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眼科杂志

临床眼科

临床眼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림상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8422
  • 国内刊号: 34-114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陈逖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手术治疗观察

    作者:袁军;白婷婷;张娇;李燕先

    目的:探讨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3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52例(52只眼)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手术时机、方法及术后疗效。结果对52例(52只眼)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患者依据眼压、房角情况采用不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小梁切除术42例(80.8%),复合式小梁切除术8例(15.4%),Ahmed引流阀门植入术2例(3.8%)。经手术治疗后眼压恢复到正常47例(90.4%),患者视力不同程度提高48例(92.3%)。结论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经药物治疗后无效者,应早期依据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 改良额肌腱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作者:段海霞;王班伟;蒋兆荣

    目的:对比观察改良额肌腱膜瓣悬吊术与传统额部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76例(87只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43例,行改良额肌腱膜瓣悬吊术)和对照组(33例,行传统额部悬吊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达到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 P <0.05);随访1至3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额肌腱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额部悬吊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弱剂量光动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作者:孙亚丽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弱剂量光动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SC )的疗效。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及相干光断层扫描检查确诊的138例(138只眼) CSC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弱剂量光动力治疗,比较各组间的视力恢复情况、平均光敏感度、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范围以及Amsler表检查。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视力恢复情况、平均光敏感度、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范围以及Amsler表检查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10周后视力恢复情况、Amsler表检查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 P >0.05);10周后观察组均光敏感度、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范围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复发率低,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弱剂量光动力治疗CSC疗效明显,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推广。

  •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睫状体光凝后残余青光眼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维娜;李学喜;许根贵;魏锐利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行睫状体光凝后因眼压仍高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患者12例(12只眼)行经巩膜二极管激光睫状体光凝( TDCP),因光凝后眼压仍高且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测量光凝前、光凝后1周、超声乳化术前、术后1周、3个月时的眼压和视力。记录患者症状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睫状体光凝前、光凝后1周、超声乳化术前、术后1周、3个月时的眼压分别为(50.83±9.86) mm Hg、(15.70±6.23) mm Hg、(27.63±4.59)mm Hg、(13.89±4.82)mm Hg、(16.98±3.51)mm Hg;视力分别是0.1030±0.1277、0.1380±0.1266、0.0989±0.0835、0.2589±0.2033、0.2630±0.2036。光凝后1周、超声乳化术前与光凝前相比眼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超声乳化术后1周、3个月时与超声乳化术前相比眼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超声乳化术后1周、3个月时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229)。光凝前后、超声乳化术前的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乳化术后1周、3个月与超声乳化术前相比视力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5和0.013)。光凝后当天诉眼痛者2例,予止痛药口服后缓解,之后所有患者均未再诉患眼剧烈疼痛或严重的眼部不适。光凝后1例前房出血,2 d后吸收。2例光凝后持续性前房闪辉超过1个月。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可首选TDCP治疗;如果术后存在残余青光眼且合并白内障,可行超声乳化术进一步降低眼压;TDCP对后续的超声乳化术无不良影响。

  • 不同眼轴长度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临床观察

    作者:康欣乐;冯军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不同眼轴长度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不同眼轴长度250例(250只眼)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短眼轴组50只眼(眼轴<22 mm),正常眼轴组125只眼(22.00 mm≤眼轴<26.00 mm),超长眼轴组75只眼(眼轴≥26.00 mm)。观察三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玻璃体的流失、后囊膜破裂、晶状体核碎片落入玻璃体腔、角膜水肿及人工晶状体移位。结果玻璃体的流失、角膜水肿及人工晶状体移位与眼轴长短之间无明显相关因素。不同眼轴组的后囊膜破裂发生率之间的比较,χ2=10.79,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短眼轴组发生率较超长眼轴组高。晶状体核碎片落入玻璃体腔与眼轴长短之前的比较,χ2=8.89,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短眼轴组和超长眼轴组的发生率相同。年龄是影响3组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各种并发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患者性别及眼别与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关联因素。结论年龄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吸除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前意识这些并发症并预防性的做好准备可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 LASEK术中丝裂霉素C应用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谭业双;周霞;张勇;袁均;许玲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中应用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方法在术前和术后1、6、12个月,采用Topcon角膜内皮计对接受LASEK治疗的对照组和MMC组近视患者各150例(150只眼)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结果两组间同一时段角膜内皮细胞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术前比较,在术后1、6、12个月MMC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076.55±290.37)、(3035.92±257.25)、(3056.53±263.76)个/mm2;在术后1、6、12个月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028.08±56.51)、(2930.95±814.63)、(3097.10±269.82)个/mm2。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在术后1、6、12个月均未出现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45)。 MMC组细胞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率在术后1、6个月后未见明显变化(细胞变异系数在术后1、6个月分别为31.85±7.12、32.78±6.24,六角形细胞比率在术后1、6个月分别为:60.95±8.54、62.43±10.95);而在术后1年后细胞变异系数为34.83±5.63,较术前轻度增加( P =0.015),六角形细胞比率为63.90±9.78,较术前轻度减少( P =0.03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组细胞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率在术后1、6、12个月后未见明显变化(细胞变异系数分别为:31.62±0.82、33.41±1.22、34.16±4.36;六角形细胞比率分别为:61.89±1.18、62.78±7.57、63.33±2.58),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249)。结论小样本的研究表明,LASEK术中应用MMC是防止Haze发生的较安全的方法,但轻微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对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尚需大样本的长期临床观察。

  • 裂隙灯显微镜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观察的应用

    作者:赵倩;王婷;高华;王姝婷;史伟云

    目的:探讨裂隙灯显微镜镜面反光照射法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观察的应用,以期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6月就诊于我院,经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检查发现内皮细胞形态变异,数量减少至700个/mm2以下的患者10例和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形态正常的健康者12例,对比裂隙灯显微镜镜面反光照射法与内皮细胞计数仪内皮照相两种方法观察内皮细胞形态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利用裂隙灯显微镜(40倍)的镜面反光照射法均可拍摄到清晰的角膜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数量减少的患者,由于内皮细胞数量减少,直径变大,并可见融合变形细胞;对照角膜内皮计数仪检查可见细胞融合增大。同样用裂隙灯显微镜镜面反光照射方法观察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隐约可见细小六边形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数量越多,边界越难以清晰辨别。对照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裂隙灯显微镜放大倍数减少到16倍时,内皮细胞数量小于700个/mm2者仍可以观察到内皮细胞,但正常人的内皮细胞则无法分辨。结论利用裂隙灯显微镜镜面反光照射法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及密度进行观察,是一种有效而快捷的临床技术。

  • 《眼科临床药理学》一书再版

    作者:陈祖基

    由河南省眼科研究所陈祖基研究员主编的《眼科临床药理学》(第2版),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眼科药理学和眼科药物治疗学的大型参考书。
      在第2版的眼科常用药物篇中,对目前眼科临床较少应用或基本不用的品种进行了压缩和删减,并尽可能增补目前临床应用的新品种,并对各章节内容进行了较多的补充和更新;常见眼病的药物治疗篇新增了新生血管性眼病、葡萄膜炎和近视眼的药物治疗,眼科疾病的基因治疗以及肉毒毒素在眼科的应用等5章,其余各章节也作了较多的更新、补充,有的则完全重写。将内容丰富、新颖、实用的临床用药经验呈现给读者,使之对眼科临床治疗更具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 C对 LASEK 术后疗效的影响

    作者:赵宏伟;刘怡;白凤华;高萍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患者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LASEK)中分别使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MMC)的效果。方法对52例(104只眼)行LASEK的高度近视患者,分成A、B、C三组,三组术中分别使用0.005%、0.01%、0.02%浓度的MMC棉片覆盖激光切削后的基质床。观察术后裸眼视力、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角膜上皮下混浊( Haze )的形成情况。结果在术后裸眼视力和Haze形成方面:A组与B组、C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方面:C组与A组、B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LASEK术中采用0.01%MMC可以有效抑制Haze的形成,恢复术后良好视力,且不会明显延迟角膜上皮愈合。

  • 眼部热金属烧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王玉亭;史伟云;韩莎莎;李素霞

    目的:观察眼部热金属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眼科医院2004年9月至2012年12月因眼部热金属烧伤入院的患者47例(54只眼),对烧伤部位的临床特点,热金属种类、烧伤程度、面积之间的关系,远期并发症及治疗结果进行小结。结果眼部金属热烧伤有以下临床特点:(1)烧伤主要局限于热金属直接作用的部位:球结膜局限性缺血坏死面积小于1/4者25只眼(56.8%),21只眼位于下方;(2)金属直接作用于角膜的部位有较为严重的组织自溶:26只眼(48.2%)角膜自溶中20只眼位于下方近角膜缘处,具有面积小、深度深、溶解快的特点;(3)眼睑烧伤多见:角膜、结膜受损的同时伴有眼睑烧伤48只眼(88.9%),29只眼睑板糜烂坏死留有瘢痕;(4)不同温度的热金属(铁水和铝水)对角膜的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方=0.926, P>0.05);(5)烧伤后6周眼表是否稳定与结膜、角膜损伤面积的大小有关(卡方=4.456, P <0.05;卡方=8.145, P <0.01);(6)远期并发症中睑球粘连的发生率较高,25只眼,占55.6%。治疗结果:(1)18只眼(37.5%)因眼睑缺损、眼球暴露影响眼表稳定行永久性睑裂缝合术;(2)早期(3 d内)是否行羊膜移植术与角膜自溶的发生有关(卡方=5.035, P <0.05)。结论高温热金属对眼部的损伤主要局限于金属直接作用的下方球结膜及角膜,随病情发展有严重的组织自溶。烧伤程度与热金属的温度无关,烧伤面积的大小影响愈合程度。早期羊膜移植术可缓解烧伤程度。伴有眼睑的烧伤较多,永久性睑裂缝合术可有效改善眼睑缺损、眼球暴露。

  • 相干光断层扫描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前临床应用

    作者:黄玥;张茜;叶竞英;郑岩

    目的:探讨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确诊为糖尿病,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216例(259只眼),术前均行裂隙灯下前置镜及OCT扫描检查眼底,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术前裂隙灯下前置镜检查发现黄斑部病变55只眼,包括黄斑水肿15只眼,黄斑前膜8只眼,黄斑渗出16只眼,黄斑出血15只眼,黄斑裂孔1只眼;术前OCT检查发现黄斑部病变144只眼,包括黄斑水肿55只眼,黄斑前膜41只眼,黄斑渗出21只眼,黄斑出血23只眼,黄斑裂孔4只眼。两者比较,OCT眼底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裂隙灯下前置镜检查( P <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行OCT检查有助于提高眼底病变的检出率,对手术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改良褥式缝合法治疗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临床分析

    作者:翁晓春

    目的:探讨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复位手术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改良褥式缝合法修复虹膜根部离断15例(15只眼)。结果所有病例均获良好修复,外形改善,房角开放,视功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结论改良褥式缝合法在处理虹膜根部离断时,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修复虹膜根部离断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疗效观察

    作者:张静;张大传;李彬;张伟;查明轩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26只眼)眼轴长度17.5~22 mm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周至3个月,观察其术后视力、眼压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1 d角膜水肿6只眼;术后3个月视力≥0.5者21只眼,占80.77%;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13.51±2.63)mm Hg,较术前明显下降;轻微脉络膜脱离1只眼,无后囊破裂及虹膜损伤发生。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术治疗短眼轴白内障安全、有效。

  • 新鲜羊膜多层移植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研究

    作者:郎雪华;陈明华;梁美芳;姚娜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多层移植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32只眼)单疱病毒性角膜溃疡应用新鲜羊膜多层移植,滴用更昔洛韦滴眼液4次/d,0.02%氟米龙滴眼液2次/d,两周后加服左旋咪唑50 mg,3次/d,间歇口服3个月。结果32例单疱病毒性角膜溃疡术后7~14 d炎症控制,4周左右羊膜与病灶创面愈合,遗留不同程度的瘢痕,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访两年32例中29例2年内未见复发,2例每年复发1次,1例1年内仍多次复发,有效率96.8%。结论单疱病毒性角膜溃疡应用新鲜羊膜多层移植联合抗病毒药加免疫抑制剂氟米龙滴眼液,恢复期口服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可以快速有效控制炎症,促进溃疡修复,缩短病程,阻止或减少单疱病毒性角膜溃疡复发。

  • 《眼底病疑难病例解析精选2012》一书出版

    作者:刘宁朴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刘宁朴主编的《眼底病疑难病例解析精选2012》一书已于2013年3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精选了23种眼底病疑难临床真实病例进行讨论,试图通过对这些临床典型病例的总结分析,展示一种扩展的思维方式,以开阔视野,扩大思路,积累临床经验,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好医疗服务的能力。本书主要特色是在分析讨论每一个病例之后,总结提炼出了从该病例诊疗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体会。

  • 淮南市煤矿工人翼状胬肉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江军;孙云岭;宫斌;李琼;裴志娟;吴项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在特定地区特定人群中的患病率。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以淮南矿业集团所属的各大煤矿所有员工为调查对象。结果总检查人数9313例,参检率91.0%,翼状胬肉患者99例,总患病率为1.06%。按年龄分组:35~44岁组18例,患病率0.19%;45~54岁组60例,患病率0.64%;55-64岁组21例,患病率0.23%。按性别分组:男性患病率为1.04%(97例),女性患病率为0.36%(2例)。按工种分组:A组:地面工3481例,共查出41例,患病率1.18%;B组:地下工5832例,共查出58例,患病率0.99%;C组(焊接工单独列为一组):157例,共查出10例,患病率6.37%。 AB两组比较无差异性(χ2=0.696, P =0.405),C组与A、B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性显著(χ2 CA=29.293, PCA=0.000;χ2 CB=29.293,PCB=0.000)。结论现代煤矿工人翼状胬肉的患病率低于以往国内外报道的平均患病率,患病年龄呈年轻化。

  • 《波前像差与临床视觉矫正》一书出版

    作者:

    由王雁教授、赵堪兴教授为主编,国内、外视觉领域著名专家和知名学者参与共同编写的《波前像差与临床视觉矫正》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目前视觉科学领域发展较快,许多新的视觉理论和知识已渗透到眼科各个专业中,在我国目前尚缺少一本系统介绍人眼视觉光学基础及波前像差等临床应用的专业书籍。本书从临床角度较全面地阐述了现代光学基本理论及原理,包括眼球光学结构、视觉成像的光学基础等内容,同时结合临床对波前像差基本概念、人眼波前像差的特点、波前测量、波前屈光等内容进行了较系统阐述,并将“波前屈光”的概念引入国内。

  • 80例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眼外肌麻痹病因分析

    作者:李彬

    目的:探讨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8至2013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以复视症状为主症的眼肌麻痹患者80例,根据病史、详细的查体和眼部检查,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80例病例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24例(动眼神经麻痹16例,外展神经麻痹6例,合并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麻痹2例),脑血管病2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麻痹18例,颅内动脉瘤者10例,重症肌无力眼肌型2例,躯体形式障碍1例,颅内肿瘤2例,多发性硬化1例,神经梅毒1例,脑干脑炎1例。结论很多神经系统疾病可引起复视的神经眼科体征,其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为主要病因,脑血管病、动脉瘤眼肌麻痹、动脉粥样硬化也是重要原因,其他还有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躯体形式障碍、颅内占位等。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眼外肌麻痹病因复杂,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明确诊断,以达到正确治疗。

    关键词: 复视 眼肌麻痹 病因
  • 博士伦纯视治疗用绷带镜在结膜移植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刘洋;赵贵阳;范伟杰

    目的:评价博士伦纯视治疗用绷带镜和传统加压包扎在结膜移植手术后的效果。方法将行结膜移植手术的46例(46只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术后应用博士伦纯视治疗用绷带镜及传统加压包扎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主观感受、角膜愈合情况、疾病复发情况等3项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博士伦纯视治疗用绷带镜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好于传统加压包扎组,且博士伦纯视治疗用绷带镜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博士伦纯视治疗用绷带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不适,加快伤口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

  • 《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一书出版

    作者:黄大海

    为促进眼科学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使国内医师能够阅读到优秀的眼科学海外专著,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海外优秀医学专著引进项目编辑部于2012年8月组织出版了《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一书。
      该书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张丰菊、宋旭东教授主译,魏文斌教授主审,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王宁利教授作序。

  • 1262例透明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根柱;程萍

    目的:探讨我院透明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1262例(1739只眼)术后视力、人工晶状体植入率及并发症处理等情况。结果术中植入人工晶状体1731只眼(99.5%),8只眼因后囊膜破裂未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1268只眼,0.1~0.4者332只眼,<0.1者139只眼。13只眼术后出现一过性高眼压,后囊破裂35只眼,角膜水肿中度357只眼,重度59只眼,角膜内皮失代偿1只眼,术后眼内炎3只眼。结论透明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具有麻醉简单、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的优点,只要规范操作,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白内障对 OCT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影响的初步分析

    作者:张琪;廖琼;白莲

    目的:探讨白内障混浊程度对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进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NFL)厚度测量的影响。方法根据Emery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标准,将核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Ⅱ级核、Ⅲ级核、Ⅳ级核组,每组入选20只眼,分析白内障术前术后RNFL厚度测量值的差异与晶状体密度值的相关性。结果晶状体密度值每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着晶状体核混浊程度加重,晶状体密度值逐渐增加。各组间术后RNFL厚度测量值在上象限、下象限及全周平均值分别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Ⅱ级核组无论上象限、下象限还是全周平均RNFL厚度测量值,手术前后分别对比均无明显差异( P >0.05)。Ⅲ级核组上象限、下象限、全周平均RNFL厚度测量值术前术后分别对比具有差异性( P <0.05),其晶状体密度值与差异值均具有线性正相关(上象限r =0.654, P <0.05,下象限r =0.636, P <0.05,全周平均值r =0.661, P <0.05)。Ⅳ级核组手术前后上象限、全周平均RNFL厚度测量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1),下象限RNFL厚度测量值同样具有差异性( P<0.05)。晶状体密度值与RNFL术前术后差异值在下象限、全周平均值具有显著线性正相关(下象限r =0.811, P <0.01,全周平均值r =0.777, P <0.01),在上象限具有相关性( r =0.713, P <0.05)。结论当晶状体核混浊达到Ⅲ级以上程度时,OCT测量RNFL厚度结果可能出现误差,不能准确反映RNFL真实厚度。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琼;陈松;王昀;宫丽;王德功;林莉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VRS)治疗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R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3年3月50例(51只眼)合并PVR的外伤性RD患者行VRS治疗,术后随访5~26个月,平均10.8个月。结果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47只眼,部分复位3只眼,未复位1只眼,总有效率98.4%。视力提高者41只眼(80.39%);视力不变者7只眼(13.73%),视力下降者4只眼(7.84%)。51只眼均行硅油填充术,继发性青光眼14只眼(27.45%);8只眼因术后硅油进入前房行前房冲洗术(15.69%);5只眼视网膜复位后Ⅱ期硅油取出术后低眼压或多次复发RD,长期硅油高粘度填充(9.80%)。结论通过VRS手术能有效解除外伤性PVR引起的视网膜牵拉,复位视网膜,提高视力。

  • 前列腺素 E2含量与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作者:陈颖;雷澄;刘焰东

    目的:探讨泪液前列腺素E2含量与睑板腺功能障碍( MGD)之间的关系。方法 MGD患者105例(210只眼),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泪液前列腺素E2含量,健康成年人34例(68只眼)设为对照。结果试验组泪液前列腺素E2含量平均(142.5±34.8)μg/L,较对照组(43.5±11.7)μg/L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MGD患者泪液前列腺素E2含量增高。

  •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分析

    作者:邢怡桥;但汉东;李拓;宋秀胜;李家璋

    目的:评价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 ILMP)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IM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在我科因IMH行视网膜ILMP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均行标准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ILMP和C3 F8气体填充治疗,术后随访1年,复查内容包括佳矫正视力( BCV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进行数据分析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BCVA:21只眼提高,占84.0%,3只眼不变,占12.5%,1只眼下降,占4%;OCT:23只眼黄斑裂孔闭合,占92.0%,2只眼裂孔未闭合,占8%;mfERG:1环和2环的P1波反应密度显著高于术前( P <0.05),但低于正常值,3环、4环和5环的P1波反应密度与术前无变化( P >0.05)。结论 ILMP治疗IMH疗效可靠。

  • 睫状体复位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对长期睫状体分离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作者:韩宝红;李松涛

    目的:观察睫状体复位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长期睫状体分离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15只眼)闭合性眼外伤致睫状体分离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睫状体复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和睫状体复位状况。结果睫状体复位率100%,术后3 d、7 d、1个月、3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睫状体复位情况差异明显(χ2=15.18、20.19、26.51、36.18, P均<0.01)。术后3 d、7 d、1个月、3个月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明显(χ2=9.70、11.89、27.47、31.68, P <0.05、0.01、0.01、0.01)。术后3 d、7 d、1个月、3个月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明显(q=16.14、9.15、6.51、5.36, P均<0.01)。结论睫状体复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使患者的睫状体复位、眼压恢复和视功能改善。

  • 糖尿病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分析

    作者:田敏;李友谊;吕红彬;段成霞;周琦;董敏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检查患者的眼底疾病构成,以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临床诊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我科行FFA检查的糖尿病患者565例(1063只眼),诊断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和分级,并根据诊断结果指导治疗。结果565例糖尿病患者1063只眼中DR 697只眼(65.6%)、老年黄斑病变37只眼(3.5%)、视网膜静脉阻塞20只眼(1.9%)、高度近视眼底改变10只眼(0.9%)、视神经炎9只眼(0.8%)、视网膜色素变性6只眼(0.6%)、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只眼(0.3%)、其他3只眼(0.3%),未发生DR 366只眼(34.4%),正常眼底278只眼(26.1%);除外视网膜其他病变,共计975只眼,其中无明显视网膜病变(28.5%)、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PDR)(16.7%)、中度NPDR(14.4%)、重度NPDR(22.1%)、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18.3%);局限性黄斑水肿(33.1%)、弥漫性黄斑水肿(35.1%)、囊样黄斑水肿(23.1%)、缺血性黄斑水肿(3.8%)、增生性黄斑水肿(4.9%);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DR的发病率逐渐增加(χ2=54.927 P <0.05);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DR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χ2=11.798 P <0.05);随着DR严重程度的增加,黄斑水肿的程度增加(χ2=63.15 P <0.05)。结论 FFA能够及早发现程度不同的DR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DME)改变以及是否伴随其它的视网膜病变,可更好的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增加糖尿病患者对DR的认知能力,对预防患者视力下降及失明具有重要意义。

  • 《病理性近视眼眼底改变》一书出版

    作者:谢驰

    由方严教授、石一宁教授主编的《病理性近视眼眼底改变》一书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已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全面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病理性近视眼眼底改变的研究进展。作者结合自己工作中的临床研究资料并系统复习病理性近视眼相关文献,分别从病理性近视眼概论、病理性近视眼眼底改变的分类及演变、豹纹状眼底、后葡萄肿、视盘改变、视网膜脉络膜改变、黄斑改变(综合)、周边眼底改变、玻璃体后脱离、近视性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有意对病理性近视眼的眼底改变这一专题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旨在对病理性近视眼的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本书为大16开,共10章,20余万字,插图400余幅,进口铜版纸彩色印刷。在眼底改变各章节的描述中,力求文字简练,图表随文而插,病例典型,便于理解。书后备有中英文索引,以便查阅,可直接帮助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研究教学。本书定价88元,全国各地新华书店销售。

  • 伏立康唑治疗浅中层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观察

    作者:位书宏;李素霞;赵倩;王玉亭;史伟云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伏立康唑治疗浅中层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间于山东省眼科医院诊治的59例(59只眼)溃疡直径在2~6 mm,经氟康唑治疗效果欠佳,改用伏立康唑治疗的浅中层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愈后,观察伏立康唑在治疗浅中层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结果59例患者中经伏立康唑药物治愈的患者22例(37.29%),主要是溃疡直径在(3.800±1.196) mm,溃疡浸润深度/角膜厚度为0.292±0.111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可通过单纯伏立康唑药物治疗得到较佳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部分浅中层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在临床应用氟康唑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可通过应用伏立康唑治疗,对30%以上的患者仍能得到较佳治疗效果。

  •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房水前列腺素 E2含量的变化

    作者:胡庆华;胡敏;罗晓亮;雷澄

    目的:探讨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青睫综合征)房水前列腺素E2( PGE2)含量的变化。方法青睫综合征患者21例(21只眼),分别在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房水PGE2浓度,拟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1例(21只眼)设为对照。结果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前试验组房水PGE2平均浓度为(45.39±5.82)ng/L ,对照组房水中PGE2平均浓度为(12.46±2.87)n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试验组经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后,房水PGE2浓度下降至(23.78±3.67) ng/L( P<0.05)。结论青睫综合征房水PGE2浓度升高。

  • 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后急性脑梗塞1例

    作者:吴宪巍

    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VEGF)类药物是目前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wet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的有效治疗方法,虽然有关其视网膜毒性及全身性并发症时有报道,但总体发生率不高,一般不超过0.21%[1]。脑血管意外是抗VEGF类药物引起的全身性并发症之一,虽然其发生率很低,但仍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玻璃体腔注射Lcentis后发生急性脑梗塞的AMD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发病经过、MRI表现、治疗预后报告如下。

  •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1例

    作者:何良飞;余鹰翔;孙堂胜

    患者女性,34岁。因左眼视物不清伴变形1个月余就诊。患者于2012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物不清伴视物变形,无眼红、痛,无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既往双眼高度近视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8.00 DS/-1.00 DC ×10→1.0-),左眼0.1+(矫正无提高)。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房水清晰,瞳孔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密度增高,玻璃体轻度混浊,未见炎症细胞,左眼豹纹状眼底,视乳头色淡、界清,颞侧见近视弧形斑,后极部可见散在分布的多个大小不等类圆形的黄白色病灶,黄斑区可见一1/8 PD大小灰黄色隆起灶,病灶周围可见暗红色出血,黄斑中心凹反光未见(图1)。右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静脉期左眼后极部多处不规则状强荧光,晚期形成明显的荧光素渗漏,渗漏区周围见环形遮蔽荧光(图2)。吲哚氰绿血管造影:早期表现为弱荧光,部位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强荧光区相对应,晚期黄斑区有轻度的环形荧光素渗漏,呈轻度的强荧光改变(图3)。右眼造影正常。视野检查:左眼中心暗点。视网膜电图:各波幅减低。诊断:左眼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 punctate inner choroidopathy , PIC),左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双眼高度近视。给予患者泼尼松1mg/( kg· d)、弥可保、胞磷胆碱等药物口服治疗,建议患者行左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药物治疗,患者未再复诊。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前后的护理

    作者:贾翠荣

    我院自2012年6月引进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疗法,在湿性老年黄斑变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 AMD)患者治疗上取得较好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湿性AMD患者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8~77岁。术后视力提高19例,视力不变8例,下降1例。28例散瞳后经裂隙灯、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相干光断层扫描检查确诊,签署知情同意书。

  • 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及研究进展

    作者:栗静;罗波

    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逐步深入,视网膜母细胞瘤( RB)的治疗模式已发生改变。目前,RB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基因治疗等,本文将就RB的治疗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流程的建议(二)--近视防控共识(讨论稿)

    作者:石一宁;方严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流程的建议】大纲
      一、总战略
      二、总体思路
      三、近视防控总目标
      四、预期目的
      五、防控防线
      六、准备工作
      七、实施总方案大纲:近视的连续性防控体系。

  • 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作者:潘桂萍;刘光辉;谢勇军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环氧合酶-2( COX-2)选择性抑制剂引起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改变,探讨其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的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糖尿病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0只。1%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饲养3个月后,处死大鼠取视网膜,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OX-2、EPO mRNA表达变化。结果3个月后,HE染色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结构出现了改变;COX-2、EPO mRNA在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塞来昔布能够有效促进EPO的表达,可以用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

  •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人羊膜匀浆提取液对大鼠碱烧伤后角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叶芬;夏元;施宇华;黄振平

    目的:通过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活体动态观察人羊膜匀浆提取液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羊膜匀浆提取液应用于角膜碱烧伤后的临床价值及作用机理。方法 SD大鼠40只(40只眼),通过1 mol/L的氢氧化钠( NaOH)溶液建立右眼角膜碱烧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人羊膜匀浆提取液( AM)点眼,每日4次,对照组用PBS液点眼,每日4次。碱烧伤后行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大鼠角膜各层细胞数量以及形态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角膜上皮层炎症细胞形成晚,数量较少;基质层纤维结构排列较为规则,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激活较少、角膜新生血管数量少,管径细。结论新鲜人羊膜匀浆提取液可以有效促进大鼠碱烧伤后角膜上皮细胞的增殖,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和增殖,减少角膜瘢痕的形成,有利于碱烧伤后大鼠角膜的透明愈合。

  • 2014年国内主要眼科学术会议安排

    作者:

    关键词: 国内 眼科 学术
  •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机制以及预测与防控》一书出版

    作者:于燕

    由石一宁、方严教授主编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机制以及预测与防控》一书已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构思框架,直视近视,特别是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因为,近视问题作为小眼科专科的小专业--眼视光学的一部分,已从单纯的临床医学问题演变为备受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民族健康素质的问题,甚至成为关乎国防的战略问题。

  • “第十七届亚非眼科会议”通知

    作者:

    关键词: 眼科 会议
  •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三届全国神经眼科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神经眼科骨干培训班”第一轮通知

    作者:

临床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