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抵抗素、AMPK在2型糖尿病并肿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作者:徐倩;姚民秀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2型糖尿病可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生,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生的主要机制.抵抗素、AMPK不仅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还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抵抗素和AMPK可能是2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共存的机制之一.

  • 循环肿瘤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李晶;姜北;万鹏;巩平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指自发或因诊疗操作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目前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TCs已被证实可能是肿瘤转移的起源,在肿瘤转移环节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表明,CTCs的出现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并与有无复发转移有关.近年来,随着检测方法的改进、新技术的出现,使得CTCs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在早期发现微转移、评估疗效与个体化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综述近年CTCs检测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状况.

  • 姜黄素抗肝癌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徐智;陈军宝;覃小艳;龚权

    姜黄素是一种自然界少见的二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广泛的抗癌作用也在不断被揭示,涵盖头颈部肿瘤、消化系统肿瘤、血液病等,其中有些研究已进入临床阶段.肝癌作为我国较为常见的肿瘤,姜黄素对其作用机制也是研究热门之一.

  • p53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叶红;陈娜;刘敏

    肝纤维化是对各种慢性肝脏损伤的一种代偿性反应,是肝脏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轻度可以逆转.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肝脏分泌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c,ECM)的主要细胞,在肝纤维化的发展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肝纤维化形成的过程中,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和增殖是发生的中心环节,如何控制HSC的激活并逆转肝纤维化的进程是抗肝纤维化研究的热点之一.

  • miRNA-130a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王思念;吕进;江其生

    microRNA (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它主要通过与靶标基因3'UTR(非翻译区)的完全或不完全配对,降解靶标基因mRNA或抑制其翻译,从而参与调控个体发育、细胞凋亡、增殖及分化等生命活动.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miRNA可通过调控其靶标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发挥类似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miRNA的发现为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本综述主要介绍miRNA-130a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inoma,NSCLC)侵袭转移相关研究进展.

  • 中枢神经系统家族性血管网状细胞瘤研究进展

    作者:胡业帅;杨军;马顺昌;齐建发;常永凯

    家族性血管网状细胞瘤(familial hemangioblastoma,FHB),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背景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属于Von Hippel-Lindau(VHL)病范畴[2],而中枢神经系统FHB是VHL病常见的特征之一.由于本病具有家族遗传性且全身受累器官较多,导致本病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等呈现多样性及特异性.笔者就目前国内外中枢神经系统FHB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述.1 FHB与VHL病定义本病又称家族性血管内皮瘤(Hemangioendothelioma)、毛细血管血管瘤(Capillary Hemangioma)、血管外皮瘤(Hemangioperithelioma)、Lindau病等,是一种颅内良性真性血管性肿瘤[1],该肿瘤起源于中胚叶细胞的胚胎残余组织,由VHL基因突变引起[3],并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4].FHB早由德国眼科医生Von Hippel在1904年首次报道于2例罕见有家族遗传病史的视网膜血管网状细胞瘤病例.其后,ArvidLindau等对该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后发现:对中枢神经系统FHB,病变部位除小脑及视网膜血管瘤外,尚可累及肾脏及胰腺,同时具有遗传性[5],而VHL病的正式命名则是由Melmon与Rosen于1964年提出.

  • 生长激素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茂恩;王可洲;金东庆;朱靖;周东顺;李临江

    生长激素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是近年来肿瘤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它在肿瘤治疗中不但能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负氮平衡、提高疗效和耐受性,而且也可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因此在选择治疗时必须相当谨慎.本文就生长激素对几种常见肿瘤的治疗做一叙述.

  • 神经突起生长导向因子Netrin-1与肿瘤的关系

    作者:蔡艳;魏万里

    神经突起生长导向因子Netrin-1是一种分泌蛋白,通过与其受体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eleted in colorectal cancer,DCC)和UNC5同源蛋白(uncoordinated-5 homolog,UNC5H)两大家族结合发挥作用,使神经轴突延长,引导神经轴突的生长方向.近年研究发现,Netrin-1是一种细胞生存因子,可以调控细胞凋亡,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Netrin-1及其介导的信号途径能促使肿瘤细胞增殖、抗凋亡和促进血管生成等.现有研究显示,Netrin-1及其受体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的病理分化、诊断和预后预测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和分子治疗靶点.

  •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进展

    作者:孙志敏;李晓江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疾病,如何准确的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是日益关注的话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细针穿刺以及诸多肿瘤标志物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非整合素β半乳糖苷特异凝集、BRaf基因等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对提高TN的诊断有很大的作用.

  • miRNA在肝癌发生与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子兰;贾筱琴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转移、扩散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探索肿瘤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寻求新的治疗靶点,对于提高肝癌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microRNA简称为miRNA,通常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的小分子单链RNA.miRNA通过与靶mRNA3'-UTR区完全或部分互补结合,导致靶区降解或转录后翻译抑制,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miRNA具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参与肝癌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 microRNA 肝癌 发生 转移
  •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研究新进展

    作者:刘见荣;侯风刚

    血管生成拟态是独立于血管生成的一种全新肿瘤血管模式.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机制和肿瘤细胞自身的可塑性及肿瘤干细胞关系密切,另外,肿瘤微环境如细胞外基质重塑、缺氧等在血管生成拟态形成过程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血管生成拟态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寻找抑制VM的关键作用靶点、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就血管拟态的发现、形成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等方面做一综述.

  • 血清microRNA与肺癌研究进展

    作者:陆婉玲;李小龙;党亚正

    microRNA (miRNA)是一类长度约21-24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microRNA可在血清中稳定存在.肿瘤患者血清中存在相对特异的miRNA表达.本文就血清microRNA与肺癌诊断、分期、转移、预后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微RNA 血清 肺癌
  • 癌因性疲乏病因研究进展

    作者:赵鹏;雷晓梅

    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但是往往未被充分认识和治疗.其病因尚不清楚,本文就当前关于癌因性疲乏病因的各种假设和证据做简要综述.

  • 肺癌患者以生物材料为中心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饶钟鸣;黄云超;雷玉洁

    肺癌患者不但自身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且肺癌组织可以产生大量免疫抑制因子(TDSF)促成肺癌患者免疫功能障碍.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化疗、放疗后免疫功能进一步损伤.医用生物材料植入后导致细菌生物膜相对更易出现,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导致生物材料植入后感染难治性的主要根源.文章就肺癌患者以生物材料为中心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及防治进行综述.

  • 低剂量放射超敏感性和放射拒抗与DNA依赖蛋白激酶的表达

    作者:李国苗;王雪霁;刘艳莉;李文辉;常莉

    低剂量放射超敏感性是近十几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是继放射敏感性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是对传统放射生物学的一个有益补充和发展.有助于解决肿瘤细胞的放射耐受和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问题.对放射治疗分割方法的设计、物理计划设计和生物学优化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低剂量放射超敏感性主要包括放射超敏感期和放射拒抗期.放射超敏感期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放射拒抗期主要以DNA损伤修复后非同源末端连接相关,DNA-PK(DNA-PKcs、Ku70、Ku80)等蛋白参与DNA非同源末端连接,在超敏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DNA-PK在低剂量超敏感性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 TRAI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杨雷;孔焕育;曹莹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TRAI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RAIL在乳腺不典型增生和腺癌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TRAIL的阳性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即分化程度愈高,TRAIL表达水平愈高.TRAIL在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实验从凋亡调节因子方面支持了不典型增生为癌前病变的观点,TRAIL蛋白的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组织的恶性程度有关,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无关.

  • 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放疗体位固定技术探讨

    作者:杨永留;张道莲;李传云

    目的:探讨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放疗的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优缺点,寻找佳固定技术.方法:40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随机采用头颈肩膜和真空体垫两种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在直线加速器机器上精确放疗,应用锥形束CT(CBCT)观察重复性结果.结果:头颈肩膜固定技术相对于真空体垫固定技术的优点是重复性较好、体位固定好后不易发生变化;缺点是舒适性不如真空体垫,治疗计划需要避开肩膀胳膊,应用范围不及真空体垫广泛.结论:中上段食管癌患者应尽量采取头颈肩膜固定技术固定,可以有效的保持体位的重复性和持久性.

  • CEA、CA125、CA50在结核及肺癌性胸水鉴别中的意义

    作者:冯金栋;赵卫国;保鹏涛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糖类抗原(CA50)在胸水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已明确胸水性质的标本126例(结核性70例、癌性56例),检测胸水中CEA、CA125、CA50的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癌性胸水中CEA、CA50表达水平及敏感度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P<0.05),特异性分别为95.71%和98.57%.同样CA125在肺癌性胸水中高表达(P<0.05),但两组敏感度无差异(P>0.05),特异性仅为5.71%;CEA和CA125联合诊断肺癌性胸水的敏感度为92.11%,CA125和CA50联合诊断敏感度为95.24%.CEA> 10ng/ml或CA125> 2000U/ml,可初步定为肺癌性胸水.结论:CEA、CA125、CA50单独或联合检测对鉴别诊断结核及肺癌性胸水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 VATS保留胃左动脉的早期食管、贲门癌切除术15例

    作者:王征;刘君;玉寒冰;罗全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上腹小切口,保留胃左动脉的早期胸下段食管、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对15例胸下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经上腹正中小切口胸腔镜辅助下,施行了保留胃左动脉的胸下段食管、贲门癌根治性切除,即食管-胃胸腔内端-侧吻合手术.其中胸下段食管癌3例,贲门癌12例.术后病理分期:T1N0M04例、T2N0M07例、T2N1M04例.手术取右侧后仰卧位,辅助胸腔镜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纵隔淋巴结,上腹部正中小切口游离胃体并清扫腹腔区域淋巴结,保留胃左动脉,在腔镜辅助下于胸腔内行食管-胃端-侧吻合.结果:全组患者无大出血及死亡,手术时间90-120 min,平均95min.术后出现肺内感染2例,心律失常1例,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平均住院12.5天,术中清扫淋巴结总数平均15枚.随访1-6个月,无死亡及复发.结论:小样本临床结果表明: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开腹,保留胃左动脉的胸下段食管、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年轻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一飞;吴梅红;王雅杰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用于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晚期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25例年轻乳腺癌患者,在辅助、一线或二线治疗中曾应用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出现进展后选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75mg/m2静脉滴注,分3天,每三周重复.每周期评价毒副反应,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有效率32.0%,其中CR 0例,PR 8例(32.0%),SD 9例(36.0%),PD 8例(32.0%);中位PFS为7.6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用于治疗晚期年轻乳腺癌疗效确切,耐受性好.

  • 低分割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小龙;党亚正;卫伟;陆婉玲;赵宏亮;陆宙;胡飚;杨婷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低分割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接受胸部放疗的老年肺癌35例,单次分割剂量2.5Gy,总剂量50Gy.TNM分期Ⅱ、Ⅲ、Ⅳ期各6、18、11例.结果:随访6-24个月,随访率100%.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22.9%、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8.6%.近期疗效:CR 11.4%、PR 51.4%、SD 28.6%、PD 8.6%;1年生存率57.1%,2年生存率17.1%.结论:低分割放疗对老年肺癌患者近期疗效确切,放疗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 CK19和BCL-2以及MYC基因mRNA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邓君;黄文芳;饶绍琴;传良敏;洪华

    目的:探讨核内原癌基因(nuclear oncogene,MYC)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 cell lymphoma/leukemia 2 gene,BCL-2)与细胞角蛋白19(nuclear oncogene,CK19)基因表达水平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并以GAPDH为内对照测定34名健康女性体检者、55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和9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YC,BCL-2和CK19的表达量.结果:MYC,BCL-2和CK19表达水平与GAPDH的比值在乳腺癌组显著高于健康女性体检者和良性乳腺疾病患者(P<0.05),它们在正常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GAP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YC,BCL-2与CK19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单个基因的检测.结论:FQ-PCR技术可以快速定量检测MYC,BCL-2和CK19 mRNA,三者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

  • 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作者:何平;张灵敏;刘齐宁;周荣胜

    目的:观察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癌患者8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40)和乌司他丁治疗组(B组,n=40).B组于麻醉诱导完成后、切皮前将乌司他丁20万U溶于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脉推注,若手术时间>2h,则追加1次.A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对比术后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症状和无复发生存期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但是乌司他丁治疗组围手术期的肺部并发症及总并发症以及在ICU的停留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乌司他丁治疗组的无复发生存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术中应用乌司他丁能够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并延长食管癌患者术后的无复发生存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经蒽环类和紫杉类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雨遥;田美娟;王丽娜;程婷婷;罗长琴;周小娟;杨谨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培美曲塞600mg/m2,d1,静脉滴注;顺铂75mg/m2,d1,静脉滴注,21d为1周期.每2个疗程评价疗效,计算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期(OS).结果:2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0例,PR 6例,SD 8例,PD 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4-16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个月(3-14个月),1年生存率50%.主要不良反应为疲乏、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和口腔黏膜炎.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6例乳腺泌乳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汪颖南;顾依群;王爱春;张晓波;钟萍萍

    目的:探讨乳腺泌乳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6例泌乳腺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泌乳腺瘤好发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临床上,3例表现为乳腺可触及肿块;3例表现为逐渐增大乳腺肿块,伴疼痛及脓肿形成.大体检查,泌乳腺瘤表现为局限性结节,切面灰白灰黄色,质地韧或软.部分肿块伴有脓肿形成及脓液流出.镜下,肿瘤由大量增生密集的腺泡组成,腺泡被覆上皮细胞呈广泛分泌改变,外层肌上皮细胞明显.免疫组化肌上皮细胞平滑肌肌动蛋白(SMA)、p63阳性.结论:泌乳腺瘤是一种良性乳腺病变,需要与其他乳腺肿块,如乳腺癌、管状腺瘤、纤维腺瘤、妊娠样变相鉴别.

  • 宜昌地区妊娠相关乳腺癌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谭超;邢荣春;神谢静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湖北省宜昌地区2001年-2011年收治的30例妊娠相关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乳腺癌经乳腺改良根治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其中确诊为早期(<28周)乳腺癌12例,5年生存8人,生存概率为66.67%;中期(28-36周)乳腺癌12例,5年生存5人,生存概率为41.67%;晚期(>36周)乳腺癌6例,5年生存2人,生存概率为33.33%.以临床分期为依据,Ⅰ期6人,5年生存4人,生存概率为66.67%;Ⅱ期6人,5年生存3人,生存概率为50.00%;Ⅲ期15人,5年生存7人,生存概率为46.67%;Ⅳ期3人,5年生存1人,生存概率为33.33%(P值均小于0.05).总体生存率为50.00%.结论:妊娠相关乳腺癌因诊断晚且进展快,其预后较差.妊娠时间越短,肿瘤分期越早,其综合治疗预后越好.

  • NOB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玉洁;王勉;周威;洪流

    目的:研究NOB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OB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72例食管癌组织中,58例(81%)食管癌组织NOB1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有24例呈(+++),31例呈(++),3例呈(+),14例呈(-),阳性表达率为76%,且在高分化(56.3%)、中分化(80.0%)、低分化(83.9%)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递进性增高.NOB1蛋白的表达与病人年龄、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关联.结论:NOB1在食管鳞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NOB1 食管癌 免疫组化
  • 多靶标检测平台分析肺腺癌患者不同分化程度中ERCC1、TYMS、RRM1、TUBB3基因表达及意义

    作者:伍青;朱彦君;徐彪;郭延林;吴科;阳晓波

    目的:通过一种mRNA表达水平多指标检测技术分析ERCC1、TYMS、TUBB3、RRM1在非小细胞肺腺癌(NSCLS)患者人群中的表达,探索基因表达与腺癌病理分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为个体化用药临床指导提供基础.方法:应用分支DNA-液相芯片基因检测技术检测30例肺腺癌患者上述基因的mRNA水平表达,使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基因表达与腺癌分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RCC1表达与腺癌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除此之外,其它靶标与腺癌分化程度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RCC1表达可能与腺癌分化程度之间具有相关性,腺癌中分化的患者ERCC1平均表达水平较低,低分化的患者ERCC1平均表达水平较高;同时,当ERCC1低表达时(24.1%),其他三个指标同时低表达的比例更低(分别为10.3%、6.9%、6.9%),因此确定用药方案之前,参考病理特征及靶标检测还是非常必要的.

  • TUBB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徐岗;邵中夫;张金野;朴金松

    目的:探讨TUBB3(Ⅲ型β微管蛋白3)蛋白在食管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TUBB3蛋白的表达,分析TUBB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TUBB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率6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4% (P <0.05).TUBB3蛋白在Ⅲ期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在高分化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食管癌(P<0.05).TUBB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TUBB3蛋白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其检测有助于食管癌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 EP方案和P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

    作者:许斌;梁惠

    目的:比较EP方案和P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和毒副反应.方法:60例不能手术的Ⅲ期NSCLC患者根据入选标准随机分组,其中EP组28例,PP组32例.EP组化疗方案为:顺铂(DDP) 20mg/m2,第1-5天;依托泊苷(VP-16) 100mg/d,第1-5天.PP组化疗方案为:紫杉醇(PTX) 135mg/m2,第1天,顺铂(DDP) 70mg/m2,第1天;每21天一周期,共四个周期.同步给予调强放射治疗,放疗均为常规分割,放疗的总剂量为95% PTV DT:(60-66) Gy/(30-33)f.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EP组CR7.1%,PR 67.9%,SD 10.7%,PD 14.3%,总有效率为75.0%;PP组CR 12.5%,PR68.8%,SD 12.5%,PD 6.3%,总有效率为81.3%,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组和PP组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6.4%、50.9%和78.6%、52.3%.两组1年、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毒副反应为1-3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消化道反应和白细胞减少,其中PP组发生率比EP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P方案和PP方案的同步放化疗比较,PP组近期疗效和1年、2年生存率较好,毒副反应较强.从卫生经济学角度,EP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乳腺Paget's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王冰;常贵建;措洋;林松斌;王烈

    目的:探讨乳腺Paget§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6例乳腺Pag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术前均行乳腺钼靶摄片,14例发现乳头乳晕区皮肤增厚、钙化、肿块或肿大的淋巴结.术后病理示15例合并乳腺实质内肿瘤,ER阳性2例,占12.50%;PR阳性l例,占6.25%;C-erbB-2强阳性14例,占87.50%.结论:乳腺Paget§病常合并乳腺实质内肿瘤,乳腺钼靶摄片可以较为准确的发现乳房内病变.多数乳腺Paget's病癌组织ER、PR阴性,C-erbB-2强阳性,这对于该病的辅助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比研究

    作者:张斌;张霞;邓晓琴;孙亮新;张阳

    目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ANSCLC)放化综合治疗已是共识,手术介入是否致临床获益报道不一,本研究目的是评价手术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71例患者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手术+放化疗组(37例)、B组:放疗+化疗组(34例).采用Kaplan-Meier 和Log-Rank方法进行生存分析,RTOG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结果:中位随访25.5个月,A组中位总生存时间34.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22.3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78%、34%;B组近期有效率52.9%,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6.5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28%、10%.A组在生存时间及生存率方面均有明显优势(P<0.05).化疗不良反应两组相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放疗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手术并未明显增加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发生程度(P>0.05).术后患者半数以上2年内出现疾病进展,疾病进展原因主要为远处转移,转移率76.2%.结论:LANSCLC治疗要以综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可使生存受益,并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以及生存时间,并未增加放化疗不良反应.

  • GST-π、P-gp、LRP在人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与多西他赛治疗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王晓红;赵玲;郭莉;白淑平

    目的:探讨不同肺癌细胞株中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的mRNA表达差异及对多西他赛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ANIP973细胞株、A549细胞株,A2细胞株中GST-π、P-gp、LRP蛋白mRNA的表达,结合多西他赛体外药物敏感实验,分析GST-π、P-gp、LRP的mRNA表达水平与多西他赛化疗敏感的相关性.结果:在肺癌细胞株中,P-gp、LRP、GST-π在腺癌细胞株中表达高于鳞癌细胞株,从高到低依次为ANIP973、A549、A2细胞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西他赛药敏试验显示细胞株生存曲线受药物抑制由大到小为A2、A549、ANIP973细胞株.多西他赛IC50均值从高至低依次为ANIP973、A549、A2细胞株.经单向方差分析不同细胞株之间IC50差异显著(F=29.636,P=0.000).3种肺癌细胞株中多西他赛IC50与GST-π(rs =0.626,P=0.001)、P-gp(rs=0.453,P=0.027)、LRP(rs=0.398,P=0.045)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且与GST-π关系密切(rs>0.5).结论:检测肺癌细胞中GST-竹、P-gp、LRP各蛋白mRNA表达水平对多西他赛化疗敏感性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检测三者可能对临床判断化疗效果以及合理选择化疗药物具有指导作用.

  • RNA小片段干扰对前列腺癌细胞水通道蛋白-1的影响

    作者:马永亮;张晓荣

    目的:探讨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AQP1基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AQ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前列腺癌PC-3细胞AQP1基因的小干扰RNA片段并构建高效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法转染PC-3细胞,Western Blot检测AQP1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AQP1在前列腺癌PC-3细胞表达,针对AQP1基因小干扰RNA高效表达载体能够抑制AQP1蛋白在PC-3细胞的表达.结论:通过抑制AQP1基因的表达,有效抑制了前列腺癌PC-3细胞AQP1蛋白表达.

  • 抑制DEK基因表达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杨静;宋扬;赵鹏;王宏;闵婕;张贺龙;苏海川;冯英明

    目的:通过siRNA技术,阻断结肠癌细胞系HCT116中DEK基因的表达,并研究DEK基因沉默后对HCT116细胞增殖能力影响.方法:用真核转录载体pLKO.1-TRC cloning vector构建针对DEK基因的重组siRNA真核转录载体pLKO.1-siDEK A,pLKO.1-siDEK B和pLKO.1-siDEK C,脂质体法转染结肠癌细胞系HCT116,Western blot检测DEK的表达变化;选择沉默效率高的载体,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转染HCT116细胞在增殖、克隆形成等方面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重组载体pLKO.1-siDEK A有效地阻断了HCT116细胞中DEK基因的表达.pLKO.1-siDEK A转染HCT116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生长、增殖速度明显减慢(P<0.05),克隆形成率明显下降;流式细胞术表明DEKsiRNA可导致HCT116细胞G0/G1期阻滞,S期细胞减少.结论:成功构建了可有效沉默DEK基因的siRNA干涉载体,证明沉默DEK基因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有负性调节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DEK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DEK 结直肠癌 增殖 siRNA
  • 缺氧在诱导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侵袭中的作用

    作者:张慧;刘理礼;王亚芳;张宏博;聂勇战;吴开春;樊代明

    目的:研究常氧及缺氧对胃癌细胞侵袭性的影响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其中起的作用.方法:常氧条件下常规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缺氧条件下用二氧化碳/氧气/氮气三气培养箱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 24h.分别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测定与EMT有关的指标E-cadherin及β-catenin的表达,以明确缺氧诱导胃癌细胞EMT的能力.同时以Transwell侵袭实验验证EMT对胃癌细胞侵袭性的作用.结果:缺氧条件下刺激胃癌细胞24h后,细胞发生EMT,其中无论是在蛋白水平还是mRNA水平,E-cadherin表达下降,而β-catenin表达升高;Transwell侵袭实验也证实胃癌细胞接受缺氧刺激后其侵袭能力明显增强.结论:缺氧有增加胃癌细胞侵袭的作用,该作用机制可能与胃癌细胞的EMT改变有关.

    关键词: 胃癌 缺氧 EMT 侵袭
  • 低浓度表柔比星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调控的影响

    作者:赵俊刚;任开明;汤隽;张磊

    目的:探讨低浓度表柔比星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调控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blot及RT-PCR方法检测低浓度表柔比星处理后的肺腺癌A549细胞中caspases-3、p21、RARα、nm23、bcl-2、cy-clinD3表达的变化,及MT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结果:低浓度表柔比星处理后的肺腺癌A549细胞中caspases-3、p21、RARα、nm23表达增强,bcl-2、cyclinD3表达减弱,细胞出现明显的增殖抑制.结论:低浓度表柔比星能够使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周期调控等方面发生变化,使肿瘤细胞总体上向良性转化.

  • 白介素12不同给药方案对急性放射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利;王松雷;曹务锐;耿斌;翟瑞仁;逄朝霞;张超;余长林

    目的:研究重组鼠白细胞介素12(rmIL-12)不同给药方案对γ射线急性放射病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42只BALB/c小鼠均给予60 Coγ射线6.0Gy一次全身照射后随机分为对照组、rmIL-12 1次及5次剂量3组,1次剂量组小鼠于照射后1h腹腔注射rmIL-12 20μg/kg,5次剂量组小鼠于照射后1h及此后每3d一次分别腹腔注射rmIL-12 20μg/(kg·d),共5次,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无菌PBS.2次/d观察小鼠一般情况,3d检测1次外周血细胞计数,分别于照射后14d和28d收集骨髓细胞进行集落培养.结果:rmIL-12治疗组小鼠一般情况较对照组改善,1及5次剂量组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PLT)下降速度均明显慢于对照组,PLT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提前(11d vs 14d),且PLT低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9% vs 8.1%,22.5% vs8.1%,P<0.05),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后17d rmIL-12 1及5次剂量组外周血白细胞恢复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后14d 1及5次剂量组CFU-Mi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8d两治疗组CFU-GM、CFU-Mix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mIL-12 1及5次剂量组均可明显促进急性放射病小鼠造血系统,尤其是巨核系的恢复,两治疗组效果相当.

  • Lewis y抗原对人卵巢癌细胞RMG-Ⅰ裸鼠移植瘤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穆庆;刘娟娟;郝莹莹;林蓓;张淑兰

    目的:探讨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转染对人卵巢癌细胞株RMG-Ⅰ裸鼠移植瘤中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已经建立的Lewis y抗原稳定高表达的卵巢癌细胞株RMG-Ⅰ-H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基因转染前后裸鼠移植瘤组织中Lewis y抗原及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基因转染后的裸鼠移植瘤组织细胞表面Lewis y抗原及p-Akt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转染组与非转染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wis y抗原明显促进卵巢癌细胞株RMG-Ⅰ裸鼠移植瘤p-Akt蛋白的表达.

  • 3-甲基腺嘌呤对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抗卵巢癌A2870细胞作用的影响

    作者:刘川;王华芹;高雁艳;林蓓

    目的:研究PI3K通路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对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抗卵巢癌A2870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MG132处理A2870细胞后,MTT法及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及凋亡改变,吖啶橙(AO)染色和Western-Blot法检测酸性自噬泡的形成及自噬特异性蛋白LC3的变化.3-MA联合MG132处理A2870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AO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的改变.结果:MG132可诱导A2870卵巢癌细胞发生增殖抑制及凋亡,同时,酸性自噬泡形成及LC3-Ⅰ向LC3-Ⅱ的转化增强.而3-MA联合MG132明显降低A2870细胞的生存率,但不改变MG132诱导的A2870细胞的自噬水平.结论:3-MA对MG132抗A2870卵巢癌细胞的增强作用与自噬无关.MG132诱导A2870细胞发生的自噬与PI3K通路无关.

  • 盐酸埃克替尼对人肺癌HCC827细胞Akt通路活化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穆晓东;张晔;曲秀娟;侯科佐;康健;刘云鹏;胡雪君

    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盐酸埃克替尼(Icotinib)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 HCC827细胞Akt通路的活化和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肺癌HCC827细胞分为Icotinib处理组和未处理的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Icotinib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cotinib处理HCC827细胞48h的IC50为0.65 μmol/L;选用0.001、0.01 μmol/L和0.1 μmol/L的Icotinib分别作用HCC827细胞48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5±1.77)%、(8.95±3.18)%和(20.4±3.12)%(P<0.05).与对照组相比,Icotinib明显抑制Akt的磷酸化水平,诱导PARP、Caspase-3和Caspase-8活化裂解.结论:Icotinib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的活化、进一步诱导PARP、Caspase-3和Caspase-8裂解,进而抑制人NSCLC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

  • Bcl-2表达降低对人乳腺癌细胞米托蒽醌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赵海山;赵欣楠;李艳琳;赵琳;于兆进;魏敏杰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Bcl-2低表达后对人乳腺癌细胞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X)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PI单染、Annexin V/PI双染法、彗星实验检测Bcl-2低表达后,MX对乳腺癌MDA-MB-435S和MDA-MB-231细胞生存率、细胞周期、凋亡和DNA损伤的影响.结果:Bcl-2表达降低后MX对乳腺癌MDA-MB-435S和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S期阻滞、凋亡诱导、DNA损伤均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制Bcl-2表达可以增加乳腺癌细胞对MX的敏感性.

  • PARP抑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及H4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马强;郝吉庆

    目的:探讨PARP抑制剂PJ34体外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及凋亡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PARP抑制剂PJ34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NCI-H4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观察P J34诱导的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PJ34作用后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情况.结果:在1.25-20μg/ml浓度范围内,P J34抑制A549、NCI-H460细胞增殖,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PJ34处理后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如核固缩、体积缩小等.细胞周期分析P J34能将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中G0/G1期.Ann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分析发现PJ34作用后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P<0.01).结论:PARP抑制剂PJ34能够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NCI-H460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

  • HB-EGF蛋白在胃癌组织和人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作者:王国荣;王小强;车向明;邱健;郑焱;刘瑞廷;何文宪;潘承恩

    目的:研究HB-EGF蛋白在胃癌组织和多个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法检测新鲜胃癌组织和不同胃癌细胞系中HB-EGF蛋白的表达.结果:在癌旁正常胃黏膜中,HB-EGF蛋白表达较低,而在胃癌组织中,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在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中,未检出HB-EGF蛋白的表达,而在4种人胃癌细胞系中,HB-EGF蛋白表达均为阳性(P<0.01);其中SGC7901和MKN45中的表达强于BGC823和MKN28中的表达.结论:HB-EGF蛋白在胃癌组织和多种胃癌细胞系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 人子宫内膜癌瘤组织块活体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贾玖丽;马晓欣;柯孝瑜

    目的:研究建立人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块活体移植动物模型方法.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Ishikawa细胞浓度调整至1.5×107/ml,接种于BALB/c nude裸鼠腋下皮下(Ⅰ组),Ⅱ组生理盐水对照,观察其生长情况,待成瘤5-1Omm时建立成瘤模型,收集Ⅰ组瘤组织块行活体移植于Ⅲ组小鼠,留取组织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成功建立了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BABL/c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和活体移植瘤模型,形成的肿瘤具备人肿瘤生物学特点.结论:建立的瘤组织块活体二次传代移植人子宫内膜癌的BABL/c nude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具有人子宫内膜癌特征且成瘤率更高,为大批建立子宫内膜癌单位模型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提供了实验动物模型.

  • 磁感应纳米热化疗用于肿瘤综合治疗的体外研究

    作者:李景丁莎;盛军;霍关俊;庞瑞;赵凌云;唐劲天

    目的:研究磁性纳米粒子(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介导的肿瘤纳米热疗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毒性,为治疗乳腺癌探索新方法.方法:制备MNPs并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对修饰前后的MNPs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分析(FTIR)、磁化曲线(VSM)、升温性能等一系列的理化表征.体外细胞实验选用人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探讨磁场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甲氨蝶呤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后探讨甲氨蝶呤与水浴热疗、磁感应热疗联合应用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评价是否具有热化疗协同效应.结果:一系列理化性质表征表明氨基硅烷修饰后的磁性纳米粒子呈近球形,粒径在10nm左右,具有超顺磁性和良好的升温性能.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磁场暴露不会对MCF-7细胞活力造成影响.热疗对甲氨蝶呤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热疗与甲氨蝶呤的联合应用可以更大力度的杀伤乳腺癌细胞.结论:MNPs联合甲氨蝶呤用于肿瘤综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

  • 缺氧状态下人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反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建霞;王一倩;吴洪玉;金晶;于晓峰

    目的:观察缺氧状态对人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分为常氧组、缺氧组、常氧+吉西他滨组和缺氧+吉西他滨组.MM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常氧+吉西他滨组相比,低氧+吉西他滨组的细胞增殖率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低氧组和低氧+吉西他滨组HIF-1α蛋白表达分别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或P<0.01);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和低氧+吉西他滨组的MD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缺氧状态可增加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抵抗,其机制与缺氧环境可诱导HIF-1α和MDR1基因表达有关.

  • shRNA沉默IDO基因的表达对裸鼠卵巢癌腹水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王冬冬;王晓黎;霍乃晨;陈英汉;张淑兰

    目的:IDO(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是色氨酸代谢途径中的催化酶,其与肿瘤免疫抑制关系密切.本研究通过shRNA沉默IDO基因表达,研究抑制IDO表达在裸鼠体内对人卵巢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shRNA沉默IDO基因表达质粒和空白质粒分别稳定转染至人卵巢癌细胞SKOV-3,应用Westernblot检测IDO在SKOV-3,SKOV-3/Mock和SKOV-3/shIDO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MTT试剂盒检测3组肿瘤细胞体外生长速度.种植3组肿瘤细胞于裸鼠腹腔内,建立裸鼠卵巢癌腹水瘤模型,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SKOV-3/Mock和SKOV-3/shIDO细胞接种所形成的腹水瘤裸鼠的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IDO蛋白在SKOV-3/shIDO细胞中表达被抑制,在SKOV-3和SKOV-3/Mock细胞中有表达.3组肿瘤细胞体外生长曲线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内接种SKOV-3/Mock细胞的裸鼠,均产生腹腔内转移伴腹水形成,于50天内相继死亡,而接种SKOV-3/shIDO细胞的裸鼠生存期均大于77天,此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应用shRNA沉默IDO基因表达质粒稳定转染卵巢癌细胞SKOV-3,获得IDO无表达卵巢癌细胞SKOV-3/shIDO,抑制IDO表达对卵巢癌细胞体外生长速度无影响,但能抑制卵巢癌细胞腹腔内转移和腹水形成,提高累积生存率,改善预后.因此,IDO可以作为卵巢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shRNA沉默IDO基因表达可以作为卵巢癌治疗的新方法.

  • β-榄香烯对人膀胱癌5637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任伟;杨帆;杜双宽;姜亚卓;程永毅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人膀胱癌5637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常规培养人膀胱癌5637细胞,分别用15.0、30.0、45.0 mmol/L的β-榄香烯作用于细胞,以未加药组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比的变化.此外,对40只裸鼠以皮下注射膀胱癌5637细胞进行荷瘤造模,并随机分为3个β-榄香烯处理组(低剂量组50mg/kg、中剂量组100mg/kg、高剂量组200mg/kg)和1个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10只,连续用药20d后,测量各组裸鼠的移植瘤的大小,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caspase-3蛋白裂解片段的变化.结果:β-榄香烯可明显诱导体外培养细胞发生凋亡,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发现β-榄香烯高剂量处理组中荷瘤的大小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β-榄香烯高剂量处理组中caspase-3蛋白裂解片段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β-榄香烯对膀胱癌5637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并且通过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

  • 瑶药定心藤挥发油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作者:曾立;向荣;傅春燕;欧阳恩鸿;尹文清

    目的:研究定心藤挥发油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抗肿瘤活性.方法:超临界CO2法提取挥发油,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评价抗肿瘤活性强度的指标,采用MTT法检测定心藤挥发油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定心藤挥发油对两种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相对于人胃癌细胞SGC-7901,定心藤挥发油更能有效抑制人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增殖,其IC50为13.95μg·ml-1.结论:定心藤超临界CO2提取挥发油具有显著抑制人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活性.

  • 胸骨前入路与锁骨下人路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对比分析

    作者:王子璋;梁秦龙;李继锋;徐荣;冯海波;戚新春;长引维;丛春燕

    目的:对比胸骨前入路(sternum approach,S组)与锁骨下入路(infraclavicular approach,Ⅰ组)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行胸骨前人路(S组)140例和锁骨下人路(Ⅰ组)45例在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和美容评价.结果:185例均手术成功.S组和Ⅰ组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0.1±10.2)min和(92.2±12.6)min (P >0.05);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09.3±12.4)main和(128.5±22.7)min (P <0.05).美容评价分别为(9.0±0.2)分和(9.7±0.1)分(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5.8±11.6)ml和(99.6±21.2)ml(P >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89±0.88)d和(6.03±0.75)d (P>0.05).两组均无中转手术,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两种入路均安全有效,术后美容效果均较理想.胸骨前入路对双侧叶病灶更易暴露,但美容效果略差.锁骨下入路对于对侧甲状腺病灶暴露欠佳,操作难度增大.

  • 甲状腺乳头状癌NIS蛋白表达对131I疗效的预测及与BRAF基因突变的关系

    作者:崔邦平;代文莉;胡涛;严凯;胡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钠碘转运体(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蛋白表达对131I疗效的预测及与BRAF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后行131I治疗的患者60例,临床随访131I疗效分为完全缓解和不完全缓解,不完全缓解组再分为摄碘和不摄碘.免疫组化法对患者肿瘤原发灶NIS蛋白表达进行分析,根据表达强弱分为0,1,2,3分.应用Pyrosequencing焦磷酸测序技术对肿瘤原发灶BRAF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对131 I疗效各组和BRAF突变两组的NIS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NIS蛋白染色阳性颗粒主要定位于细胞浆,阳性评分为1.45 ±0.77.131Ⅰ治疗完全缓解患者29例,其NIS蛋白水平(1.62±0.86)与不完全缓解组(1.29±0.64)无统计学差异(P=0.100).但对不完全缓解组进一步研究发现,不摄碘组NIS蛋白水平(1.00±0.60)显著低于摄碘组(1.47±0.61),P=0.043.伴BRAF基因突变患者检出47例(78.3%),其NIS蛋白评分(1.34±0.73)与携带野生型基因患者(1.85 ±0.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结论:131I疗效与肿瘤原发灶NIS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关系,但不摄碘的持续不缓解患者常伴有肿瘤NIS蛋白表达降低和缺失;伴BRAF基因突变患者其NIS蛋白表达降低,分化程度更差.

  •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的临床诊治

    作者:宋丽楠;房彤

    目的:报告1例间变性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同时复习文献,归纳总结其诊断要点和治疗策略.方法:12岁患儿间断性头痛1个月就诊,MRI示左侧顶部及丘脑囊实性混杂信号肿块影,予以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Ki-67 Li约10%,属间变性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WHOⅡ-Ⅲ).结果:术后患者恢复满意,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 57.6Gy/32f.放疗后1个月复查头颅MRI示左颞顶枕部颅骨及头皮软组织呈术后改变,局部未见明显异常对比增强病灶.结论: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大多表现良性,肿瘤全切后无复发、转移;增殖指数可能是判断PGNT预后的关键指标,Ki-67较高者术后应行辅助治疗.

  • 纵裂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大型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观察

    作者:冯波;魏社鹏

    目的:探讨经纵裂入路切除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04年3月至2011年4月利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11例大型双侧嗅沟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大型双侧嗅沟脑膜瘤多以头痛、嗅觉障碍为首发症状.手术均采用纵裂入路,不打开额窦.结果:肿瘤Simpson 1级切除3例,Simpson 2级切除6例,Simpson 3级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诊疗效满意.结论:经纵裂入路切除嗅沟脑膜瘤有很多优点,可以作为大型嗅沟脑膜瘤手术切除的一种选择术式.

  • 14例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施友元;林秀安;林曦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TA)和腺癌(PTC)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6年-2011年共收治的14例甲状旁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血钙水平为(3.27±0.36) mmol/L,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为(1453.25±551.20) ng/L.恶性患者4例均可触及颈部肿块,有2例术中冰冻明确诊断甲状旁腺癌,另2例术中冰冻仅提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10例,术前仅4例明确诊断甲状旁腺肿瘤,另6例术中冰冻疑为甲状旁腺腺瘤.后经石蜡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10例良性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加患侧甲状腺切除术,4例恶性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患侧甲状腺切除+患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随访9-86个月患者血钙及PTH正常,1例术前颈淋巴结转移者术后10个月死于骨转移,余均无转移及复发.结论:甲状旁腺肿瘤术前诊断困难,结合血钙、PTH、血生化检查与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及99m 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MIBI)甲状旁腺显像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术中冰冻病理价值有限.手术治疗预后好.

  • PARP-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

    作者:于蕾;杨清;毕芳芳

    目的:探讨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PARP-1蛋白在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比较.结果:PARP-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为18.382±1.784,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对表达量为4.251±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组织学分级和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ARP-1蛋白的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ARP-1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表达升高.

  • 子宫颈微偏腺癌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作者:刘小艳;巩丽;李艳红;姚丽;封兰兰;兰淼;张伟

    目的:报道1例子宫颈微偏腺癌病例,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子宫颈微偏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显微镜下,腺体由分泌黏液的柱状上皮构成,腺体扭曲,外形不规则,大多数腺体与正常腺体无法区别,少部分腺体的细胞核有中度不典型增生,核分裂象可见.结论:子宫颈微偏腺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分化黏液腺癌,临床诊断应排除良性腺体增生及内膜异位.因大多数病例子宫颈活检不能诊断,所以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如遇到考虑恶性肿瘤,而镜检为良性时,应考虑子宫颈微偏腺癌,腺体浸润深度是诊断的关键.

  •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NET-1、EphA2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

    作者:秦东梅;邵伟伟;郭莉婷

    目的:检测NET-1、EphA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15例良性、30例交界性以及50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NET-1、EphA2的表达.结果:NET-1、EphA2蛋白在不同病变性质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NET-1、EphA2的表达差异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但与患者的年龄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NET-1、EphA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NET-1、EphA2的高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和恶性发展有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

  • 乳腺原位癌并发多发性骨髓瘤1例

    作者:王志芳;史福敏;孟祥玲;赵恩锋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也有所增加[2].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我院于2012年2月收治1例乳腺原位癌并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女,55岁,因"右乳癌术后3个月,周身疼痛1个月"就诊.2011年10月患者因右乳肿物就诊于我院乳腺外科,双乳钼靶提示:右乳内侧成簇钙化,双乳腺体增生.于2011年10月10日局麻下行右乳肿物切取活检,术中冰冻病理回报:重度非典型增生,其中一个管内可见红染坏死样物,终结果待石蜡.后石蜡病理回报:(右乳腺)导管内癌,局部钙化,病变微小,局限于两个小导管.于2011年10月13日在全麻下行右乳腺体全切术,术后病理示:右乳乳头、基底-胸大肌筋膜、皮肤、外上、外下、内下、内上组织均(-);外侧组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7).因组织少未能行免疫组化.

  • 卵巢未成熟性畸胎瘤伴大网膜累及1例

    作者:韩彩娥;刘斌

    1 病案摘要患者,8岁,因下腹部胀痛,加重5天,于2010年10月21日来我院就诊,妇科门诊以盆腔巨大包块性质待查入院.患者呈贫血貌、极度消瘦.外阴发育正常,幼女,行肛诊检查,因巨大盆腔包块压迫子宫及附件,触诊不满意.B超:腹腔及盆腔探及巨大非均质性包块,以实性为主,肿块大小380mm×320mm×120mm,轮廓欠清,回声欠均匀,提示为:腹腔及盆腔巨大包块.CT检查示:盆腔巨大畸胎瘤,不排除恶变,伴一侧肾盂积水及盆腔积液.入院后给予支持及抗炎治疗后,于2010年11月2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侧卵巢有一巨大肿物,肿物呈实性,表面不光滑,呈结节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大网膜见大小不等粟粒性结节,结节灰白色、质硬;腹主动脉旁见两个大小不等灰白、质硬的结节;术中冰冻切片报告:右侧卵巢未成熟畸胎瘤,Ⅲ级,大网膜及腹主动脉旁转移.行右侧附件+左侧卵巢楔形+大网膜+转移病灶+淋巴结+阑尾切除术.

  • 氩氦刀治疗后发生DIC 1例报告

    作者:王国华;赵恩锋;邵春燕;张振山;李金红

    1病历摘要患者,女,66岁,主因结肠癌术后9个月,右上腹饱胀不适10天于2011年7月12日入院.患者于9月前无意发现腹部肿物,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结肠癌肝转移,2010年10月20日行结肠癌及肝转移切除术,术后病理示:横结肠溃疡型中分化癌侵及外膜脂肪组织.(肝脏)转移性中分化癌.术后行FOLFOx4全身化疗10周期,10天前出现右上腹饱胀不适,腹部CT提示:肝转移术后复发,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住院.查体:T 36.5℃,P78次/分,R 15次/分,BP 120/75mmHg,神情语利,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8次/分,律齐.右上腹可见一纵行手术痕,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指凹性水肿.辅助检查:生化全项、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均未见异常.腹部B超提示:肝右前叶上方可见两个分别约6.0cm×4.6cm×5.1cm,2.1cm×1.8cm的低回声肿物,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内部及周围未见明显血流信号.遂于2011年7月18日行超声引导下肝转移瘤氩氦刀治疗术,共穿刺4针,氩气冷冻2个循环,各15分钟,拔出氩氦刀针,针孔内塞入止血绫,包扎固定,病人无明显不适.术后患者恢复可,自述有轻度上腹饱胀不适,进食可,于术后第5日展起时出现胸闷、气短、心悸、乏力、伴大汗,四肢湿冷,查体:P 105次/分,BP 110/65mmHg,右肺呼吸音减弱,心率105次/分,律齐.右上腹部皮肤可见大片皮下瘀斑,呈黑紫色.

    关键词: 氩氦刀 治疗后 DIC
  • 脑膜癌病1例报道

    作者:可成名;魏敏;邓刚;向明清

    脑膜癌病是指原发病灶的癌细胞在脑和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弥漫性的播散或呈多数的局灶性浸润,并可随血管周围间隙侵入脑实质,而颅内并无肿块形成.脑膜癌病在临床少见,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头颅CT及MRI平扫难以发现异常,故漏诊率较高.本文对本院近期收治的1例确诊脑膜癌病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旨在提高对本病认识.1病例简介患者,女,32岁,因"间断头晕伴复视2月余,发作性意识丧失4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感行走站立不稳,伴头部隐痛,偶有恶心呕吐,伴复视.无吐词不清,无肢体无力,未行诊治,入院前4天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四肢强直抽搐,口吐白沫,抽搐5分钟后停止,随后意识渐恢复,当时未做特殊治疗,为求诊治来我院,门诊以"继发性癫痫"收入院.病程中患者一直无发热,间断有干咳,无咯血,体重下降5kg.入院查体:T 36.4℃,P 84次/分,R 19次/分,BP 120/90mmHg,神清,步入病房,消瘦貌,双侧颈部可触及多枚肿大、质硬、固定淋巴结,心肺腹无明显异常.

  • 腋窝汗腺癌2例临床诊断治疗及文献复习

    作者:张蔚;陆王峰;马莉;马小斌;管海涛;薛锋杰;王西京

    目的:报告腋窝汗腺癌2例临床诊断治疗经过,文献复习探讨汗腺癌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现状.方法:描述腋窝汗腺癌2例临床诊断治疗过程,对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汗腺癌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肿瘤细胞具有汗腺分化,细胞排列呈腺腔样结构或导管腺样囊状结构,胞质含有大量嗜酸性颗粒.结论:汗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临床治疗应予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熊海林;刘洵祺;孙爱华;袁霞

    目的:探讨影响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10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各组的生存率,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12例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28%、8%;中位生存期为6.7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一般状况、有无肝脏转移、血清LDH水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KPS评分、有无肝脏转移、转移部位数目、血清LDH水平是影响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独立因素.

  • 脾巨大血管肉瘤自发性破裂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高福平;魏谨

    目的:探讨脾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脾脏血管肉瘤临床资料、光镜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患者,女,76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天加重1小时入院.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肿瘤镜下脾正常结构消失,肿瘤由大小不等的血管腔隙组成,血管腔相互吻合成复杂的筛网状结构,其内见红细胞,瘤细胞呈梭形、立方形或不规则形,胞浆少,核深染异型,排列呈腔隙状或不规则血管样结构沿血窦分布,突向血窦腔内,瘤组织出血明显.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CD34(+),SMA(+),CKpan(-),EMA(-).结论:脾脏原发性血管肉瘤少见,临床病史、免疫组化染色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原发性拇指透明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马平;魏谨;高福平

    透明细胞肉瘤是软组织罕见的类型.我科在2002年3月治疗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10年前因左拇指肿块在当地医院手术,未作病检,5年后在原发部位复发,手术切除,病理结果不详,手术6个月后再次复发,肿块逐渐增大,压痛阳性,2002年2月25日来我院门诊行肿块切除,病理结果经外院会诊为透明细胞肉瘤,于2002年3月15日来我院进一步治疗.查体:一般情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平坦,无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左拇指根部掌侧见约5cm手术疤痕,无溃疡、出血,愈合可,疤痕下较硬,有局部压痛,左拇指活动尚好,其余手指正常.行扩大切除手术.1.2方法标本均采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4μm厚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采用PV6000二步法,选用抗体有S-100、HMB45、Ckpan、Vim,以上所有抗体试剂均由北京中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 SPECT/CT断层骨显像对骨盆转移性病灶的诊断价值

    作者:禹晖;张金赫;尹吉林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骨盆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全身骨显像中骨盆骨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灶的53例患者行局部骨断层,获得局部骨断层图像、同机定位CT图像以及两者的融合图像.所有病例经病理、PET/CT、磁共振诊断或1年以上随诊为终诊断结果.结果:53例患者73处病灶中,42处诊断为肿瘤骨盆骨转移,占总病灶数的57.5%;31处诊断为良性病变,占总病灶数的42.5%.SPECT/CT对于骨盆病灶恶性及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5.3%和96.7%.结论:SPECT/CT可以提高骨盆病灶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对鉴别骨盆良恶性病变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和随访中的价值

    作者:王艳晓;马灵芝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FI)在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和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6例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彩色多普勒图像.结果:26例患儿中,肿瘤原发于肾上腺20例(左12,右8),来源于椎旁交感神经节6例,肿瘤超越腹正中线者8例,肿瘤包绕大血管、周围脏器和血管推挤受压6例,侵犯肾脏2例,肝转移1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9例.21例术前做出正确诊断,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80.8%,术后证实的23例肿瘤内钙化中,超声检出20例,检出率87.0%.20例行1-4次随访复查.结论:超声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和随访有重要价值.

  • 结直肠癌中C-erbB-2与Ebp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斌;杨波

    目的:研究C-erbB-2与Ebp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对6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组织分别行C-erbB-2与Ebp1蛋白检测.结果: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C-erbB-2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5),Ebp1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5);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C-erbB-2与Ebp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家族史无关,C-erbB-2的高表达与Ebp1的低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均<0.05);C-erbB-2与Ebp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C-erbB-2和Ebp1联合检测有助于对肿瘤转移及预后情况的判断,并为以Ebp1作为生物学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依据.

  • 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与灌注化疗治疗大肠癌的比较分析

    作者:马英桓;杨晶

    目的:对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与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大肠癌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入组患者为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大肠癌患者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分2组,一组给予腹腔恒温循环灌注化疗,一组给予腹腔灌注化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追踪和对比.结果:腹腔灌注化疗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ORR)为26.7%;腹腔恒热灌注循环化疗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ORR)为36.7%;平均无进展期及1年生存率方面两组间存在差异,均腹腔恒温循环灌注化疗组高于腹腔灌注化疗组.结论:腹腔恒温循环灌注化疗在临床应用存在一定优势.

  • VEGF、Livin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及其相关性

    作者:黄郁晶;寇有为

    目的: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Livin蛋白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的胃癌蜡块标本203例,正常胃黏膜标本60例作对照.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ivin、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VEGF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L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患者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胃癌中VEGF与L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VEGF、Livin对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起重要的促进作用.VEGF、Livin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关系密切.VEGF、Livin均可以成为胃癌诊断和预后估计的指标及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 脂肪酸合成酶与ECT骨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科峰;陈小楠;詹运洪;潘春雨;刘学锋;闻宁;王侠;吴斌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E)与ECT骨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同位素全身骨扫描为金标准,对51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和17例非骨转移患者病理标本行FASE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探讨FASE与骨转移的关系.结果:FASE阴性者骨转移的发生率极低;FASE弱阳性或阳性者有骨转移可能;FASE强阳性者骨转移的可能性极大.结论:FASE染色强度可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情况,与ECT骨显像相比无差异性,但能更早的发现,评价预后.

  • 腹壁种植癌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临床意义初步观察-附17例报道

    作者:李怡红;赵志华;薛秀伟;田欣;张立柱;王新元;杨静

    目的:观察腹壁种植癌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03年3月-2011年5月间收治的1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腹壁切口种植性转移癌患者.超声检查对每例患者两侧胸骨旁淋巴结进行检测.对所发现增大胸骨旁淋巴结实施穿刺病理活检并进行跟踪随访,随访期平均15个月.结果:17例患者有8例经穿刺病理活检证实存在胸骨旁淋巴转移(占47.1%);无转移者9例.随访期内存在胸骨旁淋巴结转移患者5例局部复发、死亡6例(占75%),无转移者局部复发4例、死亡2例(占22.2%).结论:胸骨旁淋巴转移患者较无转移者存在较早发生转移和局部复发的风险;关注腹壁种植转移患者的胸骨旁淋巴结存在状态有一定临床价值.

  • 肝动脉化疗栓塞序贯沙利度胺靶向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潘骥群;鲁光平;邵柏;徐炳山;陆晓梅;于志坚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沙利度胺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监测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胎蛋白(AFP)变化情况,观察毒副反应.方法:将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治疗组采用TACE序贯沙利度胺;对照组单纯行TACE.治疗组沙利度胺100-200mg/d,口服至少3个月.两组患者至少行TACE术2次,于术前及术后4周检测VEGF、AFP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9.3%,对照组为4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77.8%,对照组为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术后显著降低(144.35±70.63ng/L vs 254.35 ± 154.4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TACE前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与对照组术后AFP降低例数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18 vs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嗜睡、疲劳、头昏、皮疹等症状较对照组高,两组毒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TACE术序贯沙利度胺治疗中晚期肝癌能提高疾病控制率,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VEGF、AFP水平,且毒副反应可控,值得进一步研究.

  • 胃癌组织中EGFR、C-erbB-2、TopoⅡα及P-gp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齐敏;王莉芬;于香莉;秦华民;张文波;宋丽媛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中EGFR、C-erbB-2、TopoⅡα和P-gp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EGFR、C-erbB-2、TopoⅡα和P-g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7.7% (114/130)、53.8% (70/130)、50% (65/130)和33.8% (44/130).EGFR、C-erbB-2、P-gp在高、中分化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P<0.05);C-erbB-2在直径<5cm的胃癌(胃体、胃窦部和幽门部,Ⅲ期和Ⅳ期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直径≥5cm的胃癌(贲门部及Ⅰ期和Ⅱ期胃癌),(P<0.05);EGFR在贲门和胃体部胃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胃窦及幽门部胃癌(P<0.05);TopoⅡα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P<0.05).胃癌组织中EGFR和TopoⅡ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EGFR、C-erbB-2、TopoⅡα及P-gp参与胃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它们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筛选高危转移患者的有效指标,同时也对胃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有指导意义.

  • 睾丸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临床诊治(附3例报告)

    作者:夏佳东;章宜芬;陈赟;朱卫东;戴玉田

    目的:提高对睾丸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认识、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睾丸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1例临床分期为Ⅱb期,该患者术后行放疗及化疗,术后9个月后出现全身转移而死亡;2例为Ⅰa期,其术后均行化疗,分别随访32、3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并辅助化疗及放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延长生存时间的有效手段.

  •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淋巴结清扫(附85例报告)

    作者:邓修民;肖进;邓海军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淋巴结的清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到2011年6月我院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85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手术切除标本长度为(17.32±8.26)em,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6.6±4.5)枚.73例行辅助化疗,辅助化疗率85.9%.随访率95.3%,中位随访时间为31(12-46)个月,随访期间有4(4.7%)例发生肿瘤局部复发,3(3.5%)例远处转移,总复发率8.2%.3年累计生存率90.5%,3年无病生存率81.5%.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在融合筋膜间隙平面内完成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符合结肠癌外科的肿瘤学要求.

  •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内支架治疗效果

    作者:李海渊;张玉芳;檀立慧;刘彬;张龙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吻合口狭窄内支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10年12月份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的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X线下内支架治疗组)37例,一组为对照组(球囊扩张治疗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远期复发率、扩张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近期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远期复发率为13.5%,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P均<0.05,差异显著.结论:内支架治疗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吻合口狭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近期总有效率,同时能够降低远期复发率及扩张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确切.

  • 胆管恶性肿瘤患者胆汁细菌学分析

    作者:刘阳;张智勇;黎一鸣;段艳霞;郑伟;卢乐

    目的:探讨胆管癌胆汁中的细菌分布及特征.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第三附属医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诊断为胆管癌患者的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并分析.结果:共106例患者的胆汁纳入研究,57.5%的胆汁标本细菌培养呈阳性.部分无感染及胆道梗阻的胆汁中仍有部分存在细菌,但细菌检出率较有感染以及胆道梗阻者明显减低,而肿瘤位置同细菌的检出率之间并无统计学关联.许多种细菌可出现在胆汁中,常见细菌依次为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而万古霉素、莫西沙星、亚胺培南等多种抗生素均对细菌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结论:胆管癌患者无论是否存在感染及梗阻,胆汁内都有可能存在细菌,细菌的检出率同肿瘤部位无关.而肠道菌群仍是胆道细菌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 胆管癌 胆汁 细菌
  • 线粒体转录因子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邵华;李岩;孙威;王强

    目的:检测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蛋白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9月间在我科所做的胃癌手术66例.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mtTFA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观察mtTFA的表达与胃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mtTF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从正常胃组织到胃癌组织其表达有上升趋势.mtTFA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mtTFA的表达异常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之一,有望成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指标.

  • HER2和Ki-67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分级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申丽;姚敏;张锦荣;项伟;王敏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HER2和Ki-67的表达意义,及其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原癌基因HER2和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102例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前列腺癌中,分化越差,HER2和Ki-67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率越高,预后越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和Ki-67可以作为判断前列腺癌预后较可靠的指标,结合Gleason评分和分级,能为临床诊断和预测预后提供依据.

  • 复方谷氨酰胺胶囊防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临床研究

    作者:赵维勇;张丽珍;赵滑峰;毕良文;唐鹿群;田继红;王海静

    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对盆腔肿瘤放疗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78例盆腔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放疗时不预防使用保护肠道黏膜药物;治疗组42例,放疗时使用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口服药物保护肠道黏膜治疗.比较两组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时的放疗剂量及放射性肠炎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在盆腔接受> 10-20Gy照射时大多数患者(33.33%)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炎,而治疗组57.14%患者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时已接受>20-30Gy放疗,治疗组推迟了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时间.同时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分级分析,对照组0级0人、1级7人(19.44%)、2级13人(36.11%)、3级15人(41.67%)、4级1人(2.78%);治疗组0级0人、1级16人(38.10%)、2级17人(40.48%)、3级9人(21.43%)、4级0人,治疗组出现3级直肠炎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减轻了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程度.结论: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可减轻盆腔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同时可推迟直肠炎发生的时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联合检测三项指标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姜艳红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FUT8)、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α-L-岩藻糖苷酶(AFU)在原发性肝癌(PLC)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92例PLC患者和42例非原发肝癌(NPLC)患者血清中FUT8和AFP-L3,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上述病例血清中AFU.结果:经统计学分析,PLC组与NPLC组血清FUT8、AFP-L3和AF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三项检测优于任何一单项检测.结论: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甲胎蛋白异质体和α-L-岩藻糖苷酶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