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眼科杂志

临床眼科

临床眼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림상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8422
  • 国内刊号: 34-114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陈逖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两种植入物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中应用比较

    作者:徐晓萍;许霞;吴国海;周艳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NPTS)联合两种不同植入物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连续选择62只眼行NPTS+植入物手术的POAG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只眼,B组32只眼.A组:NPTS+交联透明质酸钠生物胶(SKGEL,可吸收);B组:NPTS+亲水丙烯酸假体(T-Flux,不可吸收).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前房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2~18个月.结果 术后1年A组与B组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t=0.0049,P>0.05).手术总成功率A组为86.7%,B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x2=0.0356,P>0.05).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与植入物无关,均为NPTS常见的并发症.结论 NPTS联合SKGEL或T-Flux植入物能安全而有效地降低眼压,对有微穿孔的可植入T-Flux,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分析及处理

    作者:黄宝玲;郎平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后囊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365例(365只眼)白内障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其中发生后囊破裂的情况、处理的方法、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后囊破裂者26只眼,发生于水分离时2只眼、超声乳化时21只眼、注吸皮质时3只眼.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7只眼、睫状沟植入14只眼、巩膜缝线固定5只眼.术后3个月视力0.6以上者19只眼,0.3以上者5只眼,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技术娴熟和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后囊破裂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

  • 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疗效分析

    作者:周和定;杨月美;张皙

    目的 探讨对伴有高度近视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应用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优点.方法 回顾41例(42只眼)此类联合手术病例,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结果 视网膜一次完全复位35只眼,2只眼大部分复位,2只眼行2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均恢复了部分视力,3只眼放弃再手术,未愈.术后屈光度均为轻度近视或低度远视(非硅油填充眼).结论 联合手术安全可行,可同时治疗视网膜脱离、白内障并纠正屈光不正.

  • 人眼结膜上皮干细胞的定位分析

    作者:钟建光;卢忠;张惠成

    目的 探讨人眼结膜上皮干细胞的定位.方法 对人眼不同部位(穹隆部、球结膜及睑结膜)结膜上皮组织用组织块培养法,种植于培养皿,观察结膜上皮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 细胞生长速度不同:同一组织块其四周细胞生长速度不同,有的部位细胞生长快,有的部位细胞仅有移行现象;取自同一部位如穹隆部结膜的不同组织块,上皮细胞生长速度也不同,有的组织块周围细胞生长快,有的组织块周围细胞生长慢;但取自穹隆部结膜、睑结膜、角巩缘处球结膜的组织块,细胞生长形态相似.结论 结膜干细胞散在分布于穹隆部和睑球结膜,但不均匀,即使在相同部位结膜干细胞分布也不平衡.

  •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8例分析

    作者:邱品生;马华荣;林毅龙;卢靖;叶明星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价值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8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眼部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情况.结果 8例患者均诊断正确.8例TCCF通过DSA技术,采用可脱性球囊行血管内栓塞治疗,7例成功(成功率87.5%),1例采用弹簧圈堵塞近瘘口处血管.治疗后全部病例均获成功,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无1例复发.结论 特征性眼部表现及超声、CT、MRI可确诊TCCF,DSA检查及血管内栓塞技术是目前TCCF理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高龄老年人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作者:赵军梅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人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行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高龄老年人白内障合并青光眼41例(41只眼)在表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其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眼压控制,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浅前房、前房积血、伤口渗漏和恶性青光眼.结论 表麻下高龄老年人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Vogt-小柳-原田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作者:王少程;葛庆曼;郑曰忠

    目的 探讨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VKH)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等问题.方法 连续收集近两年间在我院就诊的VKH患者45例,对其眼部表现、全身症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者均为双眼发病,男女比例是1:1.4,平均年龄39.3岁.发病前有前驱症状者37例(82.2%),主要为头痛.就诊时有眼外症状和体征者39例(86.7%),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听力障碍、白发脱发和白癜风.发病后2周内就诊者11例,表现为双眼脉络膜炎、视盘及视网膜水肿;发病后2周至3个月内就诊者24例,主要表现为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和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复发患者(病程3个月以上)10例,主要表现为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晚霞状眼底改变和Dalen-Fuchs结节.FFA检查表现为斑驳状高荧光、视盘染色和多湖样染料积存.所有患者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为3~18个月.初发组94.3%患者葡萄膜炎完全控制,视力显著提高.10例复发者中炎症完全控制7例(70%),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前驱症状、临床病程、眼外表现及FFA等有助于VKH的诊断,早期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控制炎症,改善视力.

  • TL对脂质泪液不足型干眼症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邱翎;孔丽萍;杨建荣;蒋自培;游逸安;徐建国

    目的 检测脂质泪液不足型干眼症患者的泪液lipocalin(tear lipocalin,TL)浓度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为50例脂质性泪液不足干眼症患者(lipid tear deficiency,LTD),50例水液性泪液不足干眼症患者(aqueoua tear deficiency,ATD),50例正常控制组人群.所有的研究对象均收集右眼下方泪湖的泪液,微量吸管吸取3μl.泪液样本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并测定TL浓度.结果 脂质泪液不足型干眼症患者泪液的平均TL浓度明显低于正常控制组,而水液不足型干眼症患者泪液的平均TL浓度与正常控制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LTD组TL的浓度与泪膜破裂时间呈正相关,与荧光染色分数呈负相关.且LTD组患者各个级别的TL浓度均有差别,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L的不足可能与LTD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 B超在视网膜裂孔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刘俊;吴仁毅;李珊波

    目的 探讨B超在视网膜裂孔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B超检查可疑并经散瞳后眼底检查明确诊断为视网膜裂孔的临床病例68例(68只眼),每只眼均经过各个方位的B超探测.结果 B超诊断干性马蹄形裂孔40只眼,马蹄形裂孔伴视网膜脱离25只眼,巨大裂孔3只眼.各型视网膜裂孔均有特征性的B超表现.结论 B超对于视网膜裂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对屈光介质不清者,B超可作为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B超 视网膜裂孔 诊断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早期对比敏感度的研究

    作者:黄海涛;黄明汉

    目的 通过对低度、中度、高度近视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早期对比敏感度的变化研究,完善对不同程度近视的术后视功能的评价.方法 共85例(170只眼).按等效球镜计算后分三组:低度(<3.00 D)28例(56只眼);中度(≥3.00 D~<6.00 D)30例(60只眼);高度(≥6.00 D)27例(54只眼).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除常规检查外,用美国Stereo optical对比敏感度测试卡(F.A.C.T)检查对比敏感度视力,并分组内与组间比较三组患者对比敏感度视力变化的规律.结果 1.术前各组间:三组在术前各频率段无明显差别.2.在各组内的结果:(1)在术后一周:三组的各频率段都有明显的下降,且以6,12cpd下降幅度明显.(2)在术后1个月:低度组,在各频率段恢复到术前水平;而中、高度组在12,18cpd仍低于术前水平.(3)在术后3个月:低、中度组在各频率段均恢复到术前水平;高度组除12,18cpd都已达术前水平.3.在各组间的结果:(1)在术后1周:低、高度组在6,12,18cpd频率段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者在三频率段下降更显著.(2)在术后1个月:低、中度组在恢复程度上12,18c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度组在12,18cpd频率段恢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者较慢.(3)术后3个月:低、高度组在12,18cpd频率段恢复程度仍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者较慢.结论 近视患者LASIK术后早期对比敏感度均有下降后回升,其变化特点与术前屈光状态有关.对比敏感度视力检查结合常规检查能更全面、客观地评价近视患者LASIK术后视功能的变化.

  • LASIK术前常规眼底检查发现周边视网膜裂孔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伟锋;王丹梅;曹燕

    目的 探讨LASIK术前常规眼底检查发现周边视网膜裂孔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77例(1154只眼)近视患者行LASIK术前常规眼底检查,发现周边视网膜裂孔20例(22只眼).结果 视网膜裂孔在术前检查人群中的发生率为3.47%,在术前检查眼中的发生率为1.91%,双眼发病率为0.35%.裂孔多发生于颞侧,常伴有格子样变性,与屈光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一部分患者在LASIK术前就已存在周边视网膜裂孔,特别是高度近视患者强调术前眼底检查的重要性.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多焦视网膜电图分析

    作者:宫媛媛;吴星伟;宋毅;汪晖;吴颖

    目的 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黄斑区厚度与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变化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36例(37只眼),分别行多焦视网膜电图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多焦视网膜电图选取中央4环内(约13°),分为黄斑中心凹及其上方、下方、颞侧和鼻侧共5部分,与OCT视网膜厚度分析相对应.结果 黄斑各部位视网膜厚度与mf-ERG各波反应密度负相关,与潜伏期呈正相关,且与潜伏期相关程度较高.其中中心凹及其鼻侧、下方与各波的相关性较好.结论 mf-ERG与OCT相结合能更好显示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受损状况,其黄斑区形态与功能改变不完全一致,与部位有关,中心凹及其鼻侧、下方厚度改变对mf-ERG各波影响相对较明显.N1波潜伏期是较好的观察指标.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洪朝阳;徐海铭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病例9例(9只眼),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500mg冲击治疗1 d,而后予以维持量糖皮质激素方法治疗,并随访观察1年.结果 7例治愈,随访1年中角膜植片均保持透明;2例好转,随访1年中移植片基本透明,但仍有轻度水肿.结论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疗效满意.

  • 无环鸟苷滴眼液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作者:刘中文;李勋赤;温树灶

    目的 评价无环鸟苷滴眼液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bFGF)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96例(96只眼),以抗病毒药物方法治疗为对照组,共46例;抗病毒药物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为治疗组,共5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环鸟苷滴眼液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 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临床观察

    作者:景晓彬;孙立倩;刘利;岳向东;赵春梅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MMC)结膜下注射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过泡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4例(122只眼)青光眼患者术后1~8周内滤过功能不良的滤过泡行丝裂霉素C(MMC)结膜下注射,每天结膜下注射一次,共3~7次,MMC浓度为0.004%,配合每天眼部按摩2~3次,观察滤过泡弥散隆起的情况,前房深浅的变化,随访3~6个月.结果 122只眼丝裂霉素C(MMC)结膜下注射前:低平限局肥厚充血型92只眼、包囊型囊样30只眼.MMC结膜下注射后滤过泡外观形态:轻度膨隆弥散型84只眼,多腔或薄壁型24只眼,限局肥厚型或无滤过泡14只眼.结膜下注射前患眼的眼压为(28.6±2.1)mmHg,结膜下注射后患眼的眼压为(15.1±2.3)mmHg.结论 对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过泡采用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MMC)联合眼部按摩是安全、有效及简便的处理方法.

  • 特发性全葡萄膜炎32例临床分析

    作者:葛庆曼;王少程;郑曰忠

    目的 探讨特发性全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致盲原因.方法 连续收集近两年在我院就诊的特发性全葡萄膜炎患者32例(47只眼),对其发病年龄、眼部表现、治疗、致盲原因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32例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37.8岁.32例患者中,双眼受累15例,单眼受累17例.就诊时以视力下降为主诉者83.0%,以眼前黑影和视物变形就诊者17.0%.经局部及全身给予糖皮质激素、睫状肌麻痹剂和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患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主要致盲原因是严重的玻璃体混浊和并发性白内障.结论 特发性全葡萄膜炎多见于青壮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致盲率高,积极控制眼部炎症是提高视力预后的关键.

  • 山东地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王佼佼;李绍伟;高华

    目的 通过对医师进行调查问卷方法了解山东地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开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经验教训,为今后更好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提供临床理论指导.方法 对山东地区县级以上医院(15所医院)31位主治以上职称医师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各级医师对超声乳化术知识的了解情况、掌握该手术的渠道、开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手术中主要技术难题以及手术的常见和难处理的并发症等,并征求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结果 (1)超声乳化知识的了解情况:所有医师在行超声乳化术之前都对对超声乳化的原理、手术适应证以及并发症和术后处理都进行过比较详细的学习.主要学习途径包括培训班、学术会议、杂志、书籍和供应商等.(2)61.3%(19/31)的手术医生在开展超声乳化术之前都进行了500台以上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3)掌握该手术技术的渠道:观摩他人手术(28/31)、录像带(23/31)和学术会议(20/31)获得.但调查者认为学习超声乳化术有效的方法是:专家或上级医生带教(21/31)、观看录像带(22/31)或他人手术(22/31)和初学者实验室(20/31).(4)开展超声乳化术遇到的主要问题和手术中主要的技术难点:遇到的主要的问题是患者经济困难不愿接受(18/31)、无后节手术并发症处理条件(13/31)和手术技术难以掌握(12/31);手术中主要的技术难点是碎核和乳化(30/31)、连续环形撕囊(19/31)和超乳机操作(8/31).(5)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27/31)、角膜水肿(23/31)和后囊破裂核脱入玻腔(9/31)、人工晶状体无法植入(9/31);被调查者认为难处理的并发症是: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19/31)、后囊破裂核脱入玻璃体腔(17/31)和化脓性眼内炎(15/31).结论 (1)在开展超声乳化技术之前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实际操作的培训是关键.(2)手术中后囊破裂和角膜水肿是常见的并发症.(3)处理角膜病变的能力和完善的眼后段技术设备是开展超声乳化手术的必要保障.

  • 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治疗分析

    作者:董珺;李光辉;王敏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治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性.方法 收集6例(6只眼)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4只眼)行常规巩膜外加压环扎术,2例(2只眼)行玻璃体手术,比较视网膜复位率及术后屈光状态.结果 6例(6只眼)视网膜均复位.术后3个月综合验光,4例巩膜外手术患者屈光不正在-2 D~-4 D,散光-1.5 D~-4.75 D之间,裸眼视力0.15~0.3,矫正视力0.3~0.7;2例行玻璃体手术患者屈光状态在-0.75 D~-1.5 D,裸眼视力0.4~0.6,矫正视力0.5~0.7.结论 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后的视网膜脱离选择玻璃体手术复位较适宜.

  • 丹参眼部电离子透入改善视网膜细胞功能的疗效观察

    作者:谭广棉;杨秀章;方俊宏;籍莉;彭绮玲;莫玉芳;林春娴

    目的 观察丹参眼部电离子透入改善视网膜细胞功能的疗效.方法 应用DL-ZⅡ型直流感应电疗机,每眼用含4 ml丹参注射液的眼垫覆盖眼后安机通电离透入,电流强度在1~20 mA,治疗老年黄斑变性干性初发期100例(200只眼),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14 d一疗程.结果 所有病例治疗后裸眼视力提高至少2行,矫正视力≥0.9者107只眼(53.5%),视敏度提高平均约8.0 dB.结论 丹参眼部电离子透入对改善视网膜细胞功能有较明显的疗效.

  • 白内障术中采用选择性切口对降低术前角膜散光的作用

    作者:徐小明;项振扬;张琦;潘萍萍

    目的 探讨根据角膜散光轴位选择手术切口对降低术前角膜散光的作用.方法 A组:根据角膜地形图选择角膜散光度数大于1.50 D的白内障患者40只眼,以角膜屈折力弱的子午线为中心做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另选择大于1.50 D的顺规性散光40只眼,以角膜屈折力弱的子午线为中心做巩膜隧道切口(即常规白内障手术切口,将其称为非选择性切口组),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测量术前、术后3 d至1年的角膜散光及裸视视力.结果 A组术前、术后3 d、1、3、6、12个月的平均角膜散光分别为(+2.28±0.86)D、(-1.16±0.95)D、(+0.77±0.91)D、(+1.21±0.87)D、(+1.30±0.89)D和(+1.39±0.78)D;术后3 d、1、3、6、12个月的裸眼视力≥0.5者,分别占52%、68%、62%、58%和57%.B组术前、术后3 d、1、3、6、12个月的平均角膜散光分别为(+2.24±0.91)D、(+5.64±0.88)D、(+4.09±0.71)D、(+3.57±0.68)D、(+2.95±0.75)D和(+2.86±0.77)D;术后3 d、1、3、6、12个月的裸眼视力≥0.5者,分别占12%、19%、24%、28%和31%.结论 以角膜屈折力弱的子午线为中心选择白内障手术切口有利于降低白内障术前角膜散光.

  • Graves病与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俞振飞;方春庭

    目的 评价Graves病中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的患病情况.方法 对80例Graves病患者,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压平眼压、眼球突出度、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检查和眼眶CT检查.患者的年龄为40~66岁,平均为51岁;男29例,女51例.随访眼压两次以上均大于21 mmHg(1 mmHg=0.133 kPa)者定为高眼压;当视野缺损与视盘盘缘切迹相对应而房角又开放者诊断为开角型青光眼.结果 80例Graves病患者中,有5例(6.25%)显示典型的青光眼性视野缺损,诊断为开角型青光眼,其中3例(3/5)在随访期中经多次(2次以上)测量眼压均低于21 mmHg,诊断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3.75%).80例中8例(10%)在随访期中经多次(2次以上)测量眼压均高于21 mmHg,但无典型的青光眼性视野缺损诊断为高眼压症.结论 在Graves病患者中,开角型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及高眼压症的患病率均高于一般群体中的患病率,应引起人们注意,密切随访观察,以便及早预防视神经损害.

  • 曲安奈德治疗霰粒肿的疗效及安全性调查

    作者:张坚寅;章征

    目的 评价曲安奈德注射治疗霰粒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门诊初发和复发性霰粒肿患者97例(102只眼),行病变内曲安奈德注射(0.1~0.2 ml,40 mg/ml).治疗后病变体积减小80%以上且无再次增大或复发为有效.治疗患者者再次注射,再次注射后无效者可选择更多次注射或手术切除.结果 多数患者一次注射后有效(66只眼,64.7%)或者二次注射有效(16只眼,15.7%),平均治疗有效时间为2.7周.初发和复发性霰粒肿对于曲安奈德治疗的临床反应相似,在注射次数、体积减小和治疗有效时间上无差异.性别、年龄和病程和治疗反应无相关性.术前术后眼压和视力保持稳定.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初发和复发性霰粒肿曲行安奈德注射安全有效,多数病例1~2次注射即有效果,对于2~3次注射无效患者可行手术切除.

    关键词: 霰粒肿 曲安奈德
  • 应用前房维持器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疗效观察

    作者:文丰;周宏健

    目的 评价应用前房维持器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化脓性眼内炎患者应用前房维持器行前房冲洗加玻璃体腔注药治疗17例(Ⅰ组)与行玻璃体切割同时眼内注药19例(Ⅱ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Ⅰ组有效率47.06%,显效率35.29%;Ⅱ组有效率26.32%,显效率15.79%.二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前房维持器行前房冲洗加玻璃体腔注药治疗与行玻璃体切割同时眼内注药的治疗效果相似,应用前房维持器治疗化脓性眼内炎手术易行,设备简单,便于基层推广.

  • 改良Y-V成形及额肌瓣悬吊治疗小睑裂综合征

    作者:吴章友;张士倩

    目的 探讨小睑裂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7月间收治的小睑裂综合征15例.结果 术后随访3~36个月,Y-V成形及额肌瓣悬吊Ⅰ期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术后睑裂长度平均增长3~5 mm;睑裂宽度增大3~6 mm;双眼内眦间距缩短7~12 mm.结论 改良Y-V成形及额肌瓣悬吊Ⅰ期手术治疗小睑裂综合征患者效果肯定.小睑裂综合征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 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成像在LASIK术前角膜厚度测量的应用观察

    作者:石忠鑫;代玉娟;肖凤芝;刘彦才;王彩云;李丽杰

    目的 探讨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成像(OCT)在LASIK术前角膜厚度测量的精确性.方法 分别采用眼前节OCT、超声及光学方法对LASIK术前患者的角膜厚度进行测量,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眼前节OCT在LASIK术前角膜厚度测量的结果与超声同样准确,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性.结论 眼前节OCT可作为LASIK手术前角膜厚度测量的依据,并可作为术后分析观察的方法.

  • 曲伏前列腺素滴眼液降眼压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桥;王友法;高卫萍;王育良

    目的 评价曲伏前列腺素滴眼液(苏为坦)降眼压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例(38只眼)原发性青光眼/高眼压症患者单用或联合点用曲伏前列腺素滴眼液,每晚1次,随访12周,观察眼压、视野及不良反应.结果 曲伏前列腺素滴眼液能显著降低眼压(P<0.01),12周后降眼压幅度范围6~14 mmHg,视野平均缺损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反应主要为轻至中度的结膜充血.结论 曲伏前列腺素滴眼液能显著降低原发性青光眼/高眼压症等患者的眼压,而且安全、有较好的耐受性.

  • 眼内组织骨化生2例

    作者:王敏;叶静;江航;王静

    例1:男性,62岁,农民.左眼20年前因青光眼绝对期在本院行小梁切除术,术后常出现眼部红、痛,经用药后缓解,近2个月来疼痛加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入院要求行眼内容剜出术.

  • 眶内及筛窦植物性异物致化脓性感染长期不愈并失明1例

    作者:李曼红;蔡莉;王雨生;徐建锋;杜兆江

    患儿,男,3岁.因左眼被石块碰伤后疼痛、溢脓、视物不见14天,于2006年4月21日入院.患儿玩耍时不慎被石块碰伤左眼,即在当地医院急诊行"左眼下睑皮肤裂伤清创缝合术",术后3天发现伤口溢脓,经抗炎、局部引流治疗,疗效欠佳,后到我院就诊,门诊检查后以"左眼睑蜂窝织炎"收住院.

  •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1例

    作者:祃红燕;钱勇;段文静;赵秋溪

    患者男性,63岁.因右眼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3天,于2006年8月29日就诊于我院,门诊以"右眼颞下支视网膜动脉阻塞"收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史2年,未系统治疗.否认既往眼病史.

  • 颈内动脉栓塞首诊眼科1例

    作者:阎峻;石香玉;曹智辉

    患者男性,50岁.因咳嗽后突发性右眼视力下降2.5 h于2005年12月来我院就诊.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专科查体:视力右眼0.12(不能矫正不应),左眼1.0,非接触眼压计测眼压,右眼9 mmHg,左眼14 mmHg,外眼(-),屈光质清,双瞳孔等大正圆,右眼对光反射迟钝,中心凹反射消失,疑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海绵状血管瘤合并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作者:吴学今

    患者女性,12岁.因视远不清而来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0.4,矫正视力:右眼1.0,左眼1.0.双眼前节(-).右眼底鼻侧片状暗红色类园形串珠样改变,其鼻侧伴出血,下方见硬性渗出.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65例分析

    作者:魏光杰;张家宾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是目前眼科临床常用的辅助检查,对眼底疾病的诊治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良反应的发生亦日益引起眼科医师的重视.本研究就在临床实践中出现的65例不良反应作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 纵形小梁巩膜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疗效观察

    作者:曾洪波;郭望仙;蔡明高

    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期间,共收治持续高眼压青光眼病例7例(10只眼),女性4例(6只眼),男性3例(4只眼),年龄54~69岁,平均62岁.

  • 隐匿性巩膜栗刺14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连井

    栗刺性眼外伤好发于秋季板栗收获时节.果农眼部被栗刺刺伤后,当时症状不明显.有的在外伤后1~3个月才就诊[1].当栗刺穿透结膜刺入浅层巩膜后,结膜自行愈合,很难被医生及时发现.

  •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作者:尚志宏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为供应视盘筛板前区及筛板区的睫状后血管的小分支发生缺血,致使视盘发生局部的梗塞.

  • 复发性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艳枝;肖利华

    泪腺上皮性肿瘤是一类比较常见且容易复发的眼眶肿瘤.肿瘤的复发和手术有着直接的关系,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涎腺上皮性肿瘤研究的深入,一些分子标记物如:黏附分子、癌基因、抑癌基因等成了临床上监测肿瘤复发的有用指标.并且这些指标的发现,为复发的泪腺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研究进展

    作者:钟珊;李莉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难治的顽固性青光眼,早期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控制眼压和保留较好视力的关键.本文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对其治疗方法和疗效作一综述.

  • 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韩曙霞;郑曰忠

    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伴发青光眼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常为临床医生所忽视,病史和眼部特征性表现有助于病因学诊断,治疗原则是局部抗病毒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和及时控制眼压.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导致视力损害或致盲.

  • 培养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作者:顾起宏;朱美玲;王明丽

    目的 探讨深低温保存角膜缘上皮细胞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将兔角膜缘组织培养出的细胞,分别用两组冷冻保护液冻存,0.5、1、2个月后分批取出.将未冷冻的细胞和不同冻存时间、不同冻存保护液的冷冻复苏后细胞传代培养,采用免疫组化、电镜鉴定培养后细胞的性质.通过倒置显微镜、电镜、MTT比色法来比较传代培养的角膜缘上皮细胞深低温保存前后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结果 AE1和传代细胞鼠抗兔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克隆抗体染色呈阳性反应,AE5单克隆抗体染色偶见阳性反应;冻存后的传代细胞贴壁、生长均滞后,而且电镜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细胞水肿,再培养7 d后形态结构均恢复正常;MTT法检测复苏当天冻存后的细胞比未冻存的细胞增殖活性低,差异显著(P<0.05,但培养5 d后无显著差异(P>0.05),甘油组和DMSO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冻存时间的各冻存组测得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冻存的角膜缘上皮细胞传代培养仍保持上皮细胞特性并含有干细胞;DMSO保护液比甘油液低温保存效果好;角膜缘上皮细胞经阶段降温后深低温保存简单可行,选择适当的冷冻保护剂冻存后的细胞再培养,其细胞活性和结构与原代相似.

  •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及移行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智;张光红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增生及移行的作用.方法 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的HLECs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HGF(2.5、5、10、20、40、50、100 μg/L),MTT法测定促细胞增生的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HLECs损伤愈合模型,观察不同浓度HGF(10、20、50μg/L)处理24 h后HLECs的移行情况.结果 HGF浓度处于10、20、40、50μg/L时对HLECs具有促增生作用(P<0.05或P<0.01),增生率分别为10.5%、30.2%、28.3%和11.1%;当浓度为20 μg/L作用24 h能达到大促增生效果(P<0.01),增生率为29.6%;HGF通过促进细胞G0向G1的转化来促进细胞的增生;HGF可明显促进HLECs的移行,其移行能力分别为22.1%(10 μg/L)、57.7%(20μg/L)和208.6%(50μg/L).结论 HGF可促进HLECs的增生和移行,是HLECs的有丝分裂原和强有力的促移行因子.

  • 异体角膜缘上皮细胞培养后移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兴华;朱美玲;陈逖;王明丽

    目的 观察含培养的角膜缘上皮细胞的羊膜片移植到角膜缘干细胞损伤的异体兔眼角膜上的效果.方法 把羊膜为载体组织块培养的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到角膜缘干细胞损伤的异体兔眼角膜上,术后观察角膜混浊度、角膜新生血管、角膜上皮等情况,定期兔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角膜缘上皮细胞在羊膜上培养16 d形成3~4层,用含有培养的异体角膜上皮细胞的羊膜片移植的12只兔眼,术后第5天,损伤的角膜表面全部上皮化,第16天开始,12只兔眼逐渐出现排斥反应.结论 含培养的角膜缘上皮细胞羊膜片异体移植术后早期角膜全部上皮化,晚期则出现排斥反应.

  • 葛根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风花;孟瑞华

    目的 观察葛根素(puerarin)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未治疗组、缺血再灌注葛根素治疗组.采用前房灌注液体形成高眼压而建立RIR模型.治疗组在缺血前30 min给予大鼠腹腔内注射葛根素.缺血60 min后恢复血流.光镜观察各组视网膜内层厚度以及浸润入视网膜的中性粒细胞数目、神经节细胞数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在各组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 葛根素治疗组再灌注6 h以后各时间段视网膜内层厚度均较未治疗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厚,早期视网膜内层水肿增厚,晚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及视神经纤维层萎缩变薄,神经节细胞数目多于未治疗组,而视网膜中的中性粒细胞数目少于未治疗组;Caspase-3蛋白于再灌注后24 h达到高峰,但各时间段治疗组表达强度均较未治疗组明显减弱.结论 葛根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治疗作用,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是其可能的保护机制.

临床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