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中国抗生素

中国抗生素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 중국항생소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8689
  • 国内刊号: 51-1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9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赵文杰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铜绿假单胞菌与轻型链球菌混合生物膜体外模型的建立

    作者:傅雅琨;余加林;芦起;艾青;宋思捷;贺雨;张云辉

    目的 探索混合细菌生物膜(biofilm,BF)培养的适宜条件,建立混合细菌BF体外模型,并为研究混合细菌BF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培养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菌株PAO1、轻型链球菌(Streptococcus mitis)标准株ATCC49456.紫外分光光度计、CCK-8(cell counting kit-8)比色法比较2种细菌在不同pH值、培养基、混合比例、加入顺序和混合时间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建立单独及混合细菌BF后,荧光探针SYTO9/PI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scanningmicroscopy,CLSM)观察BF内部活死菌比例.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BF结构.结果 pH值为7.5适宜2种细菌生长,P<0.01:2种细菌在脑心浸出液培养基中生长明显优于胰大豆蛋白胨肉汤培养基,P<0.01;PAO1与Smitis以1:3混合,且PAO1优先加入,能形成较好的BF,P<0.01;2种细菌混合的时机以PAO1培养后立即混合Smitis为优,P<0.01.CLSM结果显示PAO1可形成成熟致密的BF;S.mitis单独培养不形成BF;混合细菌BF较单独PAO1组活菌比例增多,3组厚度分别为(19.02±1.298)μm,(2.250±0.25)μm和(28.76±3.472)μm,P<0.05.SEM显示混合细菌BF内两种细菌共存,结构更加致密立体.结论 成功建立PAO1混合Smitis的BF体外模型,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重复性强.初步证实S.mitis可参与混合菌BF形成,并起促进作用.

  • 绞股蓝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机制

    作者:孟素香;曹健;张慧茹;范文慧;王钰飞

    目的 研究绞股蓝内生真菌JY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机制.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发酵液小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MIC浓度的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扫描电镜法观察发酵液对菌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同时,测定β-半乳糖酶、碱性磷酸酶和电导率检测发酵液对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影响;电泳分析发酵液对蛋白质合成和核酸结构的影响.结果 JY25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875g/L、MBC为7g/L;MIC浓度的发酵液使细菌对数生长期延迟8h,菌体形态发生严重的畸形和破损,破坏其生物膜的形成;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β-半乳糖酶含量和电导率增加,菌体蛋白质合成异常,未检测到碱性磷酸酶和核酸结构变化.结论 绞股蓝内生真菌JY25主要是破坏细菌细胞膜及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进而破坏其生物膜的形成延迟耐药性的产生.

  •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对策与干预研究

    作者:邓宁;钱莹;朱秀琪;朱琪;文友民;何兰杰

    目的 为加强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探索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方法 通过行政管理,辅以专业技术干预的模式,对所有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分不同阶段进行持续改进,对管理成效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管理与干预,预防用药率下降至38.9%,术前0.5~2h的使用率达96.2%,第一、二代头孢的选用率达70.6%,用药品种减少了10种,用药疗程缩短为1.8d,药费比例下降了2.65%.结论 所采取的管理对策与干预措施具有效性,可以促进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规范使用,该方法可进一步推广到其他药物的合理应用;同时为心脑血管医院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参考数据.

  • 安徽地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整合子及SCR1流行情况研究

    作者:陈曦;胡立芬;马雪娇;刘艳艳;叶英;许夕海;李家斌

    目的 了解安徽省2010-2013年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临床分离株的整合子和ISCR1及其携带的耐药基因情况,并初步探究其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扩增qacE△1-sull基因、intl、intⅡ、intⅢ、Ⅰ类整合子可变区、ISCR1基因及ISCR1可变区耐药基因;对临床分离株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药物的低抑菌浓度.结果 115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IntⅠ的检出率为64.3%,ISCR1的检出率为4.3%,未检测到Ⅱ类、Ⅲ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可变区检出aacA 4-catB8-aadA1和aac(6 ')-Ⅱ-blaCARB-8两类基因盒,检出率分别为6.8%和2.7%,ISCR1可变区未检出耐药基因.[类整合子的检出在多重耐药株与非多重耐药株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ll日性组和IntⅠ阳性组中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程度均要明显高于两者均阴性的一组.结论 Ⅰ类整合子及sull基因的存在可以加重SMA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耐药性.本地区Ⅰ类整合子与ISCR1的检出可能有助于SMA的多重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传播.

  • 控制抗菌药物的应用对住院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作者:董文辉;杜立中;余加林

    目的 探讨控制抗菌药物应用对住院新生儿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我院新生儿一病房2010年6月与2013年6月住院患儿分为控制前、后2组,并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分别将其分为非危重组及危重组,对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预后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控制后抗菌药物应用率减少21.36%[100%(244/244) vs 78.62%(261/332),x2=226.4,P<0.001,联用药率减少66.8%[90.5%(220/243) vs 23.8%(62/261),x2=227.7,P<0.001],平均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减少18.66%,但住院期间感染反复或加重、出院转归、住院天数及发生感染严重并发症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控制抗菌药物应用后明显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率,且未增加患儿住院期间感染负担,未改变临床转归.

  • 2009-2013年临床常见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段佳佳;朱震宏;季萍

    目的 了解2009-2013年度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在医院感染中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VITEK-MS、VITEK-2 compact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行敏感性试验,K-B纸片法作补充;根据CLSI M100-S23标准判断,用WHONET 5.6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5年间共检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5434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36.4%.其中,第一位是鲍曼不动杆菌占39.4%;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38.7%;呼吸道是非发酵菌常见的感染部位占57.3%,其次为创面皮肤切口占6.6%;病区分布主要见于ICU,其次为呼吸科、儿科;耐药性方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已超过铜绿假单胞菌,并且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上常用的l0余种抗生素耐药率大部分达到50%以上,耐药率相对较低的药物依次为多黏菌素B、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左氧氟沙星等;铜绿假单胞菌在2012-2013年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庆大霉素、美罗培南及环丙沙星等药物的耐药率<20%.结论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逐年增多,耐药率有上升趋势且多重耐药(MDR)和广泛耐药(XDR)现象较严重,应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和管理,控制耐药菌的发展与传播.

  • 瑞安地区肺炎克雷伯菌ESBLs及AmpC β-内酰胺酶的基因分布与耐药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涂斐佩;张新明;吴海鸥

    目的 研究瑞安地区肺炎克雷伯菌ESBLs及AmpC β-内酰胺酶的基因分布与耐药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瑞安市地区临床分离的500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采用ESBLs确证试验和改良的头孢西叮三维试验确定产酶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ESBLs酶及AmpC 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ESBLs酶及AmpC 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结果 360株检测出ESBLs酶,其中ESBLs基因阳性316株,主要为SHV型基因;检出AmpC β-内酰胺酶28株,主要为DHA型基因;两种基因同时阳性者16株.除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单产AmpC β-内酰胺酶、ESBLs及两种基因同时阳性菌(SSBLs)对其他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不产酶菌株.结论 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耐药基因检出率高,ESBLs阳性株耐药率明显高于ESBLs基因阴性株.

  • PK/PD理论加速新抗菌药物的开发

    作者:汪闻平;魏敏吉

    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依赖于其药动学(PK)和药效学(PD)过程.在新药的开发过程中,深入了解这两个过程的关系可以加快新药上市的步伐.抗菌药物PK/PD关系研究涉及体内药物与病原菌之间的关系,是目前进行得比较深入的研究,该研究可在给药方案优化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 美罗培南在特殊机体状态下的PK/PD及给药方案研究进展

    作者:林立敏;张晶;宋洪涛

    目的 介绍美罗培南在危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肾功能不全、病态肥胖、烧伤等特殊机体状态下的PK/PD及给药方案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文献整理和综合分析.结果 患者特殊的病理生理状态,可使美罗培南的PK和PD发生重要改变,其中重要的改变是Vd和CL.多个研究报道,增大美罗培南给药剂量,延长输注时间,可提高目标获得概率(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PTA)或累积反应分数(Cumulative fraction ofresponse,CFR),但对于敏感的致病菌常规给药方案仍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物对治疗靶部位的组织穿透力也是影响PD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美罗培南可以很好的渗透到脑脊液、腹腔、肺部、软组织、前列腺、胰腺等.结论 临床医生在使用美罗培南前,应了解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明确病原菌、感染部位,根据PK/PD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 鲍曼不动杆菌A类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赫;多丽波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条件致病菌,易引起医院感染,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比例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多重耐药(multiple-drugresistance,MDR)和泛耐药(pan-drug resistance,PDR)菌株,引起全球多处的重症监护病房发生暴发流行.该耐药性的产生是由多种耐药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具有碳青霉烯类水解活性A类酶的出现,使抗感染治疗步入困境,成为该菌耐药机制之一.迄今为止,已在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多种类型的A类酶,如GES、KPC、SHV、TEM、PER、VEB和CTX-M等,具有水解青霉素类、早期的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类、以及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特性,但可被克拉维酸和三唑巴坦抑制.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喹红霉素的有关物质

    作者:李成龙;王宇驰;孙样;张春然;唐克慧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喹红霉素的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3(150mm×4.6rnm,5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磷酸盐缓冲液(0.04mol/L的磷酸氢二钾溶液,20%的磷酸调节pH至5.8),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lmL/mim检测波长为250nm;柱温为35℃;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 喹红霉素与各有关物质分离良好;在0.1007-40.28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检测限为0.25ng,相当于0.0025%杂质量.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专属、可靠,可用于喹红霉素有关物质的测定.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红霉素分散片的溶出度

    作者:王宇驰;唐克慧;张静霞;张春然;李喆宇;徐明琴;李成龙;邓思思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罗红霉素分散片的溶出度.方法 采用Agilent XDB-C18(50mm×4.6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67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三乙胺调pH值至7.5)-乙腈(50∶50),流速:0.65mL/min,检测波长:205nm,柱温:35℃.结果 本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在25.2~225.2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0.93%(n=12).结论 所用方法快速、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罗红霉素分散片的溶出度测定.

  •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pH对抗菌肽LL-37结构的影响

    作者:彭冉;赵立岭;曹赞霞;王吉华

    目的 研究溶液pH变化对抗菌肽LL-37结构的影响.方法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采用GROMACS软件包和OPLS-AA力场,分别在中性和强碱性条件下对LL-37进行模拟,总模拟时间达1微秒,后对模拟轨迹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LL-37在中性环境下具有部分螺旋结构存在,特别是N端部分残基,结构具有较大柔性;在强碱性环境下,螺旋含量增多,抗菌核心区域残基形成螺旋结构的几率明显增大,结构稳定性增强.结论 pH值的增大会促进LL-37螺旋结构的形成,螺旋结构的形成和与膜结合是协同的.N端残基易形成螺旋,然后是抗菌核心区域.LL-37在中性环境下的结构特征与其行使多功能的角色相一致.该研究首次分析了LL-37在中性环境下的结构特征及pH的影响,有助于认识其抗菌机制及新药设计.

  • SPSS方差分析在阿维菌素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

    作者:刘娟娟;汪康游;金媛媛;田喜凤;王以光;杨兆勇

    目的 通过在阿维菌素B1a发酵培养基中添加KCl和棉籽饼粉,应用SPSS统计方法,分析检测阿维菌素B1a产量,获得KC1和棉籽饼粉的佳添加量.方法 选取本实验室保存阿维菌素生产菌株,经统计学方法理性设计实验方案,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KCl和棉籽饼粉,以甲醇提取、HPLC快速检测方法检测阿维菌素B1a产量,运用SPSS方差分析软件分析处理所得实验数据.结果 当KCl的添加量为0.04%,棉籽饼粉的添加量为4%时,阿维菌素B1a产量高.结论 运用SPSS方差分析可以快速高效的辅助阿维菌素B1a发酵培养基优化,为理性设计实验提高阿维菌素中有用组分B1a的产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 瑞舒伐他汀钙重要中间体嘧啶甲基醇的合成工艺改进

    作者:赵圣轩;林世博;戴川;陈宇瑛

    目的 改进瑞舒伐他汀钙重要中间体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对氟苯甲醛、异丁酰乙酸甲酯、尿素为原料,经环合、氧化、亲核取代、水解还原得到瑞舒伐他汀钙重要中间体嘧啶甲基醇5.结果 工艺改进后,嘧啶甲基醇衍生物5的总收率由553%提高到77.1%.结论 新工艺对中间体1的反应溶剂和中间体3的结晶溶剂进行优化;采用氢氧化钠的乙醇-水溶液将中间体3水解得中间体4,再还原为嘧啶甲基醇5,使制备中间体5的操作简单,成本更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 珍贵束丝放线菌固体发酵生产安丝菌素及安丝菌素P-0制备

    作者:南艳妮;白晓光;孙桂芝;许乐幸;王玉成;武临专

    目的 获得安丝菌素及安丝菌素P-0纯品.方法 珍贵束丝放线菌ATCC 31565经固体发酵培养,培养物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后得到安丝菌素P-2、P-3和P-4混合物.安丝菌素混合物经化学法脱去C-3酰基侧链,采用制备型HPLC获得安丝菌素P-0纯品.结果 每升固体发酵培养基可获得安丝菌素P-2、P-3和P-4混合物(98±2)mg(纯度85%).50mg该安丝菌素样品可获得安丝菌素P-0纯品约31mg(纯度大于99%),产率约82%.结论 将安丝菌素固体发酵培养与提取、去酰基化和HPLC纯化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安丝菌素P-0纯品的实验室制备工艺.

中国抗生素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