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中国抗生素

中国抗生素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 중국항생소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8689
  • 国内刊号: 51-1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9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赵文杰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Neo-Sensitab纸片扩散法与NCCL SM27-A微量稀释法测定97株酵母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比较

    作者:朱浩翔;张永信;章强强;龙丰

    目的 比较Neo-Sensitab纸片扩散法和NCCLS微量稀释法的一致性,评价该商品化方案的稳定性.方法 同时采用NCCLS M27-A微量稀释法和Neo-Sensitab纸片扩散法测定临床分离的97株酵母对两性霉素B(AMB)、氟康唑(FCZ)、5-氟胞嘧啶(5-FC)、酮康唑(KCZ)和伊曲康唑(ITC)等五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两种方法的药敏结果一致率分别为AMB100%,FCZ 94.8%,5-FC 93.8%,KCZ 75.3%和ITC 84.5%.结论 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药敏测试结果一致率较高,以FCZ、AMB和5-FC佳,该方法检测敏感株的准确率较高,而在区分耐药株和中介株方面有所不足.

  • 耐头孢哌酮/舒巴坦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卓超;杨青

    目的 调查重庆某三甲医院2004年11月至2005年9月显著增多的耐头孢哌酮/舒巴坦鲍曼不动杆菌之间的同源性,了解是否有该耐药株暴发流行.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28株具有相同耐药模式的耐头孢哌酮/舒巴坦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型,明确其是否为同一菌株的克隆.结果 28株鲍曼不动杆菌PFGE图谱分为A(A1、A2、A3)、B(B1、B2)、C、D、E五型,其中主要流行型A1亚型11株,流行型B1亚型9株,剩余8株中A2亚型2株,A3亚型2株,B2亚型1株,C型2株,E型1株.A1亚型和B1亚型来源于呼吸科,并在外科病区的胸外科、脑外科、肝胆外科已存在9个月左右;A2亚型、A3亚型、B2亚型和C型2株于2005年6月开始出现于胸外科和肝胆外科.结论 2004年11月至2005年9月该院出现了由2个克隆株引起耐头孢哌酮/舒巴坦鲍曼不动杆菌的暴发流行,结合临床资料和科室地理位置分析,医务人员的手污染可能是引起本次暴发感染的重要感染源和感染途径.

  • 头孢呋辛/三唑巴坦对产酶菌感染小鼠败血症治疗作用研究

    作者:王琪;许军;关丽云;肖永红

    目的 不同配比头孢呋辛/三唑巴坦对产酶菌感染小鼠所致败血症的治疗作用研究,比较头孢呋辛/三唑巴坦(1∶1、2∶1、4∶1和8∶1)各种配比的抗菌活性及评价其合理性,为新药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0.5ml的1个小致死量(MLD)菌液感染小鼠建立小鼠败血症模型.感染1h后给被感染小鼠注射0.2ml不同浓度的抗菌药液(每种药物配比5组,每组10只小鼠),观察和记录感染鼠死亡率(共7d).ED50值、ED95值、ED50 95%可信限及各药ED50值的t检验结果P值均用NDST软件程序的Bliss法计算统计.比较头孢呋辛/三唑巴坦(1∶1、2∶1、4∶1和8∶1)配比对实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株及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产酶菌(MSSA)感染小鼠所致败血症的治疗作用.结果 头孢呋辛/三唑巴坦(1∶1和2∶1)配比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体内抗菌作用显著优于头孢呋辛/三唑巴坦(4∶1和8∶1)及单剂;ED50值及ED95值分别为头孢呋辛单剂的2.32~3.29和1.81~3.35倍(P<0.01).头孢呋辛/三唑巴坦(1∶1、2∶1和4∶1)配比对实验的产酶MSSA感染小鼠败血症治疗作用显著优于头孢呋辛/三唑巴坦(8∶1)及单剂,ED50值及ED95值分别为头孢呋辛单剂1.56~3.33和2.24~4.03倍(P<0.01,0.01<P<0.05).头孢呋辛/三唑巴坦(1∶1、2∶1)对实验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酶MSSA菌株感染小鼠败血症治疗作用类似(P>0.05).结论 在所有实验药中,头孢呋辛/三唑巴坦(1∶1和2∶1)对实验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产酶MSSA菌株感染小鼠败血症治疗作用显著优于头孢呋辛/三唑巴坦(4∶1和8∶1)及头孢呋辛单剂;与1∶1的比例相比,头孢呋辛/三唑巴坦(2∶1)配比抗菌作用相似并可减少三唑巴坦用药量,降低用药费用及用药不良反应产生的机率.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呋辛/三唑巴坦(2∶1)合剂为佳配方组合.

  • 新疆地区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作者:季萍;张朝霞;于飞;朱震宏;高小妹

    目的 了解20株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AB)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用PCR方法对20株AB菌的9种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20株AB菌中blaTEM阳性13株(65%)、blaADC阳性12株(60%)、blaSHV阳性1株(5%),其余β-内酰胺酶基因均阴性;1株blaSHV测得序列经比对为blaSHV-36型;1株blaADC作全长基因测序,测得序列经比对与美国核酸库已登录的blaADC DNA序列均不同,为新亚型.结论 该20株AB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与产β-内酰胺酶密切相关.

  • 盐酸氨溴索联合环丙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成熟生物膜作用研究

    作者:李芳;余加林;杨华;李禄全;陈波曼

    目的 构建铜绿假单胞菌发光菌株,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biofilm,BF)模型,研究盐酸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成熟BF的影响及与环丙沙星合用是否具有协同杀菌作用.方法 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质粒转染铜绿假单胞菌,平板培养法培养铜绿假单胞菌BF,建立铜绿假单胞菌BF体外模型,经盐酸氨溴索作用后,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盐酸氨溴索对BF形态结构的影响,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盐酸氨溴索对BF内活菌的作用,通过发光菌株荧光强度定量分析盐酸氨溴索单独作用以及与环丙沙星联用后BF内活菌量.结果 盐酸氨溴索作用后电镜观察可见黏液样物变稀疏,不规则.盐酸氨溴索浓度大于0.49mg/mlBF内活菌数减少(F=18,P<0.05);盐酸氨溴索与环丙沙星存在协同作用(F=1 5.1,P<0.05),且随着盐酸氨溴索浓度升高协同作用增强.结论 盐酸氨溴索破坏铜绿假单胞菌成熟BF形态结构,减少其内活菌数;盐酸氨溴索与环丙沙星存在协同作用,增强其杀菌能力.

  • 聚乙烯亚胺单独及与三种抗菌药物联用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作者:陈涛;卢婷利;张琰;傅经国

    目的 评估多支链的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PEI)单独及与三种不同类别的常规抗菌药物(两性霉素B、氟康唑和多黏菌素B)联合使用对白念珠菌(MY7245和MY7238)的两种临床分离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 通过体外实验测定不同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单独及与三种不同类别的常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两株白念珠菌的小抑菌浓度和杀灭时间,确定PEI单独及联合使用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 分子量在2~745 ku范围内的PEI均对这两种白念珠菌产生很好的抗真菌活性,且分子量小的PEI比分子量大的PEI的抗菌作用更显著.与单独作用的PEI相比,分子量较大的PEI与常规药物联合使用时可产生较强的协同作用.在体外致死研究实验中可以看到,PEI-两性霉素B和PEI-氟康唑结合物可以提高抑菌作用,但PEI-多黏菌素B结合物却拮抗抑菌作用.结论 PEI单独与联合使用均对白念珠菌产生很好的抗菌效果.

  • 抗菌药物诱导内毒素的产生及抗内毒素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司文秀;杨继章;杨树民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的主要致病成分,抗菌药物在杀/抑菌的同时会诱导内毒素的产生,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体外实验、动物实验证实,抗菌药物诱导内毒素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提示在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时应对药敏实验结果及其诱导内毒素释放的特性进行综合考虑.抗内毒素药物的研究近年取得了一些成效,其中中药制剂也显示了很好的抗内毒素作用,相信这类药物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葡萄球菌属中交换基因的载体——SCCmec

    作者:徐振波;石磊

    MRSA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蔓延,是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一种具有移动能力的新型基因元件SCCmec携带mecA基因,并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作用整合到葡萄球菌属的染色体上,使金葡菌携带上mecA基因,产生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作用.SCCmec共分为5种类型和多种亚型,不同类型的SCCmec其基因构件也不同,适应不同环境.Ⅰ、Ⅱ和Ⅲ型SCCmec携带多个耐药基因,其多重耐药的表型适合于医院环境;Ⅳ和Ⅴ型SCCmec一般比较轻便,该类MRSA能获得较快的生长速率,适合于社区环境.在国际上,不同地区或不同环境流行的MRSA有多种类型,可以分为5大组(CC5、CC8、CC22、CC30和CC45).不同的MRSA流行株是通过获得不同类型的SCCmec,经过不同途径进化而来的.

  • 西罗莫司高产突变株FC904-33

    作者:黄捷;金东伟;余辉;程元荣

    西罗莫司是吸水链霉菌FC904产生的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为了获得高产西罗莫司突变株,采用UV、硝苯胍和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剂诱变处理吸水链霉菌FC904的孢子悬液和发芽孢子,随后用西罗莫司对存活菌株进行自身代谢产物的耐受性试验,获得西罗莫司高产突变株FC904-33,其生物合成能力是原出发菌株的4.6倍.本文报道该突变株的培养特征、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西罗莫司生产能力和副产物等.

  • Lipstatin高产菌株筛选

    作者:韩俊茹;陈锡永

    以毒三素链霉菌XC-lp-2的变株OT-3为出发菌株,经UV和微波复合诱变处理,并在含豆油的平板上定向筛选耐豆油突变株,获得了高产突变株XC-lp-69,其lipstatin发酵效价达到911μg/ml,较出发菌株OT-3提高了71.6%.传代试验表明突变株XC-lp-69的高产遗传特性稳定.

  • 青霉素酶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作者:戚薇;王晓媛;王建玲;杜连祥

    本文对蜡状芽孢杆菌CMCC(B)63301产青霉素酶的分离纯化工艺及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粗酶液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超滤除盐浓缩、Sephadex G-75凝胶层析纯化后得到的青霉素酶液的比活力为68.2×106 u/mg,纯化倍数为11.32,酶活回收率为35.04%.经SDS-PAGE检测为单一区带.该酶作用的适温度为37℃,适作用pH范围为6.5~7.0,在0~20 ℃下存放比较稳定.酶液中添加5% NaCl或5%甘油可提高酶的保存稳定性.

  • 抗生素头孢唑肟丙匹酯的合成研究

    作者:董传明;张凤霞;罗发新;刘要武;江焕峰

    目的 研究抗生素头孢唑肟丙匹酯的合成方法.方法 以头孢唑肟酸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头孢唑肟丙匹酯.结果 目标化合物总收率41.5%,结构经1H-NMR和MS确证.结论 用本法合成头孢唑肟丙匹酯,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

  • 吉他霉素中各组分的LC-MS研究

    作者:祝仕清;牛长群

    目的 建立吉他霉素的LC-MS分析方法,分析确定吉他霉素各组分.方法 采用分析柱,以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检测,以确定吉他霉素各组分.结果 分析确定吉他霉素实际样品中存在9个组分,即吉他霉素A1、A3、A4、A5、A6、A7、A8、A9和A13,并得出各组分的比例.结论 本文为吉他霉素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两性霉素B及其卵磷脂-胆固醇脂质体降解动力学研究

    作者:肖萍;杨丽;游劲松;史彩虹;曾群

    目的 考察以卵磷脂、胆固醇为膜材制备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稳定性及降解动力学.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光和热对两性霉素B溶液及其脂质体中药物稳定性及降解动力学的影响,并拟合其降解动力学模型,求算降解半衰期.结果 两性霉素B溶液及其脂质体光降解分别符合一级和零级动力学过程,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6和24.7d;热降解过程分别符合零级动力学和Higuchi方程;40℃下半衰期分别为27.8和1532.8d;60℃下半衰期分别为8.2和17.9d.结论 脂质体可明显降低两性霉素B的光和热降解,延长药物降解半衰期,显著提高两性霉素B的稳定性.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拉定胶囊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价

    作者:常艳;姚尚辰;胡昌勤

    目的 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 以头孢拉定胶囊为例,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拉定胶囊含量的不确定度计算模型,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 量化了各分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并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取к=2(置信概率95%)得出扩展不确定度.结论 在现有条件下使测定结果受控,并可通过分析各分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大小来优化实验,使测定结果更加可靠.

  • HPLC法测定valrubicin膀胱滴注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作者:陈悦;潘琦

    目的 建立合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valrubicin膀胱滴注液中valrubicin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岛津Shim-pack VP-ODS色谱柱;流动相为0.015mol/L磷酸溶液(取磷酸1ml,加水稀释至1000ml)∶乙腈(43∶57);柱温35℃;检测波长254nm;流速1.5ml/min.结果 主药与杂质和或降解产物良好分离,空白油辅料无干扰.以本法检测样品中所含0.05%~10%范围的有关物质,其线性关系良好;在0.01~1.18 mg/ml范围内valrubicin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适合于含量测定.有关物质检测的LOD为0.1μg/ml,相当于可检出所有浓度低至0.01%的杂质和或降解产物.有关物质检测结果重复性好;含量测定重复性试验测得valrubicin平均含量为96.8%(RSD=0.34%,n=9).Valrubicin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0.4%,n=9).结论 本法色谱性能明显优于USP个论方法,专属性强,更适用于valrubicin膀胱滴注液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测.

  • 本刊第八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深圳市召开

    作者:

    关键词: 编委会 会议
中国抗生素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