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실용아과림상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28X
  • 国内刊号: 10-107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02
  • 曾用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郭学鹏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进展

    作者:陈平洋

    呼吸衰竭是危及新生儿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方法,呼吸机的应用提高了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但使用不当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及慢性肺疾病严重影响预后.现就如何减少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及难治性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进展作一简介.

  • 新生儿的呼吸生理特点

    作者:柳国胜;聂川

    新生儿呼吸生理学与成人和儿童不同,有其独特的特性,现主要从新生儿肺的生长发育、肺容量、肺通气、肺换气、呼吸道阻力、气体的血液运输和呼吸的控制等方面对新生儿的呼吸生理进行深入介绍,旨在帮助新生儿医疗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新生儿的呼吸生理特点,以更好地对各种新生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进行管理,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 胎儿和新生儿肺发育

    作者:常立文;李文斌

    一直以来,肺发育都是围生医学研究的热点.肺发育包括3个时期:胚胎期、胎儿期(假腺期、小管期、终末囊泡期)和肺泡期.胚胎期是肺发育的初阶段,即肺芽出现;假腺期主要是主呼吸道发育和末端支气管形成;小管期特点是腺泡出现、气血屏障形成,以及Ⅰ型和Ⅱ型上皮细胞分化,并逐渐开始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终末囊泡期以第二嵴引起的囊管再分化、肺泡囊在肺泡管呈簇状形成、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加快为特征;肺泡期主要是肺泡的发育成熟.伴随着肺组织结构的发育成熟,其功能发育亦趋成熟.

    关键词: 肺发育 胎儿 婴儿 新生
  • 新生儿无创正压通气

    作者:吴本清

    无创正压通气是主要采取经鼻或口鼻面罩作为连接方式进行的机械通气,目的 是减少有创通气的严重并发症.有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和间歇正压通气模式.主要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气管插管拔管后和早产儿呼吸暂停.

  • 高分子聚合物逆转/减轻血浆诱导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失活的机制

    作者:侯李锋;孙丽萍;甘小庄;董声焕;宋国维

    目的 探讨高分子聚合物是否能逆转或减轻血浆诱导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失活.方法 应用闭泡式表面张力仪分别测定高分子聚合物葡聚糖(Dextran)、聚乙二醇(PEG)和透明质酸(HA)、PS及加入了1%~3%血浆的混合物的大表面张力(γmax)和小表面张力(γmin),并计算其稳定系数(S.I.).结果 不同的高分子聚合物、血浆及其混合物的γmin 均大于10 mN-m,S.I.小于0.8.PS(0.84 g·L-1)的γmin及S.I.分别是(1.78±0.03) mN-m和1.71±0.01.当PS与1%、2%、3%血浆混合后,其混合物的γmin 分别上升为(21.96±0.15) mN-m,(22.31±0.34) mN-m和(28.02±1.36) mN-m;S.I.下降为0.14±0.03,0.12±0.01和0.36±0.03;再加入5% PEG,5% Dextran 或0.25% HA后,其γmin 分别下降为(1.60±0.04) mN-m,(1.35±0.06) mN-m,(18.66±0.73) mN-m;(1.13±0.01) mN-m,(1.28±0.01) mN-m,(16.68±0.31) mN-m和(1.16±0.01) mN-m,(1.22±0.01) mN-m,(1.23±0.01) mN-m.S.I.分别为1.76±0.01,1.77±0.01,0.31±0.03;1.82±0.01,1.80±0.00,0.46±0.03 和 1.82±0.01,1.81±0.00,1.81±0.01.PEG(0%、2.5%、5.0%、10.0%)+PS+血浆(2%)组γmin分别为(22.32±0.34) mN-m,(1.09±0.01) mN-m,(1.35±0.06) mN-m,(0.96±0.02) mN-m;Dextran(0%、2.5%、5.0%、10.0%)+PS+血浆组γmin分别为(22.32±0.34) mN-m,(2.03±0.04) mN-m,(1.28±0.01) mN-m,(1.10±0.09) mN-m;HA(0%、0.125%、0.250%、0.500%)+PS+血浆组γmin分别为(22.32±0.34) mN-m,(9.60±0.20) mN-m,(1.22±0.01) mN-m,(0.92±0.01) mN-m.结论 在体外实验中,国产PS具有很好的表面活性;高分子聚合物 (PEG、Dextran、HA)可以逆转血浆引起的PS失活;与PEG和Dextran比较,HA和PS混合,对抗血浆引起的PS失活效果更好.

  • 叶酸结合蛋白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李兴兰;余章斌;韩树萍;陈玉林;顾筱琪;孙青;郭锡熔

    目的 构建pcDNA3.1.叶酸结合蛋白1(Folbp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在肺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反转录.PCR技术从肺腺癌 A549 细胞中扩增Folbp1 基因的完整编码框,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cDNATM 3.1/myc.His B,脂质体转染肺腺癌 A549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肺腺癌 A549细胞株,并利用Western blot法鉴定其表达.结果 PCR扩增Folbp1基因全长编码区,电泳显示其分子大小与823 bp预期值一致;连接产物pMD.Folbp1转化感受态细菌,经氨苄西林筛选,提取质粒鉴定表明插入pMD.18T载体的目的 片段大小和方向正确;重组质粒扩增Folbp1 基因连入pcDNATM 3.1/myc.His B载体,酶切鉴定显示切出约5.1 kb符合载体大小的条带及符合插入片段大小的特异条带;转染pcDNA 3.1.Folbp1重组质粒的肺腺癌 A549细胞株经抗生素G418筛选,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特异性条带.结论 pcDNA 3.1.Folbp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在肺腺癌 A549细胞内过表达,这将为研究Folbp1基因的功能及其肺发育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肺结核原发综合征32例

    作者:李振魁;张东杰

    目的 提高对儿童肺结核原发综合征的诊断水平,降低该病的误诊率.方法 对肺结核原发综合征32例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例(6.2%)接种过卡介苗,另外30例(93.7%)未接种卡介苗.有开放性肺结核患儿接触史22例(68.7%).咳嗽13例(40.6%),伴喉间痰鸣和(或)气喘9例(28.1%),食欲缺乏6例(18.7%),消瘦、盗汗、倦怠、乏力23例(71.8%),伴皮疹2例(6.2%).反复高热7例(21.8%),低热16例(50.0%),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11例(34.3%),呼吸音减弱12例(37.5%).白细胞总数升高12例(37.5%),痰涂片和培养阳性11例(34.3%),结核菌素试验阳性27例(84.4%).影像学检查28例(87.5%),均符合肺结核原发综合征影像学改变.结论 儿童肺结核原发综合征以1岁以下婴幼儿多见,结核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及结核菌素试验是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肺内实质病变伴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大是儿童原发肺结核的基本影像学特征.

  •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齐烨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血清半定量免疫色谱法测定120例感染性疾病疑似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PCT水平.120例感染性疾病疑似患儿分为局部感染组50例,重症感染组40例和病毒感染组30例,分析各组测定结果和阳性率.结果 局部感染组PCT为(0.84±1.03) μg·L-1,重症感染组为(31.75±81.25) μg·L-1,病毒感染组为(0.62±1.01) μg·L-1,健康对照组为(0.26±0.11) μg·L-1.重症感染与局部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6,P<0.01);重症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7,P<0.01);重症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642,P<0.01).PCT阳性率重症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1,P<0.01);重症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2.451,P<0.01).结论 PCT有助于细菌感染与病毒及结核感染、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局部轻症感染与全身重症感染的临床鉴别,可作为儿科严重感染及脓毒症的诊断指标之一.

  •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脑白血病抑制因子的表达

    作者:范玉颖;赵桂锋;张俊梅;王华;赵晓春

    目的 观察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脑组织内表达的情况,探讨LIF在EAE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 EAE组 48只,对照组 24只.以新鲜豚鼠全脊髓匀浆加完全福氏佐剂为抗原,免疫接种雌性 Wistar大鼠,并辅以百日咳原液以增加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建立 EAE动物模型,符合纳入标准者随机分为第 1、3、7、14天 4个时间点亚组.对照组用 9 g·L-1盐水代替豚鼠全脊髓匀浆,同样随机分为 4个时间点组.对EAE组大鼠依据临床症状进行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在 EAE发病后不同时期大鼠侧脑室周围白质LIF的表达.结果 EAE组32只大鼠在免疫第11天相继出现临床症状,发病第7天病程进展达高峰,随后病情逐渐恢复.对照组大鼠临床功能评分0分,侧脑室周围白质LIF低水平表达,各组无明显差异.EAE组发病第1天临床功能评分(1.5±0.4)分;侧脑室周围白质内 LIF表达量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第3天临床功能评分(2.5±0.5)分;LIF表达量继续上升,维持于较高水平.发病第7天临床功能评分(4.0±0.5)分;LIF表达量开始较前有明显下降.至第14天时临床功能评分(1.0±0.4)分;LIF表达量接近于正常,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IF在 EAE大鼠的脑组织内表达增加,随EAE病程进展LIF的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LIF可能参与EAE疾病的损伤或修复过程.

  • 宫内抗雄性物质暴露对胎鼠及新生大鼠阴茎组织p53和细胞周期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罗向阳;王伟

    目的 观察宫内抗雄性物质暴露对胎鼠及新生大鼠阴茎组织p53和细胞周期调节基因(p21waf/ci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尿道下裂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定期受孕的SD大鼠随机分为9 g·L-1盐水组(对照组)和氟他胺(Flu)组,于孕12~16 d分别腹部皮下注射Flu及9 g·L-1盐水100 mg·kg-1·d-1,2组动物均于胚胎19 d(GD19)及出生1 d(PND1)、4 d(PND4)、7 d(PND7)各随机取8只,应用反转录.PCR技术检测各组阴茎组织p53和p21waf/cip1基因的表达.结果 1.p53基因的表达:对照组在GD19~PND1随鼠龄增加,表达逐渐减弱,至PND1表达弱,以后随鼠龄增加逐渐增强.Flu组在GD19~PND1随鼠龄增加逐渐增强,至PND1强,以后随鼠龄增加而逐渐减弱,且Flu组在GD19和PND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a<0.05).2.p21waf/cip1 mRNA的表达:对照组在GD19~PND1随鼠龄增加而增强,至PND1表达强,以后随鼠龄增加逐渐减弱.而Flu组GD19~PND7随鼠龄增加呈逐渐减弱的趋势,且在GD19和PND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宫内抗雄性物质暴露可能通过上调p53基因表达,抑制胎鼠及新生大鼠阴茎组织细胞增殖,进而导致其尿道下裂发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

    作者:李爱敬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 (OA)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分析185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85例患儿实施LA(LA组),术后病理证实单纯性阑尾炎30例,化脓性阑尾炎36例,坏疽穿孔阑尾炎19例;另外100例同期行OA患儿作为对照组(OA组),术后病理证实单纯性阑尾炎28例,化脓性阑尾炎38例,坏疽穿孔阑尾炎34例.比较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患儿行LA及OA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发生腹腔脓肿、切口感染、肠梗阻例数.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患儿行LA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OA组,手术时间长于O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坏疽穿孔阑尾炎患儿行LA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与O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腹腔脓肿、切口感染例数均低于O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对于单纯性和化脓性阑尾炎,LA在缩短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降低发生腹腔脓肿、术后切口感染、发生肠梗阻方面存在优势,但对于坏疽穿孔阑尾炎,LA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降低发生腹腔脓肿及切口感染方面存在优势.

  • 1型糖尿病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

    作者:张丽;陈秀琴

    1型糖尿病(T1DM)是因为胰岛β细胞破坏,造成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从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类糖尿病.其发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本院收治1例T1DM患儿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现报告如下.

  • 新生儿黄疸的诊治及其相关问题

    作者:陈昌辉;吴青;李茂军

    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时期极为常见.正确认识新生儿黄疸,即黄疸的本质是血中胆红素升高且超过参考范围(高胆红素血症)而出现的临床现象,对于有效处理新生儿黄疸、降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

    作者:张金荣

    目的 探讨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HIE新生儿随机分为脑苷肌肽治疗组(A组)、胞二磷胆碱治疗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各50例.3组均采用综合治疗.A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2 mL,1次·d-1,静脉滴注;B组加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125 mg,1次·d-1,静脉滴注.2组均用1个疗程.所有病例由专人每日检查临床表现;分别于出生后3 d内、5~7 d、10~14 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计算各组总有效率并观察各组不良反应.结果 1.A组、B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较C组均明显缩短(Pa<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2.A组、B组NBNA均优于C组(Pa<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3.A组、B组总有效率均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苷肌肽可作为治疗新生儿HIE的有效药物之一.

  • 早期或晚期抢救性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作者:康文清;孙慧清;陈宇辉;郭静;李明超;许邦礼;周炎娟;熊虹

    目的 观察早期或晚期抢救性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9例需要机械通气的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PS的给予时间分为早期组(出生2 h内)48例和晚期组(出生2~12 h)51例,观察2组在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病死率以及并发症:气漏(肺间质气肿、气胸)、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PDA、严重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生率方面的变化.结果 早期组和晚期组机械通气时间[(4.14±1.88) d vs (5.84±3.36) 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氧疗时间[(5.84±3.36) d vs (8.05±5.48)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内早产儿的病死率:早期组为6.25%、晚期组为5.88%,出生12 h内不同时间给予PS对病死率无影响(OR=1.07,95% CI 0.21~5.56,P=1.00).早期组BPD的发生率8.7%,低于晚期组16.0%,但无统计学差异(OR=0.49,95%CI 0.13~1.74,P=0.36).其他并发症如气漏、肺出血、PDA、NEC、严重IVH发生率,2组患儿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a>0.05).结论 早期抢救性给予PS能显著减少RDS早产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氧疗时间,降低BPD的发生率.

  •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急性肺损伤新生儿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连英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新生儿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TNF.α的表达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PAF、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ALI患儿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PS治疗前及治疗24 h、72 h,取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测定血清PAF、TNF.α水平,同时进行血气分析,并对不同时间段血清PAF、TNF.α水平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体积分数(FiO2)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PS治疗24 h,PAF、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FiO2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2 h,PAF、TNF.α、pa(O2)/FiO2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结论 PS能够减少ALI新生儿PAF、TNF.α的表达,改善氧合和临床表现.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变化的意义

    作者:刘海英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TNF.α和IL.1β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HIE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0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HIE患儿94例.其中男51例,女43例;胎龄(38.76±1.35)周;出生体质量(3.34±0.58) kg;轻度38例,中度31例,重度25例.另选同期3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新生儿血清MIF、TNF.α和IL.1β水平,并对HIE新生儿MIF与TNF.α、IL.1β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HIE组新生儿MIF、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1);轻度、中度、重度HIE患儿血清MIF、TNF.α和IL.1β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a<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其中重度HIE组表达高;HIE患儿血清MIF水平与TNF.α、IL.1β水平均呈正相关(r=0.76、0.89,Pa<0.01).结论 MIF、TNF.α和IL.1β参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联合检测对HIE的病情程度判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

    作者:张重梅;刘克宇;吕红艳;靳林红;王晓珊;李怡;武俊梅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S100B蛋白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HI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0例足月HIE患儿(HIE组)及31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健康对照组)出生24 h内血清MCP.1和S100B蛋白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分析HIE各组MCP.1和S100B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1.HIE组血清MCP.1、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61.25±15.21) ng·L-1、(4.49±1.20) μg·L-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3.29±14.02) ng·L-1、(1.03±0.35) μg·L-1](t=11.88、12.59,Pa<0.01);2.轻度、中度与重度HIE组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45.23±14.53) ng·L-1、(60.62±17.23) ng·L-1、(74.25±14.01) ng·L-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07,P<0.01);轻度、中度与重度HIE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2.42±0.60) μg·L-1、(4.62±1.05) μg·L-1、(6.54±0.86) μg·L-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11,P<0.01);3.HIE各组血清MCP.1和S100B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819、0.826、0.816,Pa<0.05).结论 血清MCP.1和S100B蛋白水平可作为判断HIE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早期指标之一.

  • 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与新生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

    作者:常艳美;齐婧;关育红;童笑梅;朴梅花;王新利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INS)与新生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73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和97例早产儿,研究对象均在出生24 h内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H和INS水平,同时核对胎龄及测量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头围和身长,比较新生儿出生24 h内血清GH和INS水平与胎龄、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的关系.结果 1.新生儿的胎龄与出生时血清GH水平呈负相关(r=-0.403,P=0.000),而与血清INS水平呈正相关(r=0.247,P=0.001);早产组出生时血清GH水平[(40.54±19.58) μg·L-1]显著高于足月组[(26.23±18.30) μg·L-1],而血清INS水平[(2.58±2.78) IU·L-1]则显著低于足月组[(4.02±3.60) IU·L-1](P=0.000,0.029).2.足月儿的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与出生时血清GH水平均呈负相关,而与血清INS水平均呈正相关;早产儿仅出生体质量与血清GH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INS水平呈正相关.3.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血清GH与INS水平无相关性(r=0.291,P= 0.090),而早产儿出生时血清GH与INS水平呈负相关(r=-0.353,P=0.004).结论 新生儿出生时GH和INS水平与其宫内发育密切相关,GH和INS可能参与调节新生儿宫内的生长发育.

  • 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程威;吴红敏

    目的 探讨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发病因素及预后.方法 分析206例早产儿不同出生体质量及胎龄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关系.比较早产儿在合并窒息、感染情况下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检测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组及非胃肠功能障碍组乳酸(LAC)水平,计算2组病死率.结果 206例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1.36%(44/206例).低出生体质量儿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98,P=0.000 2);胎龄≤32周的早产儿与胎龄>32周的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4,P=0.009 0);出生后有窒息史及合并感染的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a<0.01).胃肠功能障碍组早产儿LAC水平明显高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t=32.849,P<0.001),且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2,P=0.014 0).结论 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及胎龄≤32周的早产儿,且与窒息、感染等因素有关.血LAC参数的变化可作为早产儿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警示参数及诊断参考指标.早产儿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病死率明显增加,应重视对其早期干预.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不同胎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疗效

    作者:陈飒英;蓬蕊;杨凌;王琨蒂;郑承宁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不同胎龄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胎龄28~39周,出生体质量760~3 240 g,经PS治疗的RDS患儿67例.早期组:胎龄28~30周的早期早产儿18例;中期组:胎龄31~33周的中期早产儿28例;晚期组:胎龄34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21例.比较3组PS治疗时RDS的重症程度、PS开始使用时间、第1次使用剂量、总剂量、重复使用例数、氧疗时间、高吸氧体积分数(FiO2)、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 PS治疗时早期组和中期组轻度RDS例数明显多于晚期组(Pa<0.05).中期组和晚期组重度RDS例数明显多于早期组(Pa<0.05),PS开始使用时间晚期组明显晚于早、中期组(Pa<0.05).第1次使用剂量早期组明显多于中、晚期组(Pa<0.05).使用总剂量和重复使用例数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机械通气时间早、晚期组明显多于中期组(P=0.040);高FiO2以晚期组高(P=0.006).结论 早期早产儿RDS病情轻、开始PS治疗时间早、剂量足,但需氧疗和机械通气时间长;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RDS病情危重、开始PS治疗时间晚、剂量不足、需氧疗和机械通气时间长.对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RDS治疗应尽早、足量使用PS.

  •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的影响

    作者:胡玉莲;夏世文

    目的 探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HPF)开奶与标准早产儿配方奶(SPF)相比,是否能减少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喂养不耐受,使VLBWI更早达到全肠道喂养,促进VLBWI的生长发育.方法 随机将2009年1-6月本院NICU收治的VLBWI 30例分为HPF组及 SPF组,2组均以20 mL·kg-1·d-1开奶,并在能耐受的情况下按此速度加奶.HPF组在日龄14 d结束HPF喂养,换等量的SPF喂养;SPF组持续以SPF喂养.观察2组患儿开奶前7 d胃潴留总次数、第7天餐前胃残留奶量(包括大胃残留量、全天胃残留总量/全天预计喂奶量)、体质量增长速度、达完全肠道喂养时间、28 d时体格发育情况及是否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结果 与SPF组相比,HPF组开奶前7 d胃残留总次数[(15.5±2.9)次 vs(17.1±4.5次)]、第7天大胃残留量[(0.9±1.0) mL vs (1.8±1.3) mL]、第7天全天胃残留量/全天预计奶量[(3.1±4.8)% vs (8.7±6.9)%]降低,胃排空改善,胃潴留量减少,达完全肠内喂养时间缩短[(12.7±4.2) d vs (16.6±4.8) d],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加快[(15.37±4.08) g·d-1 vs (11.02±3.49) g·d-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2组患儿28 d时头围[(30.01±1.11) cm vs (29.05±1.20) cm]、身长[(42.85±1.62) cm vs (41.55±1.51) cm]、体质量[(1.792±0.213) kg vs (1.617±0.187) k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2组患儿NEC发病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HPF能够促进胃排空,改善VLBWI的喂养不耐受,并使其更早达到完全肠道内喂养,从而促进VLBWI的生长发育,可将HPF用于VLBWI的开奶.

  • 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在宫内发育迟缓大鼠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廖立红;郑锐丹;王成斌;应艳琴;罗小平

    目的 研究宫内发育迟缓(IUGR)大鼠骨骼肌细胞中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及胰岛素信号通路重要分子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IUGR大鼠成年后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机制及意义.方法 用孕期限制饮食法建立大鼠IUGR模型,原代培养大鼠骨骼肌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0周和12周龄IUGR子鼠骨骼肌细胞中SOCS.1、SOCS.3及IRS.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0周和12周龄IUGR组子鼠中骨骼肌细胞中SOCS.1、SOCS.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Pa<0.05),而IRS.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a<0.05).IRS.1 mRNA与SOCS.1 mRNA、SOCS.3 mRNA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832、-0.789,Pa<0.01).结论 IUGR大鼠子代骨骼肌细胞SOCS.1、SOCS.3表达增加,通过负性调节使得IRS.1表达降低,可能是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和成年代谢综合征发生的机制之一,提示SOCS.1和SOCS.3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和其他胰岛素抵抗的治疗靶点.

  • 拉萨地区藏族窒息新生儿左心室心脏功能的临床特点

    作者:德吉美朵;扇敏娜;马永红

    目的 通过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EF),探讨拉萨地区窒息缺氧对藏族新生儿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39例窒息藏族新生儿(窒息组)出生2~3 d(治疗前)进行左心室EF测定,经治疗7~10 d(治疗后)复查,并以37例年龄、体质量相近的健康藏族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对2组藏族新生儿进行经皮氧饱和度(TcSPO2)动态监测.结果 窒息组治疗前TcSPO2 为(74.410±4.566)%,健康对照组为(88.660±3.0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经治疗后,窒息组TcSPO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1.230).窒息组EF治疗前为(60.460±7.582)%,健康对照组为(71.360±6.077)%,短轴缩短率治疗前为(34.000±4.822)%,健康对照组为(41.820±4.76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2);经治疗后,2组EF和短轴缩短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0,0.210).结论 窒息缺氧可引起藏族新生儿心肌损伤,心脏功能下降,左心室EF、TcSPO2明显降低,经治疗可以逆转.提示左心室EF、TcSPO2 可作为反映窒息新生儿心脏受损和低氧血症的指标.

  • 胃肠外营养早产儿血清总胆汁酸变化的意义

    作者:麦海珊;周伟

    目的 探讨胃肠外营养(PN)早产儿血清总胆汁酸(TBA)的变化及其与胆汁淤积症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2008-2010年68例应用PN支持治疗2周以上的早产儿(男35例,女33例;胎龄28~36周)进行血清TBA水平检测,比较应用PN前后血清TBA水平的变化,并依据血清TBA水平(TBA<15 μmol·L-1或≥15 μmol·L-1)分为2组[TBA<15 μmol·L-1者30例,TBA≥15 μmol·L-1者38例],比较2组出生2个月时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产儿在PN 2周后的血清TBA水平为(20.17±6.58) μmol·L-1,与PN前[(11.77±1.90) μ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P<0.01).当PN 2周后血清TBA水平≥15 μmol·L-1组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较TBA<15 μmol·L-1组高(21.05% vs 3.33%,χ2=4.58,P<0.05).结论 血清TBA可作为早产儿PN时胆汁淤积症的早期监测指标.

  • 无痛注射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与盐酸利多卡因缓解新生大鼠疼痛的机制

    作者:李梦妮;吴青;曹敏;陈昌辉;阳倩;田巧红;付艳红

    目的 探讨无痛注射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与盐酸利多卡因缓解新生大鼠疼痛时疼痛部位5.羟色胺1A(5.HTIA)的表达及同期脑啡肽的表达.方法 将14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氟西汀(SSRI)组、盐酸利多卡因组,每组10只.用血糖针针尖完全刺入新生SD大鼠臀部作为疼痛刺激,针刺后立即用injex无针注射笔在针刺部位分别注射9 g·L-1盐水、SSRI药液及盐酸利多卡因药液,处死大鼠,取其臀部皮肤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局部5.HTIA分布部位,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分析5.HTIA水平,同时取其全脑匀浆,离心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脑啡肽水平.结果 疼痛刺激试验完成前各实验组均无5.HTIA阳性颗粒表达;试验后各实验组皮肤组织表皮质均有5.HTIA阳性颗粒表达;SSRI组5.HTIA阳性反应区明显大于对照组和盐酸利多卡因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5.HTIA在SSRI组为0.241 5±0.020 5,显著高于对照组(0.204 9±0.016 4)(P<0.01),也显著高于盐酸利多卡因组(0.168 1±0.022 1)(P<0.01).SSRI组新生大鼠全脑匀浆脑啡肽(39.706±2.864) ng·L-1,明显高于对照组[(36.627±2.151) ng·L-1](P<0.05);盐酸利多卡因组为(39.087±3.577) ng·L-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SRI组和利多卡因组脑啡肽表达比较无差异.结论 无痛注射SSRI缓解疼痛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皮肤神经接头处5.HTIA 的再吸收而抑制疼痛的神经传导.无痛注射SSRI和盐酸利多卡因终均是通过增加脑啡肽而发挥镇痛作用.

  • 影响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龙丽华;李禄全;余加林;张先红;袁晓丽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双管同步换血疗法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2006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60例经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不良事件定义为发生如下情况之一:换血过程中发生血氧饱和度曾低于85%并持续5 min以上,发生低血压、呼吸暂停或抑制、心率低于100次·min-1并持续5 min以上.分析换血前患儿的疾病状态、内环境指标、换血量及换血速度对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63%(49/160例).换血过程中有不良事件组新生儿的肺动脉高压患病率高于无不良事件组(8.2% vs 0,P=0.008),有不良事件组患儿换血前血清钾、钠、氯、钙及镁离子水平、Hb水平与无不良事件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2组单位体质量换血量、单位时间单位体质量换血量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胆红素下降数值与单位体质量换血量呈正相关(r=0.330,P=0.000),与换血前胆红素数值呈正相关(r=0.829,P=0.000).结论 影响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下降幅度的因素为单位体质量换血量及换血前胆红素水平;影响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为肺动脉高压.

  • 交换输血术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作者:卢文青;王启新;何玲;江英;陈丽萍;刘红霞;曾丽春;辛萍

    目的 评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体液免疫状态及其进行交换输血治疗(换血术)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水平变化情况,了解换血术对新生儿血清Ig的影响.方法 对6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换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其血清Ig(IgG、IgA、IgM)水平,并依据病因分成ABO溶血病组、Rh溶血病组、脓毒症组和其他组进行分析.结果 1.换血术前:ABO溶血病组、Rh溶血病组IgG水平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及其他组(Pa<0.01),各组间IgA、IgM水平无明显差异(Pa>0.05).2.换血术后ABO溶血病组、Rh溶血病组IgG水平均较换血前显著下降(Pa<0.05);其他组及脓毒症组IgG水平均较换血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7,0.091).3.换血后4组IgA水平均较换血前升高,且其他组、ABO溶血病组和Rh溶血病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00),脓毒症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185).4.换血后4组IgM水平均较换血前升高,其他组、ABO溶血病组和Rh溶血病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但脓毒症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81);且其他组、ABO溶血病组和Rh溶血病组各组间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术前血清IgG水平较高,换血术能迅速降低溶血病患儿血IgG水平,提升患儿血IgA、IgM水平;2.换血术对脓毒症患儿血清IgG、IgA、IgM的水平无明显影响;3.换血术能提高其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IgA、IgM水平,但对血清IgG水平无明显影响.

  • 孕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胎儿出生缺陷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吴瑕;柳国胜;万波;冯强

    目的 探讨孕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胎儿出生缺陷的关系及其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出生缺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产前诊断胎儿畸形并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为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孕妇51例为病例组,并按出生缺陷类型的不同分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组(A组)、神经管畸形(B组)、唇腭裂组(C组)及其他畸形组(D组);另外随机选择无妊娠合并症的健康孕妇及其分娩新生儿3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孕妇及胎儿脐血Hcy水平.结果 1.病例组胎儿脐血血浆Hcy水平为(13.43±6.57) μmol·L-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30±1.38) μmol·L-1](t=5.687,P=0.000).2.A、B、C、D组孕妇血浆Hcy水平分别为(12.22±4.60) μmol·L-1、(22.78±7.42) μmol·L-1、(11.24±3.42) μmol·L-1、(13.44±6.57) μmol·L-1,与健康对照组孕妇Hcy水平[(6.87±1.43) μ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00).3.孕妇与胎儿脐血Hcy水平呈正相关(r=0.922,P=0.000).结论 1.母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影响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之一,尤以先天性心脏畸形、神经管畸形及先天性唇腭裂为甚.2.血浆Hcy可作为产前筛查出生缺陷的筛查指标之一,孕母血浆Hcy>9.73 μmol·L-1可考虑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会发生出生缺陷,可作为产前诊断的指征之一.3.通过测定母亲血浆Hcy水平能预测胎儿Hcy水平.

  • 骨钙素、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相关激素与胎儿骨发育的关系

    作者:张亚京;王鑫;陈华;宁立华;马春艳;刘文豹;周芳

    目的 探讨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 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激素水平与胎儿骨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80例.男41例,女39例;胎龄28~42周.根据不同出生体质量分为小于胎龄(SGA)儿组22例,适于胎龄(AGA)儿组36例及大于胎龄(LGA)儿组(22例).胎儿娩出后,胎盘娩出前抽取其脐静脉血6 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OC、IGF.1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脐血PICP水平;同时检测其血钙、磷、ALP水平,测量新生儿生长参数,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1.脐血OC水平在SGA儿组、AGA儿组、LGA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GA儿组显著高于AGA儿及SAG儿组(P<0.01,0.001);脐血OC水平与出生体质量、头围、BMI呈正相关(Pa<0.05),与身长无明显相关性(P>0.05).2.LGA儿组脐血IGF.1水平显著高于AGA儿及SAG儿组,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2);脐血IGF.1水平与出生体质量、头围、BMI水平均呈正相关(Pa<0.05),与身长无明显相关性(P>0.05).3.AGA儿组、LGA儿组脐血PICP水平明显高于SGA儿组,但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70).脐血PICP、PTH水平与生长参数各指标水平均无直线相关关系(Pa>0.05),偏相关分析脐血PICP与出生体质量、头围、BMI均呈正相关(r=0.239、0.250、0.306,Pa<0.05).4.脐血OC水平与PICP、IGF.1水平均呈正相关(Pa<0.05),OC、PICP与PTH、ALP水平之间均无明显相关(Pa>0.05).5.3组脐血钙、血磷、ALP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结论 SGA儿低血清OC、PICP水平与骨形成活动下降相关,脐血OC、PICP及IGF.1可作为评价胎儿骨骼生长发育的临床指标之一.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母得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引起儿童神经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亦是国内外新生儿科医师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内外专家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和治疗并未形成统一认识,特别是我国新生儿HIE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制订较早,仍需进一步完善.现主要就国内外新生儿HIE诊断和治疗的异同进行比较和讨论.

  • 第3届中西部儿科医学发展论坛会议纪要

    作者:王家勤;周二强

    第3届中西部儿科医学发展论坛于2011年6月16-18日在历史名城河南郑州隆重召开,来自中西部19个省市和其他地区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论坛共收到论文565篇,其中大会发言论文60篇,疑难病例讨论3例次.长江学者杜军保、孙 波教授及全国知名的儿科专家廖清奎、易著文、秦炯、封志纯、郭学鹏、梁黎、洪建国等教授出席了会议,河南省卫生厅黄玮副厅长、郑州市刘 东副市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李廷玉院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魏光辉书记、湖南省儿童医院祝益民院长、武汉市儿童医院吴燕祥院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盛光耀书记、西安市儿童医院周 南副院长、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军副院长等领导应邀出席了会议.<中华儿科杂志>总编辑杨锡强教授发来贺信,预祝此次大会圆满成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