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眼科杂志

临床眼科

临床眼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림상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8422
  • 国内刊号: 34-114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陈逖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后天性固定性内斜视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作者:李斌;牛燕;李超;徐庆

    目的:通过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后天性固定性内斜视的临床效果比较,探讨合适的手术设计。方法2007年9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固定性内斜视11例(20只眼),根据患者手术前的专科检查情况,5例(9只眼)采用显微镜下内直肌后徙联合上下直肌部分移位术(直肌移位组),6例(11只眼)采用硅胶带外眦眶骨膜悬吊术(硅胶带组),观察术后远期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等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15只眼矫正视力有提高,两组眼位均有明显改善,18只眼正位,1只眼欠矫(直肌移位组,+20 PD),1只眼过矫(硅胶带组,-18 PD);术后6个月,所有眼矫正视力均有提高,15只眼正位,2只眼欠矫(均为直肌移位组,分别为+20 PD、+18 PD),3只眼过矫(均为硅胶带组,-25 PD、-20 PD、-18 PD),直肌移位组9只眼球能轻度转动,硅胶带组11只眼运动受限固定,随手术时间眼球运动无明显变化。结论后天性固定性内斜视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术前应完善各项检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视力和眼位均会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手术效果;术后远期效果,直肌移位组易出现欠矫,硅胶带组易出现过矫。

  • 特发性黄斑前膜在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下的临床观察

    作者:陶雁亭;崔红平;杨珺;顾丽琼;卢平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的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特征以及与患者视力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82例(212只眼),年龄35~88岁,平均(66.08±9.25)岁,所有患者均进行佳矫正视力、眼底和OCT检查。根据OCT检查所见对黄斑前膜进行分类,分析中心凹形态及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体积与视力的关系,采用SPSS13.0软件对患者的各项OCT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特发性黄斑前膜的OCT图像特征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表面厚薄不一的高反光带,部分与视网膜内表面完全紧密粘连或分离。黄斑前膜的中心凹形态改变有5种表现,中心凹正常型33只眼(15.7%),伴有板层裂孔17只眼(8.0%),伴有假性黄斑裂孔16只眼(7.5%),伴有弥漫水肿121只眼(57.0%),伴有囊样水肿25只眼(11.8%)。(2)中心凹正常组与其它中心凹形态组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体积与视力呈负相关(r=0.029,P<0.01)。结论黄斑前膜患者视力与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体积具有负相关性,0CT作为黄斑前膜可靠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可以减少漏诊,并可以为手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 共同性斜视患儿手术前后三级视功能的临床观察

    作者:曾仁攀;梁小琼;王国平;王丹玲

    目的:观察共同性斜视患者手术前后双眼视觉功能的变化,探讨手术矫正在共同性斜视患者双眼视觉功能重建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了37例共同性斜视患者,手术前后分别进行眼部常规检查,屈光检查和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远、近斜视度;同时视、融合功能采用同视机检测,立体视功能采用颜少明编绘的《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有屈光不正的患者须戴眼镜矫正后进行检测。记录术前、术后1、3、6个月各项检查数据,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所有患者中,有同时视功能者8例,占21.6%,有融合功能者7例,占18.9%,平均融合范围1.90°±4.15°,有立体视功能者0例;术后1个月同时视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恢复( P <0.05),融合功能及融合范围、立体视无明显恢复( P >0.05);术后3、6个月同时视、融合功能及融合范围、立体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 P <0.05)。结论(1)共同性斜视患者视觉三级功能都受到了严重损害。(2)术后视觉三级功能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手术矫正眼位是双眼视觉功能恢复和重建的前提因素。(3)我国斜视患者手术年龄偏大,病程较长,应加强科普宣传,加大全国斜弱视的普查,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晶状体玻璃体联合手术治疗晶状体脱位30例临床分析

    作者:董凯;温跃春;吴章友;孙思勤;柯根杰

    目的:观察和分析晶状体玻璃体联合手术对于晶状体脱位的治疗原则、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晶状体脱位30例(34只眼)患者,观察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经直接切除或经角膜缘切口取出,所有患者均成功摘除脱位晶状体;术后患者平均BCVA为4.07±0.83,较术前比较明显提高(2.39±0.86,P<0.01);术后7只眼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恢复正常,5只眼合并视网膜裂孔/脱离者,术后视网膜复位。结论根据晶状体核的硬度和脱位方式,采用不同的晶状体取出方法联合玻璃体手术是目前治疗晶状体脱位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 手术干预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观察

    作者:成进魁;杨燕宁;邢怡桥;袁静;赵巍

    目的:探讨手术干预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40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适时采用溃疡板层清创、溃疡板层清创联合前房冲洗或结膜瓣遮盖等手术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40例真菌溃疡患者,仅1例因角膜供体缺乏采取了球内容物剜除术,治疗总有效率97.5%(39/40),除去2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愈患者,有效率仍达92.5%(37/40)。结论在真菌性角膜溃疡药物治疗的同时,适时的采取手术干预及方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 角膜溃疡 真菌 手术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海军;王方

    目的:观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1例(61只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测量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密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前角膜中央区平均内皮细胞密度为(2209±343)个/mm2,术后3、6、12个月角膜中央区平均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1665±487)个/mm2、(1636±492)个/mm2、(1635±509)个/mm2,与术前比较丢失率为24.63%、25.95%、25.98%,各随访期角膜中央区平均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3、6、12个月角膜中央区平均内皮细胞密度虽然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的预测评估至关重要。

  • 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

    作者:周霞;谭业双;华焱军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28例(32只眼),晶状体悬韧带断裂均超过180°。所有患者均经睫状体平坦部作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切除玻璃体及脱位的晶状体。其中22只眼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0.5±2.4)个月。观察患者术后佳矫正视力、内皮细胞计数、眼压、人工晶状体、眼底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与术前佳矫正视力相比提高27只眼(84.38%),不变4只眼(12.50%),下降1只眼(3.13%)。术后6个月内皮细胞数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患者眼压均控制正常。术后所有患者前房未见玻璃体疝。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术中、术后并发症少,联合行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作者:范敏;邹粤丽;韩冬梅;方欣;谭春德;韩新继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PTK)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翼状胬肉患者174例(192只眼)随机分为A组(94只眼),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98只眼),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PTK。术后随访6~24个月,对比观察角膜修复时间、瘢痕形成情况、复发率、术后视力提高、角膜散光变化情况。结果 B组患者早期角膜修复时间、瘢痕形成、术后视力提高、角膜散光减少优于A组,术后复发率B组略低于A组。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PTK治疗翼状胬肉效果好、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环孢素滴眼液治疗化疗引起的中重度干眼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韩二杰;庞彦英;梁四妥

    目的:观察局部使用1%环孢素滴眼液治疗化疗引起的中重度干眼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门诊治疗的全身化疗引起的中重度干眼患者22例(44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2只眼及对照组22只眼,实验组给予1%环孢素滴眼液每日2次及海露滴眼液每日4次,对照组给予海露滴眼液每日4次。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 Fl)、泪膜破裂时间( BUT)、Schirmer I试验(SIt)。各项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平均值降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SIt结果在两组中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BUT在治疗后6周、8周较治疗前延长( t =3.83,4.62;P <0.0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4周Fl评分均值为6.6±1.5,较治疗前(8.5±1.7)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各时间点BUT及Fl评分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局部使用1%环孢素滴眼液治疗化疗引起的中重度干眼效果良好。

  • 5%那他霉素联合0.2%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作者:罗亨明

    目的:探讨5%那他霉素联合0.2%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真菌性角膜炎患者45例(45只眼)按照患者角膜炎侵润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非严重的中轻度组( A组)和严重的重度组( B组),两组患者均给予5%那他霉素联合0.2%氟康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B组的57.14%(χ2=54.7771, P =0.0000);A组发病至诊治时间为(16.5±6.9) d明显短于B组的(29.8±8.7)d( P <0.05);A组经治疗后视力改善明显优于B组( 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那他霉素联合0.2%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尤其是治疗非严重的中轻度患者具有显著性效果,能有效地缩短治疗时间。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 C-反应蛋白及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宁;曹西友;褚俏梅;杜乔乔

    目的:观察和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发生与C-反应蛋白( CRP)水平和代谢综合征( MS)的关系。方法选取183例2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并发有DR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01例并发有DR的患者列为观察组,82例未并发DR的患者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各项常规代谢指标、MS患病率的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RP水平、糖化血红蛋白( HbAlc )水平、甘油三酯(TG)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和MS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脂代谢紊乱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各期DR患者的CRP水平和HbAlc水平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且随着DR程度的加重,CRP水平和HbAlc水平呈上升的趋势;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TG水平( OR=1.520)和CRP水平(OR=2.376)均与DR的发病呈正相关关系( P <0.05)。结论 HbAlc水平、MS及其中的脂质代谢异常可能是DR发病的危险因素,高CRP水平和高TG水平是DR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CRP水平、HbAlc水平可能与DR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高危因素情况予以早期干预,以改善DR患者的预后。

  • 改良黏小管切开术后眼前段相干光断层成像的观察及其眼压下降机制的临床研究

    作者:梁亚;孙红;陈凡;袁志兰

    目的:应用眼前段相干光断层成像( AS-OCT)检测改良黏小管切开术( VCO)术后手术区域组织结构及滤道,以讨论改良黏小管切开术降眼压的机制。方法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术后从3~72个月的38例(55只眼)开角型青光眼,均为术前药物控制不良的开角型青光眼。11只眼(20%)因眼压高行Nd:YAG激光房角穿孔术。同时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和AS-OCT检查。 AS-OCT的检测指标为:①滤过泡形态,②巩膜池的长、宽、高,③脉络膜上腔,④泪河高度。结果患者术后眼压(15.4±4.9) mm Hg较术前(31.0±10.9) mm Hg明显下降,42只眼有弥散的滤泡。 AS-OCT证明了结膜瓣下腔隙的存在,39只眼(70.9%)检测到巩膜池,巩膜池的平均体积为1.09 mm3(0.04~0.203 mm3)。结论 AS-OCT检查证明了改良VCO房水引流的可能机制。扁平弥散的结膜下腔隙证明了持续的滤过,为眼外引流;39只眼(70.9%)存在巩膜池。巩膜池的体积与眼压无关,提示脉络膜上腔可能是主要的房水眼内引流途径。

  • 泪小管部分管壁切除置管重建术治疗泪小管炎

    作者:李泽宜;蔡建毫;周元升;王一帆

    目的:评价显微镜下行泪小管部分管壁切除联合硅胶软管植入重建泪小管的手术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到2013年6月我院住院的泪小管炎患者24例。在显微镜下手术:(1)距内眦睑缘约3 mm平行切开眼睑皮肤,暴露膨大脓肿的泪小管;(2)水平切开泪小管,清除泪小管内脓性分泌物、结石和肉芽组织;(3)分别从上下泪小点植入软性硅胶管经泪囊、鼻泪管一同出鼻腔;(4)切除多余扩张的水平部分泪小管前壁,用8-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残余的泪小管后壁,包绕硅胶管,重建泪小管。术后观察6个月。结果术中见泪小管膨大脓肿,像人体“胃”的结构。术后1周拆除皮肤缝线,3个月取出泪道引流管。术后6个月,22例泪道冲洗通.,占91.7%;2例泪小管再阻塞,其中1例为术后1周泪道植入管脱落。全部患者均无流脓,泪小管无红肿,泪小点开放,睑缘整齐。结论泪小管水平部分管壁切除联合硅胶软管植入,重建泪小管,恢复泪道引流功能,疗效好,是治疗泪小管炎尤其是下泪小管炎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心理干预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阳;王班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患者焦虑、抑郁及眼内压的影响,探索将心理干预应用于PACG辅助治疗的具体方法。方法将48例PAC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除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及放松治疗外,其他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均相同。分别于入院时、术前1d晚上、术后1d和出院时检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评分,隔日测量眼内压,t检验分析组内及组间差异。结果两组入院时焦虑、抑郁评分及眼内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术前1 d,术后1 d及出院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焦虑值相比分别是24.85±4.22 vs 36.82±3.76( P<0.01),24.23±4.73 vs 37.82±3.23( P <0.01),22.27±4.16 vs 25.68±3.64( P <0.01),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抑郁值相比分别是27.58±3.73 vs 29.86±4.35( P =0.02),27.62±4.59 vs 30.45±4.77( P =0.02),23.62±3.56 vs 26.5±3.6( P <0.01),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干预组的眼内压仅在术前1 d和出院前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是31.27±7.30 vs 34.95±6.00( P =0.032),18.23±2.32 vs 19.68±2.12( P =0.01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术前和术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维持术后平稳的眼内压。

  • 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 Avastin 后糖尿病视网膜患者血清中 VEGF 含量的变化研究

    作者:单俊杰;袁志兰;曹国平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Avastin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变化。方法收集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PDR患者血清样本(注射前当天,注射后1 d,注射后7 d,注射后28 d),并以注射前当天的血清样本为基准值作为对照,用ELISA 方法测定血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术后,所有样本血清中VEGF含量都降低,降低幅度在术后7 d达到大峰值,术后28 d VEGF有所上升,但仍未达到术前水平。结论一次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术后,血清中VEGF含量降低并且维持相当时间,说明Avastin进入到血液循环中,因此有必要密切关注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后的系统性影响和对未注射眼的影响。

  •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作者:刘若屏;杨露;杨杉杉

    目的:探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应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45例难治性青光眼。结果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联合丝裂霉素C后眼压控制,滤过维持好,视力损伤轻。结论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联合丝裂霉素C对难治性青光眼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

  • 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后屈光状态的对照分析

    作者:孙丽;周斌兵;鲍炯琳;朱宇东;李青;林文雄;臧晶

    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轻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共78例(156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框架眼镜组(A组)、角膜塑形镜组(B组),比较两组矫正后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等情况。结果戴镜1年后,B组裸眼视力明显优于A组原框架眼镜矫正视力;B组患者的屈光度明显低于A组的屈光度( P <0.05);A组患者戴镜后角膜曲率较戴镜前增高,B组患者戴镜后角膜曲率较戴镜前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近视疗效确切,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功能,控制近视的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 角膜内皮炎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詹江波;成拾明;李岩;齐佳;谭业双;王玲丽

    目的:探讨局部联合全身应用抗病毒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角膜内皮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9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诊断为角膜内皮炎并接受住院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研究中的角膜内皮炎患者23例(23只眼),盘状型角膜内皮炎15例,弥漫型角膜内皮炎8例,均达到治愈标准,平均治愈时间为(8.6±5.4) d。盘状型和弥漫型两组角膜内皮炎治愈时间分别为(8.3±4.5)d和(9.1±6.2)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愈后除1例黄斑变性、2例白内障患者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2,0.4和0.5外,其余患者佳矫正视力均≥0.8。结论局部联合全身应用抗病毒及激素药物可以有效、快速治愈角膜内皮炎,获得良好的视力。

  • 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及相干光断层扫描的影像学改变分析

    作者:郑瑜;沙翔垠;姚达强;郭露萍;吴兴萍

    目的:分析病理性近视(PM)黄斑出血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28例(31只眼)进行FFA、ICGA及OCT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图像。结果单纯型出血15只眼(48.4%),FFA表现:出血部位遮蔽荧光,其中8只眼(53.5%)可见漆样裂纹透见荧光;ICGA表现:造影期间出血部位为淡的低荧光,晚期均可见漆样裂纹性条状低荧光;OCT表现:9只眼(60%)在神经上皮层下和4只眼(26.7%)在色素上皮( RPE)下可见中高反射光团,周围神经上皮无水肿增厚,其下脉络膜光带连续,其中2只眼(13.3%)OCT无明显改变;新生血管(CNV)型出血16只眼(51.6%),FFA 表现:14只眼(87.5%)为典型性 CNV,2只眼(12.5%)为隐匿性 CNV;ICGA 表现:14只眼(87.5%)为焦点状CNV,无明显染料渗漏,2只眼(12.5%)未见CNV改变;OCT表现:14只眼(87.5%)为RPE光带断裂,RPE上梭形或类圆形中、高反射光团,2只眼(12.5%)为RPE层断裂伴不规则增厚中高反射信号,神经上皮层均增厚水肿。结论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分为单纯型和新生血管型,新生血管多表现为典型CNV,不同类型的出血其FFA、ICGA、OCT的改变各具特征,合理选择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率,节省费用。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阴秀霞;康前雁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附加综合辅助治疗措施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3例(117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病例,其中65只眼仅行常规手术,52只眼行常规手术联合综合辅助治疗。结果65只眼仅行常规手术有4只眼复发,复发率为6.15%;52只眼行常规手术联合综合辅助治疗措施后2只眼复发,复发率为3.85%。经统计学分析,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安全、有效,尽量排除不利因素,采取综合辅助治疗措施可更有效地减少民办状胬肉术后复发率。

  • 框架眼镜与角膜接触镜矫正对人眼光学性能的影响对比观察

    作者:唐平;王康宏;陈梨萍

    目的:探讨框架眼镜( SP)与角膜接触镜( RGP)矫正对人眼光学性能的不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需进行视力矫正的164例近视眼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82人。研究组佩戴角膜接触镜,对照组佩戴框架眼镜,观察两组患者的矫正视力、屈光度、舒适度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矫正视力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t =0.02, P =0.9926>0.05)。对两组患者中心屈光度进行测量发现,配戴RGP和SP的中心屈光度均为(0.00±0.00)D,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F =0.07, P =0.820>0.05);测量其周边屈光度显示,在N30°时配戴RGP的周边屈光度为(0.35±0.98)D,配戴SP的周边屈光度为(2.53±1.92)D,差异显著( F =43.02, P =0.000<0.05)。两组患者佩戴两种视力矫正镜时,以佩戴RGP更舒适,且角膜、结膜相关并发症仅2例。结论框架眼镜与角膜接触镜对视力矫正均较好,但相对于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更能矫正周边远视性离焦,使周边远视性离焦量大大减少,有助于延缓近视,且佩戴更舒适安全。

  • 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伴视网膜脉络膜破裂1例

    作者:王金利

    患者男性,17岁,学生。因“右眼被木棍击伤后视物不清伴胀痛2 d”于2009年11月入院。患者2 d前被人用木棍击伤右眼,当即意识丧失,数分钟后意识逐渐清醒,自觉视物不清,且有血液自下睑流出,并伴有眼胀痛及同侧头痛,恶心呕吐2次。急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角膜划伤,右眼视网膜脱离,右眼外伤性前房积血,鼻骨骨折,右眼下睑皮肤裂伤。”给予皮肤裂伤清创缝合及局部抗炎对症治疗。患者自觉症状无明显好转而来我院。入院查体:视力:OD:0.15, OS:1.0,矫正:OD:0.25,OS:1.0。眼压:OD:12.0 mm Hg (1 mm Hg=0.133 kPa),OS:20.0 mm Hg,右眼睑青紫色水肿,颞侧眶缘下方见已缝合的长约3 cm伤口,皮肤对位佳,缝线在位,结膜水肿(++++),角膜透明,前房深,血性房闪(++),鼻侧虹膜可见血性膜状物,瞳孔药物性散大,直径约7.0 mm,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透明,玻璃体内见鲜红色积血条飘浮,眼底视乳头边界清,色正,C/D=0.2,A:V=2:3,视网膜颜色正常,颞下方视网膜可见约5 PD大小、黄白色椭圆型裂孔,全层脱落的视网膜脉络膜飘浮于裂孔下方的玻璃体腔内,并贴附于巩膜壁上(图1)。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示:右眼前房深度可,前房内可探及密集点状弱回声,各钟点位房角狭长,与巩膜突距离增加。提示:右眼房水混浊,右眼房角后退。房角检查:360度III°后退。入院第2天自诉右眼胀痛伴同侧头痛,测眼压31.3 mm Hg,给予20%甘露醇150 ml静滴。布林佐胺滴眼液点右眼2/日,口服醋甲唑胺片25 mg,第3日眼压20.3 mm Hg,第7天眼压再次升高,全身及局部用药眼压仍控制不理想,给予间断性前房穿刺术6次、睫状体光凝,眼压仍是暂时控制,于12月29日在局麻下行右眼青光眼阀植入术,术后眼压控制平稳,为预防新生血管出现给予破裂区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患者治愈出院。1年后复查视力:OD:1.0,OS:1.0。眼压:OD:16.0 mm Hg, OS:18.0 mm Hg。4年后复查病情平稳。

  • 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合并瞳孔损害1例

    作者:吕海燕;成拾明;谭业双;王玲丽;周霞;许玲

    患者男性,58岁。因“右眼发红伴视物模糊7 d”入院。患者2周前右侧额部、右颈部皮肤及右肩部皮肤出现水泡样改变,伴疼痛,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行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出院。7d前开始出现右眼发红,视物模糊,来我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指数/10 cm,左眼1.0。眼压:右眼42 mm Hg,左眼18 mm Hg。右侧前额、颈部及肩部皮肤可见瘢痕及色素沉着。右眼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区可见直径约8 mm上皮及基质水肿明显,上皮可见多个小泡,角膜内皮呈灰白色浸润改变,前房细节不清,隐见瞳孔散大,直径约8 mm,对光反应消失,余结构窥视不清。左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约4 CT,周边前房深约1.5 CT,瞳孔圆,直径约3 mm,直接对光反射可,晶状体密度增高,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眼科门诊诊断为:右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入院后修正诊断为右眼盘状角膜内皮炎伴小梁网炎。治疗:更昔洛韦眼胶滴右眼一天4次,氟美龙滴眼液滴右眼一天4次,双氯芬酸钠滴眼液4次/日,噻吗心安液眼液滴右眼一天2次,氯化钠针250 ml+阿昔洛韦针0.5 g+地塞米松针10 mg,连续使用3 d后,地塞米松针减为5 mg,连续使用3 d后停用全身激素及静脉抗病毒药物,改为口服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片400 mg 一天3次。治疗3 d后,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3,眼压:右眼15 mm Hg,结膜轻度充血,角膜内皮面可见浅灰色浸润,角膜内皮面见多个羊脂状 KP,角膜内皮浅灰色混浊水肿、皱褶,前房深约4 CT,周边前房深约1.5 CT,瞳孔圆,直径约8 mm,对光反应消失,晶状体密度增高,眼底隐约可见。治疗8 d后,右眼角膜透明,角膜内皮面KP消失,前房深约4 CT,周边前房深约1.5 CT,瞳孔圆,直径约8 mm,对光反应消失,晶状体密度增高,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加用毛果芸香碱滴眼液频繁滴右眼缩瞳,瞳孔缩小至5 mm。

  • 泪囊鼻腔引流支架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程天书;陈正勇;周成银;魏金鑫

    泪囊鼻腔吻合术由于传统手术方法费时长,难度大,易出血,影响了手术的成功率[1]。作者对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良,植入泪囊鼻腔引流支架,简化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紧张情绪,疗效确切。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对426例(567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囊鼻腔引流支架植入,通过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糖皮质激素在眼眶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李静(综述);马建民(审校)

    糖皮质激素是类固醇激素的一种,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炎症和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在眼眶病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眼眶炎症和免疫相关性疾病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和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等的治疗上。对糖皮质激素在眼眶病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紫外光A核黄素介导角膜交联治疗感染性角膜炎

    作者:张婷;邹俊

    角膜胶原交联( CXL)技术是一种治疗圆锥角膜、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扩张、难治性角膜溃疡、角膜炎等角膜疾病的有效方法。它通过紫外光A和感光剂核黄素,介导角膜基质内胶原纤维相互交联而提高角膜机械硬度和角膜基质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从而阻止圆锥角膜等角膜扩张性疾病和难治性角膜炎等的发展。本文就紫外光A核黄素介导角膜交联术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基本原理、实验和临床研究现状及其相关安全性等问题进行综述。

  • 豚鼠形觉剥夺超高度近视模型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丁雯芝;张婷;贾丽丽;杨建国;邹俊

    目的:建立豚鼠形觉剥夺超高度近视模型并观察其后极部各层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方法2周龄三色豚鼠分为形觉剥夺组(12只)和非形觉剥夺对照组(8只),于形觉剥夺前,形觉剥夺后4、6、10、14周分别对各组进行检影和眼轴性参数测量。通过病理组织学光镜检查分析形觉剥夺14周后各组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厚度及其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豚鼠形觉剥夺后随时间延长近视度数逐渐增高,10周后可达-10.00 D以上的超高度近视,14周后近视度数更高、个别个体可达-20.00 D。眼轴性参数相应延长。形觉剥夺超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较对照组均明显变薄并有病理性改变。结论应用遮盖法对豚鼠施行长期单眼形觉剥夺会形成超高度近视,10周后可达-10.00 D以上,超高度近视眼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明显变薄,脉络膜和巩膜结构发生紊乱。视网膜结构中感光细胞层变薄为明显,推测其对超高度近视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 氟伐他汀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 Smad-3表达的影响

    作者:万珊珊;杨燕宁;袁静;饶卓群;成进魁;赵巍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氟伐他汀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8只,用1mol/L的NaOH烧伤大鼠右眼,生理盐水组、氟伐他汀组和地塞米松组分别以生理盐水、氟伐他汀和1g/L地塞米松点眼。烧伤后1~7 d用裂隙灯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观察Smad-3的表达情况。结果烧伤后第7天,氟伐他汀组的角膜新生血管生长密度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氟伐他汀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新生血管的形成明显减少,管腔小且稀疏,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角膜组织结构明显整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氟伐他汀组的Smad-3的表达情况显著降低。结论氟伐他汀能通过下调Smad-3的表达,来减轻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生成。

  • 2014年第二十届全国眼外伤学术研讨会将在深圳召开

    作者:

    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外伤学组主办,深圳市眼科医院承办,深圳市医师协会协办的2014年第二十届全国眼外伤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深圳市麒麟山庄会议中心(南山区西丽沁园路4599号)召开。

  • 消息

    作者:河南省立眼科医院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是河南省大的省级眼科医院,是国家和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在白内障方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团队,配备有飞秒激光超声乳化仪及各类国际先进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设备。

  • 《眼科临床药理学》一书再版

    作者:陈祖基

    由河南省眼科研究所陈祖基研究员主编的《眼科临床药理学》(第2版),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眼科药理学和眼科药物治疗学的大型参考书。

  • 芜湖昭美眼科医院招聘启事

    作者:芜湖昭美眼科医院

    关键词: 芜湖 眼科医院
  •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机制以及预测与防控》一书出版

    作者:于燕

    由石一宁、方严教授主编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机制以及预测与防控》一书已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构思框架,直视近视,特别是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因为,近视问题作为小眼科专科的小专业--眼视光学的一部分,已从单纯的临床医学问题演变为备受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民族健康素质的问题,甚至成为关乎国防的战略问题。

  • 《病理性近视眼眼底改变》一书出版

    作者:谢驰

    由方严教授、石一宁教授主编的《病理性近视眼眼底改变》一书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已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全面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病理性近视眼眼底改变的研究进展。作者结合自己工作中的临床研究资料并系统复习病理性近视眼相关文献,分别从病理性近视眼概论、病理性近视眼眼底改变的分类及演变、豹纹状眼底、后葡萄肿、视盘改变、视网膜脉络膜改变、黄斑改变(综合)、周边眼底改变、玻璃体后脱离、近视性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有意对病理性近视眼的眼底改变这一专题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旨在对病理性近视眼的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本书为大16开,共10章,20余万字,插图400余幅,进口铜版纸彩色印刷。在眼底改变各章节的描述中,力求文字简练,图表随文而插,病例典型,便于理解。书后备有中英文索引,以便查阅,可直接帮助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研究教学。本书定价88元,全国各地新华书店销售。

  •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流程的建议(四)-近视防控共识(讨论稿)

    作者:石一宁;方严

    (三)多层面诊断:
      是综合分析五步法的第四步。
      近视的诊断需从6个层面全面诊断近视,包括屈光成分、屈光程度、双眼视功能、近视性质、近视进展速度以及近视并发症。见附录5假期近视防控诊断流程(六层面)。

  • 《眼底病临床诊治精要》一书出版

    作者:文峰

    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文峰教授主编的《眼底病临床诊治精要》已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章,荟萃了多种眼底病,包括黄斑疾病、视网膜血管疾病、视网膜变性类疾病、脉络膜炎症及遗传相关疾病、视网膜和脉络膜肿瘤、外伤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神经病变、全身疾病相关眼底病变等疾病的基本概念、临床诊断精要、图片精要及点评、临床治疗精要等内容,力图叙述条理清晰、文字简练及图片经典,并概括了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

  • 《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一书出版

    作者:黄大海

    为促进眼科学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使国内医师能够阅读到优秀的眼科学海外专著,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海外优秀医学专著引进项目编辑部于2012年8月组织出版了《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一书。

  • 《波前像差与临床视觉矫正》一书出版

    作者:

    由王雁教授、赵堪兴教授为主编,国内、外视觉领域著名专家和知名学者参与共同编写的《波前像差与临床视觉矫正》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目前视觉科学领域发展较快,许多新的视觉理论和知识已渗透到眼科各个专业中,在我国目前尚缺少一本系统介绍人眼视觉光学基础及波前像差等临床应用的专业书籍。本书从临床角度较全面地阐述了现代光学基本理论及原理,包括眼球光学结构、视觉成像的光学基础等内容,同时结合临床对波前像差基本概念、人眼波前像差的特点、波前测量、波前屈光等内容进行了较系统阐述,并将“波前屈光”的概念引入国内。

  • 《中华眼底病杂志》创刊总编辑罗成仁教授逝世

    作者:四川大学

    我国著名眼科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教授罗成仁教授因病不幸于2014年7月3日4时19分逝世。享年91岁。罗成仁教授1923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早年就读于成都石室中学。1950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卫生部临床学科"眼底病研究"重点建设项目、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和华西医科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点眼科的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点和硕士点通讯评议专家组成员。担任华西医科大学眼科副主任、主任共25年;历任成都市和四川省眼科学会主任委员。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53年作为成都市科学技术界青年代表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青年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81、1994年分别获成都市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从事高校科技工作40年成绩卓著"的表彰证书和奖牌。1996年获"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

临床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