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眼科杂志

临床眼科

临床眼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림상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8422
  • 国内刊号: 34-114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陈逖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硅油填充在病理性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1年观察

    作者:李艳;陶明;张文芳

    目的 通过对病理性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填充硅油,主要观察和探讨此类疾病玻璃体手术填充硅油后视网膜的首次复位率和手术并发症,为此类手术后玻璃体腔填充材料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方法 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硅油的病理性高度近视MHRD患者,对手术后1周及1、3、6、12个月,视网膜复位率和眼压进行研究,观察患者视网膜复位及眼压的情况,得出个体化的填充方式.结果 初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为88.0%,半年后硅油取出,视网膜总复位率为75.0%;高眼压的发生在1周内多,多数药物控制良好.结论 病理性高度近视MHRD患者玻璃体手术联合硅油填充视网膜复位率较高,高眼压的发生较常见,但药物控制良好,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

  • RGP与框架眼镜对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矫治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司山成;刘敬;王乐今

    目的 比较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与框架眼镜对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矫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以来,在我院小儿眼科门诊诊断为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儿28例,分别配戴RGP-CL与框架试镜片后进行CSV-1000对比敏感度及Titmus立体视检查.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先转换为对数表达,然后采用SPSS13.0行配对样本t检验.Titmus立体视检查结果根据有无中心立体视分为两组,然后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戴RGP-CL的CS在各空间频率均明显高于戴框架眼镜患儿((P<0.01).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戴RGP-CL后的立体视明显优于戴框架眼镜患儿(P<0.05).结论 RGP-CL对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矫正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 Q值引导与标准化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远期对照研究

    作者:植玉婷;孙涛;胡碧兰;班梅;廖建叶;高松

    目的 通过观察对比Q值引导和标准LASIK术后角膜Q值、视力和自觉症状的差异,来探讨Q值引导LASIK对维持角膜非球面状态及改善视觉质量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做Q值引导准分子激光手术(Q-LASIK)和标准准分子激光手术(S-LASIK)的近视患者各40例(40只眼),于术后1、3、6、12、24、36个月复查裸眼视力、角膜Q值、夜间眩光、夜视力满意度.结果 术后1、3、6、12、24、36个月时,两组裸眼视力无显著差异(P>0.05);夜视力满意度随时间递增,视觉质量主诉评分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术后1、3、6个月时,夜视力满意度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术后1、3、6个月时,视觉主诉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之后,夜视力满意度和视觉主诉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在术后6个月内Q值变化明显,有显著差异,两组的Q值均向负值方向变化.6个月之后,两组角膜Q值均基本稳定.结论 Q-LASIK组较S-LASIK组能更好地提高术后视觉质量和维持角膜的非球面特性,效果稳定.

  • 准分子激光防止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作者:韦丽娇;卢银波;谢祥勇;何碧华;杜慧娟

    目的 评价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对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后部分有复发趋势患者使用的效果.方法 将5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2周术区结膜或角膜缘出现新生血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准分子激光彻底清除角巩膜缘周边再生长新生血管(激光参数拟设定:能量密度195 mJ/cm2;光斑直径为0.95 mm,每脉冲切削深度0.2 μm/pulse;光区4mm),切削范围超过创面约1 mm,每次间隔1周,共1~3次.对照组不行激光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可封闭翼状胬肉术后2周出现的新生血管,能明显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可作为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一种有效方法.

  • 局灶性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马师强

    目的 观察局灶性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BRVO患者80例(80只眼),随机数字法分为光凝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基础药物治疗(复方血栓通胶囊,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卵磷脂络合碘片-沃丽汀,维生素C片等).光凝组结合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设计局灶性光凝方案,如存在黄斑水肿者添加黄斑格橱样光凝方案,对于视网膜水肿可能波及黄斑部者添加堤坝式光凝方案,治疗后3、6、9、12个月复查眼底及FFA,如存在新生血管,则继续进行光凝.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FFA、视野变化.结果 光凝组患者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47.5%,两组患者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光凝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光凝组患者平均敏感度、平均缺损治疗前后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此两项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平均敏感度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平均缺损则高于治疗前,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相比,光凝组平均敏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平均缺损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RVO早期实施局灶性光凝可减少患者新生血管生成,同时控制患者视野进一步下降,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 ALADDIN和IOL Master 500两种生物学测量仪的生物测量对比分析

    作者:黄永志;唐雪林;邓杰颖

    目的 比较新的相干光反射生物测量仪(ALADDIN)与相干光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 500)两种仪器测量眼轴、角膜屈光力及前房深度所测数据之间的差异及一致性分析,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ALADDIN和IOL Master 500两种生物测量仪分别对5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的进行测量,所得结果应用u检验、Bland-Altman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LADDIN与IOL Master 500两种仪器测量眼轴分别为(24.65 ±2.11)mm、(24.63±2.12)mm,平均角膜力为(43.95±1.74)D、(44.07±1.76)及前房深度(3.34±0.30)mm,(3.39±0.33)mm,三种参数u检验分析统计学无差异(P>0.05),Bland-Altman分析AL为(-0.0598,0.1014),Km为(-0.4631,1.4218),ACD为(-0.2912,0.2016),显示两种设备获得的目标屈光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两仪器测量同一参数结果均具有高度相关性,(所有r>0.9,P<0.05).结论 新的ALADDIN生物测量仪测量结果与IOL Master 500测量结果一致性较高,能快速的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及前房深度,两种测量结果能进行相互代替.

  • 睑缘炎患者泪膜功能的临床观察

    作者:芦晓磊;杨方列;包煜芝

    目的 观察睑缘炎患者的泪膜功能.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睑缘炎患者39例(72只眼),以及正常体检者37例(74只眼).所有患者均接受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和基础泪液分泌实验等检查,并将所得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睑缘炎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为(7.43±2.77)s,显著低于对照组(14.32±6.14)s(P<0.05);睑缘炎组和对照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分别为(1.02±0.69)分和(0.61±0.43)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97,P=0.01);泪河高度和基础泪液分泌实验显示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睑缘炎患者基础泪液分泌功能正常,但泪膜稳定性降低,是蒸发过强型干眼的易患人群.

    关键词: 睑缘炎 泪膜 干眼
  • 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及机械角膜刀辅助的LASIK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影响的比较

    作者:屈英;陈莹;刘磊;李新宇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与机械角膜刀辅助的LASIK对近视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本院屈光治疗中心拟行近视LASIK手术的患者60例(12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1周、4周,采用眼底相干光断层扫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测量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飞秒激光组术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102.25 ±7.43) μm;术后1周为(105.34 ±23.58)μm;术后4周(104.37 ±20.66) μm;机械角膜刀组术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104.70±13.23) μm;术后1周为(108.63±15.26)μm;术后4周为(107.87±15.29) μm;两组比较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利用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与使用机械角膜板层刀辅助的LASIK引起的眼压变化对术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无明显影响.

  • 生物羊膜移植与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霞琳;汪迎;高胡进;肖立萍

    目的 观察生物羊膜移植和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移植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77例(101只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52只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B组37例(49只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的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后炎症明显者加用0.02%丝裂霉素C点眼.术后随访10~36个月,观察两组复发率,比较两组角膜创面修复时间和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的情况.结果 A组8只眼复发,复发率15.38%,B组2只眼复发,复发率4.08%;A组术后角膜创面平均修复时间(4.48 ±0.87)d,B组术后角膜创面平均修复时间(4.04±1.10)d,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5);A组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 14只眼(26.9%),B组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3只眼(6.12%),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0,P<0.01).结论 生物羊膜或者是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移植,联合术后丝裂霉素C点眼均能减少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但带角膜缘的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后角膜修复时间更短,局部炎症反应更轻.

  • 两种矫正方式对调节滞后量和调节灵敏度的对比研究

    作者:杜玲芳;武正清;何芳;宋伟琼;张艳丽;林鹏飞

    目的 研究青少年近视患者在佩戴角膜塑形镜与佩戴框架眼镜后各自调节滞后量和调节灵敏度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对近视患者视功能的影响及对青少年近视的控制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60例来我院成功验配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60例门诊就诊并给予框架眼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屈光矫正前后调节滞后量、调节灵敏度和等效球镜度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随访时间依次为1个月、6个月、1年.结果 (1)调节滞后量:实验组戴镜前和戴镜后1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1.05 ±0.28、0.92±0.16、0.62±0.13、0.6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戴镜前和戴镜后1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1.03±0.27、1.03±0.19、0.82±0.11、1.08±0.16.两组戴镜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调节灵敏度:实验组戴镜前和戴镜后1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9.33±2.65、10.82±2.06、10.90±2.48、11.05±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戴镜前和戴镜后1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9.56±2.32、10.76±1.88、10.85±2.08、9.02±1.97.两组戴镜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1个月、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1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1年:实验组等效球镜度增加了(0.38±0.35)DS,对照组增加了(0.84±0.56)D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实验组戴镜后对调节滞后量的改善较明显,并使其逐渐趋于正常化;对照组对调节滞后量改善较慢,不能使其达到正常值,且近视度数增长后调节滞后量会变大.(2)实验组对调节灵敏度的改善更快,对照组较慢,在近视度数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两组的调节灵敏度相似,近视度数增长后调节灵敏度下降.(3)角膜塑形镜对中低度近视的矫正有效,它较框架眼镜能更有效地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增长速度,是目前控制近视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干光断层扫描在诊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中的应用

    作者:张清;张洁;张正威

    目的 评价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在诊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OCT确诊的16例(16只眼)CRAO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发病2周内.结果 眼底检查呈现黄斑区樱桃红改变者10只眼,FFA检查显示12只眼视网膜动脉充盈迟缓,血流呈节段状,16只眼OCT图像均见不同程度的黄斑区视网膜增厚、反射增强、光感受器暗区宽带增大.结论 CRAO具有特征性的OCT表现,对于眼底检查、FFA表现不典型者OCT检查不失为一个快速有效的辅助工具,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 3.0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波前像差影响的研究

    作者:崔雅玲;刘志英;崔巍

    目的 观察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波前像差的变化,并与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进行比较.方法 前瞻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我院连续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4例(84只眼),依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3.0 mm透明角膜切口组,共42例(42只眼);B组: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组,共42例(42只眼).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行角膜波前像差检查.结果 两组间术后1个月及3个月比较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A组和B组高阶像差,Zemike常数项中A组和B组的Z(4,2)、Z(3,3)、Z(4,4)系数及整体高级像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波前像差小,视觉质量好,是较理想的白内障手术方式.

  • 不同轴长高度近视眼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后疗效比较

    作者:严晓腾;姚进

    目的 比较不同轴长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行曲安奈德(TA)染色辅助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ILM)剥离及硅油填充联合手术后的疗效.方法 32例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住院患者32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常规长眼轴(26 mm≤眼轴<29mm)组患者18例(18只眼),B组为超长眼轴(眼轴≥29mm)组患者18例(18只眼).两组患者均行TA染色辅助玻璃体切除联合ILM剥离及硅油填充联合手术治疗,以手术后6个月为疗效判定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视网膜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及视力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术后6个月视力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 =6.81,tB =6.81,P<0.05).两组术后6个月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856,P>0.05).术后A组视网膜复位17只眼(94.44%),术后B组视网膜复位11只眼(61.11%),两组术后视网膜复位率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41).术后A组黄斑裂孔闭合5只眼(27.78%),术后B组黄斑裂孔闭合1只眼(5.56%),两组术后视网膜复位率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77).结论 对于常规眼轴的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患眼,TA染色辅助玻璃体切除联合ILM剥离及硅油填充联合手术,能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并获得相对好的黄斑孔闭合率;但对于超长眼轴的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患眼,该手术方式对黄斑裂孔闭合作用相对有限.

  • 应用相干光断层成像系统分析中央区域角膜厚度分布特点

    作者:李凤洁;王姝婷;李韵秋;孙秀丽;史伟云;王婷

    目的 应用相干光断层成像系统(FD-OCT)分析不同年龄中央角膜厚度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FD-OCT测量167例(334只眼)正常人群直径6mm中央角膜厚度,并根据年龄将受检者分为:A(14 ~20岁)、B(21~40岁)、C(41 ~60岁)、D(>60岁).FD-OCT扫描出的厚度分析图将直径6mm角膜分为中央2mm、2~5mm及5~6mm共17个区域,每个区域的角膜总体厚度有直观数据.结果 中央角膜厚度为(519.42±33.53) μm,同一区域随年龄增长角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同一年龄段角膜厚度从中央到边缘逐渐变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2~6mm角膜厚点位于上方、薄点位于颞下方,且角膜上方较下方厚(23.01 μm,P=0.000),鼻侧较颞侧厚(9.04 μm,P=0.000).在不同性别及眼别之间角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角膜厚度在直径6mm范围内分布不均,中央2mm为薄区域,2~6mm环形区域角膜逐渐增厚,且厚点位于上方、薄点位于颞下方,随年龄增长角膜厚度无明显变化.

  • 比较白内障患者散瞳前后使用光学生物测量仪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差异

    作者:王薇;尹奕

    目的 比较白内障患者散瞳前后使用光学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AL)、平均角膜曲率(Km)及前房深度(ACD)的差异,探讨散瞳对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计算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预行白内障手术患者44例(85只眼),用IOL Master测量患者散瞳前后AL、Km及ACD数值,并计算IOL屈光度,比较散瞳前后SRKⅡ、SRK/T、HofferQ、Holladay四种公式计算结果的变化.结果 散瞳前后AL值分别为:(23.840±1.739)mm、(23.849±1.737)mm,有显著性差异(P=0.001);Km值分别为:(44.849±1.647)D、(44.842±1.671)D,无显著性差异(P=0.797);ACD值分别为:(3.128 ±0.366) mm、(3.224±0.369)mm,有显著性差异(P=0.000).设定目标屈光度为0D,散瞳前后SRKⅡ公式计算结果分别为:(18.061±4.286)D、(18.043±4.225)D,无显著性差异(P =0.406);SRK/T公式计算结果分别为:(17.895±4.941)D、(17.885±4.821)D,无显著性差异(P =0.735);HofferQ公式计算结果分别为:(17.607 ±5.164)D、(17.588±5.054)D,无显著性差异(P=0.575);Holladay公式计算结果分别为:(17.779±5.062)D、(17.761±4.954)D,无显著性差异(P=0.581).四种公式计算结果散瞳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16只眼(18.82%)存在IOL屈光度变化大于0.28D的现象.结论 散瞳前后四种公式计算IOL屈光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仍然推荐在正常瞳孔下进行IOL Master测量,有利于提高IOL屈光度计算的准确性.

  • 曲安奈德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合并糖尿病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作者:任勇刚;雷新平;柳双宝;单武强;宋晓鹃

    目的 为合并糖尿病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MON)患者探寻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我院2年来确诊的合并糖尿病的NAION患者40例(40只眼),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局部、全身激素冲击,降眼压,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的传统治疗方案.实验组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球后注射1次联合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18 μg,2周为主的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复诊时的视力、中心视野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佳矫正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平均缺损:治疗前实验组依次为0.21±0.16、17.45±6.90、9.32±6.80,对照组为0.23 ±0.18、17.12±4.64、9.22±7.10;治疗后实验组为依次为0.49±0.12、22.96±5.12、5.03±6.02,对照组为0.38±0.10、20.47±5.01、6.03±6.98.实验组治疗效果及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v=3.15,ts=2.33,td=2.12,x2=4.29,P<0.05).结论 实验组治疗方法更简便安全有效.建议选择适合病例临床使用.

  • 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显微修复术疗效分析

    作者:吴晓云;李山祥

    目的 探讨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显微修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31例(31只眼)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患者采用显微修复术进行修复,观察术后视功能的改善和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瞳孔完全恢复圆形24例,椭圆形瞳孔7例,无D形和不规则瞳孔;视力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矫正视力0.8以上13例,0.5~0.8者10例,0.1 ~0.4者7例,另有1例因视神经萎缩视力为0.05;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显微镜下虹膜修复术治疗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对组织损伤较小,效果显著.

  • 细菌性角膜溃疡误诊原因及预后分析

    作者:崔凤华;李素霞;史伟云

    目的 研究细菌性角膜溃疡的特点,分析引起误诊的原因,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山东省眼科医院收治的83例(83只眼)确诊为细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患者误诊疾病、发病诱因、眼部临床表现、就诊医院、所行辅助检查等,分析误诊原因.通过统计不同确诊时间的患者药物、手术治疗的情况,分析误诊患者确诊前病程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 83例患者的发病诱因中49例有各种角膜外伤史,包括植物性外伤22例(占26.5%).42例患者眼部临床表现为病史迁延、病灶边界不清,伴类似伪足或类似卫星灶、类似内皮斑等.33例患者于首诊医院误诊,误诊疾病分别为真菌性角膜炎28例(占33.7%)、病毒性角膜炎5例(占6.0%).首诊医院为省市级医院的误诊率为29.3%,县级及以下医院的误诊率为50.0%.省市级医院行角膜刮片及培养者占70.7%,刮片阳性率27.6%.县级及以下医院行实验室检查者仅占30.1%,刮片阳性率15.4%.预后:误诊患者中确诊前病程≤2周者药物治愈6例(占30.0%),行角膜病灶切除治愈4例(占20.0%),行角膜移植治愈10例(50.0%),总治愈率100%.病程大于2周者,药物治愈2例(占15.4%),行角膜病灶切除治愈3例(占23.1%),行角膜移植治愈6例(46.1%),行眼内容剜除2例(占15.4%),总治愈率84.6%.结论 目前细菌性角膜溃疡的误诊率仍较高,普及严格、规范的实验室检测结合其他辅助检查能有效降低误诊率.早确诊、早治疗有助于改善误诊患者预后.

  • 基于SRK-T公式的人工晶状体A常数对白内障术眼像质的影响

    作者:朱海丰;张亚萍;张另坦

    目的 研究采用SRK-T公式预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人工晶状体A常数对人眼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基于Gullstrand-Le Grand和Hwey-Lan Liou眼模型,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实现光线追迹的方法模拟分了不同人工晶状体A常数情况下,以人眼光学系统的光学调制传递函数(MTF)表征植入相应屈光度的等双凸和凸平型球面工晶状体的术眼成像质量.结果 当人工晶状体按照SRK-T公式计算的理论屈光度值及预计理想植入位置植入人眼时,A常数越大,人眼光学系统的MTF曲线越高,但当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按照实际的0.5D间隔就近原则植入屈光度近似的人工晶状体时,由A常数计算的理论屈光度与实际植入屈光度间的差值与人眼光学系统的MTF曲线则无明显相关性.等双凸球面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人眼的MTF曲线高于凸平型人工晶状体.结论 当人工晶状体植人人眼理想位置时,A常数越大,人眼获得的成像质量越高,人工晶状体的光学结构对人眼的成像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对临床上不同A常数的人工晶状体实际选择和对人工晶状体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眼表分析仪观察人工泪液在抗抑郁药SSRI引起干眼症状前后的应用效果

    作者:赵巍;杨燕宁;袁静;万珊珊;成进魁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SSRI引起干眼的病因以及眼表分析仪在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状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近年来患抑郁症的患者,根据其患病情况分成3类,用眼表分析仪进行眼部检查,然后给予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帕罗西丁(赛乐特)治疗,若变化明显则局部滴用人工泪液(聚乙烯醇滴眼液)并对治疗前后眼部情况进行分析,用眼表分析仪观察患者的眼表情况.结果 抗抑郁药SSRI可引起患者局部干眼,用眼表分析仪观察患者的干眼症状明显加重.结论 SSRI引起患者干眼的症状病因探讨以及眼表分析仪在对于干眼症的诊断和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 荧光素钠应用于荧光素造影检查眼底血管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特点

    作者:丘红红

    目的 观察荧光素钠应用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特点.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行FFA检查289例患者,记录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进行相关性.结果 在289例患者中,15例发生不良反应,占5.20%,均为轻、中度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以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居多.男性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P <0.01);40岁以下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在眼底血管造影时应用荧光素钠,是相对安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均为轻、中度,死亡病例及严重不良反应极少.而不良反应中产生呕吐的原因可能是强烈的迷走神经反应.男性及中青年人发生率明显增加,可能在于男性及中青年人迷走神经兴奋性高,遇到不良刺激后,精神紧张而容易发生一些不良反应.

  •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抑郁与焦虑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沈光林;马晓萍

    目的 评价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抑郁与焦虑心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4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2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和对照组(n=24)进行患者健康问卷(PHQ)调查,并对问卷评分进行比较和对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PACG、POAG和对照组抑郁症状阳性率分别为33.3%、19.2%和8.3%,焦虑症状阳性率分别为37.5%、26.9%和8.3%.PACG组抑郁(P =0.027)、焦虑(P=0.004)程度高于对照组,POAG与PACG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抑郁焦虑评分呈正相关(P<0.01),抑郁(β=m.149,P=0.029)焦虑(β=-0.204,P=0.025)分别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性别无关.结论 PACG抑郁焦虑程度高于正常人,PACG与POAG之间无明显差异.青光眼患者抑郁焦虑状况与年龄相关,与性别无关.

  • 雷珠单抗治疗重度视力损害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储三军;王怀华;王敏;徐海峰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重度视力损害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确诊为渗出型AMD、佳矫正视力(BCVA) <0.05并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的46例患者(47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治疗后随访1~8个月,平均随访(4.09±2.25)个月.对比分析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前后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病变厚处视网膜厚度(MRT)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至末次随访时,47只眼中,视力提高29只眼,占61.7%;视力稳定15只眼,占31.9%;视力下降3只眼,占6.4%.治疗后,平均CRT由治疗前的(301.30±84.57)μm降低为(211.27±87.03) μm;与治疗前相比,平均CRT下降(90.03±33.99)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6,P<0.01);MRT由(529.04±174.63) μm降低为(421.86±95.78)μm;与治疗前相比,平均MRT下降(107.17±42.4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4,P<0.01).结论 雷珠单抗治疗重度视力损害渗出型AMD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 有无前列腺素类药物对眼压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4 h眼压的影响

    作者:韩光杰;周和政;张文强;陈云辉

    目的 比较通过药物治疗眼压得到控制(峰压≤21 mm Hg)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单用或联合应用前列腺素类(PGs)药物(有PGs组)和单用或联合应用其它降眼压药物(无PGs组)的24h眼压测量结果.方法 对经药物治疗后连续3个以上时间点测量的高眼压值≤21 mm Hg的38例POAG患者(64只眼)于末次就诊的1周内进行24h眼压测量,对比分析有PGs组(20例31只眼)和无PGs组(18例33只眼)的测量结果(波动幅度、眼压峰值和平均眼压).结果 有PGs组和无PGs组的24h眼压波动幅度均值分别为(4.19±1.60)mm Hg、(5.63±1.7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79,P<0.01);两组的眼压峰值均数分别为(17.81±1.68) mm Hg、(18.79±1.4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7,P<0.05);有PGs组的平均眼压(15.89±1.68) mmHg低于无PGs组(15.96±1.53) mmH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2,P>0.05).结论 通过药物治疗眼压得到控制的POAG患者中,尽管两组24h眼压测量的平均眼压没有差别,但有PGs组的波动值和眼压峰值均低于无PGs组,提示PGs比其他药物对24h眼压的控制效果更好.

  • 空蝶鞍合并小柳原田综合征1例

    作者:陈银银;成拾明;周霞;袁均;许玲;王玲丽

    患者女性,51岁,身高1.57 cm,体型较胖.2014年3月15日出现双眼视物模糊,无眼红、眼痛,无视物变形、变色等不适,伴头痛,中度,呈间断性.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双眼发病1周后来我院门诊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5(矫正无提高),左眼0.15(矫正无提高).

    关键词:
  • 以眼部症状首发的缺铁性贫血1例

    作者:祁艳华;东艳蕊;李艳霞

    患者女性,46岁.因右眼视物不清8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d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物不清,无眼红、眼胀、眼痛,无眼球转动疼痛,无头痛、恶心、呕吐,无一过性黑朦,在当地服用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来我院门诊检查.患者自诉病史:既往体健,否认外伤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无过敏史,无烟酒嗜好,无其他不良嗜好.月经规律,育2个子女,家人均体健.查体:T:36.9 ℃,P:76次/分,R:18次/分,BP:140/90 mm 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好,查体合作,心肺检查无异常,颈软,无抵抗,活动自如,病理反射未引出.

    关键词:
  • 单眼远达性视网膜病变1例

    作者:刘彩辉;孙源

    患者男性,38岁.因头颅外伤1周,头痛伴左眼视力下降4d来院就诊,患者头颅CT报告左侧颞顶处颅骨线状骨折伴硬膜下血肿.眼专科情况:右眼裸眼视力0.8,验光-1.25DS/0.75DC×165→1.0,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左眼裸眼视力0.08,验光不矫,眼前节检查,左眼上睑略肿胀,结膜充血(++),角膜透明,瞳孔圆,直径约5mm,直接对光反射迟缓,间接对光反射正常,晶状体透明,玻璃体内少许絮状混浊,眼底检查见左眼后极部及视盘鼻侧可见大量棉絮斑及少量条片状视网膜出血(图1),FFA可见出血处遮蔽荧光,视盘周围及后极部见多处小片状无灌注区呈低荧光,视盘周围毛细血管轻度荧光素渗漏(图2),结合病史,诊断左眼远达性视网膜病变,建议治疗颅骨骨折及硬膜下血肿的同时,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维生素进行治疗,患者回综合性医院继续住院治疗,3周后回访,患者视力无明显提高,裸眼视力0.1,在外院验光矫正视力不能提高.

    关键词:
  • 眼眶骨折修复的人工材料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观华;张志强;范钦华;王儒杰

    眼眶骨折的治疗常需要植入修复材料,但修复材料的选择仍然是临床上一个争论性问题.目前有多种材料可以用于眶壁重建,但都有不同的并发症.与其他材料相比,人工材料更能缩短术中时间,并且用之不竭.其中可吸收人工材料还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一即避免了不可吸收材料植入后终身都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由于单个材料的优势有限,近年来相继出现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开始频繁的应用于临床.本文旨在探讨用于眼眶骨折修复的各种人工材料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非球面散光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耿佳;孙康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日臻完美及人工晶状体制作工艺的不断进步,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为角膜散光合并老视眼的白内障患者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提供了机会.本文就白内障患者术前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新方法的出现及应用、术后达到的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作综述.

临床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