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急性放射性粘膜炎的发生机理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敏慧;袁彬;刘秋芳

    放疗是头颈部肿瘤尤其是鼻咽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根治性放疗往往会引起放射性损伤.急性放射性粘膜炎是放疗中常见的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率高,现就急性放射性粘膜炎的发生机理及防治在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 全身热疗与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俊宏;王远东

    提高全身和/或肿瘤局部温度,利用热及其继发效应来到达治疗作用,称为肿瘤热疗(Hyperthermia).热疗的抗肿瘤作用不仅在于高热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变也对消灭肿瘤起着重要作用.

  • 恶性肿瘤自杀基因放射导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素芳;潘建基;吴君心

    恶性肿瘤自杀基因放射导向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HSV-TK及EC-CD自杀基因系统是目前研究多的两种自杀基因系统.自杀基因放射导向治疗的方法,是利用自杀基因及放疗的双重作用治疗肿瘤,通过提高放疗的敏感性,减少放疗剂量,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后遗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用Egr-1启动子的放射诱导性进行肿瘤放射基因治疗实验研究初步获得满意效果.恶性肿瘤基因放疗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中药多糖的非免疫抗肿瘤作用机制

    作者:李汾;弥曼;袁秉祥

    大量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多糖类化合物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它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但只有多糖对瘤体的直接作用明确后,才能更好的发挥其高效、低毒的优点.本文从细胞膜的生化改变、细胞内信号传递、抗自由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肿瘤细胞周期、影响瘤体细胞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等非免疫抗肿瘤方面,对多糖进行了综述.

  • Fas/FasL系统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吴志刚;马庆久;何显力;赖大年

    细胞凋亡即程序性细胞死亡,由死亡受体与其配体相互作用是引起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Fas/FasL系统是被认为是主要的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的调节失衡有关.本文就Fas/FasL系统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相关方面研究作一综述.

  • 芦荟中的活性成分-蒽醌化合物抗肿瘤的研究

    作者:郭兰;邓怀慈

    芦荟是一种集医药、食用、美容和观赏于一体的重要经济植物,以其独特的功效和广泛的用途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它用途广泛不仅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防辐射的作用,还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病毒、抗真菌等功效.本文主要阐述芦荟的活性成分蒽醌类化合物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 慢病毒转染造血干细胞介导的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巍;吴学元;陈炜;刘广宇

    肿瘤基因治疗是继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之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并在科研和临床方面取得可喜的进展.如何将肿瘤治疗基因安全高效的转移到人体内,使治疗基因在人体内长期、稳定、高效的表达是当前基因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重大困难.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因具有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能力,治疗基因转染到造血干细胞内可长期、持续、有效的杀伤肿瘤达到治疗目的.这使的造血干细胞成为基因治疗研究中令人兴奋的靶细胞.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 vector,LV)能感染大部分处于静止期的造血干细胞,因此成为一种有效的感染HSCs和进行基因治疗的工具.本文就慢病毒携带肿瘤治疗基因转染HSCs治疗肿瘤方面做一综述.

  • 乳腺X线立体穿刺钢丝定位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何文亮;马捷;周冬仙;麦沛成;周文斌

    目的:探讨乳腺X线立体穿刺钢丝定位活检术在不能触及乳腺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钼靶X片上有可疑病灶而无临床体征的患者,通过X线立体定位穿刺,放入钢丝标记,指导外科切除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结果:58例不能触及乳腺病灶一次定位切检成功,经病理检查证实恶性病变20例,良性病变38例.结论:乳腺X线立体穿刺钢丝定位活检术对不能触及乳腺病灶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是诊断无体征早期乳腺癌的理想诊断技术.

  • 放疗加GP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作者:刘小平;陈谦;邓怀慈

    目的:观察放疗加GP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放组):采用单纯放疗;观察组(放化组):采用放疗加GP方案化疗,放疗常规大野DT 40Gy,后缩野到肿瘤区DT 24Gy.化疗吉西他滨1200mg,iv d1、8,顺铂20mg,iv 2次/周,共4周.治疗结束进行评价.结果:单放组总有效率80.00%,完全缓解率23.33%,放化组总有效率93.33%,完全缓解率53.33%.放化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单放组(P<0.05),总有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放射性肺炎为主.放化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单放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两组无差异.结论:放疗加GP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毒副反应有所增加,但病人可以耐受.

  • p53、c-erbB-2、nm23及CEA与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作者:孙志勇;余宏宇;刘会敏;李玉莉;何金;孙静

    目的:探讨P53、c-erbB-2、nm23及CEA在未经治疗的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15例癌旁肺组织(距癌灶5cm)中P53、c-erbB-2、nm23及CE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P53、c-erbB-2、CEA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5/87(51.7%)、37/87(42.5%)和41/87(47.1%),高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nm2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49/87(56.3%)低于正常肺组织的86.7%(13/15);p53的表达在不同的分化程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43);CEA的表达在不同的病理类型之间以及在腺癌的不同TNM分期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nm23表达在不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之间以及在不同的TNM分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31,P=0.035);p53与c-erbB-2两者的表达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0.319,P=0.003).结论:p53、c-erbB-2、nm23及CEA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并具有协同作用,它们的综合检测在非手术临床分期的判断及指导肺癌的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 白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增云;马庆彤;崔言刚;邵书元;陈述泉;王达

    目的:观察白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A组:白介素-2 100万单位+顺铂40mg/m2+生理盐水30ml,每周1次.B组:顺铂40mg/m2+生理盐水30ml,每周1次.病人治疗3周期以上后参与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0天后CR率A组为93.3%(28/30),B组为80%(24/30);90天后CR率A组为80%(24/30),B组为70%(21/3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80天后CR率A组为76.67%(23/30),B组为50%(15/30),两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短期缓解率无明显差异,但长期完全缓解率有显著差异.

  • 陕西地区食管癌的遗传易感性分析

    作者:王淑芳;张伟;苏勤;朱少君;李爱宁;刘贵秋;张周良

    目的:研究陕西地区食管癌的发生与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ERα)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陕西地区31例食管癌患者及76例对照人群的外周血,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ERα基因PVUⅡ和XbaⅠ限制性酶切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ERα基因PVU Ⅱ位点和XbaⅠ位点基因型在食管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携带Xba Ⅰ位点的XX基因型患者较其它基因型患者患食管癌的危险性更大,而PVUⅡ位点等位基因可能为保护性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Pp>PP>pp.食管癌的发生和患者的年龄有关,而与吸烟、性别无关.结论:陕西地区食管癌的发生与ERα基因PVU Ⅱ位点和Xba Ⅰ位点基因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

  • 放疗同步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群;丁纯志;赵景胜;徐朝久;涂向阳;龙剑;向志碧

    目的:研究放疗同步多西他赛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7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放疗同步多西他赛化疗组(放化组),单纯放疗组(单放组);两组放疗方法相同,放疗肿瘤量DT60Gy~65GY,每次2Gy,每周5次,放化组在放疗同时每周予多西他赛40mg化疗一次.结果:放化组和单放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1.1%和75.7%(P>0.05),两组的完全缓解率是32.4%和10.8%(P<0.05),放射性肺炎及食管炎发生率放化组高于单放组(P<0.05).结论:放疗同步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副反应虽增加,但能耐受.

  •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临床分析

    作者:高志奇;张全玲;付小伟;戴勇;鲁开选;赵小建;孙浩;杨世伟;赵君智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4年~2004年512例乳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和随访资料.结果: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主要发生在手术后2年内(45/76);局部复发以患侧胸壁为多(21/76),取决于原发肿瘤情况、受累淋巴结数;远处转移以全身骨、肝脏和肺为多见(47/76).结论:术中遵循无瘤原则,避免癌细胞脱落.术后综合治疗、密切随访,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有效手段.

  • Bnip3L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作者:梁晓华;李小飞;朱少君;韩勇;王雨;苏畅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的Bnip3L进行检测,探索Bnip3L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组织芯片技术对128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和64例非瘤性肺部疾病患者手术标本中的Bnip3L进行检测,并对Bnip3L的表达情况与疾病生物学特点、患者生存时间等关系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在128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Bnip3L阳性表达45例(35.16%);64例非瘤性肺部疾病患者手术标本中Bnip3L阳性表达53例(82.81%),两者之间的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χ2=38.78,P<0.01).Bnip3L的表达与肿瘤T分期及患者生存时间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Bnip3L在各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均有表达,可以作为外科术后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预后较好的标志.

  • 贲门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

    作者:朱江;李强;何金涛

    目的:探讨贲门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86例采用上腹左胸两切口手术的贲门癌患者淋巴结分组行病理检查,依据转移淋巴结的分布,分析转移规律.结果:86例共清扫淋巴结1146个,转移度28.9%,转移率72.1%,胸腔淋巴结转移率27.9%,腹腔淋巴结转移率70.9%.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均与淋巴结转移率相关.结论:贲门癌有向胸、腹腔两野淋巴结转移的倾向,多数贲门癌的淋巴结遵循逐站转移、按贲门淋巴在腹腔、胸腔的引流规律转移.对于能够达到根治切除的进展期贲门癌应行胸、腹腔两野淋巴结清扫.

    关键词: 贲门癌 淋巴结转移
  • 国产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青山;刘基巍

    目的:研究国产盐酸吉西他滨治疗PS2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8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佳支持治疗组(BSC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吉西他滨组(GEM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盐酸吉西他滨1 000 mg/m2加0.9%氯化钠100ml,于30~60 min内静脉滴注,第1,8,15天各1次,每28 d为1个周期.治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入组的48例中,可评价疗效病例45例.GEM组可评价21例,5例(23.8%)达PR,10例(47.6%)SD,有效率为23.8%;BSC组24例中,5例(20.8%)SD,无CR和PR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7).GEM组无Ⅲ~Ⅳ度不良反应.GEM组中位生存时间125天,BSC组中位生存时间73天.1年生存率分别为14.3%和8.3%,无统计学差异(P>0.05).GEM组生活质量改善57.14%,BSC组生活质量改善1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受益反应(CBR)GEM组66.7%,BSC组12.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吉西他滨单药治疗与佳支持治疗(BSC)相比,客观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微,能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受益反应.

  • 全量放疗后复发性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作者:韩泳涛;彭林;方强;李强;陈利华

    目的:探讨全量放疗后食管癌复发的外科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76例全量放疗后复发的食管癌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率86.0%,并发症40.8%,死亡率17.1%.切除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1%、23.7%、14.5%.结论:对全量放疗后复发性食管癌行外科手术是可行的,但手术适应症应严格掌握.

  • Survivin、p53、Bcl-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石敏;王静;俞森洋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以及与P53,Bcl-2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80例NSCLC肿瘤组织、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Survivin蛋白、P53蛋白、Bcl-2蛋白表达情况,并将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Survivin蛋白在肺良性病变组织中不表达,在61.3%(49/80)的NSCLC组织中有表达,且Survivin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TNM分期有关,但与肺癌的细胞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肺癌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55.0%(44/80),与肺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肺良性病变组织中无p53蛋白表达;肺癌组织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50.0%(40/80)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的10.0%(2/20),其中鳞癌组织的表达率62.2%,明显高于腺癌组织的表达率34.3%(P<0.05);肺癌组织中P53,Bcl-2蛋白与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该基因对NSCLC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Survivin基因有望成为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Survivin蛋白表达与肺癌的TNM分期密切相关,提示可作为判断病情和评价预后的指标.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p53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三者在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 74例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李科;钟美佐;李建璜

    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74例乳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病灶特点、发生时间、激素受体分布情况等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乳腺癌骨转移预后因素分析.结果:乳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在胸部与脊柱,尤其是肋骨和腰椎,几乎均为溶骨性病灶.骨转移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33.4个月.骨转移患者中激素受体阳性率比例较高.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雌激素受体状况、病理类型和初发单/多发骨转移情况是影响乳腺癌骨转移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雌激素受体状况、病理类型和初发单/多发骨转移情况是影响乳腺癌骨转移预后的独立因素.对乳腺癌骨转移规律的认识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 反义皮层肌动蛋白基因对肝癌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许朱定;窦科峰;宋振顺;李韧;张福乔

    目的:将反义的皮层肌动蛋白(cortactin)基因转染入人肝癌细胞中,观察其表达效果及其对细胞本身的影响以及该基因在肝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方法:Trizol试剂法提取体外培养的人肝癌高转移细胞株MHCC97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目的片段,PCR产物及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双酶切后进行连接,并转化入大肠杆菌Ecoli.Dh5α扩增以获得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空质粒分别转染入人高转移肝癌细胞株,进行扩增培养,分别绘制MHCC97/vect-cortactin(+)、MHCC97/vect和MHCC97细胞生长曲线;并进行Western-blot实验及通过小室培养模型进行细胞侵袭力实验.结果:RT-PCR获得预期大小的特异性DNA片段,经PCR、双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人皮层肌动蛋白基因cDNA片段已正确的反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中.细胞生长曲线提示转染与未转染该基因的肝癌细胞生长曲线相同;Western-blot结果显示转染反义基因的肝癌细胞皮层肌动蛋白cortactin呈低表达或不表达;细胞侵袭力实验表明转染有反义基因的肝癌细胞穿膜细胞数较未转染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从蛋白水平和细胞水平均证实该反义基因能抑制肝癌细胞的皮层肌动蛋白的表达和游走而不影响细胞的生长特性.

  • 康莱特联合化疗药物增敏的佳时机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瑛;焦顺昌;杨俊兰;孙胜杰;魏秀芳

    目的:寻找康莱特联合化疗药物健择和顺铂的佳时机.方法:采用MTT比色的方法.结果:康莱特对人肺腺癌95D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和化疗增敏作用;康莱特先于健择,顺铂加入对95D的抑制强.结论:康莱特先于健择或顺铂加入优于两药同时加入.

  • 大鼠肺癌癌变过程中癌组织内微血管的定量研究

    作者:刘晓翌;夏东;张玉霞;肖晓素;张芳婷;杨飞;张银汉

    目的:研究大鼠肺癌癌变过程中癌组织内血管生成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针对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6例大鼠肺癌组织内微血管进行染色,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结果:肺癌癌变过程中早期浸润癌及浸润癌组织内可见明显的血管形成,早期癌及浸润癌血管生成量分别为(256.1±81.7)μm2、(548.4±175.1)μm2,早期癌血管生成量明显低于浸润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肿瘤血管化程度增高与肿瘤的浸润密切相关,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肿瘤血管定量具有客观、快速、方便的优点.

  • MAGE-1与人HSP70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内的表达

    作者:陈广生;隋延仿;叶菁;宋宏萍;黄亚渝;马加海;张秀敏

    目的:构建MAGE-1(melanoma antigen 1)与人HSP70(heat shock protein 70)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AGE-1-HSP70,并观察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内的表达,为肿瘤DNA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HSP70基因经酶切后连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再通过PCR方法扩增MAGE-1基因,测序后插入PIRES2-EGFP-HSP70中HSP70基因的5端,构建了MAGE-1与人HSP70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IRES2-EGFP-MAGE-1-HSP70.结果:扩增了MAGE-1基因,测序结果表明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成功地构建了PIRES2-EGFP-MAGE-1-HSP70真核表达载体.结论:成功地构建MAGE-1与人HSP70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AGE-1-HSP70,并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稳定表达,为进一步DNA肿瘤疫苗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重组T7噬菌体肿瘤疫苗的免疫活性

    作者:李晓慧;李燕;唐亮;刘岽;孙红梅;王丽萍;周彩存;谈立松

    目的: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重组T7噬菌体疫苗,并检验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免疫活性.方法:将人VEGF165基因与T7 Select10-3b噬菌体基因重组,构建T7 Select10-3b-VEGF噬菌体疫苗.将疫苗免疫C57BL/6J小鼠.免疫4周后,用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VEGF抗体滴度.结果:疫苗组血清产生较高水平抗VEGF抗体.结论:异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重组T7噬菌体疫苗可打破机体对自身VEGF的免疫耐受,诱导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VEGF抗体.

  • 夏枯草及抗炎一号注射液经肝动脉联合灌注治疗大鼠肝癌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作者:张海波;周荣耀;章晓鹰;吴万垠

    目的:探讨夏枯草及抗炎一号注射液经肝动脉联合灌注治疗大鼠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30只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晚期原发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中药组、化疗组和盐水组,每组各10只.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至肝固有动脉分别灌注生理盐水0.5ml、夏枯草注射液0.6g/kg+抗炎一号注射液0.45g/kg、顺铂(DDP)4mg/kg+羟基喜树碱(HCPT)1.5mg/kg+5-氟尿嘧啶(5-FU)34mg/kg.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治疗后各组大鼠肝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盐水组、化疗组和中药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现象,与盐水组比较,中药组和化疗组肝癌细胞凋亡百分率均显著增高(P<0.01),但化疗组和中药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夏枯草与抗炎一号注射液可诱导大鼠肝癌细胞凋亡,其程度与化疗药物相似.

  • 胃癌骨髓转移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梁宪斌;王云;纪媛媛;李醒亚

    目的:探讨胃癌骨髓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报告3例胃癌骨髓转移病例,分析其诊断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确诊前均被误诊,确诊主要靠骨髓涂片和胃镜组织病理活检.3例中2例接受联合化疗,症状缓解,生存期延长.1例未治,2个月后死亡.结论:胃癌骨髓转移发病率低易误诊且预后差,联合化疗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后复发的诊治

    作者:孟勇;刘敏;马涛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后复发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来3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19例进行了再次或多次手术,相应延长了生存时间或减轻了症状.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后定期随诊,早期发现,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受累器官的正确估计,是预防再次复发的关键.

  • 吉西他滨加顺铂化疗配合中药治疗晚期肝癌疗效观察

    作者:练祖平;陆运鑫;侯恩存;秦冰;白广德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商品名健择)加顺铂化疗配合扶正补虚、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7例失去手术及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术机会的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给予全身化疗:吉西他滨800~1000mg/m2,第1、8天,顺铂75mg/m2,第2天,21天为1周期,合并门静脉癌栓者口服优福啶2片,3次/天,第1~14天;配合扶正补虚、活血化瘀中药每日1剂,从化疗前3天开始,连服14天为1疗程,与化疗周期同步.每例病人至少治疗两个周期.结果:CR 2例(7.4%)、PR 9例(33.3%),有效率(CR+PR)40.1%(11/27);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Ⅰ级白细胞减少占化疗周期数的34.3%(36/105),Ⅱ级白细胞减少占20.0%(21/105),Ⅲ~Ⅳ级白细胞减少占8.6%(9/105);非血液学毒性中除3例治疗前肝功能Child-PughC级病人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外,无明显消化道反应,尿素氮、肌酐未发现有明显升高.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8.9%(24/27),66.7%(18/27).结论:吉西他滨+顺铂化疗配合扶正补虚、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客观疗效,只要把握好适应证,毒副反应能耐受.

  • 得力生对胃癌细胞P-gp、GST-π表达的影响

    作者:朱丽波;王艳丽;白雪蕾;陈铁军;柳云恩;宋春芳

    目的:研究得力生注射液对胃癌细胞P-gp、GST-π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胃癌细胞株SGC-7901 P-gp、GST-π表达.结果:得力生浓度分别为0μl/ml、1.25μl/ml、2.5μl/ml、5.0μl/ml时,SGC-7901细胞P-gp的表达逐渐减低,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GST-π的表达亦逐渐减低,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得力生注射液可下调胃癌细胞P-gp、GST-π的表达.

  • 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及MRI诊断

    作者:郭海梅;张学梅

    目的:探讨MRI对肝硬化结节(再生结节、退变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0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MRI资料,其中32例行Gd-DTPA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全部病例均见再生结节,其中合并退变结节14例、原发小肝细胞癌18例,再生结节为肝内弥漫的小于1.0cm结节状病灶,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略低信号影;退变结节为直径1.0cm~3.5cm结节状病灶,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影;小肝细胞癌为直径小于3.0cm结节状病灶,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影.Gd-DTPA动态增强扫描见小肝癌于肝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消退.结论:根据结节大小、信号改变MRI可区分大部分再生结节、退变结节及小肝细胞癌.Gd-DTPA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困难的退变结节及小肝细胞癌.

  • 原发性胆囊癌外科治疗(附34例分析)

    作者:史和平;张昌云;姚建龙;王保全;董山潮;侯峰强;吕毅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临床特点和提高疗效的途径.方法:对我院8年来收治的34例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胆囊癌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64.61岁,34例患者中男12例,女22例,男女之比为1:1.83,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者占65.71%,术前B超诊断符合率为82.14%.手术切除率为73.53%,根治性切除10例,根治率4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82%、8.82%、2.94%.结论:B超、CT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对易患胆囊癌高危人群应进行定期观察.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取决于胆囊癌的分期.

  • 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白新宽;张宁;王缮

    目的:观察20例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疗效,以同期15例术前单纯放疗作为对照组,分析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给予术前放化疗(DT40~46GY/20~23次)加同步化疗(静滴5-FU和优福定口服剂),对照组为同期15例局部晚期直肠癌给予术前放疗(DT40~50GY/20~25次).结果:两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5%(15/20)和46.7%(χ2=4.98,P=0.036),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8%和55.4%(χ2=0.49,P=0.483).结论:术前同步放化疗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和生存时间,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 99m Tc标记抗肝癌单链抗体的生物分布及放射免疫显像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军伟;师建国;汪静;刘彦仿

    目的:研究全新的抗肝癌单链抗体scFv-PE38在活体内的生物分布和对肝癌组织的亲和性.方法:双功能螯合剂cDTPA间接标记99mTc于抗体.分组建立荷瘤裸鼠模型,标记抗体注射试验组,对照组注射相当剂量的锝盐溶液.分别在各时间点进行SPECT平面显像,观察病灶浓集情况,计算T/NT比值;并分离各主要组织器官测定放射性,计算各时间点组织摄取和瘤肝比.结果:注射30分钟后肿瘤开始显像,24小时显像明显,T/NT达1.89±0.84;36小时各组织器官中肿瘤摄取高,瘤肝比达1.64±1.12.结论:该抗体经标记后在活体内表现出对瘤组织的特异亲和性,为抗体应用于诊治奠定了初步的实验基础.

  • 355例鼻咽癌初治患者常规核素骨显像分析

    作者:邱素芳;潘建基;唐明灯;林端瑜

    目的:分析355例鼻咽癌初治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表现.方法:对鼻咽癌初治患者均行常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以筛查是否存在骨转移等病变.结果:本组患者初诊时发生骨转移率为33.2%,其中男性37.4%,女性19.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期具有显著性意义,鼻咽癌患者初诊时骨转移与病期较晚,体质较差和年龄较大相关.结论:鼻咽癌患者易发生骨转移,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灵敏度较高,对鼻咽癌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应作为鼻咽癌诊断的常规检查.

  •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体会

    作者:高军;查育峰;代引海

    目的:总结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间9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手术冶疗经验.结果:术前确诊52例(72.22%),术中确诊91例(94.40%),术后病理诊断均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随访90例,获得5年以上随访,5年生存率93.75%.结论:甲状腺癌术前常规细针穿刺,术中作冰冻切片,利于术前,术中确诊,并选择正确手术方式,使治疗更合理有效.

  • 放射性131Ⅰ照射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摄碘(125Ⅰ)率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志刚;邓敬兰;汪静;侯英萍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培养细胞接受放射性碘(131I)照射剂量与摄取放射性碘间的相关性,为放射性碘去除治疗甲状腺癌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设两个实验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进行培养,其一应用同一活度(20μCi)的放射性131I对培养细胞进行不同时间的照射,另组应用不同活度的放射性131I对培养细胞进行相同时间(12h)的照射,分别测定两组甲状腺癌细胞摄取放射性125I水平.结果:不同活度或不同时间的放射性131I照射使甲状腺癌细胞摄取碘的水平降低,受照射组与未照射对照组细胞摄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放射性131I照射可以使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摄碘率显著降低.

  • NT-3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体外粘附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志进;孙沫逸;王磊;陈伟;张圃;李建虎

    目的:研究NT-3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体外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NT-3对ACC-M细胞在重构基底膜Matrigel上的粘附率.结果:ACC-M细胞与2.5,5,10ng/ml浓度的NT-3共培养30min、90min和6h后的粘附率均明显比同期内未加NT-3组高;而与浓度为500ng/ml的NT-3共培养6h后的粘附率却明显降低.结论:NT-3对ACC-M细胞系体外粘附能力的影响存在浓度依赖性.一定浓度的NT-3能够促进ACC-M细胞系的体外粘附能力.

  • 颈胸部双叶皮瓣Ⅰ期修复颌面部肿瘤术后巨大缺损(附4例)

    作者:侯昌华;徐晓;刘勇;蔡阳群;朱超范;潘国清

    目的:研究利用颈胸部双叶皮瓣修复颌面部肿瘤手术后巨大缺损的方法.方法:用颈胸部双叶皮瓣修复颌面部巨大缺损.结果:4例修复均成功,效果满意(其中大缺损为15cm×14cm).结论:利用颈胸部双叶皮瓣Ⅰ期修复颌面部肿瘤手术后缺损是一种方便有效的修复方式.

  • PKCα、PKC βⅡ、PKC δ在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

    作者:王翠;唐建武

    目的:对PKCα、PKCβⅡ、PKCδ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及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进行研究,以了解它们在甲状腺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分别检测PKCα、PKCβⅡ、PKCδ在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甲状腺腺瘤、31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KCα,PKCβⅡ,PKCδ的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与甲状腺腺瘤组无差异(P>0.05);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及甲状腺腺瘤组,即在良性病变组与恶性病变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KCα、PKCβⅡ、PKCδ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乳头状甲状腺癌中均有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过度表达.

  • 抗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作者:赵玉红;李琦;宋朝君;王鑫;陈丽华;张赟;金伯泉

    目的:制备分泌特异性抗人甲状腺球蛋白(Tg)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建立检测Tg的ELISA方法.方法:以人甲状腺球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制备分泌抗人Tg mAb,并对其进行特异性鉴定,建立双抗体ELISA夹心法检测Tg.结果:共获得7株可稳定分泌抗人Tg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FMU-TG1~FMU-TG7,用单抗FMU-TG和Tg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人Tg夹心ELISA试剂盒,敏感性可达30ng/ml,结论:成功制备了抗人Tg mAb并建立了检测人Tg夹心ELISA试剂盒,对Tg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人胶质瘤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基因芯片分析

    作者:程迎新;唐文渊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建立恶性胶质瘤和其对应的癌旁组织的基因表达图谱,分析其差异表达基因,从基因表达水平上揭示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含13824个基因位点的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SBC-R-HC-100-20)对WHOⅢ级和WHOⅣ级的胶质瘤和相应的瘤周组织进行检测.结果:筛选出包括与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蛋白质翻译、细胞周期、转移等相关的表达差异的基因共275个,其中143个表达上调,132个表达下调.结论:恶性胶质瘤的发生过程中存在许多基因表达的改变.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恶性胶质瘤演化相关基因研究,可以方便快速地缩小研究范围,有效地筛选出目的基因进行深入研究.

  • 分化型甲状腺癌12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宝忠;李晓江;武要洪;李国萍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适宜的切除范围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2000年7月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26例,并对肿瘤残留和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行单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术的5年复发率为6.76%,对侧腺叶的复发率为1.35%.局部肿块切除或腺叶部分切除的肿瘤残留率为61.54%,5年复发率为19.23%.局部肿块切除或腺叶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再次手术后的复发率显著高于单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P<0.05).结论:单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或全甲状腺切除术应作为甲状腺癌首选手术治疗方式,局部肿块切除或腺叶部分切除术肿瘤残留率较高,再次手术是必要的.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 KAI1/CD8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王国庆;暴蕾;李明众

    目的:探讨KAI1/CD8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AI1/CD82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不典型增生宫颈组织及64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从正常宫颈组织到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再到宫颈癌组织,KAI1/CD82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KAI1/CD82的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分级、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而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病理类型、癌灶大小、患者年龄等无关.结论:宫颈鳞癌中KAI1/CD82表达下调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可用来预测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 放疗前后宫颈癌细胞凋亡及Fas、p53及bcl-2的表达

    作者:朱青;韩苏夏;李明众;苏宝山;马瑾璐

    目的:探讨Fas、p53及bcl-2放疗前后的变化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分别检测40例宫颈鳞癌患者放疗前后同一位点凋亡阳性率及Fas、p53和bcl-2的表达.结果:放疗前后凋亡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放疗后Fas与p53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1);放疗后p53与Fas及bcl-2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Fas、p53及bcl-2对放射线诱导的宫颈癌细胞凋亡均具有重要调控作用.p53可能通过上调Fas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参与了放疗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

  •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与化疗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潘珊;吴绪峰;陈惠祯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与化疗耐药的关系,以及与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8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OX-2和p53表达.结果:COX-2和p5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1%和59.3%,正常卵巢组织均未见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COX-2和p5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COX-2表达与患者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年龄无关,与术后残留灶直径有显著相关性(P<0.01).COX-2和p53阳性表达率,耐药组和非耐药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别(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卵巢癌患者COX-2、p53表达和术后残留灶直径是与化疗耐药密切相关的独立因素.结论:COX-2表达是与化疗耐药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COX-2过表达与抑癌基因p53的突变可能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 抑癌基因p16和转移抑制基因nm 2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

    作者:李艳红;张伟;朱少君;巩丽;杨瑛;李爱宁;兰淼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及转移抑制基因nm 23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卵巢,5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50例卵巢癌组织中P16蛋白和nm23蛋白,并分析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关系.结果:nm2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0.0%)明显高于正常卵巢(43.3%)及良性肿瘤组(44.0%)(P<0.05);在浆液性癌(87.5%)和粘液性癌(47.8%)中的阳性差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在有淋巴结转移(39.1%)和无淋巴结转移(92.6%)的中检出率相非常显著(P<0.01),而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16蛋白在卵巢癌中的检出率(26.0%)明显低于正常卵巢(80.0%)和良性上皮性肿瘤(52.0%)(P<0.01),在晚期肿瘤中的表达率(20.5%)也远低于早期肿瘤(63.6%),而且在高度恶性组织中表达水平(11.1%)与中低度恶性组织的表达水平(43.5%)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m 23基因的表达与卵巢癌的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关,p16基因可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nm 23、p16基因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马英莉;冯志红;陈中英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2例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24h开始应用肠内营养(EN);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PN),分别观察两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恢复饮食时间、生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较对照组分别提前12h、16h,恢复饮食时间提前17h.生化指标ALB、K+、Na2+、Ca2+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EN,可促进肠功能尽快恢复,尽早恢复饮食,及时改善营养状况,是术后简便、有效、安全的营养补给方法.

  • 儿童颅内髓母细胞瘤放射治疗的护理

    作者:张玉霞;尹爱芹;王思慧;刘晓英

    目的:探讨28例儿童颅内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放疗患儿实施心理护理、放疗知识的宣教及放射野皮肤的保护措施,密切观察患儿的血象情况及颅内高压症的临床表现,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其次做好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及出院指导工作.结果:28例患儿中,16例出现轻度头疼,25例Ⅰ°皮肤反应,7例Ⅰ级白细胞下降,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都顺利完成全程放疗,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应加强髓母细胞瘤病儿在放疗期间的护理,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 肺癌患者痰脱落细胞检查影响因素的分析

    作者:陈小红;刘爱琴

    目的:分析影响肺癌患者痰脱落细胞检查的因素,探讨提高痰脱落细胞检查准确率的方法.方法:对69例确诊肺癌患者的痰脱落细胞检查结果与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解剖部位或病期的患者痰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有差异.结论:肺癌患者痰脱落细胞检查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解剖部位和病期可影响患者痰脱落细胞检查结果.

  • 经全埋入式DDS途径化疗的护理

    作者:谷小燕

    全埋入式药物输注装置(drug delivery system,DDS)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其作用是在皮下和血管之间建立可长期保留并能承受多次反复注药的DDS,通过穿刺针刺入DDS药囊,将化疗药直接注入,使肿瘤临床及亚临床转移灶处于高浓度的化疗药浴场中,对其中敏感或较敏感的肿瘤细胞产生致死性的杀灭作用,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 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大肠癌1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范丽丽;范晓燕;刘秀峰

    西妥昔单抗(ERBITUX,Cetuximab,IMC-225)是人和嵌合体鼠的单克隆抗体的重组体,它能与人体细胞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特异性结合.竞争性抑制受体与其他配体如EGF或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结合,从而阻断受体胞内区域的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并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产生.2004年美国FDA批准该药上市,主要适应症为联合CPT-11为主的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我中心应用ERBITUX治疗1例晚期大肠癌,现报告如下.

  • 采用普通钢针、静脉留置针及PICC化疗所致静脉炎的比较

    作者:宋玲琴;李小宁;王西京;强水云

    目的:比较普通钢针、静脉留置针及PICC这三种方式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与严重性.方法:分析我科1年来271例患者行1352周期化疗所致的静脉炎.结果:三组两两间经秩和检验,P均<0.05,静脉炎级别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钢针组静脉炎级别高,留置针组次之,PICC组静脉炎级别低.结论:采用PICC及静脉留置针化疗能明显减少或减轻静脉炎的发生.

  • Gd-DTPA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孙云霞;范玉贞

    目的:评价Gd-DTPA增强扫描在正确诊断不同表现的脑转移瘤中的作用,以及进一步探讨MRI增强前后的准备与护理方法.方法:对96例使用Gd-DTPA患者,增强前后病变MR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96例中共检出瘤体灶148个,强化扫描比平扫多发现68个,在148个病灶中,呈弥散快速强化的93个,呈环状结节状强化的有55个,均为明显强化.结论:Gd-DTPA强化扫描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是肯定的,在区别瘤体与水肿,坏死、囊变及显示微小病灶方面作用显著.加强扫描前后的护理,对保证受检者的安全及增强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 HER2基因表达与骨肉瘤预后

    作者:裘秀春;单乐群;许彦鸣;马保安;周勇;龙华;李钊;杨连甲;范清宇

    目的:研究骨肉瘤中HER2基因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2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HER2单克隆抗体对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将上述资料与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骨肉瘤患者HER2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HER2高表达的骨肉瘤患者预后较差.结论:HER2检测是骨肉瘤预后判断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同时,HER2为骨肉瘤的治疗提供一种可能的生物靶点.

  • 人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cDNA胞外区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作者:张勇;杨彤涛;李存孝;胡运生;马保安;范清宇

    目的:克隆人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cbfa1)cDNA胞外区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提取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的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用PCR法扩增cbfa1基因片段.将获得的预期大小的PCR产物插入pUC19克隆载体中,转化TOP10感受态细胞,蓝白筛选白色克隆,进行体外扩增,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从人骨肉瘤细胞系细胞提取的总RNA中成功获得人cbfa1基因片段和重组质粒pUC19-cbfa1,DNA序列分析证实其序列和文献报道一致.结论:采用基因克隆的方法得到人cbfa1基因片段和重组质粒pUC19-cbfa1,为进一步进行其结构和功能研究打下基础.

  • 平消胶囊对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清TSGF值的影响

    作者:唐求;王栾秋;付廷雄;詹喜炎;陈清波

    目的:观察平消胶囊对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清TSGF(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2002年3月至2005年10月间收治的200例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纯放疗组)和B组(放疗+平消胶囊组).应用Karnofsky评分法和放射免疫法观察两组肿瘤患者放疗前后生活质量和TSGF的变化.结果:放疗前两组Karnofsky评分和TSGF值相比无明显差异.放疗后:A组Karnofsky评分明显低于放疗前,B组Karnofsky评分与放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A、B组TSGF值明显低于放疗前;A组Karnofsky评分明显低于B组,A组TSGF值明显高于B组.结论:平消胶囊能显著减轻放疗过程中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具有放疗增效作用.

  •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1例

    作者:李晓琴

    1病案摘要患者,女,47岁,以"左乳癌术后6年,发现右乳肿块1天"为主诉,2005年9月19日收住入院.患者于6年前因左乳肿块行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诊断为左乳癌.1994年4月14日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合并腺瘤,淋巴管内癌栓,左腋下淋巴结转移15/15枚:ER(+/-)、PR(-).

    关键词: 双侧乳腺癌
  • 彩超诊断肝癌侵犯下腔静脉及右心房1例

    作者:王毅

    患者,男性,40岁.8个月前出现右上腹疼痛,诊断为肝癌,行两次介入治疗,术后状况好转,近1周左胸壁疼痛,入院.查体:血压140/90mmHg,全身皮肤无黄染,颈部、锁骨上窝及腋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化验室AFP842·8ng/ml,肝功ALT79u/l,AST85u/l,AST/ACT为1.1,GGT187u/l,ALP280u/l.心电图:快速房颤低电压偶伴室内差传.CT:①肝癌,TAE术后,部分病灶复发;②肝硬化脾大腹水.

  • 左上颌肌纤维母细胞肉瘤1例

    作者:方利华;任宏轩;沈丽达;赵玲

    1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5月前感左侧眶下区不适,伴右上唇麻木,近两月来出现鼻阻,左上后牙齿松动,左侧面部肿胀于2005年5月10日前来就诊.行CT检查发现左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右侧上颌窦炎.5月13在局麻下行左上颌骨包块活检,病理为梭形细胞肿瘤,不排除高分化平滑肌肉瘤,5月20日遂行局部放疗,常规单侧上颌窦野设计照射,DT2400cGy.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疗效关系的临床观察

    作者:金波;侯科佐;于萍;赵明芳;张敬东;刘云鹏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血清CA 125水平与其他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分析40例NHL的患者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血清CA 125的变化.结果:在40例NHL患者中,血清CA 125升高占总人数的48%.在低度恶性NHL中,7例(30%)血清CA125水平升高,在进展期NHL患者中,12例(71%)血清CA 125水平升高.CA 125水平升高和疾病进展,病理类型,骨髓浸润,结外浸润,体能下降,B症状的出现,血清乳酸脱氢酶的升高有一定相关性.所有患者中,完全缓解率(CR)达63%,低度恶性NHL患者中,CA 125正常者,81%达到CR,CA 125升高者,29%达到CR(P<0.05).进展期NHL患者中,CA 125正常者,60%达到CR,CA 125升高者,58%达到CR(P>0.05).结论:血清CA 125是NHL患者的一项重要预后指标,CA 125水平升高和疾病进展,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化疗反应率降低等密切相关.对于低度恶性NHL,CA 125正常的患者比CA 125升高的患者的缓解率高.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