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眼科杂志

临床眼科

临床眼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림상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8422
  • 国内刊号: 34-114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陈逖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高度近视患者眼底自发荧光的影像特征观察

    作者:阳雪;高婷婷;龙琴

    目的 研究高度近视患者眼底自发荧光的影像特征,探讨眼底自发荧光检查对高度近视患者眼底病变随访、诊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门诊的高度近视患者27例(54只眼)采集视力、眼压、屈光度、眼轴、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及眼底自发荧光检查结果,分析眼底自发荧光对高度近视患者眼底情况诊疗意义.结果 27例患者中15例(23只眼,占42.6%)存在不同程度的视盘旁弧形脉络膜萎缩灶及豹纹状眼底改变,其中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斑10例(13只眼,占24.1%),漆样裂纹9例(10只眼,占18.5%),脉络膜新生血管(CNV)5例(8只眼,占14.8%),黄斑裂孔2例(2只眼,占3.7%),视网膜出血3例(3只眼,占5.6%).结论 眼底自发荧光通过无创、便捷、实时地监测高度近视眼底表现,可为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诊断、评估病情严重度及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 新生儿泪囊炎临床治疗方法观察与体会

    作者:姜焕荣;周太平;邓坤明;蒋红英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在厦门眼科中心整形科门诊治疗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216例(275只眼),根据不同年龄段及以往治疗情况行按摩治疗、泪道加压冲洗、泪道探通留管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经以上综合治疗后全部治愈,按摩疗法治愈34只眼,加压冲洗治愈59只眼,泪道探通留管治愈182只眼.结论 泪囊按摩可作为3个月前新生儿泪囊炎的保守治疗,硬膜外麻醉导管(内置钢丝)探通留管术可一次性有效治愈新生儿泪囊炎,减少二次探通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 频域OCT检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黄斑厚度变化的研究

    作者:钱益勇;陆云峰;张济明

    目的 探讨频域OCT检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黄斑厚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门诊确诊的湿性AMD患者30例、干性AMD患者99例和正常对照116例,3组研究对象基线特征匹配.频域OCT检测根据ETDRS定义的以黄斑中心凹为圆心、6×6mm范围内划分的9个黄斑分区视网膜厚度,对各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湿性AMD组、干性AMD组和对照组受检者黄斑区总平均厚度分别为(277.33 ±51.43)、(261.69±13.64) μm和(264.99±12.63) μm,3组之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26,P=0.003),其中湿性AM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干性AM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938、4.905,均P<0.05).黄斑各分区中,湿性AMD组、干性AMD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分别为(256.13 ±82.46)、(221.89±20.8) μm和(224.42±17.56) μm,3组之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69,P <0.001),其中湿性AM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干性AM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6.494、6.892,均P <0.05).结论 湿性 AMD患者黄斑厚度增加,应用频域OCT检测黄斑厚度的变化可作为AMD患者诊断及治疗评价的监测指标.

  • 4%碘酊“桥状”灼烧治疗近穿孔感染性角膜溃疡

    作者:李霞;王瑞夫;刘毅;董晓云;王梦斐

    目的 探讨应用碘酊“桥状”灼烧治疗近穿孔感染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择感染性角膜溃疡近穿孔患者24例(25只限),其中治疗组:13例(14只眼),男性12例(12只眼),女性1例(2只限),年龄27~68岁,平均(45.3±4.3)岁.将角膜溃疡面修剪清创,4%碘酊烧灼溃疡面边缘,在临近角膜溃疡的结膜充血明显处(大部分患者在角膜缘10:00 ~2:00),用手术圆刀刮除条形角膜上皮(自溃疡边缘至结膜处形成桥状连接面),术前、术后给予角膜营养剂及敏感抗感染药物.对照组:11例(11只限)近穿孔角膜溃疡患者,其中男性10例(10只眼),女性1例(1只眼),年龄19 ~50岁,平均(40.2±6.9)岁.除不进行局部“桥状”碘酊烧灼外,余治疗与治疗组相同.结果 随访1.5 ~4个月,治疗组:于碘酊桥状灼烧后(3±4.5)d,结膜血管侵入角膜缘,于(7±5.5)d,少量血管翳侵入至角膜溃疡处,至2~4周左右时,大量角膜血管翳侵入角膜溃疡,角膜白斑形成,结膜囊内分泌物明显减少,羞明、畏光、流泪的角膜刺激症状明显减轻,如角膜有缝线,此时可间断拆除.对照组:于(14±3.6)d,少量血管翳侵入至角膜溃疡处,至3~4周左右时,大量角膜血管翳侵入角膜溃疡,结膜、角膜刺激症状减轻.其中2例(2只眼)行板层角膜移植术,1例(1只限)行结膜覆盖术.结论 碘酊桥状灼烧近穿孔的角膜溃疡,操作简单,角膜溃疡感染基本可控制,便于开展,尤其是在角膜材料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可缩短疗程,保存眼球,为减轻病情发展及下一步复明手术打下基础.

    关键词: 角膜溃疡 碘酊 桥状
  • 感染性眼内炎24例分析

    作者:郑文敏;艾明;江双红;邓春梅

    目的 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特点以及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三病区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24例(24只眼)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感染原因、病原学检查、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因眼外伤所致眼内炎12例,内源性眼内炎4例,感染性角膜炎2例,内眼手术后6例,其中白内障术后5例,玻璃体切除术后1例.病原学培养阳性例数3例.4例患者终行眼球内容物剜除术,1例行角膜溃疡清创术及球内注药术,1例行前房注药术,1例行4次球内注药,18例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球内注药术(其中1例终行眼球内容物剜除术).经治疗后有14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眼外伤是眼内炎的常见原因,玻璃体切除+球内注药术能不同程度恢复患者视功能.

  • 近视眼患者近视程度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作者:金婷;杨小红

    目的 探讨近视眼患者近视程度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7月至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就诊的近视患者120例作为近视组,同期选择在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视力受试者120例作为正常组,都进行了眼部常规指标的检测与RNFL厚度检测,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 近视组120例中判定低度近视74例,中度近视26例,高度近视20例,平均屈光度分别为(-2.08±0.66)D、(-4.73±0.82)D、(-6.85±0.57)D,而正常组为(-10.06±2.318)D.近视组的上方120°范围RNFL厚度的平均值(SA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而环形区域的神经纤维指数(NFI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同时SA在高度近视组较低、中度近视组均显著减少(P<0.05),NFI在高度近视组较低、中度近视组均显著增加(P<0.05).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近视眼患者中,SA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298(P<0.05),与近视屈光度和眼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 =0.323(P<0.05),r=0.184(P<0.05);NFI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24(P<0.05),与近视屈光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461(P<0.05).结论 近视眼患者都伴随有RNFL厚度变薄,而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SA值与NFI值都有明显波动,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眼轴长度、近视屈光度、眼压等,相干光断层扫描能取得比较好的检测效果.

  • 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作者:解正高;陈放;朱俊;杜伟;陈曦;甘春兰

    目的 评估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43例(43只眼).治疗前和治疗后每月行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底检查、FFA检查和频域OCT检查.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BCVA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的改变.治疗后视力与治疗前视力、CMT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6个月,BRVO组、CRVO组logMAR BCVA分别为(0.65 ±0.36)、(0.57 ±0.5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1436、2.8690;均P<0.05).治疗6个月,CMT分别为(335.82±111.65)μm、(295.47±83.74) 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221、7.4170;均P<0.05).CRVO组、BRVO组治疗后6个月的BCVA与治疗前BCVA有一定明显相关性(r=0.5410、0.5356;P=0.0373、0.0033),但与治疗前CMT无明显相关性(r=0.2317、-0.0655;P=0.1081、0.7404).整个治疗及随访中所有患者均未见与注射及药物有关的眼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小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 围手术期血压波动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玻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关系

    作者:孙哲;廖昕;谢春蕾;高新蕊;汪浩;王方

    目的 探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与血糖、血脂和血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进行PDR玻璃体切除手术(PPv)的68例(68只限)患者,监测围手术期中的空腹血糖值(FPG)、血脂和24h动态血压,术后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分析两组围手术期中监测数据的差异.结果 68例患者1年中的平均随访次数是(9.28±0.76)次.7例(7只眼,10.3%)发生术后早期再出血,平均再出血时间是(34.85±0.85)d;其中血压波动比、收缩压和收缩压波动比是术后再出血的三个重要相关危险因素(OR值分别是0.075,1.345和2.034,P<0.05).结论 PDR患者进行PPV术后再出血的全身危险因素中,收缩压值和波动变化是一个重要指标.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眼部血流动力学的超声观察

    作者:曹婷婷;刘逾;范玉香;王连丰

    目的 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与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BRVO患限65只眼、对侧临床健康眼65只眼,及正常对照组38例(76只眼)行眼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观察患者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PC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及视网膜中央静脉(CRV)大血流速度(Vmax)的变化.结果 患眼CRV的Vmax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眼,OA、PCA、CRA的PSV、EDV明显减低,RI较对照组升高;患眼CRV的Vmax明显低于健眼,余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差异;临床健康眼CRV的Vmax低于正常眼,PCA、CRA的PSV、EDV低于正常眼,RI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BRVO患者血流状况进行超声检测,可直观的反映球后血管动力学改变,从血流动力学角度为临床预防和治疗BRVO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 眼座植入术后结膜切口延迟愈合的原因分析

    作者:孙英;范先群

    目的 分析一期或二期义眼座植入术后发生结膜切口延迟愈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2003至2012年期间眼座植入术后出现结膜延迟愈合患者8例(8只眼),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均按眼科常规处理.结果 术后2~4周随访时发现患眼出现结膜切口愈合不佳,眼座无暴露.取出薄壳,局部点用氧氟沙星、贝复舒滴眼液后快2周,迟将近2个月后愈合,其中有1只眼合并剪除疝出的筋膜组织后重新缝合结膜切口、另有2只眼拆除缝线后2周愈合.8只眼愈合后均可配戴义眼片.结论 结膜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可能如下:局部血供差、缝线因素、结膜瘢痕、张力及手术操作等因素,加强术前患者全身及眼局部情况的评估,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伤口延迟愈合发生后,注意改善血供、调整切口缝合张力、减少局部缝线刺激、适当的外力适度牵拉扩张结膜囊、局部应用促生长因子等可缩短愈合进程,促进伤口愈合.

  • 相干光断层扫描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叶丹;康与明;单卫琢

    目的 采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技术观察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DR)及非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住院的60例(120只眼)NDR患者及60例(120只限)NPDR患者进行RNFL厚度和GCC厚度检查.另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50例(100只眼)为对照组,进行RNFL厚度和GCC厚度检查,分析两者变化情况.结果 NDR和NPDR患者视盘全周RNFL、上1/4象限、下1/4象限较对照组厚度变薄,NPDR较对照组颞侧也变薄(P<0.05).NDR和NPDR患者黄斑区GCC平均、上方、下方厚度值较对照组厚度均变薄(P<0.05).结论 NDR、NPDR患者RNFL厚度和GCC厚度均变薄,OCT可作为无创有效工具,为DR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近视性屈光参差眼的屈光要素分析

    作者:李丹;崔巍;高伟

    目的 探讨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玻璃体腔长度及眼轴长度对近视性屈光参差的影响.方法 收集双眼等效球镜度相差≥1.00D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62例,按照屈光参差的程度分为两组,中低度屈光参差组:1.00 D≤双眼等效球镜度相差<3.00 D(34例),高度屈光参差组:双眼等效球镜度相差≥3.00 D(28例).测量双眼屈光度数、角膜曲率(CC)、前房深度(ACD)、玻璃体腔长度(VCD)及眼轴长度(AL).统计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随着屈光参差度的增加,中低度屈光参差组患者双眼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基本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屈光参差组患者双眼角膜曲率和前房深度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度数较高眼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均高于度数较低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高度屈光参差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双眼角膜曲率差和前房深度差与屈光参差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玻璃体腔长度差和眼轴长度差与屈光参差度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是导致双眼近视性屈光参差发生的重要因素.

  • 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初步研究

    作者:江音;王婷;史伟云

    目的 探讨在高眼压下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术中保持较正常的前房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了14例(17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前应用全身及局部降眼压药物降压治疗后,眼压仍>30 mmHg,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高弹性黏弹剂使整个手术过程中前房基本保持正常深度,切除小梁后,可调节缝线紧密缝合,并记录观察手术效果,对术后早期并发症,特别是术后浅前房、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发生率的改变.结果 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5.8%,术后观察6个月,眼压均控制在18 mmHg以下,无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发生.结论 高眼压状态下行青光眼滤过手术,术中采用前房注射高弹性黏弹剂形成前房,加缝巩膜瓣可调节缝线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中青年腱膜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特点及手术

    作者:董刚;朱惠敏;徐乃江

    目的 探讨中青年腱膜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 对46例(58只眼)19~58岁的后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施行上险下垂矫正术.术中发现提上险肌腱膜不同程度自睑板上缘分离,行提上睑肌腱膜分离修复术.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除1例患者轻度欠矫外,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对于腱膜分离所致的上险下垂,首选提上睑肌腱膜分离修复术.此法符合解剖和生理,保留了Müller肌及提上睑提肌的内、外角,维持了眼睑正常结构.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效果好.

  • HRT-3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陶玉林;刘担;施其琴;崔冰洁;邵校;张青;蒋正轩;陶黎明

    目的 探讨第三代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3)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可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病程进展的关系,评价HRT-3在早期青光眼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HRT-3对正常组20例(40只眼)及眼压增高的可疑POAG患者13例(24只眼)进行RNFL厚度扫描,并于6个月后对同一位置的RNFL厚度进行追踪扫描,统计并分析比较两次测得的结果.结果 可疑POAG组在高眼压的状态下随访6个月后视盘周围RNFL厚度在上方(S)、下方(I)、颞上方(TS)、鼻上方(NS)、颞下方(TI)、鼻下方(NI)以及平均厚度(G)比初次就诊时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可疑POAG患者病情的发展,RNFL厚度逐渐减小,HRT-3能够准确反映视盘周围RNFL厚度改变,较好的评价早期POAG病情进展情况,并能为临床早期诊断青光眼提供更多的信息.

  •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临床分析

    作者:何勤;柯根杰;王林;顾永昊;顾起宏

    目的 观察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致伤原因、并发症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外伤性晶状体脱位32例(32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合并症、临床治疗方法.结果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87.50%),平均年龄为(56.23±15.13)岁,致伤原因中于劈柴时被木柴击伤10例(31.22%),1例保守治疗,31例晶状体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治疗后26例(81.25%)视力提高,18例继发青光眼者眼压均得到控制.结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好发于老年男性体力劳动时,需注意预防,常合并多种并发症,应当根据晶状体脱位的程度、合并并发症、核的硬度、术者手术熟练度等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治疗.

  • 眼动脉、睫状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变化与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关系

    作者:黄昭昭

    目的 探讨眼动脉(OA)、睫状后动脉(PC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参数变化与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管成像技术(CDI)测定30例(60只限)正常体检者及32例RP患者(左22只限,右24只眼)OA、PCA及CRA血流参数水平及时间段血流参数.结果 RP组患者OA中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时间平均大流速(TAMV)水平高于对照组,而P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P组PCA中PI、RI、PSV、EDV、TAM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P组CRA中PI、RI、PSV、EDV、TAM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A各部位相关血流参数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P<0.05),CRA、PCA与OA相关血流参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RP患者OA、PCA、CRA血流参数变化提示眼部血流供应与RP病理过程存在明显相关性.通过测定RA血流参数间的关系对研究RA眼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 深圳市儿童干眼症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作者:王恒;蔡晓华;祝芸芸

    目的 探讨儿童干眼症的相关性因素.方法 对主诉眨眼的患儿统一进行病史采集、裂隙灯检查、验光、眼表指标测定:泪液基础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等.参照干眼症诊断标准,对诊断为干眼症的患儿进行分析.结果 180例干眼症患者中,年龄6 ~12岁,平均(8.22±1.28)岁,男性98例,女性82例,男女比例1.20:1.各种结膜炎伴干眼症患者91例,占50.56%;屈光不正伴干眼症患25例,占13.89%;睑板腺功能障碍(MGD)伴干眼症患者17例,占7.78%;综合性因素(伴两种或两种以上眼表疾病)伴干眼症患者38例,占21.11%,单纯干眼症(未发现其它眼表疾病)患者9例,占5.00%.结论 儿童干眼症是一个病因较为复杂的眼科常见病,原发性儿童干眼症患者较少.结膜炎等眼表损害方面因素是影响儿童干眼症发病逐渐增多的重要的原因.

  • 连续水流冲洗预防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角膜上皮植入

    作者:薛信君;张晓俊;刘锦;李苏梅

    目的 分析准分子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中连续水流冲洗对于预防术后发生角膜上皮植入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行LASIK手术病例1548例(3025只限),术中激光发射后行连续水流冲洗角膜瓣及基质床面,复位角膜瓣.结果 所有术后病例随访至少6个月,无一例发生角膜瓣下上皮植入.结论 连续水流冲洗是防止LASIK术后发生角膜上皮植入的有效方法.

  • Ki67、Tmem16a和ILK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检测意义

    作者:姚震宇;田世元;包玉霞;陈鹏志;白刚

    目的 探究Ki67增殖指数(Ki67)、Tmem16a蛋白(Tmem16a)和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眼脸基底细胞癌患者组织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52只眼)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的手术标本(观察组).另外分别选取基底细胞乳头状瘤患者手术后的蜡块组织和切缘、正常的鳞状上皮手术后对应的蜡块组织各38例(38只眼)作为本实验的对照组和正常组.比较3组的基线资料、Ki67、Tmem16a和ILK的阳性表达率等.结果 本研究发现3组基线资料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Ki67、Tmem16a和ILK阳性表达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正常组阳性率低,观察组高.观察组中的Ki67、Tmem16a和ILK的阳性表达与脉管的转移及侵犯、肿瘤体积相关(P<0.05).结论 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手术后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的Ki67、Tmem16a和ILK对肿瘤的发展起共同促进的作用,其中Tmem16a和ILK能通过对ki67表达的促进来发挥一定的作用.

  • 双层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临床观察

    作者:张德恕;史伟云;韩莎莎;李素霞

    目的 观察双层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各种病因导致的难治性角膜溃疡14例(14只眼),其中病毒感染4只眼,细菌感染2只眼,蚕蚀性角膜溃疡2只眼,碱烧伤2只眼,白内障术后1只眼,视网膜脱离术后继发青光眼并手术后角膜溃疡1只眼,药物毒性伤1只眼,Steven-Johnson综合征1只眼,经相应抗感染、药物对症及部分行单层羊膜移植等治疗,病情控制不理想,角膜溃疡经久不愈合.对溃疡深度角膜OCT显示在100 ~250 μ.m基质厚度以内者,行双层羊膜移植术,术后继续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原发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角膜溃疡于术后9 ~36 d(平均18±9 d)渐被角膜上皮覆盖,荧光素染色阴性,并在溃疡区遗留不同程度斑翳,无新生血管长入,眼表稳定.部分视力较术前提高,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未见特殊并发症.结论 双层羊膜移植是治疗部分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一种临床效果明显的方法.

  • 部分眉切除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疗效观察

    作者:侯杰;罗晓亮;雷澄

    目的 回顾性分析部分眉切除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上睑皮肤松弛患者行部分眉切除术,随访3个月至2年,评价其疗效.结果 术后上睑沉重感和睁眼疲乏感均明显改善或消失,眉形、眼形佳,瘢痕隐蔽,效果满意.结论 部分眉切除术治疗上睑皮肤松驰安全有效,术后可获得满意面容.

  • LASEK手术角膜厚度和后表面高度的变化

    作者:郝更生;胡卜丹;刘宗顺;曾莉;刘琼;毛科

    目的 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近视眼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手术后角膜厚度和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情况,评估LASEK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LASEK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19例(237眼),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以后的随访期中应用Pentacam检测的角膜厚度和后表面高度及佳拟合球面(BFS)半径的变化.结果 术前角膜厚度(547.74±33.86)μ.m,预计术后角膜厚度(438.71±42.01)μm,术后实际角膜厚度(468.60±39.90)μm,角膜厚度预计值和术后实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0,P=0.000).术前角膜后表面高度(0.17±2.71)μm,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0.63±4.47)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41,P=0.068).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前移-8~12 μm,平均(0.43±3.86) μm.术前BFS半径(6.37±0.22)mm,术后BFS半径(6.35±0.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P=0.000),术后比术前的曲率半径减少了0.02 mm.不同切削比分组比较,切削比<0.20、0.21~0.29和≥0.30组间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前凸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ASEK手术后角膜实际厚度大于预计厚度,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量微小.术前BFS半径小,角膜后表面高度较大时,需注意控制切削比.

  •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术后的应用与评价

    作者:张姗姗

    目的 观察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翼状胬肉术后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角膜创面的影响情况.方法 将原发性单侧翼状胬肉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平均分成戴镜组和对照组各30例(30只眼),两组均实施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戴镜组在手术结束时角结膜表面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术后7d取下角膜接触镜,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术后6h、1d、2d、3d、7d两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的差异及两组患者术后3d、7d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6h、1d、2d、3d、7d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戴镜组分别为1.40±0.62、0.93±0.45、0.47±0.51、0.27±0.45、0.14±0.35分,对照组分别为2.87±0.90、1.60±0.72、1.47±0.73、0.73±0.58、0.30±0.47分;其中术后6h、1d、2d、3d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3d、7d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比较,戴镜组为0.80±0.93、0.20±0.55分,对照组为1.40±0.81、0.47±0.82分,其中术后3d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治疗性绷带型角膜接触镜能加速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创面的修复,有效缓解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并能提高临床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 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朱冉;程蕾;龙克利;魏梅;吴星宇

    目的 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采用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矫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超高度近视(>10.0 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在本院接受近视手术矫正治疗,观察组给予后房型有晶状体眼ICL植入术,对照组给予角膜屈光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裸眼视力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观察组有效性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术后1和12个月,观察组屈光度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 <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屈光度数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球面像差、慧差、总高阶像差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P<0.05.结论 超高度近视患者采用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 基于“脑力影像”计算机软件的立体视检查方法与Titmus检查方法对比

    作者:冯浩;朱健华;于小萌;梁金才;林宇驰;张敏;陈锐群

    目的 检测计算机软件的立体视检查方案可行性.方法 运用软件检查运动视差立体视,中心凹和周边视野对比的中心凹/周边立体视(均分为5阶),与Titmus立体视图所测量的值进行比较.结果 计算机软件的检查结果获分与Titmus立体视图检查结果相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力影像”计算机软件立体视检查与Titmus检查方法在低立体视锐度判断上结果相同,能够满足部分临床需求.

  • 前房穿刺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疗效观察

    作者:韩永钊;栗慧娜

    目的 探讨前房穿刺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持续高眼压状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41例(43只眼)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APACG持续高眼压状态,先行前房穿刺术,待眼压控制3~4d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大多数眼压均控制在21 mmHg以下,滤过泡功能良好,保留了较好的视力,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持续高眼压状态下APACG先行前房穿刺术后再行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以控制眼压、挽救患者的视功能,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角膜刮片培养法确诊镰刀菌感染角膜炎1例

    作者:田甜;黄祥平

    患者男性,45岁.因6d前被雨水冲刷后发现左眼红、痛、畏光、流泪,伴黄色分泌物增加,视力下降,曾就诊于当地诊所,给予抗炎后症状未见缓解,后就诊于县人民医院经抗炎及支持治疗后症状进一步加剧,遂来我院进一步诊治.患者全身情况重未见明显异常.既往史无特殊.专科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手动/眼前;眼压:右眼14 mmHg,左眼Tn.右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结膜混合性充血,高度水肿,角膜中央6 mm×6 mm圆形浸润灶,边界不清,中央可见5 mm×5 mm大小的溃疡,边界欠清晰,基质层水肿,内皮皱褶,前房常深,Tyn(++),周边虹膜尚可,余眼内结构窥不见.

    关键词:
  • 小口病1例

    作者:成拾明;项勇刚;周霞

    患者男性,6岁.因双眼夜间视物模糊2年来我院就诊.查体:视力双眼1.0,眼压:右眼15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6 mmHg,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瞳孔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可,晶状体透明,眼底:视盘边界清,C/D <0.3,动静脉颜色均呈暗红色,不易区分,部分动脉周边区血管一侧有白线,一侧有暗影,后极部视网膜平伏,后极部眼底呈锡箔样灰白色调,周边视网膜可见灰黑色大小不等密集斑块,黄斑中心凹反光存(图1).未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患者不能配合视野、ERG检查.

    关键词:
  • 眼前部巨大皮样瘤合并先天性小眼球1例

    作者:洪瑾;刘宇;曹丽;范钦华

    患者女性,16岁.因出生时右眼表中央有黄色肿物生长,无“黑眼珠”,且右眼球较对侧小,于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无光感,眼睑发育正常,结膜囊略狭窄,角膜被黄色皮样肿物取代,肿物约10 mm×10 mm×5 mm大小,部分突出于睑裂外,表面光滑,触诊呈囊样感(图1).角膜、虹膜及晶状体不能查见.眼眶CT检查示右侧眼球形态不规则,较对侧小,眼球壁增厚,眼前部呈脂肪密度,晶状体显示不清,玻璃体见条片状高密度钙化影(图2).拟诊:右眼前部巨大皮样瘤,右眼先天性小眼球.为改善外观,于2015年3月7日全麻下行右眼内容物剜除+眼台植入术.术中未发现正常角膜及晶状体组织.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瘤组织被薄层鳞状上皮覆盖,其下见纤维脂肪组织,诊断为皮样瘤.

    关键词:
  • 电焊致视网膜光损伤3例

    作者:刘贵亭;吕东伟;吕传东;吕金华

    例1男性,27岁,电焊工人.主诉“双眼视物模糊半年余”.于2014年10月28日到我院就诊,眼科检查:双眼视力:0.5,验光视力不增加,双眼睑无红肿,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可,房水闪光(-),瞳孔圆,居中,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清,眼底视盘色泽可,边界清,血管走形正常,黄斑中心凹反射消失(图1).

    关键词: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若琳;陈楠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严重阶段,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新生血管形成和纤维组织增生,由此引起的反复玻璃体积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国内外的研究已表明PDR的发生发展受多种细胞因子的影响与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与PDR关系密切的其中两个因子.VEGF除具有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之外,还具有神经细胞营养保护作用.CTGF在PDR形成过程中具有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及纤维化的双重作用,并且可能参与增生膜的形成.现就这两种因子在PDR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临床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