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眼科杂志

临床眼科

临床眼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림상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8422
  • 国内刊号: 34-114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1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陈逖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高度近视眼晶状体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作者:武正清;陈书扬;郑海军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的发病与晶状体以及眼球横径和前后径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16层螺旋CT机扫描正视眼和高度近视眼,测量晶状体平均厚度、横径及密度,以及眼球横径和前后径.结果 高度近视眼和正视眼晶状体平均厚度分别为(4.12±0.78)mm和(4.49±0.94)mm,横径(8.93±0.43)mm和(8.44±0.97)mm,密度分别为(83.96±8.17)HU和(87.20±6.75)HU,高度近视眼和正视眼眼球横径分别为(24.39±1.46)mm和(23.06±1.32)mm,前后径分别为(26.57±1.82)mm和(23.14±1.69)mm,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晶状体厚度、密度,以及眼球横径和前后径的改变是高度近视眼发生的病理变化.

  • 动态轮廓眼压计与非接触眼压计的比较

    作者:刘磊;汪明红;李新宇;栗静;朱爱斌

    目的 比较动态轮廓眼压计(DCT)与非接触眼压计(NCT)测量眼压的差异,并探讨中央角膜厚度(CCT)对这两种测量方法的影响.方法 对75例拟接受近视手术的患者进行角膜厚度测量后,对所有眼分别用DCT和NCT进行眼内压(IOP)的测量,并比较中央角膜厚度与两种眼压计读数的关系.对所有数据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NCT和DCT测得的眼压值具有显著性差异(t=9.2932,P<0.01).NCT测量值与CC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3482(P<0.01).DCT测量值与CCT无相关性,相关系数r=0.0635,P>0.05).结论 NCT和DCT测量眼压值有差异,DCT测量值大于NCT,CCT对NCT的影响大于DCT.

  • 可拆除巩膜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疗效观察

    作者:张雪翎

    目的 观察应用可拆除巩膜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87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拆除巩膜缝线,术后观察前房、滤过泡形成情况,测量眼压、视力.结果 术后I度浅前房4只眼,Ⅱ度浅前房1只眼,其发生率是5.75%;术后随访3~16个月,眼压的控制率是97.70%.结论 术后加用可拆除巩膜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可降低术后前浅房的发生,可提高手术疗效.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清及房水一氧化氮水平的研究

    作者:赵峰;卫玉彩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患者血清和房水中一氧化氮(NO)浓度的变化及它们与眼压的关系,并分析这些变化对青光眼发生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AACG患者28例及正常人20例血清中一氧化氮的浓度,AACG患者22例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3例房水中一氧化氮的浓度,分别对血清和房水中一氧化氮的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青光眼组的房水平均NO浓度为(61.46±4.89)μM/L,白内障组的房水平均NO浓度为(30.60±2.81)μm/L,两组均数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青光眼组血清NO平均浓度为(68.49±15.37)μm/L,正常对照组血清NO平均浓度为(72.19±10.82)μm/L,两组均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CG患者房水NO浓度较白内障组明显增高,高眼压可能是导致房水NO浓度改变的关键因素.过度升高的NO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毒性作用可能参与了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的发展过程.

  • 简易I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

    作者:黄玉庚;钱定国;胡文禹

    目的 介绍一种简单的I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手术方法.方法 26例眼内容物剜出术后,从鼻上方内直肌与上直肌之间将义眼座植入肌锥腔,巩膜壳平铺于义眼座上,分层缝合巩膜、筋膜、结膜.结果 随访12~24个月,26例眼窝饱满,无塌陷,装上义眼片后活动度良好,1例义眼座暴露,经手术修复.结论 该手术方法简单,易行,义眼座植入并发症少,义眼片活动度好,是值得推广的手术.

  • 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高眼压临床观察

    作者:孙刚;李文生;吴荣瀚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PV+Phaco)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83例(85只眼)行PPV+Phaco联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高眼压的诊断标准为非接触式眼压计眼压≥25 mmHg.结果 85只眼中有27只眼术后发生高眼压,发生率31.8%.大多数术后高眼压发生在术后3 d内(22只眼,占81.5%).27只眼中23只眼高眼压在1周内得以缓解.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术后高眼压发生率为50%,与其他疾病高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别有显著性(χ2=4.303,P=0.038);术中联合巩膜外环扎、联合硅油充填、联合弥漫视网膜光凝及未植入IOL眼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与未联合巩膜外环扎、未联合硅油填充、未联合弥漫视网膜光凝及植入IOL眼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术后高眼压是PPV+Phaco联合手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主要与原发病的种类及联合术式相关.

  • 145 例可疑青光眼住院患者分析

    作者:秦磊;古洵清

    目的 探讨可疑青光眼病例的诊断以指导青光眼的早期防治.方法 对2000年至2005年我院临床上以可疑青光眼收治人院的145例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年龄、性别、家族史、症状、体征、结构及功能辅助检查、出院诊断的组成特征.结果 145例可疑青光眼住院病例中,60.0%为女性病例;年龄多分布在40~59岁年龄组,占40.0%;62.8%的病例以眼胀、眼痛、头痛为主要症状;22.1%的病例眼压异常;所有病例房角均功能开放;48.3%的病例C/D比值和HRT异常;72.4%的病例OCI异常;27.2%的病例视野异常;24.1%的病例VEP异常;51.7%的病例有近视.在出院诊断中,44.1%的病例排除了青光眼,31.7%的病例确诊为青光眼,0.7%的病例确诊为高眼压症,23.5%的病例仍为可疑青光眼.结论 在可疑青光眼病例的诊疗中应重视眼底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加强普及青光眼的防治知识,定期体检,综合检查,可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动眼神经不全麻痹分析

    作者:陈菊仙;朱越峰;邵利琴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合并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对14例(14只眼)老年人糖尿病并发动眼神经不全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例中8例以单侧眼睑下垂、6例以复视为首发表现,伴头痛、眼球运动受限,但瞳孔未受累.14例均治愈,治愈时间3~10周.结论 该病多为急性发病,疗效与血糖水平及病程无关,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对症处理神经系统病变可取得满意效果.

  •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及丝裂霉素应用后的并发症分析

    作者:田艳明;杨宏斌;高晓唯;任兵;乔磊;王瑞夫;许振华

    目的 回顾总结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及丝裂霉素应用后出现的并发症,探讨这些并发症出现的可能原因.方法 对22例(44只眼)开角型青光眼施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术中巩膜床植入透明质酸钠及应用丝裂霉素,观察手术后近期并发症.结果 低眼压10例(10只眼),前房出血1例(1只眼).眼底出血2例(2只眼),葡萄膜炎1例(1只眼),早期眼内炎1例(1只眼),眼压升高2例(2只眼).结论 丝裂霉素在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中使用应注意个体化,透明质酸钠术中应用可造成早期的持续性低眼压,丝裂霉素应用在低眼压的基础上可以造成眼内的损害.

  •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探讨

    作者:张德秀;史传衣

    目的 探讨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至2003年经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诊断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31(41只眼)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以男性轻壮年为主,占47.6%,双眼发病,16只眼伴玻璃体积血,6只眼有玻璃体积血伴视网膜脱离.29只眼单纯用激光治疗,12只眼做了玻璃体切割和激光综合手术,所有治疗过的眼均做了随访.29只单纯用激光治疗的眼,大部分都获得了视力的提高.在做了玻璃体切割和激光综合手术的眼中,87%的眼视力有提高,在视网膜脱离患者中5只眼复位成功.结论 激光及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有效手段,能提高大部分患者的视力.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国明;曾键;陈璐;陈青山;赵铁英;秦波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对连续21例(12只眼)反复光凝无效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眼行玻璃体手术,手术前后分别进行光学相关断层成像术(OCT)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结果 21例(21只眼)手术后佳矫正视力、黄斑区mf-ERG和中心凹厚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OCT和mf-ERG可以精确的评价术后黄斑区解剖和功能的恢复情况.

  • 调整缝线在复杂性斜视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董平;李健;袁志兰

    目的 探讨调整缝线在复杂性斜视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Jampolsk调整缝线,单条或多条使用.结果 62例复杂性斜视,经术中调整缝线应用60例一次手术正位,手术正位率高达96.77%.结论 复杂性斜视中应用调整缝线安全有效,避免多次手术.

  • 改良式额肌腱膜悬吊术矫治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

    作者:胡超雄;杜庆生;陈芳

    目的 探讨改良式额肌腱膜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式额肌腱膜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患者32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以上.结果 本组32例矫正良好29例,基本矫正3例,无过矫或矫正不足者.所有患者术后早期均存在眼睑闭合不全,大多在术后2个月消失.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式额肌腱膜悬吊术具有符合生理和解剖的优点,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疗效可靠.

  • 棱镜式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控制的临床研究

    作者:邱芳芳;叶梅;庄建福;赵虹

    目的 探讨棱镜式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控制作用.方法 抽取在我院就诊的近视青少年100例配戴棱镜式透镜作为治疗组,并以100例年龄、屈光构成相似的仅配戴普通光学眼镜的近视青少年作对照组,1年后选取右眼对其近视度数上升值进行比较.结果 近视度数平均上升值治疗组为(-0.507±0.124)D,对照组为(-0.983±0.568)D,治疗组近视进展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7.947,P<0.01).观察期间,治疗组未发生外斜视等并发症.结论 棱镜式透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有明显的延缓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新方法.

    关键词: 透镜 近视 青少年 控制
  • 改良黏性小管切开术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混合型青光眼疗效观察

    作者:李健;袁志兰;孙红

    目的 探讨改良黏性小管切开术联合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混合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混合型青光眼的一种类型窄角性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5例(18只眼)行改良黏性小管切开术,术前或术后予以YAG激光虹膜切除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并发症等情况.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 视力无一例下降,其中1例视力由术前0.25提高至0.5.术前眼压平均为(23.74±6.01)mmHs,术后3个月平均为(13.85±4.13)mmHg,术后12个月平均为(16.37±3.77)mmHg,术后24个月平均为(15.44±4.10)mmHg,术前与术后眼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术后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改良黏性小管切开术联合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窄角性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效果好,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有前景的方法.

  • 留置导尿管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魏桂英;崔俐;张玮

    目的 探讨吻合口留置导尿管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及远期疗效.方法 对415例(432只眼)慢性泪囊炎在行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吻合口处留置导尿管3周.其中284例(297只眼)术后随访3个月~8年(平均随访2.6年).结果 随访3月以内者全部治愈.297只眼远期随访疗效:治愈268只眼(90.24%),好转25只眼(8.4%),无效4只眼(1.35%),总有效率98.65%.结论 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留置导尿管是一种安全、简单的方法,可有效的防止吻合口再阻塞,提高手术成功率.

  •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高眼压的观察治疗

    作者:樊宁;赵铁英;冯其高;罗康怡;王媛

    目的 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39例(42只眼)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发生术后早期高眼压的16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高眼压发生的原因、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效果.术后早期高眼压的诊断标准为术后10 d内任何时间非接触式眼压计眼压≥24 mmHg或较术前眼压高10 mmHg(1 mmHg=0.133 kPa).结果 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生率为38.1%.其发生与联合手术后炎症反应、小梁网的阻塞和滤过功能下降、眼内填充有关,常与前葡萄膜炎、角膜上皮缺损相伴危害术眼,可以通过术后密切监测、及时给予药物综合治疗控制.结论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超声乳化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率高,危害性大,及时有效的药物综合治疗非常重要.

  • mf-ERG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丁琦;陆豪;严良;杨蕾;赵婕;熊毅

    目的 探讨多焦视觉电生理(mf-ERG)二阶反应(SOK)中各环及各象限P1波振幅和潜伏期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mf-ERG对正常组25例(36只眼)和POAG组50例(82只眼)进行检测,将mf-ERG SOK各环及各象限振幅和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早期POAG组第1-5环SOK P1波反应密度值和潜伏期均较正常组降低,但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颞上、颞下象限P1波反应密度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48、0.043);中期POAG组第2-4环P1波反应密度降低和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4个象限振幅P1波反应密度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鼻上、颞上象限P1波潜伏期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晚期POAG组除第1环P1波反应密度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4环及各象限振幅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1、5环及颞侧P1波潜伏期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潜伏期均较正常组延长(P<0.05).结论 mf-ERG的SOK是分析视觉系统的非线性成分,主要反映的是视网膜内层的功能,第2~4环P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的异常有助于POAG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尤其是颞侧视网膜P1波振幅反应密度值随着病程的进展而降低,SOK P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异常可以较敏感检测出各期POAG视功能损伤程度,从而客观评价和反映各期POAG疾病对视网膜功能损害的程度.

  •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和巩膜瓣可调缝线应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炳护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和巩膜瓣可调缝线的效果.方法 采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和巩膜瓣可调缝线对2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例开角型青光眼(共38只眼)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结果 术后出院眼压均在10.24~17.30 mmHg之间,平均13.27mmHg,6个月至1年眼压均在12.23~18.68 mmHg之间,平均15.55 mmHg.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和巩膜瓣可调缝线能有效地降低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融合性光凝疗法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洁;张清;吴又凯

    目的 观察融合性光凝疗法在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激光门诊进行治疗的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患者共34例(36只眼),年龄25~75岁,平均(53.7±10.5)岁.所有病例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进行常规弥漫性全视网膜或区域性视网膜光凝治疗,≥lPD的视网膜新生血管上加用融合性光凝:光斑与光斑相连覆盖于整个视网膜新生血管表面,整个光凝范围可超过新生血管边缘少许.结果 34例失访3例,其余病例于激光后4~8周复查FFA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均较激光前明显萎缩.其中28例视网膜新生血管影像完全消失,至造影末期未见荧光渗漏,3例有少量渗漏.结论 融合性光凝疗法操作简单,可使较大面积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得到快速彻底的萎缩,疗效确切,副作用少,适宜推广.

  • 泪囊切开逆向置管吻合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

    作者:马子杰;潘永称

    目的 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难以寻找鼻侧断端的泪小管断裂患者32例(32只眼),采用泪囊切开逆向置管吻合术.结果 32例经随访半年至2年,31例有效,总有效率96.9%.结论 泪囊切开逆向置管吻合术对于治疗难于寻找鼻侧断端的泪小管断裂伤是疗效肯定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泪小管 断裂 泪囊 吻合
  • 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联合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金伟平;吴仁毅;尹金福;姚克

    目的 评价晶状体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小梁切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18只眼)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分别行晶状体摘除术联合前部或全部玻璃体切除术、单纯小梁切除术、I期或Ⅱ期联合手术,术后随访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8例均成功摘除脱位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16例(88.9%)眼压控制良好,12例(66.7%)矫正视力提高.结论 联合手术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段,能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应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尽早恢复患者的视功能.

  • 视觉电生理联合检测对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湄;马师强;孙廷励

    目的 探讨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振荡电位(Ops)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联合检测对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60例(105只眼)可疑青光眼、30例(60只眼)正常人进行上述3项检测.结果 在可疑青光眼组,上述3项检测阳性率依次为57.1%、33.3%和47.6%,两项以上异常为36.1%,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0.6%.结论 视觉电生理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阳性率高,对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 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屠叔丹;赵越筑;黄明灿;朱越峰;邵利琴

    目的 分析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5例(5只眼)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7例特发性角膜内皮炎有5例被误诊,误诊率达71.43%,误诊时间长30 d,短7d.结论 只要认识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的主要特征,认真细致检查,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的误诊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疗效观察

    作者:王剑峰;王爱莲;杨洪霞;李韵倩

    目的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4例(49只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0.5者30只眼(62.12%)眼,≥0.8者10只眼(20.4%),术后1周视力≥0.5者35只眼(71.42%),≥1.0者13只眼(26.5%).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者8只眼(16.32%).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不同时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分析

    作者:姚宜;刘春;朱蓓菁;夏颖;韩丽荣;夏风华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为预防DR的发生及病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对不同时期糖尿病DR共37例(74只眼)进行分组,第一组:眼底正常组20只眼,第二组: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只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4只眼为第三组,正常人10例(20只眼)设为对照组,进行ERG、振荡电位OPs和VEF检测并记录.结果 OPs:三个组的振幅总和(Σ0)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ERG:第一组和对照组比较,a波、b波的峰值期延长,有明显差异(P<0.05);第二组与第三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a波、b波的峰值期延长及波幅降低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第二组与第三组间比较,a波、b波的峰值期延长及波幅降低也有明显差异(P<0.05),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前后a、b波峰值期时间延长,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VEP:第二组及第三组P100波潜伏期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OPs是目前诊断早期DR较敏感的指标,ERG a、b波峰值期的延长和振幅的变化可成为监测DR发展的指标,DR后VEP的改变主要是潜伏期的延长.

  • 个性化空间频率刺激疗法治疗弱视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晓玲;马国敏;张红霞

    目的 对于个性化空间频率刺激疗法治疗弱视的疗效与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用国产DV-100视诱发电位诊疗系统检测弱视患者视诱发电位的振幅与潜伏期,按振幅与潜伏期明显变化的上一档较好的空间频率为依据作光盘,以后根据矫正视力的变化,再复查P-VEP,更换相应更高的空间频率刺激信号,直到弱视基本治疗.结果 4~14岁弱视儿童120例(198只眼),随访12个月,总有效率为93.8%,其中基本治愈为73.7%,进步率为17.8%,无效为8.5%,电生理检查视诱发电位振幅明显提高,潜伏期缩短,以轻度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率高.结论 个性化空间频率刺激疗法治疗弱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作者:姚琳;王大博;白海青;靳睿

    目的 评价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30只眼)青少年型青光眼患者采用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和可调节缝线.术后随访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杯/盘比值、视野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患者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术后6~24个月)的眼压与术前相比显著下降,经配对t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13.10,P<0.01和t=10.35,P<0.01).所有患者随访期间视力均达到或略优于术前.术后不用或使用5-Fu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杯/盘比值和视野无明显进展.结论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术中、术后应用抗代谢药物及可调节缝线,对于青少年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明显,并且安全性高,应作为青少年型青光眼的首选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 物理治疗仪器治疗幼儿视力不良疗效观察

    作者:陈玉胜;许少华;卢地;黄志华;陈敏;王玲

    目的 探讨应用物理治疗仪器在治疗幼儿视力不良的疗效,研究幼儿视力不良群体防治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100例(198只眼)视力不良幼儿,采用综合的物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在100例参加治疗的幼儿中,总有效率为81.3%,基本治愈率为65.2%,其中,3~4岁组为85.7%,4~5岁组为89.5%,>5岁组为73.5%.结论 应用综合的物理治疗方法治疗幼儿视力不良有较好的效果,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 VEP、F-ERG检查对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的视功能评价分析

    作者:施沃栋;罗敏;范先群

    目的 应用视觉电生理检查探讨眼眶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视功能的改变特点.方法 记录54例眼眶骨折患者受伤原因后对其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按国际标准对受伤眼和健康眼进行视力检查、电生理检查、眼眶CT检查等.用未受伤眼为对照组,用SPSS软件中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受伤组和对照组的电生理检测结果.结果 眼眶骨折会造成受伤眼视力明显下降,视觉电生理检查出现受伤眼的F-ERG的a波、b波振幅、P-VEP的P100振幅与未受伤眼相比明显下降(P<0.01),P-VEP的P100峰时与未受伤眼相比明显延迟(P<0.05).结论 眼眶骨折会对受伤眼的外观和视功能同时造成明显的影响,F-ERG a波、b波振幅的变化和P-VEP P100振幅、峰时的改变能客观地反映外伤后视网膜和视神经受损害的情况.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作者:林文雄;臧晶;马伟;何丽蓉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的分布特点及黄斑病变的发病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DR患者126例(239只眼)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检查资料,分析NP的分布特点及黄斑病变特点.结果 在126例中,有75例(102只眼)存在NP,NP发生于视网膜鼻侧、下方、上方及颞侧的发生率分别为81.37%、71.57%、60.78%及53.92%,发生于中周部、周边部、后极部分别为84.31%、42.15%及14.70%.黄班病变出现56例(96只眼),占41.17%,其中局限性黄斑水肿占21.87%,弥漫性黄斑水肿占48.96%,囊样水肿占22.92%,缺血性黄斑病变占66.25%.结论 视网膜中周部及鼻侧象限是NP常发的部位,黄斑病变随着DR程度加重而加深,但没有严格对应关系.

  • 肝脓肿致双眼眼内炎1例

    作者:滕学龙

    患者,男,56岁.于2005年11月24日到我院就诊,主诉:左眼视力下降20余天.既往史:40 d前曾因肝脓肿在河北省医院手术治疗,其间左眼视力下降未诊治.

  • 脉络膜黑色素瘤误诊为视网膜脱离1例

    作者:宋蓓雯;吴强;杜新华

    患者,女,62岁.主诉:右眼视力下降1年,加重2个月.患者1年前开始感觉右眼视力有轻度下降,4个月前曾在外院检查,当时右眼视力0.8,按"结膜炎"进行治疗,2个月前开始右眼视力明显下降,就诊时检查发现右眼视网膜青灰色隆起,初步诊断为"视网膜脱离"收治入院.该患者有肺结核病史.曾行乳房小叶增生手术.

  • 颞颌关节注射强的松龙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

    作者:程丹富;安良香;修方伟

    患者女,35岁.因颞颌关节注射强的松龙后左眼突然视物不见2 h入院.患者双侧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3年,多次在口腔科行双侧颞颌关节注射强的松龙封闭疗法,发病前先右侧注射,左侧注射后不到1 min(强的松龙悬液1.5 ml及2%利多卡因1 ml),患者突然头晕、恶心、心悸,左口角麻木及左侧面部青紫,左眼视物不见,请神经内科、心内科、眼科会诊,给予血塞通等扩张血管药物,全身病情稳定2 h后以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收入眼科.眼科检查:左眼视力光感(±),左眼睑及面部水肿,左眼球运动轻度受限,球结膜轻度水肿,瞳孔中度散大,直接对光反应消失,间接对光反应存在.

  • 眼锌水烧伤2例

    作者:李世回

    例1,男,28岁.本市一精锌冶炼厂工人,因在炼锌时不慎被溅起的锌水烧伤左眼,当时,伤眼疼痛难忍,不能睁眼,不能视物.

  • 虹膜外露50年1例

    作者:王作先

    患者,女姓,66岁,务农.2006年1月29日以左眼长期视物不清、伴视物不见1年入院.检查:全身情况良好.右眼远视力4.5,近视力0.2/40 cm,角膜透明,瞳孔2.5 mm,晶状体微混浊,眼底除视网膜动脉血管略细外,余正常.

  • 白内障术后视网膜动脉阻塞3例

    作者:金咏红

    例1,男,51岁.因左眼白内障入院,入院时检查无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于2006年4月12日行左眼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 改良式羟基磷灰石义眼座I期肌锥内植入术临床观察

    作者:徐小明;项振扬;陈峰;洪彬;潘萍萍

    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2003年2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进行限内容剜出羟基磷灰石义眼座Ⅰ期肌锥内植入术26例(26只眼).

  •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视觉电生理检查临床意义

    作者:郭建强;徐敏;程钰

    一、资料和方法1.病例资料:本组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病例88例(90只眼),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其中男28例,女60例,左眼38例,右眼52例.年龄50~86岁,平均年龄70.7岁.

  • 伴面中部骨折的眼部损伤42例分析

    作者:陶永明;陈春江

    面中部骨结构包括上颌骨、泪骨、筛骨、颧骨、额骨、腭骨、鼻骨、梨骨等,前六组骨与蝶骨构成完整的眼眶.由于部位突出,易受外伤.我院1996年至2006年共诊治面中部骨折合并眼部损伤42例.

  •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田秋燕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先天性垂直斜视中为常见的一种,本病多发生于幼儿期,单眼发病较为多见,其临床特征常常表现为上斜视继发下斜肌功能亢进及斜颈[1].

  •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行YAG虹膜根切术疗效观察

    作者:周山

    YAG激光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及预防浅前房发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起了重要作用.笔者在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期间行181例YAG激光治疗,其中18例已有证据发作过或发作后药物已控制了青光眼.

  • 脉络膜新生血管基因治疗新进展

    作者:祃红燕;钱勇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危害视力的主要病变之一,其发生与新生血管抑制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失衡有关,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基因治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理念,本文对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眼外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概况

    作者:刘嫣;丁慰祖

    随着中国建设和发展,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眼外伤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本文从眼外伤流行病学检查、眼外伤实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眼外伤实验动物的选择及眼外伤实验研究进行综述.眼外伤成因大致相似,以钝挫伤、穿通伤为多.实验观察从以前的单纯临床大体观察,到目前的细胞分子水平观察,能更好地更深入地揭示眼外伤本质,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 不同点数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对兔眼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叶兴桥;刘恒明

    目的 研究不同点数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睫状体光凝对兔眼压的影响及其病理变化.方法 用波长为810 mm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对2组灰兔进行睫状体光凝,采用相同的能量不同的点数,并设一组对照,记录4周的眼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4周后取兔眼标本做睫状体的病理切片.结果 光凝后2组灰兔的眼压均下降,随时间的增加,眼压有所回升,2组灰兔术前术后眼压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凝后睫状体的病理变化主要为睫状上皮的破坏和睫状体基质血管的充血及出血,并且激光的点数越多,对睫状体的破坏程度越严重.结论 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睫状体光凝的降眼压效果和激光击射的点数有关,不同点数的激光对睫状体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

临床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