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眼科杂志

临床眼科

临床眼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림상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8422
  • 国内刊号: 34-114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陈逖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后囊混浊相关手术因素分析

    作者:冯晓津;梁轩伟;严灿荣;宋洪妮;郑彪

    目的探讨与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IOL)有关的引起后囊混浊的因素,以减少因手术因素引起后囊混浊的发生.方法对78例(78只眼)行ECCE+IOL后发生后囊混浊的病例进行与手术有关的因素分析,如撕囊的方法、眼内操作的时间、皮质吸出的程度及后囊抛光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78例发生PCO组中行正中的连续环形撕囊(CCCC)有24只眼(30.77%),而NPCO组中则行CCCC有61只眼(78.21%),两组相比后囊混浊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χ2=35.388,P<0.001);PCO组中眼内操作时间≥15min者53只眼(67.95%),而NPCO组中则为19只眼(24.3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χ2=29.817,P<0.001);在PCO组中有7只眼(8.98%)进行了后囊抛光,NPCO组中则有35只眼(44.87%)进行了后囊抛光,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4.788,P<0.001).结论后囊混浊的发生与手术中撕囊的方法、后囊膜抛光、残留皮质的吸出程度及眼内操作时间有关,因此为了减少后囊混浊的发生,手术中应尽量做到正中连续环行撕囊,充分吸出残留皮质、囊袋及后囊膜抛光.此外通过熟练的手术,缩短手术时间能够减少后囊混浊发生.

  • LASIK术后视觉质量下降的调查分析及处理

    作者:智淑平

    目的探讨LASIK术后患者视觉质量下降的临床表现、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50例(1276只眼)LASIK受术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有视觉质量下降主诉的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并做相应治疗,随访半年~2年.结果有视觉质量下降的共45例(48只眼),占6.92%.分析与以下因素有关:(1)术后过矫及年龄偏大,占43.75%;(2)大度数散光,占10.42%;(3)手术前后主导眼变换,占20.83%;(4)切削偏心,占4.17%;(5)切削直径过小,占8.33%;(6)高阶像差增加和对比敏感度下降,占12.50%.部分患者症状可自行缓解,部分经过治疗可得以改善.结论LASIK术后视觉质量改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预后与发生原因和治疗有关,规范的手术程序可减少其发生率.

    关键词: LASIK 视觉质量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高眼压拆线方法降眼压的探讨

    作者:方秋云;郭露萍;杨瑞明;曾明兵;陈振谦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高眼压拆线降眼压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青光眼标准小梁切除手术后滤过泡扁平或失败、高眼压患者,经眼球按摩或/加调整缝线拆除后滤泡仍不隆起、眼压仍高者37例(44只眼),平均眼压(28.3+7.4)mmHg,采用一次性1ml注射器针头或显微剪拆线加分离联合眼球按摩,随访3~24月.结果35例(42只眼)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一次拆线处理3月后的眼压平均(16.4±3.5)mmHg.经t检验,眼压降低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2.89,P<0.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或/和显微剪拆线加球结膜分离联合眼球按摩,是小梁切除术后失败患者简单、安全、有效和实用的拆线降眼压方法,适用于广大的基层医院.

  • 综合疗法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作者:蔡幼妹;吴瑜瑜;洪玉;骆炯明;蔡英英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58例(64只眼)分入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局部注射激素,全身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液、神经营养剂.观察组:除应用同对照组相同的药物外,予复方樟柳碱作息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配合高压氧综合治疗.以视力、视野、眼底改变为疗效判断指标.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53.57%,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综合疗法可提高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

  • 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与ABO血型的相关研究

    作者:谢修强;王纪兵;马竞;吴文靖

    目的通过对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ABO血型构成比、各种血型的相对危险度进行分析,了解眼科三种常见病和ABO血型的关系.方法利用Woolf法计算三种疾病患者ABO各种血型相对危险度的95%可信限,利用χ2检验分析三种疾病和对照组ABO血型构成比间的差异性,利用u检验比较三种疾病各血型占比与对照组相应血型占比的差异性.结果三种疾病ABO血型构成比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各种血型所占比例与对照组相应血型占比无差异(P>0.05);三种疾病各血型相对危险度上限均大于1,下限均小于1.结论ABO血型系统对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三种疾病的影响较小.

  • 散瞳后高阶像差对矫正视力的影响

    作者:王泽欧;朱俊杰;苏佳丽;顾雪芬

    目的探讨散瞳后高阶像差对矫正视力的影响.方法从2004年5月至2004年9月在我院屈光中心接受诊治的近视患者中,经散瞳后矫正视力下降的患者28例(46只眼),同期接受诊治的散瞳前后矫正视力无变化的患者62例(120只眼)作为对照.观察分析眼球高阶像差与矫正视力的关系.结果矫正视力下降眼的平均高阶像差RMS与矫正视力未下降眼的平均高阶像差RMS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彗像差和球像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像差大小与矫正视力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0.89),并成负相关系.结论彗像差和球像差是影响散瞳后矫正视力的主要因素;屈光不正矫正中应考虑像差因素对矫正视力的影响.

  • 532半导体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作者:王广慧;张丽翠;王双双

    目的探讨532半导体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应用法国莱特532半导体纯绿激光,对黄斑局限性水肿行局部光凝、弥漫型水肿或囊样水肿者作"C"型光凝.对于视网膜病变达Ⅲ期以上者,行广泛视网膜光凝术(PRP),分3~4次完成.伴黄斑水肿者先行黄斑区"C"型光凝,然后行PRP治疗.结果830例(1560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其中非增殖期369例(721只眼),光凝后视力提高及保持不变者701只眼,视力降低者20只眼(u=19.75,P<0.001);增殖期461例(839只眼),光凝后视力提高及保持不变者818只眼,降低者21只眼(u=18.51,P<0.001),两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黄斑水肿大部分减轻,微血管瘤逐渐消退.结论532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 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的临床分析

    作者:佟锦;吴秀荣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选择Ⅱ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糖尿病组,无糖尿病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测定泪膜破裂时间及Schirmer试验.结果糖尿病组泪膜破裂时间较对照组短,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高于对照组,Schirmer试验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糖尿病患者的泪膜功能较差,表现为泪膜稳定性下降,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结论糖尿病患者是干眼症、角膜炎的易患人群,泪膜破裂时间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眼科常规检查.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治疗比较研究

    作者:刘都红;王兵;李文兰;张莹;高宝彬;仇海燕

    目的探讨本地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的流行病学规律.研究激光治疗与药物治疗(复方樟柳碱注射液、VitC、VitB1、VitP)在缩短病程、视力恢复及预防复发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门诊就诊怀疑中浆的患者,全部给予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明确诊断共167例,并给予问卷调查,根据FFA将渗漏点在黄斑中心250μm以外的127例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A组:激光治疗,采用法国BVI-532激光器,41例;B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43例;C组:VitC、VitB1、VitP口服,43例;渗漏点在黄斑中心250μm以内的40例列为D组.某矿区2300人进行问卷调查,中浆患者21例,患病率9.1/10000.结果中浆多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女=3.08:1,多见于农民、工人(野外工作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诱因多为睡眠不足、情绪波动,多数人有烟酒嗜好.激光治疗组在症状消失时间及眼底检查神经上皮脱离消失时间上与另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激光治疗组和复方樟柳碱治疗组在视力恢复至患病前所需时间上,及FFA检查渗漏点消失时间上无差异(P>0.05),但较VitC、VitB1、VitP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浆是本地区的多发病,激光治疗及复方樟柳碱治疗均能明显缩短病程,利于视力早日恢复,但均不能降低复发率.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作者:吴昌凡;郎平;黄文勇;何明光;曾骏文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方法对283例(283只眼)白内障患者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行白内障摘除,对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讨论和评估.结果术后1个月佳矫正视力≥0.5占95.16%.术中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角膜水肿(13.4%)、虹膜损伤(9.8%)、前房积血(3.1%)、玻璃体脱出(2.8%).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效果好、安全、经济实用的特点.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技术操作的提高,将会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532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的疗效观察

    作者:吕霞;程进学;杜英涛

    目的评价532激光(倍频Nd:YAG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治疗视网膜裂孔的适应证、治疗机理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49例(149只眼)视网膜裂孔采用法国BVI532激光治疗仪治疗.结果随访1~36个月,对视网膜干性裂孔包括黄斑裂孔一次治疗成功率100%,且视力均无下降;对合并视网膜浅脱离者,均给予1~2次补充激光治疗.有2例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裂孔封闭不全,术后补充激光后脱离范围扩大.总成功率94.8%,本组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视网膜出血及其它并发症.结论532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简便,对组织损伤小,治疗黄斑裂孔安全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效果肯定,对部分术后裂孔封闭不全者补充激光可避免视网膜脱离复发.

    关键词: 532激光 视网膜裂孔
  • 374例眼外伤住院患者回顾性调查分析

    作者:周艳峰;张晓苹

    目的通过对眼外伤患者各相关因素的分析,探讨眼外伤防治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374例住院眼外伤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受伤地点、致伤原因、就诊时间、并发症及后果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男女之比为5.23:1.左右眼之比为1.15:1.多发年龄为1~40岁.职业依次为农民、学生、工人.受伤地点多见于工作场所及公共环境.机械性眼外伤占90.5%.农村患者多于城市(镇)患者,24小时内就诊率少于城市(镇)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致盲率为44.7%.结论眼外伤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从眼外伤的致伤人群及性质的分析中可知眼外伤注意预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眼外伤 流行病学
  • 正常国人眼外肌厚度的B型超声测量

    作者:王丁丁;刘湘平;唐罗生

    目的研究B型超声不同测量方法对不同年龄正常国人眼外肌的厚度测量.方法正常国人120例,按年龄分成5组:3岁~、10岁~、20岁~、40岁~、60~80岁组.采用B超的3种测量方法(切线、厚处、横切测量法)测量眼外肌厚度,分析眼外肌厚度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切线测量法测量眼外肌厚度比厚处测量法约小0.2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厚处测量法与横切测量法结果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3~、10~与20~39岁组三组之间眼外肌厚度随年龄而增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内直肌、下直肌增长快.结论B型超声厚处测量法与横切测量法测量眼外肌厚度值相近,切线测量法测量值偏小.20岁前眼外肌厚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内直肌、下直肌增长较快.

  • 弱视患儿双眼视功能训练前后双眼总和VEP反应的变化

    作者:孙涛;高文红;朱丽萍

    目的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综合治疗后双眼视力≥0.6的69例双眼视功障碍患儿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并对其中27例患儿作双眼总和VEP反应检测.结果双眼视功能训练后,患儿的弱视眼基本痊愈率、立体视锐度正常率、双眼总和VEP反应结果均明显提高,与训练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眼总和VEP反应检测能够反映弱视眼双眼视功能的作用.

  • 保存人羊膜和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作者:杨丽;陈鹏;王振军

    目的观察保存人羊膜和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甘油保存的人羊膜,采用人羊膜和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76例(87只眼),术后随访1~3年.观察手术效果及复发率.结果治愈84只眼,复发3只眼,复发率3.4%,其中37只眼(42.5%)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保存人羊膜和自体角膜缘移植术对阻止翼状胬肉的复发有较好疗效.

  • 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应用观察

    作者:徐勇玲;施凌平

    目的探讨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8例(18只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视力随访6月~3年,视力>0.8者4例(22.2%),0.5~0.8者9例(50%),<0.5者5例(27.7%).结论弹型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效果佳,不失为不能安装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良好补救措施.

  • 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处理球壁异物临床分析

    作者:李志国;胡土荣;张琳轶;高昌卫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处理球壁异物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方法对39例(39只眼)球壁异物患者经平坦部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手术,直视下摘出异物,联合眼内光凝、C3F8或硅油填充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结果39例球壁异物摘出37例,成功率95%,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9例,术后视力提高16例,视力无变化10例,视力减退13例.并发症主要有视网膜脱离5例(13%),玻璃体出血7例(18%).结论采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有效摘出球壁异物并能同时处理并发症.

  • 水通道蛋白1在老年性白内障及透明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的表达

    作者:王玉萍;张文芳;鲁建华

    目的明确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在透明晶状体及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及前囊膜的表达及分布,并初步探讨AQP1在老年性白内障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52例老年性白内障及10例正常透明晶状体前囊膜,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QP1的表达.结果老年性白内障及正常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均可见AQP1的表达,透明晶状体组中AQP1的阳性细胞表达率(100%)显著高于老年性白内障组(53.8%)(P<0.05).而在晶状体纤维中未见表达.结论晶状体上皮细胞是晶状体代谢活跃的部位,终身进行有丝分裂,并移行至赤道部分化成晶状体纤维.晶状体上皮细胞有AQP1的活性表达,这对于维持晶状体上皮细胞一定的增殖潜能,保证晶状体的生理动态平衡和晶状体的透明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示AQP1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及上皮细胞中的异常表达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密切相关,具体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西安市城区2所重点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动态眼屈光状况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石一宁;刘耀梅;何婷;郑红

    目的对在校中学生眼健康状况中的动态屈光基本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为青少年眼保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设计,对初一学生动态眼屈光状态等指标进行采集,输入编辑的专项应用程序,用SPSS11.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初一学生(平均年龄13岁)在正常动态情况下,近视眼的患病率为83.6%,其中68.6%为低度近视,13.4%为中度近视,1.6%为高度近视.正视眼占11.8%,远视眼占4.5%的.平均屈光度(等效球镜)为(-1.57±1.66)D,其中低度近视平均(-1.4131±0.71)屈光度(D),中度近视平均(-4.21±0.88)D,高度近视平均(-6.92±0.73)D.性别中女生组平均屈光度(-1.77±1.68)D大于男生组(-1.53±1.64)D,眼别中右眼组平均屈光度(-1.87±1.68)D大于左眼组(-1.54±1.63)D.结论应针对初中一年级学生这一人群的用眼状态采取综合、简易的手段,对其近视度数进行医疗干预.

  •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应用贝复舒与爱丽滴眼液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李强;万鹏霞

    目的评价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应用贝复舒与爱丽眼液对角膜上皮缺损修复、角膜透明度的改善及预防胬肉复发的疗效比较.方法将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110例(132只眼)按随机方式分成3组,贝复舒组40只眼,爱丽组40只眼,对照组52只眼,术后定期观察角膜上皮修复情况及胬肉复发情况,随访时间为半年.结果贝复舒与爱丽跟液均有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作用,贝复舒作用更强(P<0.01);对改善术后角膜透明度的方面,贝复舒作用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爱丽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月,贝复舒组无一眼复发,爱丽组2只眼复发(5.00%),对照组9只眼复发(17.31%).结论贝复舒眼液用于翼状胬肉术后,能促进角膜上皮快速修复,改善角膜透明度,预防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有一定作用.

  • 青光眼患者房水中β淀粉样蛋白的检测

    作者:周金子;鲁建华;张文芳

    目的通过检测房水中β淀粉样蛋白(β-AP)的含量,对青光眼的发病机理进行探讨.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临床诊断为青光眼的患者25例及白内障对照者27例房水中β-AP1-42的水平.结果青光眼组β-AP1-42的含量为1.62~5.56pg/ml,平均(3.0540±1.0828)pg/ml;白内障组含量为1.21~5.37pg/ml,平均(2.3667±1.1067)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1,P<0.05).青光眼组患者房水中β-AP1-42含量与病程之间无相关关系(r=0.104,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房水中β-AP1-42水平明显高于白内障对照组,并与病程长短无关.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化脓性眼内炎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纪惠谦;张霆;张昱;阎晓然

    目的分析总结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2月~2004年4月,我院收治此类患者7例(7只眼),分别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12天发生化脓性眼内炎.感染后视力:光感~手动/30cm.治疗方法:2只眼行玻璃体腔药物注射;4只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药物注射;1只眼行眼内容剜出术.结果术后随访1~36个月,6只眼眼内炎症控制,视力分别为0.02、0.4、0.6、0.8、0.8,其中1只眼出现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突然发生的术眼疼痛是化脓性眼内炎早期重要特征之一.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化脓性眼内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巩膜外手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原因分析

    作者:朱琦;王雨生;田超伟;宋虎平

    目的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手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可能的原因,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15例(121只跟)经巩膜外手术6周后视网膜脱离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再次手术观察视网膜裂孔的位置、大小及其比邻关系,结合前次手术的有关资料,推测视网膜脱离复发原因.结果单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进展51只眼(占42.1%),单纯原裂孔封闭不良29只眼(占24.0%),单纯新裂孔形成(包括裂孔遗漏)18只眼(占14.9%);原裂孔封闭不良和PVR进展并存5只眼(占4.1%),PVR进展和新的裂孔并存3只眼(占2.5%),原裂孔封闭不良和新的裂孔并存9只眼(占7.4%);三者并存6只眼(占5.0%).结论PVR进展、原视网膜裂孔封闭不良及新裂孔形成是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准确定位且封闭所有裂孔、选择适当的促粘连方式、防止术后PVR进展是巩膜外手术成功的关键.

  • 姜黄素抑制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的研究

    作者:边芳;张明昌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增生和凋亡的影响,寻找辅助治疗和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新方法.方法用0~160μmol/L姜黄素作用体外培养的HPF,24~96h后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对HPF的影响.MT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时相变化.结果在20~160μmol/L浓度作用24~72h范围内,姜黄素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抑制HPF增生(P<0.05).20,40,80,160μmol/L姜黄素作用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姜黄素作用组均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G0/G1期细胞百分比上升(P<0.05),S期细胞百分比下降(P<0.05),说明细胞阻滞于G0/G1期.当姜黄素的浓度在20~160μmol/L范围内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细胞表达PCNA(P<0.05).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抑制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并诱导其凋亡,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 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三种试验性诊断的应用观察

    作者:张跃林;陈勇

    目的观察冰试验等三种不同试验在区别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与非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的诊断作用.方法对21例患者(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10例、非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11例)分别应用冰试验、新斯的明试验、休息试验进行对比观察,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三种试验对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的改善及提高有效,对非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的有效改善和提高无作用.结论三种试验均可用于鉴别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与非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但冰试验更安全、快速、便利、有效.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变形移位的相关因素探讨

    作者:李玉虹;姚淑玲;许长城;车千里;谢维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引起瞳孔变形移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在1999年1月~2004年12月间在我院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术后瞳孔变形情况,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有无糖尿病、高度近视眼,所采用的手术疗式、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是否正确用药.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瞳孔变形移位的39只眼,占20%,不同程度的伴有条索状牵引、虹膜萎缩、瞳孔缘撕裂、虹膜与人工晶状体粘连等.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变形的相关因素有:术中后囊膜破裂、虹膜损伤、人工晶状体襻未植入囊袋内、术后未及时散瞳和用足量的激素等.

  • 川芎嗪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左宏宇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川芎嗪0.12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日为2疗程,治疗2~3个疗程.结果本组病例34例(58只眼),显效28只眼,占48.28%;有效25只眼,占43.10%;稳定5只眼,占8.62%.总有效率为91.38%.结论川芎嗪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可使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及致盲率下降.

  • 荣成市渔民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迎开;孙厚壮;梁君;张志峰;李水卿;刘爱英;常鲁华

    目的观察荣成市渔民翼状胬肉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荣成市沿海地区8757名渔民为调查对象.结果荣成市渔民翼状胬肉的患病率为20.70%,男性占61.61%,女性占38.39%,患病部位以鼻侧多见占97.52%,Ⅳ级翼状胬肉占检出人数的3.50%.结论渔民中翼状胬肉患病率较高,可能与长期户外劳动、紫外线照射强度高有关.

  • LASIK术后角膜上皮内生的病因探讨及治疗观察

    作者:张风进;由海涛;周月华

    目的探讨LASIK术后角膜上皮内生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46只眼)LASIK术后角膜上皮内生患者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38例(46只眼)角膜上皮内生患者,术前配戴接触镜者23例(30只眼),占65%;二次LASIK手术者10例(15只眼),占32.6%;角膜瓣制作不良(碎瓣、薄瓣、游离瓣)者6例(8只跟),占17.4%;术中角膜水肿、糜烂、剥脱者34例(42只眼),占91.3%.经(1)拂雷眼液滴眼观察者25例(30只眼)静止,占65.2%;(2)单纯机械解除者7例(9只眼),有2例(3只眼)复发;(3)机械刮除+氟美松药液冲洗者6例(7只眼),无复发.结论各种原因所致的角膜上皮水肿、糜烂、剥脱及不完整是角膜上皮内生的重要原因,发生后经过妥善处理,可获得较好疗效.

  • 青光眼术后16年切口裂开1例

    作者:樊保红;葛丽花

    患者,男,33岁.1984年左眼外伤后出现视力下降,当时诊断为"角膜裂伤"给予药物治疗,未进行手术.此后,视力逐渐下降至失明,偶有眼胀痛.1988年左眼出现持续性胀痛,在我市某院以"外伤性角膜白斑、外伤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术.术后间断性疼痛1个多月,经药物治疗后,未再出现不适.

  • 眼外伤26年后患交感性眼炎1例

    作者:杨丽霞;冯俊才;杨朝霞;杨元璋

    患者,男,37岁.于26年前(11岁时)玩耍时不慎被小刀刺破右眼,立即到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术,术后无视力.1年后眼球萎缩.1998年3月在青海省某医院诊为左眼葡萄膜炎,住院14天治疗视力恢复到1.5.1999年4月左眼葡萄膜炎复发,视力下降至0.4,在河南省某医院诊为交感性眼炎,建议手术摘除右眼球,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致死1例

    作者:王丽晶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眼底病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已经得到大量研究和普遍应用.我院2003年10月遇一例因造影死亡患者,报告如下.

  • 眼部尖锐湿疣1例

    作者:刘洪波;刘兴强;鲍秀艳

    患者,男,23岁,无业人员.因左眼内眦瘤体生长半年于2004年10月6日收入院.入院后查体所见,阴茎包皮外侧及内侧、阴睾皮肤见多个0.7cm×0.6cm×0.6cm疣体结节.

  • 复方樟柳碱治疗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52例

    作者:郝进

    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于后睫状动脉循环障碍造成视乳头供血不足引起视功能损害的眼病,治疗颇为棘手.我们对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期间,应用复方樟柳碱治疗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收到良好的效果.

  • 硬膜外导管行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手术技巧及疗效分析

    作者:翟名燕;高振琪;孙冶青

    我院于1999年7月至2004年12月采用硬膜外导管行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治疗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共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泪囊逆行插管治疗泪小管断裂2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晓忠

    我院于1994年2月至2004年2月对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顺行查找泪小管鼻侧断端不成功者,采用从泪囊逆行插管行泪小管断裂显微吻合26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 1016例眼病类型统计分析

    作者:李久长;董卫玲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3年12月眼科住院患者1016例,男性662例,女性354例,男女之比1.8:1;按四个年龄组统计:14岁以下119例,占11.7%;15~35岁303例,占29.8%;36~60岁353例,占34.7%;61岁以上241例,占23.8%.按服务半径(患者单位和/或居住地)划分:市内516例,占50.8%;市辖县394例,占38.7%;省内市外91例,占9.0%;省外15例,占1.5%.

  • 后囊膜破裂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式探讨

    作者:张作仁

    采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保持了眼内解剖结构的完整性,更接近眼球的结点,因此可使象差减少到低程度且很少发生瞳孔阻滞等并发症,另外它能使玻璃体更加稳固,因此可使视力得以提高,为佳首选术式.但是在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的情况下,因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常会出现许多并发症,不同的医生尝试了不同的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于后房内[1].笔者采取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作为首选方法,收到满意效果.

  • 98例眼球摘除原因临床分析

    作者:洪彬

    眼球摘除是一种破坏性、毁容性手术.不仅给患者本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造成痛苦,而且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其原因分析十分必要.本院自1993年1月~2003年2月10日期间行眼球摘除者98例(98只眼),现分析如下.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84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少娥;蔺以楼;罗启相

    一、临床资料1997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各种类型白内障842例(913只眼),全部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老年性白内障848只眼,外伤性白内障18只眼,先天性白内障15只眼,并发障32只眼.年龄小4月,大92岁.

  • 改良囊袋上劈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疗效分析

    作者:叶梅;杨靖;季新平

    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02年8月至2004年6月采用的囊袋上劈核超声乳化方法完成的各型白内障206例(248只眼),其中II级核78只眼,III级核137只眼,IV级核33只眼.其中男114例(136只眼),女92例(112只眼),年龄40~92岁.采用美国爱尔康公司生产的UT II型超声乳化仪.

  • 大规模防盲手术中结膜囊碘伏消毒的应用观察

    作者:张雷;王国平;盛永红;史椰榄;王冬冬;吴文生

    我院眼科自1998~2004年间共参与了省、市级的残联复明行动6次,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623例(644只眼).每次手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短期内进行较大量的内眼手术,且未发生1例眼内炎,均取得了满意结果.我们手术前用0.5%碘伏消毒手术区皮肤及结膜囊,其中有12例进行了结膜囊细菌培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端粒酶系统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煜昭;孙京华

    端粒酶系统是端粒与端粒酶的总称,与真核细胞的衰老及异常增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其对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的异常增生也起重要作用,本文就端粒酶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其在PVR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白内障手术前后视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变

    作者:张亚丽;王勤美

    白内障即晶状体的混浊导致光线不同程度的散射增加,进而引起对比敏感度变差,视力下降,立体视等视功能的受损,从而患者主观感觉变差,日常生活能力受限;本文就引起视功能改变的相关因素,以及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视功能(视力、对比敏感度、立体视等)、主觉症状的改变(色觉、眩光、光晕等)做一综述.

  • P21-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表达定位

    作者:韩勇娟;曾水清;胡义珍;张海江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p21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为研究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含有p21的全长序列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p21cDNA,应用基因重组技术与GFP基因融合,构建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GFP-p21.利用脂质体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在活细胞状态下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pGFP-p21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定位,用WesternBlot方法分析其蛋白的表达.结果①酶切、DNA测序均证实插入片断的正确性.②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在空载体pEGFP-C1转染组中,细胞内绿色荧光呈弥散分布;重组质粒pGFP-p21转染组中,绿色荧光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③WesternBlot证实了pGFP-P21融合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的构建了pGFP-p21质粒.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能高效表达pGFP-p21融合基因,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与p21基因的表达方式相同.

  • 性激素受体在人眼角膜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郝风芹;张明昌;姜发纲

    目的检测人角膜组织中是否有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的表达.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的方法检测人眼角膜组织中性激素受体蛋白mRNAs(AR,ERα,PR)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caltechnique)来定位这些受体.结果人眼的角膜组织中检测到性激素受体的mRNAs,角膜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中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性激素受体在人的角膜组织中被发现,提示这些性激素可能与角膜组织中的受体结合来直接影响角膜的生物学功能.

  • 兔眼局部应用氧氟沙星和妥布霉素的房水移行性实验研究

    作者:王琨;孔玮;张劲松;单丽

    目的比较氧氟沙星和妥布霉素在兔眼局部使用的房水移行性.方法取28只家兔随机分成2组.分别于滴眼后10、20、30、40、60、90、120分钟后抽取房水.右跟点氧氟沙星,左眼点妥布霉素.另取7只兔作为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滴眼.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房水内的药物浓度.结果滴眼后兔前房内的药物浓度高峰值出现时间,氧氟沙星在滴眼后30~40min,妥布霉素在滴眼后20min左右.参照各自的MIC90值,氧氟沙星在给药后20min时房水浓度达到MIC90,可持续到60min.结论氧氟沙星具有良好的房水移行性,房水内药物浓度高,持续时间长.

临床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