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RNA干扰Her-2基因对乳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万广稳;满忠然;姜福全;乔士兴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大量的分子遗传学资料表明约25%-3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存在Her-2原癌基因扩增及其蛋白的过度表达[1].作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Her-2与肿瘤发生、转移、放化疗抵抗具有密切关系.因此针对Her-2基因治疗、基因疫苗等技术的探索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比较前沿的为RNA干扰技术.

  • miRNA对乳腺癌耐药的调控机制

    作者:吴韬;李艳琳;何苗;魏敏杰

    microRNA (miRNA)作为乳腺癌耐药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可能在药物代谢酶、乳腺癌干细胞、单核苷酸多态性等方面调控乳腺癌化疗敏感性.靶向调节miRNA的异常表达,恢复其正常的调控功能,可能是治疗乳腺癌的新策略.

  • CyclinD1、CTGF、VEGF及PTEN与食管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姚娟;黄俊星

    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一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即刻早期基因CCN家族的成员之一,参与细胞增殖和组织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能特异的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它是一种具有促血管生成活性的功能性蛋白;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 PTEN)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本文就cyclinD1、CTGF、VEGF和PTEN与食管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细胞间隙蛋白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傅韵;庄志刚

    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生中占据第一,细胞间隙蛋白家族被视为抑癌基因,在乳腺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及化疗耐药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细胞间隙蛋白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而寻找细胞间隙蛋白与信号通路间的共通点,为乳腺癌的治疗打开新的研究方向.

  • 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重建方式及进展

    作者:刘焱;李宝江

    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重建能使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身体外形,减轻心理压力,恢复自信,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重建已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本文将从乳房重建的安全,重建手术方式,放疗对乳房重建的影响,时间选择等方面进行综述.

  •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梁博;王鹤令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是丝氨酸蛋白酶超家族成员,它具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和独特的分子结构,因具有神经营养、抑制新生血管、抗肿瘤等多种功能而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PEDF在实体肿瘤中抗血管生成作用逐渐引起重视,多项研究表明PEDF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分化、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现就其抗肿瘤的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维生素D受体、胃蛋白酶原C与TP53基因及其多态性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挺;郑阿莲;刘德权

    维生素D受体(VDR)是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受体超家族成员,具有抑制增殖、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功能;蛋白水解酶是胃蛋白酶原C(PGC)或胃亚蛋白酶的前体,是反映乳腺癌早期复发和死亡的新型预后因素;而TP53基因突变及其过表达见于乳腺癌的早期阶段,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基因多态性将会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 基于Her-2靶向成像技术实时评价乳腺癌靶向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媛;段小艺

    乳腺癌针对Her-2靶向治疗已得到广泛应用,实时有效预测与动态监测靶向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传统方法通过治疗前检测肿瘤组织Her-2表达水平,治疗后观察肿瘤形态学改变来选择治疗方案与评价治疗效果.这一方法用于早期预测和评估治疗效果的能力有限.分子影像学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契机.现针对靶向Her-2基因通过分子成像技术实时评价乳腺癌靶向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腺断端的处理方法

    作者:刘信;谭晓冬;朱海军;王怀涛;张峻;李捍司;周磊;张永峰;戴显伟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胰腺恶性及某些良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但是PD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高,其中胰肠吻合口瘘(PF)是常见、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PF是影响胰腺术后死亡率的独立因素,而胰腺断端处理方法的选择可以影响胰瘘的发生.因此在处理胰腺断端时,术式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正常胰腺组织柔软、脆弱且供血丰富,在与消化道直接缝合时,易使缝线处的胰腺组织撕裂是胰腺断端较难处理的原因之一.因此,正确的吻合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F的发生.但是至今仍然没有一种吻合方式显示相对较好的预后,胰腺断端的吻合方式目前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国际常用的术式,即胰腺断端的处理方式及其手术的适应症和优缺点进行介绍,以期对降低PD术后胰瘘的发生和改善PD术后生活质量提出一定借鉴.

  • PEDF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作者:徐锡明;陈金强;郑楠薪;吕国光;王梁华

    PEDF具有抑制血管新生和抗肿瘤的作用,并且PEDF来源的多肽也具有该功能.本文综述PEDF结构和上述功能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究PEDF作用机制和开发相关疾病的药物奠定基础.

  • 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新药CTLA-4抗体Ipilimumab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飞燕;谢宗宙;朱燕兴

    Ipilimumab是一种新型的抗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阻断CTLA-4的免疫效应可以打破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外周免疫耐受及诱导或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Ipilimumab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可延长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总生存期的药物,该药已于近期先后被FDA和欧盟委员会批准使用于晚期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目前,多项关于Ipilimumab联合其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中.作为新型的T细胞增强剂和免疫系统激活剂,Ipilimumab在晚期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 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马丽华;韩伟;李争艳;齐蕾;单丽辉;柴翠翠;刘杨;王立峰

    肿瘤间质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肿瘤间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对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 肿瘤间质 MSCs
  • 缓激肽选择性调节血肿瘤屏障机制

    作者:茅锐;徐沈倩;王振华

    在脑肿瘤中,血肿瘤屏障(blood tumor barrier,BTB)比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有更高的通透性,但是BTB的存在仍然明显限制抗肿瘤药物进入肿瘤组织内.常规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数量的抗肿瘤药物进入肿瘤组织内.研究表明,给予颈内动脉灌注小剂量缓激肽可以选择性开放BTB,而不影响正常脑组织.这为临床联合使用BK和化疗药治疗脑肿瘤提供了依据.本文试图从细胞旁途径和跨细胞途径综述缓激肽(BK)影响BTB通透性的机制.

  • RNA干扰技术及治疗肝细胞癌应用前景

    作者:常仁安;陈钟;陈小建

    RNA干扰技术可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具有高序列特异性、高效性、可传播性和浓度依赖性.其通过沉默癌基因,促进癌细胞凋亡,发挥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RNA干扰技术可应用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等任何有基因高表达的环节,如点突变激活的癌基因、插入基因、融合基因、肿瘤多药耐药基因、血管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等都可以作为RNA干扰作用的靶点,抑制相关基因表达,促进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减少转移与复发,发挥对肝癌的治疗作用.RNA干扰技术对肝癌的治疗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VEGF及Angiopoietin-2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海涛;方申存;张映铭

    目的:探讨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1例,良性胸腔积液3例,(ROC)曲线计算上述指标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并对VEGF及Ang-2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胸腔积液中的VEGF及Ang-2含量(1106±555 vs 527±229,19.26 ±6.39 vs 12.25 ±7.1)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P <0.05);VEGF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是:82%和90%,Ang-2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是:65%和71%;恶性胸腔积液中Ang-2的含量与VEGF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VEGF及Ang-2可作为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良好指标,可指导选择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侵入性检查.

  • 厄洛替尼对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任英红;刘海洋;刘文超;张红梅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对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2例既往化疗失败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均EFGR监测阳性,给予单用厄洛替尼150 mg/d,服药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观察厄洛替尼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对其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8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中位治疗时间为5个月(1-14个月);客观有效率为36.5%;疾病控制率为56.1%.性别、吸烟史、PS评分及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对疗效无统计学关联.中位肿瘤进展时间(214 ±26)d;中位生存期(375 ±21)d,1年生存率30.3%,其中肺腺癌疗效较好占30%.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21.9%).结论:厄洛替尼对化疗失败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 肺腺癌胸水肿瘤细胞分离与体外悬浮培养及鉴定

    作者:颜秉阳;殷国强;张志培;赵亚超;李小飞;王小平

    目的:模拟体内环境,探索恶性胸水肿瘤细胞分离的合适方法,建立肺腺癌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模型.方法:取经病理诊断已确诊的30例肺腺癌胸水1000ml,离心沉淀重悬后,分为2份,分别为A、B两组,A组采用40%/20% percoll液(配置为下层为40% percoll液,上层为20% percoll液等梯度密度分离液,比重为1.056、1.031)一次性分离;B组:首先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比重为1.077)进行初次分离,采用含2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悬浮培养2天,待肿瘤细胞聚集成团块样生长,再用40%/20% percoll液进行二次分离.结果:A组中肿瘤细胞获得率较低,30例肺腺癌患者样本中,17例未收集到肿瘤细胞,7例肿瘤细胞收集数量极少,仅6例肿瘤细胞获得数量较为满意.B组的二次分离法的肿瘤细胞获得率及获得数量明显高于A组的一次分离法,其中7例未发现肿瘤细胞,其余23例均获得满意的肿瘤细胞数量.经10次重复检测肺癌胸水肿瘤细胞的比重为1.050左右.利用含2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悬浮培养约30天,成功建立了肺腺癌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模型.结论:对肺癌恶性胸水的二次分离可有效的分离并纯化胸水中的肿瘤细胞.利用2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可加快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肿瘤细胞的获得数量,并能够保证分离后的肿瘤细胞在悬浮状态下继续生长.

  • 胸腺淋巴瘤1例病案报道及文献回顾

    作者:韩秀娟;李艳红;巩丽;朱少君;姚丽;刘小艳;兰淼;赵建业;张伟

    目的:报道1例原发于胸腺的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原发性胸腺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进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排列密集,弥漫分布,核深染,圆形或卵圆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肿瘤细胞表达LCA、CD3、CD45RO、TdT及Vimentin,不表达CD79α、CD20、CD99、CD3、CD30、CD15、CD68、NSE、Syn、CgA、SCLC、CK、CK7及EMA.基因受体重排显示TCR基因发生克隆性重排.结论:原发性胸腺淋巴瘤极为罕见,临床诊断应排除白血病或其他部位淋巴瘤的转移.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如遇到胸腺肿瘤,除胸腺较常见的肿瘤外,还应考虑淋巴瘤.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62例临床研究

    作者:王会志;于翠娟;刘贵祥;张树波;张海鹰;艾彬;郎捷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良性病变及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肺部良、恶性病变分别进行了肺叶切除及肺癌根治切除+淋巴结清扫.结果:54例在胸腔镜辅助6-8 cm小切口下完成手术,其中8例因胸膜粘连或肺部肿瘤较大、术中血管损伤出血等原因,延长切口至约12cm,部分撑开肋骨完成手术.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比全胸腔镜下手术适应证更宽,费用低,且具备较常规开胸手术切口小、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开胸手术向全胸腔镜手术过渡的桥梁.

  • 肺癌胸水细胞块与组织学EGFR基因扩增检测对比研究

    作者:孟加榕;郭以河;张闽峰;禹乐;戴太监;温路生;刘美莲

    目的:对比肺癌胸水细胞块与组织学中EGFR基因扩增情况,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阳性胸水细胞块检测EGFR基因扩增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阳性胸水离心获取肿瘤细胞制作成石蜡细胞块,其中有28例的组织学对照,免疫组化分型后进行FISH检测EGFR基因,荧光显微镜观察基因扩增情况.结果:28例细胞块有组织学EGFR基因检测对照,在有组织学对照细胞块EGFR基因检测相符率100%.肺腺癌31例中,EGFR基因簇状扩增4例(12.9%),点状扩增14例(45.2%),无扩增13例(41.9%),肺腺癌扩增率为58.1%;肺鳞癌25例中,EGFR基因簇状扩增2例(8.0%),点状扩增9例(36.0%),无扩增14例(56.0%),肺鳞癌扩增率为44.0%;其他类型NSCLC患者4例中2例点状扩增,扩增率为50%.结论:肺腺癌及肺鳞癌胸水细胞块EGFR检测结果与组织学一致,EGFR基因在肺腺癌的扩增率高于肺鳞癌.应用FISH技术检测胸水细胞块中的EGFR基因扩增情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吉非替尼致间质性肺炎并文献回顾

    作者:罗长琴;王丽娜;李雨遥;吕美玲;周小娟;田涛;杨谨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所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报告l例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所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系统文献回顾,对吉非替尼所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机理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综合本病例患者特点和国内外文献分析,老年男性、长期吸烟史、吸烟指数高、腺癌、特别是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在服用吉非替尼期间更容易发生间质性肺炎,发生时间多在服药后1-2月,临床表现以胸闷、气短、进行性呼吸困难为特点,伴有严重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影像学检查以双肺弥漫性浸润性阴影及蜂窝状间质改变为代表,及时判断病因并停药,给予糖皮质激素、吸氧、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可缓解.结论:一旦发现吉非替尼所致的间质性肺炎应及时停药,大多数患者病情可缓解,早期可控制的间质性肺炎,不是永久停用吉非替尼的绝对指标,应根据患者的获益和药物治疗相关风险综合考虑.

  • 不同标本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大鹰;胡灼君;农天雷;林敏

    目的:检测血液、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胸腔积液四种标本中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 CA125)、癌抗原199(CA199)和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的浓度,探讨不同标本肿瘤标志物(TM)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52例肺癌和46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血液、痰液、BALF、胸腔积液中CEA、CA125、CA199和CYFRA21-1的浓度.结果:52例肺癌患者血液、痰液、BALF、胸腔积液中四种TM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69.2%、90.4%、88.5%和82.1%;而46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19.6%、26.1%、23.9%、21.7%.经统计学检验两组间四种标本TM联合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不同标本之间TM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痰液和BALF标本TM联合检测较血液临床意义更大(P=0.01;P =0.02).联合两个或三个标本检测与单个血液标本检测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标本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和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联合不同标本检测四种TM能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

  • 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智坤;张红梅;斯晓明;刘文超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多肿瘤标志物系统对12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其中包括49例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及72例术后无复发转移患者)血清样本的12项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Ferritin、β-HCG、AFP、F-PSA、PSA、CA125、HGH、CA15-3)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Logistic回归分析与ROC曲线法评价肿瘤标志物在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组与无复发转移组的蛋白芯片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与无复发组测定结果比较,CA19-9、CEA、Ferritin、CA125、CA15-3的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EA、CA125、CA15-3为监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有效指标,ROC曲线法三者曲线下面积为0.813、0.808、0.772.CEA、CA125、CA15-3联合监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敏感性与芯片相同(81.6%),特异性与准确性高于芯片(95.8% vs 92.7%,90.1% vs87.6%).结论:CEA、CA125、CA153联合检测可能作为临床监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优化方案.

  • 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3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作者:曾建昌;戈伟

    目的:评价单药多西他赛作为二线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3例经病理和(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曾用含有铂类方案化疗,治疗后复发或进展接受多西他赛75mg/m2静滴1小时,第一天,每3周重复.结果:可评价疗效33例中,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12.1% (4/33),稳定(SD)51.5%(17/33),进展(PD)36.4% (12/33),有效率12.1%(4/33),中位生存期8.5个月,1年生存率33.3%(11/33).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可以耐受.结论:多西他赛单药用于二线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耐受性较好.

  • 肺癌患者照料者护理负担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石晶;滕月娥;金波;赵明芳;于萍;王烈;杨小湜;刘云鹏

    目的:通过测量肺癌患者照料者的护理负担,了解照料者的照顾负担及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Zarit护理者负担量表(Zarit caregiver burden interview,ZBI)量表为测量工具,采用横断面抽样方法,面对面结构化访谈收集调查问卷,对肺癌患者主要照料者的护理负担进行测量.结果:肺癌患者照料者护理负担得分为29.8±16.8,74.29%照料者的护理负担在中等以下.交通帮助和健康帮助对护理负担有显著影响,而睡眠时间和心理一致感是护理负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改善措施应围绕保证照料者睡眠时间来减轻护理工作量或建立轮流护理的补偿机制以及增强照料者心理一致感等心理应对能力来应对护理负担.

  • 检测细胞角蛋白在食管癌外周血和骨髓微转移中的意义

    作者:姚成才;张义;柯胜奎;章云鹏;姜杰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CK18mRNA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50例M0、10例M1的食管癌患者及10例食管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及肋骨骨髓中细胞角蛋白CK18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50例M0食管癌患者外周血、骨髓中CK18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0%( 19/50)和42.0% (21/50);10例M1的食管癌患者外周血、骨髓中CK18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 (9/10)、100%( 10/10);食管良性病变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中K18mRNA阳性表达率均为0%( 0/10),CK18mRNA阳性表达在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CK18mRNA在Ⅳ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阳性表达率与Ⅲ期以前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K18mRNA在外周血和骨髓中表达无差异(P>0.05),但呈正相关性(r=0.704,P<0.01).结论:应用RT-PCR法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或骨髓中CK18mRNA微转移有助于食管癌的分期和预后的判断.

  • Survivin基因对食管癌细胞系KYSE30增殖和侵袭性的影响

    作者:王莉;王如文;蒋耀光;范小青;龚太乾;赵云平;郭伟

    目的:研究survivin基因转染对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30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将survivin cD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食管癌KYSE30细胞.应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MT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对各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Survivin基因能促进人食管癌KYSE30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转染后细胞抗凋亡能力增强,侵袭实验显示转染后细胞侵袭能力较转染前有显著增强,MTT实验显示转染后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下降.结论:Survivin基因能够促进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30的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导致对化疗药敏感性下降,提示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细胞耐药起促进作用,可作为食管癌基因治疗的靶标.

  • 乳腺癌相关基因环氧化酶2(COX-2)编码蛋白的主要特性与抗原表位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葛晓丽;王芬;殷国荣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人乳腺癌相关基因环氧化酶2(Cycloxygenase 2,COX-2)编码蛋白的主要特性与抗原表位,筛选该蛋白的T/B细胞联合表位.方法:利用蛋白分析专家系统(ExPASy)提供的Prot-Param、SignalP、SOSUI、TMHMM、MotifScan,NCBI上的ORF finder、Bcepred、SYFPEITHI、NetCTL等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程序,结合Gene Runner、DNAMAN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预测COX-2蛋白的理化性质、信号肽、可溶性、表面可及性、可塑性,跨膜区,翻译后修饰位点、亲(疏)水性、二级结构、T/B细胞抗原表位等.结果:该蛋白由604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3126H4787N823O883S28,分子质量单位为68.924 kDa,等电点理论值为7.27,波长280 nm时的吸光度(A)值为1.073,半衰期为30 h,有7个表面可及性参数≥1.9的区域、4个亲水性参数得分≥1.9的区域、3个柔韧性参数得分≥2的区域、26个翻译后修饰位点、23个潜在B细胞表位、3个CTL表位和辅助性T细胞联合表位、2个T/B细胞联合表位,为可溶性表达蛋白.结论:人乳腺癌相关抗原COX-2基因编码的COX-2蛋白为可溶性表达蛋白,2个T/B细胞联合表位,可作为乳腺癌免疫学治疗的重要靶点.

  • 诃子水提取物对肺癌A549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包志强;韩浩;杨丽敏;任明姬

    目的:探讨诃子水提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体外增值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检测不同剂量组的诃子水提物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肺癌A549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各浓度组诃子水提物对肺癌细胞A549作用后的周期变化.结果:诃子水提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特征;流式方法测定的结果显示,诃子水提物阻滞肺癌A549细胞于G0/G1期.结论:诃子水提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是诃子水提物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 miRNA-451逆转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王鹤;边海波;德伟;王朝霞

    目的:探讨microRNA-451(miR-451)逆转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耐DDP细胞株A549/DDP及其亲本细胞株A549中miR-451的表达差异,同时检测A549/DDP细胞转染miR-451 mimic后miR-451表达的变化;分别应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A549/DDP细胞对DDP药物敏感度,细胞增殖能力,联合DDP处理后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后A549/DDP细胞Akt、p-Akt( Ser473)、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结果:miR-451在耐DDP细胞株A549/DDP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敏感细胞株A549 (P <0.05),A549/DDP细胞转染miR-451 mimic24h后,细胞中miR-451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在A549/DDP细胞中过表达miR-451可产生以下效应:相较于对照组,DDP对A549/DDP/miR-45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减低(P<0.05),A549/DDP/miR-451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A549/DDP/miR-451经过DDP处理后细胞凋亡增多(P<0.05).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转染miR-451 mimic的A549/DDP细胞p-Akt ( Ser473)、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表达水平升高.结论:miR-451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上调bax蛋白及下调p-Akt( Ser473)、bcl-2蛋白表达而逆转A549/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

  • 亚砷酸钠对人肺癌Spc-A1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施睿;梁标

    目的:研究亚砷酸钠( NaAsO2)对人肺癌Spc-A1细胞株端粒酶活性及其催化亚单位hTERT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癌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亚砷酸钠对Spc-A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端粒酶活性采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TRAP-ELISA)测定;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 mRNA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测定.结果:亚砷酸钠对人肺癌细胞株Spc-A1的增殖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在12h、24h和48h三个时间段均可见Spc-A1细胞端粒酶活性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并且,hTERT mRNA表达下调与端粒酶活性下降一致.结论:亚砷酸钠对Spc-A1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下调癌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来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中一种机制.

  • 龙力胶囊对环磷酰胺的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宋长城;张百红;胡兵;李新民

    目的:探讨龙力胶囊(Longli capsule,LLC)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以S180荷瘤小鼠为模型.实验分为荷瘤模型组、LLC组、CTX组、CTX+LLC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10 d.观察各组小鼠抑瘤率和毒性反应;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肿瘤质量、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分析LLC对CTX的增效减毒作用.结果:CTX+ LLC组小鼠体质量增加量明显高于CTX单药组.CTX,LLC和CTX+LLC均可抑制S180荷瘤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抑瘤率分别为45.10%、36.12%和60.28%,LLC可明显增强CTX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P<0.05).与CTX组比较,LLC组及LLC+CTX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脾指数、胸腺指数、以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均明显增高.结论:LLC对CTX具有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

  • 姜黄素对缺氧诱导肝癌细胞HepG2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MT)的逆转作用

    作者:常远鸿;江梅;刘凯歌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缺氧诱导下人原发性肝癌细胞HepG2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Cl2组、CoGl2+姜黄素组.分组干预48小时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Real-time RT-PCR检测HIF1-α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HIF1-α蛋白,上皮细胞表面标志E-Cadherin和间质细胞表面标志vimentin的变化.结果:分组干预48h,CoCl2组细胞增殖较对照组增高,而CoCl2+姜黄素组增殖较正常组降低;CoCl2组较正常对照组迁移能力显著增强,CoCl2+姜黄素组细胞迁移能力与CoCl2组相比明显下降;Real-time RT-PCR显示3组细胞HIF1-α 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但是Western blot结果发现,相对于正常对照组,CoGl2组HIF1-α蛋白明显上调,CoCl2+姜黄素组HIF1-α蛋白变化不大;同时,CoCl2组E-cadherin表达水平下降而vimentin表达水平上升,CoCl2+姜黄素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姜黄素可逆转缺氧诱导的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加,可能与其抑制缺氧诱导的HIF1-α蛋白上调和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有关.

  • 乳腺癌细胞共激活因子SRC-1的表达变化与内分泌治疗的关系

    作者:赵晓艾;王志宇;赵新汉

    目的:观察三苯氧胺作用前后ERα阳性细胞株T-47D和ERα阴性细胞株MDA-MB-231中共激活因子SRC-1的表达变化,研究共激活因子与内分泌治疗的内在关系.方法:四氮甲唑蓝(MTT)观察两细胞的生存状况,以筛选佳的药物作用浓度和时间.单细胞凝胶电泳法(Comet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观察TAM作用前后细胞中ERα和SRC-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TAM作用前后细胞中ERα和SRC-1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MTT法测得TAM作用后T-47D和MDA-MB-231的OD值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T-47D效果更强.0.10mmol/L TAM作用48 h后两种细胞的活力均出现低值.单细胞凝胶电泳法观察到TAM作用后两组细胞均发生凋亡、染色体断裂现象,尾长、尾DNA%、尾矩、Olive尾矩等指标在给药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47D与MDA-MB-231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T-47D细胞在TAM作用后ERα阳性细胞减少,SRC-1在作用前后均为阴性;MDA-MB-231细胞SRC-1表达阳性,TAM作用后,SRC-1阳性细胞比例上调,ERα仍为阴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M作用后,T-47D细胞ERα表达水平略有下降,SRC-1表达水平未见改变;MDA-MB-231细胞SRC-1表达水平略有升高,ERα表达水平未见改变.结论:在ERα阴性细胞株MDA-MB-231中,共激活因子SRC-1有较高水平表达.0.10mmol/L TAM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 48 h后SRC-1表达轻微上调,此变化可不依赖于ERα的表达.

  • 干扰素-α增强胃癌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曲晶磊;唐冰;刘云鹏;曲秀娟;侯科佐

    目的:观察IFN-α对TRAIL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ERK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的表达.结果:IFN-α预处理可协同TRAIL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单独用IFN-α或TRAIL处理SGC7901细胞,仅有少量的细胞发生凋亡,IFN-α和TRAIL联合用药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IFN-α能上调DR4和p-ERK的表达,抑制ERK的活性能部分逆转IFN-α和TRAIL协同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和DR4表达的上调.结论:IFN-α能增强TRAIL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进而上调DR4的表达有关.

  • 重组腺病毒载体Ad-CRT/MAGE-A3抑制肺腺癌细胞A549侵袭的体外研究

    作者:刘新莉;赵丹;李晓曦;王扬;李岩;马萍

    目的:探讨同时携带CRT基因及MAGE-A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后基因的表达及其对体外增殖、侵袭、凋亡及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Ad-CRT/MAGE-A3转染A549细胞,转染48h后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RT及MAGE-A3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Ad-CRT/MAGE-A3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方法检测Ad-CRT/MAGE-A3对A549细胞侵袭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Ad-CRT/MAGE-A3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小管形成实验检测Ad-CRT/MAGE-A3对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转染48h,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Ad-CRT/MAGE-A3的A549细胞能够表达CRT及MAGE-A3蛋白;MTT检测结果显示Ad-CRT/MAGE-A3能够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Ad-CRT/MAGE-A3能够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结果显示Ad-CRT/MAGE-A3能够诱导A549细胞凋亡;小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Ad-CRT/MAGE-A3能够明显抑制血管形成.结论:Ad-CRT/MAGE-A3能够明显抑制A549的增殖及侵袭能力,诱导其凋亡,并能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RT及MAGE-A3蛋白同时表达后相互作用有关,提示Ad-CRT/MAGE-A3可以作为潜在的肺癌基因治疗的新方法.

  • 患乳腺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能力实验研究

    作者:孙永强;施文

    目的:探讨患乳腺癌大鼠骨髓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多向分化潜能是否受到机体荷瘤状态影响.方法:以SHZ-88细胞接种SD大鼠,成瘤后,无菌取骨髓进行体外BMSCs的培养和传代,经不同诱导培养基培养后,分别检测其成脂、成骨和成心肌能力;将BMSCs经尾静脉移植于健康SD大鼠,观察患癌大鼠BMSCs的体内应用安全性.结果:患乳腺癌大鼠骨髓来源的BMSCs表达同正常骨髓来源的BMSCs相同的表面标志分子,可经体外诱导培养,分化为脂肪细胞、骨细胞或心肌细胞;体内应用患乳腺癌大鼠骨髓来源的BMSCs未见乳腺癌细胞污染所致的植入性肿瘤发生.结论:患乳腺癌大鼠骨髓来源的BMSCs具有多向分化能力,未受机体荷瘤状态影响,且体内应用较为安全.

  • 上调miR-181a和miR-181b表达对HeLa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康;梅倩;李祥;赵亚力;李小雷;韩为东;孟元光

    目的:探讨miR-181a和miR-181b表达改变对HeLa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18例宫颈癌手术标本及18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提取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181a和miR-181b的表达情况.选取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转染miR-181a和miR-181b成熟体.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转染后HeLa细胞中miR-181a和miR-181b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变化情况;CCK-8实验及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miR-181a和miR-181b在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转染microRNA成熟体使细胞中miR-181a和miR-181b表达增高;HeLa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周期阻滞.结论:上调miR-181a和miR-181b的表达能够促进HeLa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导致细胞G0/G1期阻滞.miR-181a和miR-181b可能为宫颈癌临床靶向治疗的靶点选择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 石蜡包埋的肝细胞癌组织中ASPP家族的表达

    作者:刘文康;党小军;李玲;解娟;詹颉;范芸;任健康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中p53凋亡刺激蛋白(ASPP)家族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73例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的肝细胞癌组织切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ASPP蛋白家族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癌旁正常组织中,ASPP1和ASPP2的表达阳性率高于肝细胞癌组织(P=0.000,0.000),但是肝细胞癌组织中iASPP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P=0.000).在肝细胞癌组织中,ASPP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病理分级有关(P=0.001);ASPP2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00,0.000),与性别、年龄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iASPP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4),但是与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ASPP蛋白家族异常表达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机制相关,ASPP1和ASPP2表达水平下调并与肝细胞癌病理分级相关,而iASPP的表达水平上调与癌的淋巴转移相关,iASPP可能是基因治疗肝细胞癌的一个靶点.

  • GST-π、P-gp和Ts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叶正龙;盛德平;杨勇;王玮;李卫星;叶国祥;周文燕

    目的:探讨GST-π、P-gp及Ts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7例消化道肿瘤(32例食管癌、53例胃癌、4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GST-π、P-gp及Ts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ST-π表达阳性率80.95%、P-gp表达阳性率44.86%及Ts表达阳性率18.10%.GST-π表达、P-gp表达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及分化程度无关.Ts表达也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无关,但与脉管癌栓有关(P<0.05).P-gp与GST-π、Ts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组织可表达P-gp与GST-π、Ts等耐药因子,三者表达具有相关性,GST-π、P-gp与Ts在消化道肿瘤组织中联合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肾脏原发性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熊思清;陈丽平;杨绍波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情况.方法:报告1例肾脏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患者,女,61岁,主诉为全程无痛肉眼血尿并急性尿潴留1天.B超示右肾下极可见大小约5.5cm ×6.7cm实质低同声,内回声欠均匀;CT示右肾下极可见约5.8cm×6.5cm团状等密度影,增强后不均匀强化;IVU示左肾正常,右肾盏、肾盂、输尿管未显影.行根治性右肾切除.病理:肉眼见肾脏大小约13.0cm ×8.0cm ×7.0cm,切开后可见肾盂及肾实质内直径约6.0cm肿物一枚,切面灰白质软.镜下见肾组织内大片瘤细胞弥漫分布,细胞体积大,核型不规则,核仁显著,染色质粗颗粒状,核分裂多见,并累及肾周脂肪组织;输尿管壁组织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20(+),CD3(+),CD68(+),CD34(+),CK(+),Vimentin(+),S-100(-),HMB45(-),Actin(-).病理诊断:右肾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术后行CHOP方案化疗4疗程,随访1年,患者无瘤存活.结论:肾脏原发性淋巴瘤临床罕见,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困难,常在肾切除术后病理得到确诊,治疗采取联合化疗及手术.

  • 射波刀治疗80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建民;梁平;卿超群

    目的:评价采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平台Cyber Knif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近期毒副反应.方法: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了射波刀治疗,T1期5例,T2期31例,T3期37例,T4期7例.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标准,A级45例,B级29例,C级6例.50例为首程治疗,30例曾接受过手术、介入治疗、氩氦刀等至少一种治疗手段后失败.GTV为CT和MRI增强影像显示的病灶,PTV为GTV外放3-5mm.肝脏病灶治疗均采用金标追踪与呼吸同步追踪技术(synchrony),CT定位前1周经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植入金标2-4粒到肿瘤内或肿瘤旁3cm内.处方剂量:总剂量38-45Gy分割3-5次.处方剂量线范围为70%-82%.结果:完全缓解(CR)15例(18.7%),部分缓解(PR)51例(63.8%),稳定(NC)8例(10.0%),进展(PD)6例(7.5%).随诊2年,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是96.3%(77/80)、82.5% (66/80)和45.0%(36/80),所有患者对治疗耐受良好,毒副作用较轻.结论: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使肿瘤局部得到精准的高剂量照射,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为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uPA、uPAR及PAI-1在结肠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

    作者:乔雷;陈春生

    目的:对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及其受体uPAR和血浆纤溶醇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在结肠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结肠癌蜡块标本156例,正常结肠黏膜标本50例作对照.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uPA、uPAR及PAI-1在其中的表达.结果:uPA及uPAR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随病理分级的降低、淋巴转移的产生、临床分期的提高而明显增高(P均<0.05).PAI-1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随分级的降低、淋巴结转移的产生、临床分期的提高而明显增高(P均<0.05).结肠癌中uPA、uPAR及PAI-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uPA、uPAR及PAI-1对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在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关系密切.uPA、uPAR及PAI-1各自都可以成为结肠癌诊断和预后估计的指标,并且有可能成为结肠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关键词: 结肠癌 uPA uPAR PAI-1
  • 结直肠癌EGFR、VEGF、HER-2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文闻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1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普外科行根治性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10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EGFR、VEGF和HER-2的表达,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 蛋白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无浆膜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HER-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EGFR与VEGF蛋白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γ=0.264,P<0.05).结论:HER-2、VEGF参与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EGFR与VEGF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表达具有相关性.

  • 中药干预治疗对晚期大肠癌生存期的影响

    作者:吕仙梅;郑坚;朱莹杰;顾缨

    目的:探讨中药干预治疗对晚期大肠癌生存期的作用.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的方法,198例Ⅳ期大肠癌分别纳入中药组和非中药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的Kaplan-Meier法估算中位总生存期(OS),Log-rank法进行组间显著性检验,多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其独立预后因素.结果:198例Ⅳ期大肠癌死亡100例,占50.50%.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局部治疗(P=0.031)、中药治疗(P=0.019)是影响晚期大肠癌OS的独立性相关因素.非中药组中位OS为19.66个月,中药组中位OS为32.67个月.中药组中位OS较非中药组延长了13.01个月(P =0.025).结论:中药干预治疗可延长晚期大肠癌OS.

  • 腹腔镜及开放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治疗输尿管癌合并膀胱混合癌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分析

    作者:李国成;屈卫星;程永毅;季晶;刘全海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放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治疗输尿管癌合并膀胱混合癌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例单侧输尿管癌并浸润性膀胱混合癌,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及开放尿流改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术前经B超、CT、膀胱镜、输尿管镜和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证实为左输尿管癌并浸润性多发膀胱癌,行腹腔镜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及开放尿道切除术和右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手术时间480min,术中出血量约560ml,无输血.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d,下床活动时间4d.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为膀胱高级别泌尿上皮癌伴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侵及全层.左输尿管癌高级别泌尿上皮癌侵及全层.输尿管癌分期分级为T2N0M0,膀胱癌为T2 N0 M0.术后随访10月,患者无瘤生存至今.结论:单侧输尿管癌合并膀胱混合癌可行一期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腹腔镜下行该手术是可行及安全的.较开放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膀胱混合癌很难早期确诊,为了使膀胱混合癌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行膀胱镜检查时,应多位点取材.

  • 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及突变型p5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超奇;王璠;梁姗;余大海;王明;王东

    目的:Survivin、突变型p5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行TUR-BT术切除BTCC标本组织石蜡切片中Survivin,突变型p53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0例正常膀胱黏膜为对照.结果:Survivin在BTCC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0.0% (42/60),而正常对照组中无1例呈阳性表达;Survivin表达与BTCC的初发、复发、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P<0.05),但与肿瘤数目,临床分期无关(P>0.05);突变型P53在BTCC标本中表达阳性率为65.0%(39/60),与对照组阳性率35.0%(7/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TCC的初发、复发、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P<0.05),它与肿瘤数目无统计学意义(P>0.05),BTCC中Survivin和突变型p5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在膀胱移形细胞癌中高表达提示该基因在BTCC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Survivin和突变型p53对临床医生判断BTCC的预后有着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BTCC survivin 突变型p53
  •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

    作者:姚华宁;延文;邹积骏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a)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和免疫表型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组织学显示肿瘤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切面实性、灰白色,肿瘤细胞多呈分支小管状、条索状排列,瘤细胞呈立方形、短梭形或低柱状,核圆形,大小相对一致.其他组织学表现:泡沫样巨噬细胞聚集、典型的透明细胞.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pan)、CK7、EMA、S-100、Vimentin阳性,SMA、Desmin、HCK(34βE12)阴性.结论:MTSCCa是一种罕见的低级别多形性肿瘤,组织学谱系在不断扩大.须与其他类型肾细胞癌鉴别.

  • 尿液和血清中铁元素与膀胱癌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俊勇;张哲;郭昆峰;高生林;孔垂泽

    目的:比较膀胱癌患者和正常人尿液和血液中铁元素含量的差异和相关危险因素,为膀胱癌预防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80例膀胱癌患者80例正常人参加了实验,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检测血清和尿液中铁元素的含量,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结果:血清铁元素含量膀胱癌组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26,尿液中铁元素含量膀胱癌组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20.吸烟和药物是膀胱癌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中的铁含量下降和尿液中铁含量的升高可能是膀胱癌发生中重要的原因.长期服用药物和吸烟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先天性中胚层肾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郭勇;周木秀;文显梅;余龙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胚层肾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对1例先天性中胚层肾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光镜下梭形肿瘤细胞呈束状排列,其中可见胚胎性肾组织.部分区域稀疏成网状,部分区域出血坏死.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SMA 和Desmin(+).结论:先天性中胚层肾瘤是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应与其它肾脏肿瘤鉴别.

  •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丽霞;黄海建;余英豪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透明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3月间我院收治并诊断的16例囊性肾透明细胞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男性14例,女性2例,发生于左右肾各8例.临床无明显症状,大部分为体检发现肾脏占位性病变而入院,部分有腰酸腰部胀痛表现.术后病理诊断为囊性肾细胞癌.结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临床上单靠影像学不易被确诊,确诊需依赖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常规石蜡病理和免疫表型结果.需与透明细胞癌囊性变,单纯性肾囊肿,先天性多囊肾,多房囊肿性肾瘤,肾混合性上皮间质瘤相鉴别.

  • 424例新疆不同民族胃癌特征分析

    作者:马玉花;玛依努尔·艾力;郑超;包永星;张华

    目的:了解近8年来就诊于我院的胃癌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资料的特点.方法:以我院2003年-2010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42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病理类型、发生部位、临床分期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4例胃癌患者中,男女比为3.36∶1,年龄23-83岁,中位年龄61岁,高发年龄61-70岁.临床大体病理分型上,BorrmannⅡ型占大多数(78.77%);病理组织学类型以腺癌居多,占81.6%.分化程度以低、中分化为主.TNM临床分期中以Ⅲ期为主,占41.0%.民族分组分析发现汉族以胃下部(幽门、胃窦)多见,而维吾尔族偏上,以胃中部(胃体、胃角)多见;维吾尔族发病年龄较汉族相对提前,肿瘤大小较汉族大;维吾尔族肿瘤T分期,TNM分期较汉族晚.结论:胃癌老年男性易患,组织学病理类型以低、中分化腺癌多见.各民族组间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在临床上应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行手术治疗的大部分为中晚期患者,胃癌的早期诊断有待进一步提高.

  • 穿心草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高娟;杨敏;唐玉平;吴冬梅;陈金姣;谢小红;韦英和

    目的:观察穿心草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40例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放疗+穿心草煎水含服)和对照组(放疗+复方硼砂含漱液含漱),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口腔黏膜反应的时间及反应程度,放疗结束时不同病灶残留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时间分别为(13.1 ±2.03)天及(10.5±1.69)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开始至第2周末两组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第3、4、5、6、7周末,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平均放疗时间分别为(52.43±3.18)天及(61.1 ±2.03)天,(P<0.05);实验组的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黏膜反应的时间要晚.放疗结束时两组患者鼻咽部及颈部病灶残留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穿心草煎水含服可以延缓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的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鼻咽癌引起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XCL12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许维雪;孙达欣;张小薄;刘臻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组织及33例良性甲状腺疾病组织标本中CXCL12的表达.结果:在癌旁甲状腺组织中,CXCL12表达阴性.在癌组织中,CXCL12高水平阳性表达于癌细胞胞浆,阳性表达率为69.6%.在良性甲状腺疾病中CXCL12阳性表达率为12.1%.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良性甲状腺疾病组织中表达差异显著(P<0.05).CXCL12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CXCL12可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中起到一定作用.

  • 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甲状腺结节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王秀秀;王芳;王忠超;王颜刚;赵文娟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99例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患者术前血清TSH、甲状腺B超,手术记录、术后病理诊断报告.根据术后病理报告判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分析术前血清TSH水平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不同分布.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前血清TSH水平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组(2.179 ±2.017vs1.259 ±0.884) μIU/ml,P<0.001;在DTC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较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较Ⅰ、Ⅱ期以及肿瘤直径≥1cm较<1cm的患者术前血清TSH明显升高(均P<0.001).结论:术前血清TSH水平是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 MTA-2蛋白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霍海峰;范宗宪;牟嘉砾;张爱华;张永红

    目的:研究转移相关蛋白2(metastasis-associated protein 2,MTA-2)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了90例喉癌标本(其中40例为具有配对的淋巴结转移标本)中MTA-2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另选30例新鲜喉鳞癌及癌旁正常喉组织用于MTA-2的mRNA和蛋白检测.结果:正常喉组织相比,MTA-2的mRNA和蛋自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且MTA-2的阳性表达与喉鳞癌的低分化、高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MTA-2的阳性表达与喉鳞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并可能是喉鳞癌新的标志物及基因治疗靶点.

  • CD133和巢蛋白阳性细胞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

    作者:孔令军;焦保华;张爱军;崔国胜;孙建娜;李凤梅;李双标

    目的:探讨脑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巢蛋白(Nestin)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CD34-MVD)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62例人脑胶质瘤中的CD133、Nestin和CD34-MVD的表达情况.结果:脑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Nestin在正常脑组织中未见表达,在低级别脑胶质瘤中低表达,在高级别脑胶质瘤中高表达,各组之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 0.05).CD133表达与Nestin表达之间有相关性,两者呈正相关(P<0.05).CD133、Nestin均阳性染色组的CD34-MVD值高于两者均阴性组(P<0.01).结论:CD133和Nestin表达呈正相关性,两者与人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与CD34-MVD在分布及数量上存在相关性.

  • 甘氨双唑钠对复发性鼻咽癌再放疗增敏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秋梅;杨洪斌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对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放疗的增敏作用以及不良反应.方法:78例病理确诊为鼻咽癌首程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放疗)、观察组(放疗+甘氨双唑钠),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1年生存率和1年无瘤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黏膜、皮肤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可增强鼻咽癌局部复发灶放射治疗敏感性,提高复发性鼻咽癌近期疗效,同时不增加放疗的毒副反应.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在胶质瘤不同部位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张锐;吕中华;王洪滨;常亮;苏君;张学新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在胶质瘤中不同部位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6例胶质瘤采用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切除,术中导航定位肿瘤的中心、边缘及外周区域,分别取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uPA的表达.结果:uPA染色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内,在肿瘤的边缘区表达高,其次是中心区,肿瘤的外周区表达低.结论:uPA在胶质瘤不同区域表达不同,这可能与胶质瘤的侵袭有关.

  • 喉癌及喉良性病变中HPV不同亚型的检测

    作者:吴俊福;周佳青

    目的:检测喉癌、癌前病变及喉良性病变HPVDNA表达的阳性率,探讨HPV感染与喉癌发的相关性.方法:运用流式荧光杂交法以及型特异性PCR方法对于46例喉癌组织、14例喉癌前病变组织及19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中HPVDNA进行检测分型.结果:运用流式荧光杂交法在79例喉病变标本中检测HPVDNA阳性率为10.13%,其中46例喉癌阳性率为6.52%;癌前病变组阳性率为35.71%;喉良性病变均为阴性.型特异性PCR方法检测出2例喉癌HPV16阳性,与流式荧光杂交法所检测到的2例相同.结论:HPV是喉乳头状瘤的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而与喉癌的发生关系似乎不是很密切,但尚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 拉米夫定对HBV-DNA阳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HBV再激活的预防作用评价

    作者:孙杰;姜丽娜;潘赛英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HBV-DNA阳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HBV再激活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HBV-DNA阳性恶性肿瘤患者60例,分成两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化疗前2周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qd,直至化疗结束后8周).预防性治疗,观察化疗前后HBV-DNA水平变化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试验组化疗后出现肝功能损害12例(40%),HBV-DNA均<104 copies/ml,仅有1例HBV再激活.对照组肝功能损害23例(76.7%),HBV-DNA> 104copies/ml 22例(73.3%),>109 copies/ml8例(26.7%),其中有7例(23.3%) HBV再激活.试验组HBV再激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 vs23.3%,P<0.05),且肝功能损害率亦较低(40% vs 76.7%,P <0.05).结论:拉米夫定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HBV再激活,对防治HBV-DNA阳性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肝损害有较好的效果.

  •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晚期癌症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分析

    作者:王新林;彭军瑞;王湘辉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晚期癌症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晚期癌症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通过视觉模拟划线法(VAS)和口头叙述法(VRS)分级进行疼痛强度评估,分为A组盐酸羟考酮控释片20例,B组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加巴喷丁20例,通过个体化用药,研究其治疗疼痛缓解度,有效率.结果:A组轻度疼痛9例,无痛6例,有效率为75.0%,B组轻度疼痛5例,无痛13例,有效率为90.0%.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加巴喷丁治疗晚期癌症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显著.

  • 介绍一种模拟定位机激光灯安装和维护的方法

    作者:宋文立;罗海峰;李晶晶;朱红艳;陈文良;柯庆华

    激光定位灯在放射治疗的定位、摆位,治疗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安装、维护是放射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环节,在安装新模拟定位机时,必须按照放疗质控标准安装好激光定位灯[1-6],为保证以后的放疗工作正常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 GDP和DICE方案治疗老年晚期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姜莉;陈艳;赵丽娜

    目的:比较GDP与DICE两种二线方案治疗老年晚期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2例老年晚期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GDP组(20例)和DICE组(22例).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生存情况.结果:GDP组和DICE组1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85%和63.6%,无进展生存分别为35%和22.7%;CR分别为35%和18.2%,PR分别为40%和22.7%,SD分别为15%和27.3%,PD分别为10%和36.4%,疾病缓解率分别为75%和40.9%,差异显著.两组末梢神经炎发生率分别为2.5%和8.4%;脱发发生率分别为2.5%和7.5%;胃炎发生率分别为2.5%和10.9%,差别显著(P<0.05),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20.7%和18.5% (P >0.05),无显著差别,但GDP组血栓形成明显大于DICE组,差别显著.结论:在治疗老年晚期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GDP方案优于DICE方案,毒副反应较轻,但血液学毒性中血栓形成明显高于DICE组.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转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贺敏慧;张继红

    目的:报道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治疗10年后转化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及转归的认识.方法:取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液,分析其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并对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第1次骨髓穿刺符合国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诊断标准,10年后骨髓形态学检查及细胞免疫分型检查提示转化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结论:PV转化为M1,复习相关文献了解到其转化原因可能是疾病发展的自然病程也可能是长期应用羟基脲治疗所致,其相关的预后判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立减递增提速法”白细胞去除术治疗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

    作者:罗自勉;周新伏;李佳元;雷晓宇;谭振清;尹亚飞;石煌;朱凯波;霍中军

    目的:探索“立减递增提速法”白细胞去除术治疗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的白细胞清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白细胞去除术一开始立即将全血流速减低为20ml/min,每隔5min将全血流速增加10ml/min,直至达到机器自动运行的流速.开始采集白细胞时,将速率提升至5-10ml/min.结果:“立减递增提速法”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与传统方法比较,低血钙和低血容量症状发生率下降,去除时间缩短,病人在CR、PR、NR、早期死亡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立减递增提速法”白细胞去除术清除白细胞的效果与传统去除方法相同,不良反应低血钙、低血容量反应发生率下降,去除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放射治疗在脾脏相关疾病中的应用(附15年国内文献分析)

    作者:蒋伟;林文远;朱小东

    目的:总结我国脾区放射治疗的开展情况,治疗效果及预后,为脾区放疗的临床实施提供指导.方法:应用清华同方医学期刊数据库,检索1995年-2010年刊出脾区放射治疗的文章,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获得相关文献20篇,病例423例,接受脾区放疗的疾病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良恶性疾病合并脾大或脾亢、脾脏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增强免疫力的脾区照射.治疗效果:脾大或脾亢放疗后脾脏缩小明显,白细胞、血小板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70%-90%;脾转移瘤放疗后完全缓解率达60%;低剂量脾区放疗后,提高NK细胞活性,可刺激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CD3和CD4升高,增强患者免疫力.结论:脾区放疗疗效可靠,安全易行,不良反应小,是临床治疗脾相关疾病可选择的方法.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Richter's征转化

    作者:王建宁;张平;候艳秋;张柳波;宋敏;孟庆奇;包红雨;傅行财

    目的:探讨Richter's征(RS)的临床特征、预测指标、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报告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向RS转化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表现为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伴乏力、盗汗,经血细胞形态学、免疫分型确定存在CLL克隆,淋巴结病理1例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另1例为小B细胞淋巴瘤向大细胞淋巴瘤转化.结论:RS为少见疾病,预后较差,诊断时需有病理证实CLL向侵袭性淋巴瘤转化,治疗应采用含利妥昔单抗的多药联合化疗,年轻患者如对初始治疗反应较好且有合适供体应进行异基因移植.

  • 四肢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张杏泉;陈刚;李开华;蔡平;方仁义;王民政;范清宇

    目的:总结四肢软组织低度恶性肿瘤的治疗经验及教训,以减少复发、提高生存质量.方法:本组共29(男11,女18)例,均为四肢低度恶性肿瘤:纤维肉瘤12例,腱鞘巨细胞瘤8例,高分化脂肪肉瘤6例,高分化平滑肌肉瘤3例.其中16例原发且与皮肤粘连紧密,13例外院或本院术后复发.肿瘤大12cm×8cm×5cm,小6cm ×4cm ×3cm.对其中13例复发及16例与皮肤粘连紧密者,行包括皮肤在内的肿瘤扩大切除、局部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对位于腹股沟区或腘窝区与股、腘大血管及神经紧密粘连者,先从肿瘤远近端3-5cm以上血管、神经正常部分切除,再向病变区解剖、切除肿瘤,血管缺损行血管移植、神经缺损造成的功能障碍一期重建并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29例均获得随访,长10年,短6个月,目前全部患者均健在且无复发.行皮瓣修复者均成功,且皮瓣外观良好、厚薄适中,血管移植者,寒冷季节无肢端苍白及怕冷,行肌腱转移一期重建者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四肢软组织低度恶性肿瘤,行扩大切除、皮瓣修复及一期重建是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质量的较好方法.

  • Smac蛋白表达与骨巨细胞瘤恶性程度负相关

    作者:钞愈;李战宁

    目的:研究GCTB组织中Smac分子表达的变化及其与x线Campanacci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CTB标本及各个X线Campanacci分期中Smac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GCTB标本中Smac分子表达显著降低(P <0.001),其阳性率在各个X线Campanacci分期中分别为84.8%、56.1%和34.3%.结论:Smac分子表达在GCTB组织中显著降低,并与恶性程度负相关.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前全身照射的摆位体会

    作者:李萍;王康

    目的:总结全身照射摆位作业流程的体会,促进和提高全身照射的技术水平.方法:明确全身照射工作流程,抓住重点,细致规划.预先调试治疗设备、治疗床和肺挡块的位置,治疗时仅予以微调,及时与患者保持必要的沟通,保证体位的稳定舒适.结果: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整个治疗过程时间缩短,患者的体位稳定性和耐受性都得到了提高.结论: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熟练的摆位技术对提高治疗准确性和患者的可耐受性有重要价值.

  • 术中冷冻切片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及病理诊断体会

    作者:刘远致;崔涌;徐瑞峰;夏建江

    目的:总结冷冻切片技术在基层医院应用情况及病理诊断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共计2186例术中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的对比.结果:冷冻切片与常规石蜡切片的诊断符合率为94.65%,误诊率1.56%,延迟诊断率3.80%.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冷冻切片病理诊断有利于提高医院外科整体技术水平,满足临床医师及肿瘤患者的需要,但存在一定的误诊和延迟诊断现象,需要提高诊断经验和确诊率,掌握要点及技巧,紧密联系临床,避免误诊.

  •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影响因素的分析

    作者:姜艳红;刘冰;吕晓娴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后分离血清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对25例健康检验者的全血标本在室温(25℃)放置30min、1h、2h、3h后再分离血清,并设两组溶血样品.将1h组血清取出部分放置-20C冰冻3天作为冰冻组,各组血清进行NSE水平测定.结果:1h组、2h组与30min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h组与30min组、溶血组与1h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标本放置2h以上对NSE测定有一定影响,冰冻血清存放复融后对结果无影响,而溶血对NSE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

  • 胆囊术后发现的隐匿性胆囊癌4例处理

    作者:周峰;李政文

    隐匿性胆囊癌是指术前、术中均未得出诊断,而因"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后由病理切片确诊为胆囊癌者.我院2006年至2010年因胆囊结石、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共560例,术后病理切片确诊为胆囊癌者4例,现报告如下.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