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中国抗生素

中国抗生素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 중국항생소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8689
  • 国内刊号: 51-1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9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抗生素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赵文杰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氨溴索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胞间多糖黏附素及其调控基因作用的体外研究

    作者:廖欣;余加林;艾青

    目的 探讨氨溴索对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生物被膜(biofilm,BF)主要成分胞间多糖黏附素(polysaccharideintercellular adhesion,PIA)的干预作用,研究其对PIA合成过程中重要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平板法培养表皮葡萄球菌RP62A 24h,得到成熟BF,不同浓度氨溴索作用24h后,将BF振荡下来,用硫酸-苯酚法检测氨溴索对PIA含量的影响;RT-PCR检测氨溴索对PIA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icaA、icaR、δB和luxS的表达的影响.结果 1.875mg/mL氨溴索作用组和对照组的PIA含量(μg/10mg)分别为(345.1050±8.9603)和(403.6269±16.9947),t=7.213,P<0.05;icaA mRNA的表达(A/对照)分别为(0.4084±0.0461)和(0.5540±0.0341),t=6.008,P<0.05;icaR mRNA的表达(A/对照)分别为(0.4253±o.0513)和(0.2826±0.0636),t=13.066,P<0.05;δBmRNA的表达(A/对照)分别为(0.4236±0.0258)和(0.5291±0.0246),t=6.968,P<0.05;luxS mRNA的表达(A/对照)分别为(0.2947±0.0367)和(0.1783±0.0385),t=5.180,P<0.05.3.75mg/mL氨溴索作用下有同样的趋势且效应更加明显.结论 氨溴索可降低表皮葡萄球菌BF PIA的含量和其调控基因icaA、和δe的mRNA的表达,增加icaR和luxS的mRNA的表达.

  • 安徽省耐唑类药物白念珠菌ERG11基因的突变研究

    作者:章磊;许夕海;胡立芬;叶英;李家斌

    目的 了解安徽省临床分离的对唑类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耐药白念珠菌的ERG11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 用沙保弱培养基对安徽省40所医院2012年9月份收集的198株白念珠菌进行培养、分离,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进行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其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提取筛选出耐药的菌株及3株敏感株的基因组DNA,设计一对引物扩增其ERG11基因,扩增后送之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已知标准序列(X13296)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PCR产物电泳后均成功获得预期大小的片段,测序结果比对分析发现34个不同的碱基突变位点,其中错义突变位点为14个.结论 本研究发现耐唑类药物的白念珠菌存在多个错义突变位点,且多为多位点突变,可能与其耐药性的产生有关,其中T123I、Y334S、V452D和L480F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

  • 沙门菌耐药基因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刘军军;张玮;王元兰;王星晨;魏建忠;孙裴;李郁

    目的 建立检测沙门菌耐药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方法 在已有的单——PCR检测沙门菌耐药基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Mg2+、dNTPs和引物浓度比例以及退火温度进行优化,确定沙门菌耐药基因多重PCR佳反应体系和条件,并运用多重和单一PCR同步比较检测细菌耐药基因.结果 成功建立了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aph (3)-IIa、aadA2、aacC4三重PCR方法、氯霉素类药物耐药基因or、cmlA和catI=重PCR方法、四环素类药物耐药基因tetA和tetB二重PCR方法,且多重和单—PCR同步检测相关耐药基因结果符合率达100%.结论 建立的多重PCR具有特异、快速、简便的特点,可为沙门菌耐药基因的检测以及耐药性的监控提供技术支撑.

  • 注射用多利培南健康人体药动学研究

    作者:和佳鸳;宋敏;杭太俊;李琨;张爱民;罗莉;杨林;文爱东

    目的 研究注射用多利培南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分别单剂量静脉滴注注射用多利培南0.25、0.50和1.00g,采用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多利培南浓度,使用DAS软件求出药动学参数.结果 单剂量静脉滴注注射用多利培南0.25,0.50和1.00g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4.95±2.97)、(22.73±5.05)和(45.57±8.01)μg/mL;AUC0-8分别为(19.97±5.49)、(35.16±6.94)和(68.74±7.46)h·μg/mL;而Tmax,t1/2和MRT均不随剂量改变,总平均分别为(1.0±0.1)、(1.18±0.17)和(1.65±0.17)h.结论 建立的多利培南血浆样品LC-MS/MS测定法专属灵敏,适于人体药动学研究.单次静脉滴注注射用多利培南0.25~1.00g范围内,多利培南在中国人体内呈线性药动学特征,男女无差异.

  • 氨溴索联合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杀菌作用及结构影响

    作者:彭宁宁;余加林;艾青;廖欣;宋超

    目的 研究氨溴索联合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RP62A菌株生物被膜(biofilm,BF)的杀菌作用及其结构的影响.方法 体外建立RP62A菌株BF模型,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万古霉素组,氨溴索组,氨溴索+万古霉素组,用二甲氧唑黄(XTT)比色法测定BF中细菌活力的变化;荧光探针SYTO9/PI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观察,并结合图像结构分析(image structure analyer,ISA)软件对BF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BF中细菌活力:空白对照组、万古霉素组、氨溴索组、氨溴索+万古霉素组分别为2.867±0.425,2.869±0.325,1.812±0.210,0.875±0.191;万古霉素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氨溴索组、氨溴索+万古霉素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氨溴索+万古霉素组与氨溴索组相比,P< 0.05;表明氨溴索与万古霉素有协同清除作用.CLSM扫描结合ISA软件定量分析显示:氨溴索组,万古霉素+氨溴索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F厚度、平均扩散距离(average diffusion distance,ADD)、结构熵(textual entropy,TE)降低(P<0.05),区域孔率(Areal Porosity,AP)增加(P<0.05);且氨溴索+万古霉素组与氨溴索组相比作用效果更明显.结论 氨溴索与万古霉素存在协同作用,两者联用可使表皮葡萄球菌BF的结构变得简单稀疏,对BF内细菌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 同时携带TEM-1、ADC-57、DHA-1、OXA-234种β-内酰胺酶基因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现

    作者:蔡培泉;李朋玲;王春新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A)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 使用PCR法对20株PDR-ABA菌进行14种A类、10种B类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金属β-内酰胺酶)、2种C类和8种D类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合计34种β-内酰胺酶基因)的基因检测,并使用PCR法对插入序列ISAbal与β-内酰胺酶blaOXA-23基因(ISAbal-OXA-23)、插入序列ISA ba1与β-内酰胺酶ADC-57基因(ISA ba l-ADC-57)的进行连锁检测.对PCR阳性产物使用全自动荧光法进行测序.结果 20株PDR-ABA均检出blaTEM-1、blaADC-57、blaDHA-1和blaOXA-23的4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且ISAba1-OXA-23和ISAba1-ADC-57的连锁检测均为阳性.结论 本组菌株耐全部β-内酰胺类药物原因可能与其产TEM-1、ADC-57、DHA-1和OXA-23等四种β-内酰胺酶相关,且ADC-57和OXA-23这2种β-内酰胺酶基因的高表达对耐药贡献率更高.

  • 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deB外排泵基因表达与多重耐药相关的研究

    作者:王同慧;凌保东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探讨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与AdeABC主动外排泵表达及碳青霉烯酶OXA-23存在的关系.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110株临床分离菌对常用20种抗菌药物的MICs;用泵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检测分离菌的外排表型;用PCR技术扩增外排泵结构基因adeB、adeJ、abeM及碳青霉烯酶基因blaOXA-23; RT-PCR方法检测adeB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32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多黏菌素B全部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90%;96.9%(31/32)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含adeB、adeJ和blaOXA-23基因,93.8%(30/32)的含abeM基因.另78株敏感菌中,adeB、adeJ、abeM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78.2%、79.5%和80.8%;与耐药菌相比,敏感菌的adeB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较低.110株临床分离菌中,美罗培南加CCCP共筛出15株泵阳性菌.结论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外排泵机制和碳青霉烯酶OXA-23在介导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中具有重要作用.

  •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神经系统和软骨毒性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俞春红;潘任桃;孙志良;刘兆颖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总结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FQs)致中枢神经不良反应和软骨毒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FQs产生的神经毒性与NMDA、GABA受体相关;其软骨毒性与细胞基质、DNA、Mg2+及β1整合素的影响有关.并证明FQs的毒性与氧化应激有密切关系,一些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能降低FQs的毒副作用.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氧化应激诱导FQs毒性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对临床合理用药来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蔡文辉;张文莉;付英梅;张凤民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抑制耐药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能使抗生素中的β-内酰胺环免遭水解,保护抗生素的抗菌作用.1976年,英国从链霉菌中发现第一个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其能抑制部分广谱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常与阿莫西林联合应用,可使阿莫西林对某些细菌的MIC值降低.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具有β-内酰胺酶相关的耐药性的细菌的增加,许多β-内酰胺酶抑制剂相继被发现.根据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结构,主要将其分为含有β-内酰胺环结构的抑制剂和不含β-内酰胺环结构的抑制剂.本文就目前国内外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esp与生物被膜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秋;黄文祥

    肠球菌逐渐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与多种置入医疗器械所引起的生物被膜相关感染有关.肠球菌表面蛋白Esp是一种具有黏附作用的表面蛋白.肠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受多种因素调控,虽然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esp不是生物被膜形成的必需因素,但esp的表达能促进细菌对无机表面黏附及生物被膜中细菌间的黏附,从而使生物被膜更加稳定和增强.现就对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和esp基因的关系作一综述.

  • 罗红霉素颗粒和干混悬剂中降解产物HPLC测定方法建立及降解产物产生原因探讨

    作者:曾红霞;张凤妹;王建

    目的 建立罗红霉素颗粒和干混悬剂中降解产物去红霉糖罗红霉素的HPLC测定方法,并探讨了降解产物去红霉糖罗红霉素产生的原因.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流动相A为磷酸盐缓冲液(pH 4.3)-乙腈(74∶ 26),流动相B为水-乙腈(30∶70),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 降解产物峰能与其他成分峰有效分离,在2.0~2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罗红霉素颗粒和干混悬剂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5%(n=9)和103.9%(n=9),重复性RSD为4.9%(n=6),定量限为1.0μg/mL和检测限为0.2μg/mL.结论 结果表明,产品的处方显酸性是产生降解产物的原因.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为下版中国药典罗红霉素颗粒和干混悬剂标准中增订降解产物去红霉糖罗红霉素检查和产品处方改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阿奇霉素颗粒剂中常用辅料对其HPLC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影响

    作者:张斗胜;王立新;姚蕾;李娅萍;胡昌勤

    目的 通过对阿奇霉素颗粒剂中常用辅料的分析,考察其对法定HPLC法分析颗粒剂中阿奇霉素杂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方法,HPLC-DAD检测分析各辅料的色谱、紫外光谱.结果 在检测波长210nm下,颗粒处方中的填充剂在色谱检测范围内无吸收峰;崩解剂、表面活性剂、助流剂和甜昧剂出峰位置的相对保留时间均小于0.15,在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的辅料峰出峰范围内;矫味剂如苹果香精、椰子香精虽与阿奇霉素GX(EP-H)的保留时间较接近,但其紫外光谱存在明显区别,苹果香精紫外曲线的大吸收峰为223.4nm,椰子香精紫外曲线的大吸收峰为199.8、276.8和321.2nm,而阿奇霉素GX呈阿奇霉素的典型吸收曲线,为末端吸收.结论 国产阿奇霉素颗粒剂处方添加的诸辅料不影响法定HPLC法对阿奇霉素杂质的检查.

  • 紫杉醇纳米粒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

    作者:潘英;倪海华;邹爱峰;邓盛齐

    目的 制备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以及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方法 采用高压乳匀法制备包载紫杉醇(PTX)的人血清白蛋白纳米粒,采用透析法研究PTX-HSA在不同介质中的释放动力学,并以Taxol(R)为对照,通过MTT试验对PTX-HSA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 白蛋白载体在水介质中能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对PTX具有优越的增溶效果,载药量为33.0%,包封率为98.6%,平均粒径为130.0nm,多分散系数为0.174,Zeta电位为-31.0mV;PTX-HSA纳米粒体外释放行为呈现非零级释药特征,释放速度具有一定pH依赖性.PTX-HSA纳米粒比Taxol(R)对酸性分泌蛋白(SPARC)过度表达的人肺癌细胞A549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而对不表达SPARC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毒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PTX-HSA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交沙霉素与苯基荧光酮的荷移反应及其测定

    作者:李满秀;李志峰;赵爱芳

    目的 建立测定交沙霉素的分光光度新方法.方法 交沙霉素与苯基荧光酮在乙醇-水介质中反应生成荷移络合物,在519nm处有大吸收,该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3.01×103L/(mol.cm),组成1∶1,稳定常数3.62×104.交沙霉素浓度在0~100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r=0.9993,检出限为0.26μg/mL.结果 利用本法测定交沙霉素药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药物制剂中交沙霉素的测定值与标示值相吻合.结论 该法可以作为该制剂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

  • 替米考星Eudragit L100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作者:杜昌余;王洪光;林卫瑞;王嘉伟

    目的 研究Eudragit L100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和处方,并考察其包封率和体外释放度.方法 以Eudragit L100为高分子载体材料,以替米考星为模型药物,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纳米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分布,用透析袋法测定纳米粒的包封率,动态透析法研究其体外释放度.结果 制备的纳米粒为结构致密的球体,且均匀规整,平均粒径为(45.6±4.8)nm左右.包封率为达95%以上,载药量(20.64±0.36)%.替米考星纳米粒的体外释药具有显著的pH敏感性,且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结论 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了均匀规整、包封率高、且具有一定缓释效果的替米考星纳米粒.

  • 林可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作者:李静仁

    目的 选育出高产稳产的林可霉素生产菌株.方法 以林可霉素产生菌L92为出发菌株,采用氯化锌、紫外线(UV)、硫酸二乙酯(DES)三重复合诱变,再经连续推理选育林可霉素、丙基脯氨酸和α,D-吡喃半乳糖抗性突变株,获得高产菌株L-96.结果 摇瓶发酵单位提高1倍,经百吨罐生产验证,平均放罐效价提高45%.结论 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传代实验证明该突变株的高产性能遗传稳定.

  • (2S,4S)-1-烯丙氧羰基-2-(氨磺酰氨基)甲基-4-巯基吡咯烷的合成

    作者:张爱明;曹旭峰;袁哲东;朱雪焱

    目的 烯丙氧羰基保护的多利培南侧链的合成.方法 以反式-4-羟基-L-脯氨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N-酰化、甲烷磺酰化、还原、SN2取代反应、Mitsunobu缩合反应、水解7步合成了多利培南关键中间体(2S,4S)-1-烯丙氧羰基-2-(氨磺酰氨基)甲基-4-巯基吡咯烷(1),总收率为32.5%.结果 目标化合物和关键中间体经1H-NMR、MS谱确证.结论 各步反应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链霉菌FIM-0916发酵液中活性成分0916A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作者:黄小珍;杨煌建;张祝兰;王传喜;林如;郑卫

    目的 鉴定链霉菌Streptomyces sp.FIM-0916发酵液中的抗菌活性代谢产物并测试其活性.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柱层析、常压反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FIM-0916菌株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并对获得的化合物0916A进行紫外、质谱、红外和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结果 从FIM-0916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到1个环脂肽类化合物并具有相关抑菌活性,根据理化性质研究和波谱分析,证实该化合物与amphomycin(安福霉素)同质.结论 从FIM-0916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环脂肽化合物0916A,与amphomycin同质.活性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如枯草芽孢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 6-(4-甲氧基苄基)-胺基-β-环糊精的合成及其与哌拉西林所组成的复合物对耐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增效作用

    作者:邓京振

    目标 β-环糊精衍生物6位上取代基的“大小”及其疏水性能影响其与药物分子形成复合(包合)物的能力.依据这种特性,6-(4-甲氧基苄基)-胺基-β-环糊精作为主体化合物可以能够与抗生素分子形成一定形状和构象的特殊复合物,并因此可以使抗生素对耐药菌的抗菌活性起到增效作用.方法 以β-环糊精为初始原料,合成了具有水溶性的β-环糊精衍生物6-(4-甲氧基苄基)-胺基-β-环糊精盐酸盐(1).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方法,对化合物1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哌拉西林在0.9%生理盐水中所形成的复合物的形状和构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同时,化合物1对哌拉西林体外抗耐药菌株粪肠球菌(E.faecium)、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及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增效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 哌拉西林与化合物1形成复合物前后对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体外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8及16~32 μg/mL,1.8~8.0μ/mL.结论 化合物1对哌拉西林体外抗耐药菌株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恢复和增效作用.

中国抗生素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