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실용아과림상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28X
  • 国内刊号: 10-107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02
  • 曾用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郭学鹏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小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概述

    作者:王茂贵

    小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DGIM)是近年国内小儿消化专业的研究重点,DGIM的曼谷新分类法是建立在神经胃肠病学基础上对胃肠疾病分类的全新评价.DGIM的诊断以客观动力学检查结果为依据,而非仅凭症状,并以此区别于功能性胃肠病(FGIDs),小儿 DGIM的研究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临床及基础研究的任务艰巨,有众多空白亟待填补.

    关键词: 胃肠动力 诊断 儿童
  • 儿童贲门失弛缓症诊治进展

    作者:王宝西

    贲门失弛缓症系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其病因不明,以吞咽困难、呕吐、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依据以下病史、X线及内镜检查常能明确诊断,食管压力测定有早期诊断价值.药物治疗、球囊扩张术及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疗效均欠佳;经腔镜行改良的Heller括约肌切开术和胃底部分折叠术是目前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佳选择.

  • 小儿胃轻瘫的诊断治疗进展

    作者:董梅

    胃轻瘫(GP)是以胃排空延迟为主的症状群,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干呕、呕吐、早饱、餐后腹上区饱胀、体质量减轻等,但无上消化道机械性梗阻证据.儿科GP常见于初生早产儿及病毒感染后.诊断可根据临床表现及胃运动障碍检测.治疗包括饮食治疗、止吐促动力药物、幽门肉毒素注射、胃电刺激及外科手术.

    关键词: 胃轻瘫 诊断 治疗 儿童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变化的意义

    作者:李瑞士;李树军;焦淑芳

    目的 观察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变化,评价其对肾滤过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组,包括轻度20例,中度26例,重度22例)及28例无黄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血清Cys C、胆红素及Cr、BUN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组血清Cr、BU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胆红素血症组Cys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血清胆红素水平与Cys C水平呈正相关(r=0.6751 P<0.05);经治疗黄疸消退后高胆红素血症组血清Cys 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Cys C水平是评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肾功能的敏感检测指标之一.

  • 无菌性脑膜炎患儿病原检测及脑脊液β2-微球蛋白变化的意义

    作者:刘晓静;王亚亭

    目的 研究无菌性脑膜炎(AM)患儿病原及脑脊液β2-微球蛋白(β2-MG)对AM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或反转录PCR(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被动凝集法分别检测80例AM患儿(AM组)和20例完全缓解期白血病患儿(对照组)脑脊液肠道病毒(EV)RNA、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DNA及血和脑脊液HSV-1 IgM、抗肺炎支原体(MP)抗体,根据相应的诊断标准将AM患儿分为EV脑膜炎组、HSV-1脑膜炎组及MP脑膜炎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患儿脑脊液β2-MG水平.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AM患儿中EV、HSV-1、MP感染率分别为52.5%、11.25%和5.0%,EV感染率高;PCR敏感性高于ELISA,对于血性脑脊液中的HSV-1 DNA,PCR检测可呈假阴性;AM患儿脑脊液β2-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EV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β2-MG水平低于HSV-1脑膜炎组(P<0.01);EV脑膜炎组心肌损害的发生率高于非EV脑膜炎组(P<0.05).结论 EV是本地区小儿AM的主要病原,脑脊液β2-MG检测对AM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2月龄时智力、运动发育水平随访研究

    作者:徐曼;刘小红;杨永华;邢军卫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婴儿智力、运动发育的影响,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5年3月~2006年3月西安交通人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仲院确诊的42例HIE患儿(HIE组)和同期出生的80例健康婴儿(健康对照组),均于12个月±7d时回院随访,内容包括婴儿体格营养发育状况评估、人口社会学资料收集,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测评智力发展指数(MDI)和运动发展指数(PDI).进行二组MDI、PDI粗分、标准分、程度及具体条目进行比较,分析智力及运动发展影响因素.结果 HIE组、健康对照组MDI粗分和标准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2.74,2.99 Pa<0.05),PDI粗分和标准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0.12,0.77 Pa>0.05);HIE组、健康对照组MDI标准分≥120分、80~119分、≤79分例数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4 P<0.05),PDI标准分≥120分、80~119分、≤79分例数二组间差异尤统计学意义x2=0.33 P>0.05);HIE组患儿对外界反应能力、记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能力、概括和分类能力的通过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记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4,5.20 Pa<0.05);HIE组患儿粗大运动、手的精细运动、动作的协调性通过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仅于的精细运动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 P<0.05).结论 HIE对婴儿智力、运动的发展有影响,其对智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记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二方面,对运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住手的精细运动方面.

  • 吻合神经的邻指皮瓣修复儿童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22例

    作者:刘泽茹

    目的 探讨采用吻合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皮瓣修复儿童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患儿22例28指.男17例20指,女5例8指;年龄5~15岁.其中切割伤10例10指,挤压伤6例8指,机器绞伤6例10指.采用吻合神经背侧支的邻指皮瓣修复患儿指腹软组织缺损,术后3周断蒂.供区全厚皮片覆盖,缝合并留长线打结加压包扎.结果 22例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患儿28指术后皮瓣及供区均成活.随访6~26个月,皮瓣皮片均生长良好,手指指腹饱满,色泽正常,静止2点辨别觉为3.5~6.5mm,创面均Ⅰ期愈合,皮肤色素沉着少许,手指伸屈功能无受限.结论 采用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邻指皮瓣修复儿童指腹软组织缺损不仅能修复指腹的外观,且能重建指腹感觉,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手术方法.

  •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6例患儿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刘晖;李晓峰;彭芸;王芳韵

    目的 分析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诊断特点,评估其手术效果.方法 本院2006年3月-2007年10月共收治ALCAPA患儿6例.男4例,女2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43.5个月.对这6例患儿的I临床表现、心电图(ECG)特征、心脏超声、64排螺旋CT及心导管检查资料、手术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ALCAPA 5例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多汗、烦躁、气促、拒食等临床表现,临床检查示心功能不全.ECG特异表现:4例患儿ECG存在前侧壁异常Q波及ST段改变,1例患儿存在ST段改变,1例患儿ECG大致正常.典型彩色超声心动图表现为:4例患儿出现左室扩大伴左室收缩功能减低;2例患儿存在二尖瓣轻-中量返流,2例患儿为大量二尖瓣返流;2例患儿表现为右冠状动脉扩张.增强CT及心导管检查有特征性改变.其中5例患儿行手术治疗:2例直接移植,3例行左冠状动脉重建术;2例重度二尖瓣返流患儿同时行二尖瓣成形术.1例无症状患儿未行手术治疗.术后患儿症状改善,无死亡病例.结论 了解ALCAPA的病变特点及相关辅助检查,可提高ALCAPA的检出率,尽早手术治疗,改善预后.

  • 婴幼儿部分型房室管畸形缝合路径的改进

    作者:张建卿;程兆云;肖明弟;顾以茼

    目的 探讨改进的缝合路径在婴幼儿部分型房室管畸形中的应用.方法 部分型房室管畸形患儿28例.术前均经心肮彩超确诊,术中将常规卵圆型补片的下缘依冠状静脉窦的位置及大小剪成直径0.5~1.5 cm的半圆形缺口,缝合时补片缺口边缘缝合于心房间隔与冠状静脉窦分界处以下的静脉窦壁上,将静脉窦开口隔在右房.结果 28例部分型房室管畸形患儿术后无永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术后氧饱和度98%~100%;心脏超声检查示无明显残余分流,无重度二、三尖瓣返流.冠状静脉口开口于右房,开口通畅.结论 改良的缝合路径能较好的避免损伤房室结及传导束,且将冠状静脉窦口分隔在右房,临床效果肯定,尤其对并粗大左上腔静脉的患儿更能有效避免术后右向左分流的发生.

  • 高IgE综合征1例

    作者:韩英;耿荣

    1 临床资料患儿,男,7岁,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疹,散在分布于四肢,为鳞屑性红斑丘疹,予中药外洗及抗过敏治疗,皮疹时重时轻,近2个月反复发热,流涕,咳嗽,元咳痰,喘息,发热时皮疹未加重,经抗感染治疗3~5 d可好转,1周左右再次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

  • 重症枫糖尿病2例

    作者:任常军;李彦敏;杨振儒

    1 临床资料例1,女,27 h.因吃奶差24 h入院.第1胎,第1产,40周顺产,Apgar评分出生1、5、10 min均为10分,无胎膜早破,羊水Ⅲ度污染,脐带、胎盘无异常.出生2 h出现吃奶稍差,无呕吐、抽搐,尿无异味.

  • 播散性卡介苗感染并川崎病1例

    作者:刘建梅;吴爱民

    1 临床资料患儿,男,6个月.冈左腋窝包块进行性增大2个月伴腹泻10 d入院.入院前2个月被发现左腋窝进行性增大的包块,近1个月有触痛,局部皮肤轻发绀.

  • 婴幼儿和儿童便秘的诊断治疗程序

    作者:王小林;冯杰雄

    便秘是儿童常见疾病,但引起便秘的原因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现结合文献及本科在小儿便秘诊治方面的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制订我国婴幼儿和儿童便秘的诊治程序.

    关键词: 便秘 诊断 治疗 儿童
  • 大黄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作者:贾德胜;丁艳;黄志华;梅红;彭罕鸣

    目的 探讨大黄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HIS)的机制.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2例HIS患儿及18例非HIS择期手术前婴儿(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JT)、r-谷氨酰转肽酶(r-GT)、总胆汁酸(TBA)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及胆汁IL-6、TNF-α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TBA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检测其血清及胆汁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大黄治疗后HIS患儿血清TB、DB、ALT、r-GT、TBA分别为(58.7±20.9)μmol/L、(36.7±13.1)μmol/L、(56.8±22.1)U/L、(83.2±22.7)IU/L、(88.6±31.5)μmol/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a<0.05),血清及胆汁IL-6、TNF-α、MDA分别为(20.71±7.93)ng/L、(246.74±83.15)ng/L、(2.60±0.85)μmoL/L、(81.96±17.05)ng/L、(627.91±193.37)ng/L、(6.32±2.05)μmol/L,均较治疗前降低(Pa<0.05),SOD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分别为(107.2±22.7)μU/L、(169.8±57.1)μu/L Pa<0.05].结论 IL-6、TNF-α、MDA、SOD参与了HIS的病理过程,大黄通过降低血清及胆汁中IL-6、TNF-α、MDA水平,提高SOD水平而起到退黄护肝的作用.

  • 葡萄糖酸锌佐治轮状病毒肠炎

    作者:孙永虎;孙惠娟;卞新南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锌在治疗儿童轮状病毒(RV)肠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9月-2008年1月本院诊治的急性腹泻患儿90例.随机分为加葡萄糖酸锌组(观察组)及不加葡萄糖酸锌组(对照组).二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其他治疗均相同.二组均行大便RV抗原检测(ELISA法),阳性率分别为77.78%和82.22%,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RV抗原阳性的病例,观察组为35例,对照组为37例,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51.3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二组止泻时间分别为(5.30±1.19)d和(6.47±1.56)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葡萄糖酸锌佐治儿童RV肠炎疗效肯定.

  •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制备饲养层对胚胎干细胞生长的支持作用

    作者:何志旭;王志华;米蔷;汪浩文

    目的 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是否可作为饲养层支持胚胎干细胞(ESC)的生长,维持EsC的未分化状态.方法 取健康产妇产后的脐带,胶原酶灌注消化脐静脉血管,分离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并连续传代扩增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采用生长良好的3代以上内皮细胞,经丝裂霉素C(10mg/L)灭活后制备饲养层,将E14.1 ESC接种到该饲养层上进行传代培养,观察ESC的形态学特征,测定不同传代时间的ESC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十细胞标志物Oct-4的表达,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体内畸胎瘤形成实验鉴定其全能分化特性.结果 人脐静脉血管来源的内皮细胞能够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生长、增殖旺盛,细胞连续传代10代以上能完整的保持正常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细胞停止增殖,在24h内能较好的保持细胞活力和形态学特征,具备饲养层细胞的基本条件.E14.1 ESC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传3~8代能较好的保持未分化状态,细胞呈克隆性生长,高度表达AKP及于细胞因子Oct-4;体内伞能分化实验显示:在内皮细胞上牛长6代和lO代以上的E14.1 ESC接种到SCID小鼠6周后均能形成畸胎瘤,含有3个胚层的组织细胞.结论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可作为一种来源丰富,取材方便的人源化饲养层细胞,能有效支持ESC的生长,克服了日前人ESC使用动物细胞饲养层带来的异种蛋白污染和致病微生物的危险,解决了ESC临床应用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 健康婴幼儿及儿童心电图时间参数的比较

    作者:周弋;李奋;孙锟;Sophia Zhou;李筠;杨健萍;朱敏;邢海华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和性别健康婴幼儿及儿童心电图(ECG)时间参数的特点,评估现有国内外健康婴幼儿及儿童ECG标准应用于我国儿童的可行性.方法 记录上海地区1557名健康婴幼儿和儿童(男812例,女745例;年龄1~17岁)ECG的心率(HR)、P波时间、P-R问期、QRS波时间、Q-T间期、Q-R峰值时间,并在不同年龄组及男女组进行比较.结果 HR、P波时间、P-R间期、QRS波时间、Q-T间期、校正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及Q-R峰值时间在各年龄组间均有显著件差异(Pa<0.001),P波时间、P-R间期、QRS波时间及Q-T间期均与年龄呈正相关,与HR呈负相关(Pa<0.001).部分测量值男女组间以及与既往标准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健康婴幼儿及儿童ECG时间参数具有年龄、性别、时间和种族差异.沿用传统的国内外健康婴幼儿及儿童ECG标准不合适,有必要修订更新传统的正常值标准,并应重视年龄、性别间的差异.与之相关的疾病诊断标准也应进行修订.

  • 婴儿和儿童便秘的评价和治疗

    作者:许红梅

    便秘的定义为持续2周以上的排便延迟或排便困难,为儿科常见疾病.北美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协会的便秘指南委员会已明确制定了儿科便秘管理临床指南.便秘指南委员会由2名基层儿科医师、1名临床流行病学家及5名儿科胃肠病专家组成,通过对医学文献广泛的、系统的综述和专家观点进行整合,制定了儿童便秘医学管理规则系统.该指南为各级医师对便秘的管理、评价、治疗、随访等提供依据.

    关键词: 便秘 诊断 治疗 儿童
  •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胃黏膜上皮细胞动力学研究

    作者:朱莉;靳蓉;刘文莉;王鸿娟;李惠;詹泉;全小丽

    目的 从细胞动力学角度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的致病机制.方法 胃黏膜上皮细胞动力学改变采用细胞增殖及凋亡2项指标.细胞凋亡及增殖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0例Hp感染胃黏膜和30例Hp阴性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凋亡情况进行比较.CagA蛋白抗体检测采用Western Blot 2.1免疫印迹法.结果 CagA+Hp感染组30例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指数为(11.56±4.21)%,凋亡指数为(10.58±5.31)%.30例Hp阴性组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指数为(5.85±2.21)%,凋亡指数为(2.86±0.64)%.二组间增殖指数及凋亡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7.570,8.096 Pa<0.001);21例CagA+Hp感染根除治疗后,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指数治疗前后分别为(11.50±4.11)%和(6.30±3.26)%,具有极显著性差异(t=3.968 P<0.001).凋亡指数治疗前后分别为(10.58±4.02)%、(3.74±2.30)%,二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t=6.69 P<0.001).7例未根除治疗患儿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及凋亡指数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a>0.5).结论 Hp感染使黏膜增殖、凋亡动态失衡,黏膜的不稳定性增加,表明Hp感染是引起胃黏膜上皮细胞动力学变化失去平衡的原因之一.

  • 上海城乡结合部急性腹泻病儿童的病原及转归

    作者:沈怡;许春娣;彭德伟;高传化;赵云妹;翟淑萍

    目的 探讨上海城乡结合部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病原及转归,为该区腹泻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5年12月-2006年11月本院儿科门诊的急性腹泻患儿资料.病程<7d,大便次数>3次/d,每例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行脱水情况评估,大便镜检.大便镜检WBC 10/HP以上者行细菌培养、轮状病毒检测,根据病原分组给予相应治疗,指导家属记录症状日记卡,并行病程随访,资料均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急性腹泻患儿314例.男193例,女121例,男女比例为1.6∶1.0;年龄42d~11岁.其中侵袭性(INV)腹泻77例(24.5%),轮状病毒(RV)腹泻106例(33.8%),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19例(6.1%),食物不耐受(FI)腹泻48例(15.3%),原因不明性腹泻64例(20.4%).止泻时间:INV腹泻(29.1±10.8)h,RV腹泻(113.7±49.2)h,AAD腹泻(83.0±25.8)h,FI腹泻(67.0±20.1)h,原因不明性腹泻(76.0±20.3)h.INV腹泻止泻时间短,0.5a后再次腹泻发生率较低(11.7%),而RV腹泻平均止泻时间0.5a内再次腹泻发生率高(43.5%).结论 与1996-1998年比较,本地区INV腹泻的发病率显著下降,RV腹泻发生率上升.RV腹泻止泻时间长,0.5a内再次腹泻发生率较其他原因腹泻更多见.AAD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在诊治中应重视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 腹泻 病原学 转归 儿童
  • 苯巴比妥钠介入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鉴别诊断婴儿持续性黄疸

    作者:侯先存;程华;李智勇;任少阳;朱辉

    目的 评价苯巴比妥钠介入99Tcm-二基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99Tc-EHIDA)核素肝胆显像对先天性月日道闭锁(BA)与婴儿肝炎综合征(HI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仪,对58例持续性阻塞性黄疸的婴儿服用苯巴比妥钠,5mg/(kg·d),分2次服用,连续7d后行99Tcm-EHIDA肝胆显像,以注射显像剂24h内患儿胆囊和肠道出现放射性诊断为HIS;以胆囊和肠道未出现放射性诊断为BA;并将肝胆显像结果与手术病理及随访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确诊为BA的24例患儿中,苯巴比妥钠介入放射性核素肝月日显像全部检出;34例HIS患者中29例检出,5例误诊为BA.肝胆显像诊断BA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100%、85.3%、91.4%;诊断HIS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85.3%、100%、91.4%.结论 苯巴比妥介入99Tcm-EHIDA肝胆显像能较准确、早期鉴别诊断BA与HIS.

  • 肝病专用肠内营养制剂对肝功能损害患儿蛋白质代谢和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军红;田曦;陈颖新;徐宗鲁;赵文卓;林莹

    目的 观察含高支链氨基酸的肝病专用肠内营养制剂对重症并肝功能不全患儿肝功能和血清清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院重症并肝功能不全住院患儿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为(7.8±6.3)岁.随机分为添加肝病专用肠内营养制剂的支持治疗组(治疗组)和整蛋白全营养型肠内营养制剂的支持对照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二组均采取鼻饲肠内营养支持,供给热能418~628 kJ/(kg·d).分别于治疗前第1天及治疗后第14天检查二组肝功能,测定其血清清蛋白和Hb等指标.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二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测定值相近,治疗14d,治疗组患儿的ALT和AST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a<0.05);二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及血红蛋白均显著升高(Pa<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病专用肠内营养制剂对肝功能损害患儿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 Ghrelin mRNA和蛋白在小于胎龄仔鼠胃底组织中表达的变化

    作者:杨慧明;毛萌;杨凡;杨速飞;崔继华

    目的 了解胃底组织Ghrelin mRNA和蛋白表达与小于胎龄(SGA)仔鼠追赶生长的关系.方法 采用妊娠中后期食物摄入限制法获得SGA和适于胎龄(AGA)仔鼠,并设对照组.孕鼠分娩后收获仔鼠.分别于0、20、40日龄3个时间点每组随机抽取仔鼠10只,取其胃底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其Ghrelin mRNA,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Ghrelin蛋白在各组仔鼠胃底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0日龄限食组SGA仔鼠胃底组织Gherlin mRNA表达高于限食组AGA仔鼠和对照组AGA仔鼠(Pa<0.05);20日龄和40日龄的SGA未追赶生长仔鼠、SGA追赶生长仔鼠和对照组AGA仔鼠胃底组织Gherlin mRNA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0日龄限食组SGA仔鼠胃底组织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A)值高于限食组AGA和对照组AGA仔鼠(Pa<0.05);20日龄SGA追赶生长仔鼠胃底组织中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的A值高于SGA未追赶生长仔鼠和对照组AGA仔鼠(Pa<0.05);40日龄时3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0日龄SGA仔鼠Ghrelin mRNA在胃底组织中表达增加,提示Ghrelin可能在宫内就开始参与宫内发育迟缓胎鼠的生理调节或病理过程,或是宫内的营养状况和环境变化对胎鼠胃底细胞的生理功能产生了影响,使Ghrelin mRNA表达上调;20日龄追赶生长SGA仔鼠胃底Ghrelin表达的变化进一步提示,Ghrelin可能参与了SGA早期的追赶生长调控.

  • 肝胆断层显像和r-谷胺酰转肽酶对婴儿持续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邵国强;韩建奎;王峰;李少华;孟庆乐;张乐乐;王自正

    目的 探讨99Tcm-二乙基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99Tcm-EHIDA)肝胆断层显像和γ-谷胺酰转肽酶(γ-GT)对婴儿持续性黄疽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肝胆动态平面显像1h内未见明确肠道放射性出现的127例持续性黄疽患儿,6~8h进行肝胆断层显像及滤波反投射三维重建,排除体表及其他脏器放射性干扰的基础上,重点观察有无肠道放射性出现和功能性胆囊显影,所有患儿进一步接受24h肝胆半面延迟显像和显像前血清γ-GT测定,参照临床终诊断评价其诊断效能和联合应用价值.结果 99Tcm-EHIDA肝胆平面显像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BA)和婴儿肝炎综合征(HIS)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85.7%、59.8%、71.7%、49.2%、91.7%和59.8%、85.7%、71.7%、91.7%、49.2%;联合6~8h肝胆断层显像,诊断BA和HIS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提高至97.1%、73.9%、80.3%、58.6%、98.6%和73.9%、97.1%、80.3%、98.6%、58.6%.对日龄<60d组,以γ-GT≥300 U/L作为BA的诊断标准,诊断BA和HIS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0.9%、87.7%、80.0%和87.7%、60.9%,80.0%.对日龄<60d,肝胆显像(平面加断层,以下简称肝胆联合显像)持续未见功能性胆囊影和(或)肠道放射性的37例患儿,联合检测血清γ-GT,对BA的诊断特异性和对HIS的诊断灵敏度均提高至91.2%.结论 99Tcm-EHIDA肝胆断层显像对BA和HIS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24h延迟半面显像,对日龄<60d者,肝胆联合显像和血清γ-GT具有较好的联合应用价值.

  • 小儿急性胰腺炎

    作者:魏明发;王小林

    急性胰腺炎(AP)是小儿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主要介绍近期国内外关于小儿 AP的发病原因、病理演变及诊断和治疗现状.小儿AP目前认为主要由胆源性或外伤引起,90%为水肿型,出血坏死型少见,大多数常可经非手术治愈,少数如出现高热、腹肌紧张不能排除外科其他急腹症时需剖腹探查、腹腔引流,如并巨大假性囊肿则需行囊肿切除或囊肿消化道内引流术.

  • 不同参考标准下重庆城区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比较

    作者:王念蓉;王继林

    目的 比较3种筛查标准下重庆城区儿童超重/肥胖现况,寻求适宜的儿童肥胖筛查标准.方法 按照整群抽样原则抽取本市3个城区的12534名2~18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其身高及体质量.并分别采用WHO的身高标准体质量法标准(标准1)、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的超重/肥胖体质量指数(BMI)标准(标准2)和国立卫生统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NCHS/CDC)的BMI标准(标准3)评价儿童的超重/肥胖.结果 按照标准1、2和3的规定,重庆城区儿童的超重榆出率分别为13.0%、9.8%、9.8%;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8%、2.9%、6.0%,均有品著性差异(Pa<0.001),且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与女童.3种标准间,健康儿童、超重儿童或肥胖儿童的BMI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01).采用标准1和2得到的超重检出率,或采用标准1和3得到的超重检出率均在6岁前和14岁后2个年龄段存在统计学差异(Ja<0.01).在2~6岁符年龄组,采用标准1和3得剑的儿童肥胖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6~18岁各年龄组,采用标准1得到的肥胖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采用标准2和3得到的肥胖检出率(Pa<0.01);在3~6岁、8~10岁、13岁组采用标准2和3得到的儿童肥胖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儿童肥胖已经成为重庆城区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采用3种标准筛查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在2~18岁各年龄组均有所不同,应谨慎使用.

  • 经幽门喂养和经胃管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喂养耐受性比较

    作者:封云;陈俊;周晓玉

    目的 通过比较经幽门喂养(TP)和经胃管喂养(IG)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的喂养耐受性,探讨TP在VLBWI儿胃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3例胎龄为28~33周的VLBWI儿随机分为TP组(n=20)和IG组(n=23).喂养开始于出生2~3d,且生命体征平稳.喂奶量由10~20 mL/(kg·d)开始,间断喂养每3~6小时1次,VLBWI儿均同时进行部分外周静脉营养,逐渐过渡到完全肠道内营养.观察二组患儿喂养耐受性、呼吸暂停、体质量增长速度、达出生体质量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喂养耐受性中呕吐发生率TP组显著低于IG组(X2=4.74 P<0.05),呼吸暂停发生次数TP组显著低于IG组(t=3.098 P<0.05).二组患儿腹胀、体质量增长速度、达出生体质量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X2=0.378;t=1.243,0.388,0.834 Pa>0.0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027 P>0.05),且二组患儿均无肠穿孔发生.结论 TP能显著减少VLBWI儿呼吸暂停及呕吐的发生率,改善喂养的耐受性,TP可用于不能耐受IG而反复出现胃食管反流的VLBWI儿.

  • 儿童单纯性肥胖与纤维蛋白原及其Bβ448 G/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作者:高捷;赵凤珍;张俊玲;武英;李宏芬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及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速度(FMPV)变化,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与Fg及其Bβ448 G/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组)与健康体检儿童(健康对照组)各106例,均抽取空腹静脉血5mL,采用辅助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测定系统测定各组血Fg和FMPV;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酶切方法测定其FgBβ448 G/A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肥胖组血浆Fg和FMPV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1),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肥胖组Fg和FMPV逐渐增高,但均未达到有统计学意义(Pa>0.05).肥胖组Fg Bβ448 G/A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人群中AA和GA基囚型个体的血浆FMPV高于GG基因型组(P<0.01).AA与GA基因型个体的Fg与GG基因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 儿童肥胖均能引起血浆Fg及FMPV的异常,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Fg Bβ448基因多态性通过影响FMPV可能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一个累效基因.

  • NYGGF4小鼠同源基因mRNA在遗传性ob/ob肥胖小鼠体内的表达

    作者:夏黎;钱玲梅;孔祥清;倪毓辉;张春梅;童梅玲;池霞;吴伟玲;郭锡熔

    目的 观察NYGGF4小鼠同源基因在遗传性ob/ob肥胖小鼠(以下简称ob/ob小鼠)与正常C57/BL6J小鼠脂肪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分析NYGGF4小鼠同源基冈在ob/ob小鼠体内的多组织表达特征,探讨NYGGF4小鼠同源基因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 雄性10周龄ob/ob小鼠、正常小鼠(对照组)各12只,以乌拉坦(0.4 g/kg)深度麻醉后取腹膜后脂肪、肝、脑、骨骼肌、心肌、结肠、肾、小肠、肺、胸腺、脾等组织,采用RT-PCR技术检测NYGGF4小鼠同源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NYGGF4小鼠同源基因在ob/ob小鼠与正常对照小鼠腹膜后脂肪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在ob/ob小鼠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ob/ob小鼠体质量[(38.94±1.97)g]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18.47±0.66)g](P<0.001);2.NYGGF4小鼠同源基因在ob/ob小鼠腹膜后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89.18±8.31)%]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56.84±9.54)%](P<0.001);3.NYGGF4小鼠同源基因在肝脏、脑、腹膜后脂肪、骨骼肌、心肌、结肠、肾脏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从高至低依次为肝脏>脑>腹膜后脂肪>骨骼肌>心肌>结肠>肾脏,虽在小肠、肺、胸腺、脾等组织中未检测到阳性信号,但总体上呈现多组织表达特征.结论 NYGGF4小鼠同源基因可能参与肥胖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在肝脏、脑、腹膜后脂肪、骨骼肌等胰岛素作用的靶组织中表达水平相对较高.

  •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卡尼汀、游离脂肪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作者:刘艳明;农光民;吴娇华

    目的 了解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卡尼汀(CT)、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56例确诊为单纯性肥胖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肥胖组),36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二组血浆胰岛素,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CT水平.酶比色法测定血浆FFA及三酰甘油(TG).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按稳态模式胰岛素(HOMA-IR)计算其胰岛素抵抗指数(In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nSI),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肥胖组血浆CT水平为(43.67±12.75)μmol/L,健康对照组为(58.31±21.25)μmol/L,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6 P<0.05).肥胖组血浆FFA水平为(785.32±284.91)μmol/L,健康对照组为(604.87±136.52)μmol/L,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3 P<0.05).肥胖组WHR、TG、胰岛素(Ins)水平、InR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血浆FFA与BMI、WHR、TG均呈正相关(r=0.403,0.320,0.406 Pa<0.05),与InSI呈负相关(r=0.364 P<0.01);血浆CT与空腹胰岛素(FINS)、InSI呈正相关(r=0.365,0.364 Pa<0.01),与WHR呈负相关(r=-0.614 P<0.01);肥胖组血浆CT水平与FFA水平呈负相关(r=-0.592 P<0.01).结论 肥胖患儿存在明显的脂肪代谢紊乱,血浆FFA及CT水平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这些变化可能参与肥胖及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肥胖儿童血脂、载脂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作者:李时莲;张美和;宋文琪;靳剑云;赵秋虹;余焕玲

    目的 分析肥胖儿童血脂状况,了解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营养门诊就诊的4~16岁的肥胖儿童153例.男109例,女44例;年龄4~16岁.用电阻抗法测量和计算其体脂肪率、体脂肌量、除脂肪量.用软皮尺测量其腰围和臀围,公式计算腰臀比值.用皮褶计测量其肩胛骨下、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公式计算其肩胛骨下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比值.同时进行其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I和载脂蛋白B(Apo B)水平检测.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指标:高TC发生率为3.3%,高水平LDL-C发生率为6.0%,高TG发生率为24.7%,低水平HDL-C发生率为31.3%.10岁以上肥胖儿童体质量比率、体脂肪率与HDL-C水平呈弱负相关(r=-0.202,-0.211).结论 肥胖儿童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可评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 3T3-L1前脂肪细胞中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对脂肪因子肾上腺髓质素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梁晓燕;胡秀芬;卢慧玲;吴静;王宏伟;杨杨

    目的 研究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是否有胆碱能系统物质mRNA的表达,及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nAChR)α7功能状态对脂肪因子肾上腺髓质素(AM)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阐明脂肪细胞中非神经胆碱能系统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其他脂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以3T3-L1前脂肪细胞和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是否有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nAChRα7三种胆碱能系统主要组分的mRNA表达;对前脂肪细胞及成熟脂肪细胞分别予不同水平的广谱nAchR激动剂尼古丁、特异性nAchRα7激动剂氯化胆碱及特异性nAchRα7拮抗剂甲基牛扁亭碱处理12、24、36h,并设立相应处理时间的空白对照组,应用RT-PCR方法检测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AM mRNA的表达.结果 1.RT-PCR方法证实在3T3-L1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均有AChE、ChAT、AChR α7的mRNA表达.2.给予不同剂量的尼占丁和氯化胆碱,干预作用不同时间,3T3-LJ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AM mRNA表达水平与相应的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或P<0.01),但随干预作用时间延长,这种剂量依赖性上调效应减弱.二种激动剂以氯化胆碱的剂量依赖性上调效应更明显.而相同剂量下不同作用时间的处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a>0.05).3.拮抗剂甲基牛扁亭碱对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AM mRNA表达则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 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存在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其中nAchR α7调节脂肪因子AM mRNA的表达,脂肪组织中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的重要组分nAchRα7可能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其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