持戴用,单纯近视散光以及与之而出现的近视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

  •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上移原因分析

    作者:郑慧君;余健儿;洪浩波;林仁渠

    目的分析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上移的原因.方法对236例236眼白内障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225眼行囊袋植入,11眼行睫状沟植入.结果瞳孔上移22眼,发生率9.32%.主要原因系虹膜萎缩及玻璃体脱出所致.结论避免瞳孔上移的关键在于提高手术者的显微手术技巧和减少对虹膜的损伤,术后合理地应用散瞳剂及彻底地控制虹膜炎性反应.

  •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外斜视

    作者:马利波;刘华;李海滨

    目的探讨超常量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外斜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8例(54眼)共同性外斜视及麻痹性外斜视患者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手术,单眼或双眼外直肌后徙11~15mm.结果术后眼位矫正良好,其中13眼出现不同程度的外转受限.结论该手术方式简便,避免损伤过多的眼外肌,术后效果满意.

  •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人疗效分析

    作者:俞淑华;刘兴芳;郭庆;刘文青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效果.方法对119例(119眼)糖尿病患者术后的视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术后视力的关系、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或合并单纯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视力与非糖尿病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术后视力与非糖尿病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诊的糖尿病组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受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影响.

  • 倍频Nd:YAG激光治疗糖尿病眼底新生血管

    作者:丁莉娟;梁春正;王丽娟

    目的观察应用倍频Nd:YAG激光器治疗糖尿病眼底新生血管的疗效.方法对42例(59眼)糖尿病眼底出现新生血管的病人采用倍频Nd:YAG激光器(波长532nm)进行治疗.结果光凝后视力较光凝前提高及荧光血管造影指标好转非常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眼底新生血管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恢复一定视力.

  • 眼型Graves病23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云玲;李琼;李福芝

    目的探讨眼型Graves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3例眼型Graves病的诊治情况.结果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为:(1)典型的眼部表现,主要特征为眼睑退缩、眼球突出及眼球运动障碍等;(2)甲状腺功能正常,T3抑制试验缺乏抑制或部分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不兴奋;(3)CT、B超证实眼外肌肥大和/或眶后部脂肪增加.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结论眼型Graves病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眼征和排除甲亢及眼部其它疾病,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 无环鸟苷联合干扰素、双氯芬酸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作者:赵宪孟;冯英策;丁彦利;郭玉强;唐耀冰;冯督

    目的观察无环鸟苷联合干扰素、双氯芬酸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对160例(186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97眼)和对照组80例(89眼).治疗组患者滴0.1%无环鸟苷滴眼液、重组干扰素a I b滴眼液(10μg/ml)、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照组滴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75%),对照组治愈率(75.2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96.90%),对照组有效率(88.7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无环鸟苷联合干扰素、双氯芬酸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肯定,治愈率高,是合理安全的用药方法.

  • 无囊膜支撑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作者:李长生;孙建宁;栾洁;魏春惠

    目的探讨无囊膜支撑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效果.方法用外路法巩膜瓣下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在睫状沟内.结果本组病例术后的矫正视力≥0.5的占82.8%,效果较为满意.结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是无囊膜支撑时矫正白内障无晶状体性屈光不正的较好方法.

  • 晶状体不全脱位于玻璃体腔的手术治疗

    作者:毕春潮;陈青山;喻磊

    目的探讨晶状体不全脱位于玻璃体腔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3例(3眼)钝挫伤致晶状体不全脱位,采用经角巩膜缘切口,行前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囊内摘出,同时行1期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 3眼终视力0.4~0.6,矫正视力0.4~0.8,1眼术后前房出血,经保守治疗吸收;无眼内炎、高眼压及角膜、视网膜等并发症.结论因悬韧带的损伤是不均衡的,脱位的晶状体悬吊于玻璃体腔的中、前部,故经角巩膜切口,行前部玻璃体切割,摘除晶状体的方法是简捷、有效及安全的.

  • 中药离子透人联合多色光交替闪烁治疗儿童弱视100例疗效观察

    作者:黄庆山;张兆来;王胜;赵丰蕾;苏伯平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观察组应用中药离子透人联合多色光交替闪烁治疗100例(120眼),并与光栅刺激疗法联合传统遮盖法治疗100例(121眼)作对照.结果观察组近、长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离子透人联合多色光交替闪烁治疗儿童弱视疗效可靠.

  •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作者:李诲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5例(93眼)糖尿病患者实施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结果视力恢复>0.5以上者65眼(69.89%);0.3~0.5者21眼(22.58%),两者共计86眼(92.47%).术中主要并发症为虹膜色素脱落,56眼(60.22%),可能是糖尿病起因于体内糖代谢紊乱,导致微循环系统病变,而使虹膜、睫状体组织的微循环障碍,使手术中任何轻微的刺激均易造成大量的色素脱落.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人工晶状体表面色素沉着,76眼(81.72%).结论术后血糖应急性的一过性升高,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更为明显,术后的许多并发症如前房出血、前房渗出等,都与血糖的一过性升高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糖尿病患者术后皮质激素的应用,应以局部用药为主.

  • 氪红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武志峰;吴又凯;周丽钧;张清;董凌峰

    目的分析并比较氪红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124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分别采用氪红(64例)、氪绿(60例)激光光凝治疗,术后定期观察视力、黄斑水肿及视网膜新生血管情况,随访时间7.1±3.4月.结果氪红激光组中:视力明显提高或提高者53%,不变者34%,下降者13%(P<0.001);黄斑水肿完全消退者38%,部分消退者42%,不变者20%(P<0.001);视网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者67%,部分消退者33%.氪绿激光组中:视力明显提高或提高者63%,不变得23%,下降者13%(P<0.001);黄斑水肿完全消退者38%,部分消退者50%,不变者12%(P<0.001);视网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者61%,部分消退者39%.两组间的视力、黄斑水肿及视网膜新生血管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1).结论氪红、氪绿激光光凝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都同样有效,但氪红激光主要适用于屈光间质混浊的患者.

  • A型肉毒毒素对原发性眼睑痉挛和Meige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探讨

    作者:许天华;童绎;范月香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对原发性眼睑痉挛和Meige综合征的不同方法治疗效果.方法 A型肉毒毒素治疗原发性眼睑痉挛109例.一组未加利多卡因49例,另一组加利多卡因60例,其中Meige综合征37例,未加利多卡因14例,加利多卡因23例.结果 2~5天出现症状缓解,2~3周缓解好转明显,复发有58例占53.2%.结论 A型肉毒毒素加用利多卡因有明显减轻局部疼痛肿胀作用,两组均有效,副作用无明显差异.

  • 外伤致复杂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斌;曾水清;孟军

    目的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外伤所致复杂视网膜脱离疗效.方法应用玻璃体切割、剥膜、视网膜切开、眼内激光、眼内充填术,治疗38例(38眼)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结果术后视力在0.01以上为24例,占63.2%.视网膜复位率为89.8%.结论通过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多数能重建眼球,并可恢复视力.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田祥;彭书祥;欧开霞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306例(306眼)有核白内障,作6~8mm的角巩膜切口,晶状体圈娩出晶状体核,植人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天,208眼视力≥0.5(68%).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是一种疗效好、设备便宜、容易掌握、适宜于基层医院应用的良好方法.

  • 青光眼高危因素与阈值视野的相关性

    作者:王大博;王竫华;纪淑兴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高危因素与自动静态阈值视野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550例(1043眼)可疑青光眼患者,根据诊断的主要因素,分为浅前房组、异常杯盘比组、高眼压组及症状性疑青光组组,分别接受Octopusl-2-3型全自动视野的检查.结果原发性青光眼的高危因素依次为异常杯盘比(45.8%),高眼压(30.4%),症状组(21.3%),浅前房组(2.5%).其静态阈值视野改变的阳性率分别为62.8%、60.5%、59.0%和73.9%,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仔细检查所有可疑青光眼患者的静态阈值视野并随访其改变,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青光眼术前睫状体脱离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作者:李琳;李冬育;石国强;赵春梅;刘彰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睫状体脱离的组织结构进行形态学检查.方法对青光眼病人术前常规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有睫状体脱离.对睫状体脱离者与非睫状体脱离者按年龄、性别、眼压降低幅度、眼前节解剖结构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睫状体脱离多出现于眼压50mmHg以上,迅速降至正常或更低,房角大部分关闭但未完全关闭的病人,在27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发现有睫状体脱离者37眼,占13.6%,与病人年龄、性别、眼前节解剖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睫状体脱离与眼压迅速下降有关.

  • 丝裂霉素C辅助小梁切除术并发症分析

    作者:陈建国

    目的分析丝裂霉素C辅助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方法 56例(65眼)青光眼在行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及结膜下敷0.4mg/ml MMC棉片5分钟,术后1、3、7天及1、3、6、12个月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并发症有:(1)角膜上皮缺损15眼(23%);(2)滤过泡渗漏5眼(7.6%);(3)巨大薄壁滤过泡4眼(6.15%).结论虽然MMC辅助小梁切除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大大降低眼压,但其并发症值得重视,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个体化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术中应用观察

    作者:马丽华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C(MMC),在小梁切除术中抗瘢痕增殖的疗效.方法 96例(116眼)青光眼患者在常规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不同浓度的MMC,术后观察视力、前房、滤过泡、视野,随访时间长8年,短半年,总有效率达94.38%.低浓度降眼压效果与高浓度降眼压无明显差异,但在低眼压发生率上明显减少.结论小梁切除术中应用MMC,对术后抗瘢痕增殖有显著的疗效,但使用低浓度可降低术后低眼压的发生率.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青光眼
  • 穿透性角膜移植与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人联合手术临床探讨

    作者:曹建琴;周丽钧;董凌峰

    目的对以往放弃治疗的粘连性角膜白斑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以挽救视力.方法对11例(11眼)伴有严重粘连性角膜白斑的白内障患者施行三联手术,随访10~36个月,观察视力情况、是否有排斥反应及其发生时间.结果 11眼中有7眼获得有用视力(68%),角膜植片透明7眼(68%),毕透明2眼(16%),混浊2眼(16%).结论该三联手术效果较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但对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需谨慎.

  • 睑板下睑缩肌缝线加固术联合下睑皮肤定量切除术矫正老年性睑内翻

    作者:匡大立;尹忠贵

    目的评价睑板下睑缩肌缝线加固术联合下睑皮肤定量切除术矫正老年性睑内翻的效果.方法对老年性睑内翻63例(68眼)施行睑板下睑缩肌缝线加固术联合下睑皮肤定量切除术,并观察术后的疗效.结果本组病例术后睑内翻全部矫正,随访18~24个月仅1眼复发,治愈率为98.5%.结论睑板下睑缩肌缝线加固术联合下睑皮肤定量切除术矫正老年性睑内翻效果好,复发率低.

  • 黄斑局部视诱发电位的记录和分析

    作者:罗敏;刘海燕;李海生

    目的记录黄斑部闪光稳态视诱发电位,分析参数的稳定性,探索新的临床诊断项目.方法系用美国LKC公司UTAS-E3000型视觉电生理仪及FCS-500型局部刺激器,记录18例20眼正常人黄斑部闪光稳态视诱发电位.结果黄斑局部闪光稳态视诱发电位的振幅为2.114±0.374μV(CV=0.201),潜伏期为32.36±8.113ms(CV=0.251),相位78.729±40.169degree(CV=0.510).结论黄斑部闪光稳态视诱发电位振幅、潜伏期的参数较稳定,可作为黄斑部、视神经病变新的检测项目.

  •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临床观察

    作者:张士胜;王康孙;王玲;朱彩红;石海云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Q开关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发性白内障患者165例193眼,记录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后囊膜一次性切开成功率为100%,所用激光脉冲数平均24±21.7次,激光总能量平均59.3±66.2mJ;(2)91.2%(176眼)视力较术前提高;(3)59.6%(115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手术前后眼压变化与是否植入人工晶状体、所用激光脉冲数以及白内障手术与后囊膜切开术间隔时间有关;(4)19.3%(32眼)出现人工晶状体损伤.结论 Q开关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合理选择激光参数.

  •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和色觉检测

    作者:邓娟;戚朝秀;李群英;吴德正;黄时洲;梁炯基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和色觉监测的指标.方法尚无DR改变(DR0期)的糖尿病患者和DR1期患者共70例(134眼)分别用Neuropack-l电生理仪测试ERG OPs及用FM-100Hue色相子排列法检查色觉,并与30例(59眼)正常人的测试结果相比较.两种检查的测试结果亦作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组OPs各小波潜伏期延长,振幅及各子波振幅总和下降(P<0.05),异常率为40.3%.除OP3振幅外,DR1期组各波振幅及振幅总和低于0期组(P<0.05).色觉异常率为39.6%,轴向分析表明全部为蓝色觉异常,1期患者比0期的平均错误分高(P<0.05).二者检查结果有良好一致性(x2=12.1,P<0.005),但检出率无显著差异(x2=0,P>0.05).结论 ERG OPs和色觉检查可作为评价患者视功能及DR进展的指标,有利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及DR的早期防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外伤致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切口裂开的处理

    作者:栾洁

    目的探讨外伤所致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切口裂开并伴有虹膜嵌顿及玻璃体脱出的处理方法.方法治疗5例(5眼)外伤致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切口裂开的病例.结果 5例均进行了手术修复,瞳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移;其中1例人工晶状体全脱位,未再植入人工晶状体,4例人工晶状体位置未变,未予处理.结论外伤致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切口裂开伴有玻璃体脱出时应先行玻璃体切除后,再行伤口的缝合.

  •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分析

    作者:许玲;王志斌;周练红

    目的分析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了414眼术后低视力的发生率及主要并发症.结果术后一周低视力的发生率为32.26%,术后三月为17.85%,术后一周自身眼疾导致的低视力占低视力患28.12%,余均与手术并发症有关.结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肯定,但手术并发症是导致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因素,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是医师基本功的训练及手术方式的改进.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低视力
  • 先天性下直肌缺如1例

    作者:徐茂晖;胡玉章

    患者男,14岁.左眼视物不清2年、加重2月,于2001年2月13日人院治疗.患者出生时右眶无眼球,但左眼视力尚好,已读完小学六年级.2年前左眼视力下降,视物不清,近2月症状加剧,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父母为非近亲结婚,母亲妊娠早期无流感、风热等病史,家族中无遗族病史.检查:右眼先天性无眼球.左眼视力:眼前手动.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KP(一),水平径8mm,垂直径9mm,前房(一),虹膜表面新生血管,虹膜下方缺如,部分虹膜后粘,瞳孔4mm,晶状体全混,眼底看不进.眼位轻度上转,向下运动受限.B超提示左眼视网膜脱离.入院诊断:左眼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先天性小角膜、先天性虹膜缺损,右眼先天性无眼球.

  • 开颅手术致麻痹性角膜炎3例

    作者:丁洁;姚雪辉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又称营养性角膜炎,为三叉神经眼支损伤所引起的病变,多为手术或颅脑外伤所致.现将遇到的3例开颅手术所致麻痹性角膜炎报告如下.

  • 结膜下注射康宁克通-A致结膜坏死1例

    作者:黄翠娥;钟晖

    患者女,31岁.因"右眼角膜穿透伤、外伤性白内障"于2001年2月15日人院.人院后当日行右眼角膜伤口缝合术,术后抗炎治疗.人院后第4天在局麻下行右眼外伤性白内障抽吸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第2天眼部检查见:右眼角膜轻度水肿,后弹力层皱褶,房水闪辉(卅),瞳孔圆,对光反射迟钝,瞳孔区纤维素样渗出,考虑为术后葡萄膜炎症反应,给予康宁克通-A0.2ml术眼下方球结膜下注射,注射后次日发现进针处球结膜坏死、溶解,有康宁克通-A药液溢出,周围球结膜苍白.给予右下睑按压,挤出部分半凝胶状康宁克通-A药液,嘱右眼热敷.第2天,发现球结膜坏死溶解范围增大,约4mm×2.5mm,周围结膜苍白,考虑为注射康宁克通-A后致结膜坏死,即在表麻下将坏死的球结膜及其周围苍白的球结膜下的康宁克通-A药液清除,见露出的筋膜组织较粗糙,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后,涂红霉素眼膏,右眼包盖,第5天球结膜创面愈合.

  • 巨大泪囊结石1例

    作者:杨梅

    患者男,40岁.因右眼流泪、溢脓10年余入院.入院查体:视力右眼5.0,左眼5.1,右眼结膜轻度充血,泪囊区皮肤无红肿,未触到硬结,无明显压痛,挤压泪囊部有粘性分泌物自下泪点溢出,眼前节及眼底均正常,左眼正常.于2001年5月10日在局麻下行右眼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发现泪囊有异物,切开泪囊后可见黄白色较松软结石积满泪囊腔,探查鼻泪管也积满结石.取出结石后,行泪囊鼻腔吻合,7天后痊愈出院,术后冲洗泪道通畅,取出结石约15mm×8mm×8mm,病理诊断:泪囊结石.

  • 眶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1例

    作者:吴世辉

    患儿男,3岁.左眼球渐突出半年来眼科门诊.追问病史,曾经在外院使用抗生素、甾体激素治疗,症状有所改善, 但易复发.B型超声波检查:双眼轴均为19mm,双眼内未见异常.左眼球上方有-18mm×10mm无回声区,后壁回声增强.提示:"左眼眶囊性占位性病变".取左眼眶上缘下方,针对瘤体进行穿刺,抽出褐色积液,积液检验报告:"白细胞偶见,红细胞未见".

  • 气胸致同侧眼颞侧偏盲1例

    作者:岳晖;黄俊军;李鹏

    患者女,32岁,汉族.因胸闷、气短2周伴右眼视野缺损2日入院.自诉于入院前2周始,在行走稍快及爬楼梯时感有胸闷、气短、轻度呼吸困难等症,未行处置,自觉症状进行性加重,于2日前突感右眼视力模糊,用手揉按后发现右眼视野缺损,即来我院就诊并收住我院.入科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血压16/9kPa,双侧胸廓对称,右侧语颤减弱,叩诊呈鼓时,听诊呼吸音消失.眼科检查:视力双眼均为1.5,右颞侧视野缺损,双侧外眼正常,内眼检查: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清澈,瞳孔圆、等大、直径3mm、光反射灵敏,晶状体、玻璃体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右眼视乳头颞上缘不清,轻度水肿,颞上枝静脉略纡曲.胸部摄片示:右肺压缩100%,当日急诊在局麻下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第2日呼吸困难缓解,右侧呼吸音基本正常,但仍较左侧弱,同时右眼缺损之视野亦恢复大部分,查体:颞上仍有点状缺损,视乳头水肿基本消退,颞上枝静脉恢复,于术后第3日视野完全恢复正常,复查胸片右肺膨胀良好,即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观察几日无症状反复,治愈出院,经一年余随访症状无复发.

  • 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并发尺神经麻痹2例

    作者:郑晓丽;王广慧

    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硅油或惰性气体充填,术后一般常规采用俯卧位.临床上因俯卧位引起的并发症未见报道,本文报告2例因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并发尺神经麻痹.

  • 玻璃体切除术中灌注液误入视网膜下1例

    作者:乔磊;赵燕麟;朱海峰

    患儿,女,9岁.因左眼被碰伤看不见1月,于2000年10月16日人院.视力:右1.0,左光感/眼前,左眼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瞳孔正常,晶状体透明,散瞳检查见玻璃体黄白色混浊,伴有暗红色出血,眼底窥不见.B超检查示左眼玻璃体内可探及斑片状光带且光带回声与球壁相连,后极部视网膜浅脱离.

  •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伴双眼全葡萄膜炎和并发性白内障1例

    作者:张文芳;韩仪敏

    患者男,39岁,已婚.因四肢无力伴右眼失明3年、左眼视力下降2年,于1997年4月3日我院神经内科以"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收住.患者自1991年1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物模糊,在当地医院诊治,诊断为"右眼虹膜炎",给予"青霉素"等药物治疗,视力无明显好转.1991年2月出现右侧肢体疼痛,左侧肢体麻木,当时给予"风湿灵"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改善,但右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到1994年5月右眼完全失明.四肢关节及腰部经常疼痛,不能碰撞,口服中药"雷公藤"药物可减轻.1995年3月左眼出现视物模糊,直到1996年6月左眼视物不见,四肢无力加重,但生活尚能自理.

  • 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胃穿孔1例

    作者:董清民;赵志锋;张改茸

    患者,男,71岁.主诉右眼无痛性视力下降6月,于2000年10月12日入院.患糖尿病10余年,长期服药治疗.血糖8.1mmol/L.既往无溃疡病史,入院诊断为"双眼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Ⅰ型".于2000年10月16日在局麻下行右眼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点帕利百眼水,安贺拉眼水,口服消炎痛25mg,3次/日,醋氮酰胺0.25,3次/日,小苏打片0.5,3次/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青霉素钠640万u静脉滴注,1次/日,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结膜下注射1次/日.术后第2天,右眼视力0.5,房闪(+),KP(-),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瞳孔圆,眼底未见明显异常.晚饭后30分钟出现左上腹疼痛,呈持续性夜间加重.查体见右侧屈膝卧位,左上腹压痛明显,伴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浊音区缩小,移动性浊音(-).

  • 双眼玻璃体囊尾蚴病1例

    作者:马子杰;张业顶;张桦;陈玲

    患者女,50岁.因"右眼红、痛、视物不清20余天",门诊拟以"右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收人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眼科检查:Vod无光感,右眼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虹膜上大量新生血管,眼压10/2=59.10mmHg,Vos数指/30cm,左眼球不充血,角膜透明,前房闪辉(-),轴深4.5CT,虹膜纹理清,瞳孔居中,正圆,光反射敏感,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混浊(+),玻璃体腔内有一直径1/2PD大小的灰白色球状囊肿,位于玻璃体腔中央同周围的视网膜无粘连,强光照射时可见其蠕动.眼底视网膜高度近视改变.左眼前房角镜检查:静态下可见全部睫状体带及小梁网.经降眼压处理后,右眼角膜水肿消退,房角镜检查:右眼小梁网上大量新生血管膜.托吡卡胺扩瞳检:右眼玻璃体腔内有一直径5PD大小灰白色球状囊肿,壁较厚.玻璃体液化、混浊(++).

  • 有机磷农药致中毒性视神经萎缩2例

    作者:孙翠荣;朱朝霞

    例1女,38岁.双眼视物不清半年余,于1999年4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998年6月因口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中毒后昏迷16小时,并出现重度有机磷中毒症状与体征,在本院急诊室抢救后好转.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为0.2,不能矫正;双眼屈光间质未见异常;视盘色苍白,边界模糊,凹陷无扩大及加深;视网膜动脉细,静脉正常;黄斑中心窝反光消失;双眼周边视野向心性缩小,生理盲点扩大,伴中心暗点.颅脑CT扫描正常.诊断:双眼有机磷农药中毒性视神经萎缩.

  • 经外路小梁切开治疗先天性青光眼32眼临床观察

    作者:唐茂聪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房角结构先天变异而致房水排出障碍所引起的青光眼.在我国先天性青光眼分类为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占50%~55%,我国患病率为0.002%~0.0038%[1].青少年型青光眼、青光眼合并其他先天异常占30%~50%.早期诊断与早期手术治疗是本病获得较好预后的关键.Barkan于1938年成功地进行房角切开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并得到了广泛应用[2].小梁切开术是房角切开的延伸,并优于房角切开术.它扩大了手术适应范围,特别是对角膜混浊的患者来说更适合开展此手术.笔者自1996年2月以来采用小梁切开术,治疗18例(32眼)先天性青光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脑神经生长素治疗视神经乳头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敖怀德

    视神经乳头病变是由于营养视神经的小血管循环障碍,后睫状短动脉硬化闭塞或其视神经软脑膜血管受累,使视神经乳头及其相关部位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临床上起病急,有双眼先后发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缺血区域有不同程度的低荧光,晚期出现视神经萎缩,视野检查有不同程度及相应特征性视野缺损,开始视力模糊,后逐渐下降,晚期致不可逆性的视力丧失.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对抑制翼状胬肉复发的初步观察

    作者:石一宁;郭建强;杨华;常宝琴

    翼状胬肉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可危及视力,手术治疗复发率高达45%以上,又无有效药物抑制,目前其治疗方法多达10余种,但仍无方法根治.羊膜移植的诸多问题不利于推广应用,经典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Ⅱ°以下的单纯型有效,但对Ⅰ°~Ⅰ°肥厚型、复发性伴眼球运动受限者疗效尚不理想,致使大量的患者丧失良好的视力,并影响外观.本文通过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丝裂霉素C棉片浸放对翼状胬肉复发抑制的临床观察,探讨控制翼状胬肉切除复发、重建正常角膜缘结构的有效方法.

  •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致营养障碍性角膜溃疡7例分析

    作者:胡倩;陈爱蔚;杨郑祥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临床表现多样,是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病.随发病率及致盲率的上升,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其中营养障碍性角膜溃疡(又称惰性溃疡或冷溃疡)常被忽视,单一的抗病毒治疗及不恰当的溃疡面清创术常使病情延误加重.现将我院收治的7例营养障碍性角膜溃疡分析报告如下.

  • 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泪囊瘘

    作者:易笃友;唐铮;黄海涛

    泪囊瘘是由急慢性泪囊炎、泪囊囊肿或外伤感染等引起的泪囊、皮肤瘘.传统治疗大多采用泪囊或瘘道摘出式泪囊鼻腔吻合术,前者有溢泪,后者适应证及成功率不高.笔者自1997年1月~2000年6月应用鼻内窥镜,经鼻腔行粘膜及泪囊切开、瘘管刮除治疗泪囊瘘65例(65眼).术后临床观察6~12个月,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 曲安缩松球结膜下注射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作者:童亮;张建玲

    我科自1998年8月~2000年4月应用曲安缩松混悬液(意大利产,规格:每支40mg/1ml)球结膜下注射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29例,均获明显效果,现将台疗情况报告如下.

  • 鼻泪管义管逆行插人治疗慢性泪囊炎

    作者:杨旸;韩仪敏

    我院眼科门诊于1998年7月~2000年9月应用鼻泪管义管逆行插入治疗慢性泪囊炎58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眼轮匝肌局部封闭治疗眼睑痉挛

    作者:李秋波;邱丽萍;吕桂成;王维丽

    我院于·1998年1月~2000年10月应用眼轮匝肌局部封闭治疗眼睑痉挛40例(42眼),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 乙胺丁醇致中毒性视神经病变12例临床分析

    作者:向阳

    乙胺丁醇是一种常用的抗痨药物,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其他抗结核药无交叉耐药性,口服吸收迅速,价格便宜,与利福平或异烟胼联用,可治疗各型活动性结核病.由于乙胺丁醇的用药阈较窄,易产生不良反应,其主要的眼部损害为视盘黄斑束损害,而引起中毒性视神经病变.所以,乙胺丁醇在治疗结核病的同时,其所造成的中毒性视神经病变也不可忽视.我科于1997年3月~1999年10月,对我院结核门诊病人和结核住院病人乙胺丁醇治疗者进行了调查,其临床分析如下.

  •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9例报告

    作者:叶慧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糖尿病患者与日俱增,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之而来的糖尿病性眼病日益成为危及患者视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较为多见,但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则比较少见,笔者自1991~2000年10年问共收集9例,现报告如下.

  •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睫状体固定缝合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贺玲;梁仲琪

    一、临床资料1.对象:1998~2001年间本组23例(23眼),男19例,女4例,年龄:9~54岁,平均32岁.手术距受伤时间:早7天,迟8个月;受伤原因:拳击伤19例,葡萄藤击伤2例,爆竹崩伤1例,摩托车撞伤1例;睫状体脱离范围:70°~360°,伴随症状及其它部位损伤:前房出血5例,眶骨骨折2例,虹膜根部离断3例,晶状体半脱位2例.

  • 组织工程技术眼表重建的研究概况

    作者:傅瑶;范先群

    严重的眼表疾病的治疗一直是眼科临床上的难题,组织工程技术的兴起为眼表重建带来了希望.角膜缘于细胞作为角膜上皮组织更新和再生的源泉,在体外选择近似生理条件下培养可生长增殖,获取足量种子细胞;选择可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生长并具良好组织相容性的载体来种植种子细胞,从而体外构建成复合角膜上皮移植片重建眼表,目前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上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为眼表重建提供了较理想的方法,存在着许多优势,但目前属于初步研究阶段,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就《因式分解和坐标在镜片联合运算中的应用比较》一文中的有些观点与作者商榷

    作者:韩芝明

    一、关于混合散光的界定问题文中(2001年第9卷第2期114页)表1统计了100例混合散光的检影结果,球镜部分为<-3.00DS、-3.00DS~-6.00DS和>-6.00DS,柱镜部分为<+2 00DC、+2 00DC-+4.00DC和>+4.00DC.我们认为这种方法不够严密.如按表中球镜和柱镜的范围统计,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并非混合散光患者.如-2 75DS()+1.75DC×90符合球镜<-3.00DS、柱镜<+2 000DC,但并非真正的混合散光.

  •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早期检查(一)

    作者:陈松

    老年黄斑变性(aging macular degeneration)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60岁以上老年人低视力和法律盲的首要原因.AMD的疾÷仕婺炅湓龀?60~69岁的患病率20.45%,7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34.11%.近期一项对70岁以上人口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AMD是引起低视力及盲目的主要原因,其检出率为41%,其中早期AMD占32%,地图状萎缩占4.4%,盘状变性占3.8%.临床上AMD可分为渗出性(湿性)和非渗出性(干性)两型,两型早期都有玻璃疣、色素紊乱和中心凹反光消失,视力可以正常.

临床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