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眼科杂志

临床眼科

临床眼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림상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8422
  • 国内刊号: 34-114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陈逖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的临床表现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作者:谭薇;董正华

    目的观察和探讨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确诊为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的60例患者(65只眼)做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等检查,平均追踪时间15个月.结果做FFA检查的65只眼中有62只眼(95%)伴有漆裂样纹.其中54只眼为单纯型黄斑出血,出血多在1~3个月吸收,预后较好;另外11只眼为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型,视力预后较差.结论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可分为单纯型和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型.前者出血吸收快,后者视力预后较差.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荣瑜;童翀;王刘英;许依群;嵇云新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6例(39只眼)白内障患者,分别选择巩膜隧道切口及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同时植入后房型PMMA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84.62%、87.08%、89.74%.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满意,安全、快捷.伴高度近视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临床分析

    作者:赵军梅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Ahmed青光眼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9例(9只眼).术后随访3~24月.结果手术成功率为81.78%,眼压从术前平均(52.56±14.51)mmHg下降为术后平均(17.33±11.51)mmHg.主要并发症有:早期低眼压、前房延缓形成、前房导管口阻塞、前房出血.结论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是一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比较有效的手术方法.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当天开放滴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未艾;郑丹莹;张振平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开放滴眼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997例(200只眼),分为两组,滴眼组术后立即在结膜囊滴复方地塞米松妥布霉素滴眼液,消毒带孔塑料眼罩包眼.术后当天开放滴眼,每2小时1次,2小时、4小时及24小时后接受检查.对照组术后结膜囊内涂复方妥布霉素眼膏,包绵质眼垫,24小时后接受检查.记录手术中超声乳化能量复合参数(平均超声乳化能量×平均超声乳化时间)、术后视力、角膜水肿、前房反应、患者感受、眼睑肿胀及结膜水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中超声乳化能量复合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视力、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异物感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眼睑肿胀、结膜水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开放滴眼更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 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作者:郑海华;蔡剑秋;陈峰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无虹膜无晶状体眼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2只眼)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无虹膜无晶状体眼患者施行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畏光症状消失,视力明显提高,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带量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矫正无晶状体眼伴无虹膜的安全有效方法.

  • 74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作者:朱映芳;郭小健

    目的通过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以下简称RRD)的临床分析,了解RRD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4例RR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用SPSS10.0软件分析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上占70.2%;高度近视患者占40.5%;RRD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达到94.6%,术后视力总体高于术前视力(P<0.05),但在黄斑裂孔及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玻璃体出血及多发性裂孔患者,术后视力无明显改善(P>0.05).术前视网膜脱离范围对术后视力有显著影响,但术后视力同时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结论 RRD在中老年及高度近视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治疗RRD有效的方法,但在术后功能性视网膜复位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高压氧在视网膜动脉阻塞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作者:刘铁;解成志;史宏伟

    目的探讨高压氧配合常规药物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明确诊断为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32例(32只眼),全身应用血管扩张剂的同时,加压吸入纯氧.结果 32例(32只眼)中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结论高压氧在配合常规药物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葛根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眼底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潘吉富;张雪梅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眼底出血的结果.方法住院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2例,用100g.1-1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葛根素注射液300mg静滴,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侧或双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对照组31例,用100g.1-1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丹参注射液16ml静滴,每日1次.同时,2组均常规服用维生素C、路丁、钙片及肌苷.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61.9%),总有效率40例(95.2%);对照组治愈10例(32.3%),总有效率21例(67.7%).经统计学处理,2组治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结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是治疗眼底出血的有效方法,优于丹参注射液.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眼内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作者:张珑俐;赵秉水;陈松;刘蓓

    目的对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切除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时间、手术结果进行探讨.方法对42例(42只眼)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常规行巩膜环扎后,再行闭合式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术,首先切除混浊的玻璃体,割断玻璃体内前后方向牵拉视网膜的纤维条索,切断视网膜前纤维桥带成小岛.后争取彻底剥离视网膜前膜并切净.术中对32只眼行二级管眼内激光光凝.结果 42只眼经过3~10个月随访(平均11.3个月),有24只眼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得到不同程度的视力改善,14只眼视力保持不变;4只眼视力下降;6只眼(14.3%)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只眼(11.9%)发生再出血;1只眼(2.3%)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正确把握糖尿病患者PDR玻璃体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和手术技巧,才能降低糖尿病眼病的致盲率.同时玻璃体切割术中行眼内光凝是治疗PDR的必要手段.

  • 硅油填充术后前房硅油的原因探讨

    作者:崔先进;蒋秀芹;郭沂新;苏明山;李润英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术后前房硅油的发生原因.方法对55例(57只眼)行硅油填充术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18个月随访发现13只眼前房硅油.其中8只眼为无晶状体眼,3只有晶状体眼者悬韧带断裂,2只眼为人工晶状体眼.结论无晶状体眼和有晶状体眼晶状体悬韧带断裂为前房硅油的主要原因.

  • 青光眼滤过术后持续性浅前房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志敏;宋愈;吴莹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持续性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000~2002年收治的128例青光眼(166只眼)患者中29眼发生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有29只眼出现浅前房,其发生率为17.47%.按Speath分类,浅Ⅰ度19只眼,浅Ⅱ度8只眼,浅Ⅲ度2只眼.其中滤过过强10只眼,结膜瓣渗漏3只眼,脉络膜脱离4只眼,恶性青光眼3只眼,其它9只眼.结论滤过过强是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浅前房经保守治疗可治愈.

  •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的临床应用

    作者:靳雷;井上美智子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临床应用于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以一段特异性通用引物并配合热启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棘阿米巴原虫.结果在门诊初诊为棘阿米巴角膜炎的13例(13只眼)中,通过PCR检测法有11只眼证实为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同时角膜刮片染色后镜检有5例发现了棘阿米巴包囊.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中老年人泪膜破裂时间的调查

    作者:李小燕;孙洁;严学军;江莉萍;潘松杨

    目的调查目前中老年人泪膜破裂时间的状况,了解对眼表面泪膜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45岁者,共1005只眼,一人一卡,定点暗室,定人操作,用微量加样器定量,将2%荧光素7μl滴入下结膜囊内,在裂隙灯显微镜9mm钴兰光束下观察,用电子秒表同步记录出现第一个干燥斑的时间.结果在温度为21.64±2.80℃,湿度为58.54±14.70%条件下,泪膜破裂时间为4.20±1.46秒,无症状者5.90±2.23秒,有症状者4.11±1.21秒.结论泪膜稳定性的下降正影响着中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局部毒性可是药物本身对角膜上皮的毒性作用,也可是防腐剂所致的毒性作用;另外,环境污染也是影响泪膜稳定性的因素之一.

  •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经瞳孔温热治疗

    作者:俞素勤;张皙;缪浴宇

    目的评价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的疗效.方法对12例(12只眼)黄斑区具有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TTT治疗,并随访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的变化.结果 12只眼中有3只眼进行了二次治疗,终所有患者眼底出血渗出的情况均得到改善,眼底造影显示CNV缩小或闭塞,治疗后视力提高3只眼,稳定6只眼,下降3只眼.结论经瞳孔温热疗法可以减少因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而引起的出血及渗出,加速疤痕化,对黄斑区CNV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中心视力的恢复尚不理想.

  • 抗白内障药物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晓华;姜德咏;龚凌

    目的评估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白内障药物对玻璃体切割术后,眼内注气所致早期晶状体后囊下混浊的临床效果.方法各种病因所致玻璃体切割保留晶状体术中惰性气体充填216例(216只眼),其中手术伤及晶状体9只眼,术后均口服维生素E,其中126只眼即刻局部用卡林U眼药水,观察局部用药和未用药患者晶状体后囊下混浊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及原有白内障的发展.结果 5天后晶状体后囊下混浊的发生比率:局部应用抗白内障药物N1=43/126(34.1%),未用药患者N2=56/90(62.2%),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用药患者后囊下混浊的持续时间为(4±2.3)天,未用药患者(7±3.2)天,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但对手术中伤及晶状体后所致的混浊用药无效.结论局部应用抗白内障药物可明显减轻玻璃体切割术后眼内注气所致晶状体后囊下混浊的程度,缩短混浊持续时间,有利于术后及时的眼底观察和补激光.对手术中伤及晶状体所致的混浊用药不能阻止其发展.

  • 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禹;翟刚;解聪

    目的观察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50只眼)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35只眼,占70%;≥1.0者16只眼,占32%.平均散光度1.61±0.4D.1月后矫正视力≥0.5者42只眼,占84%;≥1.0者20只眼,占40%.平均散光度0.4±0.3D.结论该术式切口小,不需缝线,操作简便,不需昂贵设备,视力恢复快,散光小而稳定,适应证广,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营养不良

    作者:于洁;邹留河;吕岚

    目的探讨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对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营养不良3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结果术后视力比术前明显提高,未发现术后排斥反应,3例患者发生了原发角膜病变复发.结论穿透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角膜营养不良的有效方法.

  •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高度近视

    作者:臧晶;鲍炯琳;高劲松;何利蓉;林文雄

    目的研究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18例对侧眼已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另1只眼为高度近视的患者,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中未发生前囊撕裂和后囊破裂等并发症;术后未发现黄斑囊样水肿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随访6~26月,3只眼出现轻度后囊混浊.结论在具备熟练的超声乳化技术的前提下,通过摘除透明晶状体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及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变化

    作者:黄庆山;王庆芳;李传福;陈怀平;毕瑞兰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者血T淋巴细胞(T-LC)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变化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9例分化型及21例未分化型Rb患者进行血T-LC亚群、CD4、CD8及IL-2、TNF含量检测,并与20例正常者作对照.结果两型血T-LC亚群、CD4、IL-2及TNF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者(P<0.01);未分化型CD8高于正常者(P<0.05),而CD4/CD8比值则低于正常者;两型间CD4、IL-2及TNF含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 Rb患者存在免疫异常低下,以未分化型低下更为显著.

  • 脑梗死的眼部表现

    作者:高翔;刘开祥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眼部表现.方法分析首诊于眼科的脑梗死患者56例.结果脑梗死常出现各种不同的眼部改变.结论脑梗死患者可能首诊于眼科,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脑梗死 眼部表现
  • 倍频Nd:YAG激光预防性光凝治疗近视眼视网膜变性

    作者:高翔

    目的观察对近视眼的周边视网膜变性和/或裂孔进行预防性光凝的疗效.方法散瞳检查近视眼眼底,发现周边视网膜变性和/或裂孔42只眼,予以预防激光治疗.结果实行视网膜变性预防性光凝的患者,随访9~12月无视网膜脱离发生.结论激光预防性光凝治疗视网膜周边变性和/或裂孔对预防视网膜脱离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中药对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作用

    作者:刘路宏;李敏;吴学今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利水中药对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于术后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5天视力及视网膜下积液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术后口服健脾益肾、活血利水中药可促进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中药组视功能的恢复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活血利水中药能促进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及视功能的恢复,是视网膜脱离术后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

  • 羊膜移植在眼表疾病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刘新亚;杨勤;于焱;袁志兰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在眼表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保存人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22例(22只眼),其中复发性翼状胬肉9例,热灼伤2例,大泡性角膜炎3例,睑球粘连3例,角膜溃疡4例,皮样囊肿1例.结果术后3~7天眼部炎症得到控制,形成稳定的眼表,视力有所提高.结论羊膜移植可有效重建眼表而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羊膜 移植 眼表疾病
  • 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修复方法

    作者:高和香

    目的观察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患者显微手术治疗后瞳孔及视功能改善状况.方法对50例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患者采用显微手术修复.结果术后恢复圆形或椭圆形瞳孔,消除复视、畏光等症状,视力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采用显微手术修复,可有效恢复瞳孔,提高视功能.

  • 超声乳化术中粘弹剂对角膜内皮及眼内组织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峰;孙乃学;任百超;杨建刚

    目的观察二种粘弹剂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对角膜内皮细胞及眼内组织的保护作用,并作对比分析.方法对102例(102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观察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丧失率及术后早期眼压、眼内炎症反应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时内皮细胞丧失率,海诺特组(61只眼)13.67%,赛乐福组(41只眼)13.09%,各组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间内皮细胞密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5);术后第一天眼压均有显著性升高,二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一周内眼内均有轻度的炎症反应,且随时间延长而消失,二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种不同的粘弹剂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对角膜内皮细胞及眼内组织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白内障的处理时机与预后的相关分析

    作者:雷霍;王雪梅;许红霞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白内障的处理时机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31例(31只眼)伴有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根据不同的病情特点,选择不同的白内障手术时机和方法,并对这些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患者的视力、人工晶状体、视网膜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组病例的视力分布经行×列表的χ2检验,χ2=22.557,P<0.005,四组间视力的恢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选择合适的白内障的处理时机包括人工晶状体(IOL)的植入时机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高度近视眼黄斑病变的振荡电位研究

    作者:陶明;张文芳

    目的观察振荡电位在高度近视眼及高度近视眼黄斑病变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客观视功能检查中的意义.方法对14只高度近视眼不伴有黄斑病变的患者和15只高度近视眼伴有黄斑病变的患者分别进行振荡电位的检测,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及其之间进行对比研究,以ΣO为观察指标,观察其不同的变化及规律.结果 (1)高度近视眼患者的振荡电位较正常组低(P<0.01);(2)高度近视眼黄斑病变患者较高度近视眼不伴有黄斑病变患者的振荡电位低(P<0.01);(3)高度近视眼和高度近视眼黄斑病变患者的振荡电位较正常眼低(P<0.01).结论随着病变程度的加深,振荡电位随之下降,振荡电位可以作为高度近视眼及其黄斑病变的客观功能的评价指标.

  • 204例结膜囊狭窄的治疗分析

    作者:林明;李瑾;范先群

    目的探讨结膜囊狭窄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和总结1996年10月至2001年8月本科收治此类患者204例(205只眼).采用自体结膜片或结膜瓣、游离口腔粘膜、自体皮片、羊膜移植、颞浅动脉颞肌筋膜岛状瓣或皮瓣等材料,行穹窿加深术、部分结膜囊成形术、全结膜囊成形术、眼窝再造术等.结果 204例结膜囊狭窄患者中一次手术成功配装义眼163例(79.9%),发生并发症41例(20.1%).结论结膜囊狭窄的手术矫正根据病因、部位、范围,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结膜囊狭窄 治疗
  • 原裂孔低位引流法在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皙;张喜梅;蔡文泉;李佩娟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中原裂孔低位引流方法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49例(49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视网膜裂孔情况及手术方法.结果有31只眼气液交换完全排出视网膜下液,放液孔多选择上方象限大于1PD的马蹄孔,C3F8气体填充平均0.52ml.18只眼视网膜下液有残留,放液孔多为小于1PD的圆孔,C3F8气体填充平均0.81ml.结论原裂孔低位引流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适用于利用周边部裂孔内放液的玻璃体手术.

  • 学龄前儿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80例分析

    作者:朱德峰;张秀英;田燕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白内障的特点及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选择,寻求解决术后低视力的佳方法.方法对180例(3~6岁)学龄前儿童白内障患儿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配戴相应的眼镜,综合治疗弱视.结果随访1~4年,全部病例视力在0.1以上,0.5以上者占77%8%,有78.0%的患儿健立了立体视功能.结论学龄前儿童白内障手术应植入欠矫的人工晶状体,同时术后配戴全矫的眼镜,更重要的是术后弱视治疗,以求获得立体视觉.

  • 糖尿病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永波;倪雁栋;王毅明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方法对30例(34只眼)糖尿病患者行ECCE+IOL,同时随机抽取同期行此手术的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30例(36只眼),术后均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视力及眼前段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术后视力在0.4以上者24只眼(70.59%),对照组为30只眼(83.33%),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59,P>0.05).术后观察眼前段并发症,在前房纤维素样渗出、虹膜色素脱落及瞳孔上移三项,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ECCE+IOL是一种较理想安全的手术.

  • 透气硬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观察

    作者:钱进;杨冠;史建明;徐玉红;裘玲芳;陈晓冬

    目的评价透气硬性角膜接触镜(RGP)的临床矫正效果及舒适程度.方法对102例(185只眼)在我院配戴RGP的患者首先作(主觉+他觉)验光后观察其配戴框架眼镜的矫正视力,然后观察其配戴RGP后的矫正视力,并观察在配戴RGP后不同时期对镜片的适应性及舒适感等.结果配戴RGP矫正视力≥1.0者为58.4%,0.6~0.9者为31.4%,0.5及以下者为10.3%,RGP矫正效果明显优于框架眼镜,RGP的处方度数均明显低于框架眼镜度数.戴镜1月后均感觉适应舒适,镜片中心位置及活动度好,仅少数患者偶有干涩、痒感,滴用眼液后改善.结论 RGP能矫正各种散光,具有透氧透气性,故有良好的临床矫正效果及较好的舒适感及安全感.

  • 马蹄形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一次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作者:李玉涛;白领娣;陈芳;梁丽

    目的对比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和巩膜外手术对马蹄形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102只眼)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外手术,包括环扎加压、巩膜外加压术或加用眼内注气.176例(176只眼)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内光凝、放液,分别对比两者的初次解剖复位率(3个月内)、复发率(3个月以上)、视力、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初次解剖复位率大致相同,但巩膜外手术组网脱复发率高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视力提高幅度大,黄斑皱襞发生率低,屈光乱视发生少,但白内障发生率较高.两者上述项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牵拉性质不伴有严重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马蹄形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从视功能恢复角度出发,对熟练的玻璃体手术经验者可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作为首要选择.

  • 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作者:孔庆兰

    目的探讨应用隧道式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在562例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病例中,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硬核白内障患者128只眼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128只眼硬核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均由术前光感/眼前手动提高到0.4以上,术后1月随访患者的视力达到0.8~1.0.结论隧道式小切口手术对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效果好,术中创面组织损伤小,术后反应轻,创口愈合快,减轻了手术散光,视力恢复迅速,并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白内障.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相对简便,易于掌握.

  • 视神经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作者:周海林;陈荣家

    目的观察视神经胶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视神经胶质瘤的临床和病理学检查资料.结果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0例视神经胶质瘤都是星形胶质细胞瘤,均无恶性.但在幼儿和年长的病例中则表现瘤细胞生长活跃,侵及视神经鞘膜(2例).结论视神经胶质瘤是危害少年儿童视神经的良性肿瘤,早期易漏诊误诊.

  • 烟酒中毒性视神经病变1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苏镇

    目的分析烟酒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32只眼)烟酒中毒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结果 6例有急性酒精中毒史者,发病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视乳头充血,VEP检查异常,4例视野有明显改变.10例为慢性中毒患者,就诊时视力减退,视神经萎缩、视野改变.结论长期大量吸烟、饮酒可致视力减退、视神经萎缩、视野改变、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延长.急性酒精中毒时给予大剂量激素、维生素、血管扩张剂等治疗后可明显改善视功能的损害.慢性烟酒中毒者则应给予大剂量的维生素治疗,以保持一定的视功能.

  • 无脉病合并眼内出血2例

    作者:刘佑兰

    无脉病又称主动脉弓综合征,于1908年日本高安(Takayasu)首次报告,故又名高安综合征,无遗传性.临床上分为两型:(1)由炎性疾患阻塞所引起,表现为非特异性动脉炎,组织学提示动脉弹力膜、外膜及中膜破坏,巨细胞浸润.此型常见于年轻女性;(2)非炎性阻塞性脉管病,常伴有粥样动脉硬化及梅毒,多在50~60岁发病,两性发病无明显差异.视力障碍是本病常见症状之一,因此首诊于眼科较多.报告如下.

  •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前房内植入继发青光眼1例

    作者:孟海云;郑顺生;王明全;李传虎;展广英

    患者,女,53岁,农民.因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胀痛6个月,于2002年5月16日入院.患者2001年11月,因右眼渐进性视物不清,右某县级医院确诊为"老年性白内障",予以手术治疗,术中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不能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错误地将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前房,术后5天出院.出院后1个月,患者右眼持续胀痛,予以"乙酰唑胺0.25,每日3次,0.5%噻吗心胺眼水点眼,每日2次",用药后能暂时缓解疼痛.近日眼胀痛加剧,时有恶心,当地医院予以"20%甘露醇250ml加压静滴",胀痛能暂时缓解.辗转治疗数家医院,病情无好转,求诊于我院.

  • 结膜下猪囊尾蚴病1例

    作者:包玉霞;路新荣

    患者,女,7岁.主因左眼下穹窿肿物3年余,于1999年3月10日来我院眼科就诊.临床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神志清,查体合作.眼部检查:双眼视力1.2,双眼眼压正常,右眼未见异常,左眼下穹窿部结膜下可见圆形的结节,直径约1.0cm,触及坚实而有弹性,无压痛、活动度良,周围结膜无充血、无水肿,余均未见异常.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疑结膜下囊肿,在局麻下行左眼结膜下囊肿切除术,术中见出血不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分离结膜取出一约0.8cm×0.8cm大小白色半透明呈囊状的活体组织.送病理检查:镜下可见虫体及头节,病理确诊为结膜下猪囊尾蚴,术后口服抗生素及吡喹酮等药物.

  • 脑垂体瘤误诊1例

    作者:张京红;米坤龙;李建东;程建贞

    患者,女,63岁.主因右眼视物不见3天,于2002年10月就诊.患者3年前曾因右眼视力下降就诊.当时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1.0.双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视野检查为右眼颞上象限缺损,左眼大致正常.头颅CT检查未发现颅内病变.当时诊断为"右眼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给予扩张血管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遂放弃治疗.目前眼科检查:视力:右眼眼前手动,左眼0.4.

  • 甲状腺相关眼病误诊1例

    作者:刘明

    患者,女,33岁.自觉双眼疲劳、视物长久后模糊约1年,加重3个月.3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诊为"双眼视疲劳症",给予消疲灵眼药水及口服维生素B12治疗,未见明显效果.3个月后转我院诊治.无消瘦、多汗、心悸等全身症状,既往健康.眼科检查:双眼视力1.0,右眼未见异常;左眼上睑睑缘在上方角膜缘上,瞳孔直径2.5mm×2.5mm,光反射(+),晶状体及玻璃体透明,眼底未见异常,眼压Tn.眼位正常,眼球运动不受限,眼球突出度:14mm>( 105 )/()<13mm.甲状腺功能检查:Tsh0.1,正常范围0.2~0.45,T3、T4均在正常范围内,诊断为甲状腺相关眼病(Ⅱ级).

  •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1例

    作者:鲍秀艳;刘红兵

    患者,男,19岁.因发现左眼向内偏斜伴复视1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复视伴左眼内斜,曾在当地医院给予配镜,症状无改善.无外伤史,无头疼、高热病史,无单眼包盖史.查体:全身情况良好,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眼部情况:裸眼视力:右0.12,矫正:-3.50DS=1.0;左0.12,矫正:-3.50DS=1.0.双外眼未见异常,屈光间质清晰,眼底检查未见异常.眼位:33cm角膜映光左眼-5°~-10°,交替遮盖双眼均由内到正,能交替注视,眼球运动正常.同视机检查:裸眼融合点+10°,戴镜融合点+13°,自觉斜视角=他觉斜视角,融合范围:-5°~+19°,立体视正常.马氏杆加三棱镜中和:裸眼33cm+20△、5m+27△;戴镜33cm+25△、5m+30△,右眼注视同左眼注视.复视像检查,水平同侧复视,各方向距离相等,看远略大于看近.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诊断: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 硅橡胶巩膜环扎加压致过敏反应1例

    作者:胡晓耘

    患者,女,51岁.因右眼网脱术后结膜下反复出血1月余入院.患者3个多月前因右眼视网膜脱离在我院行电凝环扎加压术,环扎加压材料为硅橡胶,术后3天,右眼睑高度肿胀、压痛(+),无搏动感,无脓性分泌物,球结膜无水肿,角膜透明,KP(-),前房Tyn(-).术后1周,眼睑肿胀消退.眼底检查:玻璃体轻度混浊,环扎加压嵴清晰,遂予以出院.出院2月后,出现右眼结膜下出血,来诊时查见内眦处球结膜肉芽组织增生,予以局麻下切除,但以后1月里,右眼肉芽增生处仍时有出血,查见内眦处肉芽组织再次增生,结膜囊内无脓性分泌物或瘘管,角膜、前房无异常,眼底环扎加压嵴清晰可见,综合患者术后数月来的表现,考虑为患眼对硅橡胶的过敏反应,予以局麻下拆除硅橡胶,术中见鼻侧泪阜下沿环扎带较多肉芽增生,未见脓性分泌物和瘘管,术后病理报告示球结膜增生肉芽组织.随访一年,右眼无类似病症出现.

  • 先天性角膜白斑1例

    作者:石云碧;李利;李献珍

    患儿女,生后6天.因生后第2天家长发现左眼为白色、无分泌物,皮肤黄染3天就诊入院.患儿系足月顺产,无窒息抢救史.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遗性疾病.母亲在妊娠期孕4周开始多次患感冒,孕4周时服过中药,孕8周时用过"青霉素"多次,继之双用过"林可霉素、先锋霉素"等,直到分娩前一月才好转.入院查:一般情况可,发育正常.左眼角膜中央混浊,面积6mm×6mm,中央瞳区呈瓷白色,周边尚透明,瞳孔未窥见,侧照时见虹膜前粘,余结构不清,左睑结膜轻充血,球结膜无明显充血.右眼无异常.诊断:左眼先天性角膜白斑.

  • 眼内容剜出后巩膜剖开羟基磷灰石义眼胎Ⅰ期植入术

    作者:江浩;于建春

    眼内容剜出术后羟基磷灰石义眼胎Ⅰ期植入对改善术后眼窝凹陷畸形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但常见方法[1]有操作复杂、巩膜张力较大、植入眼胎偏小、血管化进程较慢、术后可能出现眼胎排斥暴露、眼窝凹陷复发等缺陷.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应用巩膜壳斜形剖开联合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手术方法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 粘弹性物质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宋晏平;张招德;林雪松

    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自1999年4月~2002年6月期间,我们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各类型青光眼共计47例(58只眼),在术中均使用粘弹性物质.其中,闭角型青光眼54只眼,开角型青光眼2只眼,继发性青光眼2只眼.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作者:孙涛;吴华新;宋曙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其病因的探讨尚未取得一致的结论,手术方法众多,但术后复发率高达20~40%[1].本文统计了自1998年5月~2002年8月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36例(43只眼),随访3~25个月,获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直肌联扎术治疗固定性内斜视疗效观察

    作者:袁瑞芝;任芬花

    固定性内斜视由于肌肉挛缩,张力极高,常规手术方法矫正眼位效果多不理想.我们采用上、外、下三条直肌联扎术治疗高度近视固定性内斜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全部病历来自本院1996~1999年间在眼肌科就诊治疗的患者.共5例(9只眼),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在32~56岁.均为双眼发病.其中1例单眼内斜视较轻,患者不接受手术.5例均合并双眼高度近视.术前内斜度为35°~71°,斜视度测量按光点在角巩膜缘为45°,光点向外移1mm=8°计算.视力眼前指数~0.3.牵拉实验,眼球不过中线,内眦部有明显阻力.术后随访时间为1~3年.

  • 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30例报告

    作者:谢祥勇

    自1998年8月~2002年6月,我院应用碘烧灼溃疡面联合氟康滴眼及结膜下注射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30例(30只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0~65岁,平均43.6岁.有明确外伤史者24例,长期局部或(和)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2例,原因不明1例,在他院用过抗生素药物3例.病程4~30天不等.2.临床诊断依据:①角膜有外伤史,病情进展缓慢;②长期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无效;③角膜溃疡呈苔被状;④角膜病灶与周围境界分明,"卫星状"浸润;⑤角膜后壁附着大小不一脂状KP;⑥前房积脓,积脓粘稠,移动性小;⑦溃疡面刮片及培养确诊为真菌感染.

  • 上睑内翻倒睫的整形美容治疗

    作者:袁秀云;石忠鑫

    上睑内翻倒睫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其危害性很大,可引起角膜炎、角膜溃疡甚至失明.传统的手术方法可使眼睑外翻,有碍美观,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提高,这种术式已不能被部分患者接受.自1999年以来,我们从美容角度出发,应用hotz氏术、重睑成形术合并灰线切开法治疗上睑内翻倒睫患者53例(94只眼),既达到了良好的治疗目的又改善了容貌.

  • 屈光性角膜手术的健康教育

    作者:贺玲;郑晓龙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护理工作人员知道,医生也应领悟其中的含义,使每一个患者得到良好的健康教育,是我们每个医务人员应尽的义务.现代的屈光性手术包括PRK、Lasik,是我国近十多年来开展的新的手术方法.具有时间短、痛苦小、术后视力恢复快、不需住院,能一次性摘掉眼镜等优点.所以,健康教育显得非常重要,现将对屈光性手术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 睑板切开缝线联合眼轮匝肌及皮肤切除治疗下睑内翻

    作者:张玉惠;苑珂梅;崔华;张丽娟;柳红伟

    老年性睑内翻多发生在下睑,是由眼睑组织老年性退行性变化引起,是常见的外眼病.1995年至今我们采用睑板切开缝线联合睑缘轮匝肌及皮肤切除治疗复发性、严重下睑内翻患者35例(50只眼),随访观察28例(40只眼)6个月~3年,疗效满意.

  • 白内障术后无张力瞳孔的临床分析

    作者:叶建人

    一、资料和方法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在18~56岁.1例为眼球穿孔伤、外伤性白内障.入院后即行角膜修补术,术后予以米多林扩瞳,每天1次,术后见晶状体混浊加快,角膜创口对合好,出现高眼压症状.给降眼压处理后眼压恢复正常,两天后行白内障手术.术前瞳孔为4.5mm,点滴米多林3次,术中发现瞳孔散大不够.局部点滴0.1%肾上腺素后瞳孔扩大至7mm,顺利摘除白内障.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注入卡米可林,见瞳孔不能缩小,约为6.5mm,用单针刺激虹膜后结束手术.

  • 外伤性前房出血63例分析

    作者:陈菊仙

    我院自1995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前房出血63例,现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年龄分布:年龄小10个月,大68岁,其中9岁以下6例,占9.52%;10~19岁9例,占14.29%;20~29岁7例,占11.11%;30~39岁18例,占28.57%;40~49岁14例,占22.22%;50~59岁4例,占6.35%;60岁以上5例,占7.94%.

  • 泪小管断裂修复术的临床探讨

    作者:仪立群

    各种眼外伤引起下泪小管断裂在眼科临床上很多见,随着显微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开展,各院眼科医师在手术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现就我院近两年来泪小管断裂吻合术谈一点体会.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22例,女2例,年龄16~57岁.(1)就诊时间:24小时内15例,24~72小时内6例,大于72小时3例.(2)分类:将泪小管断裂依断裂处距泪小点的距离分3类:①距泪小点3mm以下3例;②距泪小点3mm~5mm9例;③距泪小点5mm以上12例.

  • 复方樟柳碱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眼部病变

    作者:季强;季梅;蒋宇音

    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缺血性病变,发病急、进展快,常造成严重视功能障碍,甚至失明.本文应用复方樟柳碱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眼底缺血性病变30例,疗效较好.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①原发性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包括前部和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视网膜中央动脉及分支阻塞).②继发性眼部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主要为外伤所致眼部缺血性病变.③病程不超过3个月.

  • 眼部手术简易支架铺巾的临床观察

    作者:桂平

    眼科手术常规铺巾时,常引起患者诸多不适,对手术有一定的影响.2000年5月作者自制了简易支架铺巾,并对58例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0年5月~2002年3月,局麻下支架铺巾行白内障手术58例(62只眼),其中男性27例,女性31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65岁.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激光治疗

    作者:赵婕;李海生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的致盲眼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激光在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其中的一些工作进行简要综述.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晓湄;何剑峰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眼科常见疾病.近年来有关本病的发病机制、发展过程、预后评估以及治疗措施等都有一些新的认识和进步.特别是在治疗上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包括激光和手术.本文将近年来有关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视网膜振荡电位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视力预测中的应用

    作者:许建华;刘哲丽;乔光;李若溪;王敏芳

    对视网膜振荡电位(OPs)的定义、发展史、起源、记录条件及与视网膜循环障碍的关系进行综述,对于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OPs幅值的改变在视网膜病变不明显之前就可出现.OPs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如果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做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检查,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病变程度,对估测术后视力、确定手术适应征、术后治疗方法、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都有积极意义.

  • 碱烧伤对角膜组织中NO及iNOS含量变化的影响

    作者:武犁;邱良秀;李中国;李鹏程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nitric oxide,NO)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在角膜碱烧伤后的变化,探讨NO在角膜碱烧伤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角膜碱烧伤组(碱伤组).于1、4、7、10、13天每组各取6只大鼠采用酶法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角膜组织中NO含量以及iNOS的表达变化.结果碱烧伤后大鼠角膜组织中NO含量在不同时期均升高(P<0.05),并于4~7天达高峰(P<0.01);角膜组织中iNOS主要表达于炎症细胞胞浆中,在不同时期表达也同样增强.结论碱烧伤后角膜组织中NO及iNOS含量增加,提示NO可能参与了碱烧伤后的角膜组织病理损伤过程.

临床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