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실용아과림상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28X
  • 国内刊号: 10-107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02
  • 曾用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郭学鹏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液体管理和营养支持治疗再认识

    作者:贾鑫磊;钱素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种病因引起的由多种促炎因子介导的肺部炎性反应.高通透性肺水肿是其基本病理生理特征,对ARDS合理的液体管理,有助于改善肺水肿,降低病死率.及时有效的营养干预是重要的治疗策略,ARDS营养治疗的目标已由单纯的提供细胞机体代谢所需能量与底物,向以调理代谢紊乱、调节免疫,作为疾病治疗的“药学”目标转变.制定出既满足临床患者营养需求,同时又能抑制炎性反应,利于提高ARDS患者氧合作用甚至降低病死率的营养策略值得关注.

  • 体外膜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陆铸今;闫刚风;陆国平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儿科危重症病死率很高的疾病之一,体外膜肺(ECMO)是抢救重症ARDS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临床上用于经包括机械通气在内的传统治疗无效的ARDS患者.ECMO原理为通过体外循环方式进行心肺功能支持,以充分的氧输送来达到心肺支持作用.由于ECMO的生命支持属性,其疗效也受到病情及原发病等因素的影响,文献报道儿童ARDS存活率为40% ~78%.ECMO的有创性、持续抗凝、严重并发症、高治疗成本等因素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现状和再认识

    作者:许煊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在儿童呼吸重症的应用多集中在感染、中央呼吸道及上呼吸道狭窄诊断及解除方面,专门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应用报道较少,应用指征、时机尚无共识,且缺乏随机对照研究.尽管如此,目前有限的研究表明支气管镜介入治疗ARDS在一些方面已显露出治疗前景.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现状和再认识

    作者:刘成军;杜语慧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替代治疗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已经普及,且疗效确定,但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观察结果并不一致.早期研究发现PS可改善ARDS患儿的氧合,降低病死率,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PS并不能改善ARDS患儿的远期预后.研究结果的不同可能与PS制剂、给药剂量、给药方法、给药时机等有关.目前不推荐在ARDS治疗中常规使用PS.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治疗现状和再认识

    作者:张育才;缪惠洁

    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增加呼吸末功能残气量,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和促进分泌物排泄,从而改善氧合.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到成人ARDS患者,特别是同时进行肺保护通气策略或较长时间进行俯卧位的患者,PPV可能降低病死率.当前资料显示对ARDS患者合并严重低氧血症时,早期PPV有帮助,但仍然需要关注体位相关的通气并发症.儿科PPV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形成一致意见.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药物治疗现状和再认识

    作者:王莹;钱娟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认识已近半个世纪,但对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治疗尚未达成共识.目前除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外,有关药物治疗还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现就ARDS的药物治疗(包括神经肌肉阻断剂、糖皮质激素、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抗氧化剂、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血管扩张剂等)临床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吸入一氧化氮治疗现状和再认识

    作者:符跃强;许峰

    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ous oxide,iNO)能降低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ediatric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PARDS)的肺动脉压力,改善通气/血流匹配,从而增加动脉血氧合,但该作用持续时间短.从现有研究来看,iNO不能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不推荐在儿童ARDS治疗中常规使用iNO.然而,对存在肺动脉高压或严重右心室衰竭的儿童ARDS可以考虑进行iNO治疗.此外,iNO可作为严重儿童ARDS的急救性治疗措施,为进行其他治疗赢得时间.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频通气治疗现状和再认识

    作者:张晨美;杨子浩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机械通气是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之一.其中,高频振荡通气具有小潮气量、低呼吸道压、减少肺泡损伤的特点,是一种治疗ARDS安全有效的手段.现就ARDS的高频通气治疗现状和再认识作一阐述.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保护性通气治疗现状和再认识

    作者:喻文亮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一直是近20年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标准治疗.小潮气量通气、相对高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及限制平台压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主要构成.依据近年相关临床研究,现回顾并总结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临床现状,提出临床医师在临床中应该采取的佳通气策略.同时结合应力与应变从理论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机制和对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再认识.

  • 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我们有太多临床未知

    作者:许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具有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近年来关于ARDS的文献较多,但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尚未统一.现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总结和分析ARDS的诊断标准及基础疾病治疗、液体管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俯卧位机械通气、高频振荡通气、体外膜肺治疗、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吸入一氧化氮和药物治疗等在ARDS中的应用,以期推进ARDS规范化诊疗策略的进展.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现状和再认识

    作者:刘春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概念提出已近50年,但有关ARDS的诊断仍有许多欠完善之处,尤其儿童ARDS诊断一直沿用成人标准.现回顾ARDS的诊断现状,尤其对2015年国际儿童ARDS诊断共识进行详细介绍,并对ARDS未来诊断需要完善之处进行阐述.

  • STAT1功能获得性基因突变引起的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光磊;李成荣;杨军;张艺;罗颖;夏宇;梁芳芳

    目的 总结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患儿(CMC)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对深圳市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2014年2月24日收治的1例CMC患儿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基因诊断结果、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儿,男,14岁.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反复的口腔黏膜念珠菌感染,随后渐出现皮肤、甲床的念珠菌感染,抗真菌药物能控制,但易反复,4年前逐渐出现自身免疫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蛋白尿、甲状腺功能减低等自身免疫反应,予激素及环孢素治疗,血细胞减少可恢复正常,减量后又复发.基因检测证实为STAT1基因功能获得性基因突变.住院过程中先后出现噬血细胞综合征、造血功能停滞等,先后输注洗涤红细胞13次和血小板3次,并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环孢素治疗,效果差,且合并严重感染,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地塞米松和环孢素治疗后,患儿外周血和骨髓象逐渐恢复正常.检索PubMed数据库中CMC报道824篇,有关STAT1基因突变的39篇,报告约120例.国内报道1例3岁STAT1突变所致CMC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复皮肤黏膜真菌感染.结论 STAT1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是导致CMC的原因之一,少数患儿可表现为以血细胞减少为突出表现的自身免疫反应,对CMC合并血液系统自身免疫反应应高度警惕本病,基因诊断有助早期诊断.

  • 阿立哌唑治疗儿童Tourette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作者:蔡晓楠;何学莲;吴革菲;胡家胜;孙丹;刘智胜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其他传统药物治疗儿童Tourette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与阿立哌唑治疗儿童Tourette综合征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9月.由2位研究人员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综合评价阿立哌唑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数据分析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结果 共纳入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包括396例患儿(阿立哌唑组201例,对照组195例).阿立哌唑疗效与对照组(安慰剂、硫必利及氟哌啶醇)治疗Tourette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化均数差(SMD)=0.21,95% CI:0.10~0.32].不同治疗时间疗效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2周时2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0.28,95% CI:0.06~0.50);4周及8周时阿立哌唑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SMD=0.16、0.28;95%CI:-0.05 ~0.38、-0.20 ~0.76).不同对照组治疗药物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阿立哌唑组的疗效优于硫必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 =0.29,95% CI:0.15~0.43);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的治疗效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SMD=-0.03,95% CI:-0.28~0.22).阿立哌唑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83,95%CI:0.36 ~ 1.89).结论 与传统药物相比,阿立哌唑在治疗Tourette综合征2周时效果较好,阿立哌唑的效果优于硫必利,与氟哌啶醇治疗效果相当,不良反应率与其他药物无差异,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 新生儿硝苯地平中毒1例

    作者:杨子久;王君棪;宋迎冬;张娟丽;张亚婷;徐丁

    硝苯地平在临床中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量中毒国内外均有报道.因其在儿科疾病应用较少,故中毒报道亦少见,而过量中毒者也多为误服患儿.目前少有新生儿中毒报道,现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儿,男,2d,因“误服硝苯地平8h”由下级医院转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患儿于入院前8h因家属予患儿误服硝苯地平片20 mg,患儿随即出现全身皮肤黏膜发绀,反应差.就诊于当地医院儿科,予洗胃、西咪替丁、纳洛酮、多巴胺、呋塞米(具体剂量以及用法不详)对症处理后急诊转入院,患儿自发病至入院前大小便正常.患儿系第1胎,第1产,孕37周剖宫分娩,出生体质量2.15 kg,羊水污染、量可,胎盘以及脐带无异常,Apgar评分不详,无窒息抢救史,孕母妊娠期无用药史,乙肝疫苗已接种.

    关键词:
  • 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王昭妮;郭予雄;陈壮桂

    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是儿童重症医学常见疾病之一,有着较高的病死率.PARDS与成人ARDS存在不少差异,但目前大多数儿童危重症医师对PARDS的处理仍然沿用成人的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为了区别PARDS与ARDS诊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本研究就PARDS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近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致难治性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作者:封在李;孙亚洲;尹兆青;李学艳;万静;李宗禹;王家勤;郭学鹏

    目的 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与常频机械通气(CMV)联合吸入一氧化氮(iNO)治疗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致难治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住院治疗诊断为重度NRDS致难治性呼吸衰竭67例患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其中HFOV组35例,予HFOV治疗;iNO组32例,予CMV联合iNO治疗.比较2组呼吸机治疗时间、氧合指数(OI)、总住院天数、失败率、血气分析参数、呼吸机参数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iNO组呼吸机治疗时间[(205.22±21.28)h]较HFOV组[(223.79 ±23.41) h]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总住院天数[HFOV组(19.2±4.4)d,iNO组(17.5±5.8)d]、治疗失败率[HFOV组5.71%,iNO组6.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儿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平均呼吸道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OI在2组患儿呼吸机治疗0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呼吸机治疗时间延长,每个指标的变化均向治疗有效的方向改变,各组患儿每个观察指标在不同时间点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iO2、MAP、OI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a(O2)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O组pa(O2)升高较HFOV组快.pa(CO2)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pa(CO2)下降较iNO组快.结论 HFOV治疗、CMV联合iNO治疗均可用于重度NRDS致难治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以氧合不好为主可以选择CMV+ iNO治疗,以高碳酸血症为主可以选择HFOV治疗.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作者:王荃;武洁;刘珺;董方;姚开虎;申昆玲;钱素云

    目的 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的临床特点并分析预后,为早期合理诊治、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IP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荚膜肿胀试验鉴定所有肺炎链球菌(Sp)分离株的血清型,并分析预后.结果 符合条件的患儿30例,男19例,女11例;发病年龄3个月~7.5岁,中位年龄1.5岁;小儿危重病评分以中位数(P25,P75)表示72(64,82)分;Glasgow昏迷评分< 15分者13例;28 d病死率为36.7%(11/30例).死亡组细菌性脑膜炎7例,脓毒症3例,细菌性胸膜炎1例.死亡组起病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小儿危重病评分和Glasgow昏迷评分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均<0.05);合并脓毒性休克患儿病死率高于未合并脓毒性休克者[75.0%(6/8例)比22.7%(5/22例),P<0.05].血清型19F、19A常见,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血清型覆盖率达96.7%.90%为多重耐药,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占73.3%,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占53.3%.结论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IPD患儿病死率高,主要血清型为19F、19A.死亡患儿多小于2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和Glasgow昏迷评分显著降低、多合并脓毒性休克.及时接种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可以预防重症IPD的发生.

  • 肺表面活性蛋白C exonⅡ基因突变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联性

    作者:张晓媛;韩笑;王琪;闫燕;陈长春;尹晓娟

    目的 探讨编码肺表面活性蛋白C(SP-C)的基因exonⅡ突变是否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相关联.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并确诊为NRDS的90例汉族患儿作为NRDS组,又根据胎龄分为3个亚组,每组30例.采用观察表收集临床资料;另选取90例汉族其他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等方面与NRDS组相匹配.研究对象在临床确诊后静脉采血1 mL,用DNA试剂盒常规提取DNA,PCR扩增后用ABI 3730XL全自动DNA测序仪进行双向测序,采用Chromas软件和Vector NTI Advanc软件进行分析,所得结果与GenBank的正常SP-C序列进行对比判读.结果 SP-C基因exonⅡ在NRDS组存在c.115G>T和c.139G>C 2种杂合错义突变,均属于错义突变;NRDS组c.115G>T突变的GT基因型频率(0.078)高于对照组(0)(x2=7.283,P<0.05).具有c.115G >T基因突变的NRDS患者,胸片示NRDSⅢ~Ⅳ级改变数较多,患儿死亡率高于对照组.c.139G>C突变(GC)基因型频率为0.067.NRDS组GC基因型频率(0.067)高于对照组(0)(x2 =6.207,P <0.05).NRDS组64例剖宫产患儿中,GC基因型频率低于GG基因型频率(x2=9.276,P<0.01),55例患儿需要3~4剂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GC基因型频率低于GG基因型频率(x2=5.343,P<0.05).结论 中国汉族呼吸窘迫综合征群体SP-C基因exonⅡ发现c.115G>T、c.139G>C 2种前人未发现的基因突变;c.115G >T基因突变与所研究的NRDS发病相关,并增加了该病的严重性,且增加了该病死亡风险;c.139G>C基因突变仅与所研究的NRDS发病相关联,并未增加该病的严重程度和死亡风险.

  • 芬太尼对机械通气早产儿脑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莉;封云;曹兆兰;郭艳;周晓光;马学慧;王贝贝;王宇;程锐

    目的 探讨持续静脉滴注芬太尼对机械通气早产儿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需要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共53例,随机信封法分为2组:A组为非镇痛(对照)组,26例;B组为镇痛(试验)组,27例.试验组于气管插管后即予芬太尼1 μg/(kg·h),持续静脉滴注,当呼吸机参数平均呼吸道压(MAP) <7 cmH2O(1 cmH2O =0.098 kPa),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0.25,呼吸频率<25次/min(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或者MAP< 10 cmH2O(高频振荡通气),芬太尼剂量减半,30 min后完全停药,停药后撤机;对照组以相同滴注速度静脉滴注50 g/L葡萄糖.比较2组用药前、用药后呼吸机参数[MAP、FiO2、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患儿平均血压、心率、呼吸总频率、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与COMFORT双疼痛评分量表评估2组患儿各时段的疼痛行为反应评分;比较2组患儿纠正胎龄37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纠正胎龄40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 1.试验组各时段呼吸机参数、平均血压、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心率在12、24、48 h低于对照组(t=6.36、7.01、6.28,P均<0.05);试验组呼吸总频率在24、48 h时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8、10.34,P均<0.05).2.试验组在给药2h后各时段的PIPP评分及COMFOR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特别是在给药12 h后降低更明显(P<0.01).3.试验组纠正胎龄37周aEEG评分及纠正胎龄40周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 =4.85、3.27,P均<0.05).结论 持续静脉滴注芬太尼能较好减轻机械通气新生儿的疼痛,改善NBNA评分及脑电图,对机械通气早产儿脑功能有保护作用.

  •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癫痫发作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新华;沈金梅;姚佩丽;周渊峰;高萱;马健;陆国平;周水珍;王艺

    目的 评估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诊断神经重症患儿癫痫发作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床旁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4 h,以同步VEEG监测为标准,VEEG信号通过脑电图自带软件(Galileo NT PMS)转化成单通道(C3-C4)aEEG及多通道(F3-F4;C3-C4;P3-P4;T3-T4)aEEG,aEEG和VEEG分开判断,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单通道及多通道aEEG结合原始单通道或多通道EEG与VEEG识别癫痫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SE)的相关性.结果 35例患儿共61例次VEEG监测纳入分析.1.性别分布:男24例,女11例;年龄分布:2个月~1岁12例,>1 ~6岁13例,>6 ~12岁10例;病因分布:重症病毒性脑炎15例,原发性癫痫、颅内出血各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例,其他3例.2.癫痫发作VEEG监测结果分成2组:SE组37例次,其中惊厥性SE19例次,病因以重症病毒性脑炎和癫痫为常见;非惊厥性SE 18例次,病因以重症病毒性脑炎、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为常见.非SE组24例次,共监测到118次癫痫发作.3.aEEG对癫痫发作及SE识别的相关性:SE组aEEG与VEEG结果完全一致;非SE组单通道和多通道aEEG识别癫痫发作的敏感性分别为79.66%(94/118例次)和91.53%(108/118例次),2组识别癫痫发作次数与VEEG记录的癫痫发作次数均呈正相关(ρ=0.837、0.901,P均<0.01).结论 对于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儿,aEEG可简单而有效地监测癫痫发作,单通道aEEG适合于SE的监测,增加aEEG导联数有助于提高对癫痫发作识别的敏感性.

  • 颈外动脉置管药物灌注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重症血管瘤的疗效

    作者:雷红召;孟小分;董长宪;霍然;孙斌;马玉春

    目的 探讨颈外动脉置管药物灌注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重症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婴幼儿口腔颌面部重症血管瘤患儿.男45例,女81例;就诊年龄10d~1岁4个月,平均年龄3.9个月.其中合并Kabasach-Merritt综合征者(KMS) 24例(19.1%).采用颈外动脉置管药物灌注治疗,术后灌注400 g/L尿素溶液,合并KMS者联合灌注甲泼尼龙.结果 随访4.3 ~10.2年,平均随访6.1年.126例患儿均治愈,其中单纯采用置管药物灌注治疗治愈94例,置管药物灌注联合局部尿素注射治愈32例.治疗后瘤体逐渐缩小消失,瘤体0.5 ~1.0年后完全消失105例,1~2年消失21例.24例合并KMS患儿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其中血小板计数术后3~7d恢复到正常13例,8~14 d恢复到正常7例,15 ~30 d恢复到正常4例.长期随访患儿体质量、身高、免疫力等同健康儿童发育,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颈外动脉置管药物灌注疗法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重症血管瘤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有良好治疗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