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明胶酶与恶性肿瘤

    作者:杨明;侯敢;黄迪南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明胶酶在其中发挥着广泛作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将近些年对明胶酶的结构、作用底物、激活和抑制等方面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与恶性肿瘤的生长、血管发生、转移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药物相关基因指导下的胃肠道肿瘤个体化疗

    作者:邹征云;魏嘉;刘宝瑞

    药物相关基因指导下的个体化疗是肿瘤化疗引人瞩目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介绍近5年来国外5-氟尿嘧啶、铂类及羟基喜树碱类代谢相关基因及其与胃癌、大肠癌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旨在为消化道肿瘤个体化疗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提供帮助.

  • 人乳头瘤病毒(HPV)致宫颈癌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崔英;胥爱辉;蔡永娥;孙晓茹

    随着宫颈癌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研究已证实HPV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人乳头瘤病毒与子宫颈癌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 FHIT基因与子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淑琴;黄利鸣;陈建玲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定位于人3号染色体短臂(3p14.2)上的候选抑癌基因.许多研究表明其表达改变与人类多种肿瘤关系密切.FHIT基因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其失活机制主要表现为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缺失及异常转录.本文重点综述FHIT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FDG-PET显像技术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学文

    对大多数肿瘤而言,18F-FDG PET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在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瘤的诊断检出率、淋巴瘤分期和再分期、疗效预测和评估、检测微小残留病灶、监测复发和预后判断均优于CT或67Ga.PET常上调淋巴瘤分期(约40%),PET的检出效能随淋巴瘤的组织类型而变动,尤其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霍奇金病诊断率高.对骨髓累及的检出PET/CT 可补充骨髓活检(BMB),但不能取代BMB.PET较67Ga对脾淋巴瘤有更高的检出率.治疗早中期PET/CT是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独立的预后指标.FDG并非肿瘤特异性物质,FDG-PET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需注意鉴别,可能时进行组织活检.

  • 淋巴瘤与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慧敏

    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与淋巴瘤在治疗和预后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临床上,尤其在病理上,明确鉴别两者有时很困难.近些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免疫组织化学和遗传学等方面对两者的研究增多,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鉴别依据.

  •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作者:周小娟;马海琳

    头颈部恶性肿瘤(Head and Neck Cancer,HNC)发生率约为14/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6%~40%,每年新发病例约50万;在我国亦比较常见,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0%.HNC包括除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头颈部各器官的恶性肿瘤,种类繁多,治疗手段各异.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理学的发展以及新的分子靶向药物的涌现,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途径.现就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作一综述.

  • 我国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

    作者:蔡永娥;乔建锦;孙晓茹;崔英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疗效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我国多所研究机构和诸多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在其流行病学、病因及预防、诊断与治疗、相关基础研究方面提出若干见解,为原发性肝癌的深入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 Id蛋白与肿瘤及肿瘤性血管生成关系

    作者:李志雄;林杰成;林建生

    分化抑制因子(Id)是一组对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因子活性起负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目前发现在哺乳类动物细胞含Idl~Id4 4种Id因子.自1990年发现Id分子以来,有关该分子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增殖、分化、死亡和肿瘤发生、发展及肿瘤性血管生成等方面的作用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Id蛋白在多种原发性肿瘤中均高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为肿瘤血管生成所必需,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

  • 多西他赛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淑娟;姚娟;王琪琪;阎磊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35例,应用异长春花碱联合顺铂化疗.观察两组疗效和毒副反应,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7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0%、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Ⅳ度毒副反应均以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为主,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严重体液潴留,未出现相关性死亡.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但可致体液潴留,应用多西他赛时需强调化疗前激素的预处理、化疗后的病情监测和发生体液潴留时的处理.

  • 61例恶性胸腺瘤患者治疗分析

    作者:单国际;曾凡华;华瑞;张其刚

    目的:探讨恶性胸腺瘤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1例恶性胸腺瘤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完全切除组32例,部分切除组26例和探查组3例,每组中均有放疗和非放疗患者.以术后5年复发率和生存率做为疗效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放疗患者5年复发率低于同组未放疗患者,5年存活率高于未放疗患者,大部切除结合放疗组与完全切除结合放疗组的5年复发率(P=0.926),生存率(88.9% vs 86.4%)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胸腺恶性肿瘤因浸润性生长,多不能完全切除,术后结合放疗有助于控制局部复发和提高存活率.

  • ERβ、C-erbB-2及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秦凤展;佘明金;汪子书;吴穷;郑荣生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β(ERβ)、C-erbB-2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Rβ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C-erbB-2及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6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ERβ、C-erbB-2及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96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ERβ、C-erbB-2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6%、36.5%和51.0%;ERβ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C-erbB-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bcl-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与腋淋巴结状态无关(P>0.05).结论: ERβ蛋白表达可能是乳腺癌患者预后良好的指标.

  • 周剂量艾素联合顺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张冬梅;闫玉兰;靳继斌

    目的:观察周剂量艾素(国产多西他塞)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30例经细胞学或病理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艾素每周给药25mg/m2.连续3周,联合顺铂20mg/m2连用5天,每28天重复.结果: 30例患者均可评价,其中CR 1例,PR 13例,总有效率46.7%.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消化道反应,但均较轻微.结论: 周剂量艾素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毒副反应低,安全,性价比高.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sCD44v6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珩;钱科卿;岑玲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s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50例NSCLC患者血清中sCD44v6的浓度,观察其与NSCLC的诊断、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肺鳞癌组 sCD44v6的水平[(307.47±79.00)ng/ml],肺腺癌组sCD44v6水平[(369.53±114.19)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5.60±17.50)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01,NSCLC Ⅲ+Ⅳ期患者sCD44v6的水平[(412.60±68.02)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5.60±17.50)ng/ml], 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sCD44v6水平与NSCLC及其转移有明显关联,可作为判断NSCLC组织类型和分期的辅助指标,对早期诊断的价值不大.

  • 力尔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作者:范开席;申洪明;杨锡贵;孙小钧

    目的:观察力尔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引流尽胸腔积液后,腔内注入力尔凡30mg,B超检查,观察效果.结果: 控制胸腔积液CR 18例,PR 27例,有效率达75%,不良反应主要是胸痛和发热.结论: 力尔凡能有效控制胸腔积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之一.

  • ECLIA法测定肺癌患者血清NSE和CYFRA21-1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文成;陈闯;朱波;赵惠柳;劳明;黄玲莎;李晖;黄昭东;王英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联合检测血清NSE和CYFRA21-1在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CLIA法检测210例肺癌患者、44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11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NSE及CYFRA21-1水平.结果: 与肺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肺癌患者血清中NSE和CYFRA21-1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2项标志物的水平和敏感性与病理类型、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阶段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SE及CYFRA21-1的敏感性分别为38.1%和59.5%,特异性分别为93.6%、96.8%,2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9%和90.4%.治疗前及治疗后无效组患者血清2项标志物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后有效组(P<0.05). 结论: 血清NSE及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方面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两者联合检测有明显的互补性,可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

  • 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桂英;麦沛成;周冬仙

    目的:总结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经验及观察近期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肿块局部广泛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或象限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治疗临床单发的、肿瘤直径小于3.0cm、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1例,手术切缘距瘤缘2.0cm~3.0cm,术后行辅助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 全组随访3~84个月,局部无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早期乳腺癌病人接受保乳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和美容效果.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手术
  • 血管抑素基因转染抑制胆囊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海田;余海波;孙中杰

    目的:观察血管抑素基因转染对体外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株增殖及血管抑素表达和裸鼠致瘤体积的影响,初步探讨血管抑素基因转染抑制胆囊癌细胞生长的可能性.方法:应用pcDNA3.1(+)-angiostatin 基因转染GBC-SD胆囊癌细胞.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制作细胞生长曲线;Western-blot法分析血管抑素的表达情况;裸鼠种植瘤模型观察肿瘤的体积和质量.结果:pcDNA3.1(+)-angiostatin 基因转染的GBC-SD胆囊癌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血管抑素的蛋白表达也明显增加.转染的肿瘤细胞在裸鼠种植瘤明显小于阴性组和空白组.结论:血管抑素基因转染可能具有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及生长的作用.

  • 光动力作用对人乳腺癌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叶青青;蔡君;李晶晶;杨继元;周忠晓;黄卓正;刘剑仑

    目的:探讨光动力作用(PDT)对人乳腺癌细胞Bax和 Bcl-2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别在PDT作用不同时间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ax蛋白表达在所有组无明显差异(P>0.05),Bcl-2蛋白表达自PDT后6h起显著下降(P<0.01);PDT后6h Bax/Bcl-2 比值依次递增,且有统计学义(P<0.05).结论:光动力作用可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x和 Bcl-2 蛋白表达的比值有关.

  • C-myc反义寡核苷酸对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段晓明;陈建

    目的:观察脂质体介导的c-myc正反义寡核苷酸对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将c-myc反义寡核苷酸转入人结肠癌细胞SW480,western blot动态监测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流式细胞仪测定c-myc正反义寡核苷酸对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c-myc反义核苷酸对SW480细胞有明显的促进凋亡和抑制增殖的作用,而正义寡核苷酸没有这样的作用.结论:c-myc反义核苷酸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药物.

  • 田基黄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生长抑制的体外实验

    作者:肖大江;朱国臣;王亚平;胡玉林

    目的:观察田基黄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浓度为(0、25、100、400)mg/ml的田基黄与CNE-2细胞作用(24、48、72)h,用SRB法检测田基黄对CNE-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田基黄对CNE-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田基黄将CNE-2细胞明显阻滞于S期.田基黄浓度为400mg/ml作用48小时,CNE-2细胞的凋亡率为13.12%,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有凋亡细胞存在.结论:田基黄能够抑制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的增殖,能使CNE-2细胞阻滞于S期,可诱导CNE-2细胞发生一定程度的凋亡.

  • YH-16对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裸鼠皮下移植瘤作用研究

    作者:程丽;刘梅梅;隋丽华;程海燕;张云艳

    目的:初步探讨YH-16(重组内皮抑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荷瘤生长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用MTT法检测YH-16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用透射电镜观察YH-16处理Hela细胞后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将Hela细胞移植至裸鼠皮下成瘤,观察不同浓度YH-16 (0mg/kg、0.4mg/kg、0.75mg/kg和1.5mg/kg)对荷瘤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YH-16具有体外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P<0.01);能诱导Hela细胞凋亡;YH-16能有效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YH-16 15mg/kg组的肿瘤MVD计数较对照组和其它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YH-16具有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 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和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作者:彭恩兰;陈卫民

    目的:通过在体外分别对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C)和组蛋白脱乙酰化(histone seacetylase,HDAC)抑制剂苯丁酸钠(sodium phenylbutyrate,SPB)单独及联合用药于人大肠癌细胞LoVo和人肝癌细胞Hep3B的抗肿瘤作用的观察,探讨DNMT抑制剂和HDAC抑制剂联合用药的可能性.方法:使用MTT法测定5-aza-C 和SPB单独用药或联合用药的抗癌活性,用抑制浓度的分数之和(a sum of 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SFIC)值及等效剂量分析方法(Isobologram)评价5-aza-C 和SPB联合用药的作用性质.结果:5-aza-C和SPB联用时,LoVo细胞及Hep3B细胞得到的SFIC值均小于1.0,等效剂量分析图的形状呈现凹型,都表明了5-aza-C和SPB联用时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结论:DNMT抑制剂5aza-C和HDAC抑制剂SPB联合应用于抗肿瘤临床是很有前景的.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杨建光;李晓霞;马冬岩;金俊哲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近13年来收治的514例直肠癌行TM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4例直肠癌共发生吻合口瘘43例,发生率为8.3%.其中男性患者,吸烟酗酒者,贫血低蛋白者,糖尿病及伴有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者,肿瘤距肛门距离小于 7cm者,肿廇直径>4cm者,术前放、化疗患者及手工吻合者易发生吻合口瘘;而不同的肿瘤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吻合口瘘的发生无明显不同.结论: 直肠癌行TME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患者自身因素、肿瘤本身、手术者的操作技巧等因素有关.

  • 突变型p53基因与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转移、肿块大小和包膜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伟;刘海燕;吴引伟;周悦;薛容;赵伟;蒋建东;刘静文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基因与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转移、肿块大小和包膜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41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癌和癌旁肝组织标本,SP法检测其p53蛋白表达,分析突变型p53基因与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转移、肿块大小和包膜形成的相关性. 结果:p53在癌和癌旁肝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9%和6.67%,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p53蛋白阳性表达率,Ⅲ~Ⅳ级肝癌明显高于Ⅰ~Ⅱ级肝癌,发生转移(血道或淋巴道转移)肝癌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血道或淋巴道转移)肝癌,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肝癌组织大小和其是否有包膜无关(P>0.05).结论: 突变型p53基因与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转移密切相关, 但与肝癌组织大小和包膜形成无关.

  • 大肠癌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作者:陈爱军;孟庆华;刘文明

    目的:探讨大肠癌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PKC-α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1/47(66.0%)与大肠正常组织3/15(20.0%)及腺瘤10/21(47.6%)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明显相关(P<0.05).CyclinD1和Cdk4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47(55.5%),28/47(59.6%),与正常组织中表达2/15(13.3%),1/15(6.70%)及腺瘤组织中表达8/21(38.1%),9/21(42.9%)相比呈递增趋势(P<0.05).大肠癌中CyclinD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CEA水平关系不大(P>0.05);Cdk4阳性表达则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关系不密切(P>0.05).结论: PKC-α,CyclinD1和Cdk4的高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呈明显相关,对判断大肠肿瘤恶性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KC-α,CyclinD1和Cdk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KC-α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1/47(66.0%)与大肠正常组织3/15(20.0%)及腺瘤10/21(47.6%)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明显相关(P<0.05).CyclinD1和Cdk4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47(55.5%),28/47(59.6%),与正常组织中表达2/15(13.3%),1/15(6.70%)及腺瘤组织中表达8/21(38.1%),9/21(42.9%)相比呈递增趋势(P<0.05).大肠癌中CyclinD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CEA水平关系不大(P>0.05);Cdk4阳性表达则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关系不密切(P>0.05).结论: PKC-α,CyclinD1和Cdk4的高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呈明显相关,对判断大肠肿瘤恶性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作者:米玮;刘力;温鸿清;陈冬利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使用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1年3月至2005年12月58例低位直肠癌术中应用吻合器保留肛门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手术方法按照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及直肠系膜全切除术原则,切除近端肠管至少15cm,肿瘤下缘远端2cm的直肠,应用吻合器在骶前行结-直肠端端吻合术以保留肛门. 结果: 全组病例均一次完成吻合,无1例手术死亡.吻合口狭窄2例、无吻合口瘘.随访1年~5年,复发2例.结论: 应用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术中保留肛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等优点,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胃肠道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申东兰;胡金森;郑海霞;何艳玲;彭安

    目的用RT-PCR法检测胃肠道癌患者外周静脉血CEAmRNA,探讨与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评估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指导意义. 方法: 应用RT-PCR技术,选择特异性CEAmRNA引物,检测41例胃癌、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同时定量检测外周血CEA和CA19-9糖蛋白.另抽取12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41例胃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CEA、CA19-9阳性率分别为 26.8%、19.5%、14.6%.12例对照外周血中CEAmRNA、CEA、CA19-9均阴性.有淋巴结转移者外周血CEAmRNA阳性率(40%,10/2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25%,1/16),P=0.000.TNM分期IV期中外周血CEAmRNA阳性率63.6%(7/11),III期21.4%(3/14),I、II期6.3%(1/16),P=0.004.外周血CEAmRNA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EAmRNA、CEA和CA19-9在胃肠道癌患者中的阳性率,以CEAmRNA阳性率高,随淋巴结转移数目、病期进展,阳性率更高,可能预后不良.

  • MRI在肝脏炎性假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巍;张同;王晶

    目的:探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炎性假瘤(IP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1例肝脏炎性假瘤的MRI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术前诊断良性病变10例,1例误诊为恶性肿瘤,其中诊断为炎性假瘤者7例.T1WI上5例为等信号,6例为低信号.T2WI上3例呈低信号,5例呈略高信号,3例呈等信号.多期动态扫描: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仅1例见轻度强化,在静脉期及平衡期见强化,强化方式基本一致,只是强化程度平衡期较静脉期略轻,强化方式多样,偏心性或周边不均匀环行强化,或呈间隔样强化,强化持续时间较长.结论:MRI诊断IPL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结合病史,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能对肝脏炎性假瘤作出诊断.

    关键词: 肝肿瘤 炎性假瘤 MRI
  • 青年人结直肠癌38例临床分析

    作者:姚建根;毛跃;焦兰龙

    目的: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2006年10年间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38例(占同期收治结直肠癌的14.39%)的临床资料.结果: 青年人结直肠癌组织病理学类型以低分化腺癌(21%)、粘液腺癌(28.9%)为多,73.7%的病例Dukes临床分期为C期和D期.结论: 提高对青年人结直肠癌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COX-2在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后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作者:唐武兵;杨文;曹修淮;姚歧;古伟光;伍楚蓉;罗海涛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化疗栓塞前后COX-2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例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12例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肝穿活检取得标本,免疫组织化学分析COX-2的表达,观察生存期.结果:COX-2蛋白在癌组织细胞内高表达,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TACE后表达增强(P<0.05);COX-2评分高的患者生存期较短,两者呈反曲线关系(P>0.05).结论:肝癌TACE后COX-2表达增强,COX-2可成为肿瘤预后指标及治疗靶向,选择特异性COX-2抑制剂可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

  • Survivin蛋白及β-cateni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先东;曾斌;谢立群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克隆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蛋白)及β-连环素蛋白(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47例原发性肝癌组织、10 例肝硬化组织、4例正常肝组织中survivin蛋白及β-连环素蛋白(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结合原发性肝癌临床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正常肝组织中survivin蛋白无表达、β-catenin蛋白无异常表达;在肝硬化组织中,survivin蛋白无表达、有2例(20%) β-catenin蛋白出现异常表达;在47例肝癌组织中有30例(63.8%)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31例(65.9%) β-catenin蛋白出现异常表达(P<0.01).Survivin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Survivi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复发组的表达率为92.9%(26/28),无复发组的表达率为21.1%(4/19);β-cateni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复发组中的异常表达率为89.2%(25/28),在无复发组的表达率为31.6%(6/19)(P<0.05).在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的3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有28例(93.3%) β-catenin蛋白出现异常表达,而在β-catenin蛋白出现异常表达的31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有28例(90.3%)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两种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的表达具有一致性,且呈正相关 (r=0.6324).结论; Survivin蛋白与β-catenin蛋白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复发密切相关,它们可能成为预测肝癌术后有无复发的一项指标.Survivin蛋白与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具有密切的关系,且呈正相关.

  • 大肠癌患者尿液层粘连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卿笃桔;龚志军;陈学中

    目的:探讨检测尿液层粘连蛋白(LN)含量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及手术前、后含量的变化,了解其对大肠癌预后的判断、监测肿瘤有无复发和转移的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尿液层粘连蛋白(LN)含量.结果: 大肠癌患者尿液层粘连蛋白(LN)含量(98.7±16.3)高于良性病变组(50.2±9.3)和对照组(46.5±8.6)(P<0.05),而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尿液层粘连蛋白(LN)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DukesC+D期组尿液层粘连蛋白(LN)含量高于DukesA+B期组(P<0.05);尿液层粘连蛋白(LN)含量术后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 大肠癌患者尿液层粘连蛋白(LN)含量的检测对诊断、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与良性病变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研究

    作者:王颖;丁正东

    目的:评价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应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前列腺癌进行观察. 结果:前列腺癌在超声声像图上可表现为单纯结节型、结节浸润型及弥漫浸润型三种改变.前列腺癌体积增大,结节以低回声为主,多分布于外腺且双侧不对称.前列腺癌的血流丰富,阻力指数RI> 0.75,则高度怀疑前列腺癌. 结论: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可作为前列腺癌的一种普查和常规检查方法.

  • 原发性肝癌与HBV DNA的关系分析

    作者:魏燕;梅琪;陈坚;徐周敏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C)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HBV)的关系. 方法:对286例PHCC患者进行HBV DNA检测. 结果:在286例肝癌患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62.59%,其中85.47%的感染者血清HBV DNA水平≤106.结论:乙肝病毒感染仍是肝癌的主要发病因素,而且这类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大多较低.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HBV DNA
  • 肝癌三维适形放疗设野方法的研究

    作者:杨超凤;潘朝阳;付庆国;李文庄

    目的:探讨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照射野的设计方法.方法: 利用上海拓能(Topslane)公司的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112例肝癌患者,根据医生要求的CTV和周围的敏感器官限制受量,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结合剂量曲线分布情况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选择佳治疗方案.结果: 以肿瘤中心点为剂量归一点,80%~90%的剂量线均能包绕靶区体积,而周围正常组织受量都在理想的范围内.结论: 对肝癌的三维治疗计划设计时,要根据病人不同的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设野方法,这样能使靶区剂量分布均匀,适形度好,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敏感器官,从而提高肿瘤剂量及肿瘤局部控制率.

  • 周剂量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作者:姜维美;蒋华;陈谦

    目的:观察周剂量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18例晚期胃癌患者以多西紫杉醇25mg/m2d1、d8、d15静脉滴注1小时,奥沙利铂65mg/m2d1、d8静脉滴注3小时,亚叶酸钙100mgd1~d5静脉滴注2小时,5-氟尿嘧啶500mg/m2d1-d5静脉滴注4小时.4周为1个周期, 2周期为1个疗程.所有病人至少接受2周期以上.客观疗效(CR+PR)和毒副作用按WHO进行评价,生活质量按临床受益反应(CBR)进行评价.结果:18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0例,总有效率55.6%,临床受益反应有效率72%,中位TTP 5.6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神经毒性,大部分为Ⅰ~Ⅱ级,可以耐受.结论:每周低剂量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3-D CT成像技术在小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可仞;高玉颖;李心元;张锦华

    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3-D CT)在小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12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应用CT机工作软件对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及透明重建,根据情况制订手术方案.结果: 完整切除术5例;大部切除术3例;部分切除2例;明确诊断, 放弃手术治疗2例.1例发生并发症是由于术中肿瘤包绕腔静脉,术前腔静脉腹段显示不清.所有病例经3-D CT成像后,显著提高了对肿瘤与周围脏器的解剖关系的了解,血供及供应血管等信息可清晰显示.结论: CT三维成像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形态轮廓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帮助医生了解病理解剖、体积测定、制订手术计划、大限度地降低术中损伤.

  •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

    作者:张锋;吴伯文;潘泽亚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认识,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间收治的4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资料,施行根治性手术26例,其中18例肝叶切除+胆总管切开取栓、 T管引流术; 8例肿瘤局部切除+胆总管切开取栓、 T管引流术;姑息性手术16例, 其中6例胆总管切开取栓、T管引流术,10例胆总管切开取栓、 T管引流术+患侧肝动脉结扎术(其中4例+门静脉DDS泵置入术).均获得病理诊断,肝细胞癌32例(76.2%).结果: 根治性手术及姑息性手术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4%(17/26),42.3%(11/26),15.4%(4/26)及18.8%(3/16)、6.3%(1/16),0(0/16);总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7.6%(20/42),28.6%(12/42),9.5%(4/42). 结论: 外科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生存时间,而根治性手术是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积极有效方法.

  • RTQ-PCR检测鼻咽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表达研究

    作者:马志超;符生苗;蔡俊宏;邓立群;王一鸣;李冬娜;陈鑫苹;梁茱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方法检测鼻咽癌患者组织中nm23-H1 mRNA的表达,探讨nm23-H1 mRNA的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关系.方法:用TRIZOL方法提取鼻咽癌组织总RNA后,将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方法检测人鼻咽癌nm23-H1 mRNA.结果:nm23-H1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低于慢性鼻咽炎患者,在转移性鼻咽癌组织中nm23-H1 mRNA表达也低于非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二组结果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法用于检测人鼻咽癌nm23-H1 mRNA的表达是一种快速有效、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定量检测方法,nm23-H1 mRNA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和肿瘤转移有关.

    关键词: RTQ-PCR 鼻咽癌 nm23-H1
  • 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化疗联合适形放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绍兵;刘阳晨;高飞;叶宏勋;赵莺;尹小祥

    目的:观察替莫唑胺联合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13例行替莫唑胺联合适形放射治疗(治疗组),另17例单纯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期为16.5个月和12.7个月;其1﹑2年生存率分别为76.9%﹑46.2%和52.9%﹑17.6%(P>0.05).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适形放射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有提高生存率的趋势,并发症少.

  • Ang-2、CD105和CD34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作者:王艳芬;丁永玲;李家驭;周晓明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CD105和CD34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Ang-2蛋白的表达及CD105和CD34标记的MVD,并分析它们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Ang-2在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2%,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胶质瘤组织中,CD105、CD34标记的MVD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Ang-2表达的阳性标记指数及CD105标记的MVD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1),CD34标记的MVD与胶质瘤病理分级无明显相(P>0.05).Ang-2与CD105、Ang-2与CD34均呈协同表达,CD105在胶质瘤中表达的特异性较CD34高.结论:Ang-2、CD105和CD34表达在促进胶质瘤的恶性演进中发挥重要作用;CD105较CD34更能准确反映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状态.

  • MGMT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赵健;雷建宾;姜海涛;王拓

    目的:探讨MGMT的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的关系.方法: 53例脑胶质瘤标本分为4组,经免疫组化染色后,观察MGMT的表达部位和程度.结果: MGMT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棕黄色或棕褐色粗大颗粒,定位于胞浆内,阳性细胞散在或局灶性,染色强度及分布不均、缺乏明显规律.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的MGMT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335);MGMT表达阳性与MGMT表达阴性的脑胶质瘤患者的平均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457);男性与女性脑胶质瘤患者的MGMT阳性表达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519).结论: MGMT的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的恶性度、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明显相关性,仅根据肿瘤恶性度而使用烷化剂进行化疗是不科学的,测定MGMT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有助于评估人脑胶质瘤细胞对烷化剂的耐药程度.

    关键词: MGMT 耐药 脑胶质瘤
  • 厌色细胞垂体瘤CT、MRI 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张春生;邰韩珍;李学军;李景义

    目的:探讨厌色细胞垂体瘤CT、MRI 影像形成的病理基础.方法:分析26例厌色细胞垂体瘤的CT、MRI平扫及增强MRI 与术中所见和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对于海绵窦受侵;颅底骨质受侵、突入蝶窦; 颈内动脉粘连包裹受侵进行重点分析.结果:术前较明确诊断垂体瘤22例;海绵窦受侵和颈内动脉粘连包裹受侵无一漏诊,假阳性率为27.3%和36.4 %.CT、MRI 影像能显示出血和坏死、囊变、变性,颅底骨质受侵病灶无一漏诊,但有5.5%假阳性率.术中判断血供丰富3例、血供一般17例,与CT、MRI 影像无对应关系.3例垂体瘤病理学表现为瘤细胞有核异型性及核分裂像.结论: CT、MRI 影像能较明确地诊断垂体瘤出血和坏死、囊变、变性、颅底骨质受侵病灶.能敏感地显示海绵窦受侵和颈内动脉粘连包裹受侵,但可出现假阳性.对血供的判断不准确,不能提示垂体瘤生物学特性.

  • 双侧旋转皮瓣一期修复头皮巨大肿物切除后继发创面

    作者:白晋;乌兰哈斯;宋建星

    目的:为头皮巨大肿物切除后形成的近似圆形缺损,寻求一种较简便安全、损伤小的一期修复方法.方法:在直径5cm~10cm的头皮缺损区周围,选择、设计双侧旋转皮瓣,剥离后将皮瓣旋转移位修复创面,供区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均I期愈合.其中49例获随访1年~6年,病变无复发,修复区头发生长良好,瘢痕不显露. 结论:双侧旋转皮瓣一期修复中等大小的头皮缺损,可充分利用邻近的头皮组织,设计灵活,操作简单,创伤相对较小,术后不遗留秃发,瘢痕不显露.

  • 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唐亿华;罗文政;刘学明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预防甲状旁腺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1986年3月~2000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手术病例1091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率为0.64%(7/1091),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为0.37%(4/1091).均为全甲状腺切除术或一侧腺叶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的病例.结论:在甲状腺肿瘤的手术中,保留甲状腺下动脉及操作轻柔至关重要,以保证甲状旁腺的充足血供;术中将无法避免或不慎摘除的甲状旁腺植入胸锁乳突肌内,可恢复甲状旁腺的功能.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患者予以钙片口服及定期肌注维生素D2可缓解低钙血症.

  • 涎腺肿物针吸细胞学的分类诊断探讨

    作者:赵信喜;闫德祺

    目的:探讨涎腺肿物针吸细胞学(FNAC)特点、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通过涎腺肿物针吸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对照,回顾性分析102例涎腺肿物针吸细胞学特点.结果:356例涎腺FNAC中,有组织学对照102例,其中诊断正确91例,正确率89.2%;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94.4%;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89.5%;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82.4%.FNAC区分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96.1%.结论:涎腺肿物针吸细胞学诊断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查方法,对涎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可靠、准确.对某些肿瘤的分类仍有局限性,需要活检诊断.

  • 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康德凡;李冰

    目的:探讨较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配合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60例Ⅰb2期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同步放化疗组30例,单纯放疗组30例,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同步放化疗组放疗期间配合小剂量化疗,即DDP 30mg/m2 一日化疗,每周1次,共2次~3次.分析两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术前放化疗组比放疗组肿瘤退缩明显,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90.0%和76.7%,差异有显著性(P<0.05); 术后病理宫颈浸润、宫旁浸润、阴道残端浸润、脉管浸润的发生率同步放化疗组均低于单纯放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3.3%和16.7%,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毒副反应无显著差异. 结论: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同步放化疗比术前单纯放疗治疗效果好.

    关键词: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18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付向阳;许新华;鲁明骞;文彩虹;王翠华;李书容;冀小平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18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HIFU治疗后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肌瘤回声、大小、血流及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子宫肌瘤内部回声增强,瘤体缩小,临床症状改善,无严重副作用.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观察.

  • 硫酸镁冰湿敷预防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护理

    作者:周雪娟;张庆芳;戴云芳

    长春瑞滨为广谱抗肿瘤药,是长春碱半合成衍生物,作用于肿瘤细胞G1期和M期,是一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乳腺癌,非小细胞癌,恶性淋巴瘤疗效较好.以长春瑞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广泛用于肿瘤的治疗,但局部刺激性大,文献报道静脉注射后局部静脉炎发生率可达57.6%[1],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且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延误治疗.为避免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减少非穿刺性刺激引起的静脉炎.我科自2004年9月实行治疗前后静脉冲洗,硫酸镁冰湿敷,24小时后喜疗妥乳膏涂擦,防治长春瑞滨引起的静脉炎,效果良好.

  • 术后恢复期躁动病人的护理

    作者:蒋英;王建荔

    躁动是指在意识障碍情况下以肢体为主的不规则运动,是全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躁动时病人的体动及挣扎可致机械性损伤、伤口裂开出血、导管、引流管脱落,氧耗量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心肺并发症增加的危险,若处理不当,甚至可危及病人安全,导致严重后果.为此应针对发生的原因进行护理,以减少全麻术后恢复期躁动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关键词: 恢复期 躁动 护理
  • 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肠癌患者化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林朝春;何晓华;高凤平;叶珠赛;孙秀琴

    我科应用西妥昔单抗配合艾力,对晚期肠癌患者进行化疗,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经病理证实住院有远处转移的晚期肠癌化疗患者共24例,采用西妥昔单抗加艾力治疗,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16岁~66岁,中位年龄47岁.

  •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景花

    放射性皮炎是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给病人的躯体造成痛苦,也给病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为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我们通过给病人涂抹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肝癌介入治疗的配合与护理

    作者:付玉萍;刘文婧;张爱新;王小玥;丁丽丽;范苏萍

    目的:探讨在局麻下行肝癌介入治疗的配合与护理.方法: 选择484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系统的按介入治疗程序进行护理,分析并发症及相关的护理程序和措施.结果: 4841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大多是可逆的.结论: 中晚期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既简便又安全,且并发症少,对于术后可能的并发症而进行预防性处理或治疗,规范护理程序和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护理
  • 两种方法治疗表柔比星化疗引起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唐进华;刘俊;田晶;谷小燕

    目的:观察波姆光照射联合鲜芦荟外敷治疗表柔比星化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用随机对照试验,将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波姆光沿静脉照射30分钟,再将新的新鲜芦荟洗净晾干,取中间的芦荟胶直接外敷于患处,外包一层保鲜膜,每2小时~3小时更换一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50%硫酸镁温敷治疗.结果: 治疗组效率100%, 对照组有效率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 姆光照射联合鲜芦荟外敷对表柔比星化疗所致静脉炎有良好效果,且方法简便,经济实惠.

  • 肝移植术后病人性格行为异常分析及护理

    作者:鱼晓清;牛建瑞;杨勤玲;霍锦霞

    本文针对肝移植病人术后行为异常情形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案.

  • 微波热疗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柳江;王芳;韩忠诚

    目的:观察微波热疗对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42例放、化疗失败复发转移和年龄大、体质弱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晚期癌症患者,采用单纯微波热疗辅以一般支持治疗,四次微波治疗结束后2天评价疗效.结果:相关肿瘤标志物下降者16例占40.5%,病情稳定者18例,占42.8%,两者相加总有效率为83.3%.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者37例,占88.0%.结论:微波热疗作为一种疗效肯定,副反应轻微的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微波热疗 癌症晚期
  • 小剂量MAE方案治疗难治与复发急性白血病

    作者:何爱丽;张王刚;曹星梅;陈银霞;王剑利;杨云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托蒽醌(MTZ)、阿糖胞苷 (Arc)联合依托泊甙(VP-16)治疗难治与复发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难治与复发急性白血病52 例,应用小剂量MAE方案化疗,完全缓解后应用中剂量阿糖胞苷或预激方案巩固.结果:2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10例(45.5%)达完全缓解(CR),2例(9.1%)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为54.5%;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9例(30.0%)CR,2例(6.6%)PR, 总有效率为36.6%.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结论:小剂量MAE 方案治疗难治与复发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轻.

  • PTTG 与C-MYC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申志华;李飞虹;姜汉国;揭伟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PTTG与C-MYC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TG和C-MYC在NHL与对照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的表达与NHL的组织类型、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及PTTG与C-MYC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织相比,NHL中PTTG显著高表达(P<0.05),且T细胞淋巴瘤比B细胞淋巴瘤表达率高(P<0.01),两组淋巴瘤中侵袭性强亚型中表达率均高于其对应的惰性亚型组(P均<0.05);临床分期晚期组表达率高于早期组(P<0.05).NHL中C-MYC表达率仅6.1%,且与PTTG之间无相关性(rs =- 0.368, P>0.05).结论:PTTG高表达但不通过活化C-MYC来参与NHL的发生、发展.

  • 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2例报告)

    作者:李锋;王荣;王曙逢;郑见宝

    目的:总结脾脏肿瘤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5年本院收集的22例脾脏肿瘤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22例中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14例,其中15例行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良性肿瘤预后良好,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结论 : 良、恶性脾脏肿瘤鉴别可根据CT、血管造影、病理活检.根治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脾脏肿瘤 脾切除术
  • 改良CVP联合rhG-CSF动员方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及实体瘤41例

    作者:郝淼旺;梁英民;刘利;尹郸丹;刘强;陈任安;何华

    目的:研究改良CVP联合rhG-CSF方案对血液肿瘤和实体瘤41例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动员及造血重建效果.方法:2001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改良CVP联合rhG-CSF动员方案,完成APBSCT 41例(血液肿瘤32例,实体瘤9例),平均年龄39.6岁(18岁~67岁).WBC升至4.0×109/L左右采集单个核细胞(MNC)并计数MNC和CD34+细胞数;预处理结束48h~72h回输MNC.结果:动员期间患者WBC均降至1.0×109/L以下,PLT 40×109以下.34例1次采集成功,7例(双次移植5例)作第2次采集.采集MNC数 0.9×108/kg~8.3×108/kg(2.8±2.0 ×108/kg),CD34+细胞1.1×106/kg~9.4×106/kg(3.2±2.6×106/kg).预处理后所有病例均达到骨髓抑制,WBC恢复到1.0×109/L时间为+8~+16d(平均+11.3d);38例PLT恢复到50×109/L时间为+13~+22d(平均+16.8d),3例PLT恢复延迟,长+35d.随访15~65个月,持续完全缓解19例(46.3%),部分缓解或好转13例(31.7%),总有效率78.0%,无效9例(22.0%),无1例发生移植相关死亡(其中5例带瘤生存,17例死亡).结论:改良CVP联合rhG-CSF动员方案行APBSC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动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 CT增强扫描定位过程中不同给药途径对适形放疗体表定位标记精度的影响

    作者:王永刚;刘均;余蜀江;陈宏;刘跃

    目的:分析经不同途径给药进行CT增强扫描定位造成的适形放疗体表定位标记的误差,探求提高适形放疗的定位精度.方法 :测量CT扫描定位前后体表标记点的坐标(X轴和Z轴方向),观察平扫(A组)、经静脉直接推注(B组)和经静脉留置导管推注造影剂(C组)增强扫描各50例病人的表标记点的误差.结果经A组、B组、C组扫描定位后,体表标记的误差在X轴方向分别(0.18±0.6)mm、(1.54±1.93)mm、(0.18±0.6)mm,Z轴方向分别为(0.24±0.8)mm、(2.6±2.76)mm、(0.34±0.91)mm;X轴方向A组与B组,P<0.05,A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P<0.05.Z轴方向A组与B组,P<0.05,A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精确定位是精确放疗的基础,CT扫描定位过程中因静脉推注造影剂使病人的体位发生移位导致体表定位标记发生偏差,若治疗时沿用扫描前的坐标进行重复定位,必然会引起肿瘤计划靶中心与实际靶中心发生偏差,导致治疗精度的降低.通过CT定位前静脉留置,经导管给药增强扫描定位或扫描完毕后及时修正体表标记的坐标,治疗时用修正后的坐标进行重复定位,即可消除因CT增强定位导致的偏差,从而提高适形放疗的定位精度.

    关键词: 适形放疗 定位 误差
  • 单纯放疗与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临床观察

    作者:胡云峰;雷侠

    目的:观察单纯放疗与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82例骨转移瘤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例.A组采用60Co γ射线或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单纯放疗,B组给静滴唑来膦酸4mg,后局部放疗,放疗结束后每4周静滴唑来膦酸1次,连用12周期.结果: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瘤效果较好.

  •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瑾;周莉华;蒋晓东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静滴唑来膦酸4mg加局部放疗30Gy/10f/2w,对照组单纯行放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活动能力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3.3%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是目前治疗骨转移癌的优选方案.

  • 骨肉瘤患者家属心理反应及需求的调查研究

    作者:李红;马保安;周勇;张明华;于哲;范清宇;余咏

    目的:探讨骨肉瘤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100例骨肉瘤患者的父母进行心理反应测定及心理需求调查.结果: 患者父母心理反应包括:对治疗方法不了解、担心肿瘤复发或转移、担心截肢致残、不了解疾病、担心经济问题、担心子女丧失面对未来生活的信心等焦虑出现,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心理需求包括:希望医护人员以好的医术就治患者、医生多解释病情、及时通报病情变化、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多查访、有耐心.结论: 治疗骨肉瘤患者的同时要注重患者父母的心理反应以及心理需求,给予家属早期心理干预,积极沟通,多形式的健康知识教育,使患者父母了解骨肉瘤疾病及相关知识,消除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等负性心理,营造积极乐观的氛围.

  • 肝癌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曦;雷光焰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 PLC)是肝细胞和(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在升高[1].因受肝脏解剖和生理因素影响,其发生肝内肝外转移较早,侵犯部位较多,转移机制复杂,一经发现约80%的患者便失去手术机会,且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差,受到世界广泛关注.大多数肝癌以血行转移为主(如肺、骨、肾上腺等),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肝癌并不多见,且多是首先出现在腹腔淋巴结(肝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而出现纵隔、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临床少见.笔者经治1例肝癌纵隔、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结合文献资料报道如下.

  • 甲状旁腺癌1例报告

    作者:奚艳;李晓江;杨正洲;费继敏;孙传政

    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noma PTC)为临床罕见恶性肿瘤,因发病率较低,早期症状不典型,加之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常误诊.我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男,27岁,因"右手腕疼痛1月,伴烦渴半年"入院.患者2年前曾因右手环指骨疼痛,在外院X线片示右手诸骨骨质疏松,并行"右手环指掌指关节解脱术",病检为右手环指骨侵袭性腱鞘巨细胞瘤,术后放疗20次,剂量为40Gy.

  • 肿瘤引起的阴茎异常勃起6例

    作者:宣枫;严志强;王强

    目的:探讨肿瘤引起的阴茎异常勃起的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肿瘤引起的阴茎异常勃起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均为低流量型,3例白血病患者获得完全缓解,3例转移癌患者部分缓解.结论:肿瘤引起的异常勃起多为低流量型,疗效取决于原发病的治疗.

  • 乳腺囊性增生病合并乳腺癌18例分析

    作者:郭振;李今;马益民;高倩璞

    乳腺囊性增生病为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其临床潜在的危险性是发生癌变,并且合并癌变时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常可导致癌延诊,延误乳腺癌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8例乳腺囊性增生合并乳腺癌病人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 口服易瑞沙致阴道出血1例

    作者:陈建清;邱钧;林智才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4岁.既往身体健康,无吸烟史.2004年8月上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痰不多.2004年10月出现干咳,26日痰中带血丝,27日就诊于厦门市第一医院,CT检查报告:"左上肺占位,考虑肺癌伴双肺转移".为进一步诊治于2004年11月1日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左锁骨上肿块穿刺活检,提示:"小堆上皮性细胞,倾向转移性腺癌".于2004年11月11日开始"TP"方案(紫杉醇+顺铂)化疗2周期;复查肺部CT提示"病情进展".

    关键词: 肺癌 易瑞沙 出血
  • 皮下放置乙状结肠在期直肠癌中的应用

    作者:岑小杰;严胜军

    对不能切除的梗阻性直肠癌8例,采用预防性皮下放置乙状结肠,6例于术后1周至6个月后在局麻下切开减压,2例无需切开.该方法能明确缩短肠外置造瘘时间,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皮下放置 肠造瘘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张孝洁

    对于原发性肝癌,早期首选外科手术切除,然而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或伴有肝硬化,失去切除机会.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主要手段,我院自1997年来对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现报道如下:

  • 氟保护漆预防放射性龋齿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希敏

    目的:探讨氟保护漆局部应用预防放射性龋齿的治疗效果.方法: 清洁牙面,消毒干燥后用小毛刷蘸取氟保护漆在各个牙面刷一薄层,窝沟邻面及颈部所需部分滴涂,隔天复涂,连续三次.结果: 经观察91名患者,有6例失访,两组放疗后一年的患龋率分别为47.5%和73.33%,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 局部应用氟保护漆,能有效预防放射性龋齿的发生.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