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실용아과림상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28X
  • 国内刊号: 10-107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02
  • 曾用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郭学鹏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作者:辛德莉;马红秋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人类疾病的一种常见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和肺外并发症对儿童健康危害严重.MP感染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抗生素的应用、中药治疗及免疫制剂三个方面对MP感染的治疗进行介绍.重点论述抗生素的应用目的 ,应用何种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种类及应用方法.对常用的几种中药方剂和免疫治疗作以介绍.MP感染的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机结合对MP感染的控制非常必要.

  •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

    作者:陆权;陆敏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各年龄段儿童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其年感染发病率为9.6%~66.7%,每隔3~8年有一次流行,并可在一个密闭环境中如学校、幼托机构、夏令营等造成暴发.MP感染无性别差异,但年龄特征明显,MP感染可发生在婴幼儿甚至新生儿,但4~20岁为易感人群.全年均有散发,我国北方以冬季多发,南方则以夏秋季较多.MP培养阳性率较低,临床诊断多用抗体滴度测定,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特异性基因片断检测,极大提高了MP诊断率.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可明显影响MP流行病学的评估.

  •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作者:孙红妹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及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快速、特异的诊断MP感染可以及时指导临床治疗,进而预防可能发生的流行和并发症.MP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经典的培养法、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抗原检测法和核酸检测方法等.本文着重对目前国内外采用的MP诊断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能为临床医师提供实验室诊断结果参考,及时、准确的作出MP感染的临床诊断.

  •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致病机制与治疗的关系

    作者:董宗祈

    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MP)后体内先产生IgM,然后产生IgG、sIgA,通过检测MP-IgM发现在婴幼儿初次感染MP时效价不高,成为无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因反复MP感染致MP-IgM等抗体效价逐渐增高,且出现临床症状.并可引起宿主细胞膜抗原结构的改变,产生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炎性介质,酸性水解酶、中性蛋白水解酶和溶酶体酶等,导致多系统免疫损伤,出现肺及肺外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症状.激素可用于阻断免疫学发病机制,对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且严重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或肺部病变迁延而出现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或肺外并发症者有作用.应用激素时注意排除结核等感染.本文对MP感染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肺外并发症

    作者:赵顺英

    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不仅可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肺外其他器官病变.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表现以及MP感染引起的肺外表现逐渐受到重视.本文总结了MP感染呼吸道的临床表现以及肺外并发症.

  • 肺炎支原体毛细支气管炎24例

    作者:崔晓明;钱红萍;方玉红;盛瑶;赵甬;麻列波;杨黎明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毛细支气管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MP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特异性免疫凝集试验检测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MP抗体(MP-IgM).MP-IgM阳性为MP感染(感染组),阴性为对照组,对二组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感染组24例(34.3%).年龄2~6个月5例(20.8%),6个月~2岁19例(79.2%);冬春发病14例(58.3%),夏秋10例(41.7%).对照组46例.年龄2~6个月22例(47.8%),6个月~2岁24例(52.2%);冬春发病32例(69.6%),夏秋14例(30.4%).二组发病年龄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季节无明显差异(P>0.05).二组均有咳嗽、喘鸣及呼吸困难,与对照组比较,MP感染组高度发热[21例(87.5%)]、肺部X线片状阴影[18例(75%)]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a<0.01);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均升高,但二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MP感染组发生并发症6例(25%),对照组8例(17.4%).结论 MP感染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肺外表现多见.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及时行MP-IgM检查,可早期诊断.

  • 生酮饮食治疗难治性癫(癇)的初步观察

    作者:操德智;路新国;廖建湘;胡雁;李冰;黄铁栓;陈黎;蒋玉梅;朱艳伟;肖志田;张琴;韩春锡;李成荣

    目的 观察生酮饮食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15例难治性癫(癇)患儿用合适中国人膳食习惯的生酮饮食方案进行治疗.随访其依从性、临床发作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12例(80%)坚持治疗1个月,其中10例(87.5%)癫(癇)发作减少>50%;10例(66.6%)坚持治疗3个月,其中8例(80%)癫(癇)发作减少>50%;5例(33.3%)坚持治疗6个月以上,其中5例(100%)癫(癇)发作减少均>50%,4例(80%)癫(癇)发作减少>90%,3例(60%)癫(癇)发作完全控制.1例已随访2年以上,发作减少>90%.10例出现轻重不一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低血糖、高血脂、肝功能受损),经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结论 适合中国人膳食习惯的生酮饮食方案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癇)有效而安全.其疗效与发作类型无明显关系.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严重颅脑外伤的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贡海蓉;陆铸今;陆国平;张灵恩

    目的 调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影响急性严重颅脑外伤预后的因素.方法 2001年1月~2006年9月PICU收治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且至少存活5 d以上的急性严重颅脑外伤患儿,入院时行血气分析、血压监测,d1、3、5检测血WBC及评估GCS,d1~5检测血糖并行高血糖评分(HS). 结果严重颅脑外伤患儿82例,死亡36例.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低血压、低GCS、高血WBC计数和高血糖评分是急性严重颅脑外伤儿童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a<0.001),其死亡与性别、年龄和低氧血症无关(Pa>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低血压、低GCS和高HS是急性严重颅脑外伤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 低GCS、高HS和低血压是影响急性严重颅脑外伤儿童预后的高危因素.

  • 小儿颈部包块的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诊断

    作者:李红丽;廖承德;张渝华;石浩;张林

    目的 总结小儿颈部包块的临床及影像诊断经验,分析评价CT在诊断小儿颈部包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本院颈部包块26例的临床、病理诊断资料及CT检测颈部包块起源的位置、密度、边缘情况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 CT诊断颈部包块发生于颈前区7例、颈外侧区13例、其他部位及不能明确者6例.低密度者8例,等密度、高密度者各2例,混杂密度14例;炎症性包块13例,先天性包块11例;甲状腺炎性包块1例;口咽部纤维、脂肪组织瘤样增生1例.结论 CT检查是诊断小儿颈部包块的较佳方法,结合病史及体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弹性髓内钉在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蔡奇勋;张菁;陈廷

    目的 观察用弹性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远期疗效,并通过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探讨其优点.方法 股骨干骨折患儿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4~15岁,平均8岁;中段22例,上段8例,下段9例;长斜形8例,粉碎性5例,不包括病理性骨折.病例均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结果 随访6~11个月,平均8个月,无神经损伤、骨折延迟愈合1例,钉尾激刺症状、缩短畸形各3例,无畸形愈合需再次手术病例,无骨骺损伤.结论 弹性髓内钉是一操作简单、损伤小、具有生产保护作用的内固定系统,用于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

  • 与猫接触致多杀巴斯德菌败血症1例

    作者:孙胜涛;徐益群;颜晓菊

    患儿,男,3.5岁,因发热、咳嗽1周入院.入院1周前出现发热,体温38~39 ℃,伴阵发性咳嗽、咳痰,呈黄色黏痰,无喘憋.入院查体:体温38 ℃,脉搏100次/min,呼吸30次/min,体质量17 kg,神志清,精神差,热性面容,浅表淋巴结不大,左肺底可闻及中小湿性啰音,心腹、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 塑型性支气管炎2例

    作者:王长浦;方敬;刘跃梅

    例1,男,3.5岁.咳嗽4 d,发热1 d,呼吸困难0.5 d.咳嗽不剧,体温37~38 ℃,无异物吸入史.入院查体:体温37 ℃,脉搏52次/min,呼吸58次/min.烦躁,口唇发绀,三凹征阳性,左胸语颤消失,叩浊音,呼吸音消失.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作者:马少杰;辛德莉

    肺炎支原体 (MP)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MP感染可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进而导致呼吸道高反应性.MP直接损伤上皮细胞,影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及IgE释放,调节黏液分泌;使呼吸道上皮内神经调节机制出现紊乱,对刺激因子呈高反应性.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也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就二者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哮喘吸入治疗装置新进展

    作者:贺孝良;李昌崇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吸入治疗是哮喘治疗的首选方法,其中吸入治疗装置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简单介绍吸入治疗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对压力定量雾化器、定量吸入器+储雾罐、干粉吸入器、喷射式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等的作用机制、用法及使用技巧的新进展加以综述.

    关键词: 哮喘 吸入 装置
  • 新型鼻塞持续正压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支气管灌洗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作者:贵艳玲

    目的 探讨新型鼻塞持续正压通气(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支气管灌洗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可行性.方法 MAS患儿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盐酸氨溴索支气管灌洗后应用新型鼻塞CPAP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常频呼吸机治疗.观察辅助呼吸应用时间及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及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辅助呼吸应用时间、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显著(Pa<0.01,0.05),二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新型鼻塞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支气管灌洗治疗MAS,可缩短辅助呼吸应用时间及住ICU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急性喉炎

    作者:李茂霞;李梅;丁玲

    目的 探讨局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喉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84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全身应用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治疗组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局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结果 治疗组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a<0.01),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局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急性喉炎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小,完全可取代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 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

    作者:黄建军;余嘉璐;曾强

    目的 探讨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75例哮喘婴幼儿采用双盲对照随机抽样法,设单纯吸入特布他林雾化液(A组)及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特布他林雾化液(B组)、单纯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C组)3组分别进行治疗,每组25例.观察比较3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A组治愈16例,显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B组治愈22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C组治愈14例,显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A、B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优于单纯吸入特布他林雾化液和单纯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 布地奈德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阻力的影响

    作者:孙树梅;谢松敏

    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雾化溶液吸入治疗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阻力(AR)的影响.方法 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56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布地奈德雾化溶液吸入治疗)和B组(常规治疗),同时选取同期保健门诊同年龄组正常幼儿30例为对照组.应用Microloop肺功能仪加载的MicroRint传感器分别对各组儿童治疗前后的AR进行监测.结果 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与对照组相比,AR明显增高(P<0.01);治疗2周后,A、B组AR均显著降低(Pa<0.001);但A组AR降低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B组AR仍高于对照组.结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AR明显升高;加用布地奈德雾化溶液吸入治疗可迅速减低患儿AR,缩短病程.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章丽星

    目的 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重症MAS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仅用呼吸机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呼吸机及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PS治疗.观察监测二组的肺氧合功能、病程及预后.结果 治疗后不同时期,治疗组氧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a<0.05);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用氧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a<0.05).结论 PS治疗能有效改善MA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可缩短应用机械通气及用氧时间及病程.

  • 几种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作者:陈晓琦;徐葛林;全家妩

    目的 比较不同从临床样本中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方法,以便早期诊断RSV感染.方法 应用不同方法对45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RSV进行检测,包括病毒分离、直接涂片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快速细胞培养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链亲和素-生物素法(LSAB).结果 鼻咽分泌物45例中,病毒分离阳性12例(26.7%),直接涂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出阳性14例(31.1%),快速细胞培养法阳性20例(44.4%).双抗体夹心ELISA及LSAB法均仅检出4例阳性,阳性率均为8.9%.结论 将直接涂片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快速细胞培养法同时应用于RSV感染的早期诊断,既能及时提供检测结果,又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是适合于RSV感染早期诊断的方法.

  • 减毒卡介活菌疫苗干预对哮喘小鼠肺GATA-3表达的影响

    作者:夏煜;张建华;朱雪明;王兴东;李晓狄;郁志伟;刘海燕

    目的 研究减毒卡介活菌疫苗(BCG)干预对哮喘小鼠呼吸道炎症及肺组织GATA-3表达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为哮喘组、BCG治疗组、正常对照组.以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于OVA致敏前及后5 d分别以BCG皮内注射干预.计数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个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BALF中IL-4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BCG对哮喘小鼠肺组织GATA-3表达的影响.结果 1.哮喘组小鼠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EOS计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a<0.001),而BCG治疗组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EOS的计数较哮喘组显著降低(Pa<0.001).2.哮喘组小鼠BALF中IL-4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BCG治疗组小鼠BALF中IL-4的水平较哮喘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3.BCG治疗的哮喘小鼠其肺部组织GATA-3的表达较哮喘小鼠明显减弱.结论 BCG能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GATA-3的表达,导致IL-4等TH2型细胞因子的减少,从而减轻呼吸道的炎症反应.

  • 川芎嗪对肺纤维化大鼠Ⅲ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的干预作用

    作者:李江;武芳;黄茂;范焕芳;安会波;帅金凤

    目的 研究川芎嗪注射液对博莱霉素A5致肺纤维化大鼠Ⅲ型胶原(Col-Ⅲ)及层黏连蛋白(LN)的干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川芎嗪大剂量组(大剂量组)、川芎嗪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川芎嗪小剂量组(小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4组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A5造模,造模d2大、中、小剂量组每日开始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至28 d,剂量分别为250、150、40 mg/(kg·d).检测d14、28时大鼠血清Col-Ⅲ、LN及d28时肺组织匀浆中以上指标,同时取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 肺纤维化大鼠d14、28时血清及肺组织匀浆Col-Ⅲ及LN水平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a<0.01);川芎嗪大、中剂量组能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Col-Ⅲ及LN水平(P<0.01,0.05).其中以川芎嗪大剂量组效果较为明显,川芎嗪小剂量组疗效较差.结论 降低肺纤维化大鼠Col-Ⅲ及LN的水平,可能是川芎嗪注射液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 哮喘小鼠肺组织GATA-3及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意义

    作者:钱丽娟;杨莉;俞海国;赵德育

    目的 探讨Th2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及Th2型细胞因子(IL-5、13)在支气管哮喘(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BALB/c小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卵清蛋白致敏制备哮喘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GATA-3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肺组织IL-5、-13蛋白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示模型组支气管周围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而对照组则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GATA-3 mRNA和IL-13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a<0.05).结论 哮喘小鼠肺部存在GATA-3高表达,GATA-3可直接调控IL-5、-13表达,参与哮喘呼吸道炎症的发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1检测的意义

    作者:蔡建敏;陈同辛;王振海;周鸿烈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外周血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6例MPP急性期和其中恢复期9例患儿及12例健康儿童血清IL-10、TGF-β1水平.比较MPP急性期与恢复期IL-10、TGF-β1的差异.结果 MPP急性期及恢复期患儿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05),急性期及恢复期MPP患儿血清TGF-β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0.01).MPP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IL-10、TGF-β1无明显差异(Pa>0.05).结论 IL-10低水平表达与MPP发病可能有关,存在炎症反应失控,同时存在以TGF-β1高水平表达的抗感染反应占优势.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何克茜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关系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住院疑诊为MP感染和RRI患儿,采用明胶颗粒法检测其血清抗MP-IgM,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G、IgA、IgM.比较肺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MP感染发生率13.94%(687/4 930例),在RRI中发生过MP感染者24.29%(85/350例),其中发生反复MP感染者12.86%(45/350例).RRI并反复MP感染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学龄前RRI组IgG、IgA水平低于健康儿童,学龄前RRI+反复或非反复MP感染组血清IgG、IgA水平高于学龄前RRI组(P<0.01).IgM无差异(P>0.05).补体C3、C4水平均无显著性上升;学龄前RRI组及学龄前RRI+反复MP感染组补体C3水平下降(P<0.05).结论 MP感染是RRI的重要原因之一,RRI及MP感染的患儿均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RRI患儿如有反复MP感染应警惕MP肺外并发症的发生.

  • 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3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趋化因子水平的比较

    作者:董琳;陈小芳;周晓聪;林剑;李锦燕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副流感病毒3型(PIV3)所致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比较两种病毒感染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0例,入院24 h内收集其鼻咽分泌物(NPS),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SV和PIV3抗原.对照组为行心导管检查术和腹部手术的患儿14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NPS中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及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IL-8水平.结果 RSV阳性26例,PIV3阳性14例.PIV3感染患儿RANTES、MIP-1α及IL-8水平均高于RSV感染组,但差异无显著性(Z=0.551,0.357,0.169Pa>0.05).RSV及PIV3感染组RANTES、MIP-1α、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Z=3.65,4.10,4.22;Z=4.13,4.85,5.08Pa<0.001).RSV感染组RANTES、MIP-1α、IL-8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0.05);PIV3组IL-8与MIP-1α及RANTES均呈显著正相关(Pa<0.01),RANTES与MIP-1α无相关性.结论 RSV与PIV3感染有相似的免疫发病机制.趋化因子可能在其发病机制和呼吸道炎症中起重要作用.

  • 异物吸入患儿呼吸道中性粒细胞活化及蛋白酶的平衡状况

    作者:刘金玲;陈志敏

    目的 观察异物吸入后呼吸道局部中性粒细胞数量及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系统的平衡情况.方法 对33例异物吸入患儿及22例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经Wright-Giemsa染色进行细胞学分析,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α1-抗胰蛋白酶(α1-AT)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NE水平和弹性蛋白酶抑制力(EIC).结果 异物组、对侧组、肺炎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水平及α1-AT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a>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0.05).异物组、对侧组、肺炎组游离NE的比例分别为30.3%、27.3%、22.7%.结论 异物吸入后呼吸道局部存在与细菌性肺炎类似的炎症反应,并有蛋白酶系统失衡,对侧呼吸道存在同样变化.

  • 苏州城区支气管哮喘儿童特异性过敏原检测的意义

    作者:赵凯;徐红梅;叶侃

    目的 探讨苏州城区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儿童的过敏原分布及规律.方法 应用美国ASI公司生产的IVT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19例苏州城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进行血清吸入性过敏原检测;并按年龄分为6~24个月(19例)、25~72个月(77例)、73~144个月(23例)3组.对各组过敏原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其中65例进行食物性过敏原测定.结果 119例患儿中吸入性过敏原呈阳性90例(75.63%).其中尘螨59例(49.58%)高,室尘25例(21.02%)、宠物毛23例(19.33%)分列其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及多种过敏原同时出现阳性的比率均增高(Pa<0.05).65例患儿食物性过敏原呈阳性32例(49.23%),以鱼13例(20.0%)、虾蟹11例(16.92%)、鸡蛋8例(12.31%)分居前三.结论 引起苏州城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过敏原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其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尘螨是重要的过敏原,亦需重视食物性过敏原对哮喘的影响.

  • 南京地区腺样体肥大儿童并慢性鼻窦炎调查

    作者:薛飞;李泽卿;王秋萍;江满杰;程友;季俊峰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腺样体肥大儿童并慢性鼻窦炎的情况,计算腺样体肥大儿童慢性鼻窦炎的发生率,分析腺样体肥大并慢性鼻窦炎儿童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调查128例确诊为腺样体肥大儿童,详细了解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现状,建立相应的个人数据库档案,统计腺样体肥大儿童中慢性鼻窦炎的发生率,比较二者年龄、发病年龄及病程的差异.结果 腺样体肥大儿童128例.男85例,女43例;年龄3~16岁,平均8.1岁.54例(42.2%)并慢性鼻窦炎,年龄3~16岁,平均8.4岁.其各鼻窦具体受累情况如下:上颌窦54例,前组筛窦24例,后组筛窦8例,额窦14例,蝶窦6例.结论 腺样体肥大堵塞鼻咽部并影响鼻腔鼻窦正常引流是儿童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之一;对于儿童慢性鼻窦炎并腺样体肥大者,优先考虑行腺样体切除手术治疗.

  • 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作者:徐慧香;张慧燕;车大钿;陆敏

    目的 探讨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病毒及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方法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74例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B(IFVA、IFVB)型,副流感病毒Ⅰ、Ⅱ、Ⅲ(PFVⅠ、PFVⅡ、PFVⅢ)型7种病毒抗原.并采外周静脉血,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抗体,间接固相酶免疫法检测患儿血清CP-IgM抗体.结果 明确感染病原诊断者29例(39.2%).婴幼儿组病原学阳性14例(43.8%),其中RSV 6例(18.8%)居首位;其次PFVⅢ4例(12.5%);MP占6.25%;AdV及CP各占3.1%.学龄前及学龄组病原学阳性15例(35.7%),其中MP 9例(21.4%),居首位;其次CP 3例(7.1%);而PFVⅢ和RSV仅占4.8%和2.4%.婴幼儿组与学龄前及学龄组间呼吸道病毒感染、非典型微生物(CP和MP)感染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a<0.05).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婴幼儿哮喘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关系紧密,而非典型微生物感染可能是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

  • 肺炎支原体肺炎婴幼儿不同病期免疫功能、细胞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多态性变化

    作者:李培杰;杜爱华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期与恢复期免疫功能、细胞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基因多态性的动态变化.方法 MPP组235例,年龄5个月~3岁;急性期为病程d1~9,恢复期为愈后8~20周.对照组为正常健康儿童90例,6个月~3岁.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gA、IgM、IL-2与IL-2受体(IL-2R)、IL-4、IL-8、干扰素-γ(IFN-γ);速率散射法测定IgG及其亚群;单相琼脂扩散法测定补体C3、C4;PGE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CIC);APAAP法测定T细胞亚群;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AS-PCR)法与PAF-AH试剂盒测定PAF-AH基因多态性与酶活性.对婴幼儿MPP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PP组急性期IgA、IgM、补体C4、CIC、CD8+、IL-2R、IL-6、IL-8、INF-γ、INF-γ/IL-4均高于恢复期与对照组(Pa<0.05),补体C3、CD3+、CD4+、CD4+/CD8+、IL-2均低于恢复期与对照组(Pa<0.05),IgG及亚群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a>0.05).PAF-AH突变基因型频率、突变等位基因频率、PAF-AH酶活性各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婴幼儿MPP免疫功能变化的主要表现为Th1免疫应答增强,Th2免疫应答减弱,细胞因子改变,但多数免疫学指标及细胞因子恢复较快.婴幼儿MPP发病与PAF-AH基因型无关,但急性期PAF-AH酶活性有下降趋势.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哮喘婴幼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作者:袁转弟;谢丹宇;戴志辉;罗东梅

    目的 评价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哮喘婴幼儿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方法 将62例哮喘婴幼儿随机分为空气压缩泵射流雾化组(n=22)与氧气射流雾化组(n=20 )、超声雾化组(n=18),均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在雾化吸入前、雾化吸入过程中及雾化吸入后10 min监测SaO2变化.结果 雾化吸入过程中及雾化吸入后10 min氧气射流雾化组SaO2水平与空气压缩泵射流雾化组、超声雾化组均有显著性意义(Pa<0.05),雾化吸入过程中及雾化吸入后10 min空气压缩泵射流雾化组SaO2水平与超声雾化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哮喘婴幼儿SaO2均有显著影响,氧气射流雾化更适合于婴幼儿哮喘患儿.

  •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皮质醇、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的影响

    作者:于永锋;潘玉娟;曲政海;车淑玉;林荣军

    目的 探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皮质醇、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GH-IGFs)的影响.方法 支气管哮喘患儿22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于治疗前、治疗6、12、24个月采静脉血5 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其血清皮质醇、生长激素(GH)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应用标准法测量并记录二组身高.结果 观察组儿童用药前及用药6、12、24个月后其血清皮质醇、GH、IGF-Ⅰ、IGFBP3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F=0.033 5,0.662 5,2.549 9,0.574 2Pa>0.05).观察组身高治疗前、治疗后24个月时与正常年龄相匹配健康儿童身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022,0.612Pa>0.05).结论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儿童血清皮质醇、GH 、IGF-Ⅰ、 IGFBP3及身高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性

    作者:李海林;熊晶晶;黄永坤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 S-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检测51例哮喘患儿(病例组)和4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GSTP1 Ile105/Ile105、 Ile105/Val105和 Val105/Val105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结果 GSTP1基因的Ile/Ile、Ile/Val、Val/Val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分别为66.7%、27.4%、5.9%,Ile和Val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为80.4%、19.6%;而对照组Ile/Ile、 Ile/Val 、Val/Val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90.0%、7.5%、2.5%,Ile和Val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为93.8%、6.2%.二组GSTP1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显著(χ2=6.947P<0.05).病例组Ile/Val和 Val/Val基因型占优势(OR=4.5,95%可信区间1.375~14.729).二组GSTP1基因Ile和Val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显著(χ2=6.751P<0.05),病例组Val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GSTP1 Ile/Val 、Val/Val基因型与哮喘存在相关性,Val等位基因与哮喘易感性有关,提示GSTP1基因多态性可能在哮喘遗传易感性方面有重要作用.

  • 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21例

    作者:杨洁;吴澄清;王莉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临床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 对本院呼吸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住的21例临床具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胸片提示为大叶性肺炎改变,下呼吸道分泌物聚合酶链反应(PCR)MP检测阳性和(或)间接血凝法MP-IgM阳性的M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P肺炎呈大叶性肺炎改变者临床与肺炎链球菌病原感染相似,有以下特点:1.大叶性MP肺炎仍以学龄期儿童多见;2.病程长,呼吸道症状突出,稽留高热少见,感染中毒症状不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明显;3.肺外损害多见且突出;4.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及C反应蛋白(CRP)升高不如肺炎链球菌明显,肺部病灶的吸收相对较快;5.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大环内酯类治疗有效.结论 需掌握 MP肺炎的临床特征,注意MP肺炎胸片改变的多样性,并与其他病原感染的大叶性肺炎相鉴别.

  •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褪黑素水平检测的意义

    作者:王敏;谢利波;张光环;熊安秀;王群新;向希映

    目的 研究不同病情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褪黑素水平变化,探讨影响哮喘患儿血清褪黑素水平变化的因素.方法 收集哮喘患儿及健康儿童血清样品75例.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发作期组及临床缓解期组患儿各15例;健康对照组15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其血清样品褪黑素水平.结果 血清褪黑素水平轻度发作组[(22.76±5.16) ng/L],中度发作组[(16.79±3.35) ng/L],重度发作组[(11.54±1.45) ng/L],缓解期组[(22.06±3.36) ng/L],对照组[(28.72±4.32) ng/L],5组间进行多重比较,除缓解期组与轻度发作组无显著差异外,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a<0.05);随着病情加重,褪黑素的水平渐降低.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褪黑素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与患儿睡眠紊乱、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体内高水平皮质激素对松果腺的抑制有关.

    关键词: 褪黑素 哮喘 儿童
  • 温州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衣原体抗原检测的意义

    作者:陈小芳;董琳;周晓聪;曹淑彦;杨少燕;蔡晓红;李孟荣;李昌崇

    目的 检测及分析温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衣原体感染情况.方法 本院2003年11月~2006年6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儿童共708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鼻咽部分泌物中的衣原体抗原,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临床疾病诊断及月份间的阳性检出率,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检测出衣原体抗原阳性52例(7.3%).阳性检出率男性[6.9%(37/535例)]与女性[8.7%(15/173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59P>0.05);不同年龄组间阳性检出率以0.5~1.0岁组高,1~3岁组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炎患儿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8.6%、6.5%;各月份阳性检出率以8月份高,2月份和7月份低.不同临床疾病诊断、年龄组及月份间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a>0.05).结论 温州地区衣原体感染呈散发,无明显的集中流行特点,在引起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占一定的比例.

  • 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免疫球蛋白E水平测定的意义

    作者:王宏伟;曲书强;高君;张凤侠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清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IgE水平测定的意义.方法 选取哮喘患儿28例为哮喘组,健康患儿14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ELISA)测定二组患儿血清IL-17、MMP-9及IgE水平,并行相关分析.结果 哮喘组患儿血清IL-17、MMP-9和IgE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a<0.01).哮喘组患儿血清IL-17、MMP-9水平均与IgE呈显著正相关(r=0.395,0.940P<0.05,0.01);而IL-17与MMP-9无相关关系(r=0.338P>0.05).结论 IL-17与MMP-9均参与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反应和呼吸道重建.

  • 支气管哮喘患儿人白细胞组织相容性DR、DQ抗原表达及其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的关系

    作者:徐敏;张建华;张学兰;吴良霞;王子才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人白细胞组织相容性DR、DQ抗原(HLA-DR、HLA-DQ)表达及其与血清总IgE(TIgE)表达的关系.方法 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7例和正常儿童12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DR、HLA-DQ表达.Phadiatop全自动过敏原检测系统测定血清TIgE.结果 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DR、HLA-DQ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27.77±3.89)% 和(9.49±3.71)%,正常儿童为(18.23±1.50)% 和(3.79±2.04)%,二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01).HLA-DR、HLA-DQ表达与血清TIgE水平之间密切相关[r(HLA-DR)=0.774 4,r(HLA-DQ)=0.749 4Pa<0.001].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DR、HLA-DQ表达增加,并与血清TIgE表达呈正相关.提示HLA-DR、HLA-DQ基因的高表达是哮喘形成的重要因素.

  • 河南省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及病因调查

    作者:王宝珍;王军;张云娟

    目的 研究河南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甲低,CH)的发病情况及发病原因.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1998年1月~2004年12月河南省156家医院非选择性出生的新生儿33.8万例血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筛查阳性者召回,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其静脉血清T3、T4、TSH水平,以T3、T4低于正常、TSH水平高于正常者确诊为CH患儿,通过对CH患儿及其父母召回进行问卷调查和生长发育、智力测量及相关医学检查,寻找其发病原因及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 河南省新生儿CH筛查平均覆盖率5.93%,确诊CH 109例,发病率0.032%.CH患儿109例甲状腺部位正常,发育良好.在有高血压、糖尿病、畸形或智力低下家族史或母孕期有不良情况者中CH发病率较高.结论 河南省CH患儿发病可能与甲状腺的缺如和异位无关,可能为激素的合成障碍或受体缺陷所致.

  • 2005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有关儿童哮喘的诊治指南

    作者:刘恩梅

    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哮喘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不同年龄组的人群.2005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INA)方案收集了2004年1~12月有关哮喘防治的研究成果共298篇论文,其中25篇文章被专家们确定加入或取代已有的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诊断 治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